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脉搏测量中老年女性健身锻炼效果

指尖脉搏测量中老年女性健身锻炼效果

一、指端脉搏波测量中老年妇女健身锻炼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程[1](2021)在《不同频次健身操对成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成年女性练习不同节奏、不同编排健身操的强度反应,以及不同频次的健身操干预对于成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旨在探究科学的健身操练习方法及8周干预对成年女性的健身效果,为国人科学锻炼提供依据。方法:招募40-59岁成年女性,自愿配合参与研究。将41名受试者分成2个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1组为高频次运动组(HF组),每周进行5-6次的健身操锻炼,运动2组为低频次运动组(LF组),每周进行2-3次的健身操锻炼,两个运动组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体育锻炼。实验前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同时通过心率表监控和采集受试者心率,比较各节奏健身操的强度反应。结果:随着周数的推移,快节奏曲目(8个八拍/30s)比例从43.48%增加到66.67%,数量从每次10首增加到每次16首。且从第二周开始,中等节奏曲目(6个八拍/30s)比例从50%下降到29.17%,数量从每次12首下降到每次7首。跳4个八拍/30s的曲目时受试者最大心率的56.69±2.43%,跳6个八拍/30s的曲目时达到受试者最大心率的60.32±3.68%,跳8个八拍/30s的曲目时达到受试者最大心率的65.59±4.26%。其运动强度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两两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比,运动组的体脂肪率和选择反应时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腰围、R-baPWV、臀围、L-baPWV和胸围下降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1min跪卧撑、体前屈提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运动组最大摄氧量、闭眼单足站立、肺活量、躯干稳定俯卧撑和FMS总得分提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体前屈、躯干稳定俯卧撑下降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个不同频次运动组相比,HF组体脂肪率、腰围、体脂肪量、皮下脂肪重量、选择反应时、臀围、内脏脂肪重量、胸围、R-baPWV和L-baPWV下降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腰臀比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闭眼单足站立、FMS总得分、躯干稳定俯卧撑和1min跪卧撑提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最大摄氧量、体前屈和肺活量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LF组最大摄氧量提高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而R-baPWV、胸围、L-baPWV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闭眼单脚站立、肺活量、躯干稳定俯卧撑、1min跪卧撑提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每周5次以上健身操干预对健康成年女性减脂塑形有显着效果,且能有效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2.每周2次以上健身操干预对成年女性心肺功能和心血管机能有积极作用;3.不同频次的健身操训练均能有效改善成年女性平衡素质和力量素质,而每周进行5次以上健身操干预还能有效提高灵敏和柔韧性;4.将4个八拍/30s、6个八拍/30s和8个八拍/30s的曲目作为健身操的基本单元,通过改变不同节拍曲目的数量和比例,可以有效改变健身操的运动强度。

胡振飞[2](2021)在《健身气功锻炼对大学生脾胃病症状的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对患有脾胃病的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以寻求一条预防和辅助治疗大学生脾胃系统疾病的非医疗健康干预方案。方法: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九套健身气功功法可调理人体脾胃脏腑的动作进行提炼、筛选、重组,制定出一套以健身气功为运动形式的运动干预方案。运用实验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曲阜师范大学招募并筛选出42名患有脾胃病的在校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根据症状得分随机分成人数相等且症状无显着性差异的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和对照组,将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引入到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大学生脾胃病的治疗中,并持续十二周的功法干预。其中,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每周的锻炼频率分别为3次与5次;对照组不接受功法干预,维持正常的课程学习与生活。在实验前、第四周、第八周及第十二周后,采用中医脾胃病症状量化标准量表进行4次测量,对实验一组、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脾胃病胃系症状、肠系症状以及全身症状的数目和症状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脾胃病症状程度的测量结果显示,实验一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测量的胃系症状、肠系症状、全身症状以及脾胃病总体症状得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4周和第8周末均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12周末两组胃系症状、全身症状和脾胃病总体症状得分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肠系症状得分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测量的结果与实验一组相同,均不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4周和第8周末同样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12周末两组胃系症状、全身症状和脾胃病总体症状得分产生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肠系症状得分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2、脾胃病症状数的测量结果显示,实验一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测量的胃系症状、肠系症状、全身症状以及脾胃病总体症状数目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4周和第8周末两组症状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2周末两组之间仅有胃系症状数目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症状数目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和实验第4、8周末测量的结果与实验一组无异,均不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12周末两组全身症状数目和脾胃病总体症状数目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胃系症状数目产生非常显着性的差异(P<0.01),肠系症状数目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3、脾胃病证候疗效的评价结果显示,实验一组、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脾胃病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92.9%和14.3%,实验一组、二组与对照组的证候疗效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本实验制定的健身气功干预方案不仅可有效缓解大学生脾胃病胃系、肠系和全身的症状程度,还可有效减少大学生脾胃病胃系和全身的症状,可作为大学生预防和治疗脾胃病的一种新手段。

