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空间分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小空间分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一、小空间碎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梁晓博[1](2021)在《天基脉冲激光辐照小尺寸空间碎片动力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直径1-10cm数量级的小尺寸空间碎片在高速运动状态下,会对在轨卫星、空间航天器等造成巨大破坏。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近地轨道空间环境安全,高能脉冲激光主动移除小尺寸空间碎片技术,近年来己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主要围绕天基脉冲激光辐照厘米级小尺寸空间碎片的动力学行为展开相关研究,模拟分析与实验测试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与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成果可为脉冲激光主动移除厘米级小尺寸空间碎片的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指导。给出了不同激光脉宽、激光波长、激光功率对冲量耦合效应的相互作用规律;建立了脉冲激光辐照厘米级小空间碎片的流-固-热-等离子体多物理场耦合模型;获得了不同激光辐照时间、入射激光功率下厘米级小空间碎片产生等离子体羽流的影响规律;掌握了共面条件下多脉冲激光辐照厘米级小空间碎片主动降轨的变化规律;搭建了脉冲激光辐照厘米级小空间碎片主动降轨的虚拟场景演示平台,对天基脉冲激光辐照厘米级小空间碎片移除全过程进行了直观地三维仿真描述。研究结果表明:当脉冲激光功率变化2倍时,其对应的冲量耦合系数变化量约为0.04543;相同脉冲激光辐照时间作用下,厘米级小空间碎片表面等离子体羽流喷射速度随脉冲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作用时间40μs、激光功率500kW时,厘米级小碎片表面最大反喷羽流喷射速度可达到350m/s。随着激光脉冲数目、激光脉冲功率的增加,厘米级小空间碎片的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不断增大而近地点轨道高度不断减小;当脉冲激光功率达到500kW、激光脉冲数目为965时,经过4次辐照作用后厘米级小空间碎片近地点轨道高度降低到199.8km,即到达小于200km的坟墓轨道实现了厘米级小空间碎片的主动降轨。

李唯琳[2](2021)在《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建筑一体化是为了加强建筑与城市的功能和形态联系,形成城市空间网络下的一个统一系统,将建筑与城市因对立而产生的问题转化为整体空间的统一协调组织。通过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功能的集约、便捷的联系和和迅捷的转换,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生活习惯。本文从城市建筑一体化角度下对公共空间进行整合考虑,对新环境下公共空间的新特性进行系统性分析,试图从建筑和城市角度揭示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为城市建筑一体化下的空间设计与空间融合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首先对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历史发展做了梳理,明确了公共空间的定义,阐述相关理论与实践应用,并分析其驱动机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复合程度的公共空间进行类型化分析和图谱化辨析,明确了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定义——对城市与建筑公共空间统一的、综合的把握与设计,而非建筑视角下的复合公共空间设计。并总结其设计特征和原则,提出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两个趋势——建筑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呼应与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多向组织。接着通过大量案例的收集整理,对前文提出的两个趋势进行了分别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外部与内部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具体手法。最后对前文得出的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某综合体建筑的优化设计,对前文所得结论进行检验与思考。本文提出的城市建筑一体化下的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为建筑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以城市和社会的角度探讨空间设计所能够达到的高度,为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郭雨薇[3](2021)在《基于织补理念下的传统乡村街巷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建设的逐渐完善与经济的腾飞发展,使得人民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大都市的全方位多角度建设已经日趋完整,早期城镇化给乡村带来干净整洁的环境、规划合理的街道、宽敞高大的房屋,同时,由于各项乡村规划政策对西方建设的盲目追赶,带来了乡村规划与城镇建设的趋同,使得乡村出现环境风貌缺失、传统文脉保护与利用不足、功能落后、景观活动空间较少等问题。在乡村中公共活动空间数量少且面积狭小,大多数村民多聚集在街巷及房前屋后活动,居住场所周边闲置的空间总利用率低,适用人群单一,因此,根据乡村规划的发展水平和禁止大规模拆建的实际情况,从“织补”理念入手,以村民“时空”中公共空间的行为与乡村自然格局和区域文化肌理保护为经纬线的“织补”方式解决乡村片段化发展的问题。在新时代和新特征的要求下,将乡村的理想生活编织到当今乡村的真实场景中,全面改善乡村环境,完善公共设施,促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将旧时乡村回忆和现代生活方式完美结合。论文整体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的来源,理念研究现状,设计目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制定论文框架,完善研究基础,并为后续的详细研究提供便利;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比国内外相关理念,分析“织补”理念优势,对政策支持、现有实践进行总结,并分析出“织补”理论与传统乡村保护及街巷公共空间设计的契合关系;第三部分,对于实践选址乡村情况进行说明,对村民日常行为活动及地点进行调查及分析。选出不同年龄段的代表,说明不同人群的活动选择性与活动地点的不同,从而寻求织补的侧重方向;第四部分,分析选址乡村整体环境与街巷公共空间的现存问题,基于“织补”理念,提出问题解决的设计策略。对选址乡村街巷公共空间设计原则与空间、功能、环境、植物、户外家具等方面进行织补策略细分;第五部分,阐述“织补”理念在传统乡村的实践应用,通过对河北省承德市老年沟村的具体设计,验证提出的“织补”策略是否正确与合理,并为其他乡村建设提供范例;结语对论文研究与设计实践进行总结,说明解决的问题与现实情况下未达到的问题,对“织补”理念在传统乡村的发展提出展望。本文旨在拓宽“织补”理念的应用范围,发展其在乡村公共空间的指导作用。以“织补”理念为设计与建设方法指导,希望通过设计研究能够提升乡村街巷公共空间的功能性与促进交流的氛围,从而提升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激活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整体活力与精神文明建设。

冯怡[4](2021)在《血管抑制剂类抗癌药物的QSAR研究》文中指出恶性肿瘤就是困扰人们已久的癌症。癌细胞之所以难以被治愈是因为其并非如正常细胞一般被人类的调控系统所支配,并且它不止会对其周围的组织造成损害,还会在身体内进行扩散损害其他部位的组织。因此,寻找靶向性好且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物是医学界一直追求的目标。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具有靶向肿瘤血管,副作用小,剂量小,疗效高,耐药性小等特点,是当今抗癌药物设计方面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HPTPβ)类、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FGR-2)类、喹唑啉类以及胸苷磷酸化酶(TP)类血管抑制剂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新化合物设计及化合物与大蛋白结合方式的研究,研究结果为抗癌药物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五种血管抑制剂类抗癌药物的具体研究如下:1.以Topomer CoMFA(易位体比较分子立场分析法)为手段,以新基团搜寻为目的,首先对一系列HPTPβ类抑制剂分子创建了结构-活性模型,根据模型的验证系数、标准误差等参数可知此模型能实现对化合物活性的准确预测,证明了所建立模型是理想的。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使用Topomer search在ZINC数据库中进行筛选,以此为依据设计出5个小分子。然后利用Surflex-dock技术对抑制剂小分子与大蛋白三维结构之间的结合模式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新设计的5个药物小分子可与蛋白酶很好地结合并形成多个稳定的氢键。QSAR研究结果可为HPTPβ类血管抑制剂药物的合成提供理论参考。2.对35个MMP-2类抑制剂通过Topomer CoMFA技术进行了建模分析。所建最优模型的非交互验证系数r2的值和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的值分别为0.967和0.881。