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灵山”与中国诺贝尔文学奖

论“灵山”与中国诺贝尔文学奖

一、论《灵山》与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论文文献综述)

许智恒[1](2018)在《论高行健小说《灵山》的“文化还乡”主题》文中研究表明高行健是一位极富文化感知力的作家。他在文学道路上步履不停,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来自东方的故土文化,似乎都不能满足其对于精神奔突的能量需求。他的“没有主义”、去意识形态化的非功利写作及其主张的“冷文学”都让人看见一种单纯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的专注和清醒。高行健本人对于西方文学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具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然而他却并不囿于西方文学创作技巧之中。相反,高行健的小说创作大多带有一股浓郁的故土文化气息。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开故土的高行健是在追求个体精神自由的道路上对母体文化进行合理的艺术想象。对他而言,西方文学技巧使其得以放开手脚,言其所思,也为小说的呈现方式提供了多种可能。而中国文化中的庄子、禅宗及民间文化则是一座取之无尽的精神宝库,他的文学生命无时无刻不从中汲取养料。这一看似矛盾的文化心理在小说《灵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灵山》是一部关于寻找的小说。它通过对于民间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探索与发掘来追寻一种理想的文化境界。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者通过对于边缘群体的刻画突出了对于生命真实的永恒追求。在小说的故事框架建构上,作者通过不同人称的互换将完整统一的叙述者分裂开来,使得不同的叙述者具有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此外,作者借助极富禅味的小说语言将内容抽象化,复杂化,最终使其丧失作为符号的能指功能。《灵山》在形式上具有极强的现代小说创作特征。而在内容上,小说却散发出一股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这一掩藏在西方小说创作技巧背后的“文化还乡”姿态使得高行健能够借助西方小说创作技巧对中国文化进行崭新的书写,这对于中国当代文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高行健在异质文化土壤之上回望故乡,追寻着他所认为的美丽与真实。

冯小冰[2](2017)在《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1978-2013)》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始于20世纪50年代,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截止到目前为止,学界依然缺乏对于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系统性研究。本研究的内容有三:其一,系统梳理1978-2013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情况;其二,深入剖析影响译介活动的多元要素;其三,探究中国当代小说本体与其德译活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依托卫礼贤翻译中心数据库和东亚文学杂志数据库,建立了独立的1978-2013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出版信息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译介经历了三大周期,即1978-1992年间的高潮、1993-1999年间的低谷、2000-2013年间的新时期。总体上,中国当代小说的德译情况欠佳,译介缺乏持续性,读者数量也很有限。报纸、杂志和文集/单行本是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三大渠道。德语地区的译介主体以学术和商业出版社为主,多受学术界和商业利益的主导,而中国官方出版社的译介活动则深受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从选题上看,译介活动多受意识形态和诗学因素的操控,纪实性、文革类、禁书类以及反映中国风物的短篇作品更受到德语出版机构的偏爱。本论文以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为指导,提出了由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者、译介渠道、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六大环节构成的文学译介模式。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研究对典型性现象展开了定性分析。研究表明:1978-2013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译介活动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文学本体的影响最大;而随着中国当代小说本体的转变,虽然意识形态依旧保持着很强的影响,但诗学要素对译介的作用也日益增强。特别是中国当代小说本体从“政治美学”到“文学审美”的回归,使德语读者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接受逐渐摆脱固有的思维习惯,不再局限于政治与社会学的解读视角,而是更加注重作品的文学性并日趋多元化。另一方面,读者期待视野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本研究以图书销量和媒体评论为依据,分别选取了三个译介周期内最成功的中国当代小说德译作品,针对影响其译介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其具体的翻译策略展开个案分析。分析显示,随着目的语读者期待的变化,译者的翻译策略也从面相目的语读者的“可接受性翻译”逐渐转向了更多以源语为导向的“充分性翻译”。而这种翻译策略转变所取得的积极效果也直接体现在德语国家的读者和媒体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上。对此,研究通过对各家德语媒体,特别是《法兰克福汇报》上的书评,对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接受效果进行了分析,最终证实了意识形态、诗学和文学本体这三大要素对读者期待、翻译策略和译介效果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刘再复[3](2016)在《我的写作史》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为刘再复先生今年初在美国完成的最新书稿,是关于他的整个写作历程的回顾与思想的内在梳理。

