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结构与国企困境

激励结构与国企困境

一、激励结构与国有企业困境(论文文献综述)

肖赛玥[1](2021)在《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文中指出考察典型单位制元素的生成与发展历程是单位制变迁研究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在传统单位制社会,职工群众以“单位人”的身份工作、生活在各个单位组织之中。单位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加之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借助文艺形式向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和生产动员,“单位文艺”成为单位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单位制面临着转型或消解的趋势,与单位组织相依存的“单位文艺”同样面临命运抉择。单位制变迁的总体趋向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步褪去单位组织的社会服务属性,回归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属性,学界称之为“单位去社会化”。依据这一演变逻辑,文艺作为非生产、管理属性的元素,似乎难以摆脱被剔除的命运。然而,笔者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文艺在当下的单位组织中仍有其发挥价值的空间。据此,本研究以在单位制变迁进程中依旧保留传统单位制组织形态的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单位文艺”作为单位制变迁历程中,单位组织内部的保留性元素加以考察。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功能变迁历程的探究,解析单位制变迁背景下单位组织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受研究对象的历时性和复杂性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S市112厂为研究个案,对112厂“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历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对“单位文艺”价值的考量是围绕“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展开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从历史维度对“单位文艺”的缘起与生成进行溯源,为“单位文艺”工具化属性的形成探寻历史源流;其次以“单位文艺”生成的历史轨迹作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遵循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依据“单位文艺”的生成历程与功能预设、功能实现、功能延展和功能转向的对应关系,将“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嵌入到“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的时间序列之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单位文艺”的艺术图景中探究“单位文艺”如何助力单位组织实现动员机制的有效实施;再次是结合“单位人”对“单位文艺”的记忆表达和功能认知,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基于文艺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的特性,笔者引入时间维度从即时性、阶段性和积累性三个层次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并着重从积累性实效层面考察“单位文艺”对“单位意识”形塑起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尾,笔者尝试运用本土实践经验与经典理论进行对话。借鉴布尔迪厄的文艺生成理论对“单位文艺”的生成结构中“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依据文艺生成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探究“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时代推动因素。本研究将“单位文艺人”视为“文艺生产场”中的行动者,通过分析“单位文艺人”的“习性”的产生,以及“习性”对“单位文艺人”的行动的影响,探讨“单位文艺人”作为行动者在“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将“单位文艺”定位为单位体系中,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的协作要素。研究发现:(1)“单位文艺”的功能定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艺的价值禀赋一脉相承。在历次朝代更迭、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文艺在思想启蒙、教化民众方面发挥的功能促使中国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形成了一种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一方面是对文艺的工具属性的价值认同。能够发挥政治服务、社会服务功能的文艺形态往往比纯粹的审美性的文艺形态更被推崇。政治精英把文教当作统治中不可或缺的治理工具,文化精英则将文教当作一种应然的使命。另一方面是形成文化自觉。中国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善于汲取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情境中的文艺工作经验,逐步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生成结构和运行逻辑。上述两点共识不仅是推进“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历史动因,也是中国文艺价值史观中亘古未变的核心命题。(2)从“文艺生产场”的场域结构来看,“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之间的结构依附关系促使“单位文艺”从生成伊始便走向组织化、制度化的文艺运行轨道。对资源与秩序具有绝对支配和管理权的权力主体从官方角度对“单位文艺”的功能建构过程进行把控,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单位文艺”的思想宣传、文化教育、生产动员等诸项功能的有效实施。“文艺场域”中“单位文艺人”作为能动的行动者,一方面通过意识形态导向的内化与再生产促进“单位文艺”的功能识别,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意识形态导向的“过滤”和“化解”,形成“去功能化”的“单位文艺”记忆表达。(3)“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逐渐呈现的。依据“单位文艺”发挥实效的时间长短可分为即时性实效、阶段性实效和积累性实效三个层次。研究发现,“单位文艺”对形塑“单位意识”中的积极要素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时间的积淀,以“单位意识”形塑为典型实效的积累性实效是单位制变迁进程中,“单位文艺”能够成为从传统单位制时期过渡到后单位制时期的保留元素的核心价值所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促使以组织空间为单位共同体依存形式的共同体格局趋向松动或瓦解,而思想意识层面的精神共同体依旧存在,集体主义荣辱观与使命感等积极“单位意识”不仅是传统单位制时期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同样具有重塑国企单位组织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

穆希琳[2](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郑志全[3](2021)在《制度环境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路径,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其微观基础。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的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亦是重中之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市值已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在投资者中出现了大量实体企业的身影,不免让人担忧经济脱实向虚,推高经济风险。因此,探究制度环境与实体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联,为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就成为当前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正是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投资行为相关主体的视角出发,并结合中国经济转型背景选取产权制度、市场退出制度和文化环境来表征企业金融化所面临的制度环境,进而展开了详实的探索和研究。首先,本文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环境的现状,提炼出主要问题。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金融化加剧的现实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与此同时中国的制度环境在不断改善,由此引出主要的研究问题:制度环境与企业金融化之间是否存在理论和统计意义上的关联?两者之间存在何种关联?进一步从企业投资相关主体视角将制度环境展开,上述问题变得更为具体:当前中国企业产权制度是否造成了不同所有制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差异?市场退出制度扭曲与企业金融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文化环境是否是企业金融化的非正式制度动因?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阐释了制度环境与企业金融化行为之间的关联,并为从制度环境角度解决企业金融化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这也是本文研究意义所在。其次,依据上述问题,本文对企业金融化和制度环境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甄别、回顾和研读,明确了核心概念与研究范畴,形成了相应的理论逻辑。文献整理先从内涵、测度、动机、效应等维度对企业金融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后又从制度和制度环境的内涵演进、制度环境的经验研究两个方面对制度环境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文献评述和概念界定部分总结了企业金融化的不同定义及区分,明确了企业金融化的概念;同时辨析了制度环境的不同研究方式,界定了制度环境的研究范畴。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第三章结合中国经济转型对制度环境的改变进行了剖析,之后又从金融制度变迁视角阐述了企业金融化行为的演变、现状、制度逻辑和效应。再次,本文在掌握了相关文献、研究背景以及相应理论的基础上,对重点研究问题结合现实情境展开了详实的逻辑与实证分析,主要有三大部分:(1)第四章以融资歧视为例探究了企业产权制度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本章基于“融资歧视理论”和“实体中介理论”,从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商业信用三个渠道,对融资歧视改变两类企业要素合约交易成本和流动性需求进而强化流动性储蓄动机以及收益追逐动机的逻辑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流动性压力转嫁和资金富余效应假说。在此基础上,应用面板线性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产权属性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联及作用渠道进行了验证,并通过变换样本、指标重构等方法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同时考虑到企业规模的影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还进行了异质性分析。(2)第五章以僵尸企业为例探讨了市场退出制度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联。僵尸企业表征市场退出制度扭曲,因此本章从僵尸企业这一现实问题切入,结合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等经典理论分析了僵尸企业通过行为示范效应和跨期投资激励下降促使正常企业减持金融资产的作用逻辑。在着力处理内生性后,本章对上述理论逻辑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证检验:先在整体上检验了僵尸企业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并依次检验了其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不同期限结构金融资产的作用差异。同样考虑到所有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也相应进行了分组回归。