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使用Topomer search在ZINC数据库中进行筛选,设计出5个较为理想的新化合物。根据构建模型的参数数据可知,该模型能实现对化合物活性的准确预测,自身稳定性也值得信任,而且设计出的系列新分子与大蛋白的结合较为稳定,所以基于R基团搜索的Topomer Search技术能为MMP-2血管抑制剂类抗癌新药设计提供依据。3.借助Topomer CoMFA技术和分子全息定量结构-活性(HQSAR)技术相互验证对VEFGR-2类衍生物进行研究,分别建立QSAR模型。从参数数据可知利用这两种方法构建的模型对VEFGR-2类化合物而言预测性理想、稳定性可靠。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使用Topomer search在ZINC数据库中进行筛选,以此为依据设计新化合物并对其活性进行预测,所设计的化合物中有8个是较为理想可以进行后续工作的。最后对保留的化合物进行了分子对接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QSAR的研究结果均可为VEFGR-2类血管抑制剂的新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4.对喹唑啉类化合物使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因子分析法(CoMSIA)和HQSAR法建立了 QSAR模型。建模数据表明这三种方法所建模型对喹唑啉类化合物的活性值均能准确预测。其中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模型中的q2=0.621,r2=0.959;比较分子相似因子分析法模型中的q2=0.522,r2=0.961;最理想的分子全息定量结构-活性模型中的q2=0.533,r2=0.871,L=199。此外,以分子对接技术为手段探索了系列化合物与受体蛋白之间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氢键为喹唑啉类化合物与大蛋白的结合提供了较大的贡献。这些QSAR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设计更高活性的喹唑啉类血管抑制剂抗癌药物奠定了基础。5.借助CoMFA、CoMSIA手段对30个胸苷磷酸化酶(TP)类衍生物进行了 QSAR分析。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模型中的q2=0.697,r2=0.920;比较分子相似因子分析法模型中的q2=0.692,r2=0.912。统计参数表明,所建两种最优模型均可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根据等电位图设计了 5个新TP衍生物分子,此外,以分子对接技术为手段探索了系列化合物与受体蛋白之间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氢键为TP类化合物与大蛋白的结合提供了较大的贡献。

孟雪[5](2020)在《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少年儿童群体,其中近1.8亿儿童居住在城市中。关注儿童权益,创造适宜他们生活的城市环境,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我国人口结构转型关键时期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2016年,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现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鼓励新生人口的生育与抚养。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得儿童福利相关基本需求获得不断释放,并对儿童居住生活的物质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城市儿童面临着健康水平下降、伤害事故频发、自然观缺失与心理问题等多重危机。如何调整资源配置与改善环境质量,营建儿童支持性环境,成为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以承载儿童日常生活的住区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住区空间环境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其优化思路与改善对策,以期为城市住区层面的儿童友好环境设计提供实践指导。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系统调查,从多个层面剖析儿童友好理念与住区空间环境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解析相关理论基础,明确物质空间为切入点的儿童友好环境研究理论认知原型;通过回顾与总结国外儿童友好环境建设经验,明晰实践中的实施要点与物质空间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视角进一步限定,从环境行为视角出发探究住区空间与儿童行为的内在关联,并结合住区功能维度与儿童发展需求,提出优化目标。在系统调查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观察、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明确儿童与家长环境感知偏好、儿童活动时空特征以及现存空间环境关键问题,并综合调查结果,建立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集。建构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是提出优化思路的重要前置条件,有助于明确现存关键问题,并为后续改进提供可靠依据。研究基于前文理论研究与系统调查,遵循量表开发流程对儿童友好度评价量表进行开发,以我国4座大型城市为主要调研区域,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运用测量恒等性分析证实其对于跨年龄儿童群组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依据路径系数计算指标权重,建立包含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的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环境儿童友好度对于居住满意度的影响。量化分析环境儿童友好水平的影响效用,有助于明晰如何通过环境改善提升居住满意度,并为优化设计提供适时反馈。研究以生活满意度模型为原型,提出改进后的理论模型,明确环境儿童友好度在其中的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基于调研问卷样本数据,采用多重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对环境儿童友好度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效果进行检验。围绕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的6项核心指标,结合影响检验结果,本文对优化设计要点进行系统凝练,提出符合城市住区共性需求、具有普适性的优化设计对策。具体来说,分别从游憩资源补充、步行环境改善、街区交通组织、服务设施完善、邻里氛围塑造与环境风险防控6个方面提出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对策。本文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城市住区空间环境系统构成,探究其科学评价方式与优化设计思路。研究成果可为住区空间环境量化分析与客观评估提供可靠支撑,为住区空间环境设计与既有环境更新提供实践指导,并为相关设计导则研发与规范制定提供参考,对于推进儿童友好住区与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贾明皓[6](2020)在《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时域天文学、系外行星搜寻、空间碎片监测是当今天文及相关应用的研究热点方向,由此需要天文观测设备有更高分辨率、更灵敏的探测能力,并且可以更持续地监测目标。这些需求需要天文设备硬件技术和自主观测控制软件技术配合发展。为了获得更好的视宁度、更长的观测时间,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设备会选择在高原、极地、太空等环境建设,这些环境人类难以常驻,决定了设备必须支持自主观测的能力,并可以被远程控制。同时,天文观测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并向网络协同观测的趋势发展。为了减少人员维护成本,集中统一管理,提高观测效率,需要加强远程自主观测的发展,建设一个更高层次的网络观测平台。另一方面,望远镜口径越来越大,设备模块越来越多,层级越发复杂,为了降低使用复杂度,兼顾不同使用场景,并且加强数据采集和故障分析平台的建设,需要建设具备多接口层次的控制软件系统。相比于国际上BOOTES、LCOGT等项目中成功实施智能化的自主观测以及远程控制组网,国内远程自主观测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已有围绕RTS2技术,在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圆顶结合气象站自动化控制、量子1.2米望远镜天文成像端控制系统,LAMOST及丽江2.4m望远镜升级改造等方向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也有各个单位围绕各自设备开展对远程自主观测技术的探索,包括对南极天文观测,空间碎片观测平台,大型望远镜观测设备自主控制等,但在完全无人值守的自动化观测,以及望远镜组网观测方面,还需要有进一步的突破。本文围绕南极天文台的进一步建设、空间碎片监测网的组建、以及WFST拼接相机控制子系统这些新课题开展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首先对于小型望远镜种类多,设备不尽相同,需要提高软件实现的复用性,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对业务进行建模;对于南极天文,需要增加远程控制的稳定性,在高延迟低带宽的卫星网络下提高控制效能;对于空间碎片监测灵活的观测需求,要完善远程自主观测控制的构架,采用更先进的框架开发,完善自主观测过程,为站点组网打好基础;对于国内首个大型拼接相机的硬件平台,需要针对其多种使用场景提出完备的控制平台方案。