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比赛获奖名单

中国民歌比赛获奖名单

一、中华民歌大赛获奖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李嘉薇[1](2021)在《民族文化的节日化建构 ——基于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田野调查》文中指出“敖伦胡日呼”系蒙古语,表示很多的人或物聚集起来,本文特指乌审旗每年一度的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它是集文艺表演及竞赛、传统制作技艺展示及竞赛、传统那达慕和物资交流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群众民族节庆活动。它自1997年举办首届至今,经过24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深受当地民众欢迎、节庆活动内容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的具有广泛社会文化影响力的现代民族节日。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在2009年被列入乌审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获得“最具特色民族节庆奖”和“一旗一品”文化品牌等称号,被当地农牧民称为“草原上的奥林匹克”,是乌审旗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以乌审旗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为研究个案,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化建构理论及人类学相关理论,对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的理念与实践进行基于田野调查基础上的“深描”与阐释。本文首先介绍了乌审旗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由来发展、组织方式、竞赛项目和规则设置等情况,并对节日过程及节日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其次,对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节日化建构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的角色和作用进行探讨,并尝试探讨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实践的理念与途径。最后,对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行分析。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是:首先,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举办和发展得益于乌审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得益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今的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已发展成为组织有序、竞赛规则明确、竞赛激励机制完善、项目内容丰富、节日过程完整、节日特征鲜明的大型综合性民族节庆活动。其次,政府、学界和民众在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节日化建构过程中秉持着传统与现代融合、文化内涵至上、突出民族和地区特色、彰显文化主体性等建构理念;第三,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是乌审旗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扩大民族文化的展演和表述、丰富民间文化生活,以及增进各民族和地区间的交流与互动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最后,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敖伦胡日呼的节日化建构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到在建构民族文化节日时应遵循的逻辑和践行的理念。同时,对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调查研究,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以及农牧区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节日化建构的成功实践,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与发展。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2](2020)在《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文中认为贵州文化形象是基于贵州自然生态基础和历史人文基础、体现贵州精神和核心文化特色、反映贵州整体面貌并逐步凝练、传播、广为人知而出现的区域文化形象,它是国家文化形象的局部呈现和重要支撑。贵州文化形象由于先天因素曾有过长期的负面形象传播,但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国家战略需求下,贵州文化形象又发生过不同视角的转变,曾在历史上放射过奇异的光芒。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正在进行新的建构,从顶层设计到跨媒介传播,新的贵州文化形象逐渐明亮清晰,尤其是贵州主流新闻媒体与文化娱乐、赛事会展平台,发挥跨媒介传播优势,最大限度地增强和扩大了贵州文化形象的传播效应,促进了贵州文化形象得以迅速重构与提升。

杨希[3](2020)在《土家族“啰儿调”国家级传承人刘永斌生活史研究》文中提出重庆市石柱县作为我国土家族重要的聚居地之一,承袭着浓厚的巴族文化,传承着巴人历史悠久的音乐天赋,孕育出了一个个具有巴文化和土家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其中“啰儿调”是石柱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啰儿调”民歌的产生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石柱土家族劳动人民生产劳作智慧的结晶。2006年5月20日石柱土家族“啰儿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主要得益于“人”的活态传承,任何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该传承人这一载体。本文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枫木乡土家族“啰儿调”国家级传承人刘永斌个人生活史为个案研究,笔者通过查阅整理分析“啰儿调”相关的文本资料,并运用田野调查法深入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中,与研究对象进行近距离交流与访谈,将口述访谈资料与所掌握的文本资料相结合,充分利用口述史研究法和传记研究法,多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创新点在于以“啰儿调”传承人个人生活史研究在民族音乐学界为研究空白,同时采用口述史研究法与传记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刘永斌的一生进行论述分析,研究出传承人与传统民间音乐的共生关系,进而了解到“啰儿调”与其传承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关系。