之后,本章又从另一个方向探讨了企业金融化与僵尸企业形成之间的关联,即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是否会加大企业僵尸化的概率。在考虑了内生性后,实证分析从整体层面运用面板Logit模型考察了企业金融化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并借鉴已有文献检验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同样也按照所有制和高技术行业判定标准进行了分组回归。(3)第六章以儒家文化为例探究了企业金融化背后的非正式制度动因。本章从儒家文化的发展历程着手,明确其经济学研究价值,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儒家文化代理变量。之后,依据儒家典籍和思想,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现代组织理论、行为经济学等经典理论,从引致要素合约交易成本和流动性需求升高的风险规避主义、集体主义倾向、高权力距离三个核心维度切入,分析了儒家文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部分考察了儒家文化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联,并验证了其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对不同期限结构金融资产的影响。考虑到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可能存在的耦合作用,本章选取了所有制和法律制度进行了分组回归;再者外来文化可能会对传统儒家文化造成冲击,故也一并进行了考察。最后,本文通过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主要结论:(1)基于产权制度和企业金融化的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在包括货币资金在内的各项金融资产上的持有水平都要高于国有企业。更详实的实证分析也表明,企业产权属性确实与企业金融化程度负相关且融资歧视是中间机制,也就证实了流动性压力转嫁的存在。不仅如此,作用机制检验还发现,产权属性差异造成的交易成本和流动性需求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渠道,而股权融资渠道却在统计意义上不明显。在对收益动机的验证中,本文发现国有企业的金融投资与实体投资之间的收益差距更大,也因此持有了更多的金融资产,说明资金富余效应确实存在,即在满足正常经营运转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由于金融收益和实体收益的较大差距而将相对更多的富余资金投资于金融资产,但前述预防性储蓄动机下的流动性压力转嫁造成的效应大于该效应。在将金融资产期限结构纳入考量、使用样本变换、替换企业金融化测度指标、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的稳健性检验中,主要结论都未发生变化。对企业规模和高科技属性的异质性分析更进一步证实了流动性压力转嫁的存在。(2)在退出制度与企业金融化的研究中,本文以僵尸企业表征市场退出制度扭曲,在考虑内生性的基础上,发现受僵尸企业影响越大的行业中的正常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水平越低,并且僵尸企业主要是通过行为示范效应和跨期投资激励下降,促使正常企业减持以流动性储蓄动机持有的金融资产。区分金融资产期限结构的研究也发现,僵尸企业主要促使正常企业减持了流动性较强的短期金融资产,这进一步佐证了前述结论。在分位数回归、替换实证方法、替换金融化和僵尸企业指标以及使用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方法下主要结论未发生变化。将研究视角从市场转向企业自身,本文发现金融化会加大企业僵尸化的概率,并且主要是由于企业金融化挤出了主营业务投资和创新投资,减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同时研究也表明企业金融化会降低经营风险,进而避免僵尸化。替换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指标的稳健性检验表明,相应结果稳健。(3)儒家文化与企业金融化的研究发现,以企业为中心一定范围内的儒家书院越多,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证实了儒家文化是企业金融化的内在动因。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长期金融资产,儒家文化对流动性更强的短期金融资产影响程度更大,说明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的企业更看重所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而非收益。机制检验发现,儒家文化中造成交易成本和流动性需求升高的强风险规避主义、集体主义倾向、高权力距离等特质确实会强化企业对金融投资的偏好。不仅如此,异质性分析还表明儒家文化对国有企业作用更明显,且与法律制度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还会受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本文依据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制定者应出台政策在观念上去“标签化”;完善混合所有制,鼓励企业产权多元化。(2)改革金融体系。政策制定者应出台政策弱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资源时对产权属性的考量;进一步放开金融领域的产权限制;并完善信贷审批评级体系。(3)政府应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完善市场退出制度。在处置工作中政府要注意将僵尸企业和企业金融化问题都纳入考量,制定综合的应对方案和政策;在处置僵尸企业时,要注重对僵尸企业的信息公开;尽可能地采取市场化手段处置僵尸企业,避免一刀切。(4)扬弃并创新传统文化,塑造良好的营商软环境。政策制定者应结合文化背景出台相应政策来应对企业金融化;重视文化这类非正式制度作为替代机制嵌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并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5)企业应塑造良好的银企关系,并减少对信贷融资的依赖,增加股权融资占比。(6)企业应合理配置资源、减少对金融投资的依赖以及发挥禀赋优势。(7)企业应当视文化的企业治理效应并塑造自身企业文化。

王淑娟[4](2021)在《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约束及其缓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同于一般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资由于周期长、不确定性高、风险大等原因使得企业往往会遭受严重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是导致企业研发投资水平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体系作为企业研发投资的重要外部融资来源能够有效地缓解融资约束,尤其是新兴的数字金融更是为中国企业研发投资开辟了一种新的融资渠道。然而,现实情况是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的外部融资占比却逐年下降,内部融资占比逐年上升。那么,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究竟面临何种程度的融资约束呢?随着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缓解起到了什么作用?数字金融作为传统金融服务的有益补充,能否有效地缓解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约束呢?基于此,本文在梳理已有研发投资和融资约束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中国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及其缓解的理论研究框架。从融资约束后果出发重新界定了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内涵,用企业实际研发投资支出与最优研发投资支出的偏离程度表示,偏离程度越大代表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程度就越高。接着,从资金供给侧与需求侧双重视角探讨了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形成机理。基于金融功能理论,从“信息管理”、“融资来源”和“融资成本”三种路径阐释传统融资渠道和数字金融对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缓解机制,并描述中国企业研发投资及其面临的融资的现实状况。接着,基于研发投资融资约束内涵及其形成机理,利用2008-2018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定量测度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程度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在融资约束程度度量的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欧拉方程实证检验传统融资渠道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和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对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和作用路径。此外,本文还通过理论和实证考察了企业异质性下的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程度,以及不同融资渠道对其缓解效果的差异性表现。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企业研发投资面临较高的融资约束程度且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而一般固定资产投资融资约束程度较低且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企业研发投资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融资约束,反映了企业实际的研发投资水平远低于最优投资水平,说明中国研发投资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传统融资渠道对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主要通过企业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和商业信用得以实现,且内部融资对缓解融资约束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股权融资和商业信用,而债务融资不利于缓解研发投资融资约束。表明中国企业主要依靠内部融资渠道来缓解研发投资融资约束,而外部融资渠道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从中介效应的传导机制看,债务融资不利于通过“信息管理”和“融资成本”两种作用机制来缓解中国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相反股权融资发挥了积极的缓解作用,且主要是通过“融资成本”这一机制来实现的;(3)数字金融显着降低了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约束程度,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均起到了积极的缓解作用,从中介效应机制看,数字金融通过“融资成本”和“信息管理”两条路径来缓解融资约束,但是“融资来源”中介效应不显着。数字金融虽然提升了企业融资来源,但因债务融资会提高融资约束程度,导致数字金融通过扩展融资来源缓解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作用被抵消。同时,从企业异质性看,不同融资渠道对不同类型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存在显着差异。本文的创新点为:(1)首次将研发投资资金需求这一视角加入,从资金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共同探讨中国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形成机理,并就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与一般固定资产投资融资约束进行了区分;(2)定量测度了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程度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企业一般固定资产投资融资约束和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程度大小,从而更深入和清晰地认识中国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问题;(3)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和中介机制,探讨数字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和优化作用,更全面地了解不同融资渠道对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为优化企业研发投资融资安排提供决策参考。

