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大脑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网络模型

一个真实的大脑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网络模型

一、一个大脑学习与记忆的现实性神经网络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孙肖坤[1](2021)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形势的动态稳定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国内外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国际工程项目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事关民生和经济效益,其开发建设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工程建设领域,许多投资主体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开发建设经验,并开始涉足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参与建设的单位越来越多,不确定性带来的项目风险也愈发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逐渐成为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效率低下、费用超支等现象屡见不鲜,项目执行情况在各层面上不尽如人意,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管理实践的需求。因此,从复杂性视角出发对项目管理领域进行研究就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如何对项目复杂性进行科学、系统以及深入的分析,如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动态、全面地掌握项目费用状态,如何判断工程费用实际状态与计划的偏差严重程度,如何对项目费用偏差做出科学的警报和预测,如何有依据地对工程项目的费用偏差进行有效纠偏控制,就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实施监控管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复杂性视角的建设项目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项目费用偏差的警报及预测模型,梳理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费用偏差程度下的纠偏流程,进而分析并设计了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费用监控模式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动力学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在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领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项目建设各阶段内费用偏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识别,构建系统动力学反馈图模型,确定主要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建立各变量之间方程关系;最后,通过Vensim软件模拟仿真,建立动态控制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识别出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2)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及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不同阶段费用偏差计算的需求及特点进行分析,据此选取适用于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的方法模型;然后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缺陷分析,引入贴近度概念,并将边界均值算子作为主要方法对经典K-means聚类进行改进,有效克服了主观随意性和警情区间不连续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实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模型是偏差警报模型的后续研究。首先,全面论述了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原理,对其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研究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仿生算法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优化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初始网络权值和阈值,并将历史数据输入模型中进行训练获得成熟模型;同时,将现阶段的费用偏差进行子目费用分析,将总偏差最终分摊至每一个子目费用的扰动因素,深度分析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中不同活动对费用偏差的影响,在当前费用偏差情况已知的情况下,研究其对未来费用偏差的影响程度并予以量化,判定即将发生的项目警情及其位置,有效辅助项目费用管理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费用事前控制。(3)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研究。首先,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挖掘了流程再造和协同理论与之相适应的契合点,梳理了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和协同的目标和原则;其次,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前期决策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运维阶段所面临的不同费用偏差警情,明确各阶段责任方,梳理并总结出具体的纠偏操作流程和控制策略;为了增强该纠偏流程的适用性,本节首次提出了纠偏效果评价,从控制能力、控制效果、经济和社会效果等角度构建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支撑度理论的模糊群决策模型,对纠偏效果进行评价,给出反馈结果,推动纠偏策略的持续改进。(4)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把研究的理论和构建的模型拓展到实际的项目费用管理中,提出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设计。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进行了定义,对系统建设目标、系统用户和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构建费用偏差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结构,从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开发平台、系统功能模块、系统数据库四个角度对系统进行详细深入的设计;在涉及到系统关键的实施技术方面,对开发技术选型进行了结构性论述,并对数据仓库的核心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介绍,设计了系统模型管理模块的结构和重点功能。该系统包括费用偏差警报、费用偏差预测、费用偏差控制、纠偏效果评价等功能。

