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信念——论歌德的《世界文学》

理想与信念——论歌德的《世界文学》

一、理想与信念——论歌德的“世界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顾盼[1](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贾愫娟[2](2020)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与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文中研究指明《少年维特之烦恼》(以下简称《维特》)是歌德小说的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它所弘扬的追求自然、反抗束缚、崇尚自由恋爱等“维特精神”,影响了众多国家的无数青年,并且贯穿了世界文学进程的多个重要时期。向前追溯,有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向后推进,又有中国的文学革命时期。尽管空间上相隔上万里,时间上相隔百余年,《维特》依然散发着专属于它的独特魅力。本文聚焦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从翻译、作家、作品入手,来分析《维特》对现代中国文坛的影响。绪论,阐述“维特热”形成的原因,“维特热”在中国现代文坛的表现——“翻译热”和“创作热”,总结《维特》在东西方的接受情况,歌德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影响,归纳《维特》在作品本身的解读、艺术手法的探讨、文本的翻译等方面的研究状况。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维特热”,从其产生入手,研究在郭沫若译本(以下简称“郭译本”)出现之前的状况,以及德国“狂飙突进运动”与中国“文学革命”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歌德逝世一百周年之际,中国文坛再次掀起一股研究歌德的热潮。在郭译本出现之后,中国文坛针对《维特》更是展开了热议。除此之外,还讨论了几个最有特色的译本以及小说译名的“青年”与“少年”之争。第二章从作家出发,着重探讨郭沫若翻译《维特》的动机、对他译本的讨论,以及他自己在文学创作上所受到的影响。显然,作为《维特》全本翻译的第一人、“维特热”的弄潮儿,这部用心血翻译的《维特》,对郭沫若本人的文学取向、文学创作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落叶》、《喀尔美萝姑娘》、《叶罗提之墓》等作品中都能够得到很充分的验证。最后,结合有着“中国《维特》”之称的《三叶集》,分析了《三叶集》与《维特》之间的关系,以及郭沫若、宗白华、田汉三者由此展开的关于恋爱、人生等问题的讨论。第三章从作品出发,进一步探讨《维特》的影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维特》是现代中国的文学青年们接触到的第一部西洋书信体小说,除却《维特》的内容和所传达的精神,书信体体裁的引力与张力,也给文学青年们以启迪与引领。《维特》的风行与书信体小说在现代中国文坛上的涌现,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一一位将小说《维特》小说改编成戏剧的作家是曹雪松,他的剧本自然也值得研讨一番。除此之外,《维特》与当时青年文学家的“消亡”现象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以上所述,都显示出《维特》这部作品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产生的影响之深。

吴秀峰[3](2020)在《论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 ——以《二马》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与世界联系最为紧密的现代作家之一,老舍在其作品中始终将文化语境的复杂性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作为关注重点。然而,以往的研究很少关注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在《二马》等小说中,老舍的创作思维超越了单一的自我中心主义视野。他承认并尊重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文化对话的可能与必要。基于此,本文以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为研究内容,将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论文首先系统介绍了文化间性相关的理论背景与内涵,即文化间性是主体间性理论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也是人类面对多元文化相遇时的中间立场;强调了两个重要概念:视域融合与对话。其中,视域融合是指文化主体以包容性的视域来看待他者文化,对话则是指文化主体间在互相平等、尊重差异基础上的协商与交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论述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的形成原因,包括满汉融合的文化记忆、中西文化的相遇以及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等。论文接着具体分析了老舍在《二马》等小说中是如何自觉地立足于文化间性,包容地审视民族与世界,即现代中国如何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转变,以及英国人的殖民意识与种族歧视如何导致人性的泯灭。然后,论文通过对老舍小说中具有的世界性激情和对不同民族内在民族性问题的幽默表现,及其尝试打破异质文化间隔阂,力求达到人类性和谐的圆满状态的创作意图的分析,进一步说明老舍对文化间对话的不断寻求,是其展开对中国与世界、人性与道德审视的重要因素。最后,论文探究了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的价值:一是展示老舍广阔的世界文学视野,即在学习、模仿外国文学的同时,具有坚持民族独特性的思辨精神;二是体现古今东西关系的兼容与再平衡,既为现代性在世界性与本土化模式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提供合理的设想,也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自我定位有所启示。综上所述,本文以小说《二马》为研究中心并向其它作品辐射,从世界文学与跨文化的视域出发,对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加以考察,揭示老舍作为世界性作家如何审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探究他对于民族性问题与人类精神状态所做出的思考,进而管窥其作品中真正的文化内涵。

