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系统不同植被下土壤碳排放的温度效应

岩溶系统不同植被下土壤碳排放的温度效应

一、岩溶系统不同植被下土壤碳排放的温度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郑维熙,周忠发,朱粲粲,梅再美,汤云涛,安丹[1](2021)在《典型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CO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贵州双河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揭示典型岩溶地区不同用地类型下土壤CO2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对白云岩分布的贵州绥阳双河洞地区6种典型用地的5、20、40和60 cm深度土壤CO2浓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采样和室内实验。并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探究影响土壤CO2时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用地类型下土壤CO2各深度平均浓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夏秋高、冬春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年平均浓度最高出现在10月,浓度值为23276 ppm,最低在1月,浓度值为6602 ppm;不同用地类型下土壤CO2浓度表现为旱地(19967 ppm)>灌草地(17098 ppm)>灌丛地(15054 ppm)>有林地(11494 ppm)>退耕还林地(10529 ppm)>撂荒地(6147 ppm),且除有林地土壤CO2随着深度加深,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特征外,其余五种用地类型下土壤CO2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孔隙度与土壤CO2浓度均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06、0.252、0.382、0.70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土壤孔隙度对土壤中CO2的产生和保存具有显着影响。

刘玥[2](2021)在《盐分对黄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逐渐成为当今地学、生态学和环境学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变化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河口湿地位于河流与海洋生态系统交汇处,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和丰富的有机碳储量使其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气候变化背景下,受气候变暖和海水入侵的影响,河口湿地土壤盐度与热量条件将发生显着变化。厌氧矿化作为河口湿地碳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对盐度和热量条件的响应是理解河口湿地碳-气候变化反馈机制的关键。然而,盐分对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响应温度的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以黄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定点取样和室内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河口湿地典型群落类型(芦苇群落、盐地碱蓬群落、柽柳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特征,明确了盐分对黄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揭示了黄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受盐分影响的生物化学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厌氧条件下,48 d培养期间,黄河口不同群落类型土壤CO2累积产生量的变化范围为136.5~404.2μg C·g-1(10℃)、407.3~887.9μg C·g-1(20℃)、859.6~1541.7μg C·g-1(30℃),互花米草群落>芦苇群落>盐地碱蓬群落>柽柳群落,CH4的累积产生量的变化范围为0.198~51.2μg C·g-1(10℃)、10.4~649.6μg C·g-1(20℃)、502.6~1454.3μg C·g-1(30℃),芦苇群落>互花米草群落>盐地碱蓬群落>柽柳群落。在土壤深度上表现为表层土壤(0~10 cm)的厌氧矿化速率高于下层土壤(10~20 cm)。温度升高促进了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从10℃升高到20℃时,四种群落类型土壤CO2和CH4的增加幅度范围为1.13~2.16倍和7.88~290.3倍,从20℃升高到30℃,其相应值为0.648~1.22倍和1.07~69.9倍,低温升温下的增幅高于高温升温下的增幅。温度敏感性Q10-CO2和Q10-CH4变化范围分别为1.89~3.17和19.8~252,均表现为柽柳群落>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群落>互花米草群落,下层土壤Q10(Q10-CO2,1.60~3.17;Q10-CH4,2.53~252.9)高于表层土壤Q10(Q10-CO2,1.43~2.89;Q10-CH4,1.46~102.6)。相关分析表明有机碳厌氧矿化速率与TOC、TN含量与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EC和p H值呈负相关关系;Q10-CO2和Q10-CH4值与p H值呈显着正相关关系。(2)盐分处理下黄河口湿地土壤厌氧矿化量随盐度增加而降低,5‰、10‰、20‰和30‰盐度处理中,10℃、20℃和30℃下,CO2产生量下降了11.2%、14.3%、30.6%、41.4%,9.59%、20.1%、36.6%、40.0%和5.31%、16.7%、25.3%、30.5%,CH4产生量下降了23.1%、31.3%、45.9%、63.8%,24.3%、44.0%、75.5%、92.1%和5.08%、19.6%、33.4%、42.9%。盐度和温度的交互作用对厌氧矿化的影响显着,其中在低温升温下,低盐处理(0‰~5‰)中有机碳厌氧矿化随升温的增加幅度较大(CO2,1.45~1.79倍;CH4,96.0~163.0倍),而在高温升温下,高盐处理(10‰~30‰)中有机碳厌氧矿化的增加幅度更大(CO2,0.828~1.48倍;CH4,2.75~30.4倍)。盐分的输入增强了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对增温响应的敏感性,Q10-CO2和Q10-CH4值均表现为低盐处理处理中较低(1.52~3.09和2.64~51.6),高盐处理中较高(1.78~3.15和1.69~133.7),且下层土壤Q10值(Q10-CO2,1.52~3.16;Q10-CH4,21.8~133.7)显着高于表层土壤Q10值(Q10-CO2,1.71~2.49;Q10-CH4,1.69~51.6)。(3)温度和盐度升高改变了河口湿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酶活性。中低盐条件下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随温度升高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而在高盐条件下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随温度升高则呈现出减小的趋势;盐度升高会限制微生物物种丰度和多样性。纲水平上,拟杆菌纲(Bacteroidota)、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ota)和脱硫球菌纲(Desulfobulbia)的丰度与培养温度呈显着负相关,脱卤球菌纲(Dehalococcoidia)、藻纲(Phycisphaerae)、螺旋体纲(Spirochaetia)、Kryptonia、互营菌纲(Syntrophia)、Amiinicenantia、互营菌纲(Syntrophorhabdia)、unclassified Bacteria与培养温度呈显着正相关,而微生物群类-温度间的上述相关性与微生物群类-CO2及-CH4产生速率的相关性呈现出高度一致性。绳厌氧菌(Anaerolineae)和γ-变形菌(Gammaproteobacteria)在高盐处理下的丰度显着减少,梭菌(Clostridia)、芽孢杆菌(Bacilli)、拟杆菌(Bacteroidota)和脱硫单胞菌(Desulfuromonadia)随着盐度增加丰度显着增大。低盐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CO2和CH4的产生速率呈一定的正相关,而高盐条件下,细菌群落与CO2和CH4的产生速率呈一定的负相关。河口湿地土壤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二糖水解酶和木糖酶活性以及DOC与盐度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而与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呈负相关。(4)电子受体添加抑制了黄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SO42-、NO3-和Fe(Ⅲ)添加处理中,10℃、20℃和30℃下,CO2产生量下降了22.4~28.7%、21.3~38.9%、24.2~34.4%,4.81~7.82%、4.34~9.35%、9.07~13.2%和7.25~9.28%、0.028~15.0%、5.14~11.1%,CH4产生量下降了36.8~76.2%、50.6~92.3%、13.7~84.2%,16.3~23.9%、12.5~17.3%、13.7~38.6%和3.79~12.5%、17.1~19.4%、19.7~28.8%。电子受体添加对CH4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强烈。不同电子受体添加下,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对不同增温区间的响应不同。对CO2而言,培养温度从10℃升高到20℃时,不同处理间CO2产生量的增加幅度依次为NO3->Fe(Ⅲ)>SO42-,高浓度SO42-和Fe(Ⅲ)添加处理下CO2的增加幅度较大。培养温度从20℃升高到30℃时,CO2的增加幅度依次为Fe(Ⅲ)>SO42->NO3-,低浓度电子受体添加处理下CO2的增加幅度更大。对CH4而言,培养温度从10℃升高到20℃时,不同处理间CH4产生量的增加幅度依次为NO3->SO42->Fe(Ⅲ)。培养温度从20℃升高到30℃时,CH4的增加幅度依次为SO42->Fe(Ⅲ)>NO3-。低温下添加SO42-、NO3-和Fe(Ⅲ)对CH4的抑制作用更强烈。不同电子受体添加处理下Q10-CO2值变化范围在1.38~3.94之间,Q10-CH4值变化范围在1.93~131.9之间。不同电子受体处理间,Q10-CO2和Q10-CH4的大小顺序均表现为NO3->SO42->Fe(Ⅲ)>CK。综上,黄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因群落类型而异,温度升高促进了厌氧矿化,而盐度升高抑制了厌氧矿化,提高了厌氧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温度和盐度升高显着改变了河口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而与厌氧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密切相关。