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X1044和MAX485的RS232-RS485转换器

基于MAX1044和MAX485的RS232-RS485转换器

一、基于MAX1044和MAX485的RS232-RS485转换器(论文文献综述)

范开鑫[1](2021)在《压缩袜压缩力检测系统的开发》文中提出医用静脉曲张压缩袜是预防以及治疗静脉曲张类疾病的重要手段,其压缩力的动态检测是一大难题,如何评价检测结果缺少可以统一遵循的标准与规则。国内虽然有医用压缩袜的相关标准,但是对压缩袜的检测规定不够精确,缺少成熟的压缩力检测方法与仪器。快捷准确地检测压缩袜的压缩力利于医用压缩袜产品的开发与评价,同时能够推动私人订制医用压缩袜的发展。为了进行压缩袜的压缩力检测,首先需要精确得到人体腿部不同位置的腿围参数,并且可以根据各个位置的腿围参数将压缩袜拉伸至指定的长度,采集相应的传感器数值,最后将传感器的数值通过拉普拉斯公式变换得到最终需要的压缩力数值。因此,本文基于IAP15W413AS单片机以及VS2010编程软件进行了压缩袜压缩力检测系统的开发,同时,也对拉普拉斯变换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试验验证。首先,本文设计组装了动静夹头组合的多夹头压缩袜夹持装置,通过一套直线轴承导向机构将驱动电机的转动转化为压缩袜夹持装置的直线运动。该夹持装置与压缩袜的接触面光滑,不会损坏压缩袜,同时夹持方法简单易操作,方便压缩袜的安装与拆卸。然后,针对人体腿部不同测量位置的腿围参数不易确定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非均匀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人体腿部实际弯曲形态的方法,根据曲线方程计算得到夹持装置对应位置处的腿围参数。腿围参数经计算得到夹持装置直线运动的具体位置,利用通讯软件控制驱动电机实现压缩袜的拉伸运动。本文设计的压缩袜压缩力检测系统能够在不破坏压缩袜的前提下对压缩袜进行连续动态测量,一次能够测量多个位置的压缩力,并且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压缩袜,操作简单,最终的测量结果为压缩力,直接显示在软件窗口中。本文设计的压缩袜压缩力检测系统属于压缩力的间接测试法,得到的压缩力是压力传感器的拉力值经过拉普拉斯转换公式得到的。在先前的研究中,对于拉普拉斯变换公式都是直接引用,并没有对其原理以及合理性、准确性进行探讨。因此,本文采用气囊式流体压强直接测试法,通过设计试验对所使用的拉普拉斯变换公式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拉普拉斯公式计算得到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这说明本文设计的压缩袜压缩力检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后续的研究中,其精度可继续提高,同时可用于私人订制医疗压缩袜的研究。

张光荣[2](2020)在《摩擦提升机滚筒绳槽磨损度检测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摩擦式提升机是矿山生产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提升装备,为确保安全提升,理论上要求每根钢丝绳上的张力大小一致,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实际上较难实现,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绳槽深度或磨损度不一致带来的窜绳等现象,造成钢丝绳张力不一致,张力不一致容易使钢丝绳的寿命或内部断丝不一样,从而影响整组钢丝绳的寿命,给煤矿带来经济损失。如果能够研究一种检测方法或设备对绳槽深度进行实时检测、分析每个绳槽的深度或磨损度以及变化量,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磨损度过大带来的一些安全事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上述情况,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调研现有技术,设计了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绳槽深度数据变化检测仪。由于提升机滚筒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不便于接触测量,本文采用高精度、微距离的基于三角测距原理的激光位移传感器作为数据检测手段进行非接触测量;采用高分辨率、转换速度较快、精度较好的A/D转换电路对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输出数据进行数字转换,用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并由DWIN液晶屏以滚筒绳槽模拟状态图的形式将各个绳槽的数据变化同时显示出来;通过对均值滤波、高斯滤波、中值滤波的分析,设计了一种改进的中值滤波方法,采用改进的中值滤波去除干扰数据,提高了采集后的数据精度,能较好的分析滚筒绳槽的磨损度。对上面设计的检测仪进行了试验电路调试和数据分析,检测仪反应灵敏、精度较好,能够测出绳槽的微小变化,满足本论文的设计要求,可以在现场进行工业试用,仪器工作稳定,性能可靠。

