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个非字符的主题句?

如何写一个非字符的主题句?

一、怎样写非人物主语句?(论文文献综述)

兰俊莹[1](2020)在《《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研究》文中提出《元曲选》由明代臧晋叔编纂而成,是我国现存影响最大,收罗最丰富的一部元杂剧选集。它是研究近代汉语口语的重要资料,其宾白部分能反映当时的口语面貌。论文以《元曲选》宾白中的陈述句爲研究对象,对其作数据统计,分析其陈述内容、句式结构以及语气词使用的不同和变化,总结《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的自身特点。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爲绪论,简述《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研究的选题缘起,介绍陈述句的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对象。第二章研究陈述句的分类,把《元曲选》宾白中的陈述句分爲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和主观句等四种类型,并分析其陈述内容的不同和表述方式的特徵。第三章研究陈述句句式,主要对《元曲选》宾白中的“是”字句、处置式、被动式、兼语式和连谓式等五种句式作详细考察,总结其在结构方面的特点和发展变化。第四章研究陈述句语气词,考察了上古汉语遗留语气词“也、矣、耳”等,近代汉语新兴语气词“哩、了、的、来、咱、者、便了、波、罢、罢了”等,并通过历时对比,分析其语法功能和变化过程。此外,还考察“了也、了罢、者波”等语气词连用的情况。第五章是结论部分,结合全文的研究内容,总结《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的特点,分析其在汉语陈述句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宋丹阳[2](2019)在《现代汉语“一+M+A”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一般用来修饰名词和动词。吕叔湘、丁声树等人曾描述过数量短语修饰形容词的现象。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一+量词”修饰形容词的现象加以考察,下文称之为“一+M+A”结构。“一+M+A”结构的考察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各组构成分分析、句法分布、语用、篇章功能以及历时和动因机制。我们认为数词“一”的不可替代性与“一”的文化符号意义、真值与非真值都有关系。能够出现在“一+M+A”结构中的量词有度量、摹状、借用、约量、时量等类别,其中摹状量词比较有表现力,也非常值得挖掘。“一+M+A”结构可以充当六类句法成分,而且倾向于充当宾语和谓语。在语用上,该结构可用于计量、表现情感和环境,篇章上也有衔接、加强、表述功能。该结构唐代就出现,并一直使用到现在,这与隐喻、转喻、有界性、名物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该结构的动因、机制以及各方面考察,希望可以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一+M+A”结构在日常会话和书面材料中的使用,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李炎燕[3](2018)在《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认知研究》文中提出中动句式是跨语言存在的语法现象,学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有研究较为关注英语中动句式的句法、语义、句式生成、语义限制或英汉中动句式对比等方面的问题,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汉语中动句式进行全面、深入探讨的研究相对较少。汉语中是否存在中动句式、如何划定这种句式的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故鲜有研究从语义、语用、句法等层面对汉语中动句式的界定标准、类型划分进行综合考察,也很少有研究对汉语中动句式的主要子类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更少有研究对汉语中动句式的概念化过程及动因提供系统、深入的认知解释。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回答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如何对现代汉语中动句式进行重新界定和分类?(2)现代汉语中动句式子类之间有哪些异同与关联?(3)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概念化是如何实现的?概念化的动因是什么?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主要采用定性研究、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结合语料库数据进行论证,对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判定标准、类型划分、特征分析、概念化过程及动因等内容进行研究,主要综合语义、语用、句法因素对现代汉语中动句式重新提出了界定标准,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定;考察汉语中动句式主要子类在形义上的异同,并对现代汉语中动句式概念化的认知基础、过程及动因进行认知阐释。通过上述三个问题的研究,本文有如下发现:第一,汉语中动句式在语义、语用、句法等方面的特征是相互关联的,三者构成有机的整体。汉语中动句式具有涉身义、情态义、类指义三大语义特征。从语用功能来看,汉语中动句式都具有评述、传信和交际功能。汉语中动句式具有以下句法特征:中动句式具有非施事主语和隐性施事的论元结构,句中动词与句首名词之间存在广义动宾关系,句子具有非事件性的情状特征。依据上述典型特征,本文指出汉语中不仅存在中动句式,而且“NP非施事+Vx+XP”、“NP非施事+ADVx+V”和“NP非施事+AUXx+V”三类句式都可以放在中动句式的范畴中考察。第二,汉语中动句式的主要子类具有以下共性:语义上,三者都具有说话人从涉及自身的视角对事物属性进行评述和总结的意义。语用方面,三者的表达功能、语篇分布及语用意图相同。句法上,三者都具有相同的论元结构和非事件性。同时,三类句式存在以下差异:在语义表征的详略度上,“NP非施事+Vx+XP”句式总体都比“NP非施事+ADVx+V”和“NP非施事+AUXx+V”句式更能描述互动行为的细节特征。在句式构造上,“NP非施事+Vx+XP”句式中的XP位于句末,而“NP非施事+ADVx+V”中的副词和“NP非施事+AUXx+V”中的助词都位于句中。在语言演变方面,“NP非施事+Vx+XP”、“NP非施事+ADVx+V”和“NP非施事+AUXx+V”句式的各小句在发展阶段、演变路径等方面存在差异。第三,汉语中动句式概念化的认知基础是动允性和认识情态。汉语中动句式中的动允性和认识情态是该句式概念化的认知基础。动允性包含的生物体与环境交互关系和中动句式内隐性施事与句首名词所指实体的互动关系相对应。认知主体以自身视角来看待其与外物互动的经验,并以言语表达出认识情态,即说话人对句子命题可能性或必然性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对中动句式的意义和形式产生影响。第四,汉语中动句式的概念化过程包含论元的合力作用、动作体验的整体扫描、事件结果的转喻突显等步骤。中动句式的论元结构是人们对非施事和施事在概念突显中的不对称性进行前景化和背景化的结果,也就涉及力动态模式中施力者降格的操作。中动句式激活的力动态模式中,隐性施事对应施力者,非施事对应阻力者,在两力对抗的过程中,非施事发出让予(letting)力,对施事的施力行为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在言者的主观视角下,阻力者比施力者更强。中动句式就是在这样的力对抗模式中实现施力者降格的。汉语中动句式具有非事件性和类指义。这些特征是言者对该句式表述的动作体验进行整体扫描的结果。人们在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中,从惯常性的行为活动中提取出规律和经验。人们通过整体扫描的视角将得出经验的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而将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行为事件视作其中的子事件,从而得出整体扫描的结果——类指义。人们从整体扫描的视角提取中动句式概念中包含的多次动作体验的结果,汉语中动句式由此具有非事件性和状态义。汉语中动句式的状态义与动作义之间语义冲突的消解是通过以行为代结果的概念转喻压制而实现的。第五,促使现代汉语中动句式概念化的动因主要有语言经济性和象似性动因,言者主观性表达动因和文化突显性动因。本文的主要贡献有:第一,综合语义、语用、句法等层面的因素探讨了中动句式的界定标准,并由此指出汉语中“NP非施事+Vx+XP”、“NP非施事+ADVx+V”和“NP非施事+AUXx+V”三类句式都属于中动句式,为汉语界长期以来争论不定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这一套界定标准也可用于分析其他语言体系内的中动句式,如英语中动句式。第二,从语义、语用、句法方面对汉语中动句式主要子类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中动句式整体特征的研究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其中还有对汉语中动句式主要子类的历时演变和承继连接的探讨,揭示了汉语中动句式历时演变、承继连接的基本规律。第三,本文运用认知语法理论和力动态系统理论对汉语中动句式的概念化过程及动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对汉语中动句式的形义互动关系提供了合理的认知解释,进一步证明认知语法理论、力动态系统理论对于汉语中动句式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徐子黎[4](2018)在《西周关涉土地制度类金文集注及疑难字词专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周金文是研究西周史的第一手资料,西周土地制度史是西周史重要组成部分。学者利用西周金文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史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出土古文字资料,对西周土地制度类相关重要金文作了新的研究,以期更好的利用这些金文。正文分三个部分:绪论首先介绍了对土地类金文名称的限定、土地类金文总的数量、以往学者对其研究的成果。并说明本文选取裘卫盉、五祀卫鼎、九年卫鼎、散氏盘、曶鼎、大克鼎等六篇铭文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所选六篇铭文与西周土地制度密切相关。第一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六节,每节的结构为各篇铭文的题名、题解、器影、拓片、释文、集注、按语。题解部分阐释该铭传拓、收藏、着录、考释等,具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器影和拓片采自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铭文释文采用严式隶定,所读之字用括号注出,本释文是综合各家文字考释成果重新做出的释文。集注部分以句为单位,汇集历代众家主要学说,详细徵引。为保证材料的可靠性以及避免读者在参阅本文时出现误解,集注皆原文徵引。按语部分主要是对一些重要字词做出按断,一般性问题不做说明。第二章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在集注的基础上,对各篇铭文重新做出的注释及白话语译。通行的铭文注释,虽有马承源主编的《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王辉《商周金文》等,但与新材料、新的研究成果相对照,相对来说显得滞後。第二节是对铭文中一些重要字词做出的考论,以单篇文章形式写出。计分为四篇文章:《说曶鼎中的“”》通过考辨认为“”当以“卖”解;《“柔远能迩”新解》试图结合史墙盘铭文中之“壣”字形,对“柔远能迩”做出新的释读,“能”表“挞伐”。《说散氏盘铭中之“蜢”》通过对散氏盘铭中“蜢”字的考释,认为其当读为“残”,表残毁义。阐明散氏盘铭文主旨与战争无关,散氏盘铭记录的是一场民事纠纷;《释散氏盘铭中的“鞭”》根据新出鸟形盉铭文中可确定的“鞭”,通过字形比勘,从而对散氏盘铭中的“鞭”字重新做出考释。