张绣蕊[2](2021)在《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文中指出心理空间概念最早来自日常生活用语,如心胸宽广等,与个体自我认识和心理健康密切关联,少有研究者将其作为议题进行探讨,但是近代哲学研究孕育着它的诞生,其中想象空间和先验空间等理论提供形而上的本体论渊源,感知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有其浓厚的认识论根基,现象空间也给予其具身意义的启示。结合近现代相关研究尝试探讨以下四个内容:其一,心理空间概念及存在性论证。与精神空间、意识空间和虚拟空间等概念不同,心理空间是第一人称主体性体验,不仅集身体、社会、语言和生态等特性于一体,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内容,更是人与人、人与事、历时和共时、因果等共存的动态关系网络体系,在自我协调下具有语境同一性。其二,心理空间的结构探讨。具身空间是产生心理空间根源,个体具身体验到宽与窄等牵动机体紧张或放松,进而唤醒相应的认知和情绪。多重自我是心理空间的核心,自我因具有形而上、社会、生理和语言语境,经常以主体或客体视角处于多重动态语境对话中。经过几何学、心理发展视角、心理内容视角论证,心理空间具有拓扑结构,借助拓扑空间位移、区域和方向,有序建构各种关系。其三,心理空间的认知语境模型建构。认知语境是连接心理空间的内在脉络,依据其相关研究将心理空间分为感知空间、情境空间和语义空间三重认知语境维度,结合工作自我共同组成认知语境模型。该模型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工作自我是启动者与协调者,与自定义记忆共同组织和管理三重维度之间关系,使三者既独立运行又相互协调和相互融合。认知语境模型是心理表征更是建构生成,是心理内容更是一种功能结构,即有方向性又有边界,在现实生活中即有扩展现状又有被压缩的局势。其四,心理空间的应用及展望。心理空间在临床心理干预体现最大价值化,它与时代心理疾病产生的渊源相吻合,可以作为评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依据。治疗师也可以建立具体心理治疗方案,与患者重新建构积极心理空间。它可以作为起始域和目标域的中介,使空间隐喻理论能更好诠释概念何以产生意义,还可以补充知觉符号理论不足,引导知觉符号从静态转向空间拓扑动态结构。

赵伟博[3](2021)在《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深度监督的音频场景分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听觉场景分析旨在解决计算机如何像人类一样通过声音来感知周围环境的问题。音频场景分类是它的一个子问题,其主要目的是设计一个可以正确判断出一段新的音频信号所处场景种类的系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音频场景分类技术开始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很多行业得到应用,成为目前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音频场景分类问题现存解决方案中忽视多域特征和网络隐藏层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多域融合注意力机制算法和基于深度监督的多层特征融合网络,从而解决了网络模型对通用特征信息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高了分类的准确率。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多域融合注意力机制算法。音频数据存在有效数据区间起始点变化不定,多场景音频混杂等问题,则单纯利用前馈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抽取很难获得高性能的通用特征。因此,本文引入了注意力机制来实现网络的自适应学习与特征抽取。此外,针对以往研究者只关注单域特征提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 一种融合时域和空域特征的多域融合注意力机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性能在三个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常用的深度学习算法,AUC达到96.8%。(2)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监督的多层特征融合网络。由于浅层网络中丰富的局部特征信息和深层网络中充足的全局描述都对网络的分类效果影响较大。因此,本文联合浅层与深层特征,利用深度监督方法同时学习音频信息的局部与全局表示,并且对这些特征信息进行了有效融合。该网络在Audio Set数据集上进行了充分的实验,结果表明其系统性能优于Google基线模型,AUC达到97%。

侯宪利[4](2020)在《“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哲学变革。在人类社会这场数字化变革的进程中,互联网实现了由最初作为“工具型应用”的“+互联网”到作为“构成社会基本生产组织要素”的“互联网+”的跃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构了以共享经济为特色的网络时代新型生产关系,拓展了人类生存和交往的新时空,形成了“开放、创新、普惠、共享、自由、平等、包容”的互联网核心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人类社会这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互联网重构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所体现的哲学理念是对传统工业社会价值理念的批判,重构了信息社会重要的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尤其是“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互联网转向”:把“镜头”对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诸如思维与存在、现实与虚拟、技术与人文、自由与必然、主客体的融合重构、人类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现实的哲学问题,并在回答这些问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人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回归”,推动“人类解放”。“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新型生产工具,由劳动者和“互联网+”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网络生产方式,是人类有史以来第四代生产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劳动者与机器分离的“分离生产方式”。这种“分离生产方式”是一场全新的颠覆性革命,将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史无前例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泛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综合利用,互联网已逐步由最初作为一项技术的“信息沟通工具”上升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生态平台”,已经由消费领域深入到生产领域和文化生态领域。“互联网+”多维度地推动了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生态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跃升,“互联网+”由此逐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传递方式,重构了新的生产力要素和网络时代的新型生产关系,使信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数字化转型,催生了互联网哲学理念,促进人类社会由“传统大机器生产”的工业社会向“现代科技智慧型生产”的信息智能社会转变。“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变革既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又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变革的考察和研究,探寻“批判的互联网”对传统工业社会现代性的批判价值,并通过对“互联网的批判”研究,剖析互联网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内核,规避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倡导东西方文明在互联网时代的交融互鉴,以互联网生态化的多维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构网络时代“开放、共享、包容”的全球人类核心价值观,力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借鉴。

胡一凡,李国齐,吴郁杰,邓磊[5](2021)在《脉冲神经网络研究进展综述》文中提出近年来,起源于计算神经科学的脉冲神经网络因其具有丰富的时空动力学特征、多样的编码机制、契合硬件的事件驱动特性等优势,在神经形态工程和类脑计算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关注.脉冲神经网络与当前计算机科学导向的以深度卷积网络为代表的人工神经网络的交叉融合被认为是发展人工通用智能的有力途径.对此,回顾了脉冲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神经元模型、训练算法、编程框架、数据集以及硬件芯片等5个重点方向,全方位介绍脉冲神经网络的最新进展和内涵,讨论并分析了脉冲神经网络领域各个重点方向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希望本综述能够吸引不同学科的研究者,通过跨学科的思想交流与合作研究,推动脉冲神经网络领域的发展.

