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发稻田种植水稻应注意的技术措施

新开发稻田种植水稻应注意的技术措施

一、新开发稻田种稻应注意的技术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刘骞[1](2020)在《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有机碳(SOC)是土壤有机质中的重要组成,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土壤有机碳并非由单一物质组成,它既包括易氧化、不稳定、易矿化,且其形态和空间位置对植物和微生物有较高活性的土壤碳素;也包括颜色较深、与黏粒矿物紧密结合、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腐殖物质。因此,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必然受到其组分的共同作用。同时,土壤碳库的变化与碳的存在形态和生物有效性之间关系密切,这种关系进而影响到土壤碳与地球表层系统间的交换,与温室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吉林西部是世界三大盐碱土集中分布的主要地区,区域内的前郭灌区是东北四大灌区之一,种稻后盐碱土壤经过熟化形成了独特的碳库组成。目前,关于耕作方式、耕作年限、管理制度等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方面已有不少研究,但对于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演变的年际特征研究相对较少,对土壤碳的内循环中活性有机碳组分、腐殖质组分、微生物对有机碳影响的研究也相对薄弱,因此限制了人们对盐碱稻田土壤碳循环的认知。本研究以吉林西部前郭灌区盐碱稻田土壤为例,探讨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演变特征,分析活性有机碳组分、腐殖质组分、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和作用,明确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各组分、腐殖质组分与有机碳之间的响应关系,揭示盐碱稻田土壤有机碳分解、转化的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组分、腐殖质组分的碳含量均呈现伴随种稻年限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盐碱稻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ROOC)呈伴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增加,而可提取腐殖质(HE)、胡敏酸(HA)、富里酸(FA)、胡敏素(HM)碳含量呈伴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的趋势。盐碱稻田土壤WSOC、MBC、ROOC、HE、HA、FA、HM的碳含量与土壤SOC含量呈显着相关,在水稻生长季内[ROOC/SOC]的值波动较大,而[MBC/SOC]和[WSOC/SOC]的值波动较小。土壤WSOC、MBC含量在水稻分蘖期最低,抽穗期最高;土壤ROOC、HE、HA、FA碳含量在水稻分蘖期最低,成熟期最高。(2)碳库指数(CPI)、碳库管理指数(CMI)与SOC含量变化响应明显,呈现随着种稻年限延长逐渐上升,合理种植水稻显着改善了盐碱稻田土壤碳库质量,有助于提高土壤碳汇功能。(3)盐碱稻田土壤细菌归属于39门97纲203目325科507属538种,其中优势菌门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主,S5(种稻55年)土壤细菌OTU数较高。随着种稻年限的延长,土壤变形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等有益微生物丰度下降,种稻影响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形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盐碱稻田土壤真细菌归属于8门19纲33目54科62属53种,其中优势菌门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主,随着种稻年限的延长,土壤真菌优势菌种明显,这些优势菌对提高土壤抗盐性具有一定的作用。盐碱稻田土壤古菌归属于8门14纲19目21科25属25种,其中优势菌门以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为主,种稻对盐碱稻田古菌群落及多样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S5样地广古菌门、奇古菌门的丰度高于其他样地,表明土壤环境变化对古菌丰度具有促进作用。(4)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组分、腐殖质组分与真菌、细菌、古菌OTU数呈显着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对SOC、WSOC贡献率呈现古菌>细菌>真菌;对ROOC贡献率呈现真菌>古菌>细菌;细菌、真菌、古菌对MBC贡献率无明显差异。对HE、HA、FA贡献率呈现古菌>真菌>细菌。(5)通过多元回归、逐步回归、降维因子分析和冗余分析得出,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活性有机碳组分、腐殖质组分、微生物均可作为一组影响因子影响有机碳含量变化。土壤活性有机碳中ROOC、MBC,腐殖质组分中HE、HM,微生物中古菌对土壤SOC含量变化作用较大。通过碳库管理指标指示土壤碳库稳定性研究发现,盐碱稻田碳库管理指标中L、CMI与古菌、真菌群落丰度关系密切,故土壤古菌和真菌对于盐碱稻田有机碳库的转化和稳定性作用更为明显。通过以上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伴随种稻年限延长而逐渐增加,活性有机碳组分与腐殖质组分与有机碳含量的年际变化基本一致,其中ROOC、HM对SOC含量变化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伴随种稻年限延长土壤碳库活度指标呈现下降,碳库管理指数上升,因此,可以说明种稻年限的延长使盐碱稻田土壤碳库稳定性和土壤质量有所提高。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逐年丰富,土壤盐碱程度降低及淹水状态可能是影响微生物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壤古菌、真菌与有机碳和腐殖质响应明显,故在有机碳累积和土壤腐殖质化过程中古菌和真菌起到了主要驱动作用。

康思远[2](2018)在《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分区综合模式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黑龙江省水田面积达到401万hm2,水田灌溉用水量达到305.83亿m3,约占农业用水总量的97%,约占社会总用水量的87%,约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33%。因此,水田节水是全省农业节水的重点。本文在调查分析我省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水田自然情况、农田灌溉现状和农业生产对灌溉发展的要求等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结合开展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示范的34个灌溉试验站数据,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对黑龙江省80个县(市)进行聚类,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区,并对分区结果进行修正;根据得到的分区结果,按照各分区的特性,提出五个分区的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综合模式;通过在各分区内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示范应用,研究其节水效果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制定农业节水灌溉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新的分区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全省及各区域的地形地貌、活动积温、无霜期、降水量、土壤渗漏量、灌溉定额、社会经济等情况后,形成的最新分区成果,与以往套用水利区划作为分区相比,既能体现各区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等区域特性,更能反映出节水灌溉的区域特点。2、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应用可显着提高节水效果。黑龙江省水稻常规灌溉的净定额平均为60006750m3/hm2,实行水稻控制灌溉后,推广区灌溉净定额平均可达到45005250m3/hm2,与常规灌溉相比平均每hm2可节水1500m3以上,节水率为20%30%。3、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水稻的增产。2014年2016年控制灌溉累计增产量4.76亿kg,三年平均每hm2增产513.15kg,平均增产幅度6.18%,控制灌溉推广区水稻平均产量达到8776.35kg/hm2。

