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7 标准和医院信息系统

HL7 标准和医院信息系统

一、HL7标准与医院信息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陈晶[1](2021)在《“互联网+医疗”下医院影像资源信息系统构建》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公共医疗资源的投入,"互联网+医疗"也迎来了创新和变革。目前,我国大型医院在提供诊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影像资源越来越多,如何存储和利用这些宝贵的医疗影像资源成了各大医院的棘手问题。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大型医院的接诊患者数量呈指数增长,原有的影像资源信息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医生日常工作中对系统功能的需求。该文基于HL7标准技术,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医院影像资源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医生提供诊疗服务的工作效率,大幅减少患者排队就诊的等待时间,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和就诊体验,降低了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有广阔的实践应用意义。

陈复兴[2](2021)在《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与其他临床信息系统的共享对接》文中研究说明该研究首先介绍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架构,然后详细阐述目前医疗技术数据共享对接的方法和特点,最后介绍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与其他临床信息系统的共享对接方式。

高杰诚[3](2021)在《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医疗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医疗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医疗大数据的传输、存储、处理和可视化方面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建立了电子病历系统、区域(或跨域)电子健康档案平台、区域数据中心等,病人数据量的不断增多导致医生在查询病人历史记录时存在操作繁琐、数据展现延迟、效率低等问题。如何解决医疗机构内和机构之间医疗数据的传输和存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医疗信息系统的短板。在智慧医疗概念的提出之后,医疗机构内部本地传输、存储和使用医疗数据的限制被打破,形成了区域化医疗数据的共享,这对医疗数据的传输、存储和使用的技术要求更高。基于智慧医疗的高速发展需求,为了解决医疗数据异构采集困难、医疗数据混合模式传输效率低、海量医疗数据存储性能出现瓶颈以及关键信息提取与可视化程度困难问题,本文提出了“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通过采集并处理一家(或区域)医疗机构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建立一套以提高诊疗效率为目标的可视化平台。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多源并行采集子系统的设计。采集多家医院或医疗机构中的各类医疗数据至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实现不同格式的医疗数据清洗和统一格式处理,以及后续医疗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工作。2.容器管理平台的设计。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管理平台用于部署Docker容器引擎并在容器中运行Apache Flink分布式大数据处理集群和PostgreSQL数据库集群。采用容器技术实现了应用的轻量化和便携化,更有利于对数据的存取和处理集群的后续扩展部署。3.大数据存储框架与大数据处理的设计。建立一种基于HDFS分布式架构的海量医学影像存储模块和由PostgreSQL数据库存储海量医疗文字数据模块的存储子系统。其中存储子系统和采集子系统由Apache Flink分布式大数据处理集群连接,Apache Flink可以同时实现批处理和流处理两种数据处理模式,这样医院的历史数据批处理和实时数据流处理都能够传输到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该套存储子系统将病人的文本和影像医疗信息整合在一起,省去医院内部和区域化医疗系统需要调阅多个医疗信息系统的麻烦。4.关键信息提取算法的设计。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实现放射信息系统和病理信息系统的两种文本报告的关键信息提取算法。该算法可以提取这两种非结构文本中的关键医疗信息,并且生成键值对的JSON格式来用于传输、存储。此外还针对不同类别的结构化电子医疗病历设计提取适配器来提取其中节点中的关键信息并更新至键值对的JSON格式文件。该技术可以将原本非结构化的文本报告转化成结构化的报告数据,这样可以使得报告数据能更加清晰的呈现给病人或者医生;同时这还将有助于有关于智能医疗平台学习病人数据模型。本文在实验室已有的可视化数字病人和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显示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多源数据采集、存储和信息处理平台架构的研究,在多源并行采集医疗数据中对文本数据进行统一格式化采集,确定了大数据处理框架,实现了将医疗机构中的批式历史数据、流式实时数据和提取出的关键医疗信息低延时地传输到平台的存储子系统中;使用混合存储子系统,提高了海量医疗数据的存储效率和能力;采用Docker容器引擎和Kubernetes容器管理平台,提高了整个平台的运行效率;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实现了放射信息系统和病理信息系统两种文本报告的关键信息提取、传输、存储和与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显示系统的集成。

