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代盐聚史》

《古生代盐聚史》

一、《古生代盐聚集史》(论文文献综述)

陈竹新,王丽宁,杨光,张本健,应丹琳,苑保国,裴森奇,李伟[1](2020)在《川西南冲断带深层地质构造与潜在油气勘探领域》文中认为应用地质、地震及钻井等资料,对川西南冲断带深层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和变形过程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四川盆地西南(简称川西南)地区深层潜在的油气勘探领域。川西南冲断带在关键地质历史时期发育特征性的地层分布及构造变形结构,主要包括前震旦纪多个近南北向的裂谷构造、震旦系灯影组阶梯状台地-台缘构造、晚古生代早期的西部古隆起、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碳酸盐台地、晚三叠世至白垩纪的前陆斜坡和前缘隆起构造以及新生代多期多向再生前陆冲断构造等。现今川西南冲断带整体上表现为受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内盐层和基底拆离层控制的双层冲断变形几何学结构,浅变形层发育构造位移远距离传播的北东—南西走向的滑脱冲断构造;而深变形层则发育基底卷入的近南北走向的基底褶皱,并改造了上部早期形成的滑脱冲断构造,改造强度南强北弱。川西南冲断带南部地区以晚期基底冲断褶皱构造为特征,而中—北部地区则以浅层滑脱冲断为主。靠近山前的雾中山构造带呈现滑脱推覆结构特征,上盘推覆构造为复杂化的断层转折褶皱核部和前翼,深层则发育稳定的隐伏原地构造。从构造变形结构分析,区域盐滑脱层上、下的构造变形层中都发育了有利的勘探层系和区带,各变形层中多排显性背斜构造带是重点领域。而雾中山构造带深层原地隐伏的震旦系和二叠系、深层隐伏的前震旦纪裂谷层序及相关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台地-台缘带以及龙泉山构造东侧的印支期古隆起等是川西南冲断带潜在油气勘探领域。图11参36

张琦[2](2020)在《羌塘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资源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羌塘盆地位于班公错-怒江构造带与可可西里-金沙江构造带之间。羌塘盆地是我国陆域上面积最大的晚古生代—中生代海相盆地。通过对羌塘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分析来判别羌塘盆地的油气成藏基本条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羌塘盆地的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运用盆地模拟法以及类比法计算羌塘盆地的油气资源,对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潜力有了清晰的认识。本次研究主要是对盆地的夏里组、布曲组、肖茶卡组这三个层位进行油气资源储量的计算。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地质资料,以及相关区域的烃源岩资料。结合检测数据重点对羌塘盆地的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羌塘盆地各地区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大不相同。在检测的区域中,只有沃若山地区的有机碳含量集中在0.6-0.1%之间,属于较好生油岩;毕洛错地区的有机碳含量大于1%,生油潜量的含量大于6.0mg/g,属于较好生油岩;其余地区的有机碳含量和生油潜量数值都很低。氯仿沥青的值都很低,盆地有机质丰度整体含量不高。通过对羌塘盆地烃源岩干酪根显微组分分析得到,盆地的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为主。同过对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岩石热解最高峰温实验结果发现,盆地内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整体表现为成熟-高成熟阶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对相关参数的选取,采用了两种方法羌塘盆地的油气资源储量进行了计算。通过盆地模拟法计算结果为44.23×108吨;通过类比法计算得出的羌塘盆地的总资源量为47.1×108吨。

张蔚[3](2020)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及富集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塔西南坳陷勘探潜力巨大,但受制于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及区内恶劣地表环境,坳陷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对油气地质条件及成藏富集特征的认识亟待加强,需采用综合研究手段落实其潜力与勘探方向。因此,本文通过对塔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采用烃源岩评价、盆地模拟及二维油气运聚模拟3项技术对坳陷油气成藏关键时期、运聚成藏过程、资源潜力等开展模拟研究,分析油气成藏匹配条件与富集特征,明确有利勘探区带。烃源岩评价表明坳陷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石炭系、二叠系、中下侏罗统4套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中等及以上品质,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系统研究了坳陷8套主要的储层、盖层、储盖组合以及主要油气藏的特征。盆地模拟阐明塔西南坳陷经历3次阶段性沉降,早古生代以来地温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各套烃源岩的热演化进程与沉降时期、沉降幅度密切相关,新近纪以来沉降速率最快,沉积巨厚地层,使烃源岩晚期深埋,总体具有多期生烃、早油晚气的特点;坳陷生油量为399×108t,生气量为95×1012m3,石油资源量为(5.95~6.25)×108t,天然气资源量为(1.36~1.41)×1012m3,以天然气资源为主。平面流线模拟指明油气主要围绕其生烃中心附近聚集,依托坳陷4条关键剖面二维油气运聚过程模拟结果,重建了整个塔西南坳陷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模拟显示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油源断裂是油气长距离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区域不整合为油气侧向运移提供良好通道,长期继承性构造古隆起和区域坡折带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其中聚集的油气还随后期构造运动引发的高点迁移不断发生调整。各项静态的油气地质条件总体受控于区域构造演化的时空匹配,使塔西南坳陷表现出4大油气富集特征:(1)山前冲断带、斜坡区上近源分布富集;(2)有效油源断裂、区域不整合控制富集;(3)优质储盖组合及稳定配套圈闭中富集;(4)构造背景下多期成藏、晚期调整富集。综合优选山前带柯克亚-柯东构造带(K-N)、乌恰-克拉托构造带及其周缘(K)、齐姆根弧形凸起两翼地区(K-E)及斜坡区群古恰克构造带((?)-O、D-C)、罗南-鸟山构造带((?)-O)、玛扎塔格构造带((?)-O、C)为有利勘探区带。