黄河,于艳青,展广军,李成坤,王文东,徐久升[3](2015)在《草甸次生盐碱土改良种稻技术初探》文中指出阐述了我国草甸次生盐碱土的分布及植被特点、土壤成分指标,介绍了种植试验区的自然气候条件,提出草甸次生盐碱土改良种稻应注意土壤条件、水源和田间工程等问题,并从整地与泡洗盐碱、改良剂选择与使用、除草与施肥、插秧及水层管理、生理性病害的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草甸次生盐碱土改良种稻的技术要点。

杜娟[4](2014)在《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形成过程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人为土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现行的人为土分类主要为旱耕人为土与水耕人为土两类,都是在长期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产生的土壤类型。目前人为土研究已有的成果多集中于土壤学视角下的对现有耕地的研究,而对历史时期诸如耕作、堆积、施肥、灌溉等农业活动对人为土的影响以及在这些措施下土壤发生的具体变化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关中平原的(?)土是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人为土类型,它区别于自然土壤的根本属性在于其具有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深厚的土壤耕作层。本文以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活动为线索,采用文献记录提取与土壤剖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关中平原土壤命名与分类、土壤结构、质地、水分、肥力等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耕作、施肥、灌溉活动对土壤耕作层形成的影响,并进行了区域内的对比分析。土壤的认知过程时刻相伴于农业生产活动,并在土壤利用与改良过程中相互推进。关中平原历史上的土壤命名与分类表现出明显的历史阶段性,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先秦时期以土壤外观特征及质地结构为标准的土壤分类,秦汉至明清时期立足于生产特性为目的土壤描述,近代以土壤生产性状及土壤发生学分类法相结合的土壤分类,以及新中国时期农业土壤、耕作土壤、人为土等土壤概念的产生及系统分类法的应用。关中平原(?)土具有上部人为堆垫熟化层与下部自然土层叠加的剖面结构。上部人为堆垫熟化层是自然作用下新近堆积的粉尘与农业施加土粪致使土壤耕作层逐年叠加增厚的结果。堆垫熟化层可分为现代耕作层、古熟化层、古耕层、古耕腐殖质层等多层结构。关中平原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区域,耕作土层的性状也有所差异,产生以黄土、垆土、(?)土等不同土类为主的土壤耕作层。历史上以生产工具、治田方式、耕作技术、作物种类选择为主的耕作活动是改良土壤环境,创造土壤耕作层优良结构的主要作用力。随着农业历史的演进,耕作活动对土壤耕作层扰动的频率和强度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以致越接近于近代,土壤的熟化程度越高,土壤耕作层人为化特征越明显。土粪施加是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堆垫增厚的关键环节,在关中古代的土壤培肥过程中,休耕、草肥、蚕屎、人畜粪尿、旧墙土、绿肥种植是主要方式。汉至明代,农业生产中都实行以土拌粪的施肥过程,但表现出较强的种植方式与作物选择的倾向性,在区田法以及蔬菜瓜果类经济作物的种植中才有施加土粪的记录。清至民国时期,复种指数的显着提高对地力要求更高,积制与施加土粪的过程明显增强,这也是关中(?)土上部覆盖层快速堆垫的时期。在人为堆垫过程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自然粉尘的堆积作用,但随着农业发展水平及土地生产力需求的提高,土粪在土壤耕作层成土化物质组成中的比例也会提高。关中平原水利灌溉的功效除补给水分以外,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于灌溉携带的河流泥沙参与到土壤耕作层的形成与熟化过程中,促进了盐碱土、沼泽土、潮土等的改良与土壤灌淤层的形成,这在关中东部平原区表现十分明显。淤积造田、放淤压盐、引水洗盐是灌淤改良土壤的主要方式,不同水利灌区的土壤性质是决定灌淤效果的关键因素。泾水至石川水之间,盐碱土分布面积小,盐渍化程度低是灌淤成效显着的基本保障,也是引泾灌区灌溉活动得以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在石川水至洛水之间,无论郑国渠东段,还是龙首渠都未能持续利用,说明历史时期灌淤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受地形、地貌、土壤等自然因素与灌排技术水平的极大限制。关中平原泾、渭、洛河都属于多泥沙河流,灌淤土的形成及灌淤层厚度和灌溉活动的持续性呈正相关关系,在灌溉持续时间最长的引泾灌区,也是关中平原灌淤土分布面积广,灌淤层厚度大的区域。关中平原灌淤土形成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耕、耙、耱等耕作技术及施加土粪为标志的堆垫熟化作用参与了成土化过程,耕作层的形成是灌溉淤积与人为堆垫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中西部的油土,东部的(?)土以及渭河以南的立槎土、水稻土是区域内主要的人为土类型。气候、地形、母质是造成土壤成土化过程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制约和影响人类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相比较而言,关中西部油土的熟化程度更高,主要由于关中西部较好的水热条件及悠久的耕作历史,以及粉尘沉降与施加土粪构成了以黄土类物质为主的单一成土母质,而东部较为干旱的气候及以河流泥沙沉积为主的物质来源的不断补充导致东部地区(?)土的成土化作用较弱,熟化程度较低。黄土台塬上的红油土、红(?)土的熟化程度不及阶地平原上的黑油土、灰(?)土,这与阶地平原上地形优势引起的人口密度高、灌溉条件好、作物种类多样化及肥粪运输便利等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有密切关系。

余开,周燕侠[5](2013)在《追逐“龙虾梦”》文中提出随着各地举办的龙虾节结束,2013年已进入下半年,又是一年即将过去。小龙虾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2011年全国小龙虾产量486319吨,湖北、安徽、江苏的小龙虾养殖产量是排在全国前3位的省份,小龙虾产业已成为部分地区的主要产业。近几年来,国内小龙虾消费量猛增,特别是夏季晚上酒店、饭店的小龙虾销售量最多。据报道,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城市,一年消费量都在万吨以上。国外市场对小龙虾需求也极大,小龙虾已被列入中国农业入世后的战略发展规划。本文特别采访了我国小龙虾主要产区的小龙虾协会会长以及小龙虾养殖方面的专家,给想了解和致力于发展小龙虾养殖的读者以借鉴和参考。

张继莹[6](2012)在《明清山西稻作种植:“用水极大化”的尝试》文中提出一、前言一个地区水稻种植的成功必然代表几个现象存在:一是为了种植水稻,必须掌握稳定的水源;二是对土壤的积极改造,使土地的肥力与蓄水力都能达到水稻生长的标准。前者不但是种植的现象,更是成功的条件;若无前者,即使有能力改造土壤也很难种植稻米。最晚到南宋时期,水稻种植已经是南方土地利用中相当重要的选项之一。①就作物种植的历史来看,中国北方早期的农业形态是

