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在一次简单手术中的悲惨经历

一个年轻人在一次简单手术中的悲惨经历

一、一青年在做一次简单的手术时的悲惨遭遇(论文文献综述)

闫元元[1](2020)在《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姓是印度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种姓把印度民众划分成数千个相互隔离的社会集团,源于宗教的种姓制度又赋予这些社会集团高低贵贱之分,形成一种基于职业的社会阶序。不可接触制是种姓制度的一环,剥夺了“不可接触者”生而为人的权利,使其长期遭受政治压迫和社会歧视。在古代印度,高种姓垄断了教育和文化,“不可接触者”沦为“不能言说的底层”。虽然在印度中世纪出现了几名“不可接触者”出身的诗人,但其作品犹如暗夜中点点萤光,并没有进入主流书写的范畴。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以后,种姓制度失去了司法和行政的合法地位,“不可接触者”群体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文学创作得以萌芽。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期间,对于“不可接触者”的宗教归属问题,甘地与“不可接触者”领袖安贝德卡尔意见分歧巨大。甘地认为“不可接触者”群体理应属于“印度教徒”,而安贝德卡尔则认为“不可接触者”应当享有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同等的地位。甘地的政治主张在印度文学界得到了积极响应,一批印度作家创作了以“书写‘不可接触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可接触者”在探索族群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选择了“达利特”(Dalit,意思为“受压迫者”)一词作为自我认同的身份标签。印度独立后,达利特知识分子队伍逐渐壮大,并于20世纪70年代发起了达利特黑豹党运动,这是一场跨越政治、文化、宗教、文学的平权运动,在建构达利特族群身份认同、唤醒底层民众斗争意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促进了现代达利特文学的成形。兴起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马拉提语达利特文学在向印度其他语言传播过程中,印地语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简称瓦尔密齐)发挥了重要的引介作用。瓦尔密齐不仅翻译了多本马拉提语达利特诗集,还创作了大量印地语达利特诗歌和短篇小说。他的自传《剩饭》是印度达利特文学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除了被翻译成多种印度地方语言之外,还被译为英语、汉语、德语、瑞典语等多种外语,使达利特文学产生了全球影响力。本文在细读瓦尔密齐的全部作品的基础上,以其文学创作为例,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展开深入研究。绪论梳理了该方向的研究状况,并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考证;第一章梳理了瓦尔密齐对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为后文分析印地语达利特文学提供了背景知识;第二章以瓦尔密齐的四部诗集《多个世纪的苦难》《够了!过分了》《就此打住》和《字词不会撒谎》为研究对象,评析达利特诗歌对于印度经典诗歌和史诗故事的重构,分析了达利特诗歌的现实功用——批判种姓制度、塑造达利特尊严和唤醒达利特斗争意识;第三章以瓦尔密齐的两部短篇小说选集《致敬》和《侵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边缘人书写、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等主题,并指出达利特文学创作存在脸谱化书写等问题;第四章以瓦尔密齐的自传《剩饭》第一、二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达利特身份认同建构、群体心理创伤治愈、记录当代种姓制度变迁和达利特知识分子思想演变等主题;第五章研究了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文学的影响,主要从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教经典的抗议与重读、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和现代达利特文学对于印度现代文学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梳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发展历程和评析个体文本,本文理清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深挖瓦尔密齐的文学创作,以点带面地展示了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各种达利特文学体裁的创作维度,研究领域囊括了心理创伤、身份政治、边缘书写、女性叙事等多个主题;二是用达利特文学中的底层视角来审视印度政治,达利特文学是达利特运动的重要一环,是一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文学,有着明确的社会和政治诉求。当代印度国民面临着多种身份认同——世俗国民、印度教徒和达利特,达利特文学为印度底层民众建构新身份起到了政治宣传和历史考证的双重作用;三是从文学作品发掘文本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资料价值。印度种姓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考察一直是学界的一个热点,剥去附在文本上政治宣传的外衣之后,达利特文学对于达利特生活的细微记录,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印度种姓社会的族群内部关系,从而为研究印度社会和种姓制度提供了详实的素材。

