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密封阀工作特性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密封阀工作特性分析

一、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密封阀工作特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艺轩[1](2021)在《新型流化床流动密封阀的流化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对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循环流化床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以往传统的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在新型循环流化床研究中难以适用。本文基于一种新型流动密封阀,从冷态实验、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三方面对气固二相流流体动力学及流态化特性进行研究。建立冷态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构建流动密封阀的机理模型,探索固体颗粒循环量的新计算方法;构建双流体曳力修正模型,实现对流动密封阀内部的气固二相流流体运动状况的预测,为循环流化床设计、放大、调控及运行提供依据。流动密封阀内部不同特质的区域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作用机理,严重影响了循环流化床气固二相流流体力学模型的精度,因此,从微观层面上深入研究该作用机理并分析其对循环流化床稳定性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科学问题。本文使用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测量出4种不同粒径硅砂颗粒的临界流化风速;基于原有固体颗粒循环量计算方法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结合新型流动密封阀,构建新的理论模型;对固体颗粒循环量实验值和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可行性;运用该模型分析了左右吹风对层高差、阻力系数、动压头等重要系数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为新型流动密封阀的改进提供了参考。考虑曳力系数、相对雷诺数等的影响,建立低速风流化状态下的气固曳力模型,为探讨多个复杂扰动因素对曳力的作用机制,基于Syamlal-O’Brien曳力模型,结合新型流动密封阀相关实验数据对其进行了修正,使其满足于新型流动密封阀的数值模拟研究。有效地解决了气固二相流模拟中复杂的曳力模型问题,并将其应用于新型流动密封阀的数值模拟,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趋势和数值上吻合度较好。本文通过实验模拟、数值模拟,验证了固体颗粒循环量计算公式和修正后曳力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确定了新型流动密封阀的流化特性,揭示了新型流动密封阀气固二相流模拟的一般规律,为返料装置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苏鹏翼[2](2020)在《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关键部件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返料装置及布风装置是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的关键部件,对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的运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向着大型化、加压循环的方向发展,对返料装置及布风装置的运行提出更高的适用要求。常规返料装置存在着加压条件下抗逆压差不足,返料器底部存在流动死区,易导致返料器内窜气结渣等问题。风管、风帽等常规布风形式存在着炉膛底渣含碳量较高,加压条件下布风阻力大等问题。因此,如何优化返料及布风装置结构设计,解决上述问题,对提高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运行稳定性、提高煤气化反应的碳转化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搭建基于返料及布风装置的循环流化床煤气化冷态试验台,设计新型的返料及布风结构,开展冷态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运行参数下,U阀返料器上升段结构、下降段倾斜度、水平段长度及布风形式对返料器的循环流率、抗逆压差性能、流动死区等运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喷嘴结构、变径结构及分级配风形式对锥形布风装置粒径分选性能、循环回路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旨在开发兼备高循环流率与高抗逆压差,避免流动死区的新型返料技术;开发运行稳定、布风阻力小,可实现粒径分选性能,以期降低底渣含碳量的新型布风技术。返料装置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上升段与下降段的管径比提高了U阀返料器的循环流率与抗逆压差能力;当炉膛输送物料量低于返料器最大输送能力时,上升段插深比过大,立管易窜气,不利于循环回路稳定运行;通过对比3种返料器运行特性,发现管径比为1.4、插深比为1.0的U阀返料器具有更高的返料能力与抗逆压差能力;采用风室布风形式与风管布风形式获得的返料器循环流率及抗逆压差性能随炉膛表观风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与风管布风形式相比,风室布风形式下返料器流动死区面积更小。在相同返料风速下,常规返料器(倾斜度α=0)的循环流率更高,立管提供的压力梯度更高,抗逆压差性能更好;倾斜度α=1.5的返料器底部物料流化质量较差,不能有效减小流动死区,循环流率最小,抗逆压差性能较差;倾斜度α=2.0的返料器兼具倾斜度α=0、1.5两种返料器的特点,循环流率及抗逆压差性能处于其余两个返料器性能之间;倾斜度α=2.0的返料器抗逆压差性能不如常规返料器,但其流动死区面积明显缩小,尤其当松动风速超过0.4 m/s时,倾斜度为α=2.0时流动死区完全消失;若消除下降段流动死区,推荐下降段倾斜度α=2.0。水平段长度增加,返料阻力增加;长径比L/D1=2和3的返料器返料阻力较小,抗逆压差性能不足,只有在炉膛表观风速足够高,循环物料量足够大时,才能保证正常无窜气返料;长径比L/D1=4和5的提供了足够的返料阻力,其在高返料风速下,仍保持足够高的立管料位,可在更高循环流率与抗逆压差条件下稳定运行。但长径比L/D1=5的返料器返料阻力过大,立管料位过高,存在物料堆积进入旋风分离器的风险;在试验研究的结构参数范围内,长径比L/D1=4的返料器同时具有较高的循环流率及抗逆压差性能,料位高度适中,运行更稳定。布风装置研究结果表明:与径向喷嘴相比,采用切向喷嘴结构的锥形布风装置更易建立循环回路压力平衡;分级配风对气相-颗粒相流动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三层喷嘴同时开启配风形式可避免形成流动死区,床料流化更均匀;采用径向喷嘴结构,三层管路同时开启的配风形式的锥形布风装置运行性能更好;但该结构的锥形布风装置对宽筛分粒径或窄筛分粒径分布的床料均无粒径分选能力。变径结构的锥形分级布风装置可改变炉膛各截面速度分布,对宽筛分粒径分布、窄筛分粒径分布的床料均进行粒径分选;变径结构的锥形布风装置对煤与半焦床料的粒径分选作用要优于石英砂床料;尤其当床料为煤与半焦时,鼓泡区内粒径低于1mm的颗粒质量占比只有18.97%,远低于其在输送区内的质量分数71.20%,该结果有望为降低底渣含碳量提供了新的布风装置设计方法。

