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腐菌发酵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白腐菌发酵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一、白腐真菌发酵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雪莉[1](2020)在《白腐真菌发酵对玉米秸秆纤维降解和绵羊饲喂价值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白腐真菌和发酵时间对纤维降解及营养成分的改善,来探索白腐真菌发酵玉米秸秆吸收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一:白腐真菌发酵对秸秆表面形态结构、营养成分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二:白腐真菌发酵对秸秆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三:饲喂Lentinus edodes发酵玉米秸秆对绵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肉品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试验一: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对照组和5个白腐真菌组。选择Pleurotus ostreatus,Lentinus edodes,Hericium erinaceus,Pleurotus eryngii和Flammulina filiformis5种白腐真菌发酵玉米秸秆,在发酵第0、21和35天时采集茎、叶和鞘样品用于电镜扫描,在发酵第0、14、21、28和35天的样品进行营养成分和酶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从形态结构变化规律得出不同白腐真菌对于玉米秸秆表面结构的破坏程度大体一致,随发酵时间的延长,玉米秸秆的表面形态结构被破坏的越严重,从而更有利于纤维素酶水解作用的进行。秸秆的破损处会优先被菌丝覆盖,而秸秆的鞘、叶比茎皮更容易出现裂缝,因此鞘和叶发酵的效果更为明显,在发酵35天时,甚至破损成小碎片。白腐真菌发酵会显着提高秸秆粗蛋白含量(P=0.028),不同菌种提高秸秆粗蛋白含量的效果顺序:P.ostreatus>L.edodes>F.filiformis>P.eryngii>L.erinaceus。且白腐真菌处理均能显着降低秸秆中木质素的含量,但同时也造成纤维素含量显着的下降(P<0.001)。此外,5个处理组的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木质素降解酶(木质素降解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和纤维素降解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纤维素酶)活性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后者在发酵的第28天达到最大值。结合白腐真菌的选择性(即木质素和纤维素的损失之比)可判定L.edodes和P.eryngii对木质素的选择性优于其他白腐真菌。试验二:本试验的设计同试验一,将6个处理在5个发酵时间点的玉米秸秆样品进行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玉米秸秆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也随之降低(P<0.001),但P.ostreatus,L.edodes,H.erinaceus和P.eryngii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能提高瘤胃的发酵能力。尤其是L.edodes在发酵的第28天,总产气量能达到最大值。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在发酵前21天呈上升趋势,而发酵28天后显着下降,其中P.ostreatus发酵21天时达到最高值(68.24%)。此外,白腐真菌发酵时间的延长会显着降低玉米秸秆体外发酵的甲烷产量,且所有处理在发酵28天降低效果最明显。试验三:本试验将16只健康的乌珠穆沁绵羊随机分为两个组(对照组和真菌组),每个组8个重复,对照组饲喂普通风干玉米秸秆,菌丝组饲喂L.edodes发酵28天的玉米秸秆。试验期为70天,包括预饲期14天和正式期56天。在正式期的第4周和第8周分别进行两次为期5天的代谢试验,且每两周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并采集血液用于血液生化分析。试验结束后将试验羊全部屠宰,采集背最长肌和半膜肌用于肉品质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osin Heavy-Chain,MyHC)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L.edodes发酵玉米秸秆能极显着提高绵羊的日增重(P<0.01),改善日粮干物质(P<0.01)、粗蛋白(P<0.01)、粗脂肪(P<0.01)、中性洗涤纤维(P=0.004)和酸性洗涤纤维(P<0.01)的表观消化率,对此,血液中的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含量也有所提高。而且L.edodes发酵虽然对肌间脂肪和pH24无影响,但能显着提高背最长肌和半膜肌肉色的a*和b*,降低肉色的L*(P<0.01),从MyHC的分析发现,L.edodes发酵玉米秸秆能提高背最长肌和半膜肌中氧化型肌纤维(MyHC-Ⅰ和MyHC-Ⅱα)的组成比例,有助于改善肉品质。综上所述,L.edodes和P.eryngii对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具有高选择性,不仅改善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而且能提高瘤胃的发酵能力,最佳的发酵时间为21-28 d。通过L.edodes发酵玉米秸秆饲喂绵羊的动物试验,发现白腐真菌发酵有助于改善绵羊的生长性能,提高绵羊的的日粮营养物质消化,并改善其肉品质。

左飒飒[2](2019)在《白腐真菌降解玉米秸秆机理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反刍动物饲料资源,但木质纤维素限制了瘤胃微生物对玉米秸秆的有效利用,导致其营养价值较低。白腐真菌预处理被认为是提高秸秆营养价 ·值的有效方法之一。本论文旨在筛选有效降解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白腐真菌,阐明所选白腐真菌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机理,通过菌种组合提高玉米秸秆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并探索非灭菌条件下白腐真菌处理玉米秸秆的新方法。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研究了七株白腐真菌对两种玉米秸秆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率,根据菌种生长速度及选择性值对白腐真菌进行筛选,并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所选菌株对玉米秸秆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Irpexlacteus,Pleurotus ostreatus和Pleurotus cystidiosus在两种不同的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的玉米秸秆上的生长速度较快,选择性值较高。然而,三株白腐真菌单独处理的低ADL含量的玉米秸秆的体外产气量显着低于(P<0.05)未经处理玉米秸秆的体外产气量。经P.和P.cystidiosus处理的高ADL含量的玉米秸秆的体外产气量无显着变化(P>0.05),但经过I,lacteus处理的体外产气量显着升高(P<0.05)。2.研究了延长I.lacteus,P.ostreatus和P.cystidiosus的处理时间对ADL含量高的玉米秸秆的化学组分及体外产气量的影响,并通过木质纤维素酶活力以及结构分析,阐明三株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的机理。