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初探

沪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初探

一、呼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莉[1](2020)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也由以往的物质需求转变为精神需求,因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流行。发展生态旅游业需要以生态学为基础,建立能够适应自然条件变化的生态旅游系统。但是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人们对于一些自然保护区造成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并损坏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本文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依据,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和规划的意义,并探究如何能更好地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和规划,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李昂[2](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何星[3](2020)在《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姚新涛[4](2019)在《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在国家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生态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产生了概念泛化、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生态敏感性较强,且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地。因此,在实践中更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环境、资源和景观等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实践,提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从而解决规划实践中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和景观破坏等问题,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4个部分。基础和理论研究对应第1、2、3章,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系统和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将资源、环境和景观的量化评价作为构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的基础,基本确定其概念体系、系统要素、研究方法和规划层次;实证研究对应第4、5章,通过AHP、PCA和SOM等量化评价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空间结构和环境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宏观区域级别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时序、空间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划定视野下的环境管控措施;应用研究对应第6、7章,运用RS、GIS等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和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共生理论,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湘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和景观视觉评价,以确定山地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和旅游设施的空间选址规划,并以此作为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物质性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使其既包含感性的艺术创造,又具有理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湘西地区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景观的评价结果: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体等级很高,但分布不均,集中在湘西南北两端,且交通连接度低;生态旅游的环境适宜性可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4个类型;八大公山的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小、破碎度较高、廊道连接性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及所提出的规划应对策略,可得到如下结论:宏观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应建立在资源、环境评价的基础之上,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开发时序、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管控等方面提出空间响应策略;中观景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需要以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并结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综合确定各旅游设施的存量规划;微观景点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山地景观视觉评价,综合确定设施的空间选址,并通过文化共生理论,构建反映本土文脉的设计策略。

刘永志,隋心,张童,朱道光,崔福星,倪红伟,杨立宾[5](2018)在《黑龙江呼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目前黑龙江呼中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生态旅游开发理论依据,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对保护区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依照生态旅游的规范进行环境质量控制、功能区划分以及旅游路线的开发。做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开展生态旅游,使游客亲身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提高环保意识。简单预测生态旅游发展前景,为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杨传鸣[6](2017)在《基于旅游感知的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项复杂的综合活动,森林旅游发展既涉及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又涉及到人类社会的福祉和发展,如果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就可能导致人地冲突,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森林旅游业而言,其可持续能力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环境质量、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质量;二是当地居民是否在旅游业发展中获益以及对旅游业的支持程度;三是旅游者是否在旅游过程中获得了体验价值。其中,旅游者和居民对旅游业的感知和态度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深入研究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性,本研究即以旅游感知理论为研究视角,以旅游者和居民为研究对象,在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旅游凝视以及利益相关者等理论的基础上,对森林旅游业的影响感知进行研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主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旅游目旅游者和居民的地人口学特征、旅游相关度、旅游影响及旅游感知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行了数理验证,在确立出最终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验证了旅游开发对旅游者和对居民的感知影响。结果显示:(1)三个案例地中居民与旅游者总体满意度均是小兴安岭雪乡地区最高,其次是伊春地区,排在第三是大兴安岭地区。居民满意度以正面感知为主,正面感知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正面支持感四个方面,其中经济正面感知载荷因子较高,说明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经济活动较为积极,居民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旅游者忠诚度也是小兴安岭雪乡地区最优。(2)应用结构方程对黑龙江省三个地区居民感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与假设基本吻合,居民正面感知对综合满意度有显着影响,进而对社区参与行为有显着影响,和预期估计相同。但是不同地区对各假设支持力度有差别,说明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管理模式对提高居民感知有重要作用。