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排污状况、成因及科学对策

黄河大排污状况、成因及科学对策

一、黄河断流的态势、成因与科学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姬泓宇[1](2021)在《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动态变化与演变机制》文中提出河口三角洲是陆海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带,人口分布稠密,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同时河口三角洲也是极其敏感的动态地貌单元,其动力地貌格局在外部环境变化下易发生显着转换。尤其在近年来人类活动的高度干预下,入海泥沙通量锐减,河口水沙输运和泥沙源汇过程受到强烈影响,三角洲普遍面临蚀退危机。以高淤积速率闻名的黄河三角洲,在近年来由于入海水沙情势的改变已成为侵蚀速率最快的三角洲之一。黄河三角洲的蚀退直接关系到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海岸工程防护的稳定和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为维持黄河三角洲地貌和生态可持续,迫切需要揭示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格局的调整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典型地貌单元在河流水沙和海洋动力耦合作用下的演化机理。本文以黄河三角洲行河流路、现行河口及其邻近海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三角洲地貌演变过程对入海水沙情势变化响应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黄河三角洲“河流—河口”水沙输运耦合模型,探究黄河口近岸水流和细颗粒泥沙输运扩散过程,量化新入海水沙情势下泥沙在尾闾河道、现行河口和外海的源汇通量,分析黄河口潮汐动力和泥沙沉积行为对来流量变化的敏感响应。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黄河入海水沙的多尺度特征和新入海水沙情势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具有显着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且年代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强于年际尺度变化。入海径流量具有10yr,16yr和21yr的年代际振荡特点,泥沙通量具有4yr,6yr和20yr的周期性变化。受强烈的人类活动干预,河流入海水沙通量锐减,在1975年后入海水沙通量的周期性振荡减弱。根据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突变特征和流域内调水调沙开始实施的时间,将黄河从清水沟流路入海以来的水沙年代际尺度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人类活动干预早期(1976-1985年),人类活动高度干预期(1986-2001年)和新入海水沙情势期(2002-2016年)。黄河新入海水沙情势以2002年起调水调沙的实施为主要特点,入海水沙通量由“水少沙多”向“枯水少沙”转变,伴随水沙关系趋于协调,入海泥沙颗粒粗化,悬沙浓度显着降低。黄河7-10月的自然汛期被调水调沙20天左右的“人造洪峰”取代,洪峰和沙峰较自然流态下均明显减小,且入海泥沙通量较径流量季节性差异更显着。(2)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尾闾河道和现行河口的地貌演变规律黄河调水调沙实施前,在季节尺度上三角洲尾闾河道主要表现为洪季淤积,枯季冲刷;调水调沙实施以来,蚀积状态发生转换,河床表现为枯季淤积,洪季冲刷。流域尺度的水沙调控措施使来水来沙关系得到改善,尾闾河段平滩面积和过水能力增大,河道萎缩态势得到缓解,发生由泥沙“汇”到“源”的转型。同时,在清8出汊后由于上游来沙量的减小,尾闾向海延伸速率减缓。清8出汊后现行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地貌演化过程受新入海水沙情势的直接影响,并呈现显着的空间差异性。现行河口近年来总体呈淤积态势,平均淤积速率达0.15 m/yr。根据现行河口水下地貌冲淤演变特征可划分为中速淤积(1996-2002年),快速淤积(2002-2007年),缓速淤积(2007-2015年)和快速侵蚀(2015-2016年)。现行河口的冲淤演变过程与年际尺度的入海水沙量变化、黄河调水调沙的实施和口门出汊过程密切相关,41.42 Mt/yr-62.26 Mt/yr的上游来沙可维持现行河口的冲淤平衡。反观孤东海域由于缺乏泥沙补给而面临持续侵蚀,近岸海床以平均0.1 m/yr的速率持续侵蚀。(3)黄河三角洲近岸水沙输运特征与利津以下泥沙源汇过程的量化建立基于TELEMAC的黄河三角洲“河流—河口”水沙输运耦合模型,模型网格覆盖黄河三角洲尾闾河道、河口、整个渤海和部分黄海海域。经模型率定和验证,水动力和悬沙浓度的计算值与实际观测值吻合较好,悬沙浓度的空间分布与遥感影像反演结果基本一致。模型结果显示,渤海和黄河口近岸潮汐属于弱潮和混合潮类型,且潮流表现为与岸线平行的往复流特征。余流和泥沙余通量分布显示,黄河入海水沙离开口门后迅速转为东南向输运,至清水沟老河口和莱州湾北部海域后转为离岸输运至渤海中部。黄河口发育反向潮流切变锋,由三角洲北部向南部、由近岸向远岸传播。由北向南发育传播的整个历时约为3-4 h,且在现行河口外切变锋的发育历时内落外涨型(IEOF)长于内涨外落型(IFOE)。自黄河调水调沙实施以来,尾闾河床沉积物总侵蚀量约为利津站泥沙通量的8.6%,成为黄河入海泥沙的重要组成。通过地形资料计算,约60.5%的入海泥沙直接参与现行河口三角洲的塑造;通过模型计算常态下各典型断面泥沙余通量比例,占入海泥沙总通量28.40%的泥沙向莱州湾方向输运,5.88%和5.22%的泥沙分别向东和向北输运至外海。(4)径流量变化对河口近岸潮汐动力和沉积中心影响基于流域水沙调控措施下黄河入海流量在年际间显着波动的特点,探究径流量变化对黄河口近岸潮汐动力和细颗粒泥沙沉积行为的影响。随着径流量的增大,各分潮振幅在河道和潮间带减小明显,在外海分潮振幅变化较小。O1、K1和M2是黄河口近岸分潮振幅随径流量变化最大的分潮。此外,随着入海流量的增大,潮流切变锋内外侧水流流速差增大,锋面宽度减小,迫使切变锋位置向海延伸,切变锋剪切强度辐聚。切变锋在近岸的发育对泥沙捕获效应明显,使河流来沙不易直接扩散至外海;同时强劲的沿岸潮流也限制了细颗粒泥沙向外海的直接输运,而使大部分悬沙有沿岸净向南输运的趋势。潮流切变锋的发育亦对泥沙输运和沉积中心动态具有显着影响。当入海流量增大时,河口高含沙羽状流扩散范围和输沙率增大。小流量时泥沙易在现行河口东汊口门落淤,大流量时泥沙落淤范围扩大至从北汊口门到东汊口门以南,且沉积中心向海移动。

张展展[2](2021)在《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态势表征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汽车保有量也逐年攀升,城市交通拥堵的时间和范围不断增长,给居民出行、环境改善和城市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单纯的道路里程增长已经不能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在有限的道路资源条件下,如何准确全面地反馈道路交通拥堵信息,为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制定有针对性的缓解拥堵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是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迫切需要。