吴妍颖[3](2021)在《8周flexi-bar运动干预对中老年久坐女性人群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为了探究合适中老年久坐女性人群的运动方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探讨了8周的flexi-bar运动干预对中老年女性人群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从而为有氧运动改善中老年久坐女性人群心血管功能提供实验证据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招募广州市干部疗养院32名中老年久坐女性,受试者平均年龄为56.62±5.45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on组)16人,运动组(FE组)16人。FE组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60分钟、靶心率控制在50%~60%最大心率的flexi-bar运动干预。在干预前后进行身体成分测试与心血管功能测试,提取血清样本,检测与血管功能有关的血液因子,通过RNA-seq技术筛选出了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并分析了与血管功能相关的miRNA差异表达通路。研究结果:(1)身体成分测试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FE组体重、体脂肪、BMI、体脂率、胸围、腰围、臀围、左手臂围、右手臂围、左大腿围、右大腿围均显着降低(P<0.05)。(2)心血管功能测试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FE组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显着提高(P<0.001);FE组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ubendocardial viablity ratio,SEVR)明显降低(P<0.05)。(3)血清因子浓度结果表明,FE组进行运动干预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etase,e NOS)显着提高(P<0.01)。(4)FE组干预前后、Con组干预前后miRNA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84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mi R-199b-5p、mi R-652-3p与调控血管功能相关。FE组干预前后miRNA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7个差异表达miRNA。Con组与FE组干预后miRNA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88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mi R-21-3p、mi R-29b-3p与调控血管功能相关。研究结论:8周Flexi-bar运动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中老年久坐女性人群的身体成分和血管内皮功能。Flexi-bar运动改善中老年久坐女性人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与血管功能相关的miRNA(例如:mi R-199b-5p和mi R-21-3p),从而上调血管内皮的e NOS水平。

郭锦桃[4](2021)在《水中运动对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水中运动近年来格外受关注,国内关于水中运动的研究也得到深层次的发展,基于水环境的特点,本文探讨参与水中运动课程前后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水平指标的差异。功能性体适能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可靠指标,有效地反映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情况,更能准确地表达日常生活能力,旨在为之提供方便的、可操作性的、健全的、有效的社区服务或者健身课程。研究方法:招募长春市16名平均年龄为60岁的老年人作为受试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参与水中运动课程老年人的身体成分、功能性体适能影响效果进行探讨。研究结果:12周干预后,实验组肌肉量、体质指数较干预前有显着性水平差异,体脂百分比、全身脂肪量虽显示未见差异性,但较干预前有降低趋势。功能性体适能指标测试结果显示,除了捉背试验右侧上肢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上肢右侧力量(18.38?2.88至20.25?2.61,reps)、下肢力量(15.50?2.20至16.63?1.69,reps)、上肢柔韧左侧(-6.55?5.86至-5.12?5.26,cm)和下肢右侧柔韧(9.20?4.24至13.55?3.04,cm)较干预前有显着性差异结果(P<0.05),2min踏步试验(108.63?9.55至121.88?12.46,steps)、30s曲臂试验左侧(17.50?2.45至20.75?2.66,reps)、坐并伸试验左侧(9.76?3.19至12.74?4.25,cm)、站走试验(6.96?0.78至6.11?0.65,s)即有氧耐力、上肢左侧力量、敏捷与平衡实验组前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结果(P<0.01)。研究结论:(1)12周水中运动课程干预后,老年人自身体重、肌肉量、体质指数上升;全身脂肪量平均水平有上升趋势,体脂百分比平均水平趋于下降;腰臀比基本不变;而对照组的不参加额外运动,正常的日常生活下,老年人的肌肉量呈下降趋势,腰臀比、体脂百分比、体质指数、全身脂肪量皆呈增加趋势。(2)12周水中运动课程干预后,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中有氧耐力、左侧上肢力量、左侧下肢柔韧和平衡与灵敏能力有显着的提高作用。(3)右侧上肢、下肢力量和右侧下肢、左侧上肢柔韧能力有提高效果。(4)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中右上肢身体柔韧性改变不明显。

李炫灵[5](2020)在《中老年群体健身气功锻炼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中老年人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改善健康状况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以及每一个家庭的重视。本文通过调查湖北省参与健身气功锻炼中老年人的个体人口学特征以及健身气功锻炼量、锻炼年限、锻炼形式,探讨参与健身气功锻炼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加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干预提供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湖北省参与健身气功锻炼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问卷调查中采用SF-36量表以及自编个体人口学特征调查问卷,通过线上以及线下发放的方式对湖北省750名中老年人发放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有514份,有效率为71%。通过研究发现以下几点:1.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显着高于不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中老年群体。2.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中老年群体的年龄对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显着。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健康总评维度与年龄成反比,即年龄越大,其生理健康状况越差。3.性别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但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4.文化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但文化程度会对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促进作用。5.婚姻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但已婚且配偶尚在的群体的生活质量相对较好。在精神健康维度已婚且配偶尚在的群体的生活质量显着好于其他婚姻状况的群体。