重型颅面损伤一期修复4例报告

重型颅面损伤一期修复4例报告

一、严重颅颌面损伤一期修复四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黄庆华[1](2021)在《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先天性眶距增宽症的整复外科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眶距增宽症患者头颅模型的解剖标志点和三维评价指标进行测量,分析三维形态学特征,明确其畸形特点,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2.探讨数字化技术及三维打印导板定位技术在眶距增宽矫正术中的系统性应用。3.探讨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倒U形眶周截骨术在矫正眶距增宽症中的适应症和优势。4.分析数字化模拟和3D打印截骨导板在眶距增宽矫正手术中的精准性,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充实理论基础。方法1.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颂面整形中心的先天性眶距增宽症患者,共15例,按病因分为面中裂眶距增宽组(A组)和单侧冠状缝早闭合并眶距增宽组(B组),借助数字化技术,建立新的三维坐标系,对眶距增宽症患者的相关解剖标志点和三维评价指标进行测量,统计分析其畸形特点。2.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诊断为先天性眶距增宽症并行数字化技术辅助手术治疗的患儿8例。其中单侧冠状缝合并眶距增宽症患者和面中裂眶距增宽患者各4例。将数字化技术系统应用于手术方案制定,术前模拟,3D打印截骨导板引导截骨,术前畸形以及术后效果定量化评价。3.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的单侧冠状缝早闭合并眶距增宽症患儿4例,借助数字化技术行颅内外联合入路倒U形截骨术(一种改良截骨方法)矫正眶距增宽症,观察总结效果,对该改良截骨方式的适应症和优势进行探讨。4.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并借助数字化模拟和3D打印截骨导板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眶距增宽患儿6例,分别定量测量其术前、模拟和术后眶内侧壁间距(IOD),内眦间距(ICD),额鼻角(FNA)的三维数据,对数字化技术的准确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A组眶内侧壁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双侧具有统计学差异,双侧眶横径也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眶内侧壁最内点和眶外侧壁最外点均是在冠状方向上双侧具有统计学差异;双侧视神经角明显增大,但无统计学差异;头颅不对称性指数均值为1.44%,双侧前颅窝蝶骨角双侧无统计学差异。B组眶内侧壁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双侧具有显着性差异,双侧眶横径也具有显着性差异;眶口纵径双侧具有显着性差异,冠状缝早闭侧的眶口纵径较对侧大,双侧视神经角也明显增大;眶上壁最高点在冠状方向、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双侧均有统计学差异;眶外侧壁最外点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双侧有统计学差异;眶内侧壁主要在冠状方向有统计学差异;前颅不对称性指数均值为16.07%,前颅窝蝶骨角患侧为53.15°,健侧为66.08°,双侧具有统计学差异。2.应用数字化技术制定手术方案,3D打印截骨导板引导截骨,使得术中截骨时间缩短至1-2小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颅缝早闭组眶距增宽症的IOD由33.20mm减小至23.98mm,ICD由46.83mm减小至37.00mm,前颅不对称性指数由16.07%减小至1.74%,均与术前具有显着性差异;平均颅腔容积由1179.62ml,增大为1241.57ml,较术前增加了 5.3%,与术前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患侧平均眶腔容积由18.57ml增加为22.90ml,较术前增加了 23.3%,健侧由21.70ml增加为23.65ml,较术前增加了 9.0%,均较术前具有显着性差异。术后面中裂眶距增宽组的IOD由30.15mm减小至19.83mm,ICD由50.23mm减小至37.48mm,均与术前具有显着性差异。从解剖标志点坐标变化看,两组双侧的标志点三维坐标差异性变小。3.4例病例均按照术前数字化设计方案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截骨时间缩短至2-3 h,术中平均出血量970ml,平均住院时间10天。术后无脑脊液漏、感染、颅内血肿及眼球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患者头颅、眶外形都获得很大改善,患者外斜视获得改善。眶内壁间距减小至正常范围。4.术前患者的平均眶内测壁间距是35.1mm,术前手术设计的眶内测壁间距是23.9mm,术后实际的眶内测壁间距是23.4mm,术前设计的眶内侧壁间距与术后实际的眶内测壁间距没有统计学差异,然而,术后眶内侧壁间距和术前眶内侧壁间距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前患者的平均内眦间距是50.5mm,术前手术设计的内眦间距是40.7mm,术后实际的内眦间距是43.6mm,术前设计的内眦间距与术后实际的内眦间距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内眦间距和术前内眦间距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前患者的平均额鼻角是168.4°术后实际的额鼻角是148.5°,术前额鼻角和术后额鼻角具有统计学差异。色温图显示,手术模拟效果和术后实际效果具有较大程度上的一致性。结论1.建立了新的三维测量坐标系对眶距增宽畸形特点进行定量化评价,面中裂眶距增宽畸形特点主要表现在冠状方向的双眼眶非对称性外扩;单侧冠状缝早闭合并眶距增宽的畸形特点不仅表现为双侧眼眶在冠状方向非对称性外扩,还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存在不对称畸形,表现为患侧眼眶眶口横向变窄,纵向变长,并向上,向后倾斜。2.将数字化技术贯穿于眶距增宽外科整复治疗的术前设计、术中截骨及术后评估的整个过程中,并将其系统化、规范化、流程化,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截骨准确性,定量化评估术后外形效果和颅眶发育功能形成有力反馈,便于对眶距增宽症的治疗更深一步研究。3.倒U型截骨适用于双眼眶上缘不在同一水平的眶距增宽症患者,尤其是冠状缝早闭合并眶距增宽症的患者,优点是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矫正效果好。4.数字化技术在模拟手术,设计导板引导截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保证术中对手术设计的精准执行,为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王荣阳[2](2021)在《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牵引成骨后上呼吸道形态及流体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是一种常见的以下颌骨发育不足为主要表现的颅面部畸形,因患侧下颌骨生长受损,下颌骨变短、后缩和变窄,固有口腔容积减小,患侧软组织受到挤压移位,可导致上呼吸道狭窄,引发睡眠相关疾病,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而呼吸模式的改变也会影响颌面部的生长发育,诱发或加重错(?)畸形,形成恶性循环。下颌骨牵引成骨术(Mandibulardistractionosteogenesis,MDO)是目前儿童HFM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在术后疗效评价方面欠缺其对上呼吸道影响的考虑。上呼吸道容积、横截面积以及形状等的变化均有可能改变上呼吸道内的压力分布、气流流速等流场特征,从而进一步影响上呼吸道的通气功能。对上呼吸道进行形态及气流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上呼吸道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而目前很少有针对HFM患者行MDO后上呼吸道形态改变进行的相关评价,更加缺乏数值模拟研究。由于上呼吸道几何结构复杂而且难以在内部进行检查,对其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结构和内部流场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研究很困难。