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苷阻断小鼠海马CA_1神经元钠电流

芍药苷阻断小鼠海马CA_1神经元钠电流

一、Blockade of paeoniflorin on sodium current in mouse hippocampal CA_1 neurons(论文文献综述)

秦高凤[1](2021)在《参枝苓口服液调控脑葡萄糖代谢对AD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痴呆的主要类型,其复杂的病因病机,导致逆转和根治AD的药物研发不尽人意,AD发病的初始事件更值得关注。脑葡萄糖代谢和转运障碍是影响认知功能的初始事件,AD不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也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AD属于中医“痴呆”的范畴,发病机理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指五脏亏虚,标实是指痰浊血瘀。“心主血脉”“心为火脏”心脏为身体供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葡萄糖作为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某种意义而言“从心脾论治”痴呆与能量代谢相关联,作为AD特征病理改变的Aβ斑块属于有形之邪其产生多责之于痰浊血瘀。针对参枝苓口服液(参枝苓)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是否通过改善脑葡萄糖代谢障碍值得探讨。目的:本研究基于脑葡萄糖代谢机制,通过整体动物实验探讨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葡萄糖代谢(摄取、转运、酵解),以及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InR/PI3K/Akt/GSK3β在脑葡萄糖代谢中的作用;体外细胞实验采用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相对应的Aβ42损伤的SH-SY5Y细胞拟AD体外模型探讨PI3K/Akt/GSK3β通路以及通路阻断后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调控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参枝苓改善脑葡萄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1)分组给药:随机将45只雄性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分为模型组(0.5%CMC)、多奈哌齐组(0.92mg/kg/d)和参枝苓组(2.9 ml/kg/d),每组各15只;对照组为15只同月龄C57BL/6J小鼠(同模型组),连续灌胃3个月。(2)行为学评价:Morris水迷宫、跳台及Y迷宫评价参枝苓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的影响。(3)特征性病理评价:HE、免疫组化染色、WB评价参枝苓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特征性病理改变的影响。(4)超微结构观察: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微血管、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5)Micro-PET检测:小鼠海马,颞叶、顶叶、额叶、后扣带回和内嗅皮层18F-FDG的标准摄取值,比较各组小鼠脑葡萄糖摄取差异。(6)免疫组化、WB检测:观察参枝苓对APP/PS1小鼠胰岛素信号转导InR/PI3K/Akt/GSK3β通路、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GLUT3表达变化。(7)RT-qPCR检测:观察参枝苓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胰岛素信号转导InR/PI3K/Akt/GSK3β通路、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以及糖酵解关键酶的影响。2.体外实验:(1)中药非靶标代谢组学:质谱分析采用UHPLC-QE-MS鉴定参枝苓及其含药血清的有效成分。(2)Aβ42损伤细胞模型建立:Aβ42损伤SH-SY5Y细胞拟AD体外模型的建立。(3)细胞时效、量效曲线测定:采用CCK8筛选参枝苓含药血清对SH-SY5Y细胞的安全和有效剂量。(4)WB、RT-qRCR、免疫荧光检测:利用WB、RT-qRCR、免疫荧光研究参枝苓含药血清对Aβ42损伤SH-SY5Y细胞PI3K/Akt/GSK3β通路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影响。(5)WB检测:利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及GSK3β抑制剂LY2090314确认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在葡萄糖代谢和转运中的调控作用。结果:1.体内实验结果:(1)行为学检测结果:Y迷宫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自发交替率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小鼠自发交替率增高(P<0.05)。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测试的第3~5天,模型组小鼠平均游泳距离和平均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比增加(P<0.01);测试的第4天多奈哌齐和参枝苓组小鼠平均游泳距离和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比减少(P<0.05)。撤台后,模型组小鼠穿越平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较对照组减少(P<0.01);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较模型组比增加(P<0.05或P<0.01)。跳台结果显示,学习阶段和记忆巩固阶段模型组小鼠较对照组比错误次数增多,潜伏期缩短(P<0.05);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较模型组比,错误次数减少,潜伏期增加(P<0.05)。(2)特征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小鼠海马和皮层的Aβ斑块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海马和皮层Aβ斑块和Aβ42蛋白表达减少(P<0.05,P<0.01);WB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小鼠海马和皮层Aβ42蛋白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海马和皮层Aβ42蛋白表达显着减少(P<0.01)。(3)超微结构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固缩,神经元内线粒体破碎、嵴断裂,微血管和星形胶质细胞明显的水肿、变形;参枝苓和多奈哌齐组与模型组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Micro-PET结果:各组小鼠海马和皮层(顶叶、颞叶、额叶、内嗅皮层、后扣带回区)葡萄糖摄取情况,模型组小鼠脑区葡萄糖摄取呈现降低趋势,参枝苓组则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5)免疫组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InR、IRS2、PI3K、p-PI3K、Akt、p-GSK3β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多奈哌齐和参枝苓组上述指标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P<0.05或P<0.01);而GSK3β阳性细胞数模型组明显增多(P<0.01),多奈哌齐和参枝苓组GSK3β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对照组比,模型组海马GLUT3阳性细胞数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多奈哌齐和参枝苓组海马GLUT3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6)WB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海马PI3K、Akt、p-Akt、p-GSK3β均降低,其中PI3K、p-Akt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多奈哌齐和参枝苓组上述蛋白均有增高,其中p-Akt、p-GSK3β显着升高(P<0.05或P<0.01)。而海马GSK3β蛋白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奈哌齐和参枝苓组GSK3β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对照组比模型组海马GLUT1、GLUT3蛋白表达降低,其中GLUT1、GLUT3降低有显着差异(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海马GLUT1、GLUT3蛋白表达增高,其中GLUT1蛋白表升高有显着差异(P<0.01),参枝苓海马GLUT3蛋白表达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7)RT-qPCR 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 InR mRNA、IRS2 mRNA、GSK3βmRNA、GLUT1mRNA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多奈哌齐和参枝苓组InR mRNA、IRS2 mRNA、GSK3βmRNA、GLUT1 mRNA 均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模型组海马葡萄糖代谢关键酶HK1mRNA、COXIV mRNA、ATPase mRNA、AMPK mRNA的表达均降低,其中COXIV mRNA、AMPK mRNA下降显着(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枝苓组HK1 mRNA、COXIV mRNA、ATPase mRNA、AMPK mRNA的表达不同程度上调(P<0.05或P<0.01)。2.体外实验结果:(1)中药非靶标代谢组学结果:本研究通过UHPLC-QE-MS技术鉴定出参枝苓46种入血成分。(2)细胞时效、量效曲线结果:通过CCK8、细胞流式技术及细胞形态学实验最终确定5 μM老化的Aβ42孵育细胞的时间48 h建立拟AD体外模型。CCK8法筛选参枝苓含药血清对Aβ42损伤SH-SY5Y细胞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为15%含药血清干预48h。(3)WB结果:Aβ42损伤的SH-SY5Y细胞PI3K/Akt/GSK3β通路相关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表达下降。其中PI3K、Akt、p-Akt、GLUT1、GLUT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参枝苓含药血清可改善胰岛素信号通路PI3K/Akt/GSK3β相关蛋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表达,其中Akt、p-Akt、GLUT1、GLUT3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使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GSK3β抑制剂LY2090314及两种抑制剂的联合应用,都可不同程度的逆转参枝苓含药血清上调GLUT1、GLUT3蛋白表达的情况。(4)RT-qPCR 结果:Aβ42 损伤的 SH-SY5Y 细胞可下调 PI3K mRNA、Akt mRNA、GSK3β mRNA、GLUT1 mRNA、GLUT3β mRNA 表达,其中 AktmRNA、GSK3βmRNA、GLUT1 mRNA、GLUT3β mRNA 下调显着(P<0.05 或P<0.01);参枝苓含药血清可上调上述基因表达,其中AktmRNA、GSK3βmRNA、GLUT1 mRNA、GLUT3β mRNA 上调显着(P<0.05 或P<0.01)。结论:通过改善脑葡萄糖摄取、转运和酵解可能是参枝苓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途径,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改善AD早期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障碍相关。

