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本地及流动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状况分析

云南省本地及流动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状况分析

一、云南省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状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包丽娟,农金花,梁兴业[1](2020)在《崇左市边境地区儿童疫苗可预防疾病免疫状况及居民知识水平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崇左市边境地区儿童疫苗可预防疾病免疫状况及居民知识水平,为中越边境地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分层抽取3个中越边境县(市)2~7岁儿童444人,分析麻疹(MV)Ig G抗体、白喉(DP)IgG抗体、脊髓灰质炎(PV)总抗体、乙肝表面抗体(HBs Ab)、乙肝表面抗原(HBs Ag)的水平。结果中越边境地区儿童的乙肝抗原及乙肝、脊灰、麻疹、白喉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53.6%、97.1%、95.7%、95.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67.47、1∶1 385.08、1∶0.13、1∶39.74。不同年龄组间脊灰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892,P<0.001);不同地区组间乙肝抗体、白喉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HBsAb=12.084,χ2DPIgG=7.452,P<0.05);常住儿童脊灰、麻疹、白喉抗体阳性率均大于流动儿童(χ2PVIgG=7.551,χ2MVIgG=12.771,χ2DPIgG=14.564,P<0.05)。本地儿童乙肝、麻疹、白喉、乙脑接种率均大于外地儿童(P<0.05);儿童监护人对免疫规划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正确率均大于80%,信息获取主要渠道是预防接种门诊。结论崇左市边境地区2~7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抗体水平和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儿童监护人对疫苗可预防疾病知识水平达标。流动儿童和边远地区儿童为免疫规划管理薄弱人群,应结合抗体水平监测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疫苗接种工作。

谢春香[2](2019)在《延边地区住院儿童家长二类疫苗知信行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二类疫苗所针对的疾病患病后不仅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二类疫苗对相应疾病的预防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调查延边地区住院儿童家长二类疫苗的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二类疫苗接种行为的干预方法,从而提高儿童二类疫苗的接种水平,有效防控相关传染病的发生。方法:便利选取延边地区共五家医院的住院儿童家长376名进行问卷调查,选用SPSS17.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1)儿童家长二类疫苗知识总得分为(24.31±8.76)分,对二类疫苗的认知水平不高,及格率仅为15.7%,家长二类疫苗认知的影响因素包括儿童性别、胎次、6个月内患病情况、调查对象与患儿的关系、家长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户籍、家庭月收入、亲属是否从事医疗工作。(2)儿童家长二类疫苗态度得分为(29.06±4.32)分,家长对二类疫苗的态度普遍主动、积极,96.0%的家长表示至少愿意为儿童接种一种二类疫苗。家长二类疫苗态度的促进因素包括儿童无接种不良反应史、城镇户籍、家长文化程度高、家庭月收入高、有从事医疗工作的亲属。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儿童的胎次、接种不良反应史、家庭月收入、家庭类型。(3)儿童二类疫苗接种率不高,至少接种过一种二类疫苗的占74.5%,各疫苗的接种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接种率最高的二类疫苗为水痘疫苗(60.6%)。儿童接种二类疫苗的影响因素包括儿童接种不良反应史、儿童年龄、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二类疫苗接种决策者、家长二类疫苗知识、态度及接种意愿。(4)家长获取二类疫苗知识的主要获取途径为接种医生(71.8%)。结论:(1)儿童家长对二类疫苗知识的知晓率低,需采取多种措施宣传引导儿童家长增强二类疫苗的认知,全面提高家长对二类疫苗的认知水平。(2)儿童家长对二类疫苗普遍持接受态度,但儿童二类疫苗接种率有待提高。(3)二类疫苗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存在不足。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宣传力度及基层工作人员二类疫苗的知识培训工作。