王振东[4](2021)在《基于物联网的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检验科室中主要以检验样本为核心,通过各种检测仪器对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室信息系统也朝着标准化、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传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对接不同的检测仪器时需要开发定向的接口程序,不利于系统的升级维护。本文将基于物联网低代码建模平台对检测仪器进行物理模型的构建,开发面向检测仪器接口通信的客户端和面向检测科室信息管理的LIS后台服务,通过HL7医疗信息传输标准协议进行数据的组织封装,通过MQTT协议进行数据的通信交互,实现了检测仪器的接口开发与实验室信息业务功能相分离,保证系统的通信、业务功能稳定运行。论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发现物联网技术是系统发展的前景,所以本系统在充分调研医院检验科室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划分,包括了样本信息管理、样本检测结果管理、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本系统在开发模式上采用B/S技术架构,采用Spring Boot+Ant Design Pro+Mybatis+Mysql的技术,实现了检验科室服务端业务流程,提升了检验科室系统操作的灵活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该系统的使用对医院实验室信息化处理和检测仪器通信接口的开发起到促进作用,运用物理模型简化了检测仪器对接的过程,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鄂晶晶,张光亮,刘卿,张旭,王力华[5](2021)在《大型三甲医院健康体检信息系统集成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目的:设计健康体检信息系统,将体检中心所有检查设备有效的连接到一起,保证体检中心一体化输出体检报告,实现体检中心信息化集成。方法:梳理大型三甲医院不同检查系统及设备与体检系统集成设计与实现,分析集成方案的严谨性和设备接口方式;利用集成平台HL7 v3标准接口、虚拟打印技术及仪器通讯接口技术等集成方法实现各类检查系统、设备与体检系统的集成。结果:通过建立健康体检信息系统,突破了体检信息系统与遗留信息系统和单机版工作站软件的集成障碍,实现了检查设备数据自动采集,医院各异构信息系统之间达到了无缝连接及信息共享,从整体上提高了医院健康体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结论:健康体检系统与医院的检查系统及设备仪器之间集成的实现,使各系统间互联更加标准化,降低了异构系统间集成的复杂程度,达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刘志泓[6](2020)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多模块系统与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文中认为血小板是生命体维持正常生理职能的重要组成,其止血、聚集等功能特征的快速检测对于对早期血栓性相关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抗血小板药物能效监测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围绕企业高性能产品合作量产开发,针对提高检验效率、增加检验模式和实现检验流程信息化管理等功能需求,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基于多模块并行检测架构的血小板功能分析仪与信息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多模块架构是提高检测效率的有效途径,其控制、通信与操作管理功能复杂,对系统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小板功能分析仪采用基于CAN总线的上下级嵌入式系统,由管理机与四个控制机模块组成,实现多通道并行检测。其中控制机相互独立,直接控制执行机构,经过样品稀释、诱聚剂添加、血细胞计数和液路清洗等子流程完成单次血小板检测。管理机作为上位机,承担人机交互、数据统计处理等功能,协调多个控制机模块稳定可靠地完成检验任务,并提供良好的用户操作体验。论文首先在综述介绍血小板功能检测的背景意义以及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仪器高性能开发的特点需求和发展趋势。再从检验效率、参数和功能角度分析,提出多控制机模块并行检测的升级方案,优化检测流程;针对医疗信息化需求,设计建立以检验科实验室为单位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网段内各类体外诊断设备,实现检验流程的规范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随后论述了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控制机与管理机软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快速检测流程、数据精度控制、数据库管理、试剂管理等具体业务的实现。接着针对多模块检测带来的多节点通信问题,在管理机和控制机之间引入具有松散耦合特征的通信模型开展数据分发服务,基于发布/订阅机制,将各类消息以主题为单位进行划分,同时开辟数据缓冲区,结合CAN总线讨论分析该模型实现的具体要求和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保证分布式系统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然后从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软件的高可用性和拓展性设计出发,在通信组件、数据管理、结果推送和任务下发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设计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异步消息机制实现多任务处理,同时给出了节点变化时任务的动态分配策略。