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的审美魅力

历史文化名城的审美魅力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学魅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洋[1](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张倩[2](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马宝林[3](2021)在《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数据库构建与保护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国家的精神文明象征,随着我国城市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传承的诉求日益增强,文化精华区的保护愈发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城市建筑色彩能够直观反映城市的历史与发展,建筑色彩不仅是城市精神表达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城市形象与品质的重要体现。街道作为城市的重要场所,会使人产生直观的视觉印象和心理感受,因此,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进行系统研究尤为重要,此外,保护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对传承发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场所精神,提升文化意识内涵,以及保护街道建筑色彩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并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批复明确规定文化精华区范围包括什刹海—南锣鼓巷文化精华区、皇城文化精华区、东交民巷文化精华区等13片区域,并针对老城建筑色彩管控提出相关要求。当前文化精华区建筑色彩保护工作虽然初见成效,但仍存在街区建筑色彩保护不当、管控方式有疏漏、研究技术手段滞后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文化精华区的形象与内涵。因此,探究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数据库构建与保护策略,对传承传统文化内涵,保护古城风貌特色,焕发街道新生活力,提升城市精神品质和形象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案例研究、比较分析、数理统计、归纳综合等研究方法,借助Arc GIS技术,初步建立街道建筑色彩信息数据库并进行信息处理、空间分析等系统研究。通过调研问卷和“语义分析法”心理评价试验对公众进行街道建筑色彩的总体印象、公众愿景、满意度评价等综合分析,结合因子分析得出街道建筑色彩与公众心理感受的内在联系。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研究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提升方法与建议,以期为今后北京市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王清恋[4](2021)在《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城区是城市中体现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往往是城市的中心区域,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核心区域。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开发运动后,导致我国的历史城区大多面临着破碎化和零散化的境地,历史城区内空间供给与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历史城区发展过程中,供需的不平衡导致历史建筑及风貌的保护不力、人居环境质量低下、人口及建筑容量居高不下等外在表征的出现,这使得以历史空间保护为主的传统规划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迫使研究更加关注在资源约束下的历史城区空间供给的协调与管控。我国在2018年新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名城中划定历史城区保护界限,应优化城区内用地功能、疏解人口、改善城市交通及基础设施等,并提出控制要求及管理建议。在新时期,如何建立一种历史城区整体保护模式,如何科学地判断历史城区现有矛盾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其根源,如何测度并精准管控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所需的容量是历史城区容量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将“环境容量”的概念引入到历史城区的研究中,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通过剖析历史城区自然景观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容量表征、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机制,确定历史城区容量评价要素及其价值属性、分类及作用机制,从“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构建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并对南岗历史城区进行评价,以明确在“量值”及“发展目标”两个维度的评价结果,并以此作为容量评价标准。为了有效应对南岗历史城区现状供给问题,引入容量控制的思维,提出存量更新、结构升级以及多元融合的历史城区规划模式。结合我国现行历史城区相关规划对于供给研究的需求,根据“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对历史城区容量的“量值”及“发展目标”划分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块单元基于容量控制思维提出规划模式及策略。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与实地调查、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容量评价以及应对历史城区容量控制的规划模式及策略。基础理论研究从历史城区容量概念入手,通过对于历史城区及相关概念、容量及相关概念的推演形成历史城区容量概念及其多维表达。构建了历史城区整体性及原真性保护理论、城市空间形态的容量控制理论、城市可持续发展再生理论等在历史城区容量研究中的理论框架。系统地阐释了历史城区容量的内涵,包括对象系统、目标构成以及基本特征,并引入评价技术方法为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与借鉴。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选取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从其自然景观环境、历史文化环境、人居环境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其容量表征。为了进一步诠释历史城区容量产生机制究其容量表征及根源,从历史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土地利用容量以及社会经济容量四个方面探讨历史城区容量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价值属性、分类及相互作用机制,引入“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并由此提出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通过多维指标选取及筛选,构建“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双目标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历史城区容量评价研究,通过指标数据的获取及处理,分别在双维度下对于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进行评价分析。“数量—质量”维度的评价是基于公益性要素的底线约束、经济要素评价以及基于美学性的视觉景观的修正,确定历史城区容量的“量值”。“可持续发展”维度的评价是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分别对历史城区容量的压力性、状态性和响应性要素分析,以确定历史城区容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双维度的评价结果分别对容量进行“量值”及“目标”导向的类型划分。