薛峰[6](2020)在《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人工智能热议不断。除去直接现实原因外,人工智能热潮背后暗含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人工智能是一个历史生成的概念,它首先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曲折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发展也会经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辩证过程。人工智能哲学领域的基本问题是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问题。人工智能目前在问题求解、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符号主义、行为主义和联结主义三种研究范式之间哲学理念的转换,启示我们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须依赖三种范式的互相融合。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体现在其将劳动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创建。“智能劳动”同属马克思劳动理论所关涉范畴之内。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符合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规律。马克思劳动理论时代性展现在其内含的肯定性、批判性和理想性维度,这也是我们能够将其与人工智能现实对接的理论基础。作为时代产物的人工智能,其仍属于人类“对象性活动产物”这一物质范畴。人工智能既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又具有人类劳动产物的普遍性特征。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按时间维度可分为短期、中期和远期,按空间维度可从主体(劳动者)、中介(人工智能技术)和客体(人类社会)三个方面来解析。如何运用劳动逻辑应对人工智能挑战,将是马克思劳动理论在智能时代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从劳动本体论看,人工智能无法取代劳动在人类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地位;从劳动价值论看,人工智能技术下催生的“智能经济”与“智能劳动”对传统劳动理论的阐释提出新的要求;从劳动幸福论来看,人工智能有利于人的劳动解放、人的劳动尊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表明人工智能本质依然符合马克思劳动理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从生产力来说,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变革劳动者的思维方式,使作为劳动工具的人工智能获得有限的自主性,更拓展了人类劳动对象的时空范围;从生产关系来说,人工智能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劳动者地位趋向平等,同时也会推动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历史和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体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人工智能自身面临哲学悖论的解决在于以马克思劳动理论视角为指导,以人类劳动的现实存在为基础。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将会组成新的“人机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劳动理论将指导我们处理“后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人机关系。

吴宇伦[7](2020)在《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深度学习已经在图像识别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表现。然而,这种复杂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需要巨大的计算和存储要求,这对于它们在资源有限的平台上进行实现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脉冲神经网络是受到基于脉冲的神经形态计算的启发,通常被认为是可以把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和效率与深度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第三代神经网络。所以其可以在更低的功率下实现更大的计算效率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资源平台。脉冲神经网络中最重要的就是脉冲信号,它是模拟大脑神经元使用基于事件驱动的信号来对神经信息进行编码。脉冲神经网络利用此优势作为生物学相关模型。但是目前的研究受限于不能有效地对外界刺激信息的编码以及浅层的网络结构。为了解决这样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受到关于人脑左右半球不对称处理低频空间信息和高频空间信息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混合框架。这种新的框架将提取特征能力优异的神经网络(DenseNet)和脉冲神经网络相结合。脉冲神经网络可以在提取特征过程中受到DenseNet的指导从而学习出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本论文将这种方法应用在了图像识别领域。在模型的准确率以及鲁棒性上这种网络在图像识别中表现出不错的性能。本论文工作内容如下:1)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的神经信息编码并提出了一种在脉冲神经元中基于时序性的脉冲编码方法。通过这样的编码方法设计出的编码容错率与精准性得到提高。2)本文研究并分析当前脉冲神经网络模型架构,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神经网络架构。脉冲神经网络通过被DenseNet指导以弥补缺陷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通过脉冲神经网络的特性利用丰富的特征信息后增强对于图像的理解,提升了网络对于图像识别的准确率以及鲁棒性和健壮性。3)针对设计出的新型脉冲神经网络,其中提取特征能力需要被DenseNet指导,故再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一种基于Tempotron监督学习算法的门控网络作为连接指导的控制。

梁雅彬[8](2019)在《决策模型与预备电位表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决策贯穿于个体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人脑的重要认知功能,总体可以分为刺激信息编码、运动行为选择和执行以及反馈学习三个过程。尽管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如预备电位(Readiness Potentials,RP)等为观察脑决策功能活动提供了观测的窗口,但决策功能是多个脑区共同协作完成,现有手段难以实现从神经元到神经网络到脑系统多个层次的功能和结构研究。为此,本论文从决策模型出发,建立具有生物现实性的基底节(Basal Ganglia,BG)决策神经回路模型,并设计相应的强化学习实验范式获取脑电和行为数据,在ERP分析基础上,以心理学扩散模型(Drift Diffusion Model,DDM)为桥梁,系统分析RP、行为数据和BG脑区活动间的相关性,建立基底节决策回路与RP的联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基底神经节神经回路结构和功能,将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实例化,如神经元激活函数、神经网络信息的双向传播方式、网络误差驱动和自组织学习法则的平衡以及多巴胺的奖惩调制等,并基于Emergent平台构建了与行为选择相关的皮层-基底节-丘脑-皮层(Cortex-Basal Ganglia-Thalamus-Cortex,CBGTC)的神经回路决策计算模型,并通过二选任务对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观测模型各层神经元群的活跃度,结果表明该模型满足主要的生物约束和功能。