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的影响及对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的影响及对策

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的影响与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文[1](2019)在《中线工程运行下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及污染等级推估》文中指出由于大流域水环境影响机制的复杂性,开展流域层面不同时空尺度下河流水环境调查及生态健康影响研究十分必要,也可为流域水环境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汉江流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自然条件复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水利工程众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点面源污染排放持续威胁汉江中下游水质健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起从汉江中游丹江口水库调水,对缓解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促进华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随之发生改变,汉江流域的水体资源自身可利用量大幅度减少,产生一系列水环境问题。为减缓因工程调水可能造成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汉江中下游地区兴建引江济汉工程,以补充汉江下游地区的用水要求,并减缓汉江点面源污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汉江中下游有数条污染严重的支流,也会影响汉江干流水质,调水后不同污染形式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需要明确研究。本论文以汉江中下游为研究对象,明确水利工程实施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的改变及水利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时空变异情况;针对受水利工程和重污染支流影响的汉江典型河段,分析影响水环境的主要水质指标及污染类型,并针对典型水质指标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明确汉江内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全面了解汉江中下游水环境时空变异特性,并提出控制流量进行水质管理及污染物调控的具体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后,汉江中下游流量和水位明显降低。通过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汉江中下游水文及自然环境资料,基于IHA(Index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指标体系的变化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对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前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的变化,并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水文站点径流的变化趋势,明确水利工程实施对流域水文条件的影响。结果发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汉江中下游的月平均及年平均流量和水位均有明显降低;汉江中下游流量及水位在高阈值条件(上四分位数)频率降低,而在低阈值条件(下四分位数)的频率明显升高;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第一年(2014-2015年)变化趋势最为明显,2016年以后水利工程调控趋于稳定,汉江中下游流量及水文指标较2014年有所上升;汉江下游虽有引江济汉工程补给流量,但流量水位下降趋势仍十分明显。(2)调水运行后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差异性大,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有机污染是影响汉江水质的主要污染形式。针对汉江中下游流域,分析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情况,并应用因子分析识别影响流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及污染类型,探讨监测变量间的关联性;应用聚类分析确定汉江具体采样点的污染类型,分析不同采样点所受污染形式的时空变异性。结果发现:汉江水质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旱季(每年11月至次月3月)水质较差,其中汉江下游的污染较上游严重的多,旱季部分点位营养盐指标(总氮(TN)和总磷(TP))甚至可能劣于V类水标准,雨季(每年5-10月)采样点位的水质则有明显改善;农业面源污染与有机污染是影响汉江水质的主要污染形式,且旱湿季的变化会影响汉江中下游水质的污染类型的变化。旱季时,汉江水质受有机污染与营养化面源污染的双重影响;湿季时,随降雨及流量增加,面源污染成为主要的污染方式,由于流量与水质呈现负相关,湿季水质反而比旱季时好。流量的变化严重影响汉江中下游的水质情况,南水北调工程与引江济汉工程在旱季对汉江中下游水质影响较大,流量Q<500 m3/s时,汉江上游有机污染超出Ⅲ类水上限值3.5倍,下游为中等富营养化水平,污染严重;雨季时Q>800 m3/s,有机污染与富营养化污染极大缓解,均在Ⅲ类水范围内。(3)水利工程及污染严重的支流不但是干流典型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也会影响水体的水化学循环,特定条件下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甚至引发水华。利用最大最小自相关因子分析法(Min/Max Autocorrelation Factor Analysis,MAFA)及动态因子分析法(Dynamic Factor Analysis,DFA)针对两个污染严重的支流(唐白河及汉北河)及引江济汉工程汇入汉江处,确定代表这三个区域水质变化的主要水质指标及两条支流及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干流的影响方式。MAFA结果说明叶绿素a(Chl-a)、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定义为藻类数量)可作为代表唐白河-汉江交汇处及汉北河-汉江交汇处(人口密集区)干流水质的主要水质指标。TN、硝酸盐(NO3-)、COD和磷酸盐(PO43-)(定义为营养盐形态)可作为代表引江济汉工程-汉江交汇处(面源污染区)干流水质的主要水质指标。DFA结果表明唐白河-汉江交汇区域及引江济汉工程-汉江交汇区域汉江干流城市排放大量生活污水进入汉江,唐白河和汉北河携带大量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汉江,影响汉江水质;有机污染促使有机氮向无机氮转化,并进一步促进汉江下游藻类生长。此外,流量变化会显着影响营养盐、有机污染及藻类浓度。分析不同流量条件下流量与水质指标的关系,发现低流量条件下(Q<700 m3/s)时水质指标浓度变化剧烈,平均浓度总体普遍较高。这是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需求限制了丹江口水库下泄至汉江干流的流量,且引江济汉工程引入汉江的流量也较低。可通过增大两个水利工程引入汉江的流量将汉江中下游的流量调控至Q>700 m3/s改善水质;中等流量时(700<Q<1100 m3/s),流量与部分营养盐及藻类浓度成正相关关系。中等流量多处于降雨集中时期(3月、4月及6月),降雨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大,携带大量营养盐进入汉江水体,促进藻类生长,导致Chl-a浓度增大,可通过增大引江济汉工程引入汉江的流量来改善水质。(4)优化的普通克里格-指示克里格方法(IK-OK)可以兼顾极端值对下游水质的影响,更好的描述典型水质指标的浓度空间分布。利用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OK)、指示克里格(Indicator Kriging,IK)及 IK-OK 方法对汉江中下游三个典型水质指标(Chl-a、TN和TP)进行插值分析,并评价其污染现状。结果发现:汉江中下游流域下游段Chl-a浓度较上中游段明显增大,且TN和TP浓度也有所增加,说明河流下游段富营养化水平高,水质较差。克里格插值结果表示无污染及轻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丹江口水库-钟祥段。重度污染河段主要分布在引江济汉工程下游段,该河段较上游河段水质明显变差。由于雨水冲刷作用,雨季(5月)农业面源污染排入河流的比例增大,整体污染比旱季更为严重,水质也较旱季差。TP相比TN更能促进Chl-a浓度的升高,并可能引发水华现象。普通克里格和指示克里格插值对水质指标的污染等级评价分别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本研究通过优化后的普通克里格-指示克里格插值法评价污染物的污染等级,评价结果可兼顾指示克里格与普通克里格的优点,既针对不同阈值条件下污染等级混乱交叉的情况进行了优化,更精确分析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情况,也兼顾一些极端的高值进行评价。优化普通克里格-指示克里格法可更有效分析和判断汉江流域水华预防,并提出规划意见。(5)底泥对氮磷的吸收过程很快,而解析过程相对缓慢,且扰动和底泥磷浓度明显影响底泥氮磷释放过程。分析汉江干流仙桃段和通顺河水质及底泥样品,结果发现通顺河水质指标和底泥中氮磷含量明显比汉江干流的浓度高。汉江干流仙桃段及通顺河各河段采样点底泥中的重金属浓度的高低顺序均为:Zn>Pb>Cu>As>Cd>Hg,且所有的重金属元素都明显超过其相应背景值。根据Hankanson生态危害系数,评价通顺河底泥中重金属潜在的生态危害,由强至弱的顺序为Cd>Hg>As>Pb>Cu>Zn,其中Cd和Hg的高污染情况可能由人为排放导致。通过对不同底泥样品吸附解析特征分析,发现底泥对磷的吸附随溶液中磷浓度提高而增加,通顺河底泥磷吸附随浓度增加呈L型变化。Elovich方程对各采样点底泥对磷的吸附动力学拟合效果最好,底泥对磷的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两个阶段。快速吸附阶段在开始至4小时内,4小时内底泥对磷的吸附量达到总吸附量的80%-90%。在考虑底泥中TP浓度和扰动强度下,拟合不同条件下的磷释放过程,得到方程(Psed=(-0.048POsedP0sed×D1/3-0.012)× lnt+1.1 × P0sed),说明底泥磷扩散不仅和时间有关,且与扰动强度和该河段底泥TP背景值有关。相比扰动强度,底泥TP浓度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更为明显,随底泥浓度增大,底泥对磷释放的影响呈现指数增强的趋势。对汉江中下游不同时空条件下水环境污染特征的研究,可明确汉江中下游流域不同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特性;对典型污染支流和水利工程对汉江干流的影响机制研究,可明确重大水利工程和支流的影响,并了解汉江干流典型污染物的化学循环机制;通过对底泥氮磷释放特性的研究,探明内源污染对汉江干流水质的影响,同时明确汉江中下游的污染特性和水质现状。通过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及水化学循环机制的全面了解,可帮助管理者提出控制不同内外源污染及调控流量以改善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管理措施,为汉江中下游水质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陈燕飞[2](2017)在《河流水环境可恢复性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指出维系健康的河流水环境是我国流域管理的迫切需求,然而我国河流水环境治理仍然面临污染控制难、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人类活动影响剧烈等方面的挑战。如何恢复和维系健康的河流水环境,充分发挥河流的服务功能成为河流水环境管理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多稳态理论,探讨了水环境恢复的机理,科学评价了河流水环境的可恢复性,并将Scheafer再生资源管理模型应用于水环境领域,对流域水污染控制、水环境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了受南水北调工程影响较大的汉江中下游河流作为研究对象,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有关多稳态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河流水环境系统可恢复性的定义、内涵、特性、影响因素等基本理论,将可变模糊识别模型与改进的AHP相结合,提出了量化水环境可恢复性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汉江中下游的水环境可恢复性进行评价。在对研究区域的纳污能力和主要污染物的入河总量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持续利用状况,得出了以下结论:(1)运用多稳态转化机制推理出河流水环境系统的可恢复性。在多稳态理论的框架下分析河流的水环境可恢复性定义和可恢复性机理,可恢复性的影响因素,为水环境可恢复性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2)将Mann-Kendall法与RVA变化范围法结合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的水文情势的影响。先采用Mann-Kendall法对黄家港、皇庄、仙桃的1990年~2015年水文序列进行趋势分析及突变检验,三个站点均在2003和2014年附近发生突变,然后运用RVA变化范围法分析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使汉江中下游的水文情势发生了高度改变,各代表站整体改变度都达到了 70%以上。(3)以2010年为基准年,调查了汉江中下游的人口,经济,污染负荷排放量,预测了不同规划水平年2020年,2030年及2040年的污染负荷排放量及入河总量。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方案,运用中点模型和均匀模型对比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通前后,以及开通后有无引江济汉补偿工程三种情况下的纳污能力,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使得汉江干流径流量减少,流速变缓。95%,90%,75%保证率下,CODMn的纳污能力分别下降了 12.86%,15.5%以及17.49%。95%,90%,75%保证率下,NH3-N的纳污能力分别下降了 14.55%,13.5%,37.3%。(4)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传统思路,计算了未来不同水平年的允许排污量。基于Scheafer再生资源管理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水环境系统的资源开发模式,分析了不同水平年的理想允许排污量。结果表明:2030年前对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的开发利用是合理的,但2030年汉江中下游的可能进入另一个平衡状态。(5)基于河流水环境可恢复性理论,从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程度、纳污能力及纳污水平、河流生态、社会经济、环境治理与管理水平五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水环境可恢复性的影响因子,建立了水环境可恢复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水环境可恢复性的评价模型,将汉江流域水环境系统可恢复性指数分为很强(Ⅰ)、较强(Ⅱ)、较弱(Ⅲ)、很弱(Ⅳ)四个等级。利用该模型对汉江中下游襄阳段和仙桃段的水环境可恢复性时空变化评价。结果表明:从2001年至2010年,襄阳段和仙桃段的水环境整体可恢复性较强,但仙桃段水环境可恢复性指数变化幅度大于襄阳段;评价了汉江中下游河段2010年的水环境可恢复性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襄阳、钟祥、仙桃和蔡甸段的水环境可恢复性处于Ⅱ级水平,潜江、天门及孝感段水环境可恢复性处于Ⅲ级水平。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多稳态理论,在水环境可恢复性的评价和基于总量控制的限污排污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并应用于汉江中下游河流,在汉江水环境可恢复性评价和可持续利用管理方面做出了创新工作。