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影像技术及高性能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构建人体上呼吸道的实体模型和数字模型能够得以实现,并且在利用生物力学方法对上呼吸道内部流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计算机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可对上呼吸道复杂几何结构内的流体运动进行精细的预测,能得到临床手段无法测量出的流速、压强等信息。通过对上呼吸道术前、术后形态及气流动力学特性的对比研究,能够无创、定量地分析由于手术治疗引起的结构变化对上呼吸道内部流场的影响,从而为术后疗效的评估提供量化且准确的参考依据。本研究基于儿童HFM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数据建立上呼吸道3D模型,应用3D测量评价单侧MDO术后上呼吸道形态学的改变,以及利用CFD技术模拟上呼吸道内的气体流动情况,进行计算并分析术前术后上呼吸道内部流场的变化,从而研究单侧MDO对上呼吸道内部流场的影响,并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上呼吸道形态变化改变其内部气流流场的力学机制。材料与方法:1.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上呼吸道三维重建选取20例HFM患者(年龄9.52±2.47y;11男性,9女性)行单侧MDO治疗前的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头位校准后对上呼吸道进行3D重建,分别测量鼻咽前界、鼻咽下界、口咽下界和喉咽下界的面积,以及鼻腔、鼻咽、口咽和喉咽的容积。由同一位和另一位实验者两周后对所有的步骤,包括标志点的识别和项目的测量重复进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本研究上呼吸道3D重建方法的可靠性,ICC值>0.75表示信度良好。通过配对t检验检测同一实验者第一、二次测量数据之间的差异,评估系统误差,定义p<0.05有统计学差异。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患者的上呼吸道模型,用相同设备、相同参数对3D打印模型进行CT扫描后导入MIMICS软件并用相同方法对上呼吸道进行3D重建,评估上呼吸道3D重建方法的准确性。2.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牵引成骨后上呼吸道形态学改变选取上述20例行单侧MDO治疗的HFM患者术前及术后半年以内的CT数据。将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的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头位校准后重建上呼吸道3D模型,分别测量鼻咽前界(A)、鼻咽下界(B)、最小横截面(C)、口咽下界(D)和喉咽下界(E)的面积,鼻咽、口咽和喉咽的长度,以及鼻腔、鼻咽、口咽和喉咽的容积。由同一测量者重复进行所有步骤,包括标志点的识别和项目的测量,采用ICC进行可靠性检验,ICC值>0.75表示信度良好。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MDO治疗前后测量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定义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3.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牵引成骨后上呼吸道流体力学改变对上述所选取的20例HFM患者治疗前后的CT数据进行上呼吸道3D重建后,对上呼吸3D道模型进行修整及网格划分,然后采用标准κ-ω湍流模型模拟一个完整呼吸周期上呼吸道内的气体流动,并利用体外实验系统验证CFD气流模拟的真实性。在CFD后处理软件CFD-POST分别测量吸气峰值时刻鼻咽前界(A)、鼻咽下界(B)、最小横截面(C)、口咽下界(D)和喉咽下界(E)的平均压强、平均流速和压降(ΔP),以及鼻腔、鼻咽、口咽、喉咽的最大流速,并计算出各部分的有效气道阻力。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MDO治疗前后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定义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上呼吸道三维重建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同一实验者第一次和第二次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忽略系统误差。同一实验者及两实验者之间重复测量的信度系数较高(ICC 0.976~0.995)。准确性评价结果显示上呼吸道内部容积在3D重建后有少量放大(102.4%~107.4%)。2.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牵引成骨后上呼吸道形态学改变牵引成骨治疗前,HFM患者的患侧上呼吸道受挤压,狭窄部位主要位于口咽部,3D重建后的上呼吸道外观患侧存在冠状向的缩窄。牵引成骨术后,监测截面B和截面C的面积增加(分别为+147.75%、+52.71%)、口咽部的长度增加(+23.86%)有统计学差异(p<0.05)。口咽部和鼻咽部的容积增加(分别为+53.74%、+42.89%)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上呼吸道矢状向口径增大,治疗前患侧冠状向的缩窄区在治疗后得到扩张,治疗后的上呼吸道外观趋向于对称。3.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牵引成骨后上呼吸道流体力学改变利用标准k-ω湍流模型进行的CFD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差异率介于5.21%~14.75%。牵引成骨治疗后,监测截面A、B、C、E平均流速的下降(分别为-25.76%、-53.45%、-39.73%、-21.64%)有统计学差异(p<0.05),尤其是在截面B和截面C的下降更为明显;监测截面A~E平均压强的升高(分别为+44.24%、+41.28%、+45.28%、+40.22%、+41.2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截面C、D、E的ΔP减小(分别为-66.59%、-63.69%、-50.07%)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牵引成骨治疗前相比,鼻腔、鼻咽、口咽、喉咽的气道阻力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为-38.31%、-27.64%、-57.52%、-51.54%,p<0.05)。牵引成骨术后,除鼻腔外,上呼吸道其它各部分的最大流速有显着下降(分别为-18.61%、-28.99%、-20.56%,p<0.05)。结论:1.本研究成功构建了HFM患者的上呼吸道模型,所采用的上呼吸道3D重建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MDO可有效扩大HFM患者上呼吸道的鼻咽部及口咽部,解除口咽部的狭窄,并且可使患侧缩窄区得到扩张,从而获得较为对称的气道外形。3.上呼吸道解剖结构的狭窄可影响其内部气流分布,而狭窄的解除也会改变整个上呼吸道内的气流特性。牵引成骨后,随着上呼吸道狭窄区得到有效扩张,气流流速降低,压强升高;随着上呼吸道容积增加和压降降低,气道顺应性变大,气道阻力减小,从而有利于呼吸运动。