曲慧钰[4](2020)在《大卫·达姆罗什“世界文学”观念的教育制度化》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学者大卫·达姆罗什在世界文学理论的探究和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什么是世界文学》《如何阅读世界文学》《教授世界文学》《教学指导用书》及《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等有关“世界文学”探讨与实践的着作成果,从教材编选、教学指导、教育观念等方面对“世界文学”进行了理论化阐释和实践性操作,通过美国大学课程的有步骤推行,实现了“世界文学”教学领域制度化的深刻变革,为各国大学课堂中的世界文学教学提供了范例。其有关世界文学的三重定义和新学说、文学经典形成问题的讨论、“平行参照”阅读方式的提出,及对教学实践的积极探索和具体指导,打破了过去学术研究与大学教育脱节的魔咒,将本科、研究生和学者共同纳入到世界文学的探讨中来,真正实现了高等教育中的教学实践,系统而体制化地将“世界文学”作为比较文学新增长点,为其注入了新世纪的思考。通过梳理其“世界文学”观念教育制度化的演变过程,得以探究“世界文学”在以大卫·达姆罗什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学者眼中成为经典的途径、被呈现和被理解的方式,以及各民族文学作品是如何通过体制化的大学教育、课程大纲与教材编写、教学法的运用,在北美大学生——也是未来的社会精英——心目中形塑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的。

王径开[5](2019)在《歌德道德哲学中的悲剧意向》文中认为歌德道德观念的形成与许多哲学家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他继承了希腊化和罗马时期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自然主义的伦理观念,同时也是斯宾诺莎自然主义神论的坚决拥护者,而对于同时代康德的道德哲学,歌德则抱着不能接受自然与自由、爱好与责任的对立的态度进行了批判性地吸收。歌德的道德观念是自然主义的,是建立在对外部世界的细致观察和普遍规律的把握之上的,这也与他所秉承的神学思想相一致。不过,歌德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观察自然、了解自然,他希望能将外在的自然之物转化为内在的经验之后投身到道德实践当中,寻求一种以满足必要的“自然欲求”为目标的“幸福”,而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也需要对不必要的“自然欲求”进行“断念”。当然,歌德的“断念”不是被动的,而是在符合自然法的基础上主动地行动;不是斯多葛式的“禁欲主义”,而是主张合理的自然欲求,是行动着的“断念”与自然的融合。当我们在歌德道德哲学的基础上,对他作品的悲剧性进行考察时就会发现,歌德虽然在创作当中强调一种自然的平衡,反对道德化的解释,但是他本人所持有的道德观念正是以这种自然的方式不自觉地融入到了其作品当中。对于歌德来说,他不仅要面对哲学理性的挑战,还要处理外部现实和逃避庸俗的矛盾,这也迫使歌德不得不在“情感”与“理性”上作出适当的调和。首先,歌德反对黑格尔将理性与信仰结合起来,他主张一种人道主义的信仰,认为“人性”的东西能够让基督教的十字架变得温和起来。其次,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歌德希望人们能够在人道主义信仰下通过不断地行动,发挥个体的创造性。可是,即便歌德通过种种方式来减少人们的痛苦以追求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但还是无法避免悲剧性结局的发生。就中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个人主义的道德观念只是强调个人的自我发展,却不能避免造成他人的悲剧或陷入时代的悲剧。其二、歌德的自然主义道德观念所追求的自由只存在于个别的方面,他所采取的“断念”的方式也并不总是自然的,而对于歌德本人来说,激情带来的痛苦并没有因为他的道德实践而得到彻底地缓解。其三、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时,歌德不停地做着抗争,却一生都苦于寻求摆脱的质问,像黑格尔这样的理性主义者,也肯定不会将这个世界的主导权交给歌德的人道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歌德的自然主义道德观念有诸多优点,但是其中存在的主观性和无力感也使得歌德道德哲学中蕴含着强烈的悲剧色彩,而这三方面也正是歌德作品中经常呈现出悲剧性意味的根本原因。在歌德道德哲学中的悲剧意向的哲学效应与回响上,马克思、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哲学家。马克思十分敬佩歌德对传统神学的普罗米修斯式的反叛精神,将高高在上的上帝拉下了神坛,但他是在人的感性活动的实践中,将歌德和黑格尔的精神信仰也一起放到了对此岸世界问题的批判之上,从而避免了像歌德一样陷入到情感与理性的迷雾之中。而尼采则把歌德看作是一个坦诚的异教徒,他并不认为歌德的人道主义信仰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悲剧,而更想通过强有力的意志来达到一种孩子般纯粹、自由而快乐的状态。到了克尔凯郭尔那里,歌德的人道主义信仰同样也被瓦解了,他认为“信”是人性或理性的前提,根本就不需要任何辩护。他承认面对无限的上帝,人们注定要在自己“生存”的有限性上败下阵来,但也认为只有在这种生存的“悖论”或者“激情”中人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通过审视歌德的道德哲学对以上三位哲学家的影响,我们不仅能够清楚地看到歌德与他们之间不同的哲学气质,同样也能够更进一步地加深对歌德的作品及其思想的理解。

