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重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郑蒙蒙[1](2021)在《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卢蕊[2](2021)在《当代大学生中国革命精神培育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唐兆佳[3](2021)在《藏区乡村小学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沟通,在唱与跳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记忆,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怀有对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符号的特殊依恋,有着对特殊时空的具身体验和感受。藏族民间歌舞是在空气稀薄、氧气稀缺的高原环境下人与自然交流而产生的一种人类的声音,是肢体表现和生命的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藏区学校艺术教育中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近年来,随着对民族文化课程价值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对藏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的探讨需建立在实例之中。首先,本研究问题源于对藏族民间歌舞教育价值的思考,以及笔者对于藏族民间歌舞在藏区乡村小学中的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民间歌舞与藏族传统文化课程开发进行可文献梳理,并进一步总结了现有关于藏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开发现状,分析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之处,从而为本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点。厘清了藏族民间歌舞的内涵、藏区乡村小学的概念、课程资源与课程开发等核心概念。通过对相关政策分析与理论研究进行分析,为本研究的案例阐述与分析奠定了基础。其次,本研究通过对B乡中心小学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田野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试图呈现一所民族乡村小学中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学理性的剖析。笔者通过深度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等方法,试图呈现一个真实的、情境性、文化性的民族歌舞在学校生活中的流动场域,并解析藏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现实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建立在藏区乡村小学中的藏族民间歌舞的的教育价值包括获得参与式的审美体验、切合学生发展需求、促进个体参与与社会交往、建构民族情感与民族认同。最后,笔者结合案例提出了提升学校教师的文化认识观、更新教师舞蹈教育观念;培养本土民间歌舞教师、邀请民间歌舞艺人进校园;开发民间歌舞校本教材、分学段进行阶段教学等建议,并按照课程的呈现形式可将其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两大类,其中显性课程可划分为“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且可将民间歌舞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其次,结合隐性课程的潜在性、多样性、生活性的特征,从“歌”与“舞”两个方面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课程。

姜琪[4](2021)在《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直是国内外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入21世纪,我国课程资源相关研究进入快车道。2001年,教育部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不仅指明了新课改的任务与方向,还着重探讨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明确指出要充分地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思政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门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其中《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政教材的第三册,和学生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息息相关,也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虽然湖北地区2020年开始用新教材《哲学与文化》,但目前高二高三年级仍继续用《文化生活》,且两者体系与内容大同小异,《文化生活》内容包含于《哲学与文化》中,且在后期可作为文化板块的拓展,因此本研究在今后仍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荆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文化相比有其独特性和共性,当地学生也是在荆楚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文化生活》的教学理应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因此,如何在当地高中思政课《文化生活》教学中有效地融入荆楚文化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荆楚文化资源为媒介,以《文化生活》教材为载体,以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为主题和根本,以“从身边入手,由简入繁,见微知着”为教学核心理念,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首先对荆楚文化资源进行解剖分析,然后分析荆楚文化资源运用于《文化生活》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数据、总结问题和原因,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及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以期推动教材和教学改革,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黎克才[5](2021)在《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书院文化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 ——以两广端溪书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推进,我国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伴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呼吁更多优质的课程资源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以进一步弥补教材史料的不足。当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要求有更多更高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出现,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地方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满足史料教学的需要,还推动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型,增强学生对地方、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本文主要从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通过分析传统文化传承、课程改革、课程教学的需要,以及书院文化原本就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等提出了论文的选题缘由。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践行新课程资源观、教育生活化理念和认知-发现理论,以及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课程资源的拓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等论证了论文研究的意义。通过对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乡土文化和书院文化等重要概念与相关教育学理论的解读分析,为论文的研究理顺了思路,与奠定了理论基础。文中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综述,为两广端溪书院文化全面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激活书院文化在教学领域的新生命力。第二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师生们普遍认同开发与利用地方书院课程资源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书院课程资源作为辅助性材料,渗透于教学时,应遵循主体性、科学性和适度性原则,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对课程教学起到真正的帮扶作用。