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血浆MMP-9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血浆MMP-9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一、缺血性脑卒中血浆MMP-9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宋扬扬[1](2021)在《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及临床效应观察》文中认为目的:(1)在脑梗死模型大鼠中明确针刺提高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并探讨针刺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的机制。(2)在临床验证和观察针刺提高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以期为广大脑梗死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机会,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这一难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一、实验研究:实验一、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采用改良自体血栓栓塞法制备脑梗死大鼠模型,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在脑梗死模型成功后的4.5h予rt-PA静脉溶栓;针刺+4.5h溶栓组在4.5h 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立刻予醒脑开窍针法进行针刺干预,留针30min,每日1次,7次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假手术组、模型组在脑梗死模型成功后的4.5h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模型组和4.5h溶栓组只给予相同的固定。观察针刺对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血红蛋白含量、EB含量和脑含水量百分比的影响。实验二、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采采用和实验一相同的模型、分组及干预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RhoA/ROCK信号通路指标(RhoA、ROCK2、MLC)及BBB结构相关蛋白(Claudin5、ZO-1、Occludin)的表达,用 Real-time PCR 检测 RhoA、ROCK2 mRNA表达,用免疫荧光检测ZO-1、Claudin5以及MMP9蛋白的表达。二、临床观察:将脑梗死予rt-PA静脉溶栓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予4.5h溶栓时间窗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rt-PA静脉溶栓之后立刻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留针30min,每日针刺1次,7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NIHSS评分,sICH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sICH相关指标(TC、LDL-C、MPV、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RP),依从性。结果:一、实验研究1.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1)神经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和针刺+4.5h溶栓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降低(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P<0.01)。(2)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减小(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梗死体积百分比减小(P<0.05)。(3)BBB通透性: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EB含量升高(P<0.01),针刺+4.5h溶栓组EB含量降低(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EB含量降低(P<0.01)。(4)脑含水量百分比: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和针刺+4.5h溶栓组脑含水量百分比均降低(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脑含水量百分比降低(P<0.05)。(5)脑出血性转化: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血红蛋白含量升高(P<0.01),针刺+4.5h溶栓组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P<0.01)。2.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1)RhoA/ROCK信号通路指标: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RhoA、ROCK2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1);针刺+4.5h溶栓组RhoA、ROCK2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RhoA、ROCK2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MLC蛋白表达升高(P<0.05),针刺+4.5h溶栓组MLC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MLC蛋白表达降低(P<0.01)。(2)MMP9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5),针刺+4.5h溶栓组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1)。(3)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ZO-1、Claudin5、Occludin 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5,P<0.01),针刺+4.5h溶栓组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5,P<0.01)。与 4.5h 溶栓组相比,针刺+4.5h 溶栓组 ZO-1、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二、临床观察1.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8.5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sICH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sICH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sICH相关指标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LDL-C水平、MPV和CR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二聚体、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两组依从性的比较两组均完成临床观察,依从性均为100%(P>0.05)。结论:1.针刺可改善脑梗死大鼠溶栓后神经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程度,减轻溶栓后BBB破坏的加重和减少HT的发生,达到提高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的效应。2.针刺可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途径、有效保护BBB,以提高脑梗死大鼠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3.针刺及时介入可提高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降低sICH的发生率,提高溶栓安全性。为临床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张成[2](2021)在《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背景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疾病,据柳叶刀杂志2019年3月的报道,中风病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IS占多数(84.4%)。在中国,IS的防治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指出中国IS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中医药防治IS有一定优势,其中益气活血法作为IS的基本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发展,是IS各个时期治疗的主线。芪龙胶囊源自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性中成药,课题组前期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证明了芪龙胶囊能明显改善急性期IS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降低急性期患者P-选择素含量,发挥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然而,芪龙胶囊治疗IS的作用优势与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网络药理学方法广泛用于中药复方机制的探索,为从整体层面揭示中药复方协同作用于复杂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与可行的方案。2研究目的评价芪龙胶囊治疗IS的作用优势,并从中医整体观和病证结合角度出发,探索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为其临床精准定位提供依据。3研究方法与结果3.1评价作用优势参照PRISMA2009报告规范,共纳入6个RCT研究,进行定性的系统评价与定量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芪龙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IS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IS复发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均优于单纯常规西药,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探索分子网络机制3.2.1数据获取检索OMIM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得IS基因2623个;检索SymMap数据库和HPO数据库,获得IS相关气虚血瘀证证候基因398个;从2020年版《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中收集到芪龙胶囊组成药物的有效成分12个;检索TCMSP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结合SEA平台预测和文献收集,获得芪龙胶囊药物靶标210个。应用UniProt数据库对收集到的基因数据进行标准化,最终得到三个数据集,用于后续分析:IS疾病基因集、IS相关气虚血瘀证基因集、芪龙胶囊药物靶标集。3.2.2网络构建与模块划分将上述三个靶标(基因)集分别上传至STRING数据库,下载基因相互作用数据,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构建了 3个分子网络:IS疾病分子网络、IS相关气虚血瘀证分子网络、芪龙胶囊药物分子网络;分别运用MCODE算法、MCL算法、DCU算法,划分3个分子网络,并计算网络结构熵,选择熵值最小的算法划分模块,最终选用MCL法划分IS分子网络,得到129个疾病模块;MCODE法划分气虚血瘀证分子网络,得到18个证候模块;MCODE法划分芪龙胶囊分子网络,得到6个药物模块;应用g:Profiler平台对模块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以P<0.05为富集显着的阙值,GO生物过程与Reactom通路富集结果均显示,模块功能与IS相关,具有生物学意义。