李子君[5](2021)在《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传统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发展已不可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亟需改变,而创新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己成为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核心战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自身竞争力与国家创新驱动力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却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根据《2019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中国500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仅为1.60%,低于国际公认的企业生存线2%。那么,什么因素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目前,我国经济还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服务体系仍不够完善,资本市场发展尚不成熟,企业融资存在融资渠道不稳定、融资成本高和融资效率低的问题。创新活动的积累性、专业性和高调整成本特点意味着其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不同于一般投资,企业创新活动内在的高风险和高度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增加了其获得外部资金支持的难度。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汇集资金、筛选创新项目、有效配置资源、监督经理人、分散风险,帮助企业克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有利于支持并促进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金融体系如何有效支持企业创新活动,乃至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推出的一系列科技金融发展措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金融改革背景,以及企业创新活动融资难和投资不足的现实背景,本文试图具体探究如下问题:从企业微观视角来看,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创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针对异质性企业是否存在差异?将宏观金融发展和微观企业创新结合来看,我国地区银行部门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金融发展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研发水平的企业是否存在差异性影响?以及,不同区域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影响有何不同?金融发展通过怎样作用渠道影响了企业创新,是否存在以融资约束为中介变量的显着的中介效应?作为企业外部资金来源和政府创新激励手段的政府补助与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怎样的交互影响?本文先是对相关理论和已有文献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对中国创新和金融发展的制度背景与现状进行事实分析,在结合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07-2018年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经过实证论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本文采用SA指数、KZ指数和WW指数法构建融资约束指标,检验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融资约束显着抑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尤其是对较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数量和质量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二,我国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显着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尤其是对非国有企业、较小规模企业、和研发水平较高的企业;东部地区银行业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对企业创新促进作用最显着;考虑创新绩效,地区银行业信贷规模扩张和股票市场融资规模扩张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没有显着影响,但是与企业创新产出的质量显着正相关。第三,本文通过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信息不对称来促进企业创新,其中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于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起到了显着中介效应。第四,地区金融发展与政府补助的交互作用显着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增加,这种正向交互影响对于融资约束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严重的企业更明显。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区别于多数文献的单一视角,本文结合了企业微观融资视角和宏观金融发展视角,检验资金可得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中,本文不只采用了交互项系数检验方法,还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法,深入探究了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第二,本文从金融功能观出发,创新性地采用了信息不对称的研究视角,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促进企业创新。第三,已有研究多用单一维度衡量企业创新,并且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较少且经验证据尚无定论。本文在实证研究中,同时考虑了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并用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衡量企业创新绩效;从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股票市场两个角度衡量金融发展,并在实证中考虑了企业所有制、企业规模、企业研发水平和区域的差异性影响,拓宽了研究深度。同时,也进行分位数回归全面对比了解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对不同创新投入分位点企业的影响。综上,本文以更全面的视角探究了融资约束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对重要指标选取两个以上的代理变量,进行了丰富的稳健性检验,丰富了此类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经验结论。第四,政府补助是政府用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政策性激励手段,也是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本文将金融发展和政府补助放入同一研究框架,探讨了二者对企业创新的交互影响,并给出政策建议。

吴圣[6](2021)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科技创新。2001年,为了追赶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由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六部门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以来,就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先后9次对园区工作做出部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也存在着要素集聚不足、创新水平不高、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构建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各类型园区研究中,现有文献对政府协作问题缺乏关注,虽然众多学者已经肯定了政府在园区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对政府部门的内部机理研究存在不足。一方面,大多数学者都将政府视作为一个主体或基本单元,抽象掉了政府内部的互动关系,没有关注到政府内部协作关系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协作研究很少涉及园区领域,理论界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内部运行缺乏关注,对存在的协作问题也未能给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需要,论文探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部门运行的内在机理,以更好地发挥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首先,论文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组织结构,将政府协作组织系统分为宏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为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微观层面为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其次,论文分别从两个层面分析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重点包括协作动因、协作机制,以及协作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分析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提出政府协作优化提升的路径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第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体系。在宏观层面,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分工协作机制;在微观层面,地方政府普遍构建了县市协作机制和跨部门协作机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形成了一个协作组织系统,这个协作体系的运行情况,决定了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从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效果。第二,政府协作对促进园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中央、省级和地方存在协作制度不完善、协作能力缺乏、协作行动不足,使得园区建设缺乏配套的政策体系,未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其次,县市协作过多依赖于双方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积极性,如果双方缺乏共识,县市协作将受到阻碍;再次,地方跨部门协作存在议事协调机构虚设、地方官员协调和支持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协作资源匮乏等问题。第三,激励失灵是地方政府园区建设行动不足的重要原因,而激励缺失的根源来自于多个方面。由于园区经济效益较低、城乡发展和工农收益差距较大,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激励和监管不足,园区建设未能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足够的激励。地方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动力不足,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较少,不利于县市协作和跨部门协作推动园区建设。第四,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存在权威依赖,地方党政领导在地方跨部门部协作中起关键作用。根据地方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强治理模式和弱治理模式。根据县市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在县市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块块带着条条做、县级带着市局做、市级推着县级做、条条求着块块做四种模式。第五,政府协作不足会影响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从而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园区的自身特征、政府职能分散化的体制设置、园区所处的特殊环境,园区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协作不足是政府效率不高和职能作用不明显的一种表现,影响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发挥,从而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内部的相互协作决定了园区建设中政府整体作用的发挥。