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院校设备磨损情况

浅析高等院校设备磨损情况

一、浅析高等学校设备磨损(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鲁子善,王瑜,宋应金,王茜昆,庞欣雨[1](2021)在《氨基甲酸钼复合石墨烯对内燃机油抗磨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氨基甲酸钼(Mo DTC)的抗压抗磨性能、石墨烯的自润滑性能、苯三唑衍生物的抗氧化抗腐蚀性能复合出一种抗磨剂。通过四球摩擦磨损实验确定三元复合的最佳配比。通过台架实验探究复合抗磨剂对柴油发动机油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钼(Mo DTC)、苯三唑衍生物、石墨烯质量分数分别为1.25%,0.05%、0.045%时抗磨效果最佳。使用三元复合抗磨剂后发动机油节油率可达3.61%。

李光照[2](2021)在《静电喷涂制备环氧导电涂层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石油化工行业使用的导电涂料不仅需要耐蚀性好、结合强度高,而且要求耐磨损。而现有的导电涂料添加的导电介质多为金属粒子或石墨,采用涂刷法制备导电防腐涂层,由于导电粒子添加量大,分散性差,导电粒子大量沉淀,造成涂层呈现出由底部至表面导电粒子含量不断降低的分布;底层的导电粒子含量过高,导致底层成膜物质少,使涂层与基体的粘结性降低,涂层耐磨性差、容易鼓泡和起皮;表层导电粒子含量过低使涂层表层导电性低于涂层设计值,造成整个涂层使用寿命短、防腐和导电效果差,很难达到石化行业对导电涂料的要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有优良的导电性,用作导电填料可以大大降低导电粒子的添加量,但涂刷法制备导电涂层仍有导电粒子分布不均的问题,静电喷涂有电场力和粒子二次雾化作用,必将对导电粒子产生很好的分散作用。但具有大长径比一维线性结构的碳纳米管和具有二维层片状结构的石墨烯作为填料对导电涂料导电性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静电喷涂过程的分散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散机理不清楚。本研究以化工行业常用的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石墨烯为导电介质,利用静电喷涂法制备导电涂层,探索静电喷涂过程中导电介质在涂层中的分散性机理及对涂层性能的影响。采用剥离法测定了所制备涂层的粘结强度,采用蓝点法测试了涂层的孔隙率,采用HT-1000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试样进行摩擦磨损性能分析,采用RTS-9双电测四探针测试仪测试涂层的表面电阻率,以电化学法研究了涂层的耐蚀性,以电阻率间接分析静电喷涂过程导电粒子的分散性和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采用Merlin Compact蔡司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的表面微观形貌,表征了不同含量的MWCNTs和石墨烯在涂层中的分布情况。得到以下结论:(1)静电喷涂法的电场力有利于导电介质沿电场方向分布,使得MWCNTs沿厚度方向分布,石墨烯沿涂层的厚度方向形成层状结构,有效提高了涂层的导电性。这一特点降低了涂层中导电粒子的添加量,同时避免环氧树脂固化时导电粒子沉降引起导电介质分散不均和涂层表面电阻提高,有效降低了导电涂层的渗流阈值。(2)采用粉末静电喷涂法制备石墨烯/环氧树脂导电涂层,涂层的电阻率随着石墨烯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涂层的孔隙率、耐磨性及耐腐蚀性等性能存在石墨烯添加量的最佳值。添加0.5 wt.%的石墨烯,涂层的体积电阻率已降至3397 Ω·m,添加量达到3 wt.%时,涂层内部的导电网络初步形成,达到渗流阈值;添加2 wt.%石墨烯的涂层孔隙率最低,耐蚀性最好;石墨烯可以有效地起到润滑作用,添加6 wt.%石墨烯的涂层耐磨性最佳;石墨烯的含量大于6 wt.%时在涂层中分散性降低,极易发生团聚,会降低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耐蚀性。(3)静电粉末喷涂的MWCNTs/环氧树脂涂层中,一维线性结构的MWCNTs较石墨烯更容易相互交联形成导电网络,相同添加量情况下MWCNTs涂层的电阻率小于石墨烯涂层,在MWCNTs添加量为1.5 wt.%时,导电涂层已达到渗流阈值;但涂层的结合强度、耐蚀性及摩擦磨损性能较相同含量石墨烯涂层差。(4)MWCNTs进行酸化处理,有利于提高MWCNTs分散性,但破坏了 MWCNTs的结构,相同添加量的MWCNTs,酸化后MWCNTs制备的涂层电阻率高于未酸化MWCNTs制备的涂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表面处理有效提高了涂层中MWCNTs的分散性,使涂层电阻率降低;添加SDS表面处理的MWCNTs 1 wt.%时制备的涂层就可达到渗流阈值。碳纳米管磁化处理后加入涂层并在磁场下固化制得的涂层导电性最佳。(5)采用液体静电喷涂制备石墨烯/环氧树脂涂层、MWCNTs/环氧树脂涂层,石墨烯受到向上的静电作用力有效抵消了其自由沉降,使石墨烯的分散性大幅提高;后喷涂到基体上的石墨烯粒子与先前喷涂到基体表面涂层中的石墨烯粒子之间发生碰撞,减薄包覆在石墨烯表面的环氧树脂层,从而使导电粒子间的接触电阻减小。石墨烯、MWCNTs在静电力作用下沿涂层厚度方向排列,有利于导电通道的形成,降低涂层电阻率,实现在更低的导电粒子添加量下达到渗流阈值的目的,MWCNTs添加量仅为0.5 wt.%时,环氧涂层即可达到渗流阈值,此时电阻率仅为26.1 Ω·m。含一维线性结构的MWCNTs涂层界面多,但容易形成网络结构,涂层导电性好于同样含量的石墨烯涂层。片层状石墨烯有效的延长了腐蚀介质的扩散通道,故石墨烯的导电涂层耐蚀性和耐磨性较添加MWCNTs的导电涂层性能较好。(6)钢基体经空气、氮气和氧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制备的涂层结合强度明显增强。结合强度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氧气气氛等离子体处理效果最好。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Q 235钢表面处理可以清洁基体表面,同时使钢表面发生等离子体氧化生成Fe2O3和FeOOH,当氧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较短时,氧化产物以FeOOH为主,其在钢表面堆积使表面的粗糙度大幅增加,羟基有效提高了钢表面的极性和表面自由能,与环氧涂层中的极性基团间产生氢键,可以进一步提高环氧树脂与金属基体间的结合强度;随着氧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氧化层中的FeOOH由于高温分解成Fe2O3,使钢表面的自由能和极性降低,生成的氧化层较为疏松不利于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会使基体与涂层间的结合强度降低。

于晓英[3](2021)在《基于日盲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电弧检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文中提出弓网电弧是影响弓网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弓网在线检测系统可实现弓网电弧现象的实时检测,为维修维护工作及今后长期运营中改善弓网关系提供数据支持。但是,由于供电制式、列车运营模式和弓网结构上存在区别,交流电气化铁路上应用成熟的弓网电弧检测系统不能完全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电弧的检测。考虑到各城市轨道交通的地理、气候、光照等条件存在差异,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具体分析。基于此,本文以兰州轨道交通为例,研制了一种基于日盲紫外光信号作为特征波段的、适用于城轨供电制式及光照条件的弓网电弧检测系统。本文主要解决了基于日盲区的城轨弓网电弧检测系统特征光波段范围的确定、弧光采集系统设计、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以及确定检测系统输出电信号类别等关键问题,具体工作如下:确定本弓网电弧检测系统收集的特征光波段范围。弓网电弧特征光波段范围的选择关系到检测系统对电弧强度判断的准确性,且影响到弧光采集系统镜头光组元件参数确定。特征波段应分布在日盲区范围、避开隧道灯光光谱分布范围、在特征波段范围内电弧光强度分布相对集中、且能反应弓网电弧的强弱变化。该特征波段的分布范围一方面取决于地表太阳光的日盲区和隧道灯光光谱分布范围;另一方面取决于弓网电弧的弧光光谱分布范围。因此,本文设计并开展了针对三种光源光谱实验,分别是兰州地区地表太阳光谱实验、隧道灯光光谱实验和城轨弓网电弧模拟发生实验。通过对实验得到的光谱数据比较分析,确定了本文研制的弓网电弧检测系统的特征光波段为275~285nm。对弧光采集系统的镜头参数进行详细计算与设计。主要针对275~285nm特征波段光信号进行了光学设计及配件选型。为了使镜头及光纤耦合过程中损失的电弧光信号达到最小,电弧所在的物面在光学系统末端光纤端面所在像面上的成像尺寸应该小于光纤端面,且在光纤端面上成像的像点尺寸和像差应尽量小。本文使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完成光学镜头的相关参数设计,根据兰州轨道交通使用的A型车车顶设备布置情况,给出了安装距离分别为3m、4m、5m、10m的四种光学镜头设计方案。最终,各设计方案的成像尺寸、像点尺寸及像差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设计光电转换模块,确定光电转换模块输出的电信号类型,输出电信号应能反应弓网电弧的发光强度。在本系统中,选择R9880U-210型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完成光电转换功能。该型号PMT对光学系统采集的275~285nm特征波段光信号敏感,能够将入射到PMT阴极光信号按一定比例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本文根据光电效应原理,分别推导分析了将PMT输出的电流值和一次电压积分值作为检测信号来反应弓网电弧强度的可行性。设计光子计数器,用于在燃弧检测试验过程中,统计PMT阴极接收到的光子数目,进而证明本检测系统设定的采集参数能够反应弓网电弧强度。为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将设计的弓网电弧检测装置应用于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第13列电动客车,实施多次弓网电弧在线检测试验。