姜媛[2](2021)在《马钱子毒性成分士的宁致大鼠神经毒性易感蛋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马钱子毒性成分士的宁致大鼠神经毒性的作用及其毒性易感机制,筛选得到毒性易感标志物并进行验证,为马钱子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马钱子生物碱的急性毒性动物实验:观察马钱子主要成分士的宁及马钱子碱的急性毒性作用,不同剂量单次灌胃给药,观察记录大鼠的毒性反应并统计死亡数量,采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2.士的宁的神经毒性动物实验: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及士的宁组(STR),STR组单剂量给予士的宁溶液,CG组灌胃同等体积双蒸水,观察大鼠给药后的毒性反应,根据改良Racine量表进行毒性评分,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神经元病理变化,Elisa法测定海马、纹状体及皮质组织中ROS、MDA、SOD及GSH水平。3.筛选潜在的士的宁致神经毒性易感标志蛋白:建立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海马、纹状体及皮质组织中士的宁的浓度,根据改良Racine量表进行毒性评分,Elisa法测定海马、纹状体、皮质组织中ROS、MDA、SOD及GSH水平,蛋白组学分析肝脏及十二指肠中CYP450酶、UGT酶及ABC转运酶的表达水平,将各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与神经毒性显着相关的蛋白作为潜在的士的宁毒性易感标志蛋白。4.易感标志蛋白CYP3A1的验证:采用苯巴比妥钠及酮康唑制备CYP3A1酶活性差异的大鼠模型,单剂量灌胃士的宁后,根据Racine量表进行毒性评分,测定大鼠肝脏中Cyp3a1的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神经元病理变化,测定大鼠血浆药物浓度及海马、纹状体、皮质组织中士的宁的浓度和ROS、MDA、SOD、GSH水平。结果:1.急性毒性动物实验结果:计算得到士的宁的大鼠LD50为6.851mg/kg,马钱子碱的大鼠LD50为337.814mg/kg,选择士的宁作为马钱子代表性的毒性指标成分深入研究。2.纹状体和皮质可能是士的宁的主要靶位:单剂量口服士的宁可诱导大鼠出现癫痫、惊厥等反应,与CG组比较,STR组大鼠的神经毒性评分明显增加,纹状体中纹状小体数量减少且形状模糊,纹状体及皮质组织中ROS、MDA、SOD及GSH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士的宁致神经毒性的潜在易感标志蛋白:大鼠给药后神经毒性评分结果与皮质组织内士的宁浓度呈显着性正相关,纹状体组织中MDA、SOD、GSH水平分别与士的宁浓度呈显着性负相关,血浆内士的宁浓度与海马、纹状体及皮质组织内士的宁浓度呈显着性正相关,提示肝代谢与肠吸收可能是士的宁致神经毒性的易感机制。血浆内士的宁浓度与肝脏中CYP3A1、CYP3A18、CYP3A62、CYP2B3、CYP2C12、CYP2C13、CYP2C70、CYP2D1、CYP2D3、CYP2D10、CYP4F1、CYP4F4、CYP2T1、ABCA6、ABCA8、ABCB7、UGT1A5、UGT1A7C、UGT2B35酶的表达水平呈显着性负相关,与十二指肠中CYP51A1、ABCF2、ABCA3酶的表达水平呈显着性正相关,这22种蛋白可作为潜在的士的宁致神经毒性易感标志蛋白。4.CYP3A1是士的宁致神经毒性的易感标志蛋白:预先给予苯巴比妥钠可明显上调大鼠肝脏中Cyp3a1表达水平,与STR组比较,大鼠的神经毒性评分结果明显降低,纹状小体无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血浆、海马、纹状体及皮质组织中士的宁的暴露量减少,ROS、MDA、SOD及GSH水平明显降低。预先给予酮康唑可明显下调大鼠肝脏中Cyp3a1表达水平,与STR组比较,大鼠的神经毒性评分结果明显升高,血浆、海马、纹状体及皮质中士的宁的暴露量明显升高,纹状体中ROS、MDA水平有升高的趋势,皮质中MDA的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士的宁可造成大鼠纹状体中纹状小体形态病变,引起纹状体及皮质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纹状体及皮质可能是士的宁的毒性靶区。纹状体内士的宁的暴露量与MDA、SOD及GSH水平负相关,皮质内士的宁的暴露量与神经毒性评分结果正相关,说明士的宁在体内暴露量的差异是造成神经毒性差异的原因。脑药浓度与血药浓度高度相关,证明肝脏代谢和肠吸收功能的差异决定了士的宁诱导的神经毒性的强弱。CYP3A1可能是士的宁致神经毒性的易感标志蛋白。

田丹枫[3](2020)在《参知健脑方对拟血管性痴呆细胞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痴呆常见类型之一,以记忆力进行性衰退、认知功能障碍及性格、情感等精神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VD的病理机制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损伤、突触可塑性改变、钙超载、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凋亡等过程密切相关,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显着提高VD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课题组基于VD的“毒损脑络”中医创新病因病机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制了具有解毒通络作用的参知健脑方。前期动物体内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可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修复受损海马神经元,通过调控谷氨酸突触囊泡转运关键蛋白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内吞过程,减轻谷氨酸所致神经兴奋性毒性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但研究大多仅从单个靶点或通路评估参知健脑方对VD的干预作用,并未完全解释其药效机制;且目前尚未对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深入分析验证,其分子机制值得更深入地探索研究。目的:基于VD“毒损脑络”理论,(1)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参知健脑方治疗VD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2)通过体外实验,筛选干预药物的适宜浓度,并探讨参知健脑方对拟VD细胞模型增殖及毒性的影响;(3)研究参知健脑方对拟VD细胞模型周期、凋亡及细胞内游离Ca2+和ROS/Superoxide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VD细胞模型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并验证参知健脑方的治疗有效性及网络药理学结果的可靠性;(4)研究参知健脑方对拟VD细胞模型clathrin、RAB5B和NMDAR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是否通过调控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内吞过程发挥对VD的治疗作用,并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第一部分:依托多种数据库检索并收集参知健脑方的入血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和VD作用靶点,随后整合数据获得参知健脑方治病靶点。通过Cytoscape3.7.1构建参知健脑方-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第二部分:采用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作为VD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和IncuCyte动态细胞成像技术筛选出谷氨酸适宜造模剂量及参知健脑方低、中、高干预剂量。参知健脑方各剂量与盐酸美金刚分别干预VD细胞模型,观察其对细胞形态、细胞增殖及毒性的作用。第三部分:采用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作为VD细胞模型,参知健脑方各剂量与盐酸美金刚分别干预VD细胞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观察其对细胞周期、凋亡、细胞内游离Ca2+、活性氧和超氧化物(ROS/Superoxide)水平的影响,qRT-PCR检测caspase-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第四部分:采用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作为VD细胞模型,参知健脑方各剂量与盐酸美金刚分别干预VD细胞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clathrin、RAB5B和NMDAR1的分布和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技术检测clathrin和NMDAR1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第一部分: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1)参知健脑方-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包含3个单味药,18个活性化合物,154个治病靶点。其中,芍药苷、白芍苷和新芒果苷等活性成分关联基因较多,FGF1和FGF2位列治病靶点首位。(2)PPI网络包含154个靶点蛋白,关键蛋白涉及INS、ALB、AKT1、CASP3、JUN、PTGS2等。(3)GO富集分析共有条目4960个,其中生物过程相关条目4176个,细胞组成相关条目306个,分子功能相关条目478个。(4)KEGG富集分析共有相关通路30条,涉及MAPK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凋亡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钙信号通路等。第二部分:体外实验结果表明,(1)药物干预剂量筛选:谷氨酸适宜造模剂量为22.5 mM,参知健脑方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05、0.1、0.2 mg/mL,盐酸美金刚干预剂量为10 μM。(2)细胞形态学:正常PC12细胞呈不规则长梭形,形态完整,突起明显,贴壁牢固;谷氨酸处理的PC12细胞呈圆球形,结构不完整,胞体皱缩,易聚集成团;突起变短或减少、消失,细胞贴壁不牢;随着时间的增加,死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死亡率显着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参知健脑方各剂量组细胞胞体均相对完整,部分细胞突起少量存在,存在突触间联系;细胞贴壁较模型组牢固;随着时间的增加,死细胞数增多不明显,细胞死亡率没有显着上升。盐酸美金刚组细胞形态较模型组略有改善。(3)CCK-8增殖实验:谷氨酸可以显着降低PC12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增殖(P<0.05);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和盐酸美金刚均可明显提高PC12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增殖,降低细胞毒性(P<0.01)。(4)IncuCyte增殖实验:谷氨酸可以持续增加细胞绿色荧光面积和死细胞数,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细胞融合率持续下降;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均可以有效减少细胞绿色荧光面积和死细胞数,死亡率降低,融合率呈上升趋势;盐酸美金刚的各项结果趋势与谷氨酸类似。(5)CFSE增殖实验:谷氨酸可以明显增高CFSE平均荧光强度(P<0.01),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和盐酸美金刚CFSE平均荧光强度均呈减弱趋势,但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部分:体外实验结果表明,(1)细胞周期:谷氨酸可以显着增加S期细胞比例,使细胞阻滞在S期(P<0.01);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和盐酸美金刚均可以显着降低S期细胞比例(P<0.01)。(2)细胞凋亡:谷氨酸可以明显增加凋亡率(P<0.01),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和盐酸美金刚均可以显着减少细胞凋亡(P<0.01)。(3)Ca2+和ROS/Superoxide水平:谷氨酸可明显升高细胞内Ca2+和ROS/Superoxide水平(P<0.01),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和盐酸美金刚均可不同程度降低细胞内Ca2+和ROS水平(P<0.05,P<0.01)。(4)qRT-PCR:谷氨酸可以明显增加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P<0.01);参知健脑方和盐酸美金刚均可显着降低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P<0.01)。第四部分:体外实验结果表明,(1)免疫荧光:clathrin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RAB5B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早期内体;NMDAR1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和突触。谷氨酸显着降低clathrin和RAB5B的表达(P<0.01,P<0.01),增加NMDAR1的水平(P<0.01);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均可上调clathrin、RAB5B水平(P<0.05,P<0.05),下调NMDAR1水平(P<0.05)。(2)qRT-PCR:谷氨酸可明显降低clathrin mRNA的表达(P<0.01),并增加NMDAR1 mRNA的表达水平(P<0.01);参知健脑方可明显增加clathrin的表达并显着降低NMDAR1的表达水平(P<0.01)。(3)Western Blot:谷氨酸可抑制clathrin和RAB5B的表达,明显增加NMDAR1的表达水平(P<0.01);参知健脑方各剂量均可以显着上调clathrin、RAB5B表达水平,下调NMDAR1 的水平(P<0.01)。结论:(1)参知健脑方治疗VD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机制呈现多角度、多途径、多环节的特点,其治病靶点大多与血管、神经保护及突触可塑性调节相关,且靶点与通路之间相互协同发挥作用,提示这可能是参知健脑方治疗VD的关键,为深入研究参知健脑方治疗VD的其他机制提供了新思路。(2)适宜浓度的谷氨酸可以显着促进PC12细胞增殖,但谷氨酸浓度过高会产生细胞毒性,导致细胞死亡。参知健脑方各剂量能均能明显促进细胞增殖,提高细胞活力及细胞融合率,减少死细胞数目及死亡率,减少细胞毒性损伤;均对细胞形态有一定修复作用,改善细胞贴壁不牢的状态。(3)参知健脑方能有效修复细胞周期循环,下调caspase-3的表达而减少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内Ca2+浓度而阻止Ca2+内流并增强细胞清除ROS和Superoxide的能力,减少谷氨酸毒性积累及氧化应激损伤。参知健脑方可影响上述多种途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验证了参知健脑方治疗VD的有效性以及网络药理学计算机预测结果的可靠性。(4)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障碍导致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积累,“解毒通络”的参知健脑方可改善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而降低谷氨酸神经兴奋性毒性。其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larhrin和RAB5B的表达,促进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有关。验证了参知健脑方治疗VD的有效性以及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为“解毒通络”法则治疗VD提供了微观证据。