姚瑞仙[4](2016)在《论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化姿态问题 ——以《灵山》为例》文中认为高行健,法籍华裔作家,在法国定居于1988年,正式加入法国国籍于1977年。高行健以"政治避难"为由移居法国,并自称为一个"流亡作家"①,虽然高行健永远都不能摆脱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在创作中,中国的文化和曾经的故国生活经验仍是他创作的主要源泉。然而,当他离开中国后,所创作出来作品却显示出了一种对中国文化和生活近乎冷漠的姿态,仿佛完全是在用"他者"的身份和眼光看待中国文化和生活,作品也呈现出更多的"逃离"倾向,且渐渐趋向于迎合西方世界的"东方主义",以便更接近以西方世界为主流的所谓世界文化。诚然,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权利去选择想要表达的内容,关键在于他是否达到了真善美的境地。文学是社会的良心,当一个作家只是一味地追求自由表达而缺失了对于民族文化最基本的温情和敬意时,他的文学良心则无从谈起。因此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立足文献对海外华文文学复杂、多元的文化姿态进行考论,探讨部分中国海外华文作家进入西方世界后对中华文化进行的某些带有偏颇性的传播,对这些作家的文化态度进行分析,总结文化身份理论以及"东方主义"理论,探讨这两种理论在海外华文作家文化活动上的表现;第二部分从高行健的作品《灵山》入手,对其作品从生态文化、精神文化、政治文化等方面梳理作者的文化姿态,分析其旁观、高高在上却又不断迎合西方的文化自卑心理,研究高行健写作中体现出来的"东方主义"印记以及他所表现出的文化身份认同模糊的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通过对比高行健与中国作家沈从文、鲁迅,以及俄国作家肖洛霍夫文化姿态的差异,探讨高行健在文化活动中虽不能隔断与汉民族文化的血缘,但却通过不断逃离的姿态使这种血缘发生畸变,并从文化的根性角度对其进行适当的批评。最后对海外华文作家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到底应该秉持怎样的文化姿态进行探讨。

温磬[5](2016)在《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 ——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欧洲与中国两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由来己久,从“现代性”的视角考察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文明交流关系的动态发展及演变进程,能够为当下的世界提供重新审视近代中欧文明交流史的另一种可能。作为资本主义新世界的核心力量,近代以来欧洲人通过与中国的交流互动将“现代性”逐步引入中国,特别表现为通过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扩张对中国传统文明进行渗透及改造。回溯历史,作为认知中国文明的主体,欧洲人对待中国文明的范式在近代以来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范式转变,欧洲与中国的现代性相遇也始终贯穿在此段历史进程中。以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文明交流的三次范式转换的宏观历史背景为基础,19世纪在整个中欧文明交流进程中承上启下的转折意义便得以凸显。在“现代性”相遇的背景下关注19世纪来华德国人在中国所进行的“文明化”尝试及其范式转换,对于从另一个视角理解中德近代交流史以及中欧关系史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及价值。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政治组织与制衡、经济贸易沟通、科学技术发展、精神文化与信仰等与近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相关的一系列因子为核心,通过此种意义上的“文明”概念考察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文明化”范式转变。在梳理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旅华记述的基础上,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三位19世纪来华的德籍代表性人物之上:新教传教士郭实猎(Karl Friedrich August Guzlaff,1803-1851)、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33-1905).汉学家福兰阁(Otto Franke,1863-1946)。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代表的19世纪来华德国人通过不同的个人意识与在华经历对中国文明现状作出不同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进行“文明化”改造的尝试,呈现出不同的“文明化”范式。这些文明化范式同时参与到19世纪欧洲人认知中国文明的范式过程中,从微观角度构建出“现代性”相遇以来欧洲人对中国认识的范式转换的宏观过程,使其具备更为丰富立体的维度。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在于:1.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代表的19世纪来华德国人是如何理解中国文明现状并通过自己的方式试图在中国实现文明化的?2.如何在近代以来欧洲人对中国认识的范式转换进程的大背景下看待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文明化范式转变的历史定位?论文主要围绕以上问题,以“文明化范式”作为思维红线进行文本梳理与论证。论文由绪论、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章节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话题缘起与问题提出、论文的研究范围及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视角与方法等进行阐述;第一章以“欧洲与中国文明世界的联结”为中心,分别从罗马时代、大航海时代直至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不同历史实践阶段梳理19世纪之前欧洲与中国的文明互动,兼及19世纪之前德意志与中国的文明相遇;第二章以19世纪德国与中国文明的进一步接触的历史背景为基础,梳理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旅华记述文本,并对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之旅华记述的版本、具体行程等进行论述;第三章主要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的旅华记述之文本为基础,分别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中国人之人性以及中国人之精神信仰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论证他们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识;第四章主要围绕“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如何实现中国文明化”这一主题,分别从他们三人在中国的具体活动出发,以他们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知为基础,论述由此发展而成的对中国进行基督教文明化、科学技术文明化、学术文明化的不同文明化尝试过程;第五章以先前的文本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深入研究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的具体范式,重点论述影响不同的中国文明化范式转变与发展的历史与个人因素以及不同文明化范式之间继承与批判的内在关联;第六章为结语,对整篇论文的结论进行总结;最后部分为参考文献及附录,附录部分收录19世纪来华德国人及其着作名录、本文主要参考旅华记述原始文本目录中译文、论文涉及中国之地名译名对照表以及部分档案书影。从“文明化”范式转换的视角出发,以近代德国人欧洲文明优越的自我意识为主体重新审视19世纪中德各层次的关系及互动,对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文明化尝试进行梳理及历史定位分析,在欧洲与中国文明交流范式的历史大背景下,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三位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为例,将这段德国人对中国的文明化进程置于全球史与中德交流史中进行历史定位,从文明化的宏观视角理解近代以来的中德及中欧关系发展脉络,并以此为基础考虑当下中欧文明交流中的问题与应对方式,此亦为本研究之初衷与期待。