李馨逸[5](2018)在《《红楼梦》中汉语存现句与德语表“存现”义句子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存现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在德语中,有与汉语存现句几乎完全一致的表达。可汉德“存现”语义的表达在句法形式和语义表现等方面却并非完全一致。《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其蕴藏的极高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红楼梦》中存在大量不同形式的存现句,本文站在对比语言学的角度,采用归纳、统计、描写等研究方法,对《红楼梦》前八十回原着(曹雪芹、高鹗版)中的存现句和德国汉学家Rainer Schwarz翻译的德译本前八十回中表“存现”义句子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一选题对汉德语言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红楼梦》中的存现句进行了穷尽式搜集,借鉴现代语言学理论,对《红楼梦》中的存现句进行了分类,探讨了《红楼梦》中汉语存现句的语法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比德语译本中的表达方式,从句式、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其中所有的存现句进行详细的对比描写和分析。以期找到各自的特点和对应规律,希望能为第二语言教学与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共分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根据前人有关汉语存现句与德语表“存现”义句子的分类研究成果,确立了本文研究的存现句的定义、划分标准和分类。我们从句子的构成出发,将存现句分为完整型存现句和非完整型存现句两大类。根据语义特征,又将这两大类存现句分别分为存在句和隐现句。第三部分依照前面确立的分类标准对《红楼梦》中句子成分完整型存现句与德语中对应句式进行对比描写和分析。研究中,我们发现由于德语语法的框架规范性,《红楼梦》中德语表“存现”义的句子形式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状态。第四部分将《红楼梦》中非完整型存现句与德语句子进行了对比。我们发现,德语具有极强的规则性,一般情况下德语中句子的各个成分即使没有实际意义也要在固定的位置上占位,跟汉语的表达有着较大的差异。第五部分着重对《红楼梦》中与现代汉语表达形式不同的存现句进行了描写和分析。我们发现,这类句式是汉语存现句中特有的。第六部分主要对《红楼梦》中汉语存现句与德语表“存现”义句子从语表结构、谓语动词、语义特征、语篇功能、语序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将对比研究结果及规律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七部分结语部分是对本文主旨的全面概括,对两种语言中存现句表达方式的异同及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独创性及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

