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面罩无创正压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发现的临床研究

适合面罩无创正压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发现的临床研究

一、早期检出适合于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志敏[1](2021)在《高强度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高强度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01月就诊于我院呼吸内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高强度组(36例)和常规压力组(36例),吸气压力分别设为(24.7±1.8)cm H20和(16.1±1.2)cm H2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p H、PaCO2、PaO2;使用无创呼吸机期间的不良反应;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住院时间;出院时6分钟步行距离及出院28天内再入院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pH、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即p H、PaO2升高,PaCO2降低。两组之间相比较时,高强度组PaO2升高更明显,PaCO2降低更显着,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组的气管插管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压力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6分钟步行距离、出院28天内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组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常规压力组无明显增加与加重。结论高强度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时,可以更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未增加不良反应。

王凯悦[2](2021)在《基于呼吸物联网的分时段压力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无创呼吸机远程管理治疗不伴呼吸衰竭的重叠综合征研究背景和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位。慢阻肺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病比例更高,并且有证据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加重慢阻肺的气体陷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引起更严重的肺功能损害。目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首选方法是夜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却很少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单纯用于慢阻肺肺康复,因此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否会改善患者肺功能仍无定论。基于此,我们通过自己建立的呼吸物联网平台及手机APP分时段自动读写呼吸机SD卡,实现日间加用2.5h持续气道正压通气4-6cmH2O固定压力治疗重叠综合症,评估对不伴有呼吸衰竭的重叠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减轻肺功能损害的作用,观察肺功能的改善对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的影响,探讨基于呼吸物联网进行远程管理无创通气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已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为重叠综合征(不伴呼吸衰竭)且正在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第一阶段,A组为分时段治疗组,给予基于呼吸物联网的日夜分时段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日间加用CPAP4-6cmH2O固定压力治疗2.5h,夜间Auto-CPAP治疗≥4h/晚);B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夜间Auto-CPAP治疗≥4h/晚。3月后检测肺功能、便携式睡眠监测。然后两组常规Auto-CPAP治疗洗脱1月后,交换治疗方法:A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夜间Auto-CPAP治疗≥4h/晚,B组为分时段治疗组,给予基于呼吸物联网的日夜分时段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日间加用CPAP4-6cmH20固定压力治疗2.5h,夜间Auto-CPAP治疗≥4h/晚),3月后再次复查上述项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两两比较。结果本研究共收录重叠综合征患者3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A组15例,B组15例,在第一阶段B组脱落一例。治疗前不带无创呼吸机监测数据,两组BMI、血氧饱和度、肺功能(SVC、FVC、SVC-FVC、MVV、FEV1及FEV1/FVC)、血气分析、AHI均无统计学差异。第一阶段两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AH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分时段治疗组SVC-FVC低于B组常规治疗组(82.4±45.6 vs 130±68.7 ml),MVV%高于 B 组常规治疗组(80.1±13.7 vs 68.8±9.9%),P均小于0.01,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分时段治疗组夜间平均CPAP压力、95%CPAP压力均低于B组治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与B组患者夜间平均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4±0.96 vs 5.47±1.22 h),P<0.05;夜间平均漏气量A组分时段治疗组明显小于B组对照组(20.28±4.91 vs 28.14±5.11 L/min),P<0.01;第二阶段A组和B组交换治疗方法,两组夜间平均用机时长、夜间平均漏气量无统计学差异,B组分时段治疗组夜间平均CPAP压力、95%CPAP压力小于A组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晨起氧饱和度和AHI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肺功能检查人数少,本阶段不做统计。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分时段调整CPAP(日间加用CPAP 4-6cmH20固定压力治疗2.5h)治疗有助于患者肺功能康复,减轻气体陷闭,可能会有助于夜间重叠综合征治疗,但尚需更多样本验证。第二部分无创呼吸机远程管理分时段BiPAP模式治疗伴有呼吸衰竭重叠综合征研究背景和目的慢阻肺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并存称为重叠综合征,随着慢阻肺的疾病进展可伴有呼吸衰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适用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有研究发现虽然BiPAP可以改善日间二氧化碳潴留,但由于患者夜间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日间的治疗压力难以完全纠正夜间低通气,因此清晨氧合指标改善差;如按照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则需要提高无创呼吸机压力,那么患者日间治疗时压力过高难以适应;并且患者出院回家后呼吸机参数不能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患者的呼吸机使用依从性、面罩漏气情况、面罩老化等问题也难以管理,目前我国还不能实现广泛的无创通气远程管理。基于此,我们前期已完成建立呼吸物联网,可以实现远程调节参数,并适用于绝大多数呼吸机品牌。本研究创新性的提出基于呼吸物联网分时段远程调整BiPAP压力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重叠综合征,夜间压力整体平移提高2-4cmH2O,控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观察日夜不同压力对伴有呼吸衰竭的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探讨呼吸物联网无创通气远程管理在重叠综合征长期家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已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明确诊断为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伴有呼吸衰竭)且正在进行持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第一阶段A组给予日夜分时段BiPAP治疗(日间常规设置参数,夜间压力整体提高平移2-4cmH2O治疗时长≥4h/晚),B组夜间常规BiPAP治疗时长≥4h/晚。