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油产品无碱脱硫醇反应研究

轻油产品无碱脱硫醇反应研究

一、轻质油品无碱脱硫醇反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秀玉[1](2020)在《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的研究与评价》文中提出中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开采也逐步向深海环境发展。但是,深水钻井环境复杂,面临的问题包括深水低温、钻遇天然气水合物及浅气层、井壁失稳等,对钻井液性能要求高,特别是对钻井液的流变性的要求较为严格。由于海洋钻井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温度的变化会严重影响钻井液的粘度及切力等参数。从海平面至海床位置,井筒温度降低使钻井液粘度不断增加,进而使钻井液密度增加,流动性变差,严重时会造成井漏事故的发生;而由海床继续增加钻井深度,井筒温度升高使钻井液粘度降低,严重时无法悬浮重晶石,导致颗粒沉降,使钻井液密度不均,影响井眼清洁能力。由于合成基钻井液(SBM)具备粘度稳定、闪点高、毒性小、生物降解能力强等优点,其应用效果远高于油基和水基等钻井液体系,在海洋深水钻井作业中的应用显着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研究了一种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FR-SBM)。选用大庆重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加氢脱硫脱芳烃等工艺,研制了一种新型合成基液(SF基液),并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得新型合成基液的碳原子数分布情况,对比不同合成基液的各项性能,确定了本次设计的合成基钻井液的合成基液;研究了钻井液的恒流变特性机理,对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的增粘剂、乳化剂、降滤失剂等处理剂进行复配及优选,解决了合成基钻井液恒流变特性的问题,并且分析比较了不同处理剂在不同温度下对合成基钻井液体系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基钻井液的配方;通过对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计读数进行计算,应用曲线拟合方法,确定了合成基钻井液符合的流变模式,以便于对钻井液流变性进行定量表征;应用六速旋转粘度计、乳化液稳定性测定仪、高低温交变实验箱等仪器对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的性能进行实验室评价,通过高低温交变条件下的流变性、滤失性能、电稳定性等实验对合成基钻井液的评价结果,所配制的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抗污染性能和沉降稳定性能,能够满足深水钻井需求。

萨帕德[2](2020)在《油品脱色废白土制备轻质油品脱硫吸附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采用离子交换法和浸渍法对不同产地的活性白土进行了金属改性,并对食品油及润滑油脱色后废白土进行了 Cu(Ⅱ)改性,通过固定床动态吸附法考察了不同负载方法、不同热处理温度、不同Cu(Ⅱ)负载量对其在LPG中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以黄山白岳活性白土、临安白土和鄂州活性白土作为载体,Cu(NO3)2、Fe(NO3)3、Ni(NO3)2、Zn(NO3)2为活性组分制备的改性活性白土吸附剂中,不同产地的活性白土性能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临安白土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负载量为0.1 mol/L硝酸铜时制得的吸附剂的脱硫效果最佳。采用离子交换法改性的食品油脱色后废白土具有较强吸附脱硫能力。废白土热处理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吸附脱硫,食品油脱色后废白土最佳热处理温度为400℃,润滑油脱色后废白土为500℃。实验还通过XRD、DSC-TGA、XRF等表征证明,在500℃热处理温度下,润滑油脱色后废白土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且可脱除其中大部分油分、水分等杂质,从而发挥最佳吸附脱硫性能。BET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可能是由络合吸附或反应吸附主导。当Cu(Ⅱ)负载量达到2 wt%时,吸附剂展现出优良的吸附脱硫性能。实验进一步以食品油及润滑油脱色后废白土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等体积浸渍法和混捏法分别制备了 Cu(Ⅱ)改性吸附剂,并结合静态间歇吸附和动态连续吸附实验对其在模拟原料油中的脱硫醇性能进行了评价,证明Cu(Ⅱ)改性可显着改善其脱硫性能,并进一步发现提高Cu(Ⅱ)负载量有助于其对硫醇的脱除。结合GC-MS分析得出Cu(Ⅱ)改性废白土对硫醇的脱除实质上是将硫醇转化为高沸点的二硫化物,该二硫化物可以伴随后续油品加工环节通过蒸馏等手段进一步脱除,从而实现深度脱硫的目的。

王奇[3](2019)在《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二次硫醇的生成与高效催化剂制备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汽油调和组分以催化裂化(FCC)汽油为主,80%左右的硫都来自于FCC汽油,FCC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是汽油油品清洁化的关键。但是,加氢脱硫过程中硫化物脱除生成的H2S与烯烃分子重新结合生成硫醇(二次硫醇),导致产物中硫含量的升高和硫醇硫含量的超标(博士试验不合格)。因此,为提高脱硫深度,实现车用汽油油品清洁化生产,控制加氢脱硫反应过程中二次硫醇的生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选取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使用的CoMo/Ce Al2O3催化剂,通过改变硫化条件,改变了催化剂表面Mo S2形貌,结合活性评价结果得出了催化剂表面Mo S2形貌对二次硫醇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硫化条件下,CoMo/Ce Al2O3催化剂表面Mo S2片晶差异较大,其中,Mo S2片晶长度较短、堆垛层数较高时(320℃硫化6 h),反应产物中硫醇含量较低,脱硫活性和选择性较高。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改变CoMo活性金属和Ce助剂的浸渍方式调变了催化剂表面Mo S2形貌,进一步降低了反应过程中二次硫醇的生成量,提高了脱硫深度。最后,将Ce不同浸渍方式制备催化剂应用于FCC汽油,考察了其在实际油中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先浸渍Ce再浸渍CoMo活性金属(CoMo共浸渍)制备的CoMo Ce/Al2O3催化剂表面Mo S2片晶长度较短,层数较高,反应过程中二次硫醇生成量较低,脱硫活性和选择性较高。在实际油的活性评价过程中,CoMo Ce/Al2O3催化剂可将硫质量分数为132 ug.g-1的广西石化重馏分油降至8.6 ug.g-1,RON损失为1.3个单位。

