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一、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颖[1](2021)在《辣椒疫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研究说明辣椒疫病主要是由辣椒疫霉菌侵染所引起的真菌性土传病害,具有突发性强和危害性大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辣椒疫病症状的诊断方式和致病原理进行介绍、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蔬菜生产中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刘艳芝,刘奎成,周莉萍,朱丽梅,王淑霞,徐祥文,任艳云,马井玉[2](2020)在《济宁地区辣椒疫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疫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也是制约济宁辣椒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从辣椒疫病的发生症状、规律、影响发病的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和大蒜套种辣椒的栽培方式,以及笔者多年的植保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和措施,为辣椒种植户和科技人员提供参考。

霍行[3](2019)在《白及疫病的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广西白及种植地普遍发生一种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可造成叶枯以及心叶和近地面叶鞘坏死,经田间症状观察和室内镜检病部霉菌,初步诊断该病可能为一种疫霉引起的白及疫病。该病在条件适宜时病情扩展速度快,施用常规化学药剂难以控制病情,对当地白及种植造成较大影响。目前有关白及病害的报道很少,尚未见有记载疫霉为害白及的资料。因此,本文开展了白及疫病的病原菌鉴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侵染特性测定及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为掌握白及疫病发生规律及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广西桂林市资源县白及种植基地和广西大学农科实习基地采集新鲜白及病叶,对其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株菌株(Bjphy1、Bjphy2、Bjphy3和Bjphy4)。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显示,4株菌株均为白及疫病的致病菌。经过形态学观察,初步判定4株菌株形态一致,均属于卵菌纲疫霉属(Phytophthora);随后结合病原菌基因组DNA的5.8S-rDNA-ITS、Ypt1基因和CoxI基因的序列分析,鉴定白及疫病的病原菌为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2、对白及疫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最适合该菌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生的培养基为V8培养基;在温度范围为15~37℃时,病原菌均可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合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子囊的pH值为7;全黑暗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有促进作用;最适合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子囊的氮源为蛋白胨;以葡萄糖作为碳源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以淀粉为碳源有利于病原菌产生孢子囊;病原菌菌丝的致死温度为47℃。进一步对病原菌的侵染特性进行观察,发现最适合病原菌侵染的温度为28℃,相对湿度越高病斑扩展速度越快,相对湿度不足75%对侵染不利;全黑暗条件更有利于病原菌侵染。3、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结果表明,恶霜·锰锌、氟菌·霜霉威、烯酰吗啉·嘧菌酯、申嗪霉素、双炔酰菌胺和氟噻唑吡乙酮等6种药剂达到有效浓度10μg/mL时,对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氟噻唑吡乙酮在有效浓度降至0.1 μg/mL时抑菌率仍达到100%。以防治卵菌病害的传统药剂嗯霜·锰锌和精甲霜·锰锌为对照,对初步筛选出的氟噻唑吡乙酮、申嗪霉素和烯酰吗啉·嘧菌酯进行毒力测定,五种药剂的Ecso值分别为11.1567 μg/mL、2210.6046μg/mL、0.0142μg/mL、1.2864 μg/mL和4.1122 μg/mL,以氟噻唑吡乙酮对白及疫病病原菌的毒力作用最强;药剂对白及疫病的盆栽治疗效果试验中,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剂量1.8μL/m2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72.05%,1%申嗪霉素悬浮剂制剂量7.6μL/m2和50%烯酰吗啉·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制剂量22mg/m2的防效中等,分别为67.02%和53.36%,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制剂量160 mg/m2的防效较差,为36.94%;测定了不同有效浓度的氟噻唑批乙酮和申嗪霉素对白及疫病的盆栽预防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预先施用氟噻唑吡乙酮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到95%以上,而治疗效果为70%左右。7.6、11.4 yL/m2的申嗪霉素对白及疫病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比较接近,为60%~71%。

