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综合干预的随访研究

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综合干预的随访研究

一、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综合干预的随访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丽[1](2021)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非药物干预措施的系统评价和分析,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疲劳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方法:第一部分: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构建。通过课题组前期对急性期PSF患者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以及PSF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分析,以文献检索、系统评价PSF非药物干预措施为循证依据,结合症状管理理论制定干预方案初稿,然后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修订干预方案,再通过预试验对干预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初步验证,形成最终完整版的急性期PSF综合干预方案。第二部分: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的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的临床实证研究。选取珠海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期PSF(FSS≥36分)研究对象,采用SPSS22.0软件,计算随机数生成器将纳入的12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的综合干预方案。入院的24小时内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相关资料;干预前、干预后2周、干预后4周时分别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脑卒中自我效能量表(SSEQ)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疲劳严重程度、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第一部分:经过文献检索后,最终系统分析了23篇文献,对18篇RCT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质量评估结果均为B级。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了急性期PSF综合干预方案初稿:(1)干预对象:急性期诊断为PSF患者;(2)实施者:经培训合格的护士;(3)干预的时间:共4周,1次/d,20~30min/次;(4)干预场所:神经内科病房;(5)干预的内容:症状评估、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睡眠管理和饮食指导。将构建的干预方案初稿设计为Delphi专家咨询问卷,遴选广东、重庆、安徽和辽宁地区,在神经学科、康复医学科、心理学科、临床护理等领域的20名专家参与Delphi专家咨询。两轮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熟悉程度(Cs)为0.80,专家的判断依据(Ca)为0.93,专家群体权威系数(Cr)为0.87。两轮专家咨询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8(ⅹ2=17.64,P=0.003)和0.21(ⅹ2=21.12,P=0.001);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0(ⅹ2=61.78,P=0.001)和0.11(ⅹ2=72.15,P<0.001)。两轮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均大于4.00,变异系数均小于0.25。最终形成6个一级指标和52个二级指标的急性期PSF综合干预方案修改稿。对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预试验,患者的反馈验证干预内容是可行的、有效的,操作起来是安全的、可靠的;并形成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终稿。第二部分:(1)共109例研究对象完成了4周的干预措施;试验组55例,对照组54例。在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FSS得分、SSEQ得分、SS-QOL总得分以及SS-QO量表每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2周、干预4周后,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集分析(PP)结果显示,试验组在F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SEQ得分、SS-QOL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ITT结果显示,两组在SS-QOL量表维度思维、上肢功能、视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结果显示,仅维度思维得分无差异(P>0.05)。(3)ITT和PP两种方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FSS得分、SSEQ得分、SS-QOL总得分在组内效应(基线、干预2周、干预4周)、交互效应(组别×时间)、组间效应(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QOL量表维度思维、上肢功能、视力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得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所有维度得分组内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T结果显示:维度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工作/劳动得分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维度得分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结果显示:不同干预措施对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个性、视力、工作/劳动得分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ITT和PP两种方式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FSS得分、SSEQ得分、SS-QOL总得分均发生显着性改变(P<0.05)。除了维度思维、视力得分在干预2周和干预4周无差异(P>0.05),其余维度均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P<0.05)。结论:(1)通过系统评价分析PSF的非药物干预措施,能为改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疲劳水平构建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2)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的综合性干预方案能改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疲劳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郭建赟[2](2021)在《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比较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组与单一的心理治疗组之间的疗效差异,并进行分析。方法临床随机选取72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后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该研究过程中1例患者因复发急性脑梗死,病情加重,脱落试验研究。最终纳入病例71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治疗2周、4周后,观察中医证候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组内比较: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三项评分均下降,BI评分均上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治疗2周、4周后,在中医证候评分、HAMD评分方面,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IHSS评分及BI评分方面,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总有效率(97.2%)高于单一的心理治疗组(91.42%)(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能减轻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与单一的心理治疗相比,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临床见效快,效果更显着,并且可通过改善患者抑郁的症状,进一步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中西医联合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显着,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及运用。

廖莉莉[3](2021)在《广东省护士评估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脑卒中已成为中国的头号致死原因,卒中后抑郁发病率高达1/3,但在临床中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经常被忽视。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筛查卒中后抑郁症状的知信行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教学培训及建立卒中后抑郁护理评估路径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的检出率及治疗率。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便利抽取298名广东省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性抽取12名相关科室的临床护士和科室护士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深入探讨影响评估现状的因素。结果临床护士评估卒中后抑郁症状的知信行总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为(84.76+13.255)、(25.08+8.975)、(33.33+5.483)、(26.35+6.71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临床护士卒中后抑郁知识的因素为职称、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影响临床护士评估卒中后抑郁症状态度的因素为所在科室。影响临床护士评估卒中后抑郁症状行为的因素为职务、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知识得分、态度得分。结论临床护士评估卒中后抑郁症状的知信行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卒中后抑郁的知识、态度、行为都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特征进行卒中后抑郁知识的培训,通过强化临床护士卒中后抑郁的知识,建立积极评估的态度,从而提高临床护士评估卒中后抑郁症状的行为频率,提高护士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质量。