苏鹏翼,董鹏飞,王小芳,邓朝阳,朱治平[3](2020)在《上升段结构参数对流动密封阀运行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针对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的传统流动密封阀在高循环流率工况下存在抗逆压差性能不足的问题,设计了3种具有不同上升段与下降段管径比和插深比的流动密封阀;通过开展冷态实验,研究了上升段结构的不同参数对流动密封阀运行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增大上升段与下降段的管径比有利于提高流动密封阀的循环流率与抗逆压差能力;上升段插深比过大时不利于循环回路稳定运行;通过对比3种流动密封阀运行特性发现管径比为1. 4、插深比为1. 0时的流动密封阀具有最佳的返料能力与抗逆压差能力。

曾胜庭,陈曦,马琎晨,赵海波[4](2018)在《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气固流动特性的CPFD模拟》文中提出采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的方法对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参数进行全床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以及回料阀的气固流动特性,获得固相颗粒浓度和速度场在炉膛内的分布以及固体循环流量、系统压力平衡、回料阀的运行情况等锅炉关键参数。结果表明:颗粒浓度的轴向分布呈现明显的密相区和稀相区两部分,模拟得到的轴向压力分布与实际工况吻合较好,验证了CPFD方法模拟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准确性;锅炉回料阀内压降最大,这与床料分布相符;回料阀返料室流化程度较高,而输运室流化程度较小,呈现鼓泡床状态,气泡大都贴壁逃逸。

林红举[5](2017)在《基于J型流动密封阀的内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内循环流化床相继被应用于生物质气化、液化领域。随着国家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及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人们对能源转换效率和生产方式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内循环流结构型式不断优化升级。新型内循环流化床内物料流动具有多相流、非线性、强耦合过程的特点,传统描述气固流动特性的临界流化速度、固体颗粒循环量计算方法和数值模拟中使用的双流体模型已很难继续适用。本文围绕着临界流化速度、固体颗粒循环量计算方法、双流体模型的算法改进及其数值模拟展开研究。着重研究J型流动密封阀的调节特性,探究其作为床料循环流动控制装置的可行性,为流化床构型、操作与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构建了临界流化速度的冷态实验装置并给出其测量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在冷态实验装置上使用4种不同粒径硅砂进行临界流化速度的测量,结果表明:临界流化速度随粒子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临界流化速度与床料层高度几乎无关;这些通过厄贡经验式均得到了验证。运用文献中常用的经验公式或半经验公式计算临界流化速度,其预测值与实验值对比,发现其误差较大,给出了一种临界流化速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的预测值与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9.5%,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气固流动特性奠定了基础。设计了J型流动密封阀,将其应用于内循环流化床。构建了基于J型流动密封阀的两室内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装置,并测量了描述气固流动特性的流体力学关键参数。通过对J型流动密封阀的结构分析建立了其数学模型,以层高差、动压头、阻力系数三个局部参数为切入点对该流动密封阀调节固体颗粒循环量进行研究,给出了固体颗粒循环量新计算方法,并实验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了影响三个局部参数的重要因素,并对此开展了实验研究。通过冷态实验分别考察左侧吹风速、右侧吹风速、粒子粒径等操作条件参数对三个局部参数的影响,并揭示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层高差与侧吹风速近似成线性关系,其随粒子粒径的增大而增加;动压头几乎不受右侧吹风速的影响,仅与左侧吹风速成近似线性关系,且随粒子粒径的增大而增加;阻力系数与右侧吹风速成幂指数关系,且几乎不受粒子粒径的影响。分析了Syamml-O’Brien曳力模型的临界流化速度求解过程,对低流化风速使用该模型其预测值远小于实验值,为此对其进行了修正;分析了SIMPLE算法计算求解过程,对二维非稳定流动问题,其数值解会发散,给出了SIMPLE算法改进形式。对基于J型流动密封阀的两室内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装置采用所建立的Syamml-O’Brien曳力修正模型和SIMPLE算法改进形式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误差范围内,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能够正确预测气固二相流流动状况。验证了所提出的Syamml-O’Brien曳力修正模型和SIMPLE算法改进形式的有效性、可靠性,为流化床结构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訾灿[6](2017)在《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稳定性及放大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循环流化床具有传质传热特性好、处理量大、连续操作的优势,在化工能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稳定的颗粒循环和放大设计是循环流化床工业化应用的重要因素。在建立颗粒循环过程中,循环流化床锅炉、聚丙烯多区循环反应器等大型循环流化床存在着气固流型转变、压降波动、颗粒跑损等非稳定现象。但是,由于缺少对该过程非稳定现象形成机理的认识,不能对其有效调控,进而无法保证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对于放大过程而言,以往的研究者基于单颗粒动量方程的无因次处理提出了标准流体力学相似准则(Gs/ρptUg,Ug2/gD,ρpρgdp3g/μ2,ρp/ρg,dp/D)及简化流体力学相似准则(Gs/ρpUg,Ug2/gD,Ug/Umf,ρp/ρg)在依据标准流体力学相似准则设计提升段时,颗粒粒径随反应器直径的增加而增加,造成颗粒团聚效应的变化,但现有研究均未揭示这一因素对放大过程的影响,并且未提出放大过程对反应效果的影响机制。因此,为了提高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的稳定性以及放大过程的精确性,亟待揭示建立颗粒循环过程中非稳定现象的形成机理以及放大过程中颗粒团聚效应对流体力学相似准则适用性和反应效果的影响机制。本论文以循环流化床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实验研究依次揭示了建立颗粒循环过程的气固流动转变规律以及该过程非稳定现象的调控策略,进一步采用模拟的方法揭示了非稳定现象的形成机理。对于提升段放大过程而言,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究了放大过程中颗粒团聚效应对流体力学相似准则适用性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耦合臭氧分解反应揭示了放大过程对反应效果的作用规律。具体内容如下:1.在循环流化床冷模装置和工业装置中,综合利用摄像、压降、声波、床层密度等检测手段,发现建立颗粒循环过程依次均存在双流化、非稳定过渡以及稳定循环三个阶段。其中,在双流化阶段,提升段、下降段内颗粒均呈稳定流化状态;在非稳定过渡阶段,下降段颗粒在移动床和流化床之间交替,并导致下降段压降波动以及严重的颗粒跑损;在稳定循环阶段,颗粒相在提升段和下降段中分别呈稳定的快速流化和移动床状态。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操作参数对建立颗粒循环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气流量过大时,下降段窜气量大,颗粒循环无法建立;减小阀门开度有助于降低颗粒跑损,但使得建立颗粒循环时间加长。2.发现了在循环流化床建立颗粒循环过程中,当固定颗粒藏量小于临界颗粒藏量且循环气流量或颗粒循环段阀门开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存在颗粒振荡现象,即下降段的颗粒流动结构在流化床和移动床之间交替变化,提升段的颗粒流动结构在低速流态化、快速流态化之间交替变化;循环流化床提升段、下降压、颗粒循环段及旋风分离段压降均呈现周期性的波动。与此同时,借助下降段物料的受力分析,发现提升段和下降段之间的压力差、颗粒浓度差是控制颗粒振荡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振荡周期的理论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对颗粒振荡过程中压力脉动信号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揭示了操作参数及装置颗粒藏量对颗粒振荡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颗粒藏量对颗粒振荡影响最为明显,随着颗粒藏量的增加,颗粒振荡由正弦模式逐步转变为矩形模式,而且提升段与下降段气固流动结构由鼓泡流化逐渐向节涌状态转变。3.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通过分析颗粒振荡的瞬态气固流动结构揭示了颗粒振荡的形成机理,即下降段形成节涌流化是颗粒振荡的根源。通过探究循环段阀结构和颗粒类型对颗粒振荡的影响,发现无论是L阀还是流动密封阀均存在颗粒振荡现象,对于Geldart A类颗粒体系循环流化床由于无法在下降段形成节涌而不存在颗粒振荡现象。最后针对Geldart D类颗粒机械阀循环流化床,提出一种削弱颗粒振荡的半锥形非对称下降段结构,通过在下降段形成颗粒内循环以减弱颗粒振荡强度。4.依据流体力学相似准则对提升段进行放大,通过EMMS曳力模型准确描述放大过程中颗粒团聚效应的变化,考察了放大过程中流体力学相似性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颗粒团聚效应对流体力学相似准则适用性的影响机制,提出了考虑颗粒团聚效应的提升段放大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放大前后各位置处颗粒团聚特物征参数差异明显,简化流体力学相似准则无法确保提升段流体力学相似;对于标准流体力学相似准则而言,放大前后提升段中上部颗粒团聚物的时间分率及平均颗粒浓度均保持一致,能保证提升段中上部流体力学的相似。相较于低通量而言,高通量下提升段放大前后颗粒团聚效应的差异更明显,并导致提升段壁面处流体力学相似性变差。5.在气固流动稳定模拟的基础上,通过耦合臭氧分解过程,考察了提升段放大前后臭氧浓度径向非均匀性及局部达姆科勒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提升段放大过程对反应效果的影响机制以及气固接触效率的放大效应。研究发现,随着反应器的放大,臭氧浓度的径向分布非均匀性变差。由于放大前后提升段核心区颗粒团聚物含量差异较小,该区域气固接触效率不存在放大效应;对于壁面区而言,标准流体力学相似准则指导下的放大设计使得壁面区颗粒团聚程度减弱,能够改善该区域气固接触效率。

