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停搏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磷酸肌酸停搏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一、磷酸肌酸停搏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苏圣婴,田秋生[1](2021)在《磷酸肌酸不同给药方案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两种磷酸肌酸给药方案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药方案为磷酸肌酸与0.9 %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于术前2 d及手术当天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用药方案为磷酸肌酸与心肌停搏液混合后于术中灌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脏自动复跳率92.50 %与对照组的87.5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辅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 h使用多巴胺及肾上腺素的患者均少于同组术后6 h;术后6 h、12 h,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活性较术前更高,且观察组患者CK–MB活性高于同时间对照组,cTnI活性低于同时间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时,采用磷酸肌酸与心肌停搏液混合后于术中灌注的给药方案能获得更理想的临床疗效。

沈成,王龙,雷鸿[2](2018)在《磷酸肌酸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磷酸肌酸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科学引文索引(SCI),Embase,VIP,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手工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磷酸肌酸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2月。由2位文献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在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RCT,共464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磷酸肌酸组的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1.36,95%CI 1.221.52,P<0.000 01);(2)主动脉阻断开放24 h后磷酸肌酸组静脉血中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MD=-2.90,95%CI-5.19-0.60,P=0.01);(3)主动脉阻断开放24 h后磷酸肌酸组的静脉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MD=-1.49,95%CI-2.02-0.97,P<0.000 01)。结论磷酸肌酸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心脏复跳率,并能减轻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等相关不良预后的发生。

宁玉林[3](2014)在《磷酸肌酸停搏液不同浓度下保护心肌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磷酸肌酸停搏液保护心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在冷血停搏液中灌注磷酸肌酸停搏液10 mmol/L,对照组在冷血停搏液中灌注磷酸肌酸停搏液20 mmol/L,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开放前及开放后2 h、24 h、48 h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术中复跳时间及复跳率,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主动脉开放前及开放后2 h、24 h、48 h cTnI及CK-MB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心脏均自动复跳,复跳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心脏复跳时间[(57.6±31.4)s vs(87.4±36.2)s]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9.15±3.64)h vs(12.87±3.14)h]明显短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14%vs 33.33%),术后1 d、2 d肾上腺素、多巴胺、米力农应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作为心脏停搏液成分的磷酸肌酸停搏液可有效减少缺血/再灌注对心肌造成的损伤,其使用浓度以10 mmol/L为宜,增加浓度不能更进一步改善心脏功能。

何玉稳[4](2014)在《磷酸肌酸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磷酸肌酸停搏液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冷血停搏液中不灌注磷酸肌酸,对观察组患者冷血停搏液中灌注磷酸肌酸,对两组心肌保护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的使用剂量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盐酸肾上腺使用量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阻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脏复跳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对照组患者LDH、CK-MB以及CK值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停搏液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能够对患者心肌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加快患者心肌功能的恢复速度,并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刘瑜,孙成超,姜晓芬[5](2013)在《磷酸肌酸钠停搏液对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对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术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82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常规使用4∶1含血心脏停搏液;(2)外源性磷酸肌酸钠组(CP组),在心脏停搏液中加入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于转机前及术后24h分别采血测定心肌酶谱,记录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机械通气等情况。结果:CP组的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P<0.05);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量均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心脏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钠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利于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