徐正伟[3](2019)在《一体化核酸检测工作站核酸提取子系统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核酸检测成为进行病原菌微生物检测、物种鉴定、物种起源、多样性评估及其亲缘关系等常用研究手段之一,在人类临床疾病诊断、法医鉴定、环境微生物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大规模传染性疾病快速检测的需求,在总结国内外先进检测设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旨在研发出一款高性价比、准确、快速、多样本多位点核酸检测工作站。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核酸检测工作站的总体设计方案,根据模块化设计原则,将工作站分为核酸提取子系统、PCR扩增系统和荧光检测系统三大模块。本文主要完成核酸检测工作站中核酸提取子系统模块的设计,并针对系统中微量液体处理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根据工作站总体设计方案,确定系统采用基于RS-485总线的多机通讯控制方案。构建了核酸提取子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在硬件方面,对各模块进行主要元器件选型、设计电路原理图和PCB图,根据模块功能设计出主控板、直流电机驱动板、步进电机驱动板、温控板、枪针检测板和液位检测板,并完成电路板的静态和动态测试;在软件方面,完成人机交互界面、通讯协议制定、通讯端口设置调试模块、参数设置调试优化模块的上位机软件设计,按照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完成核酸提取主控模块、微量液体处理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枪针检测模块和液位检测模块的下位机软件设计。针对微量液体处理的关键技术,采用了空气置换的移液方式,设计了基于密封圈式的移液装置,通过研究枪针入液深度和移液速度控制方案,解决了移液过程中“挂珠”现象,实现了移液过程中低粘附和高精度的要求。在系统技术参数验证方面,核酸提取子系统的原理样机搭建完成,并通过软硬件系统调试,确定了通过测量重力的方法来测定移液装置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分析了入液深度、移液速度、移液方案对于移液精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参数优化,随后进行移液装置的标定,最终完成对优化后方案的移液准确度和移液精确度的实验验证。

付煜辉[4](2018)在《智能IC电能表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电能表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效率的需要,新一代智能化的智能电表渐渐成为了国家进行科学用电管理的最基本手段。因此需要开发出多功能的电能表来实现电能计量及检测智能化,因而对智能电表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设计具有十分重大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文首先介绍了现阶段电能表的发展趋势,指出了传统电能表的缺陷所在,功能简单,精度等级差,不能自动抄表,无法满足人们对电能表的需求;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电子式电能表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发展趋势。智能电能表有如下的优势:高精度,高可靠性,能远程自动抄表等。智能电能表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完成各种复杂环境的计量并实现智能化管理。随后介绍了电能计量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基于TDK6521专用计量IC开发设计的电能表,详细讲述了电能表的硬件电路设计和系统软件的设计过程。最后通过电能表制造厂家所提供的设备对所设计的电能表进行验证,确保设计的电能表的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基于TERIDIAN公司的71M6521芯片所研发的这款单相电子电能表是采用先进微电子技术及SMT生产工艺制造的产品,性能指标按照IEC62052-11:2003和IEC62053-21:2003中1级、2级静止式有功进行设计。本款电能表对电压为220V/230V,频率为50 Hz/60Hz的单相交流电能进行计量,并具有防窃电、反向电量计入正向、显示翻屏、低功耗显示、RS485通信、红外通信等功能,是一种改变传统用电方式,提高用电管理水平的比较理想的智能电能表。本款电能表的最大的优势在:高可靠性和低成本,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为企业创造高额的价值。

