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住宅设计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住宅设计的几点思考

一、对当前住宅设计的几点想法(论文文献综述)

从政[1](2014)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共设施规划作为当前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化政府公共职能、提升新城品质、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等深远意义,也是实现规划政策、体现社会公平和人文关怀的重要参照因素。秦汉新城作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其居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已凸显出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社会福利等公益性公共设施需求数量和档次不断提升的现实需求,同时对各种商业服务业设施的需求也逐年增多,寻找适合秦汉新城公共设施配置与布局的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也对秦汉新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的研究为例,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第一章,主要对此次研究的意义与思路、研究方法等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相关课题和研究动态做了梳理与总结,对本文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为文章的第二章,对我国城市现有的公共设施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基于相关规范下的指标研究和基于服务圈理论下的布局研究,对比总结了公共设施现状指标与布局的共同点和差异,为秦汉新城公共设施的布局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三章,通过多种计算方式,得出秦汉新城建设用地规模和远期总人口数,并根据用地性质分异和居住单元布局进行人口分布引导,为后期秦汉新城不同公共设施分级配置指标计算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为文章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这部分首先研究了秦汉新城公共设施配套的现状,总结了现状的不足并对其进行评价,之后又分别对公益性和非公益性两类设施的规划目标,指标配置和用地布局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数学、案例对比、实地调研等相关方法计算出不同公共设施的千人指标,服务半径等重要因子,同时也对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及实施提出具体引导和相关策略。最后,结合前面五章节分析判断,得出本次研究的结论与展望,并提出了以下的创新点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其一:针对我国当前城市新区公共设施布置内容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公共设施所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归纳,并提出了四种服务圈层的布局模式。其二:对秦汉新城公益性和非公益性设施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包括对秦汉新城的人口分布进行详尽的计算。并提出通过管理单元来配置和布局公共设施。其三:运用数学的方法、对比研究的方法等综合计算出有关公益性设施如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的千人指标,大大的增强了可操作性与准确性。此次研究对公益性和非公益性两类公共设施从配置项目、指标演算到最后布局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有助于对当前新城公共设施布局的深入了解,同时,也期望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可以为相关规划编制部门提供参考与依据。

刘志峰[2](2011)在《依托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切实提高住宅品质》文中认为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当前和

胡楠,李辉[3](2010)在《浅析楼房独院式建筑设计》文中指出本文介绍楼房独院式建筑设计,以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人居环境、空间、文化、效益四项原则设计,以高品位、现代化居住社区为定位,对当代住宅设计作一些尝试与回顾。

林裕正[4](2010)在《有关低层独院式的浅讨》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对低层住宅的独院式的设计,独院式一般用于在城市或郊区较多。低层独院式早已成为住宅的重点,随着时代迅速的发展。在设计时必须考虑低层高密度的可能性,以节约用地。

周阳[5](2010)在《闻喜县桃园街城市改造开发项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国力强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市日新月异,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中小城镇却仍处于落后状态。近年随着“城乡一体化”、“城镇化”概念的提出,为我国中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带来契机。闻喜县桃园街位于闻喜县县城西南,连接城市中心西湖公园与城西大街,具备绝对的区位优势和极高的商业开发价值,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而又年久失修,因此,对桃园街进行城市改造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桃园街的城市改造开发项目,不仅在于改善现阶段居住状况、满足居民轻松、便利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其意义更在于带动闻喜县城镇化发展,并为其注入新活力,开辟新空间,树立新形象,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各方面需求。本文首先对闻喜县的背景资料进行分析,以桃园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现场调研和资料、文献的搜集。鉴于城市改造性质的特殊性,文中对国外的城市改造运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总结经验教训,对闻喜县城市整体环境下的城镇化发展趋势、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人口规模增长变化、城市用地现状以及商业、居住发展状况等进行多方位深入分析,为桃园街城市改造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通过分析,将桃园街的改造开发项目定位为闻喜县现代化、宜居的住宅小区和商业中心的综合建设,提出规划理念、目标等方面内容,并对其进行规划设计。桃园街街区的规划设计根据桃园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街区的破旧建筑进行拆除,整体新建的改造方式,以整体性、生态可持续性、以人为本、特色开发为原则,以改善街区环境、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体现城市风貌与魅力为目标,并依据国家相关规范,确定了街区“一轴、三片、三区”的规划结构,对建筑形式、道路交通系统、绿地系统、街道外部空间环境、竖向设计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旨在打造一个高品位、现代化、有特色的街区。居住作为桃园街改造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直接体现着城市的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国内优秀居住小区设计案例的借鉴,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从小区空间布局、道路、绿化、户型设计等方面着手,完成规划设计,力求创建一个高品质、现代化、舒适的居住小区,满足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需要。

