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敬立[1](2021)在《大数据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

郭志龙[2](2021)在《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卢菊艳[3](2021)在《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网络舆情是网民在网络空间中对某一热点事件所表达出的情感、情绪、态度、意见的综合反映,其在治理目标、传播主体、内容以及功能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教育手段、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带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对其教育环境、教育工作、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者权威产生消极影响。基于此,构建网络舆情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依托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和传播学的把关人理论,从网络舆情传播的社会环境之维、网络舆情治理的高校工作之维、网络舆情引导的教育者之维和网络舆情应对的大学生之维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以网络治理、法治建设和舆论引导为抓手,规范和优化网络舆情传播的社会环境;通过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优化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以及健全高校的网络舆情管控机制,促进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体系的完善;着眼于教育者育人理念、施教本领和教学成效上的转变与提升,实现教育者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强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治教育,培养其信息意识、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

李文春[4](2021)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更迭速度和发展进程可谓是一日千里,使互联网遍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众多领域。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政治舆论、互联网草根文化等等,无不显示着网络的出现及其发展日渐改变了人们的精神思维和物质生活。特别是教育这个“根基”领域,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孕育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花,借助互联网独特的虚拟性、隐匿性和突破时空限制等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的变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育双方的地位、教学基础保障等必要因素一改从前,初步实现了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进而真正意义上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与此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也给高校带来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在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把握好教育实践的实际效果,怎样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创新环节能落到实处以及如何优化和平衡网络教育资源等问题,都需要高校的认真审视和积极推进。本文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了历史逻辑分析、跨学科分析、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等方法,首先梳理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述,归纳梳理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出现至今的几个发展阶段。其次,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法制素养不够、教育主体地位被冲击、承载内容不丰富、教育资源整合度不高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加以分析。最后,从加快和完善网络制度保障上强化其稳定性、构建教育双方在融合体上增进契合力、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增强吸引力、增强教育资源的时代性上深化融合度等具体方面,为高校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路径,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与时代的协同发展。

付馨瑶[5](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迅速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于高校而言,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与主渠道,必须顺应时代需求,不断创新与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以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因此,为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深入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新理念以及新策略”迫在眉睫。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直接立论依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传播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等理论知识,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方法等。第二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明确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三部分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尚存在着“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方法未与时俱进”、“教育载体建设不足”、“教育对象价值观的多元化”等问题,究其原因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矛盾认识不足,网络思政产品供给未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待改善,大学生网络素养不高等原因。第四部分阐明了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策,要“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先导”,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遵循,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坚持求是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继承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教育内容为主线”,“以教育方法为主导”、“以网络传播为手段”、“以队伍建设和完善网络平台为保障”的六位一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魏业蓉[6](2020)在《习近平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及高校的实践》文中认为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进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背景进行研究。首先,对习近平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及高校的实践的选题来源、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与创新点进行探究。其次,对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基础以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特征。再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论述,以为后面研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供理论引导和根本遵循。然后,在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践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借助问卷调查对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践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到问题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研究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对策,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角度、队伍建设角度、培育学生素养角度、健全体制机制角度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顺利推进提出了相关对策。

范丽君[7](2020)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文中认为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之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到不断壮大,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进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同样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经验型到科学化的认识阶段,大致可分为管控应对阶段、主动探索阶段、深化研究阶段,并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虚拟实践性是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依据;交互主体性是构建主体间性教育思维的前提基础;隐蔽渗透性是运用潜隐性教育方式的重要依据。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检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其教育者封闭的教育思维、“去现实化”的教育内容、孤立的教育载体、单一的话语体系等问题,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低实效性、少针对性的主要原因。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接受理论提出了“走向读者”这样一个新思路,由“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心论”,是美学研究领域方法论的根本性转变。借鉴接受理论“接受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审美距离”、“偏离效应”等概念,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借鉴接受理论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二者在理念、要素、过程、环节等方面的相似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理论的内在动力。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本文借鉴接受理论构建一个包括理念创新、内容优化、载体运用、话语变革在内的创新体系,四个要素分别处于创新体系的核心层、根本层、渠道层和表象层,彼此联系、相互交织,共同发挥协同创新效应。接受理论认为读者作为接受者在文学价值结构中处于灵魂地位,是文学价值创造的直接参与者。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性和创新超越性。