刘锦澍[4](2021)在《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无法得到足够剂量康复运动训练的现状,探讨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方案能否改善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对照护者负担的影响,为寻找适合我国东北地区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选取长春市某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院内康复训练以及健康宣教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照护者接受每周1次的培训,同时给予患者为期21天的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每天40分钟,每周6天),训练内容包含上肢运动功能训练、下肢运动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训练以及转移功能训练等四个模块。分别在基线、干预后10天以及干预后21天评估结局指标。评估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Fugl-Meyer量表(FMA)、Berg量表(BBS)、Barthel指数(BI)、焦虑情绪量表(SAS)、抑郁情绪量表(SDS)以及照护者负担量表(ZBI)。使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以及x2检验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此干预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对照护者负担的影响。结果:1.基线评估:两组研究对象基线时的FMA总值、FMA上肢分值、FMA下肢分值、BBS分值、BI分值、SAS标准分值、SDS标准分值、ZBI分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并且SAS、SDS、ZBI不同等级的人数分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2.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结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干预10天后,干预组患者的FMA总值、FMA上肢分值、FMA下肢分值、BBS分值、BI分值均明显升高(P<0.05);干预21天后干预组患者的FMA总值、FMA下肢分值、BBS分值、BI分值均显着升高(P<0.05),但两组间的FMA上肢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FMA总值、FMA上肢分值、FMA下肢分值、BBS分值、BI分值的改善幅度在干预10天和21天后均显着升高(P<0.05)。GEE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基线相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后10天和21天的FMA总值、FMA上肢分值、FMA下肢分值、BBS分值、BI分值均显着增加(P<0.05)。3.焦虑抑郁情绪的结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干预21天后干预组患者的SAS、SDS得分均显着降低(P<0.05),并且其改善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与基线相比,干预组患者在干预21天后的SAS、SDS得分均显着降低(P<0.05)。4.照护者负担的结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ZBI得分的改善程度显着升高(P<0.05);与基线相比,干预组患者在干预21天后ZBI分值显着降低(P<0.05)。5.干预期间未发生任何与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1.与常规院内康复组相比,为期21天的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可以更显着的改善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肢体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且两组间的差异在干预后10天便已产生。2.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可以显着改善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且能有效减轻照护者负担。3.照护者辅助院内康复训练具有高安全性,是适合中国东北地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方案,值得推广。

朱晓萍[5](2021)在《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基于行动地当前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问题日趋凸显,而医院-社区-家庭的连续性照护方案尚不完善的现状,运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计划、方案评价等五个阶段,从多角度探索行动地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并在临床应用中不断修正和优化,探讨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为规范脑卒中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框架,按照行动研究“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以两轮行动循环的方式,优化并修订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一阶段,诊断阶段:通过临床实践现状调查了解脑卒中患者疾病照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疾病照护需求。第二阶段,计划阶段: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行动研究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三阶段,行动阶段:研究者选择脑卒中中心及神经内科实施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采用参与式观察法、焦点小组访谈方法收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结合研究者以及行动小组的反思、讨论共同对方案进行优化和修订;第四阶段,评价阶段: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1月~12月实施修订后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与2017年11月~12月未实施该个案管理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前后对比,通过对患者层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出院满意度等)、照顾者层面(照顾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医护层面(医师、护士、社区护士满意度、对个案管理模式的认知与接受度)以及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层面(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相关数据的前后对比,采用描述性统计、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干预前后1、3、6个月数据的差异性,评价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对患者、照顾者、医护以及医疗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并为第二轮行动循环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五阶段,反思阶段,回顾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研究,通过对行动小组成员、个案管理师及参与本阶段研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访谈,从患者、家庭照顾者、医护实践者、护理专业及卫生资源利用层面反思行动研究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第二轮行动循环则根据第一轮行动循环的研究结果进行第二轮的计划、实施、评价和反思。【研究结果】1、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果:临床现状调研发现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存在较高照顾需求,包括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需求、连续性照护管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医院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管理目前仅局限于院外随访阶段,阻滞因素多而复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脑卒中患者的连续性照护管理认知欠缺,医院社区的联动、引导是重要解决途径。文献回顾发现脑卒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欠佳、早期康复训练缺乏规范性、家庭照护者照护压力较大、院外连续性照护存在脱节现象、以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等保障机制不健全、对个案管理模式中关键要素与环节质量把控有待提升;基于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以及行动小组头脑风暴,依据指导照护模式,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通过初步实施以及评价阶段不断优化方案,最终形成由专职个案管理师主导、兼职个案管理师辅助,包含医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药剂师等多重角色的学科协作团队,实施包括评估、监测、支持、提供教育、自我管理、沟通与协调的从入院到出院,再到社区、家庭等全程疾病照护管理流程。