李孟奇[6](2019)在《从世界文学的三重定义出发—析丹穆若什的世界文学理念》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文学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世界文学理论已从歌德已降的美好畅想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中的《结语:如果有足够大的世界和足够长的时间》中,大卫·丹穆若什从流通、翻译、阅读三个维度提出了自己的世界文学定义。本文将从世界文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出发,透过理论发展的贡献与不足,以建构理论对话的方式系统分析丹穆若什的世界文学定义。内容上,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世界文学理论的历史发展,主要在分析不同时代世界文学理论热点的同时,提出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成果与不足;第二部分从流通角度分析丹穆若什的椭圆形折射理论及其面临的研究困境与理论困境,并细致探讨了丹穆若什为解决这种困境在世界文学研究与世界文学范围层面分别提出的理论建构;第三部分从文学作品的可译性问题和翻译对语境信息的保留两个层面来分析世界文学如何从翻译中获益,并通过不同翻译理论之间的相互比较来分析丹穆若什世界文学翻译理论的理论渊源与独到之处;第四部分则通过世界文学教学和个人阅读两个层面来探讨如何有效的丰富读者及学习者的世界文学体验,解决教学和阅读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第五部分为本文结语部分,重新从总体上梳理丹穆若什的世界文学理念,指出丹穆若什世界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启发意义,重申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同一性关系,同时指出丹穆若什世界文学理念的当下意义及其对其他理论家的发展与超越。

王倩[7](2019)在《中国的歌德批评研究》文中提出歌德是世界瞩目的大作家,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以及文艺理论和自然科学等的研究,歌德在中国的批评史,至今已逾百年,就批评而论,中国学者在不同时期对歌德其人其作的不同阐释带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和文化特征,其背后影射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整体风貌。本文试图通过纵向研究歌德在中国的批评,以及在不同语境下所呈现的时代差异与特征,探寻其形成的现实原因和时代精神内涵,并以此窥探二十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发展演变。中国对歌德作品及其思想的接受,历经跌宕起伏。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五个阶段,即“五四”到抗战前的“歌德热”(1919-1937年),抗战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歌德冷”(1938-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期间歌德研究陷入无声的沉寂(1950-1976),新时期歌德研究的全面复苏(1977-1989年),九十年代以来歌德研究的新局面(1990年至今)。由于抗战到1976年间均处于歌德研究的低迷期,因此合并为一章论述。针对不同的时期,同时结合中国文艺思潮的发展演变,本文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讨论“五四”以来的主体性精神与“维特热”之关系,歌德受国内学者推崇的时代内涵以及三十年代革命文学中的歌德精神。第二章探讨民族主义背景下的歌德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歌德研究逐渐走向沉寂。二是“维特热”出现明显降温,浮士德精神饱含的不断进取、自强不息之意却颇受学者青睐,他们纷纷与抗战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升华出不懈斗争、顽强拼搏的民族气节,并以此鼓舞抗战。第三章讨论新启蒙思潮下的歌德批评。八十年代是以“人的觉醒”为标志的,是一个重新发现人并体现人性的时代,人的“主体性”被重新建构,学界开始重点关注歌德作品中暗含的人道主义理想,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寻求可能。第四章探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歌德研究。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人文精神”与商业化展开了博弈,歌德研究呈现一种撕裂状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歌德研究的跨文明视域日益明显,与此前不同的是,中国学者放弃了被动接受的传统立场,转向研究中国文化之于歌德创作的影响。

