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免疫增强剂提高家禽常见病的免疫力

应用免疫增强剂提高家禽常见病的免疫力

一、应用免疫增强剂提高常见禽病免疫力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何元庆[1](2021)在《玉屏风提取物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肉鸡免疫功能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玉屏风提取物(Yupingfeng Extracts,YPF),对免疫抑制和免疫正常状态下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并探索YPF对鸡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为YPF在肉鸡生产中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玉屏风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公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取120只1日龄健康小公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鸡,每只鸡为1个重复,共40个重复。CN组,饲喂基础日粮,肌肉注射(9d、10d、11d、14d)生理盐水;CTX组,饲喂基础日粮,肌肉注射(9d、10d、11d、14d)环磷酰胺(CTX);YPF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mg·kg-1玉屏风提取物,肌肉注射(9d、10d、11d、14d)CTX。试验期21天。测定小公鸡生长性能和血清中H9抗体滴度、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含量。结果表明:YPF提高了免疫抑制小公鸡14日龄、21日龄体重,以及14~21天、1~21天平均日增重(P<0.05)。与CTX组相比,YPF组改善了血清中H9抗体滴度水平(P<0.05),提高了血清中Ig M、IL-1β的含量(P<0.05),IL-10提高了36.7%(P>0.05)。与CN组相比,CTX组14日龄、21日龄体重及1~21天平均日增重显着降低(P<0.05),血清中H9抗体滴度、Ig G、Ig M、IL-10、IL-1β均显着降低(P<0.05)。结论:CTX减轻了小公鸡体重,降低了日增重,减少了抗体、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合成。YPF可提高免疫抑制小公鸡体重和日增重,以及血清中抗体和Ig M水平,表明YPF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试验二玉屏风提取物对AA肉鸡生长性能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600只1日龄健康AA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肉鸡。ATG组为抗生素组,饲喂含金霉素50 mg·kg-1的日粮,CNG组、YPF 200组、YPF 400组和YPF 600组,分别添加0 mg·kg-1、200mg·kg-1、400 mg·kg-1和600 mg·kg-1的玉屏风提取物日粮。试验期42天。测定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中ND、H5抗体滴度水平和脾脏、肝脏的NF-κB的相关因子m 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ATG组与CNG组相比较,ATG组提高了肉鸡平均日增重(P=0.10),降低了料重比(F/G)(P<0.05)。(2)不同水平的YPF组与ATG组相比较,0-21天平均日增重、料重比,YPF 400组最佳(P<0.05),21~42天、0~42天平均日增重、料重比,YPF 600组最好(P<0.05);21日龄,YPF 600组胰脏器官指数最佳(P<0.05),YPF 200组、YPF 400组法氏囊器官指数最好(P<0.05);42日龄时,YPF 400组、YPF 600组法氏囊器官指数最佳(P<0.05);35日龄、42日龄血清中H5抗体滴度水平最好(P<0.05),42日龄时,ATG组、YPF 200组、YPF400组、YPF 600组新城疫NDV抗体水平显着高于CNG组(P<0.05)。(3)与CNG组相比,YPF600组降低了脾脏组织中TNF-α、TRAF2、IκBα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显着提高了脾脏和肝脏组织中IFN-γ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降低了肝脏组织中TNF-α、IκBα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YPF促进了AA肉鸡生长,提高了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中抗体水平,以600 mg·kg-1添加量为最佳。YPF可调控炎症因子NF-κB信号通路,减少促炎因子的合成和提高抗炎因子分泌量。综上所述,CTX降低了鸡体重和日增重,减少了血清中H9抗体滴度、Ig G、Ig M和IL-10含量,表明CTX免疫抑制小公鸡模型成功建立。日粮中添加YPF能改善免疫抑制小公鸡生长性能,促进了机体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表明YPF增强了小公鸡的免疫力。日粮中添加YPF改善了肉鸡免疫器官指数,促进了免疫器官发育,维持了机体抗体水平。通过调节脾脏和肝脏中免疫与炎症信号通路NF-κB功能发挥,促进了抗炎因子合成,降低下游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减少了炎症发生,增强了肉鸡免疫力,提高了肉鸡日增重及降低了料重比。全程养殖以600 mg·kg-1添加量为最佳。

郭小娟[2](2020)在《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的中医证型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及王钢教授在此类患者中目前的辨证论治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从而更好为中医临床精准辨证和指导用药提供依据及经验。方法1.整理经导师王钢教授诊治的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肾病科病房2011-2019年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41例,根据使用不同的免疫抑制剂及不同证型分组,观察不同免疫抑制剂组及不同证型组与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对其中各组数据进行统计,检测数据采用SAS 9.4统计分析软件编程计算,各组间数值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交叉分类描述治疗前后正常、异常的变化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P值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系统整理王钢教授在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诊治的2011年1月~2019年6月期间病患医案,通过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将入选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症状、舌苔、脉象、病机、治法、处方、用药等信息分别录入 Xminer Operation Tool V1.4、SPSS 20.0 和 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系统,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运算模型进行挖掘,对王钢教授辨证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研究。结果1.在相关分析研究的441份病例中,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1月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各个指标数值中CD4/CD8的数值是有变化的,并且是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免疫抑制剂使用后对人体体液免疫尤其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是有影响的。同时在不同证型间,以气阴两虚证型中的T辅助细胞、CD4/CD8数值最低,T抑制细胞数值最高较为突出,服用不同组合的免疫抑制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证型中以气阴两虚证型影响最为明显。不同免疫抑制剂组合中,以激素加他克莫司及雷公藤组对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最为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2.数据挖掘研究共选取2011年1月~2019年6月王钢教授于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诊治的患者221人,共纳入医案381诊次。王钢教授在治疗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的医案中,女性患者146诊次,占比38.32%,男性患者234诊次,占比61.42%,以男性居多。3~80岁患者均可发病,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81岁,尤以30-39岁之间的青中年发病最多,占比达66.36%;临床症状以泡沫尿、浮肿、腰脊酸痛、纳呆、倦怠乏力、口干咽燥、咽痛、咳嗽、手足心热为主,舌淡红,苔薄白或舌红苔少,脉细沉等。临证以气阴两虚、湿热内蕴最为多见,王钢教授擅长益气养阴、清热利湿大法为主,佐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化湿泄浊、滋补肝肾、温补脾肾等,喜用车前子、茯苓皮、制僵蚕、白花蛇舌草、全蝎、山茱萸、金樱子、黄蜀葵花、泽兰、黄芩。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三组核心方:即防己黄芪、六味地黄汤及猪苓汤、犀角地黄汤、泻肺汤及桔梗二陈汤。结论1.通过国内外文献,中医、西医国内及国际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本次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患者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分析的结果,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在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使用前后有差异,结果证实了运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会导致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并且提出可以把淋巴细胞亚群作为预防感染的常规定期监测指标。在同时运用激素加他克莫司及雷公藤治疗时候更需要谨慎。2.通过此次数据挖掘中(频次表3-5、表3-6及表3-7、表3-8中)的分析,得出导师在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其辨证的主证是以泡沫尿、浮肿、腰脊酸痛、纳呆、倦怠乏力、口干咽燥、咽痛、咳嗽、手足心热、舌淡红,苔薄白或舌红少苔,脉细沉等主要临床症状。临证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并且根据数据挖掘病机内关联规则表3-12中得出兼证中与湿热内蕴,血瘀内结相关最为密切。3.依据本次气阴两虚证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分析数据结果,(见表2-6及表2-7)证实气阴两虚证型中的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最为突出,以T辅助细胞、CD4/CD8数值最低,T抑制细胞数值最高为表现。增加了导师对气阴两虚证的本质研究范围,进一步提供了气阴两虚证的又一客观指标,即: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后的气阴两虚证与体内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紊乱相关。4.此次数据挖掘结果表明:王钢教授益气养阴、清利湿热为主要治疗大法,同时对于各种兼证变证,导师也有其特色治法及用药规则(表3-18),气阴两虚合并水肿的用第一列基本方;对于合并尿蛋白增多的选用挖掘结果中的第四列基本方、第七列基本方及第八列基本方;合并肾功能异常的多用第五列基本方;合并上下焦感染的多用挖掘出的第二列基本方和第三列基本方;合并中焦脾胃的选用第六列基本方;这些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中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提供了各种辨证用药依据及用药规律。5.本研究不仅通过大样本的数据,挖掘了老师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患者中的理法方药,同时通过了典型的个体治验医案进一步论证了益气养阴清利湿热的治疗大法,并且随证,兼证加减等在治疗该病中的特色用药规律、经验以及临床疗效。6.本研究归纳总结出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多从脾论治、从肝论治、从肺从咽论治、从疏滞泄浊法论治。

