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应用与栽培技术

苋菜应用与栽培技术

一、籽粒苋的应用及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彭爽[1](2021)在《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认为籽粒苋属粮饲兼用型植物,营养丰富,适口性好,作为牧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可为家畜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还可促进消化吸收,并且产量高,给种植者带来比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的种植范围越来越广。籽粒苋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要想达到高产、优质的栽培目的需要了解其生长习性,并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

谷雨,黄铁平,唐珍琦,李明德,吴海勇,周峻宇,刘琼峰[2](2020)在《籽粒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籽粒苋是一种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适应性强、营养成分高、易栽培的超富集植物,具有良好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力。笔者简述了籽粒苋的特性、栽培管理、利用价值,总结了近年来籽粒苋富集重金属镉、铯、铊等及与籽粒苋相关的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添加剂、微生物、动物、农艺措施)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籽粒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存在问题及今后提高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效率的方法,以期为籽粒苋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王艳青,卢文洁,李春花,尹桂芳,孙道旺,洪波,王莉花[3](2020)在《云南籽粒苋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系统分析云南籽粒苋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采用遗传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04份云南籽粒苋种质资源的30个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分别是主花序形状(1.68)和主花序长度(2.07)。前10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3.944%,单株鲜体重与第3、第6、第9主成分极显着正相关,单株粒重与第9主成分极显着正相关。聚类分析将104份种质划分为5类,第Ⅰ类群可为间套种亲本材料,第Ⅱ和Ⅲ类群可为大粒亲本材料,第Ⅳ类群可为优质饲用亲本材料,第Ⅴ类群可为观赏类亲本材料。云南籽粒苋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赵春丽[4](2020)在《苋菜AtGAI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 L.)是石竹目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富含甜菜色素,因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抑癌及着色能力好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及食品中。甜菜色素的合成不仅受内在遗传物质的影响,也受到温度、激素、光照和机械损伤等外界信号的影响,但外界信号调控甜菜色素代谢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DELLA蛋白是植物对各种环境信号和激素信号系统反应的整合因子,研究DELLA蛋白基因对甜菜色素代谢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红’苋菜为试验材料,克隆出了苋菜DELLA蛋白基因AtGAI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了GA3、PP333及温度是否通过调控AtGAI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苋菜幼苗生长及甜菜色素代谢;最后采用VIGS技术进一步验证苋菜AtGAI基因的功能,以期为深入研究GAI基因对甜菜色素代谢机制的调控奠定基础,也为将来苋菜栽培中的环境调控提供理论参考。