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一、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丁玉贤,张垚,周洪富[1](2021)在《城市综合承载力时空演进动态研究——以呼包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呼包鄂城市圈高质量与协同发展需求,运用灰色联熵法和综合指数法对2008~2017年城市综合承载力时空演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呼包鄂3市综合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经济驱动是主要动能;(2)包头、鄂尔多斯综合承载提升短板分别为基础公共服务能力和资源环境;(3)空间维度承载优势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包头—鄂尔多斯—呼市,三者协同发展较差.

张慧兰[2](2021)在《农田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源定量识别与污染修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包头市九原区100个农田土壤样品中10种重金属(As、Cd、Co、Cr、Cu、Mn、Ni、Pb、V和Zn)总量为研究对象,通过污染因子(CF)和污染负荷指数(PLI)对污染水平进行分析,以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为基础,结合综合生态风险指数(NIRI)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HHRA)定量识别(PMF-based NIRI,PMF-based HHRA)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源;其次,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总量污染较为严重的27个采样点中10种重金属的形态进行测定,利用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潜在风险;通过筛选蔬菜和肥料进行了生物炭修复和间作修复的探索,并利用积累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10种重金属的平均浓度或中值均高于背景值,其中As和Cd超过GB 15618-2018的风险筛选值,污染最为严重,CF和PLI显示农田土壤处于严重污染水平,Cd和As分别为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采用CA和PMF源解析识别的四个污染源排序为污水灌溉>化肥农药的使用>自然来源>工业和交通排放,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源是人为源,占78.91%,其中污水灌溉是最大的输入途径,但是据此得出的最大污染源不是造成当地农田生态环境和人体暴露的最大风险源。而本文采用的PMF-based NIRI 和 PMF-based HHRA 的研究结果表明,四个污染源对生态和人体健康风险的贡献趋势一致,均为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水灌溉>工业和交通排放>自然来源。化肥和农药是最大的优先风险源,对生态风险的贡献率为38.10%,对非致癌和致癌风险的贡献率分别为34.61%和32.82%。另外,发现儿童的非致癌风险高于成人,致癌风险则相反,而化肥农药输入的As引起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都不容忽视。Cd、Mn、Pb和Zn以有效态为主,它们具有较高的迁移性和毒性,更容易在农作物中积累,通过食物链产生更大的健康风险,而As、Cr、Cu和Ni以残渣态为主。RSP结果表明,Zn为中度污染,Cd为轻度污染。RAC结果显示Cd、Cu、Mn和Zn四种重金属表现为中等风险水平。由蔬菜筛选实验可知,小白菜、空心菜和雪里红为本实验所选10种蔬菜中的优势品种,肥料筛选的研究表明,农家肥和有机肥的效果优于无机肥和专用肥,且相比有机肥,农家肥条件下,以上3种蔬菜对有毒重金属As、Cd和Pb的富集能力降低。生物炭修复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和农家肥联合修复可以降低小白菜对Cd、Pb和Zn的转移和富集能力,与小白菜相反,生物炭和有机肥联合修复可以显着降低雪里红对As、Cd和Zn的转移和富集能力。间作盆栽实验发现,间作可以降低小白菜可食部位Pb和Zn的含量,且小白菜间作遏蓝菜的修复效果优于小白菜间作芥菜,这种间作形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小白菜对Cd富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白菜对营养元素Cu的吸收。本研究采用的综合方法的最大优势是可以获得最大风险源的贡献率,能为源头控污、降低风险以及保护人体健康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风险预测和有效的政策建议,而且在生物有效性基础上进行修复方式的选择,可以为研究区蔬菜的安全消费以及污染修复的田间试验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郝建秀[3](2021)在《黄河上游底泥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与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黄河的水质直接关联着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但随着黄河两岸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加剧了对黄河水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重金属具有毒性大、难降解,且能沿食物链不断累积等特征,一直是水体环境备受关注的污染物。底泥是水体重金属污染物的源与汇,是水体环境的指示剂。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黄河上游底泥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插值、多元统计、污染和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了底泥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污染与潜在风险程度及其影响因子与来源,研究结果对黄河上游流域的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以及重金属影响模型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黄河上游底泥中,除Zn外,Fe、Mn、Cu、Ni、Cr、Pb和Cd平均值均超过其对应岸上的土壤含量,尤其是Cr和Cd达到土壤含量的2.62和1.03倍,且均高于背景值(世界页岩含量),表明人类活动对底泥中重金属均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Cr和Cd的影响较大。底泥中Fe、Mn、Cu、Zn和Pb分布较集中,Ni、Cr和Cd分布较为分散。空间上大多重金属均在青海省尖扎县出现较高值;而Fe、Mn、Cu、Ni和Cd在甘肃省玛曲县呈现低值区。Fe、Mn、Cr和Pb的含量沿河分布相对平稳,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整体上沿着河流呈下降的趋势。Cu、Ni和Zn沿河分布比较随机,没有规律可循。Cd沿河分布的差异性最大,青海段分布较为平稳,之后稍有增加,且振荡明显。黄河上游段底泥重金属富集程度整体不高,也未达到污染水平,但重金属间存在差异。Fe、Mn、Cu和Pb的EF<1,Igeo<0,ERI<40,均属于无富集、无污染和低风险的水平。Zn、Cr和Cd的平均EF分别为1.36、1.56和1.25,均为微富集水平;Zn、Cr和Cd分别有22.95%、14.75%和6.56%样点的Igeo位于0~1之间,达到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方面,Zn和Cr为低风险,但Cd有27.05%样点的ERI位于40~80之间,达到了中等风险,因此Cr和Cd是主要的污染因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黄河上游底泥重金属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底泥中所有重金属的含量在工业区和农田区均较大,为微富集水平,达到轻度污染和低到中等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域区,6个重金属含量均最小,为无富集、无污染和低风险水平。6个重金属中,Cd受土地利用类型影响最大,富集系数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的变化顺序为工业(1.93)>林地(1.92)>农田(1.65)>城市(1.04)>水域(0.27),表明除水域区外都为微富集水平。在林地区、农田区和工业区Cd的Igeo分别为0.32、1.07和1.07,表明Cd在林地区达到轻度污染,在工业区和农业区达到了偏中污染水平。Cd在农田、林地、城市、工业和水域的ERI分别为64.50、58.00、20.00、71.00和4.50,表明在农田区、林地区和工业区达到中等风险等级,在城市和水域均为低风险等级。底泥各重金属空间分异性均受到所选因子的影响,其中受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均很小,但关键的影响因子因环境不同而有差异。在宁夏段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异性关键影响因子为路网密度(QD,H=0.78)和人均收入(QD,H=0.68),植被盖度的影响很小(QD,H=0.08);而内蒙古段关键影响因子为植被盖度(QD,H=0.76)和DEM(QD,H=0.74),路网密度对其影响很小(平均QD,H=0.17)。基于多元统计学分析得出黄河上游段底泥中Fe、Mn、Zn和Cr主要源于自然源,Ni和Pb源于不同的人为源,Cu和Cd源于自然和人为源。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得出:宁夏段Fe、Mn、Cu和Pb主要源于自然,Cd源于人为源,Ni、Zn与Cr源于自然和人为源;内蒙古段底泥中Fe、Mn、Zn和Cr主要源于自然,Cu与Pb源于人为源,Ni和Cd源于自然和人为源。底泥重金属均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各重金属具体人为源的类型分别为:在宁夏段Cu和Pb元素主要源于交通运输、人类的经济活动以及底泥迁移;Ni和Zn主要源于大气沉降和人类非法排入;Cr源于工业排放;Cd源于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在内蒙古段底泥中Cu源于农业生产;Ni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少量来源于工业生产;Zn和Cr主要源于工业排放和底泥迁移;Pb和Cd主要源于大气沉降和工业排放。