李泽健[6](2009)在《浅析低层独院式建筑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低层住宅是指l~3层的住宅,一般居住密度与土地使用率低,多用于城市郊区。低层住宅作为住宅一种重要的形式,近年在我国也有较大发展,尤其在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更为迅速,但是在设计时应考虑低层高密度的可能性,以节约用地。主要对低层独院式住宅建筑进行设计分析。

陈曦[7](2008)在《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贷款的政策性保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低收入居民(占城市总人口的60%)的住房问题是目前住房保障体系要解决的重点,这部分人群通常被称为“夹心层”既不在廉租房的保障范围内,而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的保障力度有限,只能解决少数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时中低收入者购房贷款也存在困难由于中低收入者经济抗风险能力差、贷款风险高且随着近年住房消费市场的不稳定,银行逐渐收紧的信贷措施就使得购房贷款成为难题。尽管现有的担保制度和保险制度都对分散银行贷款风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两种模式由于是商业性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到信贷市场的稳定性等都不适合为中低收入阶层贷款提供信用保证和升级。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对于这部分人群的贷款担保应该需要政策性地引导所以建议引入政策性的住房贷款保险制度,完善我国的住房贷款保险体系。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住房贷款的担保或保险体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化解住宅抵押贷款风险的过程中美国、日本的住宅担保制度中主要是采用商业性和政策性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前者主要服务中、高收入人群,后者服务中低收入人群,保险的体系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且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从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可以发现美国虽然保险市场较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在次贷危机中难以幸免遇难,所以其缺点也是要引起重视的。主体部分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和日本的政策性的担保体系、国家现有的担保和保险现状以及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对中低收入者购房贷款引入政策性保险进行具体的分析,包括对主体关系、组织架构、经营和险种等都进行了设计和研究。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在保险内容上最大不同表现在险种方面,不同的险种防范不同的风险,所以本文根据前文分析详细设计了政策性保险的四大险种,还对保险定价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后本文对引入政策性保险存在的问题和配套机制进行了分析和建议,希望通过优化保障措施来营造较好的氛围,为政策性保险奠定基础。

于江[8](2006)在《我国城市边缘区住宅设计浅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扩展和乡村城镇化的重合交叉地带,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城市边缘区的住宅建设在得到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住宅设计水平滞后、土地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住宅舒适性和适应性差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探究。本文以住宅设计在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趋势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国内外城市边缘区住宅设计现状出发,研究了城市边缘区住宅相关理论,分析了现阶段城市边缘区常见的五种住宅类型,进而总结出城市边缘区住宅设计的原则及体系,并预测出我国未来多元化的城市边缘区住宅设计类型,展望了城市边缘区住宅的发展趋势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李蕾[9](2006)在《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 ——现代本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从自然观、文化观以及城市观的角度对现代本土建筑进行全面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一种基于本土意义的现代建筑理论,特别是建构本土理论的现代人文模式,以寻求对现代本土建筑的性质、意义及发展方向的进行根本性阐释,并从哲学大众批判的角度分析了“本土精神”现代社会学意义及在当代全球语境中的特征。 以文明的本土性这一宏观背景为前提,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现代本土建筑的理论体系与设计实践进行阐述和分析: 上篇“理论基础与历史轨迹”包括第1、2章。第1章“本土建筑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地理差异与地区文明的角度,对本土建筑作为特殊的人类人文景观进行探讨,包括建筑本土性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与同类概念之间的辨析,论述由相关学科(建筑地区学、建筑比较学、人文地理学、现象学存在论)所建立起的本土建筑的立论背景。并进一步对本论文的“本土性”进行时空特征的分析,确立了本土建筑研究的两个视角:建筑单体观与建筑人居观。第2章“本土建筑的发展历程”是具有历史回顾性与文献性的一章。历史线索部分在文化生态学的大视野下,综观东西方建筑文明的黎明与发展,注重每一个发展阶段所体现出的建筑缘地性的本土差异,以及文化传播现象所带来的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总结了几点关于传统聚落由建筑单体到聚落群体形成的一般性规律,揭示了本土建筑中所蕴涵的突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人文的重大意义,这一部分构成了现代建筑本土理论的历史蓝本。理论线索部分主要对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主义”与“批判的地区主义”理论思潮进行了历史发展的梳理,认为批判的地区主义建筑在本质上是对现代建筑与传统地区建筑进行了一体两面的分析与综合,其理论的进步意义在今天是显而易见的。本论文在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也成为对现代本土建筑进行再阐释的借鉴,第2章为本土建筑框架体系的理论确立正本清源。 中篇“理论体系与设计解析”部分,包括第3、4、5章,即进入本文的论述重点,与理论核心。第3章“本土建筑的自然观”,论述了建筑与自然互动机制的主要方面,后着重分析了适宜技术作为实现建筑本土自然体系的中间环节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既而提出了本土建筑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4章“本土建筑的文化观”是本篇的重点。首先在确立本土建筑的基本文化体系的基础上,以文化的时空运动为主脉,探讨并演绎了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主要针对我国)。继而认为本土建筑文化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进行整合是必要而可行的,时空整合的最终维度是现代性。为了拓展现代本土建筑创作多方面的文化形态,在本章本土建筑的文化美学表述部分,从建筑形式的语言性、艺术性、事件性三个方面,深化了本土建筑丰富的现代人文内涵,纠正了长期以来认为本土性就等同于“乡土论”、“形式论”的谬误,认为现代建筑的本土观念是完全能够适应现代人居需求的一种现代创作理念,是今后可持续建筑发展的重要人文趋向。本章最后讨论了本土建筑的社会价值重建问题,认为在现代快速城

