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和室内空气质量

微生物和室内空气质量

一、微生物与室内空气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许博文[1](2021)在《新风系统对高密人群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室内污染源的散发和室外空气污染物的渗入均会导致室内空气的污染,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新风系统是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其将经过净化的室外新风引入室内,稀释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提高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本文以高密人群建筑为研究对象,采取测试与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新风系统控制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进行研究,进而分析新风系统的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首先,以设有新风系统的学校建筑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以新风系统开启时长等参数为新风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对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的控制效果进行测试研究。测试分析发现,开启新风系统1.5h后,集中式和户式三级过滤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中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中细菌的净化效果由高至低为:教室,活动室,办公室,真菌的净化效果由高至低为:教室,办公室,活动室;随着新风系统开启时间的延长,室内空气中细菌浓度和真菌浓度逐渐降低;室内空气中细菌分布在除Ⅲ级外其它等级粒径,真菌主要分布在Ⅴ级,室内空气微生物粒径分布与室外有一定的区别;室内空气中细菌浓度的显着性相关因素为室外空气细菌浓度、新风量、换气次数和房间类型,室内空气中真菌浓度的显着性相关因素为新风量、换气次数、功能区、房间面积和房间类型。其次,以学校建筑室内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考虑在有室内人员停留情况下,对不同功能区室内空气中细菌和真菌污染状况进行测试,从而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测试分析发现,房间无人且门窗关闭的条件下,室内空气中细菌和真菌初始浓度与房间功能区有关系,细菌和真菌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为:宿舍,实验室,教室;房间有4名实验人员保持静坐办公状态停留3h后,实验室、宿舍和教室室内空气中细菌平均浓度分别上升了163.33%、70.42%和375.01%,人均细菌释放量为64.19CFU/m3、81.67CFU/m3和98.25CFU/m3;分析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与相关影响因素发现,室内空气细菌浓度的显着性相关因素为功能区、人员停留状态,室内空气真菌浓度的显着性相关因素为功能区。最后,以学校建筑的教室为例,应用Fluent仿真模拟,对不同人员密度和人员发菌量下,新风系统对室内细菌控制效果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模拟分析发现,随着人员密度的增加和房间新风量的增加,室内人员处于静态活动时,大、中、小教室室内细菌清洁率为90.90%~92.36%、92.81%~94.15%、94.76%~95.18%;人员活动状态由静态变为动态后,大、中、小教室细菌平均清洁率分别降低了8.52%、9.77%、7.61%,说明存在有人员活动的房间可以适当增加新风量;细菌云图显示,新风系统净化后,人员活动状态由静态变为动态后,室内细菌浓度增加,细菌分布范围变广。整体上看,随着人员密度的增加,新风量也随之增加,室内细菌浓度和分布变化不明显。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细菌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只在污染源,墙壁,墙角附近仍有少许细菌滞留。

蔡志斌[2](2020)在《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室内空气品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室外空气污染物的传入和室内污染源的释放,都会导致室内污染严重,从而危害人们的健康。新风系统是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有效措施,新风通过多层过滤净化处理后送入室内,稀释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本文以冬季高校宿舍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过滤净化组合形式下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控制进行研究,并对净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首先,以高校建筑室内空气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功能区、不同时态和供暖前后3种条件下,对空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进行测试,并分析空气微生物粒径分布特征,评价室内空气质量。分析测试结果发现,测试期间,3个功能区中宿舍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浓度均为最低,卫生间空气中的细菌浓度相对较高,校园空气中的真菌浓度相对较高;中午12时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浓度均为最低;室内颗粒物日均浓度不都满足《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加分项要求,长期处于该环境中仍会带来健康风险。其次,设置了新风系统过滤净化性能测试平台,对采用不同过滤净化组合时,新风系统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净化效果进行了测试研究。分析测试结果发现,不同过滤组合下,室内颗粒物浓度呈现大致相同的变化规律,新风系统开启后,室内颗粒物浓度迅速下降,且随着开启时长增加下降速度逐渐减慢,一段时间后逐渐趋于稳定;对比不同过滤净化组合的控制效果,粗+中+高三级过滤组合新风系统时的室内颗粒物稳定值最低,有效度最高,达标所需的时间越少,净化效果最好,在对室内空气污染净化要求非常严格的场合优先使用粗+中+高三级过滤组合新风系统。最后,建立了新风系统对室内微生物污染控制的质量平衡方程,仍以高校宿舍为例,采用Simulink模型,对采用不同过滤净化组合时,新风系统对室内微生物浓度的净化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模拟结果发现,采用不同过滤净化组合新风系统时,室内空气中细菌浓度呈现大致相同变化规律,新风系统开启后,室内细菌浓度迅速下降,且随着开启时长增加下降速度逐渐减慢,一段时间后逐渐趋于稳定;对比不同过滤净化组合的新风系统,粗+中+高效组合过滤时室内细菌稳定浓度值相对最低,有效度最高,达到评价标准的时间相对较少,净化效果最好,在对室内空气污染净化要求非常严格的场合优先使用粗+中+高三级过滤组合新风系统。

尹海全[3](2020)在《医疗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疗建筑作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病原体较多的公共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不可忽视。为明晰冬季期间不同类型医疗建筑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等,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基础上,于2019年冬季对北京地区不同类型医疗建筑包括医院、社区卫生医疗站、高校校医院和诊所内空气中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浓度通过Andersen型六级撞击式采样器进行了测试分析,同时对室内空气流速、CO2浓度进行了测试并记录了通风、人员和测试现场等情况。然后分析了医疗建筑不同场所内细菌和真菌气溶胶的浓度水平、粒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等。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类型医疗建筑冬季室内细菌气溶胶浓度水平呈现出小型诊所>中型医疗机构>大型医院,其分别为853.481898.74cfu/m3、384.841543.77cfu/m3和340.03691.01cfu/m3;真菌气溶胶浓度水平在三类医疗建筑中无显着规律性。2)大型医院内96%测试区域的细菌气溶胶浓度大于真菌,细菌污染源强度高于真菌,且医院的走廊和挂号大厅内细菌气溶胶浓度普遍高于其他区域。3)细菌气溶胶在大型医院挂号大厅、急诊大厅和走廊内各级粒径所占百分比具有相同的大小规律,真菌气溶胶在大中型医疗建筑不同测试区域内各级粒径所占百分比具有相同的大小规律;医院内细菌气溶胶主要分布在>1.1μm的粒径范围,真菌气溶胶主要分布在1.14.7μm的粒径范围;中小型医疗机构内细菌和真菌气溶胶粒径分布范围较广泛。4)医疗建筑冬季室内细菌气溶胶中值直径的规律为大型医院>中型医疗机构>小型诊所,其分别为3.285.10μm、3.063.46μm和2.422.95μm;真菌气溶胶中值直径分布无明显规律。5)医疗建筑所测区域达到清洁水平规定的细菌气溶胶浓度限值1000cfu/m3、真菌500cfu/m3和微生物总数3000cfu/m3的总体比例为大型医院84%、中型医疗机构77%和小型诊所72%;微生物气溶胶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各部位的百分比为支气管69.77%,鼻腔和上呼吸道25.20%,肺泡5.03%。6)大中小三类医疗建筑内空气流速分别为:0.0890.182m/s、0.060.18m/s和0.0480.060m/s,CO2浓度为:10171162ppm、528958ppm和9371899ppm。其中大型医院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与空气流速呈较显着的负相关,与CO2浓度呈现较显着的正相关,中小型医疗机构内无显着相关性。7)对所测场所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医院中,单位面积人数较多的功能区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也相对较高;人员活动量的增大会使得微生物气溶胶的浓度水平升高。