力图以其个案为例,探求传承人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对人群及文化传播的地位及重要性,并建立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和对传承人身份认同的共识,促进非遗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介绍了石柱县土家族“啰儿调”的基本概况,包括刘永斌生活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背景、“啰儿调”的由来、分类、功能以及“啰儿调”传承人的发展概况,通过对传承人传承谱系表的整理与分析,对“啰儿调”传承的方式进行的论述与探析;第二章以历时的视角,将其与“啰儿调”相融合的人生经历进行梳理,用“传承人”的特殊视角来揭示“啰儿调”传承脉络;第三章笔者以刘永斌的三重身份为线索,对其“农民”“民间艺人”“国家非遗传承人”三重身份的认同进行浅谈与分析,刘永斌如何以传承人的身份,传承传统、突破创新,并建立传承人身份认同和非遗文化文化认同的认识,同时探析传承人身份认同对非遗文化传播的影响及重要性。笔者通过对非遗传承人“刘永斌”生活史为个案研究认为,传承人作为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从“人”本体出发,以其主观角度能够见证非遗传统民间音乐发展中“被忽略的历史”,这一身份是非遗传承的关键角色,正是由刘永斌这样传承人群体的存在,才能对“啰儿调”等非遗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笔者不仅从“刘永斌”身上看到了非遗传统民间音乐“啰儿调”的产生、兴盛到如今传承中遇到的困境,同时认为社会群体对传承人身份认同是建立在对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二者相互依存,才能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此外,传承人一生中在不同背景、不同语境下有着不同的身份转变,多重身份的叠加,对非遗文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是共存的,故对传承人身份的认同与保护,是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必要环节。

刘一览[4](2020)在《张凤良的音乐贡献研究》文中指出张凤良是我省着名的音乐活动家、评论家。在搜集、整理民间音乐,策划、组办音乐会演等方面均有着突出贡献。张凤良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共收录来自山东15个地、市的461首(套)器乐曲,以声、文、图、谱的形式展现出山东民族器乐的民间风貌和独特韵致;张凤良是山东系列音乐会演中一位重要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他参与策划、组办音乐会演18场,从20世纪50年代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的成功举办,到80年代“泉城之秋”音乐舞蹈会演的成熟蜕变,山东的音乐文化事业在不断发展,张凤良也从最初会演活动的参与者成长为组织、领导者;张凤良结合工作实践,写作了多篇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对演出进行评论,还从演奏技巧、风格、创作等方面,给予音乐家以热情的评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论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张凤良生平考略,结合文献资料与口述史料,对张凤良的成长环境、艺术经历与工作情况进行研究;第二章为张凤良与音乐集成,梳理张凤良对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探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的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第三章为张凤良与音乐会演,选取张凤良组织规划的大型音乐会演活动三场,从历史背景、举办情况、工作内容、社会影响等层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第四章为张凤良的音乐评论研究,论述张凤良对演出团体和音乐家的评论,就张凤良对山东音乐发展的影响作进一步思考。文章结语点明:张凤良对山东音乐文化的推广、普及、传承与发展做了极大贡献。张凤良主编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是山东器乐曲的集大成之作,对于山东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张凤良策划、组办的大型音乐会演,推出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造就了一批当代有才华的作曲家、歌唱家和演奏家,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审美情趣;张凤良写作的多篇评论文章,引导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冷静而客观地检验自己的艺术成就,使得音乐评论与音乐创作、音乐研究与音乐生活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局面,推动着山东音乐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黄艳[5](2020)在《广西歌王研究》文中认为广西民歌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唱民歌是广西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广西民歌如今愈发光彩夺目。广西民歌的传承发展,与遍布各地的“歌圩”以及一批批活跃在乡村寨子的“歌王”们密不可分,正因为他们的热爱与执着,广西民歌至今依然萦山绕水,世代传唱不衰。作为民歌重要载体的歌圩,从宋代起,就流行于广西各地乡野田间,并在广西各世居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倚歌择配、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表达情感、娱乐身心等重要作用。歌圩在当代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歌王的产生。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积极探究广西民歌的重要主体——广西歌王的产生、发展现状以及在民歌传承中的重要价值,分析其保护、传承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对歌王保护、传承、发展的展望。全文由绪论、主体、结束语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综述、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等内容,重点梳理了广西民歌、广西歌圩、广西歌王等研究成果,并对山歌、民歌、歌圩、歌王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主体分为五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总论述广西歌王产生的歌圩传统。分析广西民歌产生的地缘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梳理广西民歌文化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和歌王产生情况。这一部分还对歌王成长的重要舞台——歌圩的起源诸说、类型、功能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歌王的产生是当代歌圩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二部分重点论述广西歌王产生的途径。对民歌主体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分为歌迷、歌手、歌师、歌王等。论述了广西歌王产生的几个途径,重点考察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广西歌王大赛这一歌王产生平台。第三部分深入论述广西歌王的现状,既有群体性分析,也有歌王代表考察。群体分析主要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方式,从性别、年龄、学历、民族、文化程度以及学歌、传歌、对歌等方面对歌王群体进行分析。歌王代表考察选取了谢庆良、龙江存、李其广等歌王进行重点描写。