张莉珠[10](2004)在《对当前住宅设计的几点想法》文中研究表明住宅是现代城市最大的建设项目,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基于这样一个标准,我们的住区环境设计及住宅设计都要及时作出调整,设计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良好居住环境。

二、对当前住宅设计的几点想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当前住宅设计的几点想法(论文提纲范文)

(1)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公共服务的启示
        1.1.2 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1.1.3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动
        1.1.4 陕西省加强公共服务事业的举措
        1.1.5 西安市城乡经济发展的自身要求
    1.2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1.2.1 规划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研究尺度解析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3.3 国内研究进展
        1.3.4 研究述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公共设施
        1.4.2 公益性
        1.4.3 公共服务均等化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公共设施配置基础性研究
    2.1 基于现有规范下的指标体系
        2.1.1 指标对比
        2.1.2 配置类别对比
        2.1.3 公益性公共设施配置标准分析
    2.2 基于服务圈理论下的布局体系
        2.2.1 服务圈研究概览
        2.2.2 服务圈的概念界定
        2.2.3 服务圈理论体系
    2.3 公共设施配置的影响因子
        2.3.1 人口结构
        2.3.2 交通条件
    2.4 公共设施配置的基本原则
        2.4.1 社会公平
        2.4.2 以人为本
        2.4.3 弱势群体
        2.4.4 分类供给
    2.5 本章小结
3 秦汉新城人口分布与用地布局研究
    3.1 用地布局
        3.1.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1.2 建设用地发展规模预测
        3.1.3 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策略
    3.2 人口分布
        3.2.1 现状人口规模
        3.2.2 现状人口空间分布
        3.2.3 人口规模预测
        3.2.4 人口分布引导
    3.3 实施单元的划分
        3.3.1 划分方法
        3.3.2 单元人口分布
        3.3.3 不同实施单元公益性设施的差异性配置
    3.4 本章小结
4 公益性公共设施规划布局
    4.1 秦汉新城公益性公共设施现状及评价
        4.1.1 教育设施现状及问题
        4.1.2 医疗卫生现状及问题
        4.1.3 文化设施配置现状及问题
        4.1.4 社会福利设施现状及问题
        4.1.5 现状评价
    4.2 配置方法的确立
        4.2.1 传统配置方法的适宜性分析
        4.2.2 配置方法的修正
    4.3 秦汉新城服务圈层的划分
        4.3.1 小区服务圈
        4.3.2 居住区服务圈
        4.3.3 片区服务圈
        4.3.4 新城服务圈
    4.4 教育服务设施配置
        4.4.1 规划目标
        4.4.2 教育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研究
        4.4.3 教育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4.5 医疗卫生设施配置
        4.5.1 规划目标
        4.5.2 医疗卫生设施配置标准研究
        4.5.3 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4.6 文化服务设施配置
        4.6.1 规划目标
        4.6.2 文化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研究
        4.6.3 文化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4.7 社会福利设施配置
        4.7.1 规划目标
        4.7.2 社会福利设施配置标准研究
        4.7.3 社会福利设施布局规划
    4.8 公益性公共设施的实施策略
        4.8.1 多渠道的筹措资金
        4.8.2 多方向的管理机制
    4.9 本章小结
5 非公益性公共设施规划布局
    5.1 范畴界定和规划目标
        5.1.1 范畴的界定
        5.1.2 规划目标
    5.2 非公益性设施基础性研究
        5.2.1 相关规范的分析
        5.2.2 相关城市的分析
    5.3 秦汉新城非公益性公共设施指标的确立
        5.3.1 商业服务设施体系与指标
        5.3.2 人口规模与商业设施配置关系
    5.4 秦汉新城非公益性公共设施总体布局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目录
附表目录
附录

(4)有关低层独院式的浅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低层独院式建筑特点
2 独院式建筑设计
    2.1 独院式住宅户内的功能关系
    2.2 独院式住宅的类型和空间组合设计
3 剖面设计