两广端溪书院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可归纳为爱国文化、教学文化、修身文化、藏书文化、管理文化、伦理文化等六方面可用课程资源。文中还尝试以课程实例的形式,从理论说明、教学过程和归纳总结等对两广端溪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和历史活动课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还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问题讨论法、图片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归纳分析法,以及深度教学法等等交叉相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为书院课程资源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示范。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语部分。两广端溪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成果是多重的,包括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增强学生担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优化课程资源;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形成地方办学特色等等。最后,笔者还指出了论文研究的不足,表达了日后继续扩大对古代书院、现代书院研究的展望。

黎娟杏[6](2021)在《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广西民族地区,许多幼儿处在双语或多语的学习环境中,他们接收着非平衡的双语或多语的输入,为了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国家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在多元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要场所,如何开发利用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对幼儿语言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的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对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切入点进行探讨。本研究选取广西民族地区的南宁市横县及其校椅镇、来宾市武宣县及其二塘镇、贵港市港北区及其中里乡的11所幼儿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对每所幼儿园小、中、大班的幼儿教师在开发利用语言课程资源时的具体做法进行观察与记录。运用《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课程增订本)》(ECERS-E)、《早期学习环境质量量表》(MELE)和《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评价系统》(PQA)测查广西民族地区的11所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的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运用访谈法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进行随机访谈和结构性访谈,了解幼儿教师对语言课程资源的认识、幼儿教师选择语言课程资源的依据和开发利用语言课程资源时遇到的困难。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从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这四个方面分析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发现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幼儿园设置阅读区,但投放的图书数量不足;第二,提供大型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设备的种类单一;第三,师幼互动情况良好,但教师的教学支持能力不高;第四,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但教师的信息素养较低。研究者通过对幼儿园的观察以及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访谈,深入了解和剖析,总结出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问题存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第一,政府资金支持与保障;第二,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第三,幼儿教师专业素养。针对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改善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第一,保障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增加图书的投放数量;第二,完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设备,创设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第三,强化教师语言课程资源的意识,提升开发利用的专业素养。

吴寒冬[7](2021)在《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延安红色资源是在延安十三年的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留存下来的革命历史遗存和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与人民内心情感的完美结合。本文以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为载体,利用延安红色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坚持立德树人与美育化人的育人理念,运用实地考察法及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丰富初中美术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对延安红色资源的全面认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拓宽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学校特色化的发展,合力传承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延安红色资源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分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二章,从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三方面论述延安红色资源开发的价值;第三章,重点论述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内容,旨在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坚持可行性、尊重主体性、遵循协调性与实现整合性的统一为开发原则。设计以《我们的家乡》《心中的延安》《杨家岭写生》《宝塔山写生》《枣园写生》《老鲁艺版画印迹》《怀念伟人》《讲好红色故事》《新时代的延安》为主题的九节课程。通过学生对延安红色资源的全面认知,学生可以实现对延安红色资源的理性理解,对延安红色资源的情感升华。第四章,探讨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实施方法和途径。采取学生合作探究法,教师辅助引导法,创设情境教学法,实地写生教学法,通过结合美术教材、利用网络资源、实施课外活动的途径完成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第五章,遵循校本课程的开发评价原则,对校本课程内容本身、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教学的情况进行评价;第六章,以延安红色资源作为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案例。