试验中,考虑到线路条件(地上、地下)、自然光线(白天、夜晚)、列车载重(空载、满载)、列车运行速度、列车运行状态(加速、匀速、制动)等可能对系统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设定不同的试验条件。弓网电弧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弓网电弧检测系统能够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检测出弓网电弧现象,其检出率达到98.41%。用光电转换模块的电压一次积分值来衡量弓网电弧强度时,非线性误差为4.12%,而用电流值来衡量弓网电弧强度时,非线性度达到12.84%,因此,系统主要采用电压信号作为检测参量,而电流信号可作为辅助参考量。该弓网电弧检测装置在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投入使用以来,运行良好,检测出的弓网电弧数据,为弓网系统的维修、维护等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念利利[4](2021)在《蓖麻油基双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石油基润滑油添加剂不可再生性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迫切需要从可再生资源中开发出新型的润滑油添加剂。作为非食用性能源植物,蓖麻油具有可再生、润滑性、低毒性等优点,因此在代替传统石油基能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本研究以蓖麻油(Castor oil,CO)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Azodiisobutyronitrile,AIBN)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苯乙烯(Styrene,ST)及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MA),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聚合得到蓖麻油-甲基丙烯酸甲酯二元共聚物(PCOM)、蓖麻油-苯乙烯二元共聚物(PCOS)及蓖麻油-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PCMS)。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热重(TGA)分析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对其降凝性能及黏温性能进行评价,且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油品的蜡晶形貌。利用单因素实验法得到蓖麻油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比m(CO):m(MMA)=1:1、引发剂AIBN比例(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下同)为0.25%、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80℃时,共聚物产率最高为59.20%,相对分子量较大为2.722×105,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PDI=1.51)。蓖麻油和苯乙烯共聚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比m(CO):m(ST)=1:1、引发剂AIBN比例为0.4%、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90℃时,共聚物产率最高为41.26%,相对分子量较大为3.115×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88。蓖麻油和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比m(CO):m(MA):m(ST)=1:0.20:1.2、引发剂AIBN比例为0.5%、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0℃,共聚物产率最高为68.39%,相对分子量较大为0.348×10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4.77。较优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PCOM15、PCOS8、PCMS7)可将润滑油的凝点降低4℃~17℃。与市售降凝剂相比,合成的降凝剂降凝效果较优。此外,也可将润滑油黏度指数由95提高至105~146。因此,蓖麻油基共聚物可作为一种具有降凝增黏双重功能的润滑油添加剂。

董懿[5](2021)在《石墨烯润滑油的制备及其抗磨减摩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抗磨减摩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润滑油开始在微尺度摩擦的情况下显示出它们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摩擦界面的各种微观动态过程,建立了对于微观摩擦学现象的一种基本物理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纳米摩擦学应运而生。将纳米粒子添加到润滑油中成为当今改善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微粒间的协同作用修复磨损表面,起到自润滑作用。论文中明确选用了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石墨烯润滑油的分散稳定性、摩擦磨损性能和抗磨减摩规律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两种制备方法(物理液相剥离和化学氧化还原)得到的石墨烯薄片,进行了结构与无序性的对比分析,确保试验所用材料符合要求;借鉴大量纳米添加剂改性经验,利用油酸-硬脂酸混合对石墨烯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将其分散到基础润滑油里,得到石墨烯润滑油,通过自然沉降法和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测量吸收值,得到结果:随着沉降时间的延长,化学法石墨烯润滑油沉淀现象明显严重,而物理法石墨烯润滑油颜色基本稳定;在吸光度范围内(300-800nm)不同润滑油的曲线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即随着沉降时间的增加,吸光度逐渐下降。(2)本文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设计了抗磨减摩试验,研究了两种不同制备工艺对石墨烯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处理后的物理法石墨烯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性能较佳,得到较低的摩擦系数,平均摩擦系数降低约26%;利用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磨损表面微观形貌和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改性后物理法石墨烯分润滑油作用下的钢球表面磨斑直径比在纯基础油作用下的钢球表面磨斑直径下降了8.0%,且改性后的石墨烯颗粒可以稳定吸附在摩擦表面,提高了摩擦副表面的耐磨性。(3)以物理液相剥离法石墨烯润滑油为基础,配制出0.030wt%、0.035wt%、0.040wt%、0.050wt%的石墨烯润滑油,分别进行了常温、100℃、150℃、200℃温度下和392N、470N载荷下的摩擦测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比得到浓度为0.035wt%的石墨烯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效果较好,此浓度下磨擦系数降低了45.1%,磨斑直径降低了50.4%,对磨损后的试样表面进行观察,得到结果:当纳米粒子的质量比过高时,会造成团聚现象严重,团聚的石墨烯颗粒划伤钢球表面,从而导致摩擦系数的增大;温度越高,摩擦系数越大,磨斑直径越大,磨痕越宽,磨损表面有堆积的石墨烯团聚物;这是由于载荷增加,接触面应力增大,摩擦力增加,导致摩擦系数增大。

闫琦星[6](2021)在《半结晶型全氟联苯聚芳醚酮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芳醚酮(PAEK)是一种半结晶型特种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耐溶剂腐蚀、耐辐照、耐磨自润滑、高电绝缘性、强韧兼备以及灵活的加工特性等优异的综合性能。自开发成功以来,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气、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满足工业化生产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对新型聚芳醚酮的合成和改性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聚芳醚酮的分子结构改性是实现其性能提升和功能化应用直接而有效的方法。由于氟原子具有电负性最高,范德华半径小,极化率低,所形成的C-F键键能高等特点,使含氟聚合物通常表现出了优异的耐候性,化学稳定性以及低摩擦系数,低表面自由能和低介电常数等性能。因此将氟元素引入到聚芳醚酮体系中,可有效改善聚芳醚酮的溶解性、吸水性、光学性能以及介电性能等,使其在微电子领域、光波导器件、气体分离膜、质子交换膜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除了分子结构,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同样对聚合物的性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主要有:晶态,非晶态和取向态,其中最重要的是结晶态。而聚芳醚酮系列聚合物之所以具有优异的综合物性,主要是来自于半结晶聚集态结构。聚合物的结晶性质对其热性能、机械性能、耐候性及耐磨性能均有重要影响,而目前文献所报道的含氟聚芳醚酮多是无定形态或是功能化材料,牺牲了聚芳醚酮的半结晶特性,无疑对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是不利的。