梁书源[4](2018)在《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对油品中硫化物的氧化脱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硫和硫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石油中,在对石油及其馏分油进行加工、运输或燃用的过程中,硫化物会对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同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原油进行预脱硫,对维护生产设备和保护自然环境十分重要。本文旨在合成一类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研究其对油品中硫化物的氧化脱硫性能,考察其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初步探讨其用于原油预脱硫的脱硫性能。本文首先以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和乙二胺、邻苯二胺合成六种席夫碱配体L1-L6,并以配体L1-L6和六水合硝酸钴、六水合硝酸镍为原料合成了七种钴和镍的席夫碱金属配合物。考察水杨醛与乙二胺的物质的量之比、溶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配体L1产率的影响,以及席夫碱配体和金属盐的物质的量之比、溶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配合物C1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醛与乙二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溶剂用量40.0m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h,席夫碱配体L1的产率最高,达到90.0%。配体L1与硝酸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溶剂用量60.0m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h,席夫碱金属配合物C1的产率最高,达到89.6%。通过1H NMR、IR、UV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以1-己硫醇、二丁基硫醚、2-甲基噻吩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以正辛烷为溶剂配成含硫模拟油,使用自制的席夫碱金属配合物C1-C7作为脱硫剂,在碱性水溶液体系中对模拟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研究。结果显示,C1-C7的总硫脱除率分别为31.9%、18.6%、18.2%、26.3%、28.6%、28.2%和31.3%;C1-C7对1-己硫醇的脱除率分别为42.4%、18.2%、21.2%、13.9%、64.7%、74.2%和55.9%。对2-甲基噻吩的脱除率分别为26.8%、9.1%、11.3%、22.8%、19.6%、22.7%和24.4%;对二丁基硫醚的脱除率分别为26.7%、7.1%、12.5%、10.0%、62.1%、65.1%和37.8%;对苯并噻吩脱除效果较差。进一步对脱硫剂的构效关系和可能的氧化反应进行探讨。首先分别测定了脱硫剂C1-C7在溶剂DMF中的吸氧量,并计算其摩尔吸氧量。然后,从中心原子、水杨醛苯环取代基种类和乙二胺种类三个方面对脱硫剂C1-C7进行载氧性能和脱硫性能的构效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影响载氧性能的因素主要为配合物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中心原子电子云密度越大,取代基空间位阻越小,载氧性能越好。脱硫性能受配合物载氧性能以及其在油中的溶解度共同影响,吸氧量和溶解度越高,脱硫性能越好。利用脱硫剂C1-C7分别对模型硫化物1-己硫醇、二丁基硫醚、2-甲基噻吩进行氧化脱硫,对氧化前后的油层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三种硫化物通过氧化后皆生成了相应的砜类、亚砜类。而对氧化后的水层进行离子色谱分析,发现1-己硫醇和二丁基硫醚被进一步氧化生成SO42-,而2-甲基噻吩的氧化产物未发现SO42-,其只生成砜类与亚砜类。最后,初步探讨了脱硫剂对伊重原油的脱硫性能,根据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GB/T 387-90,通过管式炉法测定脱硫前后原油硫含量,计算得到C1-C7对伊重原油的脱除率分别为18.0%、11.5%、15.8%、13.7%、29.5%、48.6%和50.8%,席夫碱金属脱硫剂在原油预脱硫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刘成翠,柯明[5](2017)在《醇胺溶液预碱洗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对二甘醇胺(DGA)、二乙醇胺(DEA)、甲基二乙醇胺(MDEA)3种醇胺溶液的预碱洗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当质量分数为30%和20%的DGA的通入量/理论量均为5.3时,脱后油样中硫化氢性硫质量分数均为0,适当增加原料硫质量分数、空速,脱后硫化氢性硫质量分数仍为0;当质量分数为30%和20%的DEA的通入量/理论量均为20时,脱后油样中硫化氢性硫质量分数为0.5μg/g,且最多被脱至0.5μg/g;当质量分数为50%的MDEA的通入量/理论量为20时,脱后油样中硫化氢性硫质量分数为0.5μg/g,且最多被脱至0.5μg/g。虽然3种醇胺预碱洗后油品都不同程度带有碱性,但总的来说,二甘醇胺DGA的预碱洗效果最好,其次是DEA,这与DGA和DEA都是伯胺且碱性强相一致,MDEA是叔胺,碱性弱,在含量较大的情况下和DEA脱除效果相近。