1苋菜AtGAI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大红’苋菜中克隆出GAI基因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AtGAI,全长为2 168 bp,含有一个1 81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05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苋菜AtGAI蛋白与其他物种GAI蛋白具有高度相似性,含有DELLA和GRAS两个保守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苋菜AtGAI蛋白与籽粒苋GAI蛋白亲缘关系最近,且与石竹目植物聚为一个分支。综上所述,苋菜AtGAI基因是GAI家族成员且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保守性,可能与其他植物中的GAI蛋白具有类似功能。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表明:苋菜AtGAI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符合双子叶植物对密码子的使用特性,且与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使用偏好性相似,密码子偏好性主要受碱基突变的影响,但也受自然选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酵母真核表达系统更适用于苋菜AtGAI基因异源表达,甜菜是苋菜AtGAI基因最理想的遗传转化受体。2 GA3或PP333对苋菜幼苗生长及甜菜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激素处理的苋菜组培苗和盆栽苗进行形态观察发现:GA3浓度与株高净增长量呈正相关,与植株红色程度呈负相关;PP333浓度与株高净增长量呈负相关与植株红色程度呈正相关;不同培养条件下,苋菜幼苗对外源GA3和PP333的敏感程度不同。显微观察及甜菜色素含量测定发现,甜菜色素主要分布于苋菜子叶和下胚轴的表皮及维管束鞘周围的薄壁细胞中,甜菜色素含量与GA3浓度呈负相关,与PP333浓度呈正相关。内源激素含量测定发现:外源GA3处理使内源GA3和IAA含量升高;外源PP333使内源IAA含量下降,使内源GA3含量略有升高但未出现显着差异。qPCR分析表明,苋菜组培苗子叶和下胚轴中AtGAI、Am MYB1、Am CYP76AD1、Ama DODA基因表达量与GA3浓度均呈负相关,且存在部位差异性。综上所述,AtGAI基因可能通过响应GAs信号参与调控苋菜幼苗生长及甜菜色素代谢。3温度处理对苋菜幼苗生长及甜菜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对7 d幼苗进行不同温度及不同时间处理。形态观察发现:不同温度处理3 d后,植株颜色差异较显着,15℃、20℃和40℃处理下苋菜幼苗中的红色变淡;处理6 d后,40℃处理下的幼苗细长、子叶闭合,25℃和30℃处理下的幼苗长出第1片真叶,15℃、35℃和40℃处理下苋菜幼苗中的红色变淡。甜菜色素含量测定发现,温度与甜菜色素含量呈倒U形曲线关系,25℃时最高,30℃和25℃未出现显着差异,且处理6 d的变化程度比3 d更明显。说明,温度是影响‘大红’苋菜幼苗形态的重要环境因子,最适温度范围为℃。qPCR分析发现,不同温度处理3 d后和6 d后,苋菜幼苗中AtGAI、Am MYB1、Am CYP76AD1和Ama DODA基因表达量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时间越久变化趋势越明显。综上所述,温度可能通过调控AtGAI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苋菜幼苗生长及甜菜色素代谢。4苋菜AtGAI基因的功能分析采用VIGS技术来进一步验证苋菜AtGAI基因在苋菜幼苗生长及甜菜色素代谢中的作用。表型观测发现,Uninoculated、p TRV1/p TRV2-empty和p TRV1/p TRV2-AtGAI 3组处理间,株高存在显着差异,且呈现高和矮两种株型。AtGAI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发现,p TRV1/p TRV2-empty组及p TRV1/p TRV2-AtGAI组中较高植株显示阳性,较矮显示阴性,阳性率约为60%,基因沉默率约为17%。甜菜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发现:对于AtGAI、Am MYB1和Am CYP76AD1基因而言,与Uninoculated组相比,接种p TRV1/p TRV2-AtGAI使基因表达量下降,接种p TRV1/p TRV2-empty使基因表达量升高;对于Ama DODA基因而言,与Uninoculated组相比,接种p TRV1/p TRV2-empty和接种p TRV1/p TRV2-AtGAI后基因表达量都下降,但接种p TRV1/p TRV2-AtGAI后基因表达量下降更明显。进一步说明,苋菜AtGAI基因可能通过调控甜菜色素合成关键基因Am MYB1、Am CYP76AD1和Ama DODA的表达进而调控甜菜色素代谢。对接种2周时的苋菜植株喷施外源GA3处理4 d后发现,与Uninoculated组相比,p TRV1/p TRV2-empty组株高净增长量略低,差异显着但未达到极显着水平,而p TRV1/p TRV2-AtGAI组株高净增长量较高且出现极显着差异。说明,将AtGAI基因部分沉默后,再喷施外源GA3植株生长更快,可能是由于此时AtGAI蛋白的阻碍作用减弱。