王申锋[3](2020)在《“固元颗粒”免疫增强剂研制及其在鸡疫苗免疫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具有很好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成为当前替代饲料中抗生素添加的一个重要方向。“固元颗粒”原方出自《新药转正标准》,由黄芪和生晒参芦头配方而成,其功效是益气固本。如果直接将其应用于兽医临床,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成本偏高,很难在养殖业中推广。但是,人用中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附属提取物,以及在非贵重药材中提取到的一些有效成分,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开发兽医临床用药的潜力。为此,我们以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和人参茎叶皂苷(Ginseng Stem-leaf Saponins,GSLS)代替“固元颗粒”配方中的黄芪和生晒参芦头,大幅降低成本,配伍组方,制成可溶性颗粒,称为兽用“固元颗粒”,用于增强动物抗病能力和疫苗免疫效果。本论文研究该制剂工艺、质量标准,并评估其对鸡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最适添加量。检测该制剂对免疫抑制条件下鸡和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初步揭示其对蛋鸡淋巴细胞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机制,并在蛋鸡鸡群进行应用试验,为预防禽病毒性疾病提供新方法。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优化并确定了“固元颗粒”的制剂工艺。通过制剂成型工艺预实验、辅料选择、润湿剂筛选和验证试验确定了最佳成型工艺。配方为:APS 110 g、GSLS100 g、蔗糖590 g和糊精200 g。制备工艺为:将上述原材料混合均匀,采用75%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制粒,60℃烘干,整粒。所得颗粒易成型,颗粒完整,细粉较少。3个试验批次所得颗粒质量一致,该工艺稳定可行。2.建立了“固元颗粒”中人参皂苷Rg1、Re、Rd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及回收率试验证实,RSD<2%,测定三批“固元颗粒”,每1 g颗粒中Rg1+Re+Rd总量均在30 mg以上。该方法操作简便,测量准确,可作为对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内容记入质量标准。3.“固元颗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鸡按推荐量的1、3、5、10倍(0.05、0.15、0.25和0.5 g/kg体重)剂量混饮,连续7 d,停药后继续饲养2周。记录鸡行为、体重的变化,检测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脏器指数,结果均未见异常,表明该制剂对鸡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另外,不同剂量的“固元颗粒”均可有效提高蛋鸡的抗体效价水平、红细胞花环率和生产性能指标,其中50 mg/kg为最适应用剂量。“固元颗粒”对注射新城疫(ND)疫苗的鸡群具有免疫增强作用。使用50mg/kg该颗粒对鸡进行免疫调节试验,测定脏器指数、新城疫抗体效价和脾淋巴细胞转化指数,证实用药2-3周后其体内NDV抗体效价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固元颗粒”对免疫抑制鸡具有免疫调理作用。对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导致的免疫抑制鸡使用“固元颗粒”后,可使其免疫抑制现象得到显着缓解(P<0.05)。另外,在疫苗免疫后7、14和21d,上述4个给药处理组的脾淋巴细胞经刀豆蛋白A(ConA)和LPS诱导,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均显着高于CTX组(P<0.05)。“固元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亦有免疫调节作用。“固元颗粒”中、高剂量组可显着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给药15 d后,免疫抑制小鼠IL-2和IFN-γ含量接近正常小鼠水平,其中“固元颗粒”中剂量组(50 mg/kg)效果最为明显。另外,各剂量组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与CTX组相比较极显着提升(P<0.01)。4.“固元颗粒”促进蛋鸡淋巴细胞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分离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不同浓度的“固元颗粒”(终浓度200、100、50、25、0μg/mL,阳性对照为浓度100μg/mL的APS)分别培养16 h、24h、32 h、48 h,采用RT-PCR方法检测淋巴细胞中TLR4、MyD88、TRAF-6、TRIF、IRF3、IFN-βmRNA表达量。收集培养24 h的淋巴细胞上清液,用ELISA测定cGMP、cAMP、NO、iNOS和Ca2+的含量。结果显示,“固元颗粒”通过TLR4受体激活MyD88依赖性和TRIF依赖性两条信号通路,还可降低鸡外周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cAMP的含量,提高cGMP、Ca2+、NO和iNOS的含量,从而调节蛋鸡的免疫功能。5.“固元颗粒”在鸡群中应用可促进疫苗免疫效果。随机选择2栋鸡舍,分为“固元颗粒”+疫苗免疫组和单独疫苗免疫组,各3100只鸡,按剂量50 mg/kg体重饮水进行临床应用试验。结果显示,与单独疫苗对照组相比,“固元颗粒”试验组的疫苗免疫抗体效价显着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0.7和0.8个百分点,表明“固元颗粒”在大群临床试验中,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养殖收益。综上所述,本研究确定了“固元颗粒”稳定的制备工艺并制定了其质量标准,证实制剂安全有效。初步证实该颗粒制剂可通过TLR4受体激活MyD88和TRIF通路,降低cAMP含量,提高cGMP、Ca2+、NO、iNOS含量,从而调节鸡的免疫应答。“固元颗粒”能够明显提高蛋鸡的疫苗免疫后特异性抗体的分泌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余水兰[4](2020)在《柔嫩艾美耳球虫免疫增强剂筛选与早熟株相关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球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家禽传染性寄生虫病。由于使用药物防治球虫病会产生耐药性及药物残留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免疫预防替代药物成为球虫病控制的主导途径。由早熟株卵囊组成的减毒活疫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球虫病疫苗,但球虫活疫苗对免疫鸡的生长具有潜在不良影响。研究发现免疫增强剂不仅可增强球虫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也可降低接种疫苗带来的不良影响。与母株相比,球虫早熟株具有潜在期明显缩短、致病性减弱、繁殖能力降低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但其早熟的分子机制不明。为此,本研究一方面通过笼养试验和平养试验研究盐酸左旋咪唑、黄芪多糖、壳寡糖、地衣芽孢杆菌、酵母多糖等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免疫增强效果和免疫鸡增重的影响,以筛选获得每种免疫增强剂的有效剂量,为筛选球虫活疫苗的免疫增强剂奠定基础;另一面通过RNA-seq技术筛选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与母株孢子化卵囊的转录组差异,并对其中两个差异表达基因——柔嫩艾美耳球虫颈部蛋白2和3(EtRON2和EtRON3)的功能和特性进行初步分析,为探讨早熟性状产生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1.五种免疫增强剂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免疫增强效果的评价——笼养试验通过笼养试验评价盐酸左旋咪唑、黄芪多糖、壳寡糖、地衣芽孢杆菌、酵母多糖的不同剂量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卵囊的免疫增强效果,以筛选每种免疫增强剂的有效剂量。3日龄雏鸡进行首次免疫并服用免疫增强剂,10日龄时仅用卵囊进行二免,17日龄时用柔嫩艾美耳球虫野毒株进行攻虫,以免疫期间体重、攻虫后的抗球虫指数(ACI)以及试验期间血清IgG和IgM抗体水平等作为评判指标。结果显示,0.05 mg~0.1 mg盐酸左旋咪唑、2.5 mg~5 mg黄芪多糖、2.5 mg~7.5 mg壳寡糖、1.25 mg酵母多糖以及10 mg地衣芽孢杆菌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具有免疫增强和促生长双重作用。2.五种免疫增强剂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免疫增强研究——平养试验通过平养试验对笼养试验中所获得的5种免疫增强剂的有效剂量进一步验证。3日龄雏鸡用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卵囊进行免疫并服用免疫增强剂,24日龄用柔嫩艾美耳球虫野毒株进行攻虫,以免疫期间体重、攻虫后的抗球虫指数(ACI)以及试验期间血清IgG和IgM抗体、CD4和CD8分子、细胞因子(TNF-α、TGF-β1、IL-2、IL-4、IL-5、IL-10)水平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0.1 mg盐酸左旋咪唑可明显促进鸡CD4、CD8因子的增殖和TNF-α、IL-2的分泌,明显提高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免疫效果,且有促生长的作用。2 mg和6 mg地衣芽孢杆菌、5 mg和7.5 mg壳寡糖、2.5 mg酵母多糖均可明显促进鸡CD8分子的增殖和TNF-α的分泌,具有免疫增强和促生长的作用。5 mg黄芪多糖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具有促生长作用,但免疫增强效果不显着,黄芪多糖对球虫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有效剂量仍需进一步研究。3.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和母株孢子化卵囊的转录组分析继续对本实验室前期获得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进行早熟选育,经过11次的早熟株选育,潜在期由126 h缩短到107 h,缩短了19 h,与同源母株的潜在期141 h相比,缩短了34 h。通过RNA-seq技术比较了该早熟株与母株之间孢子化卵囊的转录组差异,筛选两个虫株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共鉴定出差异表达基因6602个,早熟株上调表达基因3888个,下调表达基因2714个。这些差异基因主要与阳离子结合、未折叠蛋白结合、磷酸酯水解酶活性等功能相关,参与细胞内吞作用、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谷胱甘肽代谢、内质网蛋白加工等通路。利用qPCR对转录组数据分析获得的22个差异表达基因和5个非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7个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均与RNA-seq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探索球虫早熟性状产生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4.柔嫩艾美耳球虫棒状体颈部蛋白2和3特性与功能初步分析根据转录组学结果,选取两个早熟株下调基因——柔嫩艾美耳球虫棒状体颈部蛋白2和3(EtRON2和EtRON3)进行特性和功能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EtRON2的mRNA转录水平在孢子化卵囊中最高,未孢子化卵囊和第二代裂殖子次之,子孢子最低;蛋白主要分布在游离的子孢子、胞内子孢子和第二代裂殖子顶端棒状体的位置,以及未成熟裂殖体的细胞质中;其抗体对子孢子入侵DF-1细胞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EtRON3转录水平在孢子化卵囊阶段转录水平最高,未孢子化卵囊阶段次之,第二代裂殖子和子孢子最低;蛋白主要分布在游离的子孢子和胞内子孢子顶端棒状体的位置,第二代裂殖子的胞质以及未成熟裂殖体的表面;其抗体对子孢子入侵DF-1细胞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EtRON2和EtRON3在早熟株孢子化卵囊中转录水平均明显低于母株,与转录组学分析的结果一致,这提示EtRON2和EtRON3与早熟性状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EtRON2和EtRON3在球虫入侵以及发育调节中的作用仍需深入研究。

王婷婷[5](2020)在《表达禽β—防御素的重组乳酸菌作为免疫佐剂的研究》文中提出益生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菌体较大,不存在内毒素,可以吸附黏膜细胞上并定居于黏膜表层。因此,乳酸菌是表达和传递治疗性和预防性外源蛋白的首选载体。禽β-防御素(AvBDs)是主要存在于天然黏膜系统的天然抗菌肽之一,主要发挥抗感染、广谱抗菌和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特别是禽β-防御素是一种小的阳离子非糖基化的多肽,非常适合于原核表达。因此,本研究采用食品级乳酸乳球菌NZ3900宿主菌株,构建了完全食品级表达禽β-防御素的重组乳酸菌。本研究利用3种表达质粒和食品级宿主菌株构建了3套表达禽β-防御素的重组乳酸菌。采用的3种表达系统和食品级乳酸乳球菌NZ3900菌株作为宿主菌株,分别构建了表达禽β-防御素1(AvBD1)、禽β-防御素2(AvBD2)、禽β-防御素6(AvBD6)、禽β-防御素13(AvBD13)和融合禽β-防御素1/2/6/13功能片段组成的融合禽β-防御素AvBD12613,共11株重组乳酸菌,其中5株重组乳酸菌的表达量稳定,蛋白大小正确,是本研究用于体外筛选和体内动物试验验证的重组乳酸菌。利用表达β-防御素的重组乳酸菌的菌体裂解混合物体与巨噬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等的相互作用,对构建的重组乳酸菌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的检测,体外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表达禽β-防御素的重组乳酸菌r-L.Lactis-AvBD12613菌体裂解混合物可以显着激活巨噬细胞报告细胞系J774-Dual?细胞的IRF及NF-κB信号通路;5种表达重组禽β-防御素rAvBD1、rAvBD2、rAvBD6、rAvBD13及rAvBD12613重组乳酸菌菌体裂解混合物均能够诱导鸡巨噬细胞系HD11产生较高水平的IL-10;其中rAvBD12613还能够诱导HD11表达较高水平的CD80和CD86分子;而重组禽β-防御素rAvBD12613、rAvBD1及rAvBD6能够诱导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产生较高水平的IL-12与IL-10;并且rAvBD12613还能诱导鸡PBMCs表达较高水平的CD80和CD86分子,体外筛选表明,表达重组禽β-防御素rAvBD12613重组乳酸菌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活性。