王玉俏[3](2020)在《安氏Ⅲ类偏颌畸形患者下颌硬组织以及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研究安氏Ⅲ类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左右两侧解剖形态、空间位置以及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特征,分析其与下颌颏部偏斜程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的发育趋势,为临床上安氏Ⅲ类偏颌畸形患者的正畸治疗以及正颌手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20例成人颜面不对称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20例正常(牙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选取标准为:(1)正中颌位和息止颌位时颏下点偏离面部正中矢状线大于2 mm且为安氏Ⅲ类错颌畸形;(2)无重度磨耗;(3)无正畸史、不存在导致颜面发育不对称的疾病;(4)无缺失牙;(5)ANB<0°。对照组选取标准:(1)正中颌位和息止颌位时颏下点偏离面部正中矢状线小于2 mm;(2)无重度磨耗;(3)无正畸史、不存在导致颜面发育不对称的疾病;(4)无缺失牙;(5)5°>ANB>0°。所有患者的CBCT数据采集均在正畸治疗前,然后将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建模软件Mimics 17.0,重建颅面骨三维模型。分别测量:下颌骨左右两侧下颌升支的高度、宽度、厚度、下颌体的长度以及下颌的总长度;下颌镜像后同一标志点的三维坐标;下颌解剖学(牙合)平面在三维空间中分别与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的夹角,即rollyawpitch角。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除两组间坐标位点的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其余组间数据分析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下颌骨解剖形态、空间位置以及解剖学(牙合)平面与颏部偏斜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α=0.05)。研究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构成以及年龄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硬组织形态对称性的三维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下颌骨左右两侧硬组织形态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内偏斜侧下颌升支的高度、下颌体的长度以及下颌总长度与颏部的偏斜程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28、-0.907、-0.881;颏部的偏斜程度与偏斜侧对侧下颌升支的高度、下颌体的长度以及下颌的总长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0.845、-0.953。3.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空间位置对称性的三维分析下颌骨左右两侧镜像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同一坐标位点的差值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实验组数据均要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内下颌骨左右两侧空间位置相关性分析显示:在非偏斜侧,髁突顶点在Z轴上的变化趋势与颏部的偏斜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7;在偏斜侧,下颌角点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均与颏部的偏斜程度呈高度相关,在X和Y轴上,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9、-0.534,在Z轴上,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5。4.偏颌畸形患者下颌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分析4.1实验组解剖学(牙合)平面在水平向上的变化解剖学(牙合)平面在水平向上主要表现为顺时针的旋转,其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roll角)与颏部偏斜程度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2。4.2实验组解剖学(牙合)平面在冠状向上的变化解剖学(牙合)平面在冠状向上主要表现为上仰状态的改变,其与冠状面形成的夹角(pitch角)与颏部偏斜程度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15。4.3解剖学(牙合)平面在矢状向上的变化解剖学(牙合)平面在矢状向上主要表现为向偏斜侧摆动,其与矢状面形成的夹角(yaw角)与颏部偏斜程度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3。研究结论:1.安氏Ⅲ类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左右两侧解剖形态、空间位置以及下颌解剖学(牙合)平面与颏部的偏斜程度存在高度相关性。随着颏部偏斜程度的增加,下颌骨前上旋以及(牙合)平面冠状向的逆时针上旋趋势不断加重,这也可能是偏颌畸形患者往往伴随Ⅲ类咬合的原因之一。2.对下颌骨硬组织的形态以及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分析,为临床正畸医师对轻度偏颌畸形患者的咬合调整以及严重偏颌畸形患者正颌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张晗[4](2020)在《正畸治疗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阻生埋伏牙病例报告》文中提出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cleidocranial dysplasia,CCD)是一种由Runx2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疾病在临床中较为罕见,以骨骼及牙齿发育异常为特征,可伴有乳牙滞留、恒牙迟萌、多生牙以及牙列反(牙合)等口腔异常表现。CCD的治疗方法往往较为复杂,常常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且治疗过程漫长,大多数CCD患者常因牙列异常于口腔科初次就诊。因此,如何在口腔临床中准确、高效、尽早地诊断CCD和治疗CCD患者的口腔异常症状对口腔医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报道了两例CCD患者,对这两例患者的骨骼、牙颌及面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这两例患者的家系进行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两例患者都具有严重的临床缺陷表型,病例一患者的基因突变位点是exon7 c.1078C>T为新发突变,病例二患者的基因突变位点是exon5 c.878G>A,该突变遗传自患者母亲,此结果能够在临床上为CCD患者的诊断提供帮助,为未来该疾病的遗传咨询和基因诊断奠定基础。同时,借助正畸治疗理念和治疗手段的引导,配合颌面外科手段对病例一患者实施开窗牵引助萌术牵引出了16颗阻生恒牙,结果表明,合理规范的正畸牵引配合颌面外科治疗手段对CCD患者阻生埋伏牙的治疗效果显着。此外,本文对CCD患者群体的口腔临床表现、分子遗传学机制、Runx2基因与表型间的关系、不同治疗手段的优缺点以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今后CCD相关病例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冯源,韩志琪,周诺[5](2020)在《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发生及新骨生成辅助治疗骨缺损》文中指出背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虽然大多数骨折可以通过坚强内固定等手术治疗实现一期愈合,但仍有相当比例的骨折愈合不良,最终导致骨缺损,而骨缺损部位的血管新生对骨缺损的修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内皮祖细胞促进组织血管发生的能力,其对骨再生和修复的辅助作用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目的:综述骨缺损疾病中使用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发生及新骨生成的研究进展。方法:遵循PRISMA指南,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1986至2019年期间关于内皮祖细胞辅助治疗骨缺损的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及其机制的文章,检索词分别为"内皮祖细胞,血管生成,血管发生,治疗,骨缺损""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angiogenesis,vasculogenesis,therapy/treatment,bone defect",最后选择58篇文章纳入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骨缺损时可以促进内皮祖细胞的激活与归巢;②内皮祖细胞可以促进血管发生;③内皮祖细胞是通过促进血管发生进而促进骨再生的;④将内皮祖细胞辅助治疗骨缺损推广至临床应用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⑤需要通过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并且进一步深入研究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发生的确切机制,为将来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给大量骨缺损致残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