发现歌王们普遍具备注重加强自身“内功”修炼、积极拓展民歌“外传”能力、具有传承民歌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行动等共性特征,同时指出歌王队伍总体薄弱、传承场域和传承方式固化、歌王培育扶持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广西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第四部分阐述广西歌王这一代表广西民歌发展最高水平的群体,具有引领广西民歌传播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等重要价值。第五部分从做好调研、加强平台建设、培育新人、活动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对广西歌王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进行了展望,期待广西民歌和广西歌王在给当代受众以别样的视听感受的过程中,悄然绽放其璀璨而古朴的文化韵味,并持续怒放、绵长久远。结束语部分对全文研究内容进行了回顾及小结,同时也对学界今后加深对广西歌王、广西民歌文化研究寄予了期望。希望本文能引起学界对广西歌王群体的更多关注、研究,对后人的研究有所启发、帮助。

其日木根[6](2020)在《社会变迁与音乐记忆 ——基于口述与田野的镶黄旗乌兰牧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乌兰牧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内蒙古地区诞生的具有鲜明国家特色、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的新型文艺演出团体。乌兰牧骑团队短小精悍,成员一专多能,以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为基层农牧民送去欢乐,宣传党的文艺方针,并在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创新以及内蒙古新音乐的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镶黄旗乌兰牧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放置在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梳理其初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90年代后期,以及进入21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文化多元主义、全球化等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其中包含镶黄旗乌兰牧骑的人员构成、运营形式、人才培养政策以及队员的学艺方式、音乐表演等多方面内容。本文将以此阐述镶黄旗乌兰牧骑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并试图分析对其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等外在因素,论文通过对乌兰牧骑历史与现状的梳理,找出这一具有鲜明内蒙古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艺术表演团体的存承与发展规律,并通过对它的探讨来观照,自现代化以来内蒙古民族音乐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叶黄晨[7](2020)在《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文中指出音乐名师教学主张是音乐名师自身教学理念的具体化与个性化,是自身教学经验的概括与升华,是自身认识与情感、理论与实践、智慧与追求的统一。作为音乐名师的个人知识,教学主张蕴含其自身在教学中的最优经验与做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教学主张这一理论置于中小学音乐学科领域中,对目前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对其学理基础、本体内涵、如何建构、价值追求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探讨,以期为该理论的应用与完善及音乐名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第一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的学理基础。主要围绕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质属性、建构角度、学科特性这三个维度从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进行梳理,力求具有一定理论性与理论高度。第二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案例研究。通过对已有的8个音乐名师教学主张案例的简单呈现,客观反映教学主张在音乐学科领域的实施情况,从共性与个性角度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反思如下:目前,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内涵有待梳理;音乐名师教学主张该如何建构有待明晰;教学主张对音乐名师自身、对基础教育音乐学科、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等方面的根本价值有待探讨。第三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研究。阐述音乐名师教学主张从哪里来、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并对音乐学科教学主张的参照标准进行探讨与建构。第四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建构探讨。从音乐名师教学主张建构的基本过程、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建构策略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五章,中小学音乐教学名师教学主张的价值追求。教学主张不仅促进音乐名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促进音乐学科的发展,也补充与丰富着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内涵。最后,鉴于教学主张的演变与发展以及教学流派对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对形成音乐教学流派进行了展望。

柳虹宇[8](2020)在《新源县阿依特斯当代传承的调查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依特斯”,哈萨克语音译,含义为“诗人的对唱”,是哈萨克族的曲艺种类之一,主要盛行于伊犁、塔城、阿勒泰、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等哈萨克族聚居较多的地区。阿依特斯是一种“诗人的即兴对唱”,通过冬不拉伴奏,阿肯们即兴作词,以竞技类的对唱形式展开。阿肯,被誉为哈萨克族的“诗人”,也就是演唱阿依特斯的人。他们才华横溢,出口成章,有敏捷的思辨能力和即兴创作表现力,是备受欢迎、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改革开放之前,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他们是“游牧”文化的代表与象征,他们以村落为单位,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迁徙,转场,追水草而居,视草原为家,阿肯们通过阿依特斯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传递信息、传播文化、交流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游牧生活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改革开放后,自1989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牧业会议中提出:“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变游牧为定居或半定居的生活方式”,于是,哈萨克族的生活方式有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定居与半定居生活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主流趋势,他们开始固定在一个乡镇或牧场长久的生活下去。