张大可[6](2017)在《司马迁生年十年之差百年论争述评》文中认为学术界关于司马迁的生年有六种说法,王国维和郭沫若两说影响最大且有文献依据。王氏推定司马迁生年为公元前145年,郭氏支持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35年说,两说有十年之差。按公元前135年说推之,司马迁年10岁前蒙童耕牧,18岁前问学于孔安国、董仲舒,25岁奉使为钦差大臣,这几个坐标点都是不合情理,不能成立。按公元前145年说推之,少年司马迁18岁前耕牧,二十二三岁南游归来后问学于孔安国、董仲舒,元狩五年28岁仕为郎中,经过六七年的历练,在35岁时奉使,不仅合情入理,均有考证文献支持。由此可见,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可为定论。

刘玲玉[7](2015)在《影响三语德语专业四级考试(PGG)写作成绩的学习者可控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飞速发展以及学习者个体因素研究的不断深化,考察影响二语单项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多。与之相比,三语习得仍算一门新的学科,三语习得理论急切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撑和扩充,有关三语单项能力的研究可以填补一些研究空白,并补充三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发现或结论。本研究关注的是影响三语(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的因素。影响三语写作的因素很多,只凭一次实证研究想囊括所有的影响因素不切实际。与非学习者因素相比,本研究认为学习者因素更为重要,而学习者可控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学习者从自身寻找原因,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语言。所以,本研究将研究范围限定在学习者可控因素的研究上,具体探讨的问题包括:(1)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德语写作焦虑(两种情感类因素)、德语写作策略(认知类因素)、迁移能力(包括:汉语写作能力、英语写作能力、汉译英能力、汉译德能力、英译德能力)、德语能力(德语除写作外的能力如:听的能力=听写+听力、阅读能力、语法词汇知识)这五种学习者可控因素对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是否有影响?(2)如果有影响,这些学习者可控因素怎样、以何种方式影响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3)这些学习者可控因素之间有没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4)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文本语料中出现哪些类型的错误,哪些错误主要出于语言水平,即来自三语(德语)语言内部的干扰,哪些错误主要来自于其他语言,这里指一语(汉语)和二语(英语)的负迁移?为了回答问题(1)-(3),本研究对七所高校的229名德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调查,包括:汉语作文、两篇翻译(中翻德、英翻德)、三个问卷调查(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德语写作焦虑和德语写作策略调查问卷)、两项测试(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测试、德语专业四级(PGG)测试,包括:听写、听力、阅读、词汇与语法、纠错、写作)。依据理论框架和实证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关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各变量两两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然后通过AMOS统计软件构建了一个各变量对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影响的结构模型。该模型描述所考察的学习者可控因素对德语专业四级(PGG)作文成绩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影响力度,而且清楚地展示各个学习者可控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该模型阐释了上述(1)至(3)中提出的所有问题。为了回答问题(4),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中、英、德三门语言进行简单对比后,分析出可能的错误类型,并对作文高、中、低组90篇语料进行了人工错误数标记。之后利用统计软件对错误进行了统计,并对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阐释。一方面验证了试验阶段的部分研究结果,另一方面更直观地再现了迁移能力和语言能力对写作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发现和启示如下:(一)、本研究框架内影响德语专业四级(PGG)作文成绩的五个学习者可控因素中,除去德语写作策略外的其他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交错复杂的。四个学习者可控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有的因素被影响多些,有的因素影响别的因素多些,各种因素均不是呈孤立的状态,有些因素之间是正向影响的作用,有些因素间是负向影响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对德语写作焦虑产生负面效应,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越高,德语焦虑越轻;德语能力对迁移能力产生正面效应,德语能力越高,迁移能力越高;德语写作焦虑对德语能力产生负面效应,德语写作焦虑越高,德语能力越差;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对德语能力产生正面效应,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越高,德语能力越强;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对迁移能力产生正面效应,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越高,迁移能力越强;德语写作焦虑对迁移能力产生负面效应,德语写作焦虑越高,迁移能力越差。(二)、本研究框架内影响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的五个学习者可控因素中,除去德语写作策略外的其他四个因素都对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产生影响,有些因素的影响是直接的,如迁移能力;有些因素的影响是间接的,如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焦虑和德语能力。具体表现为:德语写作焦虑对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产生负面效应,德语写作焦虑越高,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越差;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对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产生正面效应,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越高,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越好;德语能力对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产生正面效应,德语能力越好,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越高;迁移能力对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产生正面效应,迁移能力越高,德语专业四级(PGG)写作成绩越好。(三)、作文高分组的各种类型的错误数均最少,作文低分组的各种错误类型数均最多,按照词形、句法、词汇、拼写来分的四种错误类型的数量随着作文分数的升高而减少。根据具体情况,本研究语料中的错误共有四种基本原因。原因一:英语=德语(≠汉语),这种由于汉语表现形式在头脑中根深蒂固而容易导致产生语际间的负迁移;原因二:汉语≠(英语≠德语),三种语言都不相同,但大部分情况下汉语不对德语产生影响,英语与德语虽然不一致,但有相似性,所以英语的影响会比较深。原因三:德语≠(汉语=英语),德语不同于之前学习过的两种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因为未掌握好这门语言的一些基础知识,记忆混乱而造成错误。原因四:汉语=英语(≠德语)→德语,汉语和英语相似,所以学生直接借用之前学过的语言,在德语学习时未发现德语的不同而犯错。各种类型的错误有可能是上述四种原因之一造成,也有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德语专业四级(PGG)作文中的错误既有因为汉语或英语的负迁移而造成的,也有很多是由于德语基础不扎实而导致的。本研究的启示在于:三语(德语)写作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应当从多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德语写作水平:(1)应加强心理教育,提高模糊容忍度,减少焦虑,提高写作水平;(2)应全面提高各语言水平,特别是一语、二语写作水平,促进三语写作水平;(3)语言学习课堂应多样化,学习与习得应当恰当结合;可以将翻译练习作为应用所学语言的辅助手段,加强语言对比学习;(4)最后应努力提高德语写作教学效率、体验写作乐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江敏,尉亮[8](2013)在《新HSK五级考试写作试题题型分析和教学启示》文中提出新汉语水平考试(新HSK)已经进入第四年,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可以看出考生在写作部分能力相对不足。本文从新HSK五级写作部分的试题题型入手,分析列举了写作部分的题型、易考点和评分标准,并尝试给出排序题以及短文写作的写作步骤和备考策略等,希望本文能帮助准备参加新HSK五级的考生缩短备考时间,顺利通过考试。