1个月后检测OCST、肺功能。然后两组常规治疗洗脱1月后交换方法,即第二阶段A组夜间常规BiPAP治疗时长≥4h/晚,B组日夜分时段BiPAP治疗(日间常规设置参数,夜间压力整体平移提高2-4cmH2O治疗时长≥4h/晚),1月后再次复查上述项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两两比较。结果所有入选患者中31例可以顺利应用本系统进行上传呼吸机监测数据,写回配置数据到呼吸机,4例退出,5例无法配合使用手机APP,共脱落9例。治疗前不带无创呼吸机监测数据,两组BMI、清晨血氧饱和度、PaCO2、pH值、AHI及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第一阶段两组治疗后清晨氧饱和、氧分压无统计学差异;A组分时段治疗组PaCO2低于B组对照组(41.5±4.31 vs 47.1 ±6.12 mmHg),AHI 低于 B 组对照组(3.1 ±3.7 vs 7.8±4.9),P 均小于 0.05;A组分时段治疗组日间平均使用时间大于B组对照组(4.26±0.97 vs 3.32±1.26 h),P<0.05;夜间平均使用时间A组分时段治疗组大于B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阶段B组分时段治疗组PaCO2低于A组对照组(42.5±4.33 vs46.22±5.15 mmHg),AHI 低于 A 组对照组(4.11±0.59vs6.21±0.82),P 均小于0.05;B组分时段治疗组夜间平均使用时间和日间平均使用时间组均大于A组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呼吸物联网辅助分时段压力BiPAP模式治疗有助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恢复正常,更好的控制睡眠呼吸暂停。但尚需更多样本验证。

方国强[3](2021)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早期拔管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后序惯性治疗的比较。方法:于2019年01月-2020年0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加强医疗病房(RICU)连续收入院的AECOPD所致ARF患者中,纳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ETI-MV)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当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但自主呼吸试验(SBT)失败时,拔除气管插管,然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HFNC治疗,为HFNC组,另一组给予NIPPV治疗,为NIPPV组。比较两组拔管后7天内再插管事件发生率、HFNC与NIPPV并发症发生率(如压伤、胃胀以及误吸等)、病死率、R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结果:有44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HFNC组有20例,NIPPV组有24例。HFNC组患者7天内再插管率显着高于NIPPV组[35%(7/20)比4.16%(1/24),P<0.05)],但HFNC并发症明显低于NIPPV[(0比25%(6/24),P<0.05)]。与NIPPV组比较,HFNC组病死率无明显变化[(5%(1/20)比4.2%(1/24),P>0.05)],R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也无显着差异(天:分别为19.45±10.81比15.54±7.21,27.35±12.21比23.33±10.87,所有P>0.05)。结论:AECOPD所致ARF患者早期拔管后序惯HFNC疗效可能劣于NIPPV,但患者顺应性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刘祖洪[4](2020)在《无创呼吸机通气联用乙酰半胱氨酸吸入治疗在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道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情严重、死亡率高、预后差等临床特点,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是我国城市人口第4大疾病死亡原因,在农村更是高居10大死亡病因的第3位。近年来,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空气污染加重、有害物质浮尘、吸烟人口增加等不良因素影响加剧,COP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OPD发病机制复杂,以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及呼吸道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呼吸系统将会出现诸如动态肺顺应性降低、肺泡及毛细血管丧失、弥散面积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病理改变,进而导致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引起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功能衰竭;使得呼吸衰竭成为其最常见且最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干预治疗,患者则可发生低氧血症、CO2潴留综合征,这也是患者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以往对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性COPD患者的治疗手段有限,疗效不佳,一度成为临床治疗瓶颈。近年来,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性COPD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其中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COPD已成为一种共识,其疗效也逐渐得到临床肯定。本研究旨在观察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为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为COPD临床防治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筛选、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06月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患者知情同意及依从性、治疗及随访完整性及病例信息齐全等条件,最终筛选87例病例纳入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并收集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标本。另外收集同期收治的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为对照组,同样收集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标本。两组患者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进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并予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除不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外,其它治疗均同观察组。观察患者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肺部干湿啰音、呼吸音较低等呼吸道症状与体征,判定患者治疗前后治疗效果;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及1秒率(FEVl%)的肺功能指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和血二氧化碳分压,即动脉血PaO2和PaCO2;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分析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血氧分压改善、蓄积的CO2缓解、炎症反应及疗效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患者87例,其中男67例,女20例,平均年龄64.38±7.52岁,中位数年龄68岁;患者体重指数(BMI)为23.14±1.36 Kg/m2;吸烟指数为396.53±27.82;病程为17.34±6.89年;治疗前PaCO2(mm Hg)为82.46±9.13,PaO2(mm Hg)为56.54±11.25;治疗前FEV1为0.93±0.11 L,FEV1%为51.43±6.42;治疗前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4(ng/L)为1.67±0.24,IL-6(ng/L)为43.07±6.24。