黄斌[4](2020)在《头顶一颗珠对SCOP诱导A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头顶一颗珠醇提物防治东莨菪碱(SCOP)诱导的AD模型大鼠认知记忆障碍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AD模型组、头顶一颗珠醇提物治疗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盐酸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n=10),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头顶一颗珠治疗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溶解后的头顶一颗珠醇提物灌胃两周,阳性对照组灌胃盐酸多奈哌齐,AD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在灌胃第8天进行水迷宫训练,在水迷宫训练的同时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均注射东莨菪碱2 mg/kg,注射半小时后进行水迷宫训练,灌胃第14天即腹腔注射治疗的第7天开始进行水迷宫测试,观察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行为学测试后进行灌流并取大鼠脑海马组织匀浆,用ELISA酶联免疫反应法及比色法检测大鼠脑海马组织胆碱能系统酶活性情况,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运用尼氏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海马CA1和CA3区尼氏体损伤情况;通过高尔基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海马CA1区树突棘形态及密度变化情况。结果:1.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东莨菪碱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逃避潜伏期延长且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而头顶一颗珠用药组能够缩短其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求生平台的次数,说明头顶一颗珠醇提物能改善AD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2.ELISA结果显示头顶一颗珠醇提物可降低AD模型大鼠脑海马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表达;比色法结果显示头顶一颗珠醇提物可升高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3.免疫印迹实验显示头顶一颗珠用药组大鼠脑海马组织中Synapsin-1、Synaptophysin、NMDA等突触蛋白及突触相关激酶表达水平均增高,并对药物具有剂量依赖性;4.尼氏染色结果表明头顶一颗珠醇提物可增加海马尼氏体数量,促进神经元修复,且具有剂量依赖性;5.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头顶一颗珠醇提物可增加AD模型大鼠脑海马树突棘密度及复杂性。结论:头顶一颗珠醇提物可有效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抑制脑海马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提高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调节胆碱能系统,同时能够提高AD模型大鼠脑海马组织中突触蛋白水平,促进神经元及突触发育并增加树突棘密度。

孔彦莹[5](2020)在《芍药苷对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多发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AD的主要病理特征包括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神经细胞内高磷酸化tau蛋白聚集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炎症浸润等。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或方法,因此加快对AD治疗药物的研发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挑战。近年来,由于传统中药里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痴呆作用,逐渐受到全球的高度关注。芍药苷(paeoniflorin,PF)是从芍药中提取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改善认知、抗炎、抗氧化、抗凋亡、镇痛、催眠等多种药理作用。本课题选用一种过表达5个家族性AD遗传基因的小鼠(5×FAD转基因小鼠),探讨PF对AD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6月龄的雄性5×FAD转基因及野生型(WT)小鼠,其中5×FAD转基因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腹腔注射芍药苷(5mg/kg,PF组)或等量的生理盐水(5×FAD组),野生型小鼠则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WT组)。28天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和T迷宫等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脑内Aβ沉积及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小鼠脑组织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为了进一步探讨PF对5×FAD转基因小鼠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本课题选择一种特异性的腺苷A1受体阻断剂—1,3-二丙基-8-环戊基黄嘌呤(8-cyclopentyl-1,3-dipropylxanthine,DPCPX),在小鼠每次PF给药前15min进行腹腔注射(0.3mg/kg,PF+DPCPX组),然后再通过上述实验评价PF的保护作用。结果: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28天PF处理显着缩短了5×FAD转基因小鼠在习得性训练期的逃离潜伏时间以及逃离路径长度,并增加其在探查检测期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在T迷宫实验中,PF处理显着增加5×FAD转基因小鼠的选择正确率;以上结果提示PF具有改善5×FAD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此外,与5×FAD组小鼠相比,PF组小鼠脑内的Aβ沉积及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显着减少,GFAP、TNF-α和IL-1β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着下降,提示PF可缓解5×FAD转基因小鼠脑内的Aβ沉积、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及炎症水平。与PF组小鼠相比,同时注射PF和DPCPX的5×FAD转基因小鼠在T迷宫实验中的选择正确率显着下降,其脑内的Aβ沉积及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均显着增加,提示PF对5×FAD转基因小鼠的保护作用能被DPCPX所阻断。结论:本课题的研究发现,PF能够显着改善5×FAD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其脑内的Aβ沉积、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及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且该保护作用能被DPCPX所阻断,提示PF可能通过激活腺苷A1受体对5×FAD转基因小鼠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PF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PF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的AD治疗候选药物。