(5)闻喜县桃园街城市改造开发项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的研究背景
    1.2 项目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项目的研究意义
        1.2.2 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1.2.3 项目的研究方法
    1.3 国外城市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1.3.1 国外城市改造案例分析
        1.3.2 经验与教训
    1.4 本文框架
第二章 闻喜县背景资料分析
    2.1 闻喜县区位分析
    2.2 闻喜县自然背景分析
        2.2.1 地貌特征
        2.2.2 气候特征
        2.2.3 地方资源
    2.3 闻喜县历史沿革与社会人文环境分析
        2.3.1 历史背景与沿革
        2.3.2 社会人文环境
        2.3.3 历史文物
        2.3.4 历史名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桃园街现状及闻喜县城市发展动态的研究与分析
    3.1 桃园街现状分析
        3.1.1 街区区位及周边建筑
        3.1.2 道路及环境状况
        3.1.3 配套设施
        3.1.4 问题提出
    3.2 闻喜县城市概况
        3.2.1 城市空间结构
        3.2.2 城市建设
        3.2.3 城市道路交通
    3.3 闻喜县城市未来发展方向
    3.4 闻喜县城镇化发展动态
    3.5 闻喜县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动态
        3.5.1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3.5.1.1 优势条件
        3.5.1.2 劣势条件
        3.5.2 城市社会经济分析
    3.6 人口规模及城市用地现状分析
        3.6.1 人口规模
        3.6.2 城市用地现状分析
    3.7 闻喜县商业格局的调研与分析
        3.7.1 商圈概况
        3.7.2 主要商圈分析
    3.8 闻喜县城市住宅调研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闻喜县桃园街城市改造开发项目综述
    4.1 桃园街城市改造开发项目定位
        4.1.1 功能定位
        4.1.2 特色定位
    4.2 桃园街城市改造开发项目的规划理念与规划目标
        4.2.1 规划理念
        4.2.2 规划目标
    4.3 桃园街城市改造开发项目的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4.3.1 指导思想
        4.3.2 规划原则
第五章 桃园街城市改造开发项目总体规划
    5.1 项目综述
        5.1.1 规划依据
        5.1.2 地块说明
    5.2 桃园街城市改造开发项目规划
        5.2.1 规划结构
        5.2.2 沿街建筑规划
        5.2.2.1 现状建筑整治
        5.2.2.2 新建建筑规划布局
        5.2.2.3 建筑风格
        5.2.3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5.2.3.1 道路系统
        5.2.3.2 停车场规划
        5.2.3.3 商业广场规划
        5.2.4 绿地系统规划
        5.2.5 街道外部空间环境规划
        5.2.5.1 识别系统规划
        5.2.5.2 街道设施规划
        5.2.5.3 夜景照明规划
        5.2.6 竖向设计与定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桃园街城市改造开发项目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6.1 国内优秀居住小区案例借鉴
    6.2 桃园街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6.2.1 规划理念
        6.2.2 规划依据
        6.2.3 居住小区总体布局
        6.2.4 建筑布局及规划设计
        6.2.5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6.2.6 绿化及景观规划设计
        6.2.6.1 绿化设计
        6.2.6.2 景观设计
        6.2.7 户型设计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浅析低层独院式建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低层独院式建筑特点
2 独院式建筑设计
    2.1 独院式住宅户内的功能关系
    2.2 独院式住宅的类型和空间组合设计
3 剖面设计