邱靖[7](2016)在《新型可调U型返料阀研究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的产煤大国之一,如何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格局中的重要一环,循环流化床技术作为目前较好的商业洁净煤燃烧技术对我国有着重要意义。返料阀是保证循环流化床循环回路稳定畅通的关键部件,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返料阀多为U型返料阀,但其运行的稳定性尚有不足,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质掺烧因其灰分降低,更是导致了U型返料阀容易出现烟气反窜的现象。本研究分别使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的方法对返料阀的返料特性进行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对返料阀的结构进行优化。在研究中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搭建U型返料阀内部的物料受力以及流动情况的数学模型,分析出影响返U型料阀返料特性的因素有物料性质、返料阀结构参数以及其运行参数,并据此设计了新型可调U型返料阀。通过Fluent软件对建立的返料阀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U型返料阀返料特性的影响因素并观察返料阀舌板高度、返料风量以及物料高度对返料特性的影响,为U型返料阀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指导。随后采用单因素替换法对U型返料阀进行实验研究,分别获得不同流化风量、松动风量、舌板高度以及物料高度下的返料特性曲线,得到以下结论:返料风量对返料特性有很大影响,返料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返料风量增加而增加,流化风量与松动风量最佳配比为1:10;在其它运行参数不变的前提下,舌板高度越高返料量越大,但是舌板高度超出60mm后容易导致U型返料阀失控;返料量几乎随物料高度线性增长。最后根据实验结论,对U型返料阀结构进行了优化,将可调舌板分为上下两级,上级固定不变,下级舌板与螺杆相连,使用螺杆行程调节下级舌板高度。

曾晓娟,叶世超,王辛龙,祝杰,吴振元,蔡瑾泽[8](2014)在《带流动密封阀的循环流化床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自行设计的循环流化床装置中,测定了床层阻力特性、临界流化速度和带出速度,考察了流动密封阀充气量、流化床流化气速以及装料量对流动密封阀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临界流化速度和带出速度与装料量无关,装料量在700 g左右时,流化系统稳定性高。适度提高流化密封阀底部充气量、流化床流化气速和装料量能够提高物料循环流率。