结果表明,延长只cystidiosus的处理时间,产气量无显着变化(P>0.05),但延长I.lacteus和P.ostreatus的处理时间,产气量显着升高(P<0.05);尤其是I.lacteus处理后期的纤维素酶活力较高,且增加了秸秆表面的孔洞数量,降解并修饰了玉米秸秆的无定形区域、减弱了与木质素相关的化学键的键强。3.研究了不同接种量的I.lacteu 在不同粒径上的玉米秸秆的生长情况和降解特性,以及I.lacteus和Aspergillus oryzae var.effusu 组合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接种4%的用小麦粒制作的I.lac eus菌种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较好,且经济可行;增大粒径能够提高I.lacteu 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并能够提高粗蛋白的含量,但不能进一步提高玉米秸秆的体外产气量;与I.lacteus单独接种相比,两种真菌同时接种,处理28天,能够进一步提高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4.研究了在非灭菌条件下,添加不同乳酸菌及不同青贮时间后,接种I.lacteus对玉米秸秆的发酵品质、化学组成、体外产气量和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laacteus能够在青贮后的玉米秸秆上生长,尤其在添加Lactobacillus buchnneri和Lactobbaciluus planuram混合菌株青贮3天后的秸秆上快速生长,经过此处理,与玉米秸秆原料相比,ADL下降了 18%,体外产气量升高了 33.5%。此外,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添加混合乳酸菌青贮后再经I.lactus处理28天的处理组中,I.lacteus占真菌总量的 99.5%,细菌则主要以 Lysinibacillus、Bacillus、Paenibacillus、Brevibacillus等芽孢杆菌属存在。在未添加乳酸菌青贮后再经I.lacteus处理28天的CK组中,存在大量的真菌和细菌,与其他组相比,丰度较高的真菌主要是Monascus,丰度较高的细菌主要是Nonomuraea和Glycomyces,结合I.lacteus在CK组中的生长情况和丰度,表明该类微生物是抑制I.lacteu 生长的主要因素。

张仲卿,张爱忠,姜宁[3](2018)在《白腐真菌处理稻草秸秆饲料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畜牧行业的高速发展,饲粮短缺与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将农作物秸秆用于动物饲料。但未经加工的农作物秸秆营养价值较低,不能满足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将白腐真菌用于发酵稻草饲料的生产,解决了稻草饲料粗蛋白含量低、适口性差、消化率不高等缺点,为畜牧业饲粮不足以及人畜争粮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文章就稻草秸秆的利用现状、稻草秸秆的处理方法以及白腐真菌发酵稻草饲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

丁蕾[4](2018)在《平菇固态发酵产漆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漆酶的表达调控受多种条件的影响,包括碳源、氮源、金属离子、芳香族化合物、木质素碎片化合物等均可影响漆酶的产生,但各种条件对不同种属的菌株影响差异较大。不同的培养方式(固态、液态)和培养条件也会对漆酶的合成产生影响。本论文研究了平菇菌株P7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时期下基质中的漆酶活性;尝试以几种农业废弃物为基本培养基质进行固态发酵产漆酶,探讨固态发酵产漆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优化;并分析了平菇菌株P7固态发酵产漆酶的酶学特性;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在平菇不同生长阶段,测其基质中的漆酶活性,研究发现子实体长出时漆酶酶活到达高峰,为8.98(±0.59)U/g;平菇出菇过程中漆酶的同工酶谱与液体培养菌丝生长类似,可以检测到两条同工酶。(2)分别以稻草粉、玉米秸秆粉、木屑粉为基本培养基质,测定P7菌株的生长及产漆酶情况,结果发现P7可以较好的利用玉米秸秆粉进行生长并合成漆酶。以玉米秸秆粉为基本基质,对适固态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得到较佳的产酶条件:玉米秸杆粉20%、介质初试含水量为80%,葡萄糖浓度为2%,酵母粉浓度为0.03%;Cu2+浓度为0.1%;丁香酸浓度为0.1%;28℃培养32天,在最优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漆酶活性最高达83.39(±8.05)U/g,比培养基优化前增加44%。(3)对平菇菌株P7固态发酵产漆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5.0,在50℃~60℃和pH4.0~5.0范围内较为稳定,DTT、β-疏基乙醇、L-半胱氨酸对平菇P7酶活有抑制作用。

林蒙蒙[5](2018)在《白腐真菌Inonotus obliquus产生纤维素酶的发酵工艺及木质纤维素糖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它可降解纤维素并转化为葡萄糖,因其底物催化范围较广泛,因此在造纸、酿酒、纺织、生物乙醇、食品加工、动物饲料等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用于工业生产的纤维素酶主要来源于子囊菌真菌如里氏木霉、黑曲霉和青霉,相比较其他来源的纤维素酶,这些真菌能产生较全的纤维素酶系。但是纤维素酶活力不高且质量不稳定而导致酶用量过大,从而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制约了纤维素酶资源在商业、工业中的应用。也正因为此,为寻找和开发高产纤维素酶真菌,是纤维素酶资源能否高效降解植物纤维并转化为产品的关键。本论文以担子菌亚门的白腐真菌Inonotus obliquus为实验对象,优化其固体发酵产葡聚糖内切酶(CMCase)、滤纸纤维素酶(FPase)、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的发酵工艺,研究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及不同时间段产生的纤维素酶水解木质纤维素产糖能力。主要研究的结果如下:(1)培养条件优化:在进行单因子发酵条件优化中,我们分别从发酵培养基的不同碳源、不同接种量、不同初始pH、水料比、发酵时间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确定了发酵优化培养基工艺为:5g麸皮、水料比2.5:1[其中Mandels’营养盐溶液的成分为:(NH4)2SO4 1.7g、KH2PO4 2g、CaCl2 0.3g、蛋白胨1 g、Tween-801mL、MgSO4 0.3 g、蒸馏水1000mL、微量元素混合液1m L(每毫升含:FeSO40.005g、MnSO4 0.002g、ZnSO4.7H2O 0.0016g、CoCl2 0.0014g)],接种量为2mL,初始培养基pH为6.0。在已优化的发酵条件下,胞外CMCase和FPase在培养至第10天时酶活达到最大,分别为27.15 IU/g,3.16 IU/g,而β-Glucosidase在第12天酶活力达到最大,为2.53 IU/g。经过发酵条件优化后,I.obliquus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显着提高,CMC酶活力是优化前的1.68倍;FPase酶活力是优化前的1.46倍;β-Glucosidase酶活力是优化前的1.43倍。(2)酶学性质研究:酶促反应温度和反应pH对I.obliquus纤维素酶的催化活性有显着影响,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40℃-60℃,最适酶促反应pH为3.0-4.5,说明该酶系是一种嗜热和嗜酸性纤维素酶。