(7)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贷款的政策性保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我国住宅抵押贷款引入政策性保险的必要性分析
    2.1 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贷款的困境分析
        2.1.1 中低收入家庭购房情况分析
        2.1.2 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贷款的风险与问题分析
    2.2 我国目前个人住房贷款担保制度现状
        2.2.1 现行个人住房贷款担保方式
        2.2.2 现行置业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
    2.3 我国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保险体系现状
        2.3.1 现行个人住房贷款保险机制
        2.3.2 现行个人住房贷款保险存在的问题
    2.4 引入政策性保险机制的必要性和目的
        2.4.1 引入政策性保险机制的必要性
        2.4.2 引入政策性保险机制的目的
3 住宅抵押贷款保险市场的国际经验借鉴分析
    3.1 美国个人住宅抵押贷款的保险模式
        3.1.1 政策性保险模式
        3.1.2 商业性保险模式
        3.1.3 美国房贷险保障深化机制特点
        3.1.4 美国次贷危机
    3.2 日本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及担保体系
        3.2.1 政策性的保险制度
        3.2.2 商业性的保险公司
    3.3 美国、日本住宅抵押贷款保险体系的比较
4 我国购房贷款的政策性保险问题的研究
    4.1 住宅抵押贷款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的市场模式构想
        4.1.1 商业保险模式
        4.1.2 政策性保险模式
    4.2 住宅抵押贷款政策性保险体系和整体框架的研究
        4.2.1 政策性保险机构框架分析
        4.2.2 政策性保险公司的经营问题
        4.2.3 政策性保险机构主体分析
    4.3 政策性保险的承保险种设计
        4.3.1 财产保险
        4.3.2 住宅抵押的违约保险
        4.3.3 住宅抵押人身保险
        4.3.4 失业保险
        4.3.5 住宅抵押贷款保险机构风险分担的有效方式——再保险
    4.4 政策性抵押贷款保险的定价分析
        4.4.1 定价分析的理论基础
        4.4.2 政策性抵押贷款保险定价的策略分析
        4.4.3 政策性保险费率厘定的方法研究
    4.5 住宅抵押保险支付方式的研究
5 政策性保险的保障措施研究
    5.1 建立完善的国家信用体系
    5.2 融资机制
    5.3 准入、退出机制
    5.4 监管措施
    5.5 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措施
    5.6 保险准备金的提取
    5.7 其他措施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我国城市边缘区住宅设计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研究框架和内容
        1.2.1 研究的方法
        1.2.2 研究框架和内容
第二章 城市边缘区住宅设计现状
    2.1 国外城市边缘区的住宅设计概况
    2.2 国内城市边缘区的住宅设计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边缘区的居住构成分析
    3.1 城市边缘区相关理论
        3.1.1 中心─边缘理论
        3.1.2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
        3.1.3 集聚与扩散演替理论
        3.1.4 区域差异作用力理论
    3.2 城市边缘区的居住人群分析
        3.2.1 人口构成特点
        3.2.2 居民心理分析
    3.3 城市边缘区的居住模式解读
        3.3.1 居住模式到住宅模式
        3.3.2 住宅模式分析
    3.4 城市边缘区的居住环境研究
        3.4.1 居住环境的层次划分
        3.4.2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边缘区住宅类型分析
    4.1 城市边缘区低档住宅设计
        4.1.1 低档住宅的表象
        4.1.2 低档住宅设计的要点
        4.1.3 低档住宅设计的适应性
    4.2 城市边缘区工业区附属住宅设计
        4.2.1 附属住宅的形成与特点
        4.2.2 附属住宅设计的要点
        4.2.3 附属住宅适应性与可变性
    4.3 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住宅设计
        4.3.1 流动人口住宅建设的现状特征
        4.3.2 流动人口生活方式对住宅设计的影响
        4.3.3 流动人口住宅设计原则
    4.4 城市边缘区农村型住宅设计
        4.4.1 农村型住宅的特征
        4.4.2 农村型住宅设计要求
    4.5 城市边缘区高档住宅设计
        4.5.1 高档住宅的特点
        4.5.2 高档住宅设计的要点
        4.5.3 高档住宅的集约化
    4.6 城市边缘区住宅设计的原则及体系
        4.6.1 城市边缘区住宅设计原则与方法的转变
        4.6.1.1 住宅设计要素
        4.6.1.2 城市边缘区住宅设计的要点
        4.6.1.3 树立人本主义的设计原则
        4.6.2 新的住宅设计体系对住宅发展趋势的影响
        4.6.2.1 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新住宅设计体制
        4.6.2.2 多角色参与的设计体系
        4.6.2.3 未来城市边缘区住宅附加产品建筑化趋势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城市边缘区住宅发展趋势研究与对策
    5.1 未来多元化的城市边缘区住宅设计类型
        5.1.1 动态型住宅
        5.1.2 生态型住宅
        5 1.3 智能型住宅
        5.1.4 健康型住宅
    5.2 对当前我国城市边缘区住宅发展趋势的对策及建议
        5.2.1 我国城市边缘区住宅发展趋势
        5.2.1.1 从量到质的更高层次演进
        5.2.1.2 住宅使用的高寿命增长化
        5.2.1.3 新技术和材料的广泛运用
        5.2.1.4 住宅的可持续性发展趋势