最后,本文通过对多模块检验系统与实验室信息管理软件的测试与评估,验证了方案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李杨[7](2020)在《基于IHE技术的移动医疗APP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移动医疗应用市场日益火热,成为各家医疗机构研究和发展的重点。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一些地方卫生主管部门、大型医院联合互联网企业正在积极推进更加成熟的业务模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异构的医疗信息系统在平台化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首要问题是系统之间兼容性差,数据难以跨平台使用。针对这些问题,国际相关组织发布了一系列医疗信息标准,其中以IHE技术框架为代表,其功能和效果得到了国际认可。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HE技术和Android平台的移动医疗应用。文中首先说明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IHE相关技术和Android平台下的开发原理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当前用户最主要的需求进行调查,提出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总体设计,通过对IHE技术框架中患者身份交叉索引和跨机构文档共享两种交互模型的深入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患者身份识别、合并及信息共享的方案。采用患者身份交叉索引,通过PIX管理器在各个系统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合并患者身份标识。同时通过统一的文档注册实现异构系统信息的互访。然后完成了对APP各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客户端用户管理、预约挂号、在线支付、订单查询等。最后,本文还对客户端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客户端功能运行正常,性能达到设计指标。通过对异构系统信息的整合,本文开发的移动医疗APP,可以减少对医院现有系统的改造,解决了患者识别依赖就诊卡,信息难以共享问题,实现了区域内“一卡通”的医疗服务。

刘健[8](2020)在《面向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的应用集成平台服务总线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疗信息化系统的不断深入应用,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前后历经数字化、一体化和智能化三个阶段,已初步完成医疗信息化基础应用推广和普及,部分医疗数据资源得以整合,智慧医疗和互联网应用也初见端倪。但受限于初期的顶层设计缺失和标准滞后等原因,其发展常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现阶段面临各应用系统开发相对独立,系统间信息技术兼容性差,行业规范标准不统一,临床数据整合难度大,医疗数据契合度低的尴尬局面,传统意义的医疗数据信息虽有相对成熟的应用理论却难以实现增量价值,大数据背景下如何运用有效手段对于医疗信息系统进行互联互通标准化集成建设,一时间喧嚣尘上,备受关注。建设应用集成平台是当前IT行业解决集成难题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医疗行业也不例外,但在医疗信息化集成领域,国外核心枢纽引擎长期占据技术垄断地位,这对于自主研发核心枢纽服务总线产生了驱动力。面向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应用集成平台服务总线的研究应时而生,本身是一次大胆的自主性创新尝试,旨在突破国外核心集成枢纽软件的技术垄断,填补国内医疗信息集成领域自主核心服务枢纽软件的空白,推动国内医疗信息化集成引擎的建设与发展。本课题率先提出医疗服务总线的概念,目的在于凸显其专业性、规范性、有效性与安全性,这对于医疗信息化的应用互联和数据整合有重要意义。根据目前国家政策及相关评测要求,要取代传统点对点的单一通信模式,医疗服务总线需要采用面向服务架构,由此引入企业服务总线技术来支持医疗服务总线核心引擎的具体实现,利用先进便捷的开源组件Apache ActiveMQ建立高效安全的消息机制,结合自主封装和开发完成的一系列组件模型来支持医疗业务入口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定义,进而将应用间的交互按照医疗信息标准拆分为统一的服务提供与消费,设计实现其集成枢纽服务功能,最终达成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的目标。本文将基于青岛市中心医院的互联互通评测项目的实施过程展开研究。

皮宇奇[9](2020)在《基于HTOE框架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集成现状及特点,分析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关键影响因素影响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的具体路径,从而为制定医院信息系统集成方案、提高集成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内容1.系统梳理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现状,归纳总结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特点。2.结合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现状特点,构建基于HTOE框架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影响因素分析模型。3.在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基础上,识别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关键影响因素。4.对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分析关键影响因素维度下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的路径。研究方法1.