此外,I.obliquus纤维素酶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50℃温度下CMCase、FPase和β-Glucosidase的半衰期分别为12h、1.5h、1h;而在55℃温度条件下,0.5h后β-Glucosidase活性降至50﹪以下;CMCase酶活力在2h后丧失49.2%;FPase在处理48h后仍能保持50%的酶活。(3)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添加1g/L吐温80对I.obliquus产CMCase、FPase影响是随时间变化,其作用效果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对β-Glucosidase酶活力有抑制作用(P<0.05);而对I.obliquus产木质素降解酶MnP、LiP、Lac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200%,125%和39.9%。I.obliquus生物处理麦秆12天,于培养基中添加1g/L吐温80使得木质素降解率提高了12.61%,纤维素降解率提高了49.48%,半纤维素降解率提高了9.26%。(4)糖化效率与木质纤维素酶酶系组分相关:发酵培养12天的粗酶液降解稻秆、麦秆产糖能力最强,分别达125.36mg/g,130.24 mg/g底物。其次酶解能力较强的分别为发酵培养6天、8天和10天。高活性的β-Glucosidase是发酵培养12天的粗酶液有效酶解木质纤维素产糖的主要原因;发酵培养6天的粗酶液中含有高活性的锰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使得木质素被降解,进而纤维素与半纤维素更容易被纤维素酶降解成糖,最终提高了糖化效率。由此可见,木质纤维素糖化效率与I.obliquus分泌木质素降解酶、纤维素降解酶的产量有关。(5)预处理作用:经Na OH预处理的甘蔗渣木质素大部分被去除,降低了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有效提高了酶解效率。利用发酵培养12天的粗酶液酶解甘蔗渣,NaOH预处理的甘蔗渣的糖化率提高了52.05%,H2O2预处理提高了31.94%;利用发酵培养12天和6天的混合粗酶液酶解甘蔗渣,NaOH预处理的甘蔗渣的糖化率提高了35.70%;H2O2预处理提高了29.23%;利用发酵培养6天的粗酶液酶解甘蔗渣,NaOH预处理的甘蔗渣的糖化率提高了32.51%;H2O2预处理提高了29.06%,表明NaOH预处理更有效地提高了甘蔗渣纤维素的酶解效率。总之,I.obliquus在固体发酵水平上可产生高活性的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降解酶,其所产的纤维素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宽的pH耐受性范围。I.obliquus粗酶液酶解效率与其分泌的木质素降解酶、纤维素降解酶的活性有关。本论文为利用纤维素酶资源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并转化为生物燃料提供了新的途径。

曹玉娟,付聪[6](2016)在《利用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促进秸秆饲料化养畜》文中研究说明秸秆饲料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木质素。文章主要阐述了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的特性、白腐真菌处理秸秆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秸秆饲料工艺化处理中的问题,有助于完成秸秆饲料化养畜。

王燕云,刁治民,陈克龙[7](2014)在《白腐真菌资源及其在饲料方面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阐述了白腐真菌的资源以及白腐真菌对秸秆的降解原理,利用白腐真菌和其他微生物进行的混菌发酵,以及白腐真菌的应用前景;这对发酵饲料,工业化生产有重要意义。

乔梁[8](2014)在《白腐真菌菌株的筛选及液体发酵产漆酶条件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对实验室现有的六株白腐真菌进行了液体发酵筛选,将生长良好,产酶水平较高的菌株进行摇瓶液体发酵产漆酶的培养基和产酶条件的优化,并进行发酵罐产漆酶的扩大试验,最后将菌液进行漆酶的初步分离,对漆酶的酶活力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六株白腐真菌菌株在液体发酵过程中,产酶高峰均出现在711天,均能分泌木质素降解酶系中主要的三种酶—锰过氧化物酶(Mnp)、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漆酶(Lac)。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的生长最为快速且不易被杂菌污染;红芝(Ganoderma)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漆酶(Lac)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菌株。说明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和红芝(Ganoderma)相比其他菌株具有较强的木质素降解能力。2.通过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和红芝(Ganoderma)液体发酵产漆酶条件的单因素和正交分析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对其产漆酶的影响。确定了红芝、黄孢原毛平革菌的最优液体培养基(1L):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蛋白胨4g,硫酸镁1.5g,VB10.1g,硫酸铜0.5g,硫酸锌0.5g,硫酸锰2g,磷酸二氢钾1.5g,吐温-801g;最佳培养条件:装液量70mL、接种量10%、发酵温度28℃、转速140rpm、培养基初始pH为5。优化后两种菌株液体发酵产漆酶酶活分别为红芝的20.354U/mL和黄孢原毛平革菌的11.268U/mL。3.通过实验室中小型发酵罐进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液体发酵产漆酶的摇瓶扩大试验,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在发酵罐中产漆酶的最优条件:温度28℃、转速300rpm、通气量5L/min(通气比1.0vvm)、培养基初始pH值5、接种量为15%,得到最高产酶水平14.86U/mL。4.利用盐析法,对发酵罐中所产的粗酶液进行了漆酶的初步分离,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粗酶粉,并研究得到黄孢原毛平革菌所生产漆酶的最适反应pH和温度为4.5和35℃;在pH为6.5,温度为20℃时酶液保存较为稳定,粗酶粉则在4℃冷藏条件下保存较为稳定。

韦丽敏[9](2013)在《降解秸秆的白腐真菌的筛选、优化及混菌发酵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现有的木质素降解菌-白腐真菌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生长良好、降解木质素能力强的菌株进行优化,并与与纤维素降解菌绿色木霉混合协同发酵降解秸秆,并对二者混合发酵工艺条件优化试验,最终通过两级离体体外消化实验进行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初筛的6个菌中尤其以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和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酶活最高,而红芝(Ganoderma)产Lip和Mnp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菌株,说明红芝(Ganoderma)具有较强的木质素降解能力。2.