李良民[7](2012)在《基于物联网的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是集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较为成功的范例。稻田养鸭模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推进,对于稻田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稻鸭共育模式已经不能更好的缓解稻田环境的压力。物联网的出现,让中国传统农业看到了曙光,也给传统稻田养鸭生态种养带来了新的出路。基于物联网的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控制系统以计算机智能化处理,无线传感设备自动化实施操作替代人类脑力和体力劳动,精细化的实施稻田环境控制,实时监测水稻和稻鸭的生长状况。基于物联网的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控制系统的构建对于促进节约型、环保型农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基于物联网的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控制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无线传感技术、网络技术、数据统计与分析技术、农业科学、动物科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才得以研发出来的。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无线传感网络的搭建;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表示;农户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系统基础数据库的构建四大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搭建是本研究的前提,主要包括传感器的选择、传感网络通信协议的选择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根据所需要获取的环境指标,如水田温度、光照等,选择合适的热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监测传感设备,并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将这些传感设备和路由设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无线的自组织网络系统。科学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是无线传感网络的灵魂。设计出优秀的网络拓扑结构不仅仅可以降低无线传感网络的复杂度,节省人力、财力、物力,还能提高网络通信效率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表示模块主要是实现对来自传感器数据的收集与格式转换,即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为符合TCP/IP协议格式的数据形式,并上传到用户管理平台服务器端。农户信息管理平台是本研究的核心。在进行开发时,平台系统被分为相对独立的几个层面:表示层、任务层、数据持久层、域模块层。在每一层都有针对不能功能的处理软件,分工明确,且各层之间通过通信接口通信,协调工作。同时,通过SSH框架将各层的功能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软件,使得平台的扩展性和稳定性更好。底层数据库系统的搭建是本研究的基础。无线传感设备采集的数据量极其庞大,同时农户信息管理平台的专家决策模块也是完全依附于数据库的处理功能的。选择合理,高效的数据库系统尤为关键。这一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贡献有:(1)首次物联网引入稻田养鸭生态种养,为农户稻田养鸭甚至整个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2)同时对水稻和稻鸭两种生物及稻田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来设计构建系统,突破了当前物联网研究对象的单一性;(3)整个系统的构建是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前提、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的,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稻田环境的损害。系统的投入使用将大大缓解我国耕地的压力,对于水稻田环境的保护,其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张青瑶[8](2012)在《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是全球变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是研究自然与人文过程的理想切入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计划的提出,使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为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其中对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晋北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东北部,属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本文主要工作包括复原清代晋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过程和变化,并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主题,本文在充分讨论区域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土地登记制度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区域土地利用过程、变化展开讨论,从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角度展现土地利用的具体状态,并从生计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最后,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深入讨论。本文有步骤、有铺垫地对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过程、变化及驱动因素问题进行讨论,更是以土地利用为平台展开的人地关系探讨。土地的自然属性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从自然环境的常态和自然灾害角度对区域自然环境进行宏观把握并分析区域特征,初步分析该环境对于区域土地利用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影响。清代晋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较今寒冷,降水山地多于平地,年季分配不均,境内水环境、土壤、植被等区域差异表现明显。自然灾害讨论中主要对旱灾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旱灾发生频次整体平稳中稍有下降;旱灾发生等级稍呈上升趋势,并将重建旱灾序列与现有雨季序列比对,结果呈现一致性,较好说明清代晋北气候特征及变化。作为区域土地利用的重要背景,本文对区域土地关系加以关注。研究发现:清代晋北官田、民田格局逐渐形成后出现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卫所屯田、赡军地、牧场地等官田民地化;不同区域内至清末出现土地买卖频繁的现象,但原因不同;认为清代(至少在清末)晋北存在永佃制,但分布具有区域性,并且存在不完全永佃和地域特色的永佃;认为土地分配与租佃形态存在区域差异,分成租制比较普遍,不能以单一的因素来解释租佃关系的形成;清政府对土地买卖、租佃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契税的征收,国家层面的管理需要和地方实情相结合,会受到地方整体环境的制约。