脑卒中个案管理实施后,在患者层面,显着改善患者疾病照护结局,患者的疾病康复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控制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等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照顾者层面,显着提高照顾者照顾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干预组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远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亦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其生活质量测评指标总体健康状况(GHQ-28)亦显着改善,干预组GHQ-28各维度以及总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除严重抑郁维度外亦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护层面,干预组医院医护对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及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方面,干预组患者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针对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之处,如患者渴望上门医疗服务、纸质版宣教材料略显不足、护士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不足、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以及社区参与管理不足等维度进行优化和整改,形成最终版的脑卒中个案管理模式,着重于卒中宣教材料《脑卒中防治ABC》制定、增加社区上门服务、增加Hcy疾病指标收集、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及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等方面的修订。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与第一轮行动研究相比,社区参与力度提高,社区医生、护士对个案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认知程度及接受程度皆显着提升(p<0.05)。社区上门医疗服务给患者及照顾者带来便捷,使其从中体验到更多关怀和照顾,个案管理护士专科水平和社会认可度亦大幅提升。【研究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及其照顾者对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连续性照护管理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持续需求;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是以个案管理护士为主导的脑卒中多学科照护模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连续性的疾病照护和管理,使患者及其照顾者及时获取疾病诊疗及照护信息、有效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疾病康复过程及结局,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整体康复;在照顾者层面提高其照顾能力、改善其健康状况,亦起到积极作用;在医疗卫生系统层面可有效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卫生服务模式;在护理专业层面使护士深刻感受到自身责任感和价值感、促进其专业学习和提升,最终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拓展脑卒中护理服务范围,使连续性护理服务有效延伸,为脑卒中患者持续、动态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提供可靠专业支持和照护,丰富临床护理实践范畴。

杨子晴[6](2021)在《卒中后疲劳护理干预现状及非药物护理方案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质性和量性研究方法,了解我国卒中后疲劳护理干预现状及临床需求,并检索国内外各大指南网和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指南及文献,提取最佳证据。在现状调查和证据总结的基础上形成方案初稿,经过专家会议调整和修改条目,构建一个基于循证的、适合本土的、具有可实施性的卒中后疲劳非药物护理方案。研究方法(一)现状调查和需求收集1.质性访谈:(1)通过文献回顾和课题小组讨论,制定访谈提纲。目的抽样法选取广东省7家三甲医院卒中相关科室的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护士对卒中后疲劳的认知、临床干预情况及需求。(2)通过文献回顾和课题小组讨论,制定访谈提纲。目的抽样法选取广州市1家三甲医院的卒中患者和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患者和照顾者对卒中后疲劳的真实心理体验和需求。2.问卷调查:基于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结果,依照一般资料、卒中后疲劳临床发生现况、护理干预现状及护士对干预措施的必要性评价自行编制问卷。便利抽样法对全国卒中相关科室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卒中后疲劳护理干预现状及护士对干预措施的认可,为构建干预方案提供线索。(二)临床证据总结检索国内外各大指南网和数据库中与卒中后疲劳干预和管理相关的指南及文献。使用工具对纳入的指南及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最终纳入的指南及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按照主题和内容归类整理、提炼形成证据总结,为构建干预方案提供依据。(三)干预方案形成在质性访谈、问卷调查和证据总结的基础上,形成方案初稿。成立专家小组,开展专家会议,对方案内容进行讨论,经过调整和修改,最终形成卒中后疲劳非药物护理方案。研究结果(一)现状调查和需求收集1.质性访谈:护士访谈结果:(1)护士对卒中后疲劳认知不足;(2)疲劳对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3)患者和家属寻求医护帮助的情况不佳;(4)医、护、技在有限认知范围内对疲劳进行干预;(5)必须重视卒中后疲劳,积极发挥护士作用;(6)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建设是护士的迫切需求。患者和照顾者访谈结果:(1)疲劳具有多样化表现;(2)患者和照顾者深受疲劳困扰;(3)患者和照顾者对疲劳认知不足;(4)患者和照顾者尝试采取应对方法;(5)患者和照护者获得的医疗帮助不足;(6)加强疲劳宣教和心理疏导是患者和照顾者的殷切需求。2.问卷调查结果:(1)患者疲劳发生情况:93.9%被调查者遇到患者因疲劳导致治疗和康复不配合。(2)不同人群对疲劳的反应:71.1%家属因患者疲劳导致治疗和康复不配合时产生抱怨和苛责,72.0%被调查者对患者有过抱怨和误解。(3)护士对疲劳的认知情况:只有39.2%被调查者听过疲劳的定义和概念,仅有9.1%参加过培训。(4)护士自身和所在科室疲劳护理干预情况:71.4%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对疲劳进行干预,本人或同事干预过的有74.8%,主要为心理疏导;所在科室对39项干预措施的实施率为13.7%~76.6%,在60%~80%之间的有7项,低于60%的有32项,实施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饮食干预、持续不间断刺激、睡眠干预等。(5)护士对干预措施的必要性评价:被调查者对39项措施的认可率为78.1%~96.7%,80%以上的有38项,低于80%的仅有1项,认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评估心理、调整运动强度和量、睡眠干预等。(6)科室干预措施实施情况与护士对措施必要性评价的分析:科室对各项措施的实施低于护士需求,除评估心理、制定疲劳管理策略以外,其他37项干预措施实施情况与护士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临床证据总结共检索出380篇文献,筛选后纳入指南4份,共识1份,系统评价6份。剔除2份低质量的系统评价,纳入的9份文献共析出3个方面35项涉及卒中后疲劳干预和管理的推荐意见,提炼出18条证据,按照主题归类为人员资质、评估、干预和随访四大内容。(三)干预方案形成总结出21条经验做法和42条不同人群的需求,加上18条证据总结,整理形成方案初稿。参考专家意见调整和修改,形成31个条目,包含制度和管理建设、评估、干预和随访四个方面的卒中后疲劳非药物护理方案。研究结论本研究从护士、患者和照顾者的角度出发,通过质性和量性研究方法了解到目前我国卒中后疲劳护理干预现状不容乐观,护士缺乏相关知识,干预以心理疏导为主,难以满足患者和照顾者的需求,因此制定卒中后疲劳护理方案用于临床实践非常必要。将现状调查了解到的经验做法、临床需求与证据总结出的推荐措施相结合,再经专家评议,形成一个基于循证的、适合本土的、具有可实施性的卒中后疲劳非药物护理方案。不仅可以指导护理临床工作,而且可以弥补目前国内这一方面的空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未来,学者也可以在更多临床证据的基础上对本方案进行完善,丰富和成熟本方案。

杨雪雯[7](2021)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二元应对的现状分析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脑卒中在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病因中高居第一位,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基本表现为“北高南低,中部突出”的趋势,而东北地区的脑卒中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回归社会都有着重要的负面影响。配偶是脑卒中患者首要的照顾资源,且承受较大的生理、心理、经济及社会压力。二元压力指伴侣双方共同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二元应对是指伴侣双方面对二元压力事件时的共同反应与策略。因此,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夫妇的二元应对现状进行探索、确定其影响因素,并制定适合中国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干预措施,重点对伴侣之间的交流、支持、共同应对进行干预,以提升伴侣间对于配偶罹患脑卒中后尤其是发生抑郁对生活带来的压力的积极应对,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有着必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目的1.调查分析齐齐哈尔市脑卒中患者与配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的二元应对现状及影响因素。2.制定适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的二元应对干预措施并实施,验证其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的干预效果。方法1.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二元应对量表(Dyadic Coping Inventory-DCI)对就诊于齐齐哈尔市三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016对脑卒中患者与配偶进行问卷调查。2.制定二元应对干预方案,将符合干预研究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应用二元应对干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式干预。3.