通过对产酶条件的单因素和正交分析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秸秆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红芝、黄孢原毛平革菌和绿色木霉二步混合发酵降解秸秆的产酶条件: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蛋白胨5g/L,pH6.0,转速130rpm,装液量70mL,32℃培养,发酵到第10d左右粗酶液酶活达到12.7U/mL。3.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秸秆发酵的最优条件如下: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温度在30℃,接种量为0.25g/kg秸秆,酸度控制在pH为5.0,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稻草木质素的降解率为40.78%;麦秸木质素的降解率为37.65%。4.将降解木质素的红芝、黄孢原毛平革菌和降解纤维素的绿色木霉做平板拮抗试验,发现绿色木霉生长优势较强,对白腐菌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需将两种菌进行二步混合发酵降解秸秆。由不同的混合发酵方式所产生的降解效果来看,经过优化处理后,木质素的降解率与优化前相比,降解率大大提高,红芝在先培养6天,接入绿色木霉共培养68天左右,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率均达到最高,其中稻草的木质素降解率达到49.06%,麦秸的木质素降解率达到50.99%,黄孢原毛平革菌在先培养69天后接入绿色木霉共培养610天左右,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达到最高,其中稻草的木质素降解率达到49.34%,麦秸的木质素降解率达到49.96%.5.将优化处理后的饲料样品进行两级离体体外消化试验分析,发现木质素降解率好的混菌组合DM消化率麦秸普遍在40%60%之间,稻草的DM消化率在40%50%之间,麦秸的DM消化率优于稻草。

范晓娟[10](2013)在《白腐真菌对水葫芦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及其对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采用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消减水体氮磷等营养化物质成为改善水质的重要措施,而由此产生的大量的水葫芦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若堆积会产生二次污染,亟需进行资源化利用。近年来,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成为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水葫芦有较高的产沼气潜力,利用水葫芦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不仅可以消除水葫芦堆积造成的污染,还可以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厌氧发酵产沼气,是水葫芦处置与利用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然而,水葫芦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结构和含量是其厌氧发酵产沼气的瓶颈,为了提高沼气产率,需要在厌氧发酵之前对水葫芦进行一定的预处理。本文开展了水葫芦木质纤维素生物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并研究其处理对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探求水葫芦高效产沼气方法。以水葫芦为材料,分别接种白腐真菌中的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和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研究两种真菌对水葫芦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情况,同时测定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酶的活性及还原糖和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和糙皮侧耳两种白腐菌对木质纤维素均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对木质素的降解尤为显着,处理30d,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9.42%、16.77%、15.39%,糙皮侧耳对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26.92%、14.42%、13.44%;黄孢原毛平革菌在降解水葫芦的过程中不产生漆酶,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均在第10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50.12U/g,1.72U/g,糙皮侧耳在降解水葫芦的过程中,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分别在第10d、15d、15d达到最高值,最高值分别为13.77U/g,1.42U/g,64.85U/g;在降解水葫芦过程中,两白腐菌产的纤维素酶均有两个产酶高峰,黄孢原毛平革菌的产纤维素酶高峰发生在第10d和第25d,酶活分别为0.49U/g和0.53U/g,糙皮侧耳的产纤维素酶高峰发生在第5d和第20d,酶活分别为0.1U/g和0.09U/g;两白腐菌产半纤维素降解酶的趋势大致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孢原毛平革菌和糙皮侧耳的产半纤维素酶高峰分别发生在第15d和第10d,半纤维素酶活的最高值分别为5.13U/g和0.77U/g;黄孢原毛平革菌的产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能力均高于糙皮侧耳。白腐菌对木质素的降解一般是发生在次级代谢阶段,刚接入菌种时,白腐菌只能先消耗可溶性有机碳提供自身生长和维持的碳源和能源,还原糖和可溶性有机质的含量下降,随着降解过程的进行,纤维素、半纤维和木质素开始降解,有机质含量也随之下降,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升高。为进一步探讨接种白腐真菌对水葫芦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处理对水葫芦发酵产气的影响,以白腐菌预处理不同时间的产物为材料,在总固体(TS)质量分数为8%、温度为35℃的条件下,研究黄孢原毛平革菌和糙皮侧耳两种白腐菌对水葫芦的降解预处理对水葫芦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黄孢原毛平革菌预处理10d、15d和糙皮侧耳预处理10d、15d的水葫芦的产气能力显着提高,单位TS产气量较对照提高了48.73~75.05%,产气量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均呈显着负相关;白腐菌对水葫芦的降解预处理不能显着提高水葫芦厌氧发酵产沼气中的甲烷含量;由于白腐菌的降解预处理提高了沼气的产量,相应的也提高了甲烷的产量,单位TS甲烷产量较对照提高了30.53%~55.81%。黄孢原毛平革菌或糙皮侧耳处理25d的水葫芦,用于厌氧发酵,单位TS产气量和单位TS甲烷产量反而下降,经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处理25d,水葫芦厌氧发酵的TS产气量和单位TS甲烷产量分别下降了13.31%和21.80%;经糙皮侧耳菌降解处理25d,单位TS产气量和单位TS甲烷产量分别下降了76.55%、77.33%,说明降解周期过长则影响产气量和甲烷产量。综合以上说明,采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和糙皮侧耳这两种白腐菌对水葫芦木质纤维素进行适当时间的降解预处理可以显着提高水葫芦的厌氧发酵效果。

二、白腐真菌发酵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腐真菌发酵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白腐真菌发酵对玉米秸秆纤维降解和绵羊饲喂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 我国秸秆的利用现状
