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库区污染现状及水质分析

长江三峡库区污染现状及水质分析

一、长江三峡库区污染现状及其水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南束[1](2021)在《大型引黄灌区退水量预测及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大型引黄灌区退水的组成与分布较为复杂,退水中携带的氮磷等化肥残留物污染河流水质,造成水环境污染。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有关文献,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景电一期灌区为例,研究了灌区地表退水量组成和变化规律,以及退水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支持向量机和灰色系统模型建立了灌区退水量预测模型;在对灌区地表退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基础上,采用灰色聚类方法对灌区退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了农田排水灌溉再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识别模式模型对景电一期灌区退水再利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论文主要研究成果为:(1)研究了景电一期灌区地表退水量组成,揭示了退水量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利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确定了退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下水埋深、灌溉量和蒸发量。(2)对灌区月退水量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并进行预测,对比预测值与实测值可以发现,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建立了灰色GM(1,1)模型对景电灌区11、12月份退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可用于景电灌区月退水量预测。(3)根据景电一期灌区地表退水水质监测资料,研究了不同水质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总磷、铵氮、pH、溶解氧指标随时间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总氮、硝态氮、化学需氧量等指标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大。灌区红鼻梁沙河与南沙河不同水质指标沿河演变规律也略有差异。选择主要水质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聚类方法对景电一期灌区地表退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灌区退水水质在灌季较好,非灌季水质稍差。(4)建立了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识别模式模型对景电一期灌区退水再利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泵站退水资源用于灌溉的适宜性最佳,各时期退水均可再用于灌溉。其他监测点退水在6~9月再利用适宜性程度较好,该时期可利用灌区退水资源代替部分引黄水量进行灌溉,而在10~12月退水利用适宜性程度较差。

李扬[2](2018)在《分层型水源水库水温模拟及扬水曝气系统运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盆水库属峡谷深水型水源水库,夏季具有稳定的热分层。本文以金盆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水质原位监测及实验室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性研究了金盆水库热分层及水质的演变特征;建立了适用于金盆水库的三维水温模型以探究水体热分层的影响因素;研究了扬水曝气系统的混合充氧效果及混合效率并提出系统运行的优化方案。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进一步探明了金盆水库水体热分层与水质的演变特征。金盆水库为单混合循环模式,分层时间长,混合时间短,5月份底层出现高达20m的厌氧水层。暴雨径流的发生为水体补充了溶解氧,但未破坏热分层结构,径流过后底层水体重新进入厌氧状态。底层长期厌氧使内源污染加剧,总氮、总磷、铁和锰月平均浓度最大值分别超过Ⅲ类水体标准限值的2.2倍、1.52倍、3倍和3.2倍,水质出现季节性恶化的现象。(2)建立了适用于金盆水库的三维水温模型,探明了热分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MIKE3软件建立水库三维水温模型,结合实测地形采用Sigma/Z-level方法划分网格,更好地适应了地形变化以提高模拟精度。利用实测水温数据,对模型的紊流方程组与气水界面热交换方程组参数进行率定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结合2004年2016年的气象、水文数据,以各因素的历史最高值与最低值作为计算工况,模拟了不同气象与水文条件对热分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入流量,低水位,低气温,低辐射量,低入流水温以及深层取水能够降低水体热分层稳定性,缩短温跃层存在的时间,降低分层带来的季节性水质恶化风险。入流水量,水位,气温是影响热分层的主要因素。深层取水能够在秋季促进水体混合,与控制水库水位联合应用,是水库运行调度时一种可采纳的方案。(3)研究了扬水曝气系统的混合充氧的效果,建立了系统混合效率的计算方法。采用建立的水温模型,模拟了系统运行期间自然状态下热分层变化过程。与实测水温数据对比表明了系统的运行能够有效减弱热分层稳定性并促进水体混合。系统运行充氧效果十分明显,至运行结束时底部厌氧层消失,并出现溶解氧过饱和区域。建立了系统混合效率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技术,扬水曝气技术混合效率更高,应用范围更广。(4)提出了扬水曝气系统优化运行的方案。针对扬水曝气系统的混合充氧功能,结合不同季节热分层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系统在不同时期运行的优化方案。春季主要解决底层水体的厌氧问题,并降低表层水温预防藻类大量繁殖。夏季主要针对藻类爆发及暴雨径流过后的底层厌氧问题。秋季主要改变水体热分层结构,促进水体混合,实现人工强制混合与自然混合的有效衔接以持续改善水质。方案涵盖了动态分层的各个时期,可为扬水曝气系统的运行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欧阳凯[3](2018)在《人工潜流湿地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城镇污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技术,具有去除效率高、投资少等优点,能够对污染物进行进一步去除,对防止污染物质进入自然水体起到良好的屏障作用。此外,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可以进行再生利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本研究基于不同填料和级配构建了6组中试规模的人工潜流湿地(其中第1组和第6组填料和配级条件一致,其他4组各不相同)。首先考察了6组人工潜流湿地对二级出水特征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能。当进水CODCr平均浓度在59.46mg/L时,6组湿地的出水CODCr平均浓度为18.13 mg/L,平均去除率为69.50%;当进水NH4+-N、TN平均浓度分别在4.01 mg/L和17.23 mg/L时,各组湿地的出水NH4+-N和TN平均浓度分别为0.61 mg/L和5.61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4.76%和67.51%;当进水TP平均浓度在1.29 mg/L时,各组湿地出水TP平均浓度为0.14mg/L,平均去除率可达到89.03%。其次,针对特征污染物的去除规律,确定人工潜流湿地的优化填料类型。结果表明,钢渣与沸石组合填料对CODCr的去除率最优,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76.50%;沸石填料对氨氮、总氮的去除效能最优,平均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92.57%和71.54%;而对磷的去除效能而言,最佳填料选择为钢渣,平均去除率可达98%以上。此外,随着水力负荷增大,6组湿地系统对CODCr和NH4+-N的去除效能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当水力负荷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去除效能又逐步趋于稳定。6组湿地系统对TP和TN的去除效能受水力负荷增大的影响较小。选取三种植物(千屈菜、莎草和鸢尾)考察其对人工潜流湿地系统污染物去除效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千屈菜对特征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能最佳,莎草次之,鸢尾最差;此外,季节变化对人工潜流湿地系统污染物质的去除影响较大,夏季时去除效能最优,冬季最差。最后,基于以上的研究基础,采用模糊评价法对人工潜流湿地出水能否用于地表景观补水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人工潜流湿地处理后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可以稳定达到地表景观补水的水质要求。

