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km/h动力分散电动机组交流传动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300km/h动力分散电动机组交流传动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一、300km/h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交流传动系统技术方案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田睿[1](2020)在《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铁路以其灵活、高效、可靠、舒适等特点备受世界铁路运输的青睐。随着高铁客运量的大幅增长,高速列车制造商在技术研发、平台设计、生产能力等方面面临着更严苛的挑战。文章对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及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世界主要车辆制造公司及其高铁产品作了介绍,论述了未来高速列车的技术发展趋势。

陈浩瑞[2](2020)在《铁路列车对桥梁纵向作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列车在桥上制动和牵引时,作用在钢轨表面的切向力会通过轨道结构向下传递至梁体,并通过支承体系传递至墩台,因此列车制动和牵引作用下形成的墩台附加力是铁路桥梁设计的关键参数。我国现行规范中,墩台附加力按列车荷载图式的比例取用,统一概化为10%,不区分制动和牵引作用。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由传统的客货共线向高速、城际、客货共线和重载铁路发展,列车制动和牵引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基于此,本文围绕列车对桥梁的纵向作用特征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利用matlab编写了计算程序,计算了我国不同机车车辆产生的轨面制动力及牵引力,通过对比分析相关数据发现我国动车组的制动黏着系数和牵引黏着系数整体均明显小于0.164,我国货车在重车情况下的制动黏着系数整体与0.164接近,我国机车的制动黏着系数和牵引黏着系数整体均明显大于0.164。(2)根据我国线路类型和运营列车的匹配关系,对不同线路上的轨面制动力与牵引力取值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与铁路列车荷载图式匹配的推荐纵向荷载系数。(3)利用Ansys建立了梁轨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重载铁路典型工况下梁轨纵向整体传力特征及墩台各自受力特征,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并根据既有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论证。研究成果表明,单线货车在桥上制动时单线受力条件下约90%的轨面制动力传递至桥梁下部墩台,而单线机车在桥上牵引时单线受力条件下约100%的轨面牵引力从轨面传递至桥梁下部墩台。墩台线刚度对列车制动和牵引作用下的梁轨纵向传力起主要影响,而桥梁跨度和轨面荷载的变化基本不影响梁轨间纵向传力特征。图72幅,表30个,参考文献102篇。

王芝兰[3](2020)在《汉英机器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方案 ——以《高铁风云录》(节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年,巨大的翻译需求给语言服务行业带来了空前挑战。传统的人工语言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迅猛增长的翻译需求,这为机器翻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机器输出的译文常常无法满足终端用户的质量要求,因此对机器翻译进行译后编辑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途径。本报告的翻译素材为《高铁风云录》第五章。笔者使用谷歌译者工具包导出机器翻译版本,并将其作为本报告的分析对象。在翻译质量评估模型的指导下,本文从准确性和流畅性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机器译文中出现的死译、误译、漏译、尬译、错误断句、缺译、不一致、标点八种错误类型。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机器在处理专业表达、中国特色四字词语、歧义字段以及无主句时表现较差。虽然目前的机器翻译系统已经从几年前的统计型翻译系统发展为神经翻译系统,输出的译文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大部分译文仍然停留在句法层面,对语境的利用不足,逻辑清晰且语义连贯的译文较少。本文针对每种错误类型分别给出包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翻译技巧在内的解决方案,并且提出如下建议:译后编辑之前,先提取术语并制作双语术语表,避免在进行译后编辑时耗时费力地重复查找同一术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对原文进行译前编辑,包括补充主语、拆分长句等;在进行译后编辑时,辅以术语提取工具、质量保证工具等,提高工作效率和译文质量。

