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目录中体现的逻辑原理

机读目录中体现的逻辑原理

一、机读目录中体现的逻辑性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俣璇[1](2019)在《格式条款规制研究》文中认为格式条款体现了现代经济生活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其天然地具有其正反社会效应,一方面,格式条款发挥着简化和促进市场交易的重要功能。格式条款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的灵活性与敏感性的影响下,公司等市场主体不断修正与完善交易中的权利义务配置,形成足以吸引交易相对人的格式条款,以推动经济活动的便捷化、规模化运作。而另一方面,格式条款由于其排除协商的特征,不免存在使经济地位上处于弱势的普通消费者丧失缔约自由之虞。由于市场竞争的不充分甚至垄断,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原因,市场自身对格式条款的负效应的抑制功能被削弱,甚至导致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的失衡,从而损害普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沦为经济强者压迫弱者的工具。格式条款的双重社会效应,既反映法律与市场两种调整思路的博弈,也体现着民法理论内部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的相互扶持与妥协。从格式条款的调整路径来看,一方面,法律应当放手市场,避免对市场竞争的贬损和对自由社会秩序的状害,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对格式条款的规制与导向作用;另一方面,法律应作为市场失灵或市场极端逐利性的矫正手段,以防止权利义务关系的畸形失调,实现基本的公平正义价值。从民法的基本原则角度视之,格式条款由当事人一方单独制定,相对人仅具有“take it or leave it”的二元性选择,这一合同的发展趋势本身即是对传统契约自由原则的巨大挑战,美国学者格兰特·吉尔莫所言的“契约的死亡”之虞即体现于格式条款与意思自治原则的冲突之上,需要学理上的解释与协调。传统理论的理想模式下,契约自由即是契约正义,法律对格式条款的规制只需触及程序层面。而到了现代,随着消费者问题、格式条款问题的日趋严重,民法不再坚守形式意义上的意思自治与合同自由,实质化成为民法演变的最显着特征。现代契约法的中心问题已由契约自由变为契约正义。如何在格式条款问题中实现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民法基本价值,更是当代法学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将从合同法基本理论出发,穿插结合法经济学视角,按照“规制目标制定-规制范围限定-规制实然性分析-规制应然性设计”的行文思路组织篇章架构,逐步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本问题。第一章是对格式条款规制的正当性和监管目标的证成,包括格式条款规制应如何回应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两大合同基本原则的要求,以及格式条款规制如何实现目标的精确化两个问题。缔约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以及相对方选择缔约伙伴的自由的限制并不能体现格式条款对于契约自由的侵蚀。格式条款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冲击的根源只能在于格式条款的格式性本身,合同法维护契约自由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即只能通过对信息压迫的矫正体现。格式条款对契约正义原则仅造成间接减损,以契约正义原则作为格式条款的监管要求,主要出于三重考虑:第一,反映契约正义的“条款内容”为监管识别提供便利性;第二,契约正义原则针对双方权利义务分配,其监管效果具有直接性;第三,契约正义原则为监管注入公共目标,具有防止社会价值整体受损的阻却作用。现代法时代下,格式条款的正负外部性由此为监管目标、监管逻辑以及监管力度等的设定提出多层次要求。从价值层面,格式条款的规制首先面临监管目标的精确化问题。契约自由原则对格式条款的效率要求应当为帕累托改进而非卡尔多-希克斯改进,而自愿性协商被认为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结果的途径,也即,“受交易影响的每一个人均同意这一交易”。这一目标之下,格式条款规制以对意思自治的维护为限具有正当性。契约正义原则则要求双方合作剩余的分配达到竞争水平,提供方因格式条款的非议价性在博弈中获得优势,当条款的分配结果不符合给付均衡的民法基本原理,监管的介入就在契约正义要求下具有正当性。从路径层面,格式条款问题的非绝对性与复杂性也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市场模式与国家模式作为监管手段的二元性划分的绝对逻辑,也缓和了公法与私法的分明边界。市场模式与国家模式,均为国家介入监管的路径,要求以国家强制力为其效力保障,与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相区别,是对私人合同关系的积极引导或矫正。与格式条款相关的概念如“附合合同”、“样板文本”、“小字条款”、“标准化合同”、“标准化格式合同”等,各国理论对其格式条款赋予不同归纳方法。格式条款具有预先制定性、标准化、非协商性、附合性和重复使用性等特点。从其法律属性看,格式条款存在“契约说”与“规范说”之争,这一定性直接决定条款的监管路径问题。从经济视角来看,格式条款可解读为商品、产品质量属性,以及公共产品。在我国,法律监管对象呈现出由“格式合同”向“格式条款”、从“法律行为”到“意思表示”的转变,监管的精准性得以提升。沿此思路,格式条款规制对象可进一步限缩,具体分类标准如核心给付条款与附随条款的划分、商业合同条款与消费者合同条款的划分,以及是否为免责条款、是否规定主要权利的划分。第二章对我国当前格式条款规制的立法、行政及司法规制实态进行总结。我国形成以《合同法》为核心,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险法》及《反垄断法》为配合的法律规范群。合同法规范路径下,《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第52及53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呈现出路径驳杂且逻辑似有抵触的规范形态,学界争论颇多。如何从中抽取并整合具有连贯性、协调性的规范进路成为落实格式条款规制的前提问题。最高法院公布的十余件公报案例中,法院在规范选择上侧重有别,裁判倾向上亦有区分,整体呈现出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规范动态均衡、互为补充的裁判逻辑。地方法院在审判实践中似对最高法院立场有所偏离。“提示与说明义务”因法律解释空间较大、为法官预留了充分的自由裁量权,而成为适用率较高的效力判断规则。部分并非出自信息矛盾的格式条款问题,被归入信息规制项下草率解决。除《合同法》以外,《中国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以合同法规制范式为参照,建立了消费者合同领域的格式条款规制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7条在合同法信息规制基础上,结合保险合同特色,对提供方提示与说明义务规则加以延伸。格式条款质量低下问题,从其根源来看,存在信息不平等与市场地位不平等两类生成路径,《合同法》以及基于《合同法》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模式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保险法》均偏重对信息不平等的矫正。《反垄断法》则从经济地位角度对格式条款规制范围及规制手段进行解读,回应市场地位不平等引起格式条款质量低下的情况,成为上述部门法规则的有益补充。在司法路径之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险法》及《反垄断法》均授权对格式条款施加行政监管,监管主体包括原国家工商管理部门、原银监会、原保监会、证监会以及原反垄断执法机关。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规范为格式条款规制的两种基本路径,为我国合同法所采用。信息规制路径在我国体现为格式条款提供方提示与说明义务的施加,内容控制路径则包括格式条款内容的特别规范、显失公平规则、公平原则等。两类路径互不干涉,但在功能上互为补充,共同服务于格式条款质量的改进。各国及各历史阶段对二者的运用各有偏重。如何权衡两类规制力度、如何对其适用加以扩张或限缩,则需动用监管智慧,结合国情及市场状态加以判断。以下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就信息规制和内容控制规范的规范逻辑、现状及改进方式进行阐述,而格式条款解释作为内容控制之辅助,则置于第五章讨论。以下三章共同构成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讨论格式条款的信息规制理论,信息规制因其事先性和市场性而被视为实现意思自治和保障市场竞争机制的通道。根据行为法经济学理论,市场机制异化的原因为,有限理性使消费者在认知层面和决策层面存在障碍,且对于特定条款,即使理性消费者亦会根据“成本-效益”分析而选择合理忽略。对此,提示义务的功能在于矫正双方信息的不平等,实现对阅读义务的替代;而说明义务则用于矫正专家与业余人的智识差距。根据行为人信息接收与处理的特征,信息披露存在层次化与实质化两方面的改进可能。层次化改进可以条款显着性或条款异常性为标准,并以实证调研为判断方式。实质化改进的路径如标准化信息提供、第三方信息加工以及“菜单式”合同创新等。此外,可借用软家长主义助推思路实现监管的改进。对于信息规制的力度和边界的确定,则应注重与法律行为法规范体系的分工与配合。第四章讨论格式条款的内容规制规范。我国对格式条款的内容控制既包括不当条款内容规范及公平原则,还包括免责条款控制规范、基于公共秩序的内容控制规范,以及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则。不过,这些原则均需要法院根据双方交易的具体情节加以个案判断。从格式条款规制的适格性来看,我国法上的显失公平规则、乘人之危规则以及公共秩序对条款效力的控制规范应当以合同而非条款为对象;不当格式条款内容规范以及免责条款规范则明确规定适用于条款而非合同整体。从各规范具体判断维度来看,不当格式条款规范、免责条款规范集中考虑给付均衡的实现,而不以双方合意度也即意思自治的充足作为评价标准;而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序良俗制度则从意思自治与给付均衡双重视角入手,对格式条款效力进行考量。第五章讨论解释规则对格式条款的规制作用。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的之争暴露出“意思与表示分立”理论的局限性,内心真意与外观行为均不能当然地、独立地在合同解释过程中发挥影响法律效果的后果。我国坚持客观解释规则作为格式条款解释的基本路径,仅当其无法穷尽解释时,不利解释规则才发挥作用。我国实践中存在对不当解释规则的体系定位的误读现象,这就不免造成规则的误用和错用,反而在结果上矫枉过正,既违背了解释的中立态度,亦侵蚀了内容控制规范的价值功能。信息规制与内容控制规范虽各有改进之空间,但仍存在效果上的极限阈值或“天花板”;此外,司法进路本身亦存在个案性、事后性、非行业性、非市场性等效果限制。当三至五章提及的规制手段达到效果极限而无法应对现实需求时,毋宁诉诸行政路径,结合美国、以色列、德国等制度经验,构建以经济视角下的“产品监管”为模型、以事先审批为模式的监管路径,也即第六章提出的最低质量标准模式。格式条款的事先性规制路径,也即施用行政手段,将格式条款内容的审查提前化,配合事先性信息规制的规制尝试,以实现经营者信息披露成本、多数消费者信息处理成本、重复性司法成本的缩减。具体而言,应建立由“最低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质量标准”组成的双层质量标准体系。对于未通过前者的格式条款,禁止其进入市场;对于通过前者但未达到后者标准的格式条款,提供方应施加实质性信息披露;对于通过后者的格式条款,提供方仅须履行形式性信息披露。该制度以统一的行政监管作为司法监管的前置性环节,在节约审判压力的同时促进评价标准的贯一性。