刘淑芹,王雪,高晨光,谢秀兰,陆莹,韦小兰[5](2019)在《不同籽粒苋种质资源的形态解剖学观察研究》文中认为以适宜吉林西部栽培的6种籽粒苋种质资源的幼苗根、茎、叶为试材,采用传统石蜡切片技术研究籽粒苋幼苗的形态解剖学结构,以期探寻在吉林西部干旱、多风、土壤盐碱条件下籽粒苋具有较强生态适应性的机理.结果表明,籽粒苋幼苗根系解剖结构中维管束多为单维管束二原型结构,相间排列,各自成束,为外始式发育; K472导管口径最大,说明输导组织发达,运输速率快;其次是K112、美国1号、R104和关东2号,运输速率居中;城苋1号导管口径最小,说明输导组织不发达,运输速率差.籽粒苋幼苗茎的解剖结构为多维管束结构,其中R104、K472和美国1号维管束数量较多,分析其是抗倒伏能力强的解剖结构特征.籽粒苋叶片解剖结构中花环结构明显且紧密毗邻排列在细胞中,验证了籽粒苋是C4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能.

王璐,OLGA Padilla-Zakour,陈杰博,黄文城[6](2019)在《南瓜籽热处理工艺对南瓜籽油活性成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南瓜籽烘干和烘炒工艺对南瓜籽油中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烘干南瓜籽油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总酚含量显着高于烘炒南瓜籽油(P <0.05)。木犀草素是南瓜籽油中的主要酚类物质。同一热处理工艺下,维生素E、总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类胡萝卜素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温度对酚类物质含量没有显着影响。采用烘干南瓜籽榨取的南瓜籽油营养价值更高,功能性更强。

张旭[7](2019)在《籽粒苋青贮乳酸菌的筛选及对青贮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籽粒苋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由茎、叶和籽粒组成,是一种粮、饲、菜和观赏兼用且营养价值丰富的高产作物,也是畜禽的优质青饲料。本研究从各种样品中分离适合籽粒苋青贮的乳酸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探讨了复合乳酸菌及添加剂对籽粒苋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得到适合籽粒苋青贮的添加剂及其添加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泡菜液、酸奶发酵剂及实验室保存菌种中分离筛选获得3株适合于籽粒苋青贮的乳酸菌,分别命名为ZX-1、ZX-2和ZX-3。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对3株菌株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株菌ZX-1为粪肠球菌、菌株ZX-2为乳酸片球菌、菌株ZX-3为发酵乳杆菌。2.研究了ZX-1、ZX-2、ZX-3三种不同乳酸菌的混合菌剂以及酶制剂、NaCl添加量、碳源种类、有机酸种类等添加剂对籽粒苋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以菌种ZX-1和菌种ZX-2的混合乳酸菌菌剂,青贮籽粒苋的干物质(DM)、还原糖(WSC)含量、粗蛋白(CP)含量分别为23.6%、2.67 mg/g和13.57%,较对照组提高8.26%、50.00%和14.1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较对照降低6.92%,pH值较对照降低0.19;添加0.24%纤维素酶后,干物质、还原糖、粗蛋白含量均得到了提高,分别为23.1%、2.14mg/g、13.82%,较对照组分别提高7.94%、16.30%、8.31%,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较对照组降低8.79%,pH值较对照降低0.15;NaCl的添加能显着提高青贮料的品质,当添加量为1%时,DM、WSC、CP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83%、18.42%、5.37%;添加葡萄糖可有效提高青贮料的WSC、CP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0%、7.43%;有机酸的添加,可显着促进ADF、NDF的降解以及DM、WSC、CP含量的提高,与对照相比,添加甲酸,可提高DM、WSC含量6.17%和26.70%,降低ADF含量4.74%,添加乳酸,可降低NDF含量3.85%。3.NaCl添加量为1%;纤维素酶2.4 g/kg添加;葡萄糖0.3%添加;甲酸添加0.4%;ZX-1+ZX-2混合菌种(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添加对青贮整体品质提升效果最佳。

李顺[8](2019)在《不同添加剂对籽粒苋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探究不同添加剂对籽粒苋与不同辅料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南地区的籽粒苋为主要青贮原料,于2017年7月15日进行刈割,分别与豆粕、谷糠、麦麸进行混合,以保证混合原料含水量在65%左右,并分别添加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糖蜜+乳酸菌、糖蜜+纤维素复合酶、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等量水为对照,共计24个处理组;青贮30 d后开包取样并分析各项指标。结果表明:(1)添加糖蜜+乳酸菌、糖蜜+纤维素复合酶或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可显着(P<0.05)降低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的pH值、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干物质损失率;并能显着(P<0.05)提高干物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相对饲用价值。添加了糖蜜的各个处理组粗蛋白含量均低于其它处理组;添加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效果不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其pH值、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均较高。由此可见,在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时添加糖蜜+乳酸菌或糖蜜+纤维素复合酶青贮效果较好。(2)添加糖蜜+乳酸菌、糖蜜+纤维素复合酶或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均可显着(P<0.05)降低籽粒苋与谷糠混合青贮的pH值、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并能显着(P<0.05)提高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V-score评分和相对饲用价值。且糖蜜+乳酸菌和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处理组的氨态氮/总氮显着(P<0.05)低于其它各处理。由此可见,在籽粒苋与谷糠混合青贮时添加糖蜜+乳酸菌青贮效果较好。(3)添加糖蜜+纤维素复合酶或糖蜜+乳酸菌+纤维素复合酶可显着(P<0.05)降低籽粒苋与麦麸混合青贮的pH值、氨态氮/总氮、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并显着(P<0.05)提高其干物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V-score评分和相对饲用价值。糖蜜+纤维素复合酶处理的干物质损失率更低。由此可见,在籽粒苋与麦麸混合青贮时添加糖蜜+纤维素复合酶青贮效果较好。(4)以粗蛋白与干物质定价方法计算混合青贮的利润。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并添加糖蜜+乳酸菌或糖蜜+纤维素复合酶,其粗蛋白含量高达35%DM以上,相对饲用价值高达390;毛利润率分别为43.25%和42.65%。添加糖蜜+乳酸菌的经济效益更好,可作为牛犊和泌乳期母牛的优质饲料。籽粒苋与麦麸混合青贮并添加糖蜜+纤维素复合酶,其粗蛋白含量可达14%DM,相对饲用价值达到261;毛利润率为5.56%,但由于其较高的相对饲用价值高,可以适当的上浮售价,因此可以作为育肥牛的优质粗饲料。籽粒苋与谷糠混合青贮并添加糖蜜+乳酸菌能明显改善发酵品质,但其粗蛋白含量不到5%DM,相对饲用价值不到71;毛利润率为-44.52%,亏损严重,因此不建议作为商品销售。

