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伟岭公园植物多样性目录

深圳市伟岭公园植物多样性目录

一、深圳围岭公园植物多样性编目(论文文献综述)

许浩[1](2019)在《中印亚界颏花金龟族系统分类及其疑难种的分子鉴定(鞘翅目:金龟科:花金龟亚科)》文中指出由于大多数颏花金龟族昆虫非常罕见,且研究材料缺乏,导致其系统分类学研究十分薄弱。本研究针对分布于东洋界中印亚界(即中国秦岭以南、日本琉球以西、泰国克拉地峡以北及缅甸阿拉干山脉以东的广泛区域,和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颏花金龟族进行系统学研究。对属级阶元的系统发生地位进行了分析,对种级分类单元进行了分类学厘定,并对疑难种进行了分子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中印亚界颏花金龟族属级阶元的系统发生地位。分别基于60个成虫形态特征和线粒体基因COI(cox1)、16S rRNA(rrnl)、核基因28S rRNA三基因联合分子数据,利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了中印亚界颏花金龟族的系统发育树,其10个属级阶元的系统发生地位为((((跗花金龟属Clinterocera Motschulsky,1858+(宽唇花金龟属Priska Jákl,2018+黑艳花金龟属Platysodes Westwood,1873))+((弯颏花金龟属Coenochilus Schaum,1841+细花金龟属Tenuicorporeus)+小花金龟属Cymophorus Kirby,1827)+锈绒花金龟属Parapilinurgus Arrow,1910+三犄花金龟属Centrognathus Guérin-Méneville,1840)+臀花金龟属Campsiura Hope,1831)+角花金龟属Goliathopsis Janson,1881)。(2)厘定了中印亚界颏花金龟族物种。通过检视85家国内外单位馆藏的近1400头标本和全部现存的模式标本,确定中印亚界颏花金龟共59种。其中,建立新属1个、描述新种11个(已发表6个),提出新组合4个,指定选模16种(已发表6种)、新模1种(已发表)。提供了中印亚界颏花金龟族名录及其文献引证、识别特征、检视记录、地理分布和28版彩图,编制了分属分种检索表。(3)应用DNA条形码技术界定了中印亚界颏花金龟族疑难种。利用COI(cox1)基因的DNA条形码片段,通过遗传距离法和进化树法,对白斑跗花金龟Clinterocera scabrosa(Motschulsky,1854)的类似标本进行界定,确定以往认为的C.mandarina(Westwood,1873)、C.obsoleta(Fairmaire,1878)、C.helleri(Fairmaire,1897)和C.tuberculata Kraj(?)ik,2011均为白斑跗花金龟的变异;对产自中国贵州和云南的尖唇锈绒花金龟Parapilinurgus chinensis Kraj(?)ik,2010标本进行界定,确定两地标本实为两个独立的物种。

赵政阳[2](2019)在《广场舞对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人们越来越看重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但同时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各种噪声的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的声环境影响着使用者的体验,消极的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不利于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现在,随着广场舞的大力发展,广场舞成为了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忽视的新型声源,广场舞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声环境的影响还未得到深入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以广场舞为前提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声环境为研究对象,选择典型的公共空间为研究区域,将公共空间分为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园和城市居住区三类,在上述研究背景下,利用主观评价和客观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具体如下: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总结了公共空间、声环境和广场舞的研究现状。再主要针对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园和城市居住区作简要叙述,结合相关研究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声环境特征进行总结;对研究内容和方法和思路等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包括第第二章):在调查之前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和分类作进一步整理,对重庆市主城各区的公共空间进行普遍调查,实地感受公共空间的声环境。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对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并且声压级感受最吵闹的三类公共空间进行深入调查,对三类城市公共空间进行量化评价。第三部分(包括第三、四章):第三章主要进行了广场舞对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影响的客观测试,对三类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分类测试,第四章利用现场主观暴露测试的方法,针对具有广场舞的公共空间的声环境进行体验评价,结合各个城市公共空间的实测结果以及声环境的评价结果对不同城市公共空间的声环境作进一步解析。第四部分(包括第五章):第五章,从主观评价结果出发,综合实测结果和主观问卷评价结果,得出了基于受访者需求的声环境优化措施,在验证软件可行性的基础上,模拟三种优化措施,再与实测结果进行效果对比,探寻广场舞对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影响的优化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发现了三类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特点和现状,总结了三类城市公共空间的声场分布特征。(2)归纳了受访者行为特征和社会属性对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3)通过分析客观实测和主观问卷评价的结果,得出广场舞对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影响的优化策略,并通过模拟加以验证,对未来新建或改建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顾薇[3](2017)在《清远市园林绿化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园林绿化展现了城市风貌特色,有效地协调着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的难度日益加大,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人员少、任务重、难管养或管养不到位等情况,呈现诸多问题亟待有效解决。清远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特色旅游资源,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直接影响着城市风貌的体现和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以清远市园林绿化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园林绿化存在问题,以旅游城市为定位,努力提出解决对策,旨在提升清远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园林绿化生态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绿量指标、建设概况、组织架构和管理手段等方面阐述了清远市园林绿化的现状,并结合市民满意度问卷调查,从规划建设、体制机制、管理养护三方面进行了问题分析。在规划建设方面,首先,园林绿化的规划理念落后,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生态优先理念发展滞后;然后,园林绿化规划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各类绿地比例不合理,滨河绿地的系统性有待完善,生态条件(山体、水系)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未被充分利用;其次,园林绿化规划效力保障不足,主要体现在规划落实走样,缺乏行政监督和科学指导;最后,园林规划建设存在诸多误区,主要体现在植物配置不合理,园林功能呈现弱化,设计的模式化、奢豪华。在体制机制方面,园林绿化管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法力度不够,监督机制不到位。在养护管理方面,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重视不足,管理不到位,市民爱绿护绿意识淡薄,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园林科技发展滞后。针对清远市园林绿化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对策及建议:第一,以旅游名城为导向,强化规划引领,包括:注重地方文脉传承;更新城市园林绿化理念,建设生态、功能、节约型园林;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加强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色的有机结合;加强滨水绿地建设,体现城市风貌特色;合理配置植物,兼具景观、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全面发展,提升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依法治绿,确保城市园林规划效力。第二,以提高效能为导向,健全体制机制,包括:优化机构职能,创新园林绿化管理模式;加强立法、执法工作,完善法规体系;深化全民爱绿护绿意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多元的投融资体系,强化责任考核机制,探索节约型园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三,以保障成果为导向,加强养护管理。包括:保障园林日常养护的持续投入,制定合理的经费拨付制度,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人员的准入、培训和管理工作;加强园林科技的创新与推广。本文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现实和创新意义。首先,论文给清远园林绿化发展提供了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理论参考,同时也充实了园林绿化的相关理论研究。然后,论文对完善清远园林绿化发展体系,辅助行政决策,指导规划、建设,促进园林绿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论文通过现状分析和问卷调查,立足清远实际,科学系统地研究了清远园林绿化的存在问题,并以旅游城市为定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构建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

