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对孤立框架结构抗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填充墙对孤立框架结构抗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一、填充墙对隔震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焦希望[1](2021)在《脉冲型地震下RC框架结构的隔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脉冲型地震动明显的长周期速度和位移脉冲运动可能对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设计带来不利影响,为预防脉冲型地震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本文基于陕西省汉中地区工程实例,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 11层RC框架结构模型,并对RC框架结构进行了隔震结构优化设计。通过模态分析和线性时程分析,研究RC框架结构和隔震结构的自振特性以及弹性变形能力;重点选取了汉中地区脉冲型地震动参数,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和Pushover分析,研究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隔震结构弹塑性变形能力、整体抗侧移能力、地震耗能能力以及结构性能点参数变化等。主要结论如下:(1)将所选脉冲型地震波Coyote Lake波、San Salvador波、Westmorland波的地震影响系数进行提取,并与汉中地区水平地震最大影响系数对比后得知,3条脉冲型地震波的地震影响系数为平均抗震设防地震的2倍左右。(2)通过模态分析可知:RC框架结构进行基础隔震设计与层间隔震设计后,结构自振周期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且基础隔震结构自振周期增加幅度大于层间隔震结构。(3)通过对RC框架基础隔震结构与层间隔震结构在设防地震下时程分析可知:基础隔震结构和层间隔震结构在X、Y方向上的弹性变形相对于RC框架结构大幅度降低,且层间隔震结构减幅程度略小于基础隔震结构。(4)通过对RC框架结构、基础隔震结构与层间隔震结构进行脉冲型地震下时程分析可知:脉冲型地震动下RC框架结构、基础隔震结构及层间隔震结构在X、Y方向上结构整体变形程度远大于抗震设防地震动;两种隔震结构相对于原结构整体变形较小,体现了良好的减震效果,其中基础隔震减震效果优于层间隔震结构。(5)通过对基础隔震结构与层间隔震在脉冲型地震动下进行层间剪力分析及地震波能量耗散分析可知:RC框架结构在基础隔震与层间隔震作用下层间剪力得到大幅度降低,基础隔震结构层间剪力减幅程度大于层间隔震结构;通过两种隔震结构对脉冲型地震动吸收耗散情况分析,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波能量耗散能力强于层间隔震结构,故基础隔震结构为最佳隔震设计方案。(6)通过对RC框架基础隔震方案进行脉冲型地震动下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脉冲型地震动下原结构性能点参数较高,塑性铰分布十分密集,多处出现柱端塑性铰,脉冲型地震动对RC框架结构的破坏程度极大;脉冲型地震动下基础隔震结构性能点参数相对于原结构明显降低,并大幅度降低塑性铰出铰率,各节点未出现柱端塑性铰,表明基础隔震结构减震效果良好。

王扬帆[2](2021)在《黏滞阻尼墙与橡胶隔震支座的减隔震性能分析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截面加固方法“硬抗地震”的思路已不符合于现代抗震理念的发展,消能减震体系、隔震体系等新技术对策凭借其优异的减、隔震性能逐渐占据国内抗震加固领域市场。黏滞阻尼墙是一种新型消能减震装置,国内对其性能的研究刚起步不久,且相关工程应用较少。故本文依托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为背景,拟研究黏滞阻尼墙在不同工况下的减震控制效果,同时以橡胶隔震支座为性能参照比较对象,从不同的方面来考察黏滞阻尼墙的减震性能优劣势所在,提高对黏滞阻尼墙减震原理、设计模拟方法、减震性能、布置规律的认识,达到进一步推广黏滞阻尼墙工程应用的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研究黏滞阻尼墙与橡胶隔震支座的基本构造、减震原理以及相应的力学模型,根据已有的试验及理论研究,对两者相应的计算模型进行等效简化处理。(2)依托既有工程,对黏滞阻尼墙和橡胶隔震支座的型号选择、布置形式、设计模拟方法等进行研究总结,通过SAP2000及YJK软件分别建立无控结构、增设黏滞阻尼墙结构、增设橡胶隔震支座结构的分析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3)对上述三个结构方案模型进行模态、线性/非线性时程等分析,分析研究其位移、剪力、加速度、滞回能力及能量耗散等性能结果,比较黏滞阻尼墙减震控制效果的优劣势所在。结果显示,黏滞阻尼墙具有不提供额外刚度、不影响原结构的周期和振型的特点;在不同地震波下,黏滞阻尼墙对结构顶点位移、层间位移的减震控制较为理想,但在对结构剪力的控制方面表现稍弱;黏滞阻尼墙可通过不同减震方向上的数量差异化布置,从而实现X、Y向不同的减震效果;不同高度处黏滞阻尼墙的滞回曲线形状接近,均呈现倾斜椭圆趋势,布置在相对位移较大楼层处的黏滞阻尼墙承受水平力大,滞回面积更大,耗能更强。(4)利用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分析研究黏滞阻尼墙在整个地震时间历程内的减震表现及塑性铰发展情况,研究黏滞阻尼墙阻尼力与变形速度的发展关系。结果显示,黏滞阻尼墙能延缓主要结构出现塑性铰的时间,降低局部构件损伤以及整体结构刚度退化的可能性;阻尼力大小与变形速度呈正相关变化。(5)通过层间剪力类比和能量类比的方法研究确定黏滞阻尼墙的附加阻尼比。(6)建立规则框架结构模型,对黏滞阻尼墙布置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均匀、对称、居中、竖向连续”的布置原则。

王贵康[3](2020)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双层隔震体系的减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是一种严重并且常见的自然灾害,近断层地震作为地面运动最复杂的地震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但是目前国内对于近断层地震的研究相比远场地震还很少。本文主要研究近断层地震下裂向前方向性效应、滑冲效应、无速度脉冲、上、下盘效应对双层隔震体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层规则框架结构模态分析表明,三层隔震体系周期比最小。对于规则结构,多遇地震,破裂向前方向效应作用下,三层隔震体系控制结构层间剪力和顶层加速度效果最好,罕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在第三层大于六层隔震体系。多遇地震,滑冲效应作用下,三层隔震体系层间剪力最小,层间位移角在三、四、五层大于六层隔震体系,罕遇地震,滑冲效应作用下三层隔震体系隔震效果最好。多遇地震,无速度脉冲作用下,三层隔震体系的地震响应最小,罕遇地震下,第三层层间位移角大于六层隔震体系。在上盘效应和下盘效应作用下,三层隔震体系均能最好的削弱结构层间剪力,三到五层的层间位移角均大于六层隔震,三层隔震体系顶层加速度略小于六层隔震。因此建议规则高层建筑使用双层隔震体系时,中间隔震层宜布置在中间偏下位置。对比上、下盘效应地震响应发现,下盘效应引起的地震响应大于上盘效应。罕遇地震下双层隔震体系上盘效应引起的地震响应与下盘效应的比值小于多遇地震,基础隔震和基础固定模型比值几乎没变,可以观察到上、下盘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大小与结构的自振周期有关,自振周期越大,下盘效应相比上盘效应引起的结构层间剪力、层间位移角越大。