潘莉[3](2016)在《南水北调北京受水区供水调适与管理》文中认为水资源的有限供给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使得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问题的重要性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不仅仅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多重的城市功能属性使得北京市成为了全世界人口最为集中的超大型城市之一。但是,北京市的天然资源禀赋却并不是非常优越。一方面,北京市的人口依然在不断的膨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北京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其气候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不高,水资源短缺。如何协调北京市的水资源与人口之间愈发尖锐的矛盾,从而使得水资源与人口发展关系能够互相协调,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矛盾的宏伟工程。其中,中线工程与东线工程将长江水调入到沿线的多个缺水城市,有助于解决这些缺水城市的供水困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通水之后,对北京市的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缓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外调水入京,其所造成的影响必然是多方面的,外调水的水量多寡、水质好坏、成本高低等等,都将对北京市的供水体系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外调水质与本地水质的差别将对北京市现有水处理工艺体系和供水管道系统产生巨大挑战。因此,南水北调来水后,如何对北京市现有的供水系统进行科学、有效和及时的调适管理,对于北京市供水安全的保障以及北京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南水北调来水、北京市的水资源供给及其利用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针对北京市多水源供给,对北京市供水系统调适和管理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对北京市各类水资源调查,统计发现近年来北京市地表水资源量在6.7617.95亿m3之间,地下水资源量在15.0821.55亿m3之间,水资源总量在21.8439.50亿m3之间。正常年份的水资源总量基本在25亿m3左右波动。北京市水资源总量的变化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2、分析了当前北京市的水资源供给情况,研究了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北京市用水可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环境用水。近年来,北京市的用水量虽然出现了一定的结构性的变化,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方面的用水量有所下降,但环境用水与生活用水在逐年增加。近年来北京市年用水总量在36.039.6亿m3之间,但总体保持在35亿m3左右小幅波动。北京市的需水压力较大。近年来工业用水基本上保持在5亿m3左右,生活用水由2011年的15.6亿m3上升到2015年的18.6亿m3,年均增长率为4.8%,环境用水由2011年的4.5亿m3上升到2015年的8.3亿m3,年均增长率为21%。农业用水总量开始大幅下降,由2011年的10.9亿m3降低到2015年的7.5亿m3,年均降低7.8%。近年来北京市各类用水总量的变化与北京市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密切相关,工业用水的保持稳定说明北京市的重工业外迁策略已经开始显现作用。农业用水的下降反映了城市化进程压缩了农业发展的空间。而与此同时,城市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城市人口日渐增多,生活用水以及城市环境用水总量攀升。3、研究认为,当前北京市的水资源供给来源较为多元化,但总量方面较为有限。基于北京市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状况,北京市目前形成了本地的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应急水以及外调水联合供水的基本格局。根据北京市水资源变化情况,提出了年供水分别为40亿、48亿、54亿的低、中、高三种供水方案。根据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认为到2020年北京市的供水量极限为54亿m3。4、分析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北京市当前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模型构建的问题。通过研究,建构了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对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认为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在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自2005年至2008年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力下降速度基本上保持在5%上下,而到了2008年以后,水资源承载力的下降趋势有所减缓,基本上维持在了1.5%-3%之间,到了2013年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有所提升。这一方面说明北京市自从申奥成功之后,对水资源的保护采取的一些措施确实卓有成效。而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则与北京市2012年的降水量大增有密切的关系。对水资源超载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大、水权制度不完善、水价没有反映用水效率、水资源管理不当使资源配置低下以及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等是北京市水资源超载的原因。南水北调来水丰富了北京市的供水途径,提高了供水能力,可以使北京市本地水得以有效涵养。5、研究了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市的供水水质的影响,探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来水与北京市本地水的水质差异。通过对南水北调来水和北京市本地水水质分析及比较,发现南水北调来水主要在硫酸盐、氯化物、总硬度、导电率以及硝酸盐氮等五个指标方面与北京市本地水存在差异,并且前者普遍高于后者。两者水质的差别将导致南水北调来水之后北京市有关水厂水处理工艺和技术的改变。特别是南水北调来水硫酸根以及氯离子的大幅增加与碱度的减少,将导致了水体腐蚀性增强,供水管网的酸碱失衡,因此应加强北京市供水管网的防腐措施建设。根据南水北调来水与北京市当地水质差异实际,构建了水质水量响应模型,根据此模型可将南水北调来水与北京市本地水有效混合,从而保证了北京市供水和供水管网的安全有效使用。研究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原水经历了1200公里的明渠输送,途径大量村庄与桥梁,可能遭受途径地的污染,水质情况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供水水质的保障方面,需要非常注意藻类的去除问题。丹江口原水的总氮较高,在长途的输水之后,有机氮向无机氮的转化,这是北京市水处理工艺之中可能面对的潜在问题;对于长距离的明渠输水,要有足够的应变措施,防止出现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在水源切换之后,可能引发的配水管网的化学稳定性的破坏问题要引发足够的重视,必须要对南水北调来水进行有针对性的水质调节。6、对南水北调来水后北京市水处理工艺调整和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了不同水处理工艺优缺点,研究认为:机械加速澄清池,处理效果佳、成本低,适应性强,在常规处理环节,是首选方案。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工艺可进一步强化常规工艺安全性,可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鉴于南水北调来水后水质特征具有不确定性,建议在原有的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之上引入臭氧-活性炭吸附过滤的深度处理工艺。利用超滤膜技术可以显着改善出水浊度,一般可以控制在0.1ntu以下,保持水质稳定性。同时超滤膜对于两虫的控制效果显着,可以有效去除隐孢子虫属、贾第鞭毛虫属、大肠杆菌等肠球菌等。鉴于北京市已经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供水安全性和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南水北调来水后有必要实施深度处理工艺。利用臭氧活性炭吸附技术,对于水质色、嗅及味等指标具有显着改善效果;利用超滤膜及活性炭工艺能够在上述基础之上,将出水浊度控制在更低水平。根据南水北调来水水质特点,以及北京市现行水厂运行实践经验,基于南水北调来水后北京地区来水具有多水源、高风险特点,作者提出了水处理工艺优化流程:紧急状态的预氧化或者粉末活性炭投加预处理—机械加速澄清池常规处理—气水反冲洗滤池—预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池—超滤膜处理。7、通过对水价产权、稀缺性以及自身价值等内涵的解读与剖析,引入全成本订价法、收益还原订价法和市场订价法的概念,研究了在南水北调来水后,对北京市的供水价格的具体影响。认为北京市行业水价差别过于显着,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稍显弱化,水价的上涨幅度及速度都没有将其自身的供需矛盾彻底表现出来,特别是在水资源消耗量相对较大的夏季,水资源对于北京市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制约性影响更为显着,目前的供水价格尚未切实将水价内涵展示出来。建构了水价形成模型,分析了影响北京市的供水价格的构成要素,南水北调供水之后北京市的多水源水价的形成机制,并且通过对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预测,分别制定了在正常发展速度之下的中等方案以及在快速发展速度之下的高方案,同时还按照北京市的发展规划,制定了较低用水水平以及一般的用水水平。两两组合之后,形成了四种需水方案的水价构成模型。根据当前现有的数据,对其具体的价格构成进行了测算。通过对北京市当地可用水资源量、缺水情况、南水北调供水量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北京市当地供水的全成本水价核算,以及考虑了南水北调外调入水之后的两部制水价核算,并进行了分行业的综合水价核算。通过全面的分析,认为南水北调来水之后,会在部分行业提高用水成本,但综合水价不会高于居民的水价承受能力。8、研究认为,南水北调来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市的水资源供需压力,但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的所有供水问题。北京市还需要从自身内部着手,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具体架构方面,则考虑以政府层面、市场手段以及社会力量三位一体,全面参与的方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形成完善的水资源价格机制、优化产权制度、创新市场调节机制,加快水资源市场体系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之中来。

樊丹,甘小泽,邵志慧,哉正华[4](2014)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及汉江中下游区域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分析》文中指出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及汉江中下游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相关问题,通过科学严谨的实地调研和交流座谈,提出该区域农业发展思路:中线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其难点在移民,成败在水质,水质好坏在生态,生态关键在农业,农业重点在创建生态农业体系。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是确保一江清水北送,推进丹江口库区及长江中下游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实现"山青、水秀、民富、县兴"四赢目标的科学发展之路。