基于文献计量学与内容分析法对医院信息系统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结合调查结果分析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现状与特点。2.基于文献研究、现场调研和专家咨询,构建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影响因素模型。3.运用模糊DANP法,通过因果关联分析与相对权重运算识别关键影响因素。4.基于文献、案例报告等文本资料,通过质性分析法对关键影响因素的集成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关键影响因素维度下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的路径。研究结果1.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现状及特点数据、服务、流程及业务等集成关注点的文献比例依次为65.42%、18.69%、35.51%、57.94%;2017-2018年度、2018-2019年度排在第一位的集成模式均为使用中间数据表交换数据,占比分别达到了 66.45%、69.25%,第二位的直接跨系统进行数据表读写操作占比分别为40.46%、45.57%,第三位的是使用DLL、OpenAPI、Proxy进行接口形式,占比为38.00%、40.91%。两次调查结果显示集成模式的排名没有变化,2018-2019年度使用集成平台方式的占比为30.28%,提示集成平台建设仍需发展。三级医院集成平台的建设比例为40.35%,占比高于三级以下医院19.79%;从不同经济分层对比情况看,经济发达地区使用集成平台的比例最高,为37.92%,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占比26.30%,高于占比为23.86%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特点在于:发展性与综合性;集成方案侧重在技术层面,缺少对集成项目管理的研究;集成发展处于不成熟、不充分的阶段。2.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了包含技术、组织、环境、人四个维度15个因素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影响因素模型。3.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基于模糊DEMATEL法识别出安全性、医院管理者支持、IT基础架构、财政支持、竞争压力共5个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模糊ANP法识别出信息科职工的感知创新能力、非信息科职工的信息技术知识、互联网+医学背景职工3个关键影响因素。最终纳入信息科职工的感知创新能力、非信息科职工的信息技术知识、互联网+医学背景职工、安全性、医院管理者支持、IT基础架构、财政支持、竞争压力共8个关键影响因素。4.医院信息系统集成路径在识别医院集成需求的背景下,医院管理层支持并调配充足的资金,成立项目管理团队,以安全性为原则规范化项目管理;医院主管领导下设立稳定的项目核心团队,囊括技术熟练富有创新意识的技术团队、有效识别业务集成需求的业务部门、兼具医学背景与集成技术的员工;以医院IT基础架构为基础,在资金投入预算内选择集成方式,拟合业务流程的适应性,设计可扩展性高对硬件依赖小的集成方案。研究结论1.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的出发点以数据、业务占比最多,集成方法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集成平台建设存在较大进步空间,集成呈现出发展性、复杂性、不均衡、重技术轻管理的特点。2.医院管理者支持、财政支持、竞争压力、安全性、IT基础设施、信息科职工的感知技术创新能力、医学+信息技术职工与非信息科职工的信息技术知识是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影响因素。3.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的作用路径在于:一是医院管理层支持并调配充足的资金,成立项目管理团队,以安全性为原则规范项目管理;二是设立稳定的项目核心团队,囊括技术熟练富有创新意识的技术团队、能够有效识别业务集成需求的业务部门、兼具医学背景与集成技术的员工;三是以医院IT基础架构为基础,在资金投入预算内选择集成方式,拟合业务流程的适应性,设计可扩展性高对硬件依赖小的集成方案。研究建议1.管理者支持下的定制化集成项目设计与管理;2.通过集成方案灵活性与规范化投入管理达到资金投入的绩效最优化;3.模仿行为基础上的个性化集成方案,以应对竞争压力;4.贯彻安全性的集成方案与项目管理;5.扩展基础设施架构与融合原有系统的平衡;6.激励技术人员提高感知创新能力,降低技术团队结构不稳定性;7.契合用户需求,提升非技术人员对集成方案的认同程度;8.重视互联网+医院背景员工,促进集成的业务流程适应性。

于云霞[10](2020)在《区域检验数据交换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区域检验中心是分级诊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合理高效的利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区域医学检验质量,还可以为疾病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只要能保证样本质量,就可以将患者的样本统一送至区域检验中心进行检测,完成检测后将信息通过区域信息化网络进行实时回传。利用这种“患者不动,标本动,信息动”的模式,能让患者享受到优质的检测服务,为其节省了精力、时间和经济。本文主要用于区域检验中心实验室完成数据检测后,实现与医疗机构的数据交换,目的在于使其实现区域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资源共享。本文主要通过.NET平台实现,采用了现代化语言C#进行编程,实现了跨平台和跨操作系统。为了将系统及医疗仪器之间的数据通讯进行整合,实现各种结果信息的交换,采用了HL7/ASTM协议进行格式统一,使医疗机构和实验仪器之间实现模块化兼容。本文实现的功能包括数据的传输、校验、解析、存储和同步,主要通过线程池实现多线程处理,能够同时接收大量请求并且快速响应,缩短任务时间。同时为了保证线程安全,避免线程阻塞,采用委托代理Delegate的方式传递消息。Delegate是一个面向对象、类型安全且可靠的受控对象,可对任何方法进行定义。在传输方面,选择TCP协议作为网络传输层协议,以Socket技术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提供一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同时为了保证图像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改变,在传输前将其进行base64编码。