刘钰[2](2020)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影像书写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独立纪录片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创作者以中国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为主要拍摄对象,用影像记录与阐释了多种多样的中国文化。中国独立纪录片与传统的、官方的纪录片相比,具有强烈的独立精神,这得益于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创作者不受体制内身份的制约、不受商业上资金的裹挟、不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以一种自由、独立的个人化书写方式来进行影像书写。本论文在绪论中对此选题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详细阐释。主体部分共包括六章,第一章对中国独立纪录片进行了界定并梳理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从文化人类学与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文化人类学的核心议题——文化,探讨了中国独立纪录片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领域的重合之处、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者与文化人类学学者在工作方法上的相近之处;第三章梳理了中国独立纪录片所重点书写的文化种类;第四章从中国独立纪录片对文化的影像记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参与观察的记录方式、“单点介入”的记录视点、作者化的长镜头“机内剪辑”三种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者对影像进行记录的方式;第五章从中国独立纪录片对文化的影像阐释的角度出发,分别从视听语言、个人化写作两方面分析了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者独特的影像阐述方式;第六章依据笔者对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各方面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的现存问题,并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对此提出改进方案并指明未来创新发展方向。

胥得意[3](2020)在《沙卜台》文中指出我不知道沙卜台的历史始于何年,但知道它将在不久的未来消亡。我给不了这个村庄梦想,只能尽我最大的努力留住它的过往。用心把这里发生的故事讲给你们听,为中国一个普通的村庄写传,为在这里曾经和我一起生活过的人们,留下一点声音,一丝痕迹。我没有落下一户一人的原因是,他们和我共同组成了活着的沙卜台。写到他们每一个人时,无论是活着还是故去的,我们都在一起。——题记沙卜台第1家:贾英莲之家用一生酿出异样的忠贞贾英莲的家在村子里实在有些不同。她家是唯一住在河套南岸的,村里其余的12户都住在河套北面。她家又是进入沟门之后的第一户,隔着河四百米,才是老曹家。然后再走上一千多米,东一户西一户散落在河套北面。贾家的地势最高,在一个高坡上,孤零零的一家。

何心怡[4](2020)在《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当代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在浩瀚的德国儿童文学书海中,历来不乏纷繁的中国元素。相较于以往多以中国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体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当代都市形象与现代性批判、华裔移民与混血少年、互联网时代及一系列当代重大事件成为构建中国形象的重要元素。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变迁、新兴亚文化现象、中国“红色文化”同样受到关注。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的中国书写犹如一面多棱镜,体现出作者褒贬并生的多元立场,丰富了德国少年儿童读者的中国想象。本研究从“他者”视域出发,以比较文学形象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借鉴后殖民主义批评、跨文化研究等理论资源;立足于细致的文本分析,重视文本内部研究与外部语境的互动关系,对文本进行历史关照和文化透视,揭示潜藏于儿童文学文本背后的德国社会文化心态,考察特定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中国叙事的特殊意义。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在于:第一,新世纪涉及中国题材的德国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什么样的中国故事?第二,这些作品向德国少年儿童读者呈现何种中国形象?第三,作者意图透过这样的中国形象,为德国少年儿童读者构建何种价值观?第四,作者塑造的中国形象与其所处的德国文化有何内在联系?基于对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涉及中国题材作品的梳理,本论文从当代中国形象的时代特性出发,结合作者知名度及作品的出版和获奖情况,选取芭芭拉·拉班《中秋节的印记》、苏珊娜·霍恩菲克《木兰爱在上海》和德籍华裔作家刘桂玉《猴年》三部作品,结合文本内部分析与外部语境考察,对其呈现的当代中国形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阐释。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组成。第一章为绪论,概述本论文研究的内容、背景、意义、方法和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本文论证的理论依据,厘清比较文学形象学视域下的异国形象、意识形态形象与乌托邦形象及后殖民主义视域下杂交性身份、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等概念,说明本论文如何借助这些理论展开论证;第三章综述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发展趋势,梳理其中涉及中国题材的作品,明确本论文选取研究文本的依据,概述所选三部作品如何围绕中国题材展开叙事;第四章剖析德国儿童文学中以上海为范例的中国当代城市空间书写及其对城市病的反思性批判;第五章详细阐释德国儿童文学塑造的“香蕉人”、“混血儿”、高考生等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形象及权威长辈、华裔移民等成年人形象;第六章多角度考察德国儿童文学观照当代中国文化的视角、侧重点及其书写策略;第七章结语,概括总结全文的内容和观点,阐明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建构的中国形象终究只是德国建构自我的镜像;我们亦可从中反思如何在国际上更好地构建中国的文化形象,在“他者”文化中完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

