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安装规划与特征变异性研究”系统的工程数据管理

“夹具安装规划与特征变异性研究”系统的工程数据管理

一、《夹具安装规划及特征变异性研究》系统的工程数据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汪梓迅[1](2021)在《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B基准值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武继达[2](2020)在《振动弛张筛动力学特性与关键部件研究》文中认为煤炭分选可以有效脱除原煤中的矸石和硫磷元素,是节能减排、实现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煤炭工业战略西移,干法选煤对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富煤、缺水矿区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振动式弛张筛是一种用于干法选煤的关键设备,被广泛用于潮湿细粒原煤的脱粉作业,其工作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洗选系统的正常运行。由于振动弛张筛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振幅稳定性差、筛面参数难以确定、弹性元件易损伤、发热等问题,而传统的静态设计方法已无法满足振动弛张筛的动态设计要求。基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理论建模、仿真分析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柔性体筛面的挠度分布、材料参数反演、复杂激励下的运动形态,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筛体的模态特性和运动稳健性影响因素,基于混合阻尼模型和结构-热力学联合仿真,分析了剪切橡胶弹簧的频-幅变特性和温度场分布,所得结论为振动弛张筛的动力学设计与关键部件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基于应变能理论和拉格朗日泛函变分方法,建立了一种两端固支约束条件下的筛面超静定压杆模型,并利用摄动法获得了描述筛面挠度与筛面长度及预压缩量之间关系的隐式方程,数值分析了筛面长度和预压缩量对筛面整体挠曲线形态和中点最大挠度的影响规律,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计算筛面中点最大挠度的回归方程。筛面挠度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超静定压杆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利用基于梯度的单目标优化方法优化算法,结合筛面有限元模型和试验数据,提出了柔性筛面材料参数的优化反推方法,结合超静定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建立了水平挠曲-竖直振动复合激励下的柔性筛面运动学模型,利用响应面试验法,研究了各激励参数对筛面挠度、速度、加速度的交互影响机理,建立了筛面中点挠度、速度和加速度与激励参数间关系的近似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机进行了有关测试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针对圆振动弛张筛平面耦合摆动及振幅衰减的问题,建立了平面耦合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得到了系统各阶模态频率和振型分布规律。通过灵敏度分析,研究了结构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增强系统稳定性的设计原则。基于弹性混合阻尼模型,对剪切橡胶弹簧的动态恢复力进行了参数识别,获得了振动频率和振幅对恢复力的影响规律,利用响应面法构建了弹性混合阻尼参数的幅频变模型。建立了包含非线性恢复力的多自由度动力学方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状态空间法联合的求解方法,并通过振动测试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针对剪切橡胶弹簧易损问题,在测定橡胶剪切弹簧损耗曲线和激励荷载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静力学-热力学耦合分析方法,得到了不同频率、振幅条件下的剪切橡胶弹簧应力和温度场分布规律,分析了橡胶弹簧的破坏路径和内部温升规律,所得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论文有图108幅,表42个,参考文献158篇。

吴聪聪[3](2020)在《随机振动应力下电磁继电器接触可靠性试验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铁因具有大容量和高效的运载能力,且采用电力驱动,节能环保,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的交通命脉,其能否正常运行往往影响一个城市的生活节奏,因此对地铁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电磁继电器作为地铁信号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开关器件,用于闭合或断开信号控制电路,如:车门状态、激活司机台、制动状态、受电弓控制、牵引控制等。随着地铁智能化水平地提升,地铁使用的电磁继电器数量也越来越多,电磁继电器的故障某种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地铁的安全可靠运行。地铁在运行时,在自身载荷和轨道的共同作用下,车体会产生随机振动。电磁继电器一般集中安装在车体上的电器柜中,车体的随机振动会传递给电磁继电器,导致动静触点间产生相互运动,造成触点微动磨损;同时还会造成触点簧片的应力疲劳,进而影响电磁继电器的电接触性能,造成接触失效,最终影响地铁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有必要研究随机振动应力下电磁继电器的失效机理和可靠性评价方法。本文以某型号地铁用电磁继电器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在随机振动应力下的接触可靠性加速试验评价方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简述了电接触理论,分析总结了电磁继电器可靠性研究现状、加速退化试验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第二章,在分析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电气性能、时间性能、机械性能参数的基础上,运用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确定了某型地铁用电磁继电器的关键失效模式为接触电阻增大,并建立了触点接触电阻增大的故障树。并进一步分析了地铁电磁继电器由于负载及断开、闭合动作产生电弧而造成的材料侵蚀与转移,由于振动引起的触点微动磨损、簧片疲劳综合引起的接触失效机理,为开展振动应力下的电磁继电器加速可靠性试验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提出了随机振动应力下电磁继电器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为了在试验时模拟地铁用电磁继电器的实际工况,设计了控制和负载电路来模拟电磁继电器实际工作电压、负载及通断情况。根据电磁继电器在地铁上的安装情况设计了振动试验夹具,并对夹具进行了振动模态分析,以保证其振动传递能力。确定了接触电阻、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三个特征参数的采集方案。开展了相应试验,获得了接触电阻、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三个特征参数的退化数据,并对试验后的触点进行电镜扫描和能谱分析,验证了接触失效机理。第四章,根据振动应力下地铁用电磁继电器的接触失效机理,结合Wiener过程的特征,建立了步进应力下电磁继电器的接触电阻Wiener过程退化模型,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检验,验证了其退化过程符合Wiener过程。进一步考虑到电磁继电器接触电阻退化过程的随机性以及样品之间的差异性,将Wiener过程的随机参数和波动参数都看作随机变量,且都假设为正态分布。根据振动应力下的失效机理,确定其加速模型为逆幂律模型。并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了相关参数,得到了正常工作条件下地铁用电磁继电器触点接触可靠性的工作寿命约为5.85年,比目前某地铁公司现场使用更换周期5年略长,说明了本试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并能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方向。