高笑可[9](2013)在《《史记》体词性成分陈述化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指称和陈述是所有语言里都存在的语义表述功能,指称和陈述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在形态语言里,陈述转化为指称,即“指称化”,一般会有形式上的标记,但是指称转化为陈述,即“陈述化”,则一般是直接用为动词而少有形式上的标记。在古汉语中,指称向陈述的转化更为隐蔽,不仅包括直接用为动词的名词,还要根据句法位置来进行判断。论文以《史记》(下)为基本研究语料,在对各句法位置的表述功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史记》叙述句谓语、判断句谓语、状语、补语等位置上体词性成分的语义特点和发生陈述化的程度。本文通过分析、筛选这几个句法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在穷尽性调查、统计语料的基础上,对《史记》(下)中的发生陈述化的体词性成分进行研究,并对陈述化理论作出深入思考。全文论述内容如下: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先讨论了与指称和陈述相关的理论问题及“陈述化”的界定;体词性成分发生陈述化的句法位置的确定;发生陈述化的体词性成分相关的语义特征等。然后全面考察分析了这四个句法位置上发生陈述化的体词性成分:判断句谓语、叙述句谓语、状语和补语。判断句谓语和叙述句谓语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我们主要分析其表达陈述时所凸显的语义内涵中的陈述性侧面。状语和补语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我们主要考察它们的所陈述对象以及它们和所陈述对象之间的陈述关系,以确定它们发生陈述化的不同程度。最后,我们通过对状语和补语位置体词性成分与动词构成的语义关系的分析,认为状语比补语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发生陈述化的程度更高。本文着眼于汉语固有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了《史记》(下)中的“陈述化”现象,并初步建立了一个与表达陈述的句法位置相对应的语义系统。

许培新[10](2013)在《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五种句式研究》文中认为清初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俚曲集》(以下简称俚曲)口语性非常突出,保留了明清时期许多的方言词语和方言句式,是近代汉语语法、特别是明末清初鲁中方言语法研究的重要文献材料,通过对其句法系统进行共时平面的详细描写和历时动态分析、研究,无论对汉语语法史研究还是汉语方言语法研究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着力研究俚曲中的述补结构句式、比较句式、把字句式、被字句式、正反问句式等五种句式。作为汉语句式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已经对上述五种句式进行了深入和多维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参照、借鉴的基础上,选取俚曲这种口语性强、时代性和地域性明确的文献资料,遵循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对这五种句式的句法构成和语义类型进行共时平面的定性、定量描写,从结构、语义和语用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研究俚曲五种句式的方言地域特征和语体特征;同时,联系这些句式的动态历时发展,贯穿汉语语法研究“打通古今”的研究意识,溯源探流,揭示这些句式的演变特点和演变轨迹,考察俚曲这五种句式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层次,借此更深入地把握淄川方言句式的消长变化特征,进一步理清这些句式由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脉络,从而更全面地揭示整个近代汉语句法系统本身的某些发展特点和规律。本文第一次对俚曲的述补结构式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讨论,对俚曲中的“V+(一)个+VP”结构的类型特点和语义特征以及在句法环境中的表现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思考。本文从形式和语义入手,第一次按照平比句和差比句两大类别来全面考察俚曲的比较句系统。从结构、语义和语用方面系统讨论了俚曲中的比较句的特点和发展脉络,特别指出“X十比拟动词+Y+比拟助词”所占比例少,而“X+像/如/似+Y”成为主流句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俚曲体裁的影响和制约,这种说唱体的文学形式要求在造句用字上考虑到尾字韵的和谐,而“X+比拟动词+Y+比拟助词”在语义表达上形成一个整体,这一结构特点跟戏曲的韵律要求发生矛盾,另一方面,“X+像/如/似+Y”结构的简洁灵活,则适应了俚曲语体的表达需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正反问句的类型,全面分析了正反问句各种类型的语义和语用特点,探讨了俚曲正反问句的消长变化的动因,认为当今山东淄川乃至整个山东中西部仍常用的“VP+Neg”、“VP+Neg+VP“以及带有语气词的的“VP啊不/没”以及新出现的如“A不/没AB”等等格式,正是在新旧形式、自产和外来形式的相叠共存,以及正反问句系统内部归并、简化过程中对各种格式的不同选择的结果。本文以俚曲的语料为依托,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类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考察,结合语义和语用特点,对其在俚曲中的表现从共时和历时角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同时通过认知分析,揭示这两种句式结构特征和表达功能的产生理据及发展动因,以求对俚曲乃至近代汉语后期的处置式和被动式研究有所裨益。论文主体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聊斋俚曲集》并说明其语言特点和语言价值,指出俚曲句法研究的意义,概述《聊斋俚曲集》的研究状况,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写作方法和所用符号。第二章讨论俚曲中的述补结构式。在对俚曲述补结构细致分类并进行定性定量的全面描写的基础上,探讨述补结构各语法形式与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述补结构的语法化机制。第三章讨论俚曲中的比较句式。本文在对俚曲比较句进行穷尽性考察和统计的基础上,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形式和意义,首先把俚曲中的比较句分为平比句和差比句两大类,然后按照比较词的不同,对比较句中的每种类型都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描写和分析,对其中的各类形式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根据考察,各类比较句在比较主体X上没有明显不同,区别主要表现在比较基准Y和比较结果项W上。因此,主要是从比较基准Y和比较结果项W两个方面入手,同时关注副词的使用情况,并对各类比较句在肯定、否定和疑问形式等句式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同时注意到共时比较与历时比较相结合。第四章讨论俚曲中的把字句。在对把字句进行穷尽式统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归纳分析,揭示把字句在俚曲中的形式、语义和语用特点,注重跟同时期山东白话文献中的把字句进行共时比较,同时也溯源探流,进行历时的比较,并对相关的处置式,如“将”字句和“拿”字句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五章讨论俚曲中的被字句。对被字句的结构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对俚曲中的被字句的语义和语用特点及在俚曲中的功能表达进行了分析说明,梳理了俚曲中被动式和处置式共现的句法类型,并考察了其历时演变情况,同时分析和讨论了相关的被动式。第六章讨论俚曲中的正反问句式。对俚曲中主要的正反疑问句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力求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和方言特点,从而探求正反问句系统的历史演变轨迹。最后一部分是余论,对各章所讨论的问题进行了回顾,初步厘清了俚曲句式的变化特点,并对方言句式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说明论文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怎样写非人物主语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写非人物主语句?(论文提纲范文)