3.2.3识别与分析病证结合模块应用超几何分布函数,识别129个IS疾病模块中,气虚血瘀证基因显着富集的模块,以P<0.05为显着富集的阙值,得到8个IS气虚血瘀证的病证结合模块;通过2个步骤筛选病证结合模块的核心靶基因:首先,以至少满足大于节点betweenness 值中位数 0.00028548、closeness 值中位数 0.47262702、degree 值中位数 61中的两项为条件,筛选出25个节点;然后,以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插件识别出 10 个核心靶基因:IL1B、FN1、INS、EGF、MAPK1、MMP2、VEGFA、CASP3、MAPK8、MMP9;应用g:profiler平台进行GO生物过程分析,结果显示,富集结果最显着的是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白细胞分化,均与IS病理机制相关。3.2.4识别并分析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将3.2.3部分识别出的8个病证结合模块,分别与芪龙胶囊分子网络取交集,得到2个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Module1和Module2,共包含98个靶标;根据国际权威蛋白质知识库UniProt中的分子功能,将98个芪龙胶囊与IS气虚血瘀证关联模块的靶标,按益气活血药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药理作用归为抗血栓形成等1 1类。从整体上来看,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具有多靶标、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此外,黄芪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靶标数量最多(19),在抗血栓生成方面,黄芪甲苷和蚓激酶作用的靶标数量最多(6,3)。通过2个步骤筛选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的核心靶标(方法同3.2.3),得到芪龙胶囊治疗 IS 气虚血瘀证的核心靶标:SELP、MMP3、FGF2、JUN、FOS、HMOX1、PPARG、VCAM1、EGFR、PLG;对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进行GO生物过程与Reactom通路富集分析(方法同3.2.2),结果显示,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参与30条生物过程,涉及生物调控、细胞过程、对刺激的反应、解剖结构发育4类,主要包括:细胞凋亡(apoptotic process)、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regulation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炎症反应(inflammatory response)等;参与9条信号通路,涉及细胞信号转导、免疫调节、细胞外基质和代谢4类,主要包括: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EGF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4研究结论(1)芪龙胶囊可能在改善IS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IS复发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有一定优势;(2)IS气虚血瘀证的潜在核心靶基因可能为:MMP9、MAPK1,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可能与抗炎、抗血栓形成、血管生成、抗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主要通过黄芪甲苷、蚓激酶等多个有效成分协同干预SELP、FGF2等靶标,调控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5创新点(1)运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方法评价了芪龙胶囊临床治疗IS的作用优势,并从中医整体观和病证结合角度出发,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其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为其临床精准定位提供了客观依据,使其临床定位深入到分子水平;(2)通过计算机预测结合模块的拓扑分析,识别出芪龙胶囊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靶标PLG可能是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新的潜在核心靶标,与血管生成作用相关。

张伟[3](2021)在《参附汤对脑缺血后血脑屏障保护的协同增效作用以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脑卒中在中医学上又称为中风,是全球首要致残因素,也是我国首位致死因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占卒中总数的86%。针对如此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但是其只有3-4.5小时的治疗时间窗,限制了疾病的治疗。研究证明,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作为脑组织和血液之间的屏障,通过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参附汤作为益气温阳固脱的代表方剂,在中国古代就有用参附汤治疗中风的记载,《冯氏锦囊·杂症》中记载:证见中风,手撒口开,遗尿,参附汤用之。目前有研究显示人参和附子中的活性单体对脑缺血后的BBB有保护作用,但是参附汤相比人参和附子单味中药对BBB的保护是否有协同增效作用,是否可以通过脂肪酸氧化(Fatty acid oxidation,FAO)机制发挥作用,目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目的:为探讨参附汤对脑缺血后BBB的保护是否有协同增效作用,本课题首先通过体内实验从小鼠BBB渗透性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方面进行验证;然后通过体外实验,构建体外BBB模型,进一步观察参附汤含药血清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BBB渗透的影响;最后通过体内实验初步从FAO过程的限速酶肉碱棕榈油转移酶IA(CPT1A)表达方面研究参附汤的作用机制。本课题基于古方的临床运用基础,通过实验探索益气温阳方剂参附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BB的保护是否有协同增效作用,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方法:(1)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再灌注[MCAO(I/R)]模型和分组:建模在显微镜辅助下进行,分离小鼠颈部肌肉后,将线栓从颈外动脉插入,经颈内动脉进入大脑前动脉,阻断来自栓塞一侧的大脑前动脉的血供,同时阻塞接受后交通动脉血供的颈内动脉颅内段,缺血1小时后拔栓再灌注。将所有小鼠分为5组:SHAM组、MCAO组、MCAO+红参组(HS组)、MCAO+附子组(FZ组)和MCAO+参附组(SF组)。(2)体内实验探索红参和附子单味中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BBB通透性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以及红参和附子配伍后的参附汤与各单味药比较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对MCAO造模后15分钟的小鼠,进行对应药物灌胃处理,即HS组进行单味红参灌胃,FZ组进行单味附子灌胃,SF组进行参附汤灌胃。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闭合蛋白-5(Claudin-5)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咬合蛋白(Occludin)和闭合小环蛋白1(ZO-1)的表达。(3)体外实验进一步确认参附汤对BBB通透性的影响: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建立体外BBB单层培养模型。用从动物体内提取且经过灭菌处理的参附汤含药血清,于造模第三天对模型进行预处理,将造模完成的BBB模型放入低氧仓进行1小时的氧糖剥夺(OGD),再经过2小时复氧处理,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复氧时用参附汤含药血清对损伤的体外BBB模型进行干预治疗。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作为荧光探针,检测BBB的通透性。(4)研究FAO机制在参附汤保护缺血性中风后BBB中的作用:具体造模、分组和给药方式与体内实验同,用免疫荧光技术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FAO的速率控制酶CPT1A的表达,通过CPT1A表达分析给药组和模型组,以及不同给药组之间的表达差别。判断参附汤在FAO过程中是否有协同增效作用。结果:(1)建立小鼠MCAO(I/R)模型和分组:建模以后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和Longa评分法评价建模成功与否,最终纳入实验组的所有MCAO模型均符合标准,证明动物造模成功。分组为SHAM组、MCAO组、MCAO+红参组(HS组)、MCAO+附子组(FZ组)和MCAO+参附组(SF组)共五组,每组10只。(2)体内实验探索红参和附子单味中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BBB通透性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以及参附汤的协同增效作用:与SHAM组相比,其余四组均有较明显的IgG表达,说明造模后存在BBB通透性增加现象。与MCAO组相比,给药组(HS组、FZ组和SF组)的IgG渗透明显降低(P<0.0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就目前数据而言,无法确定参附汤干预治疗的脑缺血后BBB保护作用是否优于单独的红参或附子用药,需要进一步检测。下面从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荧光表达上进一步分析差异,结果显示所有经过MCAO(I/R)方式造模的组别中Claudin-5表达水平均低于SHAM组,说明造模后出现BBB的损伤。与MCAO组相比较,所有给药组(HS组、FZ组和SF组)的Claudin-5的表达水平均有较大程度提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通过分析SF组与HS组、FZ组的差异,发现参附汤用药对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高于红参和附子单独用药的表达(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通过WB技术检测紧密蛋白Occludin、ZO-1和Claudin-5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HS组和FZ组的Occludin表达与MCAO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SF组Occludin的表达明显高于MCAO组,效果较突出(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Claudin-5的表达上,HS组与FZ组与MCAO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F组的表达比MCAO组强(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F组的ZO-1表达明显高于MCAO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Occludin和Claudin-5表达相同,HS组和FZ组与MCAO组相比无明显差异。(3)体外实验进一步确认参附汤对BBB通透性的影响:实验发现BBB的跨膜电阻大约在建模的第三天增加明显,建模的第5-6天达到最高峰,提示建模成功。在电阻达到峰值时,进一步通过4h渗漏实验发现,4h后小室内外液面下降小于0.1 mm,进一步证实体外BBB模型建成。