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2002年常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谱分析

1983-2002年常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谱分析

一、常州市1983-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毛少霞[1](2021)在《全国乙肝流行特征分析及发病预测研究》文中提出

胡志勇[2](2012)在《新余市2001-2010年传染病发病谱变化趋势及防控对策》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新余市2001-2010年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规律,为制订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疫情网络报告资料对2001-2010年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平均发病率235.51/10万,平均死亡率0.71/10万,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血源及接触性传染病发病为其主要发病种类,呼吸道传染病中肺结核始终处于高发趋势,近年来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中出血热的发病又呈逐渐上升趋势。丙类传染病中手足口病为近年来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结论甲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中的手足口病依然是新余市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重点。

朱红元[3](2009)在《抗乙肝病毒的嘌呤类无环核苷膦酸衍生物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具有易感染、危害大、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抗乙肝病毒药物品种不多,治愈率低,且常有一定的副作用或长期使用易于产生抗药性。我国乙肝发病率显着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开发新的抗乙肝药物意义重大。在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及应用中,核苷类衍生物占据主导地位。拉米夫定是第一个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口服核苷类药物,但其主要缺点是易于产生抗药性。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是无环核苷膦酸类(ANPs)药物,其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尤其是对于对拉米夫定产生耐药性的乙肝病毒株也敏感有效。近期,MCC-478(Alamifovir)等ANPs化合物在抗乙肝病毒研究中表现出优异性能而进入临床研究。ANPs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是将磷酸基团通过脂肪醚链与嘌呤环或嘧啶环连结,从而使其在体内可以绕开磷酸化这一限速步骤。目前,此类化合物成为开发抗乙肝病毒药物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以MCC-478和替诺福韦为先导化合物,保持无环核苷类基本药效结构,在嘌呤环的6位引入不同取代基,设计并合成了系列化合物。首先以MCC-478为先导化合物,设计了第一类目标化合物,合成得到无环核苷膦酸酯类化合物23个(包括MCC-478),其中20个为新化合物。其次,以MCC-478和替诺福韦为先导化合物,将替诺福韦的支链结构和MCC-478的嘌呤环碱基结构相结合,设计了第二类目标化合物,合成得到无环核苷膦酸类化合物25个(包括替诺福韦),其中23个为新化合物;并且在此过程中,开发了关键中间体和替诺福韦的新的合成路线,使制备路线更加方便和经济。本文所合成的目标产物及部分中间体经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等方法分析确认。三个目标化合物用HepG2 2.2.15细胞系进行了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和细胞毒性测试,其中目标物Z-110表现出接近拉米夫定的抗乙肝病毒活性。

王合义[4](2008)在《特定人群健康状况系统模型及分析》文中指出本文根据一些关于健康的理论研究成果及目前人们的健康状况,建立了健康状况系统模型,并研究了健康状况随时问以一定概率而发生的各种转化,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分析并结合特定人群的健康状况及转化情况,不仅可以具体说明对采取相应措施建议的有效程度,还可以预测一段时间后的健康状况,因此,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建立了关于不同人群健康状况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某一地区或某一特定人群的健康状况,将整个人群分为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患轻病人群和患重病人群四种类型。假设每一类型人群以一定概率向其他类型转化,且满足一定的转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随机现象为基本点,基于随机变化,且随时间演化的特定人群健康状况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所建系统模型解的适定性以及非负解的存在性。由于该系统模型中既含有常微分方程,又含有偏微分方程,并含有积分项,因此求解方程比较困难。为此,在将其转化为抽象发展方程的基础上,利用线性算子半群理论,证明了该系统模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研究了所建系统模型解的正保守性与稳定性。利用实Banach格理论及半群生成理论证明了系统正解的存在性及正保守性质;通过算子的特征值,相应特征子空间的维数,相应根子空间的维数,证明了系统定态解的存在性;通过算子的谱分析以及预解式估计,特别是预解式沿虚轴的估计,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动态解渐近收敛于系统的定态解。研究了所建系统模型的定态解及其随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给出了定态解的求解过程,并逐一分析了系统定态解随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得出了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患轻疾病人群、患重疾病人群这四种人群的分布概率,以及与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特定人群的健康状况及转化分析。对具有典型代表的白领人群、农民工人群进行了现状分析,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高钦[5](2007)在《河南省国有矿山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与研究》文中提出矿产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河南省是我国矿产储藏量较多的省份,拥有众多采矿单位,尤其以煤矿较多,矿山工业总产值可达300多亿元,不断地促进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矿山开采而引发的职业病问题也日益突出,矿山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有尘肺、职业性听力损伤、职业中毒、滑囊炎等。一些职业病已经严重的危害着从业人员的健康及生命,给不少患者造成终生的痛苦。本课题针对河南省国有矿山企业所面临的职业病危害展开抽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尘肺(包括煤工尘肺和矽肺)、职业性听力损伤以及滑囊炎的患病情况。职业病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接触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险因素的作业工人,调查的内容包括:工种、职业病史、年龄、工龄、职业病患病程度等方面。调查的结果能够反映不同地区职业病危害的一般规律性,如不同工种的患病率,患病的平均工龄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各职业病的发病谱趋势,研究职业病与环境要素的相关性,其中累积接尘量与尘肺、累积噪声暴露量与听力损伤之间都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职业病危害与环境要素的相关性,定量的描述职业病发病规律。运用灰色数列GM(1,1)模型预测尘肺的未来5年的患病人数;在听力损伤预测中,利用已有的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接噪工人的患病工龄和患病率。