默云娟[6](2016)在《催化裂化液化气深度脱硫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原油越来越重,FCC液化气(LPG)中硫含量也越来越高。FCC液化气中硫化物主要有硫化氢、硫醇、羰基硫及二硫化物等,经脱硫化氢工艺后液化气仍然含有几十μg/g的硫化物,不能达到生产要求。本论文拟通过羰基硫水解过程将脱硫化氢工艺后残留的硫化氢和羰基硫脱除,硫醇氧化的方法将小分子硫醇转化成大分子二硫化物,此时液化气中硫化物主要是高沸点硫醚和二硫化物,最后经过精馏切割方式,塔顶得到含较少硫含量的轻质组分C3和轻C4,塔底得到重C4、C5和硫化物,从而达到液化气深度脱硫的效果。本文拟考察硫醇氧化过程中活化剂、羰基硫水解催化剂,通过Aspen软件模拟硫醇氧化、COS水解后液化气精馏过程,考察塔顶产品中的硫含量。硫醇的氧化转化过程,以磺化酞菁钴为硫醇氧化催化剂,考察反应过程中加入活化剂:A、B、C、D和F中的一种或两种,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化剂选用D和C的混合物,比例为7:3,温度为30℃,空油体积比为300,空速为4h-1,活化剂浓度为10%,添加量为20μg/g,在该条件下脱硫率可从52.6%提高到99.16%。本文考察了COS水解催化剂载体、活性组分及其助剂对水解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γ-Al2O3催化剂有一定的影响,较高的焙烧温度750℃焙烧出的催化剂其活性较好。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TiO2·γ-Al2O3催化剂水解活性也不断提高,当TiO2添加量为14wt%后,活性趋于平稳。TiO2·γ-Al2O3催化剂上负载P作为活性组分,催化剂的碱性增强,COS水解活性明显提高,当P负载量超过10wt%后,催化活性基本不变。通过双金属氧化物(X和Y)助剂对P/TiO2·γ-Al2O3的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第一组分为X,第二组分为Y,且X负载量为5%、X:Y质量比为5:1时,所得催化剂的活性最佳。优选出的催化剂Y-X-P/TiO2·γ-Al2O3,在最优工艺条件:温度为30℃,醇胺流量为3mL/h,原料中羰基硫浓度为1000mg·m-3下脱硫率为98.5%。使用AspenPlus模拟软件对精馏过程进行模拟优化,结果表明:理论板数N为37块,实际回流比R为1.3(摩尔比),最优进料位置NF为第20块塔板。通过模拟计算得到精馏塔进料出料性质,计算得到各组分在塔顶塔底的回收率,最终得到塔顶产品中硫含量为3.50μg/g。

刘岩[7](2016)在《离子液体对混合C4碱液萃取脱硫过程强化的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混合C4是炼油厂的主要副产物,主要成分是丁烯、丁烷和丁二烯,过去主要作为燃料,现在要利用其中的丁烯和丁二烯作为化工原料,因此必须先对其进行纯化处理,既脱硫脱氮。C4组分中的硫化物主要有硫化氢(H2S)、硫醇(RSH)、硫醚(RSR)等。工业上主要通过Merox法脱除,具体思路为将这些硫化物(主要是硫醇)从C4中萃取到碱液中,然后利用氧化过程把硫醇转化成二硫化物,最后通过反萃取的方法进行碱液再生,再生后的碱液重复使用。离子液体是一种低熔点的有机盐,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既和强极性的物质有较强的亲和作用,也和非极性的物质相容,因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萃取添加剂。能够起到强化萃取过程的作用。通过物理手段(如提高搅拌转速、增加传热翅片、采用超重力设备)或化学手段(添加萃取助剂、夹带剂)等强化化工过程,如传热,传质(萃取)等,是近年来化学工程研究的热点。由于传统的碱液萃取脱硫醇的效率并不高,因此可通过添加离子液体来强化该过程,使C4中的硫化物能够更高效的被萃取到碱液相中。本文首先合成了几种比较常见的离子液体,并对所合成的离子液体收率进行了计算、结构进行了表征。之后对比了纯碱液和添加了离子液体的碱液体系脱硫的能力,然后又进行了变量实验,研究不同温度、油剂比、搅拌时间和添加不同离子液体情况下萃取能力的差异,对比分析其中的规律,并找出实验范围内最适合工业化应用的一种体系——[HMIM]Ac-NaOH体系,进行最优化的条件测试,发现在常温常压,油剂总比30:1的情况下可满足工业脱硫醇要求。最后结合实验数据进行了工业化设计,完成了新工艺的设备选型和参数计算,同时证实了该过程的可行性。