(1)《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陈述句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和对象
    第四节 陈述句的界定及分类
第二章 《元曲选》宾白陈述句分类
    第一节 判断句
    第二节 描写句
    第三节 叙述句
    第四节 主观句
第三章 《元曲选》宾白陈述句句式
    第一节 “是”字句
    第二节 处置式
    第三节 被动式
    第四节 兼语式
    第五节 连谓式
第四章 《元曲选》宾白陈述句语气词
    第一节 上古汉语遗留语气词
    第二节 近代汉语新兴语气词
    第三节 语气词的连用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现代汉语“一+M+A”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一+M+A”结构的组构成分分析
    第一节 “一”的特性
        一、符号特性
        二、非真值与真值
    第二节 M的类型及相关分析
        一、M的类型及特点
        二、M的数据统计
    第三节 A的类型及相关分析
        一、A的类型
        二、A的选择限制
        三、A的语义变化
    第四节 组构成分的组合选择
        一、语义选择
        二、语境选择
        三、音节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一+M+A”结构的句法分布与特点
    第一节 “一+M+A”结构的句法分布
        一、“一+M+A”结构作主、宾语
        二、“一+M+A”结构作谓语
        三、“一+M+A”结构作状语、补语、定语
    第二节 “一+M+A”结构的句法特点
        一、不平衡性
        二、指称性
        三、指向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M+A”结构的语用、篇章功能
    第一节 “一+M+A”结构的语用功能
        一、用于计量
        二、用于情感表达
        三、用于环境描写
    第二节 “一+M+A”结构的篇章功能
        一、衔接功能
        二、表述功能
        三、强化功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M+A”结构的历时考察与动因机制
    第一节 “一+M+A”结构的历时情况考察
        一、“一+M+A”结构的历时概况
        二、明代以来“一+M+A”结构的数据统计
    第二节 “一+M+A”的产生动因
        一、修辞和经济性需求
        二、量词语义的泛化
    第三节 “一+M+A”结构的形成机制
        一、M和A的隐喻与转喻
        二、有界性
        三、名物化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汉语中动句式存在的质疑与争议
        1.1.2 汉语中动句式研究的不足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定性分析
        1.4.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汉语中动句式的界定
        2.1.1 中动范畴的概念起源
        2.1.2 中动句式的判定标准
        2.1.3 汉语中动句式的类型划分
    2.2 汉语中动句式研究
        2.2.1 结构主义视角下的汉语中动句式研究
        2.2.2 生成语法视角下的汉语中动句式研究
        2.2.3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中动句式研究
    2.3 汉语中动句式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构式语法
        3.1.1 构式定义及其承继连接
        3.1.2 构式多义性及核心义的解释
        3.1.3 构式与内部成分的语义互动
    3.2 Langacker的认知识解观
        3.2.1 识解与视角
        3.2.2 突显与背景
    3.3 Talmy的力动态系统
        3.3.1 力动态系统的构成及其模式
        3.3.2 促成与阻碍的力作用
        3.3.3 施力者降格
    3.4 诸理论的相互关系及其具体应用
第四章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典型特征及主要子类
    4.1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典型特征
        4.1.1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语义特征
        4.1.2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语用功能
        4.1.3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句法特征
    4.2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主要子类
        4.2.1 “NP_(非施事)+V_x+XP”句式
        4.2.2 “NP_(非施事)+ADV_x+V”句式
        4.2.3 “NP_(非施事)+AUX_x+V”句式
    4.3 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子类的异同及其承继连接
    5.1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子类在形义上的共性
        5.1.1 概念及意义的趋同性
        5.1.2 语用功能上的共同特点
        5.1.3 句式构造的相近性
    5.2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子类在形义上的差异
        5.2.1 语义表征详略度的差异
        5.2.2 句法表征的差异
        5.2.3 历时演变趋向的差异
    5.3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承继连接
        5.3.1 “NP_(非施事)+V_x+XP”句式的承继连接
        5.3.2 “NP_(非施事)+ADV_x+V”句式的承继连接
        5.3.3 “NP_(非施事)+AUX_x+V”句式的承继连接
    5.4 小结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概念化过程及动因
    6.1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概念化的认知基础
        6.1.1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动允性
        6.1.2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认识情态
    6.2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概念化过程
        6.2.1 论元的合力作用
        6.2.2 动作体验的整体扫描
        6.2.3 事件结果的转喻压制
    6.3 现代汉语中动句式概念化的动因
        6.3.1 语言的经济性与象似性动因
        6.3.2 主观性表达动因
        6.3.3 文化突显性动因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7.2 本文的主要研究贡献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持的课题
致谢