龙梦琪[4](2017)在《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评价与推介》文中认为绿地建设作为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城市整体风貌影响深远,而植物作为城市绿地的主体组成部分,是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构建城市特色景观的基础。本文通过对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现状调查为基础,基于植物多样性、植物生态学、园林美学等基本理论结合上杭县资源现状建立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评价模型并对调查植物进行评价,得出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综合评价分级,并以此为基础对上杭县城市绿地进行植物树种应用推介。研究结果如下:(1)按照绿地类型选取典型样地对上杭县园林植物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并对其进行科、属组成、生活型、观赏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共计472种,分属于129科346属,其中被子植物113科320属434种,裸子植物8科16属28种,蕨类植物8科10属10种;上杭县园林植物优势科中世界广布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百合科、桑科)与泛亚热带分布科(大戟科、木兰科、棕榈科、桃金娘科)比例相当,符合中亚热带地区的自然条件;②上杭县建成区绿地乡土植物种类共计389种,分属于120科129属。其中蕨类8科10属10种,被子植物107科105属359种,裸子植物5科14属20种。10种以上的科有大戟科、禾本科、豆科、桑科、百合科、蔷薇科、樟科;③上杭县城市绿地中常绿树种约占53.8%,落叶树种约占23.7%,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的比例约为1:2.3,该比例结构使得城市季相变化不突出;植物统计中高位芽植物占总体植物比例的约6%,该比例说明在上杭县城市绿地建设时间较短;④上杭县园林植物观赏特性主要集中在观花,其次为观叶、观果:观花植物以白色花系最多共49种,其次为红色系和黄色系,分别为34和32种;观叶植物以观常色叶和形态类最多共33种,观秋色叶植物19种,观春色叶植物3种;该结果表明现城市绿地中植物景观在夏秋季季相变化明显,春季叶植物,开花植物都较其他季节少。(2)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上杭县城市绿地现状、自然环境等影响因素构建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调查的459种植物进行了综合评价(不包括多浆类、蕨类),植物综合评价按照综合效益评分高低分为Ⅰ、Ⅱ、Ⅲ级,其中评价为Ⅰ级的植物136种,Ⅱ级植物214种,Ⅲ级植物109种。评分为Ⅰ级的植物表明其在城市应用表现中各方面均为良好及以上,是上杭县城市绿地建设中可大力推广的植物;综合评分为Ⅱ级的植物表明其综合效益也较好,可以作为丰富城市植物多样性的一般植物的备选;而综合评分为Ⅲ级的植物其综合效益较低,在某一或某几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可根据其生境条件作为城市植物的补充。(3)根据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综合评价结果,拟定了上杭县城市绿地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一般树种,并且根据不同的绿地分类做了相应的植物推介,为上杭县城市绿地建设提供了植物备选名录,为其以后城市园林建设的更新和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科学资料。

杨林[5](2016)在《益阳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广泛应用乡土植物对提高城市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城市园林乡土植物的应用提供借鉴,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建设城市园林,实现城市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以益阳乡土植物的研究为出发点,对益阳城市园林乡土植物进行调查和应用评价,计算出乡土植物的综合评价分值,并根据其为益阳城市园林选取最适宜的乡土树种。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益阳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60个样地进行植物调查。经调查,共有145科461属961种(包括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13属14种;裸子植物9科23属53种,6变种;被子植物125科445属888种。①初步统计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乡土植物共有124科328属617种,其中蕨类植物有8科8属8种、裸子植物7科7属9种、被子植物109科313属600种:规划区范围内乡土植物科、属、种数占园林植物科、属、种数的比例分别为85.52%、71.15%、64.20%,益阳市乡土植物资源较丰富。②据调查,益阳市中心城区园林植物共有232种,其中乡土植物有131种,分属于61个科,104个属,占种总数的56.47%,乡土植物应用比例明显偏低;已应用于中心城区乡土植物种数占规划区乡土植物种数的21.23%,由此可知乡土树种的使用率低,有许多开发潜力、应用价值高的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中并没有得到应用。(2)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乡土植物应用评价体系,并对参与评价的益阳市609种乡土植物(不含蕨类)进行应用评价。①评价结果:应用评价为Ⅰ级的综合效益最高,共有202种,说明是在益阳市最适宜生长、观赏价值高、生态效益好的首选城市绿化乡土植物;Ⅱ级综合效益较好,共有267种,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多加应用:Ⅲ级的综合效益较低,共有140种,是作为城市园林乡土植物选择的备选和补充。②其中,益阳市中心城区的131种乡土植物均分布在应用评价的Ⅰ、Ⅱ级,分别有82种、49种。应用评价为Ⅰ级的乡土树种在益阳城市园林中的应用,说明已充分表现出很高适应性、观赏性和应用率。Ⅱ级的乡土树种是在益阳城市绿化中丰富城市园林植物种类的一般树种,综合效益较高。(3)在益阳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应用评价及各项指标分值的基础上,对益阳城市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一般树种以及针对城市不同的绿地类型做出了植物推介,为益阳城市绿化提供了丰富乡土植物的选择素材。