李龙,彭彦昆,李永玉[5](2018)在《苹果内外品质在线无损检测分级系统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表明目前苹果品质检测分级机械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以及不能兼顾内外品质的缺点。苹果的内部品质和外部品质都是决定苹果价值的关键因素,故该研究根据静态条件下的试验分析,设计了苹果内外品质在线无损检测分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哑铃式滚子、机器视觉外观品质检测系统模块、近红外内部品质检测系统模块、分级模块以及控制系统组成。在机器视觉外部品质检测模块设计中,为了增大苹果有碰伤部位和无碰伤部位之间的对比度,通过采集有碰伤部位和无碰伤部位的反射率光谱,确定在730 nm处两者的反射率差异最大,并以此选用波长为730 nm的红色LED光源作为机器视觉模块的光源。为获得苹果整个表面信息,苹果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完成自转,并利用算法将单个苹果3个运动状态下的图像进行提取和合成,随后对图像进行高斯滤波,大津法二值化以及轮廓提取处理,当该苹果判断为有碰伤时,直接发送剔除指令,当判断为无碰伤,对轮廓提取后图像进行圆拟合处理,并利用拟合圆直径得到该苹果的大小。近红外内部品质检测系统模块设计中,对比2种近红外检测结构,并以试验确定了将探头和光源布置在下的设计方式。最终,通过试验验证得到了系统的在线检测性能,系统对于苹果有无碰伤检测总体正确率为94%,大小检测的相关系数为0.964 6,均方根误差为2.28 1 mm,苹果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所建立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50 8,校正集均方根误差为0.342 6%,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49 2,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0.448 7%。单个苹果的检测时间为0.71 s。整机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适用于农户和中小型企业。

唐凡森[6](2016)在《凹版印刷机热风型干燥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凹版印刷机的干燥系统是整台机器中能量消耗和毒害气体的主要源头。因此,凹印机干燥系统的控制装置格外重要,其作用是要在防爆的前提下,控制干燥箱内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印品实现充分干燥并且溶剂残留量不超标,同时控制工作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以减轻对工人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传统的控制模式中,需要通过人工手动调节热源加热档位、加热时间、风机转速、风门大小的方式来实现对干燥过程的控制,存在效率低下、响应速度缓慢,并且严重依赖于工人的经验丰富程度的问题。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的“数控新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一期)”项目的支持下,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热风型干燥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该装置由下位机控制模块、下位机通信模块和上位机控制软件组成。下位机控制模块是整个装置中的核心模块,通过对热风温度、风压、风门位置等各类信号的采集,经由模糊PI[)等相应的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输出对应的状态显示和控制命令,实现对干燥过程的智能控制。下位机通信模块则是此装置的连接模块,一方面控制模块的程序下载由通信模块完成,另一方面通信模块将多个下位机组成网络并通过RS-485总线和光纤传输媒质与上位机进行远程通信,实现干燥过程的数据上传、接收上位机的参数调整及其他指令。本装置在实现凹印机各色组单元干燥过程的智能控制的同时,依旧兼容了工人现场观察和干预的现实需求,并可以通过上位机远程、实时监控各色组单元干燥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并加以控制,具有较大的工业实用价值。

郁奕飞[7](2015)在《多路镍氢电池充放电循环检测系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多路镍氢电池充放电循环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电池生产厂家生产后抽取的样品进行检测,用以确保整批产品的质量。该系统还可以用在电池研发阶段,给电池生产厂家提供可靠的充放电数据,为电池生产中投料、电解液配置等工作提供帮助。系统由上位机,下位机主板和下位机子板共同组成。下位机子板负责每一路的充放电精密控制,对电压电流值的采集。下位机主板负责将每块子板的数据汇总且存储到FLASH上,并将实时数据显示到液晶屏上,最后将数据打包后通过串口发送到上位机。上位机软件系统是基于MFC研发的,数据传输基于RS232通信协议标准,对得到的数据进行解包处理,取出每一路的数据。并通过MFC的函数实现上下位机系统的通信、绘制充放电曲线、存储实时数据和对下位机的控制四个主要功能。系统特点是能够对工业生产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镍氢电池做精密的检测。能够将检测信息在上位机和下位机同时存储,确保掉电时能够及时的保存数据。也能够将检测信息中的电流值实时显示在编辑框中,并将采样电压值绘成曲线,以方便生产人员查看。还能够在所有检测结束后,通过系统的配套软件查看整个检测过程中的所有数据,以便用于后续的生产分析。在检测过程中,每一路的电池检测都是相对独立的,一路有故障不影响其他几路的正常工作。即使在脱离上位机的情况下,系统也能正常工作,所有信息都在下位机的液晶屏上显示。经实验测试证明,系统能够按照国家标准检测镍氢电池,运行正常稳定。能够实现对电池充放电曲线的绘制和对检测参数的存储,对电流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对镍氢电池电压检测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