从学情分析、教学方案及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胡芳玲[8](2021)在《高中生物学乡土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利用研究 ——以宁乡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师生所处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对实现教育目的有利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为了满足新课改和新课标的要求,紧随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潮流,乡土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利用研究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将乡土课程资源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补齐教材使用短板,丰富乡土课程资源研究,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国内外现状,掌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宁乡市高中生物学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其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知与利用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宁乡市高中生物学教师肯定了乡土课程资源给教学带来的积极意义,也有着学习课程资源理论和方法的意愿,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高自身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能力,但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了解和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情况不够理想,存在教师欠缺理论基础、缺少利用的时间和保障,乡土课程资源缺乏获取方法和渠道、缺乏开发力量支持四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教育部门要重视乡土课程资源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加强区校合作联系,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学校要增强实验管理建设,开辟校外实践基地;教师需自学课程资源理论,夯实调查利用基础,挖掘校外乡土资源,增大学生参与程度,融合教材知识体系,贯穿教学过程始末。通过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文献研究法,将宁乡市可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乡土课程资源划分为农业、畜牧业、旅游业、饮食文化和水域文化五个维度,调查和整理乡土课程资源,介绍其与生物学教学相关的联系,举例说明如何与生物学课堂教学、野外考察、社会调查与实验教学等活动相结合,融入教学并编写相应片段教学案例,说明利用该乡土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意义,凸显乡土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以宁乡市乡土课程资源“稻花鱼”为例,设计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中“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章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设计教学活动。以“稻鱼生态系统”为载体,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串,解决问题后自主构建食物网、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整章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形成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体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并认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乡土课程资源的教学还能深化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加大对家乡产业的支持;因乡土课程资源富有人情气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主动学习生物学原理,为家乡事业解决生产实践问题。

谢海婷[9](2021)在《基于NCBI数据库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注重生命观念中信息观的构建,新增了“生物信息学与人类基因组”模块。生物信息数据库收录了大量的生物和生物信息方面的数据,几乎涵盖了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其中蕴含着大量可供生物学教学的生物信息资源未被开发。因此,本研究选取一个综合型的数据库——NCBI数据库(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开发适用于高中生物学课程的NCBI数据库课程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生物信息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构建学生的信息观,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本研究以认知学习理论、多元化智能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选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归纳国内外关于课程资源与NCBI的研究现状,确定研究主题,明确研究意义;问卷调查当地生物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及NCBI数据库的了解程度;研习高中生物新教材,以《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两本教材为依据,从NCBI数据库中筛选出与高中生物学知识紧密联系的数据库,获取并处理成图像资源,依据NCBI数据库的资源具有的形式多样性、内容科学性、价值潜在性等优势,总结归纳开发NCBI数据库资源需要遵循有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匹配性原则以及开放性原则,制作并发放成果评价问卷;利用基于NCBI数据库所开发的成果,制作三个详细的教学案例,并对“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内容,选择广西某中学的两个实验班进行一个学期的课堂实践,以检验开发成果的可行性与教学效果,最后整理归纳形成论文。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这两个班的学生在运用基于NCBI数据库开发的课程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前后,其学习兴趣、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及社会责任四个维度的均值方程t检验显着(双尾)值皆为0.00<0.05,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本研究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应用于辅助高中生物学教学是可行的。(2)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出紧密结合生物知识点的课程资源,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3)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当地生物教师对生物信息数据库的认知与运用能力比较缺乏,但对于该数据库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工具给予期望。在对开发成果进行评价时,本研究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大部分教师认为该课程资源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较优秀,并指出开发的数据图像效果直观。这说明了虽然当前大部分生物教师对于生物信息数据库的认识不足,导致开发意识薄弱,但只要给予足够的指导与培训,越来越多的生物教师也会加入到生物信息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的队伍中。因此,笔者认为NCBI数据库课程资源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与重要性,应鼓励生物教师以及生物教学研究者积极对其开发利用。本研究中的开发成果以及教学设计可为生物教师今后对生物信息数据库进行开发利用作为参考,希望能够集中各方力量建立属于国人自己的高中生物信息数据库课程资源平台,以便适应新课标要求,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形成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王青梅[10](2021)在《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文中认为目前,党和国家号召社会各界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作为传播文化、孕育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作用的重要基地。历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红色文化的传承、红色精神的弘扬有紧密的联系。但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开发利用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系统和有效的开发使用建议,这是相关领域的短板。因此,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将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形态、信息形态、精神形态三大类,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探讨。在明确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问等方式,了解井冈山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探讨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基于上述研究及现实存在的问题,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如下:培育核心素养,夯实融合基础;创新融合方式,发挥教育实效;运用教学智慧,化解融合难题;考虑学生发展,注重融合层次;推动各方协作,创设融合环境。在提出相关策略的过程中通过具体案例,将应用策略具体化。最后,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重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3)藏区乡村小学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亟待重视的藏族民间歌舞的艺术教育价值