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聚合物结晶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其分子链结构及规整度,分子链对称性越高,高分子的结晶能力越好,首先采用高氟含量的对称性分子十氟联苯与4,4’-二羟基二苯甲酮,通过亲核取代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种半结晶型全氟联苯结构聚芳醚酮(SC-FPAEK),采用红外、XRD以及偏光显微镜等仪器分析表征了其分子结构和结晶结构特点。由于本文所制备的SC-FPAEK树脂与商品化聚醚醚酮(PEEK)均具有半结晶结构,因此表现出了相类似的耐溶剂特性,不溶于大部分常规有机溶剂,仅能溶于浓硫酸中。对于SC-FPAEK的分子量,本论文主要采用浓硫酸对其特性粘度进行了表征。由于SC-FPAEK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其在聚合反应过程中的析出问题严重限制了聚合物的链增长,所得到的SC-FPAEK系列聚合物的分子量不是很高,样品特性粘度最大为0.32d L/g。DSC测试结果表明随着SC-FPAEK分子量的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升高,分子量最高的SC-FPAEK-H的Tg达到了154℃,熔点Tm为295℃。经过XRD测试,可以观察到SC-FPAEK的结晶衍射峰,通过Jade软件拟合,不同分子量的结晶度在40%-45%的范围,表明此系列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结晶能力。采用偏光显微镜对结晶能力较强的小分子量聚合物进行了测试,观察了晶体形貌与生长过程。同时本论文以SC-FPAEK-L为例对聚合物在不同熔融温度下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一步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熔融温度处理下,后续冷却过程中得到的熔融结晶峰也是不同的。在熔点之上的一定温度范围内晶核并未完全消失,此时会显着提高后续的结晶速率。同时本文采用Jeziorny法对SC-FPAEK树脂不同熔融温度处理下的非等温结晶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结晶速率常数kc与Avrami指数n。本文还对熔融热压得到的聚合物薄片进行了接触角与表面能的测试。由于氟元素的引入,使SC-FPAEK具有较高的水接触角104°和较低的表面能24.58 m J/m2。聚合物的共混改性是实现聚合物高性能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利用上述合成的半结晶型SC-FPAEK树脂对商品化的聚醚醚酮(PEEK)进行合金化改性,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SC-FPAEK/PEEK共混体系。DSC测试结果表明,当SC-FPAEK含量低于20 wt%时,SC-FPAEK/PEEK表现出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其数值与FOX方程计算值基本一致,且SEM结果显示共混试样的淬断面平坦光滑,未出现明显的沟槽或孔洞,具有均一的相态结构,这表明当SC-FPAEK含量低于20 wt%时,SC-FPAEK/PEEK为完全相容体系。当SC-FPAEK含量高于20 wt%时,SC-FPAEK/PEEK共混体系表现出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与SC-FPAEK和PEEK纯组分相对应。对应于PEEK纯组分的Tg降至142℃,对应于SC-FPAEK组分的Tg升至131℃,从SEM测试中也可观察到两相呈明显的“海岛”结构分相体系。这表明当SC-FPAEK含量高于20 wt%时,SC-FPAEK/PEEK为部分相容体系。本文分别对相容性较好的2 wt%,5 wt%,7 wt%,10 wt%,15wt%,20 wt%的SC-FPAEK/PEEK共混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评测。结果表明,2wt%、5 wt%、7 wt%等低SC-FPAEK含量的共混物表现出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对PEEK的韧性提高方面非常显着。当SC-FPAEK含量为5 wt%时,SC-FPAEK/PEEK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4.4MPa和146%,较纯聚醚醚酮分别提高了10%和110%。这使聚醚醚酮在强度和韧性方面得到了同步大幅提升,这对PEEK的改性和强韧化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由于含氟聚合物具有氟元素表面富集及低表面能特征,因此我们对其SC-FPAEK/PEEK共混体系热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水接触角和表面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前的共混样品均表现出与PEEK纯组分相近的接触角值,而经热处理后,共混样品的水接触角获得了较大的提升,而表面能则明显降低。如当SC-FPAEK含量为5 wt%时,经热处理后SC-FPAEK/PEEK样品水接触角由PEEK的83°提升至102°,而表面能由42 m J/m2下降至35.8 m J/m2,采用EDS表征了5%SC-FPAEK/95%PEEK共混物热处理前后的表面氟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共混试样表面氟元素的质量比由处理前的2.5 wt%增加至6.7wt%,证明了氟元素向聚合物表面的迁移。这种氟原子表面迁移行为对改善聚醚醚酮树脂的摩擦磨损性能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将力学性能较为优异的共混合金样品(SC-FPAEK含量为2 wt%、5 wt%、7wt%)经注塑成型进行了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C-FPAEK/PEEK共混合金表现出优异的耐磨减摩效果,PEEK纯组分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分别为0.376和2.60×10-6mm3/Nm,而5%SC-FPAEK/95%PEEK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分别为0.32和0.772×10-6mm3/Nm。这对于高性能聚合物耐摩擦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新庄[7](2021)在《Mo/HZSM-5微球的流化磨损及其甲烷无氧芳构化流化床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天然气、煤层气、油田伴生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一次能源的主要成分,甲烷的高效、清洁化利用备受关注。在无氧条件下,甲烷经催化可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液态/固态芳烃以及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稀缺的氢气,其工艺流程短且原子经济性好。经过近三十年的持续探索,甲烷无氧芳构化(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MDA)技术已在催化剂、反应工艺及设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并对反应热力学、动力学和催化机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且在小型试验系统上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转,但目前仍未有中试及工业化实践。受热力学限制,MDA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以获取有生产意义的产物收率,同时为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和减小反应器尺寸,需要采取动力学上不利于MDA的系统加压措施,或在常压下增大进料空速。以上工艺措施会导致显着的催化剂磨损问题,如同炼油工业的FCC工艺一样,其可能会给未来的放大试验、中试甚至工业生产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如堵塞管线、污染产品和降低催化性能。而在我们较早相关试验的气相出口管道中也收集到了一定量的催化剂磨损细粉。现有活性较佳的催化剂是以Mo为主要负载金属的氢化ZSM-5沸石分子筛,实际使用中需要将其成型为百微米级的规则颗粒,并采用传热效果较佳的流化床或附带催化剂连续再生的循环流化床工艺。而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会因竞争性的积碳反应以及空间位阻造成的深度脱氢反应而快速失活,且反应器类型及尺寸变化可能会对催化性能和适宜工艺参数产生影响。为进一步推动MDA技术向中试和工业化方向迈进,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围绕催化剂跑损和芳构化性能不稳定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相关研究:(一)Mo/HZSM-5催化剂的流化磨损催化剂跑损源于其在工艺条件下的磨损。为了解催化剂在高温、长时间快速移动和MDA反应下的真实磨损情况,本文第二章2.3节中以循环流化床为模拟对象,在已有50 mm流化床基础上自制流化磨损评价装置,并在第三章中研究了系统温度、运行时间和工艺因素(活化、芳构化和再生)对无粘结剂喷雾成型Mo/HZSM-5微球流化磨损的影响,结果发现:热应力、机械应力和化学应力共同造成催化剂表面磨蚀和/或体相破碎;系统温度越高、运行时间越长,则催化剂磨损越严重;200℃以下主要为表面磨蚀,200~600℃时磨损近似稳定,600℃以上为多级破碎主导;工艺因素产生的积炭增大了催化剂粒径和耐磨性,且处理深度增加(活化→芳构化→再生)会产生相对负向作用;H2再生能减小积炭催化剂粒径,但无法使其恢复至初始状态;推测工艺处理Mo/HZSM-5上存在3种类型积炭:Mo2C和/或MoOxCy、石墨前驱态和/或碳颗粒和低聚稠环芳烃。(二)Mo/HZSM-5催化剂的粒径-芳构化性能关系若不考虑活性组分和载体结构的变化,则催化剂磨损的最直观表现是粒径(分布)改变。为了解Mo/HZSM-5粒径对其芳构化性能的影响,本文第四章中系统研究了不同粒径规整Mo/HZSM-5微球和无定形破碎Mo/HZSM-5颗粒的MDA性能,结果发现:固定床中不存在规律性的粒径效应,且处于粒径范围两极的催化剂均表现出较差的MDA效果;流化床中,较大粒径的甲烷转化率较好且较稳定,苯选择性的稳定值不受粒径变化影响,200-280μm催化剂的MDA性能最佳;流化磨损产生的细小催化剂颗粒增大了其与甲烷的接触面,减小了扩散阻力,因而提升了初期MDA性能,但也促进了积炭生成,加之催化剂质量损失,最终导致失活加快。