进一步检测FITC-dextran急性期的渗漏情况,结果显示参附汤含药血清干预对OGD/R造成的BBB损伤有所降低,提示参附汤的BBB保护作用。进一步论证发现,参附汤血清干预的各组均比OGD模型组的FITC-dextran 的渗透率低(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 20%高剂量参附汤血清组的作用最显着(P<0.01),统计学差异明显。进一步分析不同浓度参附汤血清组之间的差异,发现5%参附汤血清组和10%参附汤血清组与20%参附汤血清组相比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20%参附汤血清组的渗透率比5%参附汤血清组和10%参附汤血清组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判断20%浓度的参附汤对OGD处理的体外BBB保护作用更强。但鉴于附子有一定毒副作用,参附汤含药血清的浓度与BBB保护程度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商榷。(4)研究FAO机制在参附汤保护缺血性中风后BBB中的作用: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HS组、FZ组和SF组的CPT1A表达均高于MCAO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论证给药组之间是否有差异,将HS组和FZ组分别与SF组进行比较,发现SF组的CPT1A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在FAO的过程中,红参与附子协同作用的效果优于其单独作用的效果。WB结果显示,通过MCAO造模后,血管内皮细胞的FAO水平降低,除SHAM组以外,各组的CPT1A表达均有所降低。但是与MCAO组相比,给药处理的HS组、FZ组和SF组的CPT1A表达水平有所提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研究发现参附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BBB具有保护作用,参附汤与方中各个单味药相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2、初步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SF组能够增加FAO限速酶CPT1A的表达,且与各个单味药比较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说明参附汤对BBB的保护可能是通过FAO机制,但是具体上下游通路有待进一步探究。

文雪欢[4](2021)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MMP-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1天、3天、7天、14天血清MMP-9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MMP-9水平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程中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血清MMP-9水平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监测病情变化、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中及预后的可靠性及实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楚雄州人民医院新区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9例为实验组,实验组于发病后1天、3天、7天、14天抽取静脉血,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MMP-9水平。研究发病后1天、3天、7天、14天血清MMP-9水平变化,探讨MMP-9水平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通过检测血清MMP-9水平来协助诊断、监测病程变化、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法进行检验,指标间相关关系使用直线回归分析,认为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发病后1天、3天、7天、14天的血清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实验组发病后1天、3天、7天、14天血清MMP-9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NIHSS评分分为A(≤8分)、B(>8分)两组比较血清MMP-9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不能认为发病后1天血清MMP-9水平与NIHSS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4、对比小梗死灶(≤25 cm3)、大梗死灶组(>25 cm3)发病后1天血清MMP-9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尚不能认为发病后1天血清MMP-9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相关(P>0.05)。5、根据mRS评分分为C组(0-2分)和D组(3-5分),对比C组和D组发病后1天及发病后7天血清MMP-9水平,差异均不具有统计意义(P均>0.05)。结论:1、血清MMP-9水平在脑梗死后1天、3天、7天、14天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血清MMP-9广泛参与了脑梗死的损伤过程,可以作为脑梗死的损伤标志物。但随病程变化无确切规律,不可用于监测病程变化。2、发病后1天的MMP-9水平与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mRS评分均无确切相关性,发病后7天的MMP-9水平与mRS评分也无确切相关性,不能用于预测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张科宝[5](202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模型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一种高致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急性脑血管病变,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是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缺乏公认的神经功能预后预测模型,本研究旨在探讨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外部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患者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收集其性别、年龄、入院日期、住院天数、吸烟史、酗酒史、慢性病史、入院抽血结果、影像学相关指标、入院NIHSS评分等基线资料。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AIS患者分为训练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AIS患者分为验证集,比较训练集中不同预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并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预测指标。将筛选的预测指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度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验证,预测模型校准度以Hosmer-Lemeshow(H-L)检验验证。再在验证集中验证该预测模型,计算其AUC、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集了213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的临床数据,总体数据在训练集1410例AIS患者中,平均住院天数为10.73±6.29天,AIS患者平均年龄64.27±13.09岁,其中男性63.97%,女性36.03%。在验证集721例AIS患者中,平均住院天数为9.48±3.41天,AIS患者平均年龄64.92±12.51岁,其中男性62.83%,女性37.17%。在训练集中,349名患者出院时存在不良神经功能预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入院NIHSS评分(OR=2.42 95%CI 2.17-2.69)、高血压病史(OR=1.41 95%CI 1.09-1.83)、糖尿病病史(OR=1.5 95%CI 1.16-1.94)、房颤(OR=2.07 95%CI 1.31-3.26)、中性粒细胞(OR=1.32 95%CI 1.24-1.39)、D-二聚体(OR=1.38 95%CI 1.22-1.57)等共25个指标是AIS出院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因素。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NIHSS评分(OR=2.423 95%CI2.177-2.696)、尿素氮(OR=1.07 95%CI 0.987-1.16)、尿酸(OR=0.998 95%CI 0.995-1)、糖化血红蛋白(OR=1.183 95%CI 1.052-1.330)是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因素。通过模型验证测得训练集AUC为0.9324,截断值0.2521,特异度90.5%敏感度88.0%准确度89.9%),验证集AUC为0.9351,截断值0.1981,特异度93.3%敏感度81.5%准确度91.5%)说明模型区分度好。训练集H-L检验p=0.507>0.05,验证集H-L检验p=0.348>0.05,说明模型校准度好。结论: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入院NIHSS评分是AIS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酸是保护因素。出院时神经功能预测模型:logit(p)=-5.69025+0.06738*尿素氮-0.00210*尿酸+0.16768*糖化血红蛋白+0.88488*入院NIHSS评分,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早期预测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有助于早期制定干预决策。

黄信鸿[6](2021)在《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GFAP、MMP-9、UCH-L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急性脑卒中作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发病后常遗留后遗症,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早期明确合理有效的治疗可显着改善患者预后。一种能够快速、准确诊断急性脑卒中的方法,可直接影响早期治疗及预后。当下,临床针对脑卒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病史、影像学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但诊断结果易受到接诊医生经验及医疗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且急性脑卒中具有出血性和梗死性两种类型,而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治疗方案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故探索一种快速、简单易操作的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检测方法,以早期诊断急性脑卒中及其分类尤为重要。血清生物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是星形胶质细胞的一种特有标志物,在神经系统损伤及病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的一员,在脑血管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属于一种半胱氨酸水解酶,参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炎症反应等诸多生理病理反应,在大脑中含量较高,成为神经系统损伤评估的常见标志物。