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还是“坠落”?

“坠落”还是“坠落”?

一、“落择”还是“落箨”?(论文文献综述)

谢学海[1](2018)在《古代书论中的“取象喻书”研究》文中认为“取象喻书”是古代书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现象。自汉末魏晋以来,这种书法批评方法就以连句成篇或只言片语的形态散布于历代书论中,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书法象喻批评的整体景观。虽然“取象喻书”在历代书论中有着不同的表现特色,但从未在历史的舞台落幕。这其中必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影响因素,以及“取象喻书”相对于理性分析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取象喻书”中包罗万象、内蕴丰盈的书法喻体、书法意象,就是古人眼中书法的活的精神所在。分析总结“取象喻书”的喻体内容对于准确深入地了解古人眼中的书法之美,丰富当代书法批评语辞及表达方式等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分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对“取象喻书”在历代书论中的不同表现进行现象阐释;第二章,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言意观、文字与书法的自身因素、主体情感身份等多个方面对“取象喻书”在古代书论中广泛存在的现象进行根源探究;第三章,着重对“取象喻书”之喻体内容进行分类探析,将书法喻体分为两大类:自然界和人事界,并详细展开;第四章,简要对“取象喻书”之本体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并总结“取象喻书”的价值及意义。其中,本文以古代书论中“取象喻书”的根源探究以及“取象喻书”之喻体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认为,象喻批评在古代文论、书论、画论等文学形式中都广泛存在着,而古代书论中的运用相对更为频繁和普遍,研究此课题具有很高的学术意义。而想要更加深入研究古代书论中的“取象喻书”的运用需要跟文论、画论全方位结合,需要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哲学、美学等领域进行更加全面的探究,方可对书论中“取象喻书”有更深入的认识。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更亟待以后有更多更深入的开拓性研究。

李仁洪[2](2009)在《华西雨屏区慈竹林凋落物分解、养分释放及其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口增长、化石燃料消费的增加,大气氮沉降成比例增加。目前,中国已成为继欧洲、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N沉降集中区。在欧美地区已开展了大量关于氮沉降对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的研究。