李春红,刘锋杰[6](2015)在《刘再复学术年谱(中)》文中指出一九八八年,四十七岁。一月,发表一组散文诗《灵魂的家园》(《诗刊》一九八八年第一期),包括《乡恋》、《思想者——观赏罗丹的雕塑〈思想者〉》、《灵魂的家园——题我的散文诗》、《梦之死》、《迷雾的海燕》。二月七日,发表散文诗《我对命运这样说》(外五章)(《人民日报》),强调命运强大,但应坚定不屈,"我相信她是强大的,但我也并不软弱。我相信我可以成为她的主宰,即使主宰不了,也决不甘心作她的奴仆"。

李娜[7](2014)在《高行健长篇小说的艺术形式研究》文中提出高行健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文学艺术家,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他的作品体裁广泛,艺术风格独特。尽管高行健的获奖颇具争议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为汉语写作争得了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汉语语言的胜利;他是一位小说艺术意识极强的作家,并从理论到实践都力求创新。从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至今,对他的研究尤其是小说研究已经越来越多,研究视角涉及叙事学、哲学、文化学、比较文学等,但大多数研究只涉及《灵山》一部作品,《一个人的圣经》较少提及,对于结合这两部作品来探讨其艺术形式的研究也比较少。而相对于其它小说,长篇小说《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更能突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实力,充分体现了他对汉语语言的灵活运用,对小说的表现手法和技巧的大胆创新。基于此,本文选择高行健的长篇小说《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为研究对象,结合他的创作理论来分析其长篇小说的艺术形式,并探讨其长篇小说的艺术实践价值。本文运用文本分析、归纳综合等方法探讨高行健长篇小说的艺术形式。第一部分,分析高行健长篇小说中“以人称代替人物、叙述人称转换”的叙述人称策略;第二部分,分析高行健长篇小说的语言形式;第三部分,从人称建构和各类文体的融合两方面来分析高行健长篇小说的结构形式;第四部分,探讨高行健长篇小说的艺术实践价值。

李徽昭[8](2014)在《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书画”同一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历史传统,受此潜在影响,20世纪以来,中国作家以不同方式关注、介入并思考着传统书画、民间美术、现代美术,在木刻艺术、传统书画等美术类型发展上提出了诸多值得探究的观点与见解,这些美术论述与现代中国作家的文化艺术实践及其文学文本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与文学思潮、文学文本构成了审美表意实践共通而又有所差异的张力关系。本着学术探究与创新的出发点,本论文对这一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学科交叉地带进行了尝试性探索。论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美术、文学思潮汇通角度呈现现代作家美术思想的宏观文化背景。对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与美术思潮进行了比较阐释,还原了“五四”时期文学革命与美术革命的历史情境,指出美术与文学范畴由交融到分立过程中的工具功能化特质,进而对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增多的艺术跨界现象进行解读,分析其现象、缘由、趋势。同时解读了1927至1977年文学与美术大众化思潮中的协同并进关系,透析出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思潮的宏观脉络,从而对比审视20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与美术中的伤痕、寻根、先锋思潮,由于其全民参与的大众化实践方式,也可以说是对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的内在呼应式的历史反拨。第二部分,对典型的作家群体与个体的美术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与解读。群体角度主要选择美术论述较多,可阐释余地较大的新月派诗歌群体来解读。在论述新月派群体美术关联基础上,从总体视角阐释新月派群体及其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并具体探讨新月派核心人物闻一多与徐志摩的美术思想。个体角度主要选择与美术关联度较深、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家来论述,如鲁迅、沈从文、丰子恺、汪曾祺、贾平凹等。具体的美术类型阐释上则选择影响较大的木刻艺术及与文学关联较多的传统绘画、书法进行解读。具体来说,首先,从美术视角对鲁迅、沈从文进行比较解读,指出作为美术家的鲁迅、沈从文在绘画经历、书法风格、美术兴趣上的不同,沈从文爱好古典书画,鲁迅则较多关注民间美术,这种差异与二人审美取向有着内在关联。鲁迅、沈从文都集中关注过木刻艺术,且都注意到木刻艺术地方色彩问题,不过,就木刻艺术发展趋向,鲁迅显然比沈从文乐观,也印证了二人审美取向的差异。其次,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解读传统绘画与文学的关联论述,他们以文学方式实践着源自传统书画的文化意识,其文学文本的美术书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美术思想。汪曾祺、贾平凹与丁玲小说中传统书画与现代美术的不同画家形象及美术书写,显示了文化发展中美术类型的不同意味,现代美术与传统绘画由此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再次,从审美现代性角度阐述作家书画的传统渊源、审美特征,在现代语境下提出“作家书画”类型独立的观点。面对艺术市场全球化趋势,提出“去艺术化”的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再造命题,进而阐释当代中国作家的系列书法文化观,指出书法创作者精神文化修养和生命投入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作家美术思想中的留白、地方色彩范畴的文学实践进行拓展探究。通过文本细读,论述文学创作的结构形式、人物塑造、刹住结尾三种留白方式,提出文学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方言运用、形式技巧三种形态,指出留白与地方色彩范畴的思想价值及实践意义,这或许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传统,是中国文学面向世界的文化主体意识建构的一种可能。总体而言,本论文以文学立场透视20世纪中国作家不同的美术论述,由美术视角介入文学研究,用文学思维透视现代作家的美术思想,作家群体及个体与不同美术类型相结合,文学思潮与美术实践相联动,以美学、美术史、思想史、比较文学等多角度的交叉思维方式,解读了新文学成长与现代美术发展间的密切互动关系,审视了新文学作家文学观念与美术观念互为渗透与影响的现代艺术现象,梳理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美术协同发展的历史经验,开拓了新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为美术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生长点。