同样的在接收后需要进行一次base64解码,才能转换为正常的图片。在校验方面,在模式匹配算法上结合q-grams机制确定消息边界,再结合多窗口机制对消息的必备字段进行匹配,同时在软件上采用了并行处理的方式。这样能够增加数据处理量,降低平均时间复杂度,进一步提高校验算法性能。在解析方面,通过协议的消息结构逐步进行解析,对符合要求的消息类型进行提取,然后通过分隔符进行分割,提取所需要的数据或图像,再将信息以List链表的形式进行保存。在存储方面,采用的是My SQL数据库,使用成本低并且性能卓越。配置好数据库相关参数后,连接测试成功后才能使用,然后通过JDBC连接数据库,使用SQL语句对数据进行操作。在同步方面,采用Rabbit MQ消息队列进行数据库间的数据同步,它通过将消息的发送和接收进行分离实现服务之间的高度解耦及异步通信。数据同步的实现,不仅为区域内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还保证了消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本文利用VS2017软件实现相关功能,为实现数据交换功能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将其全过程通过配置的方式实现,使检验仪器与医疗机构完全做到无障碍互联,做到快速的传递和获取信息,并且可以对实时或批量的数据交换请求予以响应,实现医学数据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二、HL7标准与医院信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L7标准与医院信息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医疗”下医院影像资源信息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相关技术
    1.1 HL7卫生信息交换标准
    1.2 PACS系统
2 系统设计目标
    2.1 系统功能性需求
    2.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3.1 硬件平台/网络层
    3.2 系统服务层
    3.3 应用框架层
    3.4 系统业务层
    3.5 综合管理层
4 系统接口设计
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1 患者预约功能模块
    5.2 患者检查确认及收费功能模块
    5.3 患者诊断报告功能模块
6 结论

(2)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与其他临床信息系统的共享对接(论文提纲范文)

1 手术麻醉信息系统
    1.1 手术申请
    1.2 手术安排
    1.3 术前访视
    1.4 术中记录
    1.5 术后恢复
2 共享基础数据
3 数据共享对接方式
    3.1 XML共享对接
    3.2 HL7共享对接
    3.3 数据库视图共享对接
4 我院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与其他临床信息系统的共享对接

(3)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医疗大数据的特点与来源
        1.1.2 医疗大数据在存储共享方面的问题
        1.1.3 本文课题研究意义
    1.2 医疗数据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可视化数字病人系统研究
        1.3.1 可视化数字病人系统
        1.3.2 可视化数字病人信息处理单元系统不足之处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第2章 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构建分析
    2.1 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概念
    2.2 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需求分析
    2.3 平台构建基础设施分析
        2.3.1 大数据存储服务架构
        2.3.2 文字报告数据存储数据库选择
        2.3.3 大数据处理框架
        2.3.4 部署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病人关键医疗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3.1 医疗关键信息的定义
        3.1.1 医疗信息种类
        3.1.2 医疗关键信息定义
    3.2 自由文本医疗信息的提取技术分析
        3.2.1 在病理报告中的应用
        3.2.2 在RIS报告中的应用
    3.3 在电子病历中的尝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设计
    4.1 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设计
        4.1.1 设计原则
        4.1.2 总体设计
        4.1.3 工作流程
        4.1.4 输入输出数据模型设计
        4.1.5 数据库的设计
    4.2 多源数据并行采集子系统实现
    4.3 医疗数据处理子系统实现
    4.4 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物理架构设计
        4.4.1 HDFS物理集群搭建
        4.4.2 Kubernetes与 Flink、PostgreSQL集群搭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集成与测试
    5.1 与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显示系统集成方案
    5.2 与肺结节智能检测系统的集成方案
    5.3 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测试环境介绍
    5.4 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测试评估