园区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予以推动,为园区提供配套的、完整的、系统的政策支持。针对当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园区宏观管理创新,对地方政府进行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构建“央省地”协调互补的政策体系;明晰县市在园区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地方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各部门协同推动园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林雄凯[7](2021)在《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为引入民营资本,帮助国有企业更快更好的成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混改从理论到实践都逐步趋向成熟。随着国有企业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继续探索,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入股这一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引入战略投资者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还能通过引入的民营资本改善公司的股权结构,同时,战略投资者通常具有先进的管理经营,能帮助企业改变公司治理混乱的局面,改善公司的经营策略,帮助企业健康长久地发展壮大。近年来,受国家“禁酒令”、限制高消费等政策和“塑化剂事件”的影响,白酒行业发展受到重创,企业纷纷寻求变革。作为中低档酒的代表性上市企业,舍得酒业同样受到严重影响,业绩连年下滑,濒临亏损。在政策挤压及行业竞争激烈的双重困境下,舍得酒业选择引入战略投资者天洋集团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舍得酒业在困境之中为何选择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改革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后,舍得酒业所面临的困境是否有所改观,取得了何种成效?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采用案例分析法对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展开相应的研究分析。第一,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现状及白酒行业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研究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案例的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详细介绍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概念,并总结了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几种常见路径。梳理了战略投资者的概念及特征,并通过与其他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对比,分析其优势和不足。总结归纳了目前国企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的三种主要动因及本文涉及的四种理论基础。通过对理论的归纳和总结,明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结合国内外研究的优点与不足,分析了本案例研究的借鉴价值与可行性,也为案例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深入探究舍得酒业混改动因及效果提供研究依据。第二,在案例介绍部分,本文详细分析了白酒行业的发展现状,对混改双方作了简要介绍,梳理了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坎坷历程及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过程,并分析了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动因,宏观层面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中观层面是由于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微观层面是由于自身发展陷入瓶颈。通过对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案例的介绍,有助于更恰当的评价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效果。第三,在案例分析部分,本文详细分析了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效果。首先,以2015年11月3日作为事件日,并选择事件日前后10天作为窗口期,结合窗口期股价波动情况,以及预期正常收益率、异常收益率和累计异常收益率的对比,分析市场对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反应;其次,从公司股权结构变化、董事会及监事会结构变化、激励机制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前后公司治理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对舍得酒业产品结构、营销策略、投资策略在混改前后的变化分析,得出了引入战略投资者对舍得酒业公司经营策略的影响;最后,结合2015~2019年相关财务数据分析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的变化情况。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得出结论:首先,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主要动因是应对行业竞争加剧和经营状况不佳的局面;其次,引入合适的战略投资者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明确经营策略以及提升财务绩效;同时,企业要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战略投资者,合理利用战略投资者优势,改善自身困境;最后,企业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时,应防止投机者行为。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探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一路径的可行性,梳理了国企在困境中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多种动因,分析了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的市场反应、公司治理、经营策略和财务绩效等多方面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点建议,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的研究,对处于瓶颈中、急于寻求改变的国企选择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侯恩宾[8](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林冬华[9](2021)在《债务融资、货币政策与公司经营业绩》文中研究表明企业的融资行为易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而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即货币政策。当货币政策紧缩时,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减少,银行可向企业提供的信贷资金额度降低,相应地企业可获得的银行借款额度下降而难度加大,企业将采用不同的融资手段,商业信用融资将替代银行借款,其融资额会增加,最终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结构。因此,本文结合债务融资与货币政策,主要探究短期借款融资、长期借款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在不同货币政策背景下和公司经营业绩的相关性。此外,在我国特殊的金融体制背景之下,四大国有独资银行在我国金融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的债务融资方式也受产权性质和地区经济水平等重要因素的影响,从而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在不同产权性质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下,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的短期借款融资、长期借款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并结合相关理论,在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选取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和进一步分析等,验证货币政策、债务融资和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本文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企业增加短期借款融资和长期借款融资会导致公司经营业绩明显下滑,而且长期借款融资将更大程度地使公司经营业绩下降,反而增加商业信用融资可使公司经营业绩的上升;(2)根据货币政策的分组回归可知,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与公司经营业绩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效应。当货币政策紧缩时,增加企业的短期借款融资和长期借款融资将更明显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而商业信用融资的增加则更显着提升公司经营业绩;(3)银行借款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存在替代性效应,即当银行借款融资比例降低时,增加商业信用融资可提升公司经营业绩;(4)结合产权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短期借款融资和长期借款融资与公司经营业绩的负相关性更强,商业信用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正向作用也更明显,并且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替代性效应也更强;另外从地区经济水平而言,与经济落后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长期借款融资与公司经营业绩的负相关性更强,商业信用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正向作用也更明显,并且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替代性效应也更强。此结论在货币紧缩期同样成立。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研究内容的扩展。本文将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细分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融资,分别考察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融资以及商业信用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作用机制。已有研究主要是关于银行信贷规模与企业业绩的研究,较少将银行借款细分为短期和长期借款验证其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长期借款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更为显着。并且已有研究中较少研究银行借款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是否具有替代性或互补性效应。因此本文结合货币政策分别考察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融资以及商业信用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作用机制,丰富了货币政策、债务融资与公司经营业绩方面的研究成果,拓展了现有的分析框架。第二,研究视角的拓宽。本文进一步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视角研究在不同货币政策背景下债务融资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融资与商业信用融资在不同货币政策下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以及银行借款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替代性或互补性效应是否存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现有文献关于货币政策、债务融资与公司经营业绩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产权性质和公司规模等角度分析不同股权性质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货币政策背景下债务融资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学者们却较少结合企业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研究银行借款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替代性或互补性效应。因此本文为债务融资、货币政策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相关研究拓宽了新视角。