张益忠[3](2019)在《宜兴市丁蜀镇家长课堂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行为干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1、调查宜兴市丁蜀镇儿童预防接种和家长课堂的现状,查找影响儿童预防接种的因素,为制定丁蜀镇预防接种管理策略提供依据。2、通过对参加/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进行预防接种知识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探讨预防接种及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3、对不同类型家长的健康教育形式、内容等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把前来参加儿童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参加组)和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未参加组)作为本次《家长课堂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行为干预效果分析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上述儿童家长的孩子作为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的调查对象。问卷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有关预防接种的知识、儿童的接种情况等。本次一共完成了1916份调查问卷,包括参加组儿童家长1413名、未参加组儿童家长503名。对收回的问卷用epidata3.1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采用SPSS18.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了方便统计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和行为情况的得分,对问卷中的相关题目进行积分,一共10题,每题1分,总分为10分。为控制可能出现的混杂偏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1、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平均得分为4.58分,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平均得分为3.25分,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水平不高,参加家长课堂及父母教育水平是影响其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2、本地区的儿童基础“五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风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率都达到了98%以上,但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的疫苗及时接种率比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高。是否参加家长课堂是影响预防接种及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结论:1、丁蜀镇儿童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水平整体较低,应加强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教育水平较低的家长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宣教,普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2、未参加家长课堂儿童的及时接种率低于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工作中需加强对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的管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经常性查漏补种工作,及时为其接种疫苗,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3、是否参加家长课堂是家长认知和接种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预防接种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需要重视此类形式的相关宣教工作,继续宣传家长课堂,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课堂到课率。4、父母教育水平是家长认知的影响因素之一,可结合家长课堂,对不同类型的家长实施有针对性的宣教,例如在教育水平低的流动人口聚集地开展入户宣教,指导高教育水平的父母充分利用新媒体或APP进行自我学习等。

宋琦[4](2018)在《无锡市崇安区2008-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疑似预防接种副反应(AEFI)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个案管理,了解AEFI发生的分布特征,以减少疑似预防接种副反应对正常免疫规划产生的负面影响。方法:对2008-2016年无锡市崇安区上报至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管理系统的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的AEFI个案数据进行分析。纳入监测的疫苗主要包括卡介苗、乙肝酵母、脊灰二倍体、脊灰减毒猴肾、脊灰灭活、百白破无细胞、白破、麻疹、麻腮风、麻风、甲肝灭活、甲肝减毒、乙脑灭活、乙脑减毒、流脑A、流脑A+C、流脑A+C+Y+W135、流感、水痘、HIB、轮状病毒、七价肺炎、23肺炎和兰菌净共计24种疫苗。结果:(1)无锡市崇安区2008-2016年使用疫苗共计24种,累计接种475867剂次,平均52874.11剂次/年;AEFI报告数共计254例,平均28.22例/年;男性137例,占53.94%;女性117例,占46.06%;年龄最小者2个月,年龄最大者59岁,平均年龄(8.48±5.39)岁,儿童≤1周岁114例,占44.88%,居首位。(2)年均AEFI发生构成在12%以上,尤其在2012年报告数最多,达到15.75%。各月均有报告,1 月(3.15%)、2 月(4.73%)、10 月(3.54%)、12 月(4.33%)报告数较少,4月(17.32%)、6月(14.57%)、11月(11.81%)为最多,均超过10%,其余月份的报告数在17~22例。提示在4月、6月、11月应做好预防措施,减少AEFI发生。(3)AEFI发生分类主要为一般反应,共212例(83.46%),异常反应41例(16.15%),偶合症1例(0.39%),报告发生率分布为44.55/10万、8.62/10万、0.21/10万。一般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等症状为主,共45例(17.71%),41例(16.15%)异常反应是过敏性皮疹,1例(0.39%)偶合症为过敏性紫癜,AEFI发生分类结果构成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5.051,P<0.05)。主要临床诊断有局部红肿107 例(42.12%),发热 174 例(68.50%),皮疹 11 例(4.33%),AEFI 的临床诊断主要结果构成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6.820,P<0.05)。(4)报告病例中皮下注射119例(46.85%)与肌肉注射118例(46.46%)、皮内注射1例(0.39%),口服16例(6.30%)。注射具体位置为上臂三角肌214例(84.25%),臀部共24例(9.45%),口服16例(6.30%),AEFI的接种疫苗途径结果构成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5.905,P<0.05)。AEFI发生者痊愈32例(12.60%),治愈共 171 例(67.32%),好转 51 例(20.08%)。(5)无锡市崇安区2008-2016年接种的24种疫苗中,构成比较高的是百白破无细胞、流脑A和麻风,分别为22.05%、14.57%和12.20%,疫苗相关AEFI构成比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844,P=0.007)。而报告发生率最高的是脊灰减毒猴肾、麻风和流感,分别为522.56、235.58和166.61/10万剂,疫苗相关AEFI报告发生率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1.779,P=0.007)。结论:无锡市崇安区部分疫苗的报告率较高,各类接种机构应当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过程,减少疑似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报告率。