电子受体添加抑制了河口湿地有机碳厌氧矿化,提高了厌氧矿化的温度敏感性。研究表明,增温区间、盐度、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性和电子受体类型及数量均对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响应温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周孟霞,莫碧琴,杨慧[3](2020)在《石漠化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李树土壤呼吸月动态变化研究》文中指出选取桂林恭城县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不同种植年限李树样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呼吸进行以月为周期的监测,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年限李树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随月份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呈现多峰形,而从季节尺度上看,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土壤呼吸速率逐渐下降;(2)李树种植年限在不同程度上对土壤呼吸速率均有影响,2 a,5 a和20 a的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分别为48.56 mgC·(m2·h)-1、45.63 mgC·(m2·h)-1、41.64 mgC·(m2·h)-1,其中幼龄期(2 a)和盛果期(5 a)土壤呼吸速率较高,高的土壤呼吸速率反映了较快的有机代谢和物质循环,是为了满足植物在生长初期所需的碳源及养分,而20 a李树处于生长老龄期,其已维持了一个较稳定的地下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降低;(3)在雨热同期(4-8月)时,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温度和土壤呼吸速率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而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这主要是由于土壤呼吸在时间尺度上存在滞后效应。

李清[4](2020)在《不同发育程度石灰性土壤反硝化潜势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广西(环江)典型石灰性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培养乙炔抑制法,建立了研究石灰性土柱反硝化潜势的实验培养体系,对比不同石灰性土原位土柱的反硝化潜势,并探索了人为C、N干扰条件下,石灰性土反硝化潜势的响应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适用于石灰性土反硝化潜势(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DP)的培养实验体系,关键参数分别是:培养时间24h,培养温度25℃,土壤饱和持水量和容重1.05g/cm3。在此条件下,土壤DP的综合精密度可以达到29%。在培养参数中,土壤DP对土柱容重的响应强烈,两者关系式是y=5E+31e-63.6x(R2=0.899)。时间与反硝化潜势呈线性关系,随着时间的增加,反硝化潜势也增大。土柱培养时间与反硝化潜势之间线性回归方程为y=9.7367x-57.051(R2=0.996),表现为的正相关关系。温度与反硝化潜势呈指数增加关系,当温度的增加的时候,反硝化潜势也在增大。土柱培养温度与反硝化潜势之间回归方程为y=2.9367e0.1756x(R2=0.994)。水分与反硝化潜势呈指数下降关系,随着土壤持水量的增加,反硝化潜势减小。土壤含水量(WHC)与反硝化潜势之间回归方程为y=7E+09e-0.18x(R2=0.961)。2、不同土壤反硝化潜势的排放强度:在夏季不同土壤土柱中,最大DP为黑色石灰性土壤的22.0ug·h-1·kg-1,最小DP为红壤的0.64ug·h-1·kg-1,不同土壤DP大小关系是红壤<水稻土<棕色石灰土<玉米旱地土<黑色石灰土。在冬季不同土壤土柱中,最大DP为棕色石灰土壤的17.5ug·h-1·kg-1,最小DP为红壤的0.98ug·h-1·kg-1,不同土壤DP大小关系是红壤<水稻土<玉米旱地土<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3、人为添加外源葡萄糖和硝态氮的干扰实验显示,虽然土壤DP的平均值随着外源葡萄糖和NO3-添加的数量增大而增大,但是C、N干扰对土壤DP没有显着性影响。

陈印平[5](2020)在《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文中指出贝壳堤是由海岸带潮间带贝类死亡的壳体及其碎屑在高潮线堆积而成,具有独特的地质地貌。黄河三角洲贝壳堤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唯一新老并存的贝壳堤,在世界第四纪地质和海岸地貌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水盐条件是影响贝壳堤植被生长和分布的关键因子,明确贝壳砂土壤水盐分布特征及其运移过程是贝壳堤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必要前提,而植被类型、海水入侵、土壤颗粒组成、地下水矿化度、温度变化和蒸发作用等是影响贝壳砂水盐运移过程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山东泥质海岸带“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贝壳砂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颗粒多重分形理论与方法,揭示贝壳堤不同植被类型下贝壳砂土壤蓄持水分特征及其分形学机制;通过模拟控制试验,开展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的水盐运移过程、降雨淋洗及海水入侵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以及土壤水分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等研究。探讨盐分对贝壳砂土壤自然蒸发的影响规律,明晰贝壳砂土壤水分及盐分离子的运移过程,阐明贝壳砂土壤水盐运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明确适宜贝壳堤植被生长的贝壳砂-潮土配制比例,以期为贝壳堤特殊生境下植被恢复所需的水盐调控理论及栽植技术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河三角洲贝壳堤灌草植被对贝壳砂土壤蓄持水分特征的影响灌草群落显着影响贝壳砂土壤水分物理性质。酸枣-沙打旺灌草群落贝壳砂土壤物理性质与蓄持水分性能较杠柳灌木群落、砂引草草本群落和裸地好。酸枣-沙打旺灌草群落、杠柳灌木群落和砂引草草本群落分别较裸地贝壳砂土壤容重降低24.79%、17.39%和12.08%;单重分形维数增加47.40%、40.25%、38.96%,粉粘粒含量提高27.12%、3.91%和2.78%;土壤贮水量增加16.61%、15.52%和1.56%,残留含水率提高63.79%、32.76%、12.07%。在垂直结构上,灌草植被贝壳砂土壤贮水量表现为0-20cm>20-40 cm。贝壳砂土壤质量与蓄持水分特征可由土壤蓄持水分特征因子和粒径特征因子表征。van Genuchten模型拟合贝壳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效果较好。(2)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变化特征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中水分和盐分离子的变化整体表现为盐水相随的变化规律。土壤颗粒组成影响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分布及上升高度,贝壳砂含量高的土壤含水量、盐分离子含量及上升高度低。贝壳砂土壤毛管水和大部分盐分离子上升30 cm,潮土、贝壳砂-潮土配比的混合土壤均上升50 cm。总体表现为适宜配比的贝壳砂与潮土可显着提升毛管水及盐分离子的上升高度。贝壳砂与潮土按2:1、1:5配比的混合土壤对水分和盐分离子的提升作用强,其含水量与含盐量介于贝壳砂与潮土之间。贝壳砂-潮土不同配比处理土壤盐分离子含量较其初始含量增加,平均增幅表现为Cl->Na+>NO3->SO42->Mg2+>Ca2+>HCO3-,其中Cl-和Na+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分别增加12.69倍和9.56倍。Ca2+和Mg2+、Na+和Cl-呈显着正相关(P<0.05),具有协同效应。因子和主成分分析贝壳砂-潮土不同配比处理的混合土壤盐分离子含量的平均增幅表现为1:1>1:2>1:5>2:1>5:1。从抑盐保水角度考虑,贝壳砂与潮土的适宜配比为2:1。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的混合土壤表聚现象明显,贝壳砂无明显表聚现象。2:1、1:1、1:2和1:5配比的混合土壤电导率较初始值分别增加29.54、16.03、24.02和23.23倍,盐分离子平均含量增加239.17、132.73、206.49和129.97倍;潮土电导率和盐分离子平均含量分别增加19.21和108.73倍;贝壳砂分别增加0.11和9.12倍,5:1配比的混合土壤增加0.94和1.48倍。混合土壤表层电导率和盐分离子含量较贝壳砂和潮土高,潮土高于贝壳砂。(3)淡水和盐水淋洗对贝壳砂-潮土配比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淡水和盐水淋洗同一土壤其含水量无显着差异,而土壤盐分离子的分布与迁移具有差异性。淡水淋洗处理下,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Cl-、Na+和K+易淋失,其中1:1配比的混合土壤盐分离子的淋失量最大,盐分阳离子的淋失量表现为K+>Mg2+>Na+>Ca2+。盐水淋洗处理下,土壤含水量随土层加深而升高,Cl-和Na+在不同土层分布均匀,且两离子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在迁移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贝壳砂土壤中其他离子易进入深层,而潮土和潮土含量较高的混合土壤随盐水淋洗次数的增加,大部分盐分离子聚集在浅土层。盐分可促进贝壳砂的蒸发作用,对潮土和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的混合土壤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配比处理土壤累积蒸发量随贝壳砂含量的减少而增加,淡水淋洗处理下贝壳砂累积蒸发量比盐水低66%,其他配比处理土壤和潮土累积蒸发量较盐水淋洗处理土壤高。(4)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水分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贝壳砂-潮土不同配比处理土壤水分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不一致。30℃和50℃温度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和试验时间延长,贝壳砂-潮土配比(5:1、1:1、1:2、1:5)的混合土壤及潮土土壤含水量和残留含水量显着降低,而累积失水量显着升高。贝壳砂土壤则表现为高温条件下累积失水量低而土壤水分残留率高,其独特的鳞片层状结构可能利于水分的贮存,该部分水分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还有待研究。在30℃和50℃温度条件下,贝壳砂-潮土配比为2:1的混合土壤残留含水量和累积失水量无显着差异(P>0.05)。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累积失水量随试验时间变化的曲线分为失水迅速、平缓和稳定三个阶段。随贝壳砂含量的减少,不同配比处理土壤失水速率增大,土壤累积失水量和失水率在不同失水阶段差异显着。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平均累积失水量在失水迅速阶段占总累积失水量的82%(30℃)和90%(50℃),在该阶段贝壳砂失去总含水量的90%左右。在失水迅速和平缓阶段,高温(50℃)下可提高土壤失水速率;失水稳定阶段,低温(30℃)下对失水速率的影响增强。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的混合土壤水盐运移、蓄持水分能力等介于贝壳砂与潮土之间。其中贝壳砂-潮土配比为2:1的混合土壤毛管水上升快,电导率与盐分离子含量低于其他混合土壤。因此,在黄河三角洲植被生态修复和保护过程中,建议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合理配置为主,通过适当调配贝壳砂比例,改善贝壳砂土壤质地、增强贝壳砂土壤的蓄水抑盐功能。