然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作为退耕还林的主要竹种之一,在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及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氮沉降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华西雨屏区慈竹林进行模拟氮沉降研究,可以填补这一地区关于竹林生态系统对氮沉降响应特征和机制研究的空白,为华西雨屏区乃至亚热带地区关于竹林生态系统对氮沉降响应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该地区慈竹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在不考虑大气N沉降的情况下,通过原位进行了对照(CK:0kg·hm-2·a-1)、低氮(LN:50kg·hm-2·a-1)、中氮(MN:150kg·hm-2·a-1)和高氮(HN:300kg·hm-2·a-1)处理,研究了华西雨屏区慈竹林不同组分凋落物分解、养分释放特征及其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凋落物组分分解中,叶分解速率最快,其次是箨,枝最慢,分解15个月时,叶、箨、枝的物质残留率分别为26.38%、46.18%和54.54%,叶分解显着高于箨和枝(P<0.001),箨分解显着高于枝(P<0.001);叶在凋落后第1~2月和7~10月分解速率较大,而箨和枝则在第5~8月分解较快;凋落叶分解95%需要2.573a,分别比箨和枝分解95%所需时间短1.686a和3.319a。凋落叶分解15个月时,各N沉降处理间分解率差异不显着;凋落箨分解95%需要2.679~4.259a,分解率最高的为MN,最低的为CK;凋落枝经过15个月的分解,各处理分解率大小顺序为MN>HN>LN>CK,MN与LN间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总的来看,N沉降对三种凋落物分解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凋落箨促进作用最强,但随着N沉降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其促进作用减缓。(2)经过12个月的分解,凋落叶各养分元素释放速率的大小顺序为:Mg>P>C>Ca>K>N;凋落箨为:C>Mg>Ca>K>P>N;凋落枝为:C>Mg>P>K>N>Ca。凋落叶各养分元素释放速率均高于凋落箨和凋落枝;凋落箨C、Ca、Mg元素释放速率大于凋落枝,而凋落枝N、P、K元素释放速率大于凋落箨。凋落叶、箨、枝在分解过程中,C元素均呈释放状态:凋落叶N浓度变化动态为下降-上升-下降,而凋落箨、凋落枝N浓度一直单调上升,凋落叶N元素释放模式为淋溶-富集-释放,凋落箨、枝为富集-释放;凋落叶P元素总体上呈释放态势,凋落箨先少量释放,再大量富集,而凋落枝在前期平稳释放,后期少量富集;凋落叶和凋落枝K元素表现为在分解初期富集,随后释放,而凋落箨则恰好相反;凋落叶Ca元素总体上呈释放态势,凋落箨先富集后释放,而凋落枝却一直处于富集状态;Mg元素在凋落叶、凋落箨、凋落枝的分解过程中一直处于释放状态。(3)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沉降促进了C、N、P、K、Ca、Mg元素的释放,且MN处理促进作用最强。在凋落箨分解过程中,N沉降促进了C、K、Ca、Mg元素的释放,且MN处理促进作用最强;N、P元素在富集过程中,N沉降抑制N、P元素的富集,在N、P释放阶段,N沉降促进其释放。在凋落枝分解过程中,LN抑制C元素的释放,MN、HN促进其释放;N沉降有利于N元素的富集,随着N浓度的增加富集量增加;N沉降对P元素的影响表现为,分解前4个月有利于P元素的释放,随后起抑制作用;LN处理抑制了K元素的释放,MN、HN促进其释放;N沉降在分解前4个月有利于Ca元素的富集,随后促进其释放;Mg元素的释放对N处理的响应为,随着N浓度的增加,促进其释放作用增强。(4)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分解前2个月N处理降低了凋落叶C/N比,2个月后提高其C/N比;在凋落箨分解中,N沉降提高了C/N比,随着N处理浓度的增加,C/N比有下降的趋势;在凋落枝分解中,N沉降降低了C/N比,MN处理下降程度最大。

