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栖盆地八道湾组储层物性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雁栖盆地八道湾组储层物性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一、焉耆盆地八道湾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帅博[1](2020)在《焉耆盆地四十里城地区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焉耆盆地四十里城地区为例,在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物性及孔隙结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盆地的构造–沉积–热演化模式,建立砂岩孔隙度演化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四十里城地区储层原始孔隙度为35.00%,压实作用导致孔隙度损失24.50%,胶结作用致使孔隙度损失2.80%。在早成岩期结束时,对于孔隙体系连通性好的储层,由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以及被油气充注,最终保存的孔隙度约为12.50%;对于孔隙体系连通性差的储层,由于既没有形成次生孔隙又没有被油气充注,最终孔隙度仅为7.70%。优质储层与沉积相带统计关系表明,优质储层大部分都分布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和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郭友哲[2](2018)在《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储层研究及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勘探历史悠久。近年来,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日渐成为该区油气勘探的热点。为了深化该区沉积体系、储层发育特征及规律的认识,建立该区侏罗系煤系地层油气富集模式、落实滚动勘探目标,本论文综合利用该区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开展了以古地貌、物源及沉积相带组成为核心的沉积研究和以储层四性关系、测井识别图版和优质储层预测为核心的储层地质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和认识:(1)将八道湾组一段细分为4个砂层组并利用残余厚度法开展了不同时期古地貌恢复,识别出沟槽、低凸、坡折和平台四种古地貌单元,以艾湖15-艾湖9-艾湖14一线分水岭为界,分为夏子街扇、黄羊泉扇两大砂体卸载区,砂体经沟槽输送,在斜坡-平台区卸载。对比古地貌格架与沉积相带展布关系可知,古地貌控制了该区的物源、沉积相带展布。(2)研究区八道湾组一段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广泛发育为特征。结合地震砂地比图和古地貌、古水流、物源数据,对油层段八道湾组一段2砂组(J1b12)进行了精细研究。(3)厘定了研究区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储层的孔隙以原生剩余粒间孔为主(97.9%),粒内溶孔仅占2.1%,胶结物溶蚀作用不明显;孔喉连通性较好,以中小孔喉为主。本区油气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3.4%,平均渗透率为4.71mD,根据中石油碎屑岩储层评价标准其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本区储层主要为煤系砂岩、砂砾岩,含丰富的塑性岩屑,制约储层储集及渗流性能的主要地质因素为压实作用。优质储层的发育受成岩影响有限,而受碎屑岩粒度的控制明显,其中粒度较大的粗中砂岩和含砾粗砂岩储层质量最优,进而结合测井信息建立了该区以粒度为核心的储层分类评价模板。(4)研究区油藏具有典型的“下生上储”特征,油藏的形成受控于受油源断裂,而油气的富集受粒度控制。通过地震GR反演,落实了J1b12高效储层发育区;综合考虑油源断裂等关键成藏条件的基础上,优选了4块油气勘探有利区带,累计面积19.1km2。

崔秀辉[3](2017)在《准中4区块侏罗系轻质油层录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准中4区块是胜利西部探区的增储上产主阵地。从原油分析上看,研究区侏罗系油层具有原油油质轻、挥发快、高含气等特点,在勘探过程中反映出现场录井显示差异较大,综合解释结论与试油结论差异较大,油气层判识标准不确定的问题。针对准中4区块侏罗系油层原油性质特点和钻开目的层泥浆密度大于地层当量密度的现状,本文在岩性、孔隙结构及物性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轻质油层录井响应特征及油层录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侏罗系轻质油油层具有矿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孔隙发育较差,以残余粒间孔、微孔为主等特征,储层物性东部好于西部,以齐古组和头屯河组最好。通过实验,分析了轻质油层的录井响应特征,建立了标准原油图谱,对轻质油层现场录井方法进行了改进。确定了工区侏罗系产层下限为孔隙度>7%,渗透率>0.5×10-3μm2。利用热解地化参数OPI、HPI建立了工区侏罗系评价原油性质图版,总结了侏罗系轻质油层含油性评价参考标准,完成了工区老井的油气层复查及新井油气层综合解释工作。油气判识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建立,对胜利准中探区勘探开发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录井更好的在西部油气勘探中发挥作用,为选区、选层提供依据。