李春茂[6](2019)在《喀斯特坡地与梯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西南地区,峰丛坡地的中下部较缓地带被开发为梯地用于农业生产的现象十分多见。坡地改造成梯地后,土壤水分在时空分布、降雨入渗等方面均会发生较大变化,对比分析坡地与梯地土壤水分变化,可进一步认识喀斯特坡面的土壤水分特征差异。本文采用网格法测量峰丛坡地上旱季(12月)和雨季(5月)的表层(05cm)土壤含水量,以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空间变异性;同时利用环刀法测定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不同土层(060cm)的入渗过程,分析影响入渗的因素,并用不同入渗模型对其过程进行拟合;最后应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土壤含水量的长期(2018.03-2019.01)动态监测,以探讨自然坡地与人工梯地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与单一土地利用坡面相比,人为扰动强、土地利用多样的喀斯特峰丛坡地表层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坡上未被扰动的自然植被区明显高于坡下人为改造的梯田区。旱季时,坡地林地表层土壤平均含水量(32.8%)明显高于位于坡下的梯田空闲地(24.2%)、梯田橘园(20.0%)、梯田菜园(22.0%)、坡地裸地(23.5%);雨季时,坡地裸地(30.2%)和梯田橘园(32.1%)有了明显增大,梯田空闲地(17.8%)剧烈减小。旱、雨季整个坡面上空间结构比分别为21.0%、8.7%,表现为雨季的空间相关性更强;旱、雨季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分别为20.1%和31.7%,属中等程度变异;雨季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程(77.5m)显着高于旱季(8.0m),雨季的土壤含水量具有较高的空间变异结构。裸岩周围空间的土壤含水量随与裸岩的距离增大而减小,梯田石坎周围空间土壤含水量随与梯田石坎的距离增大而递减。(2)梯田旱地的入渗性能低于灌木林地,其平均入渗系数约是灌木林地的78.6%,尤其在土层3060 cm的平均初渗率、稳渗率仅为灌木林地的4.3%和4.4%,存在明显的入渗隔层,其原因是梯田旱地本身的土壤黏粒含量充足,加上人为翻耕促使较细颗粒向下移动后堆积。灌木林地土壤中的砂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孔隙度较大,不同土层间的性质差异较小,而梯田旱地030 cm与3060 cm土层的土壤性质差异明显,表现为下层土壤容重大、土壤孔隙度小。两者入渗性能均与土壤容重、孔隙度的相关性极显着。Horton模型对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的拟合效果较好,且一般对上层的拟合精度优于下层,Kostiakov模型和Philip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差。(3)研究区大气降水线为δD=7.85δ18O+19.02,与全球大气降水线相比,斜率接近,截距偏大。研究区土壤水主要受到降雨的补给,优先流在水平梯田的土壤剖面的水分运移中占主导地位,降雨对自然坡地土壤水的驱替并不明显。坡改梯后土层的土壤结构均有所变化,修建梯田时上层覆土与下层沙土有混合,部分碎石深埋导致深层砂粒增多,粘粒含量比显着减小,碎石含量较高。水平梯田的表层饱和导水率显着高于自然坡地,随着土层加深饱和导水率降低。自然坡地表层与下层的含水量相对接近,人工梯田的表层土壤含水量与深层的有明显不同,表层(10cm)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下层(30cm-70cm)。水平梯田和自然坡地土壤含水量呈现大致相似的动态变化特征

雷娜[7](2019)在《不同重构土体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对水热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暖是关乎人类存亡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土壤呼吸因参与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进而影响全球气候被学者们广泛关注。目前有关土壤呼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生态系统及时空变化,初步形成了土壤呼吸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近年来,土地整治工程从传统的土地平整发展为土体重构,各种重构土体逐渐成为今后补充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但有关重构土体土壤呼吸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研究以添加蛭石、页岩、沙和砒砂岩4种应用于农业栽培的重构土体为研究对象,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汤峪镇上王村荒石滩地土体重构试验区,采用田间动态监测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为研究时段,应用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对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降雨后土壤呼吸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同时对4种重构土体土壤的水热因子进行观测,研究了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主要研究进展及结论如下:(1)阐明了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日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温度和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响应关系。在研究时段内,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的日动态过程均呈现单峰曲线,一般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0:00、12:00或者14:00,最低值出现在6:00或20:00。不同重构土体土壤呼吸日平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2017年8月份和2018年12月份,观测月份内重构土体日变化幅度的排序为添加沙>页岩>砒砂岩>蛭石。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组分中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变化模式基本类似,达到峰值的时间出现在10:00或12:00,谷值的时间出现在6:00或20:00,异养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显着高于自养呼吸。构建了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量的响应关系模型,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的响应呈显着的指数关系,而对土壤体积含水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双因素则呈幂-指数模型关系。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量均能够解释土壤呼吸的日变化特征,但是解释能力不同。双因素模型解释能力一般高于50.0%,单因素模型中温度的解释能力显着高于水分,水分的解释能力不强,一般低于50.0%。(2)明确了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温度和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响应关系。观测期间4种重构土体月平均土壤温度变化与土壤呼吸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月份基本一致,土壤体积含水量受降水量的影响较大;重构土体月平均土壤总呼吸和各组分的呼吸速率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分别出现在2018年8月和2018年1月,观测月份4种重构土体土壤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的呼吸速率差异显着(p<0.05),1月份4种重构土体异养呼吸对总呼吸的月均贡献率最大,自养呼吸最小,6月份添加蛭石、页岩、砒砂岩的重构土体异养呼吸对总呼吸的月均贡献率最大,自养呼吸最小,7月份添加沙的重构土体异养呼吸对总呼吸的月均贡献率最大,自养呼吸最小;重构土体土壤呼吸与水热因子之间的关系函数均显示双因子模型(幂-指数模型)能够更好的表征他们之间的关系,单因子模型中土壤温度(指数模型)的解释能力远高于水分(二次曲线模型),重构土体土壤呼吸与土壤水热因子之间的季节变化及年变化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和幂-指数函数来表征。(3)揭示了降雨过程中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和水热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2次降雨均显着降低了土壤温度和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第1次降雨显着刺激了不同重构土体的土壤呼吸速率,但抑制了土壤异养呼吸速率,激发了土壤自养呼吸速率;第2降雨整体上抑制了不同重构土体的土壤呼吸速率,但土壤异养呼吸速率的抑制程度强于自养呼吸速率;2次降雨的不同时期,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指数模型、与体积含水量的二次曲线模型以及与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幂-指数模型,可作为判定降雨不同时期影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主要因子。