王凯[9](2019)在《复合蝥合剂强化籽粒苋修复Cd污染土壤效果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工业、采矿业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具有普遍性、长期性、隐蔽性以及累积性等特点,容易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在生物体内富集,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传统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如物理填充、化学活化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本研究中,采用螯合剂淋洗联合植物提取的方法,以期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首先选取两种典型的农业重金属污染土壤,采取土壤淋洗的办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螯合剂的筛选试验。找到淋洗效果最好的淋洗剂或淋洗配方,然后进行一系列条件优化试验,通过对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酶活性分析评价这种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传统的螯合剂如EDTA等,会在土壤中长期存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单一的淋洗剂在一定条件下由于自身结构和性质的限制,其淋洗效果往往存在局限性。所以在本实验中采用的螯合剂为四种可生物降解型螯合剂:[N,N]-谷氨酸二乙酸四钠(GLDA)、[S,S]-乙二胺二琥珀酸三钠(EDDS)、次氮基三乙酸(NTA)以及和柠檬酸(CA)。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的螯合剂对土壤重金属活化效果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使用GN(GLDA-NTA)组合比使用单一螯合剂淋洗具有更多的优势,对Cu,Zn,Cd和Pb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8.2%,9.8%,71.4%和19.5%(土壤S1)和25.0%,5.2%,59.7%和18.5%(土壤S2)。淋洗条件优化试验表明,GN螯合剂组合相对单一的螯合剂具有更广的pH适用范围,而且螯合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主要是化学吸附。为了研究淋洗方法的可行性,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以及酶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究了螯合剂对处理前后重金属形态分布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GN组合淋洗的方式能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性,并且对土壤中的部分酶的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甚至随着螯合剂的降解,整体活性有上升的趋势。总而言之,复合螯合剂淋洗技术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土壤淋洗方式。在土壤淋洗实验的基础上,使用螯合剂或者螯合剂组合强化籽粒苋对土壤Cd的富集,在理论上是具有可行性的。植物修复重金属在技术上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首先,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是一个相对耗时的过程,其次,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效果有限,因此,引入螯合剂,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情况。在本实验中,GLDA,NTA,CA,EDDS及其组合被用于强化籽粒苋的修复过程,并通过分析植物提取前后根际土的Cd形态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评估其可行性。结果表明,单一螯合剂GLDA和NTA在5 mM浓度下对Cd的总提取量有显着增加,分别达到对照组的3.87,2.81(土壤S1)和3.28,2.50(土壤S2)倍。复合螯合剂GN(GLDA=3 mM,NTA=2 mM)与其他处理相比,具有最高的Cd去除量,分别达到0.36 mg/pot(土壤S1)和0.52 mg/pot(土壤S2),并且对土壤中的一些酶如过氧化氢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表明组合的螯合剂在植物提取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总之,可生物降解的螯合剂强化植物提取能有效地提高籽粒苋对土壤Cd总提取量,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绿色Cd污染修复方法。