        1.1 我国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现状
        1.2 我国秸秆的种类及分布
        1.3 秸秆资源的饲料化
    2 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组成及营养价值
        2.1 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组成
        2.2 秸秆的营养价值
        2.3 木质素降解措施
    3 白腐真菌简介
        3.1 白腐真菌资源及其营养价值
        3.2 白腐真菌酶系组成
    4 白腐真菌发酵秸秆
        4.1 白腐真菌发酵机制
        4.2 白腐真菌发酵秸秆的研究进展
    5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5.1 目的与意义
        5.2 研究内容
        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白腐真菌发酵对玉米秸秆表面形态结构、营养成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及培养基准备
        1.2 基质准备
        1.3 接种及发酵
        1.4 采样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6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腐真菌发酵对玉米秸秆表面形态结构的影响
        2.2 白腐真菌发酵对玉米秸秆营养成分的影响
        2.3 白腐真菌发酵玉米秸秆对木质纤维素选择性的影响
        2.4 白腐真菌发酵玉米秸秆对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3章 白腐真菌发酵对玉米秸秆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
        1.3 人工瘤胃培养液
        1.4 体外发酵试验
        1.5 气体含量的测定
        1.6 样品的采集和测定
        1.7 计算公式
        1.8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腐真菌发酵玉米秸秆对体外发酵产物的影响
        2.2 白腐真菌发酵玉米秸秆对体外发酵产气量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4章 饲喂L.edodes发酵玉米秸秆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及设计
        1.3 样品采集
        1.4 指标测定
        1.5 数据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 L.edodes发酵玉米秸秆对绵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L.edodes发酵玉米秸秆对绵羊营养消化率的影响
        2.3 L.edodes发酵玉米秸秆对绵羊血液生化的影响
        2.4 L.edodes发酵玉米秸秆对绵羊背最长肌和半膜肌肉品质的影响
        2.5 L.edodes发酵玉米秸秆对绵羊背最长肌和半膜肌My HC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2)白腐真菌降解玉米秸秆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白腐真菌对玉米秸秆处理效果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试验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 lacteus, P. ostreatus和P.cystidiosus对玉米秸秆降解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试验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 lacteus和A. oryzae var. effusus复合处理玉米秸秆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试验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灭菌条件下I. lacteus处理玉米秸秆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试验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白腐真菌处理稻草秸秆饲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稻草秸秆的利用现状
2 稻草秸秆常规处理方法以及普通菌种发酵的不足
    2.1 稻草秸秆的营养成分
    2.2 稻草秸秆常规处理方法
        2.2.1 物理处理法
        2.2.2 化学处理法
        2.2.3 普通微生物发酵处理法
3 白腐真菌发酵稻草秸秆饲料的原理
4 白腐真菌对发酵稻草饲料的影响
    4.1 提高发酵稻草饲料的干物质消化率
    4.2 降低稻草饲料中粗纤维含量
    4.3 提高稻草饲料中粗蛋白含量
5 展望

(4)平菇固态发酵产漆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白腐真菌
        1.1.1 白腐真菌简介
        1.1.2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
        1.1.3 漆酶的结构及特征
        1.1.4 漆酶的应用
    1.2 影响漆酶合成的因素
        1.2.1 不同营养条件对漆酶合成的影响
        1.2.2 不同培养方式及条件对漆酶合成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平菇不同生长阶段漆酶活性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供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1.4 试验试剂配置
        2.1.5 主要仪器
        2.1.6 菌种活化
        2.1.7 平菇栽培过程
        2.1.8 测定方法
        2.1.9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出菇情况
        2.2.2 不同生长阶段基质中漆酶活性
        2.2.3 漆酶同工酶谱
    2.3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固体发酵产漆酶条件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培养基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1.5 菌种活化
        3.1.6 测定方法
        3.1.7 试验方法
        3.1.8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基质对平菇固态发酵生长状态及产漆酶活性的影响
        3.2.2 不同碳源对P7产漆酶活性的影响
        3.2.3 不同氮源对P7产漆酶活性的影响
        3.2.4 不同碳氮比对P7产漆酶活性的影响
        3.2.5 不同金属离子对P7产漆酶活性的影响
        3.2.6 不同芳香族化合物对P7产漆酶活性的影响
    3.3 本章结论
        3.3.1 不同基质对漆酶合成的影响
        3.3.2 碳源、氮源对漆酶合成的影响
        3.3.3 金属离子对漆酶合成的影响
        3.3.4 芳香族化合物对对漆酶合成的影响