王莹[6](2019)在《参胡温胆汤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小鼠行为绝望模型和大鼠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评价参胡温胆汤的抗抑郁作用,并从单胺类神经递质、炎性细胞因子、ERK信号通路和神经营养因子等方面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效应机制。方法:1.药效学研究:(1)雄性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盐酸氟西汀组(0.02g/kg)、柴胡疏肝散(9.29g/kg生药)、高剂量组(23.52g/kg生药)、中剂量组(11.76g/kg生药)和低剂量组(5.88g/kg生药),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6天,空白对照组予同容积的蒸馏水,于第14天进行悬尾实验和第15天进行强迫游泳实验。(2)选用雄性Wistar大鼠建立CUMS模型,以糖水偏好实验作为造模成功的判断标准,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盐酸氟西汀0.01g/kg)、中药阳性对照组(柴胡疏肝散6.5g/kg生药)、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16.48g/kg生药)、中剂量组(8.24g/kg生药)和低剂量组(4.12g/kg生药),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连续15天,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予同容积的蒸馏水,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继续给予应激,持续15天,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和给药后称量大鼠体重,进行糖水消耗实验和开场实验。2.机理研究:(1)单胺类神经递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皮质和下丘脑中5-HT、DA和NE的含量。(2)神经免疫: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L-4和IL-10的水平。(3)ERK通路: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Raf、p-Raf、Rsk、MEK、p-MEK、ERKl/2、p-ERKl/2、CREB、p-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ERKl/2、CREB、BDNF和Trk B的m 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ERKl/2和Trk B的表达。结果:1.药效学研究:(1)小鼠行为绝望模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中剂量组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缩短(P<0.05);氟西汀组、柴胡舒肝散组、参胡温胆汤中剂量组和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参胡温胆汤低剂量组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缩短(P<0.05)。(2)大鼠行为学结果:组内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大鼠的糖水偏好度明显提高(P<0.01),模型组大鼠的糖水偏好度明显降低(P<0.01);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各剂量组大鼠的糖水偏好度均明显提高(P<0.01)。给药14天后,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均上升(P<0.05),空白对照组和参胡温胆汤中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均明显上升(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前造模组大鼠的移动总距离和直立次数均显着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组的大鼠移动总距离均明显减少(P<0.01),参胡温胆汤各剂量组的大鼠移动总距离均减少(P<0.05);模型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各剂量组大鼠的直立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大鼠的移动总距离均明显增加(P<0.01),参胡温胆汤低剂量组大鼠的移动总距离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大鼠的直立次数均明显增加(P<0.01)。2.机理研究:(1)单胺类神经递质测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海马、皮质和下丘脑内5-HT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氟西汀组皮质内DA含量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海马和下丘脑内DA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氟西汀组海马内NE的含量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海马内NE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2)炎性细胞因子测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血清中致炎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组大鼠海马中的致炎因子IL-6水平明显下降(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的致炎因子IL-6水平下降(P<0.05),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的致炎因子IL-1β、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血清中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水平明显上升(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抗炎因子IL-4的水平上升(P<0.05),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血清中抗炎因子IL-4的水平明显上升(P<0.01),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明显上升(P<0.01)。(3)ERK信号通路检测结果:WB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Raf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Raf的蛋白表达上升(P<0.05),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p-Raf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和氟西汀组大鼠海马内MEK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空白对照组和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内p-ME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内p-MEK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内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内Rsk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内Rsk的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的大鼠海马内CREB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内p-CREB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BDNF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rt-PC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的ERK1m RNA和ERK2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CREBm 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空白对照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CREBm RNA的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的BDNFm RNA和Trk B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的BDNFm RNA和Trk Bm RNA表达升高(P<0.05)。IHC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的ERK1/2和Trk B的光密度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1.参胡温胆汤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可缩短行为绝望小鼠模型悬尾和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逆转CUMS大鼠糖水偏好度下降、体重减轻、移动总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的症状。2.参胡温胆汤的抗抑郁作用与上调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和NE的含量有关。3.参胡温胆汤可能通过下调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对机体进行双相良性调节,恢复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有助于防治抑郁症。4.参胡温胆汤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指标(Raf、MEK、ERK、RSK、CREB),调节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 B,有助于发挥抗抑郁作用。

朱音[7](2019)在《补肾填精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共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比较AD患者与非AD人群的BMD水平。2.探索OP与AD患者的共性差异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并对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进行动物模型验证。3.观察补肾填精法对OP、AD动物模型的疗效及对共性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一、阿尔茨海默病对骨密度水平影响的系统评价检索外文数据库Pub Med和Clinical Trail;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有关于AD患者BMD水平的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或流行病学调查等临床研究。纳入文献中包含AD患者与非AD人群通过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测量的任一部位BMD水平。提取文献中的文题、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国家、研究类型、样本量、年龄、体质量指数、AD的诊断方法、BMD的具体部位和BMD值等相关数据。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对纳入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二、基于基因表达芯片技术的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共性差异基因研究及信号通路验证1.提取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中GEO Data Sets关于OP和AD的芯片数据。对原始芯片数据post_high BMD vs post_low BMD、AD.HI vs non AD.HI做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并对相关差异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2.取OP患者、AD患者与对照者的人体血清,检测外周血TNF-α水平,对OP与AD患者共性差异基因相关信号通路的上游进行验证。3.取6月龄OP模型组(OP Model)、AD模型组(AD Model)及对照组小鼠脑组织及腰椎,通过IHC染色观察HIPK1及SENP1蛋白的表达情况。三、基于补肾填精法的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药效学观察3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为6组,AD模型组(AD Model)、AD复方组(AD FF)、AD阳性药组(AD ALS)、AD与OP复合模型组(AD+OP Model)、AD与OP复合模型复方组(AD+OP FF)、AD与OP复合模型阳性药组(AD+OP YX)。3月龄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AD对照组(AD Control)、OP模型组(OP Model)、OP对照组(OP Sham)、OP复方组(OP FF)、OP阳性药组(OP FSM)。OP Model、OP Sham、AD Model、AD Control及AD+OP Model 5组小鼠以生理盐水灌胃给药;OP FF、AD FF及AD+OP FF 3组小鼠以补肾填精方灌胃给药;OP FSM组以阿仑膦酸钠灌胃给药;AD ALS组以盐酸多奈哌齐灌胃给药;AD+OP YX组以阿仑膦酸钠及盐酸多奈哌齐混悬液灌胃给药。3个月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潜伏期和穿台次数;Nisssl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Micro-CT检测小鼠第5腰椎骨量改变;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IHC染色检测小鼠海马及第5腰椎HIPK1和SENP1总蛋白表达、细胞核内SENP1蛋白表达及细胞浆内HIPK1蛋白表达。结果:一、阿尔茨海默病对骨密度水平影响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发现,AD患者的全身BMD水平较非AD人群更低,MD(95%CI)为-1.32(-2.48,-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亚组分析发现,AD患者的股骨颈BMD水平较非AD人群更低,MD(95%CI)为-0.17(-0.18,-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基于基因表达芯片技术的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共性差异基因研究及信号通路验证1.Hipk1、Brsk2、Pcsk1n、Phactr1、Rcan2及Slc25a14共6个基因在AD和OP中同向变化,其中Hipk1在OP与AD患者中的表达均上调。2.AD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比对照者升高[(9.59±2.77)pg/m L vs(5.79±1.77)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P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也较对照者有上升趋势[(6.93±2.57)pg/m L vs(5.79±1.77)pg/m 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OP患者与AD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AD Model组小鼠海马区域HIPK1的总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1)。OP Model组小鼠腰椎HIPK1的总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06)。AD Model组小鼠海马区域SENP1的总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1)。OP Model组小鼠腰椎SENP1的总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13)。AD Model组小鼠海马区域细胞核内SENP1蛋白阳性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02)。OP Model组小鼠腰椎细胞核内SENP1蛋白阳性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1)。AD Model组小鼠海马区域细胞浆内HIPK1蛋白阳性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02)。OP Model组小鼠腰椎细胞浆内HIPK1蛋白阳性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增多(P<0.01)。三、基于补肾填精法的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药效学观察1.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AD ALS组和AD FF组小鼠潜伏期比AD Model组短(均P<0.01)。AD+OP YX组小鼠潜伏期比AD+OP Model组短(P<0.01);AD+OP FF组小鼠潜伏期也比AD+OP Model组短(P=0.017)。AD Model组及AD FF组小鼠穿台次数均少于AD Control组(均P<0.05)。2.形态学观察发现,OP Model组、AD+OP Model组小鼠骨小梁连续性较差,骨小梁稀疏断裂,骨小梁变细,骨髓腔大。AD Model组、AD+OP Model组小鼠海马区细胞变性坏死,形态不规则,排列稀疏紊乱,细胞间隙增大。阳性药组和FF组骨组织和海马组织的形态变化均有不同程度改善。3.Micro-CT检测显示,OP FSM组小鼠BV/TV比OP Model组升高(P=0.026);OP FSM组与OP FF组小鼠Tb.N均比OP Model组增多(均P<0.01);OP FSM组与OP FF组小鼠Tb.Sp均比OP Model组减小(均P<0.01)。AD各组小鼠BV/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2),但AD Model组小鼠BV/TV较AD Control组小鼠有下降趋势。AD+OP YX组BV/TV比AD+OP Model组升高(P=0.004),AD+OP FF组BV/TV比AD+OP Model组升高(P=0.017);AD+OP YX组和AD+OP FF组小鼠Tb.N均比AD+OP Model组增多(均P<0.01);AD+OP YX组和AD+OP FF组小鼠Tb.Th均比AD+OP Model组增厚(均P<0.01);AD+OP YX组和AD+OP FF组小鼠Tb.Sp均比AD+OP Model组减小(均P<0.01)。4.IHC染色显示,AD ALS组小鼠海马区域HIPK1总蛋白表达比AD Model组减少(P=0.029)。AD+OP YX组和AD+OP FF组小鼠海马区域HIPK1总蛋白表达均比AD+OP Model组减少(均P<0.01),其中AD+OP YX组小鼠海马区域HIPK1总蛋白表达比AD+OP FF组减少(P<0.01);AD+OP YX组小鼠腰椎HIPK1总蛋白表达比AD+OP Model组减少(P<0.01)。OP FSM组及OP FF组小鼠腰椎细胞浆内HIPK1阳性细胞数均比OP Model组减少(均P<0.01)。AD+OP YX组小鼠海马区域细胞浆内HIPK1阳性细胞数比AD+OP Model组减少(P=0.044);AD+OP YX组和AD+OP FF组小鼠腰椎细胞浆内HIPK1蛋白表达均比AD+OP Model组减少(均P<0.01)。5.AD ALS组和AD FF组小鼠海马区域SENP1总蛋白表达均比AD Model组减少(均P<0.01),其中AD ALS组小鼠海马区域SENP1总蛋白表达比AD FF组减少(P<0.01)。AD+OP YX组小鼠海马区域SENP1总蛋白表达比AD+OP Model组减少(P<0.01);且腰椎SENP1总蛋白表达比AD+OP Model组减少(P<0.01)。AD ALS组小鼠海马区域细胞核内SENP1阳性细胞数比AD Model组减少(P=0.049)。OP FSM组、OP FF组小鼠腰椎细胞核内SENP1蛋白表达均比OP Model组减少(均P<0.01)。AD+OP YX组小鼠海马区域细胞核内SENP1阳性细胞数比AD+OP Model组减少(P=0.007),AD+OP FF组小鼠海马区域细胞核内SENP1阳性细胞数比AD+OP Model组减少(P=0.025);AD+OP YX组和AD+OP FF组小鼠腰椎细胞核内SENP1蛋白表达均比AD+OP Model组减少(均P<0.01)。结论:一、阿尔茨海默病对骨密度水平影响的系统评价AD患者的全身和股骨颈BMD水平较非AD人群低。二、基于基因表达芯片技术的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共性差异基因研究及信号通路验证OP与AD患者存在1个共性上调基因Hipk1,其上游TNF-α水平在OP与AD患者中的表达均上调,OP与AD模型小鼠海马和腰椎HIPK1和SENP1不仅总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核内SENP1、胞浆HIPK蛋白表达显着增多。OP和AD可能与TNF-α水平增高导致的SENP1-HIPK1通路激活有关。三、基于补肾填精法的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药效学观察补肾填精方能缓解OP小鼠骨量丢失,改善AD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不仅能减少OP与AD小鼠海马区域、腰椎中HIPK1和SENP1的总蛋白表达,还能同时减少细胞浆内HIPK1蛋白表达和细胞核内SENP1蛋白表达。补肾填精方可能通过调节SENP1-HIPK1信号通路改善OP和AD模型小鼠症状和病理改变。

