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生产中油气藏保护的几种方法

油气田开发生产中油气藏保护的几种方法

一、油气田开发生产中油气层保护的几点做法(论文文献综述)

金鹏[1](2017)在《海26块水驱开发调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辽河油田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研究老区块的油水分布状况是老油田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越来越重视特殊油藏的利用与开发。就海外河油田海26块注水矛盾加剧,常规水驱的效果渐渐变差,油井表现多数为产液低、含水高。该区块为常规稠油油藏,构造较为复杂,受沉积相带控制,同时受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粘度比大等影响,具有较为明显的方向性。现阶段综合含水93%,采出程度仅19.9%,单凭较为简单的注水已经无法满足开采需求,下一步要提高采收率,工作难度较大。本文主要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和动态分析手段,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后。本文主要对该区块共400多口井进行了细分不同层对比与区分,并对主力层径向了跟踪性的对比划分,同时建立了静态数据库。并对主要含油层单一沉积单元进行微相分析及成图。利用三维地震方法解释35km2,成图面积20km2,大体上达到断点落实,断层组合合理。油藏方面,主要针对海26块的液体性质和油藏类型分析,并完成了评价曲线的绘制;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区块重新部署了10口新井。通过该论文研究,对于改善海外河油田水驱效果,实现油田长期稳产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吴军[2](2015)在《政府参与特殊风险保险市场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重点研究政府在商业保险中的角色,探讨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以提升社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防灾减灾。论文以研究政府参与对发展特殊风险保险的促进作用为着力点,从公共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理论视角,构建了政府参与并促进特殊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分析框架;参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政府介入进行案例分析,针对各国政府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特殊风险保险行业发展中在立法、监管、财税政策、风险分散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针对政府如何参与并推动特殊风险保险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航空、航天、能源行业本身具有高价值、高风险、高技术特点,为这些行业提供风险转移服务的特殊风险保险是区别于常规保险业务的特殊险种。中国社会正处于由粗放增长到创新驱动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往往超乎预期,行业发展对特殊风险保险的需求潜力巨大,而且特殊风险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社会民生,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研究政府参与对发展特殊风险保险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方面看,本研究基于公共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相关理论,探讨政府的经济职能,研究政府参与社会经济的形式,通过对特殊风险领域市场失灵相关理论的研究,丰富了政府参与并促进金融保险发展的理论依据;在实践意义方面,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找出在特殊风险保险领域出现不同程度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针对性地给出建议,为我国特殊风险保险市场健康发展,进而为航空、航天、能源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本文对政府参与经济、保险的文献、理论进行了整理归纳。经济学理论方面,研究回顾了古典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确定了公共经济学作为研究政府参与发展特殊风险保险相关机制的理论框架。保险学的理论方面介绍了特殊风险的特点、风险的可保性边界等。此外,通过考察政府参与财产保险的实践(包括交强险、农险、巨灾保险等)对政府参与促进风险管理的机制进行了论证。支持政府介入市场的观点主要认为政府扶持政策有利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对产业创新和发展存在积极意义;批评政府介入市场的观点认为政府扶持政策可能导致权力寻租、资源错配等“政府失灵”问题。综合思考两方面意见,按照出政府介入与市场作用的“双引擎”设计,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政府介入的副作用可以解决。从政府参与保险的经济学理论及相关实践看,政府参与经济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解决市场失灵;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参与模式与参与深度、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方式。本文利用衡量政府与市场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工具--帕累托最优,说明了市场供给与需求关系应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介入行为可以更多的考虑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引导的路径。从立法与监管方式参与保险市场的角度看,本文从社会资源配置、公共管理学、规制公共利益理论等经济学与保险学理论出发,阐述政府以立法与监管方式参与保险市场的理论基础与必要性。从政府扶持的金融政策(财政、税收、保税区设立等)参与保险的角度,介绍并分析了我国财政收支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横向比较了国际相关实践情况,针对我国保险行业的特点给出了财税支持政策建议并针对当下较为热门的自贸区提出了政策思考方向。从政府推动发展特殊风险保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看,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做出了论证。首先,特殊风险保险标的单位风险价值巨大,对于特殊风险这种标的风险集中的险种,通过共保以及再保险的方式分散风险实属必然。从我国政府的角度出发,特殊风险行业涉及重大技术装备,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特殊风险保险均掌握在西方保险公司手中,对我国经济安全产生一定潜在威胁。其次,特殊风险行业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理应积极引导市场,合理配置资源。因此,政府引导并促进特殊风险行业发展,是落实重大装备“走出去”、开拓企业发展新思路的重要抓手。政府通过扶持特殊风险保险业为“一带一路”战略护航,帮助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第三,特殊风险行业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政府介入特殊风险行业也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内在要求。最后,从特殊风险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看,政府应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出台配套产业扶持政策、建立重大灾难应急机制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等措施引导特险稳定、健康发展。可行性方面,第一,保险补贴的属性:保险本身具有扶贫济困的职能。保险补贴可以为特殊风险行业提供风险融资(Risk Finance),解决或有风险成本难以通过预算提供的困境;第二,弱法律障碍:政府直接补贴容易引发外方针对我国的反补贴调查,而通过保险的形式给予项目补贴,既充分调动了商业市场的积极性,又是对世贸体制框架下绿箱政策的有效运用;第三,风险补贴产生的杠杆放大作用:直接补贴太多,政府的压力会很大;补贴不足,则不会对企业形成有效激励。通过建立政府补贴的保险机制,可以放大政府支持的力度及受益面。基于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笔者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一,完善特险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并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促进技术创新;第二,通过金融政策(财政、税收、保税区、自贸区等)促进行业发展;第三,建立政府参与的分散风险的保险制度,解决特殊风险保市场失灵。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政策理论依据方面,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新“国十条”)。新国十条的立意不仅仅考虑保险行业自身的发展,更多是站在国家发展、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宏观角度;新“国十条”提出“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对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基础薄弱的保险业务,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消除了在市场和政府之间左右摇摆的认识误区,为政府参与特殊风险保险的发展,进而促进航空、航天、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政策理论依据。研究领域方面。特殊风险行业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但特殊风险保险的业务规模仍然很小(以在特险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人保财险为例,特险业务量约为公司业务总量的1%)。因其体量小,以及此领域较高的技术门槛,使其成为“壁龛市场”(Niche market),不仅参与的主体少,对此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更少。与车险、农险等常规业务相比,在业务发展政策措施研究领域属于尚待开垦的处女地。研究方法及市场数据方面,基于作者本身的专业背景和行业实践,研究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分析与实证分析并重的方式,避免了空洞的经院式讲道。采用来自国际保险市场及国内保险主体最新的、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保证了研究的严肃性和准确性。问题的提出植根于特险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就政府参与财产保险、尤其是特殊风险安排的机制分析,完全基于行业实践。研究结论方面,基于常规业务市场,特殊风险政府引导的观点,从立法、产业政策、金融环境、政府在行业发展的不同环节,通过直接、间接等不同方式扶持、参与特殊风险保险提出政策建议及解决方案,对于推动具有创新、环保特质的航空、航天、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力求能在中短期对特险行业发展起到现实的促进作用,对制订特险行业长期发展战略也有指导意义。