对照组患者82例,其中男64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18±9.45岁,中位数年龄67岁;患者体重指数为23.57±2.08 Kg/m2;吸烟指数为402.15±18.35;病程为19.17±4.25年;治疗前PaCO2(mmHg)为81.67±11.03,PaO2(mmHg)为57.39±9.82;治疗前FEV1为0.95±0.08 L,FEV1%为50.87±8.96;治疗前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4(ng/L)为1.64±0.43,IL-6(ng/L)为41.39±9.5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吸烟指数、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等一般临床资料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为1.47±0.16 L,FEV1%为62.36±7.3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FEV1为1.26±0.11 L,FEV1%为56.72±6.59。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及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CO2(mmHg)为59.38±11.84,PaO2(mmHg)为82.63±10.32;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PaCO2(mmHg)为65.72±8.35,PaO2(mmHg)为76.44±12.0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ng/L)为19.76±4.34,IL-4(ng/L)为1.23±0.2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ng/L)为34.28±6.19,IL-4(ng/L)为1.15±0.38;治疗后观察组的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的IL-4水平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有效及无效率分别为47.13%、36.78%及16.09%,总有效率为83.9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显效、有效及无效率分别为39.02%、26.83%及34.15%,总有效率为65.85%;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6,P=0.166),但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1、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及FEV1%,改善其肺功能;2、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氧分压及缓解CO2蓄积。3、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6水平,缓解患者炎症反应。4、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呼吸音较低、干湿啰音等呼吸道症状体征,提高其疗效。

雷婷[5](2020)在《中医通腑法联合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循证医学中Meta分析的方法,对中医通腑法联合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旨在评价中医通腑法联合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相关临床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检索CENTRAL、MEDLINE、EMbas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出有关中医通腑法配合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2月。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文献信息,依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并运用Rev 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二分类变量使用相对危险度,连续性变量使用均数差或标准化均数差合并统计量,结果以95%可信区间表示。结果:本次研究共检索相关文献506篇,最终纳入23项研究[1-23],共计1667名受试者,其中治疗组849人,对照组818人,结果如下:1.中医通腑法配合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够降低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改善呼吸力学指标、改善血气指标、改善免疫指标(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炎症指标、降低APCHE-II评分,减少机械通气相关不良反应(腹胀、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通腑法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患者CD8+T细胞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中医通腑法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中医通腑法配合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邢乃姣[6](2019)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延续护理方案。评价延续护理干预方案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科学的延续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在理论基础、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制定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6位专家进行2轮函询,构建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第二部分:展开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延续护理方案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72例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出院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方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分、SGRQ评分;比较两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结果(1)2轮专家函询均发放1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1轮函询有数名专家提出修改建议,涉及“呼吸机技能”、“睡眠问题应对”、“通气技术安全参数”、“心理问题指导”等内容的修改;第2轮各专家对护理干预方案较为满意,专家积极性较高。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19,权威度较高。两轮专家函询协调系数(W)为0.46和0.40,P<0.05,可应用。延续护理方案共包含5个患者需求类别:(1)信息需求,(2)安全需求,(3)情感需求,(4)社会需求,(5)精神需求;19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干预指标)。(2)干预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之比值(FEV1/FVC)优于对照组(t=4.60110.967,P<0.05);血气分析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优于对照组(t=2.3062.787,P<0.05)。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干预组症状管理得分、日常生活管理得分、情绪管理得分、信息管理得分、自我效能管理得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6.80513.891,P<0.05)。干预后对照组CAT得分19.26±4.54分,干预组14.73±4.15分,干预组患者的CAT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7.069,P<0.05);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干预组的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SGRQ总分均低于对照组(Z=﹣4.211﹣2.2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运用德尔菲法构建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延续护理干预方案,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系数、协调系数均较高,可行。