种垒[4](2020)在《湖北省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北省因为有着复杂的自然地质条件和充足的降水,加上较多的人类活动和地震等因素,使得湖北省近年来的边坡灾害频发。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时代的到来,为了更好地对该地区的边坡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汇总现有的边坡工程资料,就湖北省边坡建立其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数据库,并在此数据库的科学研究基础上,针对相关数据参数,进一步进行了数据的挖掘和统计分析。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关于湖北省边坡分类的基础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湖北省边坡的基本概况和区域地质条件,而后详细介绍了湖北省边坡分类系统,以此作为该地区边坡按类识别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的重要依据。(2)湖北省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数据库的创建。以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开发建立该数据库,依据已有的边坡分类系统,基于需求分析、用例建模以及概念结构设计(建立数据库E-R模型),确立所建数据库的架构并建立数据库的主要工作表,分别为“工程概况”表、“边(滑)坡属性特征”表和“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各表均以“工程编号”为主键,“坡体物质组成”为外键相互联系。(3)基于数据库的统计分析。根据数据库中长期收集与整理的数据资料,通过对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总结发现一些关于力学参数的经验规律和统计特征。(4)数据库的实用性验证。从数据库中提取出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的挖掘和处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针对某一具体工程实例的滑面抗剪强度参数取值进行了预估,与该工程设计建议值对比结果显示相差较小,以此证明了数据库的实用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且所建立的数据库随着基础数据的不断增加和数据库结构的完善,其工程实用价值将愈发体现。

王思雍[5](2020)在《T800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测试与B基准值计算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产客机上复合材料的使用量不断增大,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也不断严苛。在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中,复合材料的许用值是最关键的参数。通常采用B基准值这一统计量作为复合材料的许用值,B基准值是具有95%置信度的90%置信下限。准确计算复合材料的B基准值是复合材料安全、广泛应用的保障。目前计算B基准值通常采用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统计模型,存在计算结果偏于保守的问题。对此,本文针对T800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结合测试结果与断口形貌分析,讨论了B基准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首先,为研究国产T800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依照ASTM和SACMA有关标准制备了0°拉伸、90°拉伸、0°压缩和冲击后压缩四项常温干态力学性能试验的试验件,设计开展了相应的试验,得到了每项试验的原始应力、应变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最终获得各个试验件的力学性能。湿态、高温、低温的力学性能数据由工程科研单位提供。其次,总结梳理了复合材料B基准值的计算流程,绘制单点法和合并法计算B基准值的流程图。对材料原始数据的正则化方法、检查异常数据的最大赋返残差法、识别批间变异性的k样本Anderson-Darling检验法、方差等同的Levene检验、基于结构型数据的方差分析法(ANOVA)计算B基准值、基于非结构型数据的OSL正态拟合等数学方法开展了研究。结合试验测试结果以及算例,研究了B基准值计算的单点法和合并法。与第三方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准确性。最后,分析了单向层合板复合材料的横向与纵向拉伸破坏形式,使用SEM观察材料失效位置纤维与基体的破坏情况,分析破坏形式和环境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结合破坏情况分析了异常数据和变异性的产生原因,归纳总结了本文试验中影响B基准值的因素:铺层结构、界面强度和环境条件。

高泽飞[6](2020)在《高速铁路坎儿井地基土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坎儿井作为一种特殊的地下孔洞结构,在干旱荒漠地区分布广泛。随着现代社会交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大量的高速铁路线路将要穿越坎儿井地区,将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坎儿井路基地质工程问题,严重影响高速铁路工程的施工及运营。然而目前鲜有关于高速铁路或者公路穿越坎儿井地区的工程经验,缺乏高速铁路范围内坎儿井地基工程地质特性和坎儿井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坎儿井破坏模式和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因此在坎儿井地区修建铁路充满诸多潜在危险。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依托伊朗德黑兰-库姆-伊斯法罕高速铁路项目,通过现场勘察和试验、室内试验、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开展研究,对高速铁路穿越坎儿井地区的设计、施工具有工程实践意义。通过系统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现场勘察阶段采用物探、钻孔、管道机器人和动力触探试验等手段,查明了沿线坎儿井的位置、地层特征、截面形式、与线路的相互关系,总结研究了坎儿井地区的高速铁路工程概况。(2)结合典型工点开展了室内试验,通过颗分试验、直剪试验、压缩试验等研究了地基土的物理力学特性。为克服现场取土困难,以标准砂为原料模拟现场砂性土进行了一系列不同排水条件下的静三轴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坎儿井地区砂性土地基的力学特性,分析了不同剪切条件下砂的应力-应变关系。(3)研究了坎儿井地基土参数变异性分析与概率密度。以得到的试验数据为依托,对沿线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其参数变异性;利用概率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了其概率分布特征,并进行了随机分布检验。分析结果为坎儿井地区土体随机有限元、可靠度分析参数选取提供依据。(4)根据上、下限定理,结合有限元方法,基于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对不同工况下坎儿井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暗渠埋深、地基土类型、强度参数c、φ和暗渠半径及其截面形式对坎儿井地基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传统椭球体理论的修正方法。

