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船怎么能直上桥?

商业街——船怎么能直上桥?

一、商业街——船到桥头怎么直?(论文文献综述)

吕铮[1](2021)在《真相小组》文中指出1.预审 初秋,下着一场不大不小的雨,天色灰蒙蒙的,雨滴打在雾蒙蒙的玻璃上,划出一道长长的抛物线。审讯室的铁门紧闭着,坚硬、冰冷,隔绝着外面的嘈杂和喧嚣。脚步声由远至近,一个身穿制服的警官缓步而来。他三十多岁的年纪,中等身材,相貌端正,浓眉下的一双眼睛略带疲惫。他是预审支队的副支队长,行里人称"那三斧子"的那海涛。

张金花,王茂华[2](2020)在《历史视域下的京津冀夜市经济》文中研究指明京津冀夜市首见于唐。唐宋时期主要分布于河北地区,形态单一;元明清之后京津冀夜市异军突起,其形态与规模优于同期北方其他区域夜市。京津冀区域内夜市分布、形态、规模差异明显,折射出传统社会京津冀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大势。政治权力与城市地位、城市发展与转型、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等区位因素成为影响区域夜市经济发展轨迹的重要力量。

王卉[3](2020)在《活态遗产视角下苏州古城主干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苏州作为“东方水城”,其水系一直备受关注。从环古城河保护规划到大运河的申遗成功,水是古城的血脉,水也一直是苏州古城研究与保护的中心。关于苏州古城的水系,研究主要有水系历史形态变迁、古城水环境、水上旅游以及滨水空间相关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研究。由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水系丧失了其传统的交通功能,逐渐变成静态的城市标志,失去了活性。苏州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水”是其主要的景观风貌,水系衰败,必然导致古城失去灵魂,走向落寞。苏州一直以来以双棋盘格局而闻名,这种双棋盘的格局是城市水网与路网交织形成的交通结构,本文通过相关的数据查询,现场调研与现状分析,探索了苏州古城水系传统风貌与保存现状。基于活态遗产的理论,总结古城的活态要素构成,结合水系传统景观风貌,提出苏州水系活态保护的策略,以及景观风貌提升设计手法,促进水城特色的塑造和传统水文化的延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水系与现代生活功能相结合,恢复历史上游水、亲水、活水的水城氛围,提供行之有效的水城风貌提升设计。本文从活态遗产保护的背景出发,经过理论分析,提出活态遗产的要素组成,再结合相关活态遗产水城保护的案例研究,总结相关类型活态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将其作为对苏州古城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的理论指导。对古城水系传统景观要素分析,提出以点连线,线性空间联动,点线成面的水系空间活化利用,以线串点,提出以水活城的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策略。通过对现状水系调研分析,分别对水系相关的特色点状空间以及线性空间做出具体的提升设计,以此再现古城水陆并行的传统交通模式,促进苏州古城水系的功能再生,再现古城水系的灵魂地位,重塑水城的城市特色。

欧阳庆[4](2020)在《明至民国时期来凤百福司集镇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集镇为考察中心,运用民族学和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材料为支撑,厘清了明至民国时期百福司集镇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的变迁,并对每个阶段的变迁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对变迁的规律进行了探究。百福司集镇是百福司镇政府的驻地,也是一个基层市场,处在湖北省西南部,南接重庆酉阳,东邻湖南龙山,酉水穿镇而过,全镇人口以土家族为主。历史上,多个土司在百福司集镇建立过衙署。并且,在酉水的水电开发之前,百福司集镇是酉水上游航运的起点。百福司集镇现有街巷呈现“三纵三横”格局,集镇常住人口8000多人,集期为10日3场,每逢农历二、五、八赶场。明清时期,百福司集镇先后属于盘顺土司、卯峒土司和百户土司管辖。明代,卯峒土司首先将衙署建立在百福司集镇。清初,随着同宗的百户土司的崛起,百户土司将卯洞土司赶出百福司集镇,而将自己的衙署迁到该地,该地也因此得名“百户司”,后人讹传为“百福司”。土司是一个高度自治的机关,他们将衙署设置在百福司集镇之后,其官僚系统主要在这里办公,这里成为土司的行政中枢,也成为了区域的政治中心。清雍正年间掀起的“改土归流”是武陵民族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百户司在强大的朝廷压力之下自请改土归流。改土归流之后,百福司集镇成为新设立的来凤县的辖区,并且是距离县治翔凤镇最偏远的地区。因此,其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地位。但是,因为其具有酉水通航之便,以及具有连接三省边区的陆路交通,又适逢桐油出口贸易兴起,百福司集镇很快成为鄂西南地区山货出山和工业品输入的港口,向着区域经济中心转化。中华民国时期,百福司集镇作为贸易港口,在鄂西南地区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经济发展也受时局的影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波动。第一个阶段是1911—1932年。这期间由于政府对省际结合部的基层社会治理不力,匪患严重,社会秩序和经济活动受到严重破坏,百福司集镇经济进入萧条期。第二个阶段是1933—1945年。这个期间由于抗战形势的变化,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迁驻来凤。这些机关迁来后,一方面加强基层治理,恢复社会秩序,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带来了消费需求的增加,激活了区域经济,百福司集镇作为贸易港的功能又被激发,进入经济繁荣期。第三个阶段是1946—1949年。抗战胜利后,随着省直机关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迁走,省际结合部的基层社会又回到了失序状态,百福司集镇的经济又进入衰败期。施坚雅在研究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的过程中,重点考察了人口数量变化与基层市场变迁的关系。从明至民国时期百福司集镇的变迁来看,中国农村的基层市场变迁不仅与人口数量变化有关,还与政治变迁,基层社会秩序变动,贸易局势变化有关。