第四章 白腐真菌P7酶学性质分析
    4.1 材料与试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培养基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仪器
        4.1.5 试验方法
        4.1.6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温度对平菇P7酶活力的影响
        4.2.2 不同pH对平菇P7酶活力的影响
        4.2.3 不同抑制剂对平菇P7漆酶活性的影响
    4.3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应用价值与前景分析
    5.3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试验研究成果

(5)白腐真菌Inonotus obliquus产生纤维素酶的发酵工艺及木质纤维素糖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生物降解转化木质纤维素的研究现状
        1.1.1 木质纤维素
        1.1.2 木质纤维素的糖化法
        1.1.3 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应用
        1.1.3.1 微生物转化木质纤维素制备丁醇
        1.1.3.2 微生物转化木质纤维素制备乙醇
        1.1.3.3 微生物转化木质纤维素制备木糖醇
    1.2 白腐真菌
        1.2.1 白腐真菌简介
        1.2.2 白腐真菌木质纤维素降解酶
        1.2.2.1 木质素降解酶
        1.2.2.2 纤维素酶
        1.2.2.3 半纤维素酶
    1.3 纤维素酶
        1.3.1 纤维素酶简介
        1.3.2 纤维素酶生产菌株
        1.3.3 纤维素酶的改造
        1.3.4 发酵工艺
        1.3.5 产物分离
    1.4 纤维素酶的应用
        1.4.1 纤维素酶在纸浆和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1.4.2 纤维素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1.4.3 纤维素酶在生物乙醇工业中的应用
        1.4.4 纤维素酶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
        1.4.5 纤维素酶在食品加工工业中的应用
        1.4.6 纤维素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1.5 Inonotus obliquus
        1.5.1 Inonotus obliquus简介
        1.5.2 Inonotus obliquus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1.5.2.1 三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
        1.5.2.2 酚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
        1.5.2.3 多糖及其生物活性
        1.5.3 Inonotus obliquus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应用
    1.6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白腐真菌Inonotus obliquus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菌株
        2.2.4 培养基
    2.3 实验方法
        2.3.1 粗酶液制备
        2.3.2 木质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2.3.3 固体发酵条件优化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碳源对固体发酵I. obliquus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2.4.2 接种量对固体发酵I. obliquus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2.4.3 不同初始pH对固体发酵I. obliquus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2.4.4 水料比对固体发酵I. obliquus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2.4.5 I. obliquus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动态产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白腐真菌Inonotus obliquus粗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菌株
        3.2.4 培养基
    3.3 实验方法
        3.3.1 粗酶液制备
        3.3.2 酶活测定及计算方法
        3.3.3 I. obliquus粗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I. obliquus粗酶液最适反应温度的研究
        3.4.2 I. obliquus粗酶液最适反应pH的研究
        3.4.3 I. obliquus粗酶液热稳定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吐温80对Inonotus obliquus液体发酵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菌株
        4.2.4 木质纤维素材料
        4.2.5 培养基
    4.3 实验方法
        4.3.1 粗酶液制备
        4.3.2 酶活测定及计算方法
        4.3.3 吐温80对液体发酵I. obliquus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影响
        4.3.4 液体发酵过程中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变化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吐温80对液体发酵I. obliquus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影响
        4.4.2 吐温80对I. obliquus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nonotus obliquus粗酶液降解木质纤维素产糖能力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试剂
        5.2.3 菌株
        5.2.4 木质纤维素材料
        5.2.5 培养基
    5.3 实验方法
        5.3.1 粗酶液制备
        5.3.2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5.3.3 I. obliquus粗酶液对稻秆、麦秆原料的糖化作用分析
        5.3.4 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分析
        5.3.5 甘蔗渣理化特性分析
        5.3.6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甘蔗渣化学结构
        5.3.7 X射线衍射光谱(XRD)测定纤维素结晶度
        5.3.8 I. obliquus粗酶液对甘蔗渣的糖化作用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I. obliquus粗酶液对稻秆、麦秆原料的降解产糖能力