本论文首先明确了自主观测和控制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自主观测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并介绍了南极天文、空间碎片监测和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相机这三个需要重点发展自主观测技术的场景。本文对自主观测以及远程控制的整体架构做了定义:硬件设备层、设备控制层、观测控制层、用户服务层。为了降低模块开发复杂度,本文对设备控制层中的不同设备模块做了通用化的定义和设计,对典型设备模块做状态机分析和故障场景分析,对自主观测业务做建模,论述了一般化的观测业务,对自主观测流程中的调焦、平场、导星提出实现方案。对于南极天文,本文在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等项目中实现了一套远程自主观测控制框架,对框架依赖的RTS2技术做了分析,介绍了 RTS2的接口扩展方法以及面向远程自主观测的模块开发。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在南极高延迟低带宽网络条件下主-从架构的远程控制。该框架可以作为南极天文台运控的原型。对于碎片观测,本文分析其业务及所需功能,明确其组网构架,基于ZeroMQ和Protobuf的望远镜自主观测控制框架RACS2,实现了碎片自主观测的业务功能,并以兴隆碎片观测望远镜为例,提出一种云量分析方案,用于完善自主观测的天气判断。对于恒星观测模式,实现了碎片目标信息提取方法。对于WFST相机控制系统,本文设计其远程控制框架,基于微服务的设计思想,划分设备功能模块和业务模块,并对相机、配置、数据存储等关键模块做了初步设计。针对拼接相机的特点,设计基于MEF(multi-extension FITS)的文件存储方式,兼顾了对现有天文软件的兼容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如下:1)完善了自主观测平台的一般化架构定义和功能设计,提炼了南极天文以及碎片观测涉及的望远镜的各设备模块特性,给出了基本属性、状态机、故障事例的定义与分析。对于自主观测业务流程也加以分类并介绍了实现方法。基于RTS2框架,提出基于REDIS对其消息接口做扩展,并将RTS2和Tornado WEB服务框架结合,针对南极低带宽高延迟网络,构建了南极天文设备组网运行控制的原型。2)针对碎片观测业务,基于ZeroMQ和Protobuf的观测控制框架(RACS2)完成了首个碎片自主观测控制平台,配合Python脚本灵活使用,很好地满足碎片观测的功能需求。3)针对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大型望远镜拼接相机,对其远程控制平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场景的功能需求和关键约束,对相机控制做了多层次多接口形式的设计,基于微服务的思想将功能模块做拆分,方便模块独立开发和调试。

尹秀娟[7](2020)在《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与现实社会并存的虚拟社会,一方面承载了现实社会的部分矛盾,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发展困境和窘迫;另一方面也相对地独立于现实社会,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了形成了虚拟性、隐匿性、开放性等特点。作为人类发展空间的新拓展,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虚拟社会内部矛盾等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甚至是全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关于异化的主要思想,选取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在虚拟社会中的异化问题,作为切入点开展研究,显然是对这一背景下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自然回应。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正是在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思想的指导下,本文以虚拟社会生产资料的改变对生产方式的影响、虚拟社会实践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虚拟劳动对虚拟主体的影响作为研究的主要框架,以虚拟社会从萌芽、现阶段发展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情况作为暗线,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引领,研究了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主体对异化的扬弃、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未来虚拟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等核心问题,同时分章节地集中探讨了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虚拟社会的本质及主要特征问题、虚拟生存的价值及人类虚拟生存困境问题、虚拟社会中个人主体的异化问题、虚拟社会中虚拟主体异化的扬弃问题、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心智发展、数字劳动及人的进一步解放等问题。基于案例分析和互联网产业前景判断,在对“虚拟”条分缕析过程中,明确了虚拟社会形成的基础与条件,指出了虚拟社会的存在有其自身的规则外,它在本质上是人类用数字化的方式对现实社会的虚拟表述,是人类自身需要的技术表达。由于人类在自身发展中,还没有寻求到调节虚拟需要和现实需要矛盾的平衡机制,导致了主体发展必须面临的哲学困境、主体发展所陷入的时空困境、主体发展带来的精神困境、主体发展中的虚拟生存困境,进而产生了个体主体在虚拟社会的异化。个体在虚拟社会中异化的同时,也凸显出个体对虚拟生存的需要,彰显了虚拟生存的意义。扬弃虚拟生存中的出现的主体异化不仅需要个体在虚拟生存中强化对虚拟社会基本规则的尊重,也需要通过对虚拟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理环境、的治理来实现人的更大发展自由。而以人工智能为基本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推进人的心智发展,以及互联网共产主义的萌芽,都为人类超越虚拟提供了极大条件,为人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极大可能。

成喆[8](2019)在《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环境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世界范围内城市正向着高密度、紧凑化发展,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也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急功近利的发展造成了城市中生态环境与艺术环境的缺失。但是在高密度的建成环境下,建设大规模城市公园的条件十分有限。为了解决我国城市高密度区公共绿色开放空间不足,市民户外活动空间质量较差的现实问题。本文立足我国城市建设现状,提出了在城市高密度区进行尺度亲和的城市公共绿色开放空间口袋公园环境设计研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国内外优秀案例研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现状,首次提出了城市高密度区的概念,并对其和口袋公园的概念下定义。通过文献分析法提出国内外口袋公园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在跨文化的对比中思考我国的发展之路。通过肤哦国内外优秀案例的研究,总结出值得借鉴的经验。以长江三角洲和武汉地区典型的城市高密度区等口袋公园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研和热力地图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国内城市高密度区常见的三类口袋公园:住宅型、商业型和交通型。重点研究了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等共有特点和功能以及不同类型口袋公园的展开环境设计分析。最后从设计程序和设计策略两方面提出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的设计要点,以期对我国城市口袋公园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张楠[9](2016)在《微米级粉体物理法制备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刀片撞击粉碎、球磨粉碎、磨碎三种机制对Al颗粒、聚酰亚胺颗粒、光学玻璃进行超微粉碎,讨论了粉碎机制、粉碎时间、粉碎环境对粉碎效果的影响。并将不同粒度的粉体用作脉冲激光烧蚀的工质,测得各粒度粉体的冲量耦合系数,分别用不同能量、不同频率的激光对三种材料44μm以下的超细粉体进行激光烧蚀,并测试其冲量耦合系数,讨论了粉体粒度、激光能量和激光频率对冲量耦合系数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在相同的粉碎条件下,刀片撞击粉碎Al颗粒、聚酰亚胺颗粒、光学玻璃所得到的粉体粒径更小、更均匀,并且粉体颗粒更趋近于球形,确定为刀片撞击粉碎作为获得碎片的主要机制;(2)刀片撞击粉碎机制下,一个小时之内,随着粉碎时间的延长,Al粉、聚酰亚胺粉、光学玻璃粉的粒径都逐渐减小,最小可达到44μm以下;(3)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粉碎,Al颗粒、聚酰亚胺颗粒、光学玻璃的粉体粒径与大气环境下的粉体粒径变化不大,真空环境对粉碎效果几乎没有影响;(4)在粉碎过程中加入液氮后,Al颗粒、聚酰亚胺颗粒、光学玻璃的粉体粒径均有增大的趋势,液氮的加入不利于粉碎过程中粉体粒径的减小;(5)三种粉体不同粒度的激光烧蚀实验表明:Al粉、聚酰亚胺粉的冲量耦合系数随着粉体粒径的增大呈上升趋势,聚酰亚胺粉的冲量耦合系数上升较快,最高为44μm以下可达到29.4 dyne/J,Al粉的冲量耦合系数最小,光学玻璃粉的冲量耦合系数对粉体粒径的变化不敏感;(6)三种粉体不同激光能量的激光烧蚀试验表明:Al粉、聚酰亚胺粉、光学玻璃粉的冲量耦合系数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Al粉的冲量耦合系数上升较慢,聚酰亚胺粉的冲量耦合系数上升较快,并且在激光器电压为600 V时达到最大,为44.0 dyne/J,之后呈下降趋势。7)三种粉体不同激光频率的激光烧蚀试验表明:Al粉、聚酰亚胺粉、光学玻璃粉的冲量耦合系数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呈上升趋势,Al粉的冲量耦合系数上升较慢,聚酰亚胺粉的冲量耦合系数上升较快,并且在激光频率为8 Hz时达到最大,为29.4dyne/J,之后冲量耦合系数随激光频率的增大变化不明显。