为应对南岗历史城区容量问题研究引入容量控制思维,通过梳理历史城区现行相关规划的缺失与需求,提出基于容量控制的历史城区容量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解析不同规划层级的衔接关系,进而根据双维度评价结果分别对于历史城区容量提出规划策略。论文的创新成果包括:揭示了南岗历史城区容量影响因素与历史城区容量之间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基于“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的历史城区容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南岗历史城区应对容量控制的规划模式和策略。本研究提出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方法,基于现状容量提出精细化管控指标,探究城区未来发展的容量限度,将为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精准化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借鉴。

崔宇航[5](2020)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研究 ——以正定历史城区为例》文中提出良好的夜景照明有益于发展经济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居民幸福感。在我国当前城市的夜景照明建设实践中,存在着不少套用设计理念和照明效果雷同的现象,并且在塑造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当地建筑夜间风貌的辨识性等方面有待加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城市盲目追求“亮化”和“夜游”,造成了“千城一夜”的景观照明样式。文章通过对地域文化和夜景照明的理论研究,探索照明在文化层面的表现方式,探讨在历史城区范围下营造地域文化特色照明的设计理念,展开地域文化视角下夜景照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探究,并以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为研究对象,提出地域文化视角下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策略,以期更好地保护传承当地地域文化。为正定夜景照明专项规划工作做出有益借鉴,并对同级别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城区的夜景照明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及方法、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说明,在整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论文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对地域文化、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进行理论研究,建立其与“光”之间的关系,对照明的技术基础和视觉传达进行阐述,进而分析照明在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等层面的具体表达。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总结照明要素、提出设计原则。以地域文化为总领,依照城市、古城、历史城区三个层级分析夜景照明设计实例,归纳地域文化视角下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要素,提出地域文化视角下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要素控制指引和设计原则。第四部分为研究实验方法,从地理区位、空间结构、物质文化要素、非物质文化要素等方面着手提炼正定历史城区地域文化,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实测等方法对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第五部分为设计策略及实践,结合正定历史城区上位规划,从夜景照明框架、特色区域节点、文化夜游线路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夜景照明设计策略。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得出研究结论,提出后续研究展望。

靳艺[6](2020)在《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公共雕塑对于表现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公共雕塑作为传达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对于培育大众高雅的审美趣味、提升大众审美教育也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以北京老城室外公共空间中现存雕塑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北京老城13片文化精华区”内的公共雕塑进行调研分析,综合运用多个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在文献爬梳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其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结合北京老城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实践,对其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与策略。本文对北京老城公共空间现存的雕塑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同时基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的13片文化精华区,对精华区室外空间中符合“公共雕塑”内涵特征的现存雕塑进行重点调研并进行分类统计。在掌握较为丰富的一手材料并深入挖掘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存状况的基础上,对调研信息进行分析,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审美价值和伦理功能,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丰富了现阶段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本文从老城公共雕塑所具有的形式语言、主题表达、造型风格的演变三个方面,分析其所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并得出相关结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在形式语言表达上具有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情感提炼的意象式以及抽象概括的观念表达的特征;在主题表达方面具有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以及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的特征;在造型风格演变上,从开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演进为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的审美特征。通过以上细部美学特征,表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其次,本文提出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所应遵循的伦理设计原则,即公共性原则、教化性原则和生态性原则;从公共性功能、价值导向功能、隐形教化功能以及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四个方面,阐释了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独具的伦理功能。同时,本文提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作品多强调视觉意义,而非伦理意义。并指出,北京老城现有公共雕塑在空间伦理方面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处理雕塑作品和城市空间装饰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伦理作用存在不足的问题。为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有机更新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本文在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有机更新与保护相关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老城公共雕塑更新与设计、管理与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策略和相关建议,以期未来老城公共雕塑符合北京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更多体现人文情怀,成为具有恒常性的高水准艺术作品。