应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应用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对二元应对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连续测量方差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脑卒中患者二元应对量表总分(123.91±22.69)分,配偶(123.90±22.44)分,高于二元应对平均值(P<0.001)。收入、肢体功能障碍、抑郁是脑卒中患者二元应对的主要影响因素,脑卒中患者配偶二元应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配偶抑郁、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婚史和婚龄(P<0.05)。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二元应对总分为(105.62±16.71)分,配偶(106.46±16.24)分,低于二元应对平均值(P<0.001)。两者二元应对的共同影响因素是患者合并症数量、婚史。除此以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二元应对的影响因素还包括肢体功能障碍,配偶的二元应对影响因素还包括文化程度、罹患慢性病数量、婚龄(P<0.05)。2.干预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的二元应对总分在干预后和随访时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患者PHQ-9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患者与配偶干预后二元应对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和随访时(P<0.001)。对照组患者与配偶组内二元应对总分均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组及对照组患者随访时PHQ-9均显着低于干预后和干预前(P<0.001)。结论1.脑卒中患者与配偶的二元应对正常,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的二元应对量表得分低于平均值,都受到婚姻状况和身体状况的影响。2.二元应对的心理干预形式可以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和配偶的二元应对水平,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8](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提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刘枫[9](2020)在《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急性住院治疗期间至出院后6个月内不同时间点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水平,并分析其变化轨迹;探究各个阶段影响病耻感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后期实施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从2018年12月始,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湖州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急诊科符合纳排标准的16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患者急性住院治疗期间(基线)、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随访)四个时间点进行调查。出院后在患者每月的门诊复诊进行调查或采用电话随访方式。所收集的数据资料采用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对患者SSCI得分与一般资料、BI得分、SSRS得分、SDS得分进行相关的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患者各个阶段病耻感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随访调查完成情况:本研究共纳入160例研究对象,经过6个月的随访,失访9人,失访率5.63%,死亡3人,死亡率1.88%。2.不同时间点病耻感水平:(1)研究对象T1时间点病耻感平均得分为(46.31±8.90)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6.43±5.52)分,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19.89±4.00)分。(2)研究对象T2时间点病耻感平均得分为(52.05±8.19)分,处于中等水平。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7.82±4.76)分,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4.23±5.03)分。(3)研究对象T3时间点病耻感平均得分为(63.25±14.69)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36.57±9.39)分,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6.68±6.63)分。(4)研究对象T4时间点病耻感平均得分为(60.66±14.8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37.41±9.01)分,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为(23.24±7.21)分。3.病耻感变化趋势:研究对象在四个时间点的SSCI评分整体呈随时间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内在病耻感维度得分呈不断上升趋势,外在病耻感维度得分也呈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4.病耻感各时间点的影响因素分析:(1)T1时间点病耻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发病后就诊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抑郁状态。(2)T2时间点病耻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发病后就诊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和抑郁状态。(3)T3时间点病耻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发病后就诊时间、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和抑郁状态。(4)T4时间点病耻感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发病后就诊时间、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抑郁状态。研究结论:1.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出院后6个月康复期内的病耻感水平不容乐观,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2.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出院后6个月康复期内的病耻感水平整体呈随时间先上升后略微下降的趋势。3.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程度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应注重加强对家庭经济负担重、发病后就诊时间间隔长、合并有其他慢性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社会支持水平低、发生卒中后抑郁的患者的干预,从而降低其病耻感水平。4.各时间点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提示医护人员应注意甄别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及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心理支持。

张霜梅[10](2020)在《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对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脑卒中相关的睡眠失调常见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等多种形式。近年来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与卒中之间的关系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卒中后失眠作为公认的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卒中幸存者的康复治疗,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虽然现代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但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总结,体质、症候、常见中医临床症状与卒中后失眠的关系等方面尚未有系统总结。本课题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前瞻性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横断面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和卒中后失眠的中西医治疗网状Meta分析,以期完成对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初步探索并明确其与常见脑血管危险因素、中医体质症候方面的关系,系统地总结中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特色和经验,丰富对卒中后失眠研究的中医内容并以此作为中医开展相关研究开端,争取为今后中医研究卒中后并发疾病方面提供方法学经验。方法:本课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梳理国内外对卒中与各种形式睡眠障碍的研究报道完成文献综述,初步从中西医两方面整理卒中与多种睡眠障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别通过前瞻性和横断面临床研究收集不同时期卒中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或常见合并症状的总结;第四部分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中医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进行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与单纯西药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当代医家在治疗卒中后失眠时的主方中药与穴位选择,为推广使用针灸等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提供疗效依据。