杨浦[5](2014)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区域生态旅游格局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是21世纪中国伟大的水利工程,受世界瞩目,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了河南省安阳、鹤壁、焦作、新乡、郑州、许昌、平顶山、南阳八大地区,贯穿了河南省大部分的生态旅游资源,必将影响河南段区域的生态旅游,改变河南段区域生态旅游格局,对河南段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建成之后,如何保护南水北调水资源不被破坏,河南段区域生态旅游业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是南水北线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目前所关注的重要命题。本文从探讨旅游空间结构和旅游格局入手,对生态旅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南水北调工程与旅游方面的研究收集一些经验,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在实地调查究的基础上,依据河南段区域主要景区(4A、5A景区),对其生态旅游格局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2013河南省旅游统计的沿线各市旅游人次数和旅游消费收入进行分析,得出经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的主要旅游分布,即是以郑州为主,其次是焦作、新乡、安阳和南阳区域。(2)本研究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4A及5A景区的聚集度指数、紧密度指数进行空间分析,得出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景区分布聚集较强,但生态旅游景区成线状分布,导致紧密度较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形成几大区域的发展格局,来带动周围生态旅游业,然后对连接度、交通通达度和平均径路长的交通网络结构,得出焦作、新乡、郑州、平顶山、鹤壁地区的景区交通网络较好,生态旅游发展得到很好发展,安阳、南阳的交通网络较差,影响其地区生态旅游发展。(3)本研究通过生态旅游分区原则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的格局分析,得出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格局分区为嵩山自然与文化旅游区、南太行山山水风光旅游区、大伏牛山(宝天曼区域)生态观光与休闲旅游度假区三大区域。(4)本研究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区域生态旅游的影响,得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将形成新的生态旅游景观,即丹江口水域生态观光区、陶岔渠首景观、沙河渡槽景观、穿黄工程景观、焦作彩城景观、穿漳工程景观、生态廊道休闲旅游目的地。新的景观形成带动周边的发展,研究区将形成新的格局分区,即是渠首水域生态与文化观光区、烟波沙河自然游览区、黄河底蕴郊野休闲游憩区、安阳殷风文化旅游区、生态廊道休闲娱乐区、嵩山自然与文化旅游区、南太行山山水风光旅游区、大伏牛山(宝天曼区域)生态观光与休闲旅游度假区总共八大区域。(5)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并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发展进行阐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李柏山[6](2013)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江流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分布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占长江流域技术可开发量的7.2%。开发汉江流域水资源是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汉江流域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需。但当前过快的水资源开发速度,导致汉江水资源开发面临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流域内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同时影响到汉江流域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从流域层面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研究,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及科学依据。本论文以汉江为对象,研究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水电梯级开发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汉江水华发生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基于距离指数法的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等级状态为:从流域来看,汉江全流域为“中等”,上游流域为“较高”,中游流域为“中等”,下游流域为“中等”;从地区来看,汉中市、安康市、十堰市、商洛市、神农架林区为“较高”,应城市、汉川市、南阳市、武汉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为“中等”,荆门市为“较低”,襄阳市为“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资源产生巨大影响,对中下游流域影响更为强烈,汉江中下游水资源承载力较上游下降明显。采用GIS技术,结合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图。此外,建立了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不同方案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变化率,提出了包括开源、节水、治污等措施的的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高的最优方案。(2)构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从流域来看,全流域为“较低”,上游流域为“中等”,中游流域为“较低”,下游流域为“较低”。从地区来看,神农架林区为“较高”,汉中市、十堰市、商洛市、安康市为“中等”,汉川市、荆门市、南阳市、应城市、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为“较低”,襄阳市、武汉市为“低”。采用GIS技术,结合水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图。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环境各承载指数均有影响,造成汉江中下游水环境承载指数呈显着下降。此外,构建了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不同方案下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变化值,提出了新建引水工程、供水管网改造、新建污水处理厂相结合的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调整方案。(3)在分析汉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框架的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汉江干流梯级大坝的逐步开放,汉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水电梯级开发将会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水电梯级开发对汉江生态环境的压力影响较为明显,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在王甫洲和黄金峡运营时期呈现下降趋势,在崔家营电站运营后,由于防洪功能和水资源调节功能的增大而使得生态系统综合功能有所改善,但随着大坝的增大使得生态系统综合功能又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将标准化后的各个水电开发阶段的压力指数和汉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指数利用SPSS进行拟合分析,建立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定量预测汉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程度。(4)对汉江流域水华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汉江水华的发生主要受到气象、水文、水质和社会经济系统因素影响的结论。根据汉江水华发生的限制条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影响汉江水华发生的显着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汉江仙桃段和武汉段多个影响因子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进一步确定影响水华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响应面分析建立汉江仙桃段和汉江武汉段水华发生年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汉江仙桃段和武汉段水华可能发生的限制条件。此外,构建汉江流域水华发生系统动力学模型,选取气温、流量、流速、总氮、氮磷比和COD排放量这6个指标作为决策变量。通过改变决策变量的值来得到不同方案下相关指标的模拟结果。再将模拟结果进行量化即可得到不同方案下藻类细胞数量的大小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实施引江济(补)汉工程、丹江口水库与引江济汉工程联合调度、加大治污力度、实施生态补偿与湿地保护相结合,可使得全流域的水华发生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对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很好的促进作用。(5)构建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从流域来看,全流域为“中等”,上游流域为“中等”,下游流域为“较低”,中游流域为“较低”;从地区来看,安康市为“较高”,十堰市、汉中市、神农架林区、商洛市、潜江市为“中等”,武汉市、荆门市、仙桃市、南阳市、汉川市、应城市、襄阳市、天门市均为“较低”。采用GIS技术,结合水生态承载力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图。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流域水生态各承载指数均有影响,造成汉江中下游水生态承载指数呈显着下降。此外,构建了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6)构建基于综合健康指数法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显示:从流域来看,全流域为“不健康”,上游流域为“亚健康”,中游流域为“不健康”,下游流域为“不健康”;从地区来看,汉中市、神农架林区、安康市、十堰市为“健康”,商洛市、荆门市为“亚健康”,南阳市、汉川市、应城市、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襄阳市、武汉市均为“不健康,,。说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均有影响,并造成汉江流域中下游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下降明显。采用GIS技术,结合生态系统健康综合分析,将计算结果集成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分布图。此外,构建了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0-2040年不同方案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变化值,提出了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调整方案。

包洪福[7](2013)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丹江口库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最为敏感的地区,其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华北地区的用水安全,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和评价标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并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对丹江口库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丹江口库区维管束植物共有189科1005属2574种(包括部分栽培种和外来种);陆生脊椎动物共有4纲28目96科306种;浮游植物共有8门53属88种;浮游动物共计43种;底栖动物4门59种;鱼类共有8目59属81种;水生维管束生植物31科66属111种。本论文通过对近60多年来研究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并应用遥感技术,首次总结出丹江口库区植物、动物、水生生物的变化规律,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研究选取丹江口库区蓄水后1976年、1983年、1993年、2003年和2013年的遥感卫星影像,并对其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类型解译。结果表明,近四十年来,库区耕地面积减少了约一半,目前仅占到库区总面积的31.59%:而林地面积增长了近四倍,现已占到库区总面积的32.99%,成为库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库区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阔叶林和灌丛的面积增长速度较快,而针叶林的变化较为平稳。当蓄水位从157m升高到170m以后,预测针叶林、阔叶林、灌丛、灌草丛和农作物将分别淹没927.21hm2、1905.36hm2、11735.4hm2、289.33hm2和21136.08hm2,其中淹没最多的为农业植被,其次为阔叶林和灌草丛。随着库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陆生动物的生境也发生变化,从而对陆生动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各类群和生态类型的动物数量变化各异,但总体上动物的多样性和数量明显增加。通过对丹江口库区蓄水前后水生生物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随着时间变迁而不断改变,种类组成呈现湖泊型,库区蓄水后的现存量明显高于蓄水前。浮游动物经历了从以肉足虫为主、轮虫和甲壳动物稀少的组成结构到以纤毛虫为主、敞水性的轮虫种类和营浮游性生活的甲壳类大量出现的发展过程;浮游动物数量不断增加,以原生动物数量增加较快;浮游动物生物量从90年代开始有大幅度的升高,特别是枝角类和桡足类上升幅度较大。丹江口库区常见底栖动物有苏氏尾鳃蚓、颤蚓、霍普水丝蚓等,主要优势种为霍普水丝蚓、正颤蚓等;丹江口水库蓄水至今,底栖动物经过长达40年的演替,其群落结构已经趋于稳定,年际变化较小。从丹江口水库建成到20世纪90年代,库区内急流性鱼类有所减少,静水生态型鱼类有所增加但仍未形成渔业优势。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规模放养等人类活动的干扰,水库鱼类资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鲢、鳙等经济鱼类和银鱼等外来种明显增加对库区内的天然鱼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是近年来,由于春季禁渔库区内的天然鱼类资源有所恢复。根据不同生物类群的分布和习性,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实施的方式和规模,重点预测和评价了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对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丹江口库区高程157-170m的植被因淹没导致植被面积减少,部分常见种类被淹没,但受影响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在库区内分布广泛,因此水库淹没不会造成植物区系组成的明显变化和物种资源的损失,但会改变库区的植物分布格局。(2)工程的实施占用和改变了动物的生境以及人为活动的扰动对库区的陆生动物产生不利影响,但随着工程的结束,动物迁徙到附近相似生境中,这种影响将逐渐减小;另一方面,水库面积的扩大,为静水型两栖爬行类、游禽的栖息和觅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工程的实施会一定程度上改变陆生动物的分布格局。(3)工程实施后,水库水流变缓,新淹没区营养物质的渗出会造成短时间的富营养化,对库区水质有一定威胁。库区蓄水将进一步淹没鱼类的产卵场,导致鱼类资源量的变化;水库面积的增大和水库营养物质的增加有利于浮游动植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并为鱼类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工程影响提出了合理的保护措施,为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理论指导。尽管工程对库区生物多样性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通过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以及施工结束后的恢复措施可以将工程对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降至最小,从而更好地保护库区的生态环境。