王丽萍[7](2020)在《青岛鱼山历史文化街区景观保护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文化街区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承载着人类历史文化遗迹和人们日常活动,体现了城市独特的景观风貌和人文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保护是历史文化保护体系里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街区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各级政府与学者们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愈发强烈。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文章的第一、二章内容。首先简述研究选题的由来以及相关研究资料的分析与汇总;其次对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界定,对历史文化街区类型与特征、景观保护价值以及论文应用到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为接下来鱼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保护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四章内容。首先对青岛及鱼山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沿革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对街区的文化内涵进行提取与分析。在充分了解了街区发展史以及拥有的文化内涵背景下,以青岛市鱼山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景观调研对象,通过对鱼山历史文化街区的现场调研与访谈、居民居住满意度问卷调查,重点从区域用地、街道、建筑、景观绿化、景观小品现状及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用IPA分析法将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共分为用地情况、街道情况、建筑情况、绿化情况、景观小品情况以及文化保护与传承六大维度,并对六大维度下共16项指标进行满意度与重要度的数据统计,对街区内居民的居住满意度进行分析。从客观调研与群众认知两个角度对街区现状问题进行整合。最后,经过对街区详细的调研,总结出街区现有的景观保护价值以及对街区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剖析,为第三部分鱼山历史文化街区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策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内容。在提出街区景观保护原则的基础上,针对街区现存问题,提出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两个层面下的街区景观保护策略,为鱼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保护做出贡献。

杨东[8](2020)在《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规划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推动着区域一体化和文化的大交融,平衡、协同和趋同成为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词。与此同时,城市因受到外来文化和外来新生元素的冲击,固有的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城市间的差异性逐渐缩小,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延安作为中国的革命圣地与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加之独有的陕北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和地域文化内涵形成了独有的城市风貌。“宝塔山延河水”、窑洞、剪纸、秧歌……构成了鲜明的城市特色体系。但受河谷地形限制,导致城市建设用地严重紧缺,开发强度和建设密集日益加大,固有的城市风貌正日渐消逝。保护、修复、体现、发展城市特色成为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核心任务。笔者基于攻读硕士阶段实践项目——“延安市七里铺片区城市设计”对七里铺片区的风貌特色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在理论层面,以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比较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在了解现状阶段,通过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对现状风貌特色进行认知;在规划设计阶段,首先以AHP层次分析法对现状风貌进行评价,总结风貌现状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对七里铺片区的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侧重于四个方面:其一是对城市风貌、城市特色及城市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其二是对延安市风貌构成要素的特征研究;其三是对七里铺片区的风貌特色评价体系与现状特征研究;其四是对七里铺片区的风貌特色规划实证研究。本次研究旨在有效的推动七里铺片区的风貌特色构建,同时为延安市其他片区或其他城市的风貌特色规划提供参考。

张煜[9](2020)在《历史名城形象标志设计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作为人类居住和社会生活的聚集地,不仅是国内和国际城市竞争的重要物质载体,其负载的精神价值更成为其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重要精神驱动力。城市形象标志是一个城市特色最直观的体现方式之一,包含了城市的核心价值、精神理念和发展目标等内涵,对城市形象的传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形象标志的设立,不仅体现出其承载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是实现了城市内在历史文化积淀与外在时代精神面貌的完美统一,滋养着受众的精神世界。此外,在以文化软实力竞争为核心要素的国际竞争中,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标志尤其发挥着我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深厚积淀和开放包容的大国气质的宣传窗口作用,为城市的更好发展和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有所助益。论文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标志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视觉形象的历史和理论、创新性呈现和设计实践入手,对以邯郸为例的历史文化名城视觉形象标志设计展开了系统研究。