夏兴通[2](2010)在《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标准已成为企业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社会生活等各领域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准化工作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作为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营销分类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当前制约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工作水平和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就是缺乏一部通用性的图书营销分类法,出版发行企业大多“借用”图书馆分类法或自编适用于本企业的分类法来进行图书营销分类:而且分类工作中还存在不规范和管理粗放等问题。这不利于图书营销分类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读者的图书消费和行业内图书营销信息的流通共享。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编制、应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创造了条件。论文以作者参与的“出版物营销分类法标准编制”与“出版物营销分类法标准实施指南”项目研究为基础,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首先以标准化工作对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背景,提出用标准化方法解决我国图书出版发行业存在的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缺失问题。然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接着从理论研究和编制成果等角度对国内外近三十年来关于图书营销分类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第2章对“图书营销分类法”及相关的“图书”、“图书营销分类”概念进行定义。第3章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论文对我国古代、近现代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营销(销售、发行)分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结合参与项目研究过程中的调查活动,对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4章在对我国图书营销分类进行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研究课题,详细分析了其必要性。然后结合国内外通用性分类法的编制和应用实践,提出了三条通用性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分析了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就这三条基本路径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中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以行业标准化作为实现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并详细分析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第5章探讨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应该符合标准本身的定位以及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特点,并遵循和运用相关的文献分类、商品分类和标准化活动的原理和方法。因此,论文定义了“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概念并进行了标准定位分析,并系统地分析了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作用和特点,还深入文献分类学、营销学和标准化学,总结相关的原理与方法,并就这些原理方法和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编制与实施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第6章、第7章以作者参与编制和实施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为基础,运用第5章探讨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我国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编制和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包括编制过程中的原则和思路、分类大纲的制定、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分类主表的设计、分类附表的设计、标准文本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原则和思路、营销分类标引规则、出版社上架建议的规范、书店实施标准的基本模式等。最后,在第8章“结语”中对论文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孟凡[3](2010)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学生评教是大学教学质量保障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大学学生评教虽然只有近30年的历史,但它在我国大学开展范围之广、遍及课程之众、涉及教师之多,已成为我国大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大学学生评教步入网络化时代以来,使用网上评教系统的学校几乎将所有学生都纳入评教群体,将教师每学期开设的每一门本科课程列为评教对象,然而,学生评教制度并未赢得所有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且多遭诟病。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为解释和揭示学生评教制度的问题及相关原因提供了新的范式,有助于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与学生评教高度相关,并对学生评教投入了人力资本,能影响大学学生评教制度或者被大学学生评教制度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教师、学生和教学行政管理者。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大学学生评教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是大二大三学生,潜在型利益相关者是大一新生、大四毕业生、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边缘型利益相关者是分管教学评价的行政管理人员、分管教学评价的教务处长、分管教学的院系院长或系主任、院系教学秘书。这一结论相悖于我国目前大学学生评教以教学行政管理者为主体和主导的运行模式,却耦合了学生评教制度利益相关者格局的应然状态。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实质是利益相关者对教学质量的参与治理,是利益相关者的权力有限介入的过程,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助于保护学术自由,消弭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的顾忌,共同参与教学质量治理。从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历史发展来看,大学学生评教制度利益相关者格局的演变反映了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博弈演化,体现了质量、利益与权力的矛盾演进。西方大学学生评教制度利益相关者格局经历了中世纪“学生大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单方控制模式、20世纪初至60年代以学生和教师为双主体的模式、20世纪60至70年代以学生和教学行政管理者为中心的模式、20世纪70至90年代以及21世纪的教学行政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控制-合作模式;比照西方大学学生评教制度制度变迁中利益相关者格局的演变,我国大学学生评教制度自20世纪初的零星发展到步入网络化评教时代,利益相关者格局只有一个模式——教学行政管理者控制模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发轫机制。西方大学学生评教制度起源于民主实践,受到大学生运动、高等教育民主化浪潮和社会问责的助推;我国大学学生评教制度发轫于国家评估制度发展诉求和应对行政检查的要求,简单复制西方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内容与形式,跃过了西方大学学生评教制度渐进演化的原始积累过程。在我国大学现行学生评教制度框架下,教学行政管理者拥有主导性权力,其权力上升到“主位”,教师和学生的权力边缘化,其权力下降到“客位”。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和潜在型利益相关者在学生评教信息获取、利益表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失权现象,处在一种无价值判断、无主体意识的失语状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未得到聚合和表达。教师的权力长期被排斥在学生评教制度的决策范畴之外,无论是学生被赋予的评教权力,还是教学管理部门的控制权力,通过或正式或潜在的方式对教师构成内在约束;学生即使从形式上参与了评教过程,却只是扮演“打分者”的角色——学生所使用的评教指标体系,多是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角度设计评教项目,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的权力和利益未得到真正的实现。我国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不成熟之处不仅表现在实施程序上出现的权力缺失和利益失衡,还体现在组织依托与制度供给未能发挥权力制衡和合作参与的作用,以集体共商的形式控制权力缺失与利益失衡、缓冲教学行政管理者权力的介入强度和以效率追求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就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未来发展来看,大学学生评教制度利益相关者的格局将从权威控制型向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型转变。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模式,既体现了评教制度所具有的治理属性,也表达了制度应该秉承的教学品性。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有助于在制度设计中体现利益相关者权力间结构性的平衡方式,形成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和相互制衡的机制,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良好初衷。因此,我国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发展,既要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学生评教的具体操作程序,又要深度培育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治理的内在机制。