程丽[8](2013)在《基于3S的调水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了受水区及沿线地区的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不足的矛盾,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同时调水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对水源地、受水区和输水区沿线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甚至是永久的不可忽视的影响。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汉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是国家发展战略中作为我国中部崛起的中心区域。随着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对南水北调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影响及时进行客观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调水工程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基于3S技术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评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环境的影响。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收集的研究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前的Landsat卫星TM/ETM遥感影像数据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后的HJ-1A/B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研究比较,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2)利用2001年到2012年每年4月份近12年的TERRA MODIS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环境要素变化分析。首先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将评价因子分为目标层、制约层、要素层的三级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因子的权重,并用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各因子的值,从而最终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3)通过对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地表温度、水域面积四个指标的时序变化分析,判断工程对各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性质及大小。(4)根据水利工程影响的性质和大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为七个评判等级:极不利影响、不利影响、较不利影响、一般影响、较有利影响、有利影响、极有利影响。根据各评价指标实际观测值、权重以及评价等级的标准向量,计算得到总体生态环境隶属于各等级影响的隶属度向量。(5)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指出今后开展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针对南水北调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刘灵辉[9](2010)在《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兴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不可避免地要征收大量农田,造成大量移民非自愿性搬迁。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六十多年里,我国兴修水库产生的非自愿性移民达2500多万,水库移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移民是否能够得到妥善安置关系到工程的成败。我国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从单纯的安置性移民转变为开发性移民,开发性移民强调“以土地换土地”安置策略,让移民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施国庆等,2008),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保证移民生活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我国农地土地产权基本结构是集体享有土地所有权,农民享有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所有权层面,法律禁止任何个人或组织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在承包经营权层面,农户获得的承包经营权受到法律保护,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土地。在移民的承包地被淹没后,无论是后靠安置亦或是外迁安置,都涉及到占用安置区集体或者居民的土地问题。移民的到来意味着分享当地居民土地、水和其它资源,最明显的是造成安置区居民承包地数量减少和农业收入水平降低,这对安置区居民的福利造成了负面影响。根据“卡尔多—希克斯”社会福利改进标准,要实现安置区土地向移民转移过程的社会福利改进,就需要对利益受损的安置区集体和居民给予相应的补偿以弥补其福利损失。但是,现行法律政策对安置区居民的补偿问题鲜有考虑,更没有完善的补偿机制(张绍山,2007),忽视移民迁入对安置区居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是移民安置规划的一个重大失误。因此,在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背景下,界定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性质,在补偿性质清晰界定以及移民迁入对安置区集体和居民福利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对安置区集体和居民转出土地给予什么水平的补偿,才能使其福利水平不因移民的迁入而受到影响?在明确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的前提下,如何构建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机制?科学地界定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明确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方式及资金来源,同时,在农村土地产权由集体和居民共享的格局下,如何在安置区集体和居民间以及安置区居民间分配补偿资金,才能兼顾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公平与效率?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对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七章,各章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前言。提出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研究这一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归纳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章: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及评述。对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的必要性、特点和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实质及现行补偿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在紫坪铺水库、瀑布沟水电站、皂市水利枢纽工程、潘口水电站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区和安置区的调查问卷、访谈资料以及收集到的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等资料,对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标准和补偿资金分配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评述。第三章: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性质的界定。运用理论分析法对国外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性质是否适合我国实际进行了评述,同时,结合我国现行土地法律政策以及本文对集体和农户土地产权关系的界定,对学术界、政府及规划设计单位等认为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性质属于土地征收和市场化土地流转两种观点进行了反驳。然后,本文通过引入土地产权边界的概念,分“土地产权边界内的移民安置”、“土地产权边界外的非成建制移民安置”和“土地产权边界外的成建制移民安置”三种情况,分别界定了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性质,并对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的福利影响及补偿与福利改进。在分析福利的概念及社会福利改进标准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查资料,深入分析了安置区土地流转对安置区集体和居民、移民以及不同地方政府的福利影响。构建兴修水库淹没区土地征收和安置区土地流转两个阶段的社会福利模型,并通过假设条件有机地建立起两阶段之间内在联系,分析出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的社会福利改进标准。第五章: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定价及实证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农地价值评估方法的评述和对比分析,选择条件价值法(CVM)对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定价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以四川省瀑布沟水电站、湖南省皂市水利枢纽工程、湖北省潘口水电站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四个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测算出不同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标准,并对土地流转补偿标准进行了价值分离。最后,对四个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测算出的补偿标准对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执行标准进行了评价。第六章: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机制研究。明确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机制的概念和构建原则,科学界定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归纳出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可行方式和补偿资金来源。在此基础上,对安置区集体分得土地流转收益的比例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公平和效率理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阶段,阐述了不同土地流转方式下安置区居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第七章:研究结论与讨论。总结全文,就如何进行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探讨了水库移民安置土地流转过程中还需深入研究的有关重大问题,最后,对未来的水库移民安置模式进行了展望。