孙倩[10](2019)在《轮作模式对谷茬地作物根际土壤特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谷子是我国北方旱区的主栽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宁夏中部干旱带扬黄灌区是宁夏谷子种植的主要优势区域之一,该区域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种植结构单一,而谷子长期连作又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通过引选低耗水及及耐旱作物来缓解生产中的连作障碍、缺水现状,从而优化农田作物结构,为宁夏中部干旱带扬黄灌区谷子生产构建健康的轮作模式。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进行了定位试验,设置了谷子→大豆(MRG)、谷子→籽粒苋(MRA)、谷子→藜麦(MRQ)3种轮作模式,以谷子连作为对照(CK),对各轮作(连作)作物根际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连作相比,轮作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率、全氮、全钾、全磷和有机质的含量,降低土壤pH和全盐含量。其中以MRQ轮作处理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 13.20%、80.36%、253.05%,以MRA处理有机质含量增加最多和pH、全盐含量降低最明显,有机质含量增加了 25.36%,pH、全盐降低了 2.01%、65.91%。2.不同轮作模式均能够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另外,除MRG处理的蔗糖酶活性下降外,MRG、MRQ轮作模式的土壤蔗糖酶活性也有所上升。与连作相比,MRQ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 8.72%、11.54%,MRA处理显着提高了蔗糖酶的活性,提高了 20.16%。3.轮作可以提高土壤细菌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真菌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真菌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除MRQ处理的细菌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低于连作外,MRG、MRA处理也高于连作。4.所有土壤样品检测到的22门细菌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达92.1%,成为优势种群。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在轮作模式下增加,分别增加了 4.66%~18.61%、0.85%~27.53%、25.54%~86.60%、11.52%~37.83%,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丰度降低,降低了 8.42%~30.98%。所有土壤样品检测到的7门真菌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达91.7%,为优势真菌类群,轮作使得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轮作模式降低土壤有害微生物的比例,MRG、MRA和 MRQ 处理分别比 CK 降低 2.73%、2.72%、2.27%。5.与连作相比,各轮作模式经济效益增加,土壤环境变好。经济效益表现依次为MRA>MRG>MRQ>CK,MRA、MRG 和 MRQ 较 CK 显着增加 287.19%、58.49%和 50.41%。6.通过对不同轮作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发现3种轮作模式的综合得分均高于连作,其中以谷子→籽粒苋模式得分最高。因此,推荐该种模式为宁夏扬黄灌区谷子轮作的首选模式。

二、籽粒苋的应用及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籽粒苋的应用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籽粒苋对环境的要求
2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
    2.1 籽粒苋的营养价值
    2.2 籽粒苋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3 籽粒苋的栽培技术
    3.1 种子选择
    3.2 选地和整地
    3.3 适时播种
    3.4 苗期管理
    3.5 适时浇水
    3.6 追肥

(2)籽粒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籽粒苋概况
    1.1 籽粒苋特性
    1.2 籽粒苋栽培
    1.3 籽粒苋利用价值
2 籽粒苋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2.1 籽粒苋对镉的富集
    2.2 籽粒苋对其他重金属的富集
    2.3 籽粒苋的联合修复应用
        2.3.1 添加剂对籽粒苋修复能力的影响
        2.3.2 微生物对籽粒苋修复能力的影响
        2.3.3 动物(蚯蚓)对籽粒苋修复能力的影响
        2.3.4 农艺措施对籽粒苋修复能力的影响
3 展望