史梦琪[4](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模式》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但是目前勘探程度较低。综合利用该地区的地质资料,对研究区的地层埋藏史、大地热流史、烃源岩生排烃史及油气聚集史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研究区流体包裹体发育与均一温度特征,确定了研究区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成藏期次,并恢复了成藏过程。首先对研究区的地层进行了划分对比研究,对不同沉积相带内的砂岩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地层埋藏过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地层埋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西部地区受构造抬升造成的埋藏演化过程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天然气聚集过程产生的影响;以构造演化认识分析为基础,对研究区石炭—二叠系主力烃源岩进行了质量分析评价,结合古地温变化及镜质体反射率测定数据,揭示了研究区烃源岩目前处于深部高温生气阶段。其次,利用Basin Mod软件,开展了天然气聚集过程的一维和二维模拟,确定了镇—泾地区天然气为一期成藏,生烃期与盆地主体的生烃期一致,为230Ma,在后续140~100Ma期间经历了调整期,相比于东部地区的两期成藏形成对比,东西部地区成藏期次的差异原因是地层埋藏过程中东部地区的地层抬升。同时,运用流体包裹体对成藏期次进行了厘定,与构造认识一致。西部镇—泾地区天然气主要富集在山西组及石盒子组。

张希晨[5](2018)在《库车坳陷克深构造带含夹层盐构造变形及其控制因素》文中研究表明库车坳陷克深构造带包括两个断裂系统:具有基底卷入和反转性质的克拉苏断裂,以及下盘的次生滑脱断裂。其中克拉苏断裂在侏罗纪伸展背景下开始发育,中新世晚期南天山强烈隆升诱发的斜向挤压使断裂反转,在其下盘形成前展式逆冲叠瓦构造。克深构造带盐岩自北向南逐渐减薄,与断裂活动自北向南逐渐减弱的特征相对应。当盐下断裂作用较弱时,盐岩层内流动而局部减薄;当断裂作用较强时,盐岩层间叠置而局部增厚。最新的钻、测井资料显示,库车坳陷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盐层由4套夹层组成。含夹层塑性层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底部塑性层被盐下断裂刺入,吸收大量的逆冲位移量,刺穿上覆砂层进入顶部硅胶层,但变形传播距离短;石英砂层作为唯一的脆性夹层,初期发育密集小褶皱,而后在盐下断层下盘折叠增厚,甚至被逆断层错断,变形远比脆性围岩剧烈,其变形范围受盐下断层逆冲位移量控制;顶部塑性层变形强烈且传播距离远,滑脱作用显着,底辟拱升作用促使上覆层褶皱变形,后期在最前缘形成盐推覆构造;顶部微玻璃珠层发生弯流作用,在挤压端和次生底辟核部聚集。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进一步表明上覆层厚度、先存盐丘、双段塑性层以及顶部塑性层增厚对含夹层盐构造特征、演化过程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控制库车坳陷克拉苏、却勒等地区构造变形的重要因素。

朱春辉[6](2018)在《豫东煤系地层“三史”演化及含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系烃源岩在生烃演化过程中生成大量的烃类气体,其中部分气体运移到煤系地层中,我国含煤盆地分布广泛,煤系气资源丰富,对煤系气的研究很有必要性。探讨煤系气储层物性、含气特研究煤系气资源的赋存规律,结合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过程,研究成果将对研究区煤系气的生成、赋存、成藏等基本理论的研究及勘探开发提供一些借鉴。本文以河南豫东煤田二叠系煤系地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借助于现代测试分析技术,对煤系储层物性和含气性参数进行了测试,利用盆地模拟软件Petromod并结合相关参数测试结果反演了研究区“三史”演化过程,比较了各区块“三史演化”和物性特征的差异性,揭示了不同区段煤系气赋存的主控因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煤系地层的主要烃源岩为煤层和泥岩。煤岩成熟度高、吸附性强,泥岩有机质含量较高,吸附性强,烃源岩级别达到中等及以上;研究区煤岩和砂、泥岩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砂、泥岩孔隙度以孔喉半径<0.1μm最为发育,砂、泥岩储层裂缝不发育。(2)在快速埋藏阶段和抬升剥蚀阶段的晚侏罗早白垩世,是烃源岩的两个主要生烃期;由于西部早于东部进入快速埋藏阶段,烃源岩成熟西部早于东部;抬升剥蚀阶段的晚侏罗早白垩世,岩石圈变薄、地幔热流上涌形成的高地温场中、西部早于东部,其中东部伴随着岩浆活动,高地温使得烃源岩成熟度再次升高,东、西部的成熟度高于中部。(3)研究区煤系气的含气量总体上呈现自东向西的增大趋势。煤系地层煤岩顶底板岩性致密、有效埋深大,对煤含气量起到良好保存作用,在褶皱的两翼形成较高的含气量,受岩浆活动影响的地区仅在顶板致密、透气性差的地区含气量较高;而泥岩含气量主要受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对气体的吸附性强,形成较高的含气量。