晋北土地关系特征反映了晋北农业经济的落后,同时与区域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会对区域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土地登记制度及田赋税额确定内容的讨论,主要涉及明清山西土地清丈与土地登记制度的演变、税额确定以及田赋征收的区域自主性等问题。通过由明至清山西地区土地清丈、政府对于土地登记的管理以及地方社会的自主性等问题的讨论,对明清山西土地登记制度提出若干看法,包括对于明代万历山西清丈的认识,对于明清山西土地登记制度的认识,以及对于山西册载田赋数据的评价。其中比较核心的观点是认为明代山西折亩广泛存在,清代继续延续这种习惯,并逐渐形成折亩基础上的级差赋税。田赋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目前只能对部分州县土地数字尝试修订。在此基础上,对清代晋北地区耕地利用的时空分布进行探讨,包括来自田赋数据的整体考察和来自部分县级数据修订的区域考察。整体讨论了县级册载田赋数据的数值与分布,数据显示清代晋北地区耕地利用的变化不大,土地垦殖在乾隆时期达到峰值,没有继续增长,稍有下降,整体波动不大。又在相关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部分州县耕地数据进行修订考察,结果显示修订后的明清数据与1953年数据较为符合,各县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各时期田赋税亩相比,要高于田赋税亩的可靠性。其后文章对时间断面下的土地垦殖率和人均耕地进行分析,总体显示本次修订是较为可信的。认为这种修订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土地利用特征,不具有全面性但具有一定区域代表性。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垦殖过程总体分为明末清初的土地抛荒期,清初至乾隆时期的土地复垦期以及乾隆以后土地垦殖的下降期。清代晋北农作物种植受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显着,作物种类较少,种植结构单一。黍、稷、粟、粱等传统作物普遍种植,麦类作物种植比例不高,很少种宿麦。莜麦、荞麦和胡麻是本区特色作物,种植广泛。稻类作物只在黄河、滹沱河、桑干河沿岸略有种植。随着马铃薯、玉米等美洲作物的传入,晋北的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改变,尤其体现在马铃薯的引种及发展方面。晚清罂粟在晋北地区的广泛种植是作物种植结构改变的另一个突出表现,罂粟种植屡禁不止,利益的驱动、人为因素等是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文末对清代晋北作物种植制度进行总结。从民众生计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了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农业方面充分展现了土地利用区域差异的普遍存在,乡民能够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清代晋北地区的林地主要分布在晋西北管涔山、芦芽山、五台山等山区,晋西北山区农林转化比较突出,山区乡民已经认识到滥砍滥伐、毁林开荒等带来的严重影响,采取了一些护林措施。牧业方面,晋北大朔地区、晋西北宁武、保德等地、五台山地区等都广泛分布草地资源,牧业发达,民众多以牧养为生,充分体现研究区域农牧交错的地域特征。清代晋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雁北、晋西北、五台山等地都广泛分布,与乡民生活息息相关。晋北土盐主要分布于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土盐的生产及销售与区域土地利用问题关系密切。采集业等其他营生方式的选择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调整,环境压力下的人口外流、出口谋生行为也是本区土地利用状况的一种反映。文章最后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大类讨论了清代晋北土地利用的驱动因素问题。关于自然因素的讨论主要从自然常态因素和自然灾害两方面展开论述,人文因素主要从土地垦殖政策、卫所行政化、田赋制度、人口、战争、民族、宗教、风俗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中注意把握两个问题,一是所考虑的因素是否具有驱动力,二是如何驱动,驱动力程度如何。研究认为种种人文因素都要落脚于自然因素之上,与之发生综合,作用于土地利用,充分显示晋北地区自然因素的制约作用,这属于第一层面,第二个需要关注的层面是制度政策方面的驱动,晋北地方土地利用对于这些政策的实施显现出其应有的敏感性,第三个层面来自于人口、战争等方面的影响,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方面的驱动因素属于第四个层面。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这种复杂不仅来源于驱动因子的多样,还在于作用机制的复杂,往往并不是某种单一的驱动因子孤立地对土地利用发生作用。

张红[9](2011)在《烟稻轮作与稻稻连作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湖南的江华、常宁、新田和长沙中南烟草实验站4个主产烟区的三种母质类型上分别采集同一地形部位的由同一母质发育的烟稻轮作田和稻稻连作田的耕层混合土样和0-20cm、20-40cm、40-75cm的剖面分层土样共64个土样。进行了烟稻轮作田和稻稻连作田土壤养分状况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个烟区的烟稻轮作田与稻稻连作田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量N、P、K、碱解氮、pH、CEC及有效硫含量之间差异均不显着,4个烟区烟稻轮作田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稻稻连作田,其中,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之间差异达极显着水平(P<0.01),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常宁和中南站的土壤CEC含量之间差异也达到显着水平(P<0.05),4个烟区的土壤交换性钙、镁,有效硅和有效硼含量都不高。4个烟区的烟稻轮作田和稻稻连作田土壤剖面的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氮、磷、速效钾及CEC含量大部分都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土壤的全钾及中、微量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较复杂,新田烟区的中量养分含量较高,江华烟区的稻稻连作田土壤剖面微量养分在20cm以下土层含量都很低,由于各采样点成土母质不同,常宁稻稻连作田和中南站土壤剖面pH偏酸性,另外2个烟区土壤pH呈弱碱性。

刘智文[10](2008)在《东疆民族关系史研究 ——以朝鲜族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朝鲜族为中心,论述了朝鲜垦民自清代迁入中国境内以来,在东疆的核心地带,即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与汉、满等民族相处,其间民族关系形成、发展、巩固的演变过程;通过东疆民族关系演变研究,揭示了朝鲜垦民由难民、移民身份迁入中国后,其国民意识和社会地位的历史渐变过程及内外因。从而对朝鲜族成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判定标准,及边疆跨界民族地区的稳定问题提出了新观点。清代东疆真正意义上民族关系的出现,始于东北释禁后汉、满、朝等民族对东疆的开发。在清朝200余年对东北封禁时期,东疆是禁中之禁,只有少数八旗官兵和原住民库雅拉人驻防,民族成分单一。长期的地旷人稀、边防空虚给19世纪中叶后的边疆危机留下了隐患,同时也给汉、朝流民移入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伴随着汉、朝流民的到来,东疆民族关系开始有了实质的含义。表现为两个内容:一是清廷对朝鲜越境垦民的收纳安置,使其中国化;二是汉满朝民族关系的初步形成。朝鲜族迁入后,东疆民族关系的形成,是在中朝宗藩关系大背景下产生的。