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歌大赛展示原始生态文化

西部民歌大赛展示原始生态文化

一、西部民歌大赛 展示原生态文化遗产(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雨[1](2021)在《意象与仿像: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呈现研究》文中认为短视频是新兴的一种视觉文化形式,它依附于技术,如波德里亚所说,技术是仿像的基础,短视频带有仿像的突出特征,也是仿像理论的一种重要研究对象。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不同于一般的短视频,其具有一定的内涵意蕴,在影像中追求表意抒情,因此,既具有仿像的一面,也具有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范畴的一面。在原生态文化短视频中,我们可以尝试实现传统意象理论与现代仿像理论的勾连,运用两种理论对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进行探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的“原生态”,与当代众多的“原生态+”的文化、艺术形式一样,虽以“原生态”的名义出现,但已经不同于原初的未经改造和加工的原生态,其是经过现代演绎与变形的。本文除绪论、结语部分外,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中国传统的“意象”范畴的参照下,分析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意象性的可能及问题。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出意象的物我合一、“意”“象”融合、“实”“虚”相生、凝神静观等特征。意象虽主要用于古典艺术形式中,但是在现代艺术和媒介形式中亦有生存空间,在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也有所体现。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通过视觉、听觉等维度展现了田园牧歌式闲暇的生活态度,传达出天人合一的生活理想,承载了文化乡愁,不仅继承发扬了传统文化,还满足了当代人们的情感需求。但很多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远未达到意象的高度,在意象范畴的参照下,可以发现“意”的粗浅化、虚假化,“象”的扁平化、模式化以及“意”与“象”的偏差等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借助仿像理论对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进行探讨。首先梳理和概括出仿像的概念和特征,仿像具有虚拟性、“可信”的“不可能性”和无距离观照等特征。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通常被视为仿像的一种,和其他仿像形式一样,制造了一个超真实的虚拟的仿真世界,将“原生态”生活带到观众眼前,观众沉浸其中,获得虚拟快感;而因仿像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具有文化意义的悬置、遮蔽现实、趣味的低俗化、技术的炫耀等问题,难能使观众获得持久、深刻的审美体验。第三部分集中探讨意象与仿像在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的抵触与融合。从再现和表现的关系维度而言,仿像重在模拟和再现,但逼真性不一定是真实的,而且也缺乏表现力,意象则可增强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意蕴和表现力,再现的“实”与表现的“虚”相结合给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带来新的风貌;从技术和艺术的关系维度而言,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借助仿像的诸多技术手段,如蒙太奇、长镜头等增强视频的观赏性与感染力,从而提升其意象性,实现艺术化;从灵境与意境的关系来看,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需要在仿像的灵境的基础上实现突围,达成意境,实现情景交融、于有限中见无限、虚实相生等审美体验。第四部分从应然的层面探讨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诉求。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在内容创新、意义的复合及审美感知等方面应在仿像的技术基础上,追求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不仅给观众带来悦耳悦目,更要带来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以及短视频,应追求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让技术成为主体表情达意的手段,增强艺术性、思想性,成为仿像与意象相融合的文化产品。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2](2020)在《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贵州文化形象是基于贵州自然生态基础和历史人文基础、体现贵州精神和核心文化特色、反映贵州整体面貌并逐步凝练、传播、广为人知而出现的区域文化形象,它是国家文化形象的局部呈现和重要支撑。贵州文化形象由于先天因素曾有过长期的负面形象传播,但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国家战略需求下,贵州文化形象又发生过不同视角的转变,曾在历史上放射过奇异的光芒。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正在进行新的建构,从顶层设计到跨媒介传播,新的贵州文化形象逐渐明亮清晰,尤其是贵州主流新闻媒体与文化娱乐、赛事会展平台,发挥跨媒介传播优势,最大限度地增强和扩大了贵州文化形象的传播效应,促进了贵州文化形象得以迅速重构与提升。

薛凡玥[3](2020)在《大型实景演出中的地方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研究 ——以《印象·武隆》为例》文中认为作为民俗文化的常见载体形式,文本、影像、实物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及优缺点。而演出的兴起与发展为民俗文化的呈现提供了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二者结合催生出当今中国一种新的地方民俗文化载体——大型实景演出。通过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对民俗事象的选择与提取,对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及开发,根植于地方民俗文化之上的大型实景演出综合运用文本、影像、实物等多种形式,最终有力地完成了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建构与呈现。大型实景演出是一种地方民俗文化载体形式的更新与进步,有利于在保有民俗文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有效地呈现地方民俗文化。地方民俗文化载体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相关理论伴随着实践不断完善。研究地方民俗文化的各类载体形式,探究优质的地方民俗文化新载体的内核,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展示,有利于民俗及文化的资源化进程。