利用表达组合禽β-防御素rAvBD12613重组乳酸菌的菌体裂解混合物作为新城疫活疫苗和新城疫灭活疫苗的免疫佐剂,通过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PBMCs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抗体水平等方式来验证组合禽β-防御素rAvBD12613的免疫佐剂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重组禽β-防御素rAvBD12613免疫佐剂活疫苗试验中,注射免疫1周后,显着提高了实验组鸡血清中IL-4和IL-1β表达水平,而IL-10和IFN-γ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显着;与野生菌对照组和活疫苗对照组相比,在免疫3周攻毒1周后,显着提高了实验组的抗体水平;免疫3周及攻毒1周后,极显着提高了实验组鸡PBMCs的增殖活性;免疫1周及攻毒1周后,显着提高了实验组鸡PBMCs的增殖活性。而在鸡新城疫重组禽β-防御素rAvBD12613免疫佐剂油乳剂灭活疫苗试验中,在免疫3周攻毒1周后,可以显着提高实验组的抗体水平;免疫3周及攻毒1周后,可以显着提高实验组鸡PBMCs和白细胞的增殖活性,显着高于灭活疫苗对照组。结果表明,重组禽β-防御素rAvBD12613免疫佐剂在新城疫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试验中均具有较好的免疫佐剂活性。本研究构建表达的重组禽β-防御素rAvBD12613在体内外均显示了较强的免疫调节活性,具有作为免疫佐剂或免疫增强剂的潜力,为新型食品安全级动物免疫佐剂或免疫增强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姜明明[6](2020)在《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健康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饲养中的热点问题。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不适宜的饲养管理将对奶牛以及犊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提高饲养密度是集约化牧场通用的管理措施,然而高饲养密度被认为是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高风险因子。产后奶牛机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免疫力降低就是其中之一。我国牧场集约化发展很快,但未见关于饲养密度对围产期奶牛影响的研究;给围产期奶牛饲喂免疫增强剂已有报道,但免疫增强剂多为单一成分。本研究选定规模化牧场,以经产奶牛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行为、免疫、代谢、健康和生产性能等指标,探明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和饲喂复合免疫增强剂对母牛和犊牛的影响,并探索其发生机制;将对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选择健康的48头经产荷斯坦奶牛,设80%组、100%组和120%组三个密度梯度。对行为学、血液生化指标、生产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随着饲养密度增加,奶牛的躺卧时间和反刍时间都减少。80%组的奶牛有更多的躺卧时间和反刍时间(P<0.05),80%组比100%组躺卧时间增加了1.2 h,80%组比100%组反刍时间增加了0.54 h。(2)尽管研究发现围产前期不同饲养密度对产奶量、乳成分、平均产犊日期及初乳质量和产量均没有影响,但80%组第一个泌乳月的产奶量显着高于100%和120%组。(3)围产前期不同饲养密度有影响奶牛血钙浓度的趋势(P<0.1),血液皮质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尿素氮和钙随着分娩时间的临近差异显着(P<0.05)。(4)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瘤胃发酵参数没有影响,但是时间效应有影响。乙酸和氨态氮浓度随着分娩临近而降低,而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浓度则随着分娩临近而升高。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中三个密度梯度的48头经产奶牛所产健康犊牛进行体尺、体重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不同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中皮质醇、尿素氮、钙和总蛋白无显着影响,但80%密度组母牛所产犊牛血液中皮质醇浓度(58.3 mmol/L)比100%密度组(65.8 mmol/L)和120%密度组(61.0 mmol/L)稍低。(2)出生后第1 d和第7d的体长、体高、胸围和腹围无差异,但犊牛体重在此期间增加明显(P<0.01)。第三部分,选择健康的48头经产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使用复合免疫增强剂(compound immunomodulator,CI),设CI0、CI60和CI90三个试验组,对应每头每天CI的添加量分别为0 g、60 g和90 g。试验期从产前-60 d到产后35 d。在产前-60 d、-28 d、-14d、-7 d和产后1 d、7 d、14 d和28 d,分析干物质采食量(DMI)、体重、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和外周血白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CI添加对DMI无影响。DMI随分娩时间而变化,在分娩前降低,分娩后增加,各组差异不显着。(2)CI添加量对围产期奶牛体重影响显着。产前-7d CI0组的体重变化百分(PWC)与CI60组的差异显着(P<0.01);产后第14d,CI0组的PWC显着大于CI60(P<0.01)和CI90组(P<0.05)的。(3)产后35 d内,CI添加对生产性能指标影响差异显着。产奶量、4%标准乳产量和所有乳成分均存在时间效应(P<0.01);各组牛奶体细胞数差异显着(P<0.01),CI0组在产后第7 d至第28 d显着高于CI60和CI90组(P<0.05);对初乳产量和质量无影响,与CI0组相比,CI90组Ig G有增加趋势(P<0.1)。(4)CI添加量对血液生化指标影响较大。产前产后不同剂量CI对皮质醇、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β-羟丁酸(BHB)含量有影响;在产犊时,随着CI添加量的增加,结合珠蛋白浓度下降(P<0.1),其中CI0组浓度高于CI90组(P<0.05);CI添加对血清总蛋白含量无影响,但在围产后期,血清总蛋白随着CI添加量的增加有上升趋势(P<0.1);血清白蛋白浓度在产前随着CI的补充而降低(P<0.05),在产前-14 d显着降低(P<0.05),其中CI0组的浓度高于CI60和CI90组(P<0.05);随CI添加的增加,CI60和CI90组中血清球蛋白浓度增加(P<0.05),CI0组球蛋白浓度在围产前期低于CI60(P<0.05),在围产后期低于CI90(P<0.05);血清钙浓度在产前降低(P<0.05),但在产后有增加趋势(P<0.1),CI0组产前-28 d钙浓度高于CI60和CI90组(P<0.05),但产后-7 d低于CI60(P<0.05)和CI90(P<0.1)组,CI60和CI90组产前-28d血清钙浓度降低(P<0.05),而产后第7 d血清钙浓度升高(P<0.05)。(5)中性粒细胞(NEUT)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受围产期不同时间点和试验处理的影响(P<0.05)。NEUT对大肠杆菌的吞噬能力,在泌乳第1 d和第7 d,各组差异显着(P<0.05),产后-1 d,CI60组最高(P<0.01),产后-7 d,CI90和CI60组高于CI0组,产后-35 d,CI60组高于CI0(P<0.05);NEU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产后-1 d,CI60组最高(P<0.01),产后-35 d,CI60和CI90组相似,均高于CI0组(P<0.05)。(6)CI添加量对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XCL8)和L-选择素(SELL)的表达有显着影响(P<0.05)。在-14 d和35 d,CI0组的CXCL8表达低于CI60组(P<0.05)。SELL表达受时间影响显着(P<0.01),各组在-14 d和35 d表达显着增强(P<0.05);此外,从-60 d至28 d有增强趋势(P<0.1),其中CI60组高于CI0组(P<0.01);在-14 d,CI60组高于CI0组(P<0.05);在35 d,CI90组最高(P<0.05)。第四部分,分别从第一部分中80%组和120%组,以及第三部分中CI0组和CI60组中奶牛各3头,采外周血,收集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分别进行转录组和蛋白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在饲养密度对比组中,共测得基因12237个,80%组和120%组共有基因10334个,占总测得基因的84.4%,其中表达无差异基因7351个,占共有基因的71.1%,上调(表达倍数≧1.5)基因1732个,占共有基因的16.8%,下调(表达倍数≦0.67)基因1251个,占共有基因的12.1%;共测得蛋白9290个,80%组和120%组共有蛋白8006个,占总蛋白的86.2%,其中表达无差异的蛋白6112个,占共有蛋白的76.3%,上调的蛋白1108个,占共有蛋白的13.8%,下调的蛋白846个,占共有蛋白的9.9%;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的上调基因456个,占总上调基因的19.1%,下调基因412个,占总下调基因的24.5%。(2)在CI对比组中,共测得基因11175个,CI0组和CI60组共有基因9164个,占总测得基因的82.0%,其中表达无差异基因7542个,占共有基因的82.3%,上调基因669个,占共有基因的7.3%,下调基因953个,占共有基因的10.4%;共测得蛋白9135个,CI0组和CI60组共有蛋白7546个,占总蛋白的82.6%,其中表达无差异蛋白6308个,占共有蛋白的83.6%,上调蛋白567个,占共有蛋白的7.51%,下调蛋白为671个,占共有蛋白的8.89%;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的上调基因289个,占总上调基因的30.5%,下调基因367个,占总下调基因的29.2%。(3)对各组对比中差异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所涉及到的功能和通路相似,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有炎症相关通路(如Jak/Stat通路、NF-κB通路、MAPK通路)、代谢相关通路(如萄糖代谢、能量代谢、脂多糖代谢)和免疫相关通路(如Toll样受体通路、B细胞受体通路、T细胞受体通路)。综上所述,围产前期饲养密度为80%的奶牛有更长的躺卧和反刍时间,对奶牛健康和福利更有益,而对哺乳期犊牛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无显着影响。在围产期开始补充CI可缓解能量负平衡和免疫抑制,调节与分娩有关的炎症反应,利于产后恢复及健康的改善,推荐量饲喂60克/头/天。围产前高密度主要通过抑制奶牛细胞中与代谢、炎症和免疫相关的基因及通路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补充CI则可通过激活细胞中与代谢和免疫相关的基因及其通路,平衡机体的物质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增进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高密度饲养影响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的整体调控机制及其应对策略及CI提高和调节奶牛代谢和免疫的具体通路和机制等相关工作仍在研究中,未来有望通过多组学测序及其整合分析手段,从分子细胞水平到机体整体水平深入揭示调节机制。

韦光本[7](2020)在《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糖类佐剂的筛选及其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免疫保护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斑鱼是我国重要的一种海产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过度追求养殖效益、养殖环境恶化等因素存在,病害问题频繁发生。其中以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引发的弧菌病尤为严重,一度引发石斑鱼大量死亡,且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已无法防控该病。为实现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疫苗接种是防控水产动物疾病的最佳策略之一。实验室在前期工作中已表明石斑鱼接种经福尔马林溶液灭活的哈维氏弧菌疫苗(FKC)可有效抵抗弧菌病感染,为增强疫苗免疫原性,本研究分别以多种糖类作为疫苗佐剂,通过对珍珠龙胆石斑鱼腹腔接种疫苗以评估各佐剂对疫苗的增强效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增强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抵抗哈维氏弧菌感染的保护效果提供参考价值。本实验以黄芪多糖(APS)、壳寡糖(COS)、β-葡聚糖(β-glucan)为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的候选佐剂,通过腹腔注射研究不同佐剂对灭活疫苗的增强效果。免疫5 w后,FKC+COS、FKC+APS、FKC+β-glucan、FKC的RPS分别为80%、72%、68%和55%,明显高于对照组(32%),而注射COS、APS和β-glucan的RPS仅分别为52%、47%和42%。ELISA结果表明,接种KFC+COS疫苗的鱼能使抗体效价上调至最高水平1:512,而接种FKC+APS、FKC+β-glucan和FKC的石斑鱼抗体效价均为1:256,整个实验期间各免疫组与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检测变化趋势与抗体效价类似。对溶菌酶(LZM)、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与分析表明,APS、COS和β-glucan作为FKC佐剂时能显着提升石斑鱼血清中LZM活性(P<0.05),最高出现在第2 w的FKC+APS组,其次是第3 w的FKC+β-glucan,而接种FKC或APS或COS或β-glucan则差异不显着(P>0.05)。各免疫组的CAT活性均显着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呈显着差异(P<0.05),其中最高表达量出现在FKC+APS组(2 w),其次为FKC+COS。接种FKC+β-glucan使SOD活性明显增强,并在第3 w被上调至最高水平。因此,在抗原中添加COS,尽管LZM和CAT活性低于其他组,但其能为珍珠龙胆石斑鱼提供更高的免疫保护和更高的抗体滴度。