马迪成[4](2019)在《辣椒疫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性及四霉素和苯噻菌酯的敏感性》文中提出辣椒疫霉病菌具有强破坏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包括辣椒疫病在内多种重要的作物病害。化学防治是防治该病害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等已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治,但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检测了云南,福建,浙江,江西和广东等地辣椒疫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分析了病原菌对嘧菌酯的抗性机制,评估了嘧菌酯抗性菌株的适合度代价。华中师范大学开发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苯噻菌酯,以及辽宁微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不吸水链霉菌梧州亚种的发酵代谢产物四霉素在国内尚未登记在辣椒疫病防治上,也未见对辣椒疫霉病菌活性的报道。本研究测定了不同生活阶段辣椒疫霉病菌对四霉素和苯噻菌酯的敏感性,建立起相应的敏感基线,评估了这两种杀菌剂与其他卵菌病害防治药剂间的交互抗性和对辣椒疫病的保护和治疗防效。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南方五省辣椒疫霉病菌对嘧菌酯的EC50值较高且菌株的变异系数较大,表明野生种群中已经存在嘧菌酯抗性亚种群。抗性菌株的频率为43.21%。对嘧菌酯敏感的辣椒疫霉病菌在V8培养基上的生长受到嘧菌酯和水杨羟肟酸(SHAM,50μg ml-1)的联合抑制,而抗性菌株则生长正常。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嘧菌酯抗性菌株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137位上的氨基酸发生G137R突变,即由甘氨酸(GGA)突变成精氨酸(AGA)。与敏感菌株相比,嘧菌酯抗性菌株的适合度,包括不同温度下的菌丝生长、孢子囊产量和致病力等并没有显着降低。此外,辣椒疫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和恶唑菌酮的敏感性也比较低。综上,应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南方地区辣椒疫霉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抗性发展趋势。2.四霉素强烈抑制辣椒疫霉病菌的几个生活阶段,其中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释放对四霉素更敏感。辣椒疫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释放对四霉素的敏感性均符合正态分布,其EC50均值分别是1.18±0.91、0.64±0.42和0.63±0.30μg ml-1。四霉素与双炔酰菌胺等6种常用的卵菌病害防治药剂之间无交互抗性。此外,接种条件下四霉素对离体辣椒叶片上的辣椒疫病表现出良好的保护和治疗防效,且保护作用要强于治疗作用。四霉素在施用浓度为90μg ml-1时,保护防效为63.8%,治疗防效为48.5%。盆栽试验中,90μg ml-1四霉素保护防效为56.4%,治疗防效为52.7%。以上结果表明四霉素有用于辣椒疫病防治的潜力。3.苯噻菌酯对辣椒疫霉病菌的几个生活阶段也具有较强抑制活性,其中孢子囊形成阶段对其最敏感。辣椒疫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释放对苯噻菌酯的敏感性符合正态分布,其EC50均值分别是1.84±0.24、0.60±0.10和4.44±0.27μg ml-1。苯噻菌酯与嘧菌酯等3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不显着。苯噻菌酯可以极大地降低离体辣椒叶片上辣椒疫病的病情指数。施用浓度为150μg ml-1时,苯噻菌酯保护防效为54.3%,治疗防效为31.6%。接种条件下,苯噻菌酯对温室盆栽辣椒幼苗上的疫病具有保护和治疗防效,150μg ml-1苯噻菌酯保护防效为83.8%,治疗防效为58.9%。由此可见,苯噻菌酯也存在用于辣椒疫病防治的可能性。

曲丹丹,马莉莉,周海洋[5](2017)在《辣椒疫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介绍了辣椒疫病的发病症状,分析其具体发病原因和传播途径,并结合发病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生产实践参考。