王昆[3](2014)在《跨境地区合作与空间发展 ——以云南及周边国家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合作带来的一体化趋势,跨境合作成为区域合作的焦点。中国边疆建设的大背景使得跨境合作越来越具有普遍意义,然而我国当前跨境合作的经验积累还处于欠缺阶段,对于边境地区在跨境合作中的任务、作用、发展策略都还需进一步科学认识,论文针对这一问题对跨境合作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并以云南跨境地区的合作为实证,研究我国边境地区的跨境合作问题。论文运用综合的视角、数据分析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境合作的五大假说,其次通过国际案例研究跨境合作中的一般规律;第三,以云南跨境合作为例,分析其具有的时代特征,并且客观评价其在跨境经济区、地缘安全、国际环境、自然生态、社会联系、资源开发五个方面的跨境合作进展;最后,针对云南跨境地区各类合作情况的优劣,以及跨境地区呈现出来的空间格局特征,提出基于云南跨境地区的跨境人居假说的构建,明确跨境地区这一特殊人居环境建设的原因、特性、定位、基础及内容,并对云南跨境地区合理的发展策略提出具体操作建议。论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跨国经济区联系、地缘政治安全利益、国际环境、跨境自然社会系统、资源开发是跨境合作的五个主要原因,并且体现在已有的国际案例中;2)跨境合作与边境两侧封锁性、经济发展水平有显着关系,且在跨境合作的不同阶段具有各自不同的合作重点;3)跨境合作中的边境优势能否发挥具有不确定性,对于边境城镇的影响也会呈现多种形式;4)从经济发展、地缘政治、国内资源供给、对外转口贸易、对外经济模式来看,云南跨境地区合作具有时代必然性;5)在跨境成效检验方面,云南跨境地区在中国-东盟经济中的作用及未来发展都有限,鉴于这一地区在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地缘政治安全方面的特殊性,应该调整发展战略;6)云南跨境人居建设是基于云南“非经济因素主导的跨境合作”而提出的,云南跨境人居建设应该在次区域和跨境地区两个层面上开展,合作应该以边境经济区建设、跨境发展走廊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强化经济区与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文化生态体系建设。

杨明清[4](2015)在《钻井液油气定量分离及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钻油气检测技术可以对钻井过程中的地下油气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和评价,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评价解释油气层。目前随钻油气分离的主要手段依靠脱气器,并利用色谱原理将钻井液体中的饱和烷烃脱离出来并进行检测、评价。目前该技术存在着检测方法不标准、分析速度慢、油气评价非定量化的问题,制约着该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对随钻气体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脱气环节、检测环节入手,提出一套系统的定量油气检测方法,并研制出一套完整的原理样机。在脱气环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定量钻井液的脱气方法,通过分析钻井液循环气体存在的运移模式,引入了半透膜脱气的概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油气分离装置,可以直接插入钻井液提取样品。在油气检测环节,通过对快速色谱技术理论分析,系统总结了提高气体检测分析速度的方法。从优化最小分辨率、色谱柱选择性、工作参数等方面入手,明确了影响气体检测分析速度的各个因素。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以TCD为基础的快速油气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将油气检测范围从C1C5扩展到C1C8,包括苯和甲苯。检测系统的分析周期为90s。在油气评价环节,针对该检测系统微小信号问题,提出了微小气测信号的识别方法;针对不同井采用的录井系统不同,提出了不同井之间气测值对比方法;针对混油钻井液对气测值的干扰问题,分析了混油响应气测值识别方法。该检测系统通过室内实验和两口井现场测试,结果证明系统设计合理,脱气定量性好,检测成分全,检测速度快,为钻井现场油气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张用德[5](2015)在《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世界石油工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新的探区日益减少、后备储量越来越少,而新探明的地质储量中绝大部分为低渗透油藏储量;另一方面,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较差,使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面临许多困难。低渗透油藏的认识程度和开发水平同中高渗透型油藏相比差距较大,把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藏的储量充分动用起来,实现高效开发,就要正确认识低渗储层特征和渗流机理,解决制约这些储量难以动用和高效开发的技术难题。本论文研究了深层高压低渗透储层的变形机理、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性等,探索了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规律;考虑地层的压敏特性,建立了变渗透率产能预测模型;考虑缝面污染,定量分析了影响高压低渗透储层产能的因素和非线性现象、启动压力梯度与油井产量之间的关系,优化了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群;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高压低渗透储层的最佳开发和压裂参数,提出了高压低渗透储层剩余油挖潜主导措施。形成了较完善的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理论体系,并经中原油田文13西块现场实施,水驱控制储量、水驱动用储量分别提高4.19和2.22个百分点、日产油上升15.1t、综合含水下降0.24个百分点,增加可采储量9.23×104t,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相似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在研究储层变形机理、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性等基础上,探索了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规律及影响因素;2、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的产能预测公式;3、研究了裂缝分布对油井产能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压裂井产能的因素;4、利用油藏模拟方法,确定了不同级别渗透率的最佳井网和压裂匹配参数;5、分析了影响压裂井产能的因素和低渗透油藏的非线性现象、启动压力梯度与油井产量之间的关系,优化了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群;6、提出了文东油田剩余油挖潜主导措施。

方洋[6](2015)在《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地层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测试是发现油气藏、了解油气层特性、油气井产能、储层参数以及油气井污染状况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层测试不同于常规气藏,表现为储层结构和流体相态特征随测试过程发生复杂变化。为此,文中深入探讨了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测试期间储层渗流参数变化规律和产能预测理论,提出了符合地面、井筒和储层整体试油需求的工艺设计方法,对推动该类气藏测试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分析了凝析气藏测试期间储层渗流特征,对测试期间多区复合模型的动态变化,各测试工作制度和关井压恢期间的储层参数变化规律,以及凝析流体组分变化规律,反凝析液储层分布等流体相态控制机制进行研究,为建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层测试设计方法提供理论基础;2、在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层测试渗流动态分析基础上,以凝析油气热力学理论和多相渗流理论为指导,建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测试期间多相流组分渗流模型,并修正凝析油气速度效应模型,为研究测试期间碳酸盐岩储层变化特征和凝析流体参数变化场,形成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层测试设计方法提供技术手段;3、引入考虑储层变化的两相拟压力函数,通过对凝析油气两相流渗流方程推导,并分解高速非达西流动方程,建立考虑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测试期间储层渗流参数变化的产能评价方程,研究了碳酸盐岩凝析气井产能递减规律,然后通过组分模型研究产能方程系数随储层压力变化关系,并给出储层衰竭开发期间应用探井产能方程的修正方法。4、结合矿场测试技术设备条件,提出了可满足地面、井筒到储层等各子系统要求的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测试参数设计方法,利用组分模型确定测试施工制度,通过矿场实例井实践,对合理测试设计进行系统分析,为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勘探试油提供技术支持。论文成果对于完善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测试设计方法和建立更为准确的产能预测评价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贾自力[7](2010)在《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压力系统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文中提出花土沟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芒崖坳陷狮子沟-油砂山背斜带花土沟高点,属构造-岩性复合油藏。油藏位于新近系下油砂山组和上干柴沟组,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平均地层压力为8.27Mpa,原始压力系数为0.61~0.80,属异常低压油藏。油藏埋藏浅,原油品质好,地质储量可观,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油藏天然能量不足,给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深入研究花土沟油田构造演化史、压力系统分布特征、烃源岩热演化史、古地温及古压力恢复、剥蚀厚度恢复、压力封存箱沉积配置、油气成藏特征、地层水与成藏关系以及异常压力控制因素等关键问题,对于明确该地区异常压力的成因及促进该地区油气的有效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针对目前亟待解决的花土沟油田异常压力成因机制问题,通过对该地区构造演化、压力系统分布特征、沉积与压力封存箱配置关系、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成藏、油藏流体特征、异常压力系统形成的控制因素等的分析,研究了构造抬升、温度降低、烃类散失和潜水面等对花土沟油田异常压力形成的影响程度,阐明了花土沟地区异常压力形成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花土沟地区新近系油藏地层压力表现为异常低压,主要分布在远砂坝沉积微相中,低压封存箱均以厚层较致密的前三角洲泥、滨浅湖泥或藻丘沉积为顶底板,在空间上形成各自独立的封闭体系,具有垂向叠置、横向并列的特征;地层水均为CaCl2型,反映了研究区低压油藏封闭条件好,有利于油气的保存;有机包裹体的荧光颜色具有明显差异性,证明了地层中发生过2期油气的注入;研究区低压油藏具有多阶段生烃混合成藏和短距离运移聚集成藏的特点;花土沟油田异常低压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喜山晚期大规模的构造抬升所引起的储层孔隙反弹和流体受冷收缩,轻烃散失和潜水面深度对地层压力影响不大。