孙烨祥[5](2018)在《鄞州区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行为特征及免疫策略调整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背景和目的全球自1988年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行动计划以来,脊灰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脊灰病毒流行的国家数量也逐渐减少,全球已然进入后脊灰时代。在全球控制脊灰过程中,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日渐发生的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和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 Viruses,VDPV)引发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成为后脊灰时代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使用含灭活脊灰病毒成分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Containing Vaccine,IPCV)逐步取代OPV是减少和控制VAPP和VDPV的最有效方法。2012年,为消灭包括VAPP在内的所有脊灰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 Organization,WHO)制定了《2013~2018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终结战略计划》,明确了消灭脊灰的时间表和免疫策略调整相关内容,提出在维持高水平PV接种率的基础上,全球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后,所有国家应至少使用1剂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 Polio Vaccine,IPV)。中国于2009年和2011年引入IPV、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灰和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Pertussis,Poliomyelitis Vaccine and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Conjugate Vaccine,DTaP-IPV/Hib),该两种 IPCV均属于自愿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人群IPCV接种使用水平较低,与已将IPCV纳入免疫规划的国家如美国、法国等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016年5月1日开始,中国依据国情调整PV免疫策略,与全球150多个国家同步将首剂IPV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EPI)中,由4剂次三价OPV(Trivalent OPV,tOPV)调整为1剂次IPV和3剂次二价OPV(BivalentOPV,bOPV)的免疫程序,这一变化是中国免疫规划政策重要的事件,预期对个人脊灰疫苗疫苗行为影响深远。本研究通过分析鄞州区1~7岁儿童PV接种行为特征,掌握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前儿童PV接种率、IPCV替代接种率及基础免疫程序构成情况,为调整PV免疫策略后的效果评价提供基线数据;此外通过比较分析免疫策略调整前后6个月儿童脊灰疫苗接种行为特征的变化情况,评价免疫策略调整对儿童PV接种行为特征的影响,探讨免疫策略调整实施效果的相关因素,提出适合鄞州区的促进免疫策略转换积极影响的脊灰疫苗接种策略。2.材料与方法于2015年12月31日通过“宁波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08-2014年出生儿童个案资料的access数据库,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的PV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于2016年4月30日、2016年11月30日对鄞州区23个乡镇的2001名和2005名5~7月龄儿童儿童的PV接种情况开展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社会学特征:性别、年龄、现住址、户籍地址、户籍类型等;(2)PV基础免疫接种情况:PV1接种、PV1-3全程接种、IPCV1替代接种、IPCV1-3全程替代接种、PV1接种疫苗种类、PV1-3免疫程序类别等情况。运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对儿童脊灰疫苗接种行为特征及免疫策略调整的影响评价进行描述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3.研究结果3.1鄞州区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行为特征鄞州区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为125555人,PV1接种率为99.99%,PV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为99.92%;完成PV1接种的儿童中,IPCV1接种替代率为17.29%,各年龄段儿童的IPCV1接种替代率在0.16%~43.78%之间,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1683.81,P<0.001),不同户籍类型、居住地区儿童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PV基础免疫全程接种儿童中,IPCV1-3全程替代率为16.42%,2014年出生儿童IPCV1-3全程替代率最高,为42.28%,2009年出生儿童最低,为0.08%,IPCV1-3全程替代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1039.53,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地户籍儿童IPCV1-3全程替代率高于外地户籍儿童(OR=3.22,95%CI=3.11~3.34);城区IPCV1-3全程替代率高于农村地区(OR=1.31,95%CI=1.26~1.36);与Ⅲ类经济水平地区相比,Ⅱ类(OR=1.41,95%CI=1.32~1.51)和Ⅰ类(OR=1.09,95%CI=1.03~1.17)IPCV1-3 全程替代率更高;2011-2014年出生儿童PV1接种以OPV为主,占72.10%,IPV和DTaP-IPV/Hib分别占16.30%和11.59%;PV1-3基础免疫全程接种免疫程序以O-O-O型为主,占71.85%,替代程序以I-I-I型和D-D-D型为主,占15.05%和11.50%,序贯免疫以I-I-O型和I-O-O型为主,占0.85%和0.37%,其他类型占0.38%。3.2免疫策略调整对PV接种行为的影响控制年龄、性别、户籍类别、城乡和地区经济水平因素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免疫策略调整对儿童PV1接种率(OR=1.98,95%CI=0.96-4.07)无影响,免疫策略调整对儿童PV13接种率(OR=1.35,95%CI=1.07-1.70),IPCV1接种替代率(OR=21.951,95%CI=17.776-27.107),IPCV1-3 接种替代率(OR=0.638,95%CI=0.552-0.737)均有影响;免疫策略调整前后儿童PV1和PV1-3免疫程序免疫程序类别构成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依据Bonfferoni法调整检验水准,对免疫策略调整前后PV1和PV1-3不同免疫程序构成的情况进行两两比较,IPV1和 DTaP-IPV/Hib1构成比增高(χ2 =599.169、65.484,P 均<0.017),OPV1构成比减少(χ2=1102.695,P<0.017),I-O-O型、D-D-D型、其他类型构成比均增高(χ2=1448.746、60.578、20.632,P均<0.009),O-O-O 型、I-I-I 型、I-I-O 型构成比均减少(χ2=1114.796、181.370、16.291,P均<0.009)。研究结论鄞州区儿童PV基础免疫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了采用IPV-OPV序贯免疫程序策略调整要求的PV接种率水平;IPCV接种替代率较低,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较远,但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PV免疫程序种类过多,从消灭包括VAPP在内的所有脊灰病例的终极目标出发,需加强适龄儿童的IPCV接种替代工作,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PV免疫策略调整提高了儿童IPCV1接种率,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儿童IPCV1-3全程替代率,部分抵消IPCV1带来的积极效益,从宏观政策角度而言,建议政府在免疫策略调整前认真评估策略调整对疫苗需求、供应、接种服务等带来的影响并做充足准备,发挥免疫策略政策对公众的健康效益。