张翊[4](2017)在《车排子地区沙湾组圈闭成藏主控因素及含油性量化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沙湾组圈闭总体上具有分布广、埋藏浅、圈源距离较远、圈闭含油性差异大等特点。为解决车排子地区沙湾组圈闭含油性主控因素及含油性量化评价问题,对研究区43个圈闭进行地质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沙湾组圈闭以岩性类圈闭为主,东翼具有“三高”特征,西翼表现为“一高二低”特征;解剖典型油气藏,提出“优势运移路径、运移距离、供烃量”是控制沙湾组圈闭成藏的主控因素。开展油气运移路径模拟,指出空间上沙湾组存在多条优势运移路径,处于油气运移路径上的圈闭含油性好,偏移主运移距离上的圈闭,含油级别逐渐降低;在同一运移路径上,圈闭的含油性规律明显,靠近油源灶,圈闭含油性越好,饱和度越高,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大,含油性逐渐变差,饱和度逐渐降低;只有在油气运移极限范围之内的圈闭才可能成藏,而烃源灶供烃强度决定了油气在运移路径上能达到的极限距离。以主控因素参数的量化表征为基础,构建了岩性类圈闭成藏动力学模型,提出圈闭动力学条件控制岩性圈闭极限油柱高度的认识,受泥岩盖层的厚度和渗透率影响,不同砂体含油性极限油柱高度表现为非均质性,并在部分地区垂向突破。综合主控因素分析,建立了岩性类圈闭充满度量化评价模型,预测有利勘探方向。

金芸芸[5](2017)在《焉耆盆地四十里城斜坡带滩坝砂成因探讨及勘探潜力分析》文中指出在焉耆盆地四十里城斜坡带侏罗系八道湾组识别出了滩坝砂体沉积组合,这些滩坝砂体与有效烃源岩共生,储集性能较好,生储盖组合配置较为完善,具备良好的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且受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和破坏较弱,后期保存条件好。加强对四十里城斜坡滩坝砂的综合勘探,有望打开焉耆盆地一个全新的勘探领域。综合研究认为,除了充足的物源、较好的水动力条件和适合滩坝砂发育的古地貌控制外,该区滩坝砂体的发育还与坡折带以及强制水退沉积密切相关。