降雨前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情况能够决定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明显,水分是主要影响因子,土壤体积含水量比较稳定,则土壤温度是主要影响因子,降雨过程中受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共同作用,降雨结束后水分是重构土体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4)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温度敏感性变异特征。日变化尺度下添加沙的重构土体敏感性最高,添加蛭石的重构土体温度敏感性最低;季节变化尺度下4种重构土体土壤总呼吸、自养呼吸、异养呼吸的Q10值冬季和夏季排序均为沙>页岩>砒砂岩>蛭石,春季和秋季重构土体土壤总呼吸、自养呼吸、异养呼吸的Q10值排序不一致,但春、秋季节的Q10值差异不显着(p<0.01);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温度敏感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夏季最低,冬季最高,不论是日变化还是季节变化4种重构土体土壤自养呼吸温度敏感性大于异养呼吸和土壤总呼吸,即自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高于异养呼吸和土壤总呼吸。综上,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下以及降雨过程中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水热因子变化特征,阐明了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水热影响因子相变化与适应的规律;揭示了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对降雨响应的规律;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总结了4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温度敏感性特征。开展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可为该区准确评估CO2排放及制定合理的CO2减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够进一步认识土壤呼吸动态变化过程及驱动机理,促进碳循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辜翔[8](2019)在《中亚热带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积累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各界都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现代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土壤有机碳(SOC)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C)库,其动态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C收支平衡和全球C循环过程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加SOC积累并提高其稳定性,减少土壤向大气排放CO2,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有关植被恢复演替对SOC的积累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以位于中亚热带的湘中东部丘陵区柜木(Loropetalum chinense)+南烛(Vacciniun+ bracteatum)+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灌草丛(LVR)、檵木+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白栎(Quercusfabri)灌木林(LCQ)、马尾松(·Pinus mamwiana)+柯(Lithocarpus glaber)+檵木针阔混交林(PLL)、柯+红淡比(Cleyera japonica)+青冈(Cyclobalan)+青 glauca)常绿阔叶林(LAG)作为一个植被恢复序列,设置固定样地,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结合三库一级动力学方程,研究中亚热带植被恢复过程中SOC库动态变化特征及其稳定性,旨在揭示中亚热带植被恢复过程中SOC库积累及其与群落植被一土壤基质协同变化规律与驱动机制,为提高森林土壤固C潜力和科学管理土壤C库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为:(1)各土层SOC含量(CSOc)、密度(Dsoc)随着植被恢复呈增加趋势,且LAG显着高于其他3个恢复阶段,LAG 0—40 cm土层CSOc分别比LVR、LCQ、PLL增加12.45、9.31和4.74 g/kg,分别提高了248.53%、113.14%和58.46%,Dsoc分别增加67.12、46.13和32.47 tC/hm2,分别提高了 181.96%、79.73%和45.64%。Csoc、Dsoc与群落植物多样性指数、群落总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系生物量(RB)、凋落物层现存量、凋落物层全氮(N)含量、凋落物层全磷(P)含量、土壤全磷(TP)、土壤有效磷(AP)含量、土壤C/N(除CSOC外)、C/P、N/P、<0.002 mm黏粒百分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凋落物层C/N(除Dsoc外)、凋落物层C/P、土壤pH值、土壤容重(BD)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表明Csoc、Dsoc随着植被恢复的变化受到植被因子和土壤因子诸多因子的影响。其中,土壤C/P、土壤pH值、凋落物层C/P对Csoc、Dsoc影响显着。此外,<0.002 mm黏粒百分含量也显着影响着Dsoc,而土壤C/P对Csoc、Dsoc影响最显着。植被恢复过程中,凋落物层C/P和土壤C/P、pH值、质地的变化是影响SOC库变化的重要因素。(2)不同植被恢复阶段SOC矿化速率随着培养时间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培养初期矿化速率较高,且快速下降,培养中后期缓慢下降并趋于平稳,倒数方程能很好地拟合不同植被恢复阶段SOC矿化速率与培养时间的关系(R2>0.875,P<0.01)。植被恢复显着提高各土层SOC矿化速率和SOC累积矿化量(Cm),LAG显着高于其他3个植被恢复阶段,LAG 0—40 cm土层Cm比LVR、LCQ、PLL分别高出359.06%—716.31%、112.38%—232.61%、94.4%—105.74%;4种植被恢复阶段0—10、10—20、20—30、30—40 cm土层SOC矿化率(Cm/SOC)分别为2.13%—4.99%、3.42%—4.18%、4.05%—4.64%、4.02%—5.64%,但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之间差异不显着。植被恢复过程中,Cm的变化主要受土壤全氮(TN)含量、RB的驱动,土壤TN含量、RB可分别解释Cm变异的96.9%、0.9%;而土壤C/N是Cm/SOC的主要调控因子,可单独解释Cm/SOC变异的49.4%。表明植被恢复促进了 SOC矿化,降低了 SOC中矿化C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土壤固C能力;随着植被恢复,土壤TN含量和RB增加是影响Cm的主要因子,而土壤SOC的质量的差异是影响Cm/SOC的主要因子。(3)LVR、LCQ、PLL 0—10,10—20 cm土层及LAG 10—20 cm土层SOC含量均无明显的季节变化。0—10 cm土层,除LCQ外,其他3种植被恢复阶段SOC矿化速率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10—20 cm土层,除LAG外,其他3种林地春、夏季高于秋、冬季。无论是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同一土层还是同一植被恢复阶段不同土层,Cm的季节动态均有所不同。4种植被恢复阶段两个土层土壤潜在可矿化碳(C0)的季节变化与其林地相应土层Cm的季节动态基本一致。4种林地0—10,10—20 cm土层Co/SOC比分别为4.24%—9.17%、2.64%—10.07%,春季较高,夏、冬季较低。通径分析表明,最大矿化速率(Cmax)、Cm、C0和矿化速率常数(k)的直接影响因素和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SOC和土壤pH值、SOC和土壤pH值、土壤TN和SOC、土壤C/N和SOC,其中,土壤C/N与众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Cmax、Cm和C0的剩余通径系数较小,而k的剩余通径系数较大,说明植被因子、土壤因子对Cmax、Cm和C0具有较大的影响,但对k影响较小,仍存在其他未被考虑因素对k具有较大影响。不同植被恢复阶段SOC矿化的季节动态受土壤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4)SOC及其各组分含量均随植被恢复而增加,但SOC各组分含量的增量不同,其中,活性碳库(Ca)含量的增量最小,为0.02—0.32 g/kg,而缓效性碳库(Cs)和惰性碳库(Cr)的增量相对较大,分别为4.54—17.36、2.72—17.68 g/kg;Ca含量占SOC含量的比例最小,相对稳定的SOC组分(Cs和Cr)占SOC的比例较高,Cr/SOC随植被恢复呈增加趋势。表明植被恢复不仅显着增加了 SOC各组分含量,还提高了土壤碳库的稳定性。植被恢复过程中,细根生物量(FB)的变化是调控Ca、Cs和Cr含量的主要因子,分别解释Ca、Cs和Cr变异的80.7%、66.7%和79.2%。此外,凋落物C/N也是影响Ca、Cs的重要因素,而<0.002 mm黏粒百分含量是Cr的次要主导指标,表明植被恢复过程中,FB、凋落物质量、土壤质地在调控SOC库、提高SOC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不同培养温度下SOC矿化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随着培养温度升高,SOC矿化速率达到平稳状态所需的时间增长,下降幅度增大。在15—45℃培养温度范围内,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各土层SOC矿化速率随温度升高呈显着的指数上升趋势(R2=0.4841—0.6725,P<0.01),指数模型能很好地描述SOC矿化与培养温度之间的关系。增高培养温度显着提高SOC矿化速率和Cm,且温度与植被恢复、土层深度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效应,增温对SOC矿化速率和Cm的影响程度随着植被恢复而增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不同土层SOC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10)变化范围为1.45-1.65,总体上呈现出随着植被恢复而逐渐下降的趋势;Q10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且LVR、LCQ不同土层间差异显着。表明植被恢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SOC矿化对温度升高的敏感程度,提高了SOC的稳定性;土层深度增加也降低了SOC矿化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Q10与土壤TN、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BC)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BD、TP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磷(BP)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通过合理的经营措施促进森林植被恢复,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降低土壤C库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减少土壤C的排放,增强土壤C汇功能。