本研究目的是分析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GFAP、MMP-9、UCH-L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50例和梗死性脑卒中50例作为急性首发脑卒中组,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在做好质量控制、保证检验结果的前提下应用荧光免疫层析法、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GFAP、MMP-9和UCH-L1水平,分析上述血清生物标志物在急性首发脑卒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差异,评估上述指标在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急性首发脑卒中组病例结合标本采集时间,分析出血性脑卒中和梗死性脑卒中病例从发病到标本采集不同时间段(<6h、6h-12h、12h-24h、24h-48h、48h-72h、>72h)GFAP、MMP-9和UCH-L1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在出血性脑卒中及梗死性脑卒中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GFAP、MMP-9、UCH-L1水平最高,其次为梗死性脑卒中,正常对照组最低,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梗死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分别作为状态变量,血清GFAP、MMP-9、UCH-L1水平作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GFAP、MMP-9、UCH-L1诊断及联合诊断梗死性脑卒中的AUC均>0.7,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当获得最佳阈值时,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其中以联合检测敏感度最高;血清GFAP、MMP-9、UCH-L1诊断及联合诊断出血性脑卒中的AUC均>0.9,具有很高诊断价值,当获得最佳阈值时,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其中以联合检测敏感度最高。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至标本采集不同时点(<6h、6h-12h、12h-24h、24h-48h)血清GFAP、MMP-9水平均高于梗死性脑卒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梗死性脑卒中患者各时点血清UCH-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出血性脑卒中和梗死性脑卒中发生作为状态变量(1=出血性脑卒中,0=梗死性脑卒中),血清GFAP、MMP-9水平作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不同时点血清GFAP、MMP-9水平鉴别诊断出血性脑卒中及梗死性脑卒中的AUC均>0.7,具有较高鉴别诊断价值,当获得最佳阈值时,可获得最佳鉴别诊断价值;其中GFAP指标在<6h、12h-24h与24h-48h的AUC均>0.9,表示具有很高的鉴别诊断价值;MMP-9在各时点的AUC均>0.7,虽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但与GFAP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结论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GFAP、MMP-9、UCH-L1水平明显升高。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GFAP、MMP-9、UCH-L1水平在急性首发脑卒中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GFAP水平在出血性脑卒中和梗死性脑卒中早期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诊断价值,MMP-9水平在出血性脑卒中和梗死性脑卒中早期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以上均以联合诊断价值最高;UCH-L1水平在出血性脑卒中和梗死性脑卒中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未来,预期临床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为早期明确诊断脑卒中和脑卒中具体类型及早期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以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成知叡[7](2021)在《基于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方案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风病现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中风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多合并症及低治愈率的特点,是目前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目前社会中虽然对中风病的研究已日臻成熟,多集中于证候的量化评分研究,但缺乏以中风病始发态证候要素为统一前提的对中风病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因此,本研究在基于中风病始发态证候要素的基础上,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等,进行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的评价和研究。本论文由文献综述、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和临床研究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中风病属中医内科系统的常见疾病,自《黄帝内经》后,各代医家不断的完善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以及对中风病证治的认识。通过概述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对其病因病机进行梳理,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各医家对中风病的探讨和用药情况,了解中风病发生发展的溯源,并结合临床,结合现代医学对中风病研究、现代医学治疗对中风病患者辨证的影响,并通过归纳中风病患者发病时证候的共同特点,提出基于中风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研究中风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意义以及重要性,以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现状等,为中风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临床参考。第二部分meta数据分析,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的评价。Meta分析的结果发现,醒脑静联合阿替普酶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对AIS患者的治疗疗效显着二者联合可以显着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即显着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和MOCA评分。第三部分临床研究部分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基于中风病的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研究早期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部分,根据指南治疗原则,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西医治疗上保持一致,时间窗内溶栓,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控制血压,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降低颅内压,神经保护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风病始发态通治方(配方颗粒)口服或鼻饲,每日1付,早晚分服;根据患者中医证候要素情况加用天麻素注射液、或痰热清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程为3天。观察并记录患者入组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神经功能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要素量表评分,以及患者血清MMP9、VEGF的变化等。从而探讨AIS的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评价早期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初步机制。结果: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入组时风证、火热证、痰证证候要素的分值均≥7分,表示证候成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以风证、火热证、痰证为主。2.本研究纳入和采集了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例入组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中医证候要素信息,根据中医证候要素的变化、演变,分析早期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疗效。在入组时,两组之间的中医证候要素无显着差异,在入组第14天的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值中,两组的风证、火热证、痰证和瘀证分值改善尤为明显,在证候要素的不断演变过程中,瘀证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程当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本研究纳入和采集了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例入组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神经功能水平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经过始发态通治方以及根据相关证候因素运用中药静脉制剂早期治疗后,在第14天治疗组AIS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NIHSS评分、生活质量水平BI指数、mRS评分与治疗组具有显着性差异,其分值明显降低,说明神经功能的保护以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收集了患者血清,对血清当中的MMP9、VEGF进行了测定和检验,初步探讨早期治疗方案对AIS血清中的MMP9、VEGF的影响。早期治疗方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MP9,促进VEGF,早期治疗方案有效抑制了血清中MMP9的增长,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长,对脑组织等具有保护作用,减少了损伤因素,促进恢复因素。结论:AIS患者的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以风证、火热证、痰证为主。中风病始发态通治方以及根据患者始发态证候要素的不同表现,运用中药静脉制剂的早期治疗方案可降低患者的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值,对中医证候要素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对风证、火热证和痰证的影响最为显着。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提高了 AIS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治疗方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MP9,促进VEGF。