(2)构建的延续护理方案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患者改善肺部生理功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科学的延续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此种护理干预构建、实施方法效果理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陈海明[7](2019)在《氢气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价值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而目前的治疗方法均不理想。氢气吸入抗氧化作用已被证实,且对烟熏造模的COPD大鼠具有明显治疗作用[1],因此研究氢气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评分(BCSS评分)、慢阻肺评估测试评分(CAT评分)、肺功能(FVC、FEV1、FEV1/FVC%)、血气分析(PH、PCO2、PO2)改善情况。探讨氢气吸入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设计。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1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33%氧气吸入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33%氧气+66.7%氢气吸入,两组患者每日吸入2次,每次1小时,共8天,比较观察两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BCSS、CAT评分、肺功能(FVC、FEV1、FEV1/FVC%)、血气分析(PH、PCO2、PO2)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天后两组患者BCSS、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肺功能(FVC、FEV1、FEV1/FVC%)、血气分析(PH、PCO2、PO2)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每日吸入2小时高浓度氢气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BCSS、CAT评分、肺功能(FVC、FEV1、FEV1/FVC%)、血气分析(PH、PCO2、PO2)没有改善作用。

王凡[8](2018)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类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OPD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病死率在全部疾病中居第4位。研究发现,COPD在急性加重期极易合并呼吸衰竭甚至肺性脑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既往对COPD合并严重II型呼衰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方式主要为有创通气,这类方式虽然可以有效改善上述患者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但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部分患者难以耐受,且极易导致如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气压伤等各类并发症。20世纪以来,尤其是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 PAP)的出现,使得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经鼻或面罩Bi PAP无创通气治疗己经成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II型呼衰的一线治疗方式。目的研究Bi PAP治疗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97例,最终共纳入疗效分析86例患者,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给予包括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抗菌素、祛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pH、Pa CO2、Pa O2)、肺通气功能(FEV1、FVC、FEV1/FVC、FEV1/预计值和PEF/预计值)、生命体征(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同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差异;另外,采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动脉血气指标: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pH分别为7.28±0.03和7.27±0.02、Pa CO2分别为78.13±4.25mm Hg和79.98±4.41mm Hg、Pa O2分别为54.33±5.22mm Hg和54.59±5.37mm Hg,治疗前上述指标对照组与研究组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有效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pH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7.39±0.04 vs.7.30±0.04);Pa CO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61.26±4.26mm Hg vs.69.22±3.99mm Hg);Pa O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72.10±5.33mm Hg vs.58.34±4.72mm Hg),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皆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均<0.05)。2.肺通气功能指标: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FEV1(0.89±0.16L vs.0.88±0.13L)、FVC(1.58±0.22L vs.1.57±0.13L)、FEV1/FVC(%)(60.3±3.8 vs.58.4±4.2)、FEV1/预计值(%)(62.3±4.7 vs.61.7±5.1)和PEF/预计值(%)(60.7±5.2vs.61.4±3.9),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FEV1(1.18±0.25L vs.0.98±0.22L)、FVC(1.84±0.25 L vs.1.70±0.19 L)、FEV1/FVC(%)(67.5±3.7 v.s.61.7±5.1)、FEV1/预计值(%)(71.4±5.5 vs.63.9±3.8)及PEF/预计值(%)(70.1±3.5vs.62.5±3.7)均有明显的升高,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3.生命体征指标:治疗前对照组和研究组相比,RR(27.23±4.94次/分vs.27.18±5.03次/分)、HR(114.82±12.09次/分vs.115.17±11.98次/分)、SBP(138.29±11.13mm Hg vs.139.47±10.92mm Hg)和DBP(78.08±6.53mm Hg vs.77.96±6.32mm Hg)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RR、HR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的RR(16.73±3.74次/分vs.20.34±3.78次/分)和HR(83.21±10.90次/分vs.94.52±11.57次/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均<0.05)。4.平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0.8±2.34d vs.13.9±2.13d);研究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9.3%vs.30.2%;2.3%v.s.9.3%),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均<0.05)。5.生活质量评价: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生理职能(82.87±11.63 vs.81.89±12.01)、一般健康(80.65±5.01 vs.79.55±9.01)、躯体疼痛(87.93±3.14 vs.68.89±4.01)、社会功能(81.01±10.01 vs.79.45±5.29)和精神健康(81.25±7.13 vs.81.24±6.7)等方面的改善明显,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能显着改善老年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肺通气功能、减少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马希涛,王思勤,张晓菊,杨志刚,安云霞,李晓苏,李晓亮,张群成,刘庆亮,朱敏,任红岩,雷小莉[9](2016)在《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文中研究指明GINA2015年修订版(免费下载、仅供学习交流、禁止用于商业)前言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疾病,世界各国各年龄人群均受到这种慢性气道疾病的影响。大多数国家的哮喘发病率正在增加,特别是儿童人群。在一些国家,哮喘病人的住院率和死亡率虽然有所下降,哮喘依然是医疗保健系统的重担并且降低社会生产率,尤其是儿童哮喘,带给家庭的打击是毁坏性的。