党新元[4](2020)在《建筑墙体缝隙空气渗透霉菌滋生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室内的潮湿和发霉非常普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以砖石等多孔材料制成的建筑墙体受到风趋雨(wind-driven rain)、地下返潮(rising damp)等室外水分的侵扰。此外,墙体缝隙可能会引起热桥现象,由其引发的空气渗透会造成冷凝。除了开裂等结构性破坏外,空调管孔的开凿也会产生墙体缝隙;即使被封堵,密封材料也会随着时间而降解,造成新的空气渗透,增加冷凝结露和霉菌滋生风险。现有许多案例,通过热湿耦合迁移模拟计算建筑的温湿度,同时并关联与温湿度相关的霉菌指标,对建筑环境中霉菌风险进行评估。一些研究者分析了建筑物空气渗透对建筑能耗和空气品质的影响,一些研究还评估了某些特定的建筑构件的空气渗透造成的潮湿相关问题,但通过建筑墙体缝隙空气渗透的霉菌滋生问题目前缺乏量化研究。当下众多老旧建筑的空调管孔普遍缺乏封堵,引发空气渗透,有必要对这种现象引发的室内潮湿和霉菌滋生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本研究以南京某历史办公建筑为例,通过温湿度监测和数值模拟方法,定量分析了空调管孔处墙体缝隙造成的室内潮湿和霉菌生长问题。监测数据表明炎热雨季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5月下旬至7月初、6月初至7月初以及7月下旬至8月初是三个风险最大,在一天中清晨(凌晨4点至下午6点)和傍晚(清晨7点至晚上9点)是室内相对湿度的高峰期。空调管孔附近的温度明显低于室内其他区域。当门窗关闭时,在室内外温度差和压力差下,通过墙体缝隙的空气渗透是空气流动的主要途径。数值模拟则以温湿度监测数据为边界条件,对一个带有空调管孔墙体缝隙的房间的热湿耦合传递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墙体缝隙附近的温度较低而湿度较高;在墙体缝隙周边较冷的壁面上,冷凝结露和霉菌生长的风险较高。其中6月至9月风险最高,霉菌生长的风险极高。孔洞缝隙的上表面霉菌风险大,而外表面则因经历更多干湿循环而有较大的冷凝结露风险。本研究量化分析了一个微观现象(墙体缝隙的霉菌滋生)对中观环境(室内环境)的影响,为宏观领域(健康建筑和健康室内环境)提供了设计、改造、研究的依据。由于当下有大量的继续使用的历史建筑,亟需实现遗产价值保护、建筑节能和人居健康的多维平衡,这种基于“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健康和舒适度”室内环境风险评估和量化分析将为既有建筑改造和新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全文字数:中文4.6万字,英文3.5万词;图:66幅,表:10幅。

孙帆[5](2020)在《南京地区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人员所患的多种呼吸道疾病和过敏性症状与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密切相关。学校作为学生停留时间较长的场所,具有人员密集、空间狭小且通风条件通常较差的特点,很容易出现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情况。因此,研究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建筑环境中的相对湿度、人员和通风条件等因素影响着室内空气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因此分析影响室内空气微生物的因素,有助于日后在控制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方面制定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本文选取了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大学各一所,综合采用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对4种不同类别校园的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六级安德森采样器,通过传统的培养法获取校园室内空气可培养微生物的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夏季校园室内空气可培养微生物的浓度显着高于冬季。不同类别的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存在差异,夏季最高的细菌浓度出现在大学,均值为990CFU/m3,最高的真菌浓度在小学,均值为681 CFU/m3;冬季时最高的细菌和真菌浓度均在幼儿园,均值分别为575 CFU/m3和666 CFU/m3。各级校园室内空气可培养微生物的粒径浓度峰值主要出现在IV级(2.1μm~3.3μm)或V级(1.1μm~2.1μm)。对室内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和PM2.5与空气可培养微生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温度、相对湿度和PM2.5与空气微生物总浓度的相关性较强,而CO2浓度与空气微生物总浓度的相关性较弱。其次,采用大流量采样器,通过高通量测序法研究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室内外空气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夏季和冬季校园室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显着性差异。此外,校园室内环境会受到周边室外环境的影响,使得室内外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趋同。不同类别校园室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相似,细菌的优势菌属包括拟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真菌的优势菌属包括镰刀菌属和耐冷酵母属。另外本研究中检测到来源于人体的微生物菌属相对丰度在各级学校普遍较低。同时还检测出校园室内空气中存在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细菌有肺炎链球菌、脆弱拟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潜在的致病性真菌则有尖孢镰刀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黄曲霉。VPA分析的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要大于温度、CO2浓度和PM2.5。本文最后分析了空调和自然通风对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相比空调处于关闭状态的房间,开启空调的室内环境中空气可培养微生物浓度偏高。另一方面,在长时间开窗通风的条件下,室内空气可培养细菌的浓度得到稀释,但可培养真菌的浓度未必会下降,原因在于室内细菌和真菌的源环境不同。此外,本文中空调运行状态和自然通风时长没有改变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菌属的组成,但这些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会受到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且其变化规律因各物种而异。

周春辉[6](2020)在《南京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相关性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儿童呼吸道和过敏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而室内环境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了研究室内环境、儿童呼吸道及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室内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2010~2011年中国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CCHH:China Children Health Home)对南京住宅室内环境和儿童健康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于2019年对南京儿童家庭进行了第二次横断面研究。通过对南京地区1501名学龄前儿童家庭的问卷调查,获得了南京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的数据库。采用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了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呼吸道和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室内环境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在分析中引入了混淆因素以排除干扰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将本次调研结果与2010年南京调研结果进行对比,明确了十年间南京地区室内环境与儿童疾病相关性的变化。研究发现,儿童喘息、夜晚干咳、诊断哮喘、鼻炎、植物接触鼻炎、湿疹的患病率随时间下降;儿童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动物接触鼻炎、肺炎、耳炎的患病率随时间上升。儿童父母病态建筑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的一般性症状和皮肤性症状患病率随时间略微上升,黏膜性症状患病率随时间稍微下降。可以得出十年间南京儿童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室内不良气味感知对儿童当前喘息、夜晚干咳和鼻炎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使用空气净化器和空调是儿童鼻炎的危险因素,使用新风过滤机是儿童夜晚干咳和曾经鼻炎的危险因素。住宅潮湿是儿童当前湿疹的危险因素,衣被潮湿是儿童曾经湿疹和耳炎的危险因素。室内虫害对儿童当前鼻炎和耳炎有显着危害。相比于其它时间段,“孩子0~1岁”时室内新家具和新装修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室内新家具、新装修、住宅潮湿、衣被潮湿、室内虫害、发霉气味、父母吸烟、宠物饲养、使用蚊香或熏香等因素是SBS症状常见的危险因素。与2010年相比,2019年室内不良气味感知、住宅潮湿和衣被潮湿、室内蟑螂和蚊蝇、室内新家具对儿童呼吸道和过敏性疾病产生危害的数量减少,但是对部分儿童疾病的危害性增强。室内新装修对儿童健康的危险性增大。最后,本文提出了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现场评价和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方法。文中对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现场评价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编制了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方法的评价软件以方便该评价方法的应用。