黄晓旭[4](2020)在《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系统仿真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传统“机车+车辆”运营模式运维效率低的问题,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中车统一指挥下,开始了动力集中动车组的研制工作。2019年1月,由中车唐山、浦镇、大连、青岛四方、株洲、大同等六家公司研制的160km/h动力集中动车组CR200J正式投入运营。其采用自动式电空制动系统,动力车采用微机直通控制系统,拖车采用F8型电空制动系统的形式,与目前和谐号动车组采用的制动系统形式不同。对动力集中动车组所采用的制动系统模式及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同时,针对目前编组列车制动系统仿真耗时较长的问题,采用了分布式仿真方法,为提高长大列车制动系统仿真效率提供了一种技术途径。本文的研究对象做为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系统。首先对在对动力车和拖车制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动力车和拖车制动机模型。其次,为解决编组列车制动系统仿真耗时较长的问题,根据软件并行及分区处理的功能,提出了分布式仿真方法,利用AMESim软件自带的仿真组件,为了验证提出的分布式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对“1Mc+1T”编组制动系统分别用传统方法和分布式方法建模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一致。再对“1Mc+10T”编组制动系统分别用传统方法和分布式方法建模并进行仿真,传统方法和分布式方法分别用时283min,79min,可节省仿真时间204min,验证了分布式仿真方法相对传统仿真方法的仿真耗时更短。再次,对“1Mc+10T”编组的列车制动系统模型进行在常用制动减压50k Pa(最小减压量)、常用制动减压100k Pa、常用制动减压170k Pa(最大减压量)、常用制动后缓解、紧急制动工况下的仿真分析。同时,利用中车某工厂制动系统定置试验台开展相应工况下的试验与分析。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二者基本一致,验证了分布式仿真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影响动力车制动机部分重要参数(包括列车管降压速率、列车管稳定压力、制动缸压力开始上升时间、制动缸稳定压力以及制动缸升压速率)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李和平,严霄蕙[5](2019)在《70年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历程(续)》文中研究说明回顾分析了新中国创立以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变化,重点介绍了货运列车、提速旅客客车、重载货运列车、高速列车、复兴号动车组制动技术的自主研发情况及关键技术、性能参数,分析了制动技术在我国铁路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介绍了我国铁路参与国际铁路机车车辆标准制订情况及对铁路走出去的影响。

刘子嘉[6](2019)在《基于SimulationX的动车组制动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对制动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分析了制动系统对供风、制动管理和辅助功能的要求,介绍了制动系统的组成。对气路部分进行分析和建模,分别对制动控制模块、停放制动模块、风源系统及风缸、空气弹簧供风模块及空气悬挂系统、基础制动设备、虚拟控制逻辑等进行了模型开发,将上述子模型组合成单节车辆轴控制动系统模型,为制动系统的仿真研究提供了模型基础,提出了基于模型的部件选型方法,能够对新产品的阀门部件进行有效的选型,缩短了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对控制逻辑进行了开发,分别建立了制动防滑控制系统、供风系统、制动控制系统和停放制动控制系统的控制逻辑,为制动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逻辑框架。对制动控制系统样机进行了研制,提出了基于PCI总线和CAN总线的三层架构。MVB、工业以太网为第一层,PCI总线与CAN卡、速度采集卡、CPU、录播卡为第二层,I/O输出卡、I/O采集卡和A/D采集卡为第三层,第一与第二层之间用PCI总线连接,第二与第三层之间用CAN总线连接,在总体构架基础上对各个板卡进行了方案设计。图62幅;表7个;参51篇。

杨波[7](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反馈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启国门涌入世界的怀抱,走向改革开放之路,中国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城市化的发展带来城市环境和交通等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保护城市环境、节约能源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已开始进入轨道交通时代,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再生制动技术,将城市轨道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反馈电网再利用,无论是节约能量还是对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调研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处理的各种吸收方案和原理,简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组成部分基本工作原理,空气制动与再生制动配合运用的关联;着重总结4种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方式以其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将逆变反馈型的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方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再生制动电能的回收利用的关键技术。其次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相关技术要求。针对供电系统中的牵引变电所核心装置——24脉波整流器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设计其基本参数并建立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同时分析城市轨道车辆牵引传动系统,为进一步分析设计再生制动能量反馈方案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双向AC/DC变流器的反馈技术,重点分析逆变反馈装置的核心装置——三相PWM整流器的工作原理、控制调制方法及控制策略;通过理论分析,推导计算出相关技术参数,同时分析逆变谐波的解决方法,为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反馈技术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理论。文章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模拟低压逆变反馈技术及能量反馈情况。仿真结果表明:PWM反馈逆变器可以有效抑制城市轨道车辆制动时的接触网电压升高现象,同时实现能量的反馈利用及无功补偿。