吴志远[6](2017)在《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十三间房地区是潜在的油气勘探接替区域,由于勘探程度较低,目前对该地区烃源岩发育情况的研究较少,尚未进行过系统的分析,烃源岩特征及分布发育情况不确定。研究区生储盖条件分析较为粗浅,油气与源岩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不足,对油气藏成藏条件及规律研究缺乏研究。由于以上原因,严重制约了十三间房地区油气勘探的进程。本文充分利用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层学等理论结合测井技术、井-震联合反演技术、盆地模拟技术对十三间房地区层序地层特征、煤系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成藏、运移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总结形成了一套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成藏、运移机制研究的方法,以期为十三间房油气勘探提供科学的依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及成果:(1)十三间房及周缘地区烃源岩条件较好,研究区TOC值发育层段主要集中在SQ2层序内。研究区内生储盖条件较为发育,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侏罗系煤岩有机显微组分均以镜质组为主,壳质组和腐泥组含量较大,惰质组含量较少。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其中煤样综合评价为好生油气源岩;炭质泥岩评价为好生油气源岩;暗色泥岩评价为差-中等生油气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主要以III型为主。利用井-震联合反演方法确定了研究区TOC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研究区主要生烃地层分布在西山窑组,层序地层主要为SQ2,SQ2层序内源岩厚度分布在0-350m之间,平均为124m,源岩厚度最大区域位于山前带和南斜坡西北角,源岩TOC值最大约为3.6%,分布在南斜坡西北部,源岩TOC值大于1%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斜坡内和了墩隆起中间部位。十三间房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储层发育、三间房和七克台组不发育。研究区主要发育次生孔隙,储集空间主要有粒间孔、粒间溶孔、晶间孔、粒内溶孔等,但以原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最为普遍。在垂直方向上,600m以上地层孔隙主要为受压实作用控制的压余原生孔隙,600-1500m地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受压实、压溶作用产生的残留的原生孔隙,1500-2200m溶蚀作用加强,主要发育受压实、压溶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和残留的原生孔隙组成的混合孔隙,2200m以下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十三间房地区主要存在两套盖层,第一套盖层为七克台组中上部大段泥岩,连同上覆齐古组大套泥岩,这套盖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封盖性能较好。第二套盖层为三间房组下部以泥岩为主的地层。这套盖层具有一种厚度稍薄,但横向变化小,成岩性好,具有一定的封盖能力。研究区发育山前大步断褶构造带和十三间房构造带。山前带圈闭以断背斜为主。南斜坡圈闭相对分散,成带性差,但多数仍是断背斜和背斜。研究区主要发育断层、砂体及断层-砂体复合型输导体系,具备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的形成条件。(2)研究区地层温度及烃源岩成熟度均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这与烃源岩的埋藏深度有较大关系。研究区侏罗系中晚期及白垩系早期是研究区油气生成及聚集成藏的关键时期。研究区原油母质主要来自植物蜡、孢粉等高碳数。天然气主要以为煤成气为主。对研究区一维、二维及三维埋藏史、热史及成熟度史进行了分析。埋藏史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总共有两个地层沉降时期,分别为中、上侏罗统时期及三叠系中后期,这两个地层沉积时期内研究区地层快速沉积,地层沉降速率普遍较大。温度史模拟显示研究区地层温度从侏罗系开始不断降低,地层埋深越大,温度越高。西山窑组地层温度分布在70℃-150℃之间,地层温度较小区域位于研究区南部和东部,南北向地层约在1750m处温度达到90℃,东西向剖面约在1800m处达到90℃。研究区地层温度整体上呈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其中温度最高区域位于研究区西北部。成熟度史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镜质组反射率范围分布在0.2%-1.5%之间。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大约侏罗系晚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对应的门限深度大约为1500m,温度大约为90°C。二维成熟度史模拟结果显示在研究区相同层位,北部地区的成熟度要远高于南部地区,西部地区源岩成熟度大于东部地区。西北部地区西山窑组处于中等成熟阶段,其下部烃源岩已达到生烃高峰;整体上,除了研究区南半部和东部仍处于未成熟阶段之外,其他地区地层单元均已成熟,成熟度总体上也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研究区油气生成均从侏罗系中晚期开始,油气生成后迅速进入排烃阶段,并在白垩系早期进入生烃高峰期。烃源岩生气量大于生油量,两者比值介于2-5之间,埋深越大,生烃量越高。烃源岩生排烃时间与研究区构造形成时间相匹配,侏罗系中晚期及白垩系早期是研究区油气生成及聚集成藏的关键时期。对研究区油气成因类型、油气资源类型及油气资源量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样品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源岩演化程度较低,原油母质主要来自植物蜡、孢粉等高碳数。天然气主要以为煤成气为主。研究区油气成两期成藏,成藏期分别为早白垩世和上新世。研究区主要存在天然气和石油2种油气资源,石油总量约为194.2Mm3,天然气总量约为557.29Mm3。(3)十三间房地区研究区源岩在侏罗系沉积末期开始生气,白垩系早期具备一定生烃规模。研究区油气运移路径主要受盆地的构造特征控制,油气藏多聚集在构造高位。油气多储存于西山窑组四段(J2x4)和三间房组二段(J2s2),油气藏多为“自生自储”。预测研究区存在背斜油气藏、断鼻型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研究区油气运移显示层位主要集中在三间房组、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各个地层内含油气层较多,其中气显示占绝对优势,这表明该地区可能存在气藏。研究区源岩在侏罗系沉积末期(145Ma)开始生气,白垩系早期(136Ma)具备一定生烃规模,油气开始进行二次运移。地层沉积与断层活动和盖层发育形成相互作用,断裂的形成和开启促进了源岩生成的天然气运移至储集层中聚集成藏,侏罗系中-晚期沉积时期是研究区天然气成藏关键时期。研究区油气运移路径主要受盆地的构造特征控制,油气藏多聚集在构造高位。在侧向上,油气延砂体沿两侧运聚,在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在垂向上,II类断裂是油气向上运移的通道,油气多储存于西山窑组四段(J2x4)和三间房组二段(J2s2),油气藏多为“自生自储”。从油气运聚成藏演化过程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区的油气运聚成藏与构造特征相匹配,也即油气藏形成于构造发育及定性时期。三维油气运移模拟结果表明,在侏罗系中期西山窑组(J2x)源岩基本没有油气生成。进入侏罗系晚期(154Ma),源岩油气逐渐生成,此时油气运聚特点运移距离较短,且就近运聚。在146Ma,西山窑组油气大量生成并开始运聚,油气运移路径主要指向构造高部位,油气主要聚集分布在山前带和研究区的南部。随着构造运动的进行,研究区进入大量生烃及排烃阶段,在白垩世早期(136Ma),油气大量运移聚集,此时油气形成二次运移,油气二次运聚方向主要为低势区。从油气现今运聚情况可以看出,油气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低洼区,油气运聚主要受研究区构造特征控制。预测研究区主要存在背斜油气藏、断鼻型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3个类型的油气藏,油气成藏类型主要受控于古构造背景,断层及岩性三个主要因素。通过以上研究对十三间房地区源岩条件及油气成藏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利用井-震联合反演方法克服了研究区钻井稀少难以对源岩进行评价的困难,对源岩的质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精细的刻画。同时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对源岩特征、生排烃特征、油气成藏规律及运移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研究区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十三间房地区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