李环环[5](2019)在《从青春困境走向精神成人 ——论笛安小说中的主题意蕴及文化内涵》文中提出本文主要采用线性梳理的方式,对笛安不同阶段的小说文本进行细读和研究,寻找笛安小说主题嬗变规律,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发现这种文化抉择对笛安小说创作走向成长、成熟的现实影响。绪论开始,主要是对笛安的小说进行了线性梳理。通过文本的细读和比较,将笛安的创作按作品主题划分为三个阶段:《姐姐的丛林》开始是青春书写的自我表达阶段,“龙城三部曲”开始是城市书写下的情感审视阶段,《南方有令秧》开始是历史视域的尝试与突破阶段。本文从这一线索出发,在正文部分分四个章节进行论述,探讨不同文化语境下笛安小说主题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背后笛安主动或被动的文化抉择,再从笛安的文化抉择中找寻作家本人成长和蜕变的轨迹。第一部分,从新时期以来社会变迁的角度来分析“80后”的孤独成因,并发现其在笛安小说中的主要表现。在第二部分,以小说中虚拟的“龙城”为审视场域,对都市文化影响下的青年的情感困境进行解读。第三部分,以历史题材的小说为切入口,通过对小说精神内核的解读,来发现笛安历史书写中的主动文化指向。第四部分,对笛安小说创作的理论溯源进行梳理。结语部分论述文化抉择对笛安和整个文学史的意义及影响,以期给“80后”作家文学迁徙做一个有益的参考。

韩艾君[6](2017)在《电影中“无所作为”的时间》文中认为电影发展时至今日,人们仍旧在努力创造不同于前人的影像语言与美学,不断的对电影的本体论问题展开探索以及思考。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影中“无所作为”的时间的研究,考察其在电影创作以及电影感知中如何显现、发生。意在探究当代电影语法逻辑的流变,追索影像的艺术性何在。本文的着眼点并不是对时间在电影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梳理,而主要探讨的是一系列有别于经典电影的新电影以怎样一种“无所作为”的时间样貌来呈现。文章首先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前后的电影史展开论述,梳理现代电影中关于“无所作为”的时间的历史发展和转变。再借由西方哲学中与“无所作为”的时间相契合的理论主张以及中国哲学思想中道家学派的“无为”观与电影中“无所作为”的时间上的共通性来论证“无所作为”的时间的含义表达,从而来佐证不同门类艺术在思想理念上的相似性。该论文从电影的本体论出发,结合世界电影的分析以及笔者的创作实践,从电影中“无所作为”的时间呈现方式以及电影中“无所作为”的时间承载物像来进行逐一论述。在电影“无所作为”的时间呈现这一章当中分别从时间的“空缺”、“停滞”、“消失”、“重复”、“间离”、“无力”以及“虚幻”七个小节来展开论述。并结合德勒兹的“时间—影像”的观念以及其他哲学中的关于时间的观念、文学中的冰山理论和重复理论、戏剧中的间离效果等等来支撑笔者所提出的论题,使得“无所作为”的时间这一论述能在一个更加立体的艺术范畴里进行研究。在“无所作为”的时间承载这一章当中,分别从道具的无所作为、时间性空间的无所作为和身体的无所作为来展开论述。

汪骁[7](2017)在《西方公共知识分子的死与生》文中提出自从19世纪的德雷福斯事件以来,“知识分子”一词在现代西方逐渐获得了特殊的政治意涵,知识分子由此变成了一个颇受公众争议的群体。也因此,西方学者创造了“公共知识分子”一词,用来将这些活跃在公共领域中的知识分子与传统定义里的知识分子区别开来。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词在“世纪末”(Fin-de-Siècle)之前,曾经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而这一点恰恰被许多中国的研究者所忽略。另一方面,中国的研究者在分析现代西方的知识分子时,常常将其研究对象视为铁板一块,而未能认识到这些知识分子由于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对其知识分子身份的理解大不相同。而本论文就将尝试在这些方面做出一系列理论贡献。要之,在20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化语境中,知识分子往往指那些具有学术研究兴趣或是在智力上超越常人的人,即“有知识的人”。但在现代法国,启蒙哲人(尤其是伏尔泰)为后来的知识分子树立了公共生活中的榜样。法国的知识分子(或者用拉塞尔·雅各比的术语准确地来说,公共知识分子)因此常常参与到公共事件当中,为遭遇了社会不公和身处社会底层的人发声,并且时常持有一种与权威对抗的心理。这样一来,现代法国知识分子的事例变成了后来知识分子的“神话”和榜样,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知识分子”一词的原初含义。但一些研究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事实上这些(公共)知识分子与他们所标榜的自我形象很不一样。大革命之后的法国知识分子笃信于他们的思想先辈所创造出的知识分子“神话”而无视那些与他们信念向左的事实。在德雷福斯事件中,他们还进而引起了群众的激情浪潮。而纽约知识分子尽管在早期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一定的批评,但其中的大多数人在后来的岁月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变成了意识形态的辩护士或文化冷战的斗士:他们声称为了自由、公正和真理而奋斗,但却将他们对名望、金钱和自我满足方面的欲望偷偷地隐藏在这些堂而皇之的目标之下。所有这些都是纽约知识分子“制度化”的体现。至于60年代以后在美国大学中出现的文化研究,它们的问题在于其进步思想渐渐地变成了空洞的意识形态口号,因而不具有任何思想活力,甚至于被新自由主义的政客所利用。那么,到底当代知识分子身上缺失了什么?本论文的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一困境的真正关键就在于重新唤起辩证法的潜能。