于龙飞[5](2020)在《元诗所见元代商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代诗人对商业活动颇为关注,写下了大量涉商诗篇,对元代商业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们总体上可反映元代商业发展的基本面貌和兴衰变迁历程。具体到某些诗篇,又往往可看到其他类型史料不能表现的元代商业发展的某些细节。元代城市商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具体表现有三:一是城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大型商业城市到普通州县城和市镇等各层级市场均有发展,商品流通规模很大,品类十分丰富。二是市场类型日益丰富。专业市场细化,服务市场、文化娱乐市场均有发展,节日节庆活动的商业色彩十分浓厚。三是经营方式多样化。一些城市中店铺星罗棋布,货郎走街串巷,赊销典卖均很频繁。元诗除可展现各类城市商业的繁荣景象及其兴衰和市场波动外,对商业发展细节的描绘尤为生动丰富,多为其他类型的史料所不及。元代农村市场逐渐勃兴。在元诗中,可看到乡村类型多样的市场中商品之丰富,其开市时间不断延长,市期大为缩短;乡村作为城市商品供应基地而使城乡联系更加密切。各地乡村商业发展差异很大,元诗中亦有关于不少乡村萧索景象的描绘。元代海外贸易比之前代更为繁荣,东南沿海出现了泉州、广州等大型外贸港口城市,诗人对其繁华多有吟咏,对中原少见的各色奇珍异宝予以了特别关注,并对活跃的中外海商多有歌颂。诗歌是诗人的主观表达,作为史料既有其独到价值,也有明显不足。与元杂剧相比,元诗可较好地反映商业发展的整体图景,但在反映商业经营活动的细节和商人生活及其心理世界上较为逊色。记录了时间、地点的记实性诗歌价值最高,其他诗歌的价值则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庹梦婷[6](2019)在《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 ——乌伦古湖地方渔场的个案》文中提出本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福海地方渔场这个“小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变迁做了民族志式的描述。这个“小社会”流淌着渔场职工的记忆,承载着他们的生活。人们生活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总是与乌伦古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总是不断对乌伦古湖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渔场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经历了多阶段的持续变迁,其主要动因源自于渔场的体制及其变革,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渔场人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策略性行动。本论文以渔场的生命史为主线,以生命周期中人们行为抉择为分析焦点,用民族志的手法去记录、呈现过去几十年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关系的变迁。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本项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内容。从第二章开始以福海地方渔场的历史为主线,对体制、人口规模与结构、资源利用方式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变迁的复杂关系做了较为细致的人类学描述。同时交代了地方渔场社区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人口与民族结构以及地方渔场的历史概况。在第三章中主要对渔场人的进入及其早期生活状态进行描述,以此来分析渔场社会发育和生成的过程。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支边青年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口再生产模式,由此呈现渔场的发展图景。第五章叙述了地方渔场的体制发展历程,以关键性事件为线索呈现国家制度、政策变化等因素对渔场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职工生活带来的变化。第六章介绍了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赫勒社区的居民是如何调适自我找寻生存与发展之路。第七章围绕着灾害、湿地建设等关键性事件,描述了赫勒社区的变化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主要运用个案将该社区发展、人群与湖泊生态环境的复杂动态关系呈现出来。论文结论部分对渔场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变迁机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论文发现,渔场社会的生成与发展、渔场人的生产生活始终与乌伦古湖的生态环境相生相伴,彼此影响,相互构建,相互强化。渔场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又始终嵌入于国家与区域的社会大变革之中,渔场人在变革时代与社会情境中的决策和行为则不断推动关系的变迁。本论文的个案揭示出,地方社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故事总是“既在地方之内,又在地方之外”。生态人类学家既应在大社会的纵横脉络中书写特定地方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精彩故事,又应通过“地方”来呈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伍芳青[7](2019)在《基于古代文学和绘画作品的明清南京公共空间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意义的建筑历史,大多由专业的建筑史或艺术史研究者完成。他们据以为凭的正史文献、地方城图、古代建筑着作对那些大尺度的标志性建筑记录甚多,这些大尺度的标志性建筑发展了建筑技术并积累了厚重的建筑文化,很大程度上表达了建筑历史发展的主流。但与“正统的建筑历史”形成忽略的是那些小尺度、生活化、与社会公众活动紧密相连的城市空间场景。为此我们只能另辟蹊径,博采文献,通过非建筑相关专业人员记录下来的文本资料去还原历史场景。明清南京公共空间作为市民日常生活活动的舞台,能真实反映明清时期建筑的使用情况和南京城的社会风貌,进而对与建筑活动相关的社会文化的综合情况有一定了解。但关于城市公共空间场景的表达正是长期以来有所欠缺的,因此本文选择明清时期与社会公众活动相关的南京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古代文学和绘画作品的解读去探究明清南京公共空间的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动因。具体来说,本文首先对文本解读的特点及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建构了空间场景研究方法。然后以《儒林外史》为切入点,以建筑学为本位逻辑,以文本为载体,探讨了明清南京的公共空间组成,接着选取了两个典型的空间场景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文人在小说、笔记中所营造的叙事场景以及画家在绘画作品中所形成最直观的视觉语言,用空间场景建构的研究方法做理性分析,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试图还原一个更接近当时文化模式的历史空间场景。最后分析明清南京公共空间的形成动因,能够对明清南京公共空间有更为系统的认知。因此从古代文本去解读城市公共空间并建构城市空间场景的研究方法,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空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严梦露[8](2019)在《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空间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沙地区位于湘江流域下游和长浏盆地的西面,其传统市镇聚落因处于相同的地理环境而具有相似的社会生态;又在近现代经历了水陆转运的剧变,具有较为相似的演变进程。传统市镇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物资交换通道上的节点,其分布之广,类型之多,是农耕时代不可或缺的城乡社会经济纽带。长沙地区的传统市镇由于相对与较低的开发强度,使其保留了较完整的聚落空间的历史特征,是研究湘江流域传统市镇空间变迁的典型区域。首先,本文以传统市镇空间为切入点,在变迁的视野下研究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的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变迁历程。本文在对长沙周边地区传统市镇进行田野调査与历史地理研究后,通过把长沙周边地区传统市镇分为传统街市空间延续的市镇、传统街市空间共生的市镇、传统街市空间失衡的市镇这三类,并选取3个传统市镇聚落作为典型研究的样本聚落。其次,对样本聚落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査后,获得关于其传统街市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历时性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依照其空间发生变化的重大时间节点,将从传统市镇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两方面着手,空间形态分为祭祀空间、民俗空间、商业空间,进而按此分类通过图示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各类空间的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将置于整体视角之下,总结长沙周边地区传统市镇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演变的特征,比较其在各样本间的差异。同时,从空间变迁的进程中,分析长沙地区传统市镇变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综合这些分析,在民国至今这段时间,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空间结构由民国时期形成的街市结构转变为现在小城镇复杂化的空间结构,即由同质同构转变为异质异构。传统市镇的空间形态表现出相似的演变特征,由有机、复杂、可持续、传统乡土特征转向简单化、趋同化、现代化和城市描摹化。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如下:第一,以前的研究大部分静态的方式研究传统街巷空间,本论文将侧重于动态研究,将“时间”加入到空间研究过程中。第二,由于传统的“就空间而论空间”的方法就很难发现问题的本质。因为当代小城镇建设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异常复杂。在这一情况下,本文提出从空间变迁的演变进程入手,从而分析其空间症结。