(2)对于平面不规则结构,多遇地震,破裂向前方向效应作用下,三层隔震体系层间剪力最小,第三层和第四层的层间位移角大于六层隔震体系,其余层均最小,顶层加速度最小。多遇地震,滑冲效应作用下三层隔震体系层间剪力最小,第三到第五层的层间位移角大于六层隔震体系。罕遇地震,滑冲效应作用下,三层隔震体系和六层隔震体系对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的控制效果不好,层间剪力突变值大于基础固定体系。多遇地震,无速度脉冲作用下,三层隔震体系隔震效果最好,但罕遇地震下三层隔震体系第三层层间位移角大于六层隔震。基础固定结构Y方向位移比在六层以上大于1.2,超过规范限制,其他结构位移比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X方向扭转位移比在中间隔震层处变大,Y方向位移比在中间隔震层处变小,其中六层隔震体系控制结构位移比效果最好,因此中间隔震层布置在中间偏下位置可以有好的隔震效果。对比大小偏心下不规则结构的地震响应可以看出,隔震层大偏心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对平面不规则结构的抗扭性能造成很大影响,但是会增加隔震支座水平位移。在X方向,大偏心结构位移比大于小偏心结构,在Y方向,大偏心结构位移比小于小偏心结构。由此可见,隔震层偏心率与结构的抗扭性能可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规范规定3%的偏心率是否适用于近断层地震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敬宇[4](2020)在《不同隔震方案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对比》文中提出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基础隔震技术如今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基础隔震技术也可称为被动控制技术,是通过隔震层的隔震装置消耗并减小一部分地震能量。基础隔震结构较其他隔震结构相比,其适用范围更广,施工及维修简单且造价较低。但伴随着隔震支座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其单一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将对隔震支座优化配比及支座布置进行基础隔震研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支座优化组合及布置方式对地震效应的影响。本文先介绍了有关隔震结构的概念及支座的力学特性,推导动力平衡方程,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某一实际工程进行建模。此实际工程为位于山东鄄城的某学校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根据《山东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规定,此教学楼的结构计算抗震等级应由原来的8度(0.2 g)提高为8度(0.3 g)进行地震计算,其模型分别为传统抗震结构以及三种不同隔震方案的隔震结构模型,其中三种隔震方案是由铅芯隔震支座及天然橡胶支座组合布置而成。首先对四种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别分析及讨论设防及罕遇两种工况下的动力时程结果,对比分析四种模型的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及层间加速度,比较不同隔震方案的隔震效果及规律并根据规范验算其结果是否满足,计算隔震支座位移及拉、压应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得出不同隔震方案的支座力-位移滞回曲线。结果表明:与非隔震结构相比,三种基础隔震方案的隔震效果增强显着,其自振周期均有了较大提升,均延长至34倍从而远离场地卓越周期,且层间剪力、层间位移及层间加速度地震效应也相应大幅度降低。随着天然橡胶支座的布置,其隔震效果明显提升,且隔震支座的力-位移滞回曲线较为饱满,说明隔震支座的耗能能力较好,建议铅芯隔震支座布置在外圈,天然橡胶支座布置在内圈,从而保证结构的抗扭刚度。最后预测隔震技术的发展前景,希望本文能为类似的隔震设计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姜文[5](2020)在《彭州中学宿舍楼自隔震结构隔震效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故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减轻结构破坏的有效手段。目前,基础隔震是一种常规的被动控制,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有效方式和方法;自隔震结构是不外加隔震装置,通过其自身构件作为隔震构件,降低自隔震层刚度,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使其远离地震动的卓越周期,从而达到降低上部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钢管混凝土柱自隔震结构依靠钢管混凝土柱作为自隔震构件,目前自隔震效能研究较少。因此,以彭州中学宿舍楼自隔震结构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分析手段开展自隔震效能分析,并提出钢管混凝土柱自隔震结构的设计要点。故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结合彭州中学宿舍楼自隔震结构,建立地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自隔震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通过简化的自隔震结构单自由度模型,探讨关键参数(刚度/等效刚度、阻挡间隙、阻挡位置)对结构加速度、位移的影响规律,研究钢管混凝土柱自隔震结构的隔震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提出了钢管混凝土柱自隔震结构的设计要点。(2)为了探讨彭州中学宿舍楼自隔震结构隔震效能,结合其设计图纸和动力测试数据,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彭州中学宿舍楼自隔震结构(简称自隔震结构)和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简称非隔震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选取两条实际地震动和一条人工地震动对上述两个模型进行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得出彭州中学宿舍楼自隔震结构能够实现在大震和超大震地震作用下不倒塌,同时能够降低上部结构加速度反应,且钢管混凝土自隔震构件破坏轻。(3)为了探讨碰撞间隙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取三组碰撞间隙为25mm、16mm和8mm,建立其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别命名为模型1(即为自隔震模型)、模型2和模型3,并选取两条实际地震动和一条人工地震动对上述模型进行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得出阻挡结构起限位作用后能够减小结构一层(自隔震层)层间位移,防止结构倒塌,并随阻挡间隙的减小,限位效果增大;但上部结构加速度和位移反应增大,降低自隔震结构隔震效果。据此可对阻挡间隙的设置给出如下建议和参考:应取大震作用下碰撞位置处位移最大值作为阻挡结构间隙,在大震作用下,阻挡结构不发挥限位作用,保证自隔震结构隔震效果;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阻挡结构发挥限位作用,防止结构倒塌。