庄晓东[6](2019)在《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下颌后牙区颌骨形态分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锥形束CT对中国人的下颌骨进行重建,对后牙区颌骨轴断面形态进行分析并分类,探讨中国人下颌骨颊舌侧轴断面形态的变化,为临床制定下颌骨后牙区的种植手术提供参考,避免损伤下颌骨解剖结构引起相关的并发症。材料和方法:纳入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208例,其中按性别分为男性101例,女性107例,年龄1976岁,平均(41.0±2.5)岁。样本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18岁;(2)邻牙健康,无重度牙周病或烤瓷冠修复;(3)无严重未控制的全身性疾病;(4)无吸烟史;(5)牙缺失者仅限单颗牙缺失且缺失时间大于12个月。使用锥形束CT(Carestream Health,美国)进行拍摄,扫描数据从CT主机传至影像工作站,以DICOM格式的数据导入CS 3D Imaging V3软件中,并对下颌骨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重建模型的图像上,在曲线裁切界面进行曲面重建,把横断面调至下前牙牙颈部,依次通过牙槽嵴中点描成一线,重建曲面,根据测量的牙位,调整数据图像的矢状位,得到不同的轴向标准平面记录前磨牙、磨牙位点的颌骨轴断面类型,提出分型并分析。研究结果:共纳入1664颗前磨牙、磨牙位点的颌骨类型,前磨牙区主要为A型(垂直型)(79%96%),磨牙区以B型(倾斜型)(36%37%)、C型(舌侧倒凹型)(30%54%)为主,其次是D型(吸收严重型)(2%5%)。不同的牙位(P<0.001)、是否有牙缺失(P<0.001)、左右侧(P=0.013)、不同年龄(P<0.001)、不同性别(P=0.007)的下颌骨的形态构成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本研究选取共208例病例影像资料,利用锥形束CT对下颌骨轴断面颊舌侧进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下颌骨自近中向远中逐步由垂直形态向舌侧倾斜,逐渐在舌侧形成一定的倒凹,以此进行形态分类。不同牙位的颌骨形态存在显着差异,且随缺牙时间的增长,颌骨逐步吸收,形态发生变化。不同性别及年龄层的颌骨形态的变化不显着。结合触诊进行判断,可为种植医师及为临床上缺乏三维影像资料时制定下颌骨后牙区的种植手术时预防侧壁穿孔提供参考。

陈红庆[7](2019)在《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颅骨的实现及其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骨再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3D打印技术已逐渐被应用于钛合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醚醚酮等颅骨修复植入物的制造,以便能更加方便、高效、准确的加工此类具有特定形状需求的植入物。然而随着颅骨成形术的目标开始从外形重建向骨再生进展,现阶段的3D打印形式仍主要集中在颅骨植入物的形状与骨缺损的匹配上,缺乏实现骨再生的理想材料和活细胞。这显然不能满足颅骨缺损修复的骨再生需求。迄今为止,已被证实具有促进骨再生作用的生物材料中,其中多数仍然存在成本高、异源性、骨再生能力有限等缺点。而且长期的异源性材料植入和异源性细胞的使用不可避免会引起异物反应或免疫排斥。自体颅骨瓣因其在生物来源上具有真正的患者特异性而常被作为颅骨修复材料的首选,却因创伤性颅脑损伤、缺损面积过大、骨瓣碎裂、颅骨修复时间晚等不利因素而出现无菌性骨坏死并最终演变为骨瓣吸收。此外,处于颅骨关键生长期的儿童因活跃的骨质重构而更易出现骨瓣吸收。本研究从个性化颅骨修复再生的角度出发,提出包括外形特异、材料来源特异(自体骨基质)和细胞来源特异(自体细胞)的多元个性化3D打印植入物解决方案,拟以自体颅骨瓣为原料制造具有材料特异性的3D打印自体颅骨植入物,通过结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一步构建多元个性化颅骨修复植入物。并在不使用外源性成骨活性因子的情况下,对此植入物的体内和体外成骨能力进行评估,以期提供一种真正兼具患者特异性和骨再生能力的颅骨缺损修复解决方案。第一部分3D打印自体骨个性化外形与结构的实现及特性研究【目的】探索建立以自体骨瓣为原料的3D打印体系的可行性;测试该3D打印体系在特异外形和结构方面的稳定性、实用性和多样性;评价该体系下3D打印自体骨的理化特性。【方法】低温研磨冻干的兔自体骨瓣获得骨粉并在电镜下进行微观形貌观察,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粒度分布;将自体骨粉与多种溶剂制备的聚(ε-己内酯)(PCL)墨水混合获得骨浆料,评价不同溶剂下自体骨浆料的可打印性;在优化的3D打印参数下,以不同填充率及层间角度进行简易模型及基于人体影像数据的成人尺寸模型打印;电镜下观察3D打印自体骨的微观形貌,以万能测试机进行力学强度测试;以样品浸提液孵育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系,评价样本细胞毒性。【结果】兔自体骨瓣的骨粉得率约47%,骨粉粒径达微米级;以冰乙酸为溶剂的自体骨浆料打印流畅且易于成型,浆料可顺利通过的打印喷头最小规格为22G;打印模型可只经过水处理达到固化作用。通过基于冰乙酸的自体骨浆料可以实现多种结构、多种规格的样品打印;电镜下的微观结构呈海绵样,其杨氏模量为3.50±0.73MPa,水处理72h后细胞毒性达到0级。【结论】(1)以自体骨瓣为原料建立3D打印体系是可行的;(2)基于冰乙酸PCL打印墨水的自体骨浆料体系具有良好的打印稳定性、实用性和多样性;(3)3D打印自体骨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第二部分自体BMSCs的分离、培养及多细胞分化潜能鉴定【目的】使用骨髓血进行自体BMSCs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并通过诱导其向多种细胞分化证实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兔股骨上端骨髓血,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单核细胞后贴壁筛选培养,并通过Alamar Blue实验检测P3自体BMSCs的增殖能力;诱导对数生长期的P3 BMSCs分别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及软骨细胞定向分化,以检测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标记细胞以确保其与对应的自体骨瓣来自同一个体。【结果】自体BMSCs呈梭形,束状排列,当细胞传代培养至P3时细胞形态更加均一;P3自体BMSCs在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到达第13天时进入平台期。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ALP)四唑氮蓝/5-溴-4-氯-3-吲哚基-磷酸盐(NBT/BCIP)染色及细胞外钙盐茜素红S染色、成脂诱导后细胞内脂滴油红O染色及成软骨诱导后细胞外硫酸糖胺聚糖阿利辛蓝(pH1.0)染色均呈阳性。【结论】(1)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获得的自体BMSCs具有良好的生长活性和多向分化潜能;(2)自体BMSCs有望用于3D打印自体骨以构建多元个性化颅骨修复植入物。第三部分3D打印自体骨对自体BMSCs的细胞亲和性研究【目的】明确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上的初始粘附率,增殖情况以及细胞活力。【方法】将对数生长期P3自体BMSCs种植于3D打印自体骨24h后行CCK-8实验,以2D培养同样数量的BMSCs为参照,计算BMSCs的相对有效粘附率;隔天行Alamar Blue实验,检测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中的增殖情况;分别于不同时间点行细胞活/死染色,计算自体BMSCs的细胞存活率;电镜下观察3D打印自体骨中自体BMSCs的细胞形态。分别以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异体骨粉为原料的3D打印nHA骨及3D打印异体骨设为对照组。