王永健[10](2021)在《异常审计费用、财务困境风险与审计质量》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审计失败案例频发,审计质量问题不断引发公众关注。审计质量是审计业务的生命线,也是审计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的根本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审计费用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高于或低于正常费用水平的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则是最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的研究仍主要限于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对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间的关系缺乏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在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可能的影响机理与路径方面缺乏具体合理的解释。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进行完整的理论解释?何种因素会加剧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如何对这种因素进行预警和有效监控以保障审计质量?上述问题的探讨与解答将丰富我国审计费用的监管手段、监管指标与政策制定依据,不仅对保障审计质量,促进审计行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对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以财务困境风险作为代表性因素,探究其对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假设一和假设二,研究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间的关系以及财务困境风险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假设三和假设四,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质量探究财务困境风险调节作用的发挥机制;在进一步分析中区分异常审计费用的不同方向,将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统一纳入本文的理论解释框架,形成对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间关系的系统完整解释。对上述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首先梳理审计费用、审计质量、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间的关系以及财务困境风险、产权性质、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等相关文献,通过阅读、分析文献,系统地整理已有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找到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和研究重点;其次,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对本文涉及的异常审计费用、审计质量以及财务困境风险等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再次,以委托代理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审计保险理论和舞弊三角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异常审计费用、财务困境风险与审计质量的基础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假设。然后以国泰安数据库和锐思数据库为样本数据库,搜集2015-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10289个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检验异常审计费用、财务困境风险与审计质量三者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内部控制质量下财务困境风险调节作用的不同。最后,基于本文实证结果,分别从监管层、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三个层面,就如何加强异常审计费用监管,避免审计寻租舞弊,提出政策性建议。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二是将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作为调节变量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提高将进一步加剧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间的负相关关系;三是良好的内部控制将会抑制财务困境风险的负面调节作用,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中,财务困境风险对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间关系的负面调节作用被削弱;四是产权性质也会对财务困境风险的调节作用产生影响,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企业财务困境风险发挥的调节作用更强;五是在进一步分析中,实证结果表明正向与负向异常审计费用都会对审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且正向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更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首次将财务困境风险变量融入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间关系的研究中,考察被审计单位财务困境风险特征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内部控制状况下调节作用的不同,更为全面地探究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机理,是研究内容的一次创新。其次,本文研究表明在财务困境风险提升的情况下,异常审计费用将会表现出更显着的“寻租”性质,对审计质量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对异常审计费用有哪些能加剧其与审计质量间负向关系的“寻租性”因素的探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陷入对异常审计费用究竟是“过度成本投入”还是“寻租费用”的反复争论中,在研究思路和方向上实现了创新。最后,目前关于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缺乏统一、合理的理论解释体系,总体异常审计费用、正向异常审计费用以及负向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各类研究之间相互割裂,没有形成内在一致的逻辑与理论框架,本文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梳理与汇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解释框架,对理论研究进行了创新。

二、激励结构与国有企业困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励结构与国有企业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单位文艺
        1.3.2 单位文艺组织
        1.3.3 单位文艺人
    1.4 理论基础
        1.4.1 结构功能主义
        1.4.2 艺术场域理论与文艺生成理论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田野过程介绍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1.6.1 研究框架
        1.6.2 篇章结构
        1.6.3 阶段划分依据
    1.7 研究意义
        1.7.1 理论意义
        1.7.2 现实意义
第2章 “单位文艺”溯源
    2.1 中国传统文教思想与文艺社会功能说
        2.1.1 为治世而兴诗教
        2.1.2 “文以载道”理念的形成与沿用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教思想的传承与文艺使命的延展
        2.2.1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化人”
        2.2.2 文艺跃升为革命战斗的武器
    2.3 苏联模式中的文艺工作经验
        2.3.1 文艺是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2.3.2 开辟工人阶级的学校和乐园
        2.3.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小结
第3 章 生成期:“单位文艺”的早期萌生
    3.1 “单位文艺”早期生成的历史语境
        3.1.1 “单位文艺”形成的宏观社会语境
        3.1.2 “单位文艺”形成的地域环境
    3.2 “单位文艺”的生成动因与功能预期
        3.2.1 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形塑与传播工具
        3.2.2 单位层面: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
        3.2.3 个人层面:满足多元精神文化诉求的主要路径
    3.3 “单位文艺”的早期文艺景观与功能实现
        3.3.1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情感抒发
        3.3.2 弘扬集体主义劳动精神
    3.4 “单位文艺组织”的早期雏形
        3.4.1 “自发原生型”业余文艺团体
        3.4.2 “路径依赖型”业余文艺团体
        3.4.3 “模式借鉴型”文艺活动阵地
        3.4.4 “辅助拓展型”文艺活动空间
    小结
第4 章 过渡期:“单位文艺”的震荡式过渡
    4.1 过渡期的“别样文艺景观”
        4.1.1 “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跃进”
        4.1.2 “文革”时期的“模式化”文艺生产
        4.1.3 绑缚“政治胞衣”的“单位文艺”
    4.2 过渡期的常态化“单位文艺”实践
        4.2.1 “单位文艺”的检阅与提升
        4.2.2 文化主管部门与权威大众媒体联合树立舆论导向
        4.2.3 单位组织自有媒体助力“单位文艺”的传播与推广
    4.3 功能预设与功能实效的偏差
        4.3.1 不同利益主体对“单位文艺”的功能预期的博弈
        4.3.2 个体对功能实效的感知与内化的偏差
    小结
第5 章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蓬勃发展盛景
    5.1 改革开放初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新契机
        5.1.1 文艺政策制度调整
        5.1.2 单位组织体制变革
    5.2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态势
        5.2.1 文艺活动常态化与文艺形态多样化
        5.2.2 文艺活动组织规模日趋扩大
        5.2.3 发挥“典型单位制”区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5.3 “单位文艺”的功能延展:单位组织文化的系统构筑
        5.3.1 自制影视剧——单位组织文化的影像呈现
        5.3.2 厂歌、厂旗和厂徽——单位组织文化的识别符号
        5.3.3 厂庆文艺活动——单位组织历史的文艺呈现
        5.3.4 文艺公关——维系单位组织公共关系的纽带
    小结
第6章 转型与发展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挑战与自我调适
    6.1 转型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现实挑战
        6.1.1 国企单位组织的角色转换
        6.1.2 代际更迭导致“单位文艺组织”的凝聚力下降
        6.1.3 文化多元化与“单位文艺”的效用困境
    6.2 多元功能诉求促成“单位文艺”的功能转向
        6.2.1 国家层面:重塑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6.2.2 单位层面:“内聚外展”双向驱利力下的功能延展
        6.2.3 个人层面:搭建情感融入与情感记忆的桥梁