石博宇[8](2019)在《逍遥散对LPS诱导的炎性抑郁样模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基于神经炎症反应、神经损伤与抑郁症的关系认识,以脂多糖(LPS)诱导的炎性抑郁样模型为载体,探讨逍遥散对炎症诱发的抑郁症的干预作用及机制,以期进一步揭示逍遥散抗抑郁作用发挥的新途径。方法:⑴抗炎作用:逍遥散(30 g·kg-1)连续预防灌胃12 d,二甲苯、冰醋酸建立小鼠炎症模型,观察药物对小鼠耳肿胀度以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影响。⑵对LP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模型的影响:逍遥散高、低剂量(30、15 g·kg-1)连续预防灌胃给药12 d,腹腔注射LPS建立小鼠炎性抑郁样模型,观察小鼠强迫游泳(forced swimming test,FST)和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的不动时间;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海马及皮层部位IL-6、TNF-α水平,海马和皮层部位IDO、5-HT水平;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尼氏小体变化。⑶对LPS诱导的大鼠神经炎症抑郁样模型的影响:逍遥散高、低剂量(30、15 g·kg-1)连续预防灌胃给药14 d,侧脑室注射LPS建立大鼠神经炎症模型,观察大鼠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飞溅测试(splash test,ST)、糖水偏好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和新奇抑制摄食试验(novelty suppressed feeding test,NSFT)指标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6、TNF-α、BDNF和β-NGF水平;免疫荧光、PCR与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和皮层部位IL-6、TNF-α、IDO1、5-HT1A、BDNF、NGF、TrkB、TrkA、CREB、PSD95、SYP的表达水平。⑷对LPS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炎症损伤模型的影响:采用LPS诱导建立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炎症损伤模型,给予逍遥散含药血清(终浓度4%、8%)干预,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6、TNF-α、BDNF和β-NGF水平以及裂解液中5-HT、IDO含量;PCR法检测细胞裂解液中IL-6、TNF-α、IDO1、5-HT1A、BDNF、NGF、TrkB、TrkA、CRE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裂解液中TrkB、CREB、p-CREB、SYP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标法鉴定并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⑴逍遥散(30 g·kg-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对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一定降低趋势。⑵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30、15 g·kg-1剂量缩短小鼠FST中不动时间(P<0.01),降低血清IL-6及皮质部位TNF-α、IL-6、IDO水平(P<0.05或P<0.01),上调海马部位5-HT水平(P<0.01);逍遥散30 g·kg-1剂量亦能缩短小鼠TST中不动时间(P<0.01),上调皮质部位5-HT水平(P<0.01),增加海马部位尼氏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P<0.05),15 g·kg-1剂量能降低海马部位IL-6水平(P<0.05)。⑶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30、15 g·kg-1剂量明显增加大鼠的站立次数、延长梳洗时间、提高糖水偏好百分比(P<0.05或P<0.01),并能显着降低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提高大鼠血清BDNF、β-NGF含量(P<0.05或P<0.01);同时明显下调模型大鼠皮层、海马部位IL-6、TNF-α、IDO1表达,上调BDNF、NGF、TrkB、TrkA、CREB、5-HT1A、PSD95、SYP表达(P<0.05或P<0.01)。⑷与模型组比较,4%、8%浓度逍遥散含药血清明显下调细胞上清中IL-6、TNF-α和裂解液中IDO水平(P<0.01),上调细胞上清BDNF、β-NGF和裂解液中5-HT1A水平(P<0.05或P<0.01);并明显下调IL-6、TNF-α和IDO1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显着上调5-HT1A、BDNF、NGF、TrkB、TrkA、CREB mRNA及TrkB、CREB、p-CREB、SYP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8%浓度逍遥散含药血清能明显提高损伤海马神经元细胞Brdu/NeuN的比值(P<0.01),促进细胞增殖。结论:逍遥散对LPS诱导的炎性抑郁样模型有一定对抗作用,并表现出抗神经细胞炎症损伤作用,作用发挥与抑制炎症因子分泌,阻断IDO激活,上调5-HT、PSD95和SYP水平,活化BDNF/NGF-TrkB/TrkA-CREB通路以及促进细胞增殖有关。

