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剑桥路 37-40 号住宅

新加坡剑桥路 37-40 号住宅

一、剑桥路37-40号住宅,新加坡(论文文献综述)

王勃[1](2019)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吉林省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于将工作之余花时间来进行旅游等休闲活动,以达到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的目的。2014年我国首次提出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的大多数产业模式亟需转型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也在随着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背景而向着全域旅游转变,这将是对旅游体验质量上的进步。吉林省政府为了全域旅游的发展,做出了一步接一步的举措,把旅游产业向着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引导。吉林省内的历史建筑基础数量大,拥有很高价值的历史建筑奇观数量众多,但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整个东北地区在面对较大基数的历史建筑数量时,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态度常常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本文正是对吉林省全域旅游发展以及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的研究,研究全域旅游与历史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力求在旅游发展的同时进行历史建筑价值的宣传,以唤起人们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达到以历史建筑资源增强全域旅游发展进程的同时,又以全域旅游的发展推进民众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认知。吉林省内的古代及近代历史建筑遍布省内各地,随着高铁等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大大推进了全域旅游开发模式的实现与进步,计划于2021年通车的敦白客运专线,可使以吉林省综合中心城市长春以轨道交通的出行方式到达吉林省最为着名景区长白山景区的路程时间预计为23小时,高铁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游客出行的时间成本。本文通过建立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历史建筑资源评价体系,分类评价作为全域旅游中历史建筑资源的综合价值,根据其重要程度可分先后的顺序进行开发,以期达到最大化的以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对社会产生良性影响和贡献的目的。通过全域旅游与历史建筑的相关研究,确立吉林省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的开发原则,制定吉林省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的发展策略,并规划出不同历史建筑背景相关主题的全域旅游路线,增加吉林省全域旅游的历史建筑方面的文化旅游产品。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对吉林省以历史建筑为主题的全域旅游项目起到积极的辅助性作用,对吉林省内众多历史建筑的保护制度与保护方法提供更多的选择,以及对相似于吉林省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的相同类别项目起到建议性、参考性启示,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吴文治[2](2018)在《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研究(1843-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的地区性特征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累积形成的,当前处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提篮桥地区的地区性正在被逐渐消解、擦拭和抹去,地区人居基因处在无法逆转的消失过程中。本文以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融贯综合的研究方法,从城市空间、街道形态、建筑类型、绿化景观、公共环境卫生等进行研究。同时,以设计学的专业视角将人居环境研究拓展到室内陈设、建筑装饰等方面,全方位的梳理近代一百多年来提篮桥地区的人居状况、人居演变规律、人居文化构成等内容。本文基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大核心学科和设计学的专业本位,对提篮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挖掘。从相关史料和临近地区照片资料出发,有依据的提出提篮桥开埠前的自然环境为江南农村水乡、大小村落零星分布、农田密布为主的自然风貌,并随着上海开埠和美租界的辟立、公共租界的拓展而逐渐改变。提篮桥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空间和街道形态体现了其人居城市空间的转变过程和主要特征。本文首先分析了水网、道路之间的关系和演变情况,即人居环境的变迁和城市化的推进是依托道路的拓展而在空间上逐渐延伸,道路的修筑在城市化发展初期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水网的分布和走向。街道形态的研究依据《老上海百业指南》(约1937-1940年间)的测绘图和作者所进行的实地测绘图进行,主要从平面形态、立面形态、空间形态既独立又互相融合的三个方面展开。近代提篮桥地区的平面形态呈现出规划中的自生长性,即在整体有序的城市平面形态中较为普遍的存在私搭乱建、占用道路等情况:立面形态则体现出中式传统建筑样式与西方现代建筑交融共存的特点,街道D/H的比值也经历了从大变小的明显变化;空间形态主要依据历史实景照片进行论述,同时综合了街道各种形态指标,可以判断出提篮桥的街道空间形态从传统到现代、从断续到连贯、从乡村到城市、从单一的居住到商业为主的商住结合的转变,在时空上是以百老汇路、熙华德路为起点,并逐渐向东、向北推进。提篮桥地区建筑类型多样,里弄住宅为分布最广最为普遍的类型,宗教建筑、监狱建筑、服务航运建筑、菜场建筑、学校建筑等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也蕴藏着地区的独特性——提篮桥监狱和犹太人建筑构筑出独有的地区文化。室内人居环境是设计学角度研究人居环境对于该理论的有效补充。提篮桥地区的室内人居环境体现出时代的设计和审美特征和居住主体阶层的差异化。从材料上来看主要是以木材、石膏等作为装饰的主要材料,吊顶、楼梯扶手、地面铺装、壁炉、门窗、家具等因为居民层次的不同而差异明显;也有紧凑型的平民装饰(如唐山路三益村)和大户有格调的装饰(如高阳路215弄)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别的外国人带来了不同风格的室内陈设文化,尤以反映日本人恶行的“慰安所”和犹太人带来的“犹太风格”最为典型。近代提篮桥地区长期扮演租界非中心地带的角色,道路绿化景观呈现出断续、不均衡的状态,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绿化景观。其中,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园林景观是霍山公园和汇山大戏院的屋顶花园,它们为二战时期的犹太难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户外活动空间。霍山公园作为本地区唯一的公园其作用尤为显着,其公园景观发生了四次以上的历史性大的变化。提篮桥地区公共环境卫生受租界整体管理、运营的影响统一于租界整体,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双重角色”。除了解决本地区的公共环境卫生之外,还依托虹口港等承担着租界地区的垃圾转运与焚烧、粪便转运等公共环境卫生问题。近代一百多年间,提篮桥地区从传统乡村转向现代都市,人居环境受地理区位与滨江环境影响,建设时序呈现由南向北、由西往东逐步推进的规律性变化和质的转变。这个过程受近代上海开埠和租界扩展的极大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极大的融入了不同的异质文化,形成了该地区包括里弄文化、犹太文化、法制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在内的人居文化。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的人居环境受前现代社会“互嵌式”发展模式的影响,受制于经济、社会、宗教、政治等的总体影响,呈现出一种外力决定的阶段性、断裂式的发展态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微观区域差异和时序性特征。阶段性体现在至少可以将其划分为上海开埠至美租界时期(1843-1863)、公共租界初期(1863-1900)、公共租界中期(1900-1937)、日占时期(1937-1945)和抗日胜利至新中国成立(1945-1949)五个阶段。微观区域差异性体现在该地区西南老美租界区域、南部滨黄浦江区域与虹口浜沿岸和北部区域的不同人居特征。时序性直接体现在租界当局成立并活动的时序、方向与强度。近代提篮桥地区人居软环境(政策、法规、文化、宗教等)既具有与公共租界的同步性、同质性,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地区性特征最终形成并延续至今。基于以上的历史性研究,结合人居环境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对如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作了归纳和展望。