谭年喜[6](2013)在《磷酸肌酸含血停搏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肌钙蛋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磷酸肌酸(CP)停搏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肌钙蛋白I(cTnl)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拟行二尖瓣或/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40)采用普通含血停搏液,实验组(n=40)在含血停搏液中加入10mmol/L的磷酸肌酸。检测两组患者主动脉开放前、开放后6h、24h及48h中心静脉血心肌钙蛋白I(cTnl)含量,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恢复情况,并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估患者术后第12-15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主动脉开放后6h、24h及48h,实验组cTnl显着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脏自动复搏率显着提高(P<0.05),术后多巴胺用量显着减少(P<0.05),术后第12-15个月生活质量显着提高(以PF、RP、GH和VT等4个维度评价)(P<0.05)。结论:磷酸肌酸加入停搏液能降低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肌钙蛋白I(cTnl)的水平,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徐鲁峰,张心雨,宋强,于金贵[7](2012)在《40例先心病患者麻醉术中应用磷酸肌酸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手术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40例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注射磷酸肌酸停搏液与冷晶体高钾停搏液,两组患者均于体外循环前、进行主动脉阻断10min,在手术后2h和12h时,抽取两组患者中心静脉血液3mL,分别测其肌酸激霉同工酶和肌钙蛋白的浓度;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磷酸肌酸组的临床观察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的浓度均在主动脉阻断后开始上升,再转流结束后达到了高峰,与体外循环前比较,差异性极强(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在主动脉阻断后,各个时段点的升幅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心病患者在采用磷酸肌酸进行麻醉时,对患者的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林俊豪[8](2011)在《HTK液和冷血停搏液对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比较HTK液(hiatidine-ketoglutarate-tryptophan, HTK)I和冷血停搏液两种心肌保护液,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研究方法: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重≤10kg)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冷血停搏液(X组,血与晶体灌注液4:1,25m1/kg,每30分钟复灌)和HTK液(H组,40m1/kg,6min灌注完毕,无需复灌),每组20例。观察心脏复跳情况,阻断前、停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后12h、24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 CK-MB)、肌钙蛋白I(Treponin I, cTnI)、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dopamine, DA)的使用、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 (intensive care unit, ICU)停留时间。结果:1.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儿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自动复跳率(两组分别为94.74%、8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儿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性肌力药多巴胺(dopamine, DA)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使用时间HTK液组明显短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4.术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NTI)的变化HTK液组小于冷血停搏液组(P<0.05)。结论:1.HTK液作为一种细胞内液型心脏停搏液,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心脏复跳后早期心功能的恢复。2.与冷血停搏液相比,HTK液正性肌力药多巴胺使用时间较短,且术后早期心肌酶释放较少,能更有效地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于婴幼儿未成熟心肌,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刘帅洲,刘邕波,刘陶文[9](2011)在《未成熟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心肌保护是心脏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熟心肌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能量代谢及对缺血缺氧耐受性方面均有别于成熟心肌,对其保护存在特殊性。本文将从预处理、外源性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蔡超俊[10](2011)在《外源性PCr抗动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脑源性MODS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外源性磷酸肌酸(PCr)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并发脑源性多器官损伤(CMODS)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1.雄性SD大鼠,体重250~28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Cr0.5g·kg-1(PCr0.5)组,PCr1.0g·kg-1(PCr1.0)组以及阳性药Nimodipine (Nim)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正常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并于再灌4、24h对其进行行为学评分;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记录大鼠术前,缺血2h(再灌0h),再灌6、24h的心电图变化;HE染色观察脑、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再灌注损伤24h时脑、肺组织中CD14的阳性表达情况。2.雄性昆明小鼠,体重20~25g,分组同上。采用双侧劲总动脉反复结扎再灌法制备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全脑缺血再灌注2h后小鼠脑、肺组织中CD14蛋白表达。结果:1.外源性PCr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RF)损伤及CMODS的影响缺血再灌4h,24h时,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评分为(8.60±1.00, 8.30±1.10),与模型组比较,PCr0.5(5.80±1.70, 5.00±1.30)、PCr1.0 (5.60±1.60, 4.70±1.50 )组行为学评分显着降低(P<0.05)。再灌24h时,PCr0.5 [(6.00±3.40)%],PCr1.0[(5.50±3.40)%]脑梗死体积均显着低于模型组[(27.00±7.70)%] (P<0.05)。缺血再灌期间模型组大鼠ECG波形较正常有明显改变,表现为QRS波增高增宽,J点显着抬高(0.328±0.089)甚至与T波融合,部分还出现尖端扭转;PCr干预可显着改善ECG波形变化并降低J点升高[PCr0.5(0.265±0.049),PCr1.0(0.227±0.033)]。大鼠脑、肺组织切片HE染色镜下可见组织结构破坏,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等明显病理学变化,不同剂量PCr处理均可明显示减轻损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时大鼠脑、肺组织内CD14表达甚微[(3.72±4.31)%,(2.92±2.24)%],而缺血再灌24h时表达率升至[(39.70±9.25)%, (53.15±10.32)%],PCr0.5 [(23.50±7.44)%,(36.78±7.25)%],PCr1.0 [(19.60±6.32)%,(32.56±4.67)%]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2.外源性PCr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GBI/RF)损伤及CMODS的影响缺血再灌2h时, PCr0.5、PCr1.0给药组小鼠脑含水量[(79.43±0.80) %,(79.08±0.65)%],与模型组[(82.28±1.85)%]比较差异显着(P<0.05)。组织CD14测定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脑、肺组织内CD14蛋白表达(1.17±0.31,1.62±0.25) ,与正常(0.48±0.13,0.58±0.18)比较明显上调,PCr0.5,PCr1.0剂量组可显着降低CD14在小鼠脑、肺组织内的蛋白表达[(0.76±0.16,1.20±0.24), (0.71±0.17,0.97±0.19)] (P<0.05)。结论:1.实验所用线栓法及双侧劲总动脉反复结扎再灌法制备动物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模型,除可造成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损伤外还可引起远离组织器官的损伤,与临床脑缺血损伤病理过程相符。2.外源性PCr可显着降低动物全脑及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3.外源性PCr可明显减轻脑损伤所致心、肺组织结构及功能的继发性损伤(CM ODS)。4.外源性PCr抗CMODS作用机制与降低损伤后内毒素侵袭有关。5.本研究结果为外源性PCr在临床脑缺血性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确切的实验依据。