邓楚欣[9](2019)在《PTA对癫痫大鼠的疗效及对GABA能系统和BDNF/TrkB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半夏生物总碱(Pinelliatotal alkaloids,PTA)对匹罗卡品(Pilocarpine,PILO)癫痫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并评价PTA对健康小鼠神经系统的运动及认知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1.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92只,首先进行第1次强迫路线转换测试(Forced alternation test,FAT)、旷场活动(Open field locomotion,OFL)及自发路线转换测试(Spontaneousalternationtest,SAT)。然后随机分为致痫组(n=74)和对照组(n=18),前者使用氯化锂(LiCl)-匹罗卡品(Pilocarpine,PILO)法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并持续90分钟。致痫组在SE后第6天仍存活的大鼠再随机分到癫痫对照组(Epilepsy group,EP 组;n=13)、托吡酯组(Topiramategroup,TPM组;n=12)、PTA-400组(n=12)和PTA-800组(n=13);而对照组存活的大鼠全部进入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 组;n=17)。TPM 组予 TPM60mg/kg,PTA-400组予PTA 400mg/kg,PTA-800组予PTA 800mg/kg,EP组和NC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14天。治疗结束后,先复查FAT、OFL及SAT,再进行为期7天、每天8小时的自发痫性发作(Spontaneousrecurrentseizure,SRS)监测,然后留取脑组织。新鲜海马结构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的含量,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WB)法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65(Glutamatedecarboxylase 65,GAD65)、GABA转运体-1(GABA transporter-1,GAT-1)、GABA 氨基转移酶(GABA transaminase,GABA-T)和 GABAa 受体(GABAA receptor,GABAAR)的 α5、αα4、γ2 和 δ 亚基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用WB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络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的蛋白表达水平。固定脑组织用Nissl染色和Timm染色进行病理检查,前者用于量化海马结构神经元的减损,后者用于量化齿状回的苔藓纤维发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现象。2.雄性Kunming(KM)小鼠30只,首先进行第1次转棒测试(Rotarod test,RT)和SAT(DO),然后随机分到PTA组(n=15)及正常对照组(n=15),并分别给予PTA 2000mg/kg及等体积的纯水灌胃1次(D0)。给药后8小时内(8H)、第7天(D7)及第14天(D14)复查RT和SAT。试验结束后留取脑和脊髓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病理检查。3.雄性KM小鼠60只,首先进行第1次RT和SAT(DO),然后随机分到PTA低剂量组(n=15)、PTA中剂量组(n=15)、PTA高剂量组(n=15)和正常对照组(n=15),并分别给予 PTA81.63mg/kg、PTA285.71mg/kg、PTA1000mg/kg 及等体积的纯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28天。给药第14天(D14)、第28天(D28)及停药1周后(D35)复查RT和SAT。D28及D35每组随机抽取小鼠留取脑和脊髓组织,进行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1.与NC组比,EP组海马结构中GABA含量下降(P<0.001);GAD65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GAT-1的蛋白(P<0.05)和mRNA(P<0.01)及GABA-T的蛋白(P<0.01)和 mRNA(P<0.001)表达水平升高;GABAA受体(GABAA receptors,GABAARs)的δ(P<0.001)、α4(P<0.05)和γ2(P<0.001)亚基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α5(P<0.001)、S(P<0.001)及y2(P<0.01)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与EP组比,PTA提高海马结构的GABA含量(两个剂量均P<0.001);提高GAD65(PTA-800 组,P<0.01)的 mRNA 表达水平;降低 GAT-1(PTA-400 组,P<0.05;PTA-800组,P<0.01)和 GABA-T(PTA-400 组,P<0.01;PTA-800 组,P<0.001)的 mRNA 表达水平;降低GABAARsS(PTA-800组,P<0.05)和γ2(两个剂量均P<0.01)亚基的蛋白表达水平;提高GABAARsα5(PTA-400组,P<0.01)、S(PTA-800组,P<0.05)及γ2(PTA-400组,P<0.05)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与NC组比,EP组海马结构mBDNF和TrkB的蛋白表达水平稍下降而proBDNF的表达水平稍升高(各P>0.05)。与NC组比,PTA-400组及PTA-800组降低m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各P<0.01)。与EP组比,PTA-400组监测可见SRS的大鼠只数构成比降低,PTA-400组及PTA-800组的SRS发作频率降低(各P>0.05)。经治疗后,与NC组比,EP组在FAT中强迫路线转换行为比(Forced alternation behavior,FAB%)下降(P<0.05),在 SAT 中自发路线转换行为比(Spontaneous alternation behavior,SAB%)下降(P<0.05),在OFL中进入格数增加(P<0.001);与其它3个致痫组不同,PTA-400组的SAB%与N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并高于EP组(P>0.05)。与自身第1次测试比,EP组在FAT中目标臂停留时间下降(P<0.01);与其它3个致痫组不同,PTA-800组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C组比,EP组海马结构CA1区、CA3区及DH的神经元数量减少(各P>0.05),DG内侧分子层可见MFS现象(Timm染色评分及MFS平均光密度,各P>0.05)。PTA-800组提高CA3区和DH区的神经元计数,降低MFS的严重程度(vs.NC组,各 P>0.05)。2.观察期间两组小鼠的患病及死亡只数均为0。与正常对照组比,PTA组在D7和D14的体重较高(各P<0.05);PTA组在8H、D7和D14的跌落潜伏期(Latencyto fall,LTF)较低(各P>0.05);PTA组在8H的SAB%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总进入臂次数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额叶次级运动皮层、尾状核、颞叶皮层、海马结构、黑质、脑桥、小脑皮质及颈、胸、腰髓前角的组织形态在HE染色镜检下未见明显异常。3.观察期间4组小鼠的患病及死亡只数均为0。与正常对照组比,PTA低剂量组和PTA高剂量组在D7和D14的体重较低(各P<0.05),至D28和D35时4组间的体重无统计学差异;3个PTA组在D14和D28的LTF较低(各P>0.05)。SAB%和总进入臂次数在D28和D35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镜检正常对照组及PTA高剂量组在D28取材的组织,额叶次级运动皮层、尾状核、颞叶皮层、海马结构、黑质、脑桥、小脑皮质及颈、胸、腰髓前角的组织形态在HE染色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在PILO癫痫大鼠的海马结构中,PTA通过上调GAD65和GABA并下调GAT-1和GABA-T,显着提高GABA能系统活性;PTA下调GABAARs S及γ2亚基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上调GABAARsα5、S及y2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PTA下调m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PTA改善记忆和认知障碍,并可能减轻SRS和海马结构组织病变的严重程度。2.PTA对健康小鼠神经系统的运动和认知功能的抑制作用不显着。

杨玉芳[10](2019)在《当归芍药散对APP/PSN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APP/PSN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与C57BL/6(B6)小鼠存在显着差异的肠道菌群并研究当归芍药散(DSS)对差异性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差异菌群发生改变后可能对AD小鼠产生的影响。通过检测与AD相关联的生化指标、Aβ蛋白含量以及行为学变化,评估DSS治疗后AD小鼠病情进展相关检测指标及学习功能是否得以改善。方法:将40只APP/PSN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B6小鼠作为对照组。DSS对治疗组AD小鼠灌胃2个月,模型组和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利用Morris水迷宫视频跟踪分析系统检测各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力;利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海马区Aβ1-42蛋白的表达量,免疫荧光法标记小鼠大脑CA1区Aβ1-42蛋白。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法检测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水平AD小鼠与B6小鼠具有显着性差异的肠道菌群及肠道菌群群落分布结构及物种相对丰度;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5-羟色胺及γ-氨基丁酸的浓度。结果:(1)模型组小鼠空间学习能力较对照组小鼠差,DSS治疗后,AD小鼠空间学习能力有所改善。(2)模型组小鼠大脑海马区Aβ1-42蛋白较对照组小鼠表达上调,DSS使AD小鼠大脑海马区Aβ1-42蛋白表达下调,并呈现剂量依赖性。(3)模型组小鼠CA1区Aβ1-42蛋白分布密度较对照组密度大,DSS可以减少AD小鼠CA1区Aβ1-42蛋白的沉积。(4)脱铁杆菌门、ε-变形菌纲、弯曲菌目、幽门螺杆菌属、粘液性细菌丰度在模型组均较对照组显着增加,且DSS降低丰度显着增加的物种相对丰度,并呈现剂量依赖性。乳酸杆菌科丰度在模型组较对照组显着减少,DSS增加乳酸杆菌科的相对丰度(5)模型组血清5-HT、GABA浓度较对照组降低,DSS治疗后可以使血清中5-HT、GABA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1.DSS可能是通过升高血清中5-HT使APP/PSN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Aβ蛋白表达量下降,改善认知功能2.DSS可能通过升高APP/PSN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的血清GABA浓度对海马体的学习和记忆力产生了积极影响3.DSS可能是通过增加乳酸杆菌科的丰度,并降低变形菌门弯曲菌目中幽门螺杆菌属及脱铁杆菌门中粘液性细菌的相对丰度对APP/PSN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产生积极影响。