唐子修[7](2020)在《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通风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良好的室内通风条件是住宅建筑内部空气环境舒适、健康的重要保障。在居住品质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农村住宅室内通风情况也应当受到重视。郑州地区的农村自建住宅由于受到当地四季分明、冬冷夏热的气候条件影响,外加建筑自身特点和居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室内热舒适度欠佳,空气质量堪忧,对居民的居住品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以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通风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与计算机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室内空气舒适度和空气质量两方面入手对室内通风现状进行分析;并以调研结果和实验数据为依据,提出住宅通风方面现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的模拟实验,研究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的室内通风优化策略。本论文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解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通风和空气污染情况现状,并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通风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明确现存的问题和通风优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基于现状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整合并分析可用于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通风优化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针对性的提出通风改造策略,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实验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在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的室内通风优化策略研究中,根据现状分析部分发现的问题,提出优化自然通风、引入通风设备的优化方向,整合分析了多种可行的优化策略。进而在综合考虑通风效果、设备成本和施工难度的前提下,提出了在建筑内、外门上方亮窗处增设通风功能的自然通风优化策略;并引入窗式新风机弥补自然通风受气候影响的不足,提出了单设备和多设备两种可选安装方案。最终,通过模拟分析验证了通风策略的可行性,并确定了通风设备安装的最佳位置和方案。

周雨薇[8](2020)在《严寒地区室内外大气细颗粒物微生物组分特征及传播规律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我国存在一些区域性室外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我国东北严寒地区,由于工业结构和季节性供暖等原因,室内外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考虑到微生物多以附着于大气细颗粒物的形式进行空气传播,故对我国东北严寒地区室内外大气细颗粒物微生物组分特征及传播规律开展研究非常必要。本研究对我国东北严寒地区黑龙江省三座代表性城市(“油城”大庆市、产业综合型城市哈尔滨市、农业城市牡丹江市)非供暖季和供暖季办公建筑、教学楼和住宅建筑室内外大气细颗粒物进行实测,分析不同城市、不同季节、不同建筑类型室内外大气细颗粒物关联性。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其具有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和比重,并利用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解析技术对微生物组分来源展开研究。另外,本研究以东北严寒地区实测结果为基础,通过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技术阐明建筑(群)室内外微生物气溶胶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北严寒地区黑龙江省非供暖季和供暖季不同城市不同建筑类型室内外大气细颗粒物浓度水平相关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办公室,大庆市、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非供暖季室内外大气PM2.5平均渗透系数相差不大。在供暖季,大庆市室内外PM2.5平均渗透系数最小(0.2886),牡丹江市最大(0.5992);对于教室,大庆市非供暖季室内外PM2.5平均渗透系数最大(0.9320),牡丹江市最小(0.8444)。哈尔滨市供暖季室内外PM2.5平均渗透系数最大(0.6310),牡丹江市供暖季最小(0.5692);对于住宅建筑,大庆市、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非供暖季城市住宅室内外PM2.5平均渗透系数相差不大。供暖季哈尔滨市城市住宅室内外PM2.5平均渗透系数(0.5325)低于牡丹江市(0.6918)。但总体上不同城市、不同建筑类型和不同季节的室内外平均渗透系数范围大多集中于0.50.9之间,这与建筑围护结构、人员活动模式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不同季节条件下“油城”大庆市、产业综合型城市哈尔滨市、农业城市牡丹江市办公建筑、教学楼和住宅建筑室内外大气细颗粒物上主要存在4个优势细菌门类,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据大气细颗粒物上微生物中细菌门类前2名,其次还有较常见的放线菌门(Actinomyc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但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细菌门类所占比重不同,原因可能是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室内外空气中细颗粒物浓度水平之间的关联程度、紫外线强弱和温度不同等。通过BLAST解析技术对大气细颗粒物上的细菌进行环境来源研究可知,不同季节条件下三座城市三类建筑室内外大气细颗粒物细菌的主要环境来源包括土壤、人体、水体、粪便和腐败有机物等,但不同条件下微生物的环境来源比重具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其中供暖季微生物种群丰富度要大于非供暖季。无论哪个城市何种建筑类型非供暖季或供暖季,室内细菌更多来自于人体,室外细菌更多来源于土壤。将建立的细菌气溶胶生长衰亡模型作为非稳态污染源结合空气动力学理论,通过CFD数值模拟开展细菌气溶胶在我国严寒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建筑(群)室内外传播规律研究。基于模拟结果可知,对于细菌气溶胶室内繁殖扩散模拟结果可得到,通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甚至隔断细菌气溶胶颗粒物的迁移。以污染源位置为原点向四周方向细菌气溶胶浓度水平逐渐变低。对于建筑群中细菌气溶胶室外繁殖扩散模拟结果可得到,污染源的非稳态变化对流场中离散相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距离污染源释放污染物位置越近,污染风险越高。对于“口”字型建筑群,建筑背风侧形成的涡流会导致细菌气溶胶浓度在建筑合围高度下较高且变化梯度较大,当污染物高于建筑物或流出建筑群时,污染物浓度就会大幅度降低且波动幅度较小。

王俊腾[9](2020)在《负离子对办公建筑PM2.5的净化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办公建筑室内空气污染问题频发,对人们的健康、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PM2.5是办公建筑室内主要污染物之一,如何有效降低办公建筑室内PM2.5浓度对人们的工作、健康甚至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负离子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PM2.5,然而该过程会受到温度、相对湿度和负离子浓度的影响。本文以环境舱模拟办公建筑,通过安装负离子发生器并添加人工污染源,研究温度、相对湿度、负离子浓度对PM2.5净化效果的影响。并选取广州市某小型办公建筑进行验证,通过加装负离子发生器,实测PM2.5的净化强度。主要结果如下:(1)自然衰减情况下,PM2.5的净化强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加强,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添加负离子情况下,PM2.5净化强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先加强后减弱,但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相同条件下,PM2.5净化强度在温度为28℃~30℃之间时最高;在相对湿度为56%~60%之间时最高。(2)自然衰减情况下PM2.5的净化强度受温度的影响更大。添加负离子情况下,PM2.5净化强度受负离子浓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温度,受相对湿度影响最小。PM2.5净化效率直接受净化强度的影响,在25℃,60%,9×106 ions/cm3情况下PM2.5的净化效率最高,为0.58。(3)当温度一定时,环境舱内负离子浓度随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相对湿度一定时,环境舱内负离子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负离子利用率随着负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4)在20℃、70%、106 ions/cm3工况下,实测PM2.5净化强度为340μg/(m3·h);而同工况下,经拟合曲线计算的PM2.5净化强度为376.26μg/(m3·h),误差率约9.6%,显示拟合性能较好。最后得出结论:在利用负离子净化办公建筑PM2.5时,可直接采用加大负离子浓度,或在同种条件下适当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并尽量加大负离子在室内传播距离的方法,以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