    6.3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与功能的演变进路
        6.3.1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
        6.3.2 “单位文艺”功能的演变进路
    小结
第7章 “单位文艺”的评价
    7.1 “单位文艺”的民间记忆与功能解读
        7.1.1 “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7.1.2 “非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7.2 引入时间维度解析“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
        7.2.1 即时性实效
        7.2.2 阶段性实效
        7.2.3 积累性实效
    7.3 “单位文艺”与“单位意识”的形塑
        7.3.1 “单位意识”的内涵与形塑过程
        7.3.2 “单位文艺”的运行特质
        7.3.3 “单位文艺”的形塑策略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文艺生产场”的运行逻辑与“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
        8.1.1 结构的附属:“权力场域”中的“单位文艺”
        8.1.2 “文艺场域”的内部结构
        8.1.3 作为行动者的“单位文艺人”
    8.2 “单位文艺”的未来发展趋向
        8.2.1 “单位文艺”的“回潮”现象
        8.2.2 “单位文艺”发展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8.2.3 “单位文艺”发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单位文艺爱好者访谈提纲
    附录2:单位文艺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附录3: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在读博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2)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3)制度环境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文章布局与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局限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金融化的相关研究
        2.1.1 企业金融化的内涵与测度
        2.1.2 企业金融化的动机
        2.1.3 企业金融化的效应研究
    2.2 制度环境的相关研究
        2.2.1 制度和制度环境的内涵演进
        2.2.2 制度环境的经验研究
    2.3 文献评述与主要概念界定
        2.3.1 文献评述
        2.3.2 主要概念界定
第3章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制度环境与企业金融化:一般性分析
    3.1 中国经济转型情境下的制度环境
    3.2 中国情境下的金融制度变迁与企业金融化
        3.2.1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
        3.2.2 金融制度变迁视角下企业金融化的描述性分析
        3.2.3 企业金融化分组特征
    3.3 企业金融化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3.3.1 企业金融化内在动因及行为的制度逻辑
        3.3.2 企业金融化效应分析
第4章 产权制度与企业金融化:以融资歧视为例
    4.1 本章前言
    4.2 基于中国产权制度情境的理论分析
        4.2.1 流动性压力转嫁假说
        4.2.2 资金富余假说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模型设定与指标构建
        4.3.3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4.4 实证检验
        4.4.1 基准回归检验
        4.4.2 流动性压力转嫁的渠道检验
        4.4.3 资金富余假说验证
        4.4.4 异质性分析:基于企业规模与行业高技术属性
        4.4.5 进一步讨论:基于民营企业样本
        4.4.6 稳健性检验:基于指标重构、期限结构和分位数回归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退出制度与企业金融化:以僵尸企业为例
    5.1 本章前言
    5.2 理论分析
        5.2.1 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金融化的溢出效应
        5.2.2 企业金融化与僵尸企业形成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基于中国情境的关键变量测度
        5.3.3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5.4 僵尸企业对企业金融化的溢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5.4.1 基准回归
        5.4.2 基于金融资产期限结构差异的分析
        5.4.3 机制检验
        5.4.4 异质性分析
        5.4.5 进一步讨论
        5.4.6 稳健性检验
    5.5 企业金融化与僵尸企业形成的计量检验
        5.5.1 基准回归
        5.5.2 机制检验
        5.5.3 异质性分析
        5.5.4 进一步讨论及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化环境与企业金融化:以儒家文化为例
    6.1 本章前言
    6.2 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逻辑分析
    6.3 研究设计
        6.3.1 数据选取
        6.3.2 关键变量测度
        6.3.3 模型设定及变量定义
    6.4 儒家文化与企业金融化:计量检验
        6.4.1 基准回归
        6.4.2 儒家文化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结构
    6.5 进一步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6.5.1 进一步讨论:作用机理
        6.5.2 进一步讨论:区分货币资金与非货币金融资产
        6.5.3 异质性检验:基于所有制、法律制度和外来文化冲击
        6.5.4 稳健性检验:替换金融化测度方法
        6.5.5 稳健性检验:替换儒家文化变量
        6.5.6 内生性问题处理:工具变量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从政府部门角度
        7.2.2 从企业角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约束及其缓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3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研发投资
        2.1.2 融资约束
        2.1.3 研发投资融资约束
        2.1.4 数字金融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融资约束的识别与度量
        2.2.2 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
        2.2.3 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
        2.2.4 数字金融与融资约束
        2.2.5 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信息不对称论
        2.3.2 代理成本理论
        2.3.3 融资优序理论
        2.3.4 金融功能理论
        2.3.5 平台经济理论
3 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
    3.1 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理论成因分析
        3.1.1 研发投资融资的资金需求侧分析
        3.1.2 研发投资融资的资金供给侧分析
    3.2 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形成机理分析
    3.3 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缓解机制分析
        3.3.1 传统融资渠道缓解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作用机理
        3.3.2 数字金融缓解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作用机理
    3.4 企业异质性下的研发投资融资约束问题
        3.4.1 企业规模与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
        3.4.2 企业年龄与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
        3.4.3 所有制性质与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企业研发投资及其融资概况分析
    4.1 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的现状分析
        4.1.1 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的总体状况
        4.1.2 不同行业企业的研发投资状况
        4.1.3 不同所有制企业研发投资状况
        4.1.4 不同地区的企业研发投资状况
    4.2 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现状分析
    4.3 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困境分析
        4.3.1 企业研发投资融资渠道窄
        4.3.2 企业研发投资融资成本高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约束程度测度
    5.1 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程度的测度方法
        5.1.1 随机前沿模型介绍
        5.1.2 随机前沿模型设定
    5.2 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5.2.1 数据与样本筛选
        5.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3 研发投资的融资约束程度估计结果分析
        5.3.1 随机前沿模型基准估计结果
        5.3.2 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约束程度
        5.3.3 企业异质性下的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程度
    5.4 不同度量标准的融资约束程度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传统融资渠道的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缓解的实证研究
    6.1 研究假设
        6.1.1 内部融资渠道与研发投资融资约束
        6.1.2 外部融资渠道与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
    6.2 研究设计
        6.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6.2.2 变量选取
        6.2.3 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6.3.2 企业异质性下融资渠道与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
        6.3.3 传统融资渠道缓解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中介机制检验
        6.3.4 模型估计结果的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
    6.4 融资渠道、研发投资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数字金融的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缓解的实证研究
    7.1 研究假设
    7.2 研究设计
        7.2.1 计量模型设定
        7.2.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7.3 数字金融缓解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实证结果分析
        7.3.1 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7.3.2 企业异质性下数字金融与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