二、Blockade of paeoniflorin on sodium current in mouse hippocampal CA_1 neuro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lockade of paeoniflorin on sodium current in mouse hippocampal CA_1 neurons(论文提纲范文)

(1)参枝苓口服液调控脑葡萄糖代谢对AD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脑葡萄糖代谢和转运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从心脾论治阿尔茨海默病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参枝苓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及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实验一 参枝苓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特征病理改变的影晌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参枝苓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参枝苓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葡萄糖摄取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参枝苓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五 参枝苓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六 参枝苓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糖酵解关键酶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经胰岛素信号转导下游通路参枝苓对Aβ_(42)损伤SH-SY5Y细胞脑葡萄糖代谢的调控作用
    实验一 UHPLC-QE-MS方法鉴定参枝等及其含药血清的有效成分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Aβ_(42)损伤SH-SY5Y细胞拟AD体外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参枝苓含药血清对SH-SY5Y安全剂量及有效剂量筛选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参枝苓含药血清对Aβ_(42)损伤SH-SY5Y细胞PI3K/Akt/GSK3β通路及通路阻断后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2)马钱子毒性成分士的宁致大鼠神经毒性易感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马钱子毒性及减毒机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参知健脑方对拟血管性痴呆细胞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参知健脑方各组分药物改善认知机制研究
        1 人参
        1.1 中医认识
        1.2 化学成分
        1.3 改善认知机制
        2 知母
        2.1 中医认识
        2.2 化学成分
        2.3 改善认知机制
        3 赤芍
        3.1 中医认识
        3.2 化学成分
        3.3 改善认知机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神经元突触囊泡内吞途径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1 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CME)与神经系统疾病
        1.1 网格蛋白包被组装
        1.2 质膜内陷和凹窝形成
        1.3 凹陷收缩和剪切
        1.4 囊泡去包被
        2 Kiss and run途径
        3 不依赖网格蛋白的大量内吞作用(clathrin-independent bulk endocytosis,CIE)
        4 超速内吞作用
        5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参知健脑方治疗血管性痴呆机制研究
    1 研究材料
        1.1 数据库
    2 研究方法
        2.1 参知健脑方入血活性化学成分的检索与筛选
        2.2 参知健脑方药物成分-靶点、VD疾病-靶点及参知健脑方治病靶点的预测
        2.3 参知健脑方活性成分-VD-靶点的网络构建
        2.4 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参知健脑方潜在入血活性化学成分的筛选结果
        3.2 参知健脑方药物成分-靶点、VD疾病-靶点及参知健脑方治病靶点预测结果
        3.3 参知健脑方-活性成分-VD靶点的网络构建
        3.4 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中医药研究与网络药理学
        4.2 参知健脑方的理法方药分析
        4.3 参知健脑方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5 小结
第二部分 参知健脑方和谷氨酸干预浓度筛选及其对拟VD细胞模型增殖及毒性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PC12细胞培养
        2.2 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最适宜造模浓度筛选及参知健脑方低、中、高剂量适宜浓度筛选(CCK-8法)
        2.3 谷氨酸造模适宜浓度及干预药物适宜浓度的筛选验证(IncuCyte长时间动态活细胞成像及功能分析系统)
        2.4 谷氨酸诱导损伤PC12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分组给药
        2.5 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及毒性
        2.6 IncuCyte长时间动态活细胞成像及功能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及毒性2.7 CFSE细胞增殖实验
        2.7 CFSE细胞增殖实验
        2.8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生理状态下PC12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3.2 不同浓度谷氨酸和参知健脑方溶液对PC12细胞增殖及毒性的影响
        3.3 参知健脑方对拟VD细胞模型的增殖及毒性影响
        3.4 CFSE细胞增殖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毒损脑络”与VD
        4.2 “毒损脑络”的现代生物学内涵
        4.3 “解毒通络”是治疗VD的重要法则
        4.4 谷氨酸诱导损伤PC12细胞模型的建立
        4.5 参知健脑方对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的增殖及毒性作用
    5 小结
第三部分 参知健脑方对拟VD细胞模型周期、凋亡、钙离子浓度及活性氧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PC12细胞培养
        2.2 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各组给药
        2.3 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周期
        2.4 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凋亡
        2.5 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PC1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活性氧及超氧化物的水平
        2.6 qRT-PCR技术检测PC12细胞caspase-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
        2.7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PC12细胞周期检测结果
        3.2 PC12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3.3 PC1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活性氧及超氧化物的水平检测结果
        3.4 参知健脑方对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4.1 参知健脑方与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周期阻滞
        4.2 参知健脑方与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凋亡
        4.3 参知健脑方与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内钙超载及氧化应激损伤
        4.4 “解毒通络”法则的部分生物学内涵
    5 小结
第四部分 参知健脑方对拟VD细胞模型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C12细胞clathrin、RAB5B和NMDAR1的分布和表达水平
        2.2 qRT-PCR检测PC12细胞clathrin mRNA和NMDAR1 mRNA的表达水平
        2.3 Western Blot检测PC12细胞clathrin、RAB5B及NMDAR1的表达水平
    3 研究结果
        3.1 PC12细胞的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3.2 PC12细胞的qRT-PCR检测结果
        3.3 PC12细胞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参知健脑方与clathrin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
        4.2 参知健脑方与NMDA受体的内吞过程
        4.3 “解毒通络”法则的部分生物学内涵
    5 小结
结语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头顶一颗珠对SCOP诱导A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5)芍药苷对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阿尔茨海默病概念
    1.2 AD的流行现状
    1.3 AD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芍药苷与AD
    1.5 腺苷及A_1受体
    1.6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芍药苷对5×FAD转基因小鼠的保护作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芍药苷对5×FAD转基因小鼠的作用机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参胡温胆汤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 抑郁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2 抑郁症的临床特征
        2.1 心境低落
        2.2 认知功能损害
        2.3 意志活动减退
        2.4 躯体症状
        3 抑郁症脑结构的改变
        4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4.1 脑内神经递质
        4.2 神经内分泌
        4.3 神经免疫
        4.4 神经营养因子
        4.5 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5 抑郁症的治疗
        5.1 药物治疗
        5.2 非药物疗法
    二 中医对郁证的认识
        1 郁证病因病机概述
        1.1 沿革概要
        1.2 蒋健教授郁证研究成果
        2 中医药解郁(抗抑郁)治疗研究进展
        2.1 中药
        2.2 针灸
    三 加味温胆汤相关研究
        1 方剂来源及其主治、适应症
        2 组方意义
        3 相关临床及实验研究
        3.1 抑郁症
        3.2 失眠
        3.3 癫痫
        3.4 心血管疾病
        3.5 消化系统疾病
        4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参胡温胆汤对小鼠行为绝望模型行为学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及给药
        2.2 行为绝望模型
        3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参胡温胆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
        4.2 参胡温胆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5 小结
    实验二 参胡温胆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2.2 造模方法及观察指标
        3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参胡温胆汤对CUMS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4.2 CUMS大鼠模型的建立
        4.3 参胡温胆汤对CUMS大鼠糖水偏好度的影响
        4.4 参胡温胆汤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4.5 参胡温胆汤对CUMS大鼠开场实验中大鼠行为的影响
        5 小结
    实验三 参胡温胆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2.2 造模方法
        2.3 取材
        2.4 指标及检测方法
        3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海马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
        4.2 皮质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
        4.3 下丘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
        5 小结
    实验四 参胡温胆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2.2 造模方法
        2.3 取材
        2.4 指标及检测方法
        3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参胡温胆汤对抑郁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4.2 参胡温胆汤对抑郁大鼠海马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5 小结