        5.4.1 数据采集传输测试
        5.4.2 病人病理、放射报告文本关键信息提取准确率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基于物联网的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系统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1 LIS服务端系统的需求分析
        2.2.2 检测仪器设备终端需求分析
    2.3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概要设计
    3.1 系统总体架构
    3.2 系统技术架构
        3.2.1 检测仪器通信客户端架构设计
        3.2.2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3.2.3 系统架构运行的原理
    3.3 系统软件模块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
    4.1 LIS服务端详细设计
        4.1.1 前端展现层设计
        4.1.2 后端控制层详细设计
    4.2 检测仪器通信接口客户端模块详细设计
        4.2.1 基于HL7协议的数据交互详细设计
        4.2.2 基于物理模型与服务端交互详细设计
    4.3 数据库详细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系统的实现
        5.1.1 样本管理模块实现
        5.1.2 样本检测模块实现
        5.1.3 质量控制模块实现
        5.1.4 检测仪器客户端的实现
    5.2 系统测试
        5.2.1 功能性测试
        5.2.2 非功能性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大型三甲医院健康体检信息系统集成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健康体检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2 健康体检信息系统及设备集成设计
    2.1 系统集成设计
    2.2 设备集成设计
        2.2.1 小型设备集成(含单机工作站)
        2.2.2 单机设备集成(不含软件系统)
3 健康体检信息系统应用效果
    3.1 集成技术应用
    3.2 集成方案流程严谨性论证
4 讨论
5 结论

(6)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多模块系统与信息管理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技术研究综述
        1.2.1 血小板聚集检测技术及相关仪器
        1.2.2 嵌入式技术在体外诊断仪器中的应用
        1.2.3 快速多通道模块化检测发展
        1.2.4 控制系统架构发展
        1.2.5 医疗检验流程信息化发展
    1.3 已有工作基础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2.1 检测设备功能与需求分析
        2.1.1 平台性能要求
        2.1.2 检测效率要求
        2.1.3 检测参数要求
        2.1.4 操作管理要求
    2.2 检测设备平台概述
        2.2.1 管理机硬件与软件开发平台概述
        2.2.2 控制机硬件平台概述
    2.3 检验系统方案设计
        2.3.1 血小板分析仪总体设计
        2.3.2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析仪控制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3.1 控制机软件总体设计与实现
    3.2 管理机软件总体设计
    3.3 快速检测业务实现
        3.3.1 单控制机检测模式
        3.3.2 多控制机并行检测模式
    3.4 数据精度控制业务实现
        3.4.1 检验参数定标校准
        3.4.2 单控制机质量控制
        3.4.3 多控制机质量控制
    3.5 数据库管理模块实现
        3.5.1 数据表设计
        3.5.2 数据库连接池设计
        3.5.3 数据库维护功能
    3.6 拓展功能设计与完善
        3.6.1 试剂管理模块实现
        3.6.2 数据上传模块实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析仪分布式通信中间件设计与实现
    4.1 中心化通信中间件模型设计
        4.1.1 通信中间件模型概述
        4.1.2 发布/订阅机制设计与实现
        4.1.3 数据缓冲层设计与实现
        4.1.4 通信状态监控设计与实现
    4.2 CAN总线通信设计与实现
        4.2.1 CAN总线物理连接方式
        4.2.2 CAN总线报文设计
        4.2.3 CAN总线交互过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检验科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5.2 信息管理软件总体设计
        5.2.1 软件架构设计
        5.2.2 软件开发环境
    5.3 信息管理系统通信服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5.3.1 与设备通信模块
        5.3.2 与LIS通信模块
    5.4 信息管理系统后台业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5.4.1 数据存储管理模块
        5.4.2 异步消息交互模块
        5.4.3 结果推送监控模块
        5.4.4 任务动态下发模块
        5.4.5 样本审核验证模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和评估分析
    6.1 测试方案设计
    6.2 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试
        6.2.1 静态测试
        6.2.2 功能测试