彭卿[8](2016)在《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1895-1924年的“美术”观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是当代“艺术”观念如何形成。是一篇以“美术”为关键词切入考察,与思想史结合,运用数据库关键词研究法,经统计与分析后,对“美术”观念的形成并转型为“艺术”观念的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多为技艺之意,“图画”是“艺术”之一。在洋务运动经世思想的影响下,本代表水墨丹青的“图画”转化为“图学”之意。1880年,“美术”一词从日本传入中国。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中国思想开始现代转型。伴随着维新变法的脚步,“美术”作为新事物被报刊新媒体大量引入中国。1900-1915年中国社会思想是中西二分二元论,“图画”又转变为“用器画”与“自在画”的意思,并随着新式教育的发展,得以公共化。西学“美术”概念与中国儒学体系两者发生互动。因“立宪”思潮的作用,“美术”意味着现代理性精神与公德,成为普遍观念。在它的影响下,“图画”与“美术”之间建立起联系,诞生新词汇“美术图画”,而后又经历了去“图”化,演化出“美术画”概念。同时,在民族主义思潮下,中国以西学“美术”为参照系,整理与归纳出中国的“美术”。1915-1924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第一个十年,“美术”成为了包含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和中国民族美术的造型艺术名词。在“美”的影响下,“艺术”的含义从侧重于技术的传统技艺之意转化为“美的技艺”,最终包含了“美术”。在观念层面,“艺术”取代了“美术”。中国“美术”观念的形成并转型为“艺术”观念的过程,与中国现代思想形成与转型的大结构是吻合的。

裴斐斐[9](2014)在《潘国梁及表演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潘国梁,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山西省临汾市眉户剧团团长,须生、丑角都有涉及,但主工小生。为了发展眉户艺术,他努力排演新戏,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当中,积累了丰富的戏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最终形成自己收放自如、逼真自然的特点,他的舞台表演朴实逼真,自然细腻,声音圆润浑厚,极具有感染力。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他从艺的30多年来中,塑造了众多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例如:《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中的旺泉、《父亲》中的牛耕田、《村官》中的高秀民……这些人物在他的刻画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由于潘国梁兢兢业业的学习、继承了传统文化,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一部部好的作品才能呈现在大家眼前。本论文旨在通过记录潘国梁真实的艺术道路,对其所出演的剧目表演艺术特点做一番研究,从其艺术生平、演出剧目、表演艺术特点以及潘国梁在艺术传承方面做出的贡献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资料搜集,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对潘国梁表演艺术进行全面、完整的研究,并将其纳入眉户表演艺术研究体系中,希冀能对眉户表演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从潘国梁的艺术人生入手,着重对他的表演艺术和剧团管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述。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潘国梁的艺术道路给予了详尽的记录,分析其在眉户艺术的发展道路上能够不断成长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潘国梁的代表剧目概述,简要介绍了他的13部代表作品,其中有舞台剧、有眉户电视连续剧,还有戏曲电影。第三部分主要讲述潘国梁的表演艺术,这部分从潘国梁的唱腔特点和对他对不同类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分析其整体的表演艺术风格。第四部分为潘国梁的剧团管理介绍。通过对其管理经验的总结来分析他的管理方法。