唐亚星[6](2016)在《长沙市桃花岭公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也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因此对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进行相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本文以长沙市桃花岭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等调研方法,在对桃花岭公园植物景观整体现状了解的基础上,对园中植物景观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公园中的人工植物种类与植物群落进行了详细调查,桃花岭公园人工植物景观所涉及的园林植物共有103种,分属于61科,其中排名靠前的禾本科和蔷薇科分别有9种、7种,两科共16种,占总数15.5%,地位较为突出。在103种植物中,乔木有26科37种,常绿乔木有19种,落叶乔木18种,常绿与落叶的成分比例约为1:1;灌木有21科28种,常绿灌木有18种,落叶灌木10种,常绿与落叶的成分比例约为2:1:草本有22科29种;藤本植物有4科5种:竹类植物4种:园中植物群落配置模式较为丰富,主要以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小乔木—灌木—地被两种模式构成,公园的植物景观具有较强的层次感。2根据桃花岭公园的功能分区,分别对各区域的植物景观设计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园内各区之间相互衔接紧密,其植物景观各具特色,入口区以桃为主题,大量观花观叶的树种遍植其中,色彩缤纷,烘托出了公园入口的热闹非凡的气氛;景观跌溪区和景观水库区自然条件优越,依山畔水,植物景观临水而设,溪涧两侧和沿湖滨水区域的植物景观以自然式为主,其景怡人;特色水景区由层层分布的水塘组合而成,水塘中栽植的各种水生植物是其主要特色,观景游览性较强;汇水溪区的植物景观是桃花岭公园中最为精致的一部分,适宜闲游于其间。3理论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桃花岭公园中植物与水体、园路、建筑等其它造园要素之间的关系,桃花岭公园的植物景观涉及到的水景主要为湖泊、溪涧、水塘,园中水域面积较大,植物造景和水体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协调;主、次园路在植物造景上兼顾了其应有的功能性和观赏性,较为注重细节处理;园中建筑周围的植物造景根据建筑的的功能、风格以及周边自然环境进行设计,使建筑充分融入了周围的环境之中。

朱文君[7](2016)在《杭州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研究 ——以柳浪闻莺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公园能够反映出城市的园林建设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杭州西湖周边的城市公园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闻名海内外,文中以杭州柳浪闻莺公园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植物群落种类组成、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植物空间构成以及植物文化等,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柳浪闻莺公园主要植物共有155种,隶属于68科128属。其中裸子植物6科9属11种,被子植物62科119属144种。乔木类、灌木类、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分别占公园植物种类总数的37.42%、29.68%、28.39%、4.51%。常绿、落叶树种比为1:1.4。乔木层重要值排名前十的依次是水杉、桂花、垂柳、枫杨、悬铃木、广玉兰、香樟、银杏、紫楠、日本晚樱,灌木层树种重要值排名前十的依次是垂丝海棠、八角金盘、紫薇、鸡爪槭、红枫、春鹃、红花檵木、金边黄杨、山茶、茶梅。(2)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群落主要分为5个植被型,10个生活型,19个建群种类型。乔灌草复合搭配是公园植物群落景观的主要构建途径。柳浪闻莺植物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为0.858,Simpson优势度指数平均为0.464,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905,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99。对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程度最高。对景区的植物多样性调查发现,友谊园的物种多样性高于其他三个景区。(3)在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群落的调查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植物与建筑、道路、水体、小品以及其他造园要素的景观空间构成,从空间构成要素分析总结出公园植物景观空间类型。(4)对柳浪闻莺公园植物文化进行初步研究,得出公园植物文化主要体现在物种选择、配置模式、诗词歌赋等方面。提出公园增设以“柳”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节,突出主题,发扬公园的柳文化。(5)总结柳浪闻莺公园景观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钱黎君[8](2013)在《杭州曲院风荷植物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杭州曲院风荷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木本植物群落组成、植物季相景观、植物空间以及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曲院风荷公园共有园林植物141种,隶属于58科100属。其中裸子植物5科9属14种,被子植物53科91属127种。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程度高,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程度低。(2)公园内观花植物较多,以春、夏两季为主,其中春季观花木本植物有27种,草本有5种,夏季观花木本植物有20种,草本有17种,花色多为红色系,夏季观花植物数量远远多于春季观花植物数量,夏季景观突出。春、秋观叶植物景观较为丰富,春季观叶植物有21种,秋季观叶植物有22种。冬季观花、观果、观干植物共17种。建议增加现有夏季木本观花植物的种植数量,如广玉兰、合欢、夹竹桃、紫薇、海滨木槿、木槿、石榴等,以进一步突出曲院风荷夏季植物景观特色。(3)在曲院风荷植物群落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公园植物空间类型及空间形态,并从定性和量化角度对不同植物空间类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曲院风荷公园植物空间营造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手法。(4)运用AHP法,从视觉质量、生态效能、服务功能三个方面建立了曲院风荷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得出综合评价指数Ⅰ级的植物群落有13个,综合评价指数Ⅱ级的植物群落有17个,没有Ⅲ、Ⅳ级植物群落景观,说明曲院风荷公园植物景观质量整体处于良好状态,正往最佳状态发展。