彭科科[10](2015)在《近地轨道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建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益增加的空间碎片严重威胁着在轨航天器的安全运行。对于已编目的大尺寸碎片,航天器可通过碰撞预警实施轨道机动躲避其撞击威胁;而对于数量众多、无法准确记录轨道的小尺寸碎片,需建立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描述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而通过风险评估对航天器采用适当的防护设计措施来抵御其撞击威胁。国际上已发布多种工程模型,但其建模数据源和数据处理手段并未完全公开,且认可度最高的ORDEM系列模型的最新版本对我国进行了技术封锁,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建立自主工程模型提出了迫切需求。基于上述现状,本文从组成近地轨道区域的各种空间碎片源出发建立工程模型,其中包括建模数据源的获取、建模数据源的数学处理方法以及工程模型建模方法及模型精度评估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基于欧空局最新发布的源模型分析获得各种空间碎片源的尺寸、面质比以及速度增量等参数的分布规律,明确了不同空间碎片源的特性。其次,提出不计周期项摄动影响的空间碎片轨道长期演化算法,为后续从源模型出发获取工程模型建模数据源提供了高效的轨道演化工具。轨道长期演化算法中重点分析地球非球形J2项、大气阻力、日月引力以及太阳光压等摄动源一阶解中的长期项,忽略周期项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气阻力的作用范围,确立了不同高度区域空间碎片轨道长期演化算法,并通过与STK软件运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轨道长期演化算法具有可靠的精度和较高的效率。第三,在地球外层空间三维网格离散化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离散空间碎片的轨道根数来计算空间碎片在空间单元内的停留概率,进而得到高效的计算空间密度和通量的算法。空间碎片在空间单元内的停留概率是计算空间密度和通量最核心的难点,利用源模型模拟生成的空间碎片环境演化数据量较大,通过计算空间碎片在空间单元内的停留时间进而得到停留概率的做法耗时久、效率低。为提高计算效率,通过等分空间碎片的平近点角获得空间碎片运行轨迹上一系列离散点,将空间碎片在空间单元内的停留概率用仅含轨道离散份数单一参数的“静态”函数直接表征,进而得到计算空间密度和通量的高效算法。该算法避开了停留时间的计算过程,将计算停留概率这一“动态”问题转化为“静态”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第四,基于编目物体历年数据信息以及溅射物和剥落物模型,分别建立了历年溅射事件和剥落事件统计数据表,引入源事件8年周期循环模型预测未来各种源事件数据表,结合各种源事件数据表以及轨道长期演化算法,模拟生成了各种源空间碎片环境演化数据,为建立工程模型提供建模数据源。基于历年编目物体数据以及溅射物和剥落物各自的产生特点,分别建立了1957年2010年的溅射和剥落事件统计数据表。对于未来空间碎片环境的变化趋势,引入源事件8年周期循环模型,建立了2011年2050年的各种源事件数据表。在此基础上,结合已开发的空间碎片轨道长期演化算法,利用欧空局最新源模型和各种源事件数据表模拟生成了1957年2050年各种源空间碎片环境演化数据。第五,建立了近地轨道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LEO-SDEEM并验证其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大气旋转因素对工程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以源模型模拟生成的各种源空间碎片环境演化数据作为建模数据源,以轨道根数离散化方法作为数据处理手段,建立了LEO-SDEEM模型,并通过与典型原位探测数据以及欧空局和NASA发布的空间碎片环境模型输出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工程模型的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假定大气的旋转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等,进一步分析了大气旋转因素对工程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大气的旋转不会显着改变空间碎片的总量,两种大气条件下各种碎片源随高度和轨道倾角的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大气旋转主要使各种碎片源在轨道高度1000km以下区域的分布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最后,基于已建立的LEO-SDEEM模型,以CSBM解体模型替代欧空局解体模型,分析解体模型不同参数分布对工程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利用CSBM解体模型生成了碰撞解体碎片环境演化数据,建立了基于CSBM解体模型的工程模型LEO-SDEEM(CSBM),通过比较LEO-SDEEM(CSBM)与LEO-SDEEM模型的差异,结果表明CSBM解体模型主要对工程模型毫米级及以上空间碎片预测结果有影响。综上,针对我国缺乏小空间碎片环境实测数据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从源模型出发建立近地轨道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的基本流程和思路,提出了高效的空间碎片轨道长期演化算法,开发了轨道根数离散化方法来计算空间密度和通量,生成了解体碎片、熔渣、粉尘、Na K液滴、溅射物以及剥落物的空间碎片环境演化数据,建立了近地轨道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LEO-SDEEM,分析了大气旋转以及解体模型不同参数分布等因素对工程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本文研究成果为航天器防护结构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进一步研究高轨空间碎片环境提供了技术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二、小空间碎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空间碎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天基脉冲激光辐照小尺寸空间碎片动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3 发展动态分析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脉冲激光辐照空间碎片的相互作用分析
    2.1 脉冲激光辐照空间碎片过程分析
    2.2 脉冲激光辐照空间碎片冲量耦合效应分析
        2.2.1 冲量耦合效应的作用特性
        2.2.2 冲量耦合效应的影响规律
    2.3 脉冲激光辐照空间碎片轨道动力学特性分析
        2.3.1 轨道动力学的相关理论
        2.3.2 空间碎片降轨过程的动力学建模
    2.4 本章小结
3 脉冲激光辐照空间碎片动态响应研究
    3.1 纳秒脉冲激光辐照空间碎片物理过程分析
    3.2 纳秒脉冲激光辐照空间碎片仿真模型的建立
        3.2.1 材料参数的设定
        3.2.2 模型网格的剖分
        3.2.3 边界条件及其控制方程的确定
    3.3 仿真过程分析及模型验证
        3.3.1 仿真过程分析
        3.3.2 模型验证
    3.4 本章小节
4 天基脉冲激光辐照小尺寸空间碎片主动降轨研究
    4.1 算例及结果分析
        4.1.1 不同入射激光功率下等离子体羽流传播特性
        4.1.2 不同作用时间下等离子体羽流传播特性
    4.2 天基脉冲激光辐照空间碎片主动降轨动力学分析
        4.2.1 激光脉冲数目对偏心率的作用规律
        4.2.2 激光脉冲数目对轨道半长轴的作用规律
        4.2.3 激光功率对轨道根数的作用规律
        4.2.4 主动降轨全过程的变化规律
    4.3 天基脉冲激光辐照空间碎片的可视化分析
        4.3.1 Matlab/STK仿真平台
        4.3.2 可视化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2)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中国城镇化发展加速进行
        1.1.2 城市高密度发展带来的建筑和城市问题
        1.1.3 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本章小结
2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历史发展与当代融合
    2.1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历史发展
        2.1.1 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
        2.1.2 追求形式美和秩序感的古典时期
        2.1.3 追求自由空间的现代建筑时期
    2.2 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相关理论
        2.2.1 空间复合化理论
        2.2.2 复合型城市理论
        2.2.3 城市建筑一体化理论
        2.2.4 城市共生思想
    2.3 一体化理念在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
        2.3.1 城市宏观层面控制