黄德奇[8](2016)在《液化石油气低温临氢硫醚化脱硫醇镍基催化剂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临氢硫醚化脱硫醇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催化裂化(FCC)汽油脱硫醇过程,但迄今为止有关临氢硫醚化技术在液化石油气(LPG)脱硫醇过程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Ni基催化剂因具有良好的耐硫中毒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在临氢硫醚化脱硫醇反应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在低温下其反应活性较低。本文基于对LPG化学性质的认识,以单金属Ni/Al2O3催化剂为出发点,旨在发展适合于LPG临氢硫醚化脱硫醇的低温高活性Ni基催化剂。本文首先对Ni/Al2O3催化剂的Ni含量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单金属Ni/Al2O3基础上,考察了第二金属组分Fe、Mo、V和Cu的添加对催化剂的表面Ni物种性质及硫醚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金属组分的添加均促进了Ni/Al2O3中活性组分Ni的还原,其中Cu的添加对Ni/Al2O3的硫醚化活性有抑制作用,而Fe、Mo和V的添加则对Ni/Al2O3的硫醚化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Fe促进的Ni/Al2O3,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80 ℃)表现出最高的硫醚化反应活性。基于上述结果,进一步考察了第二金属组分Fe的含量对Ni/Al2O3的表面Ni活性组分性质和脱硫醇活性的影响,并与单金属Ni/Al2O3和Fe/Al2O3的进行比较。表征结果表明,Fe对Ni/Al2O3的低温反应活性的促进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i)部分Fe物种作为结构助剂,其与表面Al2O3发生强相互作用,抑制了NiAl2O4相的形成,从而增加了与Al2O3呈弱相互作用的NiO的量,尤为重要的是形成了易于还原的NiFe2O4复合相,改善了催化剂中Ni物种的还原性能,经硫化后,分别形成了具有催化活性的NiSx和NiS(FeS)物种;(ii)在NiS(FeS)物种中,部分Fe物种作为电子助剂向紧密接触的NiS物种转移电子,导致Ni-S键弱化,从而使NiS(FeS)具有更高的活性。Fe物种的上述两种作用使得NiFe/Al2O3具有优异的低温硫醚化反应活性,在80 ℃反应时,14Ni8Fe/Al2O3对LPG中的CH3SH和C2H5SH的转化率分别为97.6%和95.6%,且烯烃加氢饱和活性较低。为了进一步提高NiFe/Al2O3的低温活性,采用P、La和Ca元素对Al2O3进行了改性处理,并以改性的Al2O3制备一系列NiFe双金属催化剂,考察并探讨了载体性质的调变对NiFe催化剂的表面金属物种性质及低温硫醚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载体的P、La和Ca改性对NiFe/Al2O3的硫醚化活性有极大的影响,在70 ℃反应时,与基于未改性载体的Ni Fe/Al2O3相比,基于P改性载体的NiFe/Al2O3-P表现出增加的硫醚化活性,而NiFe/Al2O3-La和NiFe/Al2O3-Ca表现出明显降低的硫醚化活性;表征结果表明,在硫化态催化剂的NiSx活性相中,Ni物种存在3种类型:Ni-S、Ni-S2和Ni-Sn,其中,Ni-S2中的Ni物种是较理想的活化硫醇的活性位;Al2O3载体的P改性增加了Ni-S2型配合物中的Ni物种的含量,因而对NiFe/Al2O3的硫醚化活性起促进作用;Al2O3载体的La和Ca改性显着降低了Ni-S2配合物中的Ni物种的含量,对NiFe/Al2O3的硫醚化活性有抑制作用。为了提高NiFe/Al2O3催化剂对不同LPG原料的适应性,本文制备了含Fe的磷化镍催化剂NiFeP/Al2O3,考察了Al2O3载体性质及P/Ni摩尔比对催化剂结构和硫醚化活性的影响,评价和表征结果表明,以在520 ℃焙烧的氢氧化铝AH(520)为载体得到的NiFeP催化剂具有最佳的低温硫醇转化活性,发现比表面积、孔容积大小以及Ni0物种的电荷状态是影响不同Al2O3负载的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另外,在考察的P/Ni摩尔比范围内,引入不同含量的P对NiFeP催化剂的硫醇转化活性、织构性质、表面物种的还原性及分散状态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P物种具有抑制催化剂硫化的作用;当P/Ni摩尔比为0.28时,NiFeP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这可能与其表面的Ni0物种的含量及电荷密度有关。在优选的NiFeP催化剂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活化方法对NiFeP催化剂的低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在400 ℃硫化-560 ℃还原活化所得催化剂NiFeP(S400-R)表现出最佳的低温硫醇转化活性,在65 ℃反应时,其对LPG中CH3SH和C2H5SH的转化率分别达到99.5%和98.8%。这是因为在硫化-还原活化方法中,560 ℃还原处理一方面暴露了一些被硫化物吸附的Ni0物种活性位,另一方面脱除了一些深度硫化的Ni物种上的S物种并形成S空位,从而调变了Ni0物种的电荷密度,有利于形成中等强度的Ni0物种活性位。

黄建珍,许可[9](2015)在《活性炭和分子筛吸附脱硫醇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多孔材料活性炭和分子筛的结构特点及表面改性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活性炭和分子筛在脱硫醇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归纳了其脱硫醇的机理,论述了影响脱硫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和分子筛具有显着的脱硫醇效果。最后对目前活性炭和分子筛脱硫醇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以便更有效地脱除硫醇。

张风香,王育林,徐艳丽[10](2015)在《催化液化气脱硫技术现状及改造建议》文中研究指明长庆石化催化液化气脱硫装置采用醇胺法脱除H2S,传统碱洗法脱除硫醇。随着催化原料性质变化和加工量的增大,液化气脱硫装置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胺液夹带影响脱除H2S效果;液化气脱硫醇部分由于两抽提塔的规格不同,进塔流量的差异导致液化气碱液携带,影响气分装置设备正常运行;预碱洗单元和脱硫醇抽提塔产生大量碱渣,不利于环保;经预碱洗和碱液抽提后液化气中H2S含量较低,故精脱硫罐脱除H2S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根据长庆石化催化液化气原料总硫含量低的特点,建议催化液化气碱洗脱硫醇单元改造为固定床无碱脱硫醇工艺,对装置改造投资进行了估算。改造后,简化了工艺流程,实现了全流程连续生产,全过程无"三废"排放问题,产品质量合格。减少浓碱消耗大约220t/a,废碱渣排放大约300t/a,消除了换碱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了环保压力。