(3)云南籽粒苋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农艺性状调查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
    2.2 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
    2.3 主成分分析与相关分析
    2.4 聚类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4)苋菜AtGAI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苋菜概况
    2 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2.1 光照
        2.2 温度
        2.3 水分
        2.4 激素
    3 植物DELLA蛋白家族研究进展
        3.1 DELLA蛋白的基本特征
        3.2 DELLA蛋白介导植物激素信号转导
        3.3 DELLA蛋白响应环境信号
        3.4 DELLA蛋白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3.5 DELLA蛋白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关系
    4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4.1 VIGS技术的作用机制
        4.2 VIGS技术的优缺点
        4.3 VIGS技术的应用现状
    5 本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5.1 本研究的意义
        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苋菜AtGAI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苋菜AtGAI基因的克隆
        2.2 苋菜AtGAI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苋菜AtGAI蛋白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2.4 苋菜AtGAI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与进化分析
    3 讨论
        3.1 苋菜AtGAI基因结构分析
        3.2 苋菜AtGAI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与进化分析
第三章 GA_3和PP_(333)处理对苋菜幼苗生长及甜菜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源GA_3和PP_(333)处理对苋菜组培苗生长及甜菜色素合成的影响
        2.2 外源GA_3和PP_(333)处理对苋菜盆栽苗生长及甜菜色素合成的影响
    3 讨论
        3.1 GA_3和PP_(333)影响苋菜幼苗生长及甜菜色素合成
        3.2 GA_3 可能通过调控AtGAI基因的表达来影响苋菜幼苗生长及甜菜色素合成
第四章 温度处理对苋菜幼苗生长及甜菜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处理对苋菜幼苗形态的影响
        2.2 温度处理对苋菜幼苗甜菜色素含量的影响
        2.3 温度处理对苋菜AtGAI基因及甜菜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温度影响苋菜幼苗生长
        3.2 温度影响苋菜甜菜色素的代谢
第五章 苋菜AtGAI基因的功能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pTRV2-AtGAI的载体构建
        2.2 pTRV2-AtGAI、pTRV2-empty及 pTRV1-empty冻融法转化农杆菌检测
        2.3 接种2周后苋菜植株鉴定分析
        2.4 接种2周时喷施外源GA_3处理4d后苋菜植株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小结
        1.1 苋菜AtGAI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1.2 GA_3处理对苋菜幼苗生长及甜菜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3 PP_(333)处理对苋菜幼苗生长及甜菜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4 温度处理对苋菜幼苗生长及甜菜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5 苋菜AtGAI基因的功能分析
    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不同籽粒苋种质资源的形态解剖学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设计
    1.3 石蜡切片所用试剂配制、样品处理与切片
2 结果与分析
    2.1 石蜡切片方法的制备
    2.2 根的解剖结构
    2.3 茎的解剖结构
    2.4 叶的解剖结构
3 结论和讨论

(6)南瓜籽热处理工艺对南瓜籽油活性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南瓜籽的烘干处理
        1.3.2 南瓜籽的烘炒处理
        1.3.3 南瓜籽油的榨取
        1.3.4 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
        1.3.5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1.3.6 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1.3.7 总酚含量的测定
        1.3.8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热处理工艺对维生素E的影响
    2.2 热处理工艺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2.3 热处理工艺对酚类物质的影响
3 结论