【结果】3D打印自体骨对自体BMSCs的细胞粘附率最高;细胞数量在三种3D打印骨中于第15天达到峰值并保持4天;整个培养过程中,3D打印自体骨和3D打印nHA骨中BMSCs的细胞活力明显强于3D打印异体骨;培养第14天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发现3D打印自体骨中的细胞在形态上与成骨细胞类似,3D打印nHA骨中的细胞仍保持BMSCs的细胞形态,3D打印异体骨中的细胞则出现老化迹象。【结论】(1)3D打印自体骨对自体BMSCs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2)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中有自发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可能;(3)自体BMSCs与3D打印自体骨结合有望构建出具有骨再生能力的多元个性化自体骨植入物。第四部分3D打印自体骨中自体BMSCs的体外成骨能力研究【目的】明确3D打印自体骨中自体BMSCs自发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为具有骨再生能力的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骨构建提供分子生物学支持。【方法】于不同时间点对3D打印自体骨中的BMSCs进行ALP活性检测;分别于培养7d、14d及21d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ALP、I型胶原α1片段(COL1A1)、骨桥蛋白(OPN)和骨钙蛋白(OCN)等成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检测;3D打印nHA骨及3D打印异体骨设为对照组。【结果】在没有外源性成骨因子的情况下,3D打印自体骨中细胞的ALP活性更早、更显着的升高;RUNX2、ALP、COL1A1、OPN和OCN等成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均提示3D打印自体骨中的自体BMSCs更易自发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1)3D打印自体骨中的自体BMSCs能更好地自发向成骨细胞分化;(2)3D打印自体骨和自体BMSCs为构建多元个性化自体骨提供了良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五部分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骨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骨再生研究【目的】结合3D打印自体骨及自体BMSCs,构建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骨;通过兔颅骨极限缺损模型验证这种多元个性化植入物在体内的骨再生能力。【方法】建立兔颅骨极限缺损模型;按上述方法制备3D打印自体骨并提取自体BMSCs;将自体BMSCs种植于3D打印自体骨构建多元个性化骨植入物;建模1月后将多元个性化自体骨回植,3个月后收获标本;通过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分析新骨矿化,通过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I型胶原和OCN免疫组化分析进一步评估新骨生成情况,通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免疫荧光分析评估新骨血管生成情况;同样方法应用于无细胞的3D打印自体骨、携带细胞及无细胞的3D打印nHA骨以对比评估其体内成骨能力。【结果】Micro-CT分析结果提示多元个性化自体骨能更有效的促进矿物形成和沉积进而形成矿化新骨;HE染色显示植入物内部的新生骨围绕打印纤维丝生成,并在新骨边缘可观察到明显的活跃成骨细胞;新骨大部分被Masson三色染色染成红色,提示新骨为成熟骨;新生骨的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OCN免疫组化染色在新生骨内部及边缘均呈阳性,提示新骨仍处于成骨的活跃状态;vWF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部分成熟骨生成了内生性血管;无细胞3D打印自体骨的打印纤维丝周围也有新骨生成,但骨成熟度和成骨活性均弱于多元个性化自体骨;在3DP打印nHA骨中只观察到一点初始形成的类骨组织,并且当结合BMSCs时只形成了极少量的新骨。【结论】(1)多元个性化自体骨具有良好的天然骨再生能力,具备了患者特异性骨再生植入物的基本特性;(2)这种多元个性化颅骨植入物的制造为实现真正患者特异性的颅骨缺损修复再生提供了可行性;(3)无细胞3D打印自体骨的骨再生能力较弱,可作为多元个性化自体骨的次选方案。

叶凌霄[8](2019)在《术前导航球后精准颗粒脂肪注射治疗眼眶畸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CT测量和Mimics软件分析来研究球后颗粒脂肪注射对于创伤后的眼球内陷畸形的改善作用及临床意义,探寻球后颗粒脂肪注射的合理路径和注射部位以及定量方法。方法:动物实验中选择体重为3kg的正常新西兰大白兔12只,每只新西兰白兔的右侧眼窝作为实验组,左侧眼窝作为对照组,先通过对右侧眼窝进行眼窝凹陷的造模,待模型成熟后从大白兔的右侧腹股沟皮下取得脂肪,制得脂肪颗粒,再通过眼眶下壁分离眼眶内组织至球后区域,将颗粒脂肪注射到球后肌锥内,以改善眼球内陷。经过3月的随访,通过比较术前术后的眼眶大体形态的变化以及分析眼眶内软组织容积的改变和眼球突度的相应指标,统计手术后并发症的有无,评估球后颗粒脂肪注射对眼球内陷的矫正作用(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本课题随访了2014年8月到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30名眼球内陷诊断明确的患者,对其CT影像学资料进行相关分析,通过评估术前术后眼球突度的变化,软组织容积的改变,满意度调查和并发症的随访,分析目前临床对于眼球内陷治疗的现况。结果:目前临床上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矫正眼球内陷的畸形,但仍在探寻最佳的注射部位,途径和定量方法。动物实验中,球后颗粒脂肪注射前后眼球突度CT数据有统计学差异,脂肪注射后实验组眼球突度与对照组正常眼突度无统计学差异。经颗粒脂肪球后注射后3个月的随访时,脂肪充填的效率在86.2%(±0.078%)在从眼眶下壁路径将颗粒脂肪注射到球后区域后并未出现眼球活动异常,脂肪栓塞,休克,斜视,球后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经眼眶下壁路径行颗粒脂肪球后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地矫正眼球内陷眼眶畸形的手术方法。

史雨林[9](2018)在《骨性Ⅲ类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面部软硬组织变化的3D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通过对骨性Ⅲ类患者正颌手术前后的面部软组织改变进行3D扫描记录并测量,对面部骨组织进行头颅CT扫描并测量,分析正颌手术前后面部软硬组织变化的规律,以利于外科医师进行正颌术前手术方案的分析设计及术后面型预测,也利于医患间沟通。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骨性Ⅲ类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面部软硬组织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分析正颌手术前后面部软硬组织改变的大小,并进一步分析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关系,从而指导临床正颌手术方案的制定并进行术后面型预测。方法:1.实验一:通过采集30例骨性Ⅲ类患者术前术后头颅CT数据、面部软组织3D扫描数据和牙列扫描数据,在mimics19.0和ProplanCMF3.0软件中配准融合,建立基于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的颅-颌-面-牙3D融合模型。2.实验二:在ProplanCMF3.0软件中对术前术后的3D头颅模型确定18个解剖标志点,分别测量术前术后各解剖标志点的坐标值,并将各坐标值分别在X、Y、Z方向作差,将差值数据进行t检验,检验标准P<0.05,分析面部硬组织各解剖标志点的变化。3.实验三:在ProplanCMF3.0软件中对术前术后的3D面像模型确定20个解剖标志点,分别测量术前术后各解剖标志点的坐标值,并将各坐标值分别在X、Y、Z方向作差,将差值数据进行t检验,检验标准P<0.05,分析面部软组织各解剖标志点的变化。4.实验四:将实验二和实验三所得软硬组织标志点坐标变化数据配对,将软硬组织标志点变化数据进行Pearson检验,做出散点图,分析各标志点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性,并分析各标志点软硬组织变化的比例关系。