张睿[9](2014)在《烟煤热解半焦气化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利用技术依据煤中的不同组分所具有不同的组成特性及反应特性,通过有机集成热解气化及燃烧过程实现煤炭的分级转化分质利用,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有望实现我国复杂多变的煤炭资源高效洁净利用技术之一。浙江大学针对富含焦油的高挥发分煤炭所提出的双流化床煤热解半焦气化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将煤的流化床热解和循环流化床气化过程有机结合,把煤中富氢挥发分转化为热解煤气和焦油,而半焦则经气化生成合成气,所获焦油可通过加氢制取燃料油或提取高价值产品,而产生的热解煤气和合成气则用于后续高价值产品如甲醇、燃料油等的合成,从而降低煤炭转化能耗,提高转化效率。本文在系统模拟并分析了该煤热解半焦气化多联产工艺系统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典型烟煤热解半焦气化特性的机理和实验研究。首先,在Aspen Plus软件平台上开展了煤热解半焦气化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利用系统的全流程模拟,获得了系统效率、各产品生产特性以及设备投资等性能参数。并与常规的煤完全气化费托合成液体燃料多联产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227t/h榆林烟煤给煤量的煤热解半焦气化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利用系统可生产燃料油15t/h,甲醇27t/h,电力51万kWh,系统效率可达51%左右。与同等煤处理规模的煤干粉气流床完全气化费托合成液体燃料多联产系统相比,在系统效率和建设投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将煤中所含焦油通过低能耗热载体热解过程提取出来后采用较低能耗和水耗的焦油加氢制取液体燃料油,同时循环流化床半焦气化技术的综合氧耗较低。系统分析表明双流化床煤热解半焦气化分级转化分质利用多联产系统具有燃料适应性好、氧耗和水耗低、制油成本低、系统效率高等优点。其次,在经改造的热天平实验装置上开展了常压和加压条件下典型烟煤热解半焦的气化反应动力学特性实验研究,获得了流化床热解制取的热解半焦在H20和C02混合,以及在H2O、CO2、H2和CO多种气体混合气氛下的气化反应动力学特性实验结果。结合实验结果,采用均相反应模型和Langmuir-Hinshelwood(L-H)模型联立预测了半焦气化的反应速率,分析了压力对半焦气化速率的影响,求取了常压和加压条件下L-H模型的各动力学参数,并验证了不共用活性位和共用活性位反应机理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常压下,不论是在H2O和CO2混合还是在H2O、CO2、H2和CO混合气氛下,共用活性位L-H模型均更符合实验结果,即共用活性位反应机理正确。而在加压下,共用活性位或不共用活性位L-H模型均不能预测实验结果。基于此,提出了修正L-H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加压条件下半焦在H2O和CO2混合或是在H2O、CO2、H2、CO混合气氛下的气化反应速率。此外,实验还发现气化过程中半焦-CO2反应会抑制半焦-H2O反应。然后,研究了热解温度和热解气氛对热解半焦及其气化特性的影响。在常压鼓泡流化床实验台上制取了N2和模拟热解气气氛下不同热解温度的典型烟煤热解半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和傅立叶-红外光谱等手段表征了半焦孔隙结构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热解温度的升高使得半焦的表面孔隙结构更加丰富,且半焦中碳的石墨化/无序化程度更深,同时分析结果表明相较N2气氛,热解气气氛对半焦的碳形态和表面官能团均产生了明显影响。在改造后的热天平上的气化实验结果表明,热解气氛下制得的半焦的H2O或CO2气化速率均低于N2气氛下制得的半焦,这可能是由于CO的歧化反应和H2与含O结构的反应所导致的。最后,在所建的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开展了半焦气化的实验研究,获得了气化温度、氧焦质量比和汽焦质量比等运行参数对于半焦气化的影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实现烟煤热解半焦流化床气化稳定运行。随着气化温度或氧焦质量比的提高,气化气可燃成分、低位热值、气化气流量、碳转化率和气化炉冷煤气效率均持续上升。随着汽焦质量比的提高,气化气的可燃成分、低位热值和气化炉冷煤气效率先略微上升然后迅速下降,而气化气流量和碳转化率则持续下降。在不同实验工况下,气化气有效成分、气化气流量、碳转化率、气化气低位热值和气化炉冷煤气效率最高约42%、7.7Nm3/h、94%、5MJ/Nm3和45%。在此基础上,完成了2t/h给煤量的双流化床煤热解半焦气化分级转化中试装置的方案设计,该中试装置可生产热解焦油200kg/h左右,热解煤气约375Nm3/h(干气)和气化煤气约3200Nm3/h(干气)。该方案为下一步开展中试装置的建立与运行打下了基础。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热解半焦气化机理,并为煤热解半焦气化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王法军[10](2014)在《循环流化床多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冷态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容量的提升,分离器的个数增加,但多个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方式会导致不同回路之间气固流动不均匀现象,从而威胁到锅炉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循环流化床内的气固流动特性受锅炉的结构尺寸参数和运行操作参数的影响。本论文针对600MW等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多个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的M型和环形炉膛两种不同方案,通过搭建冷态实验台并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循环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的影响,同时对多个旋风分离器单侧对称布置方式下不同循环回路之间的气固流动不均匀性进行了初步理论分析。在四个旋风分离器M型布置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台上,研究了炉膛表观风速和静止床层高度等对炉膛内气固流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运行操作参数影响炉膛内气固流动特性,其中炉膛表观风速的影响大于静止料层高度的影响;不同循环回路之间存在气固流动不均匀现象,且返料流率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规律。理论分析表明,不同回路之间气固两相流动不均匀分布主要有两部分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聚式流态化的脉动性与对称结构的多解性,另一部分是由于结构的不完全对称性,而确定双分离器之间气固两相流动分配规律的关键是确定旋风分离器压降随固体颗粒浓度或者固体流率变化的规律。在环形炉膛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台上,研究了炉膛的结构和尺寸参数对炉膛内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形炉膛不同回路之间返料流率分布较均匀,无明显中间高两边低或中间低两边高的分布规律;在本文实验工况下,悬吊屏受热面的加入、旋风分离器入口角度和入口风速的改变对不同循环回路之间物料分布规律影响较小,旋风分离器入口角度对物料分离效率的影响较大。六个旋风分离器H型布置方式、四个旋风分离器M型布置方式和六个旋风分离器环形炉膛结构在炉膛占地面积、二次风穿透能力和流化床内物料分布均匀性等方面有各自的优缺点。