这一背景下的关系特点是:既有清廷对属国臣民的优抚体恤,汉、满族民间的宽容收纳,又有“天朝上国”对“小邦之民”的轻视;经济上既有剥削雇佣关系,又有互补与相互依赖。部分垦民“薙发易服、领照纳租”,仅仅是出于生计上的考虑,并非对清朝“倾心向化”。但是他们在开发边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他们所拥有的水稻耕作技术,使得他们在这块沃土扎下了根,也因此而培植、强化了他们的主人翁心态,这也是其日后国民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心理基础,是中国接纳其成为国民的重要依据之一。“薙发易服”和对朝鲜垦民的“轻视”,一定程度阻碍了朝鲜垦民对清朝的认同程度和国民意识的形成进程。“间岛问题”促使朝鲜垦民中国认同意识萌发。当时,朝鲜族身处“夹缝”,自身的法律地位、经济利益和生存环境持续恶化。部分上层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间岛”与中国的关系,朝鲜垦民与中国的利害关系,并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问题。他们对中国的心态开始由客居“上国”的外来者、旁观者、局外人而开始微妙变化。朝鲜族中的一些社会组织和进步人士采取了各种办法反对日本帝国入侵“间岛”,恳求清朝政府抵制日本入侵,保护垦民,掀起了自愿“薙发入籍”的运动。1910年,“日韩合并”,不甘心被日本人统治“保护”的朝鲜垦民也加快了其“中国化”的步伐,“薙发入籍”的人数迅速增加。但“间岛问题”后的入籍则不同于最初单纯为了获得土地所有权非自愿的入籍,而是为了摆脱日本灭亡朝鲜后的欺辱与剥削压迫,寻求中国真正保护的“自愿入籍”。可以说近代日本的殖民侵略扩张,是催发这个外来民族对第二故乡——中国,这个居住国国家认同意识萌生的原因之一。东疆民族关系的巩固与朝鲜族同各民族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密不可分。朝鲜族由一个外来民族成为中国的国民、一个最年轻的少数民族有一个历史渐变过程,即与中华民族双向认同的过程。实现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和中国各民族共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共同的斗争经历使彼此结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增进了相互了解与认同,增强并巩固了民族关系;朝鲜族用巨大的民族牺牲赢得了他民族的接纳、赞赏与尊重,为成为中国国民赢得了当之无愧的资格。在东疆民族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中朝文化的渊源关系、文化同质性、移民文化的特性、朝鲜族的文化素质也起着重要作用。文化共性越多,彼此认同度就越高,凝聚力就越强,民族关系自然就和谐。中朝间历史上的特殊宗藩关系,同质性文化背景,再加上东疆开发移民实边时期,朝汉民族相似的逃难求生经历和移民身份,以及此后朝鲜灭亡、中国东北沦陷,国破家亡的共同经历,使中朝两个民族容易产生共鸣、共识,从而相互支持帮助。所以朝鲜族迁入中国东北后能站住脚,并很快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民族政策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最直接有效。民族关系状况既取决于民族间的认同程度,也取决于民族与国家间的双向认同程度。国民意识强,国家认同程度高的民族自然忠诚于自己的国家,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关系往往也是良性的。而国家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认同关系往往从政策中得到直接体现。朝鲜族国家认同意识的产生和深化与政策有重要的关系。总之,今天东疆民族关系和谐现状的形成,非一日之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历史、文化、政策等综合因素合力而成。

二、新开发稻田种稻应注意的技术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开发稻田种稻应注意的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农田土壤有机碳研究现状
        1.2.2 农田土壤活性碳组分研究现状
        1.2.3 农田土壤腐殖质组分研究现状
        1.2.4 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与微生物关系
        1.2.5 农田土壤碳库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与土地利用
    2.2 实验设计
        2.2.1 确定供试土壤
        2.2.2 样品采集
    2.3 测试指标及方法
        2.3.1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2.3.2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2.3.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测定方法
        2.3.4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2.3.5 土壤碳库管理指标的计算方法
        2.3.6 土壤腐殖质碳的测定方法
        2.3.7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方法
    2.4 数据分析
第3章 盐碱稻田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
    3.1 结果与分析
        3.1.1 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3.1.2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3.1.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3.1.4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3.1.5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关系
    3.2 讨论
        3.2.1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累积的特点
        3.2.2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累积的特点
        3.2.3 盐碱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对有机碳累积的贡献与响应
    3.3 小结
第4章 盐碱稻田土壤碳库管理指标的变化特征
    4.1 结果与分析
        4.1.1 土壤稳态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4.1.2 土壤碳库管理指标变化特征
        4.1.3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库管理标的耦合关系
    4.2 讨论
        4.2.1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稳态碳累积特点及贡献
        4.2.2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碳库管理指标对有机碳累积的响应
    4.3 小结
第5章 盐碱稻田土壤腐殖质组成变化及对有机碳的作用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土壤可提取腐殖质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5.1.2 土壤胡敏酸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5.1.3 土壤富里酸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5.1.4 土壤胡敏素碳含量及分布特征
        5.1.5 土壤腐殖质组分与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关系
    5.2 讨论
        5.2.1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组分累积的特点
        5.2.2 盐碱稻田土壤腐殖质组分对有机碳累积的贡献与响应