李旭[6](2018)在《脊髓灰质炎疫苗转换后新免疫程序接受度及脊灰疫苗接种现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下同)疫苗有两种类型,分为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IPV)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Attenuated Oral Polio Vaccine,OPV)。IPV同时含有Ⅰ、Ⅱ、Ⅲ型3个血清型,OPV根据所含血清型数量的不同,分为三价OPV(tOPV)、二价OPV(bOPV)和单价OPV(mOPV)。WHO决定,由于全球已经证实消灭II型脊灰野病毒,因此OPV中需撤除II型组分。2016年4月,全球仍使用OPV的155个国家协同完成脊灰疫苗转换。疫苗由tOPV转换为bOPV,并引入1剂次IPV。中国于2016年5月1日实行新脊灰疫苗免疫程序,即2月龄接种1剂IPV,3、4月龄和4岁各接种1剂bOPV。在现阶段,全球IPV供应不足。目的了解脊灰疫苗转换后,儿童监护人及免疫服务提供者对脊灰及免疫程序的知晓和接受情况,了解脊灰疫苗接种现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有效落实新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省以人口规模达到30万及以上的区/县中,按照经济水平高、中、低,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三个区/县,在每个区/县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6个接种单位。在接种单位选取需按照新的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满4~5月龄儿童(当地信息系统在册儿童)的,对其监护人开展问卷调查。选取调查区/县当日在岗的疾控部门免疫规划科所有工作人员及接种单位医生开展问卷调查。本研究将监护人愿意按照国家免疫程序给儿童接种脊灰疫苗所占的比例定义为接受度,≥90%为接受度高,80%~90%为中等,≤80%为低。免疫服务提供者在工作中愿意按照国家免疫程序进行接种或推荐给监护人所占的比例定义为接受度,≥90%为接受度高,80%~90%为中等,≤80%为低。结果现场调查在3个区县的10个乡镇、3个街办和2个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共调查儿监护人600名,回收有效问卷572份(95.33%)。儿童的男女比例为0.95:1。母亲所占比例>50%,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父母的职业以农民为主。对于儿童监护人,脊灰疫苗与免疫程序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接种医生告知和接种证,分别为73%和52%。82%儿童监护人在儿童接种疫苗时关注接种的是何种疫苗,72%儿童监护人关心疫苗的安全性,72%儿童监护人认为目前使用的脊灰疫苗是安全的,但有22%表示不清楚,7%认为不安全。在OPV糖丸剂型停用后,25%儿童监护人曾出现犹豫接种。若出现IPV短缺,多数儿童监护人会听从医生的安排,一部分监护人会选择等待I1PV,但有较少一部分监护人选择不接种。约87%免疫服务提供者来自接种单位,学历以专科(57%)为主。免疫服务提供者对脊灰及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结果显示,知晓情况以洛南县为最低。66%免疫服务提供者按照国家的脊灰疫苗推荐程序安排接种。实际接种情况调查显示,首剂接种IPV的比例在3个县区差异较大,以洛南为最高(94%),定边为最低(78%)。脊灰疫苗迟种、漏种等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疫苗短缺导致接种时无疫苗。认为新的脊灰程序对接种率存在影响的比例约为76%,主要原因是接种由口服糖丸变为10人份剂(61%)、疫苗供应不足(42%)、接种由口服糖丸变为打剂(41%)、程序变为复杂的序贯免疫程序(39%)。43.88%的免疫服务提供者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为疫苗供应不足;34.67%的为接种的不方便,其中主要体现为对bOPV剂量的掌握。30.61%的免疫服务提供者建议改变bOPV剂型,改小最好是单人份;12.24%建议保障疫苗供应,保证孩子及时接种。结论儿童监护人对脊灰接种程序的接受度高,三个地区的儿童监护人的认知水平的高低存在着共性。基层免疫服务提供者对脊灰疫苗及接种程序的接受度较低。虽然疫苗供应不足,但各县接种率较高。部分区县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推荐程序接种IPV。基层预防接种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为疫苗不足和接种的不方便。