凡元芳[7](2016)在《鄂西渝东区关键构造期构造作用与海相油气成藏作用响应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基于构造动力学、流体动力学、油气地球化学以及成藏动力学等的原理和方法,对鄂西渝东区不同时期构造应力场特征、时空展布规律、燕山-喜山期区内构造形变机制、断裂性质和展布情况、关键构造期流体动力场和能量场的特征以及断层活动与流体活动之间的响应匹配关系、圈闭的纵横向展布特征及不同时期构造动力学演化与圈闭的形成及发展、天然气运聚的流体动力学、天然气保存的流体地球化学、成藏模式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从野外地质调查、主干(辅助)地震测线分析等方面,对研究区的构造边界进行了重新的厘定,划分了主干断裂体系,并对构造层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描述,提出了大构造层和相关的亚构造层划分方案。对区内的构造样式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和讨论,从平面和剖面的典型特征入手,全面阐明了鄂西渝东区主要局部构造的空间展布和类型归属。通过对区内白垩系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构造年代学等资料,将燕山早期的构造运动主幕界定在晚侏罗到早白垩世间,它使侏罗系及其以前的地层全部卷入褶皱,并使后期的上白垩统高角度不整合在侏罗系及其以前地层上。研究还同时对燕山早期的构造格架进行了研究,通过地质分析的相关手段对该时期应力场的方向和大小进行了从定性到半定量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包括6319个单元和8888个节点的三维应力场模拟模型,认为燕山早期的构造模式为陆内造山分层挤压滑脱模式。侏罗纪末燕山早期构造运动在鄂西渝东区褶皱造山后,从压性环境转变为张性环境,逐渐在工区形成张性构造。研究进一步确定了燕山晚期的构造期次、构造格架和正断层发育的范围,燕山晚期主张应力的主体受南东方向伸展作用的影响,研究区南东部张应力较大,而北西部相对较小,但受断层重新活动的影响,张应力的变化与空间位置和断层产状等有明显的关系,认为燕山晚期的构造模式为后造山壳幔调整伸展模式。论文研究了从燕山早期以来的流体动力场的强度和流体能量场,总结了流体压力(即压强)的空间分布和流体势场的空间变化,并进一步对不同时期天然气的运移趋势进行了表达,为天然气的运聚研究打下了基础。论文还对古流体活动与断层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断层的流体包裹体数据表明,自侏罗开始,随着燕山早期挤压作用的逐渐加强,褶皱和断裂开始形成,流体在该时期至少有三次充注作用:J1z沉积时期、Jzs沉积时期和J3末沉积时期,三次充注中均有烃类参与。进入燕山晚期张性作用阶段,正断层及张裂缝在区内开始发育,伴随的是新一轮流体的充注和重新分布。在燕山晚期,同样至少存在三次流体的充注作用,分别发生在K.中晚期、K2早期和K2末期,其中烃类流体伴生在三次充注过程中。在鄂西渝东复杂的成烃和排烃史及烃类运移过程中,断层始终是流体和烃类的运移和充注通道,不管是逆断层,还是正断层。这一点反过来看,烃类在断层中的多次运移,既表明了反复成藏的过程,又显示了油气藏的多次破坏过程。侏罗纪开始的燕山早期挤压作用,使侏罗系地层开始褶皱化,同时也开始破坏古圈闭,使古圈闭中的烃类通过断层向其时形成的圈闭中重新分配聚集。而随着断层的加剧,又可能使聚集不久的烃类再次逸散。燕山晚期的张性活动的主要结果是导致本已聚集成藏的烃类再次重新分配和逸散,对本区油气聚集带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好在强烈的正断层作用主要发生在齐岳山及其以东地区,但石柱复向斜中张节理的分布仍较普遍,对油气聚集的潜在影响仍较大。鄂西渝东区构造动力学背景与圈闭的演化可以归结为:四期构造运动、三次构造转换、两次圈闭形成、一次圈闭定型、三次圈闭改造。四期构造运动即鄂西渝东区印支期以来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和喜山晚期四期构造运动。三次构造转换即第一次构造转换发生在侏罗时期的燕山早期构造阶段,鄂西渝东区构造作用从燕山期以前以升降运动为主的构造阶段转换为早燕山期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构造阶段;第二次构造转换发生在白垩-古近纪的燕山晚期构造阶段,鄂西渝东区构造作用从早燕山期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构造阶段转换为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伸展作用为主的构造阶段;第三次构造转换发生在新近纪的喜山晚期构造阶段,鄂西渝东区构造作用从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伸展作用为主的构造阶段转换为以升降运动为主,伴有间隙挤压的喜山晚期构造阶段。两次圈闭形成即印支期和燕山早期是鄂西渝东区的两次圈闭形成期,印支期形成的圈闭主要与古隆起有关,而燕山早期形成的圈闭主要与断裂和褶皱作用有关。一次圈闭定型即奠定现今圈闭形态及分布的时期是燕山早期。三次圈闭改造即区内圈闭形成后经历了三次圈闭改造,即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和喜山晚期。燕山早期断裂-褶皱构造运动对印支期形成的圈闭进行了强烈的改造,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张裂作用对燕山早期形成的圈闭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改造,喜山晚期弱挤压和差异升降作用对燕山早期形成的圈闭进行了小规模的改造。鄂西渝东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属于典型的高成熟-过成熟的油型气。志留系底部烃源岩在海西晚期(二叠纪末)就成熟生油,在三叠纪达到生油高峰和湿气阶段。二叠系顶部烃源岩在燕山早期(侏罗末)之前,达到了过成熟阶段。基于此,天然气在燕山早期以后的成藏主要是改造和调整作用,因此在天然气运聚的流体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获得了不同时期的有利的天然气聚集区。研究还获得了天然气保存的流体地球化学证据,从地层水和古流体性质两方面来讨论了不同的保存区块。鄂西渝东区在关键构造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喜山早期)构造作用会在构造的不同位置对油气成藏产生不同的作用,油气成藏会对不同的构造作用作出不同的响应,即发生不同的油气成藏事件。因此,关键构造期的构造作用与油气成藏作用的响应是成藏要素在时间、空间上与构造作用的高度吻合。燕山早期的挤压构造作用在鄂西渝东区褶皱造山,使得印支期前形成的古油藏改造、破坏、调整,先前聚集的油气或深埋或抬升,或在新的合适的圈闭中重新聚集成藏,或因保存条件不好逸散,这些成藏事件在各断层的流体包裹体中得到印证,燕山早期流体至少有三次流体充注作用,Jlz沉积时期、J2s沉积时期和J3末沉积时期,三次充注中均有烃类参与。那些重新聚集成藏的油气在燕山晚期的拉张作用下,因构造位置的不同,构造作用对其影响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成藏模式—原生弱改造型和原生强改造型。同时,那些在燕山早期形成的原生弱改造型油气藏在燕山晚期的拉张作用下也会作出响应,因构造位置的不同,或弱改造调整、或强烈改造破坏,形成不同的成藏模式—次生弱改造型和次生强改造型;燕山晚期张性作用阶段,正断层及张裂缝在区内开始发育,伴随的是新一轮流体的充注和重新分布,该期同样至少存在三次流体充注作用,分别发生在K1中晚期、K2早期和K2末期,其中烃类流体伴生在三次充注过程中。因此,在鄂西渝东区内,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单元的构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构造作用对油气成藏的核心控制作用也有不同,将本区气藏成藏模式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原生弱改造型、原生强改造型、次生弱改造型和次生强改造型。