(4)西周关涉土地制度类金文集注及疑难字词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西周土地类金文简介及研究概况
    二、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集注篇
    凡例
    第一节 裘卫盉铭文集注
    第二节 五祀卫鼎铭文集注
    第三节 九年卫鼎铭文集注
    第四节 曶鼎铭文集注
    第五节 大克鼎铭文集注
    第六节 散氏盘铭文集注
第二章 六篇铭文新注译
    一、裘卫盉新注译
    二、五祀卫鼎新注译
    三、九年卫鼎新注译
    四、曶鼎新注译
    五、大克鼎新注译
    六、散氏盘新注译
第三章 疑难字词专题研究
    一 说曶鼎铭文中的“”
    二 “柔远能迩”新解
    三 说散氏盘铭中之“蜢”
    四 散氏盘铭文中“鞭”字补说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後记

(5)《红楼梦》中汉语存现句与德语表“存现”义句子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依据及研究方法
        1.1.1 研究依据
        1.1.2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1.2.1 研究对象
        1.2.2 语料来源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二、汉语存现句与德语表“存现”义句子的界定及分类
    2.1 汉语存现句的界定
        2.1.1 学界对汉语存现句的界定
        2.1.2 本文对存现句的界定
    2.2 存现句的分类
        2.2.1 学界对存现句的分类
        2.2.2 本文对存现句的分类
三、《红楼梦》中汉德完整型存现句的描写分析
    3.1 存在句(A+B+C式)
        3.1.1 “是”字句
        3.1.2 “有”字句
        3.1.3 “V着”句
        3.1.4 “V了”句
    3.2 隐现句(A+B+C)
        3.2.1 “V了”句
        3.2.2 A+B(趋向动词/动作动词+附带动词)+C
    3.3 小结
四、《红楼梦》中汉德非完整型存现句的描写分析
    4.1 A+C句式
    4.2 B+C句式
    4.3 C句式
    4.4 小结
五、《红楼梦》中与现代汉语表达形式不同的汉德存现句描写分析
    5.1 典型单音节动词句
    5.2 感知动词单音节动词句
    5.3 引出下文的单音节动词句
六、汉语存现句与德语表存现义句子对比分析
    6.1 《红楼梦》中汉语存现句与德语表“存现”义句式的共性
        6.1.1 存现句的语表结构
        6.1.2 存现句的谓语动词
        6.1.3 存现句的语义特征
        6.1.4 语篇功能
    6.2 《红楼梦》汉语存现句与德语表“存现”义句子的差异性
        6.2.1 存现句式语序的变换
        6.2.2 被动形式的有无
        6.2.3 存现动词的有无
    6.3 产生差异的原因
七、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司马迁生年十年之差百年论争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论争由来
二、王国维考证司马迁生年为公元前145年,论点坚实,方法正确,逻辑严密
    (一)论点坚实
    (二)方法正确
        1. 鲁鱼亥豕之误
        2. 排比司马迁行年考证
    (三)逻辑严密
三、郭沫若、李长之主张司马迁生年为前135年说无一考据
    (一)郭文驳难王说,举证三条,皆有辨无考,不能成立
    (二)李文十证,亦无一考据
        1. 李文第一条“早失二亲说”
        2. 李文的第四条“空白说”
四、排比行年是考证司马迁生年唯一正确的方法
    (一)排比司马迁行年的考证原则
    (二)司马迁生年前145年论者的考据
        1. 对“家徙茂陵”之考证
        2. 对“仕为郎中”之考证
        3.《报任安书》作年与“侍罪辇毂下二十余年”
    (三)司马迁生年前135年说论者的论据
五、司马迁行年表(王、郭两说对照)