        5.4.2 甘蔗渣木质纤维素组分变化
        5.4.3 甘蔗渣化学结构变化
        5.4.4 甘蔗渣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
        5.4.5 I. obliquus粗酶液对甘蔗渣降解产糖能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白腐真菌资源及其在饲料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白腐真菌资源
2 发酵机制
    2. 1 白腐真菌液体发酵
    2. 2 白腐真菌固体发酵
    2. 3 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的作用机制
    2. 4 白腐真菌降解酶系
3 白腐真菌降解效果
4 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的影响因素
5 白腐真菌应用前景
    5. 1 白腐真菌在绵羊饲养方面的应用
    5. 2 白腐真菌在牛饲养方面的应用

(8)白腐真菌菌株的筛选及液体发酵产漆酶条件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1.2 白腐真菌的研究进展
        1.2.1 木质素生物降解理论
        1.2.2 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
    1.3 漆酶的应用现状
        1.3.1 漆酶在农业中的应用
        1.3.2 漆酶在食品中的应用
        1.3.3 漆酶在医药中的应用
        1.3.4 漆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3.5 漆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六株白腐真菌液态发酵产酶研究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1 选购菌种
        2.1.2 培养基及试剂
        2.1.3 溶液配制
        2.1.4 菌株的活化
        2.1.5 三角瓶种子扩增培养
        2.1.6 液体发酵
        2.1.7 活性粗酶液制备
        2.1.8 酶活力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菌株锰过氧化物酶(MnP)活性动态变化
        2.2.2 各菌株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活性动态变化
        2.2.3 各菌株漆酶(Lac)活性动态变化
    2.3 小结
第三章 两株白腐真菌液态发酵产漆酶条件的优化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液体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3.1.4 产漆酶条件优化
        3.1.5 正交优化试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液体培养基成分的优化结果
        3.2.2 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
        3.2.3 多因素正交优化试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发酵罐扩大试验产漆酶条件的优化
    4.1 材料和器材
        4.1.1 菌种
        4.1.2 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发酵罐液态发酵工艺流程
        4.2.2 种子液的制备
        4.2.3 接种及培养参数的设定
        4.2.4 单因素试验方法
        4.2.5 多因素正交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4.3.2 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漆酶的粗提及保存条件初步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粗酶液的制备
        5.1.2 硫酸铵盐析
        5.1.3 pH值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5.1.4 温度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5.1.5 pH值对漆酶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5.1.6 温度对漆酶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5.1.7 温度对粗酶粉保存的影响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硫酸铵盐析结果
        5.2.2 pH值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5.2.3 温度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5.2.4 pH值对漆酶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5.2.5 温度对漆酶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5.2.6 温度对粗酶粉保存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9)降解秸秆的白腐真菌的筛选、优化及混菌发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2 白腐真菌的研究进展
        1.2.1 白腐菌的生物学背景及其木质素降解酶系
    1.3 绿色木霉的生物降解功能
        1.3.1 对纤维素的降解功能
        1.3.2 对几丁质的降解功能
        1.3.3 对木聚糖的降解功能
        1.3.4 对其他物质的降解功能
    1.4 混合菌种发酵稻秆的研究进展
        1.4.1 微生物混合发酵的特点
        1.4.2 微生物混合发酵注意事项
第二章 木质素降解菌-白腐真菌的筛选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培养基
    2.3 主要试剂
    2.4 标准曲线的制作
        2.4.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2.4.2 木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2.5 实验方法
        2.5.1 菌种活化
        2.5.2 液体培养
        2.5.3 发酵
        2.5.4 活性粗酶液制备
        2.5.5 酶活力测定方法
        2.5.6 稻草培养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的测定
        2.5.7 结果计算
    2.6 结果和分析
        2.6.1 葡萄糖标准曲线
        2.6.2 木糖标准曲线
        2.6.3 各菌株在稻草培养基上木质素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2.6.4 稻草培养基纤维素酶与半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
        2.6.5 稻草培养基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的变化
    2.7 结果分析
    2.8 讨论
第三章 白腐真菌产漆酶条件的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C 源、N 源对漆酶分泌的影响结果
        3.2.2 环境条件对漆酶分泌的影响结果