张林[6](2020)在《彭州中学自隔震宿舍楼地震经济损失分析》文中认为地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负担,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可减少地震经济损失。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隔震技术被认为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其建筑交易市场却并不繁荣,只有在投资大、抗震性能要求高、有特殊防护要求的建筑才会考虑使用隔震技术。究其原因是建筑交易市场真正的参与者投资方、业主等认为采用隔震技术会大大提高投资成本,对其经济性认识较为片面,阻碍了隔震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隔震技术能更广泛的被使用,以彭州中学自隔震宿舍楼为例对自隔震结构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分别从自隔震宿舍楼的初始建设费用和地震经济损失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经济性分析并与传统抗震(即未隔震)设计方式进行对比。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基于结构位移参数分别从结构整体层次和构件层次评估结构破坏等级与地震经济损失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建筑结构破坏等级和地震经济损失评估的依据。(2)依据相关规范标准计算使用不同抗震设计方式(即彭州中学自隔震宿舍楼、彭州中学未隔震宿舍楼)时的初始建设费用,并对二者的初始建设费用进行对比,分析造成两者初始建设费用差异的主要原因。(3)基于结构位移性能指标,结合工程概况和有限元模型分析,将两种结构破坏等级评估方法相结合,评估彭州中学自隔震宿舍楼和彭州中学未隔震宿舍楼在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等级,作为建筑结构地震经济损失评估的依据。(4)基于结构的破坏等级,将两种结构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相结合,评估彭州中学自隔震宿舍楼和彭州中学未隔震宿舍楼在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地震经济损失,并分析造成两者地震经济损失差异的主要原因。

龚克[7](2020)在《隔震系统对钢框架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钢框架结构具有自重轻、空间利用率高、施工周期短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针对钢框架结构隔振研究也不够充分,因此开展钢框架结构的隔震分析十分必要。为分析隔震系统对钢框架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借助Open Sees软件计算平台建立了非隔震装置钢框架结构模型与带隔震装置的钢框架结构模型分别进行动力时程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对带隔震装置钢框架结构与非隔震装置钢框架结构的周期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带隔震装置结构的周期要比非隔震装置结构的周期大20.45%左右,说明带隔振装置的钢框架结构能够承受更大外部荷载;对比两种模型的前十阶振型发现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不难发现带有隔振装置结构的动力响应状态要优于非隔振结构。(2)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条件对近断层和远断层地震动序列各选取3条,通过对结构位移响应和首层柱轴力响应以及层间最大位移角等方面的分析计算,发现带隔震装置的钢框架结构抗震优越性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逐渐变得更明显,例如,在H-SP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的顶点水平位移均值为非隔震结构的65.46%,最大层间位移均值减小了26.75%。(3)最后,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损伤指标绘制最大层间位移角IDA曲线,发现非隔震装置结构的IDA曲线近线性分布,而带隔振装置结构的IDA曲线呈显着非线性分布;进一步分析不同隔震装置时钢框架结构的易损性曲线分布情况,发现非隔震装置钢框架结构与带隔震装置的钢框架结构最大位移角不论是在概率密度分布上还是易损性曲线的分布上都有明显差异,在地震动各级峰值强度作用下,非隔震结构的各级损伤超越破坏概率比隔震结构大。

赵桂峰,马玉宏,崔秀丽,吴小平[8](2020)在《填充墙布置方式对弹塑性钢筋混凝土框架隔震结构性能及隔震设计方法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隔震体系在设计分析过程中均将填充墙作为非结构构件,未充分考虑填充墙不同布置方式对隔震体系和隔震设计的影响规律。以8层RC框架填充墙隔震体系为研究对象,考虑填充墙平、立面不同分布的10种模型,建立RC框架隔震结构非线性分析有限元模型,探讨填充墙对RC框架隔震体系性能及相应隔震设计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墙的不同布置方式对结构前3阶影响较小,对高阶振型影响显着;现有不考虑填充墙影响的纯框架隔震设计方法得到的减震系数偏小,夸大了减震效果,进行上部结构设计会导致其偏于不安全;填充墙竖向不均匀的隔震结构,在未布置填充墙的楼层会发生刚度突变,尤其是靠近隔震层的下部楼层地震反应突变尤为明显,在强震作用下容易发生破坏;填充墙水平不均匀的隔震结构,X或Y向未布置填充墙时变形突变较明显。因此,建议在隔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填充墙的布置,隔震层以上1~3层尽量布置填充墙,避免出现底部薄弱层而对整个隔震体系安全性产生影响。

周帅帅[9](2019)在《考虑非结构构件损伤的钢筋砼框架结构建筑震后功能恢复能力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地震对人居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加严重。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要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保证生命安全,更期望震后建筑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功能,提供正常的服务能力,即要求建筑具备良好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地震对灾后恢复进程的影响。