郑宇红[10](2016)在《清金化浊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不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也是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对于AECOPD的治疗,现代医学占主导地位,然而从临床疗效分析的文献报道看,仍有约30%的急性加重患者疗效不佳。因此,寻求新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迫在眉睫。导师高峰在中医药治疗AECOPD的实践中,通过对AECOPD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证候研究,总结提出了清金化浊的中医治法。清金化浊法临床应用于AECOPD病程早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有助于缓解症状、控制感染、缩短病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目前西医治疗方案的疗效,值得进一步验证和研究。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题对AECOPD (II级)证属痰热蕴肺证的住院患者予清金化浊法联合西医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方案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通过对血清炎性标志物(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0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中医证候评分(咳嗽、咯痰、喘息、胸闷、发热、意识障碍等)、呼吸困难分级(mMRC评分)等指标的对照比较,探讨清金化浊法对血清炎性标志物、PaO2、PaCO2、中医证候评分、呼吸困难分级的影响,评价清金化浊法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为该方药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以急性加重病程≤1周的AECOPD(Ⅱ级)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组“COPD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及AECOPD诊治专家组“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的标准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控制性氧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抗菌素、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金化浊方水煎剂口服或鼻饲,疗程10天。研究期内两组患者均禁用治疗本病的其他中药(含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等)。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PaO2、PaCO2、中医证候评分、呼吸困难分级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所得结果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COPD病程、急性加重时间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其中最小年龄56岁,最大年龄80岁,其中60-80岁患者占92.06%,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说明本课题收录的AECOPD患者老年人居多,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炎性标志物(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WBC、CRP、PCT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清金化浊法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患者的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PaO2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清金化浊法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患者的PaO2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喘息胸闷症状计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喘息胸闷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清金化浊法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患者的喘息胸闷临床症状。(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E)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且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该组方用药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研究结论及意义通过研究证明,清金化浊法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水平,中医证候评分,呼吸困难分级,具有临床可行性。本研究过程中患者安全性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无不良反应发生。可认为清金化浊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安全可行,无明显毒副作用。

二、早期检出适合于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期检出适合于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强度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伦理学原则
    2.2 治疗方法
        2.2.1 共同一般治疗
        2.2.2 研究器械
        2.2.3 具体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
    3.1 患者一般基础资料
    3.2 治疗总体情况
    3.3 血气分析指标
    3.4 临床使用无创呼吸机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
    3.5 出院时及出院28天内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临床综述 高强度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进展
    参考文献

(2)基于呼吸物联网的分时段压力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无创呼吸机远程管理治疗不伴呼吸衰竭重叠综合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软件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对象
        2.4 干预措施
        2.5 观察指标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
        3.2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
        3.3 两组患者的睡眠呼吸障碍治疗效果
        3.4 呼吸机使用依从性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创新性和局限性
        6.1 创新性
        6.2 局限性
第二部分 无创呼吸机远程管理BiPAP模式日夜分时段压力治疗伴有呼吸衰竭的重叠综合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软件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对象
        2.4 干预措施
        2.5 观察指标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
        3.2 分时段压力治疗效果
        3.3 呼吸机使用依从性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创新性和局限性
        6.1 创新性
        6.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文献综述 无创通气远程管理在重叠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早期拔管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资源来源