左文韬[4](2020)在《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项目及其用地的选定,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局部上都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形态,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型项目或项目集中的产业园区而言更是如此。包头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从建国初期以商业为主工业发展滞缓到“一五”时期在国家援建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为一座重工业城市,经过30余年发展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建设,再到工业3.0时代为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而重新选择发展路径进而实现转型发展。包头市工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地方传统工业—重工业—轻、重工业并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与此同时包头市的城市形态也经历了从点状发展到以昆青、东河区、建设路形成的两点一线式发展,再到外部延伸内部填充的发展,最后到多中心横向发展的过程。包头市的工业发展历程与城市形态的变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以包头市为研究对象,对19532016年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究。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等重大变革,划分三个时期:建国初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二十年(19782000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至今(20002016)。梳理每个时期工业发展及其在空间上的布局,研究工业发展进程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并进行横向比较。最后,对工业及城市形态发展进行总结,揭示其特征和发展规律,并提出工业发展对策和城市空间优化策略,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益启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阐述本研究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构建城市产业空间格局和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框架。第二部分,按照上述划分的历史时期,分别对工业发展进程及城市形态演变进行阐述。就工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工业结构、工厂数量、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梳理,得出工业发展的动态曲线及城市形态演进轨迹,并对每个时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概况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出19532016年间包头市工业发展及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三部分,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在产城融合背景下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探讨新时期新背景下城市工业发展对策,提出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对策,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工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城市规划工作提出有益建议。

张颖[5](2019)在《包头市主要城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既关乎民生,也事关社会进步。其中,基础教育在公共服务体系中应立足于首要地位,在培养人才与提升国民素质领域有着十分关键的基础性功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到,我国要将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放在教育的优先发展位置。当前距离2020年收官之年近在咫尺,为了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资源,对如何减少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在区域中的差别并达成均等化的教育服务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重点研究包头市主要城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旨在进一步探索实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措施,同时为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城市之一,其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在全自治区名列前茅。极具代表包头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主要城区也是名校林立,主城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是衡量整个包头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由于受到城市发展、经济发展、财力投入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包头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现任存在阶段性的问题,如:基础教育标准化建设不到位,办学条件不均等,教师的整体状况参差不齐等遗留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制约着包头市整体的均等化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以及相关制度不健全阻碍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本文对比国内外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借鉴了美国的基础教育财政体系、日本的标准化管理以及新加坡合理资源的标准化管理。同时,借鉴了深圳增加基础教育学位,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借鉴上海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师资源流动机制。通过借鉴优秀的经验对包头市推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科学统筹基础教育扩优工程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名优校长教师培养计划四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总之,要强化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就必须充分发动社会、政府、学校、家庭的多方力量,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建设优质校园,各负其责,切实提高包头市教育公共服务质量。

苗伟[6](2019)在《包头市草场生态恢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草场,同时它与耕地、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共属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草场有地球“皮肤”之称,其在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止风沙固定沙丘及保护生物平衡等方面,具有绝对主导作用。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南濒黄河,其草场资源丰富,全市草场面积为3019万亩,为其草场生态环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受自然灾害、企业生产活动等因素影响,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改善草场生态环境、建设草场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包头市的自然地理资源、社会经济概况,分析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研究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的障碍因素,并为该地区草场生态环境发展总结出有效对策,对我国草场生态发展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出发,通过对比国内外草场生态环境发展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其次,本文从实质、内容上定义草场与草场保护,并分析生态环境的概念,阐述了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及外部性理论等,为本文指明了理论方向。