顾丽姝[8](2014)在《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盟新四国(以下简称新四国)是指东南亚十国中最后加入东盟的四个新成员国,即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亦称CLMV国家。其中,柬埔寨、老挝、缅甸属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政治局势长期动荡的影响,新四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滞后,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一直处于不利地位。近年来,随着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的推进和印度“东向政策”的实施,新四国以其重要的地缘政治、逐渐开放的经济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日益受到国际资本的关注,成为各大国角逐的焦点区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的推进,我国与新四国的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合作快速推进,新四国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东盟直接投资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国成为新四国最重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国之一。就我国而言,无论是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大型中央企业,还是不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但却拥有为小规模市场服务能力和小规模生产技术的中小企业,都能在新四国找到自己发展的“广阔天地”。我国对新四国的直接投资,在获取国内稀缺战略资源、转移过剩产能、开拓境外市场、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西南边疆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新四国的直接投资,既符合企业经济利益,也关乎我国的国家战略。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和现状分析相结合、国际关系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四国引进外资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回顾,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就中国对新四国和老六国直接投资的特点和绩效进行了比较研究,就影响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推动因素和风险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对于细化东盟问题的研究对象,验证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高风险国家的适用性,补充和丰富现有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客观而深入地认识我国与新四国的经贸关系,正确处理双边经贸关系中的矛盾和摩擦,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而且能为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拓新四国市场提供具体的帮助,为各级政府制定和调整对外投资政策、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益的参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通过系统地梳理国际直接投资基本理论,依次对马克思主义资本输出理论、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归纳、介绍和评价。二是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发展。首先,回顾了新四国的引资进程,分析了各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国分布和产业分布;其次,总结回顾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归纳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特点。三是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推动因素分析。首先,基于投资国的宏观战略,分析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必然性;其次,基于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分析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可行性;再次,基于双边关系的推动因素,分析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有利基础;最后,基于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分析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发展的区位优势。四是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绩效分析。通过指标选取、模型构建、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重点研究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绩效中的贸易效应,并与中国对东盟老六国的投资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五是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分别从东道国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经营风险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六是推动中国企业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对策和措施。首先,从加强政策引导、强化政策服务、深化双边合作三个方面,就政府层面的宏观政策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其次,从目标定位、产业选择、进入模式、风险防范四个方面,就企业进一步加大对新四国的直接投资提出了具体建议。本文的创新性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大都把东盟十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鉴于东盟各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本文根据东盟新四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与中国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上的密切关系、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所具备的亲缘优势、地缘优势等因素,将新四国放在一个次区域内进行研究。第二,建立了“投资国-东道国-双边关系-企业”四位一体的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因素分析框架,强调双边政治关系中政治互信与双边经济关系中对外援助、对外承包工程等子因素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推动作用。提出在对类似东盟新四国的高风险国家直接投资中,双边经济关系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双边政治关系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保障。第三,通过实证对比研究中国对东盟新四国、老六国的直接投资绩效,提出中国对两类国家的直接投资都是贸易创造型投资,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进出口创造效应均高于对老六国的直接投资。本文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之处:首先,新四国均属最不发达国家,信息化水平低,受世界关注的程度不高,文献资料匮乏,一些研究数据的采集比较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文对某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其次,因篇幅所限,本文对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典型案例和重要地区投资主体(如云南、广西)没有进一步展开深入的分析。对此,笔者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屈耀明[9](2010)在《基于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投资环境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非传统矿产资源经济的重要观点,也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油气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举措。本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采用规范研究、逻辑归纳、系统分析、综合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投资环境理论为切入点,系统回顾和分析了上述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投资环境系统的特点和构成要素;按照科学性、实用性、客观性等原则,设计了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对投资环境定量评价方法优缺点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投资环境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值定权法相结合的模糊评价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综合考虑了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用来评价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投资环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后,利用中国石油与化工集团公司境外油气勘探开发的实际,对其重点关注的10个产油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研究。系统研究了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投资的基础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以此作为指导整个论文的理论基础。(2)投资环境评价理论及方法研究。重点研究了区位投资环境理论、投资发展阶段理论、仿真国际投资环境理论和综合投资环境理论等,以及投资环境定性分析方法。(3)境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系统研究。根据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境外油气勘探开发的系统特点、功能作用和构成要素。(4)境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结合境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的特点,在系统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5)基于境外油气勘探开发的投资环境评价模型构建。在对投资环境定量评价方法优缺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境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的特点和评价指标特征要求,构建了层次分析和熵值定权相结合的模糊评价模型。(6)实证分析研究。利用中国石油与化工集团公司境外油气勘探开发的实际资料和数据,对其重点关注的10个产油国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