王淑丽,郑绵平,张震,苏奎[8](2016)在《四川盆地寒武系含盐盆地演化及其找钾意义:来自碳氧同位素的证据》文中指出四川盆地寒武系岩盐分布广泛,面积约20万km2,主要分布于川东南、滇东北、渝东北、黔西北和鄂西北等地。含盐层位主要为中下寒武统(寒武系第二统与第三统)。不同地区的含盐层位不同,根据含盐盆地的分布与含盐系地层,将四川盆地大致划分为两个膏盐聚集区(次盐盆地):(1)川东南次盐盆地;(2)渝东北次盐盆地。川东南次盐盆地含盐层位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中上部);渝东北次盐盆地含盐层位为中寒武统覃家庙组(寒武系第三统)。前人对四川盆地在岩相古地理与找钾水化学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但缺少寒武系钻孔样品的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其含盐盆地的演化研究。所以本文首次选取四川盆地寒武系3个具有代表性的钻孔岩屑样品(丁山1井、临7井与建深1井),对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δ13 C负漂移多与海退及生物灭绝事件有关,δ13 C的正漂移则多受海侵事件影响。四川盆地寒武纪海进、海退交替较为频繁,有利于组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而形成油气藏。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阶(第四阶中上部)在川东南地区环境相对封闭,蒸发作用强烈,形成以江津—泸州为沉积中心的膏盐岩沉积区。中寒武世建深1井碳酸盐岩样品的δ13 C相对临7井较高,盐度也相对较高。结合四川盆地岩相古地理研究,认为从早寒武世至中寒武世古海水的浓缩方向有由川东南次盆地向渝东北次盆地演化的趋势,该认识对该区寒武系成盐找钾提供重要的依据,对成油气条件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斌[9](2015)在《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叠合盆地,在其长期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多期构造体制的变革。构造变革期的构造特征、温压场及区域应力场变化进一步控制了盆地的油气成藏。本文以塔东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基于大量的地震、探井、露头及分析测试资料,确定了关键构造变革期次,探讨了关键构造变革期内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恢复了研究区的能量场变化,分析了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对塔东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塔东地区存在9个不整合面,不同构造单元内不整合面的分布、叠合关系及剥蚀厚度存在差异。结合不同构造层和不同时期的断裂特征,识别了研究区内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印支期4期关键构造变革期,其形成与盆地深部动力学机制和周缘沟-弧体系的转变密切相关。数值模拟法为定量揭示研究区的能量场演化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对4个关键构造变革期温度场、压力场和应力场的模拟,发现加里东中期到印支期以来,塔东地区的地温梯度演化经历了降低-升高-再降低的过程。压力异常主要出现在满加尔凹陷和塘古孜巴斯凹陷地区,且剩余压力的数值和分布范围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应力场方向的变化则经历了从南压北张到南张北压再到南北两端挤压的变化过程。关键构造体制变革期的三场耦合对塔东地区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加里东中期,塔东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层的地层温度大于60℃,油气开始生成,受塔东地区南部挤压应力的影响,塔中低凸起和塔北隆起开始发育,并成为油气运移的指向区。海西早期,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层的温度升高,油气的大量生成导致剩余压力产生,成为排烃的主要动力。该时期受塔东地区南部挤压应力的加强,塔中低凸起和塔北隆起形成,仍然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海西晚期,烃源岩层内剩余压力增大,分布范围扩大,促进油气从烃源岩排出,该时期受塔东地区北部挤压应力的作用,塔北隆起抬升,成为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印支期,烃源岩层的排烃能力继续增强,剩余压力分布的层系扩展到上奥陶统。受盆地南北两端的挤压作用,不仅形成大量断裂,构成了油气的主要运移通道,还使隆起区进一步靠近烃源岩中心,有利于油气的运聚。