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观点启示教育者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对话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受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密切关注接受主体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培养大学生主体性能力来实现。“期待视野”是读者基于自身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一种审美期待,它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其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教育者要充分关注大学生指引导向需求、沟通交流需求、表达自我需求,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又要力求满足其“创新期待”。按照生活化、人文性、时代感的优化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网络“三观”教育作为基础性内容,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政治引领,创新媒介素养教育。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阅读对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以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感为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应当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目的性与渗透性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教育性和参与性共存的原则,有效利用微博、微信、APP等“微”平台,开发推广“严肃游戏”,加快建设“慕课”、“微课”等“移动”课堂。“召唤结构”是由作家建构、由读者对未定点及空白进行确定和填充的结构机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教育者用话语体系建构起“召唤结构”。教育者要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根据网络语言“泛话语权”、“小叙事”、“可视化”的特点,按照提高话语体系的“引导力”、“渗透性”、“柔性化”的原则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拓展话语资源,精心组织话语形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左殿升[8](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冯锡童[9](2020)在《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学生承担着高度的社会责任,要审慎对待青年学生的相关工作。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新时代扑面而来,对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在2020年这个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通过实证调查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情况进行一次高质量“体检”。政治认同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教育问题。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自我政治定位一种意识和情感上的归属,是把人们团结起来的重要力量,团结最广大的高校青年学生群体是实现国家稳定和发展最有效的方式。因此,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掌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现状是当务之急。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是寻找思想基础、总结历史经验和分析政治认同重要意义。通过整理政治认同的基本理论,为我国当前政治认同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初步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政治认同思想,分析中国政治认同思想基本架构,为研究青年学生群体政治认同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归纳五四运动一百年来,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变化逻辑,为更好认识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带来启示,为探索建构适合当今时代特征的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强化机制带来借鉴。强调新时代增强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是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时代的呼唤、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第二部分是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大规模全国性的实证调查,精准聚焦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系统探究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主要表征,总体发展态势向好,分层分析发现差异性,不同个体在不同维度政治认同参差不齐,矛盾问题积聚。在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全面“画像”之后,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深入分析在国内外发展情势影响下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潜在的危机。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主体、认同环境、影响因素所发生的变化,其中机遇与风险并存。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培育工作要因势利导,做出相应的调整。第四部分是探索强化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构建。面对青年学生新的政治认同危机,对增进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和供给侧改革,释放组织、文化、课堂、网络、实践五方面强大能量,焕发各因素在青年学生政治认同过程中的积极效应。论文目标是全面厘清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基本现状,深入探究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出现的问题,在政治认同主体、环境和影响因素较之前发生变化的实际处境下,做到理论与实践、经验与尝试相结合,提出一个青年学生最能接受、最适合的政治认同培育机制,寻绎和谋求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公约数”。

王晓玲[10](2020)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发挥互联网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应当利用网络优势发挥“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协同效应,实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技术充分利用,达到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同时必须意识到的是在实现二者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会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为了形成“互联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达到互联网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我们在充分享用“互联网+”给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应当同样意识到其所带来的挑战,并针对挑战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以在提出科学方法应对劣势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是全新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方法围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这一核心主题,在对选题背景和目的介绍及相关文献的综述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课题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释了“互联网+”时代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相关的系列概念,明确了论文写作的背景及主体。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当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互联网+”时代提升所拥有的发展优势和面临的阻碍。为增强本次研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本文借助问卷进一步了解在“互联网+”时代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原因的指出旨在寻求解决措施,因此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长效网络机制、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统一协调工作以及提升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网络意识有效路径。提出这些措施旨在推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3)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2 网络舆情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述
    2.1 网络舆情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2.1.1 网络舆情的概念
        2.1.2 网络舆情相关概念辨析
        2.1.3 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2.3 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4 相关理论基础
        2.4.1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2.4.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2.4.3 传播学的把关人理论
3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3.1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3.1.1 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推动全员育人
        3.1.2 创新教育手段,拓宽教育阵地
        3.1.3 凸显主流价值,发挥引领功能
        3.1.4 丰富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成效
    3.2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3.2.1 侵蚀教育环境,弱化教育影响力
        3.2.2 加大教育难度,阻碍教育工作的开展
        3.2.3 冲击教育内容,影响价值认同
        3.2.4 挑战教育者地位,削弱教育效果
4 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4.1 社会环境负面因素的影响
    4.2 高校思政工作体系不健全
    4.3 教育者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
    4.4 大学生网络素养不足
5 网络舆情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5.1 规范与优化:网络舆情传播的社会环境之维
        5.1.1 加强网络治理,维护网络安全