宋璠,杨少春,苏妮娜,向奎,曹海防,赵永福,杨剑[7](2016)在《准噶尔盆地北缘山前带湿地扇沉积特征及控藏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综合野外露头、岩心、钻测井以及分析测试资料等,对准噶尔盆地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山前带侏罗系八道湾组开展了系统的沉积相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一段沉积时期,受构造背景、古物源、古气候的综合影响,哈山南缘山前带发育一套典型的湿地扇沉积,可识别出扇根、扇中、扇缘三种亚相,扇中可进一步分为辫状水道和泥炭沼泽两类微相;在明确了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湿地扇沉积相模式,其在岩性特征、沉积序列、平面规模、微相组合等方面均与洪积扇有明显区别;山前带湿地扇沉积区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有利的微相、岩石相以及原始沉积组构共同控制着油藏分布,其中扇中辫状水道砂砾岩相和粗砂岩相为原油富集的有利储集相带。

黄超[8](2016)在《吐哈盆地油气地质条件与区带评价》文中提出吐哈盆地在以往对油气系统的划分强调了纵向上的生、储、盖组合,忽略了平面上的供烃范围条件,含油气系统评价没有达到提供油气资源的最佳单元和提出油气有利聚集区带的目的。本论文想通过盆地分析完成盆地油气系统的划分,来评价不同油气系统的勘探价值,研究油气成藏规律,分析油气的有利勘探方向和区带,优选勘探方向。本论文以源控论为基础,从成熟烃源岩分布为基线,划分吐哈盆地含油气系统,通过对吐哈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过程的分析,在含油气系统框架内,确定成藏关键时刻及油气充注模式,总结聚油规律。在不同类型油藏动态成藏过程分析基础上,建立不同类型的油藏成藏模式。针对不同的成藏模式分析成藏的主要与次要控制因素。盆地有利油气运移区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根据盆地油气运移主要方向,结合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分析盆地上含油气系统油气运移主要指向,最终指出油气可能富集有利区带。研究原油与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划分原油类型,进行油源分析。对各油田主要油藏进行系统解剖,在剖面构造演化史恢复基础上,利用油气藏地球化学方法、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及烃源岩演化史方法等反演油气的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确定油气的主要成藏期,明确油气成藏的动态过程,建立成藏模式。针对不同类型油藏的典型特征,结合成藏模式,分析成藏主要控制因素,指出有利的石油运聚区。