首先,基于历史文化名城视觉形象的建立和其标志设计的现状,指出城市形象定位失准、表现趋同和内涵不足等设计问题;其次,立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分类提出城市形象三维度的定位方法,并根据当代背景指出历史名城形象标志设计的发展方向;再次,结合大量国内外优秀案例,详细论述了我国历史名城标志设计在图形、文字和综合元素等造型形态上的具体改进措施,并阐释了城市色彩意象的转化方法和标志色彩的表现方式;最后,通过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以邯郸市为例,进行案例剖析和设计实践。历史名城视觉形象的树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本文以其标志设计为切入点,希望以此深入我国城市视觉形象理论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历史文化名城新光彩,弘扬我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万鑫文[10](2020)在《山水环境中建筑高度控制设计研究 ——以昆明滇池度假区关坡山片区城市设计为例》文中指出建筑高度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我国对建筑高度控制具体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中。纵观城市发展史,人类向高度要地的发展规律是不可逆的事实。控制建筑高度不是限制高度,而是协调人工环境与山水环境互融,以凸显地方山水特色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这是目前中国城市特色化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但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对经济增长的过度追求以及扩大建设规模,忽视了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城市整体风貌的把控过于微观,导致地方山水格局破坏严重,城市建筑“见缝插针”式杂乱的生长,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探寻城市山水环境与建筑高度相协调的控制方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此次研究基于协调人工环境与山水环境的和谐共融为目的,以山水环境中的建筑高度控制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实际项目进行理论研究。文章梳理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建筑高度控制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分析与研究对象类似的三个案例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以及现有的用于保护山水环境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总结出一套适用于研究对象的综合控制体系用于指导城市风貌建设。并以昆明滇池度假区关坡山片区城市设计中的建筑高度控制作为实证案例,通过对关坡山片区的实地调研,针对现状资源与问题进行城市设计,验证该控制方法对于山地滨湖城市临山临水区域建筑高度控制的适用性,从而起到保护山水环境的目的。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学魅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学魅力(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一、政策先行
        二、资金保证
        三、智力支撑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数据库构建与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范围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综述与存在问题
        1.4.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4.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1.4.3 街道建筑色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研究重点方向
第二章 街道建筑色彩基础理论与典型案例研究
    2.1 街道建筑色彩
        2.1.1 街道建筑色彩概念
        2.1.2 街道建筑色彩构成
        2.1.3 街道建筑色彩特性
        2.1.4 街道建筑色彩主体
    2.2 街道建筑色彩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市色彩学
        2.2.2 街道色彩学
        2.2.3 建筑色彩学
        2.2.4 色彩地理学
        2.2.5 色彩心理学
    2.3 国内外街道建筑色彩相关案例研究
        2.3.1 国外街道建筑色彩研究案例分析
        2.3.2 国内街道建筑色彩研究案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背景研究
    3.1 北京市地域环境研究
        3.1.1 气候与街道建筑色彩
        3.1.2 水系与街道建筑色彩
        3.1.3 土壤与街道建筑色彩
        3.1.4 植被与街道建筑色彩
    3.2 北京历史文脉研究
        3.2.1 北京市建筑色彩演变
        3.2.2 北京市人文地理因素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现状调查研究
    4.1 调研依据
    4.2 调研设备
    4.3 调研方法
        4.3.1 样本分类
        4.3.2 技术路线
    4.4 ARCGIS重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信息数据库构建
    4.5 调研结果
        4.5.1 什刹海-南锣鼓巷文化精华区
        4.5.2 东四南文化精华区
        4.5.3 白塔寺-西四文化精华区
        4.5.4 东交民巷文化精华区
    4.6 结果分析
        4.6.1 宏观层面
        4.6.2 中观层面
        4.6.3 微观层面
        4.6.4 街道建筑色彩问题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问卷与心理测评研究
    5.1 问卷调查
        5.1.1 目的
        5.1.2 研究方法
        5.1.3 问卷分析
        5.1.4 小结
    5.2 心理测评
        5.2.1 目的
        5.2.2 理论依据
        5.2.3 测试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2.5 小结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研究成果
    6.1 提出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主色调
    6.2 建立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数据库
        6.2.1 街道建筑推荐色谱
        6.2.2 色彩信息数据库
    6.3 提出重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规划管控建议
        6.3.1 明确管控原则
        6.3.2 规划区域管控
        6.3.3 提出保护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北京市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调查问卷
附录2 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心理感知评价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概念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历史城区”及相关概念认知
        2.1.2 “容量”概念内涵与外延
        2.1.3 “历史城区容量”概念界定
        2.1.4 “历史城区容量”概念的多维表达
    2.2 相关理论
        2.2.1 历史城区整体性及原真性保护理论
        2.2.2 城市空间形态的容量控制理论
        2.2.3 城市可持续发展再生理论
    2.3 内涵阐释
        2.3.1 “历史城区容量”对象系统
        2.3.2 “历史城区容量”目标构成
        2.3.3 “历史城区容量”基本特征
    2.4 技术方法
        2.4.1 基于GIS平台的数据分析方法