居民负面感知对居民综合满意度和社区参与行为没有显着负向关系,反而呈正向作用,这可能与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发展并从中获益,对负面影响感知弱,因此没有产生实质性的负向作用有关。(3)旅游者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模型检验结果与假设基本吻合,即三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感知、软件服务、硬件服务对旅游者满意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旅游者满意度对忠诚度也有显着影响,说明黑龙江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水平较预期高,其中软件服务对旅游者满意度影响最高。而旅游商品感知对旅游者总体满意度没有显着影响,这有可能与地区产品缺乏特色有关。本研究还在旅游感知的基础上构建了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型。在该模型中,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了四个维度——森林旅游资源、旅游目的地、旅游的综合效益、旅游活动主体。四个维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目的地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该模型阐释了旅游者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了目的地旅游开发的多元目标和人地关系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为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最后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本研究揭示了旅游业与旅游者和居民三者之间的路径关系,验证了森林旅游开发对目的地居民和旅游者的感知影响,也证明了从旅游感知的视角可以有效反映出旅游业的发展质量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调了在区域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考虑旅游者和居民感知态度的必要性,它是了解区域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指示器。对于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业而言,决策者、管理者和经营者应该深刻认识森林旅游开发与居民和旅游者之间紧密关系,分析旅游环境要素对旅游者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于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居民和旅游者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对森林旅游业做出科学的决策,并对其发展进行实时的调整。必要时要重新定位区域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在有效提高区域人类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耦合的基础上,通过维持和改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来提高当地社区的福祉。

吴静[7](2015)在《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这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游客生态责任意识和社区参与,力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可持续旅游形式也是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但是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存在于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许多正成为生态旅游开发热门场所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由于其相对原始独特的物种和自然景观资源十分脆弱,在开发利用时不可避免地与生态环境产生矛盾。如何认识在生态旅游过程当中,开发者、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及贡献,以及生态旅游中的主要成本,特别是资源与环境成本,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系统的分析生态旅游的效益和成本代价,不仅有利于生态旅游未来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协调发展的旅游经济关系。基于以上背景,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生态旅游的成本和效益加以计量和分析,是目前生态旅游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研究在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的成本效益分析为主线的全新视角,结合经济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对秦岭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现状进行了概述,针对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定性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一手调研数据以及二手统计资料分别对秦岭生态旅游的主要效益和主要成本进行了计量。其次,本研究从收益是一种发展,成本是一种责任的视角,拓展相关成本效益研究的内涵,在研究内容中一方面结合收益分析将旅游开发带来的区域和社区的贡献进行分析用以反映生态旅游的效益问题;另一方面从生态成本的角度对游客碳排放的生态成本加以研究,从而系统的反映旅游地潜在的成本问题。最后在整体的效益和成本代价分析的基础上,对现行的生态旅游政策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秦岭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由旅游从业部门、当地社区、招商企业、游客和其他相关团体共同构成了一个综合系统;自然景观多样性与人文景观多样性的有机组合是秦岭生态旅游资源的突出特点;秦岭生态旅游主要的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开发模式、社区参与模式、非政府组织和生态旅游区联盟模式。2.通过秦岭生态旅游主要效益分析发现:该地区的生态旅游主要效益为16.98亿元,总体表现为经济效益最多,其次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少。从社区居民生态旅游获益的视角来看:生态旅游作为一项生计策略已经产生了显着的生计结果,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同时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社区参与对居民生态旅游效益提升的驱动力不足,社区参与程度限制生态旅游效益的获取,导致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另外,秦岭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了显着的作用,生态旅游效益获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关联作用较强。3.对生态旅游主要成本的估算结果表明:秦岭生态旅游年投入的主要成本约合人民币2.52亿元;其中直接成本约为2.08亿元,约占总成本的82%,而社会和生态等间接成本的投入约为0.44亿元,仅占总成本的18%。在生态旅游的成本分析中,游客产生的碳排放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调查区域生态旅游一年共产生了3.53×1010g的C02排放,其中旅游交通是生态旅游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随着游客的增多导致碳排放量的加大,未来对保护区内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的生态成本也会进一步提升。4.从生态旅游效益和成本的关联分析可以看出,秦岭生态旅游整体的效益成本比约为6.56;其中不同层级政府的生态旅游收益成本比最大且净收益最多,是生态旅游最大的受益主体;其次是自然保护区与景区从业单位;而承担了较多的生态旅游成本的社区居民,却得到了非常少的生态旅游收益。从生态旅游产生的主要效益、成本的一般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的生态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旅游利益分配不均、生态旅游成本的承担不合理和景区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这几个方面。5.本研究基于生态旅游成本效益分析和生态旅游相关政策的梳理,指出秦岭生态旅游总体的开发管理还有待完善、生态旅游效益和成本的分配不均导致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以及生态旅游潜在成本易被忽视等问题,最后,具体给出了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可以说,本研究以一个典型区域生态旅游的成本效益系统分析,是对以往侧重某个方面,缺乏整体性研究的一个发展和创新。同时,将碳核算、可持续生计等方法引入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较以往相关研究是一个较大拓展,也更符合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大背景下对生态旅游的更深层次的研究。