邢力莉[7](2018)在《中国四省引入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后接种现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我国研究省份IPV引入后的接种现状,探索首剂IPV接种的影响因素。调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对脊灰灭活疫苗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儿童第1剂IPV未接种原因,为我国IPV接种实施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普查方法收集吉林省、湖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天津市四个研究省份的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数据,纳入条件为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出生的所有在册儿童预防接种个案,分析IPV疫苗接种率。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利用各研究省份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筛选的第1剂未接种IPV儿童个案,抽取符合条件的儿童,获取儿童家长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对第1剂未接种IPV的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现场调查。利用EpiData录入调查信息,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研究省份引入IPV后脊灰疫苗接种情况共导出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出生的所有在册儿童个案600516条。儿童第1剂IPV月接种占比在50.81%-91.56%之间,第1剂IPV接种数随实施时间递增呈逐步上升趋势。研究省份IPV第1剂接种率为89.31%。各研究省份第1剂IPV接种率湖北和宁夏分别为90.84%和95.97%,均高于90%。本地儿童第1剂IPV接种率高于流动儿童,分别为90.94%和81.36%。研究省份PV疫苗第1、2、3剂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5.70%、93.95%、89.90%;全程及时接种率为88.60%。第1剂PV疫苗及时接种率90.77%-99.43%之间,第2剂93.38%-99.27%之间,第3剂在85.81%-95.06%之间,全程接种在84.66%-94.79%之间。本地儿童第1、2、3剂PV疫苗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6.40%、94.99%、91.18%,全程及时接种率为89.94%;流动儿童第1、2、3剂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2.27%、88.88%、83.68%,全程及时接种率为82.07%。2、研究省份的儿童第1剂未接种IPV原因现场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616份,回收有效问卷609份,有效应答率为98.9%。其中吉林 200 人(32.8%)、湖北 198 人(32.5%)、宁夏 186 人(30.5%),天津 25人(4.1%)。应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儿童家长知道IPV和IPV纳入免费接种情况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地区宁夏高于其它省(OR=3.515,95%CI:1.314-9.403、OR=2.792,95%CI:1.121-6.955)、被调查者学历初中及以上高于小学及以下(OR=1.952,95%CI:1.188-3.206、OR=1.733,95%CI:1.098-2.735)、流动人口儿童低于本地(OR=0.291,95%CI:0.186-0.457、OR=0.279,95%CI:0.179-0.435)。现场调查儿童第1剂未接种IPV原因,接种时无IPV疫苗占24.79%,担心疫苗不安全,怕接种副反应占33.83%,听信负面宣传的占6.73%,不知道要接种IPV占11.66%,已在外省接种占12.97%,其它占10.85%。接种时无IPV疫苗天津、湖北最高,达30%以上;担心疫苗不安全以吉林、宁夏较高。各研究省份差异均有显着性。结论:1、运用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数据获取简便,方法可行,数据可靠。2、研究省份儿童第1剂IPV接种率为89.31%;本地儿童第1剂IPV接种率(90.94%)高于流动儿童接种率(81.36%)。3、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知识的知晓各研究省份有差别;农村低于城市,小学及以下学历低于初中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高于其它职业人群,提示应加强农村和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相关政策和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查地区、儿童户籍属性,儿童家长学历是影响IPV知晓情况的主要因素。4、调查地区儿童第1剂未接种IPV主要原因为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担心疫苗不安全,怕接种副反应,接种单位需要针对注射IPV安全性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接种时无IPV疫苗占有一定比例,疫苗供应不足,提示要加强疫苗的供应管理。