张伟[8](2021)在《“三焦次第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血管神经单元的保护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三焦次第治疗”论治中风的理论探讨及临床运用从中医经典着作以及历代医家经典对中风的描述,主要阐述了中医对中风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基于“阳虚为本”论治中风病的“三焦次第治疗”的理论基础,立足于内阳外阴本体结构理论解读中风的病机,依据三焦次第进行治疗,并附临床医案一则。第二部分实验研究通过构建Sprague-Dawley(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由此观察“三焦次第治疗”对大鼠一过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并通过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三焦次第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丰富脑缺血性损伤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论治新思路及新方法,并为该治法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时为脑缺血性损伤的中医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实验一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构建及分期目的:通过复制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评估模型的稳定性及脑缺血损伤急慢性期可能的分期节点。方法: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Normal),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h后进行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根据TTC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实验各组脑缺血病理性损害变化通过再灌注24h及3d后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进行评估;于不同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体重、生存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一般状况、体重、生存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及缺血性病理改变明显。与再灌注缺血24h相比,再灌注3d后,毛细血管增生明显。结论:采用Longa线栓法成功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梗阻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初步推测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急性期时间节点可能为再灌注损伤后3d。实验二不同剂量阳化汤对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通过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阳化汤对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低剂量阳化汤组(L组),中剂量阳化汤组(M组),高剂量阳化汤组(H组)。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2h再灌注3d后进行脑指数评估,TTC染色及HE染色,根据TTC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于不同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中、高剂量阳化汤组干预可显着缩小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脑梗死面积及降低脑指数,明显减轻缺血性病理改变,显着改变模型动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论:阳化汤对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高剂量(24g/kg/d)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佳疗效剂量。实验三“三焦次第治疗”对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探讨“三焦次第治疗”对大鼠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大鼠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并观察“三焦次第治疗”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1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阳化汤治疗组(YHT),扶阳方治疗组(FYF),次第治疗组(CDZ),阳性对照组(PCG)。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2h再灌注3d后进行TTC染色评价实验各组脑梗死面积。再灌注3d后TUNEL染色评估实验各组缺血皮层半暗带区细胞凋亡的情况;Nissl染色评估实验各组缺血皮层半暗带区的完整细胞数;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脑缺血皮层病灶区亚显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gG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各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MMP-3、MMP-9、BDNF、VEGF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次第治疗”可显着缩小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减少缺血半暗带区细胞凋亡,同时促进该区神经细胞的存活。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IgG结果显示“次第治疗”可在结构和功能上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显示“次第治疗”能显着下调MMP-3、MMP-9并上调VEGF、BDNF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同时可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结论:“次第治疗”对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神经血管单元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MMP-3与MMP-9,上调VEGF与BDNF的表达,及Wnt/β-catenin通路的活化相关。实验四“三焦次第治疗”对恢复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探讨“三焦次第治疗”对大鼠恢复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大鼠恢复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并观察“三焦次第治疗”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1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阳化汤治疗组(YHT),扶阳方治疗组(FYF),次第治疗组(CDZ),阳性对照组(PCG)。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2h再灌注7d后进行TTC染色评价实验各组脑梗死面积。再灌注7d后TUNEL染色评估实验各组缺血皮层半暗带区细胞凋亡情况;Nissl染色评估实验各组缺血皮层半暗带区的完整细胞数;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脑缺血皮层病灶区亚显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gG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各组恢复期脑缺血再灌注后MMP-3、MMP-9、BDNF、VEGF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次第治疗”能显着缩小恢复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减少缺血半暗带区细胞凋亡,同时促进该区神经细胞的存活。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IgG结果显示“次第治疗”可在结构和功能上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显示“次第治疗”显着下调MMP-3、MMP-9,并上调VEGF、BDNF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同时可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结论:“次第治疗”对恢复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神经血管单元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MMP-3与MMP-9,上调VEGF与BDNF的表达,及Wnt/β-catenin通路的活化相关。

杜欣[9](2021)在《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体外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阐明牛黄及其有效成分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内在生物学机制。方法:1.体外脑神经血管单元模型的建立以及缺氧/复氧模型的建立(1)利用体外原代细胞培养技术,提取大脑皮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细胞鉴定;(2)利用transwell板将三种细胞共培养,构建体外脑神经血管单元的模型,利用TEER值,判定模型是否成功;(3)采用缺氧1h,复氧24h,构建OGD/R模型,利用TEER值、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判定模型是否成功。2.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三种细胞的毒性利用不同浓度的牛黄(Bezoar)、牛磺酸(Taurine)、牛黄熊去氧胆酸(TUDCA)和熊去氧胆酸(UDCA),作用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别干预24h和48 h,利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检测每种不同浓度的药物对细胞的毒性。3.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1)通过OGD/R模型,检测牛黄、牛磺酸、TUDCA和UDCA的不同剂量对细胞的作用,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每种药物的最佳剂量;(2)利用药物的最佳剂量进行干预,通过检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TEER值、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和γ-GT;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氧化应激指标SOD、NO、MDA以及神经元凋亡率。(3)牛黄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机制研究加入抑制剂LY294002,检测牛黄对细胞的干预是通过PI3K/AKT通路实现的;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金属蛋白酶MMP2、MMP9,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5 以及 HIF-1α、VEGF、PI3K、AKT、p-AKT。4.