二、轻质油品无碱脱硫醇反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轻质油品无碱脱硫醇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的研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合成基钻井液的发展现状
        1.1.1 国外发展现状
        1.1.2 国内发展现状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成果
第二章 合成基钻井液合成基液的研究与性能评价
    2.1 合成基液的研究
        2.1.1 制备原料及工艺流程
        2.1.2 原料脱硫实验
        2.1.3 原料脱芳烃实验
    2.2 合成基液的性能评价
        2.2.1 碳原子数分布
        2.2.2 基本理化性能
        2.2.3 粘温特性
        2.2.4 生物降解性
    2.3 小结
第三章 合成基钻井液处理剂的优选及流变模式研究
    3.1 增粘剂
        3.1.1 合成基钻井液恒流变特性机理
        3.1.2 复合增粘剂
    3.2 盐水相
        3.2.1 合成基液与盐水相比例的确定
        3.2.2 盐水相加量对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
    3.3 乳化剂
        3.3.1 EMUL复合乳化剂的性能
        3.3.2 EMUL复合乳化剂的加量
    3.4 降滤失剂
    3.5 其它处理剂
    3.6 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模式的研究
        3.6.1 流变模式的类型
        3.6.2 流变模式的确定
    3.7 小结
第四章 合成基钻井液的性能评价
    4.1 合成基钻井液基本性能评价
    4.2 合成基钻井液抗污染性能评价
        4.2.1 抗劣质土污染
        4.2.2 抗盐水污染
    4.3 合成基钻井液油气层保护性能评价
    4.4 合成基钻井液抗温性评价
    4.5 合成基钻井液沉降稳定性
        4.5.1 静态沉降稳定性
        4.5.2 动态沉降稳定性
    4.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油品脱色废白土制备轻质油品脱硫吸附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油品中硫化物的存在形式及分类
        2.1.1 原油中的硫化物
        2.1.2 LPG中的硫化物
        2.1.3 汽油中的硫化物
        2.1.4 柴油中的硫化物
        2.1.5 MTBE中的硫化物
    2.2 国内外脱硫技术
        2.2.1 加氢脱硫(HDS)
        2.2.2 氧化脱硫(ODS)
        2.2.3 萃取脱硫(EDS)
        2.2.4 烷基化脱硫(OAST)
        2.2.5 催化裂化脱硫
        2.2.6 生物脱硫(BDS)
        2.2.7 膜分离脱硫(MDS)
        2.2.8 吸附脱硫(ADS)
    2.3 吸附剂研究进展
        2.3.1 分子筛
        2.3.2 活性炭
        2.3.3 金属氧化物与复合金属氧化物
        2.3.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2.3.5 白土
    2.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原料和主要试剂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原料
        3.1.3 实验仪器
        3.1.4 脱硫醇模拟原料油的配制
    3.2 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3.2.1 离子交换法对废白土进行改性制备脱硫吸附剂
        3.2.2 等体积浸渍法对废白土进行改性制备脱硫吸附剂
        3.2.3 混捏法对废白土进行改性制备脱硫吸附剂
        3.2.4 离子交换法对新鲜活性白土进行改性制备脱硫吸附剂
        3.2.5 等体积浸渍法对新鲜活性白土进行改性制备脱硫吸附剂
    3.3 吸附剂评价
        3.3.1 LPG吸附脱硫实验装置及流程
        3.3.2 LPG中硫含量的分析
        3.3.3 丙硫醇模拟原料油吸附脱硫实验装置及流程
        3.3.4 模拟原料油中硫含量分析
    3.4 吸附剂的表征
        3.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4.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3.4.3 氮气吸附脱附分析
        3.4.4 热重-差式扫描量热分析(TG-DSC)
        3.4.5 质谱分析法
第4章 金属离子改性新鲜活性白土脱除液化石油气中硫化物的研究
    4.1 结果与讨论
        4.1.2 不同产地活性白土负载Cu(Ⅰ)后对LPG脱硫性能的影响
        4.1.3 不同铜负载方法对LPG脱硫性能的影响
        4.1.4 临安白土负载不同金属制备的吸附剂对LPG脱硫性能的影响
        4.1.5 不同Cu(Ⅱ)离子交换浓度对LPG脱硫性能的影响
    4.2 本章小结
第5章 铜改性废白土对液化石油气中硫化物的吸附研究
    5.1 结果与讨论
        5.1.1 不同负载方法对铜改性食品油脱色废白土吸附剂LPG脱硫性能的影响
        5.1.2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食品油脱色废白土LPG脱硫性能的影响
        5.1.3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润滑油脱色废白土LPG脱硫性能的影响
        5.1.4 不同铜负载量对润滑油脱色废白土LPG脱硫性能的影响
    5.2 本章小结
第6章 铜改性废白土对丙硫醇的脱除研究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不同吸附剂对模拟原料油中丙硫醇的脱除性能研究
        6.1.2 不同Cu(Ⅱ)负载量润滑油脱色后废白土吸附剂对丙硫醇脱除性能的研究
        6.1.3 不同Cu(Ⅱ)负载量改性润滑油脱色废白土吸附剂XRD表征
        6.1.4 Cu(Ⅱ)改性润滑油脱色白土吸附剂脱丙硫醇机理研究
    6.2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3)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二次硫醇的生成与高效催化剂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1.2 加氢脱硫催化剂活性相结构研究
    1.3 加氢脱硫过程中二次硫醇生成机理研究
        1.3.1 硫醇的生成
        1.3.2 硫醇的生成机理
    1.4 高效催化剂制备
        1.4.1 载体氧化铝改性