二、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密封阀工作特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密封阀工作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流化床流动密封阀的流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双流体模型的研究现状
    1.4 物料粒径与流动密封阀关系
    1.5 密封阀类型
        1.5.1 密封阀的分类
        1.5.2 L型阀和U型阀
    1.6 新型流动密封阀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流动密封阀气固二相流动力学特性
    2.1 流态化系统
    2.2 气固循环流化床
    2.3 气固流化床相关数据测量方法
    2.4 相关动力学方程
        2.4.1 质量守恒方程
        2.4.2 动量守恒方程
        2.4.3 能量方程和导热方程
        2.4.4 常用流体模型方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流动密封阀气固二相流特性实验
    3.1 冷态实验台
    3.2 颗粒临界流化风速
        3.2.1 临界流化风速测量装置
        3.2.2 测量原理
        3.2.3 临界流化风速测量
        3.2.4 料高对临界流化风速的影响
    3.3 临界流化风速计算
    3.4 新型流动密封阀结构和特性
    3.5 固体循环量的测量和计算
    3.6 新型流动密封阀的冷态实验研究
        3.6.1 左右吹风对层高差(35)h的影响
        3.6.2 左右吹风对动压头h_0的影响
        3.6.3 左右吹风对阻力系数η的影响
        3.6.4 固体颗粒循环量G_s研究
    3.7 新型流动密封阀调节特性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相流模型选择及曳力模型修正
    4.1 计算流体力学
        4.1.1 模拟前处理
        4.1.2 求解器
        4.1.3 模拟后处理
    4.2 多相流模型
        4.2.1 三种气固二相流模型
        4.2.2 欧拉(Euler)模型
    4.3 欧拉双流体模型的曳力模型修正
        4.3.1 曳力模型
        4.3.2 曳力模型的修正
    4.4 湍流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流动密封阀的数值模拟
    5.1 建立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5.2 边界条件及相关设定
        5.2.1 时间步长的选取
        5.2.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确定
        5.2.3 松弛因子的确定
        5.2.4 湍流模型选取
        5.2.5 曳力模型
    5.3 新型密封阀的数值模拟结果
        5.3.1 粒子粒径对返料效果的影响
        5.3.2 初始层高差对返料效果的影响
        5.3.3 左吹风对返料效果的影响
        5.3.4 固体颗粒循环量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和科研项目
致谢

(2)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关键部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返料装置研究现状
        1.2.2 布风装置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第2章 返料装置性能试验研究
    2.1 返料装置试验系统及方法
        2.1.1 试验系统介绍
        2.1.2 试验物料
        2.1.3 研究方法
    2.2 上升段结构对返料器性能的影响
        2.2.1 返料器结构参数
        2.2.2 返料特性曲线
        2.2.3 返料器结构及运行参数对循环流率的影响
        2.2.4 返料器结构及运行参数对抗逆压差性能的影响
        2.2.5 抗逆压差性能与循环流率匹配关系
        2.2.6 返料不稳定性
        2.2.7 小结
    2.3 下降段倾斜度对返料器性能的影响
        2.3.1 返料器结构参数
        2.3.2 不同倾斜度的返料器返料特性曲线
        2.3.3 倾斜度对抗逆压差的影响
        2.3.4 倾斜度对窜气量的影响
        2.3.5 小结
    2.4 水平长度对返料器性能的影响
        2.4.1 返料器结构参数
        2.4.2 床料量为7.0kg时的返料器运行性能
        2.4.3 床料量为14.0kg时的返料器运行性能
        2.4.4 床料量为21.0kg时的返料器运行性能
        2.4.5 小结
    2.5 布风形式对返料器性能的影响
        2.5.1 返料器结构参数
        2.5.2 风室布风返料器返料特性曲线
        2.5.3 返料器结构及运行参数对循环流率的影响
        2.5.4 返料器结构及运行参数对抗逆压差的影响
        2.5.5 抗逆压差性能与循环流率匹配关系
        2.5.6 小结
    2.6 返料器布风均匀性研究
        2.6.1 流动死区面积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
        2.6.2 上升段结构对布风均匀性的影响规律
        2.6.3 返料器下降段倾斜度对布风均匀性的影响
        2.6.4 布风形式对返料器影响规律
        2.6.5 小结
第3章 布风装置性能试验研究
    3.1 布风装置试验系统及方法
        3.1.1 试验系统介绍
        3.1.2 试验物料
        3.1.3 试验测量参数
    3.2 布风结构对循环回路压力分布、流动均匀性的影响
        3.2.1 喷嘴结构对流场的影响
        3.2.2 分级配风对流场的影响
        3.2.3 炉膛表观风速的影响
        3.2.4 布风均匀性分析
        3.2.5 小结
    3.3 变径结构对循环回路流动均匀性的影响
        3.3.1 变径结构对不同床料的粒径分选性能
        3.3.2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返料装置试验部分
        4.1.2 布风装置试验部分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上升段结构参数对流动密封阀运行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冷态实验台
    1.2 流动密封阀的结构参数
    1.3 实验方法
        1.3.1 抗逆压差的计算方法
        1.3.2 循环流率的计算方法
        1.3.3 返料不稳定指数的计算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流动密封阀的返料特性曲线
    2.2 流动密封阀的循环流率
        2.2.1 固定料位高度时的运行特性
        2.2.2 固定返料风速时的运行特性
    2.3 流动密封阀的抗逆压差
        2.3.1 固定料位高度时的运行特性
        2.3.2 固定返料风速时的运行特性
    2.4 抗逆压差与循环流率的匹配关系
    2.5 流动密封阀的返料不稳定性
3 结论