本文结合国内外交通拥堵研究现状,从拥堵状态和拥堵趋势两方面对交通拥堵进行分析,分别构建交通拥堵态势表征指标体系,提出融合拥堵态势的综合表征方法以直观而全面的表征交通拥堵,为居民出行和拥堵治理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从拥堵状态和拥堵趋势两方面重新界定了交通拥堵态势的内涵,基于交通流理论分析了拥堵状态和拥堵趋势的时间、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从交通拥堵态势表征服务群体出发,构建了针对微观(分析单元)、中观(出行路径)、宏观(区域路网)三个层面的交通拥堵态势表征指标体系,结合指标来源和原创指标的表达要素,确定了指标的物理意义及量化表达式;基于表征目的设定了指标的比选标准,利用德尔菲法分别筛选出三个层面的拥堵状态和拥堵趋势表征指标体系。采取CRITIC-TOPSIS法计算交通阻塞指数(TCI)以综合表征某一层面的交通拥堵状态;建立时序立体数据表基于最大熵模型计算拥堵演变趋向指数(ETI)以综合表征某一层面的交通拥堵趋势;以TCI为数组的第一个元素,以ETI为数组的第二个元素,借用按行排列的二维数组形式建立拥堵数组以综合表征某一层面的交通拥堵态势,以达到多角度全面刻画交通拥堵的目的,满足交通参与者和决策者的多样需求。本文界定了交通拥堵态势的内涵,结合交通流理论揭示了交通拥堵态势的时空特性及逻辑关系,基于表征指标体系的应用情景构建了微观(分析单元)、中观(出行路径)、宏观(区域路网)三个层面的交通拥堵态势表征指标体系,分别确定了拥堵状态和拥堵趋势的表征方法,提出了综合反映交通拥堵态势表征方法,并结合哈尔滨市道路交通拥堵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

唐家凯[3](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胡亚枫[4](2020)在《黄河滩区地表水体动态监测与国土资源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农业、水利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影响。黄河的治理、开发、保护、管理等工作,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对黄河的重大问题研究,实现黄河的协同、绿色发展,已成为现今黄河流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需求。河南省黄河滩区作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同时也是河南省重要的贫困地区,研究黄河滩区内河道变迁规律,推动黄河滩区居民安全,有效利用国土资源,已成为当下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实地考察,结合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高分卫星影像提取河南省黄河滩区边界(含与河南交界且在黄河南岸的部分山东滩区)1987年至2018年地表水体频率影像;在对研究区内地表水体变化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将河南省黄河滩区内部不同地市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描述河南省黄河滩区地表水体在32年间空间形态的变化。本文根据研究区年地表水体频率变化情况按地表水体频率分为滩涂地、季节性水域、永久水域三类,其年度水体覆盖频率阈值分别为0至25%,25%至75%,75%至100%。随后,本研究对应分析了三类地表水体类型在1987年至2018年期间的面积、形态变化以及相互转化的具体特征。在32年间研究区滩涂地面积扩张了57.55km2,季节性水域面积缩小了104.36km2,永久水域面积永久水域的面积在1987年至1990年间扩张了82.91km2后,而后在1991年至2018年期间增长了134.39km2。在对各个地表水体类型在32年间空间分布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在河南省黄河滩区中有占总面积61.76%的区域作为持续滩涂地,即其地表水体作为滩涂地类型在32年间未曾发生过变动,32年间的持续季节性水域与永久水域面积均非常小。此外,32年间三种地表水体变化动态度依次为1.42%、19.58%和19.41%。季节性水域和永久水域的覆盖范围并不稳定,平均每年有51.45%的季节性水域和43.79%的永久水域会相应转化为其他两种地表水体类型。三种地表水体类型具体相互转化是以季节性水域作为过渡区域所发生的,较少出现滩涂地与永久水域之间直接相互转化的现象。当将研究区地表水体状况分时间段进行分析时,可以将之分为1987年至1990年,1991年至2001年,2001年至2018年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河南省黄河滩区地表水体变化情况有明显的区别。在1991年至2000年的持续断流期期间,每年的研究区地表水体都在产生剧烈的变动,永久水域平均每年有62.66%的面积转变为其他类型的地表水体类型。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研究区各种地表水体的波动幅度逐渐减小,持续性存在的地表水体类型面积有了明显的扩增;与之同时,持续永久水域的面积由0.27km2增长至4.60km2,而历年永久水域区域保留面积占比也从37.34%上升至70.61%。从而看出黄河断流对研究区内黄河河道的破坏以及小浪底水利枢纽对稳定黄河河道的贡献。在研究区各个地市的自身变化幅度的比较当中,在各市滩涂地最大面积占比与最小面积占比之间的比值差距最小的为新乡市的1.04:1,最大为郑州市的1.30:1,季节性水域当中差距最小的为新乡市的1.67:1,最大差距为濮阳市的6.64:1,永久性水域当中差距最小的为新乡市的2.72:1,差距最大的为濮阳市的7.18:1。各地市滩涂地相对稳定,其面积占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梯顺序,面积最大的新乡市滩涂地多年平均面积为784.74km2,面积最小的洛阳市滩涂地多年平均面积仅为57.91km2。季节性水域与永久水域则处于剧烈变动当中。研究区滩涂地、季节性水域、永久水域的变异系数依次为0.03、0.36和0.39。在各个地市的地表水体类型的变化比较当中,部分地市的变化在整体的变化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郑州与新乡市在滩涂地和季节性水域这两种地表水体类型的整体面积变化中的合计贡献率分别为85.90%和74.25%;在永久水域的面积变化当中,开封?新乡?郑州三市合计对永久水域的整体面积变化的贡献率达到了98.68%。研究区持续滩涂地的区域面积为1649.49k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61.76%,主要分布于新乡、濮阳、焦作等黄河左岸地市,各个地市的持续滩涂地均呈现出明显的集中态势。在持续滩涂地风险分级中,洛阳市持续滩涂地中高风险区域占比较高,焦作、新乡、开封三地的持续滩涂地中低风险区域面积占比较高,其中,焦作市温县、孟县,濮阳市长垣县等地有大片低风险区域聚集,高风险区域则集中于焦作市武陟县,新乡市原阳县,开封市兰考县等区域。