(三)Mo/HZSM-5催化MDA的流化床(系统)工艺优化单一尺寸流化床的优选工艺参数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反应器尺寸放大和型式变化,进而造成MDA性能不稳定的现象。为了解流化床尺寸和型式对Mo/HZSM-5催化MDA工艺优选的影响,本文第五章中采用8/15/50 mm流化床优选和35/50 mm流化床连续反应-再生系统验证相结合的方式研究部分适宜的MDA工艺参数,结果发现:适宜的再生H2温度和流量分别为850℃和0.5 L·min-1,反应空速(reaction space velocity,RSV)为4000 m L·g-1·h-1,Mo/HZSM-5粒径中值为177.7-194.0μm,活化前升温介质为N2或H2,活化后至芳构化反应前升温介质为H2;流化床系统的适宜催化剂循环速度与反应器/再生器尺寸密切相关,且系统具备有限的自我调节特性;高空速会放大系统的不均匀流化,使部分“死体积”催化剂在无H2再生下连续失活;适当增加催化剂滞留量、延长再生时间并减少再生次数均有益芳烃稳定生成。(四)Mo/HZSM-5催化性能的反应器放大效应反应器尺寸增大往往会导致催化反应效果变化。为了解流化床(系统)放大对Mo/HZSM-5催化MDA的影响,本文第六章中基于现有实验规模,研究在3种尺寸流化床和2种尺寸流化床连续反应-再生系统中Mo/HZSM-5催化MDA的放大效应,结果发现:放大效应受RSV影响,在较低RSV(≤4000 m L·g-1·h-1)下,流化床(系统)内径增大(8 mm→50 mm和35 mm→50 mm)后,甲烷转化率、苯选择性和生成速率下降,而萘选择性和生成速率升高;在较高RSV(8400~11000 m L·g-1·h-1)下,流化床内径依次增大(8 mm→15 mm→50 mm)后,甲烷转化率小幅降低,但苯/萘的选择性和生成速率均升高。推测,较高RSV使Mo/HZSM-5与CH4接触更加充分,芳烃产品的扩散阻力减小,加之传热改善,积炭失活过程也更为平缓。本文以推动MDA技术进一步放大为导向,着力探究流化床(系统)工艺中Mo/HZSM-5微球催化剂磨损的原因、可能机理及催化影响,并针对小试中芳构化效果不稳定问题进行工艺参数优化、验证和放大效应研究,为该技术未来的反应器设计和规模化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李坤[8](2021)在《空气/无水乙醇中织构刀具制备及切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仿生学研究表明,与光滑表面相比,非光滑表面能够有效降低摩擦磨损。这种具有一定形貌的非光滑表面被称为织构表面。近年来,织构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研究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并有学者将织构引入刀具,研究了织构刀具的切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织构能够有效降低刀-屑界面的摩擦磨损,并提高刀具的抗黏附。但是,目前织构刀具的减摩机理尚未明晰,并且织构形式较单一,多为二维槽型织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展开了织构刀具制备及织构刀具切削机理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从经典切削理论入手,分析切削过程中刀-屑界面的摩擦学特性,分析了织构刀具切削过程中刀-屑界面的摩擦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织构能够降低刀-屑界面摩擦力。其次,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建立了硬质合金织构刀具切削铝合金的二维正交切削模型,主要研究了织构参数(织构刃边距、织构间距、织构宽度、织构深度)对织构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织构参数能够改善刀具切削性能,不合理的织构参数会引起织构对切屑的二次切削,当二次切削现象较严重时,会使刀具切削性能变差。再次,采用YT15刀片作为试验材料,在空气环境中和无水乙醇环境中,采用激光技术制备织构,研究了激光参数对织构形貌、织构参数及织构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气环境中加工出了槽型织构,织构尺寸受激光参数的影响,空气环境中制备的织构表面具有亲水特性;在无水乙醇环境中加工出了全新的环形凸起织构,环形凸起织构尺寸及密度受激光参数的影响,无水乙醇中制备的织构表面不经过任何处理就可以表现出疏水特性。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及激光参数对织构参数的影响,在空气环境中制备出仿真结果中表现最佳织构参数的织构刀具AT,在无水乙醇环境中制备出试验结果中疏水效果最好的织构参数的织构刀具ET,并结合两织构制备出复合织构刀具CT。采用干/润滑切削试验,验证织构刀具切削性能。结果表明,干切削条件下,复合织构刀具CT主切削力小于无织构刀具的主切削力,其余两种织构刀具AT、ET的主切削力大于无织构刀具的主切削力,所有织构刀具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磨损、抗粘附性能;润滑切削条件下,所有织构刀具主切削力均小于无织构刀具,织构区域内未发生磨损、粘附;复合织构的润湿特性在切削过程中未发挥其作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仿真、试验的方法,进行了织构优化、织构制备、织构刀具切削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在空气、无水乙醇环境中制备出不同类型的织构,并分析了织构表面的润湿特性,综合织构形貌、织构表面润湿特性分析了织构刀具对切削性能的影响。

闫泽昭[9](2021)在《面向整体叶盘均匀一致性的振动回转式抛磨加工离散元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整体叶盘是航空发动机上的核心零部件,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着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对于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整体叶盘的表面加工仍处于手工打磨和数控铣削阶段,缺乏其他领域尤其是滚磨光整加工方向的相关研究。为提高整体叶盘加工均匀一致性,本文基于离散元法和滚磨光整加工理论,对比分析了回转式、振动式(模拟件外固定)、振动式(模拟件内固定)及振动回转式抛磨加工整体叶盘模拟件的优缺点,并针对振动回转式加工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实际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研究内容与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离散元软件EDEM,在磨损量、滚抛磨块速度及各自的变异系数等方面对比分析回转式、振动式(模拟件外固定)及振动式(模拟件内固定)抛磨加工整体叶盘模拟件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振动回转式抛磨加工并加以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发现相比与其他几种加工方式,振动回转式加工可以缩短模拟件表面顶部至根部方向和前缘至后缘方向磨损量差值及滚抛磨块速度差值。结果表明,无论从加工效率还是加工均匀一致性的角度分析,振动回转式的加工方式都要优于回转式加工和振动式加工。(2)通过提取模拟件表面的磨损量、法向力、切向力、法向累积接触能量及切向累积接触能量等数据分析振动回转式加工下滚抛磨块对整体叶盘模拟件的加工作用,根据累积接触能量公式推算出滚抛磨块的切向速度大于法向速度。(3)对转速、振动频率和振幅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仿真,优化振动回转式加工的运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转速、振动频率、振幅三个因素的显着性影响顺序为振幅>转速>振动频率,最优加工参数为n=10rpm、f=40Hz、A=2mm。(4)为了提高模拟件的加工均匀一致性,目的性地降低或提高型面局部磨损量,设计了流场调节装置:导流半岛和挡条结构。通过改变导流半岛距模拟件的距离和导流半岛宽度,改变加工不均匀区域磨损量。仿真结果表明,导流半岛会降低中间区域磨损量,同时提高中间区域加工均匀一致性;导流半岛可以缩短正面和背面的磨损量差值;拓宽导流半岛后会降低加入导流半岛造成的前缘与后缘磨损量的差距,加入挡条结构会再次降低边缘处的磨损量,提高加工均匀一致性。

师佑杰[10](2021)在《深冷处理TC4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实验研究》文中认为TC4钛合金是以钛为基础的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小的密度、高的比强度及好的韧性和焊接性等一系列优点。TC4钛合金属于难加工材料,在滚磨光整加工后工件表面质量改善效果有限,难以达到理想的表面粗糙度。研究表明,工件的表面质量与其服役性能息息相关,当TC4钛合金工件表面粗糙度下降至0.250μm以下时,疲劳强度不受粗糙度值的影响。同时,深冷处理使工件的可加工性增强,物理力学性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了使TC4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加工后达到0.250μm以下,本文将深冷处理与滚磨光整加工结合起来,采用离散元素法建模软件EDEM进行模拟仿真,滚磨光整加工技术进行实验研究,不同的测试手段分析深冷处理前后工件表面完整性,探究深冷处理对滚磨光整加工TC4钛合金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EDEM离散元仿真分析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滚磨光整加工时工件在滚筒中的加工位置以及深冷处理前后工件受到的作用力和速度大小的变化。发现加工时工件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基本不变,水平方向做规律性的循环运动;深冷处理前后切向方向作用力的大小基本不变,法向方向受到的作用力大小增加了20.08%,工件在加工介质中速度的大小和周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2)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滚磨光整加工工艺参数对TC4钛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磨块直径对加工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滚筒转速、磨块种类和加工时间。