金胜勇[4](2010)在《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的发展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研究提供了迫切的要求。该研究旨在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概括,分析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范畴,梳理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形成以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框架,并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论证。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该研究提供了理论契机,实践的发展为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已有的研究现状对该研究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论文共分九章,第三章到第八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进行构建,第四章至第八章则主要论述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概念和目标、相关理论、原则和机制、模式以及实现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等。该研究属理论研究,遵循演绎推理的一般逻辑对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进行构建,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表达。具体而言,主要使用文献法收集资料,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资料。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除了采用文献法之外,“相关理论”部分计划使用德尔菲法做专家调查,“共建共享模式”部分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做典型调查;在分析资料过程中,“理论体系类型”研究内容会使用比较法,“共建共享模式”特别是其中的““布局模式”、“共建模式”研究内容计划使用功能—结构分析法。研究表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包括的具体理论内容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概念、历史、目标等基本问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理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法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机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方法、技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图书馆作为收藏和保存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公开向公众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的社会机制,对信息资源所进行的共同选择、共同建设、共同组织、共同利用的社会活动,其目标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合力建设并自由共享完整而不重复的信息资源体系,即“完整的学科拼图”。从理论发展来看,包括图书馆学五定律、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以及系统论、拥有与存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相关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起着重要的支撑、引导或借鉴作用。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该坚持共建与共享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政府平衡为主、社会平衡和市场平衡为辅的动力机制,并坚持以科学的评估方法保证上述机制的实现。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应采取的管理模式是:在国务院下设一个全国信息资源建设委员会(或全国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直接负责各系统。各行业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所应采取的布局与共建模式应该是一个三级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即在在全国建立几个一级信息资源单位,按照学科构成来分工建设信息资源,目标是保证各学科的一次信息资源达到完整级、数字化。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以课题招标的形式建立若干二级信息资源单位,主要任务是建设二次、三次信息资源,开发各种专题数据库。,而其余众多的三级信息资源单位将不再承担信息资源的建设任务。其服务模式即共享模式应该是:一级单位和二级单位主要承担信息资源共建任务,而三级单位的信息服务将主要集中于检索服务、专题服务、推送服务等更深层次的服务形式,同时要负责收集用户的信息需求,反馈给一、二级单位以促进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为实现“完整学科拼图”的共建共享目标,要求深入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加大共建共享的人文保障、法律与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论文的研究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第二,提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第三,确定了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冯建周[5](2009)在《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档案信息化建没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然而,我国档案信息化工作中标准建设的滞后,却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尽管我国在纸质文件和档案的管理中形成了一整套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但在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等档案信息化标准研制工作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对我国现有档案信息化标准及标准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可知,就具体标准而言,现有标准存在内容陈旧过时、内容不一致等问题;就标准体系建设而言,存在系统研究与整体规划不足、标准体系建设缺乏开放性、标准规范体系内容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立足整体,着眼体系,对我国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进行规划与研究。当前,信息技术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形态,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的国际环境相对成熟,档案相关领域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相对稳定或初具形态,因此,在系统规划与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系统性、开放性和国际性的原则,通过一定时间的集中努力,是可以建成动态的相对合理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标准体系必须在体系框架的指导下进行。在借鉴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数字图书馆等领域标准体系框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信息技术维、业务流程维和层次领域维构成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三维框架模型。三维框架模型只是档案信息化标准内容的描述模型,并非制定具体标准的直接依据。以信息技术维为主维转化而成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总体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系统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其他管理标准等几大部分,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标准划分的依据。