        2.3.2 城市街区层面组织
        2.3.3 建筑群体层面贯彻
    2.4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驱动机制
        2.4.1 快节奏社会下的行为需求
        2.4.2 功能集约化下的建筑需求
        2.4.3 紧凑化与立体化下的城市需求
    2.5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当代发展
    本章小结
3 集约与多样——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解析
    3.1 公共空间的基本构成
        3.1.1 空间界面
        3.1.2 行为路径
        3.1.3 组织模式
    3.2 不同复合程度的公共空间类型化分析
        3.2.1 普适性公共空间
        3.2.2 双重性公共空间
        3.2.3 复合性公共空间
    3.3 一体化公共空间与普适性公共空间图谱化辨析
    3.4 一体化下建筑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特征
        3.4.1 功能设置集约化、复合化
        3.4.2 空间组织自由化、平等化
        3.4.3 环境融合多样化、立体化
    3.5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原则
        3.5.1 整体性原则
        3.5.2 开放性原则
        3.5.3 多义性原则
        3.5.4 人性化原则
        3.5.5 连续性原则
    3.6 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两种趋势
    本章小结
4 融合与接续——建筑对城市空间的渗透呼应
    4.1 建筑外部界面的空间融合
        4.1.1 建筑空间透明化
        4.1.2 建筑界面模糊化
        4.1.3 建筑形态开放化
    4.2 建筑尺度形式的动态统一
        4.2.1 城市的室内化发展
        4.2.2 建筑的城市化拓展
    4.3 城市交通体系的立体衔接
        4.3.1 车行系统引入
        4.3.2 步行体系连通
    4.4 城市空间环境的接续活化
        4.4.1 城市活动的场所激活
        4.4.2 环境融入与肌理呼应
        4.4.3 城市空间的织补接续
    4.5 未来城市建筑统一体的方案设想
    本章小结
5 复合与重塑——城市复杂需求下建筑空间的多向组织
    5.1 基于城市场地环境的水平向空间组织
        5.1.1 向心围合
        5.1.2 匀质离散
        5.1.3 连接渗透
        5.1.4 节点串联
    5.2 基于功能集约构成的垂直向空间组织
        5.2.1 多向叠加
        5.2.2 层间错动
        5.2.3 竖向贯通
        5.2.4 空间嵌入
        5.2.5 竖向堆叠
    5.3 基于空间自由化的秩序生成逻辑
        5.3.1 网格交错
        5.3.2 楼层消解
        5.3.3 异质元素
        5.3.4 网格化组织
        5.3.5 秩序重构
    5.4 基于使用者心理感受的空间界面围合
        5.4.1 “舞台与观众席”的展示围合
        5.4.2 下沉与抬升的过渡围合
        5.4.3 扭转与拉伸的变形围合
    本章小结
6 一体化视角下的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综合应用研究
    6.1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策略整合
    6.2 某综合体公共空间复合性优化设计
        6.2.1 优化对象情况概述
        6.2.2 综合体城市定位及优化方向
        6.2.3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城市手段介入
        6.2.4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建筑手段介入
        6.2.5 城市建筑一体化理念在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应用的成果总结
        6.2.6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现实思考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网络与书籍图片来源索引
附录B 某综合体方案自绘图纸
附录C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气泡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基于织补理念下的传统乡村街巷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在“织补”方向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在“织补”方向的研究现状
        1.3.3 国外在公共空间方向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在公共空间方向的研究现状
        1.3.5 国外在街巷公共空间的研究现状
        1.3.6 国内在街巷公共空间的研究现状
        1.3.7 人的行为与街巷公共空间的关系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难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4.3 难点
    1.5 主要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案例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织补
        2.1.2 传统乡村
        2.1.3 街巷公共空间
    2.2 国内外相关理论
        2.2.1 城市修补理论
        2.2.2 城市针灸理论
        2.2.3 新陈代谢理论
        2.2.4 有机更新理论
    2.3 织补理念与其他相关理论的对比分析
        2.3.1 织补理念与其他理论的异同点
        2.3.2 织补理念的优势
        2.3.3 “织补”理念与乡村的契合关系
    2.4 政策支持
    2.5 国内外“织补”实践案例
        2.5.1 国外实践案例
        2.5.2 国内实践案例
        2.5.3 以“织补”理念为基础的乡村设计案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织补”理念下河北省承德市老年沟村概况
    3.1 承德市老年沟村前期介绍
        3.1.1 基础介绍
        3.1.2 现状分析
    3.2 老年沟村各年龄段村民活动与公共空间选择的问卷调查分析
        3.2.1 问卷调查分析
        3.2.2 各年龄段代表人物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年沟村街巷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及设计策略
    4.1 现状问题
        4.1.1 物质环境问题
        4.1.2 精神需求问题
        4.1.3 乡村街巷公共空间规划问题
    4.2 设计策略
        4.2.1 设计灵感
        4.2.2 设计原则
        4.2.3 微观织补
        4.2.4 宏观织补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织补”理念下老年沟村街巷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5.1 总体规划
        5.1.1 织补纬线在设计中的应用
        5.1.2 织补经线在设计中的应用
    5.2 规划分析
        5.2.1 道路
        5.2.2 功能分区
        5.2.3 景观结构
        5.2.4 景观视线
    5.3 具体设计应用
        5.3.1 便民办公——尹山楼
        5.3.2 静态休憩——海心榭
        5.3.3 售卖——芬肴角
        5.3.4 动态互动——折山廊
        5.3.5 广场——溪芷园
    5.4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老年沟街巷公共空间中日常行为活动及场地需求调查
附录2 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
附录3 设计图册
致谢
就读期间科研成果

(4)血管抑制剂类抗癌药物的QSA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癌症简介及抗癌药物的发展趋势
        1.1.1 癌症概述
        1.1.2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1.2 血管抑制剂类抗癌药物概述
        1.2.1 血管生成抑制剂的概念
        1.2.2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1.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1.4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1.4.1 CoMFA和CoMSIA技术
        1.4.2 Topomer CoMFA技术
        1.4.3 HQSAR技术
    1.5 分子的虚拟筛选
    1.6 分子对接技术
    1.7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意义
2 HPTPβ类血管抑制剂化合物的Topomer CoMFA研究及分子设计
    2.1 实验数据采集与划分
    2.2 分子对接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Topomer CoMFA结果分析
        2.3.2 3D-QSAR等势图分析