王飞[5](2020)在《多干旱类型视角下的黄河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旱是一个反复出现的极端气候现象,给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水资源供给、社会经济发展等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干旱的发生比较复杂,涉及到气象、农业、水文、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并且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黄河流域是我国众多的流域中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流域内气象、农业、水文干旱灾害频繁,不同类型干旱发生的时间和机理也不同并且又相互影响。研究多干旱类型视角下的黄河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全面地揭示干旱的特点并深刻地认识干旱现象,也可为指导流域制定防旱抗旱措施与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借鉴。此外,黄河流域干旱呈现出的频发态势导致流域内农作物减产、居民生活与工业用水困难、生态环境退化等,因此开展变化环境下的黄河流域干旱演变规律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针对黄河流域干旱日趋严重的问题,以多源数据为基础,从多干旱类型的角度出发详细研究了黄河流域的气象、农业、水文、地下水干旱时空演变特征,识别了网格化的干旱趋势特征,构建了干旱历时-强度-重现期曲线,阐明了气象干旱到其它类型干旱的传递规律,探讨了干旱的主要驱动因素,并揭示了遥相关因素对干旱产生的影响,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研究黄河流域的气象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5年黄河流域气象干旱呈增加趋势,SPEI的线性倾向率为-0.148/10a。基于改进的曼-肯德尔趋势检验法MMK的网格化气象干旱趋势特征表明在季尺度上,春季、夏季、秋季气象干旱呈增加趋势。气象干旱历时和强度的最优边缘分布函数大多为广义帕累托分布GP,并且选取的最优Copula模型为Frank-copula。气象干旱的历时-强度-重现期曲线表明全流域上发生气象干旱最严重的时段为1997年5月至1998年8月,干旱历时为16个月,干旱强度为12.44,干旱重现期为115.18年。(2)基于MODIS遥感卫星数据研究黄河流域的农业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5年黄河流域农业干旱呈减缓趋势,植被状态指数VCI、温度状态指数TCI、植被健康指数VHI、改进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MTVDI、归一化植被供水指数NVSWI的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2/10a、0.059/10a、0.133/10a、0.005/10a、0.137/10a,其中VCI反映的旱情减缓趋势最为明显。农业干旱的减缓是近些年来在黄河流域实行生态保护与建设、进行大面积植树造林的结果。农业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不同农业干旱指数均监测到黄河流域主要发生的农业干旱类型为中旱。基于MMK的网格化农业干旱趋势特征表明各个季度农业旱情均呈减缓趋势。基于无量纲技巧评分SS可得到黄河流域在春季、夏季、秋季与冬季的最优农业干旱指数分别为VHI、TCI、MTVDI、VCI。(3)以地表径流数据为基础研究黄河流域的水文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5年黄河流域水文干旱呈增加趋势,标准化径流指数SSI的线性倾向率为-0.021/10a,并且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水文干旱增加趋势尤为明显。MMK趋势检验法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季与年尺度水文干旱均呈增加趋势,而不同分区的水文干旱趋势特征存在差异性。水文干旱历时和强度的最优边缘分布函数大多为对数逻辑分布Log-L和广义极值分布GEV,并且选取的最优Copula模型为Frank-copula。水文干旱的历时-强度-重现期曲线表明全流域上发生水文干旱最严重的时段为1996年11月至1999年6月,干旱历时为32个月,干旱强度为43.29,干旱重现期为23.26年。(4)以GRACE重力卫星数据为基础研究黄河流域的地下水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5年黄河流域地下水干旱呈增加趋势,地下水干旱指数GDI的线性倾向率为-0.013/10a。MMK趋势检验法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月与季尺度地下水干旱均呈增加趋势,而不同分区的地下水干旱趋势特征存在差异性。地下水干旱历时和强度的最优边缘分布函数大多为广义极值分布GEV,并且选取的最优Copula模型为Frank-copula。地下水干旱的历时-强度-重现期曲线表明全流域上发生地下水干旱最严重的时段为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干旱历时为7个月,干旱强度为7.36,干旱重现期为13.58年。(5)黄河流域气象干旱到农业干旱的传播时间为0-3个月。气象干旱到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在夏季较短,为3-4个月;而在冬季相对较长,为10-12个月。气象干旱到地下水干旱的传播时间在夏季较短,为6-7个月;而在冬季相对较长,为13-16个月。造成黄河流域干旱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气候变化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遥相关因素对黄河流域干旱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与干旱也有着统计意义上的显着的相互关系,且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ENSO对干旱的影响最大,太阳黑子对干旱的影响最小。

张建[6](2019)在《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文中提出秦岭北麓是陕西省关中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在新时期治水思路指导下,各地陆续开展的水系治理工作,治理思路及办法存在差异,治理效果岑差不齐;秦岭北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要全盘考虑,系统谋划,开展秦岭北麓水生态治理工作。本文对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开展研究,主要采用现场查勘,搜集整理相关现有资料统计分析,根据相关规范与经验制定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地方主管部门座谈,听取专家意见,开展综合评价及案例研究的方法。以现有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等成果为基础,对秦岭北麓地区水系现状进行详细调查,进行分析评价,综合考虑秦岭北麓水资源禀赋及承载能力,研究秦岭北麓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秦岭北麓水系系统治理策略;结合秦岭北麓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典型案例,研究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水环境治理措施等。研究成果为以下几方面内容:1.调查清楚了秦岭北麓水资源基础资料,河流水库现状情况。2.现状调查评价通过对结论设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标准,同时对无法定量的内容,采用定性说明和阐述。并总结共性,突出个性,综合评价成就和存在问题。分析评价了秦岭北麓水资源现状,算清了水帐;建立水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从生态水量、河道物理形态方面分析评价;通过划分的水功能区及入河排污口分析评价水环境保护现状;对水土保持现状及防洪体系也进行了分析评价。3.找出了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治理办法。4.根据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分析评价办法开展辋川河水系治理研究,首先找出辋川河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最后对治理实施效益做以评价。通过典型案例研究,系统的解决了秦岭北麓水系治理存在的问题,以能落地实施的对策措施为后面实施水系治理地区提供借鉴参考。