刘春波[9](2018)在《吉本芭娜娜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吉本芭娜娜原名吉本真秀子,1964年生于东京,其创作以小说为主,还有随笔、散文、游记、对谈录等。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她在当代日本文坛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本论文围绕吉本芭娜娜创作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吉本芭娜娜文学的语境、“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梦境”的表现手法、“旅行”主题、“幸福”主题、被“阉割”的男性形象、“越轨”的女性形象等方面,从历史、经济、文化等诸多视角来探究其独特之处及成因。吉本芭娜娜文学,是在日本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流行起来的,而其流行本身也成为日本进入后工业社会的文坛标志性现象之一,究其原因,就是吉本芭娜娜比较准确地表达了后工业时代的人生状态,其中既有外在生活的状态,更有内在心理的状态。从文学史语境来看,吉本芭娜娜传承了日本文学传统的“物哀”与“幽玄”,又将日本文学传统做了许多的变形处理。她以细腻的笔触,将“物哀”的审美意识运用于爱情、亲情、社会、自然诸领域,将“物哀”这一日本传统美学沉淀于作品深部,发掘现代生活中的“物哀”美,并使其得以传承。吉本芭娜娜通过占卜、通灵、心灵感应、梦境与现实合一等叙事手法,以新颖的、异于寻常的叙述方式,传承了日本传统的“幽玄”美意识,其本质仍然是以想象的方式传达后工业社会人们真实生活的体会。吉本芭娜娜文学中将“超现实”营造成了一个精神体系,构成了她文学风格的重要一环,从“超现实”的哲学层面来看,超现实是一种能力或者说是一种重新看待世界的方式,包括可以选择在异世界生存,也可以选择回到现实生活中;豁达地面对死亡,甚至欣赏死亡这一吉本芭娜娜小说中独特的死亡视角;以及人类需要真正尊重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调和,大自然才能够反作用于人类,并帮助人类的生态观。从“超现实”的意象层面来看,吉本芭娜娜的作品中有很多水的意象、月的意象。水常常表示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对立,但是另一方面,又是联结此岸与彼岸的桥梁,生者与死者可以在其中相会。而那些被夺走的生命似乎由高悬在夜空中的明月来连接着,它似乎在冥冥之中统一了阴阳两界。关于月亮的描写,永远都透着一抹神秘的色彩。从“超现实”的美学层面来看,色彩与声音神秘莫测而又充满魅力,也是“超现实”的意象唯美化的表现。吉本芭娜娜对于梦境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她不只是以梦境表现人物的潜意识。在她的小说里,关于梦境有两种典型的描述:其一是以现实生活为投影的梦;其二是与历史、现实、未来时空融合的梦,非常神秘。前者可以用弗洛伊德的梦的理论去解释,即梦是潜意识的呈现,是现实生活的投影。后者则是将梦境当成人生重要的一部分,首先是和醒着时的现实一起构成了生活本身,进而还会奇妙地影响于醒着时的现实,甚至现实反而成为了梦境的投影。也就是说,在吉本芭娜娜创造的文本世界里,现实可以是梦境在物质世界中的变形呈现。这或许是吉本芭娜娜想象力最绚丽、最奔放的一面,也构成了她小说的文学魅力最奇妙的奥秘。梦境不仅和现实时空,而且也和历史、未来的时空融合,梦是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时空联结。梦境中出现的对象和实际上的人其实是不同的,但是在做梦者的心中,则会无意识地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产生对现实的某些误解。这是真实的梦境,也是与回忆混合在一起的梦境,可以说是吉本芭娜娜延展叙事空间的一种技巧。旅行既是对“家”的逃离,也是对“家”的回归——在象征意义上,是回归精神之“家”,在现实意义上,则是回归物质之“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旅游在吉本芭娜娜的小说中经常承担起表现人物逃避现实的叙事功能。这些旅行有两个奇妙之处,一是稍纵即逝的景色却仿佛在时空中成为永恒,二是微小的快乐也会成为忘不了的回忆。最终,无论是爱情之旅还是亲情之旅,通过对以往生活的回忆往往都能将人与人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旅行成为一场盛大的回归,旅行者追求的不再是“另一种生活”,而是回到日常的生活。追寻幸福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与社会需求,吉本芭娜娜作品呼唤着人们在快节奏的、近似残酷的物质至上的现代社会中来发掘温暖,寻找安慰,寻求幸福。寻找幸福的过程注定不是一路坦途,而理应是不断地自我救赎、不断地自我感悟、进而获得新生的心路历程。从《月影》中期盼幸福的未来开始,对“幸福”一直是持续找寻的。在感悟到幸福的历程中,人物总能从爱情,家庭、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幸福。爱情甚至可以改变人生轨迹,由爱情感悟到的幸福就是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感觉,那是让自己从所处的这个被尘埃遮蔽的复杂世界里,重新回到最初的、最简单的原点。吉本芭娜娜文学中家庭形式多样,固有的血缘家族观逐渐被弱化,作品多角度、多层次地渲染了家庭亲情之幸福对于当下内心疲惫的都市人的重要性,能使人心灵得以慰藉,内心得以治愈。另外,吉本芭娜娜从不同视角来发现幸福,体验幸福,并与我们一起来分享幸福,是一个大胆追向幸福的人。几乎每部作品都可以看作是在追寻幸福的路上。随着创作时间的推移,对幸福的认识也愈发深刻——幸福与金钱、地位、名利无关,幸福是实实在在地发自内心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日常性把握。