        2.3.3 分子设计
        2.3.4 分子对接与结果分析
    2.4 小结
3 MMP-2类血管抑制剂化合物的3D-QSAR研究
    3.1 数据来源与分子结构构建
    3.2 分子对接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opomer CoMFA模型结果分析
        3.3.2 3D-QSAR等势图分析
        3.3.3 分子设计
        3.3.4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3.4 小结
4 VEFGR-2类血管抑制剂化合物的Topomer CoMFA和HQSAR研究
    4.1 方法与步骤
    4.2 结果与讨论
        4.2.1 QSAR模型建构
        4.2.2 QSAR结果分析
        4.2.3 分子设计
        4.2.4 分子对接与结果分析
    4.3 小结
5 喹唑啉类血管抑制剂化合物的CoMFA,CoMSIA和HQSAR研究
    5.1 实验数据采集与划分
    5.2 分子叠合
    5.3 结果与讨论
        5.3.1 QSAR模型的构建
        5.3.2 CoMFA和CoMSIA模型结果分析
        5.3.3 HQSAR模型分析
        5.3.4 分子对接与结果分析
    5.4 小结
6 胸苷磷酸化酶(TP)类血管抑制剂化合物的CoMFA和CoMSIA研究
    6.1 数据采集与分子叠合
    6.2 结果与讨论
        6.2.1 QSAR模型的构建
        6.2.2 CoMFA模型的三维等势图分析
        6.2.3 CoMSIA模型的三维等势图分析
        6.2.4 分子设计
        6.2.5 分子对接与结果分析
    6.3 小结
7 全文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城市高密度环境中儿童成长现状
        1.1.2 国际社会对儿童权利与友好环境的关注
        1.1.3 我国城市环境建设对儿童的忽视现象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本研究与基础解析
    2.1 儿童友好环境的理论基础
        2.1.1 儿童权利观念变革
        2.1.2 可持续发展思想导向
        2.1.3 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支撑
    2.2 儿童友好环境的实践探索
        2.2.1 儿童友好环境典型行动回顾
        2.2.2 儿童友好环境实践经验总结
    2.3 环境行为视角下的儿童特征深层解析
        2.3.1 儿童行为与环境研究的理论支持
        2.3.2 儿童行为活动的影响因素与特征分析
    2.4 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目标
        2.4.1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与发展
        2.4.2 增进儿童环境探索与认知
        2.4.3 提升儿童社会交往与参与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的调研与筛查
    3.1 调研方案设计与实施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内容与方法
        3.1.3 调研过程
    3.2 调研结果分析
        3.2.1 儿童及其照护者的环境感知与偏好分析
        3.2.2 儿童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3.2.3 儿童相关空间环境问题汇总
    3.3 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确定
        3.3.1 要素筛选
        3.3.2 要素归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4.1.1 研究思路与基本逻辑
        4.1.2 评价体系建立流程
    4.2 儿童友好度评价的量表初步设计
        4.2.1 量表基础研究
        4.2.2 量表项目设计
        4.2.3 量表预测试与信度效度检验
    4.3 儿童友好度评价的初始模型构建
        4.3.1 正式调研与样本概况
        4.3.2 评价体系的初始模型构建
    4.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构建
        4.4.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模型建立
        4.4.2 模型的识别、拟合与修正
        4.4.3 模型的测量恒等性检验
        4.4.4 指标权重计算与评价体系建立
    4.5 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4.5.1 实例选取与评价结果分析
        4.5.2 优化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儿童友好度影响的实证检验
    5.1 儿童友好度影响研究的基本思路
        5.1.1 理论模型选取
        5.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5.2 儿童友好度影响研究的数据来源与分析框架
        5.2.1 数据类型与来源
        5.2.2 数据预处理与变量解释
        5.2.3 多重中介模型基本设定
    5.3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5.3.1 基于个体差异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结果初步分析
        5.3.3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作用路径与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对策
    6.1 游憩资源补充增进儿童活动机会
        6.1.1 游憩目的地增补构建系统性网络
        6.1.2 游憩要素完善迎合儿童环境探索需求
        6.1.3 辅助设施配置增进游憩舒适性与保障性
    6.2 步行环境改善强化儿童出行体验
        6.2.1 步行基础设施完善契合儿童行为模式
        6.2.2 街道环境吸引力提升激发儿童出行兴趣
    6.3 街区交通组织提升儿童出行几率
        6.3.1 细密路网控制引导儿童主动出行
        6.3.2 步行网络营建保障儿童出行连续
        6.3.3 交通流速限制降低儿童出行风险
    6.4 服务设施完善满足儿童生活需求
        6.4.1 儿童服务设施社区支持体系构建
        6.4.2 儿童服务设施供给优化与品质提升
    6.5 邻里氛围塑造促进儿童社会交往
        6.5.1 设施功能整合实现代际共享
        6.5.2 邻里空间营造促发居民交往
        6.5.3 邻里活动引入增进代际互动
    6.6 环境风险防控增强儿童安全保障
        6.6.1 犯罪安全控制提升感知水平
        6.6.2 交通安全措施强化出行防护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研住区实地观察结果
附录2 正式调研问卷
附录3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适配度
附录4 测量恒等性检验模型适配度
附录5 中介分析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天文设备观测概述
        1.1.1 自主观测战略意义
        1.1.2 自主观测的发展
    1.2 南极天文观测
        1.2.1 观测优势
        1.2.2 南极天文台建设
        1.2.3 南极天文运行控制平台
    1.3 空间碎片监测
        1.3.1 空间碎片监测概况
        1.3.2 国内外建设
        1.3.3 空间碎片全球联测网
    1.4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远程自主观测技术
    2.1 观测系统架构
    2.2 天文设备的抽象与控制
        2.2.1 望远镜装置
        2.2.2 调焦设备
        2.2.3 滤光片设备
        2.2.4 焦面设备
        2.2.5 圆顶设备
        2.2.6 环境信息设备
        2.2.7 授时设备
        2.2.8 电源管理
    2.3 自主观测流程
        2.3.1 一般化观测模型
        2.3.2 自动调焦流程
        2.3.3 平场测量流程
        2.3.4 导星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南极天文的远程观测控制
    3.1 基于RTS2与EPICS框架的开发
        3.1.1 RTS2核心类开发
        3.1.2 RTS2和EPICS集成
        3.1.3 RTS2的WEB接口分析
        3.1.4 基于REDIS的消息推送模块
    3.2 远程控制服务技术
        3.2.1 服务设计原则
        3.2.2 远程控制服务基础架构
        3.2.3 基于Tornado的网络服务
        3.2.4 数据实时更新技术
        3.2.5 多用户访问的约束
        3.2.6 接口设计的幂等性
        3.2.7 服务代理
        3.2.8 网络服务前端技术
    3.3 通用信息采集管理
        3.3.1 日志搜集
        3.3.2 进程管理
    3.4 南极天文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实现
        3.4.1 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
        3.4.2 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碎片观测望远镜观测平台
    4.1 业务与架构定义
        4.1.1 设备控制层
        4.1.2 观测控制层
        4.1.3 服务接口层