郭书林[7](2019)在《当代中国治理黄河方略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水旱灾害频发。在60多年人民治理黄河的实践中,国内专家和学者及时总结治理黄河的经验教训,留下了许多关于治黄方略方面的着作和论文。主要可分为三个时期:当代中国治理黄河方略研究的起步(1955—1989年);当代中国治理黄河方略研究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当代中国治理黄河方略研究的深入(21世纪以来),其着述,主要集中于治理黄河的专题性着作和论文之中。

于占江[8](2019)在《气候变化对京津冀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京津冀地缘相接、水脉相连,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自然环境演变、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区域水资源匮乏已成为阻碍京津冀协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系统分析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京津冀区域水循环和水资源演变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区域水资源变化量的影响,提出了该区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对实现京津冀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1960~2015年共56年京津冀区域内站点的气象、水文及地质的实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高时空分辨率的ESA CCI SM卫星遥感资料,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评价指标及评估、预估模型,分析了京津冀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蒸(散)发和土壤湿度的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了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的演变趋势和水循环变化过程;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京津冀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利用最新的Reg CM4区域气候模式,预估了在RCP4.5中等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近期的京津冀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并采用经济计量模式对京津冀地表及地下水资源未来的变化进行分析,提出未来气候变化下京津冀应采取的适应性对策。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京津冀区域近56年来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各气候分区也呈现和全区域一致的上升趋势;90年代初发生突变上升;炎热日数年代际变化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日最低气温≤0℃和≤-10℃日数的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与气温变化不同是该区域降水呈弱下降趋势且存在比较显着的区域非均一性,冀北高原区无明显变化,冀东平原区降水下降趋势显着于京津冀全区和其他气候分区。(2)验证了彭曼、高桥公式在计算京津冀区域潜在、实际蒸发量的可适用性。通过实际计算指出了京津冀区域存在“蒸发悖论”现象:蒸发皿蒸发量和潜在蒸发量呈下降趋势,而实际蒸发量呈弱上升趋势,尤其是2000年之后上升趋势明显,与当前学术界蒸发互补理论相一致;实际蒸发与地表、地下水资源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3)京津冀区域空中水汽总量分析表明,近56年来水汽总量呈减少趋势;水汽收支分析表明水汽含量主要集中在中低层700 h Pa以下,850-700 h Pa水汽总量最为丰富,总水汽收支基本平衡,有弱水汽流出;夏季水汽净收支为正值,春季、秋季和冬季水汽收支均为负值。(4)京津冀区域近56年地表、地下水资源均呈减少趋势,地表水资源减少趋势尤为显着,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减少比山区要快;气候因子降水和气温是影响京津冀区域地表及地下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因素,但降水影响更为明显;分析表明,京津冀区域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5)京津冀区域土壤湿度空间分布不均,且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夏季呈上升趋势,冬季呈下降趋势;土壤湿度与气温、蒸发呈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降水是影响土壤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6)预估结果表明了京津冀区域面临增暖和增湿的风险。年平均气温及冬、夏季气温都呈一致上升趋势,尤其夏季升温幅度较大,高达1.2℃左右;21世纪近期京津冀区域年平均降水和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冬季则是增加和减少相间的区域性分布;21世纪近期京津冀区域地表水资源呈弱增加趋势,地下水资源呈减少趋势。

代稳[9](2019)在《水系连通变异下长江荆南三口水资源态势及调控方案》文中指出河湖水系连通与水资源安全是目前水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查明荆南三口地区河湖水系连通与水资源的关系,筛选水资源安全战略措施,运用数理统计、系统动力学等数学方法从水系连通视角探讨水系连通变异下水资源态势及基于水资源安全的调控方案,取得如下的研究成果:(1)1956-1989年荆南三口地区水系连通度呈下降趋势,总降幅达23.88%,1990-2017年水系连通度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总涨幅不到0.5%。1989年为水系连通度的最小值,是该地区水系连通的变异点,研究时段分为两个时期:1956-1989年(水系连通变异前)和1990-2017年(水系连通变异后)。(2)水系连通变异后该地区水资源时空差异显着。变异后,水资源量呈显着下降趋势,年均线性递减率约为7.39×108 m3/a,汛期锐减趋势明显,但汛期水资源量越来越集中,约占全年总量的70%,促使枯水期水资源量匮乏,藕池河东支断流持续5个月,年均水资源量减少208.32×108 m3;丰枯交替变化的时间周期缩短113a,最强周期震荡时间尺度由28a减小为15a,振荡次数增多13次。空间上,水系连通变异后,松滋河西支、虎渡河、藕池河西支下降趋势显着,下降程度存在差异,藕池河东支断流天数延长,达到267天。(3)水系连通变异后该地区水文干旱特征明显。变异后,水文干旱现象年均发生次数增加到1.222.7次,水文干旱历时平均值增加约1个月,三口五站水文干旱强度平均值增加值分别为104.53×108 m3、57.58×108m3、80.75×108m3、18.15×108m3、105.91×108m3,水文干旱峰值平均值呈增长趋势;变异后水文干旱特征二维联合重现期缩短,相同单变量重现期干旱历时时长更长,干旱强度更大,峰值更高;2006年(枯水年),三口地区五站的缺水量分别为13.82×108m3、5.08×108m3、6.50×108m3、14.2×108m3、9.81×108m3。