李琴[9](2013)在《重庆主城区景观关键点组成及分布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景观关键点是对整体区域具有重要生态作用、生态价值以及发展战略意义的景观地段,对研究景观结构与功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景观关键点在城市规划、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城乡绿地规划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景观关键点的类型多样,主要有资源丰富的生态源区、能量交汇的生态汇区、生态敏感区、突出地物和景观节点等。山地城市具有特殊的地形,生境的多样和生态脆弱性的突出,使得关键点有它的特殊性。本文研究的对象:①大面积的自然、半自然植被地段:包括重庆主城区的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四条自然山脉,半自然林地-中央山脊线(从鹅岭公园到平顶山一带),以及半自然林地的郊野公园和公园等景观关键地段。②生态脆弱地段:包括中梁山、铜锣山两山脉及中央山脊线的陡坡地段,嘉陵江东岸和江北嘴大剧院等水淹消落带地段。③模拟分析:范围包括主城核心区及其周围地段,南北以外环为界,东西以中梁山和铜锣山脉为界。通过野外实地样方调查和卫星图片的判读,分析重庆主城区内有大型的自然或半自然植被地段的物种组成及分布特点;分析生态脆弱地段的空间分布及特点;模拟分析,在不同假设条件下,分析景观连接度指标的变化情况,找出对景观结构影响较大的关键地段。研究景观关键点,是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建设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分布有大面积自然或半自然植被的景观关键地段。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四条山脉上,半自然的低丘林带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脊线上。四条山脉及中央山脊线,资源丰富,物种种类多,植被类型多样。常绿阔叶林和竹林在缙云山脉上分布较多,中梁山脉、铜锣山脉和明月山脉以针叶林为主,中央山脊线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缙云山脉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93和0.95;中梁山脉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80和0.89;铜锣山脉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93和0.96;中央山脊线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89和0.79。(2)有半自然林地分布的郊野公园和重要的公园。郊野公园主要有歌乐山森林公园、铁山坪森林公园和南山植物园等,重要的半自然林地公园有照母山植物园、鸿恩寺森林公园等。半自然林地,物种种类多,林地类型多样,植被组成丰富。郊野公园林地类型以针叶林为主,重要的公园林地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歌乐山森林公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89、0.95;铁山坪森林公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81、0.89;南山植物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94、0.95;照母山植物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88、0.85;鸿恩寺森林公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89、0.92。(3)生态脆弱的陡坡地段:主要分布在中梁山脉、铜锣山脉及中央山脊线等易水土流失的地段,整体林地覆盖率为54.3%。两山脉坡度大于15°的不宜建设用地的面积有21145.8hm2,大于25°的陡坡面积有1983.8hm2,大于35°的极陡坡面积为113hm2。非林地面积:15-25°(6882.6hm2)>25-35°(516.7hm2)>大于35°(51.5hm2)。中央山脊线整体林地覆盖率仅39.6%。坡度大于15°的山地面积有184.1hm2,大于25°的陡坡面积有68.3hm2,大于35°的极陡坡面积为10.9hm2。非林地面积:坡度15-25°(50.9hm2)>坡度25-35°(34.7hm2)>坡度大于35°(6.6hm2)。山脉、低丘由于自身坡度的影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再加上外界的干扰,建设用地比例的加大,林地覆盖度的降低,水土流失的严重,加速了山脉、低丘的生态脆弱程度。(4)生态脆弱的长江、嘉陵江段消落带:分析消落带的水位变化情况、植被分布情况及生境的特点。得出生态脆弱程度:海拔163-170m段>170-175m段>175-185m段>185m以上段。163-170m段,水淹时间2-4个月,生态最脆弱。(5)运用Arc Gis9.3及Fragstats软件,在主城核心区及周围地段,增加或减少林地斑块,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景观连接度值的变化,找出对整体景观空间布局影响较大的关键地段。模拟林地斑块的增加,在39个选地中,找出了11个景观比较重要的地段,主要分布在渝北区和北部新区。在这11个关键地段,林地面积各增加100hm2、400hm2, CONNECT指数由最开始的0.1385分别上升到0.1892、0.2467。选定13个现有大型林地斑块,假定斑块减少,有7个选地景观连接度值的变化幅度较大,对景观结构的空间布局影响大。其中,中央山脊线的值变化最大,从0.1385降为0.1306,是最为关键的景观地段。