王秋月[6](2016)在《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抗药性风险研究》文中指出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该病原抗逆性强、生存力强,严重威胁着世界各辣椒产区的种植和产量。目前生产上的治理策略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内吸性杀菌剂的大量使用,辣椒疫霉的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氟吡菌胺是一种新型结构的苯甲酰胺类杀菌剂,对常见卵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防效,尚未大面积推广使用。为探明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抗药性风险,本研究主要从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敏感基线、抗药性风险评价、抗药突变体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抗药突变体的表型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敏感基线。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重庆市6个主要辣椒种植区县的110个辣椒疫霉菌株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吡菌胺对110株辣椒疫霉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平均EC50值为0.3222±0.1080μg/mL。不同地区菌株间EC50值差异较小,其中最大为0.5719μg/mL,最小为0.1028μg/mL,相差5.6倍。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因此可作为敏感基线用于田间监测辣椒疫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2.通过紫外诱导获得3株辣椒疫霉抗氟吡菌胺突变体,突变频率为0.86%,抗性水平分别为69.5、98.5、94.2倍。根据FAO对抗性划分标准并结合敏感基线及抗药突变体的抗性水平,本试验共获得3株中抗辣椒疫霉突变体。其中部分抗药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在菌丝生长、温度适应能力、致病力、产孢子囊能力方面与亲本菌株无显着性差异,部分抗性菌株则显着低于亲本菌株,但仍有致病力和产孢子囊能力,且3个抗药突变体均能稳定遗传。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氟吡菌胺与甲霜灵、霜脲氰、烯酰吗啉、丁吡吗啉、嘧菌酯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综合以上结果分析表明,辣椒疫霉菌对氟吡菌胺具有一定的抗性风险。因此,氟吡菌胺的连续使用有利于抗药性群体的发展,生产上使用时应与无交互抗性的药剂混合或交替使用。3.抗氟吡菌胺突变体及其亲本菌株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抗药突变体和其亲本菌株对高、中、低渗透压均表现敏感,且抗药突变体的渗透压调节能力要大于亲本菌株。在葡萄糖浓度法和氯化钠浓度法的渗透压环境下,抗药突变体对渗透压表现出不同的调节方式,葡萄糖能作为营养物质供给病原菌,而NaCl则不能作为营养物质被利用。所有的菌株细胞膜通透性在低浓度时能够渗漏出较多的电解质,抗药突变体的电导率在一定范围内明显高于亲本菌株,在较高浓度下则低于亲本菌株。随着氟吡菌胺处理时间的延长,抗药突变体和亲本菌株的β-1,3葡聚糖酶的活力均呈下降趋势,且抗药突变体的β-1,3葡聚糖合成酶的活力低于亲本菌株。不同的抗药突变体与亲本菌株的蛋白质含量不成规律性。4.采用Biolog表型芯片技术,测定了辣椒疫霉抗氟吡菌胺突变体及其亲本菌株对PM1-3微孔板的碳氮源物质利用情况和对PM21-22微孔板中化学物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抗药突变体和亲本菌株均能利用PM1、PM2中的190种碳源物质,所有的菌株对PM1中95种碳源物质的利用能力要大于PM2中的物质,且抗药性突变体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与亲本菌株相当,并未出现较大差异。抗药突变体BS11-5-1对PM3中95种氮源物质的利用与其亲本菌株相当,且均能达到较大的利用效率,而抗药突变体JLP11-4-2、JLP11-4-3及其亲本菌株对PM3中氮源物质的利用均较低。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抗药突变体与亲本菌株对PM21-PM22中化学物质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抗药突变体表现出对化学物质更加敏感。表明可以根据化学敏感物质的敏感性,为辣椒疫霉新型杀菌剂的生产和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胡小平,陈广泉[7](2013)在《日光温室辣椒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文中认为介绍日光温室辣椒疫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类型、病原及发病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指导日光温室辣椒疫病的防治。

侯富朋[8](2013)在《青海高寒地区温室大棚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青海高寒地区温室大棚辣椒疫病的病原、症状、发病条件、发病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让更多农技人员和农民正确地认识辣椒疫病的发生传播特性及防治技巧,有效抑制病害的流行危害,减少损失,实现辣椒的稳产、增产。

赵利英[9](2013)在《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辣椒疫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发病因素等,并提出了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管理和[10](2012)在《辣椒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辣椒疫病病原、不同时期及不同部位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发病条件,总结出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