(4)水系结构、水系连通度与水资源的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水系结构各参数和水系连通度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在0.760.88,水系连通度值在0.01380.1857范围内,水系连通度与河长、水面率、河频率、河网密度、河网发育系数、水系分维系数等水系结构参数呈线性增长趋势;水系连通度与水资源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78,水系连通度与水资源呈线性增长趋势。(5)根据DYNAMO语言,运用Vensim分析软件构建荆南三口地区水资源安全调控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现状延续型、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型、综合协调型四种方案,结果表明综合协调型近远期水资源供需差额分别为-1.44×108m3、-0.93×108m3,水资源量有盈余,远期总人口比现状延续型、资源节约型分别多3.36万人、5.11万人,工业产值分别多55.28亿元、55.72亿元,第三产业工业产值分别多2.06亿元、34.08亿元,牲畜量分别多32.05万头、41.58万头,农田灌溉面积分别多17.12万亩、17.49万亩,实现水资源效益最大化,且该方案综合评价值最高,方案四为该地区水资源安全调控最优方案。综合协调型是实现该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模式。(6)提出基于水资源安全的综合协调发展具体措施:实施水系连通工程与水源工程,建立“多源互补、丰枯调剂”的供水工程管理体系,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水资源各行业间合理配置,实现农业高效节约用水,提高国民经济用水效率,提高污水回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陈芳淼[10](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提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二、黄河断流的态势、成因与科学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断流的态势、成因与科学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动态变化与演变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大河三角洲的地貌发育过程与转型
        1.2.1 三角洲的分类与发育
        1.2.2 人类活动驱动下的大河三角洲地貌转型及成因
    1.3 黄河三角洲动力地貌过程研究综述
        1.3.1 三角洲河道动态
        1.3.2 入海泥沙输运与沉积过程
        1.3.3 河口地貌演变与控制因素
        1.3.4 动力地貌模型
    1.4 尚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标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黄河流域与黄河三角洲
    2.2 黄河口气象气候特征与动力沉积环境
        2.2.1 气温和降水
        2.2.2 潮汐与潮流
        2.2.3 风和波浪
        2.2.4 泥沙平均粒径及空间分布特征
        2.2.5 泥沙扩散与含沙量空间分布
    2.3 数据来源
    2.4 研究方法
        2.4.1 三角洲岸线解译
        2.4.2 水沙变化和冲淤演变计算
        2.4.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黄河入海水沙变化的多尺度特征与新情势
    3.1 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多尺度变化
    3.2 入海水沙通量的年代际与年际变化
    3.3 调水调沙与年内水沙分配变化
        3.3.1 调水调沙与来沙系数
        3.3.2 入海水沙的年内分配
    3.4 入海泥沙粒径与悬沙浓度变化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近期黄河尾闾河段及现行河口地貌演变过程
    4.1 近期黄河尾闾河段的地貌调整
        4.1.1 河床地貌变化规律
        4.1.2 尾闾河段泥沙源-汇通量
    4.2 水下三角洲地貌演变的响应
        4.2.1 现行河口地貌演变
        4.2.2 孤东海域地貌演变
        4.2.3 清8出汊以来影响三角洲地貌演变的陆向主控因素
    4.3 三角洲地貌系统的转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河口水沙输运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5.1 模型控制方程
        5.1.1 水动力模块
        5.1.2 泥沙输运模块
    5.2 模型的建立
        5.2.1 水深地形来源及处理
        5.2.2 模型边界和网格
    5.3 模型验证
        5.3.1 水位验证
        5.3.2 流速流向验证
        5.3.3 悬沙浓度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水沙情势下黄河口近岸水动力及悬沙输运特征
    6.1 模型设置
    6.2 渤海潮汐特征
    6.3 黄河三角洲近岸水动力特征
        6.3.1 涨落潮及余流特征
        6.3.2 潮流切变锋的形成和发育
    6.4 泥沙输运特征
    6.5 新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泥沙输运通量与源-汇过程的量化
        6.5.1 尾闾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泥沙输运动态
        6.5.2 外海各典型断面悬沙输运通量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径流量变化对黄河口潮汐动力和泥沙输运的影响
    7.1 模型设置
    7.2 径流量变化对潮汐振幅的影响
    7.3 径流量变化对潮流切变锋动态的影响
    7.4 径流量变化对泥沙输运和沉积中心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和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态势表征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交通拥堵态势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交通拥堵态势的内涵
    2.2 交通拥堵态势特性分析
        2.2.1 交通流特性
        2.2.2 交通拥堵状态的时空特性
        2.2.3 交通拥堵趋势的时空特性
    2.3 交通拥堵态势影响因素分析
        2.3.1 交通需求
        2.3.2 交通供给
        2.3.3 交通环境
        2.3.4 交通参与者
    2.4 本章小结
3 交通拥堵态势表征指标体系构建
    3.1 表征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 表征指标体系的初步选取
        3.2.1 确定表征指标体系结构
        3.2.2 表征指标体系的初选方法
        3.2.3 表征指标体系的层次划分
    3.3 交通拥堵状态表征指标体系构建
        3.3.1 交通拥堵状态表征指标体系框架
        3.3.2 指标的定义与量化
    3.4 交通拥堵趋势表征指标体系构建
        3.4.1 交通拥堵趋势表征指标体系框架
        3.4.2 指标的定义与量化
    3.5 德尔菲法确定交通拥堵态势指标体系