刘家彤[8](2014)在《膜式燃气表误差的快速检定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天然气在全世界范围内应用的普及,膜式燃气表的需求和产量呈较快增长之势。因此,在保证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燃气表的检定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膜式燃气表检定装置设计不容忽视的问题。但就目前的检定状况来看,我国的膜式燃气表检定效率有待提高,其中小流量点检定耗时长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结合膜式燃气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以双计时法和当量回转体积测量原理为基础的基于音速喷嘴的膜式燃气表的快速检定技术。在现有标准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膜式燃气表示值误差快速检定的自动控制系统,缩短了小流量点的检定时间,提高了膜式燃气表检定的效率。快速检定装置以工控机为核心,根据系统检定过程中对压力、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检测要求,控制外部数据采集模块ADAM-4117对模拟量进行采集;利用控制模块ADAM-4055对音速喷嘴等硬件设备进行启停控制;设计了基于ARM Cortex-M3微处理器的膜式燃气表的光电检测传感器和光纤检测传感器两路脉冲输出信号采集处理模块。在VC++编程环境下编写上位机软件,实现了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控制、数据库访问与管理等功能,并通过对膜式燃气表回转体积和示值误差的计算,对被检表进行合格评定。实验和现场使用结果表明,整个检定系统明显缩短了最小流量点的检测耗时,实现膜式燃气表示值误差的快速检定,具有高检测精度、高可靠性和高自动化的特点。

李博[9](2014)在《一种新型瓦斯气体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设计了一种新型瓦斯气体无线监测系统;基于ARM微处理器进行单光源双滤光片交替斩波控制和光电传感采样,基于GSM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RS485接口总线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以及与上位机的高速连接;软件设计中选用了EOS uC/OS-II操作系统并基于Keil C编程实现了监测程序;实验表明,系统的平均监测精度均在95%以上,无线数据传输平均响应时间小于3s,能够很好地满足瓦斯气体的高精度快速远程监控需求。

陈旻东[10](2013)在《基于单片机的光伏阵列检测系统》文中研究表明在世界能源短缺的大环境下,光伏能源作为一种潜力大,清洁无公害的绿色能源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近年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许多的光伏发电站,我国也在各省建立了规模大小不一的光伏或风光互补电站。在大中型的光伏并网发电阵列系统中,由于光伏组串较多,输出线也比较多,需要光伏汇流箱将多条输出电流线汇成一条总线输入至逆变器中;同时为了实时监测光伏电池板的工作状况,每个支路都设有直流电流检测单元。直流霍尔元件由于具有体积小巧,设计外围电路简单的优点,一直是光伏电流检测的主流设计方案之一。但是,霍尔元件电路在应用中存在诸如成本偏高,易受电磁干扰且存在磁滞效应的问题。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一套以检测电阻—隔离光耦—高性能运放构成的检测单元来代替霍尔元件的设计方案。通过实际搭建测试电路板并通过软件优化,在不影响精度(甚至提高检测精度)的前提下,解决霍尔元件方案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探讨并实现检测数据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远距离传输问题。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阐述检测电阻方案较于霍尔元件的优点,并提出一套兼顾低成本与高精度的光伏电流检测方案。该方案通过选择锰镍铜合金电阻作为采样电阻,解决了霍尔元件易受电磁干扰,存在磁滞效应,且成本偏高的问题;为了兼顾晶硅电池板组件和薄膜电池板组件不同的接地要求,也为了安全隔离高低压信号,同时防范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时产生的瞬间高电压,引入了线性光耦隔离电路,解决了高低压隔离和安全问题;利用高性能运算放大器构建差分放大电路,将差分输出信号转化为单端输出信号,节省了ADC资源。2.讨论电流检测电路在外部电磁干扰环境下的输出情况,并针对硬件难以去除的毛刺干扰,提出一套软件优化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多次采样,对比识别可能存在的毛刺干扰并进行中间值筛选,从而提取出真正的电流信号。3.为了完善整块系统检测板,设计了一套电压检测电路,兼顾了接地系统与非接地系统。4.为了进行与主控电脑的通信,设计了地址调节,波特率调节开关,并设计了在长距离传输条件下物理通信协议(RS485)与软件协议(modbus)。