        3.2.3 多因素优化试验
    3.3 结果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白腐真菌发酵秸秆条件的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单因素影响结果分析
        4.3.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4.3.3 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秸秆降解菌二次发酵模式的构建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秸秆降解菌的搭配及混合发酵
        5.2.4 木质素、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5.3 试验设计
    5.4 结果与分析
        5.4.1 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酶活测定
        5.4.2 菌株兼容性试验结果
        5.4.3 秸杆降解菌的混合发酵试验结果
    5.5 讨论
第六章 混菌发酵的干物质消化率评价
    6.1 材料和方法
        6.1.1 发酵饲料
        6.1.2 标准苜蓿草样的设置
        6.1.3 羊粪液的制备
        6.1.4 胃蛋白酶
        6.1.5 体外消化试验操作步骤
        6.1.6 测定指标及方法
    6.2 结果分析
        6.2.1 两级离体消化试验中应用采集的羊粪液多次测定标准苜蓿草样干物质消化率及校正系数
        6.2.2 两级离体消化试验中校正系数
        6.2.3 校正系数 F 的计算公式
        6.2.4 黄孢原毛平革菌和红芝与绿色木霉发酵麦秸和稻草体外 DM 消化率
    6.3 展望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10)白腐真菌对水葫芦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及其对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资助声明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危害
    2 水葫芦概述
        2.1 水葫芦在治理水体污染中研究
        2.2 水葫芦造成的污染问题
        2.3 水葫芦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进展
        2.3.1 厌氧发酵工艺
        2.3.2 混合发酵
        2.3.3 预处理技术
        2.4 水葫芦厌氧发酵利用存在的问题
    3 国内外水葫芦厌氧发酵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3.1 物理方法
        3.2 化学方法
        3.3 生物方法
    4 白腐菌降解木质素纤维研究进展
        4.1 木质纤维素
        4.2 白腐真菌及降解机理
        4.2.1 白腐真菌
        4.2.2 木质素降解酶系的组成及降解机理
        4.2.3 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的应用
    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内容
    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白腐真菌对水葫芦木质纤维素的降解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处理材料
        1.1.2 菌种来源
        1.1.3 培养基
        1.2 试验设计
        1.3 检测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腐菌在水葫芦基质上的生长特征
        2.2 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的变化
        2.3 预处理过程中酶活变化
        2.3.1 木质素酶活随时间变化
        2.3.2 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随时间变化
        2.4 可还原糖随时间的变化
        2.5 有机质和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变化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白腐菌对水葫芦木质素的降解处理对水葫芦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2.1 水葫芦的预处理
        1.2.2 厌氧发酵
        1.3 试验装置
        1.4 检测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液的主要成分及性质变化
        2.1.1 发酵液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变化
        2.1.2 发酵液SCOD含量的变化
        2.2 降解处理对产气特性的影响
        2.2.1 日产气量
        2.2.2 累积产气量
        2.2.3 甲烷含量
        2.2.4 单位TS产气量和单位TS甲烷产量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1 主要结论
    2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白腐真菌发酵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白腐真菌发酵对玉米秸秆纤维降解和绵羊饲喂价值的影响[D]. 赵雪莉. 西南大学, 2020
  • [2]白腐真菌降解玉米秸秆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 左飒飒.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
  • [3]白腐真菌处理稻草秸秆饲料的研究进展[J]. 张仲卿,张爱忠,姜宁.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15)
  • [4]平菇固态发酵产漆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D]. 丁蕾. 安徽科技学院, 2018(05)
  • [5]白腐真菌Inonotus obliquus产生纤维素酶的发酵工艺及木质纤维素糖化研究[D]. 林蒙蒙.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6)
  • [6]利用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促进秸秆饲料化养畜[J]. 曹玉娟,付聪. 饲料与畜牧, 2016(04)
  • [7]白腐真菌资源及其在饲料方面的应用[J]. 王燕云,刁治民,陈克龙. 青海草业, 2014(04)
  • [8]白腐真菌菌株的筛选及液体发酵产漆酶条件的优化研究[D]. 乔梁.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9]降解秸秆的白腐真菌的筛选、优化及混菌发酵研究[D]. 韦丽敏.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5)
  • [10]白腐真菌对水葫芦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及其对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D]. 范晓娟.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白腐菌发酵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