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睡眠障碍与卒中发病、卒中后出现睡眠障碍对于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发现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可能与卒中之间通过多种病理机制相联系,甚至可形成恶性循环而产生不利影响。2.中医经典中无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名和专门论述,但其作为理论来源指导着我国医家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目前对于卒中后合并睡眠障碍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主要以个案和临床经验总结为主,且尚未形成对卒中后多种形式睡眠障碍病因病机的系统认识。我国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进行了大量探索,尤其是多种治疗方法合用,疗效较为显着,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推广。3.通过前瞻性收集275例急性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糖化血红蛋白、年轻老年、失眠、NIHSS评分>10分、抗生素应用、颈动脉硬化、焦虑、脑卒中、抑郁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5.92、0.3、4.4、5.33、6.81、2.73、2.92、3.53、2.94。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40分、不欲饮食、善太息、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失眠多梦、血瘀质、肌肤甲错、心悸、痰湿质、湿热质、多痰、脘腹胀满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常见要素,其OR值分别为4.29、4.3、5.15、2.6、4.56、17.04、9.99、2.86、3.09、5.55、11.7、13.36、3.5、7.83。4.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恢复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病位在左侧、右侧,年龄大于75岁与卒中后失眠风痰阻络证常同时出现。血瘀质、后循环、男性不常与风痰阻络证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常与卒中后失眠的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而男性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5.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后遗症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综合两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男性、BMI>24kg/m2、脑干、心脏病史、失眠史、糖尿病、运动习惯、焦虑史皆为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胸闷、气虚质、失眠多梦、头痛、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20分、情绪低落、善太息、神疲乏力、头昏、风痰阻络、气短懒言、恶风是卒中后遗症期失眠的常见合并要素。6.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后遗症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卒中后失眠的病人中年龄小于44岁、年龄大于75岁在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的卒中后失眠中更常见,而出血性卒中少与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平和质常与阴虚风动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而出血性卒中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7.通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上,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结论:1.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血糖异常、既往有失眠史都是卒中后失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恢复期,与卒中相关的急性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NIHSS评分>10分是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2.在中医方面,通过临床研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平素有善太息、情绪低落、失眠多梦都是卒中后不寐易发的常见合并症;恢复期卒中后不寐的发生更易受体质如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的影响。3.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风痰阻络证卒中患者,年龄大于75岁都是其常见因素;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阴虚风动证卒中患者,常与阳虚质、卒中发病季节在春季都是同时出现在卒中后失眠的患者中。4.通过Meta分析显示,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有着不俗的临床疗效,结合本课题组既往的直接Meta部分,针灸可能在改善肢体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上更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但鉴于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不一以及研究间异质性的存在,鼓励未来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规模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国际推广提供试验依据。

二、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综合干预的随访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综合干预的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的构建
    一、脑卒中后疲劳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文献回顾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二、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初稿
    三、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德尔菲专家咨询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四、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临床可行性预试验
第二部分: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严重程度、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临床实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卒中后疲劳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1 Cochrane协作网的RCT偏倚风险评价工具
附件2 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附录3 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附件4
附录5 知情同意书
附录6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附件7 改良Rankin评分表
附件 8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定(GCS)
附件9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
附件10 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
附件11 ADL评定量表
附件12 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
附件13 脑卒中自我效能量表(SSEQ)
附件14 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中译本
致谢
作者简介

(2)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 研究方案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的脱落与剔除处理
    1.6 研究方法
    1.7 疗效评价
    1.8 观察周期
    1.9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数据分析
    2.2 研究结果
    2.3 疗效分析
3 讨论
    3.1 卒中后抑郁的中医研究
    3.2 卒中后抑郁的西医研究
    3.3 柴胡疏肝散的方解及现代药理研究
    3.4 心理治疗的相关机理研究
    3.5 从肝论治的理论
    3.6 创新点及优势
    3.7 不足之处及解决措施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1.附表
    2.综述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广东省护士评估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相关概念
    1.2 研究背景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样本量计算
    2.4 抽样方法
    2.5 资料收集方法及质量控制
    2.6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广东省护士评估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量性研究
    3.1 研究结果
    3.2 讨论
    3.3 量性研究-小结
第四章 广东省临床护士评估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4.1 质性研究结果
    4.2 质性研究-讨论
    4.3 质性研究-小结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5.1 本研究的局限性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卒中后抑郁特定测评量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一 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表
附录二 临床护士评估卒中后抑郁症状知信行现状问卷
附录三 护理人员访谈提纲

(4)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现状
        1.3.1 脑卒中患者及照护者负担现状