王亚军[9](2013)在《伊犁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文中认为本文以伊犁盆地中二叠世以来的成盆系统、成烃与成藏系统和改造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的动态过程为主线,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遵循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利用有机地化、软件模拟等多种手段,分层次、有步骤的开展伊犁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藏的关系研究工作。伊犁盆地夹持于中亚地区的天山造山带中复合叠置山间盆地,本文以伊犁地区的大地区域构造为切入点,区域大地构造是伊犁盆地构造演化的框架,是伊犁盆地形成发展的背景。本文认为,天山造山带的演化直接影响和控制着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立足前人的研究,基于现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将研究区及邻区的区域大地构造形成与演化划分为:元古代超级大陆的裂解和拼合、新元古代罗迪尼亚超级大陆形成与裂解、早古生代早期古天山洋的形成与消亡阶段、早古生代晚期古准噶尔洋的形成与闭合阶段、晚古生代的陆内裂谷作用阶段、中生代(板内走滑)逆冲位移和新生代山间盆地形成阶段等七个大地构造阶段。本文重新梳理了盆地的地层组成,厘定了地层的划分,认为伊犁盆地的基底为前震旦系岩层,之后先后沉积了石炭系裂谷型火山岩和海相碳酸盐建造、二叠系陆相火山岩和碎屑岩组合、三叠系河流湖泊沉积和侏罗系河湖相共生的煤系地层,普遍缺失下白垩统,新生代以河流冲积扇相沉积为主。伊犁盆地早古生代之前为新疆古大陆的一部分,之后伊犁盆地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在晚古生代早期,相继与准噶尔地块和塔里木板块碰撞拼合,盆地以陆内裂谷盆地为演化起点,直到新生代的山间盆地,期间经历了二叠纪坳陷-伸展期、三叠系萎缩期和侏罗纪伸展期,白垩纪盆地抬升剥蚀,也是一个萎缩期。盆地石炭纪-二叠纪为一个过热盆地,三叠系时成为一个冷盆地,现今盆地叠加了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变形强烈,改造较为严重。通过对伊犁盆地石炭系-侏罗系各典型野外地质剖面和单井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石炭系阿克沙克组碳酸盐岩属于较差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处于过成熟阶段;上二叠统塔姆其萨依组暗色泥岩(P2t)属于中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T2-3xq)暗色泥岩属于中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1型为主,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八道湾组(J1b)的煤系地层,其岩性变化较大,且分布不均匀,泥岩和煤岩属于差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本文利用宁3井的声波测井曲线估算出现今剥蚀厚度为400m左右,而早白垩世的剥蚀地层厚度约为1600m。利用BasinMod软件重建了宁3井的埋藏史和热史,结果显示从280Ma(中晚二叠世)到144Ma(早白垩世),沉降/沉积的速率都是比较大的,这一时期伊犁盆地沉积了厚约1500m的地层。144Ma到130Ma发生明显的沉积间断,130-96Ma期间(即早白垩世),伊犁盆地抬升隆起,剥蚀了将近1600m的沉积地层,同一时期在伊宁凹陷的南缘剥蚀地层将近2000m,大约从晚白垩世开始,伊犁盆地重新接受沉积,65-6Ma,伊犁盆地的沉积速率缓慢增加,6-2.5Ma伊犁盆地再次隆升,剥蚀了约400m的沉积地层。盆地主要的二叠系烃源岩塔姆其萨依组第三系时的最大埋深就达到了4500m,温度达到了200℃。模拟的结果显示,二叠系塔姆其萨依组为盆地主力烃源岩,早三叠世(240Ma)进入了生油门限,中侏罗世(180Ma)达到了生油高峰,早白垩世(140Ma)生油基本结束,早侏罗世(200Ma)开始生气,早白垩世(140Ma)达到了生气高峰,早白垩世晚期(120Ma)生气结束,已达高成熟演化阶段。通过分析盆地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的观点:海西期和印支期形成的的圈闭,与二叠系的油气运移和成藏完全配套,其中就有可能汇聚或汇聚过二叠系的油气,但是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对这些圈闭的的破坏较为严重,已丧失了勘探价值。然而,燕山期和喜山期圈闭滞后于二叠系油气的第一次运移和成藏过程,但在合适条件下,可形成次生油气藏。

李杭兵[10](2012)在《博湖坳陷构造样式与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表明博湖坳陷位于焉耆盆地南部,构造单元包括南部凹陷、种马场凸起和北部凹陷。研究区域为焉耆盆地博湖坳陷,面积5400km2。博湖坳陷处于盆山耦合的转换地带,构造特征复杂多变,不同区带和时期的构造控制因素不一致。本论文从构造地质学作为切入点来讨论,从构造的运动学、几何学及动力学等因素探讨博湖坳陷的构造特征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焉耆盆地处于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三大盆地之间,自南而北可分为博湖坳陷、焉耆隆起、和静坳陷,体现为“两坳一隆”的格局。盆地内分布较广泛的的地层自下而上分别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及新生界地层,大面积缺失中上侏罗统,全区缺失白垩系。沉积物主要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属于一套砂砾岩、泥岩、煤及炭质泥岩互层的陆相含煤地层。博湖坳陷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断裂以北西西向、北西向为主,其中以北西西向断裂规模为最,常常横亘整个盆地,而平面上呈雁列式分布者居多。断层性质为逆断层,盆地内未见正断层发育,构造样式主要有逆冲叠瓦状、背冲式、对冲式、正花状等。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按照几何守恒原则而建立的地质剖面的正演和反演技术方法,是构造演化定性分析的有效手段。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及盆地沉积层序演化,基于此方法选取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主干剖面进行了恢复,并分析了各构造阶段的构造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博湖坳陷经历了早侏罗世挤压坳陷盆地阶段,中晚侏罗世稳定沉降阶段、新生代山前盆地三个盆地演化阶段。根据构造演化阶段及盆地演化特征,利用前人关于博湖坳陷的生储盖特征及组合的总结,结合个各构造阶段形成时的盆地类型和沉积环境,分析了构造样式与构造演化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从而指出博湖坳陷有利勘探层次、主要构造区带和勘探目标。