张芬娜[10](2013)在《煤层气井产气通道破坏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煤层出煤粉问题成为制约煤层气开发的重要问题,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井的生产实际进行现场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煤层气井作业后产气量降低甚至不产气的原因,系统研究煤层气井煤粉的形成、运移、沉积堵塞和煤粉排出等关键技术组成的产气通道维持、疏通和修复方法体系,对提高煤层气井的产量,延长煤层气井稳产周期将起到重要作用,为实现我国煤层气井稳定、连续、长期生产的目标奠定理论基础,是实现煤层气商业化开发的关键。通过分析煤层气井作业后产气量降低的原因,建立主要因素对煤层气井产气量的影响模型,对影响煤层气井作业后产气量降低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判别,得到煤粉是影响煤层气井作业后产气量降低甚至不产气的根本因素;为了研究煤粉的形成,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产气通道的形成和破坏;(1)分析了煤层气井产气通道形成机理,建立了产气通道导流能力数学模型得到产气通道导流能力对单井日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煤粉沉积填充后产气通道模型,分析了煤粉对产气通道渗透率,导流能力以及产气潜能的影响;(2)依据产气通道破坏出煤粉的机理给出了较近井地带、近井地带和远井地带产气通道破坏出煤粉条件,建立关井和修井时井底压力恢复模型,基于该模型和不同含水煤岩力学强度测试建立保护产气通道不被破坏的关井、修井制度和再次开井生产制度,从而为煤层气井高效、稳产提供了依据。依据力学原理,得到了产气通道内已脱落的煤粉颗粒滚动启动条件、悬浮运移条件以及支撑剂不被排出的临界条件,建立了煤粉脱落、运移和堵塞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分析了煤粉排出量对煤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依据该渗透率模型,研究煤粉适度排出理论,建立煤粉适度排出模型和携煤粉地层液速度窗口模型,使脱落的煤粉适度排出,疏通渗流通道,增加渗透率提高单井产气量;基于产气通道内摩阻最小的原理,给出了适度携煤粉最佳地层液临界速度。考虑产气通道壁面对煤粉颗粒沉降的影响建立了煤粉颗粒群在产气通道内的沉积模型,得到了产气通道内煤粉沉降末速;分析了煤粉的沉积对煤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以及沉积后水流特性;建立了煤粉堵塞数学模型,给出了生产压差和初始煤粉浓度对等效伤害半径的影响;根据煤储层的参数和实际的现象对煤储层堵塞进行诊断;依据产气通道脱落煤粉量模型和脱落煤粉粒径的模型对产气通道堵塞进行预测。

二、油气田开发生产中油气层保护的几点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气田开发生产中油气层保护的几点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海26块水驱开发调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海26块油藏主要特征
    2.1 储层特征
        2.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2.1.2 储油层布局特征
        2.1.3 储油层物性特征及非均质性
        2.1.4 储油层孔隙结构特征
        2.1.5 储层渗流特征
    2.2 海26块油水分布特征
        2.2.1 储油水平分布特征
        2.2.2 储油层纵向分布特征
        2.2.3 油、水地下分布特点
    2.3 油、水主要性质
        2.3.1 原油性质
        2.3.2 地层水性质
    2.4 地层原油储量计算
        2.4.1 主要参数确定
        2.4.2 原油储量计算结果
        2.4.3 原油储量变化分析
    2.5 研究结论
第三章 海26块油藏开发历程
    3.1 海26块开发阶段划分
    3.2 开发单元动态特征
    3.3 油藏开发现状
第四章 开发效果评价
    4.1 采油速度评价
    4.2 天然水侵量的估算
        4.2.1 天然水侵量计算
        4.2.2 开发过程中驱动能量的演化
        4.2.3 含水上升率评价
        4.2.4 耗水率评价
    4.3 注采压力系统适应性评价
    4.4 油层水驱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评价
    4.5 产油量自然递减评价
    4.6 措施效果和综合递减率评价
    4.7 可采剩余油量评价
        4.7.1 可采储量评价方法
        4.7.2 可采储量评价结果
    4.8 海26断块开发中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4.8.1 海26断块开发中期主要矛盾
        4.8.2 造成海26断块吸水能力下降主要原因分析
第五章 提高采收率的开采方式筛选
    5.1 合理产液量研究
        5.1.1 高粘度油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5.1.2 海26断块提高采收率方法
    5.2 海26断块采液速度分析
    5.3 水平井开采可行性研究
第六章 海26断块井位部署及指标预测
    6.1 井位部署
        6.1.1 部署原则
        6.1.2 部署依据
        6.1.3 部署结果
    6.2 水平井钻遇情况及产能预测
        6.2.1 水平井钻遇情况
        6.2.2 水平井产能预测
        6.2.3 开发指标预测
    6.3 实施要求
        6.3.1 实施钻井要求
        6.3.2 完井质量要求
        6.3.3 测井系列要求
        6.3.4 调整井投产工艺技术要求
        6.3.5 动态监测系统部署要求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2)政府参与特殊风险保险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特殊风险的定义
        1.1.2 特殊风险行业保险需求分析
        1.1.3 特殊风险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1.1.4 特殊风险保险的基础属性
        1.1.5 特殊风险保险的技术属性
        1.1.6 特殊风险保险外部性效应与市场失灵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资料
    1.4 论文结构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政府参与经济的文献综述
    2.2 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的理论探讨及文献综述
        2.2.1 保险对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2.2.2 风险的可保性决定商业保险的边界
    2.3 保险市场失灵的文献
    2.4 政府介入产业市场的文献
    2.5 政府介入保险市场的文献
第3 章政府参与保险的经济学理论及实践
    3.1 政府参与保险的相关经济学理论
        3.1.1 公共经济学
        3.1.2 福利经济学与帕累托最优
    3.2 政府参与商业保险市场的理论依据
        3.2.1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市场失灵
        3.2.2 政府失灵
    3.3 政府参与-相机抉择(discretion)机制
        3.3.1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3.3.2 直接提供公共保险
        3.3.3 进行市场规制
    3.4 其他相关经济学理论
    3.5 政府参与财产保险市场实践
        3.5.1 参与机动车强制保险
        3.5.2 参与农业保险
        3.5.3 参与巨灾保险
        3.5.4 参与责任保险
第4章 政府参与保险市场的方式
    4.1 政府参与的主要方式
    4.2 政府参与保险立法与监管的理论依据——规制经济学
        4.2.1 理论依据
        4.2.2 政府对保险市场规制的必要性
    4.3 规制保险行业的法律及行政手段
        4.3.1 国际、国内保险立法概况
        4.3.2 保险监管与自律
    4.4 完善我国保险立法、监管体系
        4.4.1 完善强制保险制度立法的思考
        4.4.2 完善保险监管制度的思考
    4.5 促进保险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
        4.5.1 优化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4.5.2 我国保险业财政补贴与税制现状
        4.5.3 构建我国保险业财税优惠政策体系的思考
第5章 政府推动发展特殊风险保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5.1 商业保险无法完全涵盖社会风险需求
        5.1.1 保险行业实力弱
        5.1.2 民众及企业的支付能力低下
        5.1.3 中国政府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
    5.2 商业性航空、航天保险营运模式
        5.2.1 航空保险发展与保险营运模式
        5.2.2 航天保险发展与保险营运模式
    5.3 石油、核能保险营运模式
        5.3.1 石油保险发展与保险营运模式
        5.3.2 核能保险发展与保险营运模式
    5.4 政府推动特殊风险保险发展的必要性
        5.4.1 特险行业在促进产业升级、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5.4.2 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内在要求
        5.4.3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直接体现
        5.4.4 特险行业“走出去”开拓企业发展新思维
    5.5 政府推动特殊风险保险发展的可行性
        5.5.1 完善特险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5.5.2 透过保险机制完善补贴政策的可行性
        5.5.3 建立政府参与风险管理的制度
第6章 政府参与促进航空、航天保险发展
    6.1 航空产业发展历程
        6.1.1 国际民用航空产业发展
        6.1.2 国内民用航空产业发展
        6.1.3 国内航空制造产业发展
    6.2 航天产业发展历程
        6.2.1 国际航天产业发展
        6.2.2 我国航天产业发展
    6.3 我国航空航天保险市场失灵现象
    6.4 我国航空航天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6.4.1 完善航空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应完善立法
        6.4.2 建立政府自动补偿机制,化解航空承运人战争风险
        6.4.3 促进商业市场发育,提高航天保险覆盖面
        6.4.4 建立、强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航天保险体系
        6.4.5 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型保险补偿机制的扶持作用
        6.4.6 推进通用航空联合共保体平台建设
        6.4.7 提高政府财税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自贸区带动效应
        6.4.8 加速推进我国航空航天再保险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6.4.9 鼓励险资进入航空租赁产业、打造航空金融产业链
第7章 政府参与促进能源保险发展
    7.1 能源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7.1.1 世界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趋势
        7.1.2 世界核能产业发展回顾和发展趋势
        7.1.3 国内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回顾和发展趋势
        7.1.4 国内核电产业发展回顾和发展趋势
    7.2 我国能源保险市场失灵现象及问题
        7.2.1 国外能源相关法律体系较健全
        7.2.2 国内能源责任立法尚待完善
        7.2.3 财税政策支持和保险模式创新不够
    7.3 对我国能源保险市场发展的建议
        7.3.1 完善油污责任立法
        7.3.2 强化核损害赔偿责任立法
        7.3.3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引导作用
        7.3.4 推动企业自保与商业保险合作共赢
        7.3.5 正确认识核共体的积极作用
        7.3.6 创新敏感区域的保险合作模式
第8章 结论
附录A 历史资料——中国民航首次办理航空保险的请示
附录B 国际实践——印尼政府规范保险市场案例
附录C 国际实践——航空保险战争超赔保险的政府担保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跨境地区合作与空间发展 ——以云南及周边国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使得跨境合作成为区域发展焦点
        1.1.2 中国边疆建设的大背景使得跨境合作越来越具有普遍意义
        1.1.3 中国“桥头堡”战略下边境如何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
        1.1.4 我国当前跨境合作的经验积累还处于欠缺阶段
    1.2 研究意义
        1.2.1 对我国已有跨境合作思路的反思与重新审视