冯加远[4](2016)在《叶尔羌河流域水土环境演变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防控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叶尔羌河流域处于干旱地区,是新疆地区最大的灌区,日益凸显的水土环境危机、不断恶化的水土环境使该地区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长期以来的水土开发,导致了绿洲生态系统生命力在不断下降,人工绿洲膨胀,天然绿洲萎缩。在强调发展的同时,忽略了水土环境保护;在发展人工绿洲的同时,忽略了天然绿洲的保护;在保护农田灌溉的同时,忽视了水盐平衡。因此,进行水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而提出水土环境整治策略对该区域十分重要。本文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了叶尔羌河流域25年来的水土环境变化,研究了地下水位、水质和土壤盐渍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规律,并提出水土环境恶化的防控措施。土地利用的变化多伴生着污染源的变化,污染源是水土环境恶化的根源之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叶尔羌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和时间上变化。在空间上叶尔羌河流域耕地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地区,面积为406098hm2;果林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近河岸地区,面积为485360.4hm2;未利用土地面积最大为4434022.3hm2。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驱动下,1990-2014年叶尔羌河流域流域耕地面积增长最快,增加了232750hm2,大量的草地和林地转变为耕地和建筑用地,并有持续增长的趋势。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位、地下水水质、土壤盐渍的时空变化规律。地下水位在时间上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在空间上呈南部高北部低,近河高远河低的变化特征。地下水水质在时间上呈变差的趋势,地下水盐分和主要离子含量也随时间显着增加,在空间上由南向北、自近河向两侧沙漠区水质呈变差的规律;地下水盐分、主要离子含量、无机毒理和微量有机物从上游到下游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近河地区低于远河地区;土壤盐渍化由上游到下游呈逐渐严重分布规律。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用两方面分析了水土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时间上变化主要由土地利用的变化引起的;而空间上的变化则是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的,其中地下水位、主要常规离子和盐渍化的空间变化自然因素占主导地位,无机毒理离子和有机物的空间变化则是人类活动占主导地位。在分析了水土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制定了水土环境恶化的防控措施。

李颖凡[5](2016)在《碱性磷酸酶对针杆藻摄磷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以来,一部分支流库湾出现了富营养化和藻华的现象。嘉陵江是三峡库区的最大支流,也是重要的饮用水源,近年来频繁爆发硅藻水华,导致自来水厂出现严重堵塞滤池的问题,水质安全受到威胁,因此需要对嘉陵江回水区藻华爆发机理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往研究发现总磷比总氮能更好的预测藻类密度的变化,但是其相关性并不显着。碱性磷酸酶在藻类利用有机磷的过程中扮演的很重要的角色,它能水解部分有机磷转化为无机正磷酸盐。因此研究嘉陵江回水区优势藻种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与生长的关系对理解藻类爆发的机理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无磷条件及三种不同形态的有机磷对嘉陵江回水区优势藻种针杆藻和常见水华优势藻种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有机磷吸收的影响,并研究了pH值、温度、初始磷浓度、氮磷比及流速对针杆藻的生长、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有机磷吸收的影响。分析了碱性磷酸酶在针杆藻利用有机磷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成为优势藻种的原因,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无磷或者磷限制的环境中,针杆藻比铜绿微囊藻更易存活,这是因为针杆藻吸收大量磷源储存在细胞内,使针杆藻在磷限制条件下仍有可利用的磷源,而且无磷条件诱导针杆藻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这使得针杆藻在无磷和磷限制条件下占据生存优势。针杆藻表达碱性磷酸酶的敏感度和能力都要强于铜绿微囊藻,这使针杆藻在与其他藻种竞争生物可利用的有机磷源的过程中占据优势。(2)针杆藻组在有磷源的条件下碱性磷酸酶(APA)和细胞密度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这说明APA在细胞利用磷源生长的过程中的作用很重要,而且在藻类可利用的有机磷源条件下,这种相关性越显着。但是这种相关性的得出是在针杆藻处于正磷酸盐缺乏及环境中的有机磷为其可利用的形态的条件下。(3)藻类细胞的存活状态也会影响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当细胞生长状况不佳时也会抑制碱性磷酸酶的表达,从而影响对有机磷的吸收利用。针杆藻的细胞生长情况较好时,一般对有机磷的吸收情况也较好,但是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不一定最高,因为碱性磷酸活性受环境中正磷酸盐浓度诱导或者抑制。(4)两种藻类的细胞密度和上清液总磷浓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这是因为针杆藻和铜绿微囊藻都可以利用这4种磷源进行生长。但是当胞外总磷的形态中存在其他生物不可利用的有机磷源时,这种相关性不一定存在。(5)根据以往对嘉陵江水环境指标的长期监测,可以看出嘉陵江3-5月份水温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水体呈弱碱性,全年氮营养也满足生长需求,因此温度,pH,总氮都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嘉陵江部分采样点在3月份表现出磷限制,而且3月份开始流速有所升高,此时也是嘉陵江硅藻水华爆发的时间,针杆藻的碱性磷酸酶对水体中的磷含量地变化很敏感,能够及时诱导,提升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加了其在磷限制条件下的利用有机磷的能力,较其他藻种具有生长优势,而且针杆藻在较高流速下也可以较好地生长,比其他的藻类更能适应流速的变化,这也许是其成为优势藻种的原因之一。

吴爱琴,邓焕广,张菊,罗文磊,陈诗越[6](2015)在《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空间赋存及与国内外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山东省重点地表水体岸带土壤进行系统采样分析,探讨了Cr、Ni、Cu、Co、Cd、Zn、Pb和Hg等重金属元素的空间赋存及污染水平,并与国内外部分水岸带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河岸带土壤重金属元素均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变异系数均大于20%),但均可达到国家二级土壤标准值,但各元素均存在多个点位超过山东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情况;Cr、Co、Ni、Cu和Hg等5种元素含量均显着低于省内农田土壤中含量;整体上看,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含量略低于国内部分水岸带土壤重金属含量,但与国外的部分水岸带相比,除了Cr和Ni元素外,重金属含量要高于国外水岸带。