        1.4.2 催化剂浸渍方式考察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任务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药品和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器材
    2.2 催化剂表征
        2.2.1 X射线衍射(XRD)
        2.2.2 低温N_2吸附脱附实验(BET)
        2.2.3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2.4 吡啶红外光谱(Py-IR)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6 高倍透射电镜(HRTEM)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2.3.1 反应装置简介
        2.3.2 原料油
        2.3.3 反应条件和过程
        2.3.4 样品分析
        2.3.5 数据处理
第3章 硫化条件对反应过程中二次硫醇生成影响
    3.1 催化剂的制备
    3.2 系列硫化温度不同硫化时间催化剂表征分析
        3.2.1 Py-IR表征分析
        3.2.2 XPS表征分析
        3.2.3 HRTEM表征分析
    3.3 不同硫化条件催化剂活性评价
        3.3.1 320℃不同硫化时间催化剂活性评价
        3.3.2 340℃不同硫化时间催化剂活性评价
        3.3.3 360℃不同硫化时间催化剂活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oMo浸渍方式对反应过程中二次硫醇生成影响
    4.1 催化剂的制备
    4.2 催化剂的表征
        4.2.1 XRD表征分析
        4.2.2 BET表征分析
        4.2.3 H_2-TPR表征分析
        4.2.4 Py-IR表征分析
        4.2.5 XPS表征分析
        4.2.6 HRTEM表征分析
    4.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Ce浸渍方式对反应过程中二次硫醇生成影响
    5.1 Ce不同添加方式催化剂的制备
    5.2 Ce不同添加方式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5.2.1 XRD表征分析
        5.2.2 BET表征分析
        5.2.3 H_2-TPR表征分析
        5.2.4 Py-IR表征分析
        5.2.5 XPS表征分析
        5.2.6 HRTEM表征分析
    5.3 Ce不同添加方式催化剂活性评价
    5.4 Ce改性催化剂在FCC汽油中的实际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4)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对油品中硫化物的氧化脱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原油预脱硫研究进展
        1.2.1 物理脱硫
        1.2.2 碱洗脱硫
        1.2.3 加氢脱硫
        1.2.4 吸附脱硫
        1.2.5 生物脱硫
        1.2.6 氧化脱硫
    1.3 席夫碱类脱硫剂载氧性能与脱硫应用
        1.3.1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载氧性质
        1.3.2 席夫碱类脱硫剂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席夫碱类脱硫剂的合成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2 席夫碱类脱硫剂的合成
        2.2.1 反应原理
        2.2.2 合成步骤
    2.3 产品表征方法
        2.3.1 核磁共振表征
        2.3.2 紫外光谱表征
        2.3.3 红外光谱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席夫碱配体的合成
        2.4.2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2.4.3 核磁共振分析
        2.4.4 紫外光谱分析
        2.4.5 红外光谱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席夫碱脱硫剂对模型硫化物的氧化脱硫研究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药品
    3.2 席夫碱类脱硫剂脱硫性能评价
        3.2.1 模拟油的配制
        3.2.2 氧化脱硫实验步骤
        3.2.3 模型硫化物脱除率测定
        3.2.4 脱硫剂对硫醇的脱除性能
        3.2.5 脱硫剂在正辛烷中的溶解度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脱硫剂对模拟油体系中硫化物的脱除性能
        3.3.2 不同脱硫剂的脱硫性能的比较
        3.3.3 脱硫剂的溶解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席夫碱类脱硫剂构效关系研究及氧化产物分析
    4.1 实验仪器及药品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药品
    4.2 席夫碱类脱硫剂构效关系研究及氧化产物分析
        4.2.1 载氧实验步骤
        4.2.2 席夫碱类脱硫剂在DMF中的溶解度测定
        4.2.3 脱硫剂的构效关系研究
        4.2.4 模拟油氧化脱硫产物分析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席夫碱类脱硫剂载氧性能评价
        4.3.2 席夫碱类脱硫剂在DMF中的溶解度
        4.3.3 脱硫剂构效关系分析
        4.3.4 模拟油脱硫氧化产物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伊重原油氧化脱硫性能初探
    5.1 实验仪器及药品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药品
    5.2 席夫碱类脱硫剂对原油的脱硫性能评价
        5.2.1 管式炉法测定原油总硫含量
        5.2.2 原油脱硫及总硫脱除率测定
        5.2.3 原油回收率测定
        5.2.4 过氧化氢氧化脱硫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席夫碱脱硫剂对原油的脱硫性能
        5.3.2 过氧化氢对原油氧化脱硫性能评价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醇胺溶液预碱洗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理
    1.2 实验原料配制
    1.3 实验方案及流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甘醇胺 (DGA)
        (1) DGA脱除效果
        (2) 改变硫含量和空速及DGA含量
    2.2 二乙醇胺 (DEA)
    2.3 N-甲基二乙醇胺 (MDEA)
3 小结