尹志胜[10](2015)在《江西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构造埋藏史与页岩气富集》文中研究表明以江西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野外地质调查—实验测试—软件模拟—理论研究系统方法,以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构造埋藏史和保存富集为核心科学问题,在各区域的构造演化史恢复的基础上,恢复各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埋藏史,进一步研究埋藏—受热—成熟—生烃的配置关系及页岩气保存条件,探索江西省页岩气的富集模式,优选富集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形成过程中受晋宁、加里东、海西、印支等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形成多个构造旋回;除赣西北区埋藏史属“早降晚抬”型外,赣东北区和萍乐坳陷区埋藏史均属“早抬晚降”型,经历多次沉降—抬升阶段,最大埋深均出现于喜马拉雅期;生烃过程中存在多次生烃过程,除赣西北寒武系页岩生烃高峰位于志留纪末期,其他页岩层系的生烃高峰均位于侏罗纪—古近纪之间,生烃过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构造抬升。研究区内页岩具有较好的自封闭性,除梨树窝组和安源组顶底板封闭性相对较低外,皮园村组、王音铺组、观音堂组、荷塘组、乐平组、小江边组均具有较好的顶底板封存条件。区内修武复向斜、九瑞复向斜、北部向斜、中部向斜及萍乐坳陷东段断层发育较少,保存条件较好。基于埋藏—生烃配置关系,考虑保存条件,总结出江西省页岩气富集模式,认为页岩气富集成藏经历了源—盖沉积期、初始富集期、持续富集期(动荡富集期)和保存定型期四个阶段,以保存定型期控制作用为主。将省内保存富集有利区划分为5类,并在全省范围内优选出修武复向斜、九瑞复向斜、中部复向斜等9个富集有利区。

二、《古生代盐聚集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生代盐聚集史》(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南冲断带深层地质构造与潜在油气勘探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表地质构造
    1.1 地貌地形
    1.2 地表构造
    1.3 地层分布
2 构造变形结构
    2.1 北部浅层滑脱冲断构造段
    2.2 中部双层冲断变形构造段
    2.3 南部基底褶皱构造段
3 深层地质结构
    3.1 深层南华系隐伏裂谷构造
    3.2 震旦系灯影组台地-台缘结构
    3.3 雾中山深层稳伏构造
4 多阶段构造演化过程
5 潜在油气勘探领域
    5.1 深层隐伏裂谷构造带
    5.2 雾中山构造带多层系
    5.3 震旦系灯影组台地-台缘构造带
    5.4 前缘古隆起构造带
6 结论