    3.6 本章小结
4 面向不同需求的交通拥堵态势表征方法
    4.1 常用的多指标综合表征方法
    4.2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态势表征方法的基本原理
        4.2.1 分析单元交通运行等级的判定
        4.2.2 基于CRITIC-—TOPSIS法的交通拥堵状态综合表征
        4.2.3 具有激励特征的交通拥堵趋势动态综合表征
        4.2.4 交通拥堵态势的综合表征
    4.3 本章小结
5 实例分析
    5.1 数据获取
        5.1.1 数据来源
        5.1.2 分析单元基础信息爬取示例
    5.2 路径交通拥堵状态综合表征
    5.3 路径交通拥堵趋势的动态综合表征
    5.4 路径交通拥堵态势综合表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VKT比例计算方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黄河滩区地表水体动态监测与国土资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表水资源遥感
        1.2.2 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和水体提取
        1.2.3 黄河滩区土地资源监测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2.1.2 自然资源与经济条件
        2.1.3 河南省黄河滩区的黄河河情
    2.2 研究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方法
        2.2.1 水体频率数据的提取
        2.2.2 河南省黄河滩区范围的获取
    2.3 研究区水体数据的处理和精度验证
    2.4 研究区数据的统计方法
        2.4.1 对研究区随时间变化的分析
        2.4.2 各地市空间变化分析
        2.4.3 研究区滩涂地变化及安全性分析
3 各地表水体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3.1 研究区各地表水体类型面积变化与趋势分析
    3.2 研究区地表水体的时段分类和稳定区域
    3.3 研究区各地表水体类型的变化动态度
        3.3.1 单一地表水体类型变化动态度
        3.3.2 综合地表水体类型变化动态度
    3.4 研究区各地表水体类型间的相互转化
    3.5 章节小结
4 各地市地表水体变化的特征分析
    4.1 研究区各个地市地表水体的变化特征
    4.2 研究区各个地市对各地表水体类型面积波动影响的特征分析
    4.3 研究区各个地市的地表水体类型变化对整体变化的影响
    4.4 章节小结
5 研究区持续滩涂区域分布探讨
    5.1 稳定滩涂地空间分布
    5.2 滩涂地洪水漫滩风险分析
    5.3 章节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5)多干旱类型视角下的黄河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象干旱研究进展
        1.2.2 农业干旱研究进展
        1.2.3 水文干旱研究进展
        1.2.4 地下水干旱研究进展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基本概况及资料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2 数据及处理
        2.2.1 气象数据
        2.2.2 水文数据
        2.2.3 多源遥感数据
        2.2.4 遥相关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干旱指数
        2.3.2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ESMD
        2.3.3 B-G分割算法
        2.3.4 网格化趋势检验法
        2.3.5 技巧评分SS
        2.3.6 交叉小波分析
        2.3.7 干旱特征识别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气象干旱研究
    3.1 多时间尺度特征
    3.2 基于ESMD的气象干旱周期特征与趋势分解
    3.3 气象干旱的空间分布
    3.4 网格化气象干旱趋势特征
    3.5 基于Copula的气象干旱历时-强度-重现期曲线
        3.5.1 边缘分布函数与Copula模型
        3.5.2 历时-强度-重现期曲线
    3.6 气象干旱阶段特征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遥感的农业干旱研究
    4.1 NDVI与 LST时间序列的重构
    4.2 农业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4.2.1 时间演变特征
        4.2.2 空间分布特征
    4.3 网格化农业干旱趋势特征
    4.4 农业干旱指数的适用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地表径流的水文干旱研究
    5.1 时间演变特征
    5.2 基于Copula的水文干旱历时-强度-重现期曲线
        5.2.1 边缘分布函数与Copula模型
        5.2.2 历时-强度-重现期曲线
    5.3 水文与气象干旱的关系
    5.4 水文干旱的传递特征
    5.5 水文干旱阶段特征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GRACE的地下水干旱研究
    6.1 GRACE与 GDI的可靠性评估
        6.1.1 GRACE验证
        6.1.2 GDI验证
    6.2 地下水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6.2.1 时间演变特征
        6.2.2 空间分布特征
    6.3 网格化地下水干旱趋势特征
    6.4 基于Copula的地下水干旱历时-强度-重现期曲线
        6.4.1 边缘分布函数与Copula模型
        6.4.2 历时-强度-重现期曲线
    6.5 地下水干旱阶段特征
    6.6 本章小结
7 多干旱类型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7.1 气象干旱到不同类型干旱的传递
        7.1.1 气象干旱到农业干旱的传递
        7.1.2 气象干旱到水文干旱的传递
        7.1.3 气象干旱到地下水干旱的传递
    7.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干旱的影响分析
        7.2.1 气候变化对干旱的影响
        7.2.2 人类活动对干旱的影响
    7.3 遥相关因素对干旱的影响分析
        7.3.1 遥相关因素对气象干旱的影响
        7.3.2 遥相关因素对农业干旱的影响
        7.3.3 遥相关因素对水文干旱的影响
        7.3.4 遥相关因素对地下水干旱的影响
    7.4 优势与不确定性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致谢

(6)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水系治理概况及经验
        1.3.2 国内水系治理研究现状及经验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秦岭北麓水系概况及历史演变
    2.1 区域概况
        2.1.1 秦岭北麓区域范围