(6)催化裂化液化气深度脱硫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液化气中硫的类型及其含量要求
        1.2.1 液化气中的硫化物
        1.2.2 液化气产品硫含量要求
    1.3 液化石油气脱硫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
        1.3.1 国外氧化脱硫醇工艺技术发展现状
        1.3.2 国内氧化脱硫醇工艺技术发展现状
        1.3.3 其它脱硫醇方法
        1.3.4 液化气脱羰基硫
    1.4 化工流程模拟
        1.4.1 化工流程模拟介绍
        1.4.2 化工流程模拟的作用
        1.4.3 化工流程模拟的发展
        1.4.4 Aspen Plus模拟软件简介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石油液化气硫醇氧化过程研究
    2.1 实验过程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2 反应产物的测定方法
        2.1.3 催化剂活性评价
    2.2 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结果与讨论
        2.2.1 活化剂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2.2.2 工艺条件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石油液化气羰基硫水解脱除过程研究
    3.1 实验过程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 催化剂的制备
        3.1.3 催化剂的表征
        3.1.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3.2 羰基硫水解反应性能的结果与讨论
        3.2.1 焙烧温度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3.2.2 催化剂Ti O_2含量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3.2.3 负载活性组分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3.2.4 负载助剂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3.2.5 反应条件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油液化气精馏过程模拟与优化
    4.1 过程模拟的基础数据与条件
        4.1.1 液化气精馏装置工艺流程简介
        4.1.2 原料性质
        4.1.3 分离要求
        4.1.4 热力学方法的选择
    4.2 工艺模拟及优化
        4.2.1 回流比和理论板数的优化
        4.2.2 回流比对精馏效果的影响
        4.2.3 进料位置与塔顶塔底回收率的关系
    4.3 精馏塔工艺模拟计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离子液体对混合C4碱液萃取脱硫过程强化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离子液体
        1.1.1 离子液体的特性
        1.1.2 离子液体的发展史
        1.1.3 离子液体的种类
        1.1.4 离子液体的应用
    1.2 工业液化石油气脱硫醇技术进展
        1.2.1 碱洗法
        1.2.2 Merox脱硫醇工艺
        1.2.3 无碱脱硫醇工艺
        1.2.4 固定床吸附脱硫醇工艺
        1.2.5 纤维膜脱硫醇工艺
        1.2.6 溶剂抽提脱硫醇工艺
        1.2.7 络合脱除法
        1.2.8 催化氧化-吸附法
    1.3 离子液体脱硫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设计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2.2 离子液体的表征手段
    2.3 脱硫实验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及表征分析
    3.1 引言
    3.2 [BMIM]型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3.2.1 [BMIM]Br的合成
        3.2.2 [BMIM]BF_4的合成
        3.2.3 [BMIM]OH的合成
        3.2.4 [BMIM]Ac的合成
    3.3 [EMIM]型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3.3.1 [EMIM]BF_4的合成
        3.3.2 [EMIM]OH的合成
        3.3.3 [EMIM]Ac的合成
    3.4 [HMIM]型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3.4.1 [HMIM]Br的合成
        3.4.2 [HMIM]BF_4的合成
        3.4.3 [HMIM]OH的合成
        3.4.4 [HMIM]Ac的合成
    3.5 [OMIM]型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3.5.1 [OMIM]Br的合成
        3.5.2 [OMIM]BF_4的合成
        3.5.3 [OMIM]OH的合成
        3.5.4 [OMIM]Ac的合成
    3.6 吡啶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3.6.1 [BPy]BF_4的合成
        3.6.2 [EPy]BF_4的合成
        3.6.3 [HPy]BF_4的合成
        3.6.4 [OPy]BF_4的合成
    3.7 离子液体的红外表征
        3.7.1 咪唑类Br~-型离子液体的红外表征
        3.7.2 咪唑类BF_4~-型离子液体的红外表征
        3.7.3 咪唑类OH~-型离子液体的红外表征
        3.7.4 咪唑类Ac~-型离子液体的红外表征
        3.7.5 吡啶类离子液体的红外表征
    3.8 离子液体的核磁表征
        3.8.1 [HMIM]Br的核磁共振氢谱
        3.8.2 [OMIM]Br的核磁共振氢谱
        3.8.3 [BMIM]BF_4的核磁共振氢谱
        3.8.4 [EMIM]BF_4的核磁共振氢谱
        3.8.5 [EMIM]Ac的核磁共振氢谱
        3.8.6 [OMIM]Ac的核磁共振氢谱
        3.8.7 [BPy]BF_4的核磁共振氢谱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萃取实验条件的确定
    4.1 萃取温度的确定
    4.2 萃取相比例的确定
    4.3 不同离子液体萃取实验
        4.3.1 NaOH萃取脱硫实验
        4.3.2 [BMIM]型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取脱硫实验
        4.3.3 [EMIM]型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取脱硫实验
        4.3.4 [HMIM]型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取脱硫实验
        4.3.5 [OMIM]型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取脱硫实验
        4.3.6 吡啶型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取脱硫实验
    4.4 脱硫实验结果分析
        4.4.1 [BMIM]型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余相硫醇变化
        4.4.2 [EMIM]型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余相硫醇变化
        4.4.3 [HMIM]型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余相硫醇变化
        4.4.4 [OMIM]型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余相硫醇变化
        4.4.5 BF_4~-咪唑类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余相硫醇变化
        4.4.6 OH~-咪唑类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余相硫醇变化
        4.4.7 Br~-咪唑类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余相硫醇变化
        4.4.8 Ac~-咪唑类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余相硫醇变化
        4.4.9 吡啶类离子液体-NaOH体系萃余相硫醇变化
    4.5 萃取体系的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年产100万吨LPG脱硫醇工艺设计
    5.1 工艺背景
    5.2 工艺原理
    5.3 工艺流程
    5.4 工艺步骤
        5.4.1 预碱洗工段
        5.4.2 抽提工段
        5.4.3 水洗工段
        5.4.4 氧化-再生工段
    5.5 分析样品及采样周期
    5.6 设备参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液化石油气低温临氢硫醚化脱硫醇镍基催化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LPG脱硫醇的必要性
    1.2 LPG脱硫醇技术简介
    1.3 临氢硫醚化脱硫醇技术进展
        1.3.1 Prime-G~+工艺技术
        1.3.2 CDHydro/CDHDS工艺技术
        1.3.3 DSO工艺技术
        1.3.4 GARDES工艺技术
    1.4 临氢硫醚化脱硫醇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1.4.1 酸性催化剂
        1.4.2 过渡金属催化剂
    1.5 提高Ni基硫醚化脱硫醇催化剂活性的方法
        1.5.1 金属活性组分的调变
        1.5.2 Al_2O_3载体性质的调变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原料
        2.1.1 试剂
        2.1.2 原料
    2.2 催化剂的表征
        2.2.1 N_2吸附-脱附
        2.2.2 X射线衍射(XRD)
        2.2.3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2.2.4 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2.2.5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
        2.2.6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2.7 CO化学吸附
        2.2.8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2.2.9 紫外激光拉曼光谱(UV Raman)
        2.2.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 催化剂性能评价
        2.3.1 评价装置
        2.3.2 评价条件
        2.3.3 LPG原料和反应产物的分析方法
第3章 低温硫醚化催化剂活性组分的优化及第二金属组分的筛选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及原料
        3.1.2 催化剂的制备
        3.1.3 催化剂的表征
        3.1.4 催化剂性能评价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活性组分Ni含量的优化
        3.2.2 第二金属组分种类的调变
    3.3 小结
第4章 Fe对Ni/Al_2O_3低温硫醚化性能的调变作用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及原料
        4.1.2 催化剂的制备
        4.1.3 催化剂的表征
        4.1.4 催化剂性能评价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催化剂的表征
        4.2.2 催化剂性能评价
        4.2.3 Fe对Ni/Al_2O_3硫醚化活性的促进作用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Al_2O_3载体的P、La和Ca改性对NiFe双金属催化剂低温硫醚化性能的影响
    5.1 实验部分
        5.1.1 试剂及原料
        5.1.2 催化剂的制备
        5.1.3 催化剂的表征
        5.1.4 催化剂性能评价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催化剂性能评价
        5.2.2 催化剂的表征
    5.3 小结
第6章 NiFeP催化剂的低温硫醚化性能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试剂及原料
        6.1.2 催化剂的制备
        6.1.3 催化剂的表征
        6.1.4 催化剂性能评价
    6.2 结果与讨论
        6.2.1 Al_2O_3载体对NiFeP催化剂的硫醚化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6.2.2 P/Ni摩尔比对NiFeP催化剂的硫醚化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6.2.3 活化方法对NiFeP催化剂的硫醚化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活性炭和分子筛吸附脱硫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活性炭脱硫醇
    1.1 活性炭
    1.2 活性炭脱硫醇机制研究
    1.3 活性炭脱硫醇研究
2 分子筛脱硫醇
    2.1 分子筛
    2.2 分子筛脱硫醇研究
3 结论