王宇剑[8](2012)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与海洋、森林被广泛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本文在综合分析湿地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湿地资源数量、类型优势、分布特征以及该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找出了该地区目前湿地生态旅游所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建议。以加格达奇甘河湿地公园建设为实证,通过SWOT分析,显示加格达奇湿地生态旅游在该地区具有一定优势。结果显示,虽然大兴安岭地区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但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将湿地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及市场优势,加快大兴安岭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周延[9](2012)在《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将是未来我国生态建设的主要形式,将代替原有的生态管理方式,通过对区域生态功能的确定并以此作为区域开发、利用的规范依据。大兴安岭林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便进入了林业“两危”困局,在这之后一直在进行多种恢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尝试,2008年以后大兴安岭林区便以生态功能区为建设目标调整发展战略,在实施战略的几年里虽然各方面的发展都在取得进步,但多数是原有发展形式的延续,与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没有实质的联系。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于缺少区域的科学性总体发展思路,对建设模式缺乏必要的认知。本研究正是基于这种状况,将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明确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目标,并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纳入到同一个系统中进行规划。开展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研究,可以为大兴安岭林区的经济繁荣与生态平衡并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进而协调生态功能区区域发展中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平衡,最终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统计模型法、系统分析法和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将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进行提炼应用;对大兴安岭林区的整体和部分的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与总结;分析国内外在区域发展中生态功能区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将这些理论与经验归纳整合成模式类型,将区域生态建设的类型模式化:建立生态功能区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并将该体系与大兴安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指出大兴安岭建设生态功能区需解决的矛盾:构建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该模式须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及大兴安岭林区的现实要求:设计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运行体系,运行体系的建立旨在探索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建立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运行的保障体系,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保障建设模式可以更好的运行。本研究最终完成了所有的研究内容,创新了区域生态建设模式,在研究中深化和丰富生态功能区的相关内容,在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规范生态区域的开发秩序,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应用使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更加科学有序。总之,本文的研究为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为政府制定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提供了科学翔实的依据,为增强建设模式运行的效果和改善林区社会民生、为顺利建设生态功能区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

鲁小波,陈晓颖[10](2011)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总结我国近年来有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并且明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对近10 a来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科研论文进行检索和整理,并进行分析。综合来看,2000—2009年的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区域综合研究及实践研究三大方面。近10 a来取得的成就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同时也存在5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步解决。

二、呼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呼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2.4.2 技术路线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4.1.2 测度模型框架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5.1.2 产业结构层面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5.1.4 区位条件层面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5.3.2 引力核心模式
        5.3.3 产销基地模式
        5.3.4 精明收缩模式
        5.3.5 职能置换模式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湘西地区
        1.2.2 山地生态旅游
        1.2.3 生态旅游规划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4.1.1 文献分析法
        1.4.1.2 演绎法
        1.4.1.3 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模型(SOM)
        1.4.1.4 问卷调查法
        1.4.1.5 基于ARCGIS10.2 软件平台的空间数据统计和分析
        1.4.1.6 基于RS技术遥感影像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2.1.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1.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2.1.1.2 生态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2.1.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2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2.1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2.1.2.2 国内生态旅游的概念
        2.1.2.3 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3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1.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1.3.2 基于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2.2.1 国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2.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进展
        2.2.2 国内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
        2.2.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2.3.1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2.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发展趋势
    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1.1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2.3.1.2 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2.3.1.3 景观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2 文化生态学理论
        2.3.2.1 文化生态学的原理
        2.3.2.2 文化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2.3.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4 资源环境科学理论
        2.3.4.1 资源环境学概念及起源
        2.3.4.2 资源环境学在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构建