二、基于MAX1044和MAX485的RS232-RS485转换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MAX1044和MAX485的RS232-RS485转换器(论文提纲范文)

(1)压缩袜压缩力检测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压缩袜压缩力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2.1 压缩袜压缩力检测系统机械设计
        2.1.1 压缩袜夹持装置
        2.1.2 压缩袜拉伸驱动装置
    2.2 压缩袜压缩力检测数据采集及运动控制系统硬件选型与设计
        2.2.1 下位单片机通讯设计
        2.2.2 压缩袜拉力检测传感器
        2.2.3 压力传感器AD转换芯片
        2.2.4 单片机选型及管脚分配
        2.2.5 系统供电电源的选择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压缩袜压缩力检测系统软件开发
    3.1 上下位机通讯协议
    3.2 下位单片机软件设计
        3.2.1 Keil软件操作流程
        3.2.2 压力传感器AD值的标度变换
        3.2.3 步进电机的运动控制
    3.3 上位机串口通讯软件开发
    3.4 动夹头运动控制
        3.4.1 B样条曲线拟合
        3.4.2 动夹头的位移量
    3.5 压缩袜压缩力检测上位机控制软件开发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压缩袜压缩力检测验证方案
    4.1 基于拉普拉斯公式的理论数学模型
    4.2 基于拉普拉斯方程的研究及其公式推导
    4.3 压缩力计算公式验证试验的设计
        4.3.1 气囊式压强传感器制备
        4.3.2 气囊式压缩力传感器标定
    4.4 气囊传感器验证拉普拉斯公式试验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摩擦提升机滚筒绳槽磨损度检测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发展概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
2 数据检测的方案选型与设计分析
    2.1 滚筒绳槽检测设计要求
    2.2 方案选型
    2.3 整体设计方案
    2.4 滤波算法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数据检测的硬件电路设计
    3.1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3.2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3.3 A/D转换原理及电路设计
    3.4 数据显示电路的设计
    3.5 电源电路的设计
    3.6 复位存储电路的设计
    3.7 参数设置电路的设计
    3.8 通信电路的设计
    3.9 本章小结
4 数据检测的软件设计
    4.1 总体设计方案
    4.2 激光位移传感器检测程序设计
    4.3 显示程序的设计
    4.4 复位存储程序的设计
    4.5 调零及报警值程序的设计
    4.6 通信程序的设计
    4.7 本章小结
5 数据采集仪器调试与结果分析
    5.1 仪器调试
    5.2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一体化核酸检测工作站核酸提取子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核酸检测工作站发展现状
        1.2.2 国内核酸检测工作站发展现状
        1.2.3 现阶段主要存在问题
    1.3 工作站关键技术介绍
        1.3.1 微量液体处理技术
        1.3.2 快速降温技术
        1.3.3 荧光检测技术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2.1.1 系统的功能需求
        2.1.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3 核酸提取子系统的工作流程
    2.2 多机通讯控制方案
        2.2.1 总线通讯方式选择
        2.2.2 多机通讯方案设计
    2.3 微量液体处理模块方案设计
        2.3.1 移液模块设计要求
        2.3.2 移液方式的选择
        2.3.3 移液模块结构方案设计
        2.3.4 移液模块运动控制方案设计
        2.3.5 移液技巧和移液模式方案设计
        2.3.6 机械臂模块方案设计
        2.3.7 抓取模块方案设计
    2.4 系统其它功能模块设计
        2.4.1 温控模块方案设计
        2.4.2 枪针检测模块方案设计
        2.4.3 液位检测模块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3.1 核酸提取主控模块的设计
        3.1.1 总体方案设计
        3.1.2 控制系统微处理器选型
        3.1.3 通信模块设计
        3.1.4 信号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3.2 移液模块硬件设计