        2.4.2 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
        2.4.3 视觉景观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岗历史城区现状调查及容量表征分析
    3.1 南岗历史城区概况
        3.1.1 南岗历史城区形成及演变
        3.1.2 南岗历史城区概况
        3.1.3 历史文化遗存概况
    3.2 调查思路及方案
        3.2.1 调查思路
        3.2.2 调查方案
    3.3 南岗历史城区现状调查
        3.3.1 自然景观环境
        3.3.2 历史文化环境
        3.3.3 人居环境
    3.4 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分析
        3.4.1 自然景观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3.4.2 历史文化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3.4.3 人居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影响因素及机理解析
    4.1 影响要素对历史城区容量的作用机理
        4.1.1 历史城区容量表征与根源
        4.1.2 历史环境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3 自然环境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4 土地利用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5 社会经济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6 影响因素与历史城区容量的作用机理
    4.2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要素构成
        4.2.1 容量评价要素属性
        4.2.2 容量评价要素分类
    4.3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构建
        4.3.1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构建原则
        4.3.2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4.3.3 基于 “数量—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4.3.4 基于 “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构建
    4.4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体系构建
        4.4.1 指标多维选取与筛选
        4.4.2 基于 “数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3 基于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5.1 评价数据获取及处理
        5.1.1 指标数据来源与获取
        5.1.2 指标量化依据与分类
        5.1.3 指标数据处理及权重确定
    5.2 “数量—质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5.2.1 基于约束性要素的容量底线
        5.2.2 基于经济性要素的容量评价
        5.2.3 基于美学性要素的容量修正
    5.3 “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结果分析
        5.3.1 容量压力结果分析
        5.3.2 容量状态结果分析
        5.3.3 容量响应结果分析
    5.4 历史城区容量类型划分
        5.4.1 基于 “数量—质量”类型划分
        5.4.2 基于 “可持续发展”类型划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容量控制的南岗历史城区规划策略研究
    6.1 历史城区容量控制思维引入
        6.1.1 历史城区现行相关规划
        6.1.2 现行规划对于容量控制的缺失与需求
        6.1.3 基于容量控制的历史城区规划思考
    6.2 基于容量控制的规划协同体系研究
        6.2.1 目标体系构建
        6.2.2 规划层次衔接
        6.2.3 协同规划模式
    6.3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控制类型划分
        6.3.1 控制保护—优先发展型
        6.3.2 适度更新—优先发展型
        6.3.3 优化存量—重点发展型
        6.3.4 优化存量—适度发展型
    6.4 应对容量控制的南岗历史城区规划策略
        6.4.1 控制保护—优先发展型规划策略
        6.4.2 适度更新—优先发展型规划策略
        6.4.3 优化存量—重点发展型规划策略
        6.4.4 优化存量—适度发展型规划策略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岗历史城区满意度问卷调查
    附录二:南岗历史建筑调研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研究 ——以正定历史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夜景照明建设发展迅速
        1.1.2 地域文化保护亟需加强
        1.1.3 历史城区照明亟待优化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5.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5.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地域文化、历史城区、夜景照明理论基础
    2.1 地域文化基础研究
        2.1.1 地域文化影响因素
        2.1.2 地域文化价值体现
        2.1.3 地域文化保护研究
        2.1.4 地域文化照明意义
    2.2 历史城区相关理论
        2.2.1 历史城区特征
        2.2.2 历史城区规划
        2.2.3 历史城区保护
        2.2.4 历史城区照明
    2.3 夜景照明规划设计
        2.3.1 夜景照明规划层次
        2.3.2 夜景照明规划方法
        2.3.3 夜景照明规划要求
        2.3.4 城市夜游经济产业
    2.4 照明技术介绍说明
        2.4.1 照明基础技术指标
        2.4.2 照明设计的规范性
        2.4.3 照明方式的多样性
        2.4.4 照明灯具的适用性
        2.4.5 照明效果的诉求性
        2.4.6 照明性格特征暗示
    2.5 照明价值具体分析
        2.5.1 照明的美学价值
        2.5.2 照明的文化价值
        2.5.3 照明的历史价值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原则
    3.1 地域文化特色夜景照明案例分析
        3.1.1 国外古城夜景照明案例分析
        3.1.2 历史文化名城夜景照明案例分析
        3.1.3 古城区夜景照明案例分析
        3.1.4 历史城区照明案例分析
    3.2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要素
        3.2.1 空间结构照明表达
        3.2.2 物质文化照明表达
        3.2.3 非物质文化照明表达
    3.3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要素控制指引
    3.4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原则
        3.4.1 构图主次分明
        3.4.2 色彩统一有序
        3.4.3 照明尺度明确
        3.4.4 古建传情递景
        3.4.5 分级分区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研究
    4.1 正定历史城区范围与保护
        4.1.1 正定历史城区范围
        4.1.2 正定历史城区保护
    4.2 正定历史城区地域文化提炼
        4.2.1 地理区位特征——“河朔文化”