评价FKC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OS对石斑鱼免疫保护的影响。分别制备抗原中含浓度为2 mg/m L、4 mg/m L、6 mg/m L、8 mg/m L和10 mg/m L的COS的疫苗。免疫5 w后,FKC、FKC+COS2、FKC+COS4、FKC+COS6、FKC+COS8和FKC+COS10组提供的RPS分别为66%、68%、70%、83%、100%和100%,表明RPS依赖于COS浓度。在免疫期间,所有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与对照组相比呈显着差异(P<0.05)。抗体水平依赖于FKC中COS浓度,其中抗体效价最高水平出现在第3 w的FKC+COS10组,其次是FKC+COS8组,两组抗体效价均为1:1024。上述结果表明,在抗原中添加高浓度的COS(8 mg/m L,10 mg/m L)能为珍珠龙胆石斑鱼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并能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COS作为一种有效免疫增强剂,进一步研究其能否在与Oil和抗原配伍使用情况下能否提供更长久、稳定的免疫保护。免疫8 w后,接种FKC、FKC+COS、FKC+Oil和FKC+Oil+COS的石斑鱼的RPS分别为62%、70%、82%和87%,而对照组(生理盐水和Oil)的RPS为33%和22%,说明FKC中添加Oil+COS能有效增强对石斑鱼的保护效果。ELISA结果表明,接种FKC+Oil+COS疫苗能使抗体滴度上调至最高水平(5 w),抗体滴度为1:512,其次为接种FKC+Oil疫苗(1:512),而接种FKC仅为1:256。同时,血清总蛋白含量、LZM、CAT和SOD活性也出现不同程度被增强,最高值均出现在接种FKC+Oil+COS疫苗的石斑鱼组内。另外,接种疫苗后能使各组石斑鱼的肝脏、脾脏、肾脏及胸腺组织中Ig M、IL-1β、TNF-α、My D88、CD8α和MHCIα等免疫基因在不同时刻出现不同程度表达上调。其中,接种FKC+Oil+COS疫苗,能使石斑鱼肝脏、脾脏、肾脏和胸腺组织中Ig M和IL-1β、肝脏和肾脏组织中TNF-α、脾脏、肾脏和胸腺组织中CD8α的表达至最高水平,而接种FKC+Oil疫苗则对实验鱼的脾脏和胸腺组织中TNF-α、胸腺组织中My D88、肝脏组织中CD8α、肝脏、脾脏、肾脏和胸腺组织中MHC-?α的表达更具优势,表明接种疫苗能使免疫因子在免疫组织中呈现不同表达水平,且受疫苗类型影响。综上所述,珍珠龙胆石斑鱼接种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能改善机体免疫力,与佐剂配伍使用时可以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COS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能有效抵哈维氏弧菌的感染,且依赖于其浓度。而当COS和Oil共同作为FKC疫苗佐剂时,能长时间、稳定地增强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提高对石斑鱼的免疫保护。因此,COS是一种潜在、优质地水产疫苗免疫增强剂。

郜艳雪[8](2020)在《芪术舌草复方增强淋巴细胞免疫及其抑制AMDV增殖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貂既是毛皮动物,也是药用动物,貂心、貂鞭、貂肝均可入药,貂心是利心丸的君药,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具有独特疗效;“定心丹”是以貂心为君药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用于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症。貂鞭对阳痿有治疗作用;貂肝对夜盲症有治疗作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貂心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因此,保障貂心的充足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水貂阿留申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virus,AMDV)感染是引起水貂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貂心的供应。寻找抗病毒的药物已势在必行,许多中药具有增强免疫、抗病毒的作用,且应用安全。因此,筛选具有免疫增强作用,且能够抑制病毒的纯中药复方,对于貂心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依据中医临床经典方剂玉屏风散、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剂的组方原则,在其基础上进行药味相加减,选取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的黄芪或党参作为君药,具有甘温补虚、健脾益气功效的白术作为臣药,同时考虑中兽药应价格低廉等因素,分别配伍不同的佐药和使药如白花蛇舌草和杜仲等进行组方配伍,组成三种不同复方,对其体外刺激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作用进行了筛选研究,初步获得了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具有较好刺激作用的复方中药C(芪术舌草复方)。接下来本研究以体外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直接促增殖作用以及协同Con A和LPS促进作用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了芪术舌草复方中黄芪、白术和白花蛇舌草的最佳配比,结果显示芪术舌草复方F4既可以直接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又与Con A和LPS有协同促进作用,所以选择F4作为候选方;进一步检测芪术舌草复方F4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对水貂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结果表明,芪术舌草复方F4能够显着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L-2、IL-4、IL-12和IFN-γ,促进水貂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为探讨芪术舌草复方F4是否对AMDV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应用q-PCR方法检测其对体外培养的CrFK细胞上AMDV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当药物浓度为12 mg/m L和6 mg/m L时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与病毒对照组相比AMDV基因拷贝数显着降低(P<0.05),表明芪术舌草复方F4能够抑制AMDV在CrFK细胞上的增殖。进一步将该复方分别以高、中和低3个剂量饲喂给AMDV阳性水貂,并对用药前后血清样品中AMDV基因拷贝数、γ-球蛋白含量和免疫复合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芪术舌草复方F4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够极显着降低水貂血清中AMDV基因拷贝数、γ-球蛋白含量以及免疫复合物含量(P<0.01),低剂量组能够降低病毒基因拷贝数和免疫复合物含量(P<0.05),表明芪术舌草复方F4能够抑制AMDV在水貂体内的增殖。以上结果表明,由黄芪、白术、白花蛇舌草组成的芪术舌草复方F4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能够抑制AMDV在CrFK细胞以及在水貂体内的增殖。

徐镇[9](2020)在《外源因子对中国鲎成鲎免疫机能和血淋巴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鲎试剂在医学检验领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以采血鲎为原料生产的鲎试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中国鲎种群数量的下降,致使我国的鲎试剂产业受到原材料的限制,如何满足鲎资源需求量,又能实现对鲎资源的保护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故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外源因子对中国鲎成鲎免疫机能和血淋巴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加强采血鲎血淋巴细胞的快速恢复,进而达到对鲎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目的。1.因此,为了研究饲料铜添加对中国鲎免疫机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为期28天的室内养殖实验,探究在半成品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氨基酸鳌合铜(0、50、100 mg kg-1氨基酸螯合铜)对中国鲎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添加组成鲎血浆的抗氧化酶指标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实验时间的推移而呈升高趋势,而丙二醛(MDA)活性则相反,呈下降趋势。铜添加组血液生化指标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含量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但血蓝蛋白浓度(HC)则呈上升趋势。且在实验结束时,铜添加组所有抗氧化酶指标均显着升高,且高铜组(100 mg kg-1)、低铜组(50mg kg-1)的SOD、CAT、GPX、LZM和HC间无显着性差异,低铜组的T-AOC活性达最高值,MDA含量达最低值,高铜组的AKP、ACP活性达最大值,但CHO、TG含量呈降低趋势。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铜可提高中国鲎的免疫性能,但不同铜添加量引起机体的免疫功效强弱有明显不同。2.为了比较研究三种免疫增强剂对中国鲎血淋巴的免疫响应,我们向中国鲎体内注射不同剂量的β-葡聚糖(G)、肽聚糖(P)和角鲨烯(S)3种免疫增强剂,比较注射后0,6,12,24,48h后中国鲎的血淋巴细胞总数、活性氧含量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注射5mg/kg和10mg/kg的β-葡聚糖(G)、肽聚糖(P)、角鲨烯(S)组鲎的血淋巴细胞总数(THC)、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实验期间均有升高趋势,丙二醛(MDA)活性有下降趋势,而HC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则无明显变化。在48h时,注射低剂量组(5mg/kg)和高剂量组(10mg/kg)免疫增强剂中,在测定的血淋巴参数THC、ROS、LZM、AKP中,注射P均有最大值,而低剂量下的G、S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高剂量下G、S的ROS、LZM、AKP间无显着差异,但两者间的AKP显着高于对照组。在测定的SOD、CAT、T-AOC中,高、低剂量条件下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G的SOD有最大值,高剂量G、S的SOD显着高于对照组,两剂量条件下注射G、P、S的CAT、T-AOC间无显着差异,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在48h时,注射三种免疫增强剂间的MDA无显着性差异,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实验结束时注射3种免疫增强剂均能提高提高中国鲎的血淋巴参数,注射P中多种酶活性达到最大值,而注射G、S的大多数血淋巴参数间无显着差异,由此可推测出,这三种免疫增强剂进行对比,可将肽聚糖开发为中国鲎的免疫增强剂。3.为了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和灭活鳗弧菌对中国鲎血淋巴细胞参数的影响,我们向中国鲎体内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灭活鳗弧菌(V),比较注射后0,6,12,24,48h后中国鲎的血淋巴细胞总数、活性氧含量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注射NAC后中国鲎的血淋巴细胞总数(THC)、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活性在实验期间均有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有升高趋势。NAC与不同浓度V共同刺激下,中国鲎的THC、ROS、MDA含量相对仅注射NAC的下降趋势有所减缓,其它酶活性相对有所升高。而HC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则无明显变化。在6-48h时,注射NAC组的THC、ROS均有最小值,NAC与V共同刺激下的SOD活性均显着高于其它组。48h时,NAC、V及共刺激下的CAT、T-AOC组间无显着差异,但均显着高与对照组。NAC+106V的MDA含量在48h最低,AKP活性在12-48h期间均最高,而NAC组的LZM活性在48h最高。以上结果表明,注射NAC可降低中国鲎的THC、ROS,NAC与V共刺激可缓和该下降趋势,灭活鳗弧菌组THC、ROS升高,也均可提高其余血淋巴参数,由此可推测ROS含量对中国鲎血淋巴细胞增殖及再生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其免疫机能。