李杰[10](2019)在《轿车室内气流组织与空气品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家庭轿车普及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轿车的内环境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车室内环境作为汽车空气动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车室内气流组织的分布方式直接影响乘员的舒适性,如果长时间处于空气质量较差的车内,容易使人产生头晕、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车内乘员的健康和行车的安全。针对目前车室内环境存在的问题,本文开展了轿车室内气流组织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以及空气品质的研究。本文以轿车室内的空调环境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流体动力学为研究方法,通过简化车室内部的结构特征,创建三维车室模型和人体模型,确定了车室内流场数值模拟的计算域,利用ICEM-CFD对计算域进行混合网格的划分,导入计算流体力学求解器Fluent进行边界条件和参数设定,获得轿车室内气流速度场、温度场的数值解,采用射流理论的计算方法验证了速度场和温度场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通过改变空调送风口的送风参数及风口位置,分别对轿车室内流场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直观的得到轿车室内的速度场、温度场的气流组织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送风速度和送风温度对车室内的气流组织分布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揭示出不同送风参数对车室内流场的影响规律,后排送风口的布置与回风口的布置能够明显影响气流组织的分布和平均空气龄的大小,车内乘员的散热对于车室内温度场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还总结了影响轿车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并对车室内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对乘员健康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检测仪器对轿车室内的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PM10等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浓度进行了检测。由于轿车室内的空气品质评价信息不明确,因此结合灰色理论,提出了基于灰色聚类的分析方法来评价检测轿车室内的空气品质,分析车内空气品质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该分析法可以很好地评价轿车室内的空气品质状况。

二、微生物与室内空气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与室内空气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1)新风系统对高密人群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高密人群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研究现状
        1.2.1 高密建筑室内微生物污染现状
        1.2.2 人员对高密建筑室内微生物污染的影响
    1.3 高密人群建筑空气品质的相关标准
    1.4 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的研究现状
        1.4.1 新风系统相关标准和指南
        1.4.2 新风系统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
        1.4.3 高密人群建筑新风量指标的研究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测试和计算方法
    2.1 测试方法
        2.1.1 培养基的制作
        2.1.2 微生物的采样
        2.1.3 微生物的培养
    2.2 计算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微生物控制效果的工程实测
    3.1 测试方案
    3.2 测试结果评价
    3.3 不同功能区的对比
    3.4 不同机组开启时长的对比
    3.5 不同微生物粒径分布的对比
    3.6 相关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员对高密人群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影响的实测研究
    4.1 测试方案
    4.2 测试结果评价
    4.3 不同功能区的对比
    4.4 有无人员停留的对比
    4.5 相关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控制效果的模拟研究
    5.1 模拟理论基础与气溶胶理论模型
        5.1.1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理论基础
        5.1.2 流体与生物气溶胶的数学与理论模型
    5.2 物理模型
        5.2.1 房间
        5.2.2 污染源
        5.2.3 送排风口位置
    5.3 参数确定
    5.4 模拟结果分析
        5.4.1 清洁率分析
        5.4.2 分布状况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室内颗粒物污染的研究现状
    1.3 室内微生物污染的研究现状
    1.4 新风系统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测试方法
    2.1 室内空气颗粒物浓度测试方法
        2.1.1 测试仪器
        2.1.2 测试方法
    2.2 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测试方法
        2.2.1 测试仪器
        2.2.2 培养基制备方法
        2.2.3 采样方法
        2.2.4 培养方法
    2.3 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计算方法
    2.4 误差分析方法
    2.5 统计分析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室内空气污染物测试与分析
    3.1 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3.1.1 空气颗粒物评价标准
        3.1.2 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
    3.2 室内空气颗粒物浓度的测试与分析
        3.2.1 测试结果与评价
        3.2.2 室内外空气颗粒物浓度对比分析
    3.3 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的测试与分析
        3.3.1 测试结果与评价
        3.3.2 不同功能区空气微生物浓度对比分析
        3.3.3 不同时态空气微生物浓度对比分析
        3.3.4 供暖前后宿舍空气微生物浓度对比分析
    3.4 室内空气微生物粒径分布特征
        3.4.1 不同功能区空气微生物粒径分布特征
        3.4.2 不同时态空气微生物粒径分布特征
        3.4.3 供暖前后空气微生物粒径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风系统对室内颗粒物污染控制的测试研究
    4.1 新风系统对室内颗粒物污染的控制
    4.2 新风系统组合过滤净化性能测试方案
    4.3 不同过滤净化组合测试结果分析
        4.3.1 粗效一级过滤
        4.3.2 中效一级过滤
        4.3.3 高效一级过滤
        4.3.4 粗+中二级过滤
        4.3.5 粗+高二级过滤
        4.3.6 粗+中+高三级过滤
    4.4 新风系统组合过滤净化效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风系统对室内微生物污染控制的模拟研究
    5.1 新风系统对室内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5.2 室内微生物污染控制方程
    5.3 模拟流程图
    5.4 模拟参数的确定
    5.5 模拟结果分析与评价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医疗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室内空气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1.2.2 医疗建筑内空气微生物的浓度水平
        1.2.3 室内空气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1.3 空气微生物污染的评价标准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方法
        2.2.1 仪器和药品
        2.2.2 测试方法
        2.2.3 样品培养
        2.2.4 质量保证
    2.3 统计分析方法
        2.3.1 差异性分析
        2.3.2 相关性分析
        2.3.3 拟合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类型医疗建筑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及评价
    3.1 大型医院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及评价等级
        3.1.1 医院1
        3.1.2 医院2
        3.1.3 医院3
        3.1.4 医院4
        3.1.5 医院5
        3.1.6 医院空气微生物评价等级
    3.2 中型医疗机构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及评价等级
        3.2.1 社区卫生医疗站
        3.2.2 高校校医院
        3.2.3 中型医疗机构空气微生物评价等级
    3.3 小型诊所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及评价等级
        3.3.1 诊所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