    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3.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3.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的构架
    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关系
        3.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
        3.2.1.1 客源系统中游客体验的相关概述
        3.2.1.2 支撑系统中的生态旅游策划
        3.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目的地系统和特殊系统
        3.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结构
    3.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3.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3.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3.4 基于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要素
        3.4.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3.4.1.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3.4.1.2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量化评价的类型
        3.4.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综合评价
        3.4.2.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3.4.2.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其主体功能区划
        3.4.2.3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
        3.4.3 基于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和设计
        3.4.3.1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3.4.3.2 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在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选址的应用
        3.4.3.3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转型升级
    3.5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规划
        3.5.1 社区参与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阶段
        3.5.2 社区参与到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保障性措施
        3.5.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环境解说规划
        3.5.3.1 环境解说规划的概念及必要性
        3.5.3.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解说规划系统要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规划响应
    4.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4.1.1 湘西区位及资源统计
        4.1.1.1 湘西区位简介
        4.1.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统计
        4.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4.1.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内容
        4.1.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4.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和特征
        4.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4.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
        4.2.1 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
        4.2.1.1 评价原则
        4.2.1.2 评价内容
        4.2.2 评价方法
        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及评价标准
        4.2.3.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4.2.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4 本节小结
    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评价研究
        4.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4.3.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3.2.1 数据来源
        4.3.2.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分析
        4.3.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类型特征
        4.3.3.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均衡特征
        4.3.3.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密度特征
        4.3.3.4 生态旅游资源交通结构特征
        4.3.4 相关结论
    4.4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响应和保护策略
        4.4.1 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4.4.1.1 生态旅游概念不清晰导致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4.4.1.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弱,开发同质性强
        4.4.1.3 无序无度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4.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规划响应
        4.4.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开发时序规划
        4.4.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竞合策略
        4.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交通优化措施
        4.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协调机制
        4.4.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政策协调
        4.4.3.2 制定严格明确的法律和管理体系
        4.4.3.3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保护的成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量化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5.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及现状
        5.1.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
        5.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内部环境现状
        5.1.2.1 湘西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5.1.2.2 湘西人文生态旅游环境
        5.1.2.3 湘西经济生态旅游环境
        5.1.2.4 湘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
        5.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环境现状
        5.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政治环境
        5.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经济环境
        5.1.3.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社会环境
    5.2 基于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1 生态旅游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5.2.1.1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5.2.1.2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5.2.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5.2.2.1 评价方法
        5.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3 指标选取及量化统计
        5.2.3.1 指标选取
        5.2.3.2 指标量化统计