    4.2 基于RACS2框架的自主观测实现
        4.2.1 RACS2简介
        4.2.2 RACS2模块设计
        4.2.3 RACS2设备模块支持
        4.2.4 望远镜校准模块
    4.3 云量分析
        4.3.1 图像特征提取
        4.3.2 数据标记
        4.3.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
        4.3.4 基于云量识别结果的自主观测
        4.3.5 改进方向
    4.4 碎片数据处理技术
        4.4.1 处理流程
        4.4.2 实现方案
    4.5 基于Sentry的应用异常监控平台
        4.5.1 平台功能简介
        4.5.2 应用平台部署
        4.5.3 软件集成方法
    4.6 平台组网设计
    4.7 碎片自主观测的实现
        4.7.1 硬件接口适配
        4.7.2 系统实测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相机控制系统
    5.1 系统构架
        5.1.1 需求及约束分析
        5.1.2 架构设计
    5.2 设备控制层
        5.2.1 相机通信协议
        5.2.2 相机控制软件开发工具包
        5.2.3 焦面热控与真空维持
    5.3 综合控制服务
        5.3.1 配置服务
        5.3.2 监控预警
    5.4 相机数据存储
        5.4.1 CCD编号信息
        5.4.2 FITS文件存储
        5.4.3 坐标系统
    5.5 对外控制接口
        5.5.1 接口形式
        5.5.2 接口安全性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WFST相机原始数据FITS头定义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坚守与突破相融合
        (二) 国外研究现状:思考与展望相结合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价值及意义
第一章 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虚拟概念的发展性
        一、哲学史上的“虚拟”
        二、虚拟社会的“虚拟”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形成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 虚拟社会的本质及特征
    第一节 虚拟社会中的人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关系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实践
    第四节 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
    第五节 虚拟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多元性与多元性主体
        一、虚拟社会的多元性主体
        二、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特点
        三、虚拟主体:主体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困境
        一、主体发展的哲学困境:从现实性哲学到虚拟性哲学
        二、主体发展的时空困境:从现实社会分层到虚拟社会分层
        三、主体发展的生存困境:现实生存还是虚拟生存
        四、主体发展的精神困境:从主客体对立到主客体统一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的新机遇
        一、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因素
        二、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趋势
第四章 虚拟社会的虚拟生存
    第一节 虚拟生存的特点
        一、什么是虚拟生存
        二、虚拟生存的技术化
        三、虚拟生存的人化
        四、虚拟生存的伦理秩序
    第二节 虚拟生存的困境
        一、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
        二、虚拟生存与现实要求之间的矛盾
        三、虚拟生存的技术性和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四、虚拟生存的不确定性及潜在危机
    第三节 虚拟生存的价值
        一、虚拟生存:生存的哲理新意
        二、虚拟生存:生存的诗意栖息
        三、虚拟生存:生存的空间正义
        四、虚拟生存:生存的经济理性
    第四节 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关系
        一、现实生存决定虚拟生存
        二、虚拟生存是对现实生存的拓展
        三、虚拟生存不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
第五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表征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特点
        二、虚拟社会的主体与精神自我的冲突
        三、虚拟社会的主体与虚拟劳动的对立
        四、虚拟社会的主体与内在自我的矛盾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类型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自身异化
        二、主体的客体化
        三、客体的主体化
        四、主体异化的异化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原因
        一、虚拟社会的技术对主体的异化
        二、虚拟社会政治环境对主体的异化
        三、虚拟社会的文化对主体的异化
        四、虚拟社会的经济对主体的异化
        五、虚拟社会的法律规则对主体的异化
        六、虚拟空间异化带来的主体异化
        七、虚拟主体异化的积极作用
第六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的扬弃
    第一节 马克思对异化的扬弃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规则——主体异化中对规则的尊重
        一、交互与共享
        二、离散与认同
        三、适应与超越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治理——主体异化扬弃路径选择
        一、虚拟社会的政治环境治理
        二、虚拟社会的文化环境治理
        三、虚拟社会的经济环境治理
        四、虚拟社会的法理环境治理
第七章 “后”虚拟时代
    第一节 “后”虚拟社会的哲学阐释
        一、“后”虚拟社会与“第四世界”
        二、“后”虚拟社会对虚拟的超越
    第二节 “后”虚拟社会人的心智发展
        一、人工智能的本质
        二、人工智能与人的心智发展
    第三节 “后”虚拟社会与人的进一步解放
        一、“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劳动
        二、“后”虚拟社会中共产主义的萌芽
参考文献
致谢

(8)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解析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案例研究
    2.1 国内外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概述
    2.2 国内外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优点总结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现状调研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3.2 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现状调研及分析
    3.3 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建设的现状与启示
    3.4 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建设的不足之处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环境设计分析
    4.1 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的特点
    4.2 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的功能
    4.3 口袋公园分类依据探讨
    4.4 住宅型口袋公园的环境设计分析
    4.5 商业型口袋公园的环境设计分析
    4.6 交通型口袋公园的环境设计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环境设计要点
    5.1 口袋公园的设计程序
    5.2 口袋公园的设计策略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微米级粉体物理法制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空间资源
    1.2 空间碎片
        1.2.1 空间碎片的形成
        1.2.2 空间碎片的危害
        1.2.3 空间碎片的防护措施
    1.3 空间碎片资源
    1.4 激光烧蚀推进技术
    1.5 超微粉碎技术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试验方法与检测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用设备