    5.3 小结
第6章 盐碱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6.1 结果与分析
        6.1.1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6.1.2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6.1.3 土壤古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6.1.4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盐碱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6.2 讨论
        6.2.1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点
        6.2.2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点
        6.2.3 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古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点
        6.2.4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库含量变化的贡献与响应
    6.3 小结
第7章 盐碱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综合评估
    7.1 结果与分析
    7.2 讨论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分区综合模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1.3.1 控制灌溉的内涵
        1.3.2 分区的原则和指标
        1.3.3 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综合模式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分区方法
        2.2.2 节水量的统计
        2.2.3 增产量的统计
    2.3 计算公式
        2.3.1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2.3.2 0-1数据系统聚类
3 结果与分析
    3.1 分区结果确定
        3.1.1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3.1.2 推广综合评价
        3.1.3 聚类结果
        3.1.4 分区结果修正
        3.1.5 分区合理性分析
    3.2 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综合模式
        3.2.1 松嫩西部平原区(Ⅰ区)综合模式
        3.2.2 三江平原区(Ⅱ区)综合模式
        3.2.3 老爷岭山地区(Ⅲ区)综合模式
        3.2.4 松嫩东部平原区和张广财岭山地区(Ⅳ区)综合模式
        3.2.5 大小兴安岭山地区(Ⅴ区)综合模式
    3.3 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综合模式应用对水田节水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3.3.1 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综合模式应用对水田节水效果的影响
        3.3.2 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综合模式应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综合模式应用对水田节水效果的影响
    4.2 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综合模式应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草甸次生盐碱土改良种稻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草甸次生盐碱地分布及特点
    1.1 土壤分布与治理
    1.2 植被特点
    1.3 土壤成分指标
2 种植试验区自然气候条件
3 改良种稻应注意的问题和技术要点
    3.1 土壤条件
    3.2 水源和田间工程
    3.3 整地与泡洗盐碱
    3.4 改良剂选择与使用
    3.5 除草与施肥
    3.6 插秧
    3.7 水层管理
    3.8 容易发生的水稻生理性病害
        3.8.1 缩苗
        3.8.2 赤枯病
        3.8.3 早衰

(4)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形成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有关选题的解说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时空设定
    第二节 土壤学几个概念的说明
        一、农业土壤
        二、人为土
        三、土壤耕作层
    第三节 研究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一、土壤学领域的研究
        二、历史学领域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叙述框架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叙述框架
第二章 前人对关中土壤的命名、分类及性状描述
    第一节 先秦时期关中土壤种类及性状描述
        一、《禹贡》及《周礼》中的土壤种类
        二、《管子·地员》篇中的土壤种类
        三、《吕氏春秋》中的土壤种类
    第二节 汉魏时期关中土壤描述
        一、《泛胜之书》中的土壤描述
        二、《齐民要术》中的土壤描述
    第三节 唐至元时期农书中的关中土壤描述
    第四节 明清时期农书中的关中土壤描述
    第五节 近代关中平原的土壤分类
    第六节 新中国的土壤系统分类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结构:耕作表层及古耕层
    第一节 关中平原的土壤耕作表层
        一、黄土
        二、垆土
        三、塿土
    第二节 古耕层:历史上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遗迹
        一、古耕层及存在形式
        二、关中塿土剖面中古耕层的判别
    第三节 关中平原塿土剖面
        一、塿土剖面结构
        二、塿土剖面的人为化特征
        三、农田基本建设与塿土剖面的变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平原耕作活动与土壤细熟过程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时期农业耕作与土壤环境
        一、农具使用与土壤的碎化
        二、耕、耨、稷、耱、蔺技术与土壤结构改良
        三、耕地时节与土壤水、热、气协调
        四、畎亩法、代田法、区田法
        五、主要作物的种植与土壤环境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耕作与土壤环境
        一、整地农具改良与耕作效率的提高
        二、耕-耙-耢耕作体系的建立与土壤结构的细化
        三、秋耕、转耕、深浅耕与土壤细熟保墒
    第三节 唐宋元时期农业耕作与土壤环境
        一、耕具、作物与土壤熟化
        二、耕、耙、耢、锄等耕作技术的沿用
    第四节 明清时期农业耕作与土壤环境
        一、耕作深度、耕作时节与土壤抗旱保墒
        二、耕、耙、耱的土壤细熟过程
        三、种植制度、作物与土壤熟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的人为堆垫过程
    第一节 古代关中平原的土壤培肥措施
        一、先秦时期的土壤培肥
        二、汉魏时期的土壤培肥
        三、唐至明代的土壤培肥