        5.2.2 对于我国城市边缘区住宅发展趋势的对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9)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 ——现代本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1.2 研究的基本语境与范畴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6 研究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上篇 理论基础与历史轨迹
    第1章 本土建筑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与学科维度
        1.1 概念辨析
        1.1.1 “本土”的基本概念辨析
        1.1.1.1 地点
        1.1.1.2 场所
        1.1.1.3 本土
        1.1.2 本土建筑的现代再阐释
        1.1.2.1 时空维度
        1.1.2.2 人居内涵
        1.1.2.3 动态发展
        1.1.2.4 文化多样
        1.1.2.5 程度各异
        1.1.3 本文本土建筑的遴选标准
        1.1.4 本土、地区、地域、地方
        1.1.4.1 相异点
        1.1.4.2 相同点
        1.2 现代本土建筑内涵的学科维度
        1.2.1 传统地理学视角下的本土建筑
        1.2.1.1 地理差异与区域文明
        1.2.1.2 地图中的城市与建筑
        1.2.2 现代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下的本土建筑
        1.2.2.1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
        1.2.2.2 朱利安.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理论
        1.2.2.3 新区域地理学:环境结构与地域体
        1.2.2.4 时间地理学
        1.2.3 人居环境学视角下的本土建筑
        1.2.3.1 聚落.聚居.人居环境
        1.2.3.2 现象学与存在论
        1.3 现代本土建筑研究的立论基础
        1.3.1 比较的方法
        1.3.2 时间的比较:古代、工业与后工业文明
        1.3.3 空间的比较:混杂、矛盾中的全球、本土
        1.3.4 时空的一体:关联、断裂中的现代、本土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本土建筑的发展历程:历史轨迹与理论线索
        2.1 本土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
        2.1.1 聚落的起源
        2.1.1.1 聚落
        2.1.1.2 聚落形成
        2.1.2 建筑与城市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2.1.2.1 古埃及建筑与永久纪念城市
        2.1.2.2 冲积盆地的苏美尔文明
        2.1.2.3 古代印度建筑:谟亨约-达罗古城
        2.1.2.4 片段、雕刻与石头的光影
        2.1.2.5 罗马城与火山灰
        2.1.2.6 成熟的建筑型制与空间尺度
        2.1.2.7 米开郎琪罗比例与罗马风
        2.1.3 关于传统聚落的几个研究点
        2.1.3.1 地形与聚落总体布局
        2.1.3.2 聚落内在空间秩序
        2.1.3.3 表象与符号
        2.1.3.4 聚落精神
        2.2 本土建筑发展的理论线索
        2.2.1 本土理论的倪端:艺术模仿论
        2.2.1.1 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
        2.2.1.2 民族主义复兴
        2.2.1.3 社会改良的乌托邦——匠物交融
        2.2.2 本土建筑理论的发展:自然有机的建筑
        2.2.2.1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草原神话
        2.2.2.2 阿尔瓦.阿尔托与地方人情建筑
        2.2.2.3 勒.柯布西耶与乡土风格纪念化
        2.2.3 批判的形成:质疑密斯空间
        2.2.3.1 现代建筑的普适性
        2.2.3.2 功能主义人文价值的质问
        2.2.3.3 斯特林与厄斯金
        2.2.3.4 十人小组
        2.2.3.5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2.2.4 本土建筑风格确立:国际风格狂潮之后
        2.2.4.1 路易斯.芒福德与加州海湾建筑
        2.2.4.2 地区主义理论的发展
        2.2.4.3 佐内斯批判的地区主义理论
        2.2.4.4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的七点主张
        2.2.4.5 批判地区主义与本土内涵比较
        2.3 本章小结
中篇 体系建构与设计解析
    第3章 本土建筑的自然观:技术策略与生态机制
        3.1 建筑与自然
        3.1.1 自然的摹仿与象征
        3.1.2 自然的征服与隔离
        3.1.3 自然的觉醒与回归
        3.1.3.1 相互关联的危机
        3.1.3.2 施韦兹与敬畏生命思想
        3.1.3.3 整体环境伦理思想
        3.1.4 回归自然的理论进程
        3.1.4.1 西姆.范.德.莱恩研究所
        3.1.4.2 约翰.托德与生态设计原则
        3.1.4.3 盖娅运动与《盖娅住区宪章》
        3.1.4.4 绿色城市与自然建筑运动
        3.2 本土建筑与自然的互动体系
        3.2.1 基地、场地与地形
        3.2.1.1 因势而治,完善地景
        3.2.1.2 契入城市,激活地段
        3.2.2 材料因素
        3.2.2.1 木材的工艺与装饰
        3.2.2.2 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3.2.3 气候因素
        3.2.3.1 生物—气候建筑的理论与探索
        3.2.3.2 建筑“皮肤”的“呼吸”与透过性
        3.3 本土建筑与自然的技术机制
        3.3.1 适宜技术内涵
        3.3.2 适宜技术特征
        3.3.2.1 适宜技术的分散性
        3.3.2.2 适宜技术的分层性
        3.3.2.3 技术的适宜性
        3.3.3 适宜技术实现的途径和原则
        3.3.3.1 适宜技术的实现途径
        3.3.3.2 适宜技术的实现原则
        3.3.4 适宜技术的本土内容