        1.1.2 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
        1.1.3 藏族民间歌舞的教育价值重构
    1.2 文献综述
        1.2.1 学校教育视野下的民族民间歌舞研究
        1.2.2 藏族传统文化课程开发研究
        1.2.3 藏族民间歌舞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1.2.4 已有研究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藏族民间歌舞
        1.3.2 藏区乡村小学
        1.3.3 课程开发
        1.3.4 课程资源
    1.4 研究方法
        1.4.1 深度访谈法
        1.4.2 参与式观察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意义
    1.7 研究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及政策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2.1.2 后现代课程观
        2.1.3 集体记忆
    2.2 政策分析
3 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研究
    3.1 案例学校情况介绍
    3.2 访谈资料编码
    3.3 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利用现状
        3.3.1 民间歌舞课程以“乡村少年宫”为依托
        3.3.2 以藏族民间歌舞为主要课程内容
    3.4 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3.4.1 “民族文化是个好东西”
        3.4.2 “歌舞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3.4.3 “领导要重视才行”
        3.4.4 “为了去内地读书”
        3.4.5 “因为我是藏族人”
    3.5 藏族民间歌舞的教育价值探析
        3.5.1 获得参与式的审美体验
        3.5.2 契合学生发展的需求
        3.5.3 促进个体参与与社会交往
        3.5.4 建构民族情感与民族认同
4 学校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
    4.1 提升教师文化认识,更新舞蹈教育观念
    4.2 培养本土歌舞教师,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
    4.3 开发歌舞校本教材,分学段进行阶段教学
5 藏族民间歌舞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设想
    5.1 综合课程
    5.2 活动课程
结语
参考文献
    1.着作类
    2.期刊类
    3.学位论文
    4.其他类
致谢

(4)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荆楚文化资源概述
    一、荆楚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一)荆楚文化的内涵
        (二)荆楚文化的特点
    二、可运用的荆楚文化资源的内容
        (一)自然风光
        (二)人文景观
        (三)民俗风情
        (四)文学艺术
        (五)精神特质
第二章 荆楚文化资源应用于《文化生活》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荆楚文化资源应用于《文化生活》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家国情怀、综合素养、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
        (二)教师发展和教学创新的需要
        (三)学校特色文化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
    二、荆楚文化资源应用于《文化生活》教学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的多重保障
        (二)实践形式的多样化
第三章 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师对荆楚文化资源的运用状况
        (二)学生对荆楚文化资源的认知状况
    二、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四章 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及策略
    一、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二)特色性原则
        (三)综合性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二、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荆楚文化资源开发观
        (二)建立完善体系,对荆楚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开发
        (三)将荆楚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四)以荆楚文化为主题开展课外实践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书院文化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 ——以两广端溪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2.拓展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现实需要
        3.书院文化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
    (二)选题的意义
        1.研究意义
        2.实践意义
    (三)课题相关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3.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综述
        4.对两广端溪书院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二、地方传统书院文化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法与实施
    (二)问题与归因分析
三、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适度性原则
四、高中历史教学萃取与选用两广端溪书院文化课程资源
    (一)整合与提炼两广端溪书院的课程资源
        1.文本资源
        2.实物资源
        3.口述资源
        4.电子资源
    (二)突出两广端溪书院文化的主题内涵
        1.弘扬书院爱国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2.渗透书院教学文化,潜移默化育人
        3.关注书院修身文化,落实立德树人
        4.挖掘书院藏书文化,丰富文化底蕴
        5.审视书院管理文化,培养时代新人
        6.提炼书院伦理文化,培育和谐观念
五、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两广端溪书院文化的实施策略
    (一)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书院文化
        1.新课导入时的有机渗透
        2.教学拓展处的有机渗透
        3.试题命制时的有机渗透
    (二)历史活动课拓宽书院文化渗透的渠道
        1.运用图片展或手抄报
        2.举行演讲比赛活动
        3.举办专题讲座
        4.组织实地参观
        5.充分运用图书馆资源
结语
学生调查问卷
教师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源于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二)源于对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思考
        (三)源于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课程资源的相关研究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相关研究
        (三)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
        (四)广西民族地区幼儿语言特点的相关研究
        (五)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广西民族地区
        (二)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
        (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工具