二、焉耆盆地八道湾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焉耆盆地八道湾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焉耆盆地四十里城地区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沉积和储层特征
    2.1 沉积特征
    2.2 储层岩石类型
    2.3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
3 储层成岩作用
    3.1 机械压实–压溶作用
    3.2 胶结作用
    3.3 交代作用
    3.4 溶解作用
4 储层孔隙演化特征
    4.1 原始孔隙度恢复
    4.2 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
    4.3 孔隙演化史恢复
5 有利储集相带
6 结论

(2)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储层研究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依据
        1.1.1 论文的题目来源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1.3.2 储层表征、优质储层控制因素及储层分类评价
        1.3.3 优选评价目标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简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地层发育特征
        2.2.2 地层展布特征
第3章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3.1 地层细分与统层
    3.2 沉积相类型
        3.2.1 辫状河三角洲
        3.2.2 湖泊
    3.3 沉积特征与展布预测
        3.3.1 古地貌控沉作用研究
        3.3.2 井震结合的砂体展布预测
第4章 储层发育规律与评价
    4.1 储层特征
    4.2 主控因素分析
    4.3 储层分类与评价
第5章 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5.1 已有油藏分析
    5.2 优质储层预测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准中4区块侏罗系轻质油层录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储层特征研究现状
        1.3.2 轻质油层录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准中4区块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沉积特征
        2.2.1 地层划分
        2.2.2 地层发育特征综述
        2.2.3 地层展布特征
第3章 轻质油层岩石学及孔隙结构特征
    3.1 齐古组轻质油层特征
    3.2 头屯河组轻质油层特征
    3.3 西山窑组轻质油层特征
    3.4 三工河组轻质油层特征
    3.5 八道湾组轻质油层特征
第4章 轻质原油录井响应特征研究
    4.1 轻质原油录井实验样品选取
    4.2 轻质油录井响应特征实验
        4.2.1 岩石热解地化录井实验
        4.2.2 热解色谱录井实验
        4.2.3 二维定量荧光录井实验
        4.2.4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实验
        4.2.5 烃类恢复系数计算
    4.3 凝析油录井响应特征实验
        4.3.1 二维定量荧光录井实验
        4.3.2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实验
    4.4 轻质原油录井响应特征
        4.4.1 岩石热解地化录井
        4.4.2 热解色谱录井
        4.4.3 二维定量荧光录井
        4.4.4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
    4.5 实验小结
    4.6 轻质油气层现场录井方法改进
第5章 轻质油层录井评价
    5.1 轻质油层含油气性录井评价
    5.2 轻质油层含油气性测井评价
    5.3 原油性质录井评价
    5.4 轻质油层的综合评价标准建立
    5.5 应用实例
        5.5.1 老井二次解释
        5.5.2 新井解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车排子地区沙湾组圈闭成藏主控因素及含油性量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结构特征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层序
    2.3 地质结构特征
第三章 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
    3.1 层序地层格架
    3.2 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演化
    3.3 沙湾组砂体分布
第四章 典型油藏解剖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4.1 圈闭发育特征
    4.2 典型油气藏地质要素分析
    4.3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第五章 成藏动力条件及盖层封盖能力评价
    5.1 储层动、阻力条件研究
    5.2 盖层封盖能力研究
    5.3 动力学参数与圈闭含油性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焉耆盆地四十里城斜坡带滩坝砂成因探讨及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层序格架与沉积特征
3 滩坝砂体的识别
4 滩坝砂体成因探讨
    4.1 成因模式
    4.2 形成控制因素分析
5 勘探潜力分析
6 结论