刘晓丽,肖丹琼[8](2018)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及时率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北京市某社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索。方法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需要接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所有流动儿童中随机抽取其中的280人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随机选取260位本地儿童作为参考对象,分析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之间疫苗管理情况的差异,并对影响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的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流动儿童的5苗接种及时率为19.28%,本地儿童的5苗接种及时率为31.34%,流动儿童的建证率为96.07%,建卡率为91.78%;本地儿童的建证建卡率均为100%;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之间疫苗管理情况存在一定的统计学差异,流动儿童疫苗接种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居住时间、接生地点、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和持预防接种证等。结论影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及时率的因素有很多,需要采取有效的针对性解决措施,才能提高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及时率。

蒋玲[9](2017)在《长沙岳麓区0~3岁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及家长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了解长沙岳麓区03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现状;2.了解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3.分析影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因素,为长沙市制定儿童预防接种方针和政策提供参考意见,并为后续干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岳麓区03岁(2013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出生的)儿童714名,儿童家长689名。抽样方法为分层随机抽样。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调查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应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儿童基础疫苗接种率高于95%;扩大免疫规划疫苗中甲肝疫苗接种率低于国家规定的90%;五苗基础全程及时接种率为44.6%。2.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得分为5.29±1.572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学历进入回归方程(F=54.973,P<0.001)。3.57.8%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对孩子重要,31.1%的家长认为一般重要,11.2%的家长认为不重要。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年龄、家长职业、家庭年收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得分进入回归方程:(F=691.710,P<0.001)。4.影响儿童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是生病或接种禁忌,其他因素用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居住类型、接种态度进入回归方程(F=858.392,P<0.001)。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得分与接种疫苗的态度正相关(r=0.074,p<0.001),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与儿童五苗基础全程及时率正相关(r=0.133,p<0.001)。结论1.儿童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和加强疫苗接种率低于基础疫苗接种率,五苗及时接种率低。2.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不高。3.家长对预防接种比较重视。4.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得分越高,越认为预防接种重要,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越高。

崔雪莲[10](2017)在《柳州市城区0-6岁儿童脊髓灰质炎、麻疹抗体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了解柳州市城区0-6岁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及麻疹人群抗体水平,探讨不同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初步了解脊灰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分析我市脊灰与麻疹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评价我市免疫规划效果,为柳州市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2016年3-7月,选择柳州市5个城区的儿童进行人口学信息及免疫史收集,并采集血样。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柳州市城区3727名0-6岁儿童的脊灰抗体及麻疹抗体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样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IgG抗体和麻疹病毒IgG抗体。采用χ2检验、Cochran-Armitage趋势性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不同特征儿童脊灰抗体和麻疹抗体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脊灰抗体总阳性率为90.4%(3369/3727)。不同性别(χ2=0.160,P=0.689)、民族(χ2=3.070,P=0.215)、疫苗种类(χ2=5.941,P=0.051),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城区(χ2=20.879,P<0.001)、年龄组(χ2=9.202,P=0.010)、母亲文化程度(χ2=11.652,P=0.003)、居住属性(χ2=21.887,P<0.001)、接种剂次(χ2=10.382,P=0.001),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居住属性和免后间隔时间是影响人群抗体阳性的因素;接种3剂次OPV(Z=4.533,P<0.001)与接种4剂次IPV(Z=2.537,P=0.006)的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均随免疫间隔时间的增加而下降。2、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99.0%(3691/3727)。不同性别(χ2=0.045,P=0.832)、民族(χ2=0.367,P=0.832)、母亲文化程度(χ2=0.281,P=0.869),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城区(χ2=12.018,P=0.017)、年龄组(χ2=16.230,P<0.001)、居住属性(χ2=8.251,P=0.004)、接种剂次(χ2=69.610,P<0.001),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疫苗剂次和免后间隔时间是影响人群抗体阳性的因素。研究结论1、柳州市区0-6岁儿童中脊灰与麻疹抗体阳性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免疫屏障要求,近期发生此类疫情的可能性较低。2、脊灰疫苗加强免疫及麻疹疫苗复种是非常科学和必要的。3、柳州市区免疫规划工作整体比较规范,但应加强重点年龄段儿童、流动儿童监管,加强文化水平较低母亲的宣传工作,并加强对柳南区免疫门诊的督导和培训工作。