        1.2.2 国际跨境合作经验教训对我国跨境合作战略的科学借鉴
        1.2.3 合理看待跨境合作,科学判断其对我国经济的意义与作用
        1.2.4 研究跨境合作对大区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标
        1.3.1 构建国际跨境合作的理论框架
        1.3.2 客观分析云南跨境合作的时代意义
        1.3.3 科学评价云南跨境合作的实际成效
        1.3.4 建立云南跨境地区人居环境发展战略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文献综述
        1.4.2 国内文献综述
        1.4.3 已有跨境合作理论评价
    1.5 研究方法
        1.5.1 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
        1.5.2 数据分析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1.5.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1.6.1 研究框架
        1.6.2 论文结构
第2章 跨境合作原因的理论假说
    2.1 跨境合作必要性假说一:跨境合作有利于跨国经济区联系
        2.1.1 跨国经济区理论及其存在的基础
        2.1.2 边境对跨国经济区影响作用的经济学模型
        2.1.3 跨国经济区主要影响因素
    2.2 跨境合作必要性假说二:跨境合作有利于地缘安全利益
        2.2.1 边境安全国际环境的变化:从封闭、斗争走向开放合作
        2.2.2 边境安全内涵的转变:从军事走向经济建设与外部交流
        2.2.3 边境安全与跨境合作的需求关系
        2.2.4 边境安全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2.3 跨境合作必要性假说三:跨境合作有利于国际环境塑造
        2.3.1 构建合作意愿国际环境的重要意义
        2.3.2 软实力理论与国际环境的认同感
        2.3.3 周边外交战略与国家合作态度的转变
    2.4 跨境合作必要性假说四:跨境合作有利于自然/社会系统保护发展
        2.4.1 跨境自然环境
        2.4.2 跨境社会系统
    2.5 跨境合作必要性假说五:跨境合作有利于跨境资源开发
        2.5.1 边境地区自身的资源开发
        2.5.2 边境地区的跨国资源战略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际实践中的跨境合作假说及特征
    3.1 欧盟跨境合作
        3.1.1 跨境合作展开原因
        3.1.2 跨境合作研究进展
    3.2 美墨跨境合作
        3.2.1 跨境合作展开原因
        3.2.2 跨境合作研究进展
    3.3 第三世界跨境合作:南部非洲跨境合作
        3.3.1 跨境合作开展的原因
        3.3.2 跨境合作策略
    3.4 跨境合作特征一:边境封锁性与合作的关系
    3.5 跨境合作特征二:经济水平与合作的关系
        3.5.1 “穷”与“穷”的跨境合作模式
        3.5.2 “穷”与“富”的跨境合作模式
        3.5.3 “富”与“富”的跨境合作模式
    3.6 跨境合作特征三:阶段性与各阶段合作重点
        3.6.1 跨境合作的四个阶段
        3.6.2 不同阶段的合作重点
        3.6.3 合作重点转变的启示
    3.7 跨境合作特征四:边境优势的不确定性
        3.7.1 边境优势发挥的制约条件
        3.7.2 边境优势发挥的不确定性
    3.8 跨境特征五:边境城镇空间发展的不确定性
        3.8.1 边境城镇的形态类型
        3.8.2 跨境合作中边境城镇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云南跨境合作假说的时代性
    4.1 经济发展的时代需要
        4.1.1 云南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
        4.1.2 云南边境地区多样性优势与发展困境
        4.1.3 小结:经济发展对云南跨境合作的需要
    4.2 地缘政治的时代需要
        4.2.1 云南外围地区次区域合作对云南边境的压力
        4.2.2 地区不稳定因素对边境的压力
        4.2.3 小结:地缘政治对云南跨境合作的需要
    4.3 国内资源供给的需要
        4.3.1 云南跨境合作中的能源通道
        4.3.2 云南边境周边资源富集且具有互补性
        4.3.3 小结:国内资源供给对云南跨境合作的需求
    4.4 对外贸易转口的需要
        4.4.1 转口贸易对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
        4.4.2 云南发展转口贸易的基础
        4.4.3 小结:转口贸易对云南跨境合作的需求
    4.5 对外经济模式的需要
        4.5.1 边境地区对外经济的形式
        4.5.2 边境对外经济区特征
        4.5.3 云南边境对外经济的形式
        4.5.4 小结:云南边境对外形式中的跨境合作需求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云南跨境合作假说的检验
    5.1 跨境经济区实施效果的检验
        5.1.1 现状角色:中国-东盟经济联系的现状特点
        5.1.2 云南:跨境经济区发展的限制作用
        5.1.3 区位优势在经济区发展中的体现
        5.1.4 经济区视角下的发展策略
    5.2 地缘安全假说的检验
        5.2.1 角色转变:中国-东盟地缘关系的发展
        5.2.2 云南:地缘合作开展的实际情况
        5.2.3 云南跨境地缘合作的策略
    5.3 国际环境假说的检验
        5.3.1 云南次区域国际环境建设进展
        5.3.2 云南次区域国际环境效果评述
        5.3.3 云南跨境国际环境建设的策略
    5.4 自然生态假说的检验
        5.4.1 跨境生态资源保护现状及问题
        5.4.2 跨境生态资源保护策略
    5.5 社会联系假说的检验
        5.5.1 跨境社会联系的空间特征
        5.5.2 跨境合作中社会联系效果评述
        5.5.3 跨境社会联系发展策略
    5.6 资源开发假说的检验
        5.6.1 云南跨境水资源开发现状
        5.6.2 云南跨境资源开发效果评述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云南跨境地区的跨境人居假说的构建
    6.1 云南跨境合作中人居建设提出的原因
        6.1.1 云南跨境合作现实限制条件对人居的需求
        6.1.2 云南跨境合作未来可能性对人居的需求
    6.2 人居本身特性对云南跨境合作问题的应对
        6.2.1 物质客观性
        6.2.2 基础性
        6.2.3 包容性
        6.2.4 政治不敏感性
        6.2.5 文化共性
    6.3 云南跨境人居建设的定位
    6.4 云南跨境人居建设的基础
        6.4.1 跨境地区人居的概况
        6.4.2 跨境区域人居建设的空间格局现状
        6.4.3 小结:跨境空间格局特征
    6.5 云南跨境人居建设的内容
        6.5.1 次区域层面人居建设内容
        6.5.2 云南跨地区层面人居建设内容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云南跨境口岸地区的人居建设现状
    7.1 盈江口岸
        7.1.1 地理优势、境内外政策成为口岸发展的最初原因
        7.1.2 口岸的限制作用与口岸集散点的形成
        7.1.3 口岸城镇建设特点
        7.1.4 教育:国门小学成为跨境教育的承接地
        7.1.5 边境安全局势成为此地发展的最大障碍
    7.2 章凤口岸
        7.2.1 交通优势、县城迁址与瑞丽共同带动起来的县城自身发展
        7.2.2 跨境购买能力不足,导致县城与口岸难以形成联动发展
        7.2.3 赌场与难民困扰章凤口岸
        7.2.4 口岸自身发展水平较低导致了县城发展动力
    7.3 瑞丽口岸
        7.3.1 物品走私成为瑞丽市建国后繁荣发展的原因
        7.3.2 “境内关外”政策成为瑞丽当前发展的主要动力
        7.3.3 对岸经济发展也给瑞丽口岸带来相应的经济支持
        7.3.4 口岸发展使得两国便民集中到此务工经商
        7.3.5 相邻口岸差异大,进出口货物种类具有差异性
        7.3.6 环境问题存在但尚未构成冲突
        7.3.7 近期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进一步提高瑞丽的交通条件
    7.4 畹町口岸
        7.4.1 紧靠边境线与对岸较好的城镇条件是早期发展原因
        7.4.2 相邻口岸存在竞争关系,畹町口岸原有优势转移到瑞丽口岸
        7.4.3 边境线的稳定影响到口岸自身发展
        7.4.4 行政调整降低了畹町口岸的重要性
    7.5 南伞口岸
        7.5.1 县城迁址带来了当前发展的动力
        7.5.2 赌场催生了南伞口岸的服务业发展
        7.5.3 资源不足,交通限制,工业发展水平落后
        7.5.4 口岸对外经济贸易落后
    7.6 清水河口岸
        7.6.1 气候条件与地形优势为孟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7.6.2 缅甸人口向孟定的集聚给这个地区增加了发展动力
        7.6.3 清水河口岸周边缺乏配套服务,为孟定镇发展提供了机遇
        7.6.4 新贸易区的建设给该地区发挥了带动作用
        7.6.5 困扰:毒品带来的双重效应
    7.7 沧源口岸
        7.7.1 城市发展:早期少数民族聚局,政府建设成为近期发展动力
        7.7.2 经济变化:外来人口为经济主体,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现状
        7.7.3 口岸联络:扮演“通道”角色,两边居民联系紧密
        7.7.4 边境稳定:对另一侧的安定存有疑虑,近期内不会构成威胁
    7.8 孟连口岸
        7.8.1 口岸发展原因:对岸城市发展带动了勐阿口岸的发展
        7.8.2 口岸经济带来的发展只停留在口岸本身,未扩展到所属县镇
        7.8.3 口岸新的建设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
        7.8.4 未来发展契机:行政调整和合作区建设
    7.9 打洛口岸
        7.9.1 毒品与赌博造成的早期人口集聚与经济发展的短暂辉煌
        7.9.2 不稳定因素带来边境封锁
        7.9.3 封关与交通条件不利使得打洛口岸经济发展滞后
    7.10 思茅港口岸
        7.10.1 早期发展:“黄金港口”
        7.10.2 发电站水坝的修建使得港口发展停滞
        7.10.3 商业现状:外地商人已经全部搬走,只留下本地商户
        7.10.4 旅游和服务业在思茅港镇会得到较大发展
    7.11 磨憨口岸
        7.11.1 企业运输成本高使得“昆曼经济走廊”通而不畅
        7.11.2 老挝经济发展缓慢,抑制了磨憨口岸的发展
        7.11.3 海关对货物种类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7.11.4 货币对经济交完产生了限制
        7.11.5 边民贸易提升难度大
    7.12 金水河口岸
        7.12.1 旅游带来早期的繁荣,口岸建立后客货流都减少
        7.12.2 道路修建期间口岸作用几乎停止
        7.12.3 边境对面落后的城镇成为发展的最大限制
        7.12.4 各口岸货物分配不平均,无法借助周边活跃口岸的带动作用
        7.12.5 城市建设面临重重困境,建设速度缓慢
第8章 云南次区域层面的跨境人居建设
    8.1 次区域城镇网络格局
        8.1.1 次区域发展走廊的选择
        8.1.2 次区域发展走廊沿线城镇建设
    8.2 次区域交通体系规划
        8.2.1 跨境公路系统规划
        8.2.2 跨境铁路系统规划
        8.2.3 跨境航线系统规划
    8.3 次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规划
        8.3.1 生态环境治理规划
        8.3.2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8.4 次区域资源开发规划
    8.5 次区域基础设施网络规划
第9章 云南跨境地区层面的跨境人居建设
    9.1 构建多中心的“跨境城镇网络”
        9.1.1 多中心跨境人居网络的构建
        9.1.2 多中心跨境人居网络的职能
    9.2 构建相互协调的跨境交通网络
    9.3 构建差异化发展的“沿边口岸经济网络”