本文以大型实景演出中的典型案例《印象·武隆》为例,采用个案研究、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大型实景演出如何建构与呈现地方民俗文化进行了思考。一是阐述了大型实景演出形式作为地方民俗文化载体时具有的优势,如实景布景、文化丛的建构、原住民主体性、时空在场性等;二是描述了《印象·武隆》对重庆民俗事象的呈现情况,如川江号子、哭嫁、火锅、棒棒、滑竿等;三是剖析了《印象·武隆》对重庆民俗文化的建构内容,如“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等精神构成的重庆民俗文化精神,并且分析了大型实景演出中的理论实践,如建构理论、场域理论、舞台真实理论等,以及论说了《印象·武隆》对重庆民俗文化呈现的不足,如本土参与者的缺位等;四是探讨了大型实景演出类载体在呈现地方民俗文化时应当重视的遵循原则和开发方法,如对整体性的权衡、对真实性的考量、对知识性的确立等。通过《印象·武隆》对重庆民俗文化的建构与呈现,阐释了大型实景演出中地方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的实践过程。对大型实景演出形式呈现地方民俗文化提出相关思考,有利于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有利于各界对地方民俗文化新载体的探索和尝试,有利于我国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王艺潼[4](2020)在《澜沧县拉祜族民族影像的文化阐释与建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拥有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在社会与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部分民族文化存在流失的危机。因此关于少数民族影像的价值就逐渐凸显出来。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媒体平台为民族文化的呈现构建了不同的方式。一直以来,云南拉祜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不同的媒介方式彰显了独特的文化特性,构建了具有特色的文化形象,更重要的是这些民族影像对于澜沧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以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为研究对象,以媒介语境下“少数民族影像中的文化呈现”、“拉祜族影像进行了怎样的文化构建”等为主要研究问题,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进行田野调查和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从“新中国时期”到“新时期”再到“新世纪”三个阶段的拉祜族民族影像,简要阐明了每个时期的特定背景和风格特点;第二部分是对收集整理的拉祜族影像进行分析,这些影像整体内容上大体呈现出典型的地域性、当地政府的主导性和民族精英的自觉性三个特性;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了拉祜族民族影像中的文化体现,主要表现在民族信仰、民俗物象以及传统歌舞,这些也正是影像创作主体想要呈现和表达的;第四部分一起探讨了拉祜族通过影像的方式,从图腾崇拜、情感表达和民族个性这三个角度进行了一系列文化建构,并对具体的影像加以分析;第五部分是全文总结,对媒介化语境下的拉祜族影像进行现实讨论,以及对影像发展中的出现的问题所进行的反思。总之,民族影像受到时代背景、社会现实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记录民族文化的同时,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和进行的文化建构各有不同。拉祜族的地方政府、文化精英、民族群众以及来观光旅游的游客,这些不同文化立场的创作者利用影像的方式来表达出各自的诉求。民族影像生产的主体及其代表性力量以自身的角度决定或影响了不同阶段的民族影像,对应的作品也折射出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特征。

姜山[5](2020)在《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艺术形式凝聚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文明与智慧,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域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它所呈现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轨迹,是对民族文化创造的历史成果的真实映现。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诸多民族的智慧创造和思想结晶构筑了悠久绵长的文化版图,作为在山林中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正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特殊的地域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及与自然的关系,使鄂伦春人在生产、生活、道德、习俗乃至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与其他民族相迥异的文化面貌与精神特质。正是源自这些独特的社会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从而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森林文化,鄂伦春桦皮艺术则是这一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鄂伦春桦皮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更能蕴含和彰显出内在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独特的审美追求,是以“活化石”的形态,忠实地记录着鄂伦春人的历史,是对古老艺术形式的保真和地域民俗文化的坚守,也是在民族信仰中的自发创造。它既承载着过去,也启迪着未来。鄂伦春桦皮艺术,是一种以桦树皮作为物质载体的艺术形式,如果更加严格地定义“桦皮艺术”,应该将之称为“白桦树皮艺术”。这一艺术形式源于长期的原始狩猎活动,由人们的主观意愿而自发形成的。鄂伦春桦皮艺术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中有着鲜明的共通点,并且在世界上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也有着相对的普遍性。因此,对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上做出相对客观、理性的评估,并凸显其重要的学术性和代表性是势在必行的。本文的选题基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鄂伦春传统文化作为研究基础,以桦皮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美学和文学的视角,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这一选题进行深入地论述。主要涉及到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造型艺术、美学理论以及传承实践等几个层面,并充分结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跨学科综合分析等研究方式,以此来归纳这一艺术形式研究的核心目的与意义。