6.锻炼年限对生活质量具有显着性的影响,并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即锻炼年限越长生活质量越好。7.每周锻炼次数与生活质量具有显着性差异,并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即锻炼次数越多其生活质量越好。8.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显着性的差异,其中锻炼时长在一个小时至两个小时之间的效果最好。9.锻炼形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显着性的差异,其中参与社区组织锻炼的群体的生活质量最好。在心理健康总评维度,锻炼形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参与体育锻炼群体的生活质量显着高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体。其中仅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群体生活质量相对较高。2.在人口学特征中,女性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比例相对较高。年龄对生活质量影响较为显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可以有效的缓解中老年群体因为年龄增大而带来的生活质量的下降。虽然生活质量与文化程度的相关性并不高,但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群体的文化程度相对偏高,文化程度会对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促进作用。良好的婚姻状态对中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健身气功锻炼量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较为显着。健身气功锻炼年限、周锻炼次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即锻炼年限越长、次数越多,参与健身气功锻炼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越好。每次锻炼持续时间选择在60-120分钟之间其效果最好。在锻炼形式上,参与社区及协会组织的群体的生活质量优于单独锻炼以及与朋友一起锻炼的群体。4.生理健康中,健身气功锻炼的锻炼年限、每周锻炼次数以及每次持续时间对健身气功锻炼群体的生理健康的影响力高于年龄以及性别等人口学特征,良好锻炼习惯对生理健康的影响可以有效缓解人口学特征带来的生活质量的下降。5.在心理健康中,健身气功锻炼量、年限以及锻炼形式对健身气功锻炼群体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力高于年龄以及性别等人口学特征。其中锻炼形式的影响力显着高于健身气功锻炼年限、周锻炼次数以及锻炼时间。选择良好的群体一同练习健身气功,可以有效的提高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6.在中老年人的年龄、婚姻状况等人口学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长期有规律的进行健身气功锻炼能有效的提高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程经伦[6](2020)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老年人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动脉硬化是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动脉硬化与身体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依据前人在单一有氧运动方式或抗阻练习能够促进中年人健康水平的基础上,探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老年人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运动方式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实验法,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社区招募并最终确定符合实验条件的40名老年人作为受试者实施运动干预实验。通过12周二十四式太极拳结合弹力带抗阻练习,测量实验前后受试者动脉硬化、身体成分和身体形态相关指标,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运动干预前后指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性别之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12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65-75岁老年人动脉硬化、身体成分和身体形态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12周运动干预前后各指标之间的比较结果发现,12周运动干预后,男性身体形态指标中体重、BMI、腰围(WC)显着性下降(P<0.01)。身体成分指标中体脂肪、体脂率(BFP)、内脏脂肪面积(VFA)、肱三头肌皮褶和肩甲下角皮褶显着性下降(P<0.01);骨骼肌、基础代谢率(BMR)、蛋白质和骨矿物质(BMC)显着性增长(P<0.05)。动脉硬化指标中右脚踝收缩压(SBP)、左上臂SBP、左上臂舒张压(DBP)和左脚踝SBP显着性下降(P<0.05);右侧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R-baPWV)、左侧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L-baPWV)和左侧踝肱指数(L-ABI)显着性下降(P<0.01)。12周运动干预后,女性身体形态中WC、腰臀比显着性下降(P<0.05)。身体成分指标中骨骼肌、去脂体重、BMR、蛋白质、无机盐和BMC显着性增长(P<0.01);体脂肪、BFP、VFA、肱三头肌皮褶和肩胛下角皮褶显着性下降(P<0.05)。动脉硬化指标中右上臂SBP、右脚踝SBP、右脚踝DBP、左上臂DBP、左脚踝SBP和左脚踝DBP显着性下降(P<0.05);R-baPWV、L-baPWV和L-ABI显着性下降(P<0.05)。12周运动干预后,男性BMI、骨骼肌、无机盐和BMC的变化率显着大于女性(P<0.05)。结论:12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能够改善老年人身体成分,尤其表现为体脂肪减少,肌肉质量和骨矿物质增长;降低老年人患动脉硬化的风险,表现为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降低,高血压得到改善。运动干预计划实施过程中,受试者对运动干预计划表现出满意和积极态度,且无不良反应和事故发生。因此,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可以作为预防老年人动脉硬化的有效手段。

文才新,江超,吴友良,周海魁[7](2020)在《广场舞与健步走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影响的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广场舞与健身走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为中老年人科学锻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90名中老年女性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广场舞30人、健身走30人与对照组30人,每组中年女性与老年女性的人数比例为1∶1;进行3个月的运动干预,实验前后检测心脏功能与血管状态,包括脉率(HR),左心负荷指数(SPTI),心肌灌注指数(DPTI),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射血时间(ED),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中心动脉压(CAP)与增长指数(AI).[结果]锻炼3个月后,组内实验前后比较,广场舞与健身走静息HR(P<0.01),SPTI(P<0.01),ED(P<0.01),SBP(P<0.01),DBP(P<0.01),PP(P<0.01)与CAP(P<0.05)下降,DPTI(P<0.01)与SEVR(P<0.01)升高,AI无显着性变化(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实验前后均无显着性变化(P>0.05).组间差值比较,广场舞组多项指标的上升与下降幅度好于健身走组与对照组(P<0.05);健身走组多项指标的上升与下降幅度好于对照组(P<0.05);广场舞老年组改善效果好于健身走中老年组与对照中年组;健步走老年组运动效果也要好于对照中年组.[结论]广场舞与健身走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指标的改善效果要好于健身走锻炼.