吴爱琴[7](2014)在《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空间赋存及其生态风险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大背景下,不断增强的人类活动对水岸带产生的严重影响日益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尤其是湿地的损失、水岸带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使水岸带重要性凸显。近年来随着山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点源污染的控制,非点源污染成为山东省水环境安全的严重威胁。山东省是农业大省,来自农业的非点源污染约占2/3,境内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源地正日益受到水质恶化和水岸带污染的威胁。本论文主要采用了资料收集、现场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山东省部分河流水库的水环境质量和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及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含量多呈正态和偏正态分布,Cr、Co、Ni、Cu、Zn和Pb的平均含量均小于山东省土壤背景值,Hg略高于背景值,仅Cd的平均含量显着高于背景值,约为背景值的1.4倍。各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部分点位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与山东省其他区域农田等土壤研究结果相比较,Cr、Co、Ni、Cu和Hg5种元素含量均显着低于几个地区的农田土壤中含量,Zn和Pb处于中间水平;与国内外报道的水岸带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处于同一数量级。(2)山东省水岸带土壤中有机碳和平均粒径与土壤重金属均呈现显着的相关关系(p<0.01),说明二者对水岸带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大,而土壤pH对重金属含量影响不大。(3)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水岸带土壤重金属主要表现为清洁和轻度污染,多种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较低,为轻微水平和中等危害水平,但Cd和Hg造成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强,甚至出现较高的危害风险水平,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和生态危害因子。从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洙赵新河、廖河、门楼水库和东平湖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显着高于其他水源地。(4)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土壤重金属元素来源的解析,发现,水岸带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表现出重金属的复合污染,且均有相似的来源。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受到自然源(成土母质)和人为源的双重影响,人为源主要包括地表径流、工业废气、垃圾和交通运输等污染源,并就此提出了相应对策来控制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的污染。

钱嫦萍[8](2014)在《中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与工程绩效评估》文中研究说明严重的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不仅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还直接危害到城市居民健康和城市生态安全。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城市河流污染问题,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的资助下,投入大量经费开展城市河流污染综合治理,在治理技术研发与技术示范工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但还存在着些许不足,总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类型多但缺乏系统梳理,技术示范工程不断增加但缺乏治理绩效评估,技术应用和推广的信息化较为落后。基于这些问题,本论文以国家水专项课题“城市黑臭河道外源阻断、工程修复与原位多级生态净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四“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与服务平台构建研究(2009ZX07317-006-04)”为依托,系统开展了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体系、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体系、污染治理管理信息系统等研究,研究成果对我国河流污染治理技术的推广,河流治理工程绩效评估与信息化具有一定的科学和现实指导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包含:(1)构建了适合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共性技术体系。在对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与治理效果调查,系统梳理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与应用情况,并查阅大量国内外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论文对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常用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梳理,凝练筛选出四大类18项适用于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包括5项点源污染治理共性技术,5项面源污染治理共性技术,3项底泥污染治理共性技术和5项水污染治理共性技术。论文对18项共性技术的研发背景与国内外研究进展、技术原理与特点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着重揭示技术研发的背景、国内外应用实践情况、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的操作流程、关键参数以及技术的优缺点等方面的共性特征,为该技术体系在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技术信息参考与指导。(2)设计了适合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体系。在系统分析我国部分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实施状况与治理特点,并全面调查国内外工程绩效评估理论与方法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和健康河流理论,建立了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依托P-S-R模型,从工程实施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民生效益三方面出发,建立了包括3个子系统、9个评价主题和23个具体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邀请17位专家打分和专题会议现场咨询方式,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绩效评估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确定了各项指标评价等级划分与评价标准。最终形成了适合南方城市的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体系。