吉本芭娜娜文学中“幸福”主题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将或平凡或奇特的日常生活从时间漫长的流逝之中提纯出来,将时间神圣化,从而将日常生活诗意化。吉本芭娜娜小说中男性人物形象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普遍缺乏一般理解中的“男子气概”或者“阳刚之气”,从传统的性别观来看,吉本芭娜娜笔下的男性都“不像男性”。但这绝非说吉本芭娜娜对自己笔下的这些形象缺乏感情或持贬损态度,她如此设置自己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实则有着更深刻的观察视角与文化史语境。吉本芭娜娜笔下的男性形象,多是俊朗的、清秀的,和花草树木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亲近,除了外在形象的“少女化”,吉本芭娜娜笔下的男性在性格上也具有女性化的特征。吉本芭娜娜笔下的“家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而是呈现出更加散漫、自由的组合形式,或者称之为“异类家庭”。家庭中的男性,一类是父亲,一类是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如弟弟、哥哥等。“父亲”,绝大多数是以一个背景化的形象出现的,在多元立体的女性形象面前,家庭中的男性“父亲”则显得几乎“透明”。因为他们身上的元素几乎可以很快地被读者挖掘出来,而他们身上的特质也往往是单方面的,不及女性形象的丰富和多元的。如果说将吉本芭娜娜小说中男性人物形象的审美特质称为“不足”,那么她的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审美特质则无疑可用“有余”来概括。“有余”表现在强烈、不羁的个性,也表现在超现实的能力,这些“有余”给女性带来烦恼,也让这些女性能够从烦恼中努力挣脱。吉本芭娜娜的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具有超能力的女性。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经历了悲惨遭遇的女性,游离在社会的边缘,最终通过自身的力量获得了治愈。第二类是具有操纵自然界某种力量的女性,身上具有大自然的灵性,在远离尘嚣的地方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也通过一些渠道和城市生活存在联系。第三类是超然物外的神秘女子,她们的出现往往为主人公提供了一种疗愈的可能,是主人公由痛苦绝望走向新生的关键。吉本芭娜娜的作品中,以女性为“我者”展开的,畸恋占据着令人咋舌的比例。吉本的小说中乱伦、同性恋、婚外情、三人混居屡见不鲜,但是吉本芭娜娜并没有对这样的畸恋进行道德评价,在吉本芭娜娜眼中,她甚至认为跨越各种限制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吉本芭娜娜笔下的女性多是年轻女性,她们按照其性格又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温柔善良的青春美少女,另一类女性则性格要鲜明得多,如《N·P》的萃与《鸫》中的鸫,她们刁钻任性、具有叛逆精神,又往往具有强烈的生命意志和丰富情感。吉本芭娜娜笔下的少女,往往经历了生离死别,承受了失去至亲的痛苦,但是她们通过旅行、通过别人的帮助,通过和梦境中的自己的不断对话,通过超能力重新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最终得到了心灵创伤的疗愈。除此以外,和少女相对的,芭娜娜也塑造了一批母亲(或祖母)的形象。不同于家庭生活中父亲的缺失,在吉本芭娜娜的笔下,母亲往往在一个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吉本笔下的母亲大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母性光辉的母亲,她们即使在遭受现实的重大打击(如爱情和婚姻的失败,亲人的去世等)依然会承担起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尽心尽力地培养子女,从来不会放弃自己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第二类则是责任缺失的母亲,她们在遭到男性的抛弃后,无力抚养子女,甚至对自己腹中的孩子带有一丝憎恨之情,这类母亲的子女往往命运悲惨。吉本芭娜娜更多地把目光投射在第一类的母亲形象上,并着重突出了她们身上的现代女性特质。可见,这一类母亲形象绝非传统印象中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她们承担作为母亲的责任的同时,也勇于跨出家庭束缚去追求自己的个性、爱情的自由以及事业的成功。可见在吉本芭娜娜的观念中,女性寻求心理治愈的方法之一就是融入现代社会中,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并逐渐治愈自己心灵的伤痛。吉本芭娜娜肯定了母亲作为现代女性对自由、爱情、个性与事业的追求。在受到创伤之后能够寻求治愈的可能,并把自己真正地融入社会、融入家庭中。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足以证明吉本芭娜娜对现代女性品质的高度肯定与重新定位。总之,吉本芭娜娜的丰富创作以及流行,是世纪之交日本文学界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吉本芭娜娜小说的创作与流行都有其时代性,具体来说就是后工业时代大众的社会风尚、心理状况与阅读习惯。吉本芭娜娜的“才气”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理解:技巧层次、心理层次、艺术层次。吉本芭娜娜塑造人物形象时,在“性别”维度上具有强烈个性;究竟如何看待吉本芭娜娜文学的“治愈”性质关乎文学的本质。