(5)基于J型流动密封阀的内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流动密封阀在气固循环流化床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固体颗粒粒径对气固循环流化床影响研究现状
    1.4 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在气固循环流化床中应用研究现状
        1.4.1 双流体模型研究现状
        1.4.2 欧拉-拉格朗日模型研究现状
        1.4.3 直接数值模拟及两相模型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气固循环流化床测量方法及流体动力学特性
    2.1 流态化
        2.1.1 流态化特性
        2.1.2 流态化系统
        2.1.3 流化床
        2.1.4 气固循环流化床
    2.2 气固循环流化床测量方法
    2.3 流体动力学方程及其离散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J型流动密封阀的内循环流化床二相流测量与研究
    3.1 临界流化速度的测量
        3.1.1 临界流化速度实验测量装置的构建
        3.1.2 测量原理和方法
    3.2 临界流化速度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粒子粒径的影响研究
        3.2.2 床料层高度的影响研究
    3.3 实验值与经验式预测值的对比分析
    3.4 临界流化速度的计算方法研究
    3.5 三室内循环流化床构建
    3.6 J-LoopSeal的结构原理与特点
    3.7 基于J-LoopSeal的冷态实验及方法
        3.7.1 冷态实验测量装置的构建
        3.7.2 气固流动特性关键流体力学参数测量
    3.8 固体颗粒循环量的理论研究
    3.9 基于J-LoopSeal的冷态实验结果与讨论
        3.9.1 侧吹风对运行时两室间层高差的影响研究
        3.9.2 左侧吹风对运行时返料阀内动压头的影响研究
        3.9.3 右侧吹风对返料阀运行阻力系数的影响研究
        3.9.4 固体颗粒循环量的实验值与理论值对比分析
    3.10 粒子粒径对局部参数影响研究
        3.10.1 粒子粒径对层高差的影响
        3.10.2 粒子粒径对动压头的影响研究
        3.10.3 粒子粒径对阻力系数的影响研究
    3.11 J型流动密封阀的调节特性
    3.12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流体模型及其改进研究
    4.1 曳力模型及其修正
        4.1.1 曳力模型
        4.1.2 Syamml-O’Brien模型的修正
    4.2 两方程湍流模型
    4.3 基于有限体积法流体控制方程的离散
    4.4 流体控制方程的数值求解算法
        4.4.1 SIMPLE算法
        4.4.2 SIMPLE算法的改进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J型流动密封阀的两室内循环流化床数值模拟研究
    5.1 数值模拟
    5.2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5.2.1 几何建模
        5.2.2 网格划分
    5.3 数值计算条件研究
        5.3.1 时间步长的设定
        5.3.2 松弛因子的设定
        5.3.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设定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5.4.1 时间步长的影响研究
        5.4.2 颗粒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研究
        5.4.3 左侧吹风速的影响研究
        5.4.4 右侧吹风速的影响研究
        5.4.5 粒子径的影响研究
        5.4.6 湍流模型的影响研究
        5.4.7 两室差压对固体颗粒循环量的影响研究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稳定性及放大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循环流化床非稳定现象
        2.1.1 噎塞
        2.1.2 双支料腿循环流化床翻床
        2.1.3 非稳定压力平衡回路
        2.1.4 非稳定颗粒外循环
        2.1.5 非稳定建立颗粒循环
    2.2 循环流化床放大
        2.2.1 流体力学相似准则及其适用性
        2.2.2 提升段放大效应
    2.3 颗粒团聚物
        2.3.1 团聚物定义及特征值
        2.3.2 团聚物实验研究
        2.3.3 颗粒团聚物模拟研究
    2.4 课题提出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模拟方法
    3.1 实验装置与物料
        3.1.1 循环流化床冷模装置
        3.1.2 循环流化床工业反应器
    3.2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3.2.1 循环流化床模型创建
        3.2.2 双流体模型
    3.3 信号检测与分析方法
        3.3.1 信号检测
        3.3.2 信号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循环流化床建立颗粒循环过程的动态分析
    4.1 研究现状及意义
    4.2 实验部分
    4.3 冷模装置建立颗粒循环的动态过程分析
        4.3.1 气固流型转变分析
        4.3.2 提升段和下降段压降波动分析
        4.3.3 颗粒跑损的声波检测及机理探究
        4.3.4 操作参数对建立颗粒循环过程的影响
    4.4 工业装置的动态过程分析
        4.4.1 基于床层密度检测的气固流型转变分析
        4.4.2 管路压降波动分析
        4.4.3 颗粒跑损的声波检测
        4.4.4 工业装置与冷模装置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循环流化床颗粒振荡的实验研究
    5.1 研究现状及意义
    5.2 实验装置及方法
    5.3 颗粒振荡现象
        5.3.1 颗粒流动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5.3.2 颗粒振荡过程的理论分析
    5.4 颗粒振荡过程压力脉动的时域分析
        5.4.1 压降均值的周期性变化
        5.4.2 循环气流量的影响
        5.4.3 颗粒循环段阀门开度的影响
    5.5 颗粒振荡过程中压力脉动频域分析
        5.5.1 颗粒振荡压力主频分析
        5.5.2 循环气流量对流动结构的影响
        5.5.3 颗粒循环段阀门开度对流动结构的影响
        5.5.4 装置内颗粒藏量对流动结构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颗粒振荡的CFD模拟研究
    6.1 研究现状及意义
    6.2 CFD模型及计算参数设置
    6.3 模型验证
    6.4 颗粒振荡过程分析
        6.4.1 颗粒振荡机理
        6.4.2 操作参数对颗粒振荡的影响
    6.5 颗粒振荡过程的流体力学特性
        6.5.1 时均流场特性
        6.5.2 流场的脉动特性
    6.6 颗粒振荡的消除与应用
        6.6.1 颗粒振荡的消除
        6.6.2 振荡循环过程的应用
    6.7 装置结构及颗粒种类的影响
        6.7.1 非机械阀结构对颗粒振荡的影响
        6.7.2 颗粒种类对颗粒振荡的影响
    6.8 本章小结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颗粒团聚对提升段放大过程流体力学相似性的影响
    7.1 研究现状及意义
    7.2 CFD模型及计算参数设置
    7.3 模型验证
    7.4 低通量下颗粒团聚对放大过程流体力学相似的影响
        7.4.1 各工况下曳力系数对比
        7.4.2 各工况下颗粒浓度轴径向分布对比
        7.4.3 各工况下颗粒团聚物对比分析
    7.5 高通量提升段颗粒团聚对放大过程流体力学相似的影响
    7.6 本章小结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提升段放大过程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8.1 研究现状及意义思路
    8.2 CFD模型及计算参数设置
    8.3 臭氧分解模型有效性验证
    8.4 放大过程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8.4.1 臭氧浓度的轴向分布
        8.4.2 臭氧浓度的径向分布
        8.4.3 气固接触效率
    8.5 本章小结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撰写论文及专利