        3.3.4.1 本土技术的适宜化:地方工艺与现代形式
        3.3.4.2 适宜技术的本土化:现代工艺与地方形式
        3.3.5 对传统及国外建筑的技术借鉴
        3.3.5.1 覆土建筑
        3.3.5.2 现代自维持住宅
        3.3.6 其他国家本土建筑创作的借鉴
        3.3.6.1 哈桑.法赛与泥砖技术
        3.3.6.2 查尔斯.柯里亚与气候调节
        3.4 本土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原则
        3.4.1 提倡本土的建构性原则
        3.4.1.1 建构的适宜技术内涵
        3.4.1.2 以技术有机体从事建构
        3.4.2 能源高效利用原则
        3.4.2.1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
        3.4.2.2 高效能立面与生物气候屋顶
        3.4.2.3 重复利用可再生能源
        3.4.3 传统技术革新与新旧技术结合原则
        3.4.3.1 传统的技术模式
        3.4.3.2 乡土技术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3.4.4 高技术建筑的文脉主义原则
        3.4.4.1 高技术建筑的场地性文脉
        3.4.4.2 高技术建筑的历史性文脉
        3.4.4.3 本土建筑的高技术潜力
        3.4.5 类生命的本土建筑与仿生
        3.4.5.1 形态有机与基因
        3.4.5.2 新陈代谢与自调节
        3.4.5.3 仿生——现代本土建筑的新形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本土建筑的文化观:运动特征与美学表述
        4.1 建筑与文化
        4.1.1 建筑文化现象
        4.1.1.1 分异与变迁
        4.1.1.2 发展与停滞
        4.1.1.3 整合与认同
        4.1.2 建筑文化理论
        4.1.2.1 “科学的文化理论”
        4.1.2.2 文化归因主义
        4.1.2.3 文化整合论
        4.1.2.4 文化相对主义
        4.1.3 建筑文化现代本土消融
        4.1.3.1 建筑文化的国际趋同
        4.1.3.2 消费文化的兴起
        4.2 本土建筑的文化体系构成
        4.2.1 广义的文化内涵
        4.2.1.1 “器”—形态表征
        4.2.1.2 “道”—价值观念
        4.2.1.3 “道器转化”—物质化的意识
        4.2.2 文化的体系构成要素
        4.2.2.1 经济形态
        4.2.2.2 社会制度
        4.2.2.3 民族意识与宗教神话
        4.2.2.4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4.2.2.5 方言体系与风俗习惯
        4.2.2.6 概念辨析:方言性—民族性—传统性
        4.3 本土建筑的文化运动特征
        4.3.1 建筑文化的时间运动
        4.3.1.1 恒常与变异
        4.3.1.2 类推与创新
        4.3.1.3 “视阈融合”
        4.3.1.4 历史视阈的本土观:整合的两条基本途径
        4.3.2 建筑文化的空间运动
        4.3.2.1 内核与外缘
        4.3.2.2 传播与变异
        4.3.2.3 强势文化消蚀弱势文化
        4.3.2.4 全球视阈的本土观:整合的文化间域
        4.3.3 现代视阈的本土观
        4.3.3.1 现代:“全球—本土”机制
        4.3.3.2 混杂:全球价值与本土经验
        4.3.3.3 批判:本土性的存在维度
        4.3.3.4 认同:本土性的发展规律
        4.4 本土建筑文化的美学表述
        4.4.1 美学与语言的统一
        4.4.1.1 作为语言
        4.4.1.2 符号构型与原发意识
        4.4.1.3 结构主义历史观
        4.4.1.4 信码的转化
        4.4.1.5 原型类推与语言的批判
        4.4.1.6 类型与秩序:马里奥.博塔
        4.4.2 美学与直觉的统一
        4.4.2.1 作为艺术
        4.4.2.2 逻辑与情感:大众的艺术
        4.4.2.3 解释与移情:大地的艺术
        4.4.2.4 消解与重构:安藤忠雄
        4.4.3 美学与现实的统一
        4.4.3.1 作为事件:回到建筑现象学
        4.4.3.2 斯蒂文.霍尔的叙事空间
        4.4.3.3 场景与自然:路易斯.巴拉干
        4.4.4 本土建筑文化的美学批判
        4.4.4.1 此在与诗意栖居
        4.4.4.2 存在、理解与大众批判
        4.5 本土建筑的当代社会价值与重建
        4.5.1 所谓“价值”
        4.5.2 价值体系与“群我”结构
        4.5.2.1 群我同化
        4.5.2.2 群我冲突
        4.5.2.3 群我合一
        4.5.3 本土建筑的现代社会价值特征
        4.5.3.1 平等的理想
        4.5.3.2 解释.接受.期待视野
        4.5.4 从两个历史街区改造论价值重建
        4.5.4.1 济南芙蓉街的保护性改造
        4.5.4.2 从石库门到新天地
        4.5.4.3 综合价值的重建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的本土观—时空维度与人居结构
        5.1 城市的本土内涵
        5.1.1 人居环境中的“聚”与“居”
        5.1.2 建筑作为城市的子系统
        5.1.3 城市研究的理论发展
        5.1.4 城市环境的影响因素
        5.1.4.1 经济与社会因素
        5.1.4.2 自然与文化因素
        5.2 城市的时空维度与人居结构
        5.2.1 城市的空间维度
        5.2.1.1 人工空间与自然空间
        5.2.1.2 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
        5.2.1.3 结构空间与社会空间
        5.2.2 人居结构的空间理论
        5.2.2.1 秩序——人居的地标与基体
        5.2.2.2 繁杂——人居的社会权利空间
        5.2.2.3 重建——人居的公共秩序
        5.2.3 城市的时间维度
        5.2.3.1 时间结构
        5.2.3.2 城市的四度空间——历史性
        5.2.3.3 历史性城市
        5.2.4 人居结构的时间理论
        5.2.4.1 机制:城市机能的时间积累
        5.2.4.2 类型:建筑与城市的人居参照