张栋辉[9](2011)在《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文中研究表明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由羁押于旧金山海湾的中国移民创作的“天使岛诗歌”时期,真正呈现出大规模写作态势的是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留学生文学”,随后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新生代文学”和九十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移民文学”使得海外华人文学的影响日趋深远。“新移民文学”与前期的“留学生文学”、“新生代文学”相比,虽然内容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都反映了在异国求学、谋生过程中的遭遇,表现了客在他乡的孤独感和浪迹天涯的乡愁意识,但“新移民文学”在具有中国属性的同时,更加具有开放性、前瞻性和包容性等跨国文化精神,它将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新移民作家们意识到世界多元文化对话格局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因此他们的创作具有更强烈的文化对话、文化认同、文化参与的意识。在海外华文文学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女作家的创作格外活跃,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严歌苓是新移民作家群中具有较高成就的一位,她的女作家身份、新移民作家身份、独具个人风格的创作理念使她的文学创作达到了新的艺术审美的高度,与同类作家相比,她的作品一方面凸显了“他者”文化审视下的东方文化意蕴,另一方面通过对异质文化的敏锐体验,表达了作者对芸芸众生的生存关怀和人文关怀。纵观整个海外华人文学的发展过程,其经历了移民身份的无所归依→家国意识与寻根意识的追寻→华裔身份与地位的争取→人性的终极拷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同类作家中,严歌苓的小说在展现人性和文化身份的建构上是独树-帜的。本文主要采用社会历史学、文化学、比较文学等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异质文化的角度入手,考察严歌苓文化身份的建构以及对其作品产生的具体影响,探讨新移民文学代表作家严歌苓独特的创作实践和创作思想、理念,以及对这种思想和理念的评价。绪论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原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进行了表述。第一章着重考察严歌苓在异域文化语境下的文化身份界定。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也常被译为“文化认同”,因语境的不同,文化身份常会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层面:民族或国家的层面、种族层面、性别层面、阶级层面等。严歌苓的童年成长经历、入伍经历、第一次婚姻失败、赴美留学、与美国外交官的跨国婚姻等,都对她的文化身份界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严歌苓的成长经历更为复杂,这些丰富的人生阅历不仅使她获得了超越同代人的广阔视野,而且赋予她敏锐细腻的内心体验,这都成为激发她写作才华和创作资源的有效因子,正是异样的人生经历才成就了与众不同的严歌苓。生活于中国传统文化包围中的严歌苓,已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判断和审美心理,无论故国的文化是否是她所崇尚的,她自出生之日便浸染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之中,当她去国离乡,踏上异域的陌生土地时,文化的差异成为她最切实的生活感受。发轫于不同基础之上的两种文化必然会产生强烈的碰撞与摩擦,而现实环境中两种文化的强弱悬殊也加强了这种碰撞,严歌苓以她敏感纤细的神经触摸着这些感受,以双重的文化身份在新移民小说中书写着这种文化撞击以及文化间的融合与沟通。当严歌苓自信而自尊地站在异国的土地上时,重新审视全新的异质文化和回首故国文化时,会因地域的改变而产生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文化审视视角,于边缘写作中实现她的文学追求。严歌苓以独有的女性细腻眼光来审视这一切,通过一系列主流社会和两性关系的边缘书写来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进行某种确认。