温红伟,韩灿宇,韩庆宇,胡君[6](2004)在《许昌市近21年报告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姚杏娟[7](2003)在《常州市1983-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二、常州市1983-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州市1983-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3)抗乙肝病毒的嘌呤类无环核苷膦酸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乙肝的流行与传播
    1.2 HBV的生物学特征
    1.3 治疗乙肝的药物状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结构设计
    2.1 设计思路
    2.2 第一类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3 第二类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成路线及合成相关讨论
    3.1 第一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及合成讨论
    3.2 巯基化合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及合成讨论
    3.3 第二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及合成讨论
    3.4 补充讨论
    3.5 ~1H-NMR解析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化学实验部分
    4.1 实验条件说明
    4.2 巯基化合物中间体的合成
    4.3 第一类目标物的关键中间体ZJT-4 的合成
    4.4 第一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5 第二类目标物的关键中间体MJT-20a的合成
    4.6 中间体MJT-32 的合成
    4.7 第二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初步药理实验
    5.1 筛选模型
    5.2 主要材料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
    5.5 初步结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缩写符号说明
致谢

(4)特定人群健康状况系统模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创新点
第二章 线性算子半群
    2.1 基本概念及性质
    2.2 C_0半群理论
    2.3 有界线性算子扰动理论
    2.4 正半群
    2.5 发展方程与半群
    2.6 系统的稳定性
第三章 健康系统模型及适定性分析
    3.1 系统描述及模型建立
    3.2 抽象发展方程的建立
    3.3 系统算子的性质及半群的生成
    3.4 小结
第四章 健康状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1 系统的正保守性质
    4.2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3 数值算例
    4.4 小结
第五章 各类人群健康状态分布及转化分析
    5.1 健康状态分布及转化分析
    5.2 健康人群健康状态分布及转化分析
    5.3 亚健康人群健康状态分布及转化分析
    5.4 患轻疾病人群健康状态分布及转化分析
    5.5 患重疾病人群健康状态分布及转化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白领和农民工健康状况分析
    6.1 白领阶层健康状况分析
    6.2 农民工健康状况分析
    6.3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5)河南省国有矿山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职业病危害调查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职业病研究
        1.2.2 国内职业病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职业病流行医学特征
    2.1 尘肺
        2.1.1 影响尘肺发病的因素
        2.1.2 病理改变
        2.1.3 发病机制
        2.1.4 临床表现
        2.1.5 诊断与鉴别诊断
        2.1.6 治疗
    2.2 滑囊炎
        2.2.1 影响滑囊炎发病的因素
        2.2.2 病理改变
        2.2.3 发病机制
        2.2.4 临床表现
        2.2.5 诊断与鉴别诊断
        2.2.6 治疗
    2.3 职业性听力损伤
        2.3.1 听力损伤的危害因素
        2.3.2 病理改变
        2.3.3 发病机制
        2.3.4 临床表现
        2.3.5 诊断与鉴别诊断
        2.3.6 治疗
第三章 河南省国有矿山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环境地质条件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职业病调查方法
        3.2.1 调查范围
        3.2.2 调查内容
        3.2.3 调查步骤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尘肺
        3.3.2 职业性听力损伤
        3.3.3 滑囊炎
第四章 职业病发病规律分析及预测
    4.1 河南省职业病发病谱分析
        4.1.1 河南省职业病构成情况
        4.1.2 尘肺发病谱情况分析
    4.2 职业病与环境相关性分析
        4.2.1 粉尘与尘肺
        4.2.2 噪声与听力损伤
        4.2.3 环境条件与滑囊炎
    4.3 职业病发病预测
        4.3.1 灰色数列预测模型预测尘肺发病
        4.3.2 回归模型预测听力损伤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职业病防治建议
    5.1 矿山防尘工作
        5.1.1 加大执法力度,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5.1.2 加大对粉尘防治工作和尘肺病防治投入力度
        5.1.3 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综合防尘技术及装备
        5.1.4 加强尘肺病治疗技术的研究,推广行之有效的康复技术
    5.2 控制噪声危害
    5.3 滑囊炎防治建议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常州市1983-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资料内容:
    3.疫情报告质量的控制:
    4.统计分析:
结 果
    1.常州市1983-2002年法定报告急性传染病总发病率情况:
    2.常州市1983-2002年主要传染病发病率顺位:
    3.几种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特征
        (1) 变化趋势:
        (2) 季节分布:
        (3) 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病率:
        (4) 各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及构成:
    4.传染病漏报调查:
讨 论

四、常州市1983-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国乙肝流行特征分析及发病预测研究[D]. 毛少霞. 兰州财经大学, 2021
  • [2]新余市2001-2010年传染病发病谱变化趋势及防控对策[J]. 胡志勇. 医学动物防制, 2012(12)
  • [3]抗乙肝病毒的嘌呤类无环核苷膦酸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 朱红元. 天津大学, 2009(12)
  • [4]特定人群健康状况系统模型及分析[D]. 王合义. 天津大学, 2008(08)
  • [5]河南省国有矿山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与研究[D]. 高钦. 天津大学, 2007(04)
  • [6]许昌市近21年报告传染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 温红伟,韩灿宇,韩庆宇,胡君. 疾病监测, 2004(09)
  • [7]常州市1983-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谱分析[J]. 姚杏娟. 疾病监测, 2003(12)

标签:;  ;  ;  

1983-2002年常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谱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