二、云南省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状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崇左市边境地区儿童疫苗可预防疾病免疫状况及居民知识水平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1.3 实验室检测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人群抗体总阳性率
    2.2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
    2.3 不同地区组间抗体阳性率
    2.4 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组间抗体阳性率
    2.5 接种率
    2.6 免疫规划知识的知晓率以及知识获取渠道
3 讨论

(2)延边地区住院儿童家长二类疫苗知信行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抽样方法
    2.4 样本量确定
    2.5 研究工具
    2.6 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2.7 资料分析
    2.8 伦理学原则
    2.9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3.2 二类疫苗认知
    3.3 二类疫苗的态度及接种意愿情况
    3.4 二类疫苗接种
    3.5 二类疫苗接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住院儿童及其家长的群体特征分析
    4.2 住院儿童家长二类疫苗的认知
    4.3 儿童家长二类疫苗态度及接种意愿
    4.4 二类疫苗接种情况
    4.5 二类疫苗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五章 结论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新性
    5.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综述)
    参考文献

(3)宜兴市丁蜀镇家长课堂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行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的估算和抽样方法
    2.3 研究设计方案
    2.4 调查内容和方法
    2.5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2.6 调查问卷的质量控制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3.2 调查结果分析
    3.3 认知得分
    3.4 预防接种认知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3.5 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 讨论
    4.1 预防接种整体认知情况
    4.2 参加与未参加家长课堂的儿童家长认知情况比较
    4.3 两组得分分级情况
    4.4 预防接种认知影响因素
    4.5 两组儿童接种情况
    4.6 接种及时率影响因素
    4.7 本调查的优缺点及后续研究方向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表

(4)无锡市崇安区2008-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监测方法
    2.3 监测指标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无锡市崇安区2008-2016年报告病例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3.2 无锡市崇安区2008-2016年AEFI发生的年度与月份分布情况
    3.3 无锡市崇安区2008-2016年疫苗相关AEFI发生分类和临床诊断
    3.4 无锡市崇安区2008-2016年疫苗相关AEFI发生者接种途径与转归情况
    3.5 无锡市崇安区2008-2016年疫苗相关AEFI发生率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鄞州区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行为特征及免疫策略调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资料来源
    2.3 研究方法
    2.4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鄞州区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行为特征
    3.2 鄞州区PV免疫策略调整对儿童接种行为特征的影响
4 讨论
    4.1 鄞州区PV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4.2 鄞州区IPV接种替代率较低,但呈逐年上升趋势
    4.3 鄞州区PV免疫程序种类较多,仍以OPV接种为主
    4.4 鄞州区PV免疫策略调整对儿童PV接种行为特征有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脊髓灰质炎疫苗转换后新免疫程序接受度及脊灰疫苗接种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中引文对照表
研究背景
    1 脊髓灰质炎
    2 相关概念
    3 脊灰疫苗
    4 全球消灭脊灰进展
    5 脊灰疫苗转换的原因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1 研究地点
    2 研究对象
    3 调查样本量
    4 研究方法
    5 调查方法
    6 资料整理与分析
    7 质量控制
    8 技术路线图
结果与分析
    1 被调查儿童基本情况
    2 儿童监护人对脊灰疫苗及接种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3 在脊灰疫苗实行转换后,儿童监护人对脊灰疫苗接种的知晓情况及接受度
    4 接种情况
    5 免疫服务提供者对脊灰疫苗转换后免疫策略的认识及接受度
讨论
    1 儿童监护人对脊灰、疫苗及免疫程序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及影响因素分析
    2 脊灰疫苗实行转换后,儿童监护人对脊灰疫苗及免疫程序的认识的接受度
    3 脊灰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4 免疫服务提供者对脊灰疫苗转换后免疫程序的认识和接受度
    5 免疫服务提供者在实际工作中关注、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结论
建议
创新性
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调查方案
附件1
附件2
发表文章
个人简历
致谢