(2)羌塘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资源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羌塘盆地基本构造特征
    2.1 羌塘盆地基底与构造格架
    2.2 羌塘地体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2.3 羌塘盆地构造样式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羌塘盆地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特征
    3.1 羌塘盆地层序地层划分
    3.2 羌塘盆地沉积相特征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羌塘盆地烃源岩特征与分析
    4.1 野外样品测试
    4.2 有机质丰度
        4.2.1 有机碳含量
        4.2.2 生烃潜量
        4.2.3 氯仿沥青“A”
    4.3 有机质类型
        4.3.1 TI指数
    4.4 有机质成熟度
        4.4.1 镜质体反射率
        4.4.2 岩石热解最高峰温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潜力
    5.1 成因法
        5.1.1 有机碳法
        5.1.2 盆地模拟法
    5.2 类比法
        5.2.1 刻度区的选取原则
        5.2.2 刻度区的选取
        5.2.3 类比区的地质情况
        5.2.4 相似系数的求取
        5.2.5 部分参数取值依据
        5.2.6 资源量计算
        5.2.7 类比结果
    5.3 经济评价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及富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盆地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1.3.2 塔西南地区油气地质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1.5.1 完成工作量
        1.5.2 主要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油气勘探历程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构造演化特征
第3章 塔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
    3.1 烃源岩特征与评价
        3.1.1 烃源岩特征
        3.1.2 烃源岩综合评价
    3.2 储层特征
    3.3 盖层特征
    3.4 储盖组合特征
    3.5 油气田(藏)特征
第4章 塔西南坳陷盆地模拟
    4.1 本次盆地模拟采用的技术方法
        4.1.1 地史模拟方法
        4.1.2 热史模拟方法
        4.1.3 生排烃史模拟方法
    4.2 塔西南坳陷盆地模拟关键参数
        4.2.1 Ro-深度关系曲线
        4.2.2 有机碳恢复系数
        4.2.3 产烃率参数
        4.2.4 孔隙度-深度关系式
        4.2.5 地层残余厚度与剥蚀量
        4.2.6 有效烃源岩的确定
        4.2.7 其它关键参数
    4.3 塔西南坳陷盆地模拟方案与过程
        4.3.1 盆地模拟方案
        4.3.2 模拟计算过程
    4.4 塔西南坳陷盆地模拟结果
        4.4.1 地、热史模拟结果
        4.4.2 生排烃量与生烃高峰期
        4.4.3 生烃中心与平面运聚方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塔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5.1 复杂剖面油气运聚模拟技术
    5.2 塔西南坳陷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模拟
        5.2.1 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模拟方案
        5.2.2 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模拟过程
    5.3 塔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重建
        5.3.1 A-A’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5.3.2 B-B’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5.3.3 C-C’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5.3.4 D-D’关键剖面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油气富集特征与有利区带
    6.1 油气资源潜力
    6.2 油气成藏匹配条件
        6.2.1 山前带
        6.2.2 斜坡区
    6.3 油气富集特征
        6.3.1 山前冲断带、斜坡区上近源分布富集
        6.3.2 有效油源断裂、区域不整合控制富集
        6.3.3 优质储盖组合及稳定配套圈闭中富集
        6.3.4 构造背景下多期成藏、晚期调整富集
    6.4 有利勘探区带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国内外天然气成藏模式研究现状
        1.3.2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及成果
        1.5.1 文献调研、资料收集及整理
        1.5.2 岩心资料采集
        1.5.3 重要地质图件的编绘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1 伊盟隆起
        2.1.2 渭北隆起
        2.1.3 晋西绕褶带
        2.1.4 伊陕斜坡
        2.1.5 天环坳陷
        2.1.6 西缘逆冲带
    2.2 研究区勘探现状
第3章 地层埋藏史特征
    3.1 研究区地层分布特征
        3.1.1 本溪组
        3.1.2 太原组
        3.1.3 山西组
        3.1.4 石盒子组
        3.1.5 石千峰组
    3.2 沉积相及砂岩展布特征
        3.2.1 沉积相展布特征
        3.2.2 砂岩展布特征
    3.3 研究区地层演化过程
第4章 地层热流史特征
    4.1 烃源岩评价
    4.2 古地温曲线及Ro
第5章 生排烃史特征
    5.1 烃源岩分布特征
    5.2 一维模拟生烃过程
第6章 天然气聚集史特征
    6.1 一维模拟天然气运聚过程
    6.2 二维模拟天然气运聚过程
第7章 包裹体分析确定成藏期次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库车坳陷克深构造带含夹层盐构造变形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目的和意义
    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研究现状
        2.2 存在问题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4 主要工作量
    5 创新性认识
第1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构造背景
    1.2 地层层序
第2章 克深构造带盐相关断层及其演化机制
    2.1 克深构造带盐相关断层分布特征
        2.1.1 克深构造带断层整体分布特征
        2.1.2 克深构造带不同区块断层分布特征
    2.2 断层形成机制
        2.2.1 深部断层形成机制及演化过程
        2.2.2 浅层断层形成机制及演化过程
第3章 克深构造带含夹层塑性层变形
    3.1 库姆格列木组含夹层塑性层厚度变化规律
        3.1.1 泥岩段厚度变化趋势
        3.1.2 膏盐岩段厚度变化趋势
        3.1.3 白云岩段厚度变化趋势
        3.1.4 膏泥岩段厚度变化趋势
    3.2 塑性层厚度变化与断裂变形之间的关系