对材料去除率分析发现白陶瓷磨块更加适合加工TC4钛合金。极差分析较优实验水平组合为:滚筒转速350r/min、磨块直径为4mm、磨块种类为白陶瓷、加工时间为20min。方差分析表明磨块直径对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有显着性影响。(3)分析不同深冷处理时间对滚磨光整加工的影响以及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不同滚磨光整加工参数对深冷处理后工件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对比其他时间,深冷处理11h的TC4钛合金工件表面粗糙度下降最多。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深冷处理可以使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进一步降低。分别对滚筒转速、磨块直径和磨块种类进行单因素实验分析可知:当选用直径为4mm的白陶瓷磨块且滚筒转速为350r/min时,加工效果最好,与正交实验得到的结果一致。(4)对TC4钛合金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发现深冷处理使TC4钛合金发生再结晶,β相转换为次生的α相,深冷处理后α相含量是深冷处理前的1.51倍,强大的内应力使组织更加均匀并且致密度增加。显微硬度测试表明深冷处理可小幅度增加TC4钛合金的显微硬度并在深冷处理11h时,显微硬度值达到最大,较未深冷处理的工件提高3.47%。残余应力测试表明深冷处理和滚磨光整加工都使得工件表面残余压应力增加,深冷处理和加工后的工件表面残余应力是未处理工件的26.26%,相比较深冷处理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离心式滚磨光整加工对表面残余压应力的提升更大。(5)扫描电镜分析不同加工参数下工件的表面形貌,发现深冷处理11h的工件,表面铣削加工痕迹基本消失,表面粗糙度稳定在0.250μm以下。结合摩擦磨损实验分析可知,深冷处理使得工件磨损机理发生改变,由未深冷处理时的粘附磨损和磨料磨损转变为磨料磨损。粘附磨损是由磨块和工件表面的材料迁移引起的机械磨损,加工时磨块颗粒脱落后粘附在工件表面,使得工件表面附着了一层滚抛磨块脱落的颗粒,滚抛磨块不能直接与工件表面接触,影响了工件加工效果。深冷处理后工件磨损机理发生改变,只存在磨料磨损,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表面始终与滚抛磨块直接接触,更有利于工件的滚磨光整加工。

二、浅析高等学校设备磨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高等学校设备磨损(论文提纲范文)

(1)氨基甲酸钼复合石墨烯对内燃机油抗磨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设备及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氨基甲酸钼质量分数
    2.2 苯三唑质量分数
    2.3 氨基甲酸钼与0.05%苯三唑进行复合
    2.4 石墨烯与1.25%氨基甲酸钼(Mo DTC)与0.05%苯三唑复合
    2.5 直读铁谱、元素光谱分析
    2.6 加入复合抗磨剂成品油与未加入复合抗磨剂成品油比较
    2.7 油耗测试
3 结论

(2)静电喷涂制备环氧导电涂层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导电涂料简介
    1.2 导电涂料成膜物质
        1.2.1 环氧树脂成膜物质
        1.2.2 环氧树脂的固化
        1.2.3 环氧树脂的稀释剂
    1.3 导电介质
        1.3.1 碳纳米管
        1.3.2 石墨烯
    1.4 环氧导电涂层的制备及导电原理
        1.4.1 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工艺
        1.4.2 导电涂层的导电原理
    1.5 导电复合涂层导电性改善方法
        1.5.1 分散性提升方法
        1.5.2 定向排列
    1.6 导电涂料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1.6.1 导电涂料存在问题
        1.6.2 导电涂料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7 静电喷涂法
        1.7.1 静电喷涂简介
        1.7.2 静电喷涂制备涂层的生产工艺流程
        1.7.3 静电喷涂影响因素
        1.7.4 静电喷涂的优势
    1.8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8.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2 研究内容
        1.8.3 研究技术路线
2 试验及测试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备
    2.2 试样的制备
        2.2.1 导电涂层的制备
        2.2.2 MWCNTs的表面处理
        2.2.3 MWCNTs的磁化处理及涂层制备
    2.3 性能检测方法
        2.3.1 涂层的结合强度测试
        2.3.2 涂层的孔隙率测试
        2.3.3 涂层的摩擦磨损测试
        2.3.4 涂层的耐蚀性测试
        2.3.5 涂层的导电性测试
        2.3.6 表面能测试方法
        2.3.7 红外光谱测试
        2.3.8 组织形貌分析
3 粉末静电喷涂环氧导电涂层
    3.1 石墨烯/环氧导电涂层
        3.1.1 涂层的基础性能
        3.1.2 涂层的导电性
        3.1.3 导电机理分析
    3.2 MWCNTs/环氧导电涂层
        3.2.1 涂层的基础性能
        3.2.2 涂层的导电性
        3.2.3 MWCNTs分散性对导电性影响
    3.3 表面改性的MWCNTs对环氧粉末涂层性能影响
        3.3.1 MWCNTs的分散性
        3.3.2 红外光谱
        3.3.3 XRD测试
        3.3.4 改性MWCNTs制备涂层的导电性
    3.4 MWCNTs的磁化处理对涂层导电性的影响
        3.4.1 MWCNTs的磁化效果
        3.4.2 红外光谱
        3.4.3 XRD测试
        3.4.4 磁化MWCNTs制备涂层的导电性
    3.5 电场对导电介质分散性的影响
        3.5.1 静电喷涂电压对涂层厚度的影响
        3.5.2 喷涂电压对涂层粗糙度的影响
        3.5.3 电场对导电介质分散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静电液体喷涂环氧导电涂层
    4.1 石墨烯/环氧导电涂层
        4.1.1 涂层的基础性能
        4.1.2 涂层的导电性
        4.1.3 导电机理分析
    4.2 MWCNTs/环氧导电涂层
        4.2.1 涂层的基础性能
        4.2.2 MWCNTs分布对涂层导电性影响分析
        4.2.3 导电机理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体前处理对静电法制备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5.1 表面前处理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5.2 前处理对涂层基体表面化学结构的影响
    5.3 前处理对基体表面粗糙度影响分析
    5.4 涂层基体表面能计算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文创新点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3)基于日盲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电弧检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系统
        1.1.3 研究意义
    1.2 城轨弓网电弧
        1.2.1 城轨弓网电弧产生的原因
        1.2.2 城轨弓网电弧的特性
        1.2.3 弓网电弧的危害
    1.3 弓网电弧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弓网电弧及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3.2 日盲紫外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城轨弓网电弧检测系统结构及原理
    2.1 城轨弓网在线检测系统
    2.2 城轨弓网电弧检测系统的构成
    2.3 基于日盲区的城轨弓网电弧检测原理
        2.3.1 地上线路部分
        2.3.2 地下线路部分
    2.4 弓网电弧检测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2.5 兰州轨道交通弓网电弧检测系统
        2.5.1 兰州轨道交通线路概况
        2.5.2 兰州城轨弓网电弧检测系统设计中考虑的特殊因素
    2.6 本章小结
3 日盲法弓网电弧检测系统特征波段的确定
    3.1 地表太阳光谱实验
        3.1.1 实验设计及过程
        3.1.2 实验结果及结论
    3.2 隧道照明系统光谱实验
        3.2.1 实验设计
        3.2.2 实验结果及结论
    3.3 城轨弓网电弧光谱实验
        3.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3.2 实验结果与结论
    3.4 特征波段确定
        3.4.1 特征波段应具有的特性
        3.4.2 积分法分析电弧光谱数据
        3.4.3 特征波段确定
    3.5 本章小结
4 弧光采集系统及光电转换设计
    4.1 系统设计需求
    4.2 光学设计
        4.2.1 设计约束条件
        4.2.2 光学采集系统选择
        4.2.3 光学参数计算
        4.2.4 光通量评估
        4.2.5 4 种物距下镜头设计
    4.3 光学元件的选择
    4.4 光电探测器件的选择
        4.4.1 光电转换探测原理
        4.4.2 PMT结构
        4.4.3 PMT工作原理
        4.4.4 弓网电弧检测系统中PMT的性能指标
        4.4.5 PMT选型