喻世伟[8](2019)在《对上海市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骨密度与体质指标间的关系及其影响的研究 ——以杨浦区殷行社区为例》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上海市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身体各部位骨密度(BMD)现状,研究BMD与其各体质指标的关系并分析患者骨量降低的影响因素,为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以运动的手段来增强BMD促进体质健康提供理论层面的建议和参考。方法:选取117名上海市杨浦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为研究对象,年龄在50—70岁之间,记录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指标并测量体型指标(体重、BMI、体脂率)、身体机能指标(肺活量、最大摄氧量、血管硬化程度(baPWV))、身体素质指标(握力、闭眼单脚站立时、坐位体前屈)和全身各部位骨头BMD及BMD T值。根据60岁为界限将患者分成中年组和老年组;病程5年一档分成长期组(>10年)、中期组(5—10年)和短期组(<5年);根据BMI将患者分成体重正常组(18.5≦BMI<24)、超重组(24≦BMI<28)和肥胖组(BMI≧28);根据baPWV健康标准将患者分成baPWV>2400和baPWV≦2400组;根据握力水平将其分成握力>18kg组和握力≦18kg组;根据BMD T值将患者分成骨量正常组(T>-1)和骨量异常组(T≦-1)。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别间不同部位BMD的差异情况;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各部位BMD与体质指标间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骨量减少的影响因素。结果:(1)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各部位BMD的比较,男性患者除头骨BMD外其它身体各部位BMD均显着高于女性(P<0.01);女性中年患者在四肢骨和Total BMD上显着高于老年患者(P<0.05);(2)病程长期、中期和短期患者各部位BMD存在显着差异(P<0.01),BMD高低的差异表现在短期>中期>长期;不同肥胖程度患者在躯干骨、肋骨、盆骨、脊柱骨和Total BMD上存在差异(P<0.05),BMD高低情况表现在超重组>正常组>肥胖组;(3)握力水平高的患者较握力水平低者在四肢骨、躯干、肋骨以及Total BMD上前者显着高于后者;(4)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各部BMD与病程呈显着负相关(P<0.01),女性患者四肢骨和Total BMD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男性患者各部BMD与年龄不具有相关关系;(5)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各部BMD与体型指标中的体重呈显着正相关(P<0.01),四肢骨与体脂率呈负相关(P<0.05),脊柱骨和Total BMD与BMI呈正相关(P<0.05);患者各部BMD与身体机能指标中的肺活量呈显着正相关;与身体素质指标中的握力呈显着正相关(P<0.01);(6)糖尿病病程是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在95%的置信区间(95%CI)OR值为1.333(1.156—1.538);除病程外握力是患者骨量减少的另一个影响因素,在95%的置信区间(95%CI)OR值为0.896(0.797—1.008)。结论:(1)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中男性BMD好于女性,女性患者BMD会跟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年龄变化对男性患者BMD影响不大;(2)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BMD受病程、肥胖度的影响,病程越长BMD越低,适当增加体重和保持体型能增强患者BMD;(3)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BMD与肌力大小和肺功能有关,肌力越大肺功能越强对增强患者BMD的作用越明显;(4)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增加抗阻练习,配合适量的有氧运动对增强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BMD和预防骨量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白雅萍[9](2019)在《社区广场舞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实证》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舞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目的:评价舞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运动功能、疼痛感、总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CENTRAL、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资源,收集高血压患者进行舞蹈疗法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0月。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结果显示,舞蹈疗法干预后,舞蹈疗法组较非舞蹈疗法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运动功能、总体健康水平有明显改善(P<0.05),对体质指数、疼痛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显着(P>0.05)。结论:舞蹈疗法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总体健康水平。但由于纳入的研究在方法学上参差不齐且干预时间都较为短暂,今后可设计严格、大样本的RCT,以观察舞蹈疗法对高血压患者预后影响的远期效果。第二部分社区广场舞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实证第一阶段:预实验目的:实施小样本社区干预实验,探索社区广场舞干预方案的可行性,改善社区广场舞干预的细节,以制定严谨简便可行的社区广场舞干预方案,探索社区广场舞的研究样本量,为后期的社区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3月-4月XX省XX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10例,研究对象在入组前1个月未参与过广场舞运动或从未参与过广场舞运动,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人。经研究对象本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其实施干预。对照组线上接受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和线下随访血压等常规干预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社区广场舞干预。评估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值、高血压史等一般资料进行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实验组(n=5)收缩压差值均数为7.6,收缩压差值标准差为3.8,对照组(n=5)收缩压差值均数为3.4,收缩压差值标准差为4.0,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差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将广场舞干预时间调整为19:00-20:00。(2)招募研究对象以研究人员为主,志愿者补充为辅的方式。(3)健康教育线上微信平台方式改为线下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4)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两组各需31例。