        4.2.2 空间结构特征——“形胜文化”
        4.2.3 物质文化特征——“佛学文化”
        4.2.4 非物质文化特征——“文武文化”
    4.3 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现状研究
        4.3.1 照明现状评估
        4.3.2 开展问卷调查
        4.3.3 采集照明数据
    4.4 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优化建议
        4.4.1 强调边界的限定性
        4.4.2 增加道路的各异性
        4.4.3 强化区域的整体性
        4.4.4 增强节点的呼应性
        4.4.5 提高历史的原真性
        4.4.6 提升照明的人文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策略及实践
    5.1 上位规划分析指导
        5.1.1 正定县域规划
        5.1.2 历史名城保护
        5.1.3 夜景照明设计
    5.2 搭建夜景照明框架
        5.2.1 照明范围界定
        5.2.2 照明轴线控制
        5.2.3 南北格局划分
    5.3 打造特色区域节点
        5.3.1 总体布局管理
        5.3.2 分区控制指引
        5.3.3 重要节点照明
    5.4 串联文化夜游路线
        5.4.1 “河朔文化盛景远观”——前导游线
        5.4.2 “形胜文化近感千年”——观光游线
        5.4.3 “佛学文化庙话塔语”——感悟游线
        5.4.4 “文武文化兼容并蓄”——体验游线
    5.5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调查问卷
附录2 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调查问卷结果

(6)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文章结构及提纲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
    2.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发展概况
    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实地调研及统计分析
        2.2.1 调研范围的界定
        2.2.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分布概况
        2.2.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特征归类及统计情况
        2.2.4 调研结果汇总与分析
    2.3 调研结果问题分析
        2.3.1 空间分布不均,布局缺乏灵活性
        2.3.2 雕塑主题较为单一与趋同
        2.3.3 公共雕塑蕴含的审美和伦理价值尚需强化
        2.3.4 宣传不到位,价值被忽视
        2.3.5 公共雕塑缺乏系统的保护管理机制
    2.4 北京老城区与中心城区室外空间公共雕塑案例对比与分析
        2.4.1 案例选择
        2.4.2 老城传统街区公共雕塑
        2.4.3 公共雕塑对中心城区的空间的再利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的审美价值
    3.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形式语言
        3.1.1 易于理解的具象写实性语言
        3.1.2 情感提炼的意象式语言
        3.1.3 抽象叙事的观念表达
    3.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主题表达
        3.2.1 历史叙事的纪念表达
        3.2.2 时代记忆的民俗表达
        3.2.3 人文关怀的感性表达
        3.2.4 丰富多元的社会表达
    3.3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造型风格的演变
        3.3.1 建国后的纪念碑式雕塑
        3.3.2 改革开放前的领袖与工农兵形象
        3.3.3 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与伦理功能
    4.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的伦理原则
        4.1.1 公共性原则
        4.1.2 教化性原则
        4.1.3 生态性原则
        4.1.4 文脉传承原则
    4.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伦理功能
        4.2.1 公共性功能
        4.2.2 价值导向功能
        4.2.3 隐性教化功能
        4.2.4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功能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有机更新与保护策略
    5.1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
        5.1.1 调研问卷对象的基本情况
        5.1.2 公众对公共雕塑的接受情况
        5.1.3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设置需求
        5.1.4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价值体现的直观感受
        5.1.5 公众对北京老城公共雕塑的互动情况
        5.1.6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
        5.1.7 公众对北京老城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的直观评价
    5.2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更新策略
        5.2.1 公共雕塑应与所属空间属性相契合
        5.2.2 公共雕塑应有效传达意义
        5.2.3 公共雕塑管理应遵循有机更新原则
    5.3 设计伦理视角下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设计策略
        5.3.1 雕塑家的职业伦理
        5.3.2 雕塑作品的未来责任
    5.4 北京老城公共雕塑保护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5.4.1 健全保护体制
        5.4.2 建构老城公共雕塑档案库
        5.4.3 监控雕塑作品的可持续性效应
        5.4.4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5.4.5 发挥市民志愿者团体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7)青岛鱼山历史文化街区景观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论文选题的目的
        1.2.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动态
        1.3.1 国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动态
        1.3.2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动态
    1.4 研究范围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界定
    2.2 历史文化街区的类型与特征
        2.2.1 根据用地性质划分
        2.2.2 根据空间形态特征划分
    2.3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保护价值
        2.3.1 历史文化价值
        2.3.2 艺术美学价值
        2.3.3 情感传达价值
        2.3.4 经济使用价值
    2.4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理论基础
        2.4.1 “景观学”理论
        2.4.2 芦原义信的“街道美学”理念