(2)设计概率强化学习实验范式,设置三种不同冲突水平,开展CBGTC模型仿真和人体实验,采集模型仿真的神经核团放电率和行为数据、真实脑电数据和行为数据。首先采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将仿真和实验行为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两者趋势相同,即随着实验冲突的增大,准确率下降,反应时增加,这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具有定性预测行为数据准确率和反应时的功能。此外,依据CBGTC模型,分别进行了两种水平的多巴胺(Dopamine,DA)和底丘脑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权值参数调整,结果表明反应时随着冲突水平和STN权值的增大而延长,随DA的水平增大而降低。准确率受冲突影响大,和其它两个因素的相关性不显着。(3)为反映决策过程对支持选择证据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以及决策速度与准确性之间的权衡,揭示其潜在的神经加工机理,采用心理学扩散模型对CBGTC模型仿真产生的三因素变化行为数据进行了拟合,建立三因素的变化和扩散模型参数决策边界、漂移率、非决策时间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决策边界与STN权值水平成正相关,与DA的水平成负相关,漂移率与冲突水平成负相关。(4)通过数据预处理和叠加平均法提取预备电位,并计算得到刺激锁时偏侧预备电位(Lateralized Readiness Potential-Stimulus Locked,LRP-S)和反应锁时偏侧预备电位(Lateralized Readiness Potential-Response Locked,LRP-R)。分析LRP和STN神经放电率发现:LRP-S的负向漂移斜率与扩散模型漂移率成正相关,表明LRP-S与刺激相关,反映了冲突的大小;LRP-R的负向峰值与STN活跃度成负相关,与DA水平成正相关。这也印证了帕金森症患者由于DA水平降低,会出现RP幅值降低、行动缓慢的现象,进而解释了采用损毁STN降低其放电率的治疗方式。这一发现表明未来我们也许可以通过RP进行早期帕金森症的识别。综上,本文建立了基于皮层-基底节-丘脑-皮层(CBGTC)的神经回路决策计算模型,并通过扩散模型,架起CBGTC模型和RP之间沟通的桥梁,进而得到决策模型与RP的关联性,为决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

骆春桃[9](2019)在《基于脑电(EEG)的帕金森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目前老年人中第三位最常见的神经性疾病,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减少是其主要临床特征。然而当观测到患者的各种临床特征时往往已经处于帕金森病的中晚期,为了不错过前期的最佳治疗时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就显得极其重要。近年来,研究者们除了关注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改变之外,也越来越开始关注其他非运动症状,其中睡眠障碍已被认为是帕金森病的普遍症状之一,并且可以先于(帕金森病中晚期的)临床运动症状发生,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初期患者已出现局部的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活动改变,故本文针对上述现象展开研究,以期发现帕金森病初期患者在睡眠脑电方面的特征。由于在睡眠状态下,帕金森病患者的脑电还没有公认的特征指标,所以首先,本文设计个性化的实验,取得小鼠患帕金森病前后的睡眠脑电数据;其次,采用小波散射网络(wavelet scattering network,Scatnet)对帕金森病睡眠脑电信号的时频域方面进行非线性、多尺度分析,探测脑电信号间的协方差结构和全局依赖关系,研究帕金森病睡眠脑电和正常睡眠脑电(患病前)的差异性;然后,脑电信号作为一种典型的时间序列信号,前后时间信息之间有一定的因果性和相关性,为更好地挖掘其前后信息之间的这些时序特性,本文采用在此方面具有良好表现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递归神经网络来学习经过小波分解与重构后的包含基本频率段的深度睡眠期的帕金森病脑电信号与正常脑电信号之间的隐含特征差异信息;最后,由于脑电信号是一种非平稳的,非线性的复杂信号,且帕金森病患者有大脑活动减缓的特点,而瞬时频率(Instantaneous Frequency,IF)是一种用来描述非平稳脑电信号的频率随时间变化的方法,功率谱熵(Power Spectral Entropy,PSE)不仅可以体现脑电时序信号的谱结构特征,而且可以作为非线性脑电序列信号复杂性的指标,故本文提出瞬时频率和功率谱熵的融合特征与LSTM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睡眠期的帕金森病脑电和正常脑电在非平稳性、非线性、时频域和复杂度等特征上的异同性。在本文的实验中,依次采用上述方法对小鼠睡眠期的帕金森病脑电信号和正常脑电信号在不同特征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F1值和分类准确率两个指标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融合瞬时频率和功率谱熵特征与LSTM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最好的效果,能区分帕金森病脑电和正常脑电,从而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打下了基础。

康喆文[10](2019)在《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语块是一种形式固定、表达完整语义的预制性序列,在语言运用中能够被整体存储、提取和使用。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语码的转换,更涉及语码背后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语块作为具有心理预制特点的语言单位和思维单位,在翻译活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效应。本文以语块为切入点,立足于中央文献翻译,开展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及翻译模式研究。本文对2014年至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央文献核心语块及俄语译文进行了界定和提取,并尝试提出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包括语块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语块研究综述、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综述。第二章从语块理论出发,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完成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界定和提取工作,并确立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序列层级。本文认为,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是由连续的或非连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具有固定语义的预制性序列,在中央文献中可被整体储存和提取;其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为主,涵盖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党建等各个方面。中央文献核心语块包括一级语块、二级语块和三级语块。一级语块为词级语块,包括搭配和固定语;二级语块为框架级语块,包括短语框架和述语框架;三级语块为句级语块,包括谚俗语、格言警句和句群。