第二阶段:社区广场舞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目的:探讨社区广场舞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8年4月-2018年7月XX市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者85例,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社区广场舞干预,干预时间为12周,每周3次,每次1小时,广场舞干预采用中等强度运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基线、干预第4周、干预第8周、干预第12周的血压状况和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同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结果:(1)一般资料情况:实验组有19人、对照组有18人由于住房拆迁、失访、无法按时参加等原因退出本研究,最终共有48名中老年人完成了研究,其中实验组22人(男4人,女18人),对照组26人(男14人,女12人)。两组除性别外,患者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值、血脂四项、服药依从性、各类别降压药服药比例等一般资料进行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社区广场舞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干预后,实验组收缩压下降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舒张压下降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社区广场舞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四个时点血压的影响:(1)组内比较:各个时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存在差异(P<0.05),且不同干预方式对收缩压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对舒张压则无显着影响(P>0.05)。(2)组间比较:不同干预方式之间降低收缩压效果存在差异(P<0.05),对舒张压则无显着影响(P>0.05)。(4)社区广场舞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影响:两组干预前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除干预组LDL-C下降外,2组其他血脂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社区广场舞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的影响:干预前睡眠障碍者占总人数的50%,干预后睡眠障碍者占总人数的33%,两组PSQI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和入睡时间两个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社区广场舞能有效降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2)不同干预方式降低收缩压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降低收缩压的效果显着大于对照组;干预的时间也有影响,经过干预后,研究对象的收缩压逐渐下降,干预第8周时,实验组下降速度较快,第12周时收缩压达到最低。不同干预方式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随干预时间的延长,实验组与对照组收缩压下降幅度不同,以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最大。实验组舒张压随干预时间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第8周时,舒张压有所上升,干预第12周时舒张压达到最低。(3)社区广场舞能有效降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对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着影响。(4)社区广场舞能有效提高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入睡时间。

王少鹏[10](2019)在《高强度间歇运动与中强度持续运动对机体血管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研究一次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机体动脉血管弹性的影响,比较两种运动方式对机体动脉血管弹性的作用效果差异。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在校男大学生30名,采用交叉分组的方式分成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组(15人)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组(15人),分别进行两个阶段的5km跑台运动。HIIT组以90%VO2max强度进行每次4min的高强度间歇训练跑台运动,主动恢复方式至RPE为13的组间间歇方式;MICT组以55%VO2max强度持续完成5km的跑台运动。在两个阶段实验中间间隔一星期,以消除第一阶段实验的作用效果。测试受试者每次运动前、运动后5min、运动后15min、运动后30min、运动后60min的血管弹性、血压、心率等指标。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讨论两种方式的跑台运动前后机体血管弹性、血压、心率的变化特征,比较两种方式对血管的作用效果差异。研究结果:(1)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情况5km跑台运动结束后,HIIT与MICT的心率都出现了显着升高的情况,随后逐渐恢复,但运动后60min仍未恢复至运动前水平。运动后5min、运动后15min、运动后30min、运动后60min的心率均高于运动前水平(BL)(P<0.001),恢复期后一时间点心率低于前一时间点(P<0.01)。从交叉运动前后HIIT与MICT两种运动方式心率的比较来看,HIIT组运动后心率高于MICT组,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差异并不具有显着性(P>0.05),因两组研究对象交叉前后均进行了HIIT和MICT,对30个研究对象HIIT与MICT两种运动方式的相关指标进行了配对检验,从结果来看,发现其心率在运动后5min、运动后15min、运动后30min存在显着性差异,HIIT明显高于MICT(P<0.05),直到运动后60min无显着差异。(2)运动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两种运动方式对舒张压均无显着影响,无论是HIIT方式还是MICT方式,其运动后在每个时间点的舒张压值与BL值并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种运动对机体收缩压有显着影响下降,HIIT在运动结束后即刻,收缩压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运动后5min、运动后15min、运动后30min、运动后60min的血压均低于BL值(P<0.05);MICT在运动结束后即刻,收缩压呈现下降趋势,运动后15min、运动后30min、运动后60min的收缩压均低于BL值(P<0.05)。从HIIT与MICT的比较来看,两种方式在运动前、运动后5min、运动后15min、运动后30min、运动后60min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组间差异(P>0.05)。(3)运动前后血管弹性的变化情况HIIT方式运动后即刻,心踝血管指数(CAVI)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与BL值有显着的差异(P<0.001),同时随着休息时间的增长CAVI的值出现慢慢回升的现象。恢复期15min时CAVI值虽然比运动后即刻值有所升高(P<0.05),但仍然低于BL值(P<0.001),恢复30min时的CAVI值尽管比恢复期15min有所上升(P<0.05)但仍然低于BL值(P<0.05),恢复60min后CAVI值与BL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值仍低于基础值。MICT方式运动后CAVI的各个时间段与BL值的变化情况与HIIT组的结果基本一致。从HIIT与MICT的比较来看,两种方式在运动前、运动后5min、运动后15min、运动后30min、运动后60min的CAVI均无组间差异(P>0.05)。研究结论:(1)一次急性5km的高强间歇有氧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对收缩压有明显降低作用,且维持时间在一小时以上,对舒张压的改善不明显。(2)一次急性的5km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均能够改善血管弹性,且维持时间至少可持续30min以上。(3)未发现高强间歇有氧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对血压和血管弹性的改善作用存在显着差异。