第一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本章节对鄂伦春的历史概况以及桦皮艺术的生成要素,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并对这一艺术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导向中呈现出的变迁,予以细致地分析。第二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本章节主要从画作、剪纸、用具几个方面,谈及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物象载体,分别从它们的形制、色彩、纹饰以及内容和主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第三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本章节主要根据本源民俗与信仰、民族性的审美意识、多样的艺术风格,从而论述这一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并通过其作为载体将它们予以再现,即是对鄂伦春桦皮艺术中呈现的民俗、宗教、精神、审美以及艺术风格的研究。第四章,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本章节主要从传承风险、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当代意义三个角度,深挖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消极因素与积极措施,并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艺术地位、学术价值以及“非遗”传承予以阐明。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属性、作用、现状、意义和价值分别进行了论述,从而得出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根据民族性的审美意识,挖掘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其民族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上的重要意义;第二,通过探寻多样性的艺术风格,揭示了鄂伦春桦皮艺术与设计美学之间的联系;第三,针对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当今的发展趋势,倡导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内在民族文化与精神信仰的理性回归。综上所述,本文的形成得益于笔者长期和鄂伦春民众生活在同一县域,有着距离和经历上的优势,有助于对这一少数民族的了解和认识。本文以鄂伦春桦皮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一艺术外在的呈现方式,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并根据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上的脉络,探寻其在学术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写作无意于作出主观性和诗意化的阐释,而致力于在历史和文化的深层褶皱中发掘出艺术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费建勋[6](2020)在《论松鸣岩花儿会在社会转型中的传承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松鸣岩花儿会是在花儿传唱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民俗活动,花儿会用宏大的规模和神奇的人文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民众及国内外专家学者,为花儿营造出坚实的展演和传播平台,把花儿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和更为广阔的空间。不仅如此,花儿会打破了语言和宗教的籓篱,在深层次上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为多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与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花儿会的原生土壤发生改变。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潮流中,现实的经济目地取代文化精神,花儿会曾一度沦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平台,对花儿会造成从形式到内容的伤害。花儿会的演变意味着深刻的传承危机,危机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危机的化解也必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花儿会的保护要有清晰的目标,在建设松鸣岩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过程中,必须恢复花儿会的民众性、原生性和神圣性,同时保持与社会总体环境的兼容,既要秉承传统也要与时俱进,因而需要加入时代性。在大政方针的有力支持下,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合力作为,离我们的目标会越来越近。本文分三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论述松鸣岩花儿会的形成历史以及民众的花儿会情节。第二部分论述松鸣岩花儿会的展示和传播平台作用以及在多元民族文化融合中的作用。第三部分论述松鸣岩花儿会的现代变迁,论证花儿会在社会转型中的固有主体、文化传统、内容形式等发生的改变,探索花儿会的保护意义和途径。

李莺[7](2020)在《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个人工作学习经历和实践,以甘肃省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共管理中的协同治理理论视角,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深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保护传承现状和协同治理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管理层级多矛盾冲突大、参与主体少协同治理度较低、激励不到位导致传承发展难等诸多问题。作者试图利用协同治理理论,在政府主导非遗保护地位不变的情况下,探索建立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市场——社会——个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框架与路径,即从地方政府内部协同,地方政府横向协同,地方政府与市场、社会、个人之间的跨界协同三个层面提出具体路径。地方政府内部协同方面要增加非遗保护考核权重、配套相关资金、出台保护办法、理顺管理机构间关系等;地方政府横向协同方面,积极筹建或参加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非遗保护联盟、利用好张掖市文化馆联盟等阵营,加强区域间学术研讨交流等;在跨界协同方面,一是在顶层设计方面,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非遗保护意识,出台《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等地方性保护政策,加强部门间协同,完善治理体系;二是在参与主体方面,要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机制,要打通企业、专家、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公众等的参与路径;三是在激励保障方面,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进行互惠互利、吸引社会团体、民间资本进入非遗保护领域进行投资开发,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精神和物质激励,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四是在社会环境营造方面,要发挥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提高非遗传承人、工作者积极性,提高公众对非遗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形成全民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