吴瑕[10](2010)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北相差悬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是我国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一项战略性基础建设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促进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大作用,但同时将会使汉江流域水资源自身可利用量大幅度减少,会产生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同时四项补偿工程、梯级枢纽工程及引汉济渭工程的陆续兴建,也会给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背景突显了本文选题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在参加由湖北省水利厅下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与对策研究”项目的基础上,以汉江中下游地区水环境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大量的历年实测气象资料(降雨、蒸发、气温等)、流量水位资料、汉江中下游污染源资料、主要排污口水质监测资料、汉江最新水下地形资料、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的设计及研究报告,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应用数学模型模拟计算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引汉济渭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专项探讨和综合分析。研究中既认真学习借鉴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又结合生产实践,并在理论上进行了探索研究。虽然国内外对调水工程对取水区域下游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调水工程给调水区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却是缓慢的、长期的、潜伏的,不经过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是很难发现的。而且,调水的距离越长,规模越大,其影响越大,影响因素越发复杂化、综合化、生态化。因此,本文主要就以下内容做了一定的研究。第1章阐明了水环境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调水工程对取水区域下游的影响(主要是不利影响);简单的介绍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四项补偿工程、梯级枢纽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基本情况及取水水源工程);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水环境、水环境容量的内涵及计算工况;最后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章简要介绍了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包括自然概况及社会经济概况,这是论文研究的社会经济背景。第3章采用小波分析法、数理统计周期分析法探讨了丹江口天然入库径流的周期特性;采用Mann-Kendall、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丹江口入库径流和主要控制站径流系列演变趋势,揭示了汉江流域20世纪90年代连续枯水年的原因;采用汉江沙洋站、东荆河潜江站1990~2007年及汉江流域大水年1964年、1975年、1983年、1984年等多年旬平均流量建立相关关系,科学地拟定了东荆河分流比;同时分析了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流量、水位、流速及灌溉的影响。第4章利用2007年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的结果,分析了汉江中下游点源及非点源污染排放的趋势;针对汉江中下游2007年主要排污口纳污量调查统计结果,并结合入河污染物衰减系数,预测2020年、2030年汉江中下游流域对汉江的污染负荷。第5章采用长系列水文条件,建立一维水动力学水质模型模拟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引汉济渭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水质指标采用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三项指标。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过程、沿江两岸用水系列及污染物负荷系列有2007年、2020年和2030年,考虑的已建和拟建的工程条件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调水规模95亿m3)、引汉济渭工程(年调水规模10亿m3)四项补偿工程及梯级枢纽工程,基于以上考虑一共组合成16种计算工况。采用2006-2007年水文水质系列对模型进行水位和水质两方面的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分析比较指标有水质、水功能区、水环境容量等,结合第3章对流量、水位、流速及灌溉影响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四项补偿工程之一的闸站改造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主要是改善了沿江闸站的取水条件,提高了沿江灌区的灌溉保证率。四项补偿工程之一的兴隆枢纽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的影响是抬高了兴隆梯级以上河段的水位,改善了该部分河段闸站的取水条件,使从该部分河段取水的灌区缺水状况得到缓解,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不利的影响是使水质进一步恶化、满足水功能区划目标要求的天数进一步减小、水环境容量的损失量进一步加大。四项补偿工程之一的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一是通过引江济汉补给东荆河的水量,使东荆河灌区的缺水状况得到缓解,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二是使高石碑(引江济汉出口)以下汉江干流的水环境容量的损失量得以减小。2梯级枢纽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的影响是抬高了各梯级以上河段的水位,改善了该部分河段闸站的取水条件,使从该部分河段取水的灌区缺水状况得到缓解,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不利的影响是使水质进一步恶化、满足水功能区划目标要求的天数进一步减小、水环境容量的损失量进一步加大。各级梯级枢纽工程的兴建导致汉江中下游河段水环境容量的损失主要集中在丹江口水库坝下至高石碑河段。3考虑引汉济渭工程后,流量、水位、流速、灌溉保证率、满足水功能区划目标要求的天数均在南水北调中线调水95亿m3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但减小幅度不大;而高锰酸盐、氨氮、总磷浓度、水环境容量的损失量均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这说明引汉济渭工程虽然进一步加剧了汉江中下游水质的恶化,但造成水质恶化的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95亿m3。4高锰酸盐、氨氮、总磷3个指标相比,调水前后增幅最大的是总磷浓度,对指标类别判别起控制作用的指标是总磷浓度。5以襄樊、汉川、钟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的损失量较大。第6章对论文的创新做了总结,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的影响与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的影响与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线工程运行下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及污染等级推估(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污染机制研究现状
        1.2.2 水资源开发利用进展
        1.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研究现状
        1.2.4 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现状
    §2.1 汉江中下游流域概况
        2.1.1 汉江中下游流域气候条件概况
        2.1.2 水文环境与水资源
    §2.2 社会经济条件
        2.2.1 人口
        2.2.2 工农业发展水平
    §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江济汉工程现状
        2.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2.3.2 引江济汉工程
        2.3.3 汉江流域开发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
    §2.4 汉江中下游水质水文变化
        2.4.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中下游水质的时空变化
        2.4.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中下游流量的时空变化
        2.4.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变化情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前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变化
    §3.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条件的影响
        3.2.1 汉江中下游流量水位时空变化特性
        3.2.2 基于RVA法的水文条件变化分析
    §3.3 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汉江中下游流量变化趋势
        3.3.1 汉江中下游流量年际及月际特征分析
        3.3.2 Mann-Kendall突变型检验分析流量的变化趋势
    §3.4 结论
第四章 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化及主要污染特性研究
    §4.1 水质采样和水质指标分析
        4.1.1 汉江中下游采样
        4.1.2 水质指标分析
    §4.2 研究方法
        4.2.1 因子分析
        4.2.2 聚类分析
        4.2.3 有机污染指数与富营养化指数
    §4.3 汉江中下游水质变化及污染特性研究
        4.3.1 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4.3.2 水文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4.3.3 因子分析的结果
        4.3.4 基于因子分析的水质评价结果
        4.3.5 空间聚类分析的结果
        4.3.6 流量与水质的关系
        4.3.7 两项水利工程对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指数的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水利工程及支流对汉江中下游水质的影响
    §5.1 水质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5.2 研究方法
        5.2.1 最大最小自因子分析法(min/max autocorrelation factor analysis,MAFA)
        5.2.2 动态因子分析方法(Dynamic factor analysis,DFA)
        5.2.3 模型拟合验证
    §5.3 水利工程及支流对汉江中下游水质的影响研究
        5.3.1 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5.3.2 最小/最大自相关因子分析(MAFA)结果
        5.3.3 动态因子分析(DFA)结果
        5.3.4 流量与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
    §5.4 结论
第六章 汉江中下游典型污染物水质现状评价
    §6.1 水质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6.1.1 汉江中下游采样
        6.1.2 实验室分析
    §6.2 研究方法
        6.2.1 克里格法(Kriging)原理
        6.2.2 普通克里格插值(Ordinary Kriging)
        6.2.3 指示克里格插值(Indicator Kriging)
    §6.3 汉江中下游水质指标的时空差异分析
        6.3.1 汉江中下游水质指标的空间差异
        6.3.2 汉江中下游水质指标的季节性差异
    §6.4 汉江中下游典型水质指标水质现状评价
        6.4.1 指示克里格法法评价汉江中下游Chl-a的污染等级现状
        6.4.2 指示克里格法法评价汉江中下游总氮和总磷的污染等级现状
        6.4.3 普通克里格法评价汉江中下游不同河段水质指标的水质现状
        6.4.4 优化的指示克里格-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
    §6.5 结论
第七章 底泥氮磷释放规律及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7.1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
        7.1.1 采样及实验装置设置
        7.1.2 实验方案设计
    §7.2 汉江地表水及底泥的理化性质
        7.2.1 汉江干流及通顺河地表水水质特性
        7.2.2 通顺河底泥特性分析
    §7.3 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
        7.3.1 潜在生态指数危害法
        7.3.2 潜在生态危害风险评价结果
    §7.4 底泥对氮磷的吸附解析特征分析
        7.4.1 底泥磷的等温吸附解析特征
        7.4.2 底泥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7.4.3 底泥氮的等温吸附特征
        7.4.4 底泥氮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7.5 不同条件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研究
        7.5.1 扰动对pH和 EC的影响
        7.5.2 扰动强度和时间对磷的释放量影响
        7.5.3 考虑扰动强度和底泥特性的磷释放拟合方程
    §7.6 结论
第八章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2)河流水环境可恢复性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河流水环境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可恢复性研究进展
        1.2.2 水环境可恢复性研究进展
        1.2.3 基于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研究进展
        1.2.4 可恢复性研究拭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河流水环境可恢复性基本理论
    2.1 水环境系统多稳态现象
        2.1.1 河流水环境系统的概念
        2.1.2 河流水环境系统多稳态现象
        2.1.3 河流水环境系统多稳态现象产生的原因
        2.1.4 河流水环境系统多稳态转化
    2.2 河流水环境系统可恢复性的定义
    2.3 河流水环境系统可恢复性机理分析
    2.4 河流水环境系统可恢复性的特点
    2.5 小结
3 水环境系统可恢复性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理论研究
    3.1 水环境系统可恢复性影响因子分析
        3.1.1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程度
        3.1.2 纳污能力及纳污水平
        3.1.3 河流生态系统