陈辉[10](2013)在《“过日子”:农民的生活哲学 ——关中黄炎村日常生活中的家庭主义》文中提出本文在叙述关中黄炎村农民生活故事的同时,阐释农民“过日子”的一般逻辑,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农民的生活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论文主要回应以下几个理论和现实问题:首先,核心家庭和三代直系家庭一直是小农经济的主要家庭形态,小农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基本理论命题。其次,以古代哲人为代表的生活哲学具有很强的精英主义色彩,小农的生活观和生活方法论更能反映中国最广大群体的生活哲学。再次,农民意识并非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阻滞力,农民生活方式与城市化和工业化并非水火不容,反而具有正面作用。最后,农村社会转型研究不仅应该关注“变”,还应该关注“不变”,正是人们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使社会转型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研究发现:家庭主义是对农民生活哲学的高度概括,集中表达了农民“过日子”的各项原则、策略和方法。在家庭生活方面,当家权不是集权,而是以“男主外、女主内”为基础的分权。家庭和睦的前提是成员间形成稳定的强弱对比关系并达成力量均衡。吵架是化解矛盾和怨气的方式之一,更有效的策略是“凑和”。“凑合”减少了争执,搁置了争议,使家庭成员在承认矛盾的前提下继续生活在一起。在社会交往方面,基本交往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家庭,农民在处理家族、邻居、朋友三重社会关系时的基本原则是“通情达理讲良心”。其中,“理”是基于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地方性规范,“情”包括人之常情和人情往来,“良心”是人的内在道德体验。在人神关系方面,家庭是农民宗教行为的基本单位,祭拜家族神以男性为主,日常性祈福以女性为主。“有所求”是农民求神拜佛的基本动力。基于现实生活的多样需求,农民信仰具有多神论和实用主义取向。农民获得宗教感的方式不是皈依神灵,而是在“过日子”同时,将世俗与神圣统一起来,升华生命体验。在人生意义方面,“过日子”就是农民的事业,几乎不存在家庭之外的人生意义和归属感。人生任务以养育孩子为中心层层展开,核心是代际责任。农民的人格不是个体本位,而是家庭本位,家庭是农民人格的依托。农民的人格不是“自我实现”,而是在“过日子”时通过完成人生任务得以安身立命。在家庭经济方面,农民以家庭为中心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通过兼业的方式力求家庭收入最大化。勤俭持家是农民处理积累与消费之间紧张关系的基本原则。小农的家庭经济是一种生存经济,“过日子”即是对农民生存理性的概括。综合以上五个方面,进一步将农民生活哲学抽象为“过日子精神”,特指农民在经营家庭生活过程中所表现来的一种精神气质:在生产方面,不计成本地投入劳动,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在家庭生活方面,节俭、顾家,轻个人享受,重子代培养;在人生意义方面,注重现实生活和现世生活,把经营生活作为基本人生目标。这种精神气质,是中国小农在漫长农耕社会中历练而成的生存伦理。这种精神代代相传,农民载着它进入现代社会,并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二、一青年在做一次简单的手术时的悲惨遭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青年在做一次简单的手术时的悲惨遭遇(论文提纲范文)

(1)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和印地语达利特文学
    1.1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对达利特文学的引介
    1.2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叛逆诗人
    1.3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进阶小说家
    1.4 印地语达利特文学的传记大师
第二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创作研究
    2.1 解构与重建印度诗歌经典
    2.2 批判种姓与种姓思想
    2.3 唤醒达利特尊严与抗争意识
第三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创作研究
    3.1 主人公形象的脸谱化逆写
    3.2 双重空间的边缘人书写
    3.3 女性解放与强奸重写
第四章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创作研究
    4.1 建构达利特身份认同
    4.2 记录达利特族群的心理创伤
    4.3 记录印度种姓制度变迁
    4.4 记录达利特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第五章 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5.1 对印度教古代经典的抗议与重读
    5.2 对中世纪帕克蒂文学的再定性
    5.3 印度独立前达利特文学的批判与反抗
    5.4 现代达利特文学对印度文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诗歌选译
附录二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自传摘译
附录三 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短篇小说摘译
致谢
作者简历