    4.5 PMT光电信号的定量化标定
        4.5.1 基于PMT阳极输出电流的光电转换
        4.5.2 基于PMT输出电压一次积分值的光电转换
        4.5.3 光子计数器
    4.6 本章小结
5 弓网电弧检测装置在兰州轨道交通1 号线的试验
    5.1 试验背景
        5.1.1 兰州轨道交通1 号线
        5.1.2 试验设备状态
    5.2 全线燃弧检测试验
        5.2.1 试验条件
        5.2.2 全线燃弧检测试验数据
        5.2.3 弓网电弧检测系统的准确性验证
    5.3 特殊区段燃弧检测试验结果分析
        5.3.1 试验数据
        5.3.2 试验数据分析
    5.4 电压与电流信号检测的比较
        5.4.1 电压信号衡量电弧强度
        5.4.2 电流信号与电弧强度的关系
        5.4.3 两种方案的线性度对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蓖麻油基双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润滑油添加剂概述
        1.2.1 润滑油添加剂简介
        1.2.2 降凝剂的作用机理
        1.2.3 黏度指数改进剂的作用机理
    1.3 植物油
        1.3.1 植物油特性
        1.3.2 植物油的改性
    1.4 蓖麻油
        1.4.1 蓖麻油简介
        1.4.2 蓖麻油在润滑油领域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
第二章 蓖麻油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原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2.3 测试与表征
        2.3.1 红外光谱分析
        2.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3.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2.3.4 热重分析
        2.3.5 蜡晶形貌
        2.3.6 凝点测试
        2.3.7 运动黏度的测试及黏度指数的计算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单体质量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2.4.2 引发剂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2.4.3 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2.4.4 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2.4.5 引发剂种类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2.5 聚合物的表征
        2.5.1 聚合物的FT-IR分析
        2.5.2 聚合物的GPC分析
        2.5.3 聚合物的~1H NMR分析
        2.5.4 聚合物的TGA分析
    2.6 共聚物性能研究
        2.6.1 共聚物降凝性能
        2.6.2 共聚物黏温性能
    2.7 小结
第三章 蓖麻油与苯乙烯的共聚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原料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3.3 测试与表征
        3.3.1 红外光谱分析
        3.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3.3.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3.3.4 热重分析
        3.3.5 蜡晶形貌
        3.3.6 凝点测试
        3.3.7 运动黏度的测试及黏度指数的计算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后处理方法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3.4.2 单体质量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3.4.3 引发剂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3.4.4 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3.4.5 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3.4.6 溶剂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3.5 聚合物的表征
        3.5.1 聚合物的FT-IR分析
        3.5.2 聚合物的GPC分析
        3.5.3 聚合物的~1H NMR分析
        3.5.4 聚合物的TGA分析
    3.6 共聚物性能研究
        3.6.1 共聚物降凝性能
        3.6.2 共聚物黏温性能
    3.7 小结
第四章 蓖麻油与马来酸酐、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4.3 蓖麻油与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的表征
        4.3.1 红外光谱分析
        4.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4.3.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4.3.4 热重分析
        4.3.5 蜡晶形貌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单体质量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4.4.2 引发剂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4.4.3 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4.4.4 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4.5 聚合物的表征
        4.5.1 聚合物的FT-IR分析
        4.5.2 聚合物的GPC分析
        4.5.3 聚合物的~1H NMR分析
        4.5.4 聚合物的TGA分析
    4.6 共聚物性能研究
        4.6.1 共聚物降凝性能
        4.6.2 共聚物黏温性能
    4.7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石墨烯润滑油的制备及其抗磨减摩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纳米粒子的基本特性
        1.2.2 纳米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1.2.3 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减摩理论
    2.1 润滑的分类及润滑油的作用机理
        2.1.1 润滑的分类
        2.1.2 润滑的作用机理
    2.2 纳米粒子的滑动摩擦机理
        2.2.1 电子-声子耦合效应
        2.2.2 折叠机制
        2.2.3 消能机理
    2.3 纳米粒子的润滑机理
        2.3.1 成膜机理
        2.3.2 自我修复机制
        2.3.3 滚珠轴承机构
        2.3.4 表面抛光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纳米粒子的表征及在润滑油中分散稳定性研究
    3.1 纳米粒子的表征
        3.1.1 试验设备
        3.1.2 材料表征
    3.2 石墨烯润滑油的制备
        3.2.1 分散设备
        3.2.2 分散方案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静止稳定性的研究
        3.3.2 吸收值的测定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石墨烯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4.1 试验设备及方法
        4.1.1 摩擦磨损试验设备
        4.1.2 试验方案设计
    4.2 石墨烯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4.2.1 抗磨减摩性能测试与结果
        4.2.2 磨损表面表征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石墨烯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规律研究
    5.1 不同条件下石墨烯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测试结果
        5.1.1 不同浓度下的性能测试与结果
        5.1.2 不同温度下的性能测试与结果
        5.1.3 不同载荷下的性能测试与结果
    5.2 显微镜下对试样表面进行观察
        5.2.1 不同浓度下的磨损表面表征分析
        5.2.2 不同温度下的磨损表面表征分析
        5.2.3 不同载荷下的磨损表面表征分析
    5.3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半结晶型全氟联苯聚芳醚酮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芳醚酮
        1.2.1 聚芳醚酮种类
        1.2.2 聚芳醚酮的应用
    1.3 含氟聚芳醚及其制备方法
        1.3.1 引入大体积含氟侧基
        1.3.2 引入全氟环丁基(PFCB)结构
        1.3.3 引入全氟联苯结构
    1.4 半结晶型含氟聚芳醚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
    2.1 实验药品