赵庆枫[10](2019)在《蛋虫草培养物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将北虫草菌种接种在鸡蛋尿囊腔内成功培育出蛋虫草培养物,利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蛋虫草培养物粉,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和北虫草菌丝体一致,基因测序序列一致性和北虫草相似,经动物试验,提高正常小鼠和显着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提高血清生化指标、提高新城疫抗体水平,提高蛋鸡产蛋后期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1、选育北虫草菌种,以0.1ml、0.3ml、0.5ml接种在360d蛋鸡所产的无公害鸡蛋尿囊腔和卵黄囊腔内,以在尿囊腔内接种0.3ml菌种培养18d时,菌丝体生长明显,喷雾干燥蛋虫草培养物粉重量显着。2、蛋虫草培养物经消毒、粉碎、打浆、过滤后喷雾干燥,以蛋虫草培养物粉重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影响产物指标的最佳工艺参数:进风温度150℃、进样量300 mL/h、空气流量600 L/h、干燥剂比例4%时,色泽正常,蛋虫草培养物粉重量达最高7.59 g。3、生物显微镜下观察蛋虫草培养物和北虫草菌丝体一致,呈管状有分枝。以磁珠法提取总基因组DNA,ITS区引物设计,PCR扩增产物双向测序,通过BLAST程序和多种相关菌株序列分析,并构建发育进化树,发现菌株ZK-1在GenBank中的相似序列较多,尤其和Cordyceps militaris strain CICC 14013(AY899259)同源性高达100%,属于北虫草。4、蛋虫草培养物粉按高、中、低剂量灌胃,体温、饮水、体重等一般状态与正常小鼠差异不明显,高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显着提高正常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廓清指数、吞噬指数,高、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的采食量和体重,增殖免疫器官细胞,显着提高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廓清指数、吞噬指数,显着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5、高、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阳性药物小鼠比正常小鼠显着增加白细胞,其他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力均有所提高。高、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阳性药物小鼠白细胞比免疫力低下小鼠显着增加56.55%、42.77%、37.93%、44.84%,中性粒细胞数量显着增加127.29%、90.93%、63.65%、109.11%,红细胞显着增加18.08%、14.94%、13.25%、9.01%,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着减少3.75%、3.58%、2.12%、1.04%,血小板显着增加30.76%、31.38%、0.69%、34.65%,高、中剂量蛋虫草培养物、阳性药物小鼠的淋巴细胞比免疫力低下小鼠显着增加20.45%、14.39%、15.91%,低剂量不显着增加9.85%,高、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和阳性药物显着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的细胞免疫机能,对小鼠的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水平相当。高、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之间小鼠的血液指标差异不显着,以高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比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更能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水平。6、高剂量蛋虫草培养物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细胞比正常小鼠显着增加,中剂量抗体生成细胞比正常小鼠显着增加,高、中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显着提高正常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高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显着增加免疫力低下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极显着增加抗体生成细胞;中剂量蛋虫草培养物的血清溶血素比免疫力低下小鼠显着增加14.87%,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比免疫力低下小鼠显着增加93.04%、84.58%,表明高剂量蛋虫草培养物比阳性药物显着提高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与阳性药物显着提高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相当,高、中、低剂量蛋虫草培养物之间提高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相当。7、在蛋鸡产蛋后期饲料中添加蛋虫草培养物粉,总蛋白、白蛋白显着增加,甘油三脂、胆固醇减少0.87%、0.46%,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低密度蛋白含量减少,促进体内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利用,产蛋率、平均蛋重显着增加,砂皮蛋显着减少,提高了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蛋形指数显着改善1.82%、蛋壳强度显着增加4.37%、蛋壳重显着提高6.94%,蛋白重显着减少3.77%,蛋黄颜色显着加深6.55%,蛋白高度显着增加3.08%,哈夫单位显着增加2.48%,蛋新鲜度和均匀度增加,蛋黄颜色加深,蛋品质明显得到改善。新城疫抗体滴度显着提高14.58%,使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显着提高了机体免疫水平,将蛋虫草培养物作为蛋鸡饲料添加剂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综上所述,将北虫草菌种接种在鸡蛋成功培育出蛋虫草培养物,利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出蛋虫草培养物粉,其形态结构和北虫草菌丝体一致,基因序列和北虫草一致性相似,能提高正常小鼠和显着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的免疫力,改善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将其做为动物生产的新型免疫增强剂和饲料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应用免疫增强剂提高常见禽病免疫力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免疫增强剂提高常见禽病免疫力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玉屏风提取物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肉鸡免疫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免疫抑制
        1.1.1 导致免疫抑制的因素
        1.1.1.1 应激免疫抑制
        1.1.1.2 病原体感染性免疫抑制
        1.1.1.3 营养不平衡引起免疫抑制
        1.1.1.4 霉菌毒素引起免疫抑制
        1.1.1.5 药物滥用引起免疫抑制
        1.1.1.6 其他因素
        1.1.2 免疫抑制对肉鸡养殖业的影响
        1.1.2.1 生产性能降低
        1.1.2.2 损伤免疫系统
        1.1.2.3 免疫力低下
        1.1.3 预防家禽免疫抑制方案措施
    1.2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概述
        1.2.1 免疫增强剂
        1.2.2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
        1.2.3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机理
        1.2.3.1 促进机体免疫器官发育
        1.2.3.2 增强非特异性免疫机能
        1.2.3.3 提高特异性免疫机能
    1.3 玉屏风散的研究概述
        1.3.1 玉屏风散的概述
        1.3.2 玉屏风散拆方概述
        1.3.2.1 黄芪
        1.3.2.2 白术
        1.3.2.3 防风
        1.3.3 玉屏风散作用机理
        1.3.3.1 免疫调节作用
        1.3.3.2 抗炎作用
        1.3.3.3 抑菌作用
        1.3.4 玉屏风散在动物上应用
        1.3.4.1 在猪上的应用
        1.3.4.2 在家禽上应用
        1.3.4.3 在其它动物上应用
    1.4 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的概述
        1.4.1 环磷酰胺介绍
        1.4.2 环磷酰胺动物免疫抑制模型的作用机制
        1.4.2.1 影响动物生长与免疫器官发育
        1.4.2.2 影响体液免疫
        1.4.2.3 影响细胞免疫
    1.5 NF-κB 信号通路概述
第二章 待研究的问题及本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2.1 有待研究的问题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玉屏风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公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日粮
        3.1.4 试验地点与时间
        3.1.5 饲养管理
    3.2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3.2.1 小公鸡体重及日增重的测定
        3.2.2 血清中禽流感H9 抗体滴度测定
        3.2.3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测定
        3.2.4 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测定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分析
        3.4.1 YPF对小公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4.2 YPF对血清中禽流感抗体水平的影响
        3.4.3 YPF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3.4.4 YPF对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玉屏风提取物对AA肉鸡生长性能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地点与时间
        4.1.3 试验设计
        4.1.4 试验日粮
        4.1.5 饲养管理
    4.2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4.2.1 生长性能指标测定
        4.2.2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4.2.3 血清中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水平检测
        4.2.4 肝脏和脾脏NF-κB相关因子m RNA的检测
    4.3 数据分析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YPF对AA肉鸡生长性能影响
        4.4.2 YPF对AA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4.4.3 YPF对血清中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水平
        4.4.4 YPF对 AA肉鸡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4.4.4.1 YPF对 AA肉鸡脾脏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4.4.4.2 YPF对 AA肉鸡肝脏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5.1 总体讨论
    5.2 研究结论
    5.3 创新点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祖国医学对免疫功能方面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免疫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1.2 祖国医学对免疫概念的历史渊源
        1.3 祖国医学中的医药在增强免疫功能的研究及应用
    2.西医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方面的研究
        2.1 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概况
        2.2 现代医学中的免疫功能监测研究
        2.3 目前淋巴细胞亚群研究进展
        2.4 现代医学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研究
第二部分 淋巴细胞亚群与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1.临床实验设计方案
        1.1 病例选择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3.统计指标
    4.统计方法
    5.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分析比较
        5.2 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比较(均数±标准差)
        5.3 服用不同免疫抑制剂与未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均数±标准差)
        5.4 不同证型间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均数±标准差)
    6.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的肾炎免疫力低下患者用药经验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医案资料来源
        2.2 纳入排除标准
        2.3 医案的预处理
        2.4 医案信息纳入方法
        2.5 医案信息采集方法
    3.研究结果