郑莉[10](2018)在《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是一个动态的空间发展史研究。它以近代汕头城市为对象,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肌理演变的研究,讨论19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30年代末,近代汕头城市在不同发展时期,城市格局所受的结构性要素影响;通过城市建设的动力和实施的研究,讨论近代汕头城市里三种不同的运转机制,对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推进,对城市肌理和空间的影响。讨论以近代汕头为代表的自发建设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的地方性道路。选择这一研究课题,源于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特殊历史。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远洋贸易兴起,汕头从近海沙洲、渔盐本港逐渐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商贸价值的近代城市,并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为代表的社会政治文化精英影响下,和商会、华侨华人的投资参与下,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实行系统和自主城市管理、市政改良的先锋,在港口、车站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建筑等社会性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类似汕头的约开商埠城市,既不是国家的政治性城市,也不是典型的开埠商业城市,它以显着的自组织贸易特征,在中国近代城市中具有一定的类型价值,对研究中国近代城市现代化的地方性道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在中国近代城市史和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综述,提出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厘清论文研究框架和创新性。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梳理近代汕头城市发展的地理和历史沿革,详述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结构化过程。其中第二章,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建制管理三方面分析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的历史背景。第三章,通过分析近代汕头城市变迁影响因素,阐述城市结构原点及其动态的空间结构化过程。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从近代汕头的三种特征角度去阐述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动力机制。其中第四章,从汕头是没有租界的近代开埠城市这一特征角度分析汕头在开埠后的城市港岸扩张动力,通过多个历史事件分析汕头这个开埠城市建设的多方能量角力。第五章,从汕头是都市计划引导的近代商港城市这一特征角度分析汕头在市政厅出台的都市计划的先进性,探讨近代汕头商港城市建设的实验性特征。第六章,从汕头是自发建设促成的近代商贸城市这一特征角度分析近代汕头具有地方性的自内而外的建设动力机制,解析近代汕头较早的民间自发开埠所自带的契约/半契约的管理模式,及其对城市的经济空间、政治空间,到城市实体空间的分布和发展的深远影响。第四部分:全文总结。在前述章节论述的基础上对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特征、经验和智慧进行理论总结,为汕头城市未来发展和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二、商业街——船到桥头怎么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业街——船到桥头怎么直?(论文提纲范文)