        3.3.2 诊所空气微生物评价等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
    4.1 大型医院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4.1.1 细菌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4.1.2 真菌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4.2 中型医疗机构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4.2.1 细菌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4.2.2 真菌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4.3 小型诊所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4.3.1 细菌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4.3.2 真菌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生物气溶胶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空气流速及与气溶胶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5.2 二氧化碳及与气溶胶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5.3 人员因素及对气溶胶浓度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建筑墙体缝隙空气渗透霉菌滋生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部分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室内环境风险与人体健康的关联性研究
        1.2.1.1 室内潮湿和霉菌滋生
        1.2.1.2 挥发性污染物扩散
        1.2.2 国内外建筑与室内环境相关标准
        1.2.2.1 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1.2.2.2 健康建筑相关标准
        1.2.2.3 室内空气品质相关标准
        1.2.3 建筑墙体热湿迁移理论与环境风险模拟应用
        1.2.4 建筑室内霉菌滋生风险研究
        1.2.5 挥发性有机物释放规律研究
        1.2.6 既有建筑改造续用的环境风险研究
        1.2.7 空调系统相关的霉菌滋生风险概述
        1.2.8 墙体缝隙空气渗透的环境风险研究
        1.2.9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技术路线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室内环境风险调研与评估方法研究
        2.1 建筑的生物退化和主要微生物类型
        2.1.1 生物退化
        2.1.2 藻类
        2.1.3 蓝藻
        2.1.4 霉菌
        2.1.5 苔藓
        2.2 霉菌的滋生过程
        2.2.1 霉菌的生长周期和生长条件
        2.2.2 建筑典型区域霉菌滋生现象
        2.2.2.1 浴室的湿地面和地下室的湿墙面
        2.2.2.2 墙角、墙体交接处和裂缝
        2.2.3 空调系统相关的霉菌滋生现象
        2.2.3.1 空调扇叶和滤网
        2.2.3.2 空调管孔处的墙体缝隙
        2.3 霉菌生长与挥发性有机物扩散
        2.3.1 总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
        2.3.2 微生物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
        2.3.3 霉菌滋生与挥发性有机物的关联
        2.4 评估方法
        2.4.1 监测
        2.4.2 预测
        2.5 调控措施
        2.5.1 污染源控制
        2.5.2 增加通风
        2.5.3 空气净化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某办公建筑室内环境监测与分析
        3.1 南京气象条件
        3.2 南京某办公建筑概述
        3.2.1 建筑历史沿革与环境现状
        3.2.2 监测房间基本情况
        3.3 监测说明
        3.3.1 监测方案
        3.3.1.1 空气温湿度监测
        3.3.1.2 壁面温度监测
        3.3.1.3 壁面含水率监测
        3.4 空气温湿度监测结果
        3.4.1 室外、走廊、地下室和二楼
        3.4.2 对照房间
        3.4.3 监测房间
        3.5 壁面温度监测结果
        3.5.1 夏季整体状况
        3.5.2 空调制冷对比
        3.5.3 冬季整体状况
        3.6 壁面含水率监测结果
        3.7 室内潮湿风险月份和霉菌滋生风险现状分析
        3.7.1 室内潮湿风险分析
        3.7.2 霉菌滋生风险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某办公建筑室内环境数值计算模型
        4.1 热湿耦合迁移模拟计算基本理论
        4.1.1 基本量
        4.1.1.1 饱和水蒸气压
        4.1.1.2 绝对湿度
        4.1.1.3 相对湿度
        4.1.1.4 质量含水率
        4.1.1.5 体积含水率
        4.1.1.6 水分化学潜能
        4.1.2 材料内部的热流密度和水分流密度
        4.1.2.1 热流密度
        4.1.2.2 水分流密度
        4.1.3 材料边界的热流密度和水分流密度
        4.1.3.1 热流密度
        4.1.3.2 水分流密度
        4.1.4 热湿耦合平衡控制方程
        4.2 热湿耦合迁移模拟计算模型
        4.2.1 计算域
        4.2.2 网格分区
        4.2.3 边界条件
        4.2.3.1 土壤边界
        4.2.3.2 房间边界
        4.2.4 气象条件
        4.2.5 初始条件
        4.2.6 物性参数
        4.2.6.1 空气
        4.2.6.2 土壤
        4.2.6.3 砖材
        4.2.6.4 空调管
        4.3 热湿耦合迁移模拟计算方法
        4.3.1 计算节点与控制容积
        4.3.2 方程离散化
        4.3.2.1 内部节点的热流密度和水分流密度离散化
        4.3.2.2 边界节点的热流密度和水分流密度离散化
        4.3.2.3 热湿耦合平衡方程的离散化
        4.3.3 室内空气与缝隙处节点的计算方法
        4.3.3.1 缝隙处节点设置
        4.3.3.2 空气缝隙节点的计算
        4.3.3.3 室内空气节点的计算
        4.4 计算模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墙体缝隙空气渗透下霉菌风险现状评估
        5.1 工况N1(不使用空调)的计算结果
        5.1.1 空气缝隙节点的温湿度和霉菌滋生风险
        5.1.2 墙体内表面节点的温湿度和霉菌滋生风险
        5.2 工况N2(使用空调)的计算结果
        5.2.1 空气缝隙节点的温湿度和霉菌滋生风险
        5.2.2 墙体内表面节点的温湿度和霉菌滋生风险
        5.3 空调制冷的影响
        5.3.1 墙板各壁面节点的含水率
        5.3.2 夏季空调制冷对结露风险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封堵缝隙与改变通风对霉菌风险的调控效果评估
        6.1 封堵缝隙的影响
        6.1.1 室内潮湿和霉菌滋生风险对比
        6.1.2 壁面含水率对比
        6.2 改变换气的影响
        6.2.1 室内潮湿和霉菌滋生风险对比
        6.2.2 壁面含水率对比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英文部分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Literature review
        1.2.1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door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human health
        1.2.1.1 Indoor dampness and mold growth
        1.2.1.2 Diffusion of VOC
        1.2.2 Research on standards of building and indoor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1.2.2.1 Green Building related standards
        1.2.2.2 Healthy Buildings related standards
        1.2.2.3 Indoor air quality related standards
        1.2.3 Hygrothermal calculation of building wall and environmental risk simulation: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1.2.4 Research on the mould growth risks in buildings
        1.2.5 Research on the VOC emission in buildings
        1.2.6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risks of existing buildings after thermal upgrading
        1.2.7 Research on mould growth risks related to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1.2.8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air leakage on the air cavity on walls
        1.2.9 Summary
        1.3 Research content
        1.3.1 Research framework
        1.3.2 Main content
        1.4 Research significance