        四、清至民国的土壤培肥
    第二节 “以粪和土”:土粪的积制与施用
        一、“以粪和土”
        二、“以土垫圈”与“墙土、炕土”
    第三节 施加土粪与土壤耕作层的形成
        一、土壤耕作层人为堆垫的时间变化
        二、土壤耕作层人为堆垫的空间变化
        三、填土人为堆垫层性质的变化
        四、有关塿土覆盖层“自然堆积”和“人为堆垫”的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的灌溉改良
    第一节 关中主要水利灌区的地貌及土壤
        一、泾洛灌区
        二、引渭灌区
    第二节 “泽卤之地”的改良
        一、淤积造田
        二、放淤压盐
        三、引水洗盐
    第三节 浑水灌溉与灌淤层的形成
        一、关中平原的土壤灌淤层
        二、灌淤层物质来源补充的持续性问题
        三、土壤灌淤层之熟化过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的区域特征
    第一节 关中西部土壤耕作层的区域特征
        一、渭北黄土台塬的红油土
        二、河流阶地上的黑油土
    第二节 关中东部土壤耕作层的区域特征
        一、红塿土
        二、灰塿土
        三、灌淤土
    第三节 关中渭河以南土壤耕作层的区域特征
    第四节 关中土壤耕作层形成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一、关中东、西部土壤耕作层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黄土台塬与河流阶地土壤耕作层形成之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追逐“龙虾梦”(论文提纲范文)

水产品养殖热点小龙虾
小龙虾养殖方式盘点
小龙虾成就大产业
盱眙因龙虾而扬名

(7)基于物联网的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1.3.2 物联网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1.3.3 物联网在智能化肉鸭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1.3.4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畜禽养殖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实验手段
    1.7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技术支撑
    2.1 理论基础
        2.1.1 物联网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
        2.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结构
        2.1.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2.2 基于物联网的畜禽系统技术支撑
        2.2.1 精细养殖
        2.2.2 跟踪溯源防控疾病
        2.2.3 畜禽养殖远程网络化监控
    2.3 本章小结
3 系统分析与构建
    3.1 系统结构和功能
        3.1.1 系统结构
        3.1.2 系统功能
    3.2 系统需求分析
    3.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3.4 系统平台运行环境
        3.4.1 硬件环境
        3.4.2 软件环境
    3.5 传感器的选择
    3.6 通信协议的选择
    3.7 农户信息监测和管理平台的应用模式
    3.8 系统通信方式
    3.9 本章小结
4 农户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架构
    4.1 表示层
    4.2 任务层
    4.3 数据持久层
    4.4 域模块层
    4.5 基于SSH框架的实现流程
    4.6 本章小结
5 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数据采集设计与实现
    5.2 农户信息监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5.3 知识决策设计与实现
    5.4 系统通信实现
    5.5 系统的完善
        5.5.1 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控制系统的特点
        5.5.2 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6 系统的推广方案
    5.7 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效益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绪论
    一、题解与主旨
    二、相关学术成果回顾
    三、相关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五、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和主要贡献
    六、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区域自然环境
    第一节 自然地域分异与生态环境
        一、地形与地貌
        二、气候
        三、水环境
        四、土壤与植被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频发与多样
        一、各类主要自然灾害
        二、旱灾时空特征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区域土地关系
    第一节 国家层面土地所有权变动
        一、政区变动
        二、官田民地化
    第二节 土地私有下土地所有权变动
        一、土地卖绝
        二、土地典(押)
    第三节 土地租佃的区域差异
        一、关于永佃制的讨论
        二、租佃形态的区域差异
    第四节 国家对于土地产权变动和土地归辖的管理
        一、对土地产权变动的管理
        二、关于土地归辖的管理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土地登记制度与田赋税额的确定
    第一节 明至清土地登记制度
        一、明代土地登记
        二、清初至清中期土地登记
        三、清末土地清丈与土地登记
    第二节 田赋税额的确定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土地垦殖特征
    第一节 田赋所见耕地数值与分布
        一、耕地构成与类型
        二、耕地数值与分布
    第二节 县级土地数据重建与时空分异特征的个案研究
        一、可行性分析
        二、部分县级耕地覆盖变化序列重建
        三、时间断面下的垦殖率和人均耕地
        四、关于县级土地数据重建的思考
    第三节 小结:清代晋北地区的土地垦殖
        一、明末清初的土地抛荒
        二、清初至乾隆时期的土地复垦
        三、乾隆以后土地垦殖的下降
第五章 农地利用状况: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和分布
    第一节 粮食作物的生产和分布
        一、黍、稷、粟、粱等作物
        二、麦类作物
        三、荞麦和豆类作物
        四、玉米和薯类作物
        五、稻类作物
    第二节 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分布
        一、油料作物
        二、棉、麻类作物
        三、其他经济作物
    第三节 小结:清代晋北作物种植制度
第六章 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
        一、忻、代二州
        二、雁北大同府地区
        三、晋北高原朔平府地区
        四、晋西北沿黄河区和西北山区
    第二节 林业和牧业
        一、森林分布与林业盛衰
        二、草地分布与牧业