张君[7](2020)在《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多因素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是基于静态的弹性层状体系为理论框架,但沥青混合料具有典型的粘弹塑性、非均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并不是简单的弹性材料。研究动态荷载下沥青路面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以及表现出的材料性质是十分关键的。实际路面的受力状态可以通过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进行反映,本文运用简单性能测试仪(SPT)对不同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成型的试件进行动态模量试验来研究不同因素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并且对小尺寸钻芯替代试件动态模量测试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使动态模量能更好地应用在路面病害分析和其他现场面层评估的实际应用中,最后根据时温等效原理运用动态模量主曲线进行了论证,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试验温度相同时,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随着荷载频率的上升而增大,在温度较低(≤20℃)时,相位角随着荷载频率的升高而减小,在温度较高(≥40℃)时,相位角随着荷载频率的升高而增大;荷载频率相同时,随着温度的上升,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明显减小,沥青混合料的相位角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随着温度的升高,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比基质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变化范围较小,对温度的敏感度较低;同种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随着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大,动态模量增大;在沥青种类和温度一致的情况下,密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的动态模量比密级配的沥青混凝土的动态模量大;在相同温度下,密级配的动态模量最大,半开级配的居中,开级配最小;当沥青混合料处在适宜空隙率时,随着空隙率的增大,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会逐渐减小。(3)确定了水平方向钻取的小尺寸钻芯试件是动态模量试验标准试件的可行替代品;确定了AC-25基质沥青混合料和ATB-25基质沥青混合料标准试件的可行替代品是使用直径为50mm,高度为140mm的小尺寸钻芯试件,AC-13 SBS沥青混合料和SMA-13 SBS沥青混合料使用直径为38mm,高度为110mm小尺寸钻芯试件进行替代。(4)在动态模量试验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时间—温度置换原理绘制了不同沥青混合料的主曲线,在更加广泛的时间温度空间里验证了不同因素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趋势和作用规律,并对小尺寸钻芯试件的可替代性进行了论证。

俞烨[8](2020)在《机器人砂带打磨系统的轨迹及打磨力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通过机器人砂带打磨系统,不仅需生成高效的打磨轨迹,还需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故有必要针对机器人砂带打磨系统展开研究。本文针对机器人砂带打磨系统,从打磨轨迹规划与优化、轨迹补偿、打磨恒力控制三方面展开了研究,同时,通过搭建相应的实验平台来实现并验证算法的可行性。为了生成针对复杂曲面工件的机器人打磨轨迹,对打磨轨迹规划和优化算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工件三维模型提取出待加工曲面的数据;对刀路插补方法进行优化,并用该方法生成打磨刀路的刀位点,避免了工件的过切现象;提出了基于等参数线法和等残留高度法的行切刀路生成算法,避免了相邻刀路间的相交和边界问题;根据刀位点坐标系、刀具坐标系和机器人基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利用刀位点信息生成机器人打磨轨迹;针对可能发生的机器人关节角变化幅度过大及打磨碰撞问题,提出了基于递归法的机器人打磨轨迹优化算法。为了降低由于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导致的打磨轨迹偏差,对机器人打磨轨迹补偿算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改进的机器人结构模型,构建了基于映射关系的六自由度机器人误差模型,并通过该误差模型分析了机器人位置与位置误差之间的空间相似性;考虑到机器人工作空间内存在的空间相似性,提出了基于协同克里金空间插值法的打磨轨迹补偿算法,并用半变异函数减少了算法的运算量;利用MATLAB进行了补偿算法仿真实验,在理论仿真层面证明了打磨轨迹补偿算法的可行性。为了提高机器人砂带打磨的加工质量,针对末端夹持工件的六自由度机器人砂带打磨平台,对机器人砂带打磨恒力控制算法展开了研究。对机器人末端工件和砂带轮之间的接触力进行分析,简化并验证了打磨法向力和切向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简化关系以及打磨力与传感器坐标系上力的映射关系,建立了一维力传感器上接收的力与打磨接触力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打磨时形变和打磨深度的关系,并建立了基于变形的机器人砂带打磨动力学模型;考虑到砂带打磨力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滑模迭代算法的打磨力控制算法,并证明了算法的稳定性。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平台,并围绕相应算法设计了三类实验。仿真和打磨实验结果表明,轨迹规划和优化算法能够生成高效、关节角变化小且无碰撞的打磨优化轨迹;补偿算法能够降低打磨轨迹偏差,进而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打磨恒力控制算法能将打磨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从而验证了相应算法的可行性。