随着当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阿肯们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近些年来旅游业也在逐步迅速的发展着。无论是旅游文化还是定居生活都对阿依特斯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阿依特斯的传承方式,阿依特斯的传承路径也逐渐丰富。新源县作为哈萨克族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阿依特斯文化也占据了重要位置。近年来,新源县倾力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春天的杏花沟,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勃;夏天,广袤无垠的那拉提空中草原,万马奔腾、一碧千里。这些旅游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哈萨克族的生活生产、经济来源、传承方式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种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之下,当代阿肯们的行为方式,受教育程度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阿依特斯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山水草原,更多的是展现当代生活对他们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笔者从当下阿肯的生活变化入手,以自己的家乡新源县为田野调查对象,从旋律变化、对唱内容、对唱形式、传承现状等方向分析当代生活环境对阿依特斯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研实践,站在当代社会变迁的视野下,对阿依特斯的变化发展与传承现状做出理论性思考,展望其发展未来,为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赢得更大更好的生存空间。

徐筱园[9](2020)在《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合唱自20世纪初以来,一百多年的漫漫发展之路,经历了借鉴西方合唱体裁的萌芽期,中国合唱艺术性与时代性结合的过渡期,和现代合唱思维注入的民族化探索期。到21世纪初,随着中国文化的跨世纪转变,中国合唱艺术进入新的转型期,并走上了多元化发展道路,逐渐形成欧洲、歌剧与俄罗斯等多种合唱形态的西方合唱范式,中国民歌、中国艺术合唱形态的中国合唱范式,和流行、群众合唱形态的现代合唱范式。在中国合唱艺术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尤其突显在作品和演唱两个层面的创新,如2000年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在第一届世界合唱奥林匹克比赛中演唱蒙古族作品,2008年“青歌赛”贵州侗族合唱队用原生态唱腔演唱中国多声部民歌,以及引人注目的Tiankong合唱团在“青歌赛”中崭露头角,纯美之声让人耳目一新。中国合唱大师杨鸿年评价:“‘Tiankong’的名字就意味着新的声音,新的中国合唱风格。”从一定程度上讲,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十五年,影响并引导了新世纪中国女声合唱的发展,“Tiankong”在演唱风格、表演思维、作品选择、合唱服饰等方面,得到中国合唱界的广泛重视与认可,甚至成为一种“标识”,被“追捧”、“模仿”,掀起一次次“Tiankong”潮流。特别是Tiankong合唱团从受邀ACDA(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年会展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以及两度受邀国家大剧院品牌项目“八月合唱节”等,达到一个个中国女声合唱的峰巅。“Tiankong合唱团犹如天籁般的声音及其音乐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都是难以忘怀的,她作为女声合唱团已经成为我国合唱的一面旗帜,堪称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合唱团之一”(原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语)。因此,作为中国女声合唱“旗帜”的Tiankong合唱团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本论文是以被誉为“中国女声最高水平”的Tiankong合唱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图片影像与口述记录的研究方法,由四个章节梳理2003-2018年历史价值。第一章阐述Tiankong合唱团的孕育与初建,并初创“Tiankong风格”;第二章解读Tiankong合唱团的成长与跨越,凝固“Tiankong风格”,向“多思维”拓展、“国际化”发展;第三章阐释开创“新Tiankong”时代”,并走上了探索中国合唱的民族自信之路;第四章总结Tiankong合唱团的建设、艺术与本质,坚守中国合唱艺术民族文化高地。

阿木尔[10](2020)在《非遗视域下乌兰牧骑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新巴尔虎左旗乌兰牧骑为例》文中指出乌兰牧骑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开展牧区的民族群众文化工作,活跃民族群众文化生活以及宣传国家方针政策而设立的综合性基层文化事业机构。六十多年来,乌兰牧骑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对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内蒙古乌兰牧骑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肯定了乌兰牧骑在历史和当今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这也让社会各阶层更加了解、熟知并开始研究这一支以演出为主,兼做宣传、辅导、服务、创作、创新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在对乌兰牧骑的众多研究中,笔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探讨新时代的乌兰牧骑。鉴于此,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在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的非遗现状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以新巴尔虎左旗乌兰牧骑为例,探讨了非遗视域下该乌兰牧骑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巴尔虎长调、舞蹈《哲仁嘿》、巴尔虎英雄史诗是新巴尔虎左旗的代表性非遗项目,也是当地乌兰牧骑主要传承和发展的本土文化。这些非遗项目在民间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与传承发展形式。与此相对应,乌兰牧骑在传承和发展民间非遗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内容与形式。