王会议[8](2019)在《基于模糊近似熵的高速动车组粘着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系统技术最齐全的国家。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速动车组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能够适应高速铁路的运营环境和条件,满足更加复杂多样、长距离、长时间、连续高速运行等要求,实现“一带一路”建设构想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国家战略,高速动车组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高速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时,粘着条件变差,粘着系数变小,容易发生空转、滑行,研究高速动车组的粘着控制技术对提高高速动车组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快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传统空转、滑行识别方法和粘着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模糊近似熵的粘着控制方法,为实现高速动车组的空转、滑行识别和粘着控制提供了保障。首先,通过三种典型数据集来分析比较三种熵在度量信号复杂度时的算法性能。通过三种不同频率的周期正弦规则信号分析三种算法的连续性和相对一致性。通过两种MIX混合模型不规则随机信号分析三种算法的参数选择自由性和对数据长度的依赖性。通过四种虫口模型混沌序列不规则信号分析三种算法的抗噪能力。算法性能的比较,为模糊近似熵算法的应用提供依据。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近似熵的高速动车组空转、滑行识别方法。根据CRH5高速动车组试验的离线数据,将动车组动轮对的轮速信号作为一种时间序列信号,采用最大重叠方法,计算轮速的模糊近似熵值。当空转、滑行发生时,轮速发生迅速变化,相应的模糊近似熵值会产生突变,以此来判断动车组是否发生空转、滑行。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近似熵的空转、滑行识别和传统组合控制法相结合的高速动车组粘着控制方法。基于模糊近似熵算法的空转、滑行识别模块结合传统组合控制法的轮加速度、轮加速度微分参数,避免速度差空转、滑行识别方法的延迟性和加速度、加速度微分方法的误判性,有效识别高速动车组的空转、滑行状态,通过调整牵引电机的输出转矩,来扼制空转、滑行,实现高速动车组的再粘着控制。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近似熵的空转、滑行识别和传统组合控制法相结合的CRH5高速动车组粘着控制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仿真验证在不同路况和牵引、制动状态下该粘着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粘着控制方法组合控制法进行对比分析。

邵亚堂[9](2019)在《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及动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不断发展,加强了国际间的道路联通,推动了国际联运和区域间运输的发展,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2016年科技部设立了400km/h跨国联运高速列车专项,以满足高速列车“走出去”的战略需求,变轨距技术作为一种解决不同轨距线路互联互通最有效的方法,开始在我国蓬勃发展。本文概述了国外变轨距列车、转向架及地面变轨设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根据我国国情,详细分析总结了变轨距转向架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和设计难点。基于此,从变轨距转向架的轮对轴箱和基础制动装置方面入手研究,设计出2种轮对锁紧机构方案:?锁紧机构位于车轮内侧可适应于货车、客车及CRH5型体悬式电机结构的转向架;?锁紧机构位于车轮外侧轴箱中部,可适应于传统架悬式电机的动车转向架。针对动车转向架轮盘制动装置横移随动的问题,设计出3种不同原理、不同控制方法的制动装置随动机构:?全机械结构的被动随动机构;?液压解锁的半主动随动机构;?伺服电机主动控制横移的机电作动随动机构。随后利用ADAMS软件对随动机构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动态干涉仿真,并对受力状态进行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设计相吻合,验证了参数计算的正确性和机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基于以上的结构设计,根据400km/h跨国联运高速列车的顶层指标要求,提出了一种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在分析论述地面变轨设施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上,依托所设计的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设计出一种与之相匹配的地面变轨装置,并详细分析了地面设施与转向架之间的协同配合原理和变轨距过程。针对所设计的变轨距转向架结构方案,运用SIMPACK软件搭建了该车辆的单车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变轨距车辆在不同轨距、不同钢轨廓形和轨底坡情况下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结果表明,变轨距车辆在1520mm轨距时拥有更加优良的车辆动态性能,各动力学指标均优于1435mm轨距的状态。所设计的变轨距车辆在不同线路的直线平稳性和曲线安全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车辆蛇行稳定性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最后分析研究了变轨距车辆对4种踏面(LMB10N、S1002CN、LMA、XP55)在2种钢轨(CHN60、GOST P65)上的适应能力,分别从轮轨接触关系、车辆蛇行稳定性、平稳性和曲线安全性方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MB10N踏面能够满足该变轨距转向架对设计速度的要求,拥有较为优良的平稳性指标和曲线安全性指标;其他3种踏面无法同时满足对设计速度、车辆平稳性及曲线安全性的要求,综合选取LMB10N踏面能较好地满足本文变轨距车辆在2种轨道参数下的动力学性能要求。