        3.1.4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1.5 环境治理与管理水平
    3.2 河流水环境可恢复性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3.2.2 水环境可恢复性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3.2.3 河流水环境系统可恢复性指标体系
    3.3 河流水环境系统可恢复性评价方法
        3.3.1 可变模糊识别模型
        3.3.2 确定权重
    3.4 河流水环境可恢复性评价等级的确定
    3.5 基于水环境可恢复性理论的水环境可持续利用
    3.6 小结
4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分析与预测
    4.1 汉江中下游概况
        4.1.1 自然环境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2 汉江中下游流量变化趋势分析
        4.2.3 中线调水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生态影响分析
    4.3 汉江中下游排污调查
        4.3.1 工业废水
        4.3.2 生活污水
        4.3.3 污染负荷排放量分析
    4.4 汉江中下游污染负荷排放预测
        4.4.1 工业污染源污染排放预测
        4.4.2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预测
        4.4.3 污染负荷入河量预测
    4.5 水环境变化对汉江中下游河段的生态效应
        4.5.1 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丰度特征
        4.5.2 RDA分析
        4.5.3 浮游植物的群落多样性分析
    4.6 小结
5 汉江中下游纳污能力分析
    5.1 水功能区划
    5.2 水质模型的选择
        5.2.1 中点概化
        5.2.2 均匀概化
    5.3 调水前汉江中下游纳污能力参数确定
        5.3.1 干流主要控制断面设计流量的确定
        5.3.2 断面流速的确定
        5.3.3 水质背景浓度的确定
        5.3.4 水质目标浓度的确定
        5.3.5 降解系数的确定
    5.4 调水前汉江中下游纳污能力计算
    5.5 调水后汉江中下游纳污能力分析
        5.5.1 调水江中下游纳污能力计算参数的确定
        5.5.2 调水后汉江中下游纳污能力计算
    5.6 小结
6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系统可恢复性评价
    6.1 数据来源
    6.2 指标权重确定
    6.3 水环境可恢复性年际变化评价
        6.3.1 襄阳段水环境可恢复性年际变化规律
        6.3.2 仙桃段水环境可恢复性年际变化规律
    6.4 水环境可恢复性空间变化评价
    6.5 小结
7 汉江中下游河段水环境可持续利用
    7.1 污染物总量控制思路下传统排污方式
    7.2 基于Scheafer模型的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可持续利用
        7.2.1 水质恢复能力的计算
        7.2.2 河流剩余纳污能力的稳态平衡解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成果
致谢

(3)南水北调北京受水区供水调适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能力
        1.2.2 南水北调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1.2.3 关于水价形成理论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2 水资源合理配置相关理论
    2.1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理论
        2.1.1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
        2.1.2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原则
        2.1.3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内容
    2.2 水资源人口承载力
        2.2.1 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内涵
        2.2.2 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2.3 水价制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3.1 水价形成的机理
        2.3.2 水价制定的原则
        2.3.3 水价制定的常用方法
    2.4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4.1 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背景
        2.4.2 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3 北京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3.1 北京市水资源供给情况分析
        3.1.1 地表水资源量
        3.1.2 北京的地下水资源量
        3.1.3 水资源总量
    3.2 北京市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
    3.3 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
        3.3.1 北京市供水量估算
        3.3.2 北京市的用水量估算
    3.4 北京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实证分析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2 计算方法
        3.4.3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指数(WCCI)计算结果
    3.5 北京市水资源超载的原因分析
        3.5.1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3.5.2 水权制度不完善
        3.5.3 水价没有反映用水效率
        3.5.4 水资源管理不当使资源配置低下
        3.5.5 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3.6 本章小结
4 南水北调之后北京市供水工艺调适研究
    4.1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4.1.1 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线路
        4.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基本情况
        4.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战略意义
    4.2 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市供水水量影响分析
        4.2.1 南水北调对北京市供水量的影响
        4.2.2 南水北调对北京市供水稳定性的影响
        4.2.3 南水北调对北京市供水可持续性的影响
    4.3 南水北调对北京市供水水质影响分析
        4.3.1 南水北调来水水质与本地水水质分析
        4.3.2 南水北调工程水质水量调适研究
    4.4 南水北调来水后北京市水处理工艺调适研究
        4.4.1 净水工程方案比选
        4.4.2 配套水厂工艺调适实例分析
        4.4.3 配套水厂工艺调适效果分析
        4.4.4 南水北调来水后北京市多水源处理工艺优化
    4.5 本章小结
5 南水北调之后北京自来水价调适及水价模型建立
    5.1 北京市的水价演变及其现状
        5.1.1 北京市水价的演变
        5.1.2 现有水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5.2 北京市综合水价分析模型的建构
        5.2.1 综合水价影响因素
        5.2.2 综合水价模型与计算分析模型
        5.2.3 用水户综合水价计算分析模型
    5.3 北京市各用户综合水价计算
        5.3.1 需水量分析
        5.3.2 北京当地可用水资源量分析
        5.3.3 缺水情况分析
        5.3.4 南水北调供水水量分析
        5.3.5 北京当地全成本水价核算
        5.3.6 南水北调外调入水两部制水价核算
        5.3.7 综合水价分行业计算区别划分
        5.3.8 北京市水价承受能力计算
    5.4 水价影响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措施
    6.1 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措施框架
        6.1.1 基本原则
        6.1.2 管理框架
    6.2 有效借助行政机构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主导作用
        6.2.1 科学开展用水资源制度建设持续推进首都水务法制进程
        6.2.2 合理转变水务部门工作职能切实提高相关机构工作效率
        6.2.3 有序调整用水资源税收政策适时提升行业财政投资水平
        6.2.4 推动用水资源利用发展规划促进北京用水资源优化配置
        6.2.5 不断优化资源利用审批制度合理加强用水资源监管力度
    6.3 积极运用市场手段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调解作用
        6.3.1 坚持以价值规律为基本准则完善水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
        6.3.2 坚持以制度优化为发展路径合理推进水资源的产权划分
        6.3.3 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方式有效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程度
        6.3.4 坚持以资源配置为目标导向推动水资源的市场体系建设
    6.4 高度重视社会力量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推动作用
        6.4.1 积极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逐步推进群众用水观念转变
        6.4.2 合理开展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有序减少耗水产业所占比例
        6.4.3 大力推广城市节水科技工程持续降低生产生活用水数量
        6.4.4 坚持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不断提升群众节水意识水平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区域生态旅游格局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生态旅游的研究
    1.2 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
    1.3 旅游格局改变的研究
    1.4 南水北调工程与旅游的研究
    1.5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及研究前景
        1.5.1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
        1.5.2 研究前景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3 研究区概况、理论支撑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概况
        3.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3.2 理论支撑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2 增长极理论
        3.2.3 点-轴开发理论
        3.2.4 旅游吸引力
    3.3 研究方法
        3.3.1 技术路线
        3.3.2 研究方法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格局现状
    4.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分布
    4.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空间格局
        4.2.1 聚集度指数
        4.2.2 连接度
        4.2.3 交通通达度
        4.2.4 平均径路长
        4.2.5 紧密度指数
    4.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区划
        4.3.1 生态旅游区划原则
        4.3.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区划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区域生态旅游的影响
    5.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区域生态旅游资源新增加的影响
        5.1.1 丹江口水域生态观光区
        5.1.2 陶岔渠首景观
        5.1.3 沙河渡槽景观
        5.1.4 穿黄工程景观
        5.1.5 焦作彩城景观
        5.1.6 穿漳工程景观
        5.1.7 生态廊道休闲旅游目的地
    5.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区域生态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
        5.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区域生态旅游集聚的影响
        5.2.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区域生态旅游点之间空间距离的变化
        5.2.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区域生态旅游紧密度的影响
    5.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格局的影响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新格局分区
    6.1 渠首水域生态与文化观光区
    6.2 烟波沙河自然游览区
    6.3 黄河底蕴郊野休闲游憩区
    6.4 南太行山山水风光焦作段旅游区
    6.5 安阳殷风文化旅游区
    6.6 生态廊道休闲娱乐区
7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