谭厚锋[8](2019)在《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文中提出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之一。侗族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侗乡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自古以来流传着"饭养身,歌养心"。在众多的侗族民歌中,要数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一人领唱众人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嘎老,即侗族大歌最具特色。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是在中国境内被发现的第一个多声部民歌品种。彻底否定了西方音乐界长期以来认为中国民间没有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偏见。1986年侗族大歌唱响法国巴黎着名的国立夏乐宫剧院。1994年侗族大歌荣登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可见,侗族大歌不仅仅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就是在世界音乐史中也有其应有的位置。多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致力于侗族大歌研究。从宋代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中对侗族民间音乐活动的描述算起,至今已有800余年的研究历史。在中国知网篇名为"侗族大歌""嘎老""侗族民间合唱"数百篇文章和已公开出版的10余部侗族大歌着作则为素材,分别从侗族大歌研究的开创期、形成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等五个阶段的研究进行概述。这些研究分别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音乐学、历史学、音乐理论、民俗学、人类学、传播学、旅游开发等视角展开,推动了对侗族大歌研究的深入。这些研究提升了侗族大歌在国内外的影响,预示了侗族大歌研究的未来走向。

荣蓉[9](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安徽民歌传承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的安徽民歌正处在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既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安徽民歌走向新时代的基本路径有"旧瓶装新酒"、创新表现形式、注入其他艺术血液的转型发展,以及借助现代传媒,去拓展生存发展的空间等。而保障这些传承发展的路径,则需要建立良好的组织机制促进新时代民歌的创新发展。

高铭[10](2019)在《文化生态理论下《黑暗传》的保护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着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但随着社会发展,非遗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包括其孕育、发生、发展所依托的文化生态环境,都处于不断变迁、萎缩的过程中。作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暗传》,是流传在鄂西北神农架及周边区域的民间丧歌,因而具有极其浓厚的荆楚文化色彩,其讲述了日月星辰的形成和人类历史的更迭,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被誉为“汉民族的创世史诗”,所以,对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迫在眉睫。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与访谈等方法,对文化生态等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在此理论下对《黑暗传》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了探析,指出其传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保护传承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总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是理论研究,本章对文化生态的内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界定,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为现状分析,本章在对《黑暗传》进行简介的基础上对其所生成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了阐述,还对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文化寓意进行了分析,本章着重突出了《黑暗传》的价值,强调对其传承保护的迫切性。第四章为问题分析,分析了《黑暗传》的流传现状,并从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思考了《黑暗传》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以政府层面、民众层面和自身的传承空间和形式上来寻找问题所在。第五章是对策建议,针对《黑暗传》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传承对策,以打造《黑暗传》传承发展的新生态环境,进而使其能够不断传续,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能唯当代所用。第六章是结语,本章在对全文总结的基础上,反思了研究的不足,制定未来研究方向,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该非遗的保护传承中,以使其能够登上更加广阔的舞台,为更多人知晓。总之,《黑暗传》的文化生态是一个多元交叉的时空生态系统,在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时,不仅要追本溯源,保护《黑暗传》原生态文化,而且要与时俱进,打造《黑暗传》新生态文化。

二、西部民歌大赛 展示原生态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民歌大赛 展示原生态文化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1)意象与仿像: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意象视角下的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