结果:1、实验一:1)通过头颅CT扫描和面像3D扫描,获取术前和术后6个月头颅CT数据和3D面像数据。2)得到了STL格式的3D头颅模型和面部皮肤软组织模型3)通过基于Frankfurt平面校准,得到正颌手术设计的标准头位及空间直角坐标系。4)将T0期3D面像与CT重建的面部皮肤软组织数据配准融合,发现二者不均匀贴合,且在双侧面颊部较CT扫描重建获取的面部软组织轮廓更饱满。2.实验二:对手术前后3D头颅模型硬组织上18个解剖标志点坐标变化研究发现得出:上、下颌骨水平横向无显着性变化;矢状向变化显着,上颌平均前徙2-3mm,下颌平均后退5-6mm,下颌后退量为上颌前徙量的2倍稍多;垂直向下颌骨发生显着性上抬。3.实验三: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手术前后面部软组织改变研究表明:对术前术后3D面像同一坐标系配准融合后,色阶比对分析正颌手术前后面部软组织变化区域的定性研究表明:1)上颌LeFortI截骨前徙手术后,发生变化的软组织区域是鼻翼两旁及上唇区域,范围上至鼻骨下端水平,外至外眦垂线,下至双侧口角连线及上唇红唇区域,且此范围内软组织前移变化不均等,变化趋势为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侧软组织前移量逐渐减小。2)下颌BSSRO截骨后退手术后,下唇至颏下区,两侧至颏孔区,此范围内软组织均后退,且后退量颏唇沟区域最大,下唇红唇中部区域次之,沿此两区域向周边扩散软组织后退量逐渐递减。3)骨性Ⅲ类患者双颌手术后,下颌区域软组织变化量较上颌区域大,双侧下颌角区域即面后部宽度基本没有变化,4)双颌手术后面部高度整体均变短。鼻底上唇三角研究,上颌骨leFortI截骨前徙下颌骨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手术后退后,鼻小柱平均变短0.51mm,上唇高度变长0.71mm,鼻尖上唇距离变长1.39mm,说明鼻唇角变大,鼻尖至左右鼻翼基点变短0.74mm/0.95mm,说明鼻翼向两侧膨出,鼻翼基底宽度变宽1.38mm。4.实验四:软硬组织变化相关性研究得出:上颌硬组织与软组织变化无线性相关,而下颌软硬组织变化线性相关,且软硬组织变化的比例关系上颌较下颌明显低。同时作者试图利用软硬组织变化的比例关系,分析说明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正畸去代偿前,外科手术所需要的反颌距离,以此作为初步判断去代偿加大反颌时拔牙与否的考虑因素之一。结论:骨性Ⅲ类患者手术前后面部组织变化主要表现为上颌变得饱满,尤其鼻旁上唇区域,双侧颊部显着变宽;下颌后退主要为下颌体部颏部,双侧下颌角区域无明显变宽;鼻翼显着变宽,上唇显着变长。软硬组织之间相关性下颌高于上颌,下颌颏部软硬组织变化接近线性相关。利用软硬组织变化比例关系可指导手术设计,为预测术后面型提供指导。

黄燕,李小丹,欧阳山蓓,任军,杨艳清[10](2017)在《自体骨、生物材料在颅颌面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自体骨与生物材料修复颅颌面骨缺损,观察临床效果并术后随访,以比较自体骨移植与生物材料植入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以来笔者科室收治的各种颅颌面骨缺损129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自体骨移植修复,共51例,其中带血管蒂的颅骨外板修复6例、颅骨外板修复37例、下颌骨外板修复8例;B组:采用生物材料植入修复,共78例,其中钛板(网)修复17例、Medpor修复46例、羟基磷灰石修复15例。术后随访672个月,通过摄相,头颅X线正、侧位片,面部轮廓测量,颌面部CT及三维重建,了解患者满意度,观察临床效果及有无后期并发症发生。结果:129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颅颌面轮廓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自体骨修复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了血清肿,通过负压引流和加压包扎清除了血清肿后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例Medpor修复额骨缺损患者切口边缘增生,1例Medpor修复患者固定的钛钉穿破皮肤,1例Medpor修复面中分患者修复体外露。其他患者术后随访,颅颌面骨轮廓外观正常,双侧对称,无再陷及表面凹凸不平、修复体移位、外露、假体取出等明显的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颅颌面骨缺损的修复首选自体骨,其中自体颅骨外板与下颌骨外板修复效果较好;当缺损面积大自体骨量不足时,考虑生物材料修复,其中Medpor、羟基磷灰石、钛板应用较多,临床效果满意。

二、严重颅颌面损伤一期修复四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重颅颌面损伤一期修复四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先天性眶距增宽症的整复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数字化技术在先天性眶增宽症诊疗中的应用
    第1节 数字化技术在先天性眶距增宽症中的三维形态学分析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1.4 研究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第2节 数字化技术在先天性眶距增宽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对象和方法
        2.4 研究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二章 基于数字化技术倒U形截骨矫治眶距增宽症的适应症和优势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1.4 研究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第三章 数字化技术在先天性眶距增宽症诊疗中精准性的分析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1.4 研究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全文总结
第四章 综述 先天性眶距增宽症的历史回顾及诊疗研究进展
    1. 眶距增宽症历史回顾
    2. 数字化技术在先天性眶距增宽症中的应用
    3. 先天性眶距增宽症手术时机的选择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一 附图
附录二 博士期间发表相关文章
附录三 博士期间相关发明专利
附录四 博士期间学术交流
致谢

(2)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牵引成骨后上呼吸道形态及流体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上呼吸道三维重建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牵引成骨后上呼吸道形态学改变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牵引成骨后上呼吸道流体力学改变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伴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牵引成骨术后上呼吸道改变
    参考文献
综述 计算机流体力学在上呼吸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英文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安氏Ⅲ类偏颌畸形患者下颌硬组织以及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下颌硬组织形态以及空间位置的三维测量分析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实验设备
        3 数据采集
        4 建立三维模型
        5 参考坐标系的确定
        6 测量项目
    数据处理
    结果
        1 下颌骨左、右两侧硬组织形态对称性的三维分析
        2 下颌骨解剖学标志点空间位置对称性的三维分析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下颌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测量分析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实验设备
        3 数据采集
        4 建立三维模型
        5 测量内容
    数据处理
    结果
        1 解剖学牙合平面在矢状向上的分析
        2 解剖学牙合平面在水平向上的分析