再次,在研究了包头市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气候、水文、矿产、生物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包头市草场情况及包头市的社会经济状况,总结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四是对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揭示出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存在草场载畜能力较低、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生物内部结构失衡和土地荒漠化严重等问题,其主要受草场归属因素、自然灾害因素、企业因素及农民自身因素的障碍。五是主要介绍国内外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示,主要内容包括:加大草原保护的法制建设、转变草场畜牧业发展方式和加大草场建设的经济投入。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对经济快速发展、形成生态文明、社会稳定有序及发展民计民生皆有着现实意义。因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性建议,一是提升草场载畜能力;二是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三是科学规划草场,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四是大力推进草场荒漠化治理进程。

刘建华[7](2019)在《基于层级分析的包头生态网络结构及格局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在西北半干旱区,伴随着人口增长,自然景观被人工景观代替,生境破碎,景观连通性变差,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构建多层级的空间生态网络是维持西部半干旱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低层级生态源地稳定依靠高层级生态源地,高层级生态源地对于维持层级生态网络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层级生态源地遭到破坏易影响周围低层级生态源地,以至于影响低层级生态网络稳定,引发层级网络的级联失效,导致整个网络崩溃。故本文以西北典型半干旱城市包头为研究区,在GIS空间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复杂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取了包头市的层级生态网络,对网络空间结构结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在2006-2016年十年间市域景观特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生态景观破碎。在2010-2016十年间景观变化在包头市呈现点状分布,主要分布在耕地密布草地破碎的农业耕作区和不同景观交替的边缘。包头市尚未形成优势景观,景观破碎度加剧。在类型尺度上,2006-1016年草地景观的散步与并列指数、分离度指数、分别减少了 15.98和1.12。建设用地的形状指数增长了 55.3,凝聚指数降低了 4.59。耕地的形状指数和分离度指数分别增加了 79.5和447.74。(2)草地景观是包头市生态景观的主体,在景观尺度上,包头市全域内景观相似临近百分比指数与散布与并列指数较高,景观分割指数较低。在类型尺度上,1-7级所占比例较高,斑块密度较低,聚集指数较高。8-12级所占比例较低,景观分割指数高,景观破碎,连通性差。根据所提取的草地景观网络,利用度及度分布评价节点度、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分析生态网络的特点。发现该草地景观网络的度为6的草地斑块节点数量有5个。度最大值为8的节点有2个,平均路径长度为1.6061,该草地景观网络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3)在市域尺度上构成了分层的点-线-面相互交织的潜在生态网络。第一层由8个潜在生态源地,8条潜在生态廊道和7个节点构成。第二层由31个潜在生态源地,35条潜在生态廊道和28个生态节点组成。第三层由123个潜在生态源地,151条潜在生态廊道和47个生态节点组成。通过计算α,β、Y指数对层级生态网络结构进行评价,随着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数量增加,网络中可供物质流动的回路越多,生态源地的平均连通度变好。第二层和第三层网络中连通性高的源地比例较少。基于复杂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分析指标,对所提取的第1、2、3层生态网络的拓扑性质进行分析。(4)生态网络格局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精确模拟其景观生态网络空间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NN模型提取了元胞自动机的邻域规则,同时利用MCR模型构建累积耗费阻力面,基于MCR-ANN-CA模型对包头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演化情况进行模拟,结果精度较高。将MCR-ANN-CA模型模拟结果与CA-Markov模型进行对比,2种模型模拟结果的KIA指数分别为0.89和0.87,相对误差分别为3.10%和5.31%,MCR-ANN-CA模型对包头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的演化过程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

同丽嘎,李雪铭,张靖[8](2019)在《包头市细颗粒物遥感监测混合线性模型》文中提出以PM2.5为主的颗粒物污染是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因素之一。针对城市尺度,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气溶胶产品空间分辨率不足,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与PM2.5回归精度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而精度不足的问题,以Landsat-8OLI为数据源,选取季节因子为影响AOD变化的随机效应,以风速、地表温度、AOD等为固定效应,提出AOD与实测PM2.5关系的混合线性模型。结果表明,与线性模型相比,该模型有较好的回归精度;包头市PM2.5浓度时空差别明显,PM2.5浓度冬季浓度水平最高,春季最低;从空间分布来看昆都仑区污染较高,青山区北部次之,东河区和九原区最低。

孟洋洋[9](2018)在《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农牧交错地带,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碰撞和交融的前沿地带。此区域地缘政治格局复杂、战略地位重要。各政权在此争夺激烈,军事活动频繁。特别是农耕民族进入此区域后,纷纷依托自然地理形势构建军事驻防体系。诸如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创置地方军事机构、在军事价值较高之地建筑军事驻防城、进行区域交通道路建设等。各政权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军事活动不但关系着各自兴衰,更是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发生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七场重大战争的军事地理考察,对重要地理节点有了明确判断。诸如,原阳骑邑,即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二十家村古城;赵国榆中,即今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阳山,即今狼山;卫青所循榆溪旧塞,在今乌拉山西段以南、黄河以北区域;梓岭,即今狼山东段摩楞河口以东的分水岭;牧师城,为西汉增山县故城,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城梁村古城;大城塞,即今杭锦旗敖楞布拉格古城;满夷谷,实际是秦汉高阙的别称,即今狼山两狼山谷;定襄郡桐过县黄河津渡,北魏称作“君子津”,即今准格尔旗牛龙湾西侧黄河渡口;西河属国故城,即今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城圪梁古城;虎泽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的阿日善音淖尔;南匈奴句龙部叛乱始发地在雁门郡;谷城,为西汉谷罗县故城,即今伊金霍洛旗莫日古庆古城;天山,亦称祁连山,即今山西管涔山东北部支脉;桥门,即今安塞县鸦行山的垭口;走马水,即今大理河;奢延泽,即今靖边县海则滩乡北部洼地;落川,即今宁夏苦水河;令鲜水,当今宁夏红柳沟;灵武谷,非唐以降贺兰山灵武谷,在今同心县预旺镇山间谷地。军事驻防城是历史军事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战国秦汉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有众多驻防城。其中,战国时期有云中城、九原城、肤施城、阳周城等;秦代在沿用战国时期驻防城基础上,又沿黄河设置富平、渠搜、河阴等驻防城;西汉在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驻防城可分为三类,即边郡部都尉府治城、属国都尉府治城和其它都尉府治城;东汉则有使匈奴中郎将府、度辽将军府和右校尉府治城等驻防城。这些驻防城位于战略要地,扼守交通要冲,发挥着重要军事作用。构筑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是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活动。