    2.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ndoor environmental risks
        2.1 Biodegredation in buildings
        2.1.1 Biodegradation
        2.1.2 Algae
        2.1.3 Cyanobacteria
        2.1.4 Mould
        2.1.5 Moss
        2.2 Mould growth process
        2.2.1 Mould’s life cycle and growth conditions
        2.2.2 Mould growth in specific regions in buildings
        2.2.2.1 Wet floor surfaces in bathrooms and wet wall surfaces in basements
        2.2.2.2 Corners, wall junctions and cracks
        2.2.3 Mould growth related to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2.2.3.1 Blades and filters
        2.2.3.2 Air cavity around the air conditioner pipes on the walls
        2.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uld growth and VOC emission
        2.3.1 TVOC generation
        2.3.2 MVOC generation
        2.3.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uld growth and VOC emission
        2.4 Evaluation methods
        2.4.1 Monitoring
        2.4.2 Prediction
        2.5 Regulating measures of mould growth
        2.5.1 Pollution source controlling
        2.5.2 Increasing ventilation
        2.5.3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6 Summary
    3. Indo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an office building in Nanjing
        3.1 Weather in Nanjing
        3.2 Introduction of the monitored building
        3.2.1 History and cur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3.2.2 Investigation in the monitored room
        3.3 Introduction of the monitoring
        3.3.1 Monitoring plan
        3.3.1.1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3.3.1.2 Surface temperatures and relative humidity
        3.3.1.3 Surface water content
        3.4 Result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monitoring
        3.4.1 The boundary spaces (outdoor, corridor, the basement, and the room on the second floor)
        3.4.2 Control group rooms (other office rooms)
        3.4.3 The monitored room
        3.5 Monitored results of wall surface temperatures
        3.5.1 In summer
        3.5.2 With cooling
        3.5.3 In winter
        3.6 Monitored results of surface water content
        3.7 Evaluation of indoor dampness (months) and mould growth risks
        3.7.1 Evaluation of indoor dampness (months)
        3.7.2 Evaluation of mould growth risks
        3.8 Summary
    4.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of the office building in Nanjing
        4.1 Basic theories of the hygrothermal simulation model
        4.1.1 Basic concepts
        4.1.1.1 Saturated water vapor pressure
        4.1.1.2 Absolute humidity
        4.1.1.3 Relative humidity
        4.1.1.4 Mass moisture content
        4.1.1.5 Volumetric moisture content
        4.1.1.6 Water chemical potential
        4.1.2 Heat and moisture fluxes in the material
        4.1.2.1 Heat flux
        4.1.2.2 Moisture flux
        4.1.3 Heat and moisture fluxes at the boundary
        4.1.3.1 Heat flux
        4.1.3.2 Moisture flux
        4.1.4 Heat and moisture balance equations
        4.2 The hygrothermal simulation model
        4.2.1 Computed domain
        4.2.2 Area division
        4.2.3 Boundary conditions
        4.2.3.1 Soil boundary conditions
        4.2.3.2 Room boundary conditions
        4.2.4 Weather conditions
        4.2.5 initial conditions
        4.2.6 Physical parameters
        4.2.6.1 Air
        4.2.6.2 Soil
        4.2.6.3 Brick
        4.2.6.4 Pipe
        4.3 Calculation methods of the hygrothermal simulation model
        4.3.1 Calculation cells and control volumes
        4.3.2 Discretization of equations
        4.3.2.1 Discretization of heat and moisture fluxes equations of the inner cells
        4.3.2.2 Discretization of heat and moisture fluxes equations at the boundary
        4.3.2.3 Discretization of heat and moisture balance equations
        4.3.3 Calculation methods of the room air and the cells in the air cavity
        4.3.3.1 The settings of the cells in the air cavity
        4.3.3.2 Calculation methods of the cells in the air cavity
        4.3.3.3 Calculation methods of the room air
        4.4 Validation
        4.5 Summary
    5. Current-status evaluation of mould risks due to air leakage through the air cavity
        5.1 Calculated results of case N1 (not air‐conditioned)
        5.1.1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mould growth risk of air cells
        5.1.2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mould growth risk of wall cells on the inner surface
        5.2 Calculated results of case N2 (air‐conditioned)
        5.2.1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mould growth risk of air cells
        5.2.2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mould growth risk of the wall cells on the inner surface
        5.3 Effect of air conditioning
        5.3.1 Water content of wall and floor cells
        5.3.2 Impact of cooling on condensation risk in summer
        5.4 Summary
    6.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air cavity sealing and changing ventilation on mould risks
        6.1 Effect of sealing the air cavity
        6.1.1 Comparison of indoor dampness and mould growth risks
        6.1.2 Comparison of water content of wall and floor cells
        6.2 Effect of changing the ventilation rate
        6.2.1 Comparison of indoor dampness and mould growth risks