(2)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影像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独立纪录片及其发展脉络
    第一节 独立纪录片的界定
        一、独立纪录片的相关概念梳理
        二、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一、萌发期(1990—1993)
        二、发展期(1994—1998)
        三、成熟期(1999至今)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与独立纪录片的影像书写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的核心议题——文化
        一、文化的内涵
        二、文化的分层与分类
    第二节 中国独立纪录片与文化人类学相遇
        一、研究领域重合
        二、工作方法相近
    第三节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影像书写
        一、民间立场的个人写作
        二、平民视角的书写方式
        三、民间影像的文化深描
第三章 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的文化
    第一节 底层文化
        一、生理性弱势群体所创造的底层文化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所创造的底层文化
    第二节 亚文化
        一、青年艺术家群体所创造的青年亚文化
        二、同性恋者群体所创造的同性恋亚文化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化
        一、西藏地区的藏族文化
        二、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文化
        三、新疆地区的哈萨克族文化与维吾尔族文化
        四、云南地区的藏族文化、苗族文化与彝族文化
        五、广西地区的壮族文化与瑶族文化
第四章 中国独立纪录片对文化的影像记录
    第一节 参与观察的记录方式
        一、突出创作者主体性的记录
        二、创作者生存体验式的记录
    第二节 “单点介入”的记录视点
        一、聚焦底层文化
        二、展示少数民族文化
    第三节 作者化的长镜头“机内剪辑”
        一、“不中断”的存瑕拍摄
        二、设置画面中的“隐藏观点”
第五章 中国独立纪录片对文化的影像阐释
    第一节 视听语言中的深描技法
        一、交叉蒙太奇式“深描”
        二、对比蒙太奇式“深描”
        三、隐喻蒙太奇式“深描”
    第二节 个人化写作的阐释方式
        一、白描:底层人物的生活日记
        二、写意:个人立场的人物传记
        三、象征:个人观点的主观表达
第六章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的思考
    第一节 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的现存问题
        一、影像书写范围狭窄
        二、伦理问题频出
        三、传播渠道局限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书写的展望
        一、扩展影像书写范围,书写多元化的民族志
        二、增强影像书写功能,做好内外文化沟通
        三、更新影像书写方式,探索作品新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4)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当代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2 “他者”视域下的异国形象与异国文化
    2.1 作为“他者”的异国形象
        2.1.1 社会集体想象物与异国形象塑造
        2.1.2 异国形象塑造中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倾向
    2.2 作为“他者”的异国人和异国文化
        2.2.1 身份构建和文化认同
        2.2.2 “杂交性”文化身份和文化差异
    3.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与当代“中国故事”
        3.1 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发展趋势
        3.2 中国作为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的题材
        3.2.1 德国儿童的中国奇幻冒险——芭芭拉·拉班《中秋节的印记》
        3.2.2 中德混血女孩的文化寻根——苏珊娜·霍恩菲克《木兰爱在上海》
        3.2.3 “香蕉人”少女的身份困惑——刘桂玉《猴年》
4 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当代中国城市形象
    4.1 城市作为意识形态形象和乌托邦形象
    4.2 城市空间:杂糅与共生
        4.2.1 地铁:拥挤混乱的流动空间
        4.2.2 社区:隐私匮乏的市井空间
        4.2.3 市区:热闹繁华的摩登空间
        4.2.4 古镇:自然古朴的理想空间
    4.3 本章小结
5 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当代中国人形象
    5.1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形象
        5.1.1 “香蕉人”:华裔二代移民少年儿童
        5.1.2 “混血儿”:跨文化、跨族裔少年儿童
        5.1.3 “书呆子”:应试教育下的少年儿童
        5.1.4 “小乞丐”:社会底层的边缘少年儿童
    5.2 当代中国成年人形象
        5.2.1 固守文化传统的威严长辈
        5.2.2 无根漂泊的华裔一代移民
        5.2.3 儿童幻想世界里的“扁平人物”
    5.3 本章小结
6 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当代中国文化形象
    6.1 作为文化身份要素的汉语
        6.1.1 母语与文化身份认同
        6.1.2 姓名的文化价值承载
        6.1.3 动态变迁中的当代汉语
    6.2 作为“异国情调”与“套话”的中国文化
        6.2.1 真实与想象之间的中国饮食文化
        6.2.2 被神化的中医药与“养生之道”
    6.3 作为民族价值观载体的民间风俗
        6.3.1 传统家庭秩序作为核心价值
        6.3.2 “功能性”和“泛灵性”的民间信仰
        6.3.3 对日常习俗的“套话”书写
    6.4 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政治文化
    6.5 本章小结
7 结语
参考文献