        5.1.2 推进法治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5.1.3 强化主导声音,引导舆论走向
    5.2 完善与把关:网络舆情治理的高校工作之维
        5.2.1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5.2.2 优化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
        5.2.3 健全高校的网络舆情管控机制
    5.3 转变与创新:网络舆情引导的教育者之维
        5.3.1 切实转变育人理念
        5.3.2 着力提升施教本领
        5.3.3 努力提升教学成效
    5.4 教育与提升:网络舆情应对的大学生之维
        5.4.1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5.4.2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
        5.4.3 推进网络法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法治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2.1.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述
        2.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2.1.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支撑
        2.2.1 传播学相关理论
        2.2.2 交往实践理论
        2.2.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
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3.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3.1.1 理论研究逐渐深入
        3.1.2 制度模式与时偕行
    3.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3.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效果不佳
        3.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被冲击
        3.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的内容不够丰富
        3.2.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融合能力匮乏
    3.3 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主要因素
        3.3.1 法制教育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3.2 教育对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3.3 教育内容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3.4 教育资源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
    4.1 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效果
        4.1.1 深化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法的教育
        4.1.2 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法制的宣传
        4.1.3 强化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
    4.2 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契合力
        4.2.1 提升教育对象的网络素养
        4.2.2 创建融合型的育人团队
    4.3 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4.3.1 结合网络时代特征,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价值
        4.3.2 增强内容人文气息,构建教育内容的全方位性
        4.3.3 利用网络平台优势,挖掘思政内容的自身魅力
    4.4 深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融合度
        4.4.1 网络数据同步教育内容
        4.4.2 思维融合带动发展融合
        4.4.3 目标同化引领创新模式
5.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述
    2.1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2.1.1 新时代的使命与要求
        2.1.2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2.2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2.2.1 内容的丰富性
        2.2.2 数字化的发展
        2.2.3 多维互动性
        2.2.4 可视化方式
    2.3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3.1 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求
        2.3.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求
        2.3.3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求
第3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3.1.1 优质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3.1.2 教育方法未与时俱进
        3.1.3 教育载体建设不足
        3.1.4 教育对象价值观的多元化
    3.2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3.2.1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矛盾认识不足
        3.2.2 思政产品供给未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
        3.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待改善
        3.2.4 大学生网络素养不高
第4章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4.1 树立正确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4.1.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遵循
        4.1.2 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理念
    4.2 坚持正确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4.2.1 求是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
        4.2.2 继承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4.2.3 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3 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3.1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4.3.2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心理
        4.3.3 加强网络媒体素养教育
    4.4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4.4.1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辨析
        4.4.2 提升网络教育方法的艺术性
        4.4.3 改进网络教育话语方式
    4.5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4.5.1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素质
        4.5.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网络知识技能
    4.6 打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4.6.1 打造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
        4.6.2 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助软件
        4.6.3 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管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大学生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的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附录 2.大学生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的思想动态的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6)习近平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及高校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1、选题来源
    2、选题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4、研究方法
    5、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1.1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概念的界定
        1.1.1 意识形态
        1.1.2 网络意识形态
        1.1.3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1.2 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思想
        1.2.2 十八大前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1.3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特征
        1.3.1 整体公共性
        1.3.2 动态平衡性
        1.3.3 开放先进性
        1.3.4 相对稳定性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论述
    2.1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论述
        2.1.1 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
        2.1.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1.3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2.1.4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
        2.1.5 增强文化自信
    2.2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
        2.2.1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2.2.2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注重网络传播规律
        2.2.3 “一体两翼,双轮驱动”
        2.2.4 紧紧抓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牛鼻子”
        2.2.5 “不拘一格降人才”
    2.3 习近平关于国际网络安全治理的论述
        2.3.1 构建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2.3.2 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打造合作新亮点
    2.4 习近平关于打造清朗网络空间的论述
        2.4.1 网络空间既要自由更要秩序