赵国阴山南麓长城是集墙体、障城、烽燧、塞墙、塞壕为一体,又有云中城、九原城等城镇作为后方基地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战国秦长城鄂尔多斯高原段分为两支:一支构筑于秦惠文王时期,由靖边县南部循白于山向东延伸至绥德县黄河附近终止,并未循无定河延伸至肤施县城附近。另一支构筑于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及其后数年,由靖边县南循分水岭、河川台地向东北延伸至达拉特旗敖包梁终止,并未抵达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黄河附近。由敖包梁循东胜梁分为东西两支的长城遗迹应是赵国构筑。秦朝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修缮战国北长城、“城河上为塞”、构筑桌子山和阴山长城。“城河上为塞”即在榆中至北河的黄河东岸建筑县城,利用黄河天险进行防御。桌子山长城也是“河上塞”组成部分。秦朝在狼山、查石太山和大青山新筑长城作为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至汉代也被利用。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障城及其南侧的众多郡县城镇是该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支撑点。交通路线对于军事行动和驻防体系具有支撑作用。鄂尔多斯高原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区域的交通路线初步形成,而西部和中部偏西区域却未形成明显大道。秦朝开凿直道等,大力开发鄂尔多斯高原交通,奠定了此区域交通网络基本格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道路更加密集,形成四条东西向、三条南北向交通大道的交通网络骨架。在此骨架内,又有诸多以郡城或重要军政据点为节点、通向各方的道路。此区域交通网络的形成与演变,受各政权军事活动、自然地理环境、政区地理分布、民族地理分布和军事地理格局等因素综合影响。战国秦汉时期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既是一个因应军事对抗、政治形势、民族关系诸多因素而构建的中长时段动态过程,也是一个依托自然地理环境和军事地形不断变化的空间进程。赵国攻取“榆中”占据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进取“阴山”,并在其南麓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国亦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朝击退匈奴后,凭借黄河天险“城河上为塞”,依托阴山山脉筑长城,形成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又开凿直道,将沿途郡县、战国秦长城防线紧密衔接,形成具有层次和战略纵深的军事驻防体系。汉初,利用赵国北长城和战国秦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并在战略高地和河川谷道置城屯戍,控扼交通,形成以防御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汉武帝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外围有诸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屏障,内地有边郡部都尉府和属国都尉府驻于军事要地协助,攻守兼顾、以攻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实现此区域战略地位的转变。其后,除汉宣帝罢塞外列城外,该军事驻防体系并无太大变化。至新莽时期,该军事驻防体系受匈奴冲击和新室放弃双重影响而逐渐消亡。东汉时期,经光武重构、明帝完善,至和帝永元年间,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以使匈奴中郎将府和度辽将军府为领导核心,以右校尉府、上郡属国都尉府和西河郡属国都尉府为辅助,以南匈奴为“扞戍”的军事驻防体系。至东汉后期在诸多民族武力冲击下走向解体。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城、长城防御工程体系、交通网络和重大战争诸军事地理要素的微观剖析,对该时段此区域军事驻防体系建构与演变的宏观研究,可见战国秦汉时期此区域的军事活动规模具有由小趋大的阶段性,军事驻防体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演变性。此区域的军事活动深受自然地理环境、地缘政治、军事形势和民族地理分布等因素综合影响。

王靖[10](2018)在《包头周边小城镇风貌更新策略研究 ——以麻池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小城镇风貌是展示城镇形象,凸显城镇特色的标志,是城镇过去、现在、将来的综合反映。2016年为增强小城镇发展能力、加快小城镇进程、改善城镇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决定在全国开展特色小镇工作,由此兴起了城镇更新热潮,尤其表现在小城镇风貌建设上。我国早期小城镇发展轨迹显示,小城镇的建设程度基本停留在未能够挖掘自己独特优势和自然价值的阶段。尤其随着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的影响和带动,使得小城镇的发展朝着城市化的方向进行,城镇风貌更新成为解决城镇面貌问题的直接途径,城镇风貌如何更新成为城镇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如此环境背景下,具有特色的小城镇风貌更新研究势在必行。文章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周边城镇,分析城镇发展现状,对其城镇风貌更新进行研究。包头市作为中国较早的重工业城市,早期的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围绕城市工业体系、周边城镇建设围绕农业进行。随着包头城市逐渐开放,产业格局已经不局限于重工业,城市建设在不断的转型,带动着城市周边小城镇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镇风貌建设受到多元产业的影响。但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风貌特征体系与规划方法。本文通过对小城镇风貌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查阅,以包头为中心,对周边小城镇风貌现状进行抽样调研,同时借鉴国内优秀城镇风貌更新案例,对比风貌更新中存在的不足,最终以麻池镇为具体更新对象,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技术策略研究。1)城镇整体方面:城镇特色、城镇天际线、门户空间、公共空间、标识系统、重点项目建设等,从城镇整体层面进行风貌更新论述;2)建筑细部方面:建筑形态、建筑风格、建筑立面、建筑色彩、建筑高度等,从城镇建筑细部层面进行风貌更新详细技术论述。通过上述对麻池镇风貌的具体研究,得出符合现阶段且具有可操作性发展的麻池镇风貌更新策略。但同时也得出包头市周边小城镇在城镇风貌建设上缺乏整体、全面且专业的规划指导,城镇建设中需注重对于小城镇的风貌规划策略,制定相应的规划文件进行指导;包头市周边城镇缺少具体的规划,城镇建设中需进行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具体的特色定位、天际线、公共空间、标识、建筑风格、立面、色彩、高度等相关内容,并将其进行推广应用,呼吁城镇居民和政府对于城镇风貌的建设意识,并对未来包头周边其他城镇风貌发展提出建设意见。

二、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综合承载力时空演进动态研究——以呼包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1.3 指标数据的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1.4 灰色联熵法确定指标权重
    1.5 综合承载力的确定
2 呼包鄂城市综合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2.1 呼包鄂城市综合承载时间维度计算及分析
    2.2 呼包鄂承载力空间演进变化分析
        2.2.1 空间承载评价值计算分析
        2.2.2 呼包鄂城市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比较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2)农田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源定量识别与污染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重金属源解析研究现状
        1.2.2 重金属定量风险研究现状
        1.2.3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现状
        1.2.4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现状
        1.2.5 包头土壤重金属研究现状
    1.3 现存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品分析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预处理
    2.3 实验方法
        2.3.1 重金属总量测定
        2.3.2 重金属形态测定
    2.4 修复实验设计
        2.4.1 筛选实验
        2.4.2 生物炭修复
        2.4.3 间作修复
    2.5 数据分析
        2.5.1 重金属污染水平
        2.5.2 风险源定量识别
        2.5.3 生物有效性评价
        2.5.4 修复效果评价
    2.6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7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包头农田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源定量识别
    3.1 重金属总量污染特征与空间分布