    7.1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7.1.1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原则
        7.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区域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7.2 生态环境保护
        7.2.1 决策内容
        7.2.2 管理内容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8.2.1 创新点
        8.2.2 不足
附表
文献参考
英文摘要

(6)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1.1.1 国内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1.1.2 汉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1.2.1 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1.2.2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1.2.3 水电梯级开发对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1.2.4 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研究进展
    1.3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1.3.1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1.3.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研究设计思路
2 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2.1 汉江流域概况
        2.1.1 汉江流域自然概况
        2.1.2 汉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2.2 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2.2.1 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2.2 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2.3 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对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变化的作用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影响
    3.1 汉江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
        3.1.1 汉江流域可利用水资源评价
        3.1.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2 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3.2.1 指标体系构建
        3.2.2 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3.3 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
        3.3.1 水资源承载力预测模型
        3.3.2 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
    3.4 本章小结
4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影响
    4.1 汉江流域城区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4.1.1 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模型
        4.1.2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4.2 汉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预测
        4.2.1 水环境承载力预测模型
        4.2.2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预测
    4.3 本章小结
5 水电梯级开发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1 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5.1.1 指标体系构建
        5.1.2 单项指标计算方法
        5.1.3 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5.2 汉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
        5.2.1 汉江水电梯级开发压力量化
        5.2.2 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2.3 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5.3 本章小结
6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多因子回归分析
    6.1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情况及分析
        6.1.1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概况
        6.1.2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规律分析
        6.1.3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原因分析
    6.2 汉江流域水华发生多因子回归分析
        6.2.1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择
        6.2.2 汉江仙桃段水华发生多因子回归分析
        6.2.3 汉江武汉段水华发生多因子回归分析
    6.3 汉江水华发生多因子响应面分析
        6.3.1 汉江仙桃段水华发生多因子响应面分析
        6.3.2 汉江武汉段水华发生多因子响应面分析
    6.4 汉江水华发生预测
        6.4.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6.4.2 流域水华发生预测
    6.5 本章小结
7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7.1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7.1.1 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
        7.1.2 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定量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1.3 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分析
        7.1.4 汉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预测
    7.2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7.2.1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体系构建及指标量化
        7.2.2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7.3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预测
        7.3.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7.3.2 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预测
    7.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与发表及待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前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跨流域调水工程概况
    1.3 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3.1 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3.2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丹江口库区概况
    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2.1.1 水源工程总体布局
        2.1.2 水源工程占地、淹没与移民安置
    2.2 丹江口库区自然环境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特点
        2.2.3 水文气候
    2.3 丹江口库区研究进展
        2.3.1 丹江口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2.3.2 丹江口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陆生生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3.1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3.1.1 调查范围和时段
        3.1.2 调查技术和方法
        3.1.3 陆生植物现状
        3.1.4 陆生植物变化趋势
        3.1.5 蓄水工程对丹江口库区陆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预测分析
        3.1.6 移民安置对丹江口库区陆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3.2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3.2.1 调查范围
        3.2.2 调查时段
        3.2.3 调查技术和方法
        3.2.4 陆生动物现状
        3.2.5 陆生动物的变化趋势
        3.2.6 调水工程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3.2.7 移民安置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1 调查范围
    4.2 调查技术和方法
        4.2.1 浮游生物
        4.2.2 底栖动物
        4.2.3 鱼类资源
    4.3 对水环境的影响
    4.4 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4.4.1 浮游植物现状
        4.4.2 浮游植物的变化趋势
        4.4.3 南水北调工程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5 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4.5.1 浮游动物现状
        4.5.2 浮游动物的变化趋势
        4.5.3 南水北调工程对浮游动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6 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4.6.1 底栖动物现状
        4.6.2 底栖动物变化趋势
        4.6.3 南水北调工程对底栖动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7 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4.7.1 鱼类资源现状
        4.7.2 鱼类资源的变化趋势
        4.7.3 南水北调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预测分析
    4.8 对水生植物的影响
        4.8.1 水生植物现状
        4.8.2 南水北调工程对水生植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和措施
    5.1 保护原则
        5.1.1 保护库区生态系统的原则
        5.1.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5.2 保护对策和措施
        5.2.1 陆生植物保护
        5.2.2 陆生动物保护
        5.2.3 水生生物保护
6 结论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本文的创新点
    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3S的调水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的创新点
        1.3.4 论文的组织结构与安排
第二章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2.1 对比分析法
    2.2 综合评价方法
        2.2.1 定性分析总结法
        2.2.2 多目标定量分析综合评价法
    2.3 调水工程生态环境评价方法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数据及研究区域
    3.1 典型工程的选取
    3.2 研究区域的选取
        3.2.1 自然条件
        3.2.2 社会经济条件
    3.3 遥感数据介绍
        3.3.1 Landsat TM 数据
        3.3.2 HJ-1A/B CCD/IRS 数据
        3.3.3 TERRA/AQUA MODIS 数据
        3.3.4 预处理
    3.4 其他数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1 土地利用分类
    4.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1 工程前期年际变化对比分析
        4.2.2 工程后期年际变化对比分析
        4.2.3 工程前后变化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要素变化分析
    5.1 遥感特征参数获取
        5.1.1 归一化植被指数
        5.1.2 地表温度
        5.1.3 植被覆盖度
        5.1.4 水体提取
    5.2 生态环境评价遥感特征参数集的确定
        5.2.1 建立低阶层次结构模型
        5.2.2 构造判断矩阵
        5.2.3 一致性检验
    5.3 生态环境评价
        5.3.1 单因素时序变化分析