李子林[10](2011)在《福州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园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幸存下来的或者是恢复了的破碎的城市生境。公园中往往具有高度多样化的生境,保存着某些自然植被片段和多种动物,那里的生物多样性往往非常高。因此,保护城市公园和郊区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绿地与城市居民生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居民活动的大幅度增加和生活垃圾污染程度的日益严重,使得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影响。因此,人们应该更加重视城市公园规划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其中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只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才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多进展。然而,在保护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如何在城市公园规划中做到保护、保全生物多样性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首先采用查阅档案收集相关资料、实地踏查和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办法详细调查了福州市金山公园、闽江公园、温泉公园、西湖公园、白马河公园、金牛山公园、左海公园和福建农林大学湿地公园8个公园的基本区域情况,生物组成概况,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系统的分析了这几个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探讨福州市各大城市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福州市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为实例,结合国内外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城市公园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理论与概念,合理的城市公园规划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首次针对白马河城市公园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问题,深入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为白马河城市公园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深圳围岭公园植物多样性编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围岭公园植物多样性编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印亚界颏花金龟族系统分类及其疑难种的分子鉴定(鞘翅目:金龟科:花金龟亚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颏花金龟的生物学研究
        1.2.2 亚洲颏花金龟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第2章 中印亚界颏花金龟属级阶元的系统发生地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本选取
        2.1.2 设备与试剂
        2.1.3 形态特征介绍
        2.1.4 目标基因的获取
        2.1.5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于形态数据的属级阶元的系统发生地位分析
        2.2.1.1 形态矩阵建立
        2.2.1.2 属级阶元系统发生地位
        2.2.2 基于分子数据的属级阶元的系统发生地位分析
        2.2.2.1 碱基序列分析
        2.2.2.2 属级阶元系统发生地位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中印亚界颏花金龟族分类学厘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来源
        3.1.2 标本采集
        3.1.3 标本处理
        3.1.4 文献收集
        3.1.5 模式核对
        3.1.6 体例说明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类记述
        3.2.1.1 角花金龟属Goliathopsis Janson,1881
        3.2.1.2 臀花金龟属Campsiura Hope,1831
        3.2.1.3 三犄花金龟属Centrognathus Guérin-Méneville,1840
        3.2.1.4 锈绒花金龟属Parapilinurgus Arrow,1910
        3.2.1.5 小花金龟属Cymophorus Kirby,1827
        3.2.1.6 弯颏花金龟属Coenochilus Schaum,1841
        3.2.1.7 细花金龟属Tenuicorporeus gen.nov
        3.2.1.8 宽唇花金龟属Priska Jákl,2018
        3.2.1.9 黑艳花金龟属Platysodes Westwood,1873
        3.2.1.10 跗花金龟属Clinterocera Motschulsky,1858
        3.2.2 地理分布
        3.2.2.1 世界颏花金龟的分布格局
        3.2.2.2 中印亚界颏花金龟的分布格局
        3.2.3 生物学
        3.2.3.1 生活世代
        3.2.3.2 成虫与幼虫食性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疑难种的界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序列获取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白斑跗花金龟的形态变异
        4.2.1.1 DNA条形码序列组成分析
        4.2.1.2 种类界定结果
        4.2.2 锈绒花金龟属的隐种
        4.2.2.1 DNA条形码序列组成分析
        4.2.2.2 种类界定结果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印亚界颏花金龟族名录
附录2 中印亚界颏花金龟族部分属种的线粒体基因COI种间距离和种内遗传距离矩阵
图版
致谢
作者简历

(2)广场舞对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2 城市公共空间广场舞前期调研
    2.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2.2 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类
        2.2.1 城市公共广场的分类
        2.2.2 城市公园的分类
        2.2.3 城市居住区广场的分类
    2.3 城市公共空间广场舞前期调研
        2.3.1 调查内容及方法
        2.3.2 城市公共空间广场舞前期调研
    2.4 本章小结
3 广场舞对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影响的客观测试
    3.1 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客观数据测量
        3.1.1 测试方法
        3.1.2 测试地点选择
    3.2 广场舞对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影响的实测结果分析
        3.2.1 城市公共广场的实测结果分析
        3.2.2 城市公园的实测结果分析
        3.2.3 城市居住区的实测结果分析
        3.2.4 三类城市公共空间实测结果分类对比
    3.3 本章小结
4 广场舞对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影响的主观评价
    4.1 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问卷的设计
    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4.2.1 心理物理模式的评价方法
        4.2.2 评分法
        4.2.3 SD法(语义微分法)
    4.3 评价实验结果分析
        4.3.1 问卷基本统计分析
        4.3.2 受访者基本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
        4.3.3 受访者特征与广场舞声环境评价的影响
        4.3.4 SD法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广场舞对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影响的优化策略
    5.1 Cadna/A软件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可行性
    5.2 声环境空间模拟
    5.3 针对广场舞声环境的优化策略
        5.3.1 集中广播
        5.3.2 控制音量
        5.3.3 声屏障
        5.3.4 三种改善措施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D 广场舞对城市公共空间影响评价问卷
致谢