        2.2.1 粉碎用设备
        2.2.2 激光器
    2.3 试验技术路线
    2.4 试验方法
        2.4.1 试验目的
        2.4.2 物料粉碎试验
        2.4.3 激光推进试验方案设计与选择
    2.5 检测与表征
第3章 粉碎条件对粉体粒度的影响
    3.1 粉碎条件对粉体粒度的影响
        3.1.1 粉碎机制对粉体粒度的影响
        3.1.2 粉碎时间对粉体粒度的影响
    3.2 粉碎环境条件对粉体粒度的影响
        3.2.1 真空环境对粉体粒度的影响
        3.2.2 低温环境对粉体粒度的影响
    3.3 粉碎试验对被粉碎物质种类的影响
        3.3.1 粉碎试验对Al颗粒物质种类的影响
        3.3.2 粉碎试验对光学玻璃物质种类的影响
        3.3.3 粉碎试验对聚酰亚胺颗粒物质种类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激光烧蚀条件对冲量耦合系数的影响
    4.1 粉体粒度对冲量耦合系数的影响
    4.2 激光能量对冲量耦合系数的影响
    4.3 激光频率对冲量耦合系数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10)近地轨道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空间碎片问题概况
        1.1.1 空间碎片环境
        1.1.2 空间碎片的来源
        1.1.3 空间碎片的危害
    1.2 空间碎片环境探测
        1.2.1 地基探测
        1.2.2 天基探测
    1.3 空间碎片环境模型
        1.3.1 空间碎片环境特点及其表征方法
        1.3.2 演化模型
        1.3.3 工程模型
    1.4 空间碎片环境模型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空间碎片源模型
    2.1 引言
    2.2 解体模型
        2.2.1 尺寸数量分布
        2.2.2 面质比分布
        2.2.3 速度增量分布
        2.2.4 MASTER改进解体模型
    2.3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射物模型
        2.3.1 熔渣模型
        2.3.2 粉尘模型
    2.4 NaK液滴模型
        2.4.1 罗辛-拉姆勒(Rosin-Rammler)方程
        2.4.2 顶部NaK液滴泄漏
        2.4.3 底部NaK液滴泄漏
        2.4.4 NaK液滴尺寸分布
    2.5 溅射物模型
        2.5.1 质量分布
        2.5.2 尺寸数量分布
        2.5.3 速度增量分布
    2.6 航天器表面剥落物模型
        2.6.1 尺寸数量分布
        2.6.2 剥落速率
    2.7 微流星体模型
        2.7.1 平均通量
        2.7.2 速度分布
        2.7.3 质量密度分布
        2.7.4 微流星体对航天器的影响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碎片轨道长期演化算法
    3.1 引言
    3.2 空间碎片轨道摄动理论
        3.2.1 轨道摄动方程
        3.2.2 地球非球形摄动
        3.2.3 日月引力摄动
        3.2.4 太阳光压摄动
    3.3 大气阻力摄动
        3.3.1 静止大气
        3.3.2 旋转大气
        3.3.3 大气阻力摄动方程的数学处理
        3.3.4 大气阻力对空间碎片寿命的影响
    3.4 轨道长期演化算法
        3.4.1 轨道演化算法
        3.4.2 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碎片的空间密度和通量算法
    4.1 引言
    4.2 空间密度
    4.3 通量
        4.3.1 表面通量
        4.3.2 截面通量
        4.3.3 撞击期望估计
    4.4 空间密度和通量的数值算法
        4.4.1 空间离散化
        4.4.2 空间密度数值算法
        4.4.3 通量数值算法
    4.5 空间碎片轨道根数离散化方法
        4.5.1 轨道根数离散化方法
        4.5.2 轨道根数离散准则
    4.6 轨道根数离散法的应用
        4.6.1 双行元数据轨道参数分布
        4.6.2 空间密度分布
        4.6.3 通量分布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各种源事件的空间碎片环境演化数据
    5.1 引言
    5.2 源模型模拟总体方案
    5.3 爆炸碰撞解体碎片
        5.3.1 解体事件模拟
        5.3.2 典型解体事例
        5.3.3 历次爆炸碰撞解体事件
    5.4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射物
        5.4.1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事件模拟
        5.4.2 典型熔渣喷射算例
        5.4.3 典型粉尘喷射算例
        5.4.4 历次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事件
    5.5 NaK液滴
        5.5.1 NaK液滴泄漏事件模拟
        5.5.2 典型NaK液滴泄漏事例
        5.5.3 历次NaK液滴泄漏事件
    5.6 溅射物
        5.6.1 溅射事件模拟
        5.6.2 溅射物分布
    5.7 航天器表面剥落物
        5.7.1 剥落事件模拟
        5.7.2 剥落物分布
    5.8 空间碎片环境发展趋势预测
        5.8.1 爆炸碰撞解体事件
        5.8.2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事件
        5.8.3 溅射事件
        5.8.4 剥落事件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地轨道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建模
    6.1 引言
    6.2 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建模方法
        6.2.1 工程模型建模基本流程
        6.2.2 工程模型数据存储格式
        6.2.3 工程模型工作模式
        6.2.4 LEO-SDEEM软件界面
    6.3 工程模型计算精度分析
        6.3.1 望远镜/雷达评估模式
        6.3.2 航天器评估模式
        6.3.3 未来空间碎片环境预测
    6.4 工程模型应用
        6.4.1 航天器风险分析
        6.4.2 评估突发解体事件
        6.4.3 保护空间碎片环境
        6.4.4 指导空间碎片环境探测
    6.5 大气旋转对工程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
        6.5.1 空间碎片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对比
        6.5.2 空间碎片在不同高度区间的分布对比
        6.5.3 空间碎片随轨道参数的分布对比
        6.5.4 工程模型预测结果对比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CSBM解体模型在工程模型建模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7.1 引言
    7.2 CSBM解体模型
        7.2.1 解体程度
        7.2.2 质量数量分布
        7.2.3 面质比分布
        7.2.4 速度增量分布
    7.3 碰撞解体碎片
        7.3.1 典型碰撞解体事例
        7.3.2 历次碰撞解体
    7.4 基于CSBM解体模型的工程模型
        7.4.1 望远镜/雷达评估模式
        7.4.2 航天器评估模式
        7.4.3 航天器风险分析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历年解体事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小空间碎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基脉冲激光辐照小尺寸空间碎片动力学行为研究[D]. 梁晓博.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D]. 李唯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织补理念下的传统乡村街巷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郭雨薇. 河北大学, 2021(02)
  • [4]血管抑制剂类抗癌药物的QSAR研究[D]. 冯怡. 陕西科技大学, 2021
  • [5]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D]. 孟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 贾明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D]. 尹秀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城市高密度区口袋公园环境设计研究[D]. 成喆.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微米级粉体物理法制备技术研究[D]. 张楠. 河北科技大学, 2016(05)
  • [10]近地轨道空间碎片环境工程模型建模技术研究[D]. 彭科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小空间分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