    3.2 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3.2.1 相关性分析
        3.2.2 正定矩阵分析模型
        3.2.3 PMF的不确定分析
    3.3 定量综合生态风险评价
    3.4 定量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3.4.1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3.4.2 HHRA的不确定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包头农田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与污染修复
    4.1 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4.2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
    4.3 重金属污染修复
        4.3.1 蔬菜筛选
        4.3.2 肥料筛选
        4.3.3 生物炭修复
        4.3.4 间作修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存在的不足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3)黄河上游底泥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与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1.2.1 国外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研究
        1.2.2 国内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研究
        1.2.3 黄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研究
    1.3 影响底泥重金属分布的因子研究
    1.4 底泥重金属来源解析方法研究
    1.5 本论文立论依据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6 研究目标和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思路
        1.7.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1 采样点布设
        2.2.2 样品采集
        2.2.3 样品处理
    2.3 样品测定
    2.4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2.4.1 底泥质量基准
        2.4.2 富集系数法
        2.4.3 地累积指数法
        2.4.4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2.5 多元统计法
    2.6 地理探测器
        2.6.1 因子探测器
        2.6.2 风险探测器
        2.6.3 交互作用探测器
    2.7 相关数据获取
    2.8 数据处理方法
3 黄河上游底泥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特征
    3.1 黄河上游底泥重金属的含量特征
    3.2 黄河上游底泥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3.2.1 频数分布特征
        3.2.2 空间分布特征
        3.2.3 沿河分布特征
4 黄河上游底泥重金属的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
    4.1 富集系数
    4.2 地累积指数
    4.3 底泥质量基准评价
    4.4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黄河上游底泥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
    5.1 土地利用类型的设置与样点的选取
    5.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黄河上游底泥重金属的含量特征
    5.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底泥重金属的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
        5.3.1 富集系数评价
        5.3.2 地累积指数评价
        5.3.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
6 黄河上游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异影响因子探析
    6.1 宁夏段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异影响因子探析
        6.1.1 样点的选取及环境特征
        6.1.2 影响因子的选取
        6.1.3 底泥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6.1.4 单影响因子探测
        6.1.5 双因子交互作用探测
    6.2 内蒙古段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异影响因子探析
        6.2.1 样点的选取及环境特征
        6.2.2 影响因子的选取
        6.2.3 底泥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6.2.4 单影响因子探测
        6.2.5 双因子交互作用探测
7 黄河上游底泥重金属来源解析
    7.1 黄河上游段底泥重金属来源解析
        7.1.1 相关性分析
        7.1.2 主成分分析
        7.1.3 聚类分析
    7.2 黄河上游宁夏段底泥重金属来源解析
        7.2.1 重金属关联性探测
        7.2.2 关键因子风险类别与风险区探测
        7.2.3 重金属来源解析
    7.3 黄河上游内蒙古段底泥重金属来源解析
        7.3.1 重金属关联性探测
        7.3.2 关键因子风险类别与风险区探测
        7.3.3 重金属来源解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符号的意义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工业空间发展研究现状
        1.4.2 城市空间演变研究综述
        1.4.3 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演变互动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带动城市向西跳跃发展时期(建国初期1949-1978)
    2.1 时代背景
    2.2 工业发展
        2.2.1 地方传统工业缓慢发展(1949-1953)
        2.2.2 “一五”时期国家援建(1953-1958)
        2.2.3 大规模建设及调整(1958-1965)
        2.2.4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
        2.2.5 小结
    2.3 城市形态演变
        2.3.1 1955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2.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2.3.3 1949-1978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主导疏解与助力中调时期(改革开放20年1978-2000)
    3.1 时代背景
    3.2 工业发展
        3.2.1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4)
        3.2.2 工业郊区化时期(1984-1990)
        3.2.3 小结
    3.3 城市形态演变
        3.3.1 1994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3.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3.3.3 1978-2000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带动和完善包头市多核心发展时期(1990-2016)
    4.1 阶段背景
    4.2 工业园区的发展
        4.2.1 稀土高新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2.2 装备制造工业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2.3 包头铝业工业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2.4 金属深加工园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3 城市形态演变
        4.3.1 2000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4.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4.3.3 1990年后包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包头工业空间与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协同分析
    5.1 工业空间的集聚模式
    5.2 包头市工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关系
        5.2.1 工业化拉动包头市城镇水平
        5.2.2 工业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关系
    5.3 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变化的作用方式