于鑫[9](2020)在《考虑围岩参数不确定性的隧道衬砌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围岩参数的不确定性对隧道工程中支护结构的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种不确定性源于地质材料在其复杂的形成及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天然变异性(随机不确定性),以及由于缺乏现场特定信息和测试、设计阶段所引入的误差而导致的基于认知上的不确定性(认识不确定性)。虽然认识不确定性可以通过使用保守的设计参数进行主观处理,但是由于缺乏对可变围岩响应的深入理解,上述做法可能会导致对项目成本和施工进度产生负面影响的过于保守的支护设计。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提供了一种考虑围岩参数不确定性的途径,其重点是量化处理围岩参数的不确定性,并将其直接反应到整个设计过程。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可以根据规定的极限状态计算支护结构的失效概率,从而提供一种对支护结构的性能表现进行度量的手段。此外,当考虑多个设计方案时,可靠度方法可与定量风险分析相结合,以安全性和最小成本为基础确定最优支护设计,而不是传统的主观保守设计。尽管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具有显着的优点,但是由于一些技术和概念上的挑战,其在岩土工程,尤其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一直相对较少,尚需深入研究。本文旨在考虑隧道围岩参数的不确定性,并尝试将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引入到隧道衬砌的设计实践中。同时,为隧道衬砌设计提供一种基于随机场的风险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具体可分为以下5个部分:(1)隧道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分类及处理方法针对隧道工程中的不确定性来源进行分类,并通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相关方法对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处理。理解并减少和控制岩石试验、土工试验中的不确定性。(2)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分类及简述首先,从可接受的风险概念出发,探究岩土工程中可接受的风险等级。然后,根据对不确定性变量(如围岩属性参数)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进行分类。最后,按照对极限状态函数求解方法和(或)计算精度的不同,对不同等级下的失效概率计算方法进行划分。(3)考虑围岩参数内在随机性的隧道衬砌设计研究首先,利用二级可靠度设计方法,考虑围岩参数的均值、协方差以及概率分布类型。然后,采用收敛-约束模型探究围岩参数的内在随机性对隧道及其支护结构稳定性可靠度的影响。最后,将支护结构的失效概率与支护设计(如喷射混凝土厚度的设计)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考虑围岩参数内在随机性并基于可靠度的隧道衬砌设计。(4)考虑围岩参数空间变异性的盾构隧道管片设计研究首先,利用三级可靠度设计下的随机场理论建立围岩参数的二维随机场模型。然后,将围岩参数随机场映射到隧道二维有限差分模型上,并在蒙特卡罗模拟框架下进行有限差分模拟,从而得到一组关于隧道管片结构的响应变量。最后,对计算所得的响应变量进行概率分析,并对管片结构进行基于可靠度的设计。(5)考虑条件随机场的盾构隧道管片设计研究首先,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勘探资料(如钻孔资料,岩石试验和土工试验数据等),获取围岩属性并建立围岩属性条件随机场。然后,将围岩属性条件随机场映射到隧道二维有限差分模型上,并进行有限差分模拟,探究围岩属性特征参数(如变异系数、相关长度和互相关系数等)对隧道管片结构失效概率的影响。最后,对隧道管片结构进行基于支护强度和支护厚度的可靠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围岩参数的不确定性对隧道及其衬砌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总的来说,围岩参数的不确定性程度越高,隧道及其衬砌结构的可靠度就越低,基于可靠度的衬砌结构设计就越复杂。此外,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围岩参数随机场的隧道衬砌风险定量分析方法,并以此来评估隧道衬砌的性能表现以及对隧道衬砌进行基于可靠度的优化设计。同时,将传统的安全系数与衬砌结构的目标可靠度(或目标失效概率)联系起来,从而对隧道衬砌的失效风险形成更加直观且客观的认识。

王睿[10](2019)在《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的研究》文中指出竹材是天然的速生材料,在我国资源丰富且工业化基础较好。现代工程竹结构以工程竹基板材作为原材料,以对环境负荷相对较小的工业化方式生产、制造和装配,其可以满足相应的安全、经济、舒适的建筑结构性能要求。因此本文对轻型胶合竹结构的组胚材料、结构构件和整体性能、BIM平台及工程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参照ASTM及ISO木材清样小试件的试验规范,并结合胶合竹板中竹篾的分布方向,对不同标准厚度的工业化胶合竹组胚板材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工程竹材的改良材性试验方法。包括了抗拉性能、抗压性能、抗弯性能、抗剪性能及弹性模量。胶合竹材在紧固件作用下的销槽承压强度是计算连接承载力的重要参数,也是胶合竹结构工程设计中的基本设计变量,因此依据相关规范对胶合竹材在不同紧固件作用以及不同加载方向下的销槽承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通过最大似然法得到销槽承压强度的计算公式。基于获得的不同数量的材性性能试验信息,根据概率方法估算出胶合竹材基本材料强度的特征值及设计值,并与按照中国规范估算的性能标准值进行了对比。根据欧盟规范Eurocode 0附录D中的方法通过得到的销槽承压强度计算公式估算出胶合竹板在不同加载方向及不同紧固件作用下的销槽承压强度的特征值和设计值。轻型框架结构的主要结构构件——水平楼盖、剪力墙及屋盖通常都是由骨架结构和覆面板通过连接件组成,主要结构构件之间也是通过金属连接件连接,因此连接是影响整体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详细分析了连接的理论计算模型与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试验规范,对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的主要抗侧向力构件——轻型框架剪力墙的连接系统,包括:面板-骨架连接、骨架-骨架连接和hold-down连接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相应的性能参数,并与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1-2层且竖向荷载作用影响有限的轻型框架结构的设计流程,并结合各国设计规范总结了轻型框架结构主要结构构件剪力墙、楼盖及屋盖的计算分析方法。对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的主要抗侧向力构件——轻型框架剪力墙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胶合竹板在轻型框架剪力墙中的使用可以提高墙体承载力,但变形性能有所降低。基于获得的墙体连接系统的试验信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SAP 2000建立了剪力墙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连接件、布钉间距、骨架材料等对墙体抗侧向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该模型可以作为轻型框架墙体性能估算和设计的有效工具。最后,基于墙体模拟结果通过Open Sees程序软件进一步建立了简化三维模型模拟整体结构的性能。同时,此种墙体还可以作为结构-装饰一体化构件,在各种结构中创新运用。最后,本文还就目前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轻型胶合竹结构工程案例与结构构件创新运用进行了简介,以工程实践说明该结构的合理性及发展潜力。并依据北京紫竹院轻型胶合竹结构项目原始图纸信息,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建模软件Autodesk Revit以及木结构设计插件AGACAD建立了相应的胶合竹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就在基于现代互联网络的建筑信息学模型平台上整合工程信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且对基于互联网建筑信息学模型平台系统发展和管理现代轻型胶合竹结构提出了建议。