(1)真相小组(论文提纲范文)

1. 预审
2. 案卷
3. 被害人
4. 窝案
5. 贪官
6. 证人
7. 内鬼
8. 练兵
9. 大盗
1 0. 测谎
1 1. 被告人
1 2. 断线
1 3. 深挖
1 4. 交锋
1 5. 收网

(2)历史视域下的京津冀夜市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一、京津冀地区夜市分布与形态演化
    (一)唐宋时期京津冀夜市形态与分布
    (二)元明清时期京津冀夜市形态与分布
        1.北京。
        2.天津。
        3.其他运河城市与城镇。
        4.内陆城市与城镇。
二、京津冀地区夜市经济主要特征
    (一)京津冀地区夜市发展大势与其城市及经济发展状况关系密切
    (二)京津冀地区夜市经济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
    (三)京津冀地区夜市经济区域内差异明显
三、区位优势对京津冀地区夜市经济的显着影响
结 论

(3)活态遗产视角下苏州古城主干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遗产保护从“静态”转向“活态”
        1.1.2 城镇化对历史古城的影响
        1.1.3 河流生态文明建设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活态遗产
        2.1.2 苏州古城
        2.1.3 苏州古城水系
    2.2 活态遗产相关理论研究
        2.2.1 活态遗产概念的产生
        2.2.2 活态遗产特征
        2.2.3 活态遗产保护相关理论
        2.2.4 活态遗产构成内容
    2.3 活态遗产保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4 相关城市活态保护案例研究
        2.4.1 威尼斯
        2.4.2 阿姆斯特丹
        2.4.3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2.4.4 案例小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州古城与水系活态保护概述
    3.1 苏州古城与水系概况
        3.1.1 苏州古城概述
        3.1.2 苏州古城水系概述
        3.1.3 苏州古城与水系关系分析
    3.2 苏州古城活态保护分析
        3.2.1 苏州古城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3.2.2 苏州古城活态遗产构成内容
        3.2.3 苏州古城活态遗产保护现状
    3.3 苏州古城水系景观现状活态解读
        3.3.1 河道主体功能消失
        3.3.2 特色空间活力减弱
        3.3.3 街巷空间景观同质化
        3.3.4 人与水的关系被割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古城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策略探讨
    4.1 水系景观风貌提升依据
        4.1.1 诗画中古城水系
        4.1.2 诗画中水系的“貌”
        4.1.3 诗画中水系的“风”
        4.1.4 现代苏式水乡慢生活
    4.2 水系景观风貌提升原则
        4.2.1 原真性原则
        4.2.2 完整性原则
        4.2.3 延续性原则
        4.2.4 以人为本原则
    4.3 活态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策略
        4.3.1 重建人与水的关系
        4.3.2 提升物质景观空间
        4.3.3 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古城主干水系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5.1 苏州古城主干水系现状分析
        5.1.1 主干水系整体概况
        5.1.2 桃坞河现状分析
        5.1.3 府前河现状分析
        5.1.4 学士河现状分析
        5.1.5 平江河-官太尉河现状分析
    5.2 水系点状空间景观风貌活化
        5.2.1 桥头空间活化利用
        5.2.2 水埠空间活化利用
        5.2.3 河道交汇空间活化利用
    5.3 水系线性空间景观风貌提升
        5.3.1 传统—街—河空间——桃花坞下塘水系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5.3.2 现代—街—河空间——道前街河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5.3.3 两街—河空间——吉庆桥-水厂桥段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4)明至民国时期来凤百福司集镇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集镇的研究
        (二)关于土家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二)文献法
第一章 来凤县百福司镇概况
    第一节 百福司镇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山水特点
        二、气候特征
        三、自然资源
    第二节 百福司集镇的现状
        一、集镇的人口与街巷
        二、集镇的商家与集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土司设置与区域政治中心的形成
    第一节 土司的设置与变迁
        一、盘顺土司的设立
        二、卯峒土司与百户土司的崛起
    第二节 土司治理与百福司政治中心的形成
        一、“控内御外”的地理位置
        二、土司机构建设与管理
        三、土司治理与经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土归流与集镇功能转化
    第一节 百福司集镇在政治上的边缘化
        一、百户土司的改土归流
        二、百福司集镇的边缘化
    第二节 百福司集镇转型发展的基础积淀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二、移民开发
    第三节 百福司集镇作为经济中心的形成
        一、百福司集镇市场的发展
        二、商业的日趋繁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百福司集镇经济的兴衰
    第一节 1912—1932:基层控制的“真空”与百福司集镇经济的萧条
    第二节 1933—1945:基层控制加强与百福司集镇经济的繁荣
        一、基层政权建设与基层控制
        二、百福司集镇贸易的兴盛
    第三节 1946—1949:战后回迁与百福司集镇经济的衰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元诗所见元代商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 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一、元诗所见城市商业的繁荣
    (一)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二) 市场类型的丰富
    (三) 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四) 城市商业的兴衰变迁
二、元诗所见农村市场的勃兴
    (一) 农村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及其意义
    (二) 农村市场商品的增加
    (三) 农村市场的特点
三、元诗所见海外贸易的发展
    (一) 外贸港口的繁华
    (二) 进出口商品的丰富
    (三) 海商的活跃
四、实与虚:元诗的商业史料价值
    (一) 元诗与元杂剧商业史料价值的比较
    (二) 记实与写虚对元诗商业史料价值的影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 ——乌伦古湖地方渔场的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相关研究回顾
    四、研究视角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乌伦古湖与地方渔场
    一、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
    二、人口与民族结构
    三、地方渔场的概况
第三章 渔场社会的生成
    一、渔场人的进入
    二、渔场人的扎根
    三、社会关系的生成
    四、小结
第四章 地方渔场的辉煌时期
    一、地方渔场的组织结构
    二、渔场的生产体系
    三、职工的社会生活
    四、人口与居住格局的变化
    五、小结
第五章 渔场改制与职工抉择
    一、渔场体制的发展历程
    二、职工的抉择
    三、“变革时期”的家庭与婚姻
    四、小结
第六章 道路、旅游与渔场的新生
    一、“三不管”:无序的“社区”
    二、道路与“渔场”的新生
    三、人们的生活与生计
    四、小结
第七章 灾害、湿地建设与渔场的消失
    一、灾害与下岗职工的发展
    二、湖泊湿地建设与居民的未来
    三、走出渔场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对象目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古代文学和绘画作品的明清南京公共空间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目前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研究的局限性
        1.1.2 文本中的城市视野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明清南京城市空间的研究
        1.4.2 基于文学或绘画文本解读古代城市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学和绘画文本解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基础
    2.1 文本解读
        2.1.1 明清小说:《儒林外史》
        2.1.2 明清绘本:《康熙南巡图》
        2.1.3 明清南京地方志
        2.1.4 文本解读的特征
    2.2 文本中的空间场景
        2.2.1 中国明清小说和绘画中的场景营造
        2.2.2 从文本场景到建筑空间场景建构的方法
        2.2.3 场景空间中的社会公众活动
    2.3 文本解读的研究基础
        2.3.1 明清南京城市整体布局
        2.3.2 明清南京城市功能分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文本解读的明清南京公共空间
    3.1 文本解读下的明清南京城市空间
    3.2 文本解读下的明清南京公共空间组成
        3.2.1 中国古代城市的公共空间
        3.2.2 《儒林外史》文本书写中的明清南京公共空间组成
    3.3 典型明清南京公共空间场景建构的案例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代表平民阶层城市图景的街巷市肆空间场景建构
    4.1 空间场景固定特征:主要街巷市肆
        4.1.1 明清南京商业区分布
        4.1.2 明清南京主要街道市肆布局
        4.1.3 明清南京街道空间研究
    4.2 空间场景半固定特征:侵街现象
        4.2.1 日常商业活动下的侵街形式
        4.2.2 节日活动下的侵街形式
    4.3 空间场景非固定特征:社会公众活动
        4.3.1 文本中的街道主要社会公众活动
        4.3.2 主要的社会公众活动类型
    4.4 明清南京街巷市肆空间场景特征
        4.4.1 明清繁华城市街巷空间场景形成的基础:开放性街道的形成
        4.4.2 文本中街角空间场景的还原:《康熙南巡图》中的三个案例
        4.4.3 街角空间与行为方式的动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代表士阶层城市图景的秦淮河房空间场景建构
    5.1 空间场景固定特征:秦淮河房建筑解析
        5.1.1 建筑分布
        5.1.2 建筑平面关系
        5.1.3 建筑的临水关系
        5.1.4 建筑风格
    5.2 空间场景非固定特征:社会公众活动分析
        5.2.1 文本中河房的主要社会公众活动
        5.2.2 士阶层的行为活动分析:以“杜少卿邀武书泛舟秦淮河”为例
    5.3 秦淮河河房的空间场景特征
        5.3.1 在社会生活需求影响下的建筑布局特征
        5.3.2 在士阶层社会活动影响下的建筑空间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明清南京公共空间的特点及其形成动因
    6.1 明清南京公共空间的特点
        6.1.1 明清南京公共空间体系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6.1.2 明清南京公共空间自下而上影响下的空间特征
        6.1.3 明清南京公共空间自上而下影响下的“公共性”
    6.2 明清南京公共空间形成的动力因素
        6.2.1 以平民阶层为主体的公众活动
        6.2.2 以士阶层为主体的公众活动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目录
致谢