二、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辣椒疫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辣椒疫病症状的诊断
    (一)辣椒疫病病害症状
    (二)辣椒疫病病原菌的形态及鉴定
    (三)辣椒疫病的致病机理
二、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 培育、选用抗病品种。
        2. 适当清洁种植田园,减少病菌的传播。
        3. 利用日光土壤消毒,并运用高垄地膜栽培。
        4. 适当增加营养液并合理施肥,提高辣椒植株的抗病性。
    (二)生物防治
    (三)化学防治
三、结语

(2)济宁地区辣椒疫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辣椒疫病为害症状
    1.1 苗期发病
    1.2 成株期发病
2 病原和侵染循环规律
3 影响辣椒疫病发生的因素
    3.1 温湿度
    3.2 灌水
    3.3 品种
    3.4 其他因素
4 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4.1.1 选用抗性品种
        4.1.2 清洁田园
        4.1.3 科学灌水
        4.1.4 合理施肥
    4.2 化学防治
        4.2.1 苗期发病的防治措施
        4.2.2 成株期发病的防治措施

(3)白及疫病的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白及简介
    1.2 白及病害种类
        1.2.1 白及块茎腐烂病
        1.2.2 白及叶褐斑病
        1.2.3 白及叶斑灰霉病
        1.2.4 白及绣病
        1.2.5 白及根腐烂病
        1.2.6 白及叶片碳化
    1.3 白及病害的综合防治
        1.3.1 人工栽培条件下的防治
        1.3.2 野生抚育条件下的防治
    1.4 疫霉概述
        1.4.1 卵菌的基本介绍
        1.4.2 疫霉的分类地位及其重要性
        1.4.3 疫霉的分离
        1.4.4 疫霉的鉴定
        1.4.5 疫霉病害的综合防治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的总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供试主要试剂、药剂和白及品种
        2.1.4 主要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病害标本采集
        2.2.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2.2.3 白及的种植
        2.2.4 柯赫氏法则验证
        2.2.5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2.6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2.7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2.2.8 病原菌侵染特性测定
        2.2.9 白及疫病的防治药剂筛选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病害症状及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3.2 病原菌柯赫氏法则验证
    3.3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3.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结果
        3.4.1 5.8SrDNA-ITS序列分析
        3.4.2 Ypt1序列分析
        3.4.3 CoxI序列分析
    3.5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3.5.1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5.2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5.3 pH值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5.4 光照条件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5.5 氮源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5.6 碳源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5.7 菌丝的致死温度
    3.6 病原菌的侵染特性
        3.6.1 温度对病原菌侵染的影响
        3.6.2 湿度对病原菌侵染的影响
        3.6.3 光照条件对病原菌侵染的影响
    3.7 防治药剂的筛选结果
        3.7.1 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结果及其毒力
        3.7.2 防治药剂对白及疫病的盆栽治疗效果
        3.7.3 不同浓度的防治药剂对白及疫病的盆栽预防及治疗效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白及疫病的病原菌
        4.1.2 白及疫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特性
        4.1.3 防治白及疫病的药剂
    4.2 讨论
        4.2.1 烟草疫霉的鉴定
        4.2.2 烟草疫霉的寄主范围
        4.2.3 烟草疫霉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特性
        4.2.4 防治白及疫病的药剂
    4.3 创新点
    4.4 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4)辣椒疫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性及四霉素和苯噻菌酯的敏感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辣椒疫病的研究进展
        1.1.1 发生与为害
        1.1.2 病原及形态特征
        1.1.3 培养条件
        1.1.4 生活史
        1.1.5 侵染循环和致病机理
    1.2 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
        1.2.1 农业防治
        1.2.1.1 清除病原
        1.2.1.2 改进栽培措施和种植结构
        1.2.1.3 加强肥、水管理
        1.2.1.4 采用嫁接方法
        1.2.2 种子及苗床消毒处理
        1.2.3 选育抗病品种
        1.2.4 生物防治
        1.2.5 病原诊断及预测预报
        1.2.6 化学防治
        1.2.6.1 保护性杀菌剂
        1.2.6.2 治疗性杀菌剂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药剂与试剂
        2.1.2.1 室内毒力测定药剂
        2.1.2.2 离体叶片及盆栽试验药剂
        2.1.2.3 试验试剂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供试作物及品种
        2.1.5 主要仪器