        2.1.2 自然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1.4 水系基本情况
    2.2 水系历史演变情况
        2.2.1 水系历史
        2.2.2 水系治理成就
3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
    3.1 调查范围及区域特点
        3.1.1 调查范围
        3.1.2 区域特点
    3.2 调查方法
    3.3 调查的主要内容
        3.3.1 水资源开发利用
        3.3.2 防洪减灾
        3.3.3 水土保持
        3.3.4 水资源保护
        3.3.5 水生态与环境保护
    3.4 收集资料统计
        3.4.1 秦岭北麓主要河流、峪道调查统计
        3.4.2 秦岭北麓已建成水库统计
        3.4.3 峪口以下河流物理形态调查统计
4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分析
    4.1 水资源概况分析
        4.1.1 水库情况
        4.1.2 供水量分析
        4.1.3 用水量分析
        4.1.4 用水水平分析
    4.2 水生态现状分析
        4.2.1 峪道保护状况
        4.2.2 河湖物理形态状况
        4.2.3 河流生态需水满足状况
        4.2.4 重要湿地保护状况
    4.3 水环境现状分析
        4.3.1 面源污染分析
        4.3.2 内源污染调查分析
        4.3.3 重点水源地水质分析
        4.3.4 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
    4.4 水土保持现状分析
        4.4.1 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4.4.2 水土保持治理现状分析
    4.5 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4.5.1 宝鸡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4.5.2 西安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4.5.3 渭南市片区防洪体系现状分析
5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评价
    5.1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5.1.1 总体评价
        5.1.2 主要河流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5.2 水生态现状评价
        5.2.1 评价指标与方法
        5.2.2 生态水量评价
        5.2.3 河湖物理形态评价
    5.3 水环境评价
        5.3.1 水功能区现状水质评价
        5.3.2 入河排污口现状评价
    5.4 水土保持现状评价
    5.5 现状防洪体系评价
6 秦岭北麓水系现状问题及治理策略
    6.1 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
        6.1.1 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衡
        6.1.2 空间布局不尽均衡
        6.1.3 水治理体系的整体性、协同性还没有形成
        6.1.4 水生态空间不足,河道自然功能弱化
        6.1.5 防洪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6.2 秦岭北麓水系治理策略
        6.2.1 水资源管理策略
        6.2.2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6.2.3 水环境治理
        6.2.4 水土保持建设
        6.2.5 防洪体系建设与洪水资源利用
7 案例分析-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
    7.1 流域概况
        7.1.1 流域自然概况
        7.1.2 社会经济概况
    7.2 现状及存在问题
        7.2.1 治理现状
        7.2.2 存在主要问题
    7.3 辋川河水生态修复治理规划方案
        7.3.1 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
        7.3.2 生态用水保障方案
        7.3.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
        7.3.4 水环境治理方案
    7.4 实施效益评价
        7.4.1 社会效益评价
        7.4.2 生态效益评价
        7.4.3 经济效益评价
        7.4.4 综合效益评价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成果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当代中国治理黄河方略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当代中国治理黄河方略研究的起步 (1955—1989年)
2 当代中国治理黄河方略研究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
3 当代中国治理黄河方略研究的深入 (21世纪以来)

(8)气候变化对京津冀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空中水资源
        1.2.2 地表水资源
        1.2.3 地下水资源
        1.2.4 蒸散发
        1.2.5 土壤湿度
        1.2.6 水资源的预估
        1.2.7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主要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资料说明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主要气候特征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1.4 水资源概况
    2.2 资料说明
        2.2.1 代表站的确定
        2.2.2 资料来源
        2.2.3 数据及质量控制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3.1 引言
    3.2 数据和方法
    3.3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及极端气温事件
        3.3.1 空间分布特征
        3.3.2 气温变率
        3.3.3 突变特征
        3.3.4 周期性分析
        3.3.5 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
    3.4 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3.4.1 空间分布特征
        3.4.2 降水的变率特征
        3.4.3 突变特征
        3.4.4 周期性分析
        3.4.5 极端强降水变化趋势
        3.4.6 夏季降水减少明显成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中水汽总量的变化特征及成因
    4.1 引言
    4.2 数据和方法
        4.2.1 数据