为了说明乌兰牧骑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笔者将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笔者研究本课题的缘起、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目前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在第一章中,笔者主要介绍了内蒙古乌兰牧骑概述以及新巴尔虎左旗的乌兰牧骑与非遗情况。第二章中对巴尔虎长调民歌、舞蹈《哲仁嘿》、巴尔虎英雄史诗等非遗项目在民间与乌兰牧骑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在本章中,笔者也以具体的长调民歌《褐色的雄鹰》、舞蹈《哲仁嘿》、巴尔虎英雄史诗《锡林嘎拉珠巴特尔》为例,对比探讨了非遗项目在民间与乌兰牧骑的异同,并进一步阐述乌兰牧骑对本土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最后,笔者从乌兰牧骑的历史使命、本土文化的功能等方面探讨了乌兰牧骑对本土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二、中华民歌大赛获奖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民歌大赛获奖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文化的节日化建构 ——基于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四)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1.节日化建构
        2.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
一、田野调查点概况
    (一)乌审旗概况
        1.历史沿革
        2.生存环境
        3.人文环境
    (二)乌审旗的民族文化资源
        1.传统技艺
        2.歌舞器乐
        3.祝赞词等民间文学传统
二、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由来发展、组织形式和节日过程
    (一)敖伦胡日呼的由来与发展
        1.敖伦胡日呼的由来
        2.敖伦胡日呼的发展
    (二)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组织形式和项目设置
        1.组织形式
        2.竞赛项目和规则设置
    (三)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节日过程与节日内容
        1.节日前的准备
        2.节日过程
三、敖伦胡日呼的节日化建构
    (一)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的角色与途径
        1.借助国家和学术话语赋能
        2.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汇集社会和文化精英的力量
    (二)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的理念与内容
        1.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2.文化内涵至上
        3.突出民族和地区特色
        4.彰显文化主体性
四、敖伦胡日呼节日化建构的社会文化功能
    (一)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1.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2.有效整合地区民族文化资源
    (二)扩大民族文化的展演和表述功能
        1.扩大民族文化展演与展示功能
        2.扩大民族文化表述功能
    (三)丰富民间文化生活,助力新牧区建设
        1.丰富民间文化生活
        2.助力新牧区建设
    (四)增进文化交流与互动
        1.场域内的人际交流与互动
        2.不同民族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及相关理论阐释
    (一)贵州文化形象的生成基础
        1.自然生态基础
        2. 历史人文基础
    (二)理论背景及核心概念阐释
        1. 文化形象
        2. 跨媒介传播
二、贵州文化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跨媒介传播
    (一)“三言”“两语”的传统贵州文化形象
    (二)不同时代背景下贵州文化形象的视角转变
        1. 明朝“移民实边”时期的“屯边贵州”形象
        2. 红军长征时期的“红色贵州”形象
        3. 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大后方”形象。
        4. 三线建设时期的贵州“大三线”形象
三、21世纪以来贵州文化形象的跨媒介重构
    (一)重构的目标指向与形象定位
        1. 贵州发展目标与顶层设计回顾
        2.“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多彩贵州文化形象
        3.“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贵州文化形象
    (二)贵州文化形象重构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1.“多彩贵州”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2. 贵州“生态美”的跨媒介传播方式与效应
        3. 贵州文化形象在文化娱乐与赛事会展领域的传播效应
四、结语

(3)土家族“啰儿调”国家级传承人刘永斌生活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
    2.选题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实践意义
    3.研究方法
    4.研究基本框架
    5.相关研究综述
        5.1 国外相关研究
        5.2 国内相关研究
第1章 石柱县土家族“啰儿调”概况
    1.1 地理环境及文化背景
        1.1.1 自然地理环境
        1.1.2 人文历史背景
    1.2 “啰儿调”概况
        1.2.1 “啰儿调”由来
        1.2.2 “啰儿调”民歌的分类
        1.2.3 “啰儿调”民歌的功能
        1.2.4 “啰儿调”演唱形式
        1.2.5 “啰儿调”传承人概况
第2章 刘永斌的人生历程
    2.1 幼年时期民间音乐的启蒙
        2.1.1 其祖、其父
        2.1.2 童年生活中民歌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
        2.1.3 早年生活的艰辛与坚守
    2.2 从艺初期的曲折
        2.2.1 从艺前夕的积淀
        2.2.2 从艺道路逐步展开
        2.2.3 从艺初期对土家山歌的传播与弘扬
    2.3 艺术生涯的鼎盛时期
        2.3.1 身份的确立
        2.3.2 身份转变后的生活
        2.3.3 “刘家班”的成立
    2.4 对“啰儿调”的传承与贡献
        2.4.1 代表性的传承作品
        2.4.2 “啰儿调”创作
        2.4.3 推动“啰儿调”的发展
第3章 多重身份认同的解读
    3.1 刘永斌文化传承中的三重身份
        3.1.1 第一层身份——“农民”
        3.1.2 第二层身份——“民间艺人”
        3.1.3 第三层身份——“非遗传承人”
        3.1.4 三重身份背后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动力
        3.1.5 刘永斌三重身份关系解读
    3.2 身份认同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影响
        3.2.1 有利于传承人“自我”满足的精神追求
        3.2.2 有利于非遗文化传承的正规性
        3.2.3 有利于非遗文化传承的教育性