    6.3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验证
        6.3.1 样本上传验证
        6.3.2 任务下发验证
        6.3.3 管理功能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后期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基于IHE技术的移动医疗APP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状况
        1.2.2 国内发展状况
    1.3 移动医疗应用的概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2.1 Android平台介绍
        2.1.1 Android系统的构成
        2.1.2 Android应用基本组件
    2.2 MVC框架模式
    2.3 通信机制研究
    2.4 数据库
    2.5 IHE技术框架
        2.5.1 IHE技术框架介绍
        2.5.2 IHE交互模型
        2.5.3 患者标识交叉索引模型
        2.5.4 PIX各角色事务流程
        2.5.5 跨机构文档共享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移动医疗需求分析
    3.1 系统可行性分析
        3.1.1 技术可行性分析
        3.1.2 索引识别在移动医疗中的应用场景
    3.2 系统需求分析
        3.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3.2.2 非功能性需求
    3.3 系统功能划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4.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2 数据库表设计
        4.2.1 关键数据库表
        4.2.2 数据库表关系
    4.3 患者身份识别算法设计
        4.3.1 字段筛选与匹配
        4.3.2 患者身份匹配算法设计
    4.4 医疗信息共享方案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5.1 功能模块设计
        5.1.1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5.1.2 预约挂号模块设计
        5.1.3 支付模块设计
        5.1.4 订单管理模块设计
        5.1.5 价格查询模块设计
        5.1.6 报告查询模块设计
    5.2 功能模块实现
        5.2.1 用户管理功能实现
        5.2.2 预约挂号功能实现
        5.2.3 支付功能实现
        5.2.4 订单管理功能实现
        5.2.5 价格查询功能实现
        5.2.6 报告查询功能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功能测试
    6.2 性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面向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的应用集成平台服务总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课题相关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1.2.1 医疗信息集成枢纽技术产业化发展
        1.2.2 国内医疗集成服务总线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国家医疗信息标准解读与分析
        1.3.2 医疗服务总线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1.3.3 医疗服务总线的应用性研究
    1.4 章节安排
2 医疗信息化及医疗信息标准的发展
    2.1 医院信息化系统总体分析
    2.2 医疗信息标准的发展概述
        2.2.1 医疗信息化的四类标准
        2.2.2 医疗信息化标准的发展
    2.3 互联互通标准化标准对照
        2.3.1 测评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2.3.2 医疗服务总线的数据标准化对照
    2.4 本章小结
3 医疗服务总线相关技术的研究
    3.1 SOA的优势及层次模型
    3.2 ESB企业服务总线研究
        3.2.1 企业服务总线概述
        3.2.2 ESB服务总线功能
        3.2.3 ESB服务总线优势
    3.3 其他相关开发技术
    3.4 本章小结
4 医疗服务总线设计与实现
    4.1 医疗服务总线(HSB)的需求分析
        4.1.1 医疗服务总线的功能性需求分析
        4.1.2 医疗服务总线的非功能性需求
        4.1.3 医疗服务总线的设计约束
    4.2 医疗服务总线的总体设计
    4.3 医疗服务总线的模块设计
        4.3.1 医疗服务总线管理模块
        4.3.2 医疗服务总线消息模块
        4.3.3 构建医疗服务总线核心服务模块
    4.4 本章小结
5 医疗服务总线的实践性应用
    5.1 临床业务流程调研
        5.1.1 门急诊患者病理业务流程图及描述。
        5.1.2 住院患者病理业务流程图及描述。
        5.1.3 病理内部业务流程图及描述
    5.2 数据交互规范梳理及医疗服务总线接入
        5.2.1 门急诊患者病理结合服务总线改造后流程及描述
        5.2.2 住院患者病理结合服务总线改造后流程及描述
        5.2.3 病理检查内部流程改造
    5.3 业务系统交互调试及标准化输出
        5.3.1 医疗服务总线的服务调试
        5.3.2 医疗服务总线的标准化输出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管理后台核心代码片段
    附录2 消息机制核心代码片段
    附录3 核心服务实现代码片段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9)基于HTOE框架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内涵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现状与特点