        5.2.4 数据分析
        5.2.4.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5.2.4.2 山地生态旅游气候环境舒适性评价
        5.2.4.3 山地生态旅游NDVI分析
        5.2.5 评价结果
        5.2.5.1 不适宜区域
        5.2.5.2 低适宜区域
        5.2.5.3 中适宜区域
        5.2.5.4 高适宜区域
        5.2.6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6.1 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关系
        5.2.6.2 湘西山地主体功能区及亚体旅游景观划分
        5.2.6.3 生态红线划定视角下的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5.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
        5.3.1 区位简介及数据来源
        5.3.1.1 研究区域
        5.3.1.2 数据来源
        5.3.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
        5.3.2.1 评价指标选取
        5.3.2.2 评价方法
        5.3.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与分析
        5.3.3.1 旅游空间容量
        5.3.3.2 旅游生态容量
        5.3.3.3 旅游心理容量
        5.3.3.4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5.3.4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策略
        5.3.4.1 外部宏观调控
        5.3.4.2 内部管理调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规划布局及具体设计研究
    6.1 景观格局评价视角下的山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6.1.1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6.1.1.1 社会经济环境
        6.1.1.2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6.1.1.3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6.1.2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6.1.2.1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6.1.2.2 研究方法及数据提取
        6.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6.1.3.1 景观要素构成
        6.1.3.2 景观异质性特征
        6.1.3.3 景观多样性特征
        6.1.4 存在问题及调整优化
        6.1.4.1 存在问题
        6.1.4.2 调整优化
        6.1.5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6.1.5.1 生态旅游景观斑块布局
        6.1.5.2 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布局
        6.1.5.3 生态旅游景观空间结构及功能划分
    6.2 基于景观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规划设计
        6.2.1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2.2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空间选址研究
        6.2.2.1 游览设施空间选址的研究方法
        6.2.2.2 研究区域游览设施现状及备选样地的确定
        6.2.2.3 备选地址的景观视觉评价
        6.2.2.4 游览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6.2.3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材料选择
        6.2.4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外观设计
        6.2.4.1 游步道设计
        6.2.4.2 休息亭设计
        6.2.4.3 水榭设计
        6.2.4.4 观景台设计
    6.3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核心观点
        6.3.1.1 文化生态学的诞生及定义
        6.3.1.2 文化生态学的内在结构及表现形式
        6.3.2 本土文化景观要素的整理和分析
        6.3.2.1 文化生态景观要素整理
        6.3.2.2 聚落景观的空间分析
        6.3.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原则及方法
        6.3.3.1 设计原则
        6.3.3.2 设计方法
        6.3.4 保护区内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4.1 游客中心设计
        6.3.4.2 生态旅馆
        6.3.4.3 环保厕所
        6.3.4.4 餐饮设施规划
        6.3.4.5 购物设施
        6.3.4.6 景观标识设施
        6.3.5 保护区外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5.1 酉水简介
        6.3.5.2 演绎多元文化共生导向下的景观空间结构
        6.3.5.3 再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节点
    6.4 八大公山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规划
        6.4.1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4.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及现状
        6.4.2.1 八大公山基础设施现状
        6.4.3 八大公山交通设施规划
        6.4.3.1 八大公山外部交通规划
        6.4.3.2 八大公山景区内部交通规划
        6.4.3.3 景区内部交通设施设计
        6.4.4 八大公山给水排水规划
        6.4.4.1 八大公山给水预测及水源
        6.4.4.2 八大公山排水预测及处理方案
    6.5 保护区环境教育导向下的解说设施规划设计
        6.5.1 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设施现状及问题
        6.5.2 基于SMRM模型的解说设施规划系统
        6.5.2.1.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环境解说——“为什么解说”
        6.5.2.2 解说受众分析——“为谁解说”
        6.5.2.3 解说内容分析——“解说什么”
        6.5.2.4 解说设施的选择——“如何解说”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和评估
    7.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概述
        7.1.1 概念辨析
        7.1.1.1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
        7.1.1.2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
        7.1.1.3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关系
        7.1.2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容
    7.2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管理
        7.2.1 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管理
        7.2.1.1 规划编制组织
        7.2.1.2 规划编制程序
        7.2.1.3 规划评审
        7.2.2 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7.2.2.1 组织管理
        7.2.2.2 人才建设
        7.2.2.3 法律法规
        7.2.3 生态旅游规划监督管理
        7.2.3.1 制定全面严格的监督机制
    7.3 山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7.3.1 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参与概述
        7.3.1.1 社区参与的缘起及概念
        7.3.1.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意义
        7.3.1.3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及方式
        7.3.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7.3.2.1 八大公山社区参与的问题
        7.3.2.2 八大公山居民社区参与的态度
        7.3.3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对策研究
        7.3.3.1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决策
        7.3.3.2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