这种身份的确认是来自种族的、国别的、性别的多重变奏,这样一种身份确认的书写同时也成为作者反抗中心与主流、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一种方式。第二章探讨了严歌苓小说创作中的多元主题,严歌苓在创作中反复诉说了相似主题,作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严歌苓的每一次讲述和返回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寄予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意蕴,本章从追问移民史、反思文革、关注新移民、再现故土民间生活等角度入手,剖析了严歌苓塑造的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严歌苓以她敏感的个性气质和细腻的文字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丰富多变的人生图景和神秘幽微的个体生命体验,而且她还将这种书写置于跨文化视域中,使个体、生命、人生以及文化浑然一体,从而折射出极富底蕴的多重文化内涵。严歌苓的创作跨越逾百年的历史,从一百多年前的华人辛酸的血泪移民史到当下新移民的现实人生她都有所涉猎,对移民史的关注表达了她作为异国移民切身的痛楚体验引发的思索,这些追溯早期中国移民史的作品,体现出东西方错综复杂的种族情爱、人伦纲常中从未停止过的冲撞和磨砺,并最终由文化意蕴的剖析回归至人性内涵的终极讨论。文革作为一段极其特殊的时代,其变异的社会环境、时代场景成为人性展览的独特舞台,严歌苓作为文革的亲历者,观看到了太多的人性沉沦,如今经过时间和空间的隔离和沉淀,站在异域的土地上,对这段时期有了更加理性清醒地体察和判断,身为“理想主义者”的严歌苓,自然会将这种感受以独特的文字方式记录下来,传达着她对人性的关注和理解。作为第五代移民的严歌苓,自踏上美国国土那一刻起,就不得不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种族的歧视与压迫、生存条件的恶劣以及华人移民身份地位的卑微等严峻的现实,因为移民不仅面临时间距离的转换和空间位置的迁移,更是在心理情感上不得不对异质文化进行接受、理解、融合的一个群体,在这种生命的移植过程中,严歌苓以敏锐的体验将她对文化、种族、人性的思考诉诸于文字。严歌苓在经历过异域人生的关注之后,逐渐将笔墨放置于中国大陆的当下现实生活中,她同许多作家一样,发现自己生长的土地蕴含了许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素材,所以,她于美国、大陆、台湾、非洲等地来回穿梭,用多元文化的开阔视野重新评判和审视着这块古老土地的现实图景。第三章对严歌苓小说创作中的多维度叙事策略进行梳理,作为学院派作家,严歌苓赴美后所接受的专业写作训练使她非常注重对小说叙事艺术的探索,她将各种新元素运用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去。本章主要从小说结构、小说的语言以及电影元素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对她的小说进行探讨,对其小说艺术的探索性与试验性进行整理和开掘。第四章主要探究了严歌苓作为“个体”存在的独特性。首先将严歌苓同留学生文学、新生代文学以及新移民文学的其他作家进行比较分析,纵观海外华人文学的发展,从最早的“天使岛诗歌”,历经留学生文学、新生代文学、新移民文学,在浩瀚的文学大潮中,杰出者数不胜数,但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作家严歌苓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她的作品超越了以往移民小说中的常见主题,将关注焦点投射到全球化大背景当中的文化交流和深入的人性思考上,她的小说无疑为移民文学增添了新的元素。然后探讨了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思想资源,严歌苓作品中所蕴含的对隐秘心理的钟爱、对文化差异的观照、对人性体验的拓展等无不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移民情怀、同性情感等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正是这种对多种文化思想资源的吸纳、整合,才使其作品呈现出和同时代的大陆本土文学迥然不同的风貌、神韵。最后总结严歌苓在“他者”话语下的独特创作理念,小说中展现的边缘人生的诗性表述、独特的女性言说、执着的悲悯情怀共同建构了严歌苓创作的独特艺术价值。综上所述,严歌苓作为第五代移民女作家,在异质文化的语境中进行跨域写作时,能够以一种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平和的文化心态去关注异域生活和回望故土,无论是在主题的诉说还是叙事策略的运用上,都显示出她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她的新移民小说进行具体梳理,不仅使我们可以探寻其创作的内在理路,而且对于解读评价其他同类作家也具有启发意义。