不同配伍组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1)利用OGD/R模型,筛选牛磺酸+牛磺熊去氧胆酸(T+T),牛磺酸+熊去氧胆酸(T+U)的最佳剂量;(2)利用药物的最佳剂量进行干预,通过检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TEER值、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和γ-GT;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氧化应激指标SOD、NO、MDA以及神经元凋亡率。5.配伍组分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利用T+U的最佳剂量,进行OGD/R的造模,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金属蛋白酶 MMP2、MMP9,紧密连接蛋白 ZO-1、Occludin、Claudin-5 以及 NF-κBp65,p-P65,IKBα,p-IKBα 蛋白表达。6.配伍组分牛磺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利用T+T的最佳剂量,进行OGD/R的造模,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金属蛋白酶MMP2、MMP9,紧密连接蛋白 ZO-1、Occludin、Claudin-5,CA43、AQP4以及 P38MAPK,P-P38MAPK。结果1.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1)神经元培养7d后成熟,经MAP2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大于95%;(2)星形胶质细胞培养7d后成熟,经GFAP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大于95%;(3)内皮细胞培养7d后成熟,经Ⅷ因子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大于95%。2.利用transwell,建立了脑神经血管单元的模型(1)该模型的电阻值在3-5天趋于平稳;(2)三细胞共培养,三种细胞的状态和单细胞相比,更佳。3.成功复制OGD/R模型利用缺氧1h,复氧24h,能够成功复制OGD/R模型,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电阻值降低,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升高,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实验研究。4.筛选药物毒性利用不用浓度的牛黄、牛磺酸、牛磺熊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分别干预24h和48h,筛选药物的毒性。5.筛选药物的保护剂量利用无毒性的各种药物浓度,通过OGD/R造模方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出保护作用的最佳剂量。6.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体外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1)牛黄及其有效成分降低LDH,升高γ-GT,提高TEER值和降低荧光素钠渗透系数;(2)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IL-1 β的水平;(3)牛黄及其有效成分降低NO、MDA的水平,升高SOD的水平;(3)牛黄及其有效成分抑制神经元的凋亡;(4)牛黄降低MMP2、MMP9的蛋白表达;(5)牛黄能升高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提高ZO-1、Occludin、Claudin-5的蛋白表达;(6)牛黄通过HIF-α/VEGF,PI3K/AKT通路,发挥保护NVU的作用,牛黄降低HIF-1α、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I3K、AKT的蛋白表达水平。7.不同配伍组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1)筛选了配伍组分的最佳剂量,T+T的最佳剂量1mM Taurine和1μM TUDCA,T+U的最佳剂量1mM Taurine和1μM UDCA;(2)T+T、T+U有效保护血脑屏障,降低TEER值,降低荧光素钠渗透系数,升高γ-GT;(3)T+T、T+U有效减轻细胞损伤,降低LDH的水平;(4)T+T、T+U有效减轻炎症反正,降低TNF-α、IL-6、IL-1β的值;(5)T+T、T+U有效抑制氧化反应,降低NO、MDA的水平,升高SOD的活力;(6)T+T、T+U抑制神经元的凋亡率。8.配伍组分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1)T+U抑制神经元的凋亡率;(2)T+U 提高 ZO-1、Occludin、Claudin-5 的蛋白表达;(3)T+U降低MMP2、MMP9的蛋白表达;(4)T+U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5)T+U降低MyD88、P-P65、P-IKB α的蛋白表达,通过MyD88/NF-κB信号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9.配伍组分牛磺酸和牛黄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1)T+T抑制神经元的凋亡率;(2)T+T 提高 ZO-1、Occludin、Claudin-5 的蛋白表达;(3)T+T降低MMP2、MMP9的蛋白表达;(4)T+T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5)T+U降低AQP4、P38MAPK,升高CX43的蛋白表达。结论(1)牛黄、牛磺酸、TUDCA和UDCA能够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的水平,抑制神经元的凋亡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2)牛黄通过HIF-1α/VEGF和PI3K/AKT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3)牛磺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配伍,发挥协同作用,比单独使用牛磺酸药效更好;(4)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1000:1的配伍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的水平,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神经元的凋亡,能够抑制通路MyD88/NF-κB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5)牛磺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1000:1的配伍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保护血脑屏障,能够抑制P38MAPK通路,发挥脑保护作用;

向菁[10](2021)在《半乳糖凝集素3、NLR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发病的关系及对PIS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2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05例(AIS组)和同时期在民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8例(对照组),收集各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Gal-3水平。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对AIS发病的影响。AIS患者如果发病2周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增长4分及以上定义为PIS,据此将AIS组分为PIS组和非PIS组,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Gal-3、NLR对PIS发病的影响,并行ROC曲线分析血浆Gal-3和NLR对PIS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⑴在AIS组和对照组中,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血浆高水平Gal-3、高NLR、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高水平D-二聚体、入院收缩压高、高水平载脂蛋白A1是AIS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OR=0.582,P=0.001;OR=0.609,P=0.030;OR=0.877,P=0.01;OR=0.419,P=0.008;OR=0.941,P=0.002;OR=37.839,P=0.016)。⑵在PIS组和非PIS组中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血浆Gal-3(P=0.044)和NLR(P=0.040)是AIS患者发生PIS的影响因素。⑶ROC曲线显示:血浆Gal-3的AUC为0.676,最佳诊断界值为13.83 ng/m L,敏感度62.2%,特异度76.7%;NLR的AUC为0.677,最佳诊断界值为3.61,敏感度66.7%,特异度71.7%;两者联合的AUC为0.709,最佳诊断界值为17.15,敏感度93.3%,特异度41.7%。结论:⑴高水平血浆Gal-3、高NLR、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高水平D-二聚体及入院收缩压高是AI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载脂蛋白A1是AIS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⑵高水平血浆Gal-3和高NLR是AIS患者发生PIS的独立危险因素。⑶血浆Gal-3或NLR单个指标预测PIS发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血浆Gal-3联合NLR预测PIS发生诊断准确性高于血浆Gal-3或NLR单个指标。血浆高水平Gal-3联合NLR对于早期识别PIS患者具有一定价值。

二、缺血性脑卒中血浆MMP-9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缺血性脑卒中血浆MMP-9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及临床效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排序)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脑梗死流行病学资料
    2.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发病原因及机制的认识
    3.中医对脑梗死(中风)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3.1 中风病名的历史沿革
        3.2 病因病机
    4.脑梗死治疗
        4.1 现代医学治疗
        4.2 中医治疗
    5.针刺治疗脑梗死机制
    6.本研究科学假说形成的理论依据
        6.1 脑梗死溶栓疗法的优势及存在的并发症
        6.2 脑梗死后BBB的破坏是溶栓并发症发生的病理基础
        6.3 有效防控溶栓后BBB破坏的加重是减少溶栓并发症发生的前提
        6.4 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是减轻溶栓后BBB损伤加重的关键路径
        6.5 针刺是减轻溶栓后BBB损伤的有效途径
        6.6 “针刺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减少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所致的HT发生”科学假说的提出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
        1.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1.3 主要试剂
        2.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改良的大鼠自体血栓栓塞型模型制备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血流量
        2.4 干预方法
        2.5 神经行为学评分