二、《夹具安装规划及特征变异性研究》系统的工程数据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夹具安装规划及特征变异性研究》系统的工程数据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2)振动弛张筛动力学特性与关键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工作
2 弛张筛筛面建模理论及模型试验分析
    2.1 近似几何模型
    2.2 悬挂软线模型
    2.3 压杆模型
    2.4 筛面实际挠度测试
    2.5 基于超静定压杆模型的筛面挠度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弛张筛筛面动力学特性及样机试验分析
    3.1 基于有限元法的筛面材料力学参数识别
    3.2 振动式弛张筛复合振动激励条件下的筛面柔性体模型
    3.3 复合激励条件下的筛面样机试验
    3.4 本章小结
4 振动弛张筛多自由度动力学建模、分析及样机试验分析
    4.1 振动弛张筛多自由度刚体建模
    4.2 基于小阻尼近似的线性动力学模型
    4.3 圆振动弛张筛的振动试验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振动弛张筛剪切橡胶弹簧的动态模型辨识和温度场分析
    5.1 基于弹性混合阻尼模型的弹簧参数辨识
    5.2 基于遗传算法和状态空间法的联合求解
    5.3 剪切橡胶弹簧的温度场分布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随机振动应力下电磁继电器接触可靠性试验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电磁继电器可靠性研究现状
    1.3 加速退化试验研究现状
        1.3.1 恒定应力加速退化试验
        1.3.2 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和序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
    1.4 基于性能退化数据建模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地铁用电磁继电器的失效机理分析
    2.1 引言
    2.2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3 电磁继电器的性能参数
        2.3.1 电气性能参数
        2.3.2 时间性能参数
        2.3.3 机械性能参数
    2.4 地铁用电磁继电器的故障模式及失效分析
    2.5 电磁继电器接触失效机理分析
        2.5.1 电接触理论
        2.5.2 不同负载情况下电磁继电器触点失效模式
        2.5.3 电磁继电器在振动环境和工作负载下的接触失效机理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随机振动条件下电磁继电器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法
    3.1 引言
    3.2 地铁用电磁继电器步进随机振动应力加速退化试验方案设计
        3.2.1 试验应力水平
        3.2.2 试验样本量、试验时间和性能参数测试时间间隔
    3.3 地铁用电磁继电器通断控制和负载模拟方案
    3.4 地铁用电磁继电器的振动夹具设计
    3.5 电磁继电器性能表征参数测量方案
    3.6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4.1 引言
    4.2 Wiener过程退化模型
        4.2.1 Wiener过程
        4.2.2 试验数据正态分布检验
        4.2.3 可靠性建模
    4.3 加速模型
    4.4 参数估计方法及可靠性寿命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研究成果和参与项目