建筑的功能不仅体现在结构构件上,更多的由非结构构件来承担,因此,本文以普遍采用的钢筋砼(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以附加黏滞阻尼器和设置基础隔震支座为提高其震后功能恢复能力的可选措施,采用基于性能地震工程(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PBEE)框架,在考虑非结构构件损伤影响的基础上,对RC框架结构及附加黏滞阻尼器后和设置隔震支座后结构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结构分析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弹性时程分析,说明了附加黏滞阻尼器与设置隔震支座这两种措施均能够有效提高RC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2)依据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结果,对RC框架结构及附加黏滞阻尼器的减震结构和设置隔震支座的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多维地震需求分析和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响应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从结构底部到结构顶部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在给定地震强度下,考虑非结构构件损伤时,结构发生破坏的超越概率明显增大;阈值变量间的相关性对地震易损性的影响随着性能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此外,附件黏滞阻尼器的减震结构和基础隔震结构的整体地震易损性曲线较RC框架结构明显右移,故附加黏滞阻尼器和设置隔震支座均明显降低了RC框架结构发生破坏的超越概率。(3)考虑建筑功能折旧的影响,以损失比作为量化指标,结合多维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对建筑功能损失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遇、设防和罕遇地震下采取附加黏滞阻尼器使RC框架结构建筑功能损失分别降低了10.9%、7.6%和10.6%,而附加基础隔震支座则分别降低了26.7%、36.2%和44.2%,说明附加基础隔震支座这一方式更能有效降低建筑功能损失。(4)在结构多维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对RC框架结构建筑和相应附加黏滞阻尼器和附加基础隔震支座建筑的震后恢复时间进行了量化,并结合功能损失分析结果对震后功能恢复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多遇、设防地震下,附加黏滞阻尼器和附加基础隔震支座这两种方式对提高RC框架结构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的效果不明显,而在罕遇地震下则有明显效果,分别提高了8.31%和30.07%。此外,当地震强度PGA?0.2g时,三类建筑结构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差异不明显,而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差异逐渐变大。上述研究表明,在研究建筑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时,有必要考虑非结构构件损伤的影响;对RC框架结构,通过附加黏滞阻尼器和附加基础隔震支座均能有效提高其震后功能恢复能力,且附加基础隔震支座的方式提高效果更明显。

易鸣[10](2019)在《某框架隔震结构楼的抗震性能模拟分析》文中指出地震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结构的抗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基础隔震技术则是工程抗震的重要手段之一。基础隔震技术主要方法是在地面同上部结构中设置隔震层,以此来吸收地震动能量,减小结构物地震反应。虽然目前大部分隔震结构物在地震中经受了考验,但具体的隔震效果和隔震能力有待进一步量化分析,因此,进行真实的隔震结构隔震性能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总结目前隔震效果分析指标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位于咸宁科技产业园区的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地震工程实验楼的实际图纸完成结构楼模型的建立。然后分别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面来对隔震效果和隔震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有:⑴介绍了建筑工程隔震技术的发展与现状,比较了相对于传统的抗震技术,基础隔震技术的优势性;在了解隔震体系组成和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简单的计算模型,为后续的结构有限元分析做基础;⑵依据实际情况,选取脉动法对隔震楼进行动力特性测试。利用傅里叶分析对数据做处理后得到建筑物的基本模态。结果表明,隔震楼的自振周期明显要大于非隔震楼,说明隔震支座有效地延长了结构自振周期;⑶利用SAP2000软件对隔震楼和非隔震楼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依据场地条件选取三条合适的地震波进行输入后,得出多个隔震效果对比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基础隔震技术的建筑物地震反应下的基底剪力为非隔震建筑物的17.2%20.7%,顶层加速度也仅为非隔震楼的60%左右,表明了隔震支座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反应;同时其层间位移为非隔震楼的15.1%,说明地震作用下的隔震楼的上部结构呈整体的运动趋势,保护了结构的薄弱构件及内部的设备;⑷通过调整地震波最大幅值进行隔震楼的抗震性能探究。结果显示,建筑物能够在峰值为200gal和300gal地震动下完好无损,在峰值400gal的地震动作用下部分隔震支座发生破坏,可以预测采用隔震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其抗震能力,其上部结构设防标准可以适当降低12度左右。另外,依据结构在地震反应下的位移及内力变化,指出结构相对薄弱的部位,并提出了有效合理的加固改造意见。本文运用模拟分析方法对具体的隔震楼的隔震性能进行分析,分析其在输入地震动情况下的受力和变形的特点,以及其抵抗地震能力的大小。对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也对隔震结构的抗震设防有着重要意义。

二、填充墙对隔震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填充墙对隔震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脉冲型地震下RC框架结构的隔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脉冲型地震动研究现状
        1.2.2 RC框架隔震结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脉冲型地震动理论概述
    2.1 引言
    2.2 脉冲型地震动的形成
        2.2.1 地质地貌
        2.2.2 断层形式
    2.3 脉冲型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方法
        2.3.1 Baker小波分析法
        2.3.2 能量法
    2.4 本文地震波的选取
    2.5 本章小结
3 设防地震下RC框架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3.1 建立工程案例模型
        3.1.1 工程概况
        3.1.2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3.2 模态分析
    3.3 地震波及模型合理性验证
        3.3.1 地震波合理性验证