        1.3.2 脑卒中后偏瘫康复训练的发展现状
        1.3.3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样本量计算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计
        2.2.2 随机分组与盲法
        2.2.3 干预方案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方法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原则
    2.8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干预方案实施情况
    3.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3.3 研究对象的基线数据比较结果
    3.4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3.5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3.6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3.7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3.8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对照护者负担的影响
    3.9 不良事件
第4章 讨论
    4.1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4.2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4.3 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可减轻照护者负担
    4.4 不良事件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性
    5.3 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一)脑卒中防治是慢病管理系统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
        (二)临床实践凸显脑卒中照护模式变革需求
        (三)个案管理是实现脑卒中连续性照护服务的可行模式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指导照护模式
    三、研究目的
    四、方法的选择---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起源与概述
        (二)行动研究的概念与应用
        (三)行动研究的步骤
        (四)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契合性分析
        (五)行动研究场所的选择
    五、研究内容
    六、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二)资料分析方法
    七、质量控制措施
    八、人权保护措施
    九、技术路线
第三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一、诊断阶段---问题的确认
        (一)田野研究---行动地临床现状调研
        (二)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居家照护体验
        (三)医护人员的知情者访谈
        (四)讨论
        (五)小结
    二、计划阶段---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一)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构建原则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文献回顾
        (三)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构建的理论转化
        (四)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五)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三、行动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实施与修订
        (一)制定行动计划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实施与修订
    四、评价阶段---脑卒中患者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评价指标与工具
        (四)干预措施
        (五)资料收集方法
        (六)资料分析方法
        (七)质量控制措施
        (八)研究结果
        (九)讨论
        (十)小结
    五、反思阶段---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研究结果
        (六)讨论
        (七)小结
第四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
    一、计划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完善与修订
        (一)制定行动计划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讨论修订
    二、行动阶段---修订版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小结
    三、评价阶段---第二轮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质量控制措施
        (六)研究结果
        (七)讨论
        (八)小结
    四、反思阶段---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研究结果
        (六)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成果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的创新性
    四、研究的局限性
    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综述 积极老龄化视阈下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卒中后疲劳护理干预现状及非药物护理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护士对卒中后疲劳认知与临床干预行为的质性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资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资料收集方法
        2.2.3 资料分析方法
        2.2.4 质量控制
    2.3 结果
        2.3.1 受访者信息
        2.3.2 析出主题
    2.4 讨论
        2.4.1 护士在临床中关注到的疲劳现象及其危害
        2.4.2 医、护、患三方普遍缺乏PSF相关知识
        2.4.3 医、护、技在有限认知范围内对疲劳进行干预
        2.4.4 完善PSF相关制度建设,积极发挥护士角色和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患者和照顾者对卒中后疲劳认知与应对行为的质性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资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资料收集方法
        3.2.3 资料分析方法
        3.2.4 质量控制方法
    3.3 结果
        3.3.1 受访者信息
        3.3.2 析出主题
    3.4 讨论
        3.4.1 患者与照顾者深受疲劳困扰,需要心理疏导和支持
        3.4.2 患者与照顾者未获得有效医疗帮助,以自我应对为主
        3.4.3 患者与照顾者在疲劳宣教和心理支持上希望获得更多的帮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卒中患者疲劳护理现状及管理需求调查
    4.1 研究目的
    4.2 资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调查工具
        4.2.3 样本量
        4.2.4 质量控制
        4.2.5 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
        4.3.1 一般资料
        4.3.2 临床卒中后疲劳发生情况
        4.3.3 调查人群所在科室卒中后疲劳护理干预现状
        4.3.4 调查人群对卒中后疲劳护理干预措施的必要性评价
        4.3.5 科室卒中后疲劳护理干预情况与护士对措施必要性评价的分析
        4.3.6 个人因素对护士卒中后疲劳干预措施必要性评价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卒中后疲劳发生普遍且贯穿卒中后的全过程
        4.4.2 护士缺乏知识,干预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
        4.4.3 科室对疲劳相关制度的建设落后于护士需求,亟需完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卒中后疲劳非药物护理干预措施的证据总结
    5.1 研究目的
    5.2 资料与方法
        5.2.1 文献检索
        5.2.2 文献筛选策略
        5.2.3 文献质量评价方法
        5.2.4 内容分析法
    5.3 结果
        5.3.1 检索结果及筛选过程
        5.3.2 质量评价结果
        5.3.3 内容分析结果
        5.3.4 证据总结
    5.4 讨论
        5.4.1 纳入指南和文献的特征
        5.4.2 疲劳相关指南和文献的措施缺乏细节性,有待完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卒中后疲劳非药物护理干预方案的形成
    6.1 研究目的
    6.2 资料与方法
        6.2.1 初步方案的形成
        6.2.2 组建专家小组
        6.2.3 组织召开专家会议
        6.2.4 最终方案的形成
    6.3 结果
        6.3.1 分类归纳结果
        6.3.2 形成的初步方案
        6.3.3 专家会议结果与修改意见
        6.3.4 卒中后疲劳非药物护理干预方案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性
    7.3 局限性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护士质性访谈同意书
附录2 -患者和照顾者质性访谈同意书
附录3 -卒中患者疲劳护理现状及管理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4 -卒中后疲劳非药物护理干预方案专家评分表
附录5 -卒中后疲劳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二元应对的现状分析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相关概念
    3 理论框架