(4)湖北省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据库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2.2 岩土体参数不确定性及可靠性理论研究现状
        1.2.3 岩土体参数取值方法研究现状
        1.2.4 岩土体参数相关性分析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湖北省区域边坡综合分类探讨
    2.1 引言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边坡综合分类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2.4 湖北省边坡类别的划分
    2.5 本章小结
3 数据库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数据的层次
    3.3 数据模型
        3.3.1 概念数据模型
        3.3.2 逻辑数据模型
    3.4 数据库结构
    3.5 数据库管理系统
        3.5.1 Oracle
        3.5.2 Microsoft Access
        3.5.3 Microsoft SQL Sever
        3.5.4 数据库系统的比较与选择
    3.6 数据库系统的访问技术与可视化
    3.7 本章小结
4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数据库的建立
    4.1 引言
    4.2 规划与分析
    4.3 需求分析
        4.3.1 系统功能需求
        4.3.2 用例建模
    4.4 系统设计
        4.4.1 概念设计
        4.4.2 逻辑设计
        4.4.3 物理设计
    4.5 录入参数的说明
        4.5.1 岩块物理力学参数
        4.5.2 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
        4.5.3 土的物理力学参数
        4.5.4 工程概况实体集及边(滑)坡属性特征实体集属性参数
    4.6 表、索引的建立
        4.6.1 表的建立
        4.6.2 索引的建立
    4.7 湖北省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数据库系统的可视化
    4.8 本章小结
5 基于数据库系统的参数统计分析
    5.1 引言
    5.2 土的抗剪强度参数统计分析
        5.2.1 土工数据的预处理
        5.2.1.1 预处理的原则及方法
        5.2.1.2 数据的优化分析
        5.2.2 抗剪强度参数C,f的线性与非线性回归
        5.2.2.1 C,f的线性回归
        5.2.2.2 C,f的非线性回归
        5.2.3 力学参数的统计方法和概型检验
        5.2.3.1 力学参数的统计方法
        5.2.3.2 力学参数的概型检验
        5.2.4 统计实例和研究结果
        5.2.4.1 土性参数的统计规律
        5.2.4.2 物理力学参数的概型检验
    5.3 本章小结
6 数据库系统的工程应用
    6.1 引言
    6.2 工程背景
        6.2.1 工程概况
        6.2.2 工程地质条件
        6.2.3 土样土工试验成果统计
        6.2.4 工程设计抗剪强度参考值
    6.3 基于数据库系统的参数取值分析比较
        6.3.1 数据可靠性检验及统计量的确定
        6.3.2 物理力学参数数据的统计分析
        6.3.2.1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确定
        6.3.2.2 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
        6.3.3 滑面抗剪强度参数取值的确定与比较
    6.4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5)T800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测试与B基准值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合材料在民用客机中的应用
        1.2.2 复合材料飞机的设计许用值研究
        1.2.3 B基准值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2.4 复合材料失效形式损伤机理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T800级CF/AC531单向预浸料试件制备与试验设计
    2.1 引言
    2.2 试验试样的制备
        2.2.1 制备工艺
        2.2.2 试样尺寸
    2.3 测试设备
    2.4 试验方案
第3章 T800级CF/AC531单向预浸料试件力学性能测试
    3.1 引言
    3.2 试验结果
        3.2.1 破坏模式
        3.2.2 数据处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T800级CF/AC531 复合材料B基准值计算及其准确性分析
    4.1 引言
    4.2 B基准值计算的理论基础
    4.3 单点法计算四项力学性能的B基准值
        4.3.1 单点法计算B基准值的理论基础
        4.3.2 单点法计算四项试验的B基准值
        4.3.3 数据准确性验证
    4.4 多环境样本合并法计算B基准值
        4.4.1 多环境样本合并法计算B基准值的理论基础
        4.4.2 算例数据分析
        4.4.3 修改离散系数的合并法
        4.4.4 数据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合材料破坏机理及其对B基准值的影响
    5.1 引言
    5.2 失效形式与损伤机理分析
        5.2.1 0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5.2.2 90°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5.3 B基准值的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高速铁路坎儿井地基土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坎儿井研究现状
        1.2.1 坎儿井概述
        1.2.2 坎儿井的衰退研究
        1.2.3 坎儿井的保护措施
        1.2.4 坎儿井地基破坏模式研究现状
        1.2.5 砂-黏土混合物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坎儿井地基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2.1 工程概况
    2.2 地层岩性特征
    2.3 水文地质特征
    2.4 坎儿井的探测
        2.4.1 暗渠位置的确定
        2.4.2 暗渠截面形式
    2.5 原位测试
        2.5.1 划分土层剖面
        2.5.2 评估地基承载力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坎儿井地基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现场土样XRD试验
        3.2.1 仪器介绍
        3.2.2 试验过程
        3.2.3 结果分析
    3.3 地基土的土类分布
        3.3.1 土类分布
        3.3.2 地基土颗粒级配范围
    3.4 室内试验
        3.4.1 基本物性试验
        3.4.2 直剪试验
        3.4.3 压缩试验
    3.5 三轴试验
        3.5.1 仪器介绍
        3.5.2 试验过程
        3.5.3 三轴仪标定及数据修正
        3.5.4 试验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坎儿井地基土参数变异性分析与概率密度研究
    4.1 引言
    4.2 土体参数变异性分析
        4.2.1 实验室基本物理参数指标变异性统计
        4.2.2 实验室强度指标变异性统计
    4.3 土体参数概率密度估计和分布估计
        4.3.1 土体参数核密度估计
        4.3.2 土体参数分布估计的Anderson-Darling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坎儿井地基破坏模式的有限元极限分析
    5.1 引言
    5.2 极限分析有限元法
        5.2.1 单元离散化
        5.2.2 数学规划模型的建立
    5.3 模型的建立
        5.3.1 软件介绍
        5.3.2 基本假定
        5.3.3 网格划分
        5.3.4 参数取值
    5.4 暗渠埋深对坎儿井地基破坏的影响
        5.4.1 h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5.4.2 h对破坏模式的影响
    5.5 强度参数对坎儿井地基破坏的影响
        5.5.1 φ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5.5.2 c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5.5.3 c、φ对破坏模式的影响
    5.6 暗渠截面半径对坎儿井地基破坏的影响
        5.6.1 R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5.6.2 R对破坏模式的影响
    5.7 暗渠截面形式对坎儿井地基破坏的影响
        5.7.1 暗渠截面形式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5.7.2 暗渠截面形式对破坏模式的影响
    5.8 坎儿井地基破坏滑动面模型修正
        5.8.1 椭球体理论
        5.8.2 松动土压力修正计算模型
        5.8.3 坎儿井地基破坏滑动面模型
    5.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7)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多因素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2.1 原材料
        2.1.1 沥青技术性能
        2.1.2 集料
    2.2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2.3 最佳用量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3.1 动态模量基本理论研究
    3.2 动态模量试验设计
        3.2.1 试验准备
        3.2.2 试验步骤