        3.3.2 模型合理性验证
    3.4 RC框架基础隔震结构分析
        3.4.1 隔震结构设计要求
        3.4.2 隔震支座选型与布置
        3.4.3 模态分析
        3.4.4 基础隔震结构抗风计算
        3.4.5 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3.5 RC框架层间隔震结构分析
        3.5.1 隔震支座选型与布置
        3.5.2 模态分析
        3.5.3 层间隔震结构抗风计算
        3.5.4 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脉冲型地震下RC框架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4.1 引言
    4.2 RC框架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4.2.1 层间位移角
        4.2.2 楼层位移
        4.2.3 层间剪力
        4.2.4 能量耗散
    4.3 RC框架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4.3.1 层间位移角
        4.3.2 楼层位移
        4.3.3 层间剪力
        4.3.4 能量耗散
    4.4 本章小结
5 RC框架基础隔震结构Pushover分析
    5.1 引言
    5.2 pushover分析理论概述
    5.3 中、美抗震规范反应谱参数变换
    5.4 pushover分析结果
        5.4.1 性能点分析
        5.4.2 塑性铰状态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黏滞阻尼墙与橡胶隔震支座的减隔震性能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减隔震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2.1 消能减震体系概况
        1.2.2 隔震体系概况
    1.3 黏滞阻尼墙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及应用
        1.3.2 国内研究及应用
    1.4 橡胶隔震支座技术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及应用
        1.4.2 国内研究及应用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本构造和力学模型
    2.1 黏滞阻尼墙基本构造
    2.2 黏滞阻尼墙的力学模型
    2.3 黏滞阻尼墙性能影响因素
        2.3.1 内部刚度
        2.3.2 阻尼系数
        2.3.3 速度阻尼指数
    2.4 橡胶隔震支座基本构造
    2.5 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模型
        2.5.1 双线性模型
        2.5.2 Park模型
    2.6 橡胶隔震支座性能影响因素
        2.6.1 第一形状系数
        2.6.2 第二形状系数
        2.6.3 水平刚度
        2.6.4 竖向刚度
第三章 抗震分析原理及方法
    3.1 模态分析
    3.2 模态分析特征值法
    3.3 反应谱分析及CQC方法
    3.4 时程分析及FNA方法
        3.4.1 Newmark-β法
        3.4.2 FNA方法
第四章 黏滞阻尼墙和橡胶隔震支座方案设计
    4.1 工程背景
        4.1.1 工程概况
        4.1.2 初步抗震验算
    4.2 地震波的选择与调整
        4.2.1 地震波的选择
        4.2.2 地震波的调整
    4.3 黏滞阻尼墙的选择与布置
        4.3.1 阻尼墙型号选择依据
        4.3.2 阻尼墙型号的选取
        4.3.3 阻尼墙的布置
        4.3.4 阻尼墙的模拟原则
    4.4 橡胶隔震支座的选择与布置
        4.4.1 隔震系统的选择
        4.4.2 隔震层位置的选择
        4.4.3 隔震模型的建立
        4.4.4 重力荷载代表值下平均拉/压应力验算
第五章 黏滞阻尼墙和橡胶隔震支座减隔震性能分析
    5.1 模态分析
        5.1.1 SAP与 YJK模型模态周期对比
        5.1.2 模态结果对比
    5.2 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5.2.1 结构位移响应
        5.2.2 结构加速度及基底剪力响应
    5.3 多遇地震下线性时程分析
        5.3.1 多遇地震下三方案的位移响应
        5.3.2 多遇地震下结构加速度及基底剪力响应
    5.4 罕遇地震下非线性时程分析
        5.4.1 罕遇地震下三方案的位移响应
        5.4.2 罕遇地震下三方案的基底剪力响应
    5.5 滞回曲线性能研究
        5.5.1 黏滞阻尼墙滞回曲线分析
        5.5.2 橡胶隔震支座滞回曲线分析
    5.6 黏滞阻尼墙与橡胶隔震支座的能量耗散
第六章 动力弹塑性分析及塑性铰发展
    6.1 顶点位移动力分析
    6.2 基底剪力动力分析
    6.3 顶点加速度及速度动力分析
    6.4 黏滞阻尼墙阻尼力与速度时程曲线
    6.5 黏滞阻尼墙与橡胶隔震支座的塑性铰发展
    6.6 黏滞阻尼墙附加阻尼比的确定
        6.6.1 层间剪力类比法确定附加阻尼比
        6.6.2 能量类比法确定附加阻尼比
第七章 黏滞阻尼墙布置原则研究
    7.1 黏滞阻尼墙布置规律方案
    7.2 黏滞阻尼墙方案结果分析
    7.3 黏滞阻尼墙布置规律总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双层隔震体系的减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近断层地震动主要运动特征
    1.3 隔震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隔震研究现状
        1.3.2 国内隔震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2 隔震体系的工作原理
    2.1 隔震原理及不同隔震方式的优缺点
    2.2 隔震支座类型
3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高层规则结构双层隔震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3.1 双层隔震体系隔震方案设计
        3.1.1 近断层地震波的选取及验算
        3.1.2 隔震支座的设计
    3.2 模态分析
    3.3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3.3.1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层间剪力分析
        3.3.2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分析
        3.3.3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楼层加速度分析
        3.3.4 上、下盘效应对高层框架结构影响分析
        3.3.5 罕遇地震动作用下隔震层校核
    3.4 本章小结