        9.3.1 边境经济区评价标准的选择
        9.3.2 边境经济区发展条件评价过程
        9.3.3 边境经济区发展条件评价结果
        9.3.4 边境口岸经济区体系的建构
    9.4 构建和谐发展的跨境自然生态网络
    9.5 构建相辅相成的“跨境文化网络”
第10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讨论
        10.2.1 跨境合作影响因素的不同影响作用
        10.2.2 云南长期发展的战略定位问题
    10.3 主要创新点
        10.3.1 方法创新:跨境合作假说检验的方法
        10.3.2 内容创新:跨境合作理论特征总结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10.3.3 理论观点创新:基于云南跨境地区的“跨境人居假说”理论构建
    10.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钻井液油气定量分离及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2.1 气体分离发展历程
        1.2.2 气体分离存在的问题
    1.3 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技术现状
        1.3.2 国内外发展趋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半透膜技术研究
    2.1 半透膜脱气原理
    2.2 轻烃气体分离膜的选型与制备
        2.2.1 膜材料选择
        2.2.2 半透膜的制备
    2.3 分离膜对油气组分分离效果验证实验
    2.4 半透膜耐温耐压测试
        2.4.1 高温高压环境的建立
        2.4.2 高温高压原理设计
        2.4.3 高温高压装置流程
        2.4.4 实验环境
    2.5 半透膜性能验证
        2.5.1 各组分轻烃在 60℃润滑油中的动态衰减实验
        2.5.2 CH4和C3在 100℃润滑油中的动态衰减实验
        2.5.3 CH4和C3在 120℃润滑油中的动态衰减实验
        2.5.4 CH4和C3不同温度下在润滑油中的衰减曲线对比
        2.5.5 CH4在 60℃水中的衰减曲线
        2.5.6 C3在 80℃水基钻井液和纯水中的动态衰减曲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半透膜脱气器研制
    3.1 半透膜脱气器制作
        3.1.1 中空半透膜脱气器
        3.1.2 平板半透膜脱气器
    3.2 半透膜内外两侧浓度标定试验
        3.2.1 实验方案及原理
        3.2.2 标定计算方法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半透膜油气检测装置自动化控制设计
    4.1 控制设计
    4.2 气路控制
    4.3 电路控制
    4.4 微气相色谱仪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半透膜钻井液油气检测装置系统集成
    5.1 系统结构
    5.2 气路集成设计
    5.3 恒温恒压样品气体管线
    5.4 微气相色谱仪
        5.4.1 微型热导检测器
        5.4.2 色谱柱选型分析
        5.4.3 色谱检测条件分析
    5.5 数据传输
    5.6 防爆封装
        5.6.1 防爆箱
        5.6.2 机械接口
        5.6.3 封装集成
    5.7 软件开发
        5.7.1 软件功能
        5.7.2 软件组织结构及总体流程
    5.8 油气检测系统测试
        5.8.1 气路延迟时间分析
        5.8.2 最小保证检测精度(C1)
        5.8.3 水中测试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检测方法研究
    6.1 井下烃类气体溶入系数求取
        6.1.1 实验方法
        6.1.2 实验参数的选择及控制
        6.1.3 实验结果分析
        6.1.4 钻井液及地层烃类气体组分真实含量的求取
        6.1.5 结论及认识
    6.2 色谱仪工作曲线标定方法
        6.2.1 色谱仪工作曲线标定方法的影响
        6.2.2 色谱仪工作曲线标定方法的校正
    6.3 色谱仪工作曲线线性分析
        6.3.1 色谱仪工作曲线线性及饱和现象的影响
        6.3.2 色谱仪工作曲线线性及饱和现象的校正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解释方法研究
    7.1 脱气效率测量方法
        7.1.1“全脱值—气测值”法测量钻井液脱气效率
        7.1.2 试验结果分析
        7.1.3 应用效果分析
    7.2 微小气测信号的识别方法
        7.2.1 微小气测信号产生的原因
        7.2.2 微小气测信号的识别方法
        7.2.3 现场试验
    7.3 气测值对比方法
        7.3.1 气测值对比的意义
        7.3.2 气测值对比方法
        7.3.3 应用实例
    7.4 混油响应气测值识别方法
        7.4.1 混油气测值特征分析
        7.4.2 钻井液混油响应气测值剔除方法
        7.4.3 应用实例
        7.4.4 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现场应用
    8.1 H3-侧5井测试
    8.2 W5-26 井测试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技术关键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技术关键
    1.4 本文的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2 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敏感性分析
    2.1 油藏敏感性概述
    2.2 油藏压力系统
    2.3 异常高压油藏成因、类型
        2.3.1 异常高压油藏成因
        2.3.2 异常高压油藏类型
    2.4 异常高压油藏地质、开发特征
        2.4.1 异常高压油藏的地质特征
        2.4.2 异常高压油藏的开发特征
    2.5 低渗透油藏压敏效应特征
        2.5.1 有效应力变化引起的压敏效应
        2.5.2 应力不均匀引起的压敏效应
        2.5.3 钻井应力变化引起的井筒附近压敏效应
    2.6 文13西块油藏孔、渗特征研究
        2.6.1 文13西块油藏孔隙结构特征
        2.6.2 文13块储层孔、渗变化研究
        2.6.3 文13西储层的压敏性
        2.6.4 开采过程中孔、渗损失的不可逆性
        2.6.5 深层高压低渗透储层可动流体评价
    2.7 低渗透油藏渗透率模型建立
        2.7.1 低渗透油藏压敏系数与渗透率的关系
        2.7.2 低渗透油藏变渗透率方程的建立
3 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研究
    3.1 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理论基础
        3.1.1 边界层研究
        3.1.2 微尺度流动效应
        3.1.3 微尺度流动效应判别
    3.2 低渗透油藏的非达西特征与非线性渗流规律
        3.2.1 低渗透油藏的非达西特征
        3.2.2 低渗透岩心中的低速非线性渗流规律
    3.3 启动压力梯度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3.1 启动压力梯度与驱替速度之间的关系
        3.3.2 启动压力梯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3.3.3 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
        3.3.4 低渗透储层压敏效应基本应用
        3.3.5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稳态产能
        3.3.6 启动压力梯度与井网之间的关系
        3.3.7 启动压力梯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
4 裂缝分布规律及其对油井产能的影响研究
    4.1 天然裂缝分布规律研究方法
        4.1.1 露头裂缝地质分析方法
        4.1.2 岩心裂缝地质分析方法
        4.1.3 常规成像测井裂缝分析方法
        4.1.4 地震资料预测储层裂缝技术
        4.1.5 数值模拟方法预测裂缝技术
        4.1.6 动态资料裂缝分析方法
    4.2 人工裂缝分布规律研究方法
        4.2.1 岩心实验测定方法
        4.2.2 地质力学方法
        4.2.3 微地震监测方法
        4.2.4 示踪剂监测方法
    4.3 文东油田裂缝分布规律
        4.3.1 裂缝岩芯薄片观察
        4.3.2 压力恢复试井研究裂缝
        4.3.3 岩石应力研究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
    4.4 文东油田裂缝对渗流的影响
    4.5 油水井间压力分布特征及其对油井产量的影响
        4.5.1 不同时间不同渗透率开发压力分布
        4.5.2 不同井距油水井间压力场分布
        4.5.3 超前注水压力场分布
        4.5.4 超前注水产量变化
5 低渗透油藏井网井距研究
    5.1 低渗油藏井网现状
        5.1.1 发展历程
        5.1.2 存在问题
    5.2 低渗透油藏的井网型式
    5.3 低渗透油藏油水井间压力分布
        5.3.1 井距不同时的压力场分布
        5.3.2 渗透率不同时压力场分布
        5.3.3 裂缝延伸附近地层压力场分布
    5.4 低渗透油藏井排距油藏工程方法研究
        5.4.1 不同级别低渗油藏排距和井距的确定方法
        5.4.2 正交设计法优化井网压裂参数基本原理
    5.5 低渗透油藏井排距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5.5.1 模拟单元的选取
        5.5.2 模拟处理技术
        5.5.3 油水井的工作制度
        5.5.4 相渗曲线
        5.5.5 评价指标
    5.6 不同渗透率下井排距优化研究
        5.6.1 菱形反九点井网不同方案数值模拟
        5.6.2 五点井网不同方案数值模拟
    5.7 不同裂缝发育程度下井排距优化研究
        5.7.1 反九点井网整体压裂参数优化
        5.7.2 五点井网整体压裂参数优化
        5.7.3 区块整体压裂设计中井网压裂最优参数
6 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应用研究
    6.1 文东油田挖潜措施
        6.1.1 缩小井距
        6.1.2 细分层系
        6.1.3 超前注水
    6.2 文东油田总体压裂优化
    6.3 注采系统调整
        6.3.1 压力现状
        6.3.2 油井采油(液)指数随含水的变化
        6.3.3 注水井吸水能力随含水上升的变化
        6.3.4 合理压。力界限的确定
        6.3.5 合理油水井数比
        6.3.6 低渗油藏的注采井距
        6.3.7 注意防止中盐析出对油层的污染
    6.4 综合应用典型单元分析—文13西块
        6.4.1 区块概况
        6.4.2 注采调整依据
        6.4.3 注采调整思路
        6.4.4 注采调整部署
        6.4.5 实施情况
        6.4.6 区块开发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地层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层描述
        1.2.2 地层测试理论与工艺
        1.2.3 凝析气藏渗流机理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1.6 论文创新点
2 凝析气藏测试期间储层渗流特征分析
    2.1 测试期间凝析油气相态特征
    2.2 测试期间凝析油气分布规律
    2.3 测试期间凝析油气多相流动特征
        2.3.1 油嘴测试期间多相流动
        2.3.2 压力恢复期间多相流动
    2.4 测试期间产能动态分析
        2.4.1 含油饱和度
        2.4.2 孔隙度
        2.4.3 地层压力
        2.4.4 高速效应
        2.4.5 吸附效应
    2.5 本章小结