二、指端脉搏波测量中老年妇女健身锻炼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指端脉搏波测量中老年妇女健身锻炼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频次健身操对成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成年人体质状况调查
    2.2 我国成年人健身活动调查
    2.3 健身操的起源、概念与特点
    2.4 健身操的益处
    2.5 健身操对健康成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现状
        2.5.1 健身操对健康成年女性身体形态的影响研究现状
        2.5.2 健身操对健康成年女性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2.5.3 健身操对健康成年女性运动素质的影响研究现状
    2.6 健身操干预的强度、时间、周期和频次的研究
    2.7 健身操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问卷调查法
        3.3.2 文献研究法
        3.3.3 实验法
        3.3.3.1 各身体素质指标测试
        3.3.3.1.1 身体形态指标测试
        3.3.3.1.2 生理机能指标测试
        3.3.3.1.3 运动素质指标测试
        3.3.3.1.4 动作功能性筛查测试(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
        3.3.3.1.5 血管机能测试
        3.3.3.2 健身操运动干预
        3.3.3.2.1 运动方案
        3.3.3.2.2 运动监控
        3.3.3.2.3 实验控制
        3.3.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健身操不同节奏的曲目安排
    4.2 健身操过程中强度的监控
    4.3 健身操运动对受试者体质健康的影响
        4.3.1 健身操运动对受试者身体成分的影响
        4.3.2 健身操运动对受试者身体形态的影响
        4.3.3 健身操运动对受试者生理机能的影响
        4.3.4 健身操运动对受试者运动素质的影响
        4.3.5 健身操运动对受试者FMS得分的影响
5 分析与讨论
    5.1 健身操的设计
    5.2 健身操运动对成年女性减脂的影响
    5.3 健身操运动对成年女性呼吸机能的影响
    5.4 健身操运动对成年女性心血管机能的影响
    5.5 健身操运动对成年女性运动素质的影响
    5.6 健身操运动对成年女性FMS得分的影响
    5.7 不同锻炼频率的健康效应差异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2)健身气功锻炼对大学生脾胃病症状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1.4.1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研究
        1.4.1.1 脾胃病的病因
        1.4.1.2 治疗脾胃病的原则
        1.4.1.3 治疗脾胃病的方法
        1.4.1.4 脾胃病诊断与疗效评价的方法
        1.4.2 大学生脾胃病的研究
        1.4.2.1 大学生脾胃病的调查现状
        1.4.2.2 大学生脾胃病的致病因素
        1.4.3 健身气功在脾胃病领域中的研究
        1.4.3.1 健身气功在脾胃病治疗中的研究
        1.4.3.2 健身气功对人体脾胃脏腑的影响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脾胃病健身气功干预方案的制定
        3.1.1 大学生脾胃病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制定的原则
        3.1.2 大学生脾胃病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动作的筛选
        3.1.3 动作编排顺序、音乐选择和数量设置的理论依据
        3.1.4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的运动频率、强度、时间与内容
    3.2 实验结果
        3.2.1 脾胃病症状得分结果的比较
        3.2.2 脾胃病症状测试数目的比较
        3.2.3 实验组和对照组脾胃病证候疗效评价的比较
        3.2.4 实验组不同性别大学生脾胃病症状干预效果的比较
    3.3 讨论
        3.3.1 实验结果分析
        3.3.1.1 大学生脾胃病症状数目改变的分析
        3.3.1.2 大学生脾胃病症状程度改变的分析
        3.3.2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的分析
        3.3.2.1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各式动作对脾胃脏腑影响的分析
        3.3.2.2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的整体作用
        3.3.2.3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可用作大学生防治脾胃病的干预手段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以及研究成果
致谢

(3)8周flexi-bar运动干预对中老年久坐女性人群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久坐行为
        2.2.1 久坐行为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2.2.2 久坐行为影响心血管功能的机制
    2.3 血管衰老
        2.3.1 衰老对血管内环境的影响
        2.3.2 血管衰老和表观遗传学
    2.4 运动改善中老年人心血管功能
        2.4.1 有氧运动对中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2.4.2 抗阻运动对中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2.4.3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的影响
        2.4.4 全身振动运动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的影响
        2.4.5 Flexi-bar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3.3 实验流程图
    3.4 干预方案
    3.5 测试方法
        3.5.1 身体成分测试
        3.5.2 外周动脉血管功能
        3.5.3 中心动脉血管功能
        3.5.4 血管内皮功能
        3.5.5 血液采集
        3.5.6 酶联免疫检测
        3.5.7 Small RNA测序
        3.5.8 数据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干预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结果
    4.2 心血管指标结果
    4.3 血液因子结果
    4.4 二代测序质控结果
    4.5 差异表达miRNA筛选
    4.6 差异表达miRNA的功能富集分析
5 讨论
    5.1 FE干预对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
    5.2 FE干预对心血管指标的影响
    5.3 FE干预对血液因子浓度变化的影响
    5.4 FE干预对血清中miRNA表达的影响
    5.5 局限性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创新性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A中英文缩写对照