(3)开发了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当前环境治理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在构建“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体系”和“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体系”基础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SQL Server2005数据库技术,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8C#,开发了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含四个子系统,分别为:可用于对四大类18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信息的浏览与查询子系统,可用于提供河流污染治理技术优化服务的综合技术服务子系统,可用于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子系统,以及用户管理与技术数据更新维护子系统。(4)开展了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与工程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选取我国南方典型城市河流温州市九山外河和昆明市盘龙江(南坝村段)为示范河段,对两个示范河段污染治理共性技术应用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并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调研走访、文献查阅等形式获取两个示范河段工程治理信息。依托所建立的“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管理信息系统”,对两个示范河段污染治理所实施的工程绩效进行了评估。绩效评估结果显示:温州市九山外河污染治理工程属于有效水平(E=6.22),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E=6.91)和生态环境效益(E=6.97),然而社会民生效益还需加强(E=4.81);盘龙江南坝村示范河段污染治理工程绩效指数E为7.36,属于有效水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E=7.09)、生态环境效益(E=7.67)和社会民生效益(E=7.12)均较为显着。本论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点如下:(1)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体系的建立,为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提供了技术信息的参考与指导。论文系统归纳了中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应用现状,结合国内外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成熟技术,根据河道治理技术的普适性、新颖性、绿色性、成熟性、可靠性、推广性等六大筛选原则,开展了面向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需要的共性技术集成,建立了适合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四大类18项共性技术集成体系,可为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提供系统参考。(2)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为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的定量评估提供了便于操作的方法。论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工程绩效评估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了我国工程绩效评估的可操作性,构建了包括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指标、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综合评估模型等为一体的适用于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的方法体系,可用于对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治理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民生效益进行定量评估。(3)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为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的浏览与查询、工程绩效评估等提供了便于操作的工具。论文在开展共性技术集成体系和工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研发了综合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和工程绩效评估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对适用于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共性技术浏览与查询、重要示范工程治理效果的展示、治理技术优选与推荐以及治理工程绩效评估等辅助决策。

车建成[9](2013)在《长寿湖水华成因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初步查明近年来长寿湖频发复出的水华成因,在2010年3、4月(枯水期)采集、分析湖水中浮游生物区系组成和特点、种群密度,进行水环境评价,分析水华分布、程度、范围、趋势。结果表明,长寿湖此枯水期水质为中污染,并伴随大量浮游生物繁殖。相关分析表明,湖主流水质与浮游生物种群密度呈正相关,且自上而下呈由重(多)减轻(少)趋势。揭示了长寿湖养殖污染整治后恢复期污染反弹主要原因是上游大量污染物输入所致。

范建元[10](2012)在《嘉陵江出口段星肋小环藻早春活动原因初探》文中认为2005年春调查发现嘉陵江出口段星肋小环藻水华以来,每年早春如期发生,且发生程度不一。自然界中,生物的年生长活动往往与年节律性变化的气象因素有关,在年节律性变化的气温和光照中,由于催化生命活动的酶活性与温度关系紧密,因而星肋小环藻活动与年气温变化相关联。在一年四季中,春秋两季有相同气候时段(水温相同、其他水环境因子也相同),而星肋小环藻仅春季而非秋季出现,其原因何在。为解开星肋小环藻只在早春活动的谜团,在多年的嘉陵江出口段星肋小环藻春季发生机理的探索性研究和环境因子分析实验毫无结果后,经分析才将星肋小环藻早春活动的原因与冬季低温诱导相关联。为此,2009年2011年春进行了星肋小环藻生长的低温诱导实验。本研究通过现场监测取样、室内培养等,进行生长温度测试和变温实验,分析星肋小环藻生长与处理温度变化的关系,确定星肋小环藻生长前的低温诱导作用,揭示星肋小环藻早春活动的原因。研究结果:(1)生长温区:生长温区测试得出星肋小环藻的最低、最适、最高生长温度三基点分别为9.5℃、13.0℃、15.0℃,生长温度范围为9.5~15.0℃。(2)高低温处理:当实验藻通过生长温区(9.5~15.0℃)→处理高温(15.5℃、16.5℃、17.5℃)→生长温区的顺序变化培养时,仅前一个生长温区出现生长单峰,当实验藻通过生长温区→处理高温(15.5℃、16.5℃、17.5℃)→处理低温(7.0~9.0℃)→生长温区的顺序变化培养时,前后两个生长温区均出现生长单峰。分析可知,星肋小环藻生长需要低温诱导,诱导低温为7.5~9.0℃,星肋小环藻的休眠高温为15.5~17.5℃。(3)高温处理:当实验藻通过生长温区(9.5~15.0℃)→处理高温(18.0℃、19.0℃、20.0℃)→生长温区的顺序变化培养时,仅前一个生长温区出现生长单峰,当实验藻通过生长温区→处理高温(18.0℃、19.0℃、20.0℃)→处理低温(7.0~9.0℃)→生长温区的顺序变化培养时,仅前一个生长温区出现生长单峰,而后一个生长温区生长率很低近似零生长。分析认为,18.0℃、19.0℃、20.0℃处理后进入生长温区培养,藻未见生长,用7.59.0℃低温处理,藻仍未恢复生长,表明实验藻已被高温致死,18.0℃为星肋小环藻生长的致死临界高温。(4)低温处理方式与藻生长的关系:在诱导低温(7.5~9.0℃)范围内,星肋小环藻生长与诱导低温强度呈反相关,与诱导低温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研究结论:(1)生长温度9.5~15.0℃,诱导低温为7.5~9.0℃,休眠高温为15.5~17.5℃,致死临界高温为18.0℃。(2)星肋小环藻年活动规律:冬季低温诱导其春季生长(裂殖),随后出现的休眠高温解除低温诱导作用,藻生长停止,进入冬季时低温将解除高温休眠作用,春季气温回升,藻恢复生长。

二、长江三峡库区污染现状及其水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三峡库区污染现状及其水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引黄灌区退水量预测及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灌区退水研究进展
        1.2.2 灌区退水量预测理论研究进展
        1.2.3 农田退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2.4 农田排水再利用研究进展
        1.2.5 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水系分布及水文地质条件
        2.1.5 作物种植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灌区退水水量监测