(5)从青春困境走向精神成人 ——论笛安小说中的主题意蕴及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笛安小说概述
    二、笛安及其小说的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丛林”书写: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自我独白
    第一节 时代变迁衍生的个体孤独
        一、“独一代”的“手足”幻想
        二、“孤一代”的情感自戕
        三、“集体”谎言下的个体逃离
    第二节 多元文化碰撞引发的价值错位
        一、异质审美:西方文化和流行文化催生下的自我身份认同
        二、祛“集体”化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下的自我价值认同
        三、人性思辨:传统伦理道德观照下的自省意识
第二章 “龙城”叙事:都市文化视野下的情感审视
    第一节 “都市”乡愁:“小镇”青年的城市眷恋
        一、“围城”之外:“梦想家”的都市情怀
        二、“归去来”:“漂泊者”的小镇理想
    第二节 家族伦理:“龙城三部曲”中的亲情审视
        一、守护与救赎:手足之间的情感依赖
        二、疏离与关心:代际之间的血缘羁绊
    第三节 现世观照:“龙城”社会的百态人生
        一、生存的艰难:底层人物的命运关怀
        二、情感的无依:都市青年的心灵漂泊
        三、价值的追问:生命的终极意义
第三章 “穿越”试验:现代文化视域下的历史书写
    第一节 历史中的现代人物与现代意识
        一、历史人物的现代精神特质
        二、历史维度下两性关系的现代思辨
    第二节 传统伦理道德的反叛与解构
        一、同性之爱
        二、异性乱伦
第四章 文化思辨:笛安小说创作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西方现代文化的思想影响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现代审视
    第三节 当下城市文明的文化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6)电影中“无所作为”的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动机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何为电影中“无所作为”的时间?
    1.电影中的“无所作为”时间的源起及发展
        1.1“无所作为”的时间影像源头
        1.2 新现实主义电影前后:超验性再现到生成性表现
第二章 哲学中“无所作为”的时间体现
    1.西方哲学中的“无所作为”的时间
    2.中国道家“无为”观与电影中“无所作为”的时间共通性
        2.1 道家思想中“无为”的涵义
        2.2“无”与“有”的关照
第三章 电影中“无所作为”的时间呈现方式
    1.停滞
        1.1 人物在自然中的停滞
        1.2 人物在情感中的停滞
    2.空缺
    3.消失
        3.1 人物的消失
        3.2 冲突的消失
    4.重复
        4.1 不同电影中的重复
        4.2 单一电影中的重复
    5.间离
    6.无力
    7.虚幻
第四章 电影中“无所作为”的时间承载物像
    1.道具的“无所作为”
    2.时间性空间的“无所作为”
    3.身体的“无所作为”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西方公共知识分子的死与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知识分子的自画像
第一章 有关知识分子定义的知识社会学探讨
    第一节 知识分子概念的初探,以及字典的定义及其不足
    第二节 对曼海姆知识分子之定义的批判,以及知识分子的矛盾性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者对知识分子的认知
        一 马克思的知识分子转化论
        二 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论
    第四节 作为“新阶级”的知识分子
    余论
第二章 以法国为标准的现代西方知识分子与公共生活
    第一节 法语中知识分子的特定概念及其在英语中的移植
    第二节 英国知识分子的特殊性——以奥威尔为例
    第三节 现代西方知识分子特征的法国起源
        一 “法国被一个渴望普遍性的幽灵纠缠着”
        二 法国启蒙时代哲人作为现代法国知识分子的雏形
        三 法国知识分子与“漫长的19世纪”
第三章 从先锋到制度的公共知识分子——以纽约知识分子为例
    第一节 纽约知识分子的诞生背景
    第二节 纽约知识分子的发展经历
        一 《党派评论》的曲折命运
        二 “我们的”美国
        三 “丧失了勇气”的激进主义者
    第三节 对纽约知识分子的历史评价和反思
第四章 美国新左派的失败和文化研究的失误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学者化和“理论癖”
    第二节“黑天鹅之年”与身份政治的失灵
结语 重访知识分子的定义
    第一节 一个纯学理性的反思
    第二节 对当下中国公共知识分子问题的简要观照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8)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1895-1924年的“美术”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现代“美术”观念的起源
    1.1 从经世“画图”到公共“图画”教育
    1.2 经世思想与“美术”的传入
    1.3 “二元论”思想形成与知识精英的“美术”观
第二章 从立宪到共和:“美术”观念的成熟
    2.1 绅士权利扩大化:公共空间的“美术”实践与精神追求
    2.2 中国美术学的建立与发展:“美术”与经学的碰撞
    2.3 共和思潮中的“真”与“美术”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美术”观念的演变
    3.1 民主思潮与蔡元培“美育”观念的演变
    3.2 “美术革命”与“美术”内容的变化
    3.3 科学主义与自由主义下美的艺术观之流行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一、1895-1924年重要“美术”消息
    二、《新青年》(1915-1924)中的“艺术”消息
    三、《北洋官报》(1901-1911)重要“图画”消息
致谢