10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水中运动对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水中运动概述
        2.1.2 老年人定义
        2.1.3 功能性体适能
    2.2 国内综述
        2.2.1 水中运动发展概况
        2.2.2 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相关研究
    2.3 国外综述
        2.3.1 水中运动发展概况
        2.3.2 参与水中运动影响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4 测量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老年人基线水平结果
    4.2 水中运动对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影响结果
        4.2.1 老年人2min踏步试验研究结果
        4.2.2 老年人30s曲臂试验、30s坐起试验研究结果
        4.2.3 老年人捉背试验、坐并伸试验研究结果
        4.2.4 老年人2.44m站走试验研究结果
5 讨论与分析
    5.1 水中运动对身体成分影响分析
    5.2 水中运动对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影响分析
        5.2.1 老年人有氧耐力指标影响分析
        5.2.2 老年人力量指标影响分析
        5.2.3 老年人柔韧性指标影响分析
        5.2.4 老年人平衡与灵敏指标影响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问卷一 体力活动水平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老年群体健身气功锻炼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tact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中老年人定义
        2.健身气功定义
        3.生活质量
    (二)研究现状
        1.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
        2.健身气功锻炼对中老年人的影响研究现状
        3.相关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访谈法
        3.问卷调查法
        4.数理统计法
四.结果与分析
    (一)生活质量在自变量上的差异性
        1.非锻炼群体及参与不同体育项目群体的生活质量的差异
        2.人口学变量与健身气功锻炼中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关系
        3.健身气功锻炼量与健身气功锻炼中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关系
    (二)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1.生理健康各维度回归分析
        2.心理健康各维度回归分析
        3.生活质量总评的回归分析
    (三)讨论
        1.人口学变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2.健身气功锻炼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老年人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动脉硬化
        1.1.2 身体成分
        1.1.3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人口老龄化相关研究
        1.2.2 老年人动脉硬化相关研究
        1.2.3 有氧运动对动脉硬化影响相关研究
        1.2.4 抗阻练习对动脉硬化影响相关研究
        1.2.5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动脉硬化影响相关研究
    1.3 选题依据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实验对象与方法
    3.1 实验对象
    3.2 实验方案
        3.2.1 实验假设
        3.2.2 实验时间与地点
        3.2.3 实验干预内容
        3.2.4 技术路线
        3.2.5 测试指标
        3.2.6 实验器材与方法
        3.2.7 实验质量控制
        3.2.8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运动干预前后受试者身体形态变化
        4.1.1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受试者BMI的影响
        4.1.2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受试者WC的影响
    4.2 运动干预前后受试者身体成分变化
        4.2.1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受试者BFP、VFA的影响
        4.2.2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受试者骨骼肌含量的影响
        4.2.3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受试者皮下脂肪的影响
    4.3 运动干预前后受试者动脉硬化指标变化
        4.3.1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受试者BP的影响
        4.3.2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受试者baPWV、ABI的影响
    4.4 运动干预前后受试者动脉硬化相关指标变化
        4.4.1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不同性别受试者AS相关指标的影响
5 结论
6 全文总结和创新点
    6.1 全文总结
        6.1.1 研究方法总结
        6.1.2 结果总结
        6.1.3 研究结论总结
    6.2 创新点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3 运动方案
附录4 抗阻练习记录表
附录5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7)广场舞与健步走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影响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测试方案
        1.2.2 测试参数及方法
        1.2.3 数据统计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心脏功能
        2.1.1 广场舞和健身走与对照组的心脏功能对比
        2.1.2 老年锻炼组与对照中年组心脏功能的比较
        2.1.3 广场舞老年组与健身走中年组的心脏功能比较
    2.2 血管状态
        2.2.1 广场舞和健身走与对照组的血管状态对比
        2.2.2 老年锻炼组与对照中年组血管状态的比较
        2.2.3 广场舞老年组与健身走中年组的血管状态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3.1 广场舞与健身走对中老年女性心脏功能的影响
    3.2 广场舞与健身走对中老年女性血管功能的影响
    3.3 广场舞与健身走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影响的比较分析
    3.4 广场舞与健身走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产生不同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3.5 广场舞与健身走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指标的影响