    2.2 辣椒疫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性检测
        2.2.1 辣椒疫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测定
        2.2.2 辣椒疫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和恶唑菌酮的敏感性测定
        2.2.3 水杨肟酸对嘧菌酯协同增效作用
        2.2.4 嘧菌酯抗性菌株的突变位点检测
        2.2.5 嘧菌酯抗性菌株的适合度代价
    2.3 辣椒疫霉病菌对四霉素的敏感性测定
        2.3.1 四霉素对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释放的影响
        2.3.2 辣椒疫霉病菌对四霉素的敏感基线
        2.3.3 四霉素与其他常用卵菌病害防治药剂间的交互抗性分析
        2.3.4 四霉素对离体辣椒叶片上辣椒疫病的保护和治疗防效
        2.3.5 四霉素对辣椒疫病的盆栽防效
    2.4 辣椒疫霉病菌对苯噻菌酯的敏感性测定
        2.4.1 苯噻菌酯对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释放的影响
        2.4.2 辣椒疫霉病菌对苯噻菌酯的敏感基线
        2.4.3 苯噻菌酯与其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间的交互抗性分析
        2.4.4 苯噻菌酯对离体辣椒叶片上辣椒疫病的保护和治疗防效
        2.4.5 苯噻菌酯对辣椒疫病的盆栽防效
3 结果与分析
    3.1 辣椒疫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性检测
        3.1.1 辣椒疫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测定
        3.1.2 辣椒疫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和恶唑菌酮的敏感性测定
        3.1.3 水杨羟肟酸对嘧菌酯的协同增效作用
        3.1.4 嘧菌酯抗性菌株的突变位点检测
        3.1.5 嘧菌酯抗性菌株的适合度代价
    3.2 辣椒疫病菌对四霉素的敏感性测定
        3.2.1 四霉素对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释放的影响
        3.2.2 辣椒疫霉病菌对四霉素的敏感基线
        3.2.3 四霉素与其他常用卵菌病害防治药剂间的交互抗性分析
        3.2.4 四霉素对离体辣椒叶片上辣椒疫病的保护和治疗防效
        3.2.5 四霉素对辣椒疫病的盆栽防效
    3.3 辣椒疫霉病菌对苯噻菌酯的敏感性测定
        3.3.1 苯噻菌酯对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释放的影响
        3.3.2 辣椒疫霉病菌对苯噻菌酯的敏感基线
        3.3.3 苯噻菌酯与其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间的交互抗性分析
        3.3.4 苯噻菌酯对离体辣椒叶片上辣椒疫病的保护和治疗防效
        3.3.5 苯噻菌酯对辣椒疫病的盆栽防效
4 讨论
    4.1 辣椒疫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性现状分析
    4.2 四霉素和苯噻菌酯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毒力及防病应用潜力分析
5 结论
6 创新之处及待解决的问题
    6.1 创新之处
    6.2 待解决问题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辣椒疫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症状
2 发病原因
    2.1 病菌来源
    2.2 传播途径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选用抗病品种
    3.2 强化种子处理
    3.3 定植后及时防病
    3.4 加强田间管理
    3.5 发病后及时防治

(6)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抗药性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辣椒疫病研究现状
        1.1 辣椒疫病的发生及危害
        1.2 辣椒疫病的病原学研究
        1.3 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
        1.3.1 农业防治
        1.3.2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1.3.3 生物防治
        1.3.4 化学防治
    2 辣椒疫霉对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2.1 辣椒疫霉对酰胺类杀菌剂的抗药性
        2.2 辣椒疫霉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抗药性
    3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机制
        3.1 生理生化机制
        3.2 遗传机制
    4 抗药性治理策略
    5 新型杀菌剂氟吡菌胺的性质特点及应用现状
    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测定和敏感基线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测定结果
        2.2 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敏感基线的建立
        2.3 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分布
    3 讨论
第三章 辣椒疫霉抗氟吡菌胺突变体的获得及其生物学性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药突变体的诱导方法比较及抗性突变频率分布
        2.2 抗药突变体的遗传稳定性
        2.3 氟吡菌胺与其他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2.4 抗药突变体菌丝生长速率
        2.5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6 产孢子囊能力和致病力
    3 讨论
第四章 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抗药性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渗透压敏感性
        2.1.1 葡萄糖所引起的渗透压的改变对敏抗菌株的影响
        2.1.2 氯化钠所引起的渗透压的改变对敏抗菌株的影响
        2.2 细胞膜透性
        2.3 β-1,3 葡聚糖酶活性测定
        2.4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3 讨论
第五章 辣椒疫霉抗氟吡菌胺突变体的Biolog表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药突变体对PM1-2 碳源的利用
        2.2 抗药突变体对PM3氮源的利用
        2.3 抗药突变体对PM21-22化学物质的敏感性
    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图
附录