        7.3.3.3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7.3.3.4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
        7.3.4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7.3.4.1 教育培训保障
        7.3.4.2 组织制度保障
        7.3.4.3 法律法规保障
    7.4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相结合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评估策略研究
        7.4.1 传统旅游规划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7.4.2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估方法及数据来源
        7.4.3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4.3.1 规划评估内容
        7.4.3.2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的结果、结论和展望
    8.1 论文结果与结论
    8.2 局限性及展望
        8.2.1 研究局限性
        8.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黑龙江呼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 保护区基本情况
2 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
    2.1 规划的原则
    2.2 绿化美化规划
    2.3 废物处理规划
3 保护区旅游资源评价
    3.1 保护区生态旅游优势
    3.2 客源和市场分析
    3.3 旅游效益分析
    3.4 环境质量控制
4 生态旅游项目规划
    4.1 旅游项目
        4.1.1 森林游览区
        4.1.2 野营探险区
        4.1.3 科考宣教区
        4.1.4 生产经营区
        4.1.5 民俗旅游区
        4.1.6 康体度假区
        4.1.7 运动休闲区
        4.1.8 接待服务区
    4.2 旅游路线
        4.2.1 外部旅游线路
        4.2.2 保护区内旅游线路
5 生态旅游发展前景预测

(6)基于旅游感知的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述评
        1.3.1 居民感知研究述评
        1.3.2 旅游者感知研究述评
        1.3.3 森林旅游研究述评
        1.3.4 可持续旅游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森林旅游
        2.1.1 森林的定义
        2.1.2 森林旅游定义
    2.2 旅游感知
        2.2.1 感知定义与分类
        2.2.2 旅游感知定义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2 社区共管理论
        2.3.3 涵化理论
        2.3.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5 旅游凝视理论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发展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黑龙江省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野生动植物资源
        3.1.3 交通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3.4 研究地选择
        3.4.1 大兴安岭森林旅游区
        3.4.2 伊春森林旅游区
        3.4.3 雪乡国家森林公园
    3.5 数据获取方法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满意度及参与行为关系研究
    4.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方法
        4.1.1 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
        4.1.2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步骤
    4.2 森林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满意度及参与行为关系模型和假设
        4.2.1 模型构建
        4.2.2 假设提出
    4.3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实证研究
        4.3.1 雪乡地区居民旅游感知
        4.3.2 大兴安岭地区的居民旅游感知
        4.3.3 伊春地区居民旅游感知
        4.3.4 案例地综合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感知、满意度与忠诚度关系研究
    5.1 森林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感知、满意度与忠诚度关系模型和假设
        5.1.1 模型构建
        5.1.2 假设提出
    5.2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感知实证研究
        5.2.1 雪乡地区旅游者感知
        5.2.2 大兴安岭地区旅游者感知
        5.2.3 伊春地区旅游者感知
        5.2.4 案例地综合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旅游感知的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6.1 旅游感知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6.2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6.2.1 评价方法
        6.2.2 评价过程
        6.2.3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6.3 基于旅游感知的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旅游感知的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7.1 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7.2 构建基于旅游感知的旅游者与居民行为管理体系
        7.2.1 构建旅游感知体验场
        7.2.2 引导正确的旅游感知
        7.2.3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旅游者感知价值
        7.2.4 旅游者行为管理
        7.2.5 居民的感知提升与管理
    7.3 基于旅游感知的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开发对策
        7.3.1 塑造鲜明的北方森林旅游品牌形象
        7.3.2 加强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开发
        7.3.3 加快森林健康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7.3.4 开发多元化的森林旅游产品
        7.3.5 选择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
    7.4 基于旅游感知的森林旅游可持续保障措施
        7.4.1 协调好发展与保护间的关系
        7.4.2 加强森林景区安全保障
        7.4.3 建立多层次人才保障体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居民旅游感知调查问卷
附录B 旅游者感知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域
        1.5.1 数据来源
        1.5.2 研究区域
    1.6 可能的研究创新
2 研究基础与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态旅游
        2.1.2 森林生态旅游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
        2.3.2 生态旅游效益评价研究
        2.3.3 生态旅游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研究
        2.3.4 生态旅游开发管理问题研究
        2.3.5 研究评述
    2.4 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2.4.1 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
        2.4.2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追求与约束
        2.4.3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2.4.4 政府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责任和义务
    2.5 本章小结
3 秦岭生态旅游现状及开发模式分析
    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
        3.1.1 世界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
        3.1.2 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
    3.2 秦岭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2.1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2.2 生态旅游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3 秦岭生态旅游资源及特点
        3.3.1 生态旅游资源情况
        3.3.2 生态旅游资源特点