游贤慧[9](2019)在《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区土壤CO2浓度变化及岩溶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土壤CO2浓度与土壤呼吸密切相关,地表CO2排放强烈依赖于土壤CO2浓度积累和分布。喀斯特(Karst,岩溶)土壤被认为是喀斯特空气和喀斯特洞穴中CO2的主要来源;在喀斯特区,土壤层是比较关键和特殊的环节,该区土壤库中CO2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表层岩溶带岩溶作用的发生,土壤CO2溶于水易形成碳酸,与碳酸盐岩等基岩反应消耗土壤中的CO2,是大气CO2的一个重要碳汇。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区生态环境脆弱,是地质作用和生物作用很好的结合点,掌握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区碳循环的运行规律和机制可为我国喀斯特槽谷区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为实现喀斯特地区CO2的和谐循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区为研究区,2017年6月-2018年12月运用高精度仪器对龙潭喀斯特槽谷两侧顺、逆层坡(顺层坡石漠化程度较重、逆层坡石漠化程度较轻)开展高分辨率气温、降水量、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土壤CO2浓度动态监测,定月测试分析土壤水化学和岩溶泉水化学(包括HCO3-、Ca2+水化学指标和电导率、pH地球化学指标),探讨土壤CO2浓度在日尺度、季节尺度和不同日降雨量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就岩溶泉水化学和土壤水化学对土壤CO2浓度的响应及岩溶作用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发现:(1)日尺度上,土壤CO2浓度与土温和气温的昼夜变化基本一致,随气温和土温的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白天土壤CO2浓度大于夜晚;每日土温峰谷值出现的时间均滞后于每日土壤CO2浓度峰谷值出现的时间,存在迟滞效应。土壤CO2浓度比土温提前14h达到峰值,提前12h达到谷值;一天中,顺层坡土壤CO2浓度在7:009:00左右达到谷值,逆层坡土壤CO2浓度在9:0012:00左右达到谷值;但顺、逆层坡土壤CO2浓度均在下午16:00左右达到峰值。这可能与太阳光照的朝升夕落有关,土壤CO2浓度主要来自于植物根系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呼吸,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壤根系呼吸和微生物呼吸对光照和气温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使土壤CO2浓度对光照和气温的变化具有迅速的响应。季节尺度上,土壤温湿度和土壤CO2浓度都具有夏秋高、冬春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土壤CO2浓度波动幅度最大,冬春季节土壤CO2浓度波动幅度较小。夏秋季节土壤CO2浓度主要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冬春季节,土壤CO2浓度主要受土壤温度的影响;土壤CO2浓度与土壤温湿度的的关联度大小与本区的气候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2)降雨事件下,土壤温湿度、土壤CO2浓度对不同强度降雨事件有不同的响应。土壤温湿度、土壤CO2浓度对小雨事件无明显响应,土壤CO2浓度主要受土壤温度的影响;土壤温湿度和土壤CO2浓度对中雨事件响应明显,土壤CO2浓度主要受土壤湿度的影响;暴雨事件下,除暴雨初期,土壤CO2浓度随土壤湿度的升高而降低外,暴雨事件整体上促进了土壤CO2浓度的上升。(3)不同地貌部位下,逆层坡土壤CO2浓度及其变化幅度大于顺层坡。在短时降温升温期,顺层坡土壤CO2浓度与土温的相关性(R2=0.76)比逆层坡土壤CO2浓度与土温的相关性(R2=0.46)强。顺层坡对外界变化(气温、降水)的响应速度比逆层坡快,尤其是在暴雨天气的影响下,顺层坡土壤温湿度易出现极端变化,这主要与顺层坡岩层倾向和山坡坡向一致,坡面土壤易流失,裸岩出露率大有关。这表明,石漠化程度越严重,土壤温湿度和土壤CO2浓度对外界环境反应越敏感。(4)岩溶泉水、土壤水中的Ca2+、HCO3-、电导率均在高温多雨的季节达到峰值,在低温少雨季节达到谷值,这与土壤CO2浓度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逆层坡土壤CO2、土壤水化学浓度总体上大于顺层坡,这表明气温和降水量一致的条件下,石漠化程度越轻,土壤CO2浓度越大,岩溶作用越强。

蓝芙宁,王文娟,吴华英,蒋忠诚,覃小群,安树青[10](2017)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覆被条件土壤剖面CO2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湖南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林地、草地、玉米地、烟叶地)土壤不同深度的CO2浓度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测。结果显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CO2表现为草地(7 527 mg/m3)>林地(7 197 mg/m3)>烟叶地(4 562mg/m3)>玉米地(4 414mg/m3);随剖面深度加大,草地和玉米地土壤CO2呈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林地和烟叶地则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时间变化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CO2月均浓度曲线与气温的变化曲线有很好的对应性,表现为2-8月浓度升高,8-12月降低,12月至次年2月为小幅下降,土壤CO2浓度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2月和8月。相关性分析显示,气温对土壤CO2浓度的影响最显着,此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碳的差异,与气温相耦合的降雨因素等都对土壤CO2浓度变化有重要影响。

二、岩溶系统不同植被下土壤碳排放的温度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溶系统不同植被下土壤碳排放的温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2)盐分对黄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基质性质对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1.2.2 水盐条件对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1.2.3 温度对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特征
        (1)地质地貌
        (2)气候特征
        (3)土壤环境
        (4)水文特征
        (5)动植物资源概况
    2.2 研究样地与样品采集
        2.2.1 研究样地
        2.2.2 土壤样品采集
        2.2.3 样品分析测试
    2.3 供试土壤理化性质
第3章 黄河口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的温度敏感性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室内厌氧培养试验设计
        3.1.2 样品分析测试
        3.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特征
        3.2.2 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_(10))
        3.2.3 有机碳厌氧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3 讨论
        3.3.1 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的影响因素
        3.3.2 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盐分输入对有机碳厌氧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盐分处理培养试验设计
        4.1.2 样品分析测试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盐处理下湿地土壤碳矿化特征
        4.2.2 盐处理下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_(10))
        4.2.3 盐处理下湿地土壤基质性质和微生物变化特征
    4.3 讨论
        4.3.1 盐分对黄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的影响
        4.3.2 盐分对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子受体对有机碳厌氧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样品分析测定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电子受体添加下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特征
        5.2.2 电子受体添加下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温度敏感性
    5.3 讨论
        5.3.1 电子受体添加处理对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的影响
        5.3.2 电子受体添加对有机碳厌氧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石漠化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李树土壤呼吸月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监测
    2.2 室内实验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植年限李树土壤湿度和温度的月动态变化