        2.4.2 完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第三章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践工作的现状考察
    3.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践工作的重要性
        3.1.1 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
        3.1.2 有利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
        3.1.3 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1.4 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环境
    3.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践工作的现状调研
        3.2.1 调查对象
        3.2.2 调查结果分析
    3.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践工作的问题分析
        3.3.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践工作的问题
        3.3.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践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3.4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3.4.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机遇
        3.4.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践工作的挑战
第四章 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对策
    4.1 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4.1.1 加强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
        4.1.2 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
        4.1.3 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法规教育
        4.1.4 促进学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三进”
        4.1.5 实施个性化教育
    4.2 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建设
        4.2.1 增强高校党委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领导
        4.2.2 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4.2.3 建立专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4.2.4 发挥“意见领袖”队伍的正能量作用
    4.3 培育高校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素养
        4.3.1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素养
        4.3.2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责任担当素养
        4.3.3 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素养
        4.3.4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法律素养
    4.4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保障机制
        4.4.1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制度规则
        4.4.2 加强校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保障机制
        4.4.3 完善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保障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附录

(7)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综述简析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一) 理论基础
        (二) 知识借鉴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维度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及成果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及有效运用
        (一) 虚拟实践性: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石
        (二) 交互主体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前提基础
        (三) 隐蔽渗透性:运用潜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依归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检视及归因分析
    一、教育思维封闭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教育者对网络“新变化”认识不足
        (二) 教育者对受众维度的考量不够
    二、教育内容疏离现实降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
        (一) 教育者缺少对大学生内在需求的研读
        (二) 教育内容对现实生活缺少解读和反思
        (三) 教育内容创新不足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网络载体孤立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度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少吸引力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未形成合力
        (三) 教育者网络载体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四、话语体系单一消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一) 平等话语观念缺位
        (二) 话语资源单一匮乏
        (三) 话语方式恰适性不足
        (四) 话语影响力逐渐式微
第三章 接受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启示
    一、接受理论的创立及运用
    二、接受理论重要观点解析
        (一) “接受者中心”
        (二) “隐含的读者”
        (三) “审美经验”
        (四) “期待视野”
        (五) “召唤结构”
        (六) “读者参与”
    三、接受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
        (一) 现实需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二) 内在动力:二者在要素、过程等方面的相似性
    四、基于接受理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想
        (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目标
        (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
        (三)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素
第四章 视角转向: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接受者中心”彰显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一) 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内涵
        (二) 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特点
        (三) “接受者中心”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二、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逻辑必然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
        (二) 确立“受众至上”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
        (三) 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
        (四)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逻辑起点
    三、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实现路径
        (一) 关注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二) 实现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
        (三) 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能力
第五章 内容优化:契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一、“期待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依据
        (一) 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的内涵及启示
        (二) 探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内在遵循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征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设计
        (一) 网络“三观”教育:突出主导性内容
        (二) 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根本性内容
        (三) 网络政治教育:优化主体性内容
        (四) 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拓展性内容
第六章 载体运用: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互动”
    一、“互动参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着力点
        (一) 接受理论中读者参与的重要意义
        (二) 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的特点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内部考量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特征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实践样态
        (一) 见“微”知着——“微”平台的有效利用
        (二) 身临其“境”——严肃游戏的开发使用
        (三) “移动”课堂——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
第七章 话语变革: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召唤结构”
    一、“召唤结构”为话语产品创设意义“空白”
        (一) 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
        (二) 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
        (三) 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内在依据
        (一) 网络语言特点
        (二) 话语变革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理路