(6)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系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1.2.2 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1.2.3 吐哈盆地煤系烃源岩研究现状
        1.2.4 论文研究领域研究现状
        1.2.5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2 构造背景及沉积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吐哈盆地构造及油气发育特征
        2.1.2 吐哈盆地残余地层分布特征
        2.1.3 台北凹陷地层特征
    2.2 十三间房地区地层特征
    2.3 十三间房地区构造格架
    2.4 十三间房地区构造演化特征
    2.5 十三间房地区沉积相特征
        2.5.1 层序地层格架
        2.5.2 沉积相特征
    2.6 煤岩有机相
    2.7 小结
3 煤系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3.1 烃源岩单井发育特征
    3.2 实测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2.1 有机质显微组分
        3.2.2 有机质丰度
        3.2.3 有机质类型
        3.2.4 有机质成熟度
    3.3 井-震联合预测烃源岩有机碳
        3.3.1 测井预测烃源岩有机碳
        3.3.2 井-震联合反演预测
        3.3.3 测井预测TOC结果
        3.3.4 井-震联合预测烃源岩分布特征
        3.3.5 烃源岩TOC平面分布特征
    3.4 小结
4 油气成藏地质条件
    4.1 储集层特征
        4.1.1 储集层发育特征
        4.1.2 储集层空间类型及成因
    4.2 盖层特征
    4.3 生储盖条件
    4.4 输导体系
        4.4.1 断层
        4.4.2 砂体
        4.4.3 输导体系组合
    4.5 圈闭及保存条件
        4.5.1 圈闭特征
        4.5.2 油气保存条件
    4.6 小结
5 油气成藏机制
    5.1 烃源岩埋藏史模拟
        5.1.1 地史模拟参数及剥蚀厚度恢复
        5.1.2 研究区地层埋藏史模拟结果
    5.2 烃源岩热史模拟
        5.2.1 热史模拟参数选取
        5.2.2 研究区热史模拟结果
    5.3 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
        5.3.1 成熟度史模拟原理及参数确定
        5.3.2 研究区成熟度史模拟结果
    5.4 烃源岩生、排烃史特征
        5.4.1 生排烃模拟参数确定及模型选取
        5.4.2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模拟结果
    5.5 油气成因类型及油气源对比
        5.5.1 原油性质
        5.5.2 天然气性质
        5.5.3 油源对比分析
        5.5.4 气源对比分析
    5.6 油气成藏期
    5.7 油气资源评价
        5.7.1 油气资源类型
        5.7.2 油气资源量
    5.8 小结
6 油气运聚机制
    6.1 油气运移显示
    6.2 油气运聚模拟分析
        6.2.1 运移模拟方法选取
        6.2.2 二维剖面油气运移模拟
        6.2.3 油气三维运聚演化史
    6.3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6.3.1 盆地模拟结果可靠性分析
        6.3.2 油气成藏过程
    6.4 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6.4.1 十三间房油气藏类型
        6.4.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准噶尔盆地北缘山前带湿地扇沉积特征及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湿地扇沉积特征及相分布
    2.1 主要沉积相标志
        2.1.1 岩性特征
        2.1.2 岩石成分与结构特征
        2.1.3 沉积构造
        2.1.4 测井相标志
    2.2 沉积相类型
        2.2.1 扇根亚相
        2.2.2 扇中亚相辫状水道微相
        2.2.3 扇中亚相泥炭沼泽微相
        2.2.4 扇缘亚相片流沉积
    2.3 沉积相展布特征
3 沉积模式
4 湿地扇沉积特征对原油成藏的影响
5 结论

(8)吐哈盆地油气地质条件与区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吐哈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
    2.1 含油气系统的定义及划分依据
    2.2 吐哈盆地含油气系统的划分
    2.3 盆地烃源岩展布
        2.3.1 石炭系—下二叠统烃源岩
        2.3.2 上二叠统烃源岩
        2.3.3 中上三叠统烃源岩
        2.3.4 侏罗系七克台组湖相及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
    2.4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2.4.1 有机质类型
        2.4.2 族组成
        2.4.3 台北凹陷源岩甾、藿烷分布特征
        2.4.4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2.5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综合评价
    2.6 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2.6.1 台北凹陷
        2.6.2 托克逊凹陷
        2.6.3 台南凹陷
        2.6.4 哈密坳陷
    2.7 主要生烃期分析
        2.7.1 台北凹陷
        2.7.2 哈密坳陷
        2.7.3 托克逊凹陷
    2.8 油源对比
        2.8.1 原油类型及地化特征
        2.8.2 油源综合对比
第三章 吐哈盆地油气圈闭综合分析
    3.1 盆地构造特征
    3.2 前侏罗储集层特征
        3.2.1 砂体展布特征
        3.2.2 储层成岩作用的主要特征
        3.2.3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
    3.3 侏罗系储集层特征
        3.3.1 台北凹陷侏罗系重点层系砂体展布特征
        3.3.2 三堡凹陷侏罗系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3.4 白垩系及第三系储集层特征
    3.5 下第三系鄯善群储集层特征简述
    3.6 盖层评价
        3.6.1 台北凹陷封盖层评价
        3.6.2 托克逊及台南凹陷封盖层评价
        3.6.3 三堡凹陷封盖层评价
    3.7 生储盖组合
        3.7.1 台北凹陷
        3.7.2 台南凹陷
        3.7.3 托克逊及科牙依凹陷
        3.7.4 三堡凹陷
第四章 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4.1 正向分异成藏模式(红台-疙瘩台型成藏模式)
    4.2 逆向分异成藏模式(丘东-温吉桑型成藏模式)
    4.3 垂向分异和浅层次生气藏成藏模式(鄯勒构造型成藏模式)
    4.4 混合型油气成藏模式(西部弧形构造带型成藏模式)
第五章 盆地油气勘探有利区带分析
    5.1 小草湖洼陷及其周缘油气藏有利分布区
    5.2 丘东北地区中侏罗统原生油气藏有利分布区
    5.3 丘陵-鄯勒构造带深层天然气有利聚集区
    5.4 库木突起带侏罗系、前侏罗系复合油气藏有利勘探区
    5.5 天然气有利聚集区分析
        5.5.1 天然气的赋存状态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前侏罗系勘探程度低,是发现整装油气田的重要领域
    6.2 台北凹陷是实现油气储量增长的区域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9)伊犁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及其可行性
    1.5 论文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伊犁盆地区域地质与地层系统
    2.1 伊犁及邻区区域地质
    2.2 伊犁及邻区的大地构造演化
    2.3 伊犁盆地区域地层系统
第三章 伊犁盆地构造系统与构造演化
    3.1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3.2 伊犁盆地控盆断裂特征
    3.3 伊犁盆地的边缘构造层及构造演化
    3.4 伊犁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第四章 伊犁盆地烃源岩评价
    4.1 伊犁盆地生烃岩有机质类型
    4.2 伊犁盆地有机质丰度特征
    4.3 伊犁盆地有机质成熟度
    4.4 伊犁盆地烃源岩特征综合评价
第五章 伊犁盆地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
    5.1 方法和数据使用
    5.2 模型的结果
    5.3 总结
第六章 伊犁盆地的构造演化对油气藏的影响
    6.1 构造对生烃史的影响
    6.2 构造对圈闭的影响
    6.3 油气成藏模式的构造和成藏分析
    6.4 构造对油气运移、油气藏保存的影响
    6.5 构造对油气藏分布的影响与及未来勘探重点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成果
致谢