    3.2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3.3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影响因素分析
    3.4 基于关键影响因素的集成路径分析
4 讨论
    4.1 方法学合理性分析
    4.2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的需求分析
    4.3 HTOE维度下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4.4 HTOE框架下医院信息系统集成路径分析
    4.5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互操作性框架下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评价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1
    评价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的影响因素调査问卷-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10)区域检验数据交换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NET概述
        2.1.1 .NET组成
        2.1.2 .NET程序执行过程
        2.1.3 NLog日志框架
    2.2 HL7通信协议
        2.2.1 HL7基本介绍
        2.2.2 消息组成结构
        2.2.3 消息交换原理
    2.3 ASTM通信协议
        2.3.1 消息传输过程
        2.3.2 消息类型
    2.4 Rabbit MQ消息队列服务
        2.4.1 AMQP协议
        2.4.2 消息机制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2 系统框架设计
    3.3 数据传输方式设计
    3.4 图像处理模块设计
    3.5 数据库设计
        3.5.1 数据库的选择
        3.5.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3.6 数据同步方式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据交换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4.1 数据传输通道设计
        4.1.1 TCP协议
        4.1.2 套接字
    4.2 整体功能设计
        4.2.1 线程池
        4.2.2 委托代理Delegate
    4.3 Socket通信
    4.4 解析模块
    4.5 JDBC连接数据库
        4.5.1 JDBC概述
        4.5.2 连接步骤
    4.6 Rabbit MQ数据同步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消息校验算法的研究
    5.1 模式匹配算法
        5.1.1 BM算法
        5.1.2 Wu-Manber算法
    5.2 消息边界的确定
        5.2.1 开始符匹配算法
        5.2.2 结束符匹配算法
        5.2.3 基于q-grams方法机制的BM算法
    5.3 基于多窗口机制的WM算法
    5.4 并行处理
    5.5 算法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功能模块测试
    6.1 数据库连接
        6.1.1 数据库配置
        6.1.2 连接测试
    6.2 数据传输
    6.3 数据接收
    6.4 日志查看
    6.5 数据同步
    6.6 系统整体测试
    6.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 A 英文缩写列表

四、HL7标准与医院信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医疗”下医院影像资源信息系统构建[J]. 陈晶.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16)
  • [2]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与其他临床信息系统的共享对接[J]. 陈复兴. 医疗装备, 2021(11)
  • [3]智能3D可视化数字病人平台构建研究[D]. 高杰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基于物联网的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振东. 山东大学, 2021(12)
  • [5]大型三甲医院健康体检信息系统集成设计与应用[J]. 鄂晶晶,张光亮,刘卿,张旭,王力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21(04)
  • [6]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多模块系统与信息管理软件开发[D]. 刘志泓. 东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IHE技术的移动医疗APP设计与实现[D]. 李杨.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面向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的应用集成平台服务总线的研究[D]. 刘健.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HTOE框架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 皮宇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10]区域检验数据交换的研究与实现[D]. 于云霞.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HL7 标准和医院信息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