4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平面不规则高层结构双层隔震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4.1 双层隔震体系隔震方案设计
        4.1.1 工程概况
        4.1.2 地震波的选取及验算
        4.1.3 隔震支座设计
    4.2 模态分析
    4.3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平面不规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4.3.1 平面不规则结构层间剪力和基底剪力时程分析
        4.3.2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平面不规则结构层间位移角分析
        4.3.3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平面不规则结构楼层加速度分析
        4.3.4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平面不规则结构扭转位移比分析
        4.3.5 罕遇地震动作用下隔震层校核
    4.4 隔震层大小偏心对不规则模型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4.4.1 大小偏心模态分析对比
        4.4.2 大小偏心最大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不同隔震方案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结构抗震和隔震的思想与理论发展
        1.2.1 传统抗震设计的理论
        1.2.2 结构减隔震控制技术发展
    1.3 隔震结构体系概述
        1.3.1 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
        1.3.2 基础隔震体系特性
        1.3.3 基础隔震结构的优越性
        1.3.4 基础隔震应用范围与体系
    1.4 橡胶隔震支座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内容
        1.4.2 国内研究内容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
    2.1 基础隔震的动力反应分析
        2.1.1 基础隔震单质点动力分析
        2.1.2 基础隔震多质点动力分析
        2.1.3 隔震效果分析
    2.2 时程分析法求解振动方程
        2.2.1 时程分析法求解
        2.2.2 动力时程相关规范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
    3.1 隔震支座的简介及分类
        3.1.1 隔震支座简介
        3.1.2 隔震支座分类
    3.2 天然橡胶隔震支座特性
        3.2.1 支座构造
    3.3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特性
        3.3.1 支座构造
    3.4 隔震支座力学模型
        3.4.1 天然橡胶支座(LNR)
        3.4.2 铅芯橡胶支座(LRB)
    3.5 SAP2000 中的隔震支座
        3.5.1 隔震支座
        3.5.2 线性有效刚度
        3.5.3 线性有效阻尼
    3.6 隔震结构设计方法及相关要求
        3.6.1 隔震结构的设计流程
        3.6.2 隔震支座相关要求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际工程模型建立及模态分析对比
    4.1 分析模型及其参数设定
        4.1.1 工程概况
        4.1.2 隔震方案与支座参数
        4.1.3 材料相关参数
    4.2 SAP2000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以及准确性验证
    4.3 四种模型的模态分析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动力时程分析
    5.1 选取地震波
    5.2 层间位移反应分析对比
        5.2.1 设防地震下的层间位移及隔震率
        5.2.2 罕遇地震下的层间位移对比
        5.2.3 层间位移反应分析结果
    5.3 层间剪力反应分析对比
        5.3.1 设防地震下的层间剪力对比
        5.3.2 设防地震下减震系数计算分析
        5.3.3 罕遇地震下的层间剪力对比
        5.3.4 层间剪力反应分析结果
    5.4 绝对加速度反应分析对比
        5.4.1 设防地震下的绝对加速度对比
        5.4.2 罕遇地震下的绝对加速度对比
        5.4.3 加速度反应分析结果
    5.5 支座拉、压应力与隔震层位移对比
        5.5.1 压应力对比分析
        5.5.2 拉应力对比分析
        5.5.3 支座水平位移计算
    5.6 滞回曲线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5)彭州中学宿舍楼自隔震结构隔震效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隔震减震技术进展研究
        1.2.2 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
        1.2.3 阻挡结构
        1.2.4 自隔震结构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自隔震机理和设计要点
    2.1 隔震机理
        2.1.1 碰撞模型
        2.1.2 结构计算模型及运动方程
        2.1.3 自隔震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2.2 设计要点
        2.2.1 自隔震层设置
        2.2.2 等效基本周期计算
        2.2.3 阻挡间隙确定
    2.3 本章小结
3 自隔震效果对比分析
    3.1 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3.1.1 钢管混凝土柱弯矩-曲率关系
        3.1.2 钢筋混凝土柱弯矩-曲率关系
        3.1.3 钢筋混凝土梁弯矩-曲率关系
        3.1.4 塑性铰长度
        3.1.5 滞回模型
        3.1.6 阻挡结构
    3.2 自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
        3.2.1 工程概况
        3.2.2 钢管混凝土柱模拟
        3.2.3 混凝土柱模拟
        3.2.4 混凝土梁模拟
        3.2.5 阻挡结构模拟
        3.2.6 自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验证
    3.3 非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
        3.3.1 混凝土柱模拟
        3.3.2 混凝土梁模拟
        3.3.3 非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验证
    3.4 选用地震动参数
    3.5 非隔震结构和自隔震结构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和对比