    2 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主要器材
        2.3 机械通气的实施
        2.4 分组
        2.5 终止条件
        2.6 内科治疗
        2.7 相关定义
        2.8 观察指标
        2.9 数据收集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4)无创呼吸机通气联用乙酰半胱氨酸吸入治疗在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一般材料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IL-4、IL-6 的检测
    2.7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2 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3.3 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氧分压及缓解CO2蓄积
    3.4 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炎症反应
    3.5 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疗效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局限性
    6.2 研究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5)中医通腑法联合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1.研究方法与资料
    1.1 研究流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与纳入
    1.5 数据提取
    1.6 偏倚风险评价
    1.7 数据分析
2.结果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结果
    2.2 纳入研究特征
    2.3 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2.4 数据分析结果
3.讨论
    3.1 纳入研究质量讨论
    3.2 现代医学对COPD的认识
    3.3 中医通腑法在COPD并呼吸衰竭中运用的依据
    3.4 有效性讨论
    3.5 安全性讨论
    3.6 存在的问题
4.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半结构访谈的研究对象
        1.2 德尔菲法的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半结构访谈法
        2.2 德尔菲法
        2.3 统计学处理
        2.4 技术路线
        2.5 质量控制
    结果
        1 半结构访谈结果
        2 德尔菲法结果
        3 COPD 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第一轮专家函询结果
        4 COPD 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延续护理干预方案第二轮专家函询结果
        5 形成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延续护理干预方案
    讨论
第二部分 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效果评价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与分组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的确定
        1.3 分组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对照组
        2.2 干预组
        3 评价指标
        3.1 一般情况调查表
        3.2 自我管理能力量表
        3.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
        3.4 圣乔治呼吸问卷
        3.5 客观资料
        4 伦理问题
        5 资料采集
        6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两组患者研究完成情况
        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
        4 两组患者CAT评分比较
        5 两组患者SGRQ评分比较
        6 客观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7)氢气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比较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RR、HR、BP比较
    2.5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比较
    2.6 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2.7 两组患者综合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清金化浊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治疗进展
        1 AECOPD的中医渊源
        2 AECOPD中医病因病机
        3 AECOPD的辨证治疗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西医诊治进展
        1 AECOPD的社会背景
        2 AECOPD的西医诊治
        3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和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临床疗效指标分析
        3.3 安全性指标检测
        3.4 结论
    4 讨论
        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危害
        4.2 肺胀痰热蕴肺证的中医认识
        4.3 本研究结果及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基本情况
    主要学习经历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早期检出适合于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强度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D]. 胡志敏.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2]基于呼吸物联网的分时段压力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D]. 王凯悦. 山东大学, 2021(12)
  • [3]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早期拔管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的比较[D]. 方国强.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无创呼吸机通气联用乙酰半胱氨酸吸入治疗在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疗效观察[D]. 刘祖洪. 南昌大学, 2020(08)
  • [5]中医通腑法联合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Meta分析[D]. 雷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及评价[D]. 邢乃姣. 青岛大学, 2019(02)
  • [7]氢气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价值的研究[D]. 陈海明.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8]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D]. 王凡. 苏州大学, 2018(01)
  • [9]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A]. 马希涛,王思勤,张晓菊,杨志刚,安云霞,李晓苏,李晓亮,张群成,刘庆亮,朱敏,任红岩,雷小莉.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首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第十届深圳呼吸论坛论文汇编, 2016
  • [10]清金化浊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D]. 郑宇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适合面罩无创正压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发现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