(7)新型可调U型返料阀研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1.3 循环流化床返料装置
        1.3.1 可控阀
        1.3.2 流通阀
    1.4 返料阀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返料阀返料特性的分析
    2.1 流态化理论
        2.1.1 流态化
        2.1.2 气固流态化的形成过程
        2.1.3 影响流态化的因素
    2.2 颗粒在两相流中受力分析
    2.3 返料阀返料特性分析
        2.3.1 循环回路压力平衡
        2.3.2 返料特性求解方程
        2.3.3 返料特性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U型返料阀设计
    3.1 概述
    3.2 返料装置的设计
    3.3 返料风量的确定
    3.4 风帽及布风板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U型返料阀的数值模拟
    4.1 两相流模型
        4.1.1 体积分数方程
        4.1.2 守恒方程
        4.1.3 湍流模型
    4.2 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
        4.2.1 网格划分
        4.2.2 软件设定和边界条件
    4.3 数值模拟结果
        4.3.1 舌板高度对返料特性的影响
        4.3.2 返料风量对返料特性的影响
        4.3.3 料高对返料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U型返料阀的实验研究及优化
    5.1 实验系统
        5.1.1 送风系统
        5.1.2 返料收集称量系统
        5.1.3 实验测量系统
    5.2 实验物料及实验方法
        5.2.1 实验物料
        5.2.2 实验内容
        5.2.3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流化风单独作用时对于返料特性的影响
        5.3.2 松动风单独作用时对于返料特性的影响
        5.3.3 流化风和松动风同时作用时对于返料特性的影响
        5.3.4 舌板高度对于返料特性的影响
        5.3.5 料高对于返料特性的影响
    5.4 返料阀的优化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详细摘要

(8)带流动密封阀的循环流化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装置与方法
    1.1 实验装置与流程
    1.2 物料物性
    1.3 充气方式
    1.4 物料循环流率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料层阻力特性
    2.2 主床流化气速对循环流率的影响
    2.3 装料量对循环流率的影响
    2.4 流动密封阀充气量对循环流率的影响
3 结论