        3.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3.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3.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4.讨论
        4.1 王钢教授辨证思想挖掘讨论
        4.2 王钢教授的治疗大法特色数据挖掘讨论
        4.3 王钢教授治疗选方的数据挖掘讨论
        4.4 王钢教授治疗用药配伍特征数据挖掘分析
    5.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5.1 创新点
        5.2 不足之处
        5.3 研究展望
第四部分 典型医案
    医案一: 慢性肾炎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案
    医案二: 慢性肾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肺炎案
    医案三: 慢性肾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案
    医案四: 慢性肾炎合并病毒性肺炎案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二 图表范式对照表
    附录三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附录四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附录五 治法频次频率分布
    附录六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附录七 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固元颗粒”免疫增强剂研制及其在鸡疫苗免疫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1.1 免疫增强剂的分类
        1.2 中药免疫增强剂概述
        1.3 中药免疫增强剂的有效成分
        1.4 中药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理
        1.5 人参、黄芪免疫增强作用研究进展
        1.6 中药免疫增强剂在养禽业中的应用
    第二章 中药对TOLL样受体和信号传导的研究进展
        2.1 先天性免疫
        2.2 ToLL样受体
        2.3 中药对TLRs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
        2.4 中药对信号转导的影响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固元颗粒”制剂工艺研究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固元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固元颗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3.1 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固元颗粒”对蛋鸡TLR4 信号通路及胞内分子的调节
        4.1 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固元颗粒”在蛋鸡疫苗免疫中的应用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柔嫩艾美耳球虫免疫增强剂筛选与早熟株相关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鸡球虫病
        1.1.1 鸡球虫病原
        1.1.2 鸡球虫病的防治
    1.2 鸡球虫疫苗研究进展
        1.2.1 活疫苗
        1.2.2 DNA疫苗
        1.2.3 亚单位疫苗
        1.2.4 活载体疫苗
    1.3 禽用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1.3.1 微生态制剂类免疫增强剂
        1.3.2 生物制剂类免疫增强剂
        1.3.3 中草药及多糖类免疫增强剂
        1.3.4 化学合成小分子类免疫增强剂
    1.4 展望
第二章 五种免疫增强剂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免疫增强效果的评价——笼养试验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实验虫株
        2.2.3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4 柔嫩艾美耳球虫免疫用和攻毒用卵囊制备
        2.2.5 免疫增强剂的配制
        2.2.6 实验动物分组
        2.2.7 免疫攻虫程序
        2.2.8 主要观察指标
        2.2.9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免疫期间动物体重变化
        2.3.2 免疫增强剂对攻虫后免疫效果的影响
        2.3.3 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五种免疫增强剂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免疫增强研究——平养试验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实验虫株
        3.2.3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4 柔嫩艾美耳球虫免疫用和攻毒用卵囊制备
        3.2.5 免疫增强剂的制备
        3.2.6 实验动物分组
        3.2.7 免疫攻虫程序
        3.2.8 主要观测指标
    3.3 结果
        3.3.1 免疫增强剂对免疫期间动物体重变化
        3.3.2 免疫增强剂对攻虫后免疫效果的影响
        3.3.3 免疫增强剂对鸡群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和母株孢子化卵囊的转录组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动物
        4.2.2 实验虫株
        4.2.3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4 继续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进行早熟选育
        4.2.5 柔嫩艾美耳球虫母株卵囊的收集和纯化
        4.2.6 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卵囊的繁殖和纯化
        4.2.7 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和母株孢子化卵囊的转录组测序
        4.2.8 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
    4.3 结果
        4.3.1 继续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的早熟选育结果
        4.3.2 早熟株与母株转录组测序结果
        4.3.3 差异基因的筛选
        4.3.4 差异基因功能分类
        4.3.5 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验证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柔嫩艾美耳球虫棒状体颈部蛋白2和3特性与功能初步分析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虫株和细胞
        5.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5.2.3 柔嫩艾美耳球虫四个阶段虫体的纯化以及cDNA制备
        5.2.4 EtRON2和EtRON3 转录水平分析
        5.2.5 DF-1细胞的传代培养
        5.2.6 EtRON2和EtRON3 在不同发育阶段虫体中的分布
        5.2.7 EtRON2和EtRON3 多抗对子孢子入侵DF-1 细胞的影响
    5.3 结果
        5.3.1 EtRON2和EtRON3 在早熟株和母株孢子化卵囊的转录水平差异
        5.3.2 EtRON2和EtRON3 在不同发育阶段中转录水平的差异
        5.3.3 EtRON2和EtRON3 在虫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情况
        5.3.4 EtRON2和EtRON3 多抗对子孢子入侵DF-1 细胞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表达禽β—防御素的重组乳酸菌作为免疫佐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乳酸菌概述
    1.2 乳酸菌活载体表达系统
        1.2.1 宿主菌的选择
        1.2.2 乳酸菌表达方式的选择
        1.2.3 乳酸菌表达系统的优势及展望
    1.3 免疫佐剂及免疫增强剂
        1.3.1 免疫增强剂的定义及分类
        1.3.2 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制
        1.3.3 免疫佐剂的定义及分类
        1.3.4 免疫佐剂的作用机制
        1.3.5 免疫佐剂及免疫增强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4 禽β-防御素概述
        1.4.1 禽β-防御素的定义及分类
        1.4.2 禽β-防御素的免疫学功能
        1.4.3 禽β-防御素作为免疫佐剂或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1.4.4 新城疫灭活疫苗及其免疫佐剂
        1.4.5 新城疫活疫苗及其免疫佐剂
    1.5 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表达禽β-防御素的重组乳酸菌的构建
    2.1 材料
        2.1.1 质粒和菌株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方法
        2.2.1 引物设计及合成
        2.2.2 目的片段的线性扩增
        2.2.3 目的片段的胶回收
        2.2.4 宿主菌株NZ3900感受态的制备
        2.2.5 重组质粒pNZ8149-Av BDs构建
        2.2.6 重组质粒pNZ8149-Nis RK-Cm-Av BDs的构建
        2.2.7 重组质粒pNZ2103-Av BDs构建
        2.2.8 重组乳酸菌的构建
        2.2.9 重组乳酸菌的鉴定
        2.2.10 重组乳酸菌的诱导表达
    2.3 结果
        2.3.1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
        2.3.2 重组乳酸菌r-L.Lactis-pNZ8149-AvBDs的筛选及PCR鉴定
        2.3.3 重组乳酸菌r-L.Lactis-pNZ8149-NisRK-Cm-Av BDs的筛选及PCR鉴定
        2.3.4 重组乳酸菌r-L.Lactis-pNZ2103-AvBDs的筛选及PCR鉴定
        2.3.5 重组乳酸菌r-L.Lactis-pNZ8149-AvBDs目的蛋白的表达鉴定
        2.3.6 重组乳酸菌r-L.Lactis-pNZ8149-NisRK-Cm-Av BDs目的蛋白的表达鉴定
        2.3.7 重组乳酸菌r-L.Lactis-pNZ2103-AvBDs目的蛋白的表达鉴定
    2.4 表达禽β-防御素重组乳酸菌菌体裂解混合物的制备
    2.5 讨论
第三章 重组禽β-防御素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的检测
    3.1 材料
        3.1.1 细胞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 方法
        3.2.1 重组禽β-防御素激活J774-Dual~(TM)报告细胞系免疫信号通路的检测
        3.2.2 重组β-防御素刺激PBMCs产生细胞因子的检测
        3.2.3 重组β-防御素刺激鸡巨噬细胞(HD11)产生细胞因子的检测
    3.3 结果
        3.3.1 重组禽β-防御素激活J774-Dual~(TM)报告细胞系免疫信号通路的检测
        3.3.2 重组β-防御素刺激PBMCs产生细胞因子的检测
        3.3.3 重组β-防御素激活PBMCs CD80及CD86 分子的检测
        3.3.4 重组β-防御素激活HD11IL-10的检测
        3.3.5 重组β-防御素激活HD11 CD80和CD86 分子的检测
    3.4 讨论
第四章 重组β-防御素作为新城疫活疫苗免疫佐剂的初步研究
    4.1 材料
        4.1.1 毒株、动物及疫苗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 方法
        4.2.1 新城疫活疫苗、重组β-防御素免疫佐剂制备及注射剂量
        4.2.2 动物实验设计方案
        4.2.3 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滴度
        4.2.4 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的含量
        4.2.5 PBMCs和外周血白细胞的活性检测
    4.3 结果
        4.3.1 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
        4.3.2 PBMCs和外周血白细胞增殖活性
        4.3.3 LPS激活PBMCs和外周血白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4.3.4 NDV攻毒PBMCs和外周血白细胞后增殖活性检测
        4.3.5 HA和HI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滴度
    4.4 讨论
第五章 重组β-防御素作为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
    5.1 材料
        5.1.1 毒株、动物及疫苗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2 方法
        5.2.1 重组β-防御素免疫佐剂新城疫灭活疫苗的制备及注射剂量
        5.2.2 动物实验设计方案