周建成[3](2003)在《“落择”还是“落箨”?》文中研究表明 2002年8月21日的《青年知识报》(总第828期)刊发了一篇题为“落榜不落志”的文章,开头一段写道: 一位来自农村的考生,高考落榜后立即参加农业技术知识培训班,准备在农村大干一番,他以诗明

申富南[4](2003)在《“落择”“落箨”风牛马望词揣义笑柄生》文中研究说明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2年第11期所载周建成先生的大作《“落箨”岂能作“落择”》认为,《青年知识报》署名文章《落榜不落志》一文的作者“不明‘落箨’是怎么回事”,“不加细辨”,“报纸的编者也没有发现毛病”,“此错便最终铸成”。对此,笔者实难苟同。

周建成[5](2002)在《“落箨”岂能作“落择”》文中提出今年8月21日的《青年知识报》刊发了一篇题为《落榜不落志》的署名文章,其开头一段写道: 一位来自农村的考生,高考落榜后立即参加农业技术知识培训班,准备在农村大干一番,他以诗明志:“笋因落择方成竹,高考落榜不落志。”

二、“落择”还是“落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落择”还是“落箨”?(论文提纲范文)

(1)古代书论中的“取象喻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思路及主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取象喻书”在历代书论中的现象阐释
    一、汉末魏晋——赋体咏书纵横可象
    二、南北朝——传神写照式的比喻品评
    三、隋唐——理性与感性的并存
    四、宋代及宋以后——经验性阐释的必要补充
第二章 古代书论中“取象喻书”广泛存在的根源探究
    一、中国传统思想因素
        (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取象喻书”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的言意观对“取象喻书”的影响
    二、文字与书法自身因素
        (一)书肇于自然
        (二)书法艺术的审美特色
    三、批评主体的情感身份因素
        (一)比喻的主体心理根源
        (二)“取象喻书”主体的身份特征
        (三)“取象喻书”主体的情感体验
第三章 “取象喻书”之喻体内容探析
    一、取喻自然界中的物象
        (一)以天象天气喻说书法
        (二)以山石水流喻说书法
        (三)以动物喻说书法
        (四)以植物喻说书法
    二、取喻人事界中的物象
        (一)以生物人喻说书法
        (二)以社会人喻说书法
        (三)以兵家语喻说书法
        (四)以舞乐喻说书法
        (五)以生活经验喻说书法
第四章 “取象喻书”的主要喻指内容以及价值意义
    一、“取象喻书”的主要喻指内容
        (一)喻指书法之“力”
        (二)喻指书法之“势”
        (三)喻指书法之“形”
        (四)喻指书法之“意”
    二、“取象喻书”的价值意义
        (一)丰富了书法评价的语辞体系
        (二)使书法有了自然物象的生命品质
        (三)将书法与宇宙自然之道相连通
        (四)传达真实立体的审美感受和精神领悟
结论
参考文献
    着作
    论文期刊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华西雨屏区慈竹林凋落物分解、养分释放及其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 氮沉降
    1.2 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概况
        1.2.1 凋落物分解的作用
        1.2.2 凋落物分解过程
        1.2.3 凋落物的养分释放动态
        1.2.4 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
        1.2.4.1 气候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1.2.4.2 凋落物质量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1.2.4.3 土壤状况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1.3 森林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的响应
        1.3.1 氮沉降促进凋落物分解及其机理
        1.3.2 氮沉降抑制凋落物分解及其机理
        1.3.3 氮沉降对凋落物分解无影响及其机理
2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区概况
3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案
    3.1 研究内容
        3.1.1 华西雨屏区慈竹林不同组分凋落物分解
        3.1.2 华西雨屏区不同组分凋落物养分释放
    3.2 技术路线
    3.3 试验设计
    3.4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定
    3.5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凋落物分解特征
    4.2 凋落物分解对N沉降的响应
    4.3 慈竹林凋落物养分释放特征
        4.3.1 凋落物C、N、P、K、Ca、Mg浓度的变化动态
        4.3.2 凋落物养分释放规律
        4.3.3 凋落物C/N比值的变化动态
    4.4 慈竹林凋落物养分释放对N沉降的响应
        4.4.1 凋落叶养分释放对N沉降的响应
        4.4.1.1 凋落叶C、N、P、K、Ca、Mg浓度变化对N沉降的响应
        4.4.1.2 凋落叶养分释放规律对N沉降的响应
        4.4.1.3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比对N沉降的响应
        4.4.2 凋落箨、枝养分释放对N沉降的响应
        4.4.2.1 凋落箨、枝C、N、P、K、Ca、Mg浓度变化对N沉降的响应
        4.4.2.2 凋落箨、枝养分释放规律对N沉降的响应
        4.4.2.3 凋落箨、枝分解过程中C/N比值对N沉降的响应
5 讨论
    5.1 慈竹林凋落物分解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2 慈竹林凋落物分解对N沉降的响应及其机理
    5.3 凋落物分解过程种养分释放动态特征及其机理
    5.4 凋落物养分释放对N沉降的响应及其机理
6 结论
7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落择”还是“落箨”?(论文参考文献)

  • [1]古代书论中的“取象喻书”研究[D]. 谢学海.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2]华西雨屏区慈竹林凋落物分解、养分释放及其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D]. 李仁洪. 四川农业大学, 2009(S1)
  • [3]“落择”还是“落箨”?[J]. 周建成. 咬文嚼字, 2003(12)
  • [4]“落择”“落箨”风牛马望词揣义笑柄生[J]. 申富南. 中学语文, 2003(10)
  • [5]“落箨”岂能作“落择”[J]. 周建成. 中学语文, 2002(22)

标签:;  

“坠落”还是“坠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