        2.2.2 灌区退水水质监测
3 景电一期灌区退水量特征与影响因素
    3.1 景电一期灌区退水量年内、年际变化规律
        3.1.1 退水量年内变化规律
        3.1.2 退水量年际变化规律
    3.2 景电灌区退水量影响因素
        3.2.1 灌溉量对退水量的影响
        3.2.2 降水量对退水量的影响
        3.2.3 蒸发量对退水量的影响
        3.2.4 地下水埋深对退水量的影响
    3.3 景电灌区退水量影响因子关联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景电一期灌区月退水量预测
    4.1 月退水量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4.1.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4.1.2 灌区月退水量支持向量机模型
    4.2 月退水量预测的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4.2.1 灰色GM(1,1)预测模型
        4.2.2 模型预测精度检验
        4.2.3 残差修正模型
        4.2.4 灌区月退水量预测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景电一期灌区退水水质分析与评价
    5.1 水质因子时间分布特征
    5.2 水质因子沿河演变规律
    5.3 主要水质因子空间分布特征
    5.4 灌区退水水质评价
        5.4.1 理论依据及基本原理
        5.4.2 景电灌区退水水质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景电灌区退水再利用评价分析
    6.1 农田排水资源灌溉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
    6.2 农田排水再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
        6.2.1 建立评价模型
        6.2.2 评价指标标准值确定
        6.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3 景电灌区退水再利用适宜性评价
        6.3.1 景电灌区退水资源潜力
        6.3.2 灌区退水再利用适宜性评价
    6.4 景电灌区退水再利用方式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分层型水源水库水温模拟及扬水曝气系统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湖库热分层季节性变化及对水质的影响
        1.2.2 水温结构的模拟方法
        1.2.3 人工混合充氧技术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2 金盆水库热分层及水质演变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采样点设置
        2.1.3 样品采集
        2.1.4 样品测定
    2.2 金盆水库热分层动态演变特征
    2.3 动态分层期水质演变特征
        2.3.1 溶解氧演变特征
        2.3.2 浊度、pH演变特征
        2.3.3 氮、磷营养盐演变特征
        2.3.4 铁、锰演变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金盆水库三维水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3.1 金盆水库三维水温模型的建立
        3.1.1 MIKE3软件简介
        3.1.2 MIKE3软件水动力学方程
        3.1.3 MIKE3软件网格划分方法
        3.1.4 MIKE3水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
    3.2 金盆水库三维水温模型的验证
        3.2.1 金盆水库地形及监测点概况
        3.2.2 计算模型参数设置
        3.2.3 模拟结果验证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三维水温模型的金盆水库热分层影响因素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采样点设置
        4.1.2 热分层稳定性指数
    4.2 历史数据分析
        4.2.1 气象与水文数据分析
        4.2.2 模拟工况设置
    4.3 计算结果分析
        4.3.1 Schmidt稳定性指数结果分析
        4.3.2 RWCS指数计算结果分析
        4.3.3 表层水温计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扬水曝气系统混合充氧效果及混合效率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采样点设置
        5.1.2 数据采集
        5.1.3 扬水曝气系统简介
        5.1.4 扬水曝气系统运行工况
        5.1.5 水文数据分析及水温模型参数设置
    5.2 扬水曝气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5.2.1 混合效果分析
        5.2.2 充氧效果分析
    5.3 扬水曝气系统混合效率分析
        5.3.1 计算方法的建立
        5.3.2 混合效率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扬水曝气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采样点设置
        6.1.2 数据采集
    6.2 热分层形成时期底部水体溶解氧量变化分析
        6.2.1 金盆水库热分层形成过程
        6.2.2 金盆水库热分层形成期底部水体需氧量分析
    6.3 扬水曝气系统运行期间底部水体溶解氧量变化分析
    6.4 人工强制混合与自然混合衔接过程探讨
    6.5 扬水曝气系统运行优化方案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3)人工潜流湿地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环境污染现状
        1.1.2 污水处理现状
        1.1.3 我国污水处理面临的问题
    1.2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
        1.2.1 物理技术
        1.2.2 化学氧化技术
        1.2.3 物理-化学技术
        1.2.4 生物技术
    1.3 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
        1.3.1 人工湿地的定义
        1.3.2 人工湿地的分类
        1.3.3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
        1.3.4 人工湿地对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处理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技术线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线路
第2章 试验装置及研究方法
    2.1 污水厂处理工艺及出水水质
        2.1.1 污水厂处理工艺
        2.1.2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水质
    2.2 人工潜流湿地深度处理系统的构建
        2.2.1 试验装置的设计
        2.2.2 填料的选择与级配
        2.2.3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2.3 污染物质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工潜流湿地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污染物的去除效能
    3.1 人工潜流湿地对CODCr去除效能
    3.2 人工潜流湿地对NH4+-N、TN去除效能
        3.2.1 对NH4+-N的去除效能
        3.2.2 对TN的去除效能
    3.3 人工潜流湿地对TP去除效能
    3.4 人工潜流湿地对PhACs物质的去除效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工潜流湿地处理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水力负荷对处理效能的影响
        4.1.1 水力负荷对CODCr处理效能的影响
        4.1.2 水力负荷对NH4+-N、TN处理效能的影响
        4.1.3 水力负荷对TP处理效能的影响