陈波[10](2019)在《国外动力集中动车组网络系统的发展与借鉴》文中研究指明以德国ICE1/ICE2、意大利ETR 500和法国TGV-A为例介绍了早期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网络系统的不同特点,TCN标准形成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WTB/MVB两层网络结构成为动车组、机车和地铁车辆网络系统的主流,韩国引进TGV动车组时改用了TCN网络,我国速度160km/h动力集中电动车组动力车和控制车也采用了WTB/MVB网络,同时部署了以太网,形成MVB/ETH冗余结构,拖车则沿用了25T型客车的Lonworks网络,通过MVB/Lonworks网关与动力车和控制车通信,有利于降低整体研发成本,国外动力集中动车组网络设计的整体性考虑对我国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300km/h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交流传动系统技术方案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00km/h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交流传动系统技术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中)(论文提纲范文)

4 日本高速列车的发展
5 我国高速列车的发展

(2)铁路列车对桥梁纵向作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我国列车牵引制动技术发展情况
        1.2.1 机车牵引技术
        1.2.2 列车制动技术
        1.2.3 动车组牵引制动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轨面切向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墩台纵向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桥上列车纵向作用传递机理与计算模型
    2.1 轨面纵向传力机理
        2.1.1 轮轨理论力学分析
        2.1.2 轮轨黏着机理
        2.1.3 黏着系数的影响因素
    2.2 梁轨相互作用机理
        2.2.1 伸缩作用
        2.2.2 挠曲作用
        2.2.3 制动作用
        2.2.4 理论计算方法
    2.3 梁轨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
        2.3.1 模型结构组成及使用单元
        2.3.2 模型建立
        2.3.3 算例验证
    2.4 小结
3 列车作用下轨面制动力与牵引力研究
    3.1 计算思路与方法
    3.2 动车组作用下轨面切向力研究
        3.2.1 计算参数
        3.2.2 长编动车组规律分析
        3.2.3 短编动车组规律分析
    3.3 货车制动作用下轨面切向力研究
        3.3.1 计算参数
        3.3.2 货车规律分析
    3.4 机车作用下轨面切向力研究
        3.4.1 计算参数
        3.4.2 机车牵引规律分析
        3.4.3 机车制动规律分析
    3.5 小结
4 不同线路轨面制动力与牵引力取值研究
    4.1 荷载图式竖向作用最大值规律
    4.2 荷载图式与运营列车匹配概述
    4.3 轨面制动力与牵引力包络曲线拟合
        4.3.1 高速铁路
        4.3.2 城际铁路
        4.3.3 客货共线铁路
        4.3.4 重载铁路
    4.4 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比
    4.5 小结
5 列车作用下梁轨间纵向传力规律研究
    5.1 计算参数
        5.1.1 桥梁参数
        5.1.2 轨道参数
        5.1.3 荷载参数
    5.2 货车制动结果
        5.2.1 总体特征分析
        5.2.2 墩台局部特征分析
    5.3 机车牵引结果
        5.3.1 总体特征分析
        5.3.2 墩台局部特征分析
    5.4 梁轨间纵向传力影响参数分析
        5.4.1 墩台线刚度均匀变化
        5.4.2 墩台线刚度不均匀变化
        5.4.3 墩台线刚度突变
        5.4.4 跨度变化
        5.4.5 荷载变化
    5.5 制动牵引实验数据对比分析
        5.5.1 试验概况
        5.5.2 跨长晋高速特大桥结果分析
        5.5.3 王家庄二号桥结果分析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汉英机器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方案 ——以《高铁风云录》(节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1.2 Source Text and Translation Project
    1.3 Purposes of the Report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5 Layout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Work Design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After-translation Management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Machine Translation
        3.1.1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chine Translation
        3.1.2 Machine Translation Platform Adopted in This Report
    3.2 Transl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3.2.1 Previous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s
        3.2.2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Adopted in This Report
    3.3 Post-editing
        3.3.1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st-editing
        3.3.2 Scope of Post-editing
    3.4 “Machine Translation Plus Post-editing”Approach
        3.4.1 Definition of“Machine Translation Plus Post-editing”Approach
        3.4.2 Studies on“Machine Translation Plus Post-editing”Approach
CHAPTER FOUR MACHINE TRANSLATION ERROR TYPES AND THE POST-EDITING SOLUTIONS
    4.1 Error Types of Machine Translation Outputs
    4.2 Errors Relating to Accuracy
    4.3 Errors Relating to Fluency
CONCLUSIONS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port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CES
    Appendix A Source Text,Machine Translation Outputs and Post-edited Version
    Appendix B Translation Automation User Society’s Error Category Model
    Appendix C Glossary