    3.3 动态模量影响因素研究
        3.3.1 荷载频率和温度对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影响
        3.3.2 沥青种类对动态模量的影响
        3.3.3 级配对动态模量的影响
        3.3.4 空隙率对动态模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尺寸钻芯试件动态模量测试研究
    4.1 小尺寸钻芯试件制备
        4.1.1 小尺寸钻芯试件夹具制备
        4.1.2 小尺寸钻芯试件钻芯
    4.2 小尺寸钻芯试件动态模量试验
    4.3 动态模量试验结果分析
        4.3.1 垂直和水平方向钻芯试件的动态模量试验结果
        4.3.2 直径38mm小尺寸钻芯试件动态模量
        4.3.3 直径50mm小尺寸钻芯试件动态模量
    4.4 动态模量试验数据评估
    4.5 小尺寸钻芯试件结构确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主曲线研究
    5.1 时间—温度转换原理
    5.2 动态模量主曲线的确定方法
        5.2.1 西格摩德(Sigmoidal)模型
        5.2.2 Hirsch模量极大值估算模型
        5.2.3 Global Aging模型
        5.2.4 Arrhenius模型
    5.3 动态模量主曲线的具体确定
        5.3.1 主曲线的参数确定
        5.3.2 动态模量主曲线图
    5.4 动态模量主曲线对比研究
        5.4.1 主曲线多因素影响对比研究
        5.4.2 小尺寸钻芯试件的主曲线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8)机器人砂带打磨系统的轨迹及打磨力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机器人打磨路径规划与优化的研究现状
        1.2.2 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补偿的研究现状
        1.2.3 机器人打磨恒力控制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机器人砂带打磨路径规划研究
    2.1 砂带轮坐标系的标定
        2.1.1 砂带轮坐标系标定步骤
        2.1.2 砂带轮坐标系标定原理
    2.2 工件刀位点的生成
        2.2.1 工件三维数据的提取
        2.2.2 走刀方式及刀路生成方式
        2.2.3 插补刀路的生成
        2.2.4 走刀行距的计算
        2.2.5 偏置刀路的生成及优化
        2.2.6 刀位点的保存与输出
    2.3 机器人砂带打磨路径的生成
        2.3.1 刀位点坐标系的生成
        2.3.2 打磨轨迹的生成原理
        2.3.3 机器人砂带打磨轨迹规划算法的实现
    2.4 机器人打磨轨迹优化
        2.4.1 打磨轨迹的不足
        2.4.2 优化原理及砂带轮坐标系调整
        2.4.3 机器人打磨轨迹坐标系的平面描述及算法搜索域的生成
        2.4.4 单步轨迹搜索过程
        2.4.5 基于递归法的机器人打磨路径优化算法
        2.4.6 机器人砂带打磨路径优化算法的实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器人砂带打磨轨迹补偿研究
    3.1 机器人误差模型研究与分析
        3.1.1 机器人DH模型的建立及改进
        3.1.2 基于映射关系的机器人误差模型
        3.1.3 基于机器人误差模型的误差相似性分析
    3.2 基于协同克里金法的机器人打磨轨迹补偿算法
        3.2.1 样本点数据获取原理
        3.2.2 目标点误差值的估计过程
        3.2.3 半变异函数及其模型分析
    3.3 机器人打磨轨迹补偿算法的实现及仿真
        3.3.1 机器人打磨轨迹补偿算法的实现
        3.3.2 机器人打磨轨迹补偿算法的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器人砂带打磨力控制研究
    4.1 机器人砂带打磨受力分析
        4.1.1 磨削力分析
        4.1.2 机器人砂带打磨力分析
        4.1.3 力关系的简化及验证
    4.2 机器人砂带打磨动力学模型
        4.2.1 机器人打磨动力学模型简介
        4.2.2 机器人砂带打磨过程中的变形分析
        4.2.3 基于变形的机器人砂带打磨动力学模型
    4.3 机器人砂带打磨力控制算法研究
        4.3.1 滑模控制算法
        4.3.2 自适应迭代控制算法
        4.3.3 自适应滑模迭代控制算法的控制律
        4.3.4 自适应滑模迭代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分析
        4.3.5 自适应滑模迭代控制算法的结构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器人砂带打磨实验及分析
    5.1 机器人打磨实验平台
        5.1.1 机器人打磨轨迹规划平台
        5.1.2 机器人打磨轨迹补偿平台
        5.1.3 机器人砂带打磨力控制平台
    5.2 机器人砂带打磨轨迹规划实验
        5.2.1 砂带轮坐标系的标定
        5.2.2 V形工件的仿真实验与打磨实验
        5.2.3 S形工件的仿真实验及打磨实验
    5.3 机器人砂带打磨轨迹补偿实验
        5.3.1 激光跟踪仪坐标系的标定
        5.3.2 半变异函数的拟合及模型选取
        5.3.3 打磨轨迹的补偿效果
        5.3.4 基于补偿算法的球面打磨实验
    5.4 机器人砂带打磨恒力控制实验
        5.4.1 平面工件打磨力控制实验
        5.4.2 曲面工件打磨力控制实验
        5.4.3 球面工件打磨力控制实验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一、工作总结
    二、创新点
    三、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考虑围岩参数不确定性的隧道衬砌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模型
        1.2.2 极限状态函数
        1.2.3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2.4 可靠度方法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隧道工程中的不确定性
    2.1 不确定性分类
    2.2 不确定性估计
    2.3 不确定性处理方法
        2.3.1 常见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类型
        2.3.2 二阶统计量
        2.3.3 协方差和互相关系数
        2.3.4 谱密度函数
        2.3.5 方差函数
        2.3.6 相关长度
        2.3.7 相关结构
        2.3.8 相关函数
    2.4 岩土试验中的不确定性
        2.4.1 岩石试验
        2.4.2 土工试验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
    3.1 可接受的风险
    3.2 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分类
    3.3 一级可靠度设计方法
        3.3.1 容许应力设计法
        3.3.2 荷载和抗力系数设计法
    3.4 二级可靠度设计方法
        3.4.1 点估计法
        3.4.2 一阶可靠度法
        3.4.3 响应面法
        3.4.4 人工神经网络法
    3.5 三级可靠度设计方法
        3.5.1 蒙特卡罗模拟法
        3.5.2 随机场理论概述
        3.5.3 局部平均再划分法
        3.5.4 基于MCS的随机有限元法
    3.6 本章小结
4 考虑围岩参数内在随机性的隧道衬砌设计
    4.1 引言
    4.2 收敛-约束法
    4.3 隧道断面可靠度
    4.4 极限状态函数
    4.5 失效概率计算流程
    4.6 隧道断面失效概率参数化研究与优化设计
        4.6.1 支护安装位置对失效概率的影响
        4.6.2 衬砌厚度对失效概率的影响
        4.6.3 GSI对失效概率的影响
        4.6.4 支护安装位置和衬砌厚度优化设计
    4.7 隧道全长失效概率与参数化研究
        4.7.1 隧道全长失效概率
        4.7.2 参数化研究
    4.8 本章小结
5 考虑围岩参数空间变异性的盾构隧道管片设计
    5.1 引言
    5.2 基于MCS的随机有限差分模拟
        5.2.1 随机属性映射过程
        5.2.2 管片中的应力
        5.2.3 管片失效模式
        5.2.4 失效概率估计流程
    5.3 对假设隧道的参数化研究
    5.4 参数化研究结果及分析
        5.4.1 分布类型的影响
        5.4.2 自相关函数的影响
        5.4.3 相关长度的影响
        5.4.4 互相关系数的影响
        5.4.5 变异系数的影响
    5.5 对现实隧道的可靠度设计
        5.5.1 工程背景
        5.5.2 管片强度设计
        5.5.3 管片厚度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考虑条件随机场的盾构隧道管片设计
    6.1 引言
    6.2 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6.3 Kriging
    6.4 条件随机场模拟方法
        6.4.1 基于Kriging的方法
        6.4.2 Hoffman法
    6.5 考虑条件随机场的假设隧道参数化研究
    6.6 参数化研究结果及分析
        6.6.1 水平相关长度的影响
        6.6.2 垂直相关长度的影响
        6.6.3 变异系数的影响
        6.6.4 互相关系数的影响
    6.7 考虑条件随机场的现实隧道可靠度设计
        6.7.1 管片抗压强度设计
        6.7.2 管片抗拉强度设计
        6.7.3 管片厚度设计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论文中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2018年中国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情况统计表
附录 B 2018年各城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长度统计资料
附录 C 可靠度方法在隧道支护设计应用中的部分文献汇总
附录 D 土工试验中的不确定性
致谢
作者简介