        4.2.2 方法
    4.3 水汽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4.3.1 水汽总量的年际变化
        4.3.2 水汽总量的年内变化
        4.3.3 水汽总量垂直分布
        4.3.4 水汽总量空间分布
    4.4 水汽输送与收支的时空分布
        4.4.1 水汽输送的时空分布特征
        4.4.2 水汽通量散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4.4.3 水汽收支的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和方法
        5.2.1 数据
        5.2.2 方法
    5.3 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5.3.1 蒸发皿蒸发量的年变化特征
        5.3.2 蒸发量季节变化特征
        5.3.3 影响因子分析
    5.4 潜在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5.4.1 潜在蒸发量变化特征
        5.4.2 潜在蒸散发对各气象要素敏感性分析
    5.5 实际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5.5.1 实际蒸发量的估算
        5.5.2 实际蒸发量变化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陆地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6.1 引言
    6.2 数据和方法
    6.3 气候变化对地表水的影响
        6.3.1 地表水资源基本特征
        6.3.2 地表水资源变化趋势
        6.3.3 典型水文站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
        6.3.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6.4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6.4.1 地下水资源量空间分布特征
        6.4.2 地下水变化趋势
        6.4.3 气候要素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7.1 引言
    7.2 数据和方法
    7.3 实测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分析
        7.3.1 土壤水分常数分布特征
        7.3.2 实测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7.3.3 气候因子与实测土壤湿度的相关关系
    7.4 ESA CCI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分析
        7.4.1 CCI土壤湿度时间变化特征
        7.4.2 CCI土壤湿度空间变化特征
        7.4.3 土壤湿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
    7.5 气候变化下土壤湿度的调控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京津冀水资源适应性对策
    8.1 引言
    8.2 数据和方法
    8.3 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水资源效应
        8.3.1 预测模式的建立
        8.3.2 京津冀区域气候变化预估
        8.3.3 京津冀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预估
    8.4 气候变化下京津冀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及适应性对策
        8.4.1 京津冀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8.4.2 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现状及挑战
        8.4.3 适应性对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本文创新点
    9.3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水系连通变异下长江荆南三口水资源态势及调控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采集与来源
    2.4 技术路线
    2.5 主要研究方法
第3章 水系连通度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3.1 水系连通度演变特征
    3.2 水系连通变异分割点的识别
    3.3 水系连通度变化的驱动因素
    3.4 小结
第4章 水系连通变异下水资源态势
    4.1 水系连通变异下水资源时序变化
    4.2 水系连通变异下水资源空间变化
    4.3 小结
第5章 水系连通变异下水文干旱特征及缺水响应
    5.1 水系连通变异下水文干旱特征
    5.2 水系连通变异下三口地区缺水响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系连通变异对水资源态势的影响机制
    6.1 水系结构、水系连通度与水资源作用机理
    6.2 水系连通变异对水资源量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水资源安全的方案模拟与选优
    7.1 建立水资源安全调控方案系统动力学模型
    7.2 水资源安全调控方案仿真模拟
    7.3 水资源安全调控方案选优
    7.4 实施基于水资源安全的综合发展模式具体措施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四、黄河断流的态势、成因与科学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地貌动态变化与演变机制[D]. 姬泓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态势表征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 张展展.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4]黄河滩区地表水体动态监测与国土资源利用研究[D]. 胡亚枫. 河南大学, 2020(02)
  • [5]多干旱类型视角下的黄河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研究[D]. 王飞. 郑州大学, 2020(02)
  • [6]秦岭北麓水系现状调查研究 ——以辋川河水生态治理为例[D]. 张建.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7]当代中国治理黄河方略的研究综述[J]. 郭书林.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9(03)
  • [8]气候变化对京津冀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D]. 于占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9]水系连通变异下长江荆南三口水资源态势及调控方案[D]. 代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黄河大排污状况、成因及科学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