第三章探讨了认知视角下的语块翻译。文中分别概述了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及与翻译的关系,阐释了不同学者的认知翻译观。本文认为,认知翻译观为研究语块的翻译提供了两点启示:一是模拟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模型探讨语块双语的转换进程;二是从翻译活动的参与者、双语产生的现实等多重视角探讨语块的翻译。在此基础上第三章提出了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流程图。第四章从以往经典的翻译理论模式出发,结合第三章的理论基础,拟构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该模式凸显了源语语块及对应译语作为整体翻译单位在记忆加工系统中的优势效应;反映了源语世界与译语世界的语言符号认知、逻辑思维认知、语境关系认知、社会文化认知及主体间性认知等多维认知层对语块翻译目标、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随后本章结合具体译例,对每一认知层级的内容做了详细分析,对拟构模式进行了论证。第五章为结束语,展望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的应用前景,并拟提出本课题后续的研究思路。总之,本文借鉴语块理论及认知翻译的相关研究成果,围绕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探讨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和翻译模式问题,拟构了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规范中央文献中重要概念的翻译,推动中央文献翻译的自动化、机器化进程。

二、一个大脑学习与记忆的现实性神经网络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大脑学习与记忆的现实性神经网络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研究现状
        1.2.2 项目费用控制研究现状
        1.2.3 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1.2.4 纠偏策略研究现状
        1.2.5 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及费用控制分析
        2.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分析
        2.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参与主体
        2.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控制复杂性分析
    2.2 费用偏差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2.2.1 费用偏差控制内涵
        2.2.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2.2.3 费用偏差控制基本原则
    2.3 费用偏差控制模型及方法研究
        2.3.1 偏差特征系统动力学理论
        2.3.2 神经网络模型
        2.3.3 费用偏差预警聚类方法
        2.3.4 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评价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监控模式
        3.1.1 费用监控模式特征分析
        3.1.2 费用监控模式构建
        3.1.3 费用监控模式运行流程
    3.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3.2.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3.2.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3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3.1 系统动力学建模中涉及到的数学方法
        3.3.2 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4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控制方法研究
    4.1 工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计算需求及特点分析
    4.2 基于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警情计算模型研究
        4.2.1 K-means聚类理论及缺陷分析
        4.2.2 K-means聚类方法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2.3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研究
        4.3.1 神经网络模型原理分析
        4.3.2 神经网络模型的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3.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流程再造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
    5.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中的流程再造与协同
        5.1.1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目标
        5.1.2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原则
    5.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各阶段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1 前期决策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2 中期实施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3 后期运维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
        5.3.1 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5.3.2 基于支撑度理论的纠偏控制效果评价群决策模型
        5.3.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杂大型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6.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分析
        6.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定义
        6.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建设目标
        6.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用户分析
        6.1.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需求分析
    6.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设计
        6.2.1 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及开发方法
        6.2.2 系统的平台整体设计
        6.2.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功能及模块设计
        6.2.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库设计