(10)催化液化气脱硫技术现状及改造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催化液化气脱硫工艺
    2.1 液化气脱硫醇技术现状
    2.2 催化液化气脱硫醇流程
3 催化液化气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
    3.1 液化气胺液夹带
    3.2 脱硫醇抽提塔规格差异造成碱液携带
    3.3 换碱频繁, 碱渣排放量大
    3.4 精脱硫罐利用率低
4 催化液化气脱硫改造建议
    4.1 固定床无碱脱臭作用原理
    4.2 液化气脱硫醇改造内容
    4.3 液化气脱硫醇改造
    4.4 脱硫剂质量指标及工艺条件
    4.5 投资估算
    4.6 液化气脱硫醇技术的预期效果
5 结论

四、轻质油品无碱脱硫醇反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的研究与评价[D]. 朱秀玉.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油品脱色废白土制备轻质油品脱硫吸附剂研究[D]. 萨帕德.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3]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二次硫醇的生成与高效催化剂制备的研究[D]. 王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对油品中硫化物的氧化脱硫研究[D]. 梁书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醇胺溶液预碱洗性能的研究[J]. 刘成翠,柯明.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7(09)
  • [6]催化裂化液化气深度脱硫工艺研究[D]. 默云娟.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4)
  • [7]离子液体对混合C4碱液萃取脱硫过程强化的基础研究[D]. 刘岩.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8]液化石油气低温临氢硫醚化脱硫醇镍基催化剂的研制[D]. 黄德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9]活性炭和分子筛吸附脱硫醇的研究进展[J]. 黄建珍,许可.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5(12)
  • [10]催化液化气脱硫技术现状及改造建议[J]. 张风香,王育林,徐艳丽. 中外能源, 2015(06)

标签:;  ;  ;  ;  ;  

轻油产品无碱脱硫醇反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