    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横断面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创新之处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二元应对的国内外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吸烟
        1.1.1 吸烟现状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1.2 饮酒
        1.2.1 饮酒流行情况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3 不健康膳食
        1.3.1 膳食现状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1.3.2.2 高盐(钠)摄入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1.4 身体活动不足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1.5 超重、肥胖
        1.5.1 超重、肥胖现况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1.5.2.1 高血压
        1.5.2.2 冠心病
        1.5.2.3 脑卒中
        1.5.2.4 其他疾病
    1.6 社会心理因素
        1.6.1 抑郁、焦虑现况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1.6.2.1 应激
        1.6.2.2 抑郁
        1.6.2.3 焦虑
        1.6.2.4 A型行为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1.7 血脂异常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1.7.2 血脂异常现况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1.8 糖尿病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1.8.2 糖尿病现况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1.9 高血压
        1.9.1 高血压现况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2.1.1 血压
        2.1.2 静息心率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2.2.1 病史信息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3.2 临床合并症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3 危险因素干预
    3.1 行为干预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3.1.4.1 阶段目标
        3.1.4.2 优先原则
        3.1.5 随访管理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3.2 吸烟干预
        3.2.1 戒烟的益处
        3.2.2 戒烟的原则
        3.2.3 戒烟流程
        3.2.4 戒烟的措施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3.2.4.2 医学咨询
        3.2.4.3 5A技能
        3.2.4.4 5R干预技术
        3.2.4.5 戒烟药物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3.3 饮酒干预
        3.3.1 戒酒的益处
        3.3.2 戒酒的原则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3.3.4.2 干预内容
        3.3.5 持续监测
    3.4 膳食干预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3.4.4.1 膳食评估
        3.4.4.2 干预方案
        (1)一般人群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3.4.5随访管理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3.6 体重管理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3.6.4.1 咨询沟通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3.7.4.1 评估
        3.7.4.2 筛查
        3.7.4.3 干预
    3.8 血脂控制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3.9 糖尿病管理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3.9.4.1 筛查对象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9.4.3 降糖目标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3.9.4.5 降压治疗
        3.9.4.6 调脂治疗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3.9.4.8 体重管理
        3.9.4.9 血糖管理
    3.10 高血压管理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3.10.4.1 治疗目标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3.10.4.3 风险评估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3.10.4.5 药物治疗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3.10.5.2 老年高血压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10.5.8 代谢综合征
4 疾病干预
    4.1 冠心病
        4.1.1 概述
        4.1.2 诊断与分类
        4.1.2.1 诊断
        4.1.2.2 分类
        4.1.3 治疗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4.1.3.2 CCS的治疗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4.1.3.2.2 药物治疗
        4.1.3.2.3 血运重建
        4.1.3.3 共病的治疗
        4.1.3.3.1 心源性疾病
        4.1.3.3.2 心外疾病
        4.1.4 心脏康复
        4.1.4.1 药物处方
        4.1.4.2 患者教育
        4.1.5 随访管理
        4.1.6 预防
    4.2 脑卒中
        4.2.1 概述
        4.2.2 诊断与分类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4.2.2.2 诊断
        4.2.2.3 分类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4.2.4.1 高血压
        4.2.4.2 糖尿病
        4.2.4.3 血脂异常
        4.2.4.4 房颤
        4.2.4.5 心脏疾病
        4.2.5 预防
    4.3 慢性心衰
        4.3.1 概述
        4.3.2 诊断与分类
        4.3.2.1 筛查与识别
        4.3.2.2 诊断
        4.3.2.3 分类
        4.3.3 治疗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4.3.3.4 转诊治疗
        4.3.4 随访管理
        4.3.5 预防
    4.4 房颤
        4.4.1 概述
        4.4.2 诊断与分类
        4.4.2.1 诊断
        4.4.2.2 分类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4.4.3.1 节律控制
        4.4.3.2 心室率控制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4.5 外周动脉疾病
        4.5.1概述
        4.5.2 诊断与分类
        4.5.2.1 危险因素
        4.5.2.2 病因
        4.5.2.3 筛查对象
        4.5.2.4 诊断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4.5.3 治疗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4.5.5 预防
    4.6 动脉粥样硬化
        4.6.1 概述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4.6.2.1 危险因素
        4.6.2.2 临床表现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4.6.3 治疗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7.1 概述
        4.7.2 诊断与分类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4.7.2.2 危险因素
        4.7.2.3 病史
        4.7.2.4嗜睡程度评估
        4.7.2.5 辅助检查
        4.7.2.6 简易诊断
        4.7.2.7 分类、分度
        4.7.3 治疗
        4.7.3.1 治疗目标
        4.7.3.2 治疗方案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4.7.4 预防
        4.7.4.1 一级预防
        4.7.4.2 二级预防
        4.7.4.3 三级预防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5 其他关注问题
    5.1 抗栓治疗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5.1.2.1 STEMI
        5.1.2.2 NSTE-ACS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5.1.4.2 出血处理
    5.2 抗血小板治疗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5.3 治疗依从性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5.4 远程管理指导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6 投入产出分析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9)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
        1.1.2 病耻感的内涵与相关理论
        1.1.3 病耻感研究现状
        1.1.4 病耻感的测量工具
        1.1.5 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1.1.6 脑卒中与病耻感