        6.2.2 Comparison of water content of wall and floor cells
        6.3 Summary
    7. Summary and Prospect
        7.1 Summary
        7.2 Prospect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简介

(5)南京地区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空气微生物的来源
        1.2.2 空气微生物研究方法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采样城市概况与地点选择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
    2.3 现场采样工作方案
        2.3.1 培养法
        2.3.2 高通量测序
        2.3.3 室内环境参数与现场情况记录
    2.4 计算方法
        2.4.1 可培养微生物粒子校正和浓度计算方法
        2.4.2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
    3.1 校园采样现场特征
    3.2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
        3.2.1 不同类别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对比
        3.2.2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季节对比
        3.2.3 校园室内空气细菌和真菌浓度对比
    3.3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粒径分布
        3.3.1 不同类别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粒径分布对比
        3.3.2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粒径分布的季节对比
    3.4 校园室内环境参数与空气可培养微生物的相关性
        3.4.1 温度、相对湿度、CO_2和PM_(2.5)与空气微生物总浓度的相关性
        3.4.2 温度、相对湿度、CO_2和PM_(2.5)与空气微生物各粒径浓度的相关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4.1 校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
        4.1.1 测序数据的质控
        4.1.2 校园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4.2 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对比
        4.2.1 不同校园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4.2.2 室内外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4.2.3 不同季节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4.3 校园室内空气病原微生物污染状况
    4.4 校园室内环境参数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VPA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调和自然通风对室内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5.1 空调状态对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5.1.1 空调房间与非空调房间内空气可培养微生物浓度的对比
        5.1.2 空调房间与非空调房间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对比
    5.2 通风时长对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5.2.1 不同通风时长房间内空气可培养微生物浓度的对比
        5.2.2 不同通风时长房间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6)南京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相关性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儿童呼吸道与过敏性疾病
        1.2.2 病态建筑综合征(SBS)
        1.2.3 住宅室内环境
        1.2.4 室内空气品质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问卷设计
        2.1.2 调研方式
        2.1.3 调研对象与结果
    2.2 数据分析与处理
        2.2.1 列联表分析
        2.2.2 卡方检验
        2.2.3 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三章 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疾病患病率
    3.1 室内环境描述
        3.1.1 家庭基本信息
        3.1.2 建筑特性
        3.1.3 住宅装修与潮湿表征
        3.1.4 建筑采暖通风
        3.1.5 室内空气品质
        3.1.6 生活习惯
    3.2 呼吸道及过敏性疾病与SBS患病率
        3.2.1 哮喘及相关症状患病率
        3.2.2 鼻炎及相关症状患病率
        3.2.3 湿疹与感染症状患病率
        3.2.4 SBS患病率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室内环境对呼吸道和过敏性疾病及SBS的影响
    4.1 室内环境与儿童呼吸道及过敏性疾病
        4.1.1 室内空气品质
        4.1.2 住宅室内潮湿
        4.1.3 新家具与新装修
    4.2 室内环境与SBS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住宅室内环境评价
    5.1 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现场评价
        5.1.1 确定评价方法
        5.1.2 可行性验证
    5.2 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
        5.2.1 星级评价法
        5.2.2 指数评价法
        5.2.3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软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7)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通风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住宅室内通风及空气质量研究现状
        1.2.1 住宅室内通风研究现状
        1.2.2 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选择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研究方法的选择
        1.4.3 论文结构
        1.4.4 论文框架
2 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空气现状分析
    2.1 住宅室内空气状况的评价
        2.1.1 住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1.2 住宅室内主要污染物及危害
        2.1.3 住宅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2.2 郑州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空气现状主观满意度调查分析
        2.2.1 调研方案的确定
        2.2.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2.3 访问调查中发现的其它问题分析
    2.3 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空气现状分析
        2.3.1 郑州地区综合空气条件分析
        2.3.2 室内温度概况
        2.3.3 室内污染物现状分析
3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的室内通风现状分析
    3.1 计算的理论基础和软件选择
        3.1.1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3.1.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发展与应用
        3.1.3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优势
        3.1.4 CFD软件的选择
    3.2 物理模型的建立
        3.2.1 模拟对象的选择及其概况
        3.2.2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3.2.3 边界条件的设定
        3.2.4 计算模型及工况设置
    3.3 模拟运算结果分析
        3.3.1 室内风速场及风场矢量图分析
        3.3.2 不同工况下室内空气交换率分析
    3.4 住宅自然通风现状分析
        3.4.1 住宅外部环境现状分析
        3.4.2 住宅自然通风形式现状分析
        3.4.3 住宅通风口设置现状分析
        3.4.4 辅助通风设备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郑州地区农村住宅室内通风优化策略分析与选用
    4.1 住宅外部环境优化策略分析
        4.1.1 优化建筑朝向
        4.1.2 增加导风构件
        4.1.3 优化建筑布局
        4.1.4 优化植物和遮挡物的位置
    4.2 住宅通风方式的选择
        4.2.1 风压驱动的通风方式
        4.2.2 热压驱动的通风方式
        4.2.3 热压与风压共同驱动的通风方式
    4.3 住宅通风口优化策略分析
        4.3.1 门窗洞口通风
        4.3.2 门窗构造通风
        4.3.3 通风管道通风
    4.4 设备辅助通风优化策略分析
        4.4.1 机械式新风设备
        4.4.2 太阳能通风采暖设备
        4.4.3 地下热交换通风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郑州地区农村住宅通风优化策略及有效性模拟验证