(8)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空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梳理及研究范围的确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范围的确定
        1.2.3 研究对象的确定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研究综述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框架
第2章 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的概况
    2.1 传统市镇的背景分析
        2.1.1 历史沿革
        2.1.2 社会职能的演变
        2.1.3 产业结构的调整
    2.2 传统市镇的空间格局
        2.2.1 传统市镇组成要素变迁
        2.2.2 传统市镇的山水格局
    2.3 传统市镇的空间构建
        2.3.1 传统市镇空间结构
        2.3.2 传统市镇空间形态
    2.4 传统市镇分类
        2.4.1 传统街市空间延续的市镇——以靖港镇为例
        2.4.2 传统街市空间共生的市镇——以镇头镇为例
        2.4.3 传统街市空间失衡的市镇——以榔梨为例
第3章 传统街市空间延续的市镇
    3.1 靖港镇宏观镇域结构变迁
        3.1.1 村镇结构扩散模式的演变
    3.2 靖港镇中观空间结构变迁
        3.2.1 集群结构模式的演变
        3.2.2 线状空间结构的演化
        3.2.3 节点空间变迁
    3.3 靖港镇微观空间形态变迁
        3.3.1 祭祀空间形态变迁
        3.3.2 民俗空间形态变迁
        3.3.3 商业空间形态变迁
        3.3.4 工业空间形态变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街市空间共生的市镇
    4.1 镇头镇宏观镇域结构变迁
        4.1.1 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化
    4.2 镇头镇中观空间结构变迁
        4.2.1 集群结构模式的演变
        4.2.2 线状空间结构的演化
        4.2.3 节点空间变迁
    4.3 镇头镇微观空间形态变迁
        4.3.1 祭祀空间形态变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统街市空间失衡的市镇
    5.1 榔梨宏观镇域结构变迁
        5.1.1 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化
    5.2 榔梨中观空间结构变迁
        5.2.1 集群结构模式的演变
        5.2.2 线状空间结构的演化
        5.2.3 节点空间变迁
    5.3 榔梨微观空间形态变迁
        5.3.1 祭祀空间形态变迁
        5.3.2 民俗空间形态变迁
        5.3.3 商业空间形态变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沙地区传统市镇变迁态势及相关建议
    6.1 传统市镇空间变迁总体态势
        6.1.1 宏观镇域结构的变化
        6.1.2 中观空间结构的变化
        6.1.3 微观空间形态的变化
    6.2 通过探究空间变迁分析其问题
        6.2.1 行政力量的主导性
        6.2.2 传统市镇面貌的同质化
        6.2.3 居民“社会生活”的单一化
    6.3 传统市镇空间营建的建议
        6.3.1 共同参与下的小城镇建设
        6.3.2 历史风貌的传承
        6.3.3 空间意向的多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的历史地图整理
附录B 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的资料整理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概况
附录D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学术活动概况
致谢