        5.3.1 带动道路空间演变及城市边缘路网的发展
        5.3.2 引导居住空间分异
        5.3.3 带动土地使用结构转型
6 产城融合背景下包头工业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
    6.1 政策背景
    6.2 产城融合的内涵及模式
        6.2.1 产城融合的内涵
        6.2.2 产业园区与城市的空间融合模式
        6.2.3 产城融合的发展阶段
    6.3 工业产业园内部空间结构特点
        6.3.1 交通网络体系
        6.3.2 景观生态结构
        6.3.3 产业园空间组织形式
        6.3.4 功能组织体系
    6.4 产城融合背景下包头市产业与城市发展策略
        6.4.1 交通路网规划
        6.4.2 功能空间布局
        6.4.3 政策协调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5)包头市主要城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1.基础教育
        2.教育公平
        3.基础教育均等化
    (四)理论基础
        1.公共服务理论
        2.空间正义理论
    (五)研究方法
        1.统计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对比分析法
    (六)本文的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1.创新点
        2.存在不足
一、包头市主要城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与措施
    (一)包头市主要城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
        1.包头市主要城区发展现状
        2.包头市主要城区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二)包头市主要城区推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
二、包头市主要城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标准化建设不到位
    (二)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不均等
        1.基础设施有差距
        2.标准班额超标
        3.学区片的优质学校分布不均
    (三)教师整体状况参差不齐
        1.师资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2.师生比超标情况
三、包头市主要城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区间经济差距制约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阻碍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
    (三)相关制度不健全影响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四、国内外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借鉴
        1.美国:完善的基础教育财政体系
        2.日本:基础教育的标准化管理
        3.新加坡:合理资源调配与完善检测机制
    (二)国内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借鉴
        1.深圳:增加基础教育学位,积极引进高端人才
        2.上海: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师资源流动机制
五、推进包头市主要城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若干建议
    (一)政府应完善基础教育的基础建设投入
        1.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投入
        2.健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3.统筹使用政府转移支付
    (二)科学统筹优质教育资源扩优工程建设
        1.编制中小学布局和建设发展规划
        2.加快智慧教育工程建设
    (三)深化教育领域体制综合改革
        1.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2.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3.深化招生制度改革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四)实施名优校长教师培养计划
        1.不断优化校长教师队伍结构
        2.完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
        3.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包头市草场生态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草场
        2.1.2 草场保护
        2.1.3 生态环境
    2.2 理论基础研究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
    3.1 包头市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草场资源情况
        3.1.3 社会经济情况
    3.2 草场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
        3.2.1 草场退化的现状
        3.2.2 草场保护的现状
    3.3 草场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草场载畜能力较低
        3.3.2 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3.3.3 生物内部结构失衡
        3.3.4 土地荒漠化严重
第四章 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草场归属因素
    4.2 自然灾害因素
    4.3 企业生产因素
    4.4 农牧民自身因素
第五章 国内外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
        5.1.1 美国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5.1.2 澳大利亚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5.1.3 新西兰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5.2 国内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
        5.2.1 吉林省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5.2.2 青海、新疆和西藏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5.3 国内外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经验的启示
        5.3.1 加大草场保护的法制建设
        5.3.2 转变草场畜牧业发展方式
        5.3.3 加大草场建设的经济投入
第六章 解决包头市草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6.1 提升草场载畜能力
        6.1.1 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
        6.1.2 加大草场环境建设投入
    6.2 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6.2.1 加强草场保护法制建设
        6.2.2 实行强制封育、划区轮牧制
        6.2.3 加强草场水土流失治理的科技支撑力度
    6.3 科学规划草场,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
        6.3.1 合理开发草场
        6.3.2 科学划分开发区域
    6.4 大力推进草场荒漠化治理进程
        6.4.1 综合治理草场环境
        6.4.2 应用PPP模式治理荒漠化
        6.4.3 重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层级分析的包头生态网络结构及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景观格局的优劣决定区域生态环境稳定
        1.1.2 生态网络结构稳定可有效遏制荒漠化
        1.1.3 复杂系统科学的发展促进景观生态学的进步
        1.1.4 层级生态网络构建现实意义重大
    1.2 干旱区景观格局相关研究进展
        1.2.1 干旱区的生态脆弱性
        1.2.2 干旱区景观格局重要性
    1.3 复杂系统理论
        1.3.1 系统科学的相关研究进展
        1.3.2 复杂网络研究进展
    1.4 生态网络相关研究进展
        1.4.1 生态网络提取模型
        1.4.2 生态网络与景观格局
        1.4.3 生态网络结构稳定性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2.3 技术路线
        2.2.4 关键科学问题
3. 包头市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景观格局动态度
        3.2.2 景观格局转移矩阵
        3.2.3 密度分析模型
        3.2.4 景观格局分布重心模型
        3.2.5 景观格局指数