二、磷酸肌酸停搏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磷酸肌酸停搏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磷酸肌酸不同给药方案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多巴胺及肾上腺素使用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CK–MB和cTnI活性比较
3 讨 论

(2)磷酸肌酸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
    1.4 偏倚风险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
        2.3.2 主动脉阻断开放24 h后静脉血CK-MB水平
        2.3.3 主动脉阻断开放24 h后静脉血c Tn I水平
    2.4 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

(3)磷酸肌酸停搏液不同浓度下保护心肌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观察及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检测时段c Tn I及CK-MB浓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心脏复跳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复跳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比较
3 讨论

(4)磷酸肌酸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配制停搏液:
        1.2.2 应用停搏液:
        1.2.3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正性肌力药物应用剂量以及体外循环和心肌阻断时间对比:
    2.2 两组患者心脏复跳情况对比:
    2.3 两组患者血清心肌酶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3 讨论

(5)磷酸肌酸钠停搏液对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体外循环和停搏液灌注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术前一般情况比较
    2.2 ECC及术后一般情况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心肌酶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6)磷酸肌酸含血停搏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肌钙蛋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实验用药
    2.2 病例资料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术后电生理指标、正性肌力药物用量结果
    3.2 术前房颤患者术后恢复窦性心律情况的对比
    3.3 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
    3.4 术后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的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7)40例先心病患者麻醉术中应用磷酸肌酸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的比较:
    2.2 观察血清心肌标志物 (CK-MB、cTnI) 浓度变化:
3 讨 论

(8)HTK液和冷血停搏液对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局限性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未成熟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未成熟心肌保护的有关影响因素
2 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2.1 缺血预处理与未成熟心肌保护
    2.2 药物预处理与未成熟心肌保护
3 未成熟心肌保护的临床应用
    3.1 低温 (hypothermia)
    3.2 心肌保护液
        3.2.1 停搏液中添加代谢底物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影响
        3.2.2 停搏液p H值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3.3 温诱导
    3.4 超极化停跳液
4 结语

(10)外源性PCr抗动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脑源性MODS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二、文献综述
    (一) 正文
    (二) 参考文献
三、正文
    (一) 前言
    (二) 材料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四、附录
五、致谢

四、磷酸肌酸停搏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磷酸肌酸不同给药方案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苏圣婴,田秋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8)
  • [2]磷酸肌酸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J]. 沈成,王龙,雷鸿. 医学综述, 2018(16)
  • [3]磷酸肌酸停搏液不同浓度下保护心肌的临床效果分析[J]. 宁玉林. 中国临床研究, 2014(07)
  • [4]磷酸肌酸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J]. 何玉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02)
  • [5]磷酸肌酸钠停搏液对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J]. 刘瑜,孙成超,姜晓芬.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3(07)
  • [6]磷酸肌酸含血停搏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肌钙蛋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D]. 谭年喜. 中南大学, 2013(03)
  • [7]40例先心病患者麻醉术中应用磷酸肌酸的临床分析[J]. 徐鲁峰,张心雨,宋强,于金贵. 河北医学, 2012(10)
  • [8]HTK液和冷血停搏液对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的对比研究[D]. 林俊豪. 山东大学, 2011(06)
  • [9]未成熟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J]. 刘帅洲,刘邕波,刘陶文. 临床医学工程, 2011(09)
  • [10]外源性PCr抗动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脑源性MODS实验研究[D]. 蔡超俊. 大连医科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磷酸肌酸停搏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