第4章 含夹层盐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分析
    4.1 含夹层塑性层模型设计
    4.2 实验结果分析
        4.2.1 模型1—不含夹层塑性层挤压模型
        4.2.2 模型2—含夹层塑性层挤压模型
        4.2.3 模型3—上覆薄层含夹层塑性层挤压模型
        4.2.4 模型4—先存盐丘含夹层塑性层挤压模型
        4.2.5 模型5—双段含夹层塑性层挤压模型
        4.2.6 模型6—顶部塑性层增厚挤压模型
    4.3 含夹层盐构造变形机理及其应用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豫东煤系地层“三史”演化及含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系非常规天然气
        1.2.2 “三史”研究现状
        1.2.3 豫东地区“三史”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研究区地层
        2.2.1 寒武系(∈)
        2.2.2 奥陶系(O)
        2.2.3 石炭系(C )
        2.2.4 二叠系(P)
        2.2.5 早三叠世(T_(1h+1))
        2.2.6 新生界(C_Z)
    2.3 地质构造
        2.3.1 断裂
        2.3.2 褶皱
    2.4 岩浆岩
3.煤系地层物性特征
    3.1 煤系地层的孔裂隙性
        3.1.1 孔隙性
        3.1.2 渗透性
        3.1.3 孔渗相关性
    3.2 煤系地层的孔裂隙发育特征
        3.2.1 孔隙特征
        3.2.2 毛管圧力曲线形态类型及分布
    3.3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3.1 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3.2 煤系烃源岩有机质含量
        3.3.3 煤系烃源岩成熟度
    3.4 煤及泥岩吸附特征
        3.4.1 煤岩吸附特征
        3.4.2 泥岩吸附特征
    3.5 本章小结
4.煤系烃源岩热演化史与生烃史
    4.1 “三史”演化模拟方法
        4.1.1 模拟软件
        4.1.2 原理及方法
        4.1.3 相关参数的选取
    4.2 煤系沉降史
        4.2.1 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史
        4.2.2 研究区的沉降-埋藏史
    4.3 煤系烃源岩热演化史
    4.4 煤系烃源岩的生烃史
    4.5 本章小结
5.煤系地层含气性及其控制因素
    5.1 煤层含气性
        5.1.1 煤层含气量及含气成分
        5.1.2 煤储层含气饱和度
    5.2 泥岩含气性
    5.3 煤系含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3.1 煤层含气特征及影响因素
        5.3.2 泥岩含气特征及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6.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鄂西渝东区关键构造期构造作用与海相油气成藏作用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关键构造期”的涵义
        1.2.2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现状
        1.2.3 鄂西渝东区海相油气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主要成果和认识
        1.4.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
        2.1.1 盆地的基底结构
        2.1.2 盆地盖层格架
    §2.2 区域动力学演化
    §2.3 区域油气地质条件
        2.3.1 烃源岩
        2.3.2 储集层
        2.3.3 盖层及生储盖组合条件
第三章 鄂西渝东区陆内构造特征及格架
    §3.1 构造层
    §3.2 构造单元
        3.2.1 构造单元划分
        3.2.2 构造单元展布特征
    §3.3 断裂体系
        3.3.1 断裂的基本特征
        3.3.2 断裂平面展布特征
        3.3.3 断裂的剖面特征
    §3.4 构造体系特征
        3.4.1 构造体系展布规律
        3.4.2 不同构造层构造体系特征
第四章 关键构造期陆内构造形变特征与演化
    §4.1 构造转换阶段及期次
    §4.2 燕山早期陆内构造格架及特征
        4.2.1 地层及地层接触关系
        4.2.2 构造格架
        4.2.3 构造形变的动力学机制
    §4.3 燕山晚期-喜山早期陆内构造格架及特征
        4.3.1 地层及地层接触关系
        4.3.2 构造格架
        4.3.3 构造形变的动力学机制
    §4.4 关键构造期陆内构造形变证据
        4.4.1 构造形变特征
        4.4.2 构造应力场分析
        4.4.3 构造年代学证据
    §4.5 关键构造期陆内构造形变的动力学机制
        4.5.1 燕山早期构造形变动力学模式—陆内造山分层挤压滑脱模式
        4.5.2 燕山晚期-喜山早期构造形变动力学模式—后造山壳幔调整伸展模式
第五章 关键构造期流体作用特征与演化
    §5.1 流体动力强度
        5.1.1 实测地层流体压力场
        5.1.2 预测地层流体压力场
        5.1.3 压力系数与断裂封闭性
    §5.2 流体能量场
        5.2.1 现今流体能量分布和运移动力条件
        5.2.2 现今流体势剖面特征
    §5.3 运移期的流体动力场和能量场特征
        5.3.1 运移期构造和地温条件
        5.3.2 运移期水动力场特征
        5.3.3 运移期天然气势分布与天然气运移特征
    §5.4 断层活动与流体活动
        5.4.1 逆断层活动与流体活动
        5.4.2 正断层(同期张节理)活动与流体活动
        5.4.3 流体充注史分析
第六章 典型油气藏解剖
    §6.1 建南气田解剖
        6.1.1 成藏要素
        6.1.2 烃类演化史
        6.1.3 成藏期次分析
        6.1.4 成藏演化
    §6.2 高峰场气田解剖
        6.2.1 成藏要素
        6.2.2 气藏形成过程及成藏机理
    §6.3 五百梯气田解剖
        6.3.1 石炭系气藏
        6.3.2 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天东边缘礁)
    §6.4 建南—铁山上古生界及三叠系典型气藏对比分析
        6.4.1 气藏基本特征
        6.4.2 气藏各产层流体特征
第七章 关键构造期构造与海相油气成藏作用的响应关系
    §7.1 圈闭演化特征
        7.1.1 构造圈闭展布
        7.1.2 不同时期构造动力学演化与圈闭的形成及发展
    §7.2 天然气运聚的流体动力学
        7.2.1 天然气运聚单元
        7.2.2 燕山早期天然气运聚单元
        7.2.3 燕山晚期天然气运聚单元
    §7.3 天然气保存的流体地球化学
        7.3.1 地层水特征
        7.3.2 古流体性质
    §7.4 油气成藏作用对构造作用的响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四川盆地寒武系含盐盆地演化及其找钾意义:来自碳氧同位素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寒武系新老地层划分对比
    1.2 盐盆地分布特征
    1.3 岩相古地理
2 采样与分析方法
3 碳氧同位素研究意义及分析结果
    3.1 成岩蚀变分析
    3.2 古盐度分析
    3.3 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全球寒武系碳氧同位素研究对比
    4.2 丁山1井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4.3 临7井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4.4 建深1井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5 结论