        5.2.4.3 原型:城市功能的人居演化
        5.2.5 城市的文脉
        5.2.5.1 文脉与结构
        5.2.5.2 拼帖的城市
        5.2.6 城市的人居场景
        5.2.6.1 缔造情境化空间
        5.2.6.2 缔造事件性空间
        5.3 城市的认知特征
        5.3.1 认知主体的差异性
        5.3.2 空间主体性与城市活力
        5.3.2.1 可意象城市
        5.3.2.2 适宜城市标准
        5.3.2.3 城市活力的衰落
        5.4 城市人居要素的人文思考
        5.4.1 城市步行街道
        5.4.2 城市交通与速度
        5.4.3 城市景观
        5.4.3.1 城市纹理
        5.4.3.2 环境容量
        5.4 城市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5.4.1 提倡整体式城市设计
        5.4.1.1 整体原则——系统整合与结构转换
        5.4.1.2 平衡原则——体系自容与形态演替
        5.4.1.3 稳固原则——文化内核与环境容量
        5.4.3.4 认知原则——公众参与社区设计
        5.4.2 城市本土化的空间发展对策初探
        5.4.2.1 提取城市“功能聚合单元”
        5.4.2.2 “居合型”城市空间
        5.4.2.3 “聚合型”城市空间
        5.5 本章小结
下篇 实践反思与观念应对
    第6章 我国本土建筑的实践与转向
        6.1 我国本土建筑实践中的两次引进与三次转向
        6.1.1 第一次转向:从“准国际式”转向“大传统”民族式
        6.1.1.1 “大传统”与“小传统”
        6.1.1.2 50~60年代:“民族形式”建筑与“大传统”
        6.1.2 第二次转向:“小传统”初见倪端
        6.1.2.1 “大传统”转向“小传统”
        6.1.2.2 60、70年代的本土性实践与主要艺术特征
        6.1.2.3 “后现代建筑”的引进
        6.1.3 第三次转向:从“形式本土”论转向“场所本土”论
        6.1.3.1 地域主义和新乡土主义思潮
        6.1.3.2 80年代多元化的民族形式建筑
        6.1.3.3 从“形式本土论”到“场所本土论”
        6.2 现阶段我国本土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6.2.1 理论研究存在实践上的断层
        6.2.2 设计领域的“趋同”
        6.2.3 盲目追求高标准\唯“洋”至上
        6.2.4 经济社会因素的忽视
        6.2.5 先锋实践研究欠缺
        6.3 我国本土建筑的发展建议
        6.3.1 注重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优化性整合
        6.3.1 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优势性融合
        6.3.3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灵活性结合
        6.3.4 几点具体的建议
        6.4 对我国建筑非本土高层居住模式的空间解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本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7.1 本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深层次的环境战略
        7.1.1 本土建筑的整体理论体系
        7.1.1.1 建立整体的本土观
        7.1.1.2 系统的整合与优化
        7.1.2 本土建筑理论的整体理念
        7.1.2.1 整体自然生态观
        7.1.2.2 整体经济技术观
        7.1.2.3 整体社会人文观
        7.1.2.4 整体城市区域观
        7.2 本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7.2.1 以开放促进发展
        7.2.1.1 对建筑系统的开放
        7.2.1.2 对区域与城市开放
        7.2.2 以多价适应发展
        7.2.2.1 建筑体系的多价性
        7.2.2.2 社会价值的广泛性
        7.2.3 以实践衡量发展
        7.2.3.1 立足科学的实践性
        7.2.3.2 立足社会的实践性
        7.3 本土建筑的非设计应对
        7.3.1 注重设计的前期策划
        7.3.2 设计师对运做的正确定位
        7.3.3 社会参与和用后评估
        7.4 结论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对当前住宅设计的几点想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居住区环境设计更新
二、住宅设计更新
三、结束语

四、对当前住宅设计的几点想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研究[D]. 从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2]依托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切实提高住宅品质[J]. 刘志峰. 城市开发, 2011(02)
  • [3]浅析楼房独院式建筑设计[J]. 胡楠,李辉. 建筑知识, 2010(S1)
  • [4]有关低层独院式的浅讨[J]. 林裕正.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5)
  • [5]闻喜县桃园街城市改造开发项目的研究[D]. 周阳. 太原理工大学, 2010(10)
  • [6]浅析低层独院式建筑设计[J]. 李泽健. 建筑设计管理, 2009(12)
  • [7]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贷款的政策性保险研究[D]. 陈曦. 重庆大学, 2008(06)
  • [8]我国城市边缘区住宅设计浅析[D]. 于江.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2)
  • [9]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 ——现代本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D]. 李蕾. 同济大学, 2006(09)
  • [10]对当前住宅设计的几点想法[J]. 张莉珠.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S3)

标签:;  ;  ;  ;  ;  

对当前住宅设计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