    5.1 通风口改造有效性模拟验证
        5.1.1 新增通风口效果分析
        5.1.2 新增通风口通风效果模拟实验
        5.1.3 现有通风口的改良
    5.2 新风设备的选用及有效性模拟验证
        5.2.1 安装新风设备的目的
        5.2.2 新风系统的类型选择
    5.3 通风优化效果分析
        5.3.1 评价指标说明
        5.3.2 自然通风改进效果分析
        5.3.3 新风设备安装方案分析
    5.4 郑州地区农村住宅通风优化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严寒地区室内外大气细颗粒物微生物组分特征及传播规律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现状
        1.3.2 微生物气溶胶研究现状
        1.3.3 微生物繁殖扩散特性及传播规律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2.1 实测城市概况
    2.2 数据处理与采样
        2.2.1 数据采集
        2.2.2 颗粒物样本分析
        2.2.3 采样点布设
    2.3 微生物气溶胶采样流程
        2.3.1 样品采集
        2.3.2 微生物检测技术
        2.3.3 微生物测序分析步骤
    2.4 微生物生长衰亡模型
    2.5 微生物气溶胶湍流扩散理论基础
    2.6 本章小结
3 严寒地区室内外细颗粒物关联性研究
    3.1 办公建筑室内外细颗粒物关联性分析
    3.2 教学楼室内外细颗粒物关联性分析
    3.3 住宅楼室内外细颗粒物关联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严寒地区室内外细颗粒物微生物组分特征分析
    4.1 细颗粒物污染物细菌组分分析
    4.2 典型气候分区对比分析
    4.3 室内外细颗粒物微生物环境来源解析
    4.4 本章小结
5 室内外微生物气溶胶传播规律研究
    5.1 微生物气溶胶室内传播规律
        5.1.1 模型建立
        5.1.2 室内模拟结果与分析
    5.2 微生物气溶胶室外传播规律
        5.2.1 模型建立
        5.2.2 室外模拟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负离子对办公建筑PM2.5的净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办公建筑PM_(2.5)来源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负离子净化室内空气的基础知识及工程应用
    2.1 概述
    2.2 负离子的产生原理
    2.3 负离子的来源
    2.4 负离子对颗粒物的净化作用
    2.5 负离子与人体的健康机理
    2.6 空气中负离子浓度的影响因素
    2.7 负离子净化室内空气的工程应用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负离子净化PM_(2.5)的实验研究
    3.1 概述
    3.2 实验原理与实验过程
    3.3 实验工况与测点布置
    3.4 实验装置与测量仪器
        3.4.1 焓差实验室
        3.4.2 环境舱
        3.4.3 负离子发生器
        3.4.4 人工污染源
        3.4.5 空气负离子检测仪
        3.4.6 便携式激光气溶胶检测仪
    3.5 平衡方程及净化效率、负离子利用率
    3.6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M_(2.5)净化效果的分析与讨论
    4.1 概述
    4.2 PM_(2.5)浓度的变化规律
    4.3 PM_(2.5)净化强度
    4.4 PM_(2.5)净化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4.5 PM_(2.5)净化效率
    4.6 负离子浓度变化规律
    4.7 负离子利用率
    4.8 负离子对PM_(2.5)的净化效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对比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M_(2.5)净化效果的现场实测与分析
    5.1 概述
    5.2 实测研究方法
        5.2.1 实测方案
        5.2.2 测试房间、颗粒物测量仪、空气负离子检测仪
    5.3 PM_(2.5)净化强度的实测与分析
    5.4 PM_(2.5)净化强度的实测验证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轿车室内气流组织与空气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轿车室内气流组织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轿车室内气流组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轿车室内流场的数值计算理论与传热特征分析
    §2.1 湍流模型
        §2.1.1 湍流现象
        §2.1.2 控制方程
        §2.1.3 湍流求解方法
        §2.1.4 两方程湍流模型
        §2.1.5 近壁面的处理
    §2.2 辐射模型
        §2.2.1 辐射传热理论
        §2.2.2 辐射模型的选择
        §2.2.3 太阳载荷模型
    §2.3 轿车室内传热特征
        §2.3.1 车室内外传热特征分析
        §2.3.2 通过车窗玻璃传入的热量
        §2.3.3 通过车身传入的热量
        §2.3.4 人体表面散热量
        §2.3.5 发动机室传入的热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车室模型的建立与计算参数的设定
    §3.1 车室物理模型建立与简化
    §3.2 网格的划分和无关性验证
        §3.2.1 网格的划分
        §3.2.2 网格的无关性验证
    §3.3 数学计算模型与物性参数设定
        §3.3.1 数学计算模型的选择
        §3.3.2 物性参数设定
    §3.4 轿车室内边界条件的设定
        §3.4.1 送风口边界条件
        §3.4.2 回风口边界条件
        §3.4.3 人体热边界条件
        §3.4.4 固体壁面边界条件
    §3.5 方程离散格式
    §3.6 初始化与迭代计算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轿车室内流场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4.1 模型理论验证
    §4.2 送风参数对车室空调环境下的气流组织影响
        §4.2.1 送风温度对空调环境下的气流组织影响
        §4.2.2 送风速度对空调环境下的气流组织影响
    §4.3 风口布置对车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4.3.1 送风口布置对空调环境下的气流组织影响
        §4.3.2 回风口布置对空调环境下的气流组织影响
        §4.3.3 车室内气流组织的空气龄评价
    §4.4 数值计算的误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轿车室内空气品质的灰色聚类决策评价
    §5.1 轿车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
        §5.1.1 轿车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5.1.2 轿车室内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5.2 轿车室内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检测
        §5.2.1 测试对象与仪器
        §5.2.2 测试方法
        §5.2.3 测试结果分析
    §5.3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的车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5.3.1 灰色聚类白化权函数的建立
        §5.3.2 灰类标准的无量纲化处理
        §5.3.3 权重值及聚类系数的求取
        §5.3.4 空气品质的等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四、微生物与室内空气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风系统对高密人群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控制研究[D]. 许博文.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的性能研究[D]. 蔡志斌.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3]医疗建筑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研究[D]. 尹海全.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4]建筑墙体缝隙空气渗透霉菌滋生风险研究[D]. 党新元. 东南大学, 2020
  • [5]南京地区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孙帆. 东南大学, 2020(01)
  • [6]南京住宅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相关性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研究[D]. 周春辉. 东南大学, 2020
  • [7]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通风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D]. 唐子修. 郑州大学, 2020(03)
  • [8]严寒地区室内外大气细颗粒物微生物组分特征及传播规律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D]. 周雨薇.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负离子对办公建筑PM2.5的净化效果研究[D]. 王俊腾.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10]轿车室内气流组织与空气品质的研究[D]. 李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微生物和室内空气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