    4.2 湿地植物种类对处理效能的影响
        4.2.1 湿地植物种类对CODCr处理效能的影响
        4.2.2 湿地植物种类对NH4+-N、TN处理效能的影响
        4.2.3 湿地植物种类对TP处理效能的影响
    4.3 基质种类、级配对处理效能的影响
        4.3.1 基质种类、级配对CODCr去除效能的影响
        4.3.2 基质种类、搭配对NH4+-N、TN去除效能的影响
        4.3.3 基质种类、搭配对TP去除效能的影响
    4.4 季节变化对处理效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工潜流湿地出水用于景观补水的水质评价研究
    5.1 水质评价概述
    5.2 景观补水的水质评价方法
        5.2.1 单因子评价法
        5.2.2 综合评价法
        5.2.3 灰色综合评价法
        5.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5.3 评价方法的选择
    5.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4.1 数据来源及评价标准的选择
        5.4.2 评价因子的选取
        5.4.3 隶属度矩阵的建立
        5.4.4 模糊权重的计算
    5.5 人工潜流湿地出水水质安全评价
        5.5.1 建立评价因子
        5.5.2 评价标准
        5.5.3 计算隶属度,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5.5.4 计算权重,建立权重集
        5.5.5 计算加权平均模糊合成算子
        5.5.6 水质评价结果向量
        5.5.7 人工潜流湿地出水水质安全评价
    5.6 湿地出水用于景观水体补水的建议
结论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4)叶尔羌河流域水土环境演变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现状
        1.2.2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水土源研究程度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叶尔羌河流域环境水文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土壤植被
        2.1.3 气象水文
        2.1.4 地形地貌
    2.2 地质条件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层岩性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类型及赋水性特征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2.3.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第三章 叶尔羌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污染源特征分析
    3.1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
    3.2 土地利用类型时间变化
        3.2.1 数据来源
        3.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3.2.3 遥感影像的解译
        3.2.4 土地利用类型时间变化特征
    3.3 土地利用时间变化驱动力分析
    3.4 叶尔羌河流域污染源特征分析
        3.4.1 农业污染源
        3.4.2 工业污染源
        3.4.3 生活污染源
第四章 叶尔羌河流域水土环境变化规律研究
    4.1 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化
        4.1.1 地下水埋深时间变化
        4.1.2 地下水埋深空间变化
    4.2 地下水水质时空变化
        4.2.1 地下水水质时间变化
        4.2.2 地下水水质空间变化
    4.3 土壤盐渍化空间变化
第五章 叶尔羌河流域水土环境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地下水埋深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5.1.1 时间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5.1.2 空间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5.2 地下水水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5.2.1 时间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5.2.2 空间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5.3 土壤盐渍化空间变化影响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叶尔羌河流域水土环境变化防控对策研究
    6.1 地下水位下降防控对策
        6.1.1 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1.2 地下水位下降防控对策
    6.2 地下水污染防控对策
        6.2.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6.2.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6.2.3 地下水污染防控对策
    6.3 土壤盐渍化防控对策
结论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附图4
附图5
附图6
参考文献
致谢

(5)碱性磷酸酶对针杆藻摄磷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三峡水库简介
        1.1.2 三峡水库水环境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峡库区水华研究现状
        1.2.2 磷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1.2.3 碱性磷酸酶的生态功能
        1.2.4 碱性磷酸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1.3 课题的提出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检测方法
    2.1 仪器和材料
        2.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2 材料
    2.2 试验测量指标和检测方法
        2.2.1 常规指标的测定
        2.2.2 藻类生物量的测定
        2.2.3 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3 无磷条件下针杆藻和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3.1 引言
    3.2 试验步骤
    3.3 细胞密度的变化
    3.4 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
    3.5 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形态有机磷对针杆藻和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磷源吸收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步骤
    4.3 细胞密度的变化
    4.4 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4.5 培养基中胞外总磷的变化
    4.6 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环境因子对针杆藻的生长、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有机磷吸收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步骤
    5.3 PH对针杆藻的生长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有机磷吸收的影响
        5.3.1 细胞密度的变化
        5.3.2 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5.3.3 胞外总磷的变化
        5.3.4 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5.4 温度对针杆藻的生长、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有机磷吸收的影响