    3.4 秦岭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3.4.1 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开发模式
        3.4.2 社区参与模式
        3.4.3 非政府组织和生态旅游区联盟的开发模式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
    4.1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的内涵
        4.1.1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的概念界定
        4.1.2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内涵分析
    4.2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的基本构成
        4.2.1 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
        4.2.2 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
        4.2.3 生态旅游的生态效益
        4.2.4 生态旅游不同效益的关联分析
    4.3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的指标和方法选择
        4.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与方法
        4.3.2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方法及指标说明
    4.4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
        4.4.1 生态旅游经济效益计量
        4.4.2 生态旅游社会效益计量
        4.4.3 生态旅游生态效益计量
    4.5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结果分析
    4.6 秦岭生态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评估
        4.6.1 研究方法
        4.6.2 数据来源
        4.6.3 游憩价值估算
    4.7 本章小结
5 秦岭生态旅游对社区及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的效益分析
    5.1 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
        5.1.1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现状
        5.1.2 基于SEM的农家乐经营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5.2 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生计的影响
        5.2.1 生计结果的指标体系构建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2.3 生计结果分析
    5.3 生态旅游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5.3.1 生态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5.3.2 生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
    5.4 基于贡献的生态旅游效益问题
        5.4.1 社区参与对居民生态旅游效益提升的驱动力不足
        5.4.2 生态旅游效益获取与地区经济发展相互作用
    5.5 本章小结
6 秦岭生态旅游主要成本计量
    6.1 生态旅游成本内涵
        6.1.1 成本的定义
        6.1.2 生态旅游成本概念界定
    6.2 生态旅游主要成本的主要构成
    6.3 生态旅游成本计量的指标和方法选择
        6.3.1 成本计量的指标体系构建
        6.3.2 成本计量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6.4 生态旅游成本计量
        6.4.1 生态旅游经济成本计量
        6.4.2 生态旅游社会成本计量
        6.4.3 生态旅游生态成本计量
    6.5 成本计量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秦岭生态旅游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成本分析
    7.1 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构成因子分析
        7.1.1 旅游交通
        7.1.2 旅游住宿
        7.1.3 旅游餐饮
        7.1.4 旅游活动
    7.2 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评估方法
        7.2.1 “自下而上”法
        7.2.2 “自上而下”法
    7.3 秦岭生态旅游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量初步估算
        7.3.1 研究框架
        7.3.2 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
        7.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7.3.4 秦岭生态旅游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估算结果分析
    7.4 主要研究结论
        7.4.1 主要结论
        7.4.2 生态成本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的关联分析
    8. 成本和效益比较分析
        8.1.1 计量结果分析
        8.1.2 计量结果的误差分析
    8.2 生态旅游经营的外部性分析
    8.3 收益与相关利益者关联分析
        8.3.1 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
        8.3.2 生态旅游受益者分析
    8.4 成本与相关责任主体分析
        8.4.1 成本承担者
        8.4.2 成本与成本承担者分析
    8.5 利益相关者效益和成本的对比分析
    8.6 基于成本和效益比较的生态旅游问题分析
        8.6.1 利益分配不均
        8.6.2 成本的承担不合理
        8.6.3 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8.7 本章小结
9 生态旅游政策问题及政策优化
    9.1 现行生态旅游政策概述
        9.1.1 主要的资源保护政策
        9.1.2 主要的开发管理政策
        9.1.3 主要问题分析
    9.2 秦岭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分析
        9.2.1 秦岭生态旅游总体的开发管理还有待完善
        9.2.2 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的分配不均导致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
        9.2.3 生态旅游潜在成本易被忽视
    9.3 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优化
        9.3.1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政策优化
        9.3.2 提升生态旅游效益的政策优化
        9.3.3 控制生态旅游成本的政策优化
    9.4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和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目录清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8)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2.1 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2.1.1 生态旅游的产生及发展概况
        2.1.2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现状与动态
    2.2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2.2.1 湿地的定义
        2.2.2 湿地的分类
        2.2.3 湿地生态旅游的内涵
3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基础理论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概念及基本观点
        3.1.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2 生态学理论
4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
    4.1 大兴安岭地区概况
        4.1.1 地理位置及区划说明
        4.1.2 地貌概况
        4.1.3 土壤概况
        4.1.4 气候、水文概况
        4.1.5 经济发展概况
    4.2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资源概况
        4.2.1 湿地类型、面积及分布
        4.2.2 重点湿地概况
        4.2.3 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概况
    4.3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4.3.1 旅游资源概况
        4.3.2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4.3.3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5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的潜力分析
    5.1 优势分析