        3 解剖学牙合平面在冠状向上的分析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正畸治疗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阻生埋伏牙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CCD概述
        1.2.1 临床特征
        1.2.2 病因
        1.2.3 诊断
        1.2.4 治疗
    1.3 小结
第2章 正畸治疗CCD患者阻生埋伏牙病例报告
    2.1 病例一
        2.1.1 一般信息
        2.1.2 临床检查
        2.1.3 影像学检查
        2.1.4 基因学检查
        2.1.5 诊断
        2.1.6 矫治设计
        2.1.7 主要矫治过程
    2.2 病例二
        2.2.1 一般信息
        2.2.2 临床检查
        2.2.3 影像学检查
        2.2.4 基因学检查
        2.2.5 诊断
        2.2.6 矫治设计
    2.3 小结
第3章 讨论
    3.1 CCD的口腔发育异常机制
    3.2 CCD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3.3 Runx2 基因突变与CCD表型间的关系
    3.4 CCD患者牙颌系统的治疗手段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发生及新骨生成辅助治疗骨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2 入选标准
    1.3质量评估
2 结果Results
    2.1 骨缺损的成因与临床转归
    2.2 骨缺损的常规治疗
    2.3内皮祖细胞辅助治疗骨缺损的研究与探讨
        2.3.1 内皮祖细胞的起源及功能
        2.3.2 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和趋化
        2.3.3 内皮祖细胞促进骨再生的机制
        2.3.4 内皮祖细胞辅助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2.3.5 组织工程学技术的辅助
        2.3.6 临床试验
3 总结与展望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6)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下颌后牙区颌骨形态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1.1 病例的收集
        1.2 仪器与设备
    2.方法
        2.1 影像的拍摄与收集
        2.2 影像的重建与测量
        2.3 下颌后牙区颌骨形态分析
        2.4 下颌后牙区颌骨形态分类
        2.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颌骨类型的构成
    2.各颌骨类型中牙位分布
    3.左右侧的各颌骨类型中构成
    4.有无牙的颌骨类型的构成
    5.不同年龄层的颌骨类型的构成
    6.不同性别的颌骨类型的构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病例一.下颌骨后牙区骨缺损后功能性重建修复
    病例二.左下颌后牙区单颗牙种植一例
    病例三.左下颌后牙区即刻种植一例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颅骨的实现及其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骨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颅骨修复材料的临床应用现状
        1.1 自体骨瓣
        1.2 钛网
        1.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4 聚醚醚酮
    2 颅骨再生研究进展
        2.1 磷酸钙
        2.1.1 羟基磷灰石
        2.1.2 磷酸三钙
        2.1.3 双相磷酸钙
        2.2 硫酸钙
        2.3 生物活性玻璃
        2.4 同种异体/异种骨基质
        2.4.1 脱细胞骨基质
        2.4.2 脱钙骨基质
        2.5 植入物的微观结构对骨再生的影响
        2.6 间充质干细胞
    3 颅骨修复材料制造工艺进展
        3.1 颅骨修复材料的传统制造方式
        3.2 3D打印在颅骨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3.2.1 3D打印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3.2.2 3D打印颅骨修复材料现状
        3.3.3 3D打印在颅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3.3.4 3D打印可再生自体颅骨展望
第一部分 3D打印自体骨个性化外形与结构实现及特性研究
    引言
    1 材料和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材料
        1.3 配置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兔自体颅骨骨瓣获取
        2.2 自体骨粉及骨浆料制备
        2.3 3D打印骨模型的个性化结构、外形实现
        2.4 3D打印自体骨特性研究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自体骨粉得率
        3.2 自体骨粉微观形貌及粒度分布
        3.3 自体骨浆料的打印可行性
        3.4 3D打印自体骨结构个性化实现及冰乙酸PCL墨水多样性应用
        3.5 3D打印骨模型的外形个性化实现
        3.6 3D打印自体骨的外观和微观结构
        3.7 3D打印自体骨的力学强度
        3.8 3D打印自体骨的生物安全性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自体BMSCS的分离、培养及多细胞分化潜能鉴定
    引言
    1 材料和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材料
        1.3 配置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单核细胞分离、BMSCs纯化培养
        2.2 体外诱导BMSCs向多种细胞分化
    3 结果
        3.1 BMSCs的生长特性
        3.2 BMSCs的多细胞分化潜能鉴定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3D打印自体骨对自体BMSCS的细胞亲和性研究
    引言
    1.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1.2 配置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3D打印自体骨上自体BMSCs的种植
        2.2 3D打印自体骨自体BMSCs细胞粘附实验
        2.3 3D打印自体骨中自体BMSCs增殖实验
        2.4 3D打印自体骨中自体BMSCs细胞活力实验
        2.5 3D打印自体骨种植自体BMSCs后的SEM形态学观察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中的粘附率
        3.2 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中的增殖特性
        3.3 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中的细胞活力
        3.4 自体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中的细胞形态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3D打印自体骨中自体BMSCS的体外成骨能力研究
    引言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1.2 配置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ALP活性检测
        2.2 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检测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ALP活性分析