    3.2 不同种植年限李树土壤呼吸动态变化特征
    3.3 土壤温度、含水量与土壤呼吸之间的关系
4 讨论
    4.1 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因素
    4.2 种植年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5 结论

(4)不同发育程度石灰性土壤反硝化潜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壤氮素转化的过程
        1.1.2 土壤氮素的损失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与进展
        1.2.1 反硝化潜势
        1.2.2 反硝化作用主要定量方法
        1.2.3 影响反硝化作用潜势的因素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土壤概况
    2.2 供试培养材料
    2.3 培养实验设计
        2.3.1 建立培养体系
        2.3.2 冬夏季不同土壤反硝化潜势
        2.3.3 碳、氮干扰
    2.4 药品试剂与仪器设备
    2.5 采样与分析
        2.5.1 培养与采样方法
        2.5.2 气体测定与计算方法
        2.5.3 土壤重量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2.5.4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2.5.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建立培养体系
        3.1.1 培养时间效应
        3.1.2 培养温度效应
        3.1.3 培养水分效应
        3.1.4 土壤容重效应
    3.2 石灰性土壤反硝化潜势特征
        3.2.1 夏季石灰性土壤反硝化潜势
        3.2.2 冬季石灰性土壤反硝化潜势
        3.2.3 石灰性土壤N_2O排放
    3.3 人为C、N干扰对石灰性土DP的影响
        3.3.1 碳干扰
        3.3.2 氮干扰
4 讨论
    4.1 培养条件对反硝化潜势的影响
    4.2 不同石灰性土壤的反硝化潜势
    4.3 C、N干扰
5 结论与展望
    5.1 建立适用于石灰性土壤反硝化潜势研究体系
    5.2 不同土壤反硝化潜势的排放特征
    5.3 C、N对石灰性土壤反硝化潜势的影响
    5.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影响土壤水分的因素
        1.2.2 影响土壤水盐运移的因素
        1.2.3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贝壳堤岛灌草群落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水分生态特征
        2.2.1 研究样地
        2.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2.2.3 指标的测定
    2.3 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的水盐运移模拟试验设计
        2.3.1 试验用土壤的采集
        2.3.2 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的制备
        2.3.3 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的装填
    2.4 模拟降雨与海水入侵处理下土壤水盐运移的试验设计
    2.5 自然蒸发及温度变化对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水分影响的试验设计
        2.5.1 自然蒸发的试验设计
        2.5.2 温度处理的试验设计
        2.5.3 盐分离子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
        2.6.1 数据分析与处理
        2.6.2 模型适宜性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灌草植被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水分生态特征
        3.1.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3.1.2 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分形维数
        3.1.3 土壤水分生态特征
        3.1.4 土壤蓄持水分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的水盐运移特征
        3.2.1 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物理性质
        3.2.2 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含水量及毛管水上升高度
        3.2.3 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电导率的变化
        3.2.4 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盐分阴离子的变化
        3.2.5 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盐分阳离子的变化
        3.2.6 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的持水性
    3.3 模拟降雨与海水入侵下贝壳砂-潮土配比土壤淋洗液的盐碱特征
        3.3.1 模拟降雨与海水入侵下土壤淋洗液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
        3.3.2 模拟降雨与海水入侵下土壤淋洗液盐分阴离子的变化
        3.3.3 模拟降雨与海水入侵下土壤淋洗液盐分阳离子的变化
        3.3.4 土壤淋洗液盐分离子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模拟降雨与海水入侵下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的水盐运移特征
        3.4.1 模拟降雨与海水入侵下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变化
        3.4.2 模拟降雨与海水入侵下土壤盐分阴离子的变化
        3.4.3 模拟降雨与海水入侵下土壤盐分阳离子的变化
        3.4.4 模拟降雨与海水入侵下土壤盐分离子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5 淡水和盐水淋洗处理下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的蒸发量特征
        3.5.1 淋洗土壤绝对累积蒸发量的变化
        3.5.2 淋洗土壤绝对蒸发速率的变化
        3.5.3 淋洗土壤相对累积蒸发量的变化
        3.5.4 淋洗土壤相对蒸发速率的变化
        3.5.5 淋洗土壤累积蒸发量的拟合方程
        3.5.6 淋洗土壤蒸发量参数与土壤颗粒含量的相关分析
    3.6 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水分的温度响应特征
        3.6.1 土壤含水量随烘干时间的变化
        3.6.2 土壤累积失水量随烘干时间的变化
        3.6.3 土壤水分的残留率与损失率
        3.6.4 土壤失水量与失水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灌草群落对贝壳砂土壤蓄持水分性能的影响
        4.1.1 灌草群落与贝壳砂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关系
        4.1.2 灌草群落对贝壳砂土壤分形维数的影响
        4.1.3 贝壳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适宜性评价
    4.2 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的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因素
        4.2.1 影响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毛管水上升的因素
        4.2.2 影响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持水能力的因素
    4.3 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因素
        4.3.1 土壤电导率与含盐量的关系
        4.3.2 土壤颗粒组成对盐分离子运移的影响
        4.3.3 土壤水分蒸发对盐分离子运移的影响
    4.4 降雨淋洗与海水入侵下贝壳砂-潮土配比处理土壤的水盐分布
        4.4.1 海水入侵下土壤盐分离子的分布
        4.4.2 降雨淋洗下土壤盐分离子的分布
        4.4.3 降雨淋洗与海水入侵下土壤pH值的变化
        4.4.4 降雨淋洗与海水入侵下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6)喀斯特坡地与梯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喀斯特坡面土壤水分研究
        1.2.2 坡改梯工程对坡地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1.2.3 现有研究存在不足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海洋乡观测点概况
        2.1.2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长期观测样地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试验方法与设计
        2.3.1 典型岩溶峰丛洼地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
        2.3.2 喀斯特峰丛坡地灌草地与梯田旱地土壤入渗特征
        2.3.3 喀斯特坡地与梯地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运移特征
    2.4 样品采集
    2.5 室内分析与数据处理
    2.6 技术路线
第3章 典型岩溶峰丛洼地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
    3.1 结果与分析
        3.1.1 坡面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化
        3.1.2 裸露岩石周围空间的土壤含水量变化
        3.1.3 梯田石坎周围空间的土壤含水量变化
    3.2 讨论
    3.3 小结
第4章 喀斯特峰丛坡地灌草地与梯田旱地土壤入渗特征
    4.1 结果与分析
        4.1.1 灌草地与梯田旱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
        4.1.2 灌草地与梯田旱地的入渗特征