王海景[8](2018)在《试析《歌德谈话录》的艺术思想》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借鉴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关于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划分方法来探究《歌德谈话录》中的艺术思想并寻求其当代意义。正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即绪论、第一章《歌德谈话录》的历史影响及意义、第二章《歌德谈话录》关于艺术的外部规律、第三章《歌德谈话录》关于艺术的内部规律、结语。绪论部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表明了论文的研究重点和方法等。第一章分析了《歌德谈话录》的创作特色以及其艺术思想演进的过程,并介绍了《歌德谈话录》目前比较流行的中文译本。最后阐述了其艺术思想的当代意义。第二章对歌德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歌德谈话录》中的艺术与时代以及艺术与文化等外部艺术规律进行了论述。第三章梳理、阐释了《歌德谈话录》的艺术思想中关于艺术的理论范畴和意味,并对其中所蕴含的创作规律和美学原则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论述了歌德“世界文学”的构想。结语对全文的要点进行了概括。

王坤,杨水远[9](2018)在《文明共同体视野与文论话语的学理建构》文中认为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关键词的支撑,尤其离不开核心概念范畴的奠定;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学理建构。人类文明共同体是建构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新视野,它可从三个方面推进文论话语的学理建构:1.为超越西方中心论提供学理自信。当代文论界对"失语症"、"强制阐释"等现象的发现和批评,实质上是对文论研究中"西方中心论"倾向的认识和批评。从文明共同体视野来看,人类文明的不同组成部分,其价值归根到底在于各自的特色,所以,终究会只重差异而不较高下。2.为深化对世界文学的认识提供学理启示。文论界早就接受了歌德、马克思提出的"世界文学"观念,并将鲁迅先生的有关看法提升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然而相关的理解却众说纷纭。从文明共同体视野来看,世界文学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必然产物,到了全球化时代尤其如此。在信息传递的同步化时代,民族特色可为文明共同体的发展增添光彩,同质化则是文明共同体发展的大忌。3.为"和而不同"、交流互鉴进入自觉时代提供学理依据。从文明共同体视野来看,以往在论及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优秀传统时、在强调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交流互鉴时,总是蕴含着阐释、辩解、提倡之意;文明共同体视野带来学理上的根本变化,可使"和而不同"、文明互鉴内化为各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自觉意识。