        3.2.4 生存需求对传承问题的冲击
        3.2.5 社会现状对传承问题的冲击
        3.2.6 传承人身份认同对非遗传承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1.专着类
    2.期刊类
    3.学位论文
附录
致谢

(4)张凤良的音乐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生平考略
    第一节 成长之初,与乐结缘(1930-1949)
        一、一方水土一方人
        二、蒙于乐亦爱于乐
    第二节 求学之路,与乐相伴(1949-1954)
        一、毕业推荐入“华大”
        二、两校合并入“山大”
        三、院系调整入“艺专”
    第三节 继承传统,扎根民间(1954-1994)
        一、音工组初露锋芒
        二、入音协大展宏图
第二章 张凤良与文艺集成
    第一节 集成前——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与学术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搜集整理工作
        二、50、60 年代的搜集整理工作
        三、音乐成果的整理出版
    第二节 集大成之作——《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
        一、《集成》编撰的相关背景
        二、《山东卷》的编辑方案
        三、《山东卷》的采集、整理过程
        四、《山东卷》成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山东卷》的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
第三章 张凤良与音乐会演
    第一节 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的筹划
        一、会演背景
        二、会演的演出宣传
        三、会演的评奖工作
    第二节 山东省跃进歌舞会演的组织
        一、会演背景
        二、会演节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三、召开交流座谈会
    第三节 “泉城之秋”系列音乐会的主办
        一、会演背景
        二、演出曲目的选拔推荐
        三、组织学术讲座和座谈会
第四章 张凤良的音乐评论研究
    第一节 张凤良对演出团体的评论
        一、对前卫歌舞团的评论
        二、对省直艺术团的评论
        三、对其它团体的评论
    第二节 对音乐家的评论
        一、对歌唱家的评论
        二、对演奏家的评论
        三、对作曲家的评论
        四、对指挥家的评论
    第三节 张凤良音乐评论的历史意义
        一、张凤良音乐评论取得成就的历史原因
        二、张凤良音乐评论的历史意义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张凤良年表
    附录二 张凤良学术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广西歌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1.广西民歌研究现状
        2.广西歌圩研究现状
        3.广西歌王研究现状
    (四)创新之处
        1.选题新
        2.角度新
        3.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
    (五)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
        2.人物访谈法
        3.文献研究法
        4.问卷调查法
    (六)核心概念界定
        1.山歌
        2.民歌
        3.歌圩
        4.歌王
一、广西歌王产生的歌圩传统
    (一)广西民歌文化传统是孕育广西歌王的摇篮
        1.地缘因素,是广西民歌产生的土壤
        2.社会文化因素,是广西民歌发展的动因
        3.新时期社会发展,书写广西民歌发展新篇章
    (二)歌圩是广西歌王成长的重要舞台
        1.歌圩的由来诸说
        2.歌圩的类型
        3.歌圩的功能
        4.歌圩催生歌王
二、广西歌王在当代产生的途径
    (一)广西民歌参与主体的简单分类
        1.歌迷
        2.歌手
        3.歌师
        4.歌王
    (二)广西歌王产生的途径
        1.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产生的歌王
        2.广西山歌学会产生的歌王
        3.其他各类民歌团体产生的歌王
    (三)广西歌王大赛
        1.首届广西歌王大赛
        2.第二届广西歌王大赛
        3.第三届广西歌王大赛
        4.第四届广西歌王大赛
        5.第五届广西歌王大赛
        6.第六届广西歌王大赛
        7.第七届广西歌王大赛
        8.第八届广西歌王大赛
        9.第九届广西歌王大赛
        10.第十届广西歌王大赛
        11.第十一届广西歌王大赛
三、广西歌王的现状
    (一)广西歌王群体概况
    (二)广西歌王代表考察
        1.歌王谢庆良
        2.歌王龙江存
        3.歌王李其广
    (三)广西歌王群体分析
        1.广西歌王的共性特征
        2.广西歌王保护、传承发展的制约因素
四、广西歌王对民歌传承的贡献
    (一)引领广西民歌传播传承
        1.民间原生传承
        2.学术研究传承
        3.深入校园传承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
    (三)民歌传播融入旅游,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五、广西歌王保护发展展望
    (一)摸清家底,掌握实情
    (二)加强建设,提供平台
    (三)培育新人,薪火相传
    (四)突出效应,活动传承
    (五)资本转化,产业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歌圩由来诸说
    附录二 :广西歌王大赛历届歌王获奖名单
    附录三 :民歌传承问卷调查
致谢

(6)社会变迁与音乐记忆 ——基于口述与田野的镶黄旗乌兰牧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视角
    (三)关于镶黄旗乌兰牧骑
    (四)乌兰牧骑的研究现状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
    (六)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1958—1977年:初创时期乌兰牧骑的功能及其音乐
    1.1 镶黄旗乌兰牧骑建制与运营概况
        1.1.1 建制与演员的来源
        1.1.2 演员的角色与技能
        1.1.3 从牧区走向剧场
    1.2 “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方向的迷失
        1.2.1 从繁荣走向衰微
        1.2.2 “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空前高潮
        1.2.3 逆境中成长的乌兰牧骑队员
    小结
第二章 1978—2003年:市场经济语境下的生存变迁
    2.1 改革开放初期的重建
        2.1.1 制度改革与人员重组
        2.1.2 音乐创作与获奖情况
        2.1.3 演出功能的迷失
    2.2 市场冲击下的生存困境
        2.2.1 向市场模式迈进
        2.2.2 传播媒介对乌兰牧骑发展的影响
        2.2.3 审美多元化的冲击
    小结
第三章 2003—2018年:新机遇与新挑战
    3.1 多元文化背景下镶黄旗乌兰牧骑的生存与发展