李卓卓[6](2009)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都将知识创新战略的实施置于国家发展的制高点,加大了对信息资源和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投入。与此同时,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得到了长足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功能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使得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开始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开展广泛的图书馆业绩评估和数字资源绩效评估基础上,进行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定量研究和实践的尝试。我国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探索刚刚起步,开展既符合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规律,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和实践,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论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利用绩效评估相关模型尝试构建了围绕战略发展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CALIS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和发现我国当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提高策略。论文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与绩效评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当前,在资源、服务和用户需求变化的多重驱动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必须适应数字环境的新要求并实现战略转变。只有实现战略转移和绩效评估的有效结合、互相促进,才能推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绩效评估和图书馆业绩评估的实践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势在必行。第2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方法研究和理论框架。国内外已有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沿用了“输入—输出”模式的绩效评估方法。这种评估策略只关注系统运行的结果,却难以通过绩效评估制定系统绩效的提高策略。论文围绕系统战略目标的实施,从系统绩效的过程和结果出发,分别应用平衡计分卡、PRM理论和方法以及SCP范式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进行了分析,并构建出分析模型,进而建立了面向结果及面向过程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第3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论文在对不同视角下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模型的要素分析进行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根据第2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对所涉及到的要素进行合并和重组,形成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六大要素,即资源、成员、服务和利用、投入和产出、管理和流程、外部效益。以要素分析和专家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出由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构成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最后设计了相应的流程实施方案。第4章,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设计。在对CALIS当前发展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当前CALIS绩效评估所需针对的问题。由于CALIS开展的评估活动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也没有形成常规的评估机制,难以满足CALIS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CALIS绩效评估应从CALIS战略发展的实际出发,以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为蓝本,设计全面系统的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第5章,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实施和结果分析。利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和模型对CALIS实施绩效评估。通过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发现,CALIS当前绩效有待提高。计算结果表明当前CALIS绩效的优势集中在管理和流程、外部效益以及服务和利用三个方面,而投入和支出、资源是当前CALIS绩效的主要制约因素,重点对各项绩效评估指标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分析。依据调查,指出CALIS绩效评估实施应克服的障碍和需妥善处理的两个关系,设计CALIS绩效评估模板,以实现CALIS绩效评估的规范化和常规化。最后,从绩效评估结果中所反映出的当前CALIS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CALIS应从三个方面,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强化共同建设、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可组配式共享模式、稳定基础性投入和绩效及扩大融资渠道,解决CALIS现有的问题,全面提升CALIS绩效。第6章,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的管理机制创新。首先,从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存在的“共建”和“共享”不对等的问题出发,提出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多模式合作机制;其次针对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战略转移和开放环境中自主发展的经营模式,从外部活动发展战略伙伴、整合战略同盟的预算以及建立危机预警和响应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最后,笔者就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投入”和“产出”的时差、后评估与过程控制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绩效评估协作机制的设想,“以评促建”、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第7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梳理,提炼观点,并提出文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今后研究方向的展望。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献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研究”(项目编号:08BTQ030)的主要研究成果。(表27,图37)

胡显耀[7](2006)在《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工具和方法来描写、分析和解释当代汉语翻译小说中的翻译规范。本文所谓的“翻译规范”是指:特定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对什么是翻译和应当如何翻译等问题达成的社会共识。这种共识体现为社会成员通过翻译政策对翻译文本、语种和译者的选择与对翻译总体性质的期待;带有一定的规约性和奖惩性;译者作为译语社会文化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翻译规范;它的存在使翻译文本的总体呈现出特定的语言特征。 翻译规范是翻译行为社会性的体现,它与翻译行为的本质具有必然的联系。本文用德国社会哲学家哈贝马斯(Habermas)的“交往行为理论”重新阐释了翻译行为的性质:翻译行为的本质是一种交往行为,即至少两个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为达到相互理解而进行的交往。翻译行为涉及三个不同的世界:一是原文所构成和呈现的客观世界;二是译文赖以生存的译语社会世界;三是译者自身的主观(主体)世界。作为行为主体的译者必须协调与这三个世界的关系,使翻译行为满足交往合理性的三原则:一、表述的真实性,指翻译行为应准确反映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即与原文的关系,包括原文的结构和原文所呈现的事件和事实。二、表述的规范性,指译者应当遵循有效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技术规范,正确处理主体与社会世界(读者、出版商、政治经济结构、诗学、意识形态等等)的关系。三、主体表达的真诚性。意义的生成不是纯客观的,理解和再现都必然伴随着主体性。译者必须让读者相信他/她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主观世界。交往合理性默认语言的可理解性。对翻译而言,语言的可理解性,即译语的可理解性。交往行为及其合理性理论为翻译规范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基础。真实性、规范性和真诚性都是翻译作为一种交往行为的本质属性。片面强调某一属性,忽略其它属性的翻译行为和翻译理论不能完整地实现翻译的功能和解释翻译的本质。 本文认为,翻译规范只是翻译本质属性的一方面,即翻译的社会性。规范的社会性与再现原文的客观世界和发挥译者的创造性并不矛盾,因为三种属性分别面向不同的世界:规范的作用是协调译者与其它主体构成的社会世界的关系,而其它两者分别应对客观世界和主体世界。规范的存在并不意味否定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译者享有遵循或违背规范的自由。但是,一旦翻译的目的是进入社会世界,它就必须遵循与其它主体交往的社会规范。研究翻译规范的意义在于揭示翻译社会性的真实规律。作为翻译性质的一个方面,它也将推动对翻译的真实性和创造性的认识。 翻译规范的存在使特定时期的翻译文本总体呈现某些规律性和倾向性的语