        5.4.1 细胞密度的变化
        5.4.2 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5.4.3 胞外总磷的变化
        5.4.4 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5 初始有机磷浓度对针杆藻生长、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有机磷吸收的影响
        5.5.1 细胞密度的变化
        5.5.2 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5.5.3 胞外总磷的变化
        5.5.4 各指标线相关性分析
    5.6 氮磷比对针杆藻生长、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有机磷吸收的影响
        5.6.1 细胞密度的变化
        5.6.2 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5.6.3 胞外总磷的变化
        5.6.4 各指标线相关性分析
    5.7 流速对针杆藻的生长、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有机磷吸收的影响
        5.7.1 细胞密度的变化
        5.7.2 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5.7.3 胞外总磷的变化
        5.7.4 各指标线相关性分析
    5.8 本章小结
        5.8.1 pH的影响
        5.8.2 温度的影响
        5.8.3 初始有机磷浓度的影响
        5.8.4 氮磷比的影响
        5.8.5 流速的影响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空间赋存及与国内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采样点布设
    1.2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1.3样品分析方法
2水岸带土壤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赋存状况
    2.1 Cr元素
    2.2 Co元素
    2.3 Ni元素
    2.4 Cu元素
    2.5 Zn元素
    2.6 Cd元素
    2.7 Pb元素
    2.8 Hg元素
3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国内外水岸带重金属含量的对比
    3.1与山东省其他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研究的比较
    3.2山东水岸带重金属含量与国内外水岸带土壤重金属含量研究的比较
4结语

(7)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空间赋存及其生态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岸带生态系统功能与恢复研究
        1.2.2 水岸带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研究
        1.2.3 水岸带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自然环境
        1.3.2 人文环境
第二章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与采样点布设
        2.2.2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2.2.3 样品分析与评价
        2.2.4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空间赋存研究
    3.1 水岸带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3.1.1 pH
        3.1.2 粒度
        3.1.3 有机碳
    3.2 水岸带土壤中各重金属的空间赋存
        3.2.1 含量分布趋势检验
        3.2.2 水岸带土壤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赋存
        3.2.3 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国内外水岸带重金属含量的对比
    3.3 水岸带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
第四章 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水平、生态风险与探源研究
    4.1 水岸带土壤重金属污染和风险评价
        4.1.1 水岸带土壤各重金属元素的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
        4.1.2 水岸带土壤各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评价
    4.2 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的判源分析
第五章 山东省水岸带土壤生态安全对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参加会议

(8)中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与工程绩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1.1.2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缺乏体系
        1.1.3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亟待开展
        1.1.4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信息化建设是发展之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1.2.2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城市河流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关键问题
第二章 中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
    2.1 中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现状及污染特征
        2.1.1 污染负荷大
        2.1.2 有机污染严重,黑臭现象明显
        2.1.3 生态系统破坏,水体自净能力降低
        2.1.4 居民对“洁净河流”的诉求和渴望强烈
    2.2 中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应用与治理成效
        2.2.1 东南片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应用与治理成效
        2.2.2 中南片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应用与治理成效
        2.2.3 西南片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技术应用与治理成效
    2.3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筛选原则
        2.3.1 普适性原则
        2.3.2 新颖性原则
        2.3.3 绿色性原则
        2.3.4 成熟性原则
        2.3.5 可靠性原则
        2.3.6 推广性原则
    2.4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体系
    2.5 城市河流点源污染治理共性技术
        2.5.1 混合截污管网优化运行技术
        2.5.2 混合截污管网漏排水诊断技术
        2.5.3 混合截污管网溢流污水阻控技术
        2.5.4 分散点源污染河岸带阻控技术
        2.5.5 污水厂再生水深度处理技术
    2.6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治理共性技术
        2.6.1 雨水初期径流污染调蓄池技术
        2.6.2 雨水初期径流污染下凹式绿地调蓄和净化技术
        2.6.3 雨水初期径流污染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2.6.4 雨水初期径流污染生态滤岸技术
        2.6.5 雨水初期径流污染梯级生态阻控技术
    2.7 城市河流底泥污染治理共性技术
        2.7.1 底泥生态疏浚技术
        2.7.2 底泥原位覆盖和污染控释技术
        2.7.3 底泥生物修复技术