        3.1.1 演职人员的构成与整合
        3.1.2 编制“内”与编制“外”
        3.1.3 政府“买单”,服务基层
        3.1.4 中大型歌舞剧的兴起
    3.2 镶黄旗乌兰牧骑与地方传统音乐
        3.2.1 传统音乐资源的新定义——《阿斯尔宫廷歌舞乐》文艺晚会解析
        3.2.2 传统中的现代性——锡林郭勒短调民歌《小黄马》的再演绎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名师的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教学主张的研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说
        一、名师与音乐名师
        二、教学主张及其相关概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一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的学理基础
    第一节 基于本质属性的相关理论
        一、个人知识理论
        二、人本主义教师教育观
    第二节 基于建构角度的相关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反思性实践理论
    第三节 基于学科特性的相关理论
        一、审美音乐教育哲学
        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观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案例研究概述
        一、访谈概述
        二、访谈小结
    第二节 案例呈现
        一、案例呈现
        二、推广与借鉴情况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一、案例呈现出的共性特征
        二、案例呈现出的个性特征
    第四节 案例反思
        一、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内容有待梳理
        二、音乐名师教学主张该如何建构有待明晰
        三、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根本价值有待探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研究
    第一节 教学主张的来源
        一、来源于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
        二、来源于对音乐课程性质的解读
        三、来源于对音乐课程理念的领会
        四、来源于对音乐教学实践的反思
    第二节 基本构成
        一、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理论内容
        二、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实践内容
    第三节 基本特征
        一、音乐性
        二、独创性
        三、科学性
        四、实践性
        五、开放性
        六、可借鉴性
    第四节 标准探讨
        一、标准建构的困惑
        二、标准的结构与内容
        三、标准建构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建构探讨
    第一节 基本过程
        一、一级跃迁:从感性零散到理性聚焦
        二、二级跃迁:从理性聚焦到浅层结构
        三、三级跃迁:从浅层结构到系统成熟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创造性原则
        二、理论性原则
        三、逻辑性原则
        四、发展性原则
    第三节 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
        二、群体因素
        三、环境因素
    第四节 建构策略
        一、个体建构策略
        二、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
        三、氛围营造与激励体系
        四、建构难点解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 对音乐名师自身的价值
        一、促使音乐名师实现专业持续成长
        二、促使音乐名师走向卓越
        三、促使音乐名师保持专业影响力
    第二节 对音乐学科发展的价值
        一、推进音乐学科教学理论的发展
        二、推进音乐学科教学实践的更新
        三、推进青年音乐教师不断向前
    第三节 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价值
        一、当代音乐教育体系的个人探索与实践
        二、丰富当代音乐教育体系的内涵
        三、对形成音乐教学流派的展望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1:基于“三韵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2:基于“构建生命课堂,润育音乐素养”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3:基于“新技术和资源平台的交互式智慧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4:基于“走向文化的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5:基于“建构‘大美’音乐课堂”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6:基于“‘激情’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7:基于“音为爱,和而美”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附录8:基于“三景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8)新源县阿依特斯当代传承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研究成果与研究意义
    1.4 相关成果研究论述
        1.4.1 关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与哈萨克定居问题的研究
        1.4.2 关于哈萨克族文化的专着类研究
        1.4.3 关于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的研究
2 新源县阿依特斯概述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阿依特斯
        2.1.1 阿依特斯的“曲艺魅力”
        2.1.2 阿依特斯的“文学魅力”
    2.2 阿依特斯的源流与发展
        2.2.1 阿依特斯之乡
        2.2.2 新源县阿肯概括及人数分布
    2.3 新源阿依特斯的变迁
        2.3.1 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
        2.3.2 哈萨克族的定居生活
        2.3.3 变迁中的阿依特斯
3 阿依特斯的文学特征和音乐形态
    3.1 阿依特斯的概念与分类
    3.2 阿依特斯的文学特征
    3.3 阿依特斯的音乐形态
        3.3.1 节奏节拍
        3.3.2 旋律
        3.3.3 调式
4 新源县阿依特斯的传承
    4.1 新源县阿依特斯传承现状
    4.2 阿依特斯的传承方式
        4.2.1 政府行为中的传承
        4.2.2 婚礼中的传承
        4.2.3 家族式传承
        4.2.4 师徒传承
5 阿依特斯的个案调查与研究
    5.1 伊犁州阿依特斯传承人培训班个案调查
    5.2 伊犁州第34届阿依特斯大会个案调查