(7)日光温室辣椒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发病症状
2发生类型
    2.1暴发型
    2.2蔓延型
    2.3复合型
3病原及发病规律
4综合防治技术
    4.1农业防治
    4.2化学防治

(8)青海高寒地区温室大棚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菌与症状
    1.1 病原菌
    1.2 发病症状
        1.2.1 幼苗期
        1.2.2 成株期
2 发病条件
    2.1 品种因素
    2.2 高温、高湿环境
    2.3 重茬或连作
    2.4 施肥不当
3 发病规律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病害的物理防治措施
        4.1.1 轮作
        4.1.2 选栽抗性品种
        4.1.3 及时处理中心病株
        4.1.4 加强栽培控病措施
        4.1.5 配方施肥
    4.2 药剂防治
        4.2.1 种子消毒处理
        4.2.2 苗床土壤消毒处理
        4.2.3 施药时机
        4.2.4 施药技术
        4.2.5 合理用药
    4.3 生物防治

(9)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症状
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3 发病因素
    3.1 轮作与栽培方式
    3.2 温湿度
    3.3 灌水
    3.4 品种抗病性
4 综合防治技术
    4.1 农业生态控制技术
        4.1.1 种植抗耐病品种。
        4.1.2 清洁田园。
        4.1.3 合理轮作倒茬。
        4.1.4 嫁接育苗。
        4.1.5 合理肥水。
    4.2 药剂防治
        4.2.1 种子处理。
        4.2.2 苗床处理。
        4.2.3 栽植后喷雾和灌根。

(10)辣椒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
2 症状
    (1) 幼苗期:
    (2) 成株期:
3 发病规律
4 发病条件
5 防治方法
    5.1 农业防治措施
        5.1.1 因地制宜, 选用抗病良种
        5.1.2 清洁田园, 减少病菌传播与积累
        5.1.3 合理轮作, 恶化病原菌生存环境
        5.1.4 合理施肥, 提高植株抗病性
        5.1.5 培育无病壮苗
        5.1.6 加强栽培控病措施
    5.2 化学防治
        5.2.1 土壤处理
        5.2.2. 种子消毒
        5.2.3 带药移栽
        5.2.4 合理用药

四、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辣椒疫病的诊断与防治[J]. 王慧颖.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1(06)
  • [2]济宁地区辣椒疫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J]. 刘艳芝,刘奎成,周莉萍,朱丽梅,王淑霞,徐祥文,任艳云,马井玉. 中国果菜, 2020(04)
  • [3]白及疫病的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D]. 霍行. 广西大学, 2019(01)
  • [4]辣椒疫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性及四霉素和苯噻菌酯的敏感性[D]. 马迪成. 山东农业大学, 2019(12)
  • [5]辣椒疫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 曲丹丹,马莉莉,周海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8)
  • [6]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抗药性风险研究[D]. 王秋月. 西南大学, 2016(02)
  • [7]日光温室辣椒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 胡小平,陈广泉.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4)
  • [8]青海高寒地区温室大棚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 侯富朋. 蔬菜, 2013(03)
  • [9]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 赵利英. 现代园艺, 2013(05)
  • [10]辣椒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 管理和.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6)

标签:;  ;  ;  ;  ;  

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