(4)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系统仿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动力集中动车组发展概况
        1.2.1 国外动力集中动车组发展概况
        1.2.2 国内动力集中动车组发展概况
    1.3 国内外制动系统仿真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动力车制动装置原理与建模分析
    2.1 DK-2型制动机系统组成
    2.2 制动控制器
    2.3 制动显示屏
    2.4 制动机控制模块
        2.4.1 均衡风缸控制模块
        2.4.2 列车管控制模块
        2.4.3 预控风缸控制模块及分配阀
    2.5 制动控制单元(BCU)
    2.6 动力车制动系统建模与分析
        2.6.1 均衡风缸控制模块建模与分析
        2.6.2 列车管控制模块建模与分析
        2.6.3 预控风缸控制模块建模与分析
        2.6.4 分配阀建模与分析
        2.6.5 DK-2型制动机建模
        2.6.6 DK-2型制动机试验及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拖车制动装置原理与建模分析
    3.1 F8型电空制动机
    3.2 拖车制动系统建模
        3.2.1 电空阀箱模型的建立
        3.2.2 F8型分配阀模型的建立
        3.2.3 F8型电空制动机和制动缸建模
        3.2.4 F8型电空制动机仿真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编组制动系统组件建模与分析
    4.1 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系统建模
    4.2 仿真方法准确性和耗时性研究
        4.2.1 准确性研究
        4.2.2 耗时性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编组制动系统仿真与试验分析
    5.1 常用制动仿真与试验分析
        5.1.1 常用制动减压50kPa
        5.1.2 常用制动减压100kPa
        5.1.3 常用制动减压170kPa
    5.2 常用制动后缓解仿真与试验分析
        5.2.1 动力车性能
        5.2.2 拖车性能
    5.3 紧急制动仿真与试验分析
        5.3.1 动力车性能
        5.3.2 拖车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动力车关键参数研究
    6.1 列车管降压速率
    6.2 列车管稳定压力
    6.3 制动缸压力开始上升时间
    6.4 制动缸稳定压力
    6.5 制动缸升压速率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70年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历程(续)(论文提纲范文)

(二)
    4 重载货运制动技术
        4.1 120型货车制动机研制
        4.2 CCBⅡ电空制动机和Locotrol无线同步操纵技术
        4.3 ECP电控空气制动系统
    5 高速列车制动技术
        5.1 早期研制工作
        5.2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研发设计平台研发
        5.3 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的深入研究
6 参与国际铁路标准制订
    6.1 主持参与UIC标准制订
    6.2 主持参与ISO标准制订
7 结束语