    6.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关键技术
        6.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开发技术选型
        6.3.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仓库设计
        6.3.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模型管理模块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研究的缘由、思路及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动态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
    五、研究的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心理空间的历史发展脉络
    1.1 空间实在论是传统空间哲学研究的开端
    1.2 心理空间的本体论渊源:从主观想象空间走向外在空间观
    1.3 心理空间的认识论渊源:从外部社会空间走向个体内在空间
    1.4 心理空间的现象学渊源:现象身体和现象空间
    1.5 心理空间历史发展脉络中的问题域
第二章 心理空间存在性论证
    2.1 心理空间的概念解析
    2.2 心理空间的神经生理证据
    2.3 心理空间的起源:具身空间
    2.4 心理空间的核心:多重自我
    2.5 心理空间的结构:拓扑空间
第三章 心理空间的认知语境模型建构
    3.1 三重认知语境维度成立的论证
    3.2 认知语境模型的工作机制
    3.3 工作自我:认知机制的启动者和协调者
    3.4 感知空间:多重语境同一性匹配机制
    3.5 情境空间:各元素间的协调机制
    3.6 语义空间:关系网络的建构机制
    3.7 心理空间认知语境模型的特征思考
第四章 心理空间理念的应用与展望
    4.1 心理空间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4.2 心理空间在空间隐喻中的作用
    4.3 心理空间对知觉符号理论的修正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深度监督的音频场景分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音频场景分类研究进展
        1.2.2 深度学习方法研究进展
        1.2.3 目前方法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音频场景分类理论基础
    2.1 问题描述
    2.2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及常用方法
        2.2.1 基本流程
        2.2.2 预处理
        2.2.3 特征提取
        2.2.4 特征处理
        2.2.5 分类模型
    2.3 神经网络基础及其在本领域的应用
        2.3.1 多层感知机
        2.3.2 卷积神经网络
        2.3.3 循环神经网络
        2.3.4 长短期记忆网络
        2.3.5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2.4 数据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音频场景分类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音频场景分类方法
        3.2.1 自注意力机制
        3.2.2 多抽头注意力机制
        3.2.3 多域融合注意力机制
    3.3 多域融合注意力机制网络模型
        3.3.1 总体架构
        3.3.2 架构细节
    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3.4.1 数据集处理
        3.4.2 基线网络模型
        3.4.3 实验设置
        3.4.4 实验指标
        3.4.5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深度监督的音频场景分类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深度监督机制的音频场景分类方法
        4.2.1 概念定义
        4.2.2 基于深度监督的多层注意力机制
    4.3 基于深度监督的多层特征图融合网络模型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4.4.1 实验设置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互联网+”与人类生存方式
    第一节 互联网与“互联网+”
        一、什么是互联网?
        二、何为“互联网+”?
        三、“互联网+”催生新的哲学理念
    第二节 人类生存方式的变迁
        一、采集和渔猎的原始化生存
        二、耕作和养殖的农业化生存
        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化生存
        四、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和虚拟化生存
        五、未来的智能化生存
    第三节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一、何为互联网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开启人类信息文明新时代
        三、互联网思维是多维思维
        四、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理念
第二章 “互联网+”引发人类生存方式的“化学反应”
    第一节 “互联网+”的生产方式
        一、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二、“互联网+”生产方式的特点
        三、“互联网+”与“泛互联网”
    第二节 “互联网+”的组织方式
        一、生产组织模式:从B2C到C2B
        二、协作组织模式:“网络众包”开始盛行
        三、传播组织模式:碎片化的精准小众传播
        四、社会治理方式:自组织的威力
    第三节 “互联网+”的生活方式
        一、“互联网+”的生活主体及其特征
        二、“互联网+”的生活时空
        三、“互联网+”的生产生活资料
        四、“互联网+”的生活样式
        五、“互联网+”的生活交往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征
    第一节 “互联网+”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新时空
        一、生存时间上的泛在性
        二、生存空间上的拓展性
        三、“互联网+”时代的“时空辩证法”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的新样态
        一、现实生存到虚拟生存
        二、社群生存到类生存
        三、生活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并行“交互”
    第三节 “互联网+”开辟了人类共享式生存新方式
        一、共享经济产生共享式生存
        二、共享式生存的互联网特征
        三、共享式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 “互联网+”克服异化与“新异化”
    第一节 批判的互联网
        一、脱胎于工业社会的互联网
        二、工业文明现代性批判的进思理路
        三、互联网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视角
    第二节 互联网的批判
        一、克服异化后的“新异化”
        二、“去中心化”后的“新中心化”
        三、公权力对互联网的垄断
        四、网络犯罪、网络战争的新威胁
        五、物联网:使人对象化
    第三节 人工智能:互联网异化的新疑问
        一、何为人工智能?