        7.3.3 数字金融缓解企业研发投资融资约束的中介机制检验
        7.3.4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
    7.4 数字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
        7.4.1 数字金融对企业研发投资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7.4.2 不同维度数字金融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效应分析
    7.5 不同融资渠道的影响效应差异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企业创新
        1.3.2 金融发展
        1.3.3 融资约束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
        2.1.1 融资约束理论基础
        2.1.2 企业创新投资的融资约束理论
        2.1.3 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综述
    2.2 金融发展和企业创新
        2.2.1 金融发展理论基础
        2.2.2 商业银行和股票市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金融结构观
        2.2.3 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路径——基于金融功能观
        2.2.4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综述
    2.3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
        2.3.1 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
        2.3.2 关于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中国创新和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中国创新研发的政策背景与现状分析
        3.1.1 中国科技创新战略和关于企业定位的主要政策演进
        3.1.2 中国总体创新研发情况
        3.1.3 中国企业创新研发情况
        3.1.4 中国区域创新研发情况
    3.2 中国金融发展进程和现状分析
        3.2.1 银行业发展进程和现状分析
        3.2.2 资本市场发展进程和现状分析
        3.2.3 中国社会融资情况
        3.2.4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情况
第4章 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创新的实证检验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4.2.1 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4.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4.3 研究设计
        4.3.1 实证模型设定
        4.3.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4.3.3 变量定义
        4.3.4 变量描述性统计
    4.4 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4.4.1 基准回归结果
        4.4.2 融资约束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4.4.3 融资约束对不同规模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4.5 稳健性检验
        4.5.1 改变样本选择
        4.5.2 替换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
        4.5.3 替换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
        4.5.4 控制企业个体固定效应
        4.5.5 考虑内生性问题——工具变量最小二乘法
    4.6 进一步检验: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4.6.1 研究设计
        4.6.2 实证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实证检验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实证模型设定
        5.3.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5.3.3 变量定义
        5.3.4 变量描述性统计
    5.4 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5.4.1 基准回归结果
        5.4.2 金融发展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5.4.3 金融发展对不同规模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5.4.4 金融发展对不同研发水平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5.4.5 不同区域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影响
        5.4.6 分位数回归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5.1 替换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
        5.5.2 替换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
        5.5.3 考虑金融事件冲击的影响
        5.5.4 解释变量采取滞后一期
    5.6 进一步检验: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5.6.1 研究设计
        5.6.2 实证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检验
    6.1 引言
    6.2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融资约束中介效应检验
        6.2.1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6.2.2 研究设计
        6.2.3 实证分析
        6.2.4 稳健性检验——改变融资约束度量方式
    6.3 金融发展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交互影响检验
        6.3.1 研究设计
        6.3.2 实证研究
        6.3.3 稳健性检验——改变融资约束度量方式
    6.4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影响机制检验
        6.4.1 研究设计
        6.4.2 实证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金融发展和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交互影响
    7.1 引言
    7.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7.3 研究设计
        7.3.1 实证模型设定
        7.3.2 变量定义和数据来源
    7.4 实证分析
        7.4.1 金融发展和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交互影响检验
        7.4.2 稳健性检验:替换金融发展衡量指标
        7.4.3 进一步检验——异质性融资约束水平下分组检验
        7.4.4 进一步检验——异质性信息不对称程度下分组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现状
        1.3.2 政府协作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思路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数据来源
    1.8 创新点
    1.9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
        2.1.1 政府协作相关概念
        2.1.2 农业科技园区相关概念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政府行为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3 协作公共管理理论
        2.2.4 创新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情况
    3.1 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
    3.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3.2.1 地方自主探索阶段(80 年代末—2000年)
        3.2.2 中央引导下的规范建设阶段(2001—2009年)
        3.2.3 全面创新探索阶段(2010—2016年)
        3.2.4 提质升级发展阶段(2017 年—至今)
    3.3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现状
        3.3.1 园区数量和空间分布
        3.3.2 园区的产业分布情况
    3.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功能及管理制度
        3.4.1 园区的建设目标和主要功能
        3.4.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制度
    3.5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部门
        3.5.1 园区建设的政府组织架构
        3.5.2 宏微观视角下的园区建设政府协作框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
    4.1 央省地协作动因和责任分工
        4.1.1 央省地协作的动力机制
        4.1.2 政府纵向协作的责任分工
    4.2 协作治理框架下园区建设央省地协作机制
        4.2.1 理论与方法
        4.2.2 央省地协作分析
        4.2.3 协作存在的问题
    4.3 地方政府的协作行为分析
        4.3.1 园区建设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4.3.2 地方政府协作行动不足的原因分析
        4.3.3 实证案例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
    5.1 园区建设的县市政府协作
        5.1.1 县市协作及其动因
        5.1.2 县市协作机制及协作结果
        5.1.3 县市协作问题及其产生机理
        5.1.4 案例分析
    5.2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5.2.1 跨部门协作及其动因
        5.2.2 跨部门协作的协调组织
        5.2.3 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5.2.4 县市政府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5.3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5.3.1 研究方法
        5.3.2 地方政府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5.3.3 讨论:地方领导和协作规则对跨部门协作的作用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政府协作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机理
    6.1 政府协作与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
        6.1.1 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6.1.2 政府协作与政府职能作用
    6.2 政府协作在园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6.2.1 集聚和整合政府资源促园区发展
        6.2.2 提高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效率
        6.2.3 促进园区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6.3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
        6.3.1 园区建设政府协作问题的一般性
        6.3.2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的提升与优化
    7.1 园区建设的宏观管理模式创新
        7.1.1 其他类型园区的建设经验
        7.1.2 园区建设宏观监管与激励
    7.2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协作