    1.2 提出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2.1 对象来源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剔除标准
        2.2.5 样本量计算
    2.3 资料收集
        2.3.1 基线资料调查收集
        2.3.2 随访资料调查收集
    2.4 研究工具
        2.4.1 一般资料调查表
        2.4.2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
        2.4.3 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tigma Scale for Chronic Illness,SSCI)
        2.4.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2.4.5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2.5 质量控制
        2.5.1 研究设计阶段
        2.5.2 研究实施阶段
        2.5.3 数据处理阶段
    2.6 伦理原则
        2.6.1 自愿参与原则
        2.6.2 保密原则
    2.7 数据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随访完成情况
    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情况
    3.3 研究对象急性住院治疗期(T_1)基线资料分析
        3.3.1 研究对象T_1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3.3.2 研究对象T_1时间点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水平
        3.3.3 T_1时间点不同特征患者SSCI得分比较
        3.3.4 T_1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态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3.3.5 研究对象T_1时间点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3.4 研究对象出院后1个月(T_2)随访资料分析
        3.4.1 研究对象T_2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3.4.2 研究对象T_2时间点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水平
        3.4.3 T_2时间点不同特征患者SSCI得分比较
        3.4.4 T_2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态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3.4.5 研究对象T_2时间点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3.5 研究对象出院后3个月(T_3)随访资料分析
        3.5.1 研究对象T_3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3.5.2 研究对象T_3时间点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水平
        3.5.3 T_3时间点不同特征患者SSCI得分比较
        3.5.4 T_3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态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3.5.5 研究对象T_3时间点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3.6 研究对象出院后6个月(T_4)随访资料分析
        3.6.1 研究对象T_4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3.6.2 研究对象T_4时间点病耻感各影响因素的水平
        3.6.3 T_4时间点不同特征患者SSCI得分比较
        3.6.4 T_4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态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3.6.5 研究对象T_4时间点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3.7 研究对象T_1、T_2、T_3、T_4四个时间点的病耻感水平及相关因素的纵向变化趋势分析
        3.7.1 研究对象四个时间点病耻感的趋势分析
        3.7.2 研究对象四个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及抑郁状况的趋势分析
4 讨论
    4.1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四个时间点病耻感水平
    4.2 四个时间点病耻感的变化趋势
    4.3 各阶段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4.4 减轻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的措施
5 小结
    5.1 结论
    5.2 研究创新性
    5.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卒中与睡眠的中西医认识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得卧的认识
        二、西医对卒中与睡眠的认识
    第二节 不同睡眠障碍类型与中风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寐的研究概况
        二、西医对中风与失眠的研究概况
        三、中风与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四、西医对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五、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
        六、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西医研究概况
        七、其他形式睡眠障碍与卒中的西医研究进展
        八、小结
第二章 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第一节 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恢复期卒中后失眠前瞻性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二、脑卒中3月时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卒中后3个月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第三章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观察研究
    第一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研究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二、后遗症期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
    一、Meta分析研究设计
    二、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三、网状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
    四、网状Meta证据图
    五、网状Meta结果图
    六、网状Meta分析森林图
    七、网状Meta分析贡献图
    八、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检验及SUCRA排序
    九、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
    十、纳入研究中穴位及中药使用小结
第五章 讨论
    第一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危险因素探讨
        一、脑卒中急性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情况
        二、常见因素对卒中后失眠的影响
    第二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症候、体质探讨
        一、体质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二、常见症状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Meta分析结果探讨
        一、普通Meta分析结果探讨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探讨
        三、局限性
        四、现代医家常用针灸穴位、中药总结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详细摘要

四、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综合干预的随访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及临床实证研究[D]. 王小丽.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柴胡疏肝散联合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研究[D]. 郭建赟.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广东省护士评估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廖莉莉. 汕头大学, 2021(02)
  • [4]照护者辅助康复训练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D]. 刘锦澍. 吉林大学, 2021(01)
  • [5]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D]. 朱晓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
  • [6]卒中后疲劳护理干预现状及非药物护理方案构建[D]. 杨子晴. 广东药科大学, 2021
  • [7]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配偶二元应对的现状分析及干预研究[D]. 杨雪雯.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8]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9]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D]. 刘枫.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10]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D]. 张霜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综合干预的随访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