    第三节 矿业分布与生产
        一、煤矿分布与煤炭生产
        二、铁、银、盐等其他矿产的分布与生产
    第四节 其他营生方式的选择
        一、其他因地制宜营生方式选择
        二、出口谋生营生方式的选择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土地利用驱动因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常态制约
    第二节 自然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一、农业生产力下降
        二、土地承载力下降
    第三节 人文因素探讨
        一、土地垦殖政策
        二、卫所行政化
        三、田赋制度
        四、人口和战争
        五、民族和宗教
        六、民俗
    第四节 小结:组合作用下的驱动机制
结论
    一、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二、政策、行为、环境——关于研究内容的思考
    三、关于研究主题、研究过程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烟稻轮作与稻稻连作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1.1 技术路线图
        1.2 研究方案
    2 数据表达及统计分析
第三章 烟稻轮作与稻稻连作对土壤某些理化性质及土壤大量养分的影响
    1 结果与分析
        1.1 土壤有机质及土壤氮素养分状况
        1.2 土壤磷素状况
        1.3 土壤钾素状况
        1.4 土壤pH值及CEC含量
    2 小结
第四章 烟稻轮作与稻稻连作对土壤中、微量养分的影响
    1 结果与分析
        1.1 土壤有效中量养分
        1.2 土壤微量养分
    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东疆民族关系史研究 ——以朝鲜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宏观研究状况
        (二) 微观研究状况
    二、拟解决的问题
    三、运用的方法与理论
    四、整体结构与概念
        (一) 整体结构
        (二) 概念厘定
第一章 朝鲜族迁入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清代东北的封禁
        一、东北封禁政策及后果
        二、封禁时期清朝对东疆的设治与管辖
        三、封禁时期的东疆民族构成与开发
    第二节 19 世纪中叶后朝鲜族的迁入
        一、迁入的四个阶段
        二、迁入原因
        三、清末民初迁入时的艰辛
        四、朝鲜难民乡土——国民意识的产生
第二章 各民族共拓东疆与民族关系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边疆危机与移民实边
        一、东疆危机
        二、移民实边
        三、抚韩实边
        四、抚韩实边政策效果
    第二节 移民实边初期的民族关系
        一、汉满族与朝鲜族间的经济互补关系
        二、宗藩关系框架下的民族关系
        三、朝鲜族与汉满族之间的矛盾纠纷
    第三节 朝鲜族的水田耕作与民族关系
        一、东北水稻种植探源
        二、朝鲜族与东北水稻种植开发
        三、中国对东北水田开发政策
        四、水稻种植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 东疆地区的文化与民族关系
    第一节 中朝文化渊源
        一、中朝之间的“同文”关系
        二、“同种”——血缘相近
    第二节 朝、汉、满民族文化间的互补相融关系
        一、边疆开发初期移民文化与民族关系
        二、当地满汉族对朝鲜流民的宽厚与接纳传统
        三、朝鲜族的文化素质与族际关系
第四章 “间岛问题”与东疆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一节 《间岛协约》签订前东疆地区的民族关系
        一、光绪—宣统年间东疆地区“韩侨”状况调查
        二、“韩侨”调查与“间岛问题”的关系及其成果
    第二节 宗藩体制下的朝鲜流民越垦与中朝边界争议
        一、康熙五十一年穆克登奉旨查边“以杜侵越”
        二、朝鲜越垦流民捏造“两江说”与中朝两次勘界
    第三节 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与“间岛”问题的再起
        一、俄朝密约瓜分“间岛”
        二、朝鲜侍俄图谋“间岛”
        三、日本干涉介入“间岛”问题
        四、日本设立“朝鲜统监府间岛派出所”侵入延边
        五、“间岛”问题的解决及后果
    第四节 朝鲜族垦民的社会分层与中、日对“间岛”垦民的争夺
        一、“间岛问题”出现前后朝鲜族垦民的社会分层
        二、“间岛问题”出现后朝鲜族垦民的反应
        三、中、日对“间岛”朝鲜族垦民的争夺
第五章 “间岛问题”之后朝鲜族中国认同意识的变化与发展
    第一节 组建反日社会团体,开展入籍运动
        一、成立垦民会
        二、掀起入籍热潮
    第二节 “薙发易服”入籍政策评述
        一、传统华夷观的内涵、特点及历史形成
        二、华夷观对朝鲜及朝鲜族移民的影响
第六章 东疆民族关系的巩固
    第一节 清末朝鲜族参与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一、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组织下的朝鲜族垦民团练
        二、朝汉满族工人首次联合反封建压迫斗争:天宝山银矿大罢工
    第二节 “间岛问题”之后朝鲜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一、与兄弟民族共同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
        二、得到兄弟民族支持的“三一三”反日运动
        三、参加中国“五四”爱国运动
        四、(1920 年之前)得到兄弟民族支持的反日运动和武装斗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新开发稻田种稻应注意的技术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盐碱稻田熟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骞. 吉林大学, 2020(03)
  • [2]寒地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分区综合模式应用研究[D]. 康思远.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3]草甸次生盐碱土改良种稻技术初探[J]. 黄河,于艳青,展广军,李成坤,王文东,徐久升. 北方水稻, 2015(01)
  • [4]关中平原土壤耕作层形成过程研究[D]. 杜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8)
  • [5]追逐“龙虾梦”[J]. 余开,周燕侠. 科学养鱼, 2013(09)
  • [6]明清山西稻作种植:“用水极大化”的尝试[J]. 张继莹. 社会史研究, 2012(00)
  • [7]基于物联网的稻田养鸭生态种养控制系统研究[D]. 李良民.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6)
  • [8]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D]. 张青瑶.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9]烟稻轮作与稻稻连作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的比较研究[D]. 张红.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1)
  • [10]东疆民族关系史研究 ——以朝鲜族为中心[D]. 刘智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新开发稻田种植水稻应注意的技术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