        7.2.1 国家高新区政策协作经验
        7.2.2 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启示
    7.3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宏观引导
        7.3.1 政府协作引导的政策工具
        7.3.2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引导策略
    7.4 地方层面的园区管理体制建设
        7.4.1 构建以执行为导向的协调机构
        7.4.2 明确县市之间的责任关系
        7.4.3 完善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建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启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讨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
        1.2.2 关于战略投资者的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国企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的理论概述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理论概述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概念界定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
    2.2 战略投资者相关理论概述
        2.2.1 战略投资者的概念界定
        2.2.2 战略投资者的特征
        2.2.3 战略投资者的效果
    2.3 国企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的理论基础
        2.3.1 产权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战略管理理论
        2.3.4 战略联盟理论
3 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案例介绍
    3.1 行业背景介绍
    3.2 公司简介
        3.2.1 舍得酒业简介
        3.2.2 战略投资者天洋集团简介
    3.3 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的过程
        3.3.1 舍得酒业坎坷的改革历程
        3.3.2 舍得酒业成功引入天洋集团
    3.4 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动因
        3.4.1 宏观层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3.4.2 中观层面——白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3.4.3 微观层面——舍得酒业自身发展遭遇瓶颈
4 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的效果分析
    4.1 市场反应分析
        4.1.1 事件研究法
        4.1.2 股价波动分析
        4.1.3 日收益率变动分析
    4.2 公司治理状况的变化分析
        4.2.1 公司股权结构变化分析
        4.2.2 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结构变化分析
        4.2.3 激励机制的变化分析
    4.3 舍得酒业经营策略变化分析
        4.3.1 产品构成变化分析
        4.3.2 营销策略变化分析
        4.3.3 投资策略变化分析
    4.4 舍得酒业财务绩效比较分析
        4.4.1 偿债能力对比分析
        4.4.2 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4.4.3 营运能力对比分析
        4.4.4 成长能力对比分析
5 结论及启示
    5.1 研究结论
        5.1.1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动因是行业竞争加剧和经营状况不佳
        5.1.2 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
        5.1.3 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利于改进经营策略
        5.1.4 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利于提升财务绩效
    5.2 研究启示
        5.2.1 企业要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战略投资者
        5.2.2 企业要合理利用战略投资者优势改善自身困境
        5.2.3 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时应防止投机者行为
参考文献
致谢

(8)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一) 论文创新点
        (二) 论文难点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统一战线
        二、民营经济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一、政治引导功能
        二、政治吸纳功能
        三、政党调适功能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二、“看一看”方针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二、首倡“两个健康”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二、“两个始终”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债务融资、货币政策与公司经营业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框架与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货币政策的文献回顾
        2.1.1 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
        2.1.2 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2.2 债务融资的文献回顾
    2.3 债务融资与公司经营业绩的文献回顾
        2.3.1 银行借款融资与公司经营业绩
        2.3.2 商业信用融资与公司经营业绩
        2.3.3 货币政策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2.4 文献述评
    2.5 小结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债务融资
        3.1.2 货币政策
        3.1.3 公司经营业绩
    3.2 理论基础
        3.2.1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3.2.2 委托代理理论
        3.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4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3.2.5 替代性与互补性融资理论
    3.3 小结
第4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债务融资与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2 债务融资、货币政策与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3 银行借款融资与商业信用融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替代性互补性效应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变量选取
        4.3.1 被解释变量
        4.3.2 解释变量
        4.3.3 调节变量
        4.3.4 控制变量
    4.4 模型设计
    4.5 小结
第5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进一步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企业层面
        6.2.2 金融机构层面
        6.2.3 政府层面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异常审计费用、财务困境风险与审计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审计费用
        2.1.1 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
        2.1.2 异常审计费用
    2.2 审计质量
        2.2.1 审计质量衡量方式
        2.2.2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2.3 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
        2.3.1 总体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
        2.3.2 正向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
        2.3.3 负向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
    2.4 异常审计费用、财务困境风险与审计质量
    2.5 产权性质与审计质量
    2.6 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质量
    2.7 文献述评
    章末小结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概念界定
        3.1.1 异常审计费用的界定
        3.1.2 审计质量的界定
        3.1.3 财务困境风险的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成本收益理论
        3.2.3 审计保险理论
        3.2.4 舞弊三角理论
    3.3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3.3.1 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
        3.3.2 异常审计费用、财务困境风险与审计质量
        3.3.3 产权性质分组
        3.3.4 内部控制质量分组
    章末小结
第4章 实证设计与结果分析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2 变量说明
        4.2.1 异常审计费用的衡量
        4.2.2 审计质量
        4.2.3 财务困境风险
        4.2.4 控制变量的选择
    4.3 实证模型设计
    4.4 描述性统计
    4.5 相关性分析
    4.6 回归结果分析
    4.7 稳健性检验
        4.7.1 替换变量
        4.7.2 内生性处理
    4.8 进一步分析
    章末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建议
        5.2.1 监管层面
        5.2.2 事务所层面
        5.2.3 企业层面
    5.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激励结构与国有企业困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D]. 肖赛玥. 吉林大学, 2021(01)
  • [2]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3]制度环境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 郑志全. 山东大学, 2021(11)
  • [4]中国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约束及其缓解研究[D]. 王淑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李子君. 辽宁大学, 2021(02)
  • [6]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D]. 吴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7]舍得酒业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的效果分析[D]. 林雄凯.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8]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9]债务融资、货币政策与公司经营业绩[D]. 林冬华.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10]异常审计费用、财务困境风险与审计质量[D]. 王永健.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激励结构与国企困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