谢聪[10](2011)在《三十年来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评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979—2009年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化、区域化、长时间跨度的梳理总结大陆学界的研究实绩,概括、描述和评价该学科的内在进程和海外各区域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辩证相关研究环节的得失,力图为海外华文文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资料收集和学科建设做些基础性的工作。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概述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情况和本文的研究对象、立意、结构安排及其内在依据。第二部分就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的三个基本层面——“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内涵与学科定位”、“海外华文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轮廓”、“海外华文文学的总体性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研究围绕大陆学界对海外华文文学如何命名,概念如何界定,命名背后复杂意义何在,怎样走向学科化的历程,理论研究的分期及关键词,总体性研究成果及其研究倾向的原因分析展开。第三部分是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的介绍,及对该区域较有特色的新马华文文学“本土性”研究和东南亚其他国别(除新、马以外)华文文学的特质研究的评介。第四部分介绍东北亚的日、韩两国华文文学及澳大利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第五部分是对北美、欧洲华文文学研究概况的介绍,鉴于华裔英语文学研究与海外华文文学整合成为海外华人文学的趋势,又着重介绍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第六部分是结语,是对研究中重点的回顾和对该研究价值实现的期许。

二、论《灵山》与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灵山》与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1)论高行健小说《灵山》的“文化还乡”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必要的说明与界定
一 独特的形象体系建构
    (一) 人物形象
    (二) 故事框架
    (三) 场景描写
二 形象体系建构背后的“文化还乡”想象
    (一) 边缘群体背后的真情实感
    (二) 分离叙述下的生命关怀
    (三) 禅语中的美学与人学
三 “文化还乡”的启示
    (一) 崭新的文化书写姿态
    (二) “文化还乡”的艺术愿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2)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其研究现状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现状
        1.2.2.1 概述式研究
        1.2.2.2 个案研究
        1.2.2.3 名家感悟与访谈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材料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翻译即传播
    2.2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2.3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下的译介模式
    2.4 文学译介模式
    2.5 文学译介模式下的文学译介
        2.5.1 文学译介的历史观
        2.5.2 文学译介的整体观
        2.5.3 文学译介的语境观
第三章 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德译概述
    3.1 译介背景
    3.2 1978-2013年的整体译介趋势
    3.3 译介渠道
        3.3.1 报纸
        3.3.2 杂志
        3.3.3 文集/单行本
    3.4 译介主体
        3.4.1 译介主体的总体构成
        3.4.2 德语地区的译介主体
        3.4.2.1 学术出版社
        3.4.2.2 商业出版社
        3.4.3 中国的译介主体
    3.5 译介内容
        3.5.1 译介小说类型
        3.5.2 译介作家与作品
    3.6 译者
    3.7 小结
第四章 1978-1992:多重施力下的译介高潮
    4.1 中国当代小说在两德的译介
        4.1.1 中国当代小说在民主德国的译介
        4.1.2 中国当代小说在西德的译介
        4.1.3 中国发起的译介活动
        4.1.4 中德译介活动中的译介选题对比
    4.2 译介效果的影响因素——小说《沉重的翅膀》
        4.2.1 翰泽尔出版社(Hanser)、德国袖珍书出版社(dtv)
        4.2.2 译者阿克曼
        4.2.3 小说《沉重的翅膀》
        4.2.4 《沉重的翅膀》德译本翻译特点
        4.2.4.1 删减
        4.2.4.2 增译与改译
        4.2.4.3 文末注释
    4.3 小结
第五章 1993-1999:政治事件作用下的译介低潮期
    5.1 中德双方的译介活动
        5.1.1 中国出版社的译介活动
        5.1.2 德语地区的译介活动
    5.2 译介效果的影响因素——小说《美食家》
        5.2.1 第欧根尼出版社(Diogenes)
        5.2.2 译者高立希(Ulrich Kautz)
        5.2.3 小说《美食家》
        5.2.4 《美食家》德译本翻译特点
        5.2.4.1 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及其处理策略
        5.2.4.2 保留
        5.2.4.3 俗语、谚语与诗歌等的翻译
        5.2.4.4 替换策略
    5.3 小结
第六章 2000-2013:国家关注下的译介新时期
    6.1 德语地区的译介活动
        6.1.1 奥地利的译介活动
        6.1.2 瑞士的译介活动
        6.1.3 德国的译介活动
        6.1.3.1 参与译介的出版社
        6.1.3.2 获得译介的作家与作品
    6.2 译介效果的影响因素——小说《兄弟》
        6.2.1 费舍尔出版社(Fischer)与译者高立希
        6.2.2 小说《兄弟》
        6.2.3 《兄弟》德译本翻译特点
        6.2.3.1 保留策略
        6.2.3.2 替换策略
        6.2.4 《沉重的翅膀》、《美食家》、《兄弟》的译介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反作用
        6.2.4.1 成功译本的译介效果影响因素对比
        6.2.4.2 成功译本对译介效果影响因素的反作用
    6.3 小结
第七章 1978-2013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译介效果
    7.1 媒体评论
    7.2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
第八章 结论
    8.1 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回顾与展望
    8.2 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启示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978-2013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本出版书目
附录二: 获得持续译介的当代作家及其作品出版信息
附录三: 访谈录
附录四: 《沉重的翅膀》德译本中删节最大一处的小说原文内容:

(3)我的写作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写作的五个维度
(二)“我注鲁迅”和“鲁迅注我”的幼稚开端
(三)人性真实的第一次呼唤
(四)主体飞扬与超越惹起了纷争
(五)为了现实对话的传统批判
(六)走出共犯结构和中西文学的宏观比较
(七)第二人生的自救性写作
(八)告别革命两边不讨好
(九)返回古典与梦堕红楼
(十)两座地狱之门的发现
    1. 告别了曹丕。
    2. 告别了梁启超。
    3. 告别了鲁迅。
    4. 告别闻一多。
    5. 告别刘宾雁。