        3.5.1 自振周期
        3.5.2 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结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4 阻挡间隙影响分析
    4.1 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结果对比
        4.1.1 1940,El Centro地震动
        4.1.2 什邡八角地震动
        4.1.3 RH4TG040 地震动
    4.2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彭州中学自隔震宿舍楼地震经济损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现状
        1.2.1 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1.2.2 隔震结构的经济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2 单体建筑破坏等级与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2.1 引言
    2.2 单体建筑的破坏等级评估方法
        2.2.1 从结构的构件层次评估破坏等级
        2.2.2 从结构的整体层次评估破坏等级
    2.3 单体建筑的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2.3.1 从结构构件层次评估直接地震经济损失
        2.3.2 从结构整体层次评估地震经济损失
    2.4 小结
3 彭州中学自隔震宿舍楼初始建设费用分析
    3.1 引言
    3.2 彭州中学未隔震宿舍楼初始建设费用
        3.2.1 工程概况
        3.2.2 未隔震宿舍楼初始建设费用的计算
    3.3 彭州中学自隔震宿舍楼初始建设费用
        3.3.1 工程概况
        3.3.2 自隔震宿舍楼初始建设费用的计算
    3.4 小结
4 彭州中学自隔震宿舍楼的地震破坏等级与经济损失分析
    4.1 引言
    4.2 彭州中学宿舍楼地震破坏等级
        4.2.1 彭州中学宿舍楼工程概况
        4.2.2 彭州中学宿舍楼地震动参数的选用
        4.2.3 彭州中学未隔震宿舍楼破坏等级评估
        4.2.4 彭州中学自隔震宿舍楼破坏等级评估
    4.3 彭州中学宿舍楼地震经济损失的评估
        4.3.1 彭州中学未隔震宿舍楼地震经济损失评估
        4.3.2 彭州中学自隔震宿舍楼地震经济损失评估
    4.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7)隔震系统对钢框架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隔震系统对钢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隔震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钢框架结构地震损伤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数值计算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动力时程分析理论
    2.3 地震反应谱理论
    2.4 隔震装置
    2.5 本章小结
3 钢框架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数值分析
    3.1 引言
    3.2 数值计算模型
        3.2.1 主结构梁柱单元
        3.2.2 零长度单元
        3.2.3 有限元模型
    3.3 结构周期对比
    3.4 结构振型对比
    3.5 数值计算结果
        3.5.1 输入地震动
        3.5.2 远断层地震作用动力响应分析
        3.5.3 近断层地震作用动力响应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考虑隔震层和上部结构共同变形的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4.1 引言
    4.2 地震易损性分析
        4.2.1 经验统计法
        4.2.2 理论分析法
    4.3 损伤等级
        4.3.1 结构损伤等级的划分
        4.3.2 量化结构性能指标
    4.4 数值模型-地震动体系
        4.4.1 地震动的选择
        4.4.2 地震动-结构样本
    4.5 结构易损性分析
        4.5.1 概率需求分析
        4.5.2 易损性曲线的建立
    4.6 两种隔振装置易损性曲线比对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填充墙布置方式对弹塑性钢筋混凝土框架隔震结构性能及隔震设计方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RC框架填充墙隔震结构分析模型
2 填充墙不均匀布置对动力特性影响
3 纯框架和满布填充墙隔震与非隔震对比
    3.1 满布填充墙和纯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
    3.2 满布填充墙和纯框架结构减震系数
    3.3 满布填充墙和纯框架结构顶层加速度
    3.4 满布填充墙和纯框架隔震层位移
4 填充墙竖向不均匀对隔震结构影响
    4.1 层间位移角
    4.2 层剪力和层弯矩
    4.3 顶层加速度和隔震层位移
5 填充墙水平向不均匀对隔震结构的影响
    5.1 层间位移角
    5.2 层剪力和层弯矩
    5.3 顶层加速度和隔震层位移
6 填充墙不同布置方式对隔震效果的影响
7 结论

(9)考虑非结构构件损伤的钢筋砼框架结构建筑震后功能恢复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研究现状
    1.3 震后功能恢复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震后功能恢复能力的起源与定义
        1.3.2 震后功能恢复能力的国外研究现状
        1.3.3 震后功能恢复能力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基于PBEE的建筑震后功能恢复能力评价方法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文主要技术路线
第2章 钢筋砼框架结构及其减隔震结构建模与分析
    2.1 引言
    2.2 RC框架结构建模与分析
        2.2.1 工程基本信息
        2.2.2 RC框架结构有限元建模
        2.2.3 模型验证分析
    2.3 隔震结构建模与分析
        2.3.1 隔震技术基本原理
        2.3.2 隔震支座的选择与布置
        2.3.3 LRB支座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2.4 黏滞阻尼减震结构建模与分析
        2.4.1 耗能减震及黏滞阻尼器工作原理
        2.4.2 黏滞阻尼器的选择与布置
        2.4.3 黏滞阻尼器的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
    2.5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2.5.1 性能指标选取
        2.5.2 减震效果对比
    2.6 小结