3 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测试期间多相流组分模型研究
    3.1 裂缝性储层凝析油气多组分渗流模型
        3.1.1 模型建立
        3.1.2 模型求解
    3.2 裂缝性变形储层凝析油气多组分数学模型
        3.2.1 组分模型
        3.2.2 岩石模型
        3.2.3 模型求解
    3.3 本章小结
4 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测试动态分析及产能预测
    4.1 速度效应修正
        4.1.1 非达西流动
        4.1.2 毛管数效应
    4.2 数据准备
        4.2.1 地质模型
        4.2.2 流体参数
        4.2.3 两相拟压力
    4.3 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测试动态分析
    4.4 碳酸盐岩凝析气藏产能变化规律
        4.4.1 碳酸盐岩凝析气藏产能方程
        4.4.2 碳酸盐岩凝析气藏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测试方法矿场应用
    5.1 J-7D井测试实例
        5.1.1 储层分析
        5.1.2 测试方案
        5.1.3 测试分析
    5.2 M-9C井测试实例
        5.2.1 测试设计
        5.2.2 测试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7)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压力系统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异常压力特征与分类
        1.2.2 异常压力全球分布及赋存环境
        1.2.3 异常压力成因机理
        1.2.4 异常压力与油气关系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花土沟油田构造特征
        2.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1.2 花土沟油田构造发育史
    2.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2.3 含油气系统
        2.3.1 生储盖组合类型与分布
        2.3.2 生储盖组合类型与油气分布关系及评价
第3章 压力系统分布特征
    3.1 压力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3.1.1 静水压力
        3.1.2 静岩压力
        3.1.3 地层压力
        3.1.4 破裂压力
        3.1.5 压力系数
    3.2 压力系统分布特征
        3.2.1 纵向分布特征
        3.2.2 平面分布特征
第4章 压力封存箱沉积配置关系
    4.1 油藏沉积特征分析
        4.1.1 沉积相识别
        4.1.2 测井相分析
        4.1.3 油藏沉积配置
    4.2 油藏流体特征
        4.2.1 原油性质分析
        4.2.2 地层水性质分析
第5章 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5.1 烃源岩演化史分析
        5.1.1 柴西主要烃源岩分布及其特征
        5.1.2 烃源岩热演化史
    5.2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
        5.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5.2.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5.3 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特征
        5.3.1 油气成藏过程
        5.3.2 油气成藏特征
第6章 异常压力形成机制研究
    6.1 构造抬升对地层压力的影响
        6.1.1 理论分析
        6.1.2 剥蚀厚度恢复
        6.1.3 孔隙反弹对压力的影响
    6.2 温度降低对地层压力的影响
    6.3 烃类散失对地层压力的影响
    6.4 潜水面对地层压力的影响
        6.4.1 潜水面的确定
        6.4.2 潜水面对储层压力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研究
        1.2.2 关于东盟新四国投资环境和引进外资的研究
        1.2.3 关于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2.1 马克思主义资本输出理论
        2.1.1 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
        2.1.2 列宁的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理论
        2.1.3 对马克思主义资本输出理论的简要评析
    2.2 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2.1 垄断优势理论
        2.2.2 市场内部化理论
        2.2.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4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2.2.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3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3.1 资本相对过度集中理论
        2.3.2 小规模技术理论
        2.3.3 技术地方化理论
        2.3.4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2.3.5 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2.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
        2.4.1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2.4.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4.3 一体化国际投资发展论
        2.4.4 大国综合优势理论
    2.5 对现有理论的总体评述
3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发展
    3.1 东盟新四国的对内直接投资
        3.1.1 越南的对内直接投资
        3.1.2 老挝的对内直接投资
        3.1.3 缅甸的对内直接投资
        3.1.4 柬埔寨的对内直接投资
    3.2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发展
        3.2.1 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发展的概况
        3.2.2 中国对柬埔寨的直接投资
        3.2.3 中国对老挝的直接投资
        3.2.4 中国对缅甸的直接投资
        3.2.5 中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
    3.3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特点
        3.3.1 增长速度较快
        3.3.2 项目规模偏小
        3.3.3 区位分布集中
        3.3.4 产业分布高度集中
        3.3.5 投资主体多样
        3.3.6 中国已成为新四国的重要投资来源国
        3.3.7 新四国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4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推动因素分析
    4.1 基于投资国宏观战略的分析
        4.1.1 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性
        4.1.2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4.1.3 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4.1.4 资源能源战略储备
        4.1.5 规避贸易壁垒
        4.1.6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4.2 基于跨国企业比较优势的分析
        4.2.1 管理水平
        4.2.2 研发能力
        4.2.3 技术优势
        4.2.4 品牌影响
        4.2.5 产业优势
        4.2.6 文化亲缘
        4.2.7 地域相邻
        4.2.8 政策支持
    4.3 基于双边关系推动因素的分析
        4.3.1 政治互信日益加强
        4.3.2 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4.3.3 对外援助渠道创新
        4.3.4 经贸关系不断拓展
        4.3.5 投资合作制度保障
    4.4 基于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分析
        4.4.1 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4.4.2 逐渐改善的经济环境
        4.4.3 不断完善的法律环境
        4.4.4 优惠的外商投资政策
        4.4.5 丰富的自然劳动资源
        4.4.6 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
        4.4.7 大量基础设施投资的商机
5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绩效分析
    5.1 绩效概述
        5.1.1 绩效的含义
        5.1.2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5.2 投资绩效模型构建
        5.2.1 数据来源
        5.2.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5.3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投资绩效的实证分析
        5.3.1 中国对新四国投资、贸易的发展情况
        5.3.2 实证分析
    5.4 中国对东盟老六国投资绩效的实证分析
        5.4.1 中国对东盟老六国直接投资、贸易的发展情况
        5.4.2 实证分析
        5.4.3 实证结果的比较
6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
    6.1 风险概述
        6.1.1 风险的含义
        6.1.2 风险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6.1.3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风险的评估
    6.2 政治风险
        6.2.1 政治体制多样
        6.2.2 民族问题突出
        6.2.3 国际NGO活跃
        6.2.4 领土争端持续
        6.2.5 大国角逐升温
    6.3 经济风险
        6.3.1 通货膨胀风险
        6.3.2 汇兑限制风险
        6.3.3 外债偿付风险
        6.3.4 金融体系风险
    6.4 经营风险
        6.4.1 公共服务风险
        6.4.2 社会文化风险
        6.4.3 企业自身能力风险
7 推动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对策与措施
    7.1 政府层面的宏观政策措施
        7.1.1 加强政策引导
        7.1.2 强化支持服务
        7.1.3 深化双边合作
    7.2 企业层面的微观策略
        7.2.1 目标定位策略
        7.2.2 产业选择策略
        7.2.3 进入模式选择
        7.2.4 风险防范策略
8 研究结论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基于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投资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述评