        3.2 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五部分 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骨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骨再生研究
    引言
    1 材料和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材料
        1.3 配置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兔颅骨极限缺损造模及自体BMSCs提取
        2.2 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骨制备
        2.3 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骨回植及取样
        2.4 Micro-CT检测新骨矿化
        2.5 组织病理学检测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取材标本大体观察
        3.2 新生骨矿化分析
        3.3 新生骨组织形态(HE染色分析)
        3.4 新生骨成熟度评价(Masson染色分析)
        3.5 新生骨特异性标志物表达(I型胶原、OCN免疫组化分析)
        3.6 新生骨血管化评价(v WF免疫荧光分析)
        3.7 新生骨特点总结
    4 讨论
    5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术前导航球后精准颗粒脂肪注射治疗眼眶畸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部分
    绪论
    一篇关于眼眶内填充材料的选择的综述
    第一部分 眼球内陷眼眶畸形的兔眼动物模型的建立
        1.研究背景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球后颗粒脂肪注射矫正眼球内陷的动物实验
        1.研究背景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主要仪器和器械及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
        2.2.2 手术方法
        2.2.3 数据收集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三部分 人眼球后颗粒脂肪注射矫正眼球内陷眼眶畸形的临床随访
        1.研究背景
        2.实验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数据收集
        3.结果
        4.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部分
    Introduction
    Materials to faciliate orbital reconstruction and soft tissue filling when posttraumatic orbital deformation occurs
    The first part:The establishment of rabbit eye model with orbital deformity of enophthalmos
        1.Research background
        2.Materials and methods
        3.Results
        4.Discussion
    The second part: The animal experiment of correction of enophthalmos by granular fat injection
        1.Research background
        2.Materials and methods
        3.Results
        4.Discussion
        5.Conclusion
    The third part:Clinical follow-up of retrobulbar fat injection for correction of orbital deformity with enophthalmos
        1.Research background
        2.Method and materials
        3.Results
        4.Discussion
        5.conclusion
    References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9)骨性Ⅲ类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面部软硬组织变化的3D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一 基于空间坐标系下的颅-颌-面-牙3D融合模型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骨性Ⅲ类患者正颌手术前后硬组织变化的3D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骨性Ⅲ类患者正颌手术前后软组织变化的3D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骨性Ⅲ类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面部软硬组织变化相关性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自体骨、生物材料在颅颌面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术前准备
        1.2.1 术前诊断及评价:
        1.2.2 术前植入体外科准备:
        1.2.3 手术入路:
        1.2.3. 1 头皮全冠状或半冠状切口入路:
        1.2.3. 2 眶下缘切口入路:
        1.2.3.3上颌前庭沟入路:
        1.2.3. 4 下颌前庭沟入路:
        1.2.3. 5 原瘢痕入路:
    1.3 手术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2.2 随访:
3 讨论
4 结论

四、严重颅颌面损伤一期修复四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先天性眶距增宽症的整复外科治疗[D]. 黄庆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牵引成骨后上呼吸道形态及流体力学研究[D]. 王荣阳. 山东大学, 2021(11)
  • [3]安氏Ⅲ类偏颌畸形患者下颌硬组织以及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分析[D]. 王玉俏. 青岛大学, 2020(01)
  • [4]正畸治疗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阻生埋伏牙病例报告[D]. 张晗. 吉林大学, 2020(08)
  • [5]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发生及新骨生成辅助治疗骨缺损[J]. 冯源,韩志琪,周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25)
  • [6]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下颌后牙区颌骨形态分类研究[D]. 庄晓东.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7]多元个性化3D打印自体颅骨的实现及其修复兔颅骨极限缺损的骨再生研究[D]. 陈红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8]术前导航球后精准颗粒脂肪注射治疗眼眶畸形[D]. 叶凌霄.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骨性Ⅲ类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面部软硬组织变化的3D研究[D]. 史雨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8(05)
  • [10]自体骨、生物材料在颅颌面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黄燕,李小丹,欧阳山蓓,任军,杨艳清. 中国美容医学, 2017(08)

标签:;  

重型颅面损伤一期修复4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