        2.6 脑梗死体积测定
        2.7 BBB通透性的测定
        2.8 脑含水量的测定
        2.9 脑出血性转化的测定
        2.10 统计学方法
        2.11 技术路线图
        3.结果
        3.1 模型制备过程中的脑血流量变化
        3.2 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的比较
        3.3 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的比较
        3.4 各组大鼠BBB通透性的比较
        3.5 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的比较
        3.6 各组大鼠脑出血性转化的比较
        4.小结
    实验二、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1.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1.3 主要试剂
        2.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改良的大鼠自体血栓栓塞型模型制备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血流量
        2.4 干预方法
        2.5 Western Blot检测
        2.6 Real-time PCR检测
        2.7 免疫荧光检测
        2.8 统计学方法
        2.9 技术路线图
        3.结果
        3.1 各组大鼠RhoA蛋白和mRNA表达的比较
        3.2 各组大鼠ROCK2蛋白和mRNA表达的比较
        3.3 各组大鼠MLC蛋白表达的比较
        3.4 各组大鼠MMP9蛋白表达的比较
        3.5 各组大鼠ZO-1蛋白表达的比较
        3.6 各组大鼠Claudin5蛋白表达的比较
        3.7 各组大鼠Occludin蛋白表达的比较
        4.小结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针刺提高脑梗死患者溶栓安全性的临床效应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2.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病例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处理
        2.6 技术路线图
    3.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3 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3.4 治疗后sICH发生率比较
        3.5 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3.6 治疗前后sICH相关指标
        3.7 依从性比较
    4.小结
第四部分 讨论
    1.脑梗死模型及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1.1 脑梗死模型选择
        1.2 脑梗死模型评价指标选择
    2.溶栓时间的选择依据
    3.sICH观察时机的选择
    4.治疗手段选择的思考
        4.1 针刺联合溶栓药物的选择依据
        4.2 醒脑开窍针刺法选择依据
    5.RhoA/ROCK信号通路与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的关系
    6.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分析
    7.针刺提高脑梗死模型大鼠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8.针刺提高脑梗死患者溶栓安全性临床效应的分析
    9.本研究的创新性
    10.不足与展望
        10.1 不足
        10.2 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NIHSS评分量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综述
        1 中医理论基础
        2 有效性综述
        2.1 与单纯常规西药的疗效比较
        2.2 与康复训练的疗效比较
        2.3 与传统医药的疗效比较
        3 安全性综述
        4 作用机制综述
        4.1 抗脑水肿
        4.2 溶栓与抗栓
        4.3 抑制血小板活化
        4.4 改善血液流变学
    二、网络药理学在益气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应用综述
        1 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综述
        1.1 筛选中药活性成分
        1.2 构建生物分子网络
        1.3 识别功能模块
        1.3.1 模块识别算法
        1.3.1.1 MCODE算法
        1.3.1.2 MCL算法
        1.3.1.3 G-N算法
        1.3.1.4 DCU算法
        1.3.2 模块划分的质量评价
        1.4 分子网络的生物功能分析
        1.4.1 GO数据库
        1.4.2 KEGG数据库
        1.4.3 David分析工具
        1.4.4 g: Profiler分析工具
        2 益气活血药与缺血性中风病分子网络关联的研究综述
        2.1 缺血性中风病的基因预测及分子网络分析
        2.2 益气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综述
        2.2.1 单用益气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预测
        2.2.2 单用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预测
        2.2.3 益气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预测
    三、小结
第二部分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资料与方法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结局指标
        2 方案注册
        3 文献检索
        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5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6 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1 文献筛选结果
        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 纳入研究的风险偏倚评估
        4 分析结果
        4.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4.2 IS复发率
        4.3 临床总有效率
        4.4 Barthel指数评分
        4.5 血液流变学
        4.6 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
        4.7 发表偏倚
    四、讨论与小结
        1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有效性
        2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安全性
        3 研究的意义及不足
        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第三部分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 数据获取
        1.1 获取疾病基因
        1.2 获取证候基因
        1.2.1 获取证候英文主题词
        1.2.2 收集证候基因
        1.3 获取药物靶标
        1.3.1 获取药物有效成分
        1.3.2 收集药物靶标
        1.4 基因名称标准化
        2 网络构建
        3 网络分析
        3.1 网络拓扑属性分析
        3.2 网络模块划分
        4 识别病证结合模块
        5 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
        6 构建多层网络
        7 核心靶标筛选
        8 生物功能注释
        9 技术路线图
    三、研究结果
        1 数据获取
        1.1 获取缺血性中风病基因
        1.2 获取气虚血瘀证基因
        1.2.1 获取气虚血瘀证证候英文主题词
        1.2.2 收集气虚血瘀证基因
        1.3 获取芪龙胶囊药物靶标
        1.3.1 获取芪龙胶囊有效成分
        1.3.2 收集有效成分靶标
        2 网络构建
        3 网络分析
        3.1 网络拓扑属性分析
        3.2 模块划分及核心模块识别
        3.2.1 划分三个分子网络模块
        3.2.2 识别分子网络核心模块
        3.3 核心模块的生物功能注释
        4 识别与分析病证结合模块
        4.1 识别病证结合模块
        4.2 筛选病证结合模块的核心靶基因
        4.3 病证结合模块的GO富集分析
        5 识别与分析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
        5.1 识别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
        5.2 构建“药物-成分-靶标-药理作用”多层网络
        5.3 筛选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的核心靶标
        5.4 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的生物功能注释
        5.4.1 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
        5.4.2 Reactom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四、讨论
        1 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核心靶基因
        1.1 已验证的核心靶基因
        1.1.1 MMP9
        1.1.2 MAPK1
        1.2 待验证的核心靶基因
        2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
        2.1 抗炎作用
        2.1.1 TNF与抗炎作用
        2.1.2 IL6与抗炎作用
        2.1.3 VCAM1与抗炎作用
        2.1.4 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与抗炎作用
        2.2 抑制血小板活化、抗血栓形成与抗炎作用
        2.3 血管生成作用
        2.3.1 AKT1、FGF2与PI3K/AKT信号通路
        2.3.2 MMP2、PLG、NOS3与血管生成作用
        2.4 抗细胞凋亡作用
        2.5 抗细胞铁死亡与抗氧化作用
    五、小结
研究结论
创新点
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计算网络结构熵的python代码

(3)参附汤对脑缺血后血脑屏障保护的协同增效作用以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后血脑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参附汤对缺血性中风后血脑屏障保护的协同增效作用研究
    一 通过体内实验探讨参附汤协同增效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5. 讨论
    二 体外实验验证参附汤的血脑屏障保护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5. 讨论