(9)烟煤热解半焦气化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1.1 引言
    1.2 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利用技术发展现状
    1.3 半焦气化技术发展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煤热解半焦气化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利用系统的全流程模拟
    2.1 引言
    2.2 煤热解半焦气化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利用系统的全流程模拟
        2.2.1 双流化床煤热解半焦气化分级转化单元的建立
        2.2.2 空气分离单元的建立
        2.2.3 气体净化单元的建立
        2.2.4 焦油加氢单元的建立
        2.2.5 甲醇合成单元的建立
        2.2.6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单元的建立
        2.2.7 系统投资的估算
    2.3 煤完全气化费托合成多联产系统的全流程模拟
        2.3.1 气流床气化单元的建立
        2.3.2 空气分离单元的建立
        2.3.3 气体净化单元的建立
        2.3.4 水煤气变换单元的建立
        2.3.5 费托合成单元的建立
        2.3.6 甲醇合成单元的建立
        2.3.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单元的建立
        2.3.8 系统投资的估算
    2.4 两种多联产系统的结果统计和对比
        2.4.1 统计方法
        2.4.2 产品产量
        2.4.3 系统效率
        2.4.4 系统投资
        2.4.5 水耗
        2.4.6 煤热解半焦气化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利用系统的优势
    2.5 本章小结
3 常压条件下热解半焦的气化机理及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系统
        3.2.3 实验系统的改造
        3.2.4 实验过程
        3.2.5 抑制扩散效应
    3.3 数据处理方法及模型选择
        3.3.1 反应动力学模型的选择
        3.3.2 气化反应速率的表征
    3.4 实验结果
        3.4.1 温度和气体浓度对气化速率的影响
        3.4.2 L-H模型参数的确定
        3.4.3 半焦在H_2O和CO_2混合气氛中的气化
        3.4.4 半焦在H_2O,CO_2,H_2和CO混合气氛中的气化
        3.4.5 半焦-H_2O和半焦-CO_2反应的相互抑制效应
        3.4.6 半焦的比表面积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加压条件下热解半焦的气化机理及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系统
        4.2.3 实验过程
        4.2.4 抑制扩散效应
    4.3 数据处理方法及模型选择
    4.4 实验结果
        4.4.1 压力对气化速率的影响
        4.4.2 加压条件下H_2和CO对气化速率的影响
        4.4.3 L-H模型参数的确定
        4.4.4 加压条件下混合气氛中L-H模型适用性的验证
        4.4.5 修正L-H模型的提出
    4.5 本章小结
5 热解气氛和热解温度对半焦气化特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半焦制备
        5.2.2 半焦物化性质测试
        5.2.3 半焦气化特性实验
    5.3 实验结果
        5.3.1 热解气氛和热解温度对半焦工业元素分析及形貌的影响
        5.3.2 热解气氛和热解温度对半焦中碳形态的影响
        5.3.3 热解气氛和热解温度对半焦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5.3.4 热解温度和热解气氛对半焦气化特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烟煤热解半焦的流化床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设备
        6.2.3 给料量、水蒸汽质量的确定
        6.2.4 气化气流量、碳转化率、气体热值和冷煤气效率的计算方法
    6.3 冷态实验
        6.3.1 半焦和床料的粒径选择及分布
        6.3.2 流化床阻力特性实验
    6.4 常压循环流化床半焦气化实验
        6.4.1 实验步骤
        6.4.2 反应温度对气化过程的影响
        6.4.3 O_2/Char质量比对气化过程的影响
        6.4.4 H_2O/Char质量比对气化过程的影响
    6.5 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的对比
    6.6 本章小结
7 2T/H给煤量双流化床煤热解半焦气化中试装置的方案设计
    7.1 引言
    7.2 设计基础
    7.3 常压鼓泡流化床热解炉的设计
        7.3.1 常压鼓泡流化床热解炉的热量平衡与质量平衡
        7.3.2 常压鼓泡流化床热解炉设计所需基本参数的确定
        7.3.3 常压鼓泡流化床热解炉基本尺寸的确定
    7.4 常压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设计
        7.4.1 常压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热量平衡与质量平衡
        7.4.2 常压循环流化床气化炉设计所需基本参数的确定
        7.4.3 常压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基本尺寸的确定
    7.5 旋风分离器的设计
        7.5.1 旋风分离器的介绍
        7.5.2 鼓泡流化床热解炉旋风分离器的设计
        7.5.3 循环流化床气化炉旋风分离器的设计
    7.6 返料装置的设计
        7.6.1 流化床返料装置的介绍
        7.6.2 热解炉返料装置的设计
        7.6.3 半焦溢流返料装置的设计
        7.6.4 循环热灰返料装置的设计
        7.6.5 气化炉返料装置的设计
    7.7 设计主要结果汇总
    7.8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
    本文主要创新点
    本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循环流化床多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冷态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循环流化床锅炉多个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方式
        1.2.2 循环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影响因素
        1.2.3 多个旋风分离器间气固流动不均匀性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四个旋风分离器M型布置循环流化床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四个旋风分离器M型布置实验系统
        2.2.1 实验装置
        2.2.2 关键部件设计
        2.2.3 实验参数
        2.2.4 实验物料
        2.2.5 实验工况设计
        2.2.6 实验操作步骤
        2.2.7 实验台调试与误差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炉膛内物料浓度分布特性
        2.3.2 旋风分离器阻力特性分析
        2.3.3 多回路之间固相流动不均匀性分析
        2.3.4 多循环回路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2.3.5 可视化实验
    2.4 四个旋风分离器M型布置气固流动不均匀性理论分析
        2.4.1 基本理论分析
        2.4.2 简化分析
        2.4.3 引申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六个旋风分离器环形炉膛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六个旋风分离器环形炉膛冷态实验系统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物料
        3.2.3 实验参数
        3.2.4 实验工况
        3.2.5 实验操作步骤
        3.2.6 实验台调试与误差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炉膛内物料浓度分布特性
        3.3.2 多回路之间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分析
        3.3.3 系统气固流动均匀性综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个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循环流化床炉型对比分析
    4.1 尺寸与结构对比分析
    4.2 多回路间返料流率均匀性对比分析
    4.3 炉膛内物料浓度均匀性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与科研课题
致谢

四、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密封阀工作特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流化床流动密封阀的流化特性研究[D]. 李艺轩.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2]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关键部件试验研究[D]. 苏鹏翼.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0(08)
  • [3]上升段结构参数对流动密封阀运行特性的影响[J]. 苏鹏翼,董鹏飞,王小芳,邓朝阳,朱治平. 中国粉体技术, 2020(03)
  • [4]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气固流动特性的CPFD模拟[J]. 曾胜庭,陈曦,马琎晨,赵海波. 新能源进展, 2018(03)
  • [5]基于J型流动密封阀的内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特性研究[D]. 林红举. 燕山大学, 2017(01)
  • [6]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稳定性及放大过程研究[D]. 訾灿. 浙江大学, 2017(11)
  • [7]新型可调U型返料阀研究与优化[D]. 邱靖. 长沙理工大学, 2016(03)
  • [8]带流动密封阀的循环流化床的研究[J]. 曾晓娟,叶世超,王辛龙,祝杰,吴振元,蔡瑾泽. 现代化工, 2014(08)
  • [9]烟煤热解半焦气化特性的研究[D]. 张睿. 浙江大学, 2014(05)
  • [10]循环流化床多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冷态实验研究[D]. 王法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4(10)

标签:;  ;  ;  ;  ;  

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密封阀工作特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