    2.8 城市河流水体污染治理共性技术
        2.8.1 人工曝气复氧技术
        2.8.2 生态浮床(浮岛)技术
        2.8.3 生物制剂原位净化技术
        2.8.4 封闭和半封闭河道控藻技术
        2.8.5 外源优化调水技术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3.1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绩效评估指标的筛选原则
        3.1.2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3.1.3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3.2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方法
        3.2.1 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3.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估模型构建
        3.2.3 绩效评估指数分级与评价标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管理信息系统
    4.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环境
    4.2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4.2.1 数据库设计思路
        4.2.2 数据库系统概念设计
        4.2.3 数据库物理储存的实现
    4.3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与主界面介绍
        4.3.1 管理信息平台的系统框架
        4.3.2 管理信息平台的登陆界面和主界面介绍
        4.3.3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查询功能模块与技术实现
        4.3.4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示范区服务功能模块与技术实现
        4.3.5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功能模块与技术实现
        4.3.6 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管理功能模块与技术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与工程绩效评估实证研究
    5.1 浙江省温州市九山外河
        5.1.1 研究区域概况
        5.1.2 工程实施与共性技术集成应用
        5.1.3 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
        5.1.4 结果与讨论
    5.2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江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工程实施与共性技术集成应用
        5.2.3 示范河段污染治理工程绩效评估
        5.2.4 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0)嘉陵江出口段星肋小环藻早春活动原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浮游藻类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1.1.1 富营养化概述
        1.1.2 富营养化的危害
        1.1.3 浮游藻类概述
        1.1.4 我国淡水水体水华优势藻类
        1.1.5 浮游藻类生长影响因素研究
    1.2 三峡库区藻类富营养化现状
        1.2.1 三峡水库的功能
        1.2.2 三峡库区水环境现状
        1.2.3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藻类富营养化现状
    1.3 嘉陵江出口段水环境调查
        1.3.1 嘉陵江出口段水环境与三峡库区的关系
        1.3.2 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
        1.3.3 嘉陵江出口段温度调查
        1.3.4 嘉陵江出口段营养盐调查
        1.3.5 嘉陵江出口段光照、PH 值调查
        1.3.6 嘉陵江出口段流速调查
        1.3.7 嘉陵江出口段浊度、透明度调查
        1.3.8 嘉陵江出口段藻类调查
        1.3.9 藻类活动现状
    1.4 课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案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2.2.3 星肋小环藻的低温诱导实验设计
3 嘉陵江出口段星肋小环藻活动规律调查
    3.1 样点选定与水样采集
        3.1.1 样点选定
        3.1.2 水样采集
    3.2 嘉陵江出口段星肋小环藻活动规律调查
        3.2.1 星肋小环藻鉴定
        3.2.2 星肋小环藻世代周期
        3.2.3 星肋小环藻密度年周期变化规律
4 结果与讨论
    4.0 实验数据整理
    4.1 生长温区分析
        4.1.1 最低生长温度分析
        4.1.2 最适生长温度分析
        4.1.3 最高生长温度分析
        4.1.4 生长温区确定
    4.2 无高温处理实验
        4.2.1 升温培养
        4.2.2 降温培养
    4.3 高低温变化处理实验
        4.3.1 高温处理后未经低温处理实验
        4.3.2 高温处理后再低温处理实验
    4.4 高温变化处理实验
        4.4.1 高温处理后未经低温处理实验
        4.4.2 高温处理后再低温处理实验
    4.5 不同诱导低温、诱导时间的星肋小环藻生长情况
        4.5.1 不同诱导低温处理星肋小环藻生长情况
        4.5.2 不同诱导时间处理星肋小环藻生长情况
    4.6 非生长高温对星肋小环藻的作用
    4.7 低温对高温下停止生长的星肋小环藻的作用
    4.8 星肋小环藻的诱导低温与休眠高温的关系
    4.9 星肋小环藻早春活动原因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四、长江三峡库区污染现状及其水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引黄灌区退水量预测及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陈南束.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分层型水源水库水温模拟及扬水曝气系统运行优化研究[D]. 李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3]人工潜流湿地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试验研究[D]. 欧阳凯.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4)
  • [4]叶尔羌河流域水土环境演变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防控对策研究[D]. 冯加远. 西北大学, 2016(05)
  • [5]碱性磷酸酶对针杆藻摄磷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D]. 李颖凡. 重庆大学, 2016(03)
  • [6]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空间赋存及与国内外对比研究[J]. 吴爱琴,邓焕广,张菊,罗文磊,陈诗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10)
  • [7]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空间赋存及其生态风险研究[D]. 吴爱琴. 聊城大学, 2014(01)
  • [8]中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与工程绩效评估[D]. 钱嫦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5)
  • [9]长寿湖水华成因的初步研究[J]. 车建成.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3(02)
  • [10]嘉陵江出口段星肋小环藻早春活动原因初探[D]. 范建元. 重庆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长江三峡库区污染现状及水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