        5.2.3 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滴度
        5.2.4 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的含量
        5.2.5 PBMCs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活性检测
    5.3 结果
        5.3.1 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
        5.3.2 PBMCs和外周血白细胞增殖活性
        5.3.3 LPS激活PBMCs和外周血白细胞增殖活性
        5.3.4 HA和HI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滴度
    5.4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健康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奶牛的围产期和主要问题
        1.1.1 奶牛的围产期
        1.1.2 围产期奶牛主要问题
    1.2 围产期常用添加剂及其调控作用
        1.2.1 能量调节剂
        1.2.2 免疫增强剂
    1.3 社会应激调控
        1.3.1 转群
        1.3.2 饲养密度
    1.4 围产期健康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1.4.1 血液生化
        1.4.2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1.4.3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1.4.4 L-选择素
        1.4.5 行为
    1.5 转录组与蛋白组测序技术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1.5.1 转录组与蛋白组测序技术
        1.5.2 转录组和蛋白组学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奶牛行为、生产、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2.1.1 试验设计
        2.1.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2.1.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生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2.2.1 试验设计
        2.2.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2.2.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代谢及健康的影响
        2.3.1 试验设计
        2.3.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2.3.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前与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影响
        2.4.1 试验设计
        2.4.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2.4.3 样品采集
        2.4.4 转录组测序
        2.4.5 iTRAQ蛋白质组测序
        2.4.6 转录组与蛋白组差异基因/蛋白整合分析
        2.4.7 差异基因/蛋白的GO注释分析
        2.4.8 差异基因/蛋白的KEGG pathway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奶牛行为、生产、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3.1.1 躺卧和反刍
        3.1.2 生产性能
        3.1.3 血液生化指标
        3.1.4 瘤胃发酵参数
    3.2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生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3.2.1 血液生化指标
        3.2.2 生长性能指标
    3.3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血液指标及健康的影响
        3.3.1 干物质采食量和体重
        3.3.2 生产性能
        3.3.3 血液生化指标
        3.3.4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3.3.5 外周血白细胞相关基因表达
        3.3.6 疾病发生率
    3.4 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前与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影响
        3.4.1 饲养密度对围产前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3.4.2 饲养密度对围产前奶牛免疫细胞蛋白组的影响
        3.4.3 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4.4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3.4.5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蛋白组的影响
        3.4.6 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 讨论
    4.1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奶牛行为、生产、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4.1.1 躺卧和反刍
        4.1.2 生产性能
        4.1.3 血液生化指标
        4.1.4 瘤胃发酵参数
    4.2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生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4.2.1 血液生化指标
        4.2.2 生长性能指标
    4.3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代谢及健康的影响
        4.3.1 干物质采食量和体重
        4.3.2 生产性能
        4.3.3 血液生化指标
        4.3.4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4.3.5 外周血白细胞相关基因表达
        4.3.6 疾病发生率
    4.4 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前与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影响
5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糖类佐剂的筛选及其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免疫保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珍珠龙胆石斑鱼
    1.2 哈维氏弧菌
    1.3 疫苗
    1.4 佐剂在渔用疫苗中的应用
    1.5 免疫增强剂
        1.5.1 β-葡聚糖
        1.5.2 黄芪多糖
        1.5.3 壳寡糖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糖类佐剂的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用鱼
        2.1.2 试剂及材料
        2.1.3 仪器
        2.1.4 细菌培养基及缓冲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活化及其培养
        2.2.2 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
        2.2.3 水型灭活疫苗及其佐剂的制备
        2.2.4 疫苗安全性评估
        2.2.5 疫苗接种及血清采集
        2.2.6 相对免疫保护率
        2.2.7 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测定
        2.2.8 血清非特异性指标测定
        2.2.9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半数致死量
        2.3.2 安全性评估及相对免疫保护率实验
        2.3.3 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
        2.3.4 血清总蛋白
        2.3.5 血清溶菌酶活性
        2.3.6 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
        2.3.7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2.4 讨论
3 添加不同浓度佐剂的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对石斑鱼免疫保护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用鱼
        3.1.2 试剂及材料
        3.1.3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灭活疫苗及其佐剂的制备
        3.2.2 免疫接种及血清采集
        3.2.3 相对免疫保护率
        3.2.4 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测定
        3.2.5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相对免疫保护率实验
        3.3.2 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
    3.4 讨论
4 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结合两种佐剂对石斑鱼免疫保护的效果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用鱼
        4.1.2 试剂及材料
        4.1.3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灭活疫苗及其佐剂的制备
        4.2.2 免疫接种及样品采集
        4.2.3 相对免疫保护率
        4.2.4 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测定
        4.2.5 血清非特异性指标测定
        4.2.6 组织RNA的提取
        4.2.7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4.2.8 数据统计
    4.3 结果
        4.3.1 相对免疫保护率实验
        4.3.2 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
        4.3.3 血清非特异性总蛋白含量
        4.3.4 血清非特异性溶菌酶活性
        4.3.5 血清非特异性过氧化氢酶活性
        4.3.6 血清非特异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4.3.7 免疫基因IgM在各组织中差异表达分析
        4.3.8 免疫基因IL-1β在组织中时序表达
        4.3.9 免疫基因TNF-α在组织中时序表达
        4.3.10 免疫基因MyD88在组织中时序表达
        4.3.11 免疫基因CD8α在组织中时序表达
        4.3.12 免疫基因MHC-Iα在组织中时序表达
    4.4 讨论
5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8)芪术舌草复方增强淋巴细胞免疫及其抑制AMDV增殖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药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1.1 免疫增强剂简介
        1.2 中药免疫增强剂研究概况
        1.3 黄芪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概况
        1.4 党参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概况
        1.5 白术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概况
        1.6 杜仲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概况
        1.7 白花蛇舌草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概况
        1.8 中药复方增强动物机体免疫机能研究概况
    第二章 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2.1 抗病毒中药概况
        2.2 中药抗病毒的作用机理
    第三章 水貂药用价值及AMDV的研究进展
        3.1 水貂的药用价值
        3.2 AMD概述
        3.3 AMDV概述
        3.4 AMD的防治
        3.5 AMDV与中草药