(7)中国四省引入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后接种现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研究背景
    1.1 基本情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省份脊灰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3.2 调查地区儿童第1剂未接种IPV原因分析
4 讨论
    4.1 资料来源及现场调查抽样
    4.2 研究省份IPV替代情况
    4.3 第1剂未接种IPV儿童家长或监护人IPV知晓情况
    4.4 儿童第1剂未接种IPV原因
5 结论和建议
6 创新性和局限性
    6.1 创新性
    6.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及时率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基础情况
    2.2 2组儿童的5种加强免疫接种情况
    2.3 2组儿童的建证建卡率
    2.4 影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因素
3 讨论
    3.1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状
    3.2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及时率的影响因素
    3.3 对策
        3.3.1 加强重视
        3.3.2 改善工作现状

(9)长沙岳麓区0~3岁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及家长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抽样方法
        2.1.2 样本量计算
        2.1.3 样本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工具
        2.2.2 调查方法
        2.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2.2.4 质量控制
        2.2.5 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1.1 儿童一般资料
        3.1.2 儿童家长一般资料
    3.2 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
        3.2.1 儿童基础疫苗接种情况
        3.2.2 儿童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和加强疫苗接种情况
    3.3 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
        3.3.1 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3.3.2 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来源
        3.3.3 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家长预防接种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3.4.1 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
        3.4.2 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5 家长预防接种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3.5.1 家长预防接种的相关行为
        3.5.2 家长预防接种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6 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长沙岳麓区0-3岁儿童疫苗接种现状
    4.2 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情况及原因分析
        4.2.1 家长预防接种知晓情况
        4.2.2 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影响家长对预防接种态度的原因分析
        4.3.1 儿童年龄对家长预防接种态度的影响
        4.3.2 职业对家长预防接种态度的影响
        4.3.3 家庭年收入对家长预防接种态度的影响
        4.3.4 知识得分对家长接种态度的影响
    4.4 影响家长及时接种行为的原因分析
        4.4.1 生病或接种禁忌是影响及时接种的主要因素
        4.4.2 儿童居住类型对家长预防接种行为的影响
        4.4.3 接种态度对家长预防接种行为的影响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柳州市城区0-6岁儿童脊髓灰质炎、麻疹抗体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抗体检测
    2.3 质量控制
    2.4 免疫程序及相关概念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抗体阳性率结果
    3.2 免疫持久性结果
    3.3 影响因素结果
4 讨论
    4.1 脊灰抗体情况分析
    4.2 麻疹抗体情况分析
    4.3 脊灰疫苗免疫持久性分析
5 政策与建议
6 优缺点及展望
    6.1 研究创新点
    6.2 研究局限性
    6.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脊髓灰质炎及其免疫预防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云南省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状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崇左市边境地区儿童疫苗可预防疾病免疫状况及居民知识水平调查研究[J]. 包丽娟,农金花,梁兴业. 现代预防医学, 2020(16)
  • [2]延边地区住院儿童家长二类疫苗知信行现状分析[D]. 谢春香. 延边大学, 2019(01)
  • [3]宜兴市丁蜀镇家长课堂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行为干预效果分析[D]. 张益忠. 东南大学, 2019(05)
  • [4]无锡市崇安区2008-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分析[D]. 宋琦. 苏州大学, 2018(04)
  • [5]鄞州区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行为特征及免疫策略调整的影响研究[D]. 孙烨祥. 浙江大学, 2018(02)
  • [6]脊髓灰质炎疫苗转换后新免疫程序接受度及脊灰疫苗接种现况调查[D]. 李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10)
  • [7]中国四省引入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后接种现况研究[D]. 邢力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01)
  • [8]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及时率影响因素分析[J]. 刘晓丽,肖丹琼. 中国病案, 2018(03)
  • [9]长沙岳麓区0~3岁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及家长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研究[D]. 蒋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柳州市城区0-6岁儿童脊髓灰质炎、麻疹抗体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 崔雪莲.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云南省本地及流动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状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