(10)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建筑工业化与轻型结构
    1.2 轻型木结构与钢结构
        1.2.1 轻型木结构
        1.2.2 轻型钢结构
    1.3 竹结构的发展
        1.3.1 原竹结构
        1.3.2 含竹复合结构
        1.3.3 冷压胶合竹结构(Glubam)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组织结构
第2章 胶合竹板材的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2.1 胶合竹板材的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2.1.1 胶合竹板材基本材性试验方法
        2.1.2 胶合竹板材基本材性试验结果
        2.1.3 胶合竹板材的轴向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2.2 胶合竹板材的销槽承压强度
        2.2.1 胶合竹板材销槽承压强度试验方法
        2.2.2 胶合竹板材销槽承压强度试验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胶合竹板材强度指标的特征值与设计值估算
    3.1 特征值与设计值估算方法
        3.1.1 M-李简易估算方法
        3.1.2 欧盟规范估算法
        3.1.3 ISO标准法
        3.1.4 澳洲/新西兰规范简易估算法
        3.1.5 中国规范确定方法
    3.2 工程胶合竹材强度与销槽承压强度的特征值和设计值
        3.2.1 强度指标的概率性质
        3.2.2 基于M-李方法估算的强度指标的特征值与设计值
        3.2.3 基于欧盟规范方法估算的销槽承压强度特征值与设计值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连接件系统的研究
    4.1 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的连接系统
        4.1.1 连接件规格
        4.1.2 覆面板-骨架连接(Sheathing-to-framing connection)
        4.1.3 骨架之间连接
        4.1.4 墙角锚固(Hold-down)连接
    4.2 连接的计算模型与承载力计算方法
        4.2.1 理论计算模型
        4.2.2 有限元计算模型
    4.3 胶合竹轻型框架剪力墙金属连接系统的试验研究
        4.3.1 钉连接件的弯曲强度试验
        4.3.2 覆面板-骨架连接试验
        4.3.3 骨架-骨架钉连接试验
        4.3.4 墙角锚固构件(Hold-down)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
    5.1 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
    5.2 胶合竹轻型框架剪力墙
        5.2.1 剪力墙的理论分析模型与实用计算方法
        5.2.2 胶合竹轻型框架剪力墙抗侧向力的试验研究
        5.2.3 基于连接试验信息的轻型框架剪力墙的性能模拟及参数分析
    5.3 楼盖
    5.4 屋盖
    5.5 胶合竹轻型框架房屋的整体性能模拟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的工程实例及其在BIM平台上设计、建造与运营的研究和展望
    6.1 概述
    6.2 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工程实例
        6.2.1 湖南大学竹结构示范建筑及其性能分析
        6.2.2 北京紫竹院公园竹结构茶楼
        6.2.3 其它案例与功能性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构件的创新运用
    6.3 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在BIM平台上设计、建造及运营的研究及展望
        6.3.1 BIM的发展历史回顾及其运用
        6.3.2 基于AutodeskRevit软件的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房屋BIM建模及其进阶开发
        6.3.3 基于BIM平台的轻型结构发展预测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夹具安装规划及特征变异性研究》系统的工程数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B基准值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汪梓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振动弛张筛动力学特性与关键部件研究[D]. 武继达.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随机振动应力下电磁继电器接触可靠性试验评价方法研究[D]. 吴聪聪.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4]湖北省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D]. 种垒. 绍兴文理学院, 2020(03)
  • [5]T800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测试与B基准值计算研究[D]. 王思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高速铁路坎儿井地基土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模式研究[D]. 高泽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多因素影响研究[D]. 张君.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机器人砂带打磨系统的轨迹及打磨力控制研究[D]. 俞烨.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考虑围岩参数不确定性的隧道衬砌设计方法研究[D]. 于鑫.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10]胶合竹轻型框架结构的研究[D]. 王睿. 湖南大学, 2019

标签:;  ;  ;  ;  ;  

“夹具安装规划与特征变异性研究”系统的工程数据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