        (五)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第1章 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一、文字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图书的投放和使用
        (二)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二、实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设施设备的投放和使用
        (二)区角材料的投放和使用
    三、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语言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二)师幼互动的状况
    四、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
        (二)网络课程资源的使用
第2章 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设置阅读区,但投放的图书数量不足
        (二)提供大型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设备的种类单一
        (三)师幼互动情况良好,但教师的教学支持能力不高
        (四)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但教师的信息素养较低
    二、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问题存在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资金支持与保障
        (二)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三)幼儿教师专业素养
第3章 改善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一、保障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增加图书的投放数量
        (一)加大资金的投入与支持,设置评价管理制度
        (二)提供充足的图书,完善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
    二、完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设备,创设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
        (一)增加基础设备的种类,建立语言课程资源库
        (二)布置丰富的文字环境,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三、强化教师语言课程资源的意识,提升开发利用的专业素养
        (一)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语言课程资源观
        (二)开展专业培训,提高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与参与的课题
致谢

(7)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
    (六)文献综述
一、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现状与问题
    (一)延安红色资源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方法
        4.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二)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分析
        1.学生对延安红色资源的全面认知较低
        2.教师对延安红色资源开发研究性较弱
        3.学校对延安红色资源开发引导性较少
二、利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延安红色资源的价值
    (一)培育学生形成红色基因的审美情怀
    (二)凝聚学生传承延安精神的爱国情怀
    (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性发展
三、延安红色资源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一)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1.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2.拓宽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3.推动学校特色化的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可行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协调性原则
        4.整合性原则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内容
        1.第一课走进红色延安——《我们的家乡》
        2.第二课感受圣地延安——《心中的延安》
        3.第三课探寻革命旧址——《杨家岭写生》
        4.第四课探寻革命旧址——《宝塔山写生》
        5.第五课探寻革命旧址——《枣园写生》
        6.第六课追溯木刻艺术——《老鲁艺版画印迹》
        7.第七课描绘红色肖像——《怀念伟人》
        8.第八课弘扬延安精神——《讲好延安故事》
        9.第九课延安美好明天——《新时代的延安》
四、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法
        1.学生合作探究法
        2.教师辅助引导法
        3.创设情境教学法
        4.实地写生教学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途径
        1.结合美术教材
        2.利用网络资源
        3.实施课外活动
五、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
    (一)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
        1.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2.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3.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六、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案例
    (一)研学专题《心中的延安》
        1.学情分析
        2.教学设计
        3.教学反思
    (二)创作专题《新时代延安》
        1.学情分析
        2.教学设计
        3.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高中生物学乡土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利用研究 ——以宁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基于生物学新课标的需要
        1.1.3 基于宁乡生物资源的现状
    1.2 研究意义
        1.2.1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2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1.2.3 弥补统一教材短板,拓展学生学习广度
        1.2.4 丰富宁乡课程资源,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课程资源
        2.1.2 生物学课程资源
        2.1.3 乡土课程资源
    2.2 理论基础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宁乡市高中生物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
    3.1 问卷设计
    3.2 调查对象与方法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教师基本信息
        3.3.2 课程资源认知程度
        3.3.3 乡土课程资源利用情况
        3.3.4 乡土课程资源利用问题及教师需求
    3.4 乡土课程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3.4.1 欠缺了解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论基础
        3.4.2 缺少整合乡土课程资源的时间和保障
        3.4.3 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缺乏方法和渠道
        3.4.4 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缺乏多方力量支持
    3.5 提高乡土课程资源利用效率的实施建议
        3.5.1 教育部门
        3.5.2 学校
        3.5.3 教师
第四章 宁乡市高中生物学乡土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利用
    4.1 农业
        4.1.1 生物防治
        4.1.2 田间管理
        4.1.3 绿肥
        4.1.4 稻花鱼
    4.2 畜牧业
        4.2.1 宁乡花猪
    4.3 旅游业
        4.3.1 灰汤温泉
        4.3.2 湖南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4.4 饮食文化