    3.3 研究结果
        3.3.1 景观格局动态度变化分析
        3.3.2 景观格局转移网络分析
        3.3.3 景观格局变化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3.3.4 景观格局重心转移变化
        3.3.5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3.3.6 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包头市主体景观结构及格局特征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草地景观分类
        4.1.2 草地景观斑块格局
        4.1.3 草地景观斑块耦合网络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草地景观分区
        4.2.2 草地景观斑块格局分析
        4.2.3 草地景观斑块耦合网络结构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包头市生态网络层级性特点及拓扑结构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层级网络提取模型
        5.1.2 基于图论的层级生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
        5.1.3 复杂网络模型
        5.1.4 分层生态网络鲁棒
    5.2 研究结果
        5.2.1 层级生态源地提取
        5.2.2 层级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的提取与分析
        5.2.3 层级生态网络构建
        5.2.4 层级生态网络结构分析
        5.2.5 层级生态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5.2.6 层级生态网络鲁棒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格局模拟预测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最小累积耗费阻力模型(MCR)
        6.1.2 元胞自动机模型(CA)
        6.1.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
        6.1.4 MCR-ANN-CA模型
    6.2 研究结果
        6.2.1 基于MCR模型的适宜性规则构建
        6.2.2 基于ANN的CA邻域规则提取
        6.2.3 MCR-ANN-CA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模拟
        6.2.4 模型模拟精度对比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文中关键代码
    (1) 生态廊道提取代码
    (2) 恢复鲁棒性代码
    (3) 连接鲁棒性代码

(8)包头市细颗粒物遥感监测混合线性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气溶胶反演原理与算法
    1.3 数据来源与处理
    1.4 分析模型
2 结果分析
    2.1“PM2.5-AOD”关系拟合
    2.2 包头市PM2.5变化特征
3 讨论
    3.1 各季节浓度变化分析
    3.2 模型的不足与改进
4 结束语

(9)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主旨、结构和方法
第一章 鄂尔多斯高原的地理形势
    第一节 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地理形势
        一、地势地貌
        二、水系
        三、气候和植被
    第二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人文地理形势
        一、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政区分布
        二、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分布
    小结
第二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大战争的地理考察
    第一节 战国时期赵国攻取“榆中”战争的空间进程
        一、赵国“原阳骑邑”的地理位置何在
        二、赵国“榆中”的地理位置考实
        三、赵武灵王进军路线蠡测
    第二节 秦代蒙恬北征匈奴战争的地理考察
        一、历史文献对蒙恬北击匈奴战争的记载
        二、蒙恬北击匈奴战争涉及的地理问题
    第三节 西汉元朔二年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战场考察
        一、卫青攻取“河南地”的军政背景
        二、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时空进程的文献记载
        三、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相关地理问题剖析
    第四节 东汉永元年间平定逢侯叛乱的军事地理剖析
        一、逢侯武装叛乱的历史背景
        二、逢侯叛逃塞外的空间进程
    第五节 东汉永初年间戡定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的军事地理探析
        一、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发动武装叛乱的原因
        二、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叛乱的时间进程
        三、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第六节 东汉永和年间句龙吾斯叛乱的军事地理探索
        一、句龙吾斯叛乱的时间进程
        二、句龙吾斯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第七节 东汉建宁元年夏秋段颎追击东羌叛众路线考述
        一、由桥山至奢延泽寻觅东羌叛众
        二、由奢延泽至泾阳追击东羌叛众
    小结
第三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第一节 战国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探索
        一、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赵、秦两国驻防城
        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
    第二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一、边郡部都尉府治城
        二、边郡属国都尉府治城
        三、其它军事机构驻地
    第三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机构驻地
        一、使匈奴中郎将府治城
        二、度辽将军府治城
        三、右校尉府治城
    小结
第四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长城工程体系
    第一节 赵国北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一、赵国北长城的走向
        二、赵国北长城沿线障城
        三、赵国北长城北侧的塞墙和塞壕
        四、赵国北长城后方的郡县城镇
    第二节 战国秦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一、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战国秦长城遗迹走向
        二、战国秦长城北段走向与终点问题
        三、靖边县南部至达拉特旗敖包梁段长城修筑时间
    第三节 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长城诸问题
        一、秦长城的构筑年代辩析
        二、秦代“河上塞”的位置辩析
        三、秦汉阴山长城的走向
        四、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军事据点
    小结
第五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第一节 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一、赵国对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及毗邻区道路的开发
        二、秦国对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区域道路的开发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一、秦直道相关问题探讨
        二、秦直道沿途岔路与鄂尔多斯高原其它道路
    第三节 汉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二、汉代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交通道路
        三、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四、汉代关中通往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的交通线
    小结
第六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第一节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在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体系
        一、赵国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与军事布防