(9)潘国梁及表演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潘国梁的艺术足迹
        1.1 进入科班畅游艺海
        1.2 崭露头角杨帆起航
        1.3 拒换工作硕果累累
        1.4 艺术足迹攀向高峰
    2. 潘国梁代表剧目及所饰的角色
1. 演出剧目汇总及获奖情况
2. 代表剧目与塑造人物
    2.1 舞台剧及其饰演人物
        2.1.1 《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
        2.1.2 《父亲》
        2.1.3 《祥林嫂》
        2.1.4 《月好妈妈》
        2.1.5 《在是非面前》
        2.1.6 《十二把镰刀》
        2.1.7 《雷雨》
        2.1.8 《帮工与主人》
    2.2 戏曲电视剧及其饰演人物
        2.2.1 《凤凰岭》
        2.2.2 《山凹人家》
        2.2.3 《村官》
    2.3 电影及饰演塑造人物
        2.3.1 《情系故乡》
    2.4 电视剧及其塑造人物
        2.4.1 《梁世奎》
3. 潘国梁表演艺术研究
    3.1 潘国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3.1.1 在日常生活里找到人物感觉
        3.1.2 用表演技巧丰富人物内心
        3.1.3 靠反复思考完善人物性格
    3.2 形神兼备、含蓄真实的表演风格
        3.2.1 细节刻画,用心演出
        3.2.2 收放自如,逼真自然
        3.2.3 眼睛灵动、传神动人
    3.3 游刃有余的唱腔艺术
4. 潘国梁的管理与贡献
    4.1 授命团长用心管理
    4.2 从严治团多出精品
    4.3 找准市场扎根农村
    4.4 文化体制创新改革
    4.5 临汾市眉户剧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5.1 眉户团发展现状
        4.5.2 眉户团存在的问题
        4.5.3 保护计划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10)“过日子”:农民的生活哲学 ——关中黄炎村日常生活中的家庭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问题提出
    1.3 文献综述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过日子”概念考析
    2.1 出处考证
    2.2 词素分析
    2.3 语料分析
    小结:“过日子”的含义
第3章 家庭生活中的秩序与冲突
    3.1 爱情故事
    3.2 媳妇当家
    3.3 父子之间
    3.4 分家立户
    小结:家庭生活艺术
第4章 社会交往中的情与理
    4.1 贵在自立
    4.2 礼尚往来
    4.3 善邻敬友
    4.4 以理服人
    小结:社会交往之道
第5章 世俗生活中的神圣感
    5.1 庙与庙会
    5.2 求神拜佛
    5.3 祖先崇拜
    5.4 信仰天主
    小结:农民的宗教感
第6章 人生意义与心理调适
    6.1 人生任务
    6.2 人生动力
    6.3 人生态度
    6.4 人生体验
    小结:农民人格及其实现方式
第7章 家庭经济与小农的谋生之道
    7.1 土地改革
    7.2 集体经济
    7.3 分田到户
    小结:生存经济与勤俭持家
第8章 生活转型
    8.1 从过日子到赚钱花
    8.2 亲密关系的变革
    8.3 通往社会之路
    8.4 关起门来过日子
    8.5 无聊的闲暇
    小结:人心之变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过日子”与农民的家庭生活再生产
    9.2 家庭主义与农民的生活哲学
    9.3 当代农民生活中的“个体化”与“家本位”
    9.4 “过日子”与农民的宗教感
    9.5 “过日子精神”与社会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卷内备考表

四、一青年在做一次简单的手术时的悲惨遭遇(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地语达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文学创作研究[D]. 闫元元.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2]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影像书写研究[D]. 刘钰.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沙卜台[J]. 胥得意. 民族文学, 2020(04)
  • [4]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中的当代中国形象研究[D]. 何心怡.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5]从青春困境走向精神成人 ——论笛安小说中的主题意蕴及文化内涵[D]. 李环环.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6]电影中“无所作为”的时间[D]. 韩艾君.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4)
  • [7]西方公共知识分子的死与生[D]. 汪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1)
  • [8]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1895-1924年的“美术”观念[D]. 彭卿. 中国美术学院, 2016(02)
  • [9]潘国梁及表演艺术研究[D]. 裴斐斐.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10]“过日子”:农民的生活哲学 ——关中黄炎村日常生活中的家庭主义[D]. 陈辉.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一个年轻人在一次简单手术中的悲惨经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