牛国红[8](2005)在《浅析机读书目数据的着录》文中提出机读书目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文献资源共享的根本保证。在图书编目中,书目信息可以分为描述性和检索性两大部分。本文从实际工作中对机读目录数据中有关描述性部分的着录规则,提出了几点看法。其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着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文献着录和信息源的关系,以及逻辑性的原则。

文榕生[9](2005)在《对CNMARC处置多文种书名的认识》文中指出对CNMARC中包括并列书名的多文种书名着录各种情况,从字段与子字段设置、书名不同成分的分析、阐释,认为从文献着录的逻辑性原理角度看,相关信息的着录应当名实相符;多文种书名多样性的现实,既不宜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处理方式,也不宜套用卡片目录重复着录的繁琐方式;并对某些概念与概念的诠释提出修改建议。

文榕生[10](2005)在《鸿篇巨制检讨图书馆采编工作——以《中国植物志》为例》文中指出通过对编研、出版长达近半个世纪且具有收藏价值的《中国植物志》调查研究,反映出各典型图书馆对该书的收藏完整率与书目数据质量状况参差不齐。进而探讨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原因,对于改进图书馆采编工作的薄弱环节,使采访工作能够顺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书目数据更加规范、贴近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等提出新观点。

二、机读目录中体现的逻辑性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读目录中体现的逻辑性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1)格式条款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三、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一) 本文主要创新点
        (二)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格式条款规制目标的再认识
    第一节 从卡尔多-希克斯改善到帕累托改善: 契约自由原则要求的再造
        一、格式条款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冲击
        二、帕累托改善的形式证成
        三、格式条款规制的正当性基础之一: 意思自治的维护
    第二节 格式条款的博弈分析:契约正义原则要求的再造
        一、格式条款对契约正义原则的冲击
        二、合作剩余分配的异化
        三、格式条款规制的正当性基础之二: 给付均衡的矫正
    第三节 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目标下的国家模式
        一、公法路径与私法路径二分法的勘误
        二、国家模式与市场模式二分法的勘误
        三、由事后监管向事先监管的延伸
    第四节 规制范围的限定:司法实践与交易实践视域下的格式条款
        一、格式条款的认定标准
        二、格式条款法律性质的基本理论
        三、格式条款的法经济学解读
        四、规制单位:格式合同亦或格式条款
        五、格式条款规制的层次化要求
第二章 我国格式条款法律规制实态
    第一节 格式条款的《合同法》规范逻辑
        一、第39条第1款与第40条关系辨析
        二、第40条与第52、53条逻辑关系的辩证分析
        三、第40条与《合同法解释二》第10条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以《合同法》为依据的格式条款司法审判实态
        一、最高法院的监管逻辑:动态均衡的实践
        二、地方各级法院的监管逻辑:信息规制的强化与异化
    第三节 格式条款的其他部门法规制路径
        一、格式条款的消费者法规制路径
        二、格式条款的保险法规制路径
        三、格式条款的反垄断法规范路径
第三章 格式条款信息规制理论的反思与修正
    第一节 市场机制的异化:传统磋商程序之困境
        一、有限理性下的消费者认知局限
        二、有限理性下的消费者决策困境
        三、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理性忽略”
        四、逆向选择模型:低质量格式条款的生成机制
    第二节 信息规制标准:格式条款提供方的提示与说明义务
        一、格式条款提供方的提示义务
        二、格式条款提供方的说明义务
    第三节 信息披露的层次化改进
        一、以条款显着性为标准
        二、以条款异常性为标准
        三、以实证研究为标准
    第四节 信息规制的实质化改进
        一、标准化信息提供
        二、信息加工手段的创新:第三方机构与质量评级
        三、合同创新:格式合同的“组合式”/“菜单式”设计
        四、电子商务中电子格式条款的披露创新
    第五节 信息规制的法律效果
        一、未成立与无效之辩
        二、提示与说明义务作为成立要件之证成
    第六节 软家长主义助推与信息规制之配合
        一、软家长主义助推的决策辅助功能
        二、信息规制与助推的适用范围厘定
        三、助推的具体适用方法
    第七节 信息规制与法律行为法的分工
        一、法律行为法的功能定位与规制立场
        二、信息义务的标准:以法律行为法为参照
        三、信息规制的功能性重构
第四章 格式条款的内容控制理论
    第一节 传统型与现代型内容控制规范的适用
        一、格式条款内容控制规范的立法体例
        二、我国传统型与现代型内容控制规范体系
        三、合同亦或条款——内容控制规范群适用范围的划分
    第二节 格式条款内容控制的特别规范
        一、不当条款进路的具体化:合同法第40条
        二、公平原则的适用:合同法第39条第1款
        三、免责条款的特别规则:合同法第53条
    第三节 一般内容控制规范及合同法基本原则的适用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二、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
        三、显失公平原则的适用
        四、商事交易特殊规则的适用
第五章 格式条款的解释规则
    第一节 大陆法系格式条款解释规则:以客观解释为原则
        一、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之争
        二、客观解释规则:以通常理解为解释
        三、不利解释规则
    第二节 美国法上的格式条款解释规则:非情境化标准
        一、合同解释的基本原则: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211(1)条
        二、格式条款解释原则: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211(3)条
第六章 格式条款的事先性审查:最低质量标准路径
    第一节 双重规制路径的功能界限
        一、信息规制效果的局限性
        二、内容控制效果的局限性
    第二节 规制逻辑的结构性转变:事先性标准的优越性
        一、基于规制成本的优化选择:由事后规制到事先规制
        二、对于规制技术的优化选择:规则与标准的折衷
    第三节 最低质量标准制定的制度尝试
        一、格式条款的备案制度
        二、格式条款标准化的尝试
    第四节 格式条款最低质量标准的建构模式
        一、双重质量标准结构的设想
        二、格式条款最低质量标准的运用模式
        三、各国格式条款监管机构与监管立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综述
        1.4.1 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研究现状
        1.4.2 国外图书营销分类法研究状况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1.6 研究创新
2 图书营销分类法概念探析
    2.1 图书
        2.1.1 图书的构成要素与本质属性
        2.1.2 图书与其他出版物的区别
        2.1.3 图书概念定义
    2.2 图书营销分类
    2.3 图书营销分类法
3 我国图书营销分类的历史与现状
    3.1 我国古代图书销售中的图书分类
    3.2 我国近现代图书销售中的图书分类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营销(发行)分类
    3.4 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的现状
        3.4.1 出版发行企业图书营销分类法使用的基本情况
        3.4.2 读者对当前图书营销分类的看法
        3.4.3 出版发行企业营销分类存在的问题