        2.4.3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
        2.4.4 阮仪三的“四性五原则”
        2.4.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鱼山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概况及文化内涵
    3.1 鱼山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概况
        3.1.1 青岛建制初期(1891年-1897年)
        3.1.2 德国租借地时期(1897年-1914年)
        3.1.3 第一次日据时期(1914年-1922年)
        3.1.4 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管辖时期(1922年-1937年)
        3.1.5 第二次日据与第二次国民政府管辖时期(1937年-1949年)
        3.1.6 解放初期至市政府东迁(1949年-1992年)
        3.1.7 市政府东迁至今(1992年至今)
    3.2 鱼山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内涵
        3.2.1 海洋文化内涵
        3.2.2 精英文化内涵
        3.2.3 建筑文化内涵
        3.2.4 色彩文化内涵
    3.3 本章小结
4 鱼山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区域用地现状及问题
        4.1.1 土地利用情况
        4.1.2 街区肌理现状
        4.1.3 区域用地现状存在的问题
    4.2 街道现状及问题
        4.2.1 街道基本情况
        4.2.2 街道界面
        4.2.3 街道空间比例
        4.2.4 街道现状存在的问题
    4.3 建筑现状及问题
        4.3.1 建筑分布情况
        4.3.2 建筑类型
        4.3.3 建筑现状存在的问题
    4.4 景观绿化现状及问题
        4.4.1 庭院景观绿化
        4.4.2 公园景观绿化
        4.4.3 景观绿化现状存在的问题
    4.5 景观小品现状及问题
        4.5.1 建筑小品
        4.5.2 生活设施小品
        4.5.3 道路设施小品
        4.5.4 景观小品现状存在的问题
    4.6 居民满意度调查
        4.6.1 IPA分析法
        4.6.2 问卷设计与发放
        4.6.3 实证分析与结论
    4.7 街区调研总结
        4.7.1 街区景观保护价值
        4.7.2 街区现状问题原因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鱼山历史文化街区景观保护策略
    5.1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保护原则
        5.1.1 历史风貌的整体性原则
        5.1.2 街区功能定位的准确性原则
        5.1.3 街区景观的真实性原则
        5.1.4 街区景观的可持续性原则
    5.2 基于物质要素的保护策略
        5.2.1 微调街区用地类型
        5.2.2 优化街道步行及公共交通网络
        5.2.3 实施建筑功能置换与再利用
        5.2.4 保护街区景观视线通廊
    5.3 基于非物质要素的保护策略
        5.3.1 完善多方参与保护机制
        5.3.2 加强街区文化传承力度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全球化带来延安风貌特色消逝
        1.1.2 圣地延安更需要特色的城市风貌
        1.1.3 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问题突出、急需研究优化
    1.2 相关概念与界定
        1.2.1 城市风貌
        1.2.2 城市特色
        1.2.3 城市风貌特色
    1.3 城市风貌研究综述
        1.3.1 国外城市风貌研究
        1.3.2 国内城市风貌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对象和范围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范围
    1.7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城市风貌特色基础理论研究
    2.1 城市风貌基础理论
        2.1.1 城市风貌与相关学科的关联
        2.1.2 城市风貌的基本特征
        2.1.3 城市风貌系统的构成要素
    2.2 城市特色基础理论
        2.2.1 城市特色的来源
        2.2.2 城市特色的基本特征
        2.2.3 城市特色的价值
    2.3 城市风貌特色评价理论
        2.3.1 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评价体系
        2.3.2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
        2.3.3 城市风貌现状特色评价因子的选择原则
        2.3.4 城市风貌现状特色评价因子的选择方法
    2.4 城市风貌特色理论实践运用的思索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延安市风貌特色构成要素与特征研究
    3.1 延安市风貌特色构成要素
        3.1.1 城市形态演进
        3.1.2 自然环境要素
        3.1.3 历史文脉要素
        3.1.4 城市文化要素
        3.1.5 定位目标要素
    3.2 延安市风貌特色意象调研
        3.2.1 调研范围与分区
        3.2.2 意象调研
        3.2.3 访谈调研
    3.3 延安市风貌特色要素总体特征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七里铺片区现状风貌特征与风貌特色评价研究
    4.1 七里铺片区风貌现状概况
        4.1.1 位置与范围
        4.1.2 现状风貌构成要素
        4.1.3 上位规划定位
    4.2 七里铺片区现状风貌特色评价模型构建
        4.2.1 评价因子的确定
        4.2.2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4.2.3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评分研究
        4.2.4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因子现状问题小结
    4.3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评价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规划实践
    5.1 定位分区
        5.1.1 特色定位
        5.1.2 分区结构
    5.2 整体控制
        5.2.1 凸显自然山水格局——保基质
        5.2.2 优化人工空间格局——构秩序
        5.2.3 加载城市文化信息——赋内涵
    5.3 意象强化
        5.3.1 强化路径秩序
        5.3.2 拓展开放节点
        5.3.3 统一城市色彩
    5.4 有效修补
        5.4.1 改造建筑立面体现地域特色
        5.4.2 优化广场节点传承人文特色
        5.4.3 整治广告牌匾赋予文化特色
    5.5 重点表达
        5.5.1 核心空间特色体现
        5.5.2 七里铺街景整治
    5.6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历史名城形象标志设计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价值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象的研究动态
        1.3.2 城市品牌形象和城市形象标志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历史名城形象标志设计现状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形象
        2.1.2 城市形象标志
        2.1.3 历史名城形象
    2.2 历史名城视觉形象建立现状
        2.2.1 历史名城视觉形象的建立