        3.2.1 总体方案分析
        3.2.2 驱动方式的选择
        3.2.3 电机驱动器选择
        3.2.4 硬件电路设计
    3.3 机械臂模块硬件设计
        3.3.1 机械臂的设计要求
        3.3.2 机械臂的驱动方式
        3.3.3 机械臂的传动结构
    3.4 抓取模块硬件设计
        3.4.1 抓取装置结构设计
        3.4.2 驱动方式的选择
        3.4.3 硬件电路设计
    3.5 其它功能模块的设计
        3.5.1 温控模块设计
        3.5.2 枪针检测模块设计
        3.5.3 液位检测模块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核酸提取子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4.2 多机通讯软件设计
    4.3 PC机软件设计
        4.3.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3.2 通讯协议制定
        4.3.3 通讯端口设置调试模块
        4.3.4 参数设置调试优化模块
        4.3.5 参数设置流程
    4.4 核酸提取模块软件设计
        4.4.1 核酸提取主控模块
        4.4.2 微量液体处理模块
        4.4.3 温度控制模块
        4.4.4 枪针检测模块
        4.4.5 液位检测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实验与优化
    5.1 移液装置测试方法
        5.1.1 移液体积测量方法
        5.1.2 检测平台选择
        5.1.3 检测平台校正
    5.2 移液装置移液精度优化实验
        5.2.1 入液深度优化实验
        5.2.2 移液速度优化实验
        5.2.3 移液方案优化实验
        5.2.4 本次实验小结
    5.3 移液装置标定曲线
    5.4 移液准确度和精度验证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智能IC电能表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电能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3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电能计量原理及实现方法
    2.1 电能表电能测量的基本方法
        2.1.1 感应式电能表电量的计量
        2.1.2 电子式电能表电量的计量
    2.2 SOC技术介绍
    2.3 TDK71M6521芯片介绍
        2.3.1 71M6521芯片的主要特征
        2.3.2 71M6521芯片模拟前端(AFE)
        2.3.3 71M6521芯片数字计算引擎(CE)
        2.3.4 71M6521芯片80515MPU内核
        2.3.5 71M6521芯片电能计量原理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3.1 电压采样电路
    3.2 电流采样电路
    3.3 电源供电电路
    3.4 掉电存数电路
    3.5 液晶显示电路
    3.6 按键检测电路
    3.7 开盖检测电路
    3.8 LED指示电路
    3.9 RS-485通信方式介绍
        3.9.1 MAX485芯片简介
        3.9.2 MAX485芯片引脚功能介绍
        3.9.3 MAX485芯片功能及实例
    3.10 RS485通信接口电路
        3.10.1 TVS二极管的选择
        3.10.2 热敏电阻PTC的选择
        3.10.3 驱动电阻R34、R30、R32参数的选型
        3.10.4 偏置电阻R33、R46、R38参数的选型
        3.10.5 R52、R53的选型
        3.10.6 光耦合参数的选择
第4章 软件编程
    4.1 主程序功能实现与设计
    4.2 软件初始化的实现
        4.2.1 初始化特殊功能寄存器相关程序及其功能的介绍
        4.2.2 主系统所有寄存器和外设初始化
        4.2.3 部分SFR重复初始化设计
    4.3 液晶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4.4 电源的管理
    4.5 中断系统的相关设计
    4.6 电能表校表设计
    4.7 电能表通信设计
        4.7.1 数据接收部分
        4.7.2 接收函数模块
        4.7.3 命令执行部分
        4.7.4 执行函数模块
        4.7.5 数据发送模块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总结
    5.1 印制板调试
    5.2 RS485通信调试
    5.3 瞬时量准确度
    5.4 电能计量准确度
    5.5 研究的创新所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主程序设计的关键语句
附录B 通信模块设计的关键语句