        5.2.1 伊犁州第34届阿依特斯大赛全过程记录
        5.2.2 伊犁州第34届阿依特斯大赛实录表
        5.2.3 伊犁州第34届阿依特斯大赛经典片段
    5.3 新源县阿依特斯代表性传承人加尔肯别克·别尔德别克先生个案调查
        5.3.1 加尔肯别克·别尔德别克先生与阿依特斯的千丝万缕
        5.3.2 加尔肯别克·别尔德别克先生的阿依特斯
6 当代视野下阿依特斯的传承性思考
    6.1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适应多变的社会生存环境
    6.2 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把阿依特斯推向更广阔的的空间
    6.3 在民间传承的基础上,让阿依特斯走进课堂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合唱的界定
        二、中国合唱团研究现状
        三、中国团史研究现状
        四、Tiankong合唱团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Tiankong合唱团的孕育与初建
    第一节 “前Tiankong”时期(1993-2002)
        一、百年老校人文与艺术底蕴
        二、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唱团前期的艺术历程
        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唱团跨世纪的艺术突破
    第二节 “Tiankong”之初创(2003-2007)
        一、“Tiankong”的诞生
        二、“Tiankong风格”的初现
        三、“Tiankong风格”的多元
第二章 Tiankong合唱团的成长与跨越
    第一节 “Tiankong风格”的凝定(2008-2010)
        一、突破合唱单一美学品格
        二、品质为本创立艺本品牌
    第二节 凸显中国合唱风格,唱响中国“现代合唱”之声(2011-2013)
        一、中国合唱文化传播的友好使者
        二、21世纪中国现代合唱先锋
        三、追梦——“Tiankong”十年纪
第三章 Tiankong合唱团的复出与追寻
    第一节 开创“新Tiankong”时代(2014-2015)
        一、一梦再梦——清华“一尘不染的天空”复出
        二、中国合唱之夜——欧洲华美巡演
    第二节 探索中国合唱的民族自信之路(2016-2018)
        一、“诗意中国”——中国合唱对话世界
        二、听画“水墨”——中国合唱音乐会
第四章 坚守中国合唱艺术民族文化高地
    第一节 以美育人的“Tiankong建设”体系
        一、立足中华母语文化的教学模式
        二、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
        三、以指挥为元点的艺术设计师
    第二节 “Tiankong艺术”妙悟境界之追求
        一、声音塑造的和谐美感
        二、作品传递的艺术标识
        三、音乐呈现的诗情画意
    第三节 重整“Tiankong”合唱硬核,展望中国合唱艺术
        一、“Tiankong品质”之艺术核心
        二、“Tiankong理念”之艺术拓展
        三、“Tiankong精神”之艺术本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非遗视域下乌兰牧骑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新巴尔虎左旗乌兰牧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界定
    六、文献综述
    七、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乌兰牧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第一节 内蒙古乌兰牧骑概述
    第二节 新巴尔虎左旗乌兰牧骑概述
        一、新左旗乌兰牧骑基本情况
        二、新左旗乌兰牧骑的职能
        三、新左旗乌兰牧骑面临的瓶颈
    第三节 新左旗非遗概述
        一、新左旗非遗梳理
        二、新左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第二章 非遗项目在民间与乌兰牧骑的发展
    第一节 新左旗的民间歌曲---巴尔虎长调民歌
        一、新左旗巴尔虎长调概述
        二、《褐色的雄鹰》民间形态
        三、《褐色的雄鹰》在乌兰牧骑的发展
        四、《褐色的雄鹰》在民间与乌兰牧骑的比较
    第二节 新左旗的民间舞蹈---《哲仁嘿》
        一、新左旗舞蹈《哲仁嘿》概述
        二、舞蹈《哲仁嘿》的民间形态
        三、舞蹈《哲仁嘿》在乌兰牧骑的发展
        四、《哲仁嘿》在民间与乌兰牧骑的比较
    第三节 新左旗说唱音乐--巴尔虎英雄史诗
        一、巴尔虎英雄史诗概述
        二、《锡林嘎拉珠巴特尔》的民间形态
        三、《锡林嘎拉珠巴特尔》在乌兰牧骑的发展
        四、《锡林嘎拉珠巴特尔》在民间与乌兰牧骑的比较
第三章 乌兰牧骑对本土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非遗视域下乌兰牧骑的历史使命
        一、《公约》赋予的使命
        二、我国国情与政策赋予的使命
    第二节 本土文化的价值
        一、审美价值
        二、娱乐价值
        三、教育价值
        四、交际价值
        五、艺术价值
    第三节 乌兰牧骑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本土文化对乌兰牧骑人与作品的影响
        二、乌兰牧骑对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三、乌兰牧骑对本土非遗的发展
        四、乌兰牧骑对本土文化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中华民歌大赛获奖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文化的节日化建构 ——基于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田野调查[D]. 李嘉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跨媒介传播下贵州文化形象的演变与重构研究[J]. 喻健,宋璨羽,苗义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土家族“啰儿调”国家级传承人刘永斌生活史研究[D]. 杨希. 西南大学, 2020(01)
  • [4]张凤良的音乐贡献研究[D]. 刘一览.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5]广西歌王研究[D]. 黄艳.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社会变迁与音乐记忆 ——基于口述与田野的镶黄旗乌兰牧骑研究[D]. 其日木根.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D]. 叶黄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新源县阿依特斯当代传承的调查与研究[D]. 柳虹宇.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9]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D]. 徐筱园.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非遗视域下乌兰牧骑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新巴尔虎左旗乌兰牧骑为例[D]. 阿木尔.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中国民歌比赛获奖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