(7)影响三语德语专业四级考试(PGG)写作成绩的学习者可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基本框架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语言习得
        2.1.1 二语习得研究
        2.1.2 三语习得研究
    2.2 写作研究
        2.2.1 写作研究历史
        2.2.2 写作模式研究
        2.2.3 德语写作研究
        2.2.3.1 德语(作为二语)写作
        2.2.3.2 中国德语专业四级考试(PGG)写作
    2.3 该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外语(二语/三语)写作的学习者因素研究综述
    3.1 学习者不可控因素
        3.1.1 天赋
        3.1.2 性别
        3.1.3 年龄
    3.2 学习者可控因素
        3.2.1 情感因素与写作成绩
        3.2.1.1 学习动机与写作成绩
        3.2.1.2 模糊容忍度与写作成绩
        3.2.1.3 焦虑与写作成绩
        3.2.2 学习策略与写作成绩
        3.2.3 语思维与写作成绩
        3.2.4 二语思维与写作成绩
        3.2.5 翻译水平与写作成绩
        3.2.6 外语水平与写作成绩
        3.2.6.1 听写能力与写作成绩
        3.2.6.2 听力能力与写作成绩
        3.2.6.3 阅读能力与写作成绩
        3.2.6.4 词汇知识与写作成绩
        3.2.6.5 语法知识与写作成绩
    3.3 该章小结
第四章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4.1 本研究理论框架内的各因素
        4.1.1 德语写作焦虑
        4.1.2 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
        4.1.3 德语写作策略
        4.1.4 德语能力
        4.1.5 迁移能力
        4.1.5.1 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4.1.5.2 语言迁移
    4.2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4.3 基于理论模型的假设
    4.4 该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部分的设计
    5.1 测试研究的问题
    5.2 测试研究设计
    5.3 试测
    5.4 测试
        5.4.1 受试者
        5.4.2 研究工具
        5.4.2.1 测试卷
        5.4.2.2 调查问卷
        5.4.2.2.1 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调查问卷
        5.4.2.2.2 德语写作焦虑调查问卷
        5.4.2.2.3 德语写作策略调查问卷
        5.4.3 数据收集
        5.4.4 数据分析
    5.5 该章小结
第六章 测试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6.1 问卷调查量表
        6.1.1 问卷调查量表的描述性统计
        6.1.2 问卷调查量表的因子分析
        6.1.2.1 德语写作焦虑量表因子分析
        6.1.2.2 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量表因子分析
        6.1.2.3 德语写作策略量表因子分析
    6.2 本研究的测试
        6.2.1 迁移能力测试
        6.2.2 德语能力测试
    6.3 各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6.4 测量模型
        6.4.1 进入结构模型的两个调查问卷量表的区别效度
        6.4.1.1 写作焦虑量表各潜在构念的区别效度
        6.4.1.2 写作模糊容忍度量表各潜在构念的区别效度
        6.4.2 本研究的测量模型建构
    6.5 结构模型
        6.5.1 结构模型建模
        6.5.2 基于结构模型的讨论
        6.5.3 基于结构模型的阐释
    6.6 该章小结
第七章 语料错误分析
    7.1 中、英、德三语比较
        7.1.1 语言形态
        7.1.2 词汇
        7.1.3 句法
        7.1.4 拼写
    7.2 本研究语料错误分析
        7.2.1 语料错误情况描述
        7.2.2 语料错误情况分析
        7.2.2.1 词形错误
        7.2.2.2 句法错误
        7.2.2.3 词汇错误
        7.2.2.4 拼写错误
    7.3 该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主要发现、启示与建议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1.1 试验研究发现
        8.1.2 错误分析发现
    8.2 本研究的启示
        8.2.1 加强心理教育,提高模糊容忍度,减少焦虑,提高写作水平
        8.2.2 全面提高各语言水平,一语、二语写作水平,促进三语写作水平
        8.2.3 将翻译练习作为应用所学语言的辅助手段,加强语言对比学习
        8.2.4 提高德语写作教学效率、体验写作乐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8.3 本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德语PGG作文题(2012年)
    附录二:德语写作模糊容忍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 德语写作焦虑调查问卷
    附录四: 德语写作策略调查问卷
    附录五: 德语能力测试(听能)+阅读+词汇语法项
    附录六: 汉译德测试题
    附录七: 英译德测试题
    附录八: 汉语作文测试题
    附录九: 汉语作文测试评分标准
    附录十: 翻译评分标准
    附录十一: 中译德参考答案
    附录十二: 英译德参考答案
    附录十三: 文中部分图表
致谢

(8)新HSK五级考试写作试题题型分析和教学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HSK五级写作部分考试题型与考察目标
二、备考策略与复习重点
    (一) 排序题
    (二) 短文写作
    (三) 写作的常见误区