    第一节 意象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意象”性
    第三节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的“意象”难题
第二章 作为仿像的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
    第一节 仿像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仿像”性
    第三节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仿像症候
第三章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意象和仿像的抵触与相融
    第一节 再现与表现之间
    第二节 技术与艺术之间
    第三节 灵境与意境之间
第四章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诉求:有意味的形式
    第一节 象的多元呈现
    第二节 意义的复合
    第三节 从悦目悦耳到悦志悦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主要样本列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及相关理论阐释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
        1.自然生态基础
        2. 历史人文基础
    (二)理论背景及核心概念阐释
        1. 文化形象
        2. 跨媒介传播
二、贵州文化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跨媒介传播
    (一)“三言”“两语”的传统贵州文化形象
    (二)不同时代背景下贵州文化形象的视角转变
        1. 明朝“移民实边”时期的“屯边贵州”形象
        2. 红军长征时期的“红色贵州”形象
        3. 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大后方”形象。
        4. 三线建设时期的贵州“大三线”形象
三、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的跨媒介重构
    (一)重构的目标指向与形象定位
        1. 贵州发展目标与顶层设计回顾
        2.“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多彩贵州文化形象
        3.“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贵州文化形象
    (二)贵州文化形象重构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1.“多彩贵州”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2. 贵州“生态美”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3. 贵州文化形象在文化娱乐与赛事会展领域的传播效应
四、结语

(3)大型实景演出中的地方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研究 ——以《印象·武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地方民俗文化的新载体:大型实景演出
    2.1 民俗文化的常见载体及其优缺点
        2.1.1 文本形式
        2.1.2 影像形式
        2.1.3 实物形式
    2.2 大型实景演出概述
        2.2.1 概念阐释
        2.2.2 产生背景
        2.2.3 诞生与特点
    2.3 大型实景演出作为民俗文化载体的优势
        2.3.1 实景布景
        2.3.2 文化丛的建构
        2.3.3 原住民主体性
        2.3.4 时空在场性
第3章 《印象·武隆》大型实景演出
    3.1 田野调查地:武隆概述
        3.1.1 自然地理
        3.1.2 民俗文化
    3.2 《印象·武隆》概述
        3.2.1 基本情况
        3.2.2 形成过程
        3.2.3 演出内容
    3.3 《印象·武隆》中的重庆民俗事象
        3.3.1 民间音乐:川江号子
        3.3.2 人生礼仪:哭嫁
        3.3.3 日常生活民俗:火锅
        3.3.4 生产劳动民俗:棒棒、滑竿
        3.3.5 其他民俗事象
第4章 《印象·武隆》对重庆民俗文化的建构
    4.1 重庆民俗文化精神的再现
        4.1.1 “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精神
        4.1.2 “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精神
        4.1.3 “积极乐观,坚韧豁达”精神
        4.1.4 “坚强能干,独立自主”精神
        4.1.5 “平等合作,包容和谐”精神
    4.2 大型实景演出中的理论实践
        4.2.1 建构理论运用
        4.2.2 场域理论运用
        4.2.3 舞台真实理论运用
    4.3 《印象·武隆》呈现重庆民俗文化不足的原因
        4.3.1 本土参与者的缺位
        4.3.2 边缘文化的式微
        4.3.3 市场偏好的胜利
第5章 结语
    5.1 对大型实景演出形式呈现地方民俗文化的思考
    5.2 对大型实景演出类地方民俗文化载体的开发探讨
        5.2.1 对整体性的权衡
        5.2.2 对真实性的考量
        5.2.3 对知识性的确立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4)澜沧县拉祜族民族影像的文化阐释与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社会现实
        二、区位优势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相关理论研究概况
        二、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拉祜族民族影像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1949—1966)拉祜族民族影像的概况
    第二节 新时期(1978—1999)拉祜族民族影像的概况
    第三节 新世纪(2000—2019)拉祜族民族影像的概况
第二章 拉祜族民族影像的特性
    第一节 典型的地域性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主导性
    第三节 文化精英的自觉性
        一、非遗传承人
        二、单位性质的团体与组合
        三、技艺突出的普通村民
第三章 拉祜族民族影像中的文化体现
    第一节 信仰呈现:拉祜史诗的影像表达
    第二节 地方表征:民俗物象的传递
        一、影像中的拉祜族服饰民俗
        二、影像中的拉祜族饮食民俗
        三、影像中的拉祜族婚恋民俗
        四、影像中的拉祜族狩猎民俗
    第三节 艺术展示:民族歌舞的继承创新
        一、顺应时代的“原生态”音乐
        二、注重传承的“非遗”舞蹈
第四章 拉祜族民族影像的文化建构
    第一节 以民族图腾为符号:“葫芦”文化的再生产
        一、“葫芦节”的打造
        二、葫芦元素的“极致”运用
    第二节 以情感表达为主题:音乐名片与爱情观
        一、插曲《婚誓》的文化“反哺”
        二、“自由”与“忠贞”的爱情观
    第三节 以民族个性为主题:“快乐”的拉祜形象塑造