        二、秦国北进鄂尔多斯高原与军事布防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前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二、秦始皇晚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三、秦末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瓦解
    第三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与分布
        一、西汉初期鄂尔多斯高原局部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
        二、西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发展与分布
        三、西汉昭帝至新莽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第四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重构与演变
        一、东汉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初步重建
        二、东汉明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完善
        三、东汉和帝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四、东汉中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五、东汉后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衰微
    小结
第七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特征、影响因素和启示
    第一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时空特征
        一、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活动规模由小趋大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二、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横向扩展的空间特征
    第二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地缘条件因素
        二、军政形势因素
        三、民族地理因素
        四、自然地理因素
    第三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启示
        一、在当代国防建设方面
        二、在人地关系方面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包头周边小城镇风貌更新策略研究 ——以麻池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城镇风貌关系梳理
        1.1.2 特色小(城)镇——风貌特色本体思考
        1.1.3 小城镇经济——风貌更新发展必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小城镇
        1.3.2 城镇风貌
        1.3.3 风貌更新
        1.3.4 有机更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及实践综合述评
    2.1 理论研究体系梳理
        2.1.1 总体架构
        2.1.2 相关理论研究梳理
    2.2 实践研究梳理
        2.2.1 国外城镇风貌规划设计与实践
        2.2.2 国内城镇风貌规划实践的发展阶段
    2.3 研究进展述评
        2.3.1 研究进展总结
        2.3.2 城镇风貌问题梳理
    2.4 本章小结
3 小城镇风貌更新方法研究与案例解析
    3.1 城镇风貌更新总体思路
        3.1.1 风貌更新思想
        3.1.2 风貌更新策略
    3.2 城镇风貌更新技术方法
        3.2.1 现状解剖
        3.2.2 风貌测评
        3.2.3 规划指导
        3.2.4 规划管控
    3.3 实证案例解析——卢氏县城市特色与风貌规划
    3.4 本章小结
4 包头周边小城镇及麻池镇风貌现状
    4.1 包头周边小城镇风貌概况
        4.1.1 包头周边小城镇现状
        4.1.2 小城镇风貌发展现状
        4.1.3 城镇风貌现存问题整理
    4.2 麻池镇概况
        4.2.1 地理区位
        4.2.2 历史文化
    4.3 麻池镇风貌现状
        4.3.1 天际线
        4.3.2 门户空间
        4.3.3 公共空间
        4.3.4 城市夜景
        4.3.5 建筑风格
        4.3.6 建筑色彩
        4.3.7 建筑高度
    4.4 麻池镇风貌现状评价
    4.5 麻池镇风貌现状问题梳理
        4.5.1 城镇整体特色不突出
        4.5.2 缺少能突出城镇风貌的重点项目
        4.5.3 空间尺度衔接脱位
        4.5.4 建筑形态及外观缺乏统筹规划
        4.5.5 其他方面问题
    4.6 本章小结
5 麻池镇风貌资源认知及特色定位
    5.1 风貌相关规划解读
        5.1.1 上位规划
        5.1.2 相关设计、研究分析
        5.1.3 相关规划数据梳理
    5.2 风貌资源梳理
        5.2.1 地理格局
        5.2.2 自然资源
        5.2.3 文化资源
        5.2.4 产业资源
    5.3 麻池风貌特色定位
        5.3.1 地域特征认知
        5.3.2 特色资源凝练
        5.3.3 空间感知与特殊事件
    5.4 本章小结
6 麻池镇风貌有机更新技术策略研究
    6.1 麻池镇风貌更新总体策略
        6.1.1 整体特色与环境策划
        6.1.2 城镇空间及尺度营造
        6.1.3 建筑形态及外观整治
    6.2 城镇未来发展过程中重点项目打造
        6.2.1 麻池古城历史旅游区
        6.2.2 三馆两园一中心
        6.2.3 城镇雕塑体系
        6.2.4 城镇有机更新
    6.3 整体特色与环境的技术策略方案
        6.3.1 城镇天际线
        6.3.2 城镇标识系统
    6.4 空间及尺度的技术策略方案
        6.4.1 城镇门户空间
        6.4.2 城镇开敞空间
        6.4.3 城镇街道尺度
    6.5 建筑形态及其外观的技术策略方案
        6.5.1 建筑风格
        6.5.2 建筑立面
        6.5.3 建筑色彩
        6.5.4 建筑高度
    6.6 麻池镇城镇风貌更新总结
        6.6.1 城镇风貌更新思想策略指导
        6.6.2 城镇风貌更新技术实施方案总结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一
    7.2 结论二
    7.3 结论三
    7.4 研究不足与未尽之处
        7.4.1 论文写作对象研究不足之处
        7.4.2 策略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图一 包头市域城镇分布图
附图二 麻池镇镇域现状图
附图三 麻池镇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四 麻池镇土地限制建设分析图
附图五 麻池镇土地用地适宜性分析图
附表一 包头市行政区划分表
附表二 包头市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规划表
附表三 风貌因子综合评价体系
附录 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项目实践
    荣誉奖项
致谢

四、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综合承载力时空演进动态研究——以呼包鄂为例[J]. 丁玉贤,张垚,周洪富.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2021(04)
  • [2]农田土壤重金属的风险源定量识别与污染修复研究[D]. 张慧兰.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黄河上游底泥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与环境风险评价研究[D]. 郝建秀.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4]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D]. 左文韬.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5]包头市主要城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 张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3)
  • [6]包头市草场生态恢复研究[D]. 苗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7]基于层级分析的包头生态网络结构及格局演变研究[D]. 刘建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包头市细颗粒物遥感监测混合线性模型[J]. 同丽嘎,李雪铭,张靖. 遥感信息, 2019(02)
  • [9]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D]. 孟洋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10]包头周边小城镇风貌更新策略研究 ——以麻池镇为例[D]. 王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