        3.6 组方药物的选取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三种复方中药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比较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均匀设计法筛选芪术舌草复方的最佳组方配比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芪术舌草复方对AMDV在 CrFK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3.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芪术舌草复方对AMDV在水貂体内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4.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外源因子对中国鲎成鲎免疫机能和血淋巴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甲壳动物免疫学研究进展
        1.1 甲壳动物血淋巴细胞的分类
        1.2 甲壳动物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2.外源因子对甲壳动物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2.1 铜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2.2 免疫增强剂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2.3 N-乙酰半胱氨酸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3.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饲料铜添加对中国鲎免疫机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饲料和实验条件
        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饲料成分分析
        2.4 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测定
        2.5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2.6 数据分析
    3.结果
        3.1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
        3.2 过氧化氢酶(CAT)
        3.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3.4 总抗氧化能力(T-AOC)
        3.5 丙二醛(MDA)
        3.6 溶菌酶(LZM)
        3.7 碱性磷酸酶(AKP)
        3.8 酸性磷酸酶(ACP)
        3.9 甘油三酯(TG)
        3.10 胆固醇(CHO)
        3.11 血蓝蛋白浓度(HC)
    4.讨论
    5.结论
第三章 三种免疫增强剂诱导中国鲎血淋巴免疫响应的比较研究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和实验条件
        2.2 样品采集
        2.3 血淋巴液指标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3.结果
        3.1 血细胞总数(THC)
        3.2 活性氧(ROS)
        3.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3.4 过氧化氢酶(CAT)
        3.5 总抗氧化能力(T-AOC)
        3.6 丙二醛(MDA)
        3.7 溶菌酶(LZM)
        3.8 碱性磷酸酶(AKP)
        3.9 血蓝蛋白浓度(HC)
        3.10 PCA分析
    4.讨论
    5.结论
第四章 N-乙酰半胱氨酸和灭活鳗弧菌对中国鲎血淋巴细胞参数的影响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和实验条件
        2.2 灭活鳗弧菌菌悬液的制备
        2.3 样品采集
        2.4 血淋巴液指标测定
        2.5 数据统计分析
    3.结果
        3.1 血细胞数目(THC)
        3.2 活性氧(ROS)
        3.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3.4 过氧化氢酶(CAT)
        3.5 总抗氧化能力(T-AOC)
        3.6 丙二醛(MDA)
        3.7 溶菌酶(LZM)
        3.8 碱性磷酸酶(AKP)
        3.9 血蓝蛋白浓度(HC)
        3.10 PCA分析
    4.讨论
    5.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蛋虫草培养物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概况
        1.2.1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历史
        1.2.2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分类
        1.2.3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1.2.4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依据和研究基础
    1.3 中药免疫增强剂概述
        1.3.1 中药免疫增强剂在动物中的应用
        1.3.2 中药免疫增强剂中动物常用的类型
        1.3.3 中药免疫增强剂的主要成分
        1.3.4 中药免疫增强剂的常用剂型
        1.3.5 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1.4 北虫草的研究概述
        1.4.1 北虫草的药用价值
        1.4.2 北虫草的免疫调节作用
        1.4.3 北虫草的生长需求
        1.4.4 北虫草的制备
    1.5 禽类免疫系统的构成
        1.5.1 禽类的免疫器官
        1.5.2 禽类的免疫细胞
    1.6 构建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免疫抑制模型
第2章 北虫草在鸡蛋内培养与制备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剂与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菌种接种剂量
        2.2.2 鸡蛋接种部位
        2.2.3 接种培养时间
    2.3 讨论
        2.3.1 接种剂量对蛋虫草培养物发酵培养影响
        2.3.2 接种部位对蛋虫草培养物发酵培养影响
        2.3.3 接种时间对蛋虫草培养物发酵培养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蛋虫草培养物粉喷雾干燥制备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3 工艺流程
        3.1.4 操作要点
    3.2 结果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3.2.2 正交试验结果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蛋虫草培养物形态、分子学特征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剂与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
        4.2.1 蛋虫草培养物形态特征鉴定
        4.2.2 蛋虫草培养物分子学鉴定及序列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检测指标
    5.2 结果
        5.2.1 一般状态的结果
        5.2.2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变化的结果
        5.2.3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a)变化的结果
    5.3 讨论
        5.3.1 一般状态的影响
        5.3.2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变化的影响
        5.3.3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a)变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检测指标
    6.2 结果
        6.2.1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白细胞变化的结果
        6.2.2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变化的结果
        6.2.3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淋巴细胞变化的结果
        6.2.4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红细胞变化的结果
        6.2.5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的结果
        6.2.6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血小板变化的结果
    6.3 讨论
        6.3.1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白细胞变化的影响
        6.3.2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中性粒细胞变化的影响
        6.3.3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淋巴细胞变化的影响
        6.3.4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红细胞变化的影响
        6.3.5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的影响
        6.3.6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血小板变化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1.3 检测指标
    7.2 结果
        7.2.1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血清溶血素变化的结果
        7.2.2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PFC)变化的结果
    7.3 讨论
        7.3.1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血清溶血素(HClgm)变化的影响
        7.3.2 蛋虫草培养物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PFC)变化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材料
        8.1.2 试验方法
        8.1.3 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的测定
    8.2 结果
        8.2.1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生产性能变化的结果
        8.2.2 蛋虫草培养物对鸡蛋蛋品质变化的结果
        8.2.3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结果
        8.2.4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变化的结果
    8.3 讨论
        8.3.1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8.3.2 蛋虫草培养物对鸡蛋蛋品质的影响
        8.3.3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8.3.4 蛋虫草培养物对蛋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四、应用免疫增强剂提高常见禽病免疫力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玉屏风提取物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肉鸡免疫功能的研究[D]. 何元庆.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D]. 郭小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固元颗粒”免疫增强剂研制及其在鸡疫苗免疫中的应用[D]. 王申锋. 吉林大学, 2020(08)
  • [4]柔嫩艾美耳球虫免疫增强剂筛选与早熟株相关基因研究[D]. 余水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表达禽β—防御素的重组乳酸菌作为免疫佐剂的研究[D]. 王婷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健康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D]. 姜明明.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7]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糖类佐剂的筛选及其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免疫保护的研究[D]. 韦光本.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8]芪术舌草复方增强淋巴细胞免疫及其抑制AMDV增殖作用的研究[D]. 郜艳雪.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9]外源因子对中国鲎成鲎免疫机能和血淋巴生化指标的影响[D]. 徐镇.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10]蛋虫草培养物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与应用[D]. 赵庆枫. 吉林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应用免疫增强剂提高家禽常见病的免疫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