(4)论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化姿态问题 ——以《灵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高行健介绍
    2、关于高行健研究综述
第一章 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化姿态
    1.1 海外华文作家与中华文化
    1.2 海外华文作家与文化认同
    1.3 海外华文作家与"东方主义"
第二章 《灵山》的文化姿态
    2.1 生态文化
    2.2 精神文化
        2.2.1 女性形象
        2.2.2 民风民俗
        2.2.3 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
    2.3 政治文化
第三章 文化姿态的比较
    3.1 高行健与沈从文
    3.2 高行健与鲁迅
    3.3 高行健与肖洛霍夫
    3.4 海外华文作家所应秉持的文化态度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 ——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话题缘起与学术意义
    二、论文所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一) 论文所涉及核心概念之厘定
        1. 文明
        2. 文明化
        3. 范式
        (二) 论文研究范围
        1. 主体:19世纪来华德国人
        2. 三位代表人物: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
        3. 原始文献材料: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已出版的旅华记述
    三、文献综述
        (一) 文明及欧洲文明扩张之研究
        1. 人类文明与互动
        2. 欧洲与欧洲文明扩张之研究
        (二) 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旅华记述之研究
        (三)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及其旅华记述之研究
        1. 对郭实猎之研究
        2. 对李希霍芬之研究
        3. 对福兰阁之研究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 研究视角
        1. 文明化范式
        2. 对“欧洲文明优越论”之批判性理解
        (二) 具体研究方法
        1. 文本分析
        2. 历史考据
        3. 历史考据定性分析
第一章 欧洲与中国文明世界的联结
    第一节 古罗马至中世纪:欧洲文明之孕育
        一、欧洲对中国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
        二、中国作为文明辐射之中心
    第二节 从大航海时代至18世纪末:欧洲文明扩张之萌芽
        一、欧洲与中国接触之深化
        二、欧洲文明扩张的萌芽
    第三节 16至18世纪:日耳曼与中国文明之交流
第二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记述
    第一节 19世纪德国对中国之渗入
    第二节 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旅华记述综述
        一、19世纪不同时期之旅华记述
        1. 19世纪上半叶
        2. 19世纪60/70年代
        3. 19世纪末期
        二、不同写作群体、不同文体之旅华记述
    第三节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之旅华记述
        一、郭实猎及其沿海航行记
        1. 跨越东西的传教士
        2. 1831 、1832、1833年三次中国沿海航行
        3. 《1831、1832、1833年三次中国沿海航行记》
        二、李希霍芬及其考察报告和日记
        1. 地理学家与中国研究者
        2. 在华考察行程
        3. 《中国》、《中国旅行日记》及书信集
        三、福兰阁及其回忆录和日记
        1. 从外交官到汉学家
        2. 在华工作旅行经历
        3. 《来自两个世界的回忆》及《东亚旅行日记和照片》
第三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识
    第一节 中国社会发展状况
        一、郭实猎:封闭落后的中国
        1. 落后的社会状况
        2. 空虚的军事海防
        3. 吸食鸦片与溺婴陋习
        二、李希霍芬:亟需欧洲人开发的中国
        1. 中国的城市与生活
        2. 传统经济生产模式
        3. 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
        4. 环境破坏
        三、福兰阁:处于衰败中的中国社会
    第二节 中国人之人性
        一、郭实猎:传统、排外、好奇情绪的复杂混合
        1. 传统与保守的中国人
        2. 排外与好奇的中国人
        二、李希霍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与排外情绪
        1.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2. 中国人的排外情绪
        三、福兰阁:中国人的“礼”与“秩序”
        1. 强调“礼”的中国人
        2. 中国人的秩序
    第三节 中国人之精神信仰
        一、郭实猎:异教与迷信的交织
        二、李希霍芬:中国人信仰基督教的必要性
        三、福兰阁:值得尊重的中国人精神信仰
第四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实现中国文明化的尝试
    第一节 郭实猎的基督教文明化:对中国之期待
        一、派发宣教书籍与医疗传教之结合
        1. 派发宣教书籍
        2. 医疗传道
        二、借“自由”之名打开中国大门
        1. 开展自由贸易
        2. 加深民间交流
    第二节 李希霍芬的科学技术文明化:对中国之开发
        一、外国资本技术进入中国及德国殖民地初探
        1. 外国资本技术开发中国的前景
        2. 发现胶州湾
        二、“丝绸之路”与交通建设
    第三节 福兰阁的学术文明化:对中国之尊重
        一、尊重中国文明的客观地位
        二、汉学学术资源的积累与欧洲学术方法的融合
第五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文明化”的范式转变
    第一节 历史与个人因素双重作用下的“文明化”范式
        一、19世纪中德关系之历史背景
        二、个人因素
        1. 个人背景及自我意识
        2. 面对中国的心态与期待
    第二节 三种文明化范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批判与发展
        一、基督教文明化的可行性
        二、科学技术文明化的可行性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19世纪来华德国人名录(按来华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2:论文主要参考旅华记述原始文本目录中译文
    附录3:论文涉及中国之地名译名对照表(以外文首写字母为序)
    附录4:部分档案书影(共5份)

(7)高行健长篇小说的艺术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高行健长篇小说的叙述人称策略
    (一) “以人称代替人物”的策略
    (二) “叙述人称转换”的策略
二 高行健长篇小说的语言形式
    (一) 叙述语言、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的结合
    (二) “音乐流”
三 高行健长篇小说的结构形式
    (一) 《灵山》的三重结构和《一个人的圣经》的两重结构
    (二) 各类文体的融合
四 高行健长篇小说的艺术实践价值
    (一) 小说理论的实践价值
    (二) 叙述人称的创新价值
    (三) 小说文体的探索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情况
致谢