        (一) 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二) 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三) 精心组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四)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
        (五)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结语
附录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一、核心概念解析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工具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三、问卷整体设计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一) 身份认同
        (二) 制度认同
        (三) 政党认同
        (四) 文化认同
        (五) 政策认同
        (六) 发展认同
        (七) 小结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一) 权利认知差异
        (二) 利益认知差异
        (三) 政治参与差异
        (四) 政治沟通差异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六) 小结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三、主要内容与构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部分 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演变逻辑与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思想借鉴
        (一)马克思恩格斯政治认同思想
        (二)毛泽东政治认同思想
        (三)邓小平政治认同思想
        (四)江泽民政治认同思想
        (五)胡锦涛政治认同思想
        (六)习近平政治认同思想
    二、五四运动以来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演变逻辑
        (一)从无到有的政治图强:逐渐清晰的理想信念
        (二)从热到冷的政治崇拜:政治情感波折深刻
        (三)从乱到治的政治反思:有序理性的政治参与
        (四)从弱到强的政治渴望:共同意识与社会心态逐渐养成
    三、新时代增强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重要意义
        (一)增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是新时代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增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呼唤
        (三)增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具体落实
第二部分 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实证分析
    一、调查整体情况
    二、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主要表征
        (一)总体发展态势向好
        (二)政治认同良莠不齐
        (三)矛盾问题突出紧迫
    三、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现实困境
        (一)从“熟知”到“真知”的忧虑
        (二)网络冲击青年学生政治信仰
        (三)政治认同的培育不足
        (四)政治参与实践机制欠缺
第三部分 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新变化
    一、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主体的新变化
        (一)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开阔丰实
        (二)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行为开拓进取
        (三)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价值判断开放正向
    二、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一)网络环境日盛
        (二)社会环境复杂
        (三)政治环境清明
    三、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因素的新变化
        (一)多元社会思潮侵蚀青年学生政治认同
        (二)无序网络空间干扰青年学生政治认同
        (三)不良政治社会现象弱化青年学生政治认同
第四部分 新时代强化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构建
    一、组织思政,筑牢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之基
    二、文化思政,凝聚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之魂
    三、课程思政,夯实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之本
    四、网络思政,锻造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之钥
    五、实践思政,植深青年学生政治认同之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知认同情况调查问卷

(10)“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 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
        2. 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 国内研究综述
        2. 国外研究综述
        3. 对现有文献的相关评述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2. 跨学科研究法
        3. 问卷调查法
    (四) 研究创新
一、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相关内涵解析
    (一) “互联网+”的内涵及特征
        1. “互联网+”的内涵界定
        2. “互联网+”的特征描述
    (二)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概念阐释
        1.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及特征
    (三) “互联网+”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1. “互联网+”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互联网+”的运转提供人才支持
二、 “互联网+”时代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互联网+”时代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的机遇
        1. 网络平台的拓展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开拓了新阵地
        2. 网络信息的丰富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提供了新动力
        3. 教育方法的创新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提供了新保障
    (二) “互联网+”时代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遭遇的挑战
        1. 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阻碍大学生科学“三观”的形成
        2. 学生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弱化了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
        3. 追随网络社会的潮流造成了教学方法的形式化
三、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1.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效融合
        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丰富
        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满意度显着
    (二)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不强
        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运行不及时
        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满意度有待提升
    (三)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网络机制的滞后性
        2.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工作不协调
        3.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既有队伍网络素养有待提升
四、 “互联网+”时代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一) 建立健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网络机制
        1. 建立健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运行机制
        2. 建立健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监督机制
        3. 建立健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测评机制
    (二) 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统一协调工作
        1. 保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线上线下的一致性
        2. 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线上线下的创新性
        3. 推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线上线下的清朗化
    (三) 提升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网络意识
        1. 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2. 培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把关人”意识
        3. 发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敬立.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 郭志龙. 华东交通大学, 2021
  • [3]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卢菊艳. 浙江大学, 2021(01)
  • [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文春. 中北大学, 2021(09)
  • [5]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付馨瑶.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6]习近平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及高校的实践[D]. 魏业蓉.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7]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D]. 范丽君. 山东大学, 2020(09)
  • [8]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9]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实证研究[D]. 冯锡童.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10]“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 王晓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