        1.3.2 国内研究述评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性成果
第2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1.1 国际直接投资主要理论
        2.1.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简评
    2.2 投资环境理论
        2.2.1 区位投资环境理论
        2.2.2 低门槛理论
        2.2.3 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2.2.4 仿真国际投资环境理论
        2.2.5 综合投资环境理论
    2.3 投资环境定性评价方法
        2.3.1 冷热国别法
        2.3.2 等级尺度法
        2.3.3 道氏评估法
        2.3.4 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估法
        2.3.5 国家风险评级法
        2.3.6 投资障碍分析法
        2.3.7 体制评估法
        2.3.8 准数分析法
第3章 境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系统分析
    3.1 投资环境概述
        3.1.1 投资环境的概念
        3.1.2 投资环境的特征
        3.1.3 投资环境的主要分类方法
        3.1.4 投资环境的功能及作用
    3.2 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合同研究
        3.2.1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的特征及作用
        3.2.2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合同模式的主要类型
        3.2.3 资源国政府与合同者之间的合作原理
    3.3 境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系统分析
        3.3.1 投资环境系统分析的原则
        3.3.2 境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系统构成
第4章 境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评价指标设计
    4.1 自然环境子系统指标设计
        4.1.1 自然环境概述
        4.1.2 自然环境子系统指标设计框架
        4.1.3 自然环境子系统指标筛选
    4.2 政治环境子系统指标设计
        4.2.1 政治环境概述
        4.2.2 政治环境指标框架
        4.2.3 政治环境子系统指标筛选
    4.3 经济环境子系统指标设计
        4.3.1 经济环境概述
        4.3.2 经济环境指标框架
        4.3.3 经济环境子系统指标筛选
    4.4 技术环境子系统指标设计
        4.4.1 技术环境概述
        4.4.2 技术环境子系统指标框架
        4.4.3 技术环境子系统指标筛选
    4.5 法律环境子系统指标指标设计
        4.5.1 法律环境概述
        4.5.2 法律环境评价指标框架
        4.5.3 法律环境子系统指标筛选
    4.6 社会环境子系统指标设计
        4.6.1 社会环境概述
        4.6.2 社会环境指标初步框架
        4.6.3 社会环境子系统指标筛选
第5章 基于多种算法的投资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5.1 投资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5.1.1 投资环境定量评价方法回顾
        5.1.2 定量评价方法简评
    5.2 层次分析法
        5.2.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5.2.2 计算步骤
        5.2.3 层次分析法评价
    5.3 模糊综合评价法
        5.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5.3.2 模糊评价实现步骤
        5.3.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
    5.4 熵值评价法
        5.4.1 基本原理
        5.4.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步骤
        5.4.3 熵值法综合评价
    5.5 境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评价的模型构建
        5.5.1 模型构建思路
        5.5.2 模型分析框架图
        5.5.3 模型构建的步骤
        5.5.4 评价计算流程
第6章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投资环境评价
    6.1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投资现状
    6.2 境外油气资源重点地区投资环境
        6.2.1 安哥拉投资环境研究
        6.2.2 尼日利亚投资环境研究
        6.2.3 伊朗投资环境研究
        6.2.4 阿尔及利亚投资环境研究
        6.2.5 俄罗斯投资环境研究
        6.2.6 哈萨克斯坦投资环境研究
        6.2.7 委内瑞拉投资环境研究
        6.2.8 厄瓜多尔投资环境研究
        6.2.9 澳大利亚投资环境研究
        6.2.10 加拿大投资环境研究
    6.3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境外油气勘探开发主要国家投资环境评价
        6.3.1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6.3.2 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6.3.3 模糊评价及结果
        6.3.4 结果分析
    6.4 对策建议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努力方向
    7.1 研究结论
        7.1.1 主要研究工作
        7.1.2 主要研究结论
    7.2 今后努力的方向
        7.2.1 论文的局限性
        7.2.2 努力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煤层气井产气通道破坏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煤层气井防煤粉技术研究现状
        1.2.2 油气田注水开发和注水岀砂机理分析
        1.2.3 煤层注水开发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煤层气井产气通道的形成与破坏研究
    2.1 作业后煤层气井产量降低原因分析
        2.1.1 影响煤层气井单井产气量的因素
        2.1.2 作业后煤层气井产量降低原因分析
        2.1.3 主要因素对产气量的影响分析
        2.1.4 影响煤层气井作业后产量降低主要因素判别
    2.2 煤层气井产气通道形成机理
        2.2.1 煤层气井产气通道的形成
        2.2.2 产气通道导流能力数学模型
        2.2.3 裂缝导流能力对单井日产量影响
        2.2.4 煤粉填充对产气通道的影响
        2.2.5 煤粉对产气潜能的影响
    2.3 产气通道破坏出煤粉机理及判别方法
        2.3.1 排采阶段煤层出煤粉机理
        2.3.2 关井、修井时煤粉产出机理
        2.3.3 较近井地带煤层出煤粉条件
        2.3.4 近井、远井地带煤层出煤粉条件
    2.4 保护产气通道的作业制度和再次开井要求
        2.4.1 关井时井底压力恢复预测模型
        2.4.2 修井时井底压力恢复预测模型
        2.4.3 单相流阶段煤层骨架脱落煤粉条件
        2.4.4 气水两相流阶段煤层骨架脱落煤粉条件
        2.4.5 基于井底压力恢复和产气通道破坏的煤层气井生产制度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气通道内煤粉运移及排出条件研究
    3.1 产气通道内煤粉颗粒运动基本特性
        3.1.1 煤粉颗粒在产气通道内运动形式
        3.1.2 平均流速与产气通道内液、固两相流的流动状态
    3.2 产气通道内煤粉滚动启动条件
        3.2.1 单个静止煤粉颗粒受力分析
        3.2.2 煤粉颗粒滚动启动条件
        3.2.3 不同形状的煤粉滚动条件
        3.2.4 脱落煤粉不同排列方式下滚动启动条件
    3.3 支撑剂不被排出临界条件
        3.3.1 支撑剂颗粒受力分析
        3.3.2 支撑剂不运移的临界流速
    3.4 适度携煤粉模型建立
        3.4.1 适度携煤粉分析
        3.4.2 煤粉排出对孔隙度和渗透率影响
        3.4.3 适度携煤粉关键参数设计
    3.5 适度携煤粉最佳地层液流速
        3.5.1 适度携煤粉最小流速
        3.5.2 携煤粉最大流速
        3.5.3 携煤粉最佳速度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气通道内煤粉沉积规律和堵塞特性研究
    4.1 煤粉在产气通道沉积规律研究
        4.1.1 颗粒在产气通道内的沉降速度
        4.1.2 煤粉沉积后产气通道模型参数计算
    4.2 煤粉沉积后产气通道内水流特性研究
        4.2.1 原产气通道水流特性
        4.2.2 煤粉沉积后等裂隙宽产气通道水流特性
        4.2.3 煤粉沉积后楔形裂隙产气通道水流特性
    4.3 煤粉堵塞产气通道研究
        4.3.1 煤层气井产气通道堵塞评价参数
        4.3.2 煤粉堵塞数学模型
    4.4 基于脱落和堵塞煤粉颗粒运移模型
    4.5 产气通道堵塞诊断方法和堵塞预测研究
        4.5.1 煤层气井产气通道堵塞诊断方法
        4.5.2 煤层气井堵塞预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油气田开发生产中油气层保护的几点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海26块水驱开发调整技术研究[D]. 金鹏.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2]政府参与特殊风险保险市场研究[D]. 吴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12)
  • [3]跨境地区合作与空间发展 ——以云南及周边国家为例[D]. 王昆. 清华大学, 2014(09)
  • [4]钻井液油气定量分离及检测方法研究[D]. 杨明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5]深层高压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研究[D]. 张用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6]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地层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D]. 方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7]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压力系统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D]. 贾自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8]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研究[D]. 顾丽姝.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6)
  • [9]基于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 屈耀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10]煤层气井产气通道破坏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D]. 张芬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标签:;  ;  ;  ;  ;  

油气田开发生产中油气藏保护的几种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