(9)吉本芭娜娜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吉本芭娜娜文学的语境
    第一节 后工业社会的冲击
        一、后工业社会的人生状态
        二、作为表征的“飞特族”
    第二节 日本文学传统的传承与变形
        一、“物哀”美的现代形态
        二、从“妖怪文化”到都市奇谭
    第三节 “轻阅读”风潮的影响
        一、“治愈”意识
        二、“屏呈现”意识
第二章 非真即真——“超现实”
    第一节 “超现实”的哲学
        一、从“超现实”到“回归现实”
        二、生与死的相互关系
        三、尊重自然
        四、万物有灵
        五、爱与家庭的纽带
    第二节 “超现实”的意象
        一、意象之一:水
        二、意象之二:月
    第三节 “超现实”的美学
        一、色彩
        二、声音
第三章 现实投影——“梦境”
    第一节 时空的融合体验
        一、梦境和现实的时空融合
        二、梦境和历史、未来的时空融合
        三、梦境与彼岸世界的融合
    第二节 因“梦境”而改变的真实
第四章 家在远方:“旅行”主题
    第一节 逃避现实的奇妙之旅
    第二节 “瞬间”的“永恒”之旅
    第三节 由梦幻之旅回归现实生活
第五章 回首即天堂:“幸福”主题
    第一节 对“幸福”的持续找寻
        一、《月影》:期盼幸福的未来
        二、幸福的多重变奏
    第二节 幸福主题中的家庭意象
        一、“明亮世界”的坚守
        二、《甘露》:家庭意象中幸福追寻的高峰
    第三节 对日常生活的把握与思考
第六章 被“阉割”的男性
    第一节 男性形象的“少女化”
    第二节 家庭视野下的男性
    第三节 “酷儿”意识下的“新男性”
        一、变性人
        二、“冷漠而亲切”的美男子
第七章 “越轨”的女性
    第一节 “超能力女性”的命运
        一、命运悲惨的女性
        二、自然力量化身的女性
        三、疗愈伤痛的神秘女性
    第二节 畸恋现象
    第三节 心灵伤痕的康复
        一、少女心灵创伤的疗愈
        二、母亲心灵伤痕的疗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吉本芭娜娜作品一览表(中日对照)
    附录2 中文译着一览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对象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对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关于近代汕头的研究
        1.2.2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建设的研究
        1.2.3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类型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4.1 创新点1:对近代汕头城市发展从结构研究转向动态的结构化研究
        1.4.2 创新点2:探寻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中所表现的先进性和实验性
        1.4.3 创新点3:为近代中国城市研究的地方性类型作有效补充
第二章 汕头的地理历史沿革
    2.1 自然地理
        2.1.1 沙垅丘陵
        2.1.2 天然良港
    2.2 社会经济
        2.2.1 小江盐场
        2.2.2 近代港口市场
        2.2.3 近代工商业
        2.2.4 南北行贸易
        2.2.5 “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
        2.2.6 港口经济
    2.3 建制管理
        2.3.1 汕头口
        2.3.2 汕头埠
        2.3.3 汕头市
    2.4 小结
第三章 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的结构化过程
    3.1 农业时代的城市雏形(1530-1859)
        3.1.1 结构原点
        3.1.2 三个要素
    3.2 开埠后的博弈与突破(1860-1904)
        3.2.1 四向发展
        3.2.2 海港两岸
    3.3 全面开启的城市建设(1905-1938)
        3.3.1 东拓北进
        3.3.2 道路规划
    3.4 小结
第四章 没有租界的近代开埠城市港岸扩张
    4.1 潮海关和领事署迁移的因素
        4.1.1 逐步北迁的潮海关和领事署
        4.1.2 洋人屋宇的选址
    4.2 政治经济条件下的港岸空间秩序
        4.2.1 国内官员入汕
        4.2.2 港岸空间秩序
        4.2.3 港岸扩张与城市环境
    4.3 官商洋三者博弈下的城市建设格局
        4.3.1 指向码头的放射状街巷
        4.3.2 被打破的红线与环状街区
        4.3.3 地价分级指引的空间布局
    4.4 生产性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
        4.4.1 海港
        4.4.2 河港
        4.4.3 港岸设施与城市空间
    4.5 社会配套建设的雏形
        4.5.1 市政建设
        4.5.2 公共建设
        4.5.3 住房建设
    4.6 小结
第五章 都市计划引导的近代商港城市建设
    5.1 都市计划引导的建设
        5.1.1 近代市制的建立
        5.1.2 都市计划的制订
        5.1.3 都市计划的先进性—“花园城”思想
    5.2 城市结构支点—现代化生产性基础设施
        5.2.1 水运
        5.2.2 陆运
        5.2.3 空运
    5.3 市政建设骨架—城市街道
        5.3.1 道路地面设计
        5.3.2 道路地下设计
        5.3.3 道路建设推动城市进步
    5.4 意识形态的空间载体—公共空间
        5.4.1 公共空间的建设缘起及其时间表
        5.4.2 空地
        5.4.3 选址和开发
        5.4.4 大规模建设
        5.4.5 集体意识和公共空间
    5.5 社会福利建设—平民新村
        5.5.1 平民新村的缘起
        5.5.2 建设障碍与平民自治
        5.5.3 作为半制度的模范住宅区
    5.6 城市的意义—公共服务工程
    5.7 物质空间主体—城市建筑
        5.7.1 公共建筑
        5.7.2 居住建筑
        5.7.3 商住混合建筑
        5.7.4 城市房屋与城市形象
    5.8 小结
第六章 自发建设促成的近代商贸城市
    6.1 近代商贸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6.1.1 民间自发开埠
        6.1.2 契约/半契约管理模式的导入
        6.1.3 土地使用和城市特征
    6.2 商贸城市管理的自组织
        6.2.1 商会与城市建设
        6.2.2 华侨与城市建设
        6.2.3 市民社会
    6.3 商办基础设施的自组织
        6.3.1 水运交通建设
        6.3.2 陆运交通建设
        6.3.3 供水供电建设
        6.3.4 公共空间建设
        6.3.5 商办基础建设与汕头的城市化进程
    6.4 商贸城市空间的自组织
        6.4.1 商贸城市基层建设组织—筑路委员会
        6.4.2 商贸城市前台形象—骑楼建筑
        6.4.3 商贸城市幕后形象—内街建筑
    6.5 平行发展和城市结构
    6.6 小结
结论
    近代汕头城市格局的结构化
    近代汕头都市计划的先进性和城市建设的实验性
    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的地方性
参考文献
    历代文献
    学术着作
    论文集文献
    学位论文
    学术期刊文献
    报纸文章
    电子文献
附录
    附录1 :建制大事记
    附录2 :1921年-1949年汕头历任市长
    附录3 :近代汕头饮食服务业布局
    附录4 :1860—1931年汕头口岸进出口船舶艘次及吨位统计表
    附录5 :近代汕头重要地图
    附录6 :汕头历史建筑测绘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商业街——船到桥头怎么直?(论文参考文献)

  • [1]真相小组[J]. 吕铮.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6)
  • [2]历史视域下的京津冀夜市经济[J]. 张金花,王茂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3]活态遗产视角下苏州古城主干水系景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D]. 王卉. 苏州大学, 2020(02)
  • [4]明至民国时期来凤百福司集镇变迁研究[D]. 欧阳庆.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5]元诗所见元代商业研究[D]. 于龙飞. 山东大学, 2020(11)
  • [6]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 ——乌伦古湖地方渔场的个案[D]. 庹梦婷.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7]基于古代文学和绘画作品的明清南京公共空间解读[D]. 伍芳青. 湖南大学, 2019(06)
  • [8]长沙地区传统市镇空间变迁研究[D]. 严梦露. 湖南大学, 2019(07)
  • [9]吉本芭娜娜创作研究[D]. 刘春波. 吉林大学, 2018(04)
  • [10]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D]. 郑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商业街——船怎么能直上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