        2.2.2 历史名城形象标志设计现状
    2.3 历史名城形象标志设计问题
        2.3.1 形象定位失准
        2.3.2 设计表现趋同
        2.3.3 内涵传达不足
    2.4 本章小节
3 历史名城形象定位和标志设计方向
    3.1 历史名城形象的定位
        3.1.1 历史名城的分类
        3.1.2 历史名城形象定位原则
        3.1.3 历史名城形象定位的三维度
    3.2 历史名城形象标志设计方向
        3.2.1 简约而不简单
        3.2.2 抽象而见内涵
        3.2.3 人性而不失理性
    3.3 本章小节
4 历史名城形象标志造型塑造
    4.1 简——以图形为主的造型形态
        4.1.1 完形视觉原理
        4.1.2 以图形为主的造型表现
    4.2 融——以文字为主的造型形态
        4.2.1 融通古今:文字设计的溯源
        4.2.2 融会贯通:以文字为主的造型表现
    4.3 和——综合元素的造型形态
        4.3.1 综合元素的表现特征
        4.3.2 和:形与义的统一
    4.4 本章小结
5 历史名城形象标志色彩表现
    5.1 城市形象标志色彩感知
        5.1.1 色彩的心理影响
        5.1.2 色彩的感知
    5.2 城市形象标志色彩转化
        5.2.1 城市色彩意象
        5.2.2 标志色彩的转化
    5.3 历史名城形象标志色彩表现
        5.3.1 色彩的属性
        5.3.2 城市形象标志色彩的表现
    5.4 本章小结
6 历史名城形象标志设计——以邯郸市为例
    6.1 邯郸城市形象定位
        6.1.1 邯郸市“前后”维度分析
        6.1.2 邯郸市“内外”维度分析
        6.1.3 邯郸市“虚实”维度分析
    6.2 邯郸城市形象标志设计
        6.2.1 以图形为主的标志设计
        6.2.2 以文字为主的标志设计
        6.2.3 综合元素的标志设计
    6.3 邯郸城市形象标志展示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内外城市形象标志调查样本
附录2 邯郸市本地人城市视觉形象调查问卷
附录3 邯郸市标志设计释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0)山水环境中建筑高度控制设计研究 ——以昆明滇池度假区关坡山片区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内涵提升需求
        1.1.2 快速城市化中的城市特色风貌缺失
        1.1.3 昆明城湖时代来临,进入关键时期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山水环境
        1.3.2 建筑高度控制
        1.3.3 城市设计
    1.4 国内外关于建筑高度控制的研究综述
        1.4.1 国内
        1.4.2 国外
        1.4.3 文献评述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1.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实践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 山水环境相关理论
        2.1.2 视觉景观相关理论
        2.1.3 城市意象相关理论
        2.1.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相关理论
        2.1.5 生态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2.2 现有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总结
        2.2.1 分区控制法
        2.2.2 眺望控制法
        2.2.3 分区与眺望控制结合
        2.2.4 建筑外轮廓保护法
        2.2.5 香港城市设计导则对建筑高度的控制
        2.2.6 天际线保护法
    2.3 建筑高度控制实践案例与解析
        2.3.1 苏黎世建筑高度控制
        2.3.2 杭州建筑高度控制
        2.3.3 南京老城区建筑高度控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水环境中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构建
    3.1 山水环境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3.1.1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3.1.2 山水环境与建筑高度的相互影响关系
    3.2 山水环境中的建筑高度控制原则
    3.3 山水环境中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
        3.3.1 视廊控制
        3.3.2 山水环境周边建筑高度控制
        3.3.3 人文历史环境周边建筑高度控制
        3.3.4 重要节点的建筑高度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水环境中建筑高度控制实证研究
    4.1 上位规划解读
        4.1.1 城市风貌特色
        4.1.2 环滇池空间形态与城市天际线控制规划
        4.1.3 昆明市度假区大渔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2 关坡山片区概况
        4.2.1 区位
        4.2.2 功能定位
        4.2.3 现状分析
        4.2.4 设计框架
    4.3 片区整体风貌特色分析
        4.3.1 自然人文风貌
        4.3.2 生态格局分析
        4.3.3 关坡山片区风貌对建筑高度的影响
    4.4 关坡山片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构建
        4.4.1 景观眺望系统构建
        4.4.2 建筑高度控制方法体系构建
    4.5 设计成果
        4.5.1 关坡山片区整体空间形态
        4.5.2 片区规划分析
        4.5.3 建筑轮廓线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之处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不足
        5.3.2 对未来城市风貌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四、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学魅力(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2]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3]北京市重点文化精华区街道建筑色彩数据库构建与保护策略研究[D]. 马宝林.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4]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D]. 王清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5]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研究 ——以正定历史城区为例[D]. 崔宇航.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基于设计伦理的北京老城公共雕塑艺术研究[D]. 靳艺.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青岛鱼山历史文化街区景观保护研究[D]. 王丽萍.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8]延安市七里铺片区风貌特色规划研究[D]. 杨东. 长安大学, 2020(06)
  • [9]历史名城形象标志设计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D]. 张煜.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10]山水环境中建筑高度控制设计研究 ——以昆明滇池度假区关坡山片区城市设计为例[D]. 万鑫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历史文化名城的审美魅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