(6)基于SimulationX的动车组制动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动车组制动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日本动车组制动系统
        1.2.2 法国动车组制动系统
        1.2.3 德国动车组制动系统
        1.2.4 国内动车组制动系统
        1.2.5 制动系统关键技术
    1.3 研究内容、方案和预期目标
第2章 动车组制动系统总体设计
    2.1 制动系统组成
        2.1.1 制动系统概述
        2.1.2 制动控制系统
        2.1.3 供风系统
        2.1.4 基础制动装置
        2.1.5 辅助装置
    2.2 制动系统主要功能
        2.2.1 制动控制
        2.2.2 供风管理
        2.2.3 防滑控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动系统气路建模
    3.1 仿真模型开发
        3.1.1 供风单元及风缸
        3.1.2 空气制动控制模块
        3.1.3 停放制动供风模块
        3.1.4 辅助供风模块
        3.1.5 基础制动装置
        3.1.6 虚拟控制逻辑
        3.1.7 制动系统建模
    3.2 基于模型仿真的部件选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制动系统控制逻辑开发
    4.1 制动控制
        4.1.1 制动控制架构
        4.1.2 制动控制策略
        4.1.3 诊断信息
    4.2 停放制动控制
        4.2.1 停放制动控制逻辑
        4.2.2 诊断信息
    4.3 供风管理
        4.3.1 主供风管理
        4.3.2 辅助供风管理
        4.3.3 诊断信息
    4.4 防滑控制
        4.4.1 防滑逻辑说明
    4.5 制动控制建模仿真分析
        4.5.1 正常工况
        4.5.2 故障工况
        4.5.3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动控制单元样机研制
    5.1 设计思想
        5.1.1 设计依据
        5.1.2 设计准则
    5.2 设计方案
        5.2.1 系统架构设计
        5.2.2 单板方案设计
        5.2.3 可靠性设计
    5.3 系统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反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
        1.2.1 风源系统
        1.2.2 制动控制单元
        1.2.3 空气制动防滑控制装置
        1.2.4 基础制动装置
        1.2.5 空气悬挂装置
    1.3 电制动能量利用技术
        1.3.1 电阻耗能型
        1.3.2 飞轮储能型
        1.3.3 电容储能型
        1.3.4 逆变回馈型
    1.4 电制动能量吸收方式综合性能比较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供电系统及列车牵引传动模型
    2.1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供电系统
    2.2 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
        2.2.1 外部电源供电方式
        2.2.2 牵引变电所
        2.2.3 整流机组
        2.2.4 牵引网系统
    2.3 城市轨道车辆电传动系统仿真模型
    2.4 交流传动系统再生制动控制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逆变回馈制动方案设计
    3.1 几种逆变回馈方案
        3.1.1 中压逆变回馈方案
        3.1.2 低压逆变回馈方案
    3.2 PWM整流器
        3.2.1 PWM整流器工作原理
        3.2.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计算PWM容量
        3.2.3 PWM整流器数学模型
        3.2.4 PWM整流器的控制方法
    3.3 滤波器设计
        3.3.1 滤波器选型(LCL型)
        3.3.2 有源阻尼滤波器参数设计
        3.3.3 LCL型滤波器参数设计
第4章 再生能量低压逆变反馈方案仿真分析
    4.1 城市轨道交通再生能量低压逆变反馈式方案建模
    4.2 整流机组(24脉波)的仿真模型
    4.3 列车供电回路仿真模型
    4.4 PWM逆变器的仿真模型
    4.5 再生制动能量低压逆变回馈仿真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论文