(9)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动力学现状
        1.2.2 关键构造变革期的确定方法
        1.2.3 关键构造变革的控制因素
        1.2.4 构造体制转换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1.5.1 主要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周缘大地构造环境
    2.3 塔东地区的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背景
        2.3.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2.3.2 磁异常特征
        2.3.3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与盆地基底构造
        2.3.4 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揭示的速度结构
        2.3.5 人工地震反射/折射剖面揭示的速度结构
    2.4 塔东地区的油气地质条件
        2.4.1 烃源岩特征
        2.4.2 储集层特征
第3章 塔东地区的不整合面及构造-地层层序
    3.1 不整合面的识别
    3.2 塔东地区的年代地层格架
        3.2.1 连井年代地层格架
        3.2.2 地震年代地层格架
    3.3 不整合面剥蚀量的恢复
        3.3.1 剥蚀量恢复的方法和原理
        3.3.2 单井剥蚀量的特征
        3.3.3 构造横剖面复原
        3.3.4 剥蚀量的平面展布特征
    3.4 构造-地层层序特征
        3.4.1 基底构造层
        3.4.2 南华系-震旦系构造-地层层序
        3.4.3 寒武系-奥陶系构造-地层层序
        3.4.4 志留系-泥盆系构造-地层层序
        3.4.5 石炭系-三叠系构造-地层层序
        3.4.6 侏罗系-白垩系构造-地层层序
        3.4.7 新生界构造-地层层序
第4章 塔东地区的断裂系统与地质结构
    4.1 边界断裂特征
        4.1.1 库鲁克塔格-孔雀河斜坡断裂系统
        4.1.2 阿尔金断裂系统
    4.2 各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2.1 南华系-震旦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2.2 寒武系-奥陶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2.3 志留系-泥盆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2.4 石炭系-三叠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2.5 侏罗系-白垩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2.6 新生界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3 各构造期的断裂特征
        4.3.1 断裂发育时期的确定
        4.3.2 震旦纪断裂构造特征
        4.3.3 加里东中期的断裂构造特征
        4.3.4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的断裂构造特征
        4.3.5 海西晚期的断裂构造特征
        4.3.6 印支期的断裂构造特征
        4.3.7 燕山期断裂构造特征
        4.3.8 喜马拉雅期的断裂构造带特征
    4.4 断裂系统特征
        4.4.1 阿尔金-车尔臣断裂系统特征
        4.4.2 满南-罗布泊断裂系统
        4.4.3 库鲁克塔格-孔雀河斜坡断裂系统
        4.4.4 断裂系统的分带和分区特征
    4.5 塔东地区的地质结构
        4.5.1 分层结构及其叠合差异性
        4.5.2 分块结构及其复合差异性
        4.5.3 不同单元的地质结构特征
第5章 塔东地区的关键构造体制变革
    5.1 关键构造变革期的确定
    5.2 不同关键构造变革期的特征及成因机制
        5.2.1 不同关键构造变革期的特征
        5.2.2 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的成因机制
第6章 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6.1 温度场
        6.1.1 热史模拟的计算方法
        6.1.2 地质模型及地质参数
        6.1.3 典型剖面的构造-热演化模拟
    6.2 压力场
        6.2.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6.2.2 古地层压力的恢复及演化
    6.3 应力场
        6.3.1 地质模型的建立
        6.3.2 力学模型的建立
        6.3.3 应力场的模拟结果
    6.4 关键构造变革期的三场耦合特征
    6.5 关键构造变革期的三场耦合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第7章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10)江西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构造埋藏史与页岩气富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发育
    2.3 区域岩浆岩活动
    2.4 小结
3 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演化
    3.1 赣西北区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化
    3.2 赣东北区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化
    3.3 萍乐坳陷区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化
    3.4 小结
4 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埋藏史恢复
    4.1 埋藏史恢复方法
    4.2 埋藏史恢复及分析
    4.3 与国内外主要页岩气盆地埋藏史对比
    4.4 小结
5 页岩气富集与保存
    5.1 埋藏—受热—成熟—生烃演化的有效配置
    5.2 构造—沉积控制下的保存条件分析
    5.3 基于埋藏—生烃配置关系和保存条件的富集模式
    5.4 基于富集模式的有利区优选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认识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古生代盐聚集史》(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南冲断带深层地质构造与潜在油气勘探领域[J]. 陈竹新,王丽宁,杨光,张本健,应丹琳,苑保国,裴森奇,李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0(04)
  • [2]羌塘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资源潜力分析[D]. 张琦. 燕山大学, 2020(01)
  • [3]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及富集特征[D]. 张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模式[D]. 史梦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库车坳陷克深构造带含夹层盐构造变形及其控制因素[D]. 张希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豫东煤系地层“三史”演化及含气性研究[D]. 朱春辉.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7]鄂西渝东区关键构造期构造作用与海相油气成藏作用响应关系研究[D]. 凡元芳.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8]四川盆地寒武系含盐盆地演化及其找钾意义:来自碳氧同位素的证据[J]. 王淑丽,郑绵平,张震,苏奎. 地学前缘, 2016(05)
  • [9]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D]. 吴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6)
  • [10]江西省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构造埋藏史与页岩气富集[D]. 尹志胜.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2)

标签:;  ;  ;  

《古生代盐聚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