第五章 讨论与反思
    第一节 拉祜族影像文化建构的现实讨论
        一、文化的传承与认同的建立
        二、经济的发展与保障
    第二节 媒介化社会拉祜族影像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澜沧拉祜地区田野访谈资料整合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进路、方法和内容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
    第一节 鄂伦春概述
        一、鄂伦春族源
        二、鄂伦春族称
        三、鄂伦春人口及分布
    第二节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原生发端
        一、丰富的林业资源
        二、狩猎生活的需求
        三、森林文化的积淀
        四、地域文化的融合
    第三节 多元导向的艺术变迁
        一、政治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二、经济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三、文化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第二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
    第一节 生活中的创造
        一、日常需要的用具
        二、建筑中的“斜仁柱”
        三、器物纹样与装饰工艺
    第二节 剪刀下的艺术
        一、“叙事抒情”的题材
        二、“看图识物”的玩具
        三、“装饰蓝本”的砸花底样
    第三节 树皮上的画作
        一、桦皮镶嵌画
        二、桦皮剪刻画
        三、桦皮自然纹理画
第三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本源民俗与信仰
        一、婚丧与祭祀
        二、传统的民族精神
        三、原始的宗教形式
    第二节 民族性的审美意识
        一、自然美
        二、功利美
        三、形式美
    第三节 多样的艺术风格
        一、比例与尺度
        二、粗犷与细腻
        三、抽象与具象
第四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传承风险
        一、人为主体的缺失
        二、内外环境的影响
        三、窘迫的现状
    第二节 发展的可行性
        一、认识与观念
        二、相关措施与政策、方针
        三、桦皮艺术进校园
    第三节 当代意义
        一、艺术地位
        二、学术价值
        三、“非遗”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6)论松鸣岩花儿会在社会转型中的传承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重点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松鸣岩花儿会的形成历史
    1.1 松鸣岩花儿会的由来
    1.2 花儿会的传延发展
第二章 松鸣岩花儿会的文化影响力
    2.1 弘扬地域文化的民众歌会
    2.2 形成开放式花儿传承基地
    2.3 连接各族民众的文化平台
第三章 松鸣岩花儿会的现代变迁
    3.1 花儿会的民众主体被边缘化
    3.2 花儿会的传统仪式发生了改变
    3.3 花儿会文化性质出现商业化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宏观背景
        1.1.1.2 微观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2.1 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关系研究
        1.2.2.2 非遗保护的政府行为外部性研究
        1.2.2.3 非遗保护的手段研究
        1.2.2.4 非遗保护的主体研究
        1.2.2.5 非遗保护的对象研究
        1.2.2.6 非遗保护的社会力量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资料法
        1.3.2.2 问卷调查法
        1.3.2.3 访谈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2.1.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
        2.1.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原则与方法措施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3.1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3.1.1 张掖文化资源概况
        3.1.2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情况
        3.1.3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情况
    3.2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现状
        3.2.1 政府层面
        3.2.1.1 张掖市政府保护机构设置情况
        3.2.1.2 非遗保护组织体系建设
        3.2.1.3 政府职能发挥
        3.2.2 市场层面
        3.2.2.1 文化产业培育
        3.2.2.2 文化旅游市场
        3.2.3 社会层面
        3.2.3.1 学术界专家学者
        3.2.3.2 各类教育机构
        3.2.3.3 社会组织
        3.2.4 个人层面
        3.2.4.1 传承人
        3.2.4.2 文化工作者
        3.2.4.3 普通公众
        3.2.5 张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的初步实践
    3.3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调查研究分析
        3.3.1 调查问卷情况统计与结果分析
        3.3.1.1 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3.3.1.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3.2 访谈情况统计与结果分析
        3.3.2.1 访谈情况统计
        3.3.2.2 访谈结果分析
第四章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张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
        4.1.1 管理层级多,导致利益冲突大
        4.1.2 参与主体少,导致协同度较低
        4.1.3 激励不到位,导致传承发展难
    4.2 张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层面
        4.2.1.1 科层制管理体系,各自为政
        4.2.1.2 执政者认识不足,思路局限
        4.2.1.3 地方政府顶层设计缺失,无法形成合力
        4.2.2 市场层面