第3章 考虑非结构构件损伤的结构多维地震易损性分析
    3.1 引言
    3.2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3.2.1 地震动记录及其强度指标选取
        3.2.2 结构工程需求参数选取
        3.2.3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3.2.4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结果
    3.3 建筑性能水准划分与量化标准
    3.4 基于多维性能极限状态理论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3.4.1 多维地震易损性的定义及其广义表达
        3.4.2 多维地震易损性曲线建立方法
        3.4.3 三维性能极限状态方程及变量相关性
        3.4.4 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
    3.5 小结
第4章 建筑功能损失量化分析
    4.1 引言
    4.2 建筑功能组成分析
    4.3 建筑功能恢复路径与功能水平
        4.3.1 不同损伤状态下建筑功能损失描述
        4.3.2 建筑功能恢复路径与功能恢复水平
    4.4 建筑功能量化指标与损失期望
        4.4.1 功能损失量化指标
        4.4.2 建筑功能折旧对功能损失的影响
        4.4.3 建筑功能损失期望计算方法
    4.5 RC框架结构及其减隔震结构功能损失分析
        4.5.1 RC框架结构及其减隔震结构功能损失期望
        4.5.2 地震三水准下三类结构功能损失评价
    4.6 小结
第5章 建筑震后功能恢复能力分析
    5.1 引言
    5.2 建筑震后功能恢复时间估计
        5.2.1 建筑修复时间估计
        5.2.2 修复准备时间估计
    5.3 震后功能恢复能力量化方法
        5.3.1 震后功能恢复能力
        5.3.2 建筑功能恢复函数模型
    5.4 RC框架结构及其减隔震结构震后功能恢复能力评价
        5.4.1 地震三水准下建筑震后功能恢复能力评价
        5.4.2 建筑震后功能恢复能力曲线对比分析
    5.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某框架隔震结构楼的抗震性能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隔震技术的研究概况
        1.2.1 传统抗震技术的发展
        1.2.2 国外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1.2.3 国内隔震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本文研究的主要特色/创新点
第二章 隔震结构体系介绍
    2.1 隔震体系的组成
    2.2 隔震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理论
    2.3 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
        2.3.1 隔震结构动力模型建立
        2.3.2 隔震结构动力反应分析
        2.3.3 隔震效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工程概况
    3.1 建筑工程概况
        3.1.1 工程概况
        3.1.2 场地条件
        3.1.3 结构特点
    3.2 隔震层及隔震支座概况
第四章 建筑结构动力特性测试
    4.1 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概述
    4.2 测试方法及实验方案
        4.2.1 测试方法及其原理
        4.2.2 实验方案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1 测量脉动时域曲线
        4.3.2 模态参数识别处理与分析
        4.3.3 动力特性测量结果
第五章 隔震楼的隔震效果与隔震性能分析
    5.1 模型建立
        5.1.1 有限元模型参数的取值
        5.1.2 有限元模型
    5.2 地震波的选取
        5.2.1 地震波选取三要素
        5.2.2 人工合成地震动
        5.2.3 选取地震波分析
    5.3 模态分析
        5.3.1 结构模态分析结果
        5.3.2 结构振型图
        5.3.3 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
    5.4 反应谱分析
        5.4.1 反应谱概述
        5.4.2 地震影响系数取值
        5.4.3 地震反应谱分析
    5.5 动力时程分析
        5.5.1 时程分析法原理
        5.5.2 动力时程分析结果
        5.5.3 隔震层验算
    5.6 抗震性能研究
        5.6.1 抗震性能研究
        5.6.2 隔震楼薄弱部位探究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文章结论
    6.2 前景展望
        6.2.1 研究内容不足与改进
        6.2.2 研究前景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填充墙对隔震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脉冲型地震下RC框架结构的隔震性能研究[D]. 焦希望.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2]黏滞阻尼墙与橡胶隔震支座的减隔震性能分析及应用[D]. 王扬帆.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双层隔震体系的减震性能研究[D]. 王贵康. 烟台大学, 2020(02)
  • [4]不同隔震方案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对比[D]. 李敬宇.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5]彭州中学宿舍楼自隔震结构隔震效能分析[D]. 姜文. 西南科技大学, 2020(12)
  • [6]彭州中学自隔震宿舍楼地震经济损失分析[D]. 张林.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7]隔震系统对钢框架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D]. 龚克.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填充墙布置方式对弹塑性钢筋混凝土框架隔震结构性能及隔震设计方法的影响[J]. 赵桂峰,马玉宏,崔秀丽,吴小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01)
  • [9]考虑非结构构件损伤的钢筋砼框架结构建筑震后功能恢复能力评价[D]. 周帅帅.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2)
  • [10]某框架隔震结构楼的抗震性能模拟分析[D]. 易鸣.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19(08)

标签:;  ;  ;  ;  ;  

填充墙对孤立框架结构抗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