4 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路径选择
    4.1 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定义
    4.2 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必要性
    4.3 编制、应用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路径选择
        4.3.1 通用性分类法编制、应用的基本路径
        4.3.2 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编制、应用的路径选择
    4.4 以标准化路径编制、应用我国通用性图书营销分类法的可行性
5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编制、实施的原理与方法
    5.1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定义与定位分析
        5.1.1 标准的含义
        5.1.2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定义
        5.1.3 标准的分类
        5.1.4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定位分析
    5.2 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作用与特点
        5.2.1 图书营销分类活动的构成要素
        5.2.2 图书营销分类的作用
        5.2.3 图书营销分类的特点
    5.3 文献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5.3.1 分类活动的起源与文献分类的出现
        5.3.2 文献分类法编制的基本原理
        5.3.3 文献分类法的类型与功能
        5.3.4 文献分类法的编制原则
        5.3.5 文献分类法的设计步骤
        5.3.6 文献分类法的发展趋势
    5.4 商品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5.4.1 产品分类的理论与方法
        5.4.2 商品分类在营销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品类管理
    5.5 标准化活动的原理与方法
        5.5.1 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理
        5.5.2 标准化的基本方法
        5.5.3 制定和实施标准的流程
6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
    6.1 编制原则与编制思路
        6.1.1 编制原则
        6.1.2 编制思路
    6.2 分类大纲的制定
        6.2.1 制定分类大纲的基本考虑
        6.2.2 制定分类大纲的具体方法
    6.3 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
        6.3.1 分类标记的功能
        6.3.2 对分类标记的性能要求
        6.3.3 分类标记符号的种类与标记制度
        6.3.4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分类标记系统的设计
    6.4 分类主表的设计
        6.4.1 立类的原则与方法
        6.4.2 确立类名的原则
        6.4.3 类目的划分与排列
        6.4.4 类目注释
        6.4.5 类目微观结构设计
    6.5 分类附表的设计
        6.5.1 设立的依据
        6.5.2 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6.6 文本的设计
        6.6.1 标准文本编写的要求
        6.6.2 标准文本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内容
        6.6.3 《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构成素及内容
7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实施
    7.1 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重要性
    7.2 标准实施工作的原则与思路
        7.2.1 实施原则
        7.2.2 实施思路
    7.3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实施中的图书营销分类标引问题
        7.3.1 图书营销分类标引的含义与作用
        7.3.2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使用本的制定
        7.3.3 营销分类标引的方式
        7.3.4 营销分类标引的规则
    7.4 出版发行企业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基本原则与一般步骤
        7.4.1 基本原则
        7.4.2 一般步骤
    7.5 《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出版社图书营销分类标引工作中的应用
        7.5.1 出版社在图书营销分类标引上的有益尝试——上架建议
        7.5.2 目前出版社上架建议存在的问题
        7.5.3 规范和完善上架建议的建议
    7.6 书店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基本模式与内容
        7.6.1 书店实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两种基本模式
        7.6.2 品类管理实施模式的基础
        7.6.3 品类管理实施模式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7.7 标准实施案例:《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在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的实施
        7.7.1 背景
        7.7.2 标准实施的基本过程
        7.7.3 初步效果评估与总结
8 结语
    8.1 论文总结
    8.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附录:《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主表和复分表示例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博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述评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研究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利益相关者视角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
    2.2 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
3 大学学生评教制度变迁与利益相关者格局的演变
    3.1 境外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溯源及演变
    3.2 新时期我国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演进
4 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与利益相关者的关联性
    4.1 学生评教制度的尺度与命名
    4.2 学生评教制度的合法性依据
    4.3 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
5 学生评教程式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表达
    5.1 学生评教程式及其问题
    5.2 利益表达不畅的消极影响
    5.3 利益表达不畅的制度成因
6 完善我国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的路径选择
    6.1 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治理
    6.2 利益相关者间的均衡博弈
    6.3 培育基于信任的评教文化
7 研究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2 大学学生评教制度政策文本收集情况
附录3 大学学生评教制度利益相关者分类的调查问卷
附录4 访谈对象统计表
附录5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访谈提纲