(3)清远市园林绿化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园林常用术语
    2.2 国外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园林绿化理念
        2.2.2 国外园林绿化发展现状
    2.3 国内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研究现状
        2.3.1 国内园林绿化发展概况
        2.3.2 研究现状
3 国内外园林绿化实践经验借鉴
    3.1 深圳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
    3.2 杭州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
    3.3 国外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经验的借鉴
4 清远市园林绿化现状
    4.1 概况及发展目标
        4.1.1 城市性质与定位
        4.1.2 绿量指标
        4.1.3 发展概况
        4.1.4 发展目标
    4.2 清远市园林绿化现状
        4.2.1 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
        4.2.2 景观现状特色
        4.2.3 部门设置与组织架构
        4.2.4 城市绿地管理
5 清远市园林绿化问题分析
    5.1 基于问题导向的比较分析
    5.2 基于问题导向的问卷调查分析
        5.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5.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5.3 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5.3.1 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5.3.2 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5.3.3 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6 清远市园林绿化问题对策及建议
    6.1 以旅游名城为导向,强化园林规划建设管理
        6.1.1 注重地方文脉传承
        6.1.2 更新园林绿化理念
        6.1.3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6.1.4 加强滨水绿地建设,体现城市山水风貌
        6.1.5 合理配置植物,兼具景观、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6.1.6 综合考虑,全面发展,提升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
        6.1.7 依法治绿,确保城市园林规划效力
    6.2 以提高效能为导向,健全园林管理体制和机制
        6.2.1 优化机构职能,创新园林绿化管理模式
        6.2.2 完善园林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6.2.3 加强全民绿化意识和社会监督
        6.2.4 健全园林绿化的管理机制
    6.3 以保障成果为导向,加强园林日常养护管理
        6.3.1 确保园林日常养护的持续投入
        6.3.2 加强园林队伍人才建设
        6.3.3 加强园林科技的创新与推广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评价与推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园林植物
        1.2.2 乡土植物
        1.2.3 外来植物
        1.2.4 植物群落
        1.2.5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城市园林植物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城市园林植物相关研究进展
        1.3.3 存在不足及展望
    1.4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1.4.1 园林生态学原理
        1.4.2 生物多样性原理
        1.4.3 园林美学理论
        1.4.4 环境心理学原理
        1.4.5 可持续发展原理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路线
2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现状应用调查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资源
        2.1.3 人文资源
    2.2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调查
        2.2.1 调查范围
        2.2.2 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2.3 上杭县城市绿地调查结果与分析
        2.3.1 城市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2.3.2 上杭县城市绿地植物现状
        2.3.3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组成分析
        2.3.4 上杭县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应用现状
        2.3.5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3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评价
    3.1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评价体系构建目的及意义
        3.1.2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1.3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评价指标筛选
        3.1.4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评价体系模型
        3.1.5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2 上杭县园林植物应用评分与分级
        3.2.1 上杭县园林植物评价指标分级量化标准
        3.2.2 上杭县园林植物综合评分
        3.2.3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综合评价与分级
        3.2.4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综合分级结果
        3.2.5 上杭县单准则层评分优秀园林植物
4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应用推介
    4.1 城市园林植物应用指导理论及原则
        4.1.1 城市园林植物应用指导理论
        4.1.2 城市园林植物应用原则
    4.2 上杭县城市绿地树种应用推荐
        4.2.1 基调树种与骨干树种
        4.2.2 一般树种
    4.3 上杭县分类绿地植物应用推介
        4.3.1 公园绿地
        4.3.2 防护绿地
        4.3.3 附属绿地
        4.3.4 其他绿地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综合分级结果
附录B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调查名录
附录C 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各项指标评分表(乔、灌、竹类、草本、藤本植物)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益阳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园林植物
        1.2.2 乡土植物及其特点
        1.2.3 外来植物
        1.2.4 生物多样性
        1.2.5 植物群落
        1.2.6 园林城市与生态园林城市
    1.3 相关研究进展
        1.3.1 乡土植物应用研究进展
        1.3.2 乡土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进展
        1.3.3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1.4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1.4.1 园林生态学原理
        1.4.2 园林美学原理
        1.4.3 生物多样性原理
        1.4.4 可持续发展原理
    1.5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益阳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应用调查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条件
    2.2 植物现状调查与分析
        2.2.1 调查范围
        2.2.2 调查方法及内容
        2.2.3 城市规划区植物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2.2.4 中心城区植物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3 益阳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应用评价
    3.1 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应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3.2 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乡土植物应用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3.2.2 乡土植物应用评价的指标选取
        3.2.3 乡土植物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
        3.2.4 乡土植物应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应用评价与分级
        3.3.1 乡土植物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级量化标准
        3.3.2 乡土植物评分
        3.3.3 乡土植物的综合评分和分级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乡土植物应用评价的指标分析
        3.4.2 乡土植物应用评价的分级结果
4 益阳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应用推介
    4.1 目的与意义
    4.2 城市园林主导乡土植物推介
        4.2.1 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
        4.2.2 一般树种
    4.3 城市园林不同绿地类型乡土植物推介
        4.3.1 公园绿地
        4.3.2 防护绿地
        4.3.3 附属绿地
        4.3.4 其他绿地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A 益阳城市规划区园林植物调查名录
附表B 益阳城市绿化植物观赏习性及具体用途
附表C 益阳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各项指标评分表(乔、灌、竹类、草本、藤本植物)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长沙市桃花岭公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
    2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相关研究概况
        2.1 城市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营建研究现状
        2.2 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研究现状
        2.3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综述法
        4.2.2 实地调查法
        4.2.3 综合分析法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桃花岭公园概况
    1 地理位置
    2 自然环境条件
        2.1 地形地貌
        2.2 气候条件
        2.3 土壤条件
    3 社会经济状况
    4 规划布局
第三章 桃花岭公园园林植物与群落配置模式调查与分析
    1 园林植物种类调查分析
        1.1 乔木树种
        1.2 小乔木树种
        1.3 灌木树种
        1.4 藤本植物
        1.5 草本植物
        1.6 竹类植物
    2 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2.1 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
        2.2 乔木—小乔木—灌木
        2.3 乔木—小乔木
        2.4 小乔木—灌木
第四章 桃花岭公园主要区域植物景观分析
    1 入口区
        1.1 入口区概况
        1.2 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1.3 典型植物配置模式
    2 景观跌溪区
        2.1 景观跌溪区概况
        2.2 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2.3 典型植物配置模式
    3 景观水库区
        3.1 景观水库区概况
        3.2 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3.3 典型植物配置模式
    4 特色水景区
        4.1 特色水景区概况
        4.2 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4.3 典型植物配置模式
    5 汇水溪区
        5.1 汇水溪区概况
        5.2 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5.3 典型植物配置模式
第五章 植物与其它造园要素配置分析
    1 植物与水体
        1.1 各种水体
        1.1.1 潭影湖
        1.1.2 池塘
        1.1.3 溪涧
        1.2 岛屿
        1.3 滨水
        1.4 水面
    2 植物与园路
        2.1 主园路
        2.2 次园路
        2.3 园路局部
        2.3.1 路面
        2.3.2 路缘
        2.3.3 路口
        2.3.4 硬质铺装节点
        2.3.5 交通环岛
    3 植物与建筑
        3.1 墙基
        3.2 角隅
        3.3 入口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公园中主要乔木树种名录表
附录2:公园中主要小乔木树种名录表
附录3:公园中主要灌木树种名录表
附录4:公园中主要藤本植物名录表
附录5:公园中主要观赏花卉名录表
附录6:公园中主要竹类植物名录表
致谢
作者简介