    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2.2.1 核磁共振测试(~1H-NMR和 ~(19)F-NMR)
        2.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2.2.3 聚合物比浓对数黏度测试
        2.2.4 差式扫描量热测试(DSC)
        2.2.5 热重分析仪(TGA)
        2.2.6 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2.2.7 X射线衍射仪(XRD)
        2.2.8 偏光显微镜(POM)
        2.2.9 接触角表征
        2.2.10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2.2.11 摩擦性能测试
第三章 半结晶型全氟联苯聚芳醚酮的合成与性能
    3.1 引言
    3.2 半结晶型全氟联苯聚芳醚酮(SC-FPAEK)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3.2.1 不同分子量的SC-FPAEKs的合成
        3.2.2 联苯型聚醚醚酮(DPEEK)的合成
        3.2.3 SC-FPAEKs的溶解性及分子量表征
        3.2.4 全氟联苯聚芳醚酮(SC-FPAEK)的合成条件探索
        3.2.5 全氟联苯聚芳醚酮(SC-FPAEK)的结构表征
    3.3 半结晶型全氟联苯聚芳醚酮的基础性能研究
        3.3.1 SC-FPAEKs的热稳定性测试
        3.3.2 SC-FPAEKs的 DSC测试
        3.3.3 SC-FPAEKs的结晶结构与形貌表征
        3.3.4 SC-FPAEK的平衡熔点研究
    3.4 半结晶型全氟联苯聚芳醚酮非等温结晶行为及动力学研究
        3.4.1 SC-FPAEKs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3.4.2 SC-FPAEKs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3.5 半结晶全氟联苯聚芳醚酮的表面性能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C-FPAEK/PEEK共混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SC-FPAEK/PEEK共混合金的制备
        4.2.1 SC-FPAEK/PEEK合金样品的制备
        4.2.2 SC-FPAEK/PEEK共混合金的基础物性
    4.3 SC-FPAEK/PEEK共混合金相容性的表征
        4.3.1 SC-FPAEK/PEEK相容性的DSC表征
        4.3.2 SC-FPAEK/PEEK共混物的SEM表征
    4.4 SC-FPAEK/PEEK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4.4.1 SC-FPAEK/PEEK拉伸和弯曲性能
        4.4.2 SC-FPAEK/PEEK共混物的结晶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4.3 不同热处理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4.4 不同分子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SC-FPAEK/PEEK合金材料表面性能研究
    4.6 SC-FPAEK/PEEK合金材料摩擦性能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致谢

(7)Mo/HZSM-5微球的流化磨损及其甲烷无氧芳构化流化床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1.1 甲烷与天然气
        1.1.2 天然气化工转化
        1.1.3 我国天然气利用政策分析
    1.2 甲烷无氧芳构化(MDA)过程
        1.2.1 反应机理
        1.2.2 热力学研究
        1.2.3 动力学研究
        1.2.4 催化剂积炭
        1.2.5 生产工艺及设备
    1.3 固体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1.3.1 固体催化剂质量损失及其原因
        1.3.2 固体催化剂颗粒的磨损机制
        1.3.3 固体催化剂机械强度的测定
        1.3.4 固体催化剂机械强度的改善
    1.4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催化剂准备
        2.1.1 主要原料及设备
        2.1.2 制备过程
    2.2 催化剂的工艺反应处理
        2.2.1 活化反应处理
        2.2.2 芳构化反应处理
        2.2.3 再生反应处理
    2.3 催化剂流化磨损测试
        2.3.1 磨损测试装置
        2.3.2 测试过程及评价指标
    2.4 催化剂甲烷无氧芳构化(MDA)评价
        2.4.1 评价装置设计及搭建
        2.4.2 主要消耗品及系统组件
        2.4.3 评价过程主要步骤
        2.4.4 在线分析及评价指标
    2.5 催化剂的物化表征
        2.5.1 比表面积和孔体积(N_2物理吸附/脱附)
        2.5.2 粒径分布(PSD)
        2.5.3 Mo含量(ICP-OES)
        2.5.4 碳物质含量(TG/DTG)
        2.5.5 积碳类型(TPO)
        2.5.6 微观形貌(SEM)
第三章 Mo/HZSM-5 催化剂的流化磨损
    3.1 系统温度的影响
    3.2 运行时间的影响
    3.3 工艺因素的影响
        3.3.1 催化剂样品的PSMD变化
        3.3.2 催化剂样品的PSD变化
        3.3.3 流化磨损测试
        3.3.4 催化剂样品积碳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Mo/HZSM-5 催化剂的粒径-芳构化性能关系
    4.1 固定床反应中Mo/HZSM-5 的粒径效应
        4.1.1 催化剂样品及反应工艺参数
        4.1.2 催化剂粒径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4.1.3 失活催化剂的积碳分析
    4.2 流化床反应中Mo/HZSM-5 的粒径效应
        4.2.1 催化剂颗粒流化状态确认
        4.2.2 流化床反应空速(RSV)优化
        4.2.3 催化剂样品及反应工艺参数
        4.2.4 催化剂粒径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4.2.5 催化剂的粒径效应分析
    4.3 固定床和流化床粒径效应差异
    4.4 磨损Mo/HZSM-5 的粒径效应
        4.4.1 磨损催化剂颗粒的微观形貌
        4.4.2 磨损Mo/HZSM-5 的催化反应性能
    4.5 小结
第五章 Mo/HZSM-5 催化MDA流化床(系统)工艺优化
    5.1 8 mm流化床工艺优化
    5.2 15 mm流化床工艺优化
        5.2.1 质量流量计校正
        5.2.2 升温气氛优化
    5.3 50 mm流化床工艺优化
        5.3.1 反应空速(RSV)优化
        5.3.2 催化剂粒径优化
        5.3.3 升温气氛优化
        5.3.4 再生强度优化
    5.4 35 mm流化床连续反应-再生工艺优化
        5.4.1 实验装置改进
        5.4.2 再生H_2温度优化
        5.4.3 催化剂循环速度优化
        5.4.4 再生H_2强度优化
        5.4.5 反应空速(RSV)优化
    5.5 50 mm流化床连续反应-再生工艺优化
        5.5.1 反应空速(RSV)优化
        5.5.2 催化剂循环速度优化
        5.5.3 催化剂粒径优化
    5.6 小结
第六章 Mo/HZSM-5 催化性能的反应器放大效应
    6.1 较低反应空速(RSV)下流化床的放大效应
    6.2 较高反应空速(RSV)下流化床的放大效应
    6.3 流化床连续反应-再生效果分析
    6.4 流化床连续反应-再生系统的放大效应
    6.5 小结
结论及展望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空气/无水乙醇中织构刀具制备及切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微织构技术研究现状
    1.3 微织构刀具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微织构刀具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5 本课题来源
    1.6 本文拟研究的内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织构刀具与切屑接触特性分析
    2.1 切削理论的发展
        2.1.1 切屑形成机理
        2.1.2 切削模型的发展
    2.2 刀-屑界面
        2.2.1 刀-屑界面接触特性
        2.2.2 刀-屑界面摩擦模型
        2.2.3 刀-屑界面受力分析
    2.3 织构刀具刀-屑界面受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织构参数对刀具切削力及切削温度影响的有限元仿真
    3.1 织构刀具切削仿真模型建立
        3.1.1 材料模型
        3.1.2 分离准则
        3.1.3 摩擦模型
        3.1.4 几何模型及工况
    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2.1 织构宽度对主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
        3.2.2 织构刃边距对主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
        3.2.3 织构间距对主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
        3.2.4 织构深度对主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织构表面制备及其润湿性研究