(4)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主要内容与观点
        1.2.2 重点和难点
        1.2.3 论文基本框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回顾
    第一节 相关文献检索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构建
    第一节 理论体系构成
        3.1.1 研究假设的提出
        3.1.2 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
        3.1.3 构成要素分析
    第二节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理论体系表达
        3.2.1 数据收集
        3.2.2 关键词预处理
        3.2.3 关键词整体网络分析
    第三节 理论体系类型划分
        3.3.1 事业导向型
        3.3.2 服务导向型
        3.3.3 模式导向型
        3.3.4 技术导向型
        3.3.5 目标导向型
第四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确定
    第一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概念
        4.1.1 研究主题的语词确定
        4.1.2 共建共享主体
        4.1.3 共建共享客体
        4.1.4 共建共享过程
    第二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价值观
        4.2.1 信息共享是信息的增值
        4.2.2 信息共享是知本的置换
        4.2.3 信息共享是价值的共享
    第三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4.3.1 5A目标及肖氏目标
        4.3.2 完整的学科拼图
第五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相关理论
    第一节 各相关理论基本内容阐述
        5.1.1 图书馆学五定律
        5.1.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
        5.1.3 存取与拥有理论
        5.1.4 资源配置理论
        5.1.5 系统论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的关联性分析
        5.2.1 图书馆学五定律与共建共享目标
        5.2.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5.2.3 存取与拥有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5.2.4 资源配置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5.2.5 系统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第三节 相关理论对共建共享的要求
        5.3.1 "以用户为中心"为宗旨
        5.3.2 信息资源"有机生长"
        5.3.3 自建与共建相结合
        5.3.4 追求整体效率
        5.3.5 成员馆协调发展
第六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第一节 共建共享原则
        6.1.1 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原则分析
        6.1.2 共建共享目标对传统建设原则的影响
        6.1.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原则制定
    第二节 共建共享机制
        6.2.1 共建共享机制的功能
        6.2.2 共建共享机制的类型分析
        6.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机制选择
    第三节 共建共享评估
        6.3.1 共建共享评估的价值
        6.3.2 共建共享评估方法
        6.3.3 以目标为导向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管理模式
        7.1.1 国内管理模式分析
        7.1.2 国外管理模式分析
        7.1.3 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的提出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布局与共建模式
        7.2.1 国内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7.2.2 国外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7.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布局与共建模式的提出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服务模式
        7.3.1 国内服务模式分析
        7.3.2 国外服务模式分析
        7.3.3 以目标为导向的服务模式的提出
第八章 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思想观念保障
        8.1.1 打破观念中的条块分割
        8.1.2 明确共建共享目标
        8.1.3 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8.2.1 图书馆法
        8.2.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8.2.3 相关信息法规
        8.2.4 标准规范制度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技术保障
        8.3.1 共建共享对存储技术的要求
        8.3.2 共建共享对资源组织技术的要求
        8.3.3 共建共享对访问技术的要求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主要贡献
        9.1.1 研究结论
        9.1.2 主要贡献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9.2.1 研究局限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3 档案信息化标准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2 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
    2.1 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概述
        2.1.1 档案信息化内涵
        2.1.2 档案信息化标准概念辨析
        2.1.3 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
    2.2 我国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现状分析
        2.2.1 现有标准状况
        2.2.2 标准体系建设状况
    2.3 我国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问题分析
        2.3.1 现有标准存在问题
        2.3.2 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3 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3.1 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3.1.1 目标内涵
        3.1.2 目标可行性
    3.2 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原则
        3.2.1 系统性原则
        3.2.2 开放性原则
        3.2.3 国际性原则
4 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
    4.1 相关领域标准体系研究状况
        4.1.1 电子政务领域
        4.1.2 电子商务领域
        4.1.3 数字图书馆领域
    4.2 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
        4.2.1 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环境分析
        4.2.2 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三维框架模型
    4.3 三维框架模型向二维框架的转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外研究相关统计
        0.2.2 国外研究状况
        0.2.3 国内研究状况
        0.2.4 国内外研究评析
    0.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方案
        0.3.3 研究方法
    0.4 研究难点与创新
        0.4.1 研究难点
        0.4.2 主要创新
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与绩效评估
    1.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演变
        1.1.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历程
        1.1.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战略转变中的绩效评估
        1.1.3 案例分析——OhioLINK战略调整和绩效评估
    1.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相关基础理论
        1.2.1 系统论及其相关理论
        1.2.2 资源保障理论
        1.2.3 资源配置理论
        1.2.4 拥有存取理论
        1.2.5 文献老化理论
        1.2.6 共享粒度理论
        1.2.7 经济管理相关理论
    1.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3.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1.3.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实施的可行性
        1.3.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意义
    1.4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相关实践进展
        1.4.1 信息资源利用绩效评估实践
        1.4.2 图书馆业绩评估实践
        1.4.3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实践分析
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方法和理论框架
    2.1 绩效评估方法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的应用
        2.1.1 面向结果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
        2.1.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方法的选择
    2.2 面向过程和结果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方法和模型
        2.2.1 利用平衡计分卡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
        2.2.2 PRM理论和方法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中的应用
        2.2.3 SCP范式应用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分析
        2.2.4 面向过程和结果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理论框架
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
    3.1 不同角度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3.1.1 系统观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3.1.2 资源观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3.1.3 功能观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3.1.4 利用统计标准确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3.1.5 利用模型确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3.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分析
        3.2.1 资源
        3.2.2 成员
        3.2.3 服务和利用
        3.2.4 投入和支出
        3.2.5 流程和管理
        3.2.6 外部效益
    3.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3.3.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3.3.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标准体系
        3.3.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3.4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流程
        3.4.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步骤
        3.4.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流程管理
4 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设计
    4.1 CALIS发展战略分析
        4.1.1 组织管理
        4.1.2 三级网络结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4.1.3 "十五"期间的建设
        4.1.4 可持续发展
    4.2 当前CALIS开展的绩效评估状况
        4.2.1 CALIS对资源和服务的效益评估实践
        4.2.2 CALIS评估的研究探索
        4.2.3 当前CALIS系统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4.3 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的CALIS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
        4.3.1 评估目标和评估对象
        4.3.2 评估内容和评估设计
5 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实施和结果分析
    5.1 CALIS绩效评估调查实施情况
        5.1.1 CALIS绩效评估实施原则
        5.1.2 CALIS绩效评估实施过程
        5.1.3 CALIS绩效评估调查项目
    5.2 CALIS绩效评估调查总体结果
        5.2.1 资源
        5.2.2 成员
        5.2.3 服务和利用
        5.2.4 投入和支出
        5.2.5 管理和流程
        5.2.6 外部效益
        5.2.7 CALIS绩效评估结果计算
    5.3 CALIS绩效评估模板及实施策略
        5.3.1 CALIS绩效评估实施障碍分析
        5.3.2 CALIS绩效评估模板
        5.3.3 CALIS绩效评估实施策略
    5.4 提高CALIS绩效的策略
        5.4.1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强化共同建设
        5.4.2 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可组配式共享模式
        5.4.3 稳定基础性投入和绩效,扩大融资渠道
6 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的管理机制创新
    6.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多模式合作机制
        6.1.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合作的矛盾
        6.1.2 多模式合作机制的动因分析
        6.1.3 多模式合作机制的构建
    6.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
        6.2.1 对共建共享风险的认识
        6.2.2 高风险不一定产生高绩效
        6.2.3 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6.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协作机制
        6.3.1 "投入"和"产出"的时差问题
        6.3.2 后评估和过程控制的问题
        6.3.3 绩效评估协作机制的构建
7 结语
    7.1 总结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
附录Ⅱ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二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附录Ⅲ OCLC的产品和服务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课题
谢辞