(7)杭州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研究 ——以柳浪闻莺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定义阐述
        1.1.1 城市公园定义
        1.1.2 植物景观定义
        1.1.3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定义
    1.2 国内外城市公园的兴起和发展
        1.2.1 国外城市公园历史发展概述
        1.2.2 国内城市公园历史发展概述
    1.3 国内外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3.1 国外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3.2 国内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4 杭州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研究综述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内容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2 杭州主要城市公园概况
    2.1 杭州区位概况
    2.2 西湖区位概况
    2.3 杭州西湖周边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概况
    2.4 柳浪闻莺公园概况
3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群落调查分析
    3.1 野外调查对象与方法
        3.1.1 调查对象
        3.1.2 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3.2.1.1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群落物种总体构成
        3.2.1.2 柳浪闻莺公园主要植物应用
        3.2.1.3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群落树种科、属组成
        3.2.1.4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群落应用频度
        3.2.1.5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3.2.2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3.2.2.1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群落水平结构
        3.2.2.2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群落垂直结构
        3.2.3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3.2.3.1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总体分析
        3.2.3.2 植物群落样地物种多样性分布情况
        3.2.3.3 各景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情况
        3.2.4 典型植物群落案例分析
        3.2.4.1 自然式植物群落
        3.2.4.2 规则式植物群落
    3.3 小结
4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空间研究
    4.1 相关概念及理论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空间类型
        4.2.1.1 依据空间形态划分的植物空间类型
        4.2.1.2 依据空间构成要素划分的植物空间类型
        4.2.2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空间典型案例分析
        4.2.2.1 植物独立构成的景观空间
        4.2.2.2 植物与建筑构成的景观空间
        4.2.2.3 植物与道路构成的景观空间
        4.2.2.4 植物与水体构成的景观空间
        4.2.2.5 植物与园林小品构成的景观空间
        4.2.2.6 植物与园桥构成的景观空间
        4.2.3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空间艺术营造
        4.2.3.1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空间营造方法
        4.2.3.2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空间营造效果
    4.3 小结
5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文化初步探究
    5.1 调查内容与方法
    5.2 调查结果与分析
        5.2.1 植物种类体现公园植物文化
        5.2.2 植物配置模式体现公园植物文化
        5.2.2.1 植物与建筑
        5.2.2.2 植物与水体
        5.2.2.3 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
        5.2.3 诗词歌赋体现公园植物文化
        5.2.4 经典案例分析
    5.3 小结
6 柳浪闻莺公园景观特色与发展
    6.1 柳浪闻莺公园景观特色
        6.1.1 柳浪闻莺公园软质景观特色
        6.1.2 柳浪闻莺公园硬质景观特色
    6.2 柳浪闻莺公园景观存在问题
        6.2.1 柳浪闻莺公园植物景观存在问题
        6.2.2 柳浪闻莺公园硬质景观存在问题
    6.3 柳浪闻莺公园景观改造建议
        6.3.1 引进外来安全物种,增加花灌木
        6.3.2 挖掘植物文化,突出景观主题
        6.3.3 开敞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6.3.4 提升建筑利用率,增设园林小品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个人简介
致谢

(8)杭州曲院风荷植物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相关定义
        1.1.1 城市公园的定义
        1.1.2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定义
    1.2 国内外城市公园历史发展
        1.2.1 国外城市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1.2.2 国内城市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1.3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研究现状
        1.3.1 植物群落的研究
        1.3.2 植物景观季相研究
        1.3.3 植物景观空间研究
    1.4 植物景观评价研究现状
        1.4.1 国外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1.4.2 国内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杭州曲院风荷概况
    2.1 杭州自然概况
    2.2 曲院风荷区位概况
    2.3 曲院风荷历史沿革
    2.4 曲院风荷植物景观现状
    2.5 曲院风荷诗词文化
3 曲院风荷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3.1.1 调查范围与对象
        3.1.2 群落调查方法
    3.2 数据分析研究方法
        3.2.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计算
        3.2.2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标计算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物种组成分析
        3.3.2 植物类型组成与配比分析
        3.3.3 树种应用频度分析
        3.3.4 树种重要值分析
        3.3.5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3.4 小结
4 曲院风荷植物景观季相研究
    4.1 调查时间与方法
        4.1.1 调查时间
        4.1.2 调查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曲院风荷植物季相景观分布
        4.2.2 四季景观植物组成分析
        4.2.3 曲院风荷植物季相景观案例分析
    4.3 小结
5 曲院风荷植物空间研究
    5.1 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
        5.1.1 园林植物空间的类型
        5.1.2 园林绿地植物空间尺度与空间感受
    5.2 曲院风荷植物空间类型
    5.3 曲院风荷植物空间分析
        5.3.1 研究方法
        5.3.2 相关说明
        5.3.3 典型案例分析
    5.4 小结
        5.4.1 空间类型多样,形态各异
        5.4.2 空间围合度与植物盖度
        5.4.3 空间感知与 D/H 值
        5.4.4 空间层次与植物高度
        5.4.5 植物组合空间营造
        5.4.6 水体植物空间营造
6 曲院风荷植物景观综合评价
    6.1 评价对象与方法
        6.1.1 评价对象
        6.1.2 评价方法
    6.2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6.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6.2.2 构造判断矩阵
        6.2.3 计算层次单排序权重量并作一致性检验
        6.2.4 确定综合评价分值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判断矩阵的构造与排序
        6.3.2 曲院风荷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曲院风荷植物景观评价照片
个人简介
致谢