(10)博湖坳陷构造样式与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构造分析
        1.2.2 平衡剖面技术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中生界
        2.2.2 新生界
第三章 断裂特征及其构造样式
    3.1 构造单元划分
    3.2 断裂分级及其特征
        3.2.1 深断裂
        3.2.2 基底断裂
        3.2.3 盖层断裂
        3.2.4 断裂类型
    3.3 主要构造样式
        3.3.1 收缩构造样式
        3.3.2 走滑构造样式
    3.4 构造样式的分布特点及控制因素
第四章 平衡剖面恢复及其盆地演化分析
    4.1 平衡剖面原理
        4.1.1 平衡剖面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4.1.2 平衡剖面编制的几何原则
        4.1.3 建立平衡剖面的基本步骤
    4.2 平衡剖面结果分析及其构造演化
    4.3 主要构造带形成演化过程
    4.5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分析
第五章 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1 生储盖层特征及组合
        5.1.1 烃源岩特征
        5.1.2 储层
        5.1.3 盖层
        5.1.4 生储盖配置关系
    5.2 油气藏类型
        5.2.1 构造油气藏
        5.2.2 非构造油气藏
    5.3 构造样式与油气的关系
        5.3.1 挤压构造与油气之间的关系
        5.3.2 走滑构造与油气之间的关系
    5.4 构造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第六章 有利区带及有利目标
    6.1 有利勘探层系和有利勘探区
        6.1.1 北部凹陷
        6.1.2 南部凹陷
        6.1.3 种马场凸起
    6.2 有利勘探目标优选
        6.2.1 博湖坳陷下步勘探工作思路
        6.2.2 有利目标优选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四、焉耆盆地八道湾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焉耆盆地四十里城地区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J]. 黄帅博.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0(02)
  • [2]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储层研究及有利区预测[D]. 郭友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3]准中4区块侏罗系轻质油层录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D]. 崔秀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4]车排子地区沙湾组圈闭成藏主控因素及含油性量化评价[D]. 张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5]焉耆盆地四十里城斜坡带滩坝砂成因探讨及勘探潜力分析[J]. 金芸芸.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03)
  • [6]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D]. 吴志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7]准噶尔盆地北缘山前带湿地扇沉积特征及控藏作用[J]. 宋璠,杨少春,苏妮娜,向奎,曹海防,赵永福,杨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8]吐哈盆地油气地质条件与区带评价[D]. 黄超. 河北地质大学, 2016(02)
  • [9]伊犁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D]. 王亚军. 西北大学, 2013(02)
  • [10]博湖坳陷构造样式与构造演化[D]. 李杭兵.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2(05)

标签:;  ;  ;  ;  

雁栖盆地八道湾组储层物性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