(6)凹版印刷机热风型干燥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
        1.2.1 凹印机的干燥形式
        1.2.2 热风型干燥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参数
        1.2.3 凹印机干燥系统的研究方向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2.1 引言
    2.2 装置的总体架构
    2.3 控制模块设计方案
        2.3.1 主要电路的功能简述及设计理念
        2.3.2 控制逻辑与算法选择
    2.4 通信模块设计方案
    2.5 软件设计方案
        2.5.1 开发环境及编程语言
        2.5.2 软件功能模块简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控制模块的硬件、算法设计与软件实现
    3.1 引言
    3.2 控制模块的硬件设计
        3.2.1 信号调理电路
        3.2.2 A/D转换器
        3.2.3 主控核心及其外围电路
        3.2.4 人机交互核心及其外围电路
        3.2.5 D/A转换器
        3.2.6 信号输出电路
        3.2.7 辅助电源模块
    3.3 热风温度控制的算法设计
    3.4 控制模块的软件实现
        3.4.1 可燃气体浓度控制的软件实现
        3.4.2 热风温度控制的软件实现
        3.4.3 现场监控和操作的软件实现
        3.4.4 控制模块软件整体运行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
    4.1 引言
    4.2 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
        4.2.1 单片机程序下载电路
        4.2.2 RS-485总线通信电路
        4.2.3 光电转换模块电路
        4.2.4 通信速率上限
    4.3 通信模块的软件实现
        4.3.1 通信协议
        4.3.2 通信模块的软件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测试
    5.1 实验测试环境
    5.2 装置有效性测试
        5.2.1 信号采样测试
        5.2.2 信号输出测试
        5.2.3 数码管显示和按键输入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多路镍氢电池充放电循环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镍氢电池的主要特性及参数
        1.2.1 各类蓄电池的比较及镍氢电池的主要特性
        1.2.2 镍氢电池的主要参数
    1.3 镍氢电池充放电循环检测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现状
        1.4.2 国内现状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指标
    1.6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2.1 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2.1.1 镍氢电池组
        2.1.2 镍氢电池采样监测模块
        2.1.3 镍氢电池充电和放电控制模块
        2.1.4 系统通信模块
        2.1.5 人机交互方式
    2.2 系统异常诊断和保护措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的整体设计方案
    3.2 微控制器的简介
    3.3 硬件模块简介
        3.3.1 电流采样模块
        3.3.2 电压采样模块
        3.3.3 恒流源控制模块
        3.3.4 RS485通信模块
        3.3.5 RS232通信模块
        3.3.6 数据存储模块
        3.3.7 温度采样模块
        3.3.8 液晶显示模块
    3.4 系统电源供电设计
    3.5 系统主板与系统子板的连接与固定
    3.6 硬件系统总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整体设计方案
    4.2 下位机软件系统
        4.2.1 下位机软件开发环境
        4.2.2 下位机主板软件系统
        4.2.3 下位机子板软件系统
        4.2.4 下位机通信协议
    4.3 上位机软件系统
        4.3.1 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4.3.2 上位机软件界面设计
        4.3.3 上下位机通信协议
    4.4 总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系统硬件各模块展示及调试
    5.2 测试结果及分析
        5.2.1 系统电流精度测试
        5.2.2 系统电压精度测试
        5.2.3 系统运行测试
    5.3 系统异常测试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8)膜式燃气表误差的快速检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图和附表清单
1 绪论
    1.1 引言
    1.2 膜式燃气表及其检定的现状
        1.2.1 膜式燃气表发展现状
        1.2.2 膜式燃气表检定现状
    1.3 膜式燃气表原理及其示值误差检定装置
        1.3.1 膜式燃气表工作原理
        1.3.2 膜式燃气表示值误差检定装置及方法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1.5 本章小结
2 整体方案设计
    2.1 最小流量点检定方案设计
        2.1.1 回转体积计算原理
        2.1.2 回转体积检测传感器选取
    2.2 检定装置概述
        2.2.1 检定装置选取
        2.2.2 检定方法及判定
    2.3 系统总体结构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3.2 数据采集部分
    3.3 外部脉冲采集与处理部分
        3.3.1 读数机构
        3.3.2 控制核心
        3.3.3 外部光电信号转换模块
        3.3.4 通讯模块
        3.3.5 电源模块
    3.4 控制模块
    3.5 本章小结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4.2 上位机软件设计方案
        4.2.1 检定信息录入
        4.2.2 硬件设备控制模块
        4.2.3 数据采集模块
        4.2.4 数据库访问
    4.3 下位机软件设计
        4.3.1 传感器脉冲信号采集
        4.3.2 串口通讯
    4.4 本章小结
5 实验数据处理与误差
    5.1 实验数据处理
        5.1.1 气体流量计算
        5.1.2 湿度修正后的气体流量计算
        5.1.3 每个流量点的重复性
    5.2 实验结果
    5.3 不确定度分析
        5.3.1 检定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
        5.3.2 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下位机硬件电路
附录 B 快速检定装置实物图
附录 C 部分检测控制系统实物图
作者简介