陈智颖[10](2017)在《《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文中提出

二、理想与信念——论歌德的“世界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想与信念——论歌德的“世界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一)何谓布克奖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四)选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一)布克奖的设立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三、轮回与重构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一、元叙事的终结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三)作者之死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二)自我边缘化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一)“欲望中的暴力”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一)人性的危机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三、美的哀悼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少年维特之烦恼》与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东西方对《维特》的接受
    二、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维特热”
    第一节 中国“维特热”的产生
        一、郭译本之前的《维特》影踪
        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助燃中国“文学革命”
        三、歌德逝世一百周年:中国“歌德热”的再兴起
        四、郭译本之后对《维特》的热议
    第二节 《维特》“翻译热”的爆发
        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维特》的中文翻译
        二、“少年”与“青年”的争锋
第二章 郭沫若与《维特》
    第一节 拿起译笔的诗人
        一、翻译的必要性及必然性
        二、郭译本的底本
        三、诗性的翻译
        四、对郭译本的热议
    第二节 踵武《维特》的中国小说家
        一、人物的选择
        二、叙事视角的选择
        三、风格的选择
    第三节《三叶集》与《维特》
        一、《三叶集》中的歌德与《维特》
        二、《三叶集》——中国的《维特》
第三章 《少年维特之烦恼》与中国青年文学家
    第一节 新体裁的勃兴: 书信体小说
        一、主题变奏之一: 苦闷
        二、主题变奏之二: 反叛
        三、主题变奏之三: 绝望
    第二节 跨界的尝试: 从小说到剧本
    第三节 中国文学新意象的诞生
    第四节 中国青年文学家之逝
        一、关于“自杀”的讨论
        二、青年的“消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3)论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 ——以《二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价值
第一章 文化间性与老舍的选择
    第一节 文化间性理论概述
        一、文化间性因何而起
        二、何谓文化间性
    第二节 老舍与文化间性:多元文化语境的现实选择
        一、满汉文化的融合
        二、中西文化的相遇
        三、救亡图存的意志
第二章 老舍小说的视域融合特征
    第一节 中国与世界: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一、老马式的传统家国观念
        二、小马式的现代国家观念
    第二节 人性与道德:褊狭爱国主义的批判
        一、殖民者的自我中心意识
        二、东方主义的种族歧视
第三章 老舍小说的对话特征
    第一节 民族性思考:激情的萌发与幽默的消解
        一、用感情咂摸世事的滋味
        二、以幽默节制写作的激情
    第二节 人类性和谐:共性的感知与价值的认可
        一、李子荣式的个体重塑
        二、《小坡的生日》中的和谐世界
第四章 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的价值
    第一节 文学价值:老舍小说的世界文学视野
        一、世界文学的模仿模式
        二、民族特性的辩证思考
    第二节 时代价值:古今中西关系的再平衡
        一、本土现代性模式的世界性设想
        二、启发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自我定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大卫·达姆罗什“世界文学”观念的教育制度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教材选编:《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的选择
    第一节 《朗文》中“世界文学”选文的整体面貌
    第二节 《朗文》中“世界文学”选文的呈现特点
    第三节 《朗文》中“世界文学”选文的突破性
    小结
第二章 教学指导:《阅读》和《教授》中的两种模式
    第一节 跨越式阅读指导
    第二节 合作式教学指导
    小结
第三章 教育观念:“世界文学”的理论实践
    第一节 达姆罗什教学观的体制化生成
    第二节 达姆罗什“世界文学”教学观的中国指导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歌德道德哲学中的悲剧意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歌德的道德哲学概述
    一、思想文化背景
        (一)社会文化背景
        (二)认识论背景
        (三)伦理学背景
    二、歌德的自然主义道德观念
        (一)自然主义泛神论
        (二)内在化的自然道德
    三、由观念到行动:对“幸福”的追求与“断念”
        (一)自然道德与“幸福”的关系
        (二)歌德的“断念”与“禁欲主义”的区别
        (三)行动着的“断念”与自然的融合
第二章 悲剧意向:在情感与理性之间
    一、悲剧意向的呈现
        (一)作为戏剧形式的悲剧
        (二)悲剧——《浮士德》
        (三)伊卡洛斯的坠落——光明和死亡
    二、歌德的道德原则与行动的冲突
        (一)理性与信仰的分裂
        (二)外部现实与逃避庸俗的矛盾
    三、对“情感”与“理性”的调和
        (一)蔷薇花与十字架——精神化的信仰
        (二)价值的自我实现——个人主义的“美德”
        (三)调和结果的悲剧意味
第三章 根据与选择:通向悲剧意向之路
    一、个人主义“美德”的失责之憾
        (一)以“爱”为目的的牺牲
        (二)传统“美德”的失落
        (三)个人的幸福与时代的悲剧
    二、通向虚无的本质自由
        (一)只存在于诗和自然中的自由
        (二)“断念”式自由的反自然结局
        (三)激情带来痛苦——虚无的心灵之歌
    三、人道主义信仰的主观性和无力感
        (一)难以摆脱的宿命论
        (二)被绝对理性消解的“人性”
        (三)希望与恐惧并存的人道主义信仰
第四章 悲剧意向的哲学效应与回响
    一、马克思:回到感性世界
        (一)实践哲学对人道主义信仰的扬弃