        4.4.1 沩山毛尖
        4.4.2 沩山香辣霉豆腐
    4.5 水域文化
        4.5.1 沩江
        4.5.2 黄材水库
第五章 宁乡市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教学案例设计
第六章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宁乡市高中生物学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9)基于NCBI数据库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生物信息数据库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重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物课程资源
        2.1.2 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1.3 NCBI数据库
    2.2 理论基础
        2.2.1 认知学习理论
        2.2.2 多元化智能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高中生物学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概况
        3.1.1 调查目的与调查内容
        3.1.2 调查对象
        3.1.3 问卷的发放与信效度检测
    3.2 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3.2.1 教师的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3.2.2 教师以生物信息数据库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3.3 问卷调查小结
第4章 基于NCBI数据库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4.1 生物信息数据库简介
    4.2 NCBI数据库资源优势
    4.3 NCBI数据库课程资源的开发
        4.3.1 NCBI数据库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4.3.2 NCBI数据库课程资源的开发成果
第5章 基于NCBI数据库开发成果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案例
    5.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学案例
        5.1.1 教学背景
        5.1.2 教学目标设计
        5.1.3 教学过程
    5.2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案例
        5.2.1 教学背景
        5.2.2 教学目标设计
        5.2.3 教学过程
    5.3 “人类遗传病”教学案例
        5.3.1 教学背景
        5.3.2 教学目标设计
        5.3.3 教学过程
第6章 基于NCBI数据库开发成果的评价与分析
    6.1 教师对开发成果的评价与分析
        6.1.1 问卷设计
        6.1.2 问卷调查结果与评价分析
    6.2 学生对开发成果的评价与分析
        6.2.1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设计与实验对象选择
        6.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2 基于NCBI数据库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利用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3 NCBI数据库辅助高中生物课堂效果评价量表
    附录4 “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应用 NCBI 数据库课程资源的教学思路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1.关于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2.关于红色文化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3.关于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红色文化资源
        2.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
    (二)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1.物质形态
        2.信息形态
        3.精神形态
    (三)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
        1.本源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2.数量众多与形式丰富的统一
        3.优质性与教育性相统一
二、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传承井冈山红色文化,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需要
        2.克服学科局限,发挥历史育人功能的需要
        3.贯彻新课标要求,树立新教材观的需要
        4.培育历史核心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二)可行性
        1.从外界条件来看
        2.从二者的契合度来看
        3.从生源角度来看
三、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一)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调查
        1.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2.调查内容
        3.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4.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5.教师访谈信息总结
    (二)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进一步融合的基础
        2.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教师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思想力和行动力有待提高
        4.融合方式缺乏创造性、层次性
        5.融合环境的缺失
四、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培育核心素养,夯实融合基础
        2.创新融合方式,发挥教育实效
        3.运用教学智慧,化解融合难题
        4.考虑学生发展,注重融合层次
        5.推动各方协作,创设融合环境
    (二)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典型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2.整体性与区域性的统一
        3.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学生问卷
附录B 教师访问提纲
致谢

四、重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行动研究[D]. 郑蒙蒙.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当代大学生中国革命精神培育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 卢蕊.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3]藏区乡村小学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研究[D]. 唐兆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姜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书院文化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 ——以两广端溪书院为例[D]. 黎克才.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广西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D]. 黎娟杏.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延安红色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研究[D]. 吴寒冬. 延安大学, 2021(11)
  • [8]高中生物学乡土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利用研究 ——以宁乡市为例[D]. 胡芳玲.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9]基于NCBI数据库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D]. 谢海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10]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 王青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