        4.1.3 土壤入渗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4.1.4 土壤入渗的模型拟合
    4.2 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喀斯特坡地与梯地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运移特征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坡地与梯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5.1.2 坡地与梯地土壤水分的旱雨季统计特征
        5.1.3 坡地与梯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特征
        5.1.4 大气降水线及次降雨的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
        5.1.5 降雨、土壤水稳定氢氧同位素值的统计特征
    5.2 讨论
    5.3 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不同重构土体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对水热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重构土体概述
        1.2.2 影响土壤呼吸的因素
        1.2.3 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响应模拟
        1.2.4 土壤呼吸时空变异分析
        1.2.5 土壤呼吸组分及测定方法
    1.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区简介
        2.1.1 试验区
        2.1.2 试验样地及设计
        2.1.3 改良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壤呼吸测定方法
        2.2.2 水热因子的测定方法
        2.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2.4 数据分析方法
        2.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重构土体土壤呼吸日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热因子的响应
    3.1 不同月份重构土体土壤水热因子日变化特征
        3.1.1 土壤温度日变化
        3.1.2 土壤体积含水量日变化
    3.2 不同月份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组分日变化特征
        3.2.1 土壤呼吸日变化
        3.2.2 土壤呼吸组分日变化
        3.2.3 日变化尺度下土壤呼吸各组分的贡献
    3.3 不同月份重构土体土壤呼吸与水热因子日变化的关系
        3.3.1 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日变化关系
        3.3.2 土壤呼吸与土壤体积含水量日变化关系
        3.3.3 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体积含水量日变化关系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热因子的响应
    4.1 重构土体土壤水热因子季节变化
        4.1.1 土壤温度季节变化
        4.1.2 土壤体积含水量季节变化
    4.2 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季节变化特征
        4.2.1 土壤呼吸季节变化
        4.2.2 土壤呼吸组分季节变化
        4.2.3 季节变化尺度下土壤呼吸各组分的贡献
    4.3 重构土体土壤呼吸与水热因子季节变化的关系
        4.3.1 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季节变化关系
        4.3.2 土壤呼吸与土壤体积含水量季节变化关系
        4.3.3 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体积含水量季节变化关系
        4.3.4 土壤呼吸与水热影响因子年变化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降雨对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水热变化的影响
    5.1 降雨前后重构土体土壤水热因子变化
        5.1.1 降雨前后重构土体土壤温度变化
        5.1.2 降雨前后重构土体土壤含水量变化
    5.2 降雨前后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变化
        5.2.1 降雨前后重构土体土壤呼吸的变化
        5.2.2 降雨前后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各组分的变化
    5.3 降雨前后重构土体土壤呼吸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5.3.1 降雨前后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5.3.2 降雨前后土壤呼吸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5.3.3 降雨前后影响重构土体土壤呼吸的主要因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温度的敏感性
    6.1 日变化尺度下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温度的敏感性
        6.1.1 蛭石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温度敏感性的日变异
        6.1.2 页岩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温度敏感性的日变异
        6.1.3 沙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温度敏感性的日变异
        6.1.4 砒砂岩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温度敏感性的日变异
    6.2 季节变化尺度下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温度的敏感性
        6.2.1 蛭石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温度敏感性的季节变异
        6.2.2 页岩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温度敏感性的季节变异
        6.2.3 沙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温度敏感性的季节变异
        6.2.4 砒砂岩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其组分温度敏感性的季节变异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阐明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重构土体土壤呼吸及组分的变化特征
        7.1.2 探明了重构土体土壤呼吸与水热因子之间的关系
        7.1.3 揭示了降雨不同时期土壤呼吸与水热因子之间的关系
        7.1.4 总结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重构土体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变异特征
    7.2 研究展望
        7.2.1 研究重构土体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呼吸的关系
        7.2.2 关注生物因子与土壤呼吸的关系
        7.2.3 核算重构土体土壤碳排放量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中亚热带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积累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中缩写词的中文含义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1.3 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研究
        1.3.1 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研究方法
        1.3.2 植被类型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1.3.3 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1.3.4 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其他因子
    1.4 土壤有机碳组成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1.4.1 土壤有机碳组成的分组方法
        1.4.2 植被类型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1.4.3 影响土壤有机碳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其他因子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与土壤
    2.3 植被特征
3 研究方法
    3.1 样地设置
    3.2 植物群落调查
    3.3 群落生物量的测定
    3.4 凋落物层养分的测定
    3.5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指标测定
        3.5.1 土壤样品采集
        3.5.2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3.5.3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3.5.4 SOC和C_r含量的测定
        3.5.5 SOC矿化的测定
        3.5.6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3.6 细根生物量的测定
    3.7 土壤原位温度、湿度的测定
    3.8 数据处理与统计
        3.8.1 各指标的计算
        3.8.2 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的影响
        4.1.1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SOC含量(C_(SOC))
        4.1.2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SOC密度(D_(SOC))