(7)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 选题缘由
        1.2.1 学派融合是当代翻译学的趋势
        1.2.2 以汉语为导向的翻译研究
        1.2.3 “第三符号”与翻译规范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思路和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背景:描写与实证
        2.1.1 描写翻译学的框架
        2.1.2 语料库语言学方法
    2.2 翻译规范论的发展
        2.2.1 规约性翻译规范论
        2.2.2 描写性翻译规范论
        2.2.3 评价
    2.3 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发展
    2.4 主要翻译语料库概况
        2.4.1 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2.4.2 可比语料库的建设
        2.4.3 汉语语料库的建设
    2.5 语料库方法的应用
        2.5.1 对翻译普遍性的研究
        2.5.2 对翻译规范的研究
        2.5.3 对译者文体的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翻译小说语料库的建立
    3.1 基本问题和方法
    3.2 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语料库的建设
        3.2.1 CCTFC建设的总体原则
        3.2.2 CCTFC的基本设计
        3.2.3 语料的采集
        3.2.4 分词和标注
        3.2.5 结构和编码
    3.3 翻译语料库的处理和使用
        3.3.1 语料库处理工具
        3.3.2 CCTFC的检索和统计
    3.4 小结
第四章 翻译规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4.1 翻译行为的性质
    4.2 翻译规范的定义
        4.2.1 规范和翻译规范
        4.2.2 翻译规范与传统、制约、变异
        4.2.3 翻译规范与标准、形式库、诗学
        4.2.4 翻译规范与译者主体性
        4.2.5 翻译规范与普遍性,定律
    4.3 翻译规范的分类
    4.4 研究翻译规范的方法
        4.4.1 描写翻译学的方法
        4.4.2 用语料库研究规范
    4.5 小结
第五章 当代翻译小说的选择和期待
    5.1 当代翻译小说的选择规范
        5.1.1 翻译小说的量化分析
        5.1.2 翻译小说的选择规范
    5.2 当代翻译小说的期待规范
        5.2.1 陌生化与传统化期待
    5.3 翻译小说的操作规范假设
        5.3.1 意合与形合
        5.3.2 明确与暗含
        5.3.3 简化与繁复
        5.3.4 常规与变异
        5.3.5 净化与浊化
    5.4 小结
第六章 小说翻译的词语操作规范
    6.1 汉语欧化和词语翻译
    6.2 翻译小说的词语特征
        6.2.1 词语的变化性
        6.2.2 词汇的密度
        6.2.3 词表和常用词
    6.3 翻译小说名词的减少
        6.3.1 名词减少的原因
        6.3.2 名词常用化
        6.3.3 名词转类
    6.4 翻译小说中虚词的增加
        6.4.1 人称代词的频率和特征
        6.4.2 “他”的变异
    6.5 小结
第七章 小说翻译的句法操作规范
    7.1 汉语欧化与翻译句法
    7.2 句段长度与明确规范
    7.3 翻译句法的形合
        7.3.1 助词的明确与简化
        7.3.2 介词的明确与简化
        7.3.3 连词的明确与简化
    7.4 定语的容量和结构
        7.4.1 定语中心语的成分和频率
        7.4.2 定语修饰语的成分和频率
        7.4.3 复合定语的容量和结构
    7.5 翻译小说被动式的常规化
        7.5.1 被动式的频率及分布
        7.5.2 被动式的语义韵
    7.6 小结
第八章 结束语
附录 1 CCTFC收录译着目录
附录 2 各语料库词性赋码统计表
附录 3 主要缩略语和术语表
附录 4 语料库词频表前30位
参考文献
后记

(10)鸿篇巨制检讨图书馆采编工作——以《中国植物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功载千秋的科学巨着——《中国植物志》
3 检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4 检讨文献资源组织管理
    4.1 书目数据的展示与揭示功能
    4.2 对文献着录客观性的认识
    4.3 对文献着录规范性的认识
    4.4 对文献着录逻辑性的认识
        4.4.1 借助标点符号准确表达逻辑关系
        4.4.2 正确认识《中国植物志》的责任说明
        4.4.3 子字段位置体现的逻辑关系
5 结语

四、机读目录中体现的逻辑性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格式条款规制研究[D]. 王俣璇. 山东大学, 2019(02)
  • [2]我国图书营销分类法行业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研究[D]. 夏兴通. 武汉大学, 2010(10)
  • [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D]. 孟凡.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4]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D]. 金胜勇. 南开大学, 2010(08)
  • [5]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D]. 冯建周. 郑州大学, 2009(03)
  • [6]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D]. 李卓卓. 武汉大学, 2009(01)
  • [7]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D]. 胡显耀.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8]浅析机读书目数据的着录[J]. 牛国红.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6)
  • [9]对CNMARC处置多文种书名的认识[J]. 文榕生.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5(04)
  • [10]鸿篇巨制检讨图书馆采编工作——以《中国植物志》为例[J]. 文榕生.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5(03)

标签:;  ;  ;  ;  ;  

机读目录中体现的逻辑原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