    4.1 设备及材料
        4.1.1 微织构加工设备
        4.1.2 接触角测量设备
        4.1.3 试验材料
    4.2 空气环境中激光参数对织构形貌及尺寸的影响
        4.2.1 空气环境加工织构试验方案
        4.2.2 空气环境激光功率对织构形貌及尺寸的影响
        4.2.3 空气环境扫描速度对织构形貌及尺寸的影响
        4.2.4 空气环境加工次数对织构形貌及尺寸的影响
    4.3 无水乙醇环境中激光参数对织构形貌及尺寸的影响
        4.3.1 无水乙醇环境加工织构试验方案
        4.3.2 无水乙醇环境激光功率对织构形貌及尺寸的影响
        4.3.3 无水乙醇环境扫描速度对织构形貌的影响
    4.4 织构表面润湿性分析
        4.4.1 润湿性检测试验方案
        4.4.2 空气环境激光制备织构表面润湿性
        4.4.3 无水乙醇环境激光制备织构表面润湿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织构刀具切削性能研究
    5.1 切削试验设备及材料
        5.1.1 试验设备
        5.1.2 刀具准备
        5.1.3 切削材料
    5.2 切削试验方案
    5.3 切削试验结果
        5.3.1 切削力
        5.3.2 刀具磨损及粘附
    5.4 织构减摩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9)面向整体叶盘均匀一致性的振动回转式抛磨加工离散元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整体叶盘表面加工技术
        1.2.1 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
        1.2.2 整体叶盘表面加工技术现状
    1.3 滚磨光整加工
        1.3.1 回转式滚磨光整加工
        1.3.2 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
        1.3.3 滚磨光整加工技术发展现状
    1.4 离散元法
        1.4.1 离散元法的概述
        1.4.2 离散元法在滚磨光整加工中的应用
        1.4.3 EDEM软件
    1.5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EDEM仿真设定及前处理
    2.1 EDEM接触模型设置及仿真前处理
        2.1.1 Hertz-Mindlin(no slip)接触模型
        2.1.2 Hertz-Mindlin with Archard Wear接触模型
        2.1.3 接触模型的选取
        2.1.4 材料参数及接触参数设置
    2.2 模拟件模型及网格划分
        2.2.1 整体叶盘模拟件
        2.2.2 网格划分
        2.2.3 数据提取及评价指标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拟件抛磨加工不同工艺的仿真对比
    3.1 不同加工方法对比分析
        3.1.1 加工工艺选择
        3.1.2 流场行为分析
        3.1.3 加工效率及加工效果对比
    3.2 振动式(模拟件内固定)加工实验验证
        3.2.1 实验前处理
        3.2.2 加工参数及实验后处理
        3.2.3 实验结果及仿真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振动回转式加工仿真分析
    4.1 振动回转式抛磨加工
        4.1.1 振动回转式加工方法的提出
        4.1.2 两种振动回转式加工方法对比分析
    4.2 滚抛磨块流态分析
        4.2.1 稳定工况下滚抛磨块流态
        4.2.2 不同振动时期滚抛磨块流态
    4.3 滚抛磨块对工件的加工作用分析
        4.3.1 模拟件受力分析
        4.3.2 模拟件磨损量及累积接触能量分析
    4.4 四种加工方法对比分析
        4.4.1 加工效率及加工均匀一致性的优势
        4.4.2 滚抛磨块速度的优势
    4.5 回转和振动的加工作用分析
    4.6 运动参数的优化选择
        4.6.1 运动参数的单因素试验
        4.6.2 正交试验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振动回转式加工流场调控探究
    5.1 流场调控结构
        5.1.1 导流半岛的提出
        5.1.2 导流半岛结构设计
    5.2 导流半岛的调控作用分析
        5.2.1 导流半岛对磨损量的影响
        5.2.2 导流半岛距模拟件不同距离对磨损量的影响
        5.2.3 变截面导流半岛对磨损量的影响
        5.2.4 不同导流半岛宽度对磨损量的影响
        5.2.5 挡条结构仿真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深冷处理TC4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钛合金
        1.2.1 钛合金特点及分类
        1.2.2 TC4 钛合金
    1.3 深冷处理TC4 钛合金
        1.3.1 深冷处理技术简介
        1.3.2 深冷处理对金属的影响机理
        1.3.3 深冷处理TC4 钛合金的研究现状
    1.4 TC4 钛合金光整加工
        1.4.1 工艺分类
        1.4.2 TC4 钛合金光整加工工艺研究现状
    1.5 滚磨光整加工技术
        1.5.1 概念及类型
        1.5.2 离心式滚磨光整加工技术
        1.5.3 滚磨光整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1.6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深冷处理TC4 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离散元分析
    2.1 离散元法综述
        2.1.1 离散元法简介
        2.1.2 离散元法在滚磨光整加工中的应用
        2.1.3 离散元软件EDEM介绍
    2.2 仿真实验设计
        2.2.1 离心式滚磨加工几何建模
        2.2.2 工件建模
        2.2.3 仿真参数设置
        2.2.4 深冷处理后弹性模量设置
    2.3 滚磨光整加工仿真分析
        2.3.1 工件位置分析
        2.3.2 深冷处理前后试件受力分析
        2.3.3 深冷处理前后试件速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冷处理对TC4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效果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设备及工件制备
        3.2.1 实验设备
        3.2.2 测量仪器
        3.2.3 工件制备
    3.3 未深冷处理TC4 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实验研究
    3.4 深冷处理TC4 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实验研究
        3.4.1 深冷处理时间对TC4 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影响
        3.4.2 不同因素对未深冷和深冷加工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冷处理对TC4 钛合金表面性能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金相组织
        4.2.1 检测设备及试样制备
        4.2.2 结果分析
    4.3 显微硬度
        4.3.1 检测设备
        4.3.2 结果分析
    4.4 表面形貌
        4.4.1 检测设备
        4.4.2 结果分析
    4.5 残余应力
        4.5.1 检测设备
        4.5.2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浅析高等学校设备磨损(论文参考文献)

  • [1]氨基甲酸钼复合石墨烯对内燃机油抗磨性的研究[J]. 陈思,鲁子善,王瑜,宋应金,王茜昆,庞欣雨. 化学与粘合, 2021(06)
  • [2]静电喷涂制备环氧导电涂层的性能研究[D]. 李光照.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日盲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电弧检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D]. 于晓英.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4]蓖麻油基双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D]. 念利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5]石墨烯润滑油的制备及其抗磨减摩性能试验研究[D]. 董懿. 中北大学, 2021
  • [6]半结晶型全氟联苯聚芳醚酮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闫琦星. 吉林大学, 2021(01)
  • [7]Mo/HZSM-5微球的流化磨损及其甲烷无氧芳构化流化床工艺优化[D]. 张新庄. 西北大学, 2021(10)
  • [8]空气/无水乙醇中织构刀具制备及切削性能研究[D]. 李坤. 河南科技学院, 2021
  • [9]面向整体叶盘均匀一致性的振动回转式抛磨加工离散元模拟分析[D]. 闫泽昭.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10]深冷处理TC4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实验研究[D]. 师佑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浅析高等院校设备磨损情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