(9)一种新型瓦斯气体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2 硬件设计
    2.1 GSM无线电路设计
    2.2 RS485接口设计
    2.3 键盘及LCD显示电路设计
3 监测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
    3.1 操作系统选型与移植
    3.2 监测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4 实验分析
5 结论

(10)基于单片机的光伏阵列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伏产业的背景
    1.2 光伏发电系统及汇流箱概述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主控电路的设计
    2.1 微控芯片(MCU)的选择和概述
    2.2 主控单元硬件设计
    2.3 主控单元软件设计
        2.3.1 M0516 资源概述
        2.3.2 M0516 主程序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检测电路的设计
    3.1 元器件的选择和概述
    3.2 电流检测电路的硬件设计
    3.3 电流检测软件的设计
    3.4 电压检测电路的硬件设计
    3.5 电压检测电路的软件设计
    3.6 实测结果分析
        3.6.1 电流检测电路测试
        3.6.2 电压检测电路测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辅助功能的设计
    4.1 通信功能的设计
        4.1.1 物理通信协议和元器件的选择
        4.1.2 通信电路的硬件设计
        4.1.3 通信电路的软件设计
    4.2 数显电路的设计
    4.3 电源电路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功能测试
    5.1 系统的软件环境
    5.2 电流检测功能
    5.3 电压检测功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基于MAX1044和MAX485的RS232-RS485转换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压缩袜压缩力检测系统的开发[D]. 范开鑫.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2]摩擦提升机滚筒绳槽磨损度检测技术应用研究[D]. 张光荣.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一体化核酸检测工作站核酸提取子系统研制[D]. 徐正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4]智能IC电能表研究与设计[D]. 付煜辉. 湖南大学, 2018(02)
  • [5]苹果内外品质在线无损检测分级系统设计与试验[J]. 李龙,彭彦昆,李永玉.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9)
  • [6]凹版印刷机热风型干燥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设计[D]. 唐凡森. 浙江大学, 2016(07)
  • [7]多路镍氢电池充放电循环检测系统[D]. 郁奕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04)
  • [8]膜式燃气表误差的快速检定技术研究[D]. 刘家彤. 中国计量学院, 2014(02)
  • [9]一种新型瓦斯气体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J]. 李博.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4(04)
  • [10]基于单片机的光伏阵列检测系统[D]. 陈旻东.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基于MAX1044和MAX485的RS232-RS485转换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