        二、人工智能:人与非人,谁是主体?
        三、人工智能:打破技术孤岛
        四、“智能生命体”能否与人和平共处?
第五章 “互联网+”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课题
        一、本体论世界观的变革
        二、认识论真理观的革命
        三、人的存在方式和实践观的变革
        四、价值观和哲学观的变革
        五、落后民族跨越“卡夫丁峡谷”和“互联网+”的共产主义旨归
    第二节 “互联网哲学思想”解读
        一、“技术”和“关系”式解读
        二、东西方文化式解读
        三、批判式解读
    第三节 “互联网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互联网让地球成为“小山村”
        二、网络命运共同体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互联网+”推动人类“普遍交往”
        五、东方文明的互联网复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脉冲神经网络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脉冲神经网络的基本要素与生物学背景
    1.1 神经元模型
    1.2 突触可塑性的生物学基础
    1.3 编码方式
    1.4 拓扑结构
2 神经形态数据集
3 脉冲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3.1 仿生无监督学习方法
    3.2 初期有监督学习算法
    3.3 深度有监督脉冲神经网络
    3.4 其他脉冲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4 脉冲神经网络编程工具
5 神经形态计算平台
    5.1 离线学习神经形态计算平台
        5.1.1 数模混合电路
        5.1.2 全数字电路
    5.2 在线学习神经形态计算平台
        5.2.1 数模混合电路
        5.2.2 全数字电路
6 总结与展望
科研团队简介

(6)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工智能现象的哲学分析
    第一节 人工智能存在论:由人工智能现象引发的哲学思考
        一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直接现实原因
        二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历史与逻辑必然性
        三 人工智能现象的进一步追问:人工智能存在论
    第二节 人工智能认识论:概念生成史
        一 人工智能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
        二 人工智能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
        三 人工智能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
        四 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启示
    第三节 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四节 人工智能价值论:研究目标分歧及其现实应用
        一 强弱人工智能的划分
        二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第五节 人工智能方法论:研究范式及其哲学意蕴
        一 三种研究范式: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
        二 人工智能范式转换依据的哲学原理及启示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与时代性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一 劳动观念演进史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变革的问题逻辑与思想历程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内在契合智能时代之需
        一 劳动被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三个维度
        三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时代性
第三章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
    第一节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
        一 弱人工智造成冲击人类现有就业结构的短期挑战
        二 强人工智能造成动摇人类主体地位的中期挑战
        三 超人工智能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远期挑战
        四 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劳动逻辑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回应人工智能挑战的三个维度
        一 劳动本体论:存在论维度
        二 劳动价值论:经济维度
        三 劳动幸福论:伦理维度
        四 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三个诠释维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三要素理论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再回应
        一 人工智能是劳动手段而非目的
        二 人工智能仍属劳动对象范畴
        三 人工智能是对机械性劳动资料的超越
第四章 人工智能为马克思劳动理论注入的新内涵
    第一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一 变革劳动者生活和思维方式
        二 劳动工具获得有限的自主性
        三 拓展劳动对象
    第二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
        二 生产者地位趋向平等
        三 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
第五章 余论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一 人机交互的工作原理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二 人工智能发展史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三 人工智能的双重属性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四 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哲学困境及未来通途
    第三节 后人类中心主义时代的人机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脉冲神经网络相关理论
    2.1 脉冲神经网络简介
        2.1.1 脉冲神经网络的生物合理性
        2.1.2 脉冲神经网络的神经元模型
        2.1.3 脉冲神经网络的信息编码
    2.2 脉冲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2.2.1 脉冲神经网络的无监督学习算法
        2.2.2 脉冲神经网络的监督学习算法
    2.3 脉冲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
        2.3.1 前馈网络结构
        2.3.2 循环网络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神经信息编码研究
    3.1 基于时序性的编码设计
    3.2 随机样本仿真
    3.3 基于LIF神经元模型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网络结构研究
    4.1 生理机制启发
    4.2 混合网络结构的设计
        4.2.1 基于混合网络结构的指导学习
        4.2.2 基于Tempotron算法的双重门控网络
    4.3 基于自组织映射的SNN分类器
    4.4 评估特征能力提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脉冲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应用
    5.1 相关数据集
    5.2 实验环境
    5.3 训练过程
    5.4 相关结果分析
        5.4.1 模型准确率
        5.4.2 评估层次化结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决策模型与预备电位表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决策计算模型
        1.2.2 预备电位
        1.2.3 决策模型与预备电位的关系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2 决策计算模型
    2.1 基于基底节的强化学习模型
        2.1.1 基底节
        2.1.2 CBGTC模型结构