(9)重庆主城区景观关键点组成及分布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结构概述
        1.1.1 景观生态学
        1.1.2 景观结构
    1.2 景观关键点
        1.2.1 景观关键点的含义
        1.2.2 景观关键点的类型
        1.2.3 景观关键点的识别方法
        1.2.4 景观关键点的研究现状
    1.3 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
        1.3.1 生物多样性含义
        1.3.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3.3 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1.4 城市景观生态脆弱性的研究
        1.4.1 生态脆弱性的含义
        1.4.2 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因素
        1.4.3 生态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1.5 城市景观连接度的研究
        1.5.1 景观连接度的含义
        1.5.2 景观连接度研究的内容
        1.5.3 景观连接度研究进展
第二章 引言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内容
    3.1 研究范围
    3.2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植被资源
        3.2.3 气候条件
        3.2.4 土壤资源
    3.3 研究方法
        3.3.1 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段调查分析
        3.3.2 主城区生态脆弱地段的分析
        3.3.3 主城区景观关键点的模拟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重庆主城区大型自然或半自然植被组成及分布特点
        4.1.1 四条山脉物种多样性组成及分布特点
        4.1.2 中央山脊线物种多样性组成及分布特点
        4.1.3 重要郊野公园物种多样性组成及分布特点
        4.1.4 重要公园物种多样性组成及分布特点
    4.2 重庆主城区生态脆弱地段的分析
        4.2.1 低山陡坡生态脆性的分析
        4.2.2 低丘陡坡生态脆弱性的分析
        4.2.3 两江消落带生态脆弱性分析
    4.3 主城核心区及其周围地段景观关键点的模拟分析
        4.3.1 主城核心区及其周围地段绿地现状分布情况
        4.3.2 景观连接度的模拟分析
        4.3.3 基于景观连接度的分析,景观空间布局的变化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与建议
        5.2.1 讨论
        5.2.2 建议
    5.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10)福州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论文框架结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概述
    2.1 城市公园规划概述
        2.1.1 城市公园的含义
        2.1.2 城市公园规划的作用
    2.2 生物多样性保护概述
        2.2.1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2.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含义
        2.2.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指导型理论
        2.3.2 应用型理论
        2.3.3 理论小结
3 福州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内容
    3.3 调查方法、步骤及范围
        3.3.1 调查方法
        3.3.2 调查步骤
        3.3.3 调查范围
    3.4 福州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
        3.4.1 福州市城市公园概况
        3.4.2 福州市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现状
    3.5 福州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3.5.1 注重景观规划,缺乏基础生态
        3.5.2 生态系统破碎,生物种类稀少
        3.5.3 忽视生态因素,群落结构失衡
        3.5.4 绿地面积偏少,缺乏生态廊道
        3.5.5 人为干扰严重,生态功能减弱
        3.5.6 外来物种入侵,乡土树种丧失
    3.6 小结
4 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
    4.1 城市公园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原则
        4.1.1 全面规划、分期实施、近远期相结合原则
        4.1.2 优先保护原则
        4.1.3 布局合理原则
        4.1.4 因地制宜原则
        4.1.5 景观生态原则
        4.1.6 适度利用原则
        4.1.7 网络系统化原则
    4.2 城市公园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
        4.2.1 生物物种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4.2.2 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4.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4.2.4 珍惜濒危生物的保护
        4.2.5 公园景观多样性的保护
        4.2.6 地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4.3 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分级保护规划
        4.3.1 一级保护区规划
        4.3.2 二级保护区规划
        4.3.3 三级保护区规划
    4.4 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措施
        4.4.1 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措施
        4.4.2 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措施
        4.4.3 生物遗传多样性保护措施
    4.5 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保护措施
        4.5.1 政策方面
        4.5.2 宣传方面
        4.5.3 规划方面
        4.5.4 技术方面
        4.5.5 管理方面
    4.6 小结
5 实例分析——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白马河公 园现状调查
    5.1
        5.1.1 白马河公园概述
        5.1.2 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现状
    5.2 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2.1 生态环境的破坏
        5.2.2 环境的污染
        5.2.3 城市公园绿化面积不足
        5.2.4 公众意识急待加强
    5.3 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目标及建议
        5.3.1 目标
        5.3.2 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建议
    5.4 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措施
        5.4.1 生物物种的保护
        5.4.2 生态系统保护措施
        5.4.3 生物入侵的保护
        5.4.4 环境完整性保护
        5.4.5 多角度探讨白马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6 结论和创新
    6.1 结论
    6.2 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深圳围岭公园植物多样性编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印亚界颏花金龟族系统分类及其疑难种的分子鉴定(鞘翅目:金龟科:花金龟亚科)[D]. 许浩.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2]广场舞对城市公共空间声环境的影响研究[D]. 赵政阳. 重庆大学, 2019(01)
  • [3]清远市园林绿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 顾薇.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上杭县城市园林植物评价与推介[D]. 龙梦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
  • [5]益阳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应用研究[D]. 杨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6]长沙市桃花岭公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D]. 唐亚星.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7]杭州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研究 ——以柳浪闻莺公园为例[D]. 朱文君.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4)
  • [8]杭州曲院风荷植物景观研究[D]. 钱黎君. 浙江农林大学, 2013(04)
  • [9]重庆主城区景观关键点组成及分布特点的研究[D]. 李琴. 西南大学, 2013(12)
  • [10]福州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D]. 李子林.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深圳市伟岭公园植物多样性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