        5.1.1 丰富的生物资源
        5.1.2 交通便利
        5.1.3 特色的旅游资源
    5.2 劣势分析
        5.2.1 春季旅游受限
        5.2.2 接待能力及宣传意识薄弱
    5.3 机遇分析
        5.3.1 政策机遇
        5.3.2 市场机遇
    5.4 挑战分析
        5.4.1 市场挑战
        5.4.2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
    5.5 小结
    5.6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6 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实证分析——以加格达奇甘河湿地公园为例
    6.1 加格达奇甘河湿地公园开发条件分析
        6.1.1 湿地公园概况
        6.1.2 旅游资源评价
    6.2 加格达奇甘河湿地公园开发的整体思路
        6.2.1 开发现状
        6.2.2 甘河湿地公园 SWOT 分析
7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可能给大兴安岭地区带来的影响
    7.1 经济影响
        7.1.1 积极影响
        7.1.2 消极影响
    7.2 社会影响
        7.2.1 积极影响
        7.2.2 消极影响
    7.3 生态环境影响
        7.3.1 积极影响
        7.3.2 消极影响
8 结论
    8.1 结论与建议
    8.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9)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建设相关理论
        2.1.1 生态系统理论
        2.1.2 生态经济理论
        2.1.3 生态建设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2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2.2.1 区域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3 系统工程理论
        2.3.1 复杂系统及其研究方法
        2.3.2 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典型区域生态建设模式比较分析
    3.1 国外典型区域生态建设特点分析
        3.1.1 巴西热带雨林地区的生态建设
        3.1.2 美国五大湖湿地的生态建设
        3.1.3 德国埃朗根的生态城市建设
    3.2 中国典型区域生态建设特点分析
        3.2.1 福建森林的生态建设
        3.2.2 鄱阳湖湿地的生态建设
        3.2.3 扬州的生态城市建设
    3.3 国内外典型模式的比较
    3.4 国内外典型生态建设模式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现状与矛盾分析
    4.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区域环境
    4.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情况及分析
        4.2.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状况
        4.2.2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4.2.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4.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效应综合评价
        4.3.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效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2 评价过程
        4.3.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综合评价结果
    4.4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矛盾分析
        4.4.1 目标模糊与功能区建设的矛盾
        4.4.2 社保体系与新城镇居民社保需求的矛盾
        4.4.3 财政供给与资金需求的矛盾
        4.4.4 经济基础与生态发展需求的矛盾
        4.4.5 体制与发展的矛盾
    4.5 本章小结
5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构建与机理分析
    5.1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目标
    5.2 构建建设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2.1 构建建设模式的指导思想
        5.2.2 构建建设模式的基本原则
    5.3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确定
        5.3.1 生态建设模式的对比
        5.3.2 构建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
        5.3.3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特征分析
    5.4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机理分析
        5.4.1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的内部机理分析
        5.4.2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的外部机理分析
        5.4.3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的信息回馈机理
        5.4.4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的平衡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的运行
    6.1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第一阶段的运行
        6.1.1 模式运行的目标
        6.1.2 模式运行的主要方式
        6.1.3 模式运行的措施
    6.2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第二阶段的运行
        6.2.1 模式运行的目标
        6.2.2 模式运行的主要方式
        6.2.3 模式运行的措施
    6.3 动态效益共赢模式第三阶段的运行
        6.3.1 模式运行的目标
        6.3.2 模式运行的主要方式
        6.3.3 模式运行的措施
    6.4 本章小结
7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运行的保障体系
    7.1 政策保障体系
        7.1.1 政策矩阵构成
        7.1.2 生态功能区保障政策的特征
        7.1.3 生态功能区政策保障内容
    7.2 体制机制保障体系
    7.3 智力保障体系
        7.3.1 建立人力资源制度体系
        7.3.2 健全激励制度
        7.3.3 建立并形成竞争机制
    7.4 资金保障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 研究内容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基本理论
        2.1.2 规划理论
        2.1.3 相关指标体系
    2.2 区域综合研究
        2.2.1 全国尺度自然保护区
        2.2.2 省域自然保护区
    2.3 实践分析
        2.3.1 资源调查与评价
        2.3.2 可行性和原则分析
        2.3.3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4 旅游者研究
        2.3.5 社区参与研究
        2.3.6 管理研究
3 结论
    3.1 研究成就
    3.2 存在的问题

四、呼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J]. 王莉. 现代农业研究, 2020(11)
  •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D]. 何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4]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D]. 姚新涛. 天津大学, 2019(06)
  • [5]黑龙江呼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J]. 刘永志,隋心,张童,朱道光,崔福星,倪红伟,杨立宾.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05)
  • [6]基于旅游感知的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杨传鸣. 东北农业大学, 2017(12)
  • [7]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研究[D]. 吴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8]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 王宇剑.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9]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模式研究[D]. 周延. 东北林业大学, 2012(11)
  • [10]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 鲁小波,陈晓颖.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03)

标签:;  ;  ;  ;  ;  

沪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