        2.1.3 Leabra算法原理
        2.1.4 Leabra算法实现
        2.1.5 CBGTC建模流程
        2.1.6 CBGTC模型验证
    2.2 扩散模型
        2.2.1 扩散模型概述
        2.2.2 扩散模型参数拟合工具
    2.3 小结
3 概率强化学习实验及CBGTC模型仿真
    3.1 概率强化学习实验
        3.1.1 受试者
        3.1.2 实验范式及过程
        3.1.3 实验数据采集
    3.2 CBGTC模型仿真
        3.2.1 概率强化学习实验仿真
        3.2.2 模型参数变化仿真
    3.3 小结
4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4.1 基于扩散模型的行为数据分析
    4.2 脑电数据处理
        4.2.1 脑电预览
        4.2.2 重设参考
        4.2.3 数字滤波
        4.2.4 去除眼电
        4.2.5 分段分类及删除大幅值数据段
        4.2.6 叠加平均及总平均
    4.3 预备电位与神经放电率分析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脑电(EEG)的帕金森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脑电信号研究背景
    2.1 引言
    2.2 脑电生理基础概述
        2.2.1 脑电信号产生机理
        2.2.2 脑电信号特征
    2.3 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2.3.1 常用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2.3.2 短时傅立叶变换
    2.4 脑电信号分类方法
    2.5 睡眠分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帕金森病脑电研究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小波散射网络的帕金森病脑电研究
        3.2.1 小波变换模
        3.2.2 散射算子
        3.2.3 网络特性
    3.3 基于小波分解和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帕金森病脑电研究
        3.3.1 小波分解与重构
        3.3.2 LSTM神经网络
    3.4 基于特征融合的LSTM分类模型的帕金森病脑电研究
        3.4.1 瞬时频率
        3.4.2 功率谱熵
        3.4.3 结合特征提取的LSTM网络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4.1 引言
    4.2 脑电信号的采集与实验方法介绍
        4.2.1 实验数据
        4.2.2 实验方法概述
    4.3 睡眠分期
        4.3.1 睡眠分期方法
        4.3.2 睡眠分期结果
    4.4 基于小波散射网络的帕金森病脑电研究
        4.4.1 数据采样方法
        4.4.2 实验结果
    4.5 基于小波分解和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帕金森病脑电研究
        4.5.1 数据采样方法
        4.5.2 小波分解与重构
        4.5.3 评估指标
        4.5.4 实验结果
    4.6 基于特征融合的LSTM分类模型的帕金森病脑电研究
        4.6.1 数据采样方法
        4.6.2 特征提取
        4.6.3 实验结果
    4.7 不同方法的实验结果分析与比较
        4.7.1 F1 值对比分析
        4.7.2 准确率对比分析
    4.8 不同鼠的实验对比
    4.9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任务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语块研究的相关理论
        1.3.2 语块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1.3.3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综述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第二章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
    2.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本体研究
        2.1.1 语块的定义及分类
        2.1.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界定
    2.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提取
        2.2.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识别原则
        2.2.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提取的基本方法
    2.3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
        2.3.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构建过程
        2.3.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序列层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认知翻译视角下的语块翻译
    3.1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3.1.1 认知科学与翻译
        3.1.2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观
    3.2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
        3.2.1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过程
        3.2.2 语块翻译的认知加工策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
    4.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构图
        4.1.1 翻译理论模式
        4.1.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图
    4.2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的认知翻译模式阐释
        4.2.1 语言符号认知
        4.2.2 逻辑思维认知
        4.2.3 主体间性认知
        4.2.4 社会文化认知
        4.2.5 语境关系认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的应用前景
    5.2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词典
Реферат
附录Ⅰ 中央文献核心语块中俄对照表
附录Ⅱ NLPIR汉语分词词性标记对照表
附录Ⅲ 汉语分词词性标注示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四、一个大脑学习与记忆的现实性神经网络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D]. 孙肖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D]. 张绣蕊. 山西大学, 2021
  • [3]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深度监督的音频场景分类方法研究[D]. 赵伟博.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D]. 侯宪利.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5]脉冲神经网络研究进展综述[J]. 胡一凡,李国齐,吴郁杰,邓磊. 控制与决策, 2021(01)
  • [6]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D]. 薛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的研究与实现[D]. 吴宇伦.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决策模型与预备电位表征的研究[D]. 梁雅彬.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7)
  • [9]基于脑电(EEG)的帕金森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D]. 骆春桃. 东南大学, 2019(06)
  • [10]中央文献核心语块构建及翻译模式探究 ——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8)及俄译本为例[D]. 康喆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一个真实的大脑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