(8)基于模糊近似熵的高速动车组粘着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粘着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2 粘着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粘着控制基础理论
    2.1 粘着机理
        2.1.1 轮对受力分析和蠕滑现象
        2.1.2 粘着力和牵引力关系
    2.2 影响粘着系数的因素
    2.3 粘着特性曲线和轮轨滚动接触理论
        2.3.1 粘着特性曲线
        2.3.2 轮轨滚动接触理论
    2.4 粘着控制方法
        2.4.1 粘着控制方法分类
        2.4.2 基本粘着控制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模糊近似熵的高速动车组空转、滑行识别
    3.1 熵理论
        3.1.1 近似熵
        3.1.2 样本熵
        3.1.3 模糊近似熵
    3.2 算法性能比较
        3.2.1 算法连续性和相对一致性
        3.2.2 算法参数选择自由性和对数据长度的依赖性
        3.2.3 算法抗噪性
    3.3 基于模糊近似熵的高速动车组空转、滑行识别
        3.3.1 模糊近似熵空转、滑行识别方法
        3.3.2 模糊近似熵算法参数的选取
        3.3.3 基于模糊近似熵的空转、滑行识别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模糊近似熵的高速动车组粘着控制
    4.1 CRH5高速动车组概况
        4.1.1 CRH5高速动车组组成
        4.1.2 CRH5高速动车组主要技术参数
    4.2 动车组车辆动力学和单轴模型
    4.3 基于模糊近似熵的高速动车组粘着控制模型仿真
        4.3.1 仿真模型的搭建
        4.3.2 仿真模型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9)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及动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外变轨距转向架技术
        1.2.1 西班牙
        1.2.2 日本
        1.2.3 波兰、德国
        1.2.4 其他国家
    1.3 国内变轨距转向架研究现状
    1.4 国外地面变轨设施发展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设计研究
    2.1 变轨距转向架设计技术要求
    2.2 变轨距转向架关键技术分析
        2.2.1 转向架类型
        2.2.2 车轮的型式
        2.2.3 车轮的移动模式
        2.2.4 载荷的承载方式
        2.2.5 基础制动装置
        2.2.6 锁紧机构方式
        2.2.7 驱动装置
    2.3 锁紧机构方案设计
        2.3.1 锁紧机构位于车轮内侧方案
        2.3.2 锁紧机构位于车轮外侧轴箱中部方案
    2.4 制动装置方案设计
        2.4.1 机械被动随动机构
        2.4.2 液压半主动随动机构
        2.4.3 机电作动主动随动机构
        2.4.4 方案对比分析
    2.5 转向架方案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面变轨设施设计研究
    3.1 地面变轨设施关键技术分析
    3.2 地面变轨设施方案设计
    3.3 轨距变换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
    4.1 车辆动力学模型
        4.1.1 基本假设和非线性处理
        4.1.2 轨道激励
        4.1.3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4.2 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指标
        4.2.1 稳定性评定指标
        4.2.2 平稳性评定指标
        4.2.3 安全性评定指标
    4.3 变轨距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
        4.3.1 运行稳定性
        4.3.2 运行平稳性
        4.3.3 曲线通过安全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踏面廓形的适应性分析
    5.1 轮轨接触关系匹配分析
        5.1.1 标准60轨与4种踏面匹配关系
        5.1.2 俄罗斯P65轨与4种踏面匹配关系
    5.2 车辆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5.3 车辆平稳性的影响分析
    5.4 曲线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10)国外动力集中动车组网络系统的发展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动力集中动车组及推挽式列车
    1.1 德国ICE1/ICE2
    1.2 意大利ETR 500
    1.3 法国TGV-A
    1.4 TCN标准的形成及应用
2 中国速度160km/h动力集中电动车组CR200J
    2.1 动力车
    2.2 拖车/控制车
    2.3 安全与监控
3 对比分析
4 结束语

四、300km/h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交流传动系统技术方案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中)[J]. 田睿. 国外铁道机车与动车, 2020(05)
  • [2]铁路列车对桥梁纵向作用特征研究[D]. 陈浩瑞.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
  • [3]汉英机器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方案 ——以《高铁风云录》(节选)为例[D]. 王芝兰.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动力集中动车组制动系统仿真与研究[D]. 黄晓旭.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70年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历程(续)[J]. 李和平,严霄蕙. 铁道机车车辆, 2019(06)
  • [6]基于SimulationX的动车组制动系统研究与开发[D]. 刘子嘉.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7]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反馈技术研究[D]. 杨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8]基于模糊近似熵的高速动车组粘着控制研究[D]. 王会议.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及动力学性能研究[D]. 邵亚堂.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国外动力集中动车组网络系统的发展与借鉴[J]. 陈波. 铁道机车车辆, 2019(01)

标签:;  ;  ;  ;  ;  

300km/h动力分散电动机组交流传动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