    实验五 参胡温胆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2.2 造模方法
        2.3 取材
        2.4 指标及检测方法
        3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WB检测大鼠海马区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4.2 rt-PCR检测大鼠海马区ERKl/2、CREB、BDNF和 Trk B的基因表达
        4.3 IHC检测大鼠海马ERKl/2和Trk B表达
        5 小结
讨论
    1 实验方法的选择
        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1.2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依据
        1.3 实验取材的选择
    2 参胡温胆汤的抗抑郁作用
        2.1 对小鼠行为绝望模型的影响
        2.2 对CUMS大鼠的影响
    3 参胡温胆汤抗抑郁作用的效应机制
        3.1 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3.2 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3.3 ERK通路的影响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校期间已发表论文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7)补肾填精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共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阿尔茨海默病对骨密度水平影响的系统评价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数据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点
        2.3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
        2.4 Meta分析结果
    第一部分 分析与讨论
    第一部分 研究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基因表达芯片技术的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共性差异基因研究及信号通路验证
    前言
    实验一 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共性差异基因的基因表达芯片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GEO芯片数据提取
        1.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OP与AD的差异基因表达
        2.2 重叠差异基因的通路分析
        2.3 KEGG富集分析结果
        2.4 TNF-α-SENP1-HIPK1 通路
    实验二 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验证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1.3 伦理学
        1.4 标本采集
        1.5 实验仪器
        1.6 实验试剂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实验三 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Hipk1的信号通路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小鼠逃避潜伏期比较
        2.2 小鼠BV/TV比较
        2.3 小鼠HIPK1的总蛋白表达情况
        2.4 小鼠SENP1的总蛋白表达情况
        2.5 小鼠细胞浆内HIPK1的蛋白表达情况
        2.6 小鼠细胞核内SENP1的蛋白表达情况
    第二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OP与AD的共性差异基因研究
        2 OP与 AD的共性上调基因Hipk1 及其相关信号通路
        3 共性上调基因Hipk1及其相关信号通路验证
    第二部分 研究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补肾填精法的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药效学观察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小鼠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
        2.2 脑组织Nissl染色
        2.3 小鼠腰椎Micro-CT扫描结果
        2.4 骨组织HE染色
        2.5 小鼠HIPK1的总蛋白表达情况
        2.6 小鼠细胞浆内HIPK1的蛋白表达情况
        2.7 小鼠SENP1的总蛋白表达情况
        2.8 小鼠细胞核内SENP1的蛋白表达情况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第三部分 研究小结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
附录二 AD诊断标准
附录三 综述 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8)逍遥散对LPS诱导的炎性抑郁样模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技术路线图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物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1.5 实验场地
    1.6 数据统计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逍遥散水煎液芍药苷含量测定
        2.1.1 逍遥散水煎液制备
        2.1.2 色谱条件
        2.1.3 溶液配制
        2.1.4 方法学考察
        2.1.5 逍遥散水煎液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
        2.1.6 小结
    2.2 逍遥散抗炎作用的初步研究
        2.2.1 逍遥散对小鼠急性炎症模型的影响
        2.2.2 小结
    2.3 逍遥散体内抗炎性抑郁样作用及机制研究
        2.3.1 逍遥散对LPS致小鼠炎性抑郁样模型的影响
        2.3.2 逍遥散对LPS致大鼠炎性抑郁样模型的影响
    2.4 逍遥散体外抗炎性抑郁样作用及机制研究
        2.4.1 逍遥散含药血清制备
        2.4.2 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
        2.4.3 逍遥散对LPS致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炎症损伤模型相关因子的影响
        2.4.4 逍遥散对LPS致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炎症损伤模型神经生长相关因子的影响
        2.4.5 逍遥散对LPS致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炎症损伤模型SYP蛋白表达的影响
        2.4.6 逍遥散对LPS致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炎症损伤模型细胞增殖的影响
        2.4.7 小结
3 讨论
    3.1 逍遥散及其组方药物的抗炎作用表现
    3.2 逍遥散对LPS致炎性抑郁样模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3.3 逍遥散对LPS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4 结论
    4.1 逍遥散对LPS诱导的炎性抑郁样模型有对抗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上调5-HT水平有关
    4.2 逍遥散对LPS所致的神经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活化BDNF/NGF-TrkB/TrkA-CREB通路、上调突触蛋白表达、减轻神经损伤等有关
5 问题与展望
    5.1 逍遥散含药血清的成分测定
    5.2 适当开展逍遥散对合并相关疾病抑郁症防治作用的基础研究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PTA对癫痫大鼠的疗效及对GABA能系统和BDNF/TrkB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癫痫及治疗癫痫的药物的研究进展
        一、现代医学加深对癫痫病理机制的认识并提出新的治疗概念
        二、治疗癫痫的药物的研发及临床应用存在的难题
        三、治疗癫痫的药物的发展方向及应用目标的转型
        四、评价药物对癫痫病理机制的作用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 GABA能系统在癫痫中的角色
        一、GABA能系统的组成、功能及与癫痫的联系
        二、作用于GABA能系统的AEDs
    第三节 海马结构在癫痫中的角色
        一、海马结构的解剖学关系
        二、海马结构与癫痫的联系
    第四节 PILO致痫大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一、PILO癫痫模型的造模原理及方法
        二、PILO癫痫模型的症状行为学、EEG、脑功能及脑结构改变的特点
    第五节 本课题研究PTA对癫痫病理机制的作用的依据
        一、中医药治疗癫痫的渊源及研究进展
        二、半夏治疗癫痫的中医学渊源
        三、半夏及其成分治疗癫痫的研究进展
        四、PTA可能是半夏治疗癫痫的活性成分
    第六节 本课题评估PTA对正常神经功能的影响的必要性
        一、治疗癫痫的药物必须进行神经毒性筛查
        二、PTA的毒理研究现状及本课题前期研究的背景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及统计学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实验一:PTA对癫痫大鼠的疗效及对GABA能系统和BDNF/TrkB表达的影响
        一、目的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三节 实验二:PTA对健康KM小鼠运动平衡、自主活动及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
        一、目的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四节 实验一及实验二的综合讨论
        一、PTA的系统毒性不显着
        二、PTA的神经毒性不显着
结语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实验仪器及实验图片
    附录2: 前期研究报告——PTA急性经口给药LD_(50)的测定(扩展试验法)
    附录3: 英文缩略语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10)当归芍药散对APP/PSN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当归芍药散的配制
        2.2.2 按剂量配好DSS溶液后进行灌胃
        2.2.3 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能力
        2.2.4 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区Aβ1-42 蛋白的表达量
        2.2.5 免疫荧光标记小鼠大脑Aβ42蛋白
        2.2.6 小鼠肠道菌群定量分析
        2.2.7 检测血清中5-HT、GABA浓度
        2.2.8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DSS对APP/PSN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能力的影响
    2 DSS对APP/PSN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海马区Aβ1-42表达量的影响
    3 免疫荧光法标记小鼠Aβ42蛋白
    4 小鼠血清5-HT和 GABA水平检测结果
    5 小鼠肠道菌群定量分析结果
        5.1 小鼠肠道菌群物种积累曲线分析
        5.2 APP/PSN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和对照组小鼠肠道菌群物种差异显着性分析
        5.3 小鼠肠道菌群各分类水平的群落结构组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Blockade of paeoniflorin on sodium current in mouse hippocampal CA_1 neurons(论文参考文献)

  • [1]参枝苓口服液调控脑葡萄糖代谢对AD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 秦高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马钱子毒性成分士的宁致大鼠神经毒性易感蛋白的研究[D]. 姜媛.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3]参知健脑方对拟血管性痴呆细胞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田丹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头顶一颗珠对SCOP诱导A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D]. 黄斌.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5]芍药苷对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孔彦莹.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6]参胡温胆汤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王莹.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补肾填精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共性机制研究[D]. 朱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8]逍遥散对LPS诱导的炎性抑郁样模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石博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PTA对癫痫大鼠的疗效及对GABA能系统和BDNF/TrkB表达的影响[D]. 邓楚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当归芍药散对APP/PSN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D]. 杨玉芳. 皖南医学院, 2019(12)

标签:;  ;  ;  ;  ;  

芍药苷阻断小鼠海马CA_1神经元钠电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