        4.2.2.1 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不成熟
        4.2.2.2 成本收益不成正比,投资风险大
        4.2.2.3 缺乏具体参与途径,有心但无力
        4.2.3 社会层面
        4.2.3.1 本土专家学者数量少,缺乏合作交流
        4.2.3.2 教育机构非遗进校园,质量有待提高
        4.2.3.3 新闻媒体关注度不高,缺乏深度挖掘
        4.2.3.4 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缺乏参与途径
第五章 国内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的成功经验
    5.1 国外成功经验
        5.1.1 韩国: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
        5.1.2 意大利:提出“反发展”的整体性保护新概念
    5.2 国内成功经验
        5.2.1 江苏省扬州市的非遗保护实践
        5.2.2 甘肃省“非遗+扶贫”模式
    5.3 经验借鉴启示
第六章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路径
    6.1 地方政府内部协同
        6.1.1 文化部门与教育、财政等跨部门协同
        6.1.2 文化系统内部协同
    6.2 地方政府间“横向”协同(平级)
    6.3 地方政府与市场、社会、个人之间的“跨界”协同
        6.3.1 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协同
        6.3.2 地方政府与社会的协同
        6.3.3 地方政府与个人的协同
        6.3.4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非遗保护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问卷
    B.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访谈提纲
    C.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D.张掖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批分类统计表
    E.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
    F.张掖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批分类统计表
    G.调研走访照片精选
致谢
作者简历

(10)文化生态理论下《黑暗传》的保护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文化生态研究现状及述评
        1.2.2 非遗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创新点
2 文化生态及相关理论
    2.1 文化及其生态
    2.2 文化生态的内涵及特点
        2.2.1 文化生态的内涵
        2.2.2 文化生态特点
    2.3 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3 《黑暗传》价值及其文化生态分析
    3.1 《黑暗传》的价值
        3.1.1 文学史诗价值
        3.1.2 文化精神价值
        3.1.3 民族认同价值
        3.1.4 情感寄托价值
    3.2 《黑暗传》所生成的文化生态环境分析
        3.2.1 《黑暗传》所生成的自然生态环境
        3.2.2 《黑暗传》所生成的社会生态环境
    3.3 《黑暗传》文化生态现状
        3.3.1 《黑暗传》演述的文化空间
        3.3.2 《黑暗传》的流传现状
4 文化生态视角下《黑暗传》保护传承的问题研究
    4.1 从政府层面看文化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
    4.2 从民众层面看文化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
        4.2.1 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的信心不足
        4.2.2 文化生态延续与传承的路径不畅
    4.3 从传承空间及形式看文化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
        4.3.1 传统时空生态位不符合当代文化生态
        4.3.2 传统演绎方式不符合当代文化生态
        4.3.3 狭窄资源生态位不符合当代文化生态
        4.3.4 传统环境生态位不符合当代文化生态
5 文化生态视角下《黑暗传》保护传承的对策研究
    5.1 珍视文化源头,加强《黑暗传》原生态保护
        5.1.1 发挥政府力量,优化环境生态位状况
        5.1.2 保护传承人,赢取需求生态位优势
        5.1.3 融合神农文旅,打造区域生态旅游品牌
        5.1.4 立足原生文化,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与博物馆
    5.2 顺应时代变迁,营造《黑暗传》新生态环境
        5.2.1 更新文化生存空间,适应于当代丧礼
        5.2.2 借助新生态媒介,发挥媒体传播优势
        5.2.3 扩宽时空生态位,走进当代大众生活
        5.2.4 构建虚拟文化生态,加强数字化保护
        5.2.5 契合需求生态位,创新演绎与展示方式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西部民歌大赛 展示原生态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 [1]意象与仿像: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呈现研究[D]. 张晓雨. 扬州大学, 2021(09)
  • [2]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J].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大型实景演出中的地方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研究 ——以《印象·武隆》为例[D]. 薛凡玥.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0)
  • [4]澜沧县拉祜族民族影像的文化阐释与建构研究[D]. 王艺潼.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D]. 姜山. 吉林大学, 2020(08)
  • [6]论松鸣岩花儿会在社会转型中的传承演化[D]. 费建勋. 兰州大学, 2020(01)
  • [7]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D]. 李莺. 兰州大学, 2020(01)
  • [8]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J]. 谭厚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9]新时代背景下安徽民歌传承路径[J]. 荣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0]文化生态理论下《黑暗传》的保护传承研究[D]. 高铭.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西部民歌大赛展示原始生态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