        4.1.3 C_(SOC)、D_(SOC)与植被因子、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
        4.1.4 C_(SOC)和D_(SOC)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4.1.5 C_(SOC)和D_(SOC)影响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4.1.6 小结与讨论
    4.2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4.2.1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群落生物量、凋落物层养分特征和土壤性质
        4.2.2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SOC的矿化速率
        4.2.3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SOC累积矿化量
        4.2.4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SOC的矿化率
        4.2.5 SOC矿化与植被因子、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4.2.6 SOC累积矿化量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4.2.7 SOC矿化影响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4.2.8 小结与讨论
    4.3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季节动态特征
        4.3.1 SOC含量的季节动态
        4.3.2 SOC矿化速率的季节动态
        4.3.3 SOC累积矿化量的季节变化
        4.3.4 潜在可矿化有机碳含量的季节变化
        4.3.5 SOC矿化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4.3.6 SOC矿化季节变化的影响因子(通径分析)
        4.3.7 小结与讨论
    4.4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积累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4.4.1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SOC及其各组分的含量
        4.4.2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C_a、C_s和C_r含量占SOC含量的比例
        4.4.3 SOC、C_a、C_s和C_r含量与植被因子、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4.4.4 C_a、C_s和C_r含量影响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4.4.5 C_a、C_s和C_r含量影响因子的变异分离(VPA分析)
        4.4.6 小结与讨论
    4.5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4.5.1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林地土壤性质
        4.5.2 不同培养温度下SOC的矿化速率
        4.5.3 不同培养温度下SOC的累积矿化量
        4.5.4 SOC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即Q_(10))
        4.5.5 Q_(10)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5.6 小结与讨论
5 结论
    5.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的影响
    5.2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5.3 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季节动态特征
    5.4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积累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5.5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6 创新点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区土壤CO2浓度变化及岩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CO_2来源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 陆地土壤CO_2循环的研究现状
        1.2.3 土壤CO_2的变化规律
        1.2.4 土壤CO_2的影响因素
        1.2.5 不同岩溶地貌区土壤CO_2浓度及岩溶效应的研究现状
        1.2.6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论文新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壤温湿度、土壤CO_2浓度、气温和降水量数据的获取
        2.2.2 岩溶泉水化学的监测与采样
        2.2.3 土壤水化学测定
        2.2.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2.5 灰色关联分析法
第3章 土壤CO_2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土壤CO_2浓度和土壤温湿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1 春季土壤CO_2浓度和土壤温湿度的日变化特征
        3.1.2 夏季土壤CO_2浓度和土壤温湿度的日变化特征
        3.1.3 秋季土壤CO_2浓度和土壤温湿度的日变化特征
        3.1.4 冬季土壤CO_2浓度及其土壤温湿度的日变化特征
        3.1.5 土壤CO_2浓度日变化的影响因素
    3.2 土壤CO_2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2.1 季节尺度上土壤CO_2浓度的变化特征
        3.2.2 季节尺度上土壤CO_2浓度与土壤温湿度的灰色关联分析
        3.2.3 季节尺度上土壤CO_2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天气下土壤CO_2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1 不同日降雨量下土壤CO_2浓度与土壤温湿度的变化特征
        4.1.1 小雨事件下土壤CO_2浓度与土壤温湿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4.1.2 中雨事件下土壤CO_2浓度与土壤温湿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4.1.3 暴雨事件下土壤CO_2浓度与土壤温湿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4.2 短时降温升温期土壤CO_2浓度与土壤温湿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2.1 短时降温升温期土壤CO_2浓度变化特征
        4.2.2 短时降温升温期土壤CO_2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溶泉水、土壤水对土壤CO_2浓度的响应及岩溶作用分析
    5.1 岩溶泉水化学特征
    5.2 土壤CO_2对岩溶泉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5.3 土壤水化学特征
    5.4 土壤CO_2对土壤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5.5 不同石漠化程度影响下土壤水化学的差异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1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CO2随剖面深度的变化特征
    2.2 土壤CO2的月变化特征
    2.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浓度的比较
3 土壤CO2的影响因素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3.2 气温和降雨的影响
    3.3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 结论

四、岩溶系统不同植被下土壤碳排放的温度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CO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贵州双河洞为例[J]. 郑维熙,周忠发,朱粲粲,梅再美,汤云涛,安丹. 土壤通报, 2021(03)
  • [2]盐分对黄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厌氧矿化温度敏感性的影响[D]. 刘玥. 鲁东大学, 2021(12)
  • [3]石漠化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李树土壤呼吸月动态变化研究[J]. 周孟霞,莫碧琴,杨慧. 中国岩溶, 2020(05)
  • [4]不同发育程度石灰性土壤反硝化潜势的研究[D]. 李清. 广西大学, 2020(02)
  • [5]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其影响机制[D]. 陈印平.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6]喀斯特坡地与梯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研究[D]. 李春茂.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7]不同重构土体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对水热变化的响应[D]. 雷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8]中亚热带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积累及其稳定性的影响[D]. 辜翔.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11)
  • [9]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区土壤CO2浓度变化及岩溶作用研究[D]. 游贤慧. 西南大学, 2019(12)
  • [1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为例[J]. 蓝芙宁,王文娟,吴华英,蒋忠诚,覃小群,安树青. 中国岩溶, 2017(04)

标签:;  ;  ;  ;  ;  

岩溶系统不同植被下土壤碳排放的温度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