        5.3.2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分析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1.3.1 关于兴修水库对移民的影响和补偿
        1.3.2 关于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模式及性质
        1.3.3 关于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对原居民的影响和补偿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移民
        1.4.2 移民安置区
        1.4.3 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1.5.1 研究主要内容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1.5.4 可能的创新
2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现状及评述
    2.1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概述
        2.1.1 水库移民安置与安置区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2.1.2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的概念和特点
    2.2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实质及内在机理
        2.2.1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实质
        2.2.2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现行补偿的内在机理
    2.3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现状及评述
        2.3.1 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现状
        2.3.2 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现状评述
    2.4 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收益分配现状及评述
        2.4.1 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收益分配现状
        2.4.2 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收益分配现状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性质界定
    3.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概述
        3.1.1 集体土地所有权
        3.1.2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
    3.2 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土地产权关系研究
        3.2.1 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土地产权关系相关观点的批判
        3.2.2 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土地产权关系界定
    3.3 国内外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性质研究评述
        3.3.1 国外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性质评述
        3.3.2 国内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性质评述
    3.4 基于土地产权边界的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性质界定
        3.4.1 产权、土地产权及土地产权边界
        3.4.2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性质的界定
        3.4.3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特殊性
    3.5 本章小结
4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的福利影响及补偿与福利改进
    4.1 福利的内涵、改进标准及农地福利
        4.1.1 福利内涵及改进标准
        4.1.2 土地对安置区居民之福利
    4.2 安置区土地流转对各产权主体的福利影响
        4.2.1 对安置区集体和居民的福利影响
        4.2.2 对移民的福利影响
        4.2.3 对地方政府的福利影响
    4.3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与社会福利改进
        4.3.1 模型的假设与建立
        4.3.2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定价实证研究
    5.1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理论依据
        5.1.1 农地价值理论
        5.1.2 福利理论
        5.1.3 公平和效率理论
    5.2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定价方法
        5.2.1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定价方法选择
        5.2.2 CVM经济学原理、基本步骤及偏差控制
    5.3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调研及实证思路
        5.3.1 调研问卷设计
        5.3.2 调查区域的选择及样本情况
        5.3.3 数据整理及WTA、WTP的取舍
        5.3.4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标准实证及评价研究思路
    5.4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价格的实证研究
        5.4.1 瀑布沟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价值测算
        5.4.2 皂市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价值测算
        5.4.3 潘口水电站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价值测算
        5.4.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价值测算
    5.5 安置区土地流转价格的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
        5.5.1 横向对比分析
        5.5.2 纵向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机制研究
    6.1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机制概念
    6.2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机制的构建原则
        6.2.1 公平效率兼顾的原则
        6.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6.2.3 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6.2.4 动态性原则
        6.2.5 利益均衡原则
    6.3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构成要素
        6.3.1 补偿主体
        6.3.2 受偿主体
        6.3.3 补偿方式
        6.3.4 资金来源
    6.4 安置区集体和安置区居民间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实证研究
        6.4.1 安置区居民对集体参与土地流转收益的认知
        6.4.2 安置区集体分得土地流转收益比例的影响因素分析
        6.4.3 安置区集体分得土地流转收益比例的确定
    6.5 安置区居民与安置区居民间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关系
        6.5.1 安置区居民间的初次分配——公平优先
        6.5.2 安置区居民间的再分配——效率优先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的基本结论
        7.1.1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现状存在诸多弊端,亟待理论研究并在法律政策层面逐步完善
        7.1.2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性质复杂多样,需根据不同情况区分界定
        7.1.3 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过程中社会福利的整体改进,需要实现对各个产权主体补偿的均衡
        7.1.4 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标准由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决定,应提高土地流转补偿标准,逐步实现完全补偿
        7.1.5 构建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机制,实现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制度化和科学化
    7.2 相关制度及政策建议
        7.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界定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的性质
        7.2.2 明确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标准,体现安置区农地价值
        7.2.3 合理分配安置区土地流转收益,使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得到保障
        7.2.4 科学合理界定安置区集体分得土地流转收益的用途
        7.2.5 理顺移民安置资金管理体系,防止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缩水
        7.2.6 整合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过程中的利益,实现各方利益均衡
    7.3 讨论与展望
        7.3.1 讨论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问卷A
附录2:问卷B
附录3:发表论文情况(第一作者)
致谢

(1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项目背景
    1.2 国内外调水工程对取水区域下游影响研究综述
    1.3 已建和拟建的水利工程
    1.4 本论文需特别说明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汉江中下游区域背景条件
    2.1 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影响
    3.1 汉江流域水文特征
    3.2 汉江上中游水资源量演变趋势分析
    3.3 调水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3.4 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灌溉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汉江中下游污染源调查与污染负荷预测
    4.1 汉江中下游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4.2 入河污染物分析
    4.3 汉江中下游流域入河污染预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研究
    5.1 汉江中下游现状水环境质量评价
    5.2 数学模型的建立
    5.3 计算条件
    5.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
    5.5 南水北调基础上考虑引汉济渭后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后记
附图

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的影响与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线工程运行下汉江中下游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及污染等级推估[D]. 刘文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2]河流水环境可恢复性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 陈燕飞. 武汉大学, 2017(06)
  • [3]南水北调北京受水区供水调适与管理[D]. 潘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及汉江中下游区域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分析[A]. 樊丹,甘小泽,邵志慧,哉正华. 2014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4
  •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区域生态旅游格局影响研究[D]. 杨浦. 河南农业大学, 2014(03)
  • [6]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李柏山. 武汉大学, 2013(03)
  • [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D]. 包洪福.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 [8]基于3S的调水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程丽. 长江科学院, 2013(07)
  • [9]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补偿研究[D]. 刘灵辉.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1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研究[D]. 吴瑕. 武汉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的影响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