(7)籽粒苋青贮乳酸菌的筛选及对青贮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籽粒苋简介
    1.2 青贮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
        1.2.1 青贮技术原理及青贮过程
        1.2.2 影响青贮品质的主要因素
        1.2.3 青贮饲料研究进展
    1.3 青贮乳酸菌简介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籽粒苋青贮乳酸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2 乳酸菌的筛选
        2.2.3 菌种鉴定
    2.3 小结
第三章 复合乳酸菌菌剂的筛选及对籽粒苋青贮品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菌株
        3.1.2 试验试剂与药品
        3.1.3 主要设备与仪器
        3.1.4 主要试剂
        3.1.5 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混合乳酸菌菌剂的筛选
        3.2.2 青贮时间对籽粒苋青贮品质的影响
        3.2.3 添加酶制剂对籽粒苋青贮品质的影响
        3.2.4 NaCl添加量对籽粒苋青贮品质的影响
        3.2.5 碳源种类对籽粒苋青贮品质的影响
        3.2.6 不同有机酸对籽粒苋青贮品质的影响
        3.2.7 样品处理与指标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混合乳酸菌菌剂筛选结果
        3.3.2 青贮时间对籽粒苋青贮品质的影响
        3.3.3 添加酶制剂对籽粒苋青贮品质的影响
        3.3.4 NaCl添加量对籽粒苋青贮品质的影响
        3.3.5 添加不同碳源对籽粒苋青贮品质的影响
        3.3.6 添加不同有机酸对籽粒苋青贮品质的影响
    3.4 小结
        3.4.1 混合乳酸菌对籽粒苋青贮的影响
        3.4.2 青贮时间及添加剂对籽粒苋青贮的影响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展望
    4.3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不同添加剂对籽粒苋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青贮饲料的研究进展
        1.2.1 单独青贮
        1.2.2 混合青贮
        1.2.3 籽粒苋青贮
    1.3 青贮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3.1 糖蜜的添加
        1.3.2 乳酸菌制剂的添加
        1.3.3 纤维素酶的添加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添加剂对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方法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5 数据处理与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添加剂对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2.2.2 添加剂对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营养品质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添加剂对籽粒苋与谷糠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方法
        3.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5 数据处理与统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添加剂对籽粒苋与谷糠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3.2.2 添加剂对籽粒苋与谷糠混合青贮营养品质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添加剂对籽粒苋与麦麸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试验方法
        4.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4.1.5 数据处理与统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添加剂对籽粒苋与麦麸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4.2.2 添加剂对籽粒苋与麦麸混合青贮营养品质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籽粒苋与辅料混合青贮经济效益分析
    5.1 混合青贮成本与建议售价计算方法
        5.1.1 混合青贮原料成本
        5.1.2 混合青贮其它成本
        5.1.3 建议售价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全文结论
    6.1 籽粒苋与豆粕混合青贮
    6.2 籽粒苋与谷糠混合青贮
    6.3 籽粒苋与麦麸混合青贮
参考文献
符号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9)复合蝥合剂强化籽粒苋修复Cd污染土壤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1.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1.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特点
        1.1.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有效性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1.2.1 物理修复法
        1.2.1.1 深耕翻土和客土法
        1.2.1.2 物理固定法
        1.2.1.3 电动修复法
        1.2.1.4 热脱附法
        1.2.2 化学修复法
        1.2.2.1 淋洗法
        1.2.2.2 化学固定法
        1.2.2.3 电化学法
        1.2.3 生物修复法
        1.2.4 联合修复
        1.2.4.1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法
        1.2.4.2 化学-植物联合修复法
    1.3 修复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1.3.1 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1.3.2 重金属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化学淋洗对土壤中Pb、Cd、Cu、Zn活化效果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供试土壤
        2.2.3 实验方法
        2.2.3.1 土壤淋洗实验
        2.2.3.2 重金属形态分级
        2.2.3.3 土壤酶活的测定
        2.2.3.4 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两种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2.3.2 单一螯合剂的淋洗
        2.3.3 螯合剂组合的淋洗
        2.3.4 淋洗时间对重金属淋洗效率的影响
        2.3.5 pH对淋洗效率的影响
        2.3.6 淋洗前后重金属的形态分布
        2.3.7 淋洗剂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螯合剂强化籽粒苋富集Cd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植物材料
        3.2.3 实验方法
        3.2.3.1 盆栽实验
        3.2.3.2 土壤Cd的形态分析
        3.2.3.3 土壤根际土的酶活性分析
        3.2.3.4 植物富集和转运系数
        3.2.3.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3.3.2 植物生长和生物量
        3.3.3 籽粒苋对Cd的富集作用
        3.3.4 籽粒苋对Cd富集转运能力
        3.3.5 根际土酶活性的测定
        3.3.6 根际土处理前后Cd形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不足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轮作模式对谷茬地作物根际土壤特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作物连作障碍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及进展
    1.4 研究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试验地概况
    2.3 供试材料
    2.4 试验设计
    2.5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2.6 测定指标及方法
    2.7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轮作模式对作物根际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2 不同轮作模式对作物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不同轮作模式对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3.4 不同轮作模式下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3.5 不同轮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3.6 不同轮作模式的综合评价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4.3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籽粒苋的应用及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J]. 彭爽. 现代畜牧科技, 2021(04)
  • [2]籽粒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J]. 谷雨,黄铁平,唐珍琦,李明德,吴海勇,周峻宇,刘琼峰. 农学学报, 2020(10)
  • [3]云南籽粒苋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分析[J]. 王艳青,卢文洁,李春花,尹桂芳,孙道旺,洪波,王莉花.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8)
  • [4]苋菜AtGAI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D]. 赵春丽.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5]不同籽粒苋种质资源的形态解剖学观察研究[J]. 刘淑芹,王雪,高晨光,谢秀兰,陆莹,韦小兰.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9(10)
  • [6]南瓜籽热处理工艺对南瓜籽油活性成分的影响[J]. 王璐,OLGA Padilla-Zakour,陈杰博,黄文城. 粮食与油脂, 2019(10)
  • [7]籽粒苋青贮乳酸菌的筛选及对青贮品质的影响[D]. 张旭.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8]不同添加剂对籽粒苋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D]. 李顺.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9]复合蝥合剂强化籽粒苋修复Cd污染土壤效果研究[D]. 王凯.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10]轮作模式对谷茬地作物根际土壤特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 孙倩. 宁夏大学, 2019

标签:;  ;  ;  ;  ;  

苋菜应用与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