(8)对上海市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骨密度与体质指标间的关系及其影响的研究 ——以杨浦区殷行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老年概念的界定
    2.2 糖尿病的相关概述研究
        2.2.1 糖尿病的定义
        2.2.2 糖尿病的分类
        2.2.3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2.2.4 糖尿病的现状及危害
    2.3 骨密度的相关概述研究
        2.3.1 骨密度的定义
        2.3.2 骨量减少的危害
        2.3.3 骨密度的影响因素
    2.4 体质的相关概述研究
        2.4.1 体质的概念
        2.4.2 体质的构成
    2.5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测试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访谈法
4.结果
    4.1 不同骨量组别患者间基本资料的比较
    4.2 不同性别、年龄、病程中老年2 型糖尿病间各部BMD的比较
        4.2.1 不同性别中老年2 型糖尿病间各部BMD的比较
        4.2.2 不同年龄中老年2 型糖尿病间各部BMD的比较
        4.2.3 不同病程中老年2 型糖尿病间各部BMD的比较
    4.3 不同体型、握力、血管硬度中老年2 型糖尿病间各部BMD的比较
        4.3.1 不同体型中老年2 型糖尿病间各部BMD的比较
        4.3.2 不同握力中老年2 型糖尿病间各部BMD的比较
        4.3.3 不同血管硬度中老年2 型糖尿病各部BMD的比较
    4.4 中老年2 型糖尿病四肢、脊柱及全身骨BMD与体质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4.4.1 中老年2 型糖尿病四肢、脊柱及全身骨BMD与其年龄、病程间的关系
        4.4.2 中老年2 型糖尿病四肢、脊柱及全身骨BMD与其体型指标间的关系
        4.4.3 中老年2 型糖尿病四肢、脊柱及全身骨BMD与其机能指标间的关系
        4.4.4 中老年2 型糖尿病四肢、脊柱及全身骨BMD与其素质指标间的关系
    4.5 中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
5 讨论与分析
    5.1 不同中老年2型糖尿病骨密度的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5.1.1 不同性别、年龄、病程中老年2型糖尿病骨密度的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5.1.2 不同体型、握力、baPWV中老年2 型糖尿病骨密度的差异性分析
    5.2 中老年2 型糖尿病四肢、脊柱及全身骨BMD的相关分析
        5.2.1 中老年2 型糖尿病四肢、脊柱及全身骨BMD与年龄、病程的相关分析
        5.2.2 中老年2 型糖尿病四肢、脊柱及全身骨BMD与体型的相关分析
        5.2.3 中老年2 型糖尿病四肢、脊柱及全身骨BMD与身体机能的相关分析
        5.2.4 中老年2 型糖尿病四肢、脊柱及全身骨BMD与身体素质的相关分析
    5.3 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骨量减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9)社区广场舞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4 研究理论框架
    5 操作性定义
    6 研究问题与假设
    7 研究技术路线图
    8 科研伦理
第一部分 舞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社区广场舞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实证
    第一阶段预实验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结论
    第二阶段社区广场舞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高强度间歇运动与中强度持续运动对机体血管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研究依据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血管弹性机能的相关研究
        2.1.1 血管弹性的理论概述和影响因素
        2.1.2 血管弹性的相关测量指标、测试原理
    2.2 有氧运动对血管弹性的影响研究现状
    2.3 两种不同方式运动定义及发展概况
        2.3.1 中强度持续训练(MICT)
        2.3.2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实验分组
        3.2.2 测试指标与方法
        3.2.3 实验流程
        3.2.4运动实验
        3.2.5 数据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第一阶段运动实验前后相关数据变化情况
        4.1.1 心率在运动后变化情况
        4.1.2 血压在运动后变化情况
        4.1.3 血管弹性在运动后变化情况
    4.2 第二阶段运动实验前后相关数据变化情况
        4.2.1 心率在运动后变化情况
        4.2.2 血压在运动后变化情况
        4.2.3 血管弹性在运动后变化情况
    4.3 两种方式运动前后相关数据变化情况
        4.3.1 心率在运动后变化情况
        4.3.2 血压在运动后变化情况
        4.3.3 血管弹性在运动前后变化情况
5 分析与讨论
    5.1 运动实验方案及实施过程分析
    5.2 两种方式运动前后心率的比较分析
    5.3 两种方式运动前后血压的比较分析
    5.4 两种方式运动前后血管弹性的比较分析
6 结论
7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指端脉搏波测量中老年妇女健身锻炼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频次健身操对成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D]. 王宇程. 南京体育学院, 2021(02)
  • [2]健身气功锻炼对大学生脾胃病症状的干预研究[D]. 胡振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8周flexi-bar运动干预对中老年久坐女性人群心血管功能的影响[D]. 吴妍颖. 广州体育学院, 2021(12)
  • [4]水中运动对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影响研究[D]. 郭锦桃. 吉林体育学院, 2021(12)
  • [5]中老年群体健身气功锻炼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李炫灵.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6]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对老年人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的干预效果研究[D]. 程经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广场舞与健步走对中老年女性心血管功能影响的对比[J]. 文才新,江超,吴友良,周海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8]对上海市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骨密度与体质指标间的关系及其影响的研究 ——以杨浦区殷行社区为例[D]. 喻世伟.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2)
  • [9]社区广场舞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实证[D]. 白雅萍.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高强度间歇运动与中强度持续运动对机体血管弹性的影响[D]. 王少鹏.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指尖脉搏测量中老年女性健身锻炼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