(8)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20世纪中国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一、“文学”、“美术”的交融与分立
    二、现代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三、作家言说美术的动机与方式
    四、现代文学与美术思潮汇通形态
    五、美术关联的现当代文学研究
    六、作家美术思想的探索路径
    七、作家美术思想研究内容概述
第一章 “革命”思潮与日常话语——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美术思潮
    第一节 观念“美术”、“文学”与新文化运动
        一、“革命”前的美术与文学
        二、文学与美术的共同“革命”
        三、“革命”与美术、文学的功能化
    第二节 日常生活、艺术跨界与主体互换
        一、文学、美术的日常生活书写
        二、日常生活审美与艺术跨界
        三、艺术跨界与审美共通感
        四、艺术主体互换的当代意义
第二章 大众化思潮及其现代反拨
    第一节 大众化思潮中的文学与美术
        一、大众化奠基:1927—1941年的思潮交汇
        二、大众化规范:1942年《讲话》的发生
        三、大众化实践:1949—1976年的发展高峰
    第二节 现代美术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美术、文学的共同“伤痕”
        二、美术与文学的“寻根”思索
        三、形式的美术先知与文学探索
第三章 新月派的美术关联及典型观念
    第一节 新月派与现代美术
        一、美术与新月派的关联
        二、新月派的美术实践
        三、新月派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
        四、新月派跨界实践的意义
    第二节 闻一多的美术文化观
        一、美术、文学兴趣及互为他者
        二、美术的中西比较及功能认知
        三、工艺美术实践与评介
        四、美术介入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
    第三节 徐志摩的现代美术观
        一、艺术共通的良好感知
        二、美术批评与期刊美术设计
        三、中国美术之路的思考
        四、与徐悲鸿的美术论争
第四章 美术创造与木刻论述——美术视域中的鲁迅、沈从文
    第一节 作为美术家:鲁迅与沈从文比较
        一、天性与爱好成就的画家
        二、书法家的艺术创造
        三、美术史家的文化思索
    第二节 木刻艺术:鲁迅与沈从文的思想交汇
        一、木刻版画与鲁迅、沈从文
        二、同中有异的地方色彩观
        三、木刻其他问题的观点交汇
第五章 传统绘画及其文学转换——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
    第一节 文学、绘画关联论
        一、丰子恺的远近法与写生论
        二、汪曾祺的小说留白观
        三、贾平凹的诗性绘画观
        四、文学绘画关联论的当代意义
    第二节 美术书写:汪曾祺、贾平凹、丁玲比较
        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美术家形象
        二、美术书写的文化意蕴
        三、《梦珂》中的美术书写:丁玲的反差
第六章 作家书画与当代书法问题
    第一节 现代美术与作家书画
        一、作家书画渊源及其类型独立
        二、作家书画的现代面向
        三、作家书画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当代书法问题及其精神重建
        一、“艺术书法”与“文化书法”
        二、当代书法的艺术困境
        三、“去艺术化”与“再人性化”
        四、书法文化精神重建的可能
    第三节 当代作家的书法文化观
        一、当代前辈作家书法文化观
        二、当代新作家书法文化观
        三、作家书法观的当代价值
第七章 美术思想的文学实践——以留白、地方色彩为例
    第一节 绘画留白的文学转化
        一、画论视域中的留白
        二、文学留白观
        三、留白手法的现代小说呈现
        四、文学留白的现代价值
    第二节 地方色彩:理念、文学呈现及意义
        一、鲁迅、周作人等的地方色彩观
        二、“地方”与地方色彩问题
        三、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形态
        四、地方色彩的方言文化形态
        五、地方色彩的形式技巧形态
结语 美术面向: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可能
    一、读图时代的文学与美术
    二、现代文学新因素
    三、文学史书写新思路
    四、文论研究新场域
    五、不足之处或未竟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书画艺术问题的作家访谈
    一、点与线是中国书画的舍利子——就中国书画访谈作家王祥夫
    二、美是对平庸的一种拯救——与作家李浩笔谈中国书画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严歌苓的研究现状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跨域写作中的文化身份建构
第一节 生命的印记与流散身份
    一、国内成长的记忆
    二、异国生活与"留学——学留"的流散身份
第二节 双重身份与边缘写作
    一、双向审视:在异域与本土之间
    二、边缘写作:于边缘处寻找可能
第三节 性别身份与文化身份透视
    一、"身份"的界定:不断流动的"自我"建构
    二、性别身份:多重身份纠葛中的确立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中主题的多重变奏
第一节 移民史:历史的记忆与重构
第二节 文革:疯狂时代的人性扭曲
第三节 新移民:生存困境中的生命之旅
    一、底层写作:原乡情怀失守中的移民人生
    二、错位:心灵与文化的双重游离
第四节 回望中的现实与理想 第三章 探索与试验:多维度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结构:多重性的叙述
第二节 语言:叙事空间中的着色功效与意义阐释
第三节 电影化:视听艺术元素的运用 第四章 异质文化语境下"个体"的存在与彰显
第一节 异域的怀想:海外华人文学的演变
    一、留学生文学:无根一代的追逐
    二、新生代文学:西方语境中的"中国"写作
    三、新移民文学: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求索
第二节 生命的移植: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思想资源
第三节 "他者"话语下的独特创作理念
    一、边缘人生的诗性表述
    二、独特的女性言说
    三、执着的悲悯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三十年来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建设
第一节 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内涵与学科定位
第二节 海外华文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轮廓
第三节 海外华文文学总体性研究
    一、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外文化的关系
    二、海外华文文学与海外华人社会的关系
    三、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学“自律性”研究 第二章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第一节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进程评述
    一、70、80 年代:在求同意识主导下倾斜发展
    二、90 年代以后:研究在“求同明异”观念转换中发展成熟
第二节 新马华文文学“本土性”研究评述
    一、单篇论文
    二、论着
    三、该研究对海外华文文学学科的意义及其前景展望
第三节 东南亚其他国别华文文学的特质研究 第三章 东北亚及澳大利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第一节 东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现状评述
第二节 澳大利亚华文文学的研究现状评述 第四章 北美、欧洲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研究进程评述
第二节 欧洲华文文学的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论《灵山》与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高行健小说《灵山》的“文化还乡”主题[D]. 许智恒. 重庆师范大学, 2018(12)
  • [2]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1978-2013)[D]. 冯小冰.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3]我的写作史[J]. 刘再复. 华文文学, 2016(03)
  • [4]论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化姿态问题 ——以《灵山》为例[D]. 姚瑞仙. 山西大学, 2016(06)
  • [5]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 ——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例[D]. 温磬.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 [6]刘再复学术年谱(中)[J]. 李春红,刘锋杰. 东吴学术, 2015(02)
  • [7]高行健长篇小说的艺术形式研究[D]. 李娜. 广西师范学院, 2014(02)
  • [8]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D]. 李徽昭.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9]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D]. 张栋辉. 山东大学, 2011(02)
  • [10]三十年来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评述[D]. 谢聪. 苏州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论“灵山”与中国诺贝尔文学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