第二部分 FAO机制在参附汤保护缺血性中风后血脑屏障中的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5. 讨论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MMP-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附表
缩略词说明
第1章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1.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1.2 实验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病史采集
        1.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1.2.4 观察指标
        1.2.5 统计学方法
第2章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MMP-9 水平对比
    2.2 实验组血清MMP-9 水平与NIHSS评分的关系
    2.3 实验组血清MMP-9 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关系
    2.4 实验组血清MMP-9 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第3章 讨论
    3.1 MMP-9 概述
    3.2 MMP-9 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3.3 MMP-9 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3.4 关于MMP-9 的其他相关研究
第4章 结论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课题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案
    2.3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资料
    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预后及入院临床指标的基本特征
    4.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预后模型
    4.3 单变量分析
    4.4 多变量分析
    4.5 预后模型的效能评价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血生化指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GFAP、MMP-9、UCH-L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设备
        2.2.2 试剂
    2.3 血液标本获取
    2.4 研究方法
        2.4.1 研究资料的收集
        2.4.2 血清GFAP、MMP-9、UCH-L1 检测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基线资料
    3.2 血清GFAP、MMP-9、UCH-L1 水平
    3.3 血清 GFAP、MMP-9 、UCH-L1 水平诊断梗死性脑卒中发生的价值分析
    3.4 血清 GFAP、MMP-9 、UCH-L1 水平诊断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价值分析
    3.5 发病至标本采集不同时点血清GFAP、MMP-9、UCH-L1 水平
    3.6 不同时点血清GFAP、MMP-9 水平对鉴别诊断出血性脑卒中及梗死性脑卒中的价值分析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 GFAP、MMP-9 、UCH-L1 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基于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方案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风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研究现状
        1.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
        2.中风病急性期证候要素分布的研究
        3.中风病始发态证候要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1.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用临床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eta分析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第一章 研究方案
        1.病例来源
        2.研究目的
        3.研究设计
        4.研究对象
        5.治疗方案
        6.评价标准
        7.质量控制
        8.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研究结果
        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
        1.病例入组及完成情况
        2.一般描述性统计
        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
        二 早期治疗方案对AIS患者的疗效评价
        1.早期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疗效
        2.入组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对照组和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要素——风、痰、火热、瘀证演变特点
        3.早期治疗对AIS患者神经功能水平、生活质量水平评分的疗效
        4.早期治疗方案对AIS患者血清MMP9、VEGF的疗效影响机制初探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1.讨论
        2.结论
        3.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附件六
致谢
个人简历

(8)“三焦次第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血管神经单元的保护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基于“三焦次第治疗”论治中风的理论探讨及临床运用
        1.中风病名与沿革
        2.中风的主要病因病机
        3.基于“阳虚为本”论中风病的“三焦次第治疗”的理论基础
        4.“三焦次第治疗”的组方方解
        5.临床医案举隅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构建及分期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实验二 不同剂量阳化汤对急性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实验三 “三焦次第治疗”对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实验四:“三焦次第治疗”对恢复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中药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神经血管单元保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上篇文献综述
    综述一 缺血性中风背景下的神经血管单元
        1. 缺血性中风的研究现状
        2. 神经血管单元的组成
        3. 在正常和低氧条件下的生理学
        4. 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模型
        5. 基于神经血管单元的治疗策略
        6.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一. 植物药
        1.1 人参
        1.2 栀子
        1.3 姜黄
        1.4 丹参
        1.5 黄芪
        1.6 川芎
        1.7 地黄
        1.8 黄连
        二. 动物药
        2.1 牛黄
        2.2 麝香
        参考文献
前言
下篇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神经血管单元”体外模型的建立以及缺氧/复氧模型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实验二 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单独培养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1. 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不同配伍组分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1. 实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五 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
        1. 实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六 牛磺酸和牛磺熊去氧胆酸对脑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
        1. 实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10)半乳糖凝集素3、NLR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四、缺血性脑卒中血浆MMP-9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RhoA/ROCK信号通路机制及临床效应观察[D]. 宋扬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D]. 张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参附汤对脑缺血后血脑屏障保护的协同增效作用以及机制研究[D]. 张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MMP-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 文雪欢. 大理大学, 2021(09)
  • [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模型的构建[D]. 张科宝. 汕头大学, 2021(02)
  • [6]急性首发脑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GFAP、MMP-9、UCH-L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 黄信鸿. 南昌大学, 2021(01)
  • [7]基于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方案疗效研究[D]. 成知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三焦次第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血管神经单元的保护及机制研究[D]. 张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牛黄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研究[D]. 杜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10]半乳糖凝集素3、NLR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测分析[D]. 向菁.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缺血性脑卒中血浆MMP-9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