(9)《史记》体词性成分陈述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写作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汉语研究中指称和陈述概念的使用
        1·2·2 指称化研究综述
        1·2·3 陈述化研究综述
        1·2·4 现代汉语句法位置和表述功能关系的研究综述
第二章 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思路和研究目的
    2·1 “指称”、“陈述”和“陈述化”
    2·2 本文的研究范围
    2·3 体词性成分发生陈述化的句法位置
        2·3·1 谓语位置
        2·3·2 状语位置
        2·3·3 补语位置
        2·3·4 描写性定语位置
        2·3·5 唯谓宾动词宾语位置
        2·3·6 只能带谓词宾语的介词的宾语位置
    2·4 发生陈述化的体词性成分相关的指称特点
    2·5 发生陈述化的体词性成分相关的语义特征
    2·6 研究材料
    2·7 研究思路和方法
        2·7·1 语料的甄选
        2·7·2 体词性成分的语义特点、陈述性和陈述化程度的分析
第三章 判断句谓语位置体词性成分的陈述化
    3·1 判断句
        3·1·1 判断句研究综述
        3·1·2 判断句的定义
        3·1·3 几类判断句分析
    3·2 判断句的体词性谓语
        3·2·1 单个名词
        3·2·2 并列名词短语
        3·2·3 定中NP结构
    3·3 体词性谓语的陈述化
        3·3·1 单个名词
        3·3·2 “领属性定语+中心语”结构
        3·3·3 “描写性定语+中心语”结构
        3·3·4 指称化结构
    3·4 小结
第四章 叙述句谓语位置体词性成分的陈述化
    4·1 区别体词作叙述句谓语和谓词作叙述句谓语
    4·2 名词在陈述化后语义结构中的格关系类型
        4·2·1 受事格
        4·2·2 止事格
        4·2·3 结果格
        4·2·4 方式格
        4·2·5 工具格
        4·2·6 处所格
        4·2·7 动作标准格
        4·2·8 名词短语作叙述句谓语
        4·2·9 唯谓宾动词宾语位置上体词性成分的陈述化
    4·3 叙述句谓语位置上体词性成分陈述化的语义因素分析
        4·3·1 方位词的陈述因素:顺序义
        4·3·2 身份类名词的陈述因素:时间义
        4·3·3 衣食类名词和一般工具类名词的陈述因素
        4·3·4 其它名词的陈述因素
    4·4 小结
第五章 状语位置体词性成分的陈述化
    5·1 状语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
        5·1·1 关于体词作状语
        5·1·2 《史记》体词作状语的相关研究
    5·2 状语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分析
        5·2·1 表示比喻
        5·2·2 表示身心状态
        5·2·3 表示对人的态度
        5·2·4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等
        5·2·5 表示依据、原因等
        5·2·6 表示处所、范围等
        5·2·7 表示方位
        5·2·8 表示时间
    5·3 体词作状语相关问题分析
        5·3·1 研究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两个角度
        5·3·2 古代汉语数词和名词的两个共性
        5·3·3 古代汉语状语和主语的区别
    5·4 作状语名词的指称特点和语义特征分析
    5·5 状语位置上体词性成分的陈述化和陈述化程度
        5·5·1 状语位置上体词性成分的陈述对象
        5·5·2 各类状语陈述化程度的比较
    5·6 小结
第六章 补语位置体词性成分的陈述化
    6·1 补语
        6·1·1 补语的定义和判定
        6·1·2 “V+NP1+NP2”同形异构的分化
        6·1·3 根据V的具体义项确定是何种补语
        6·1·4 将上古汉语“V+NP”区分为述宾、述补两种句法结构
    6·2 补语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分析
        6·2·1 “V+NP”中NP作补语
        6·2·2 “V+NP1+NP2”中NP2作补语
        6·2·3 “V+NP1+NP2”中NP1作补语
        6·2·4 “V(+NP1)+NP2+NP3”中NP2、NP3作补语
    6·3 补语位置上体词性成分的陈述化和陈述化程度
        6·3·1 表示动作的与事、比较对象和施事
        6·3·2 表示动作的工具
        6·3·3 表示动作的原因
        6·3·4 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范围
        6·3·5 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
    6·4 小结
第七章 状语位置和补语位置体词性成分陈述化特征比较
    7·1 状语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和补语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
        7·1·1 二者比较
        7·1·2 只能作为状语出现的体词性成分与核心动词的语义关系
        7·1·3 只能作为补语出现的体词性成分与核心动词的语义关系
        7·1·4 既可以作为状语,也可以作为补语出现的体词性成分和动词的语义关系
    7·2、状语位置名词的陈述化和补语位置名词的陈述化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各句法位置表述功能的研究
    8·2 体词性成分的陈述化和陈述化程度研究
    8·3 发生陈述化的体词性成分的语义特征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10)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五种句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聊斋俚曲集》概述
        (一) 作者和版本
        (二) 《聊斋俚曲集》的语言特点及俚曲句式研究的价值
    二、《聊斋俚曲集》语言研究概述
        (一) 《聊斋俚曲集》语法专题研究
        (二) 《聊斋俚曲集》用韵和俗字研究及方言词语校释
    三、写作宗旨和研究方法
        (一) 写作宗旨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引文体例及指称符号的说明
第二章 《聊斋俚曲集》述补结构句式
    一、不带“得”的动结式述补结构
        (一) 述语+动(完成/结果)式
        (二) 述语+形(结果/状态)式
        (三) 关于“V+(一)个+VP”的再讨论
    二、动趋式述补结构
        (一) 动趋式述补结构的形式特征
        (二) 动趋式述补结构的语义特征
        (三) 趋向补语相关问题研究
    三、带“得/的”的述补结构
        (一) “V得/的O”结构
        (二) “V得/的C”结构
        (三) 相关问题讨论
第三章 《聊斋俚曲集》比较句式
    一、《聊斋俚曲集》平比句
        (一) “比”字句
        (二) “和、合、与”字句
        (三) “像、如、似”字句
        (四) 比较词缺省句
        (五) 《聊斋俚曲集》平比体系的特点及相关问题讨论
    二、差比句
        (一) “比”字句
        (二) “如、似”字句
        (三) 《聊斋俚曲集》特殊标记差比句
第四章 《聊斋俚曲集》把字句式
    一、《聊斋俚曲集》把字句的类型
        (一) 狭义处置把字句
        (二) 广义处置把字句
        (三) 致使义把字句
    二、《聊斋俚曲集》把字句相关问题研究
        (一) 把字句的一些相关问题
        (二) 关于处置式的产生和发展的讨论
第五章 《聊斋俚曲集》被字句式
    一、被字句的类型考察和语义分析
        (一) “被N+VP”句
        (二) “被+VP”句
    二、被字句相关问题讨论
第六章 《聊斋俚曲集》正反问结构句式
    一、正反问结构句类型考察和语义分析
        (一) “VP+Neg+VP"式
        (二) “VP+Neg"式
        (三) “VP+C_1+VP+Neg+C_2”式
    二、正反问结构句相关问题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辞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怎样写非人物主语句?(论文参考文献)

  • [1]《元曲选》宾白陈述句研究[D]. 兰俊莹. 兰州大学, 2020(12)
  • [2]现代汉语“一+M+A”结构研究[D]. 宋丹阳.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3]现代汉语中动句式的认知研究[D]. 李炎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0)
  • [4]西周关涉土地制度类金文集注及疑难字词专题研究[D]. 徐子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红楼梦》中汉语存现句与德语表“存现”义句子对比研究[D]. 李馨逸.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8(10)
  • [6]司马迁生年十年之差百年论争述评[J]. 张大可.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7]影响三语德语专业四级考试(PGG)写作成绩的学习者可控因素研究[D]. 刘玲玉. 南京大学, 2015(01)
  • [8]新HSK五级考试写作试题题型分析和教学启示[J]. 江敏,尉亮. 前沿, 2013(24)
  • [9]《史记》体词性成分陈述化现象研究[D]. 高笑可. 北京大学, 2013(09)
  • [10]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五种句式研究[D]. 许培新. 山东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如何写一个非字符的主题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