        (二)从悲剧意向到革命精神
    二、尼采:对理性世界的“超越”
        (一)尼采对歌德的接受与批判
        (二)蕴于“偶然”中的悲剧
        (三)尼采哲学的快乐主义色彩
    三、克尔凯郭尔:走向主体性真理
        (一)作为一种路径的“情感”与“理性”
        (二)个体的自我“生成”
        (三)信仰的“激情”
结语: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歌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6)从世界文学的三重定义出发—析丹穆若什的世界文学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主题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2章 世界文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2.1 19 世纪的世界文学理论
    2.2 20 世纪的世界文学理论
    2.3 理论发展的成果与不足
第3章 世界文学的维度之一:流通
    3.1 椭圆形折射
    3.2 研究方法
    3.3 世界文学的范围
第4章 世界文学的维度之二:翻译
    4.1 文学作品的可译性问题
    4.2 翻译对语境信息的取舍
第5章 世界文学的维度之三:阅读
    5.1 世界文学教学
    5.2 多元开放的阅读空间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的歌德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理论基础及文本论证逻辑
第一章 “歌德热”:从个人启蒙到民族救亡(1919-1936 年)
    第一节 “五四”以来的主体性精神与“维特热”
        一、“五四”的主体性精神
        二、掀起“维特热”的时代内涵
        三、“维特”式的文艺创作观
    第二节 歌德批评的全面铺陈:从作品到个人
        一、作者创作论:歌德生平研究
        二、歌德——“魏玛的孔夫子”
    第三节 革命文学中的“歌德精神”
        一、国家代替个人:救亡主题下的歌德研究
        二、宗白华对艺术人生问题的探讨
        三、民族英雄影像:陈铨与“歌德精神”
第二章 “歌德冷”:民族主义与国家(1937-1949 年)
    第一节 时代局限下的歌德研究
        一、主体性建构的曲折
        二、“歌德热”的余温
    第二节 生生不息之浮士德精神
        一、浮士德精神受关注的主要原因
        二、浮士德精神的二重性特征
    第三节 冯至歌德观的嬗变
        一、实用主义精神:西南联大时期的“歌德观”
        二、“从具体到一般”: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歌德探析
第三章 歌德复苏:新启蒙与歌德(1977-1989 年)
    第一节 新启蒙与歌德批评的回归
        一、新时期歌德批评在中国的接受语境
        二、主体性的重建:歌德作品的全面译介
    第二节 《维特》批评
        一、“维特热”与“人”的觉醒
        二、对歌德人道主义理想的初探
    第三节 《浮士德》批评
        一、《浮士德》的哲学内涵
        二、对歌德人道主义理想的总结
第四章 多面歌德: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歌德研究(1990 年至今)
    第一节 市场化语境下歌德的普及
        一、歌德的生平传记研究
        二、消费时代的歌德精神
    第二节 “人文精神”与商业化的博弈
        一、商业化背景下歌德批评的困境
        二、人文精神的坚守:《浮士德》批评
    第三节 跨文明视域下的歌德研究
        一、歌德研究的比较视域
        二、探究中国文化对歌德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试析《歌德谈话录》的艺术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歌德谈话录》的历史影响及意义
    第一节 《歌德谈话录》的创作特色
        一、《歌德谈话录》的形成背景
        二、《歌德谈话录》的文体特色
        三、《歌德谈话录》艺术思想的进程
    第二节 《歌德谈话录》的三个中译本
        一、译本总体特点
        二、三个中译本在国内的影响
        三、译本的局限
    第三节 歌德的艺术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一、对当代文艺理论实践的意义
        二、“艺术”对“人”的建构
        三、《歌德谈话录》艺术思想的当代意义
第二章 《歌德谈话录》论艺术的外部规律
    第一节 世界观和思想方法
        一、现实主义与艺术
        二、辩证法与艺术
        三、人道主义与艺术
    第二节 艺术与时代
        一、艺术家和他的时代
        二、政治思想与艺术
        三、艺术传承
    第三节 艺术与文化
        一、宗教与艺术
        二、教育与艺术
        三、关于剧院事务
第三章 《歌德谈话录》论艺术的内部规律
    第一节 理论范畴和意味
        一、艺术虚构
        二、知解力、理性
        三、主题、情境与母题
        四、题材与体裁
    第二节 创作的规律和美
        一、特殊与一般
        二、艺术以完整体呈现
        三、美是一种本原现象
    第三节 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构想
        一、“世界文学”的由来
        二、比较文学的萌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文明共同体视野与文论话语的学理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明共同体视野为超越西方中心论提供学理自信
二、文明共同体视野为深化对世界文学的认识提供学理启示
三、文明共同体视野为“和而不同”、交流互鉴进入自觉时代提供学理依据

四、理想与信念——论歌德的“世界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少年维特之烦恼》与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D]. 贾愫娟. 苏州大学, 2020(03)
  • [3]论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 ——以《二马》为中心[D]. 吴秀峰.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4]大卫·达姆罗什“世界文学”观念的教育制度化[D]. 曲慧钰.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歌德道德哲学中的悲剧意向[D]. 王径开. 河南大学, 2019(01)
  • [6]从世界文学的三重定义出发—析丹穆若什的世界文学理念[D]. 李孟奇. 吉林大学, 2019(10)
  • [7]中国的歌德批评研究[D]. 王倩.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试析《歌德谈话录》的艺术思想[D]. 王海景.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9]文明共同体视野与文论话语的学理建构[J]. 王坤,杨水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0]《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 陈智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标签:;  ;  ;  ;  ;  

理想与信念——论歌德的《世界文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