李晅[3](2017)在《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大陆建筑市场第一次真正向西方世界打开。西方建筑学跟随西方社会的发展,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完成了从一元走向多元的演进过程,因而中国大陆建筑学迎进来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碎片的、激变的多元全球现实。随着建筑认知与西方全盘接轨,中国本土建筑创作似乎“一切皆有可能!”,却常追问“一切从何谈起?”。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该如何把握?本文从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现象切入——当代中国建筑师连续获得国际奖。国际建筑奖,即通过对建筑师和作品的表彰,推动全球建筑学前沿价值的思考和共同见解的形成,以应对各自社会土壤上不同的现实问题。中国获奖建筑师作为其中一员,思考与实践与西方有相通之处,因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群体——被国际关注的中国建筑师。这也形成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他们因何而被关注?本文首先通过“前期研究构建”勾勒群像、锁定工具。从11个国际建筑奖中梳理出16组获奖者,组成获国际奖中国建筑师群像。定义“群像”的话语层面为研究视角,放入国际建筑奖所代表的外部语境,以发达国家为背景、西方哲学为工具,探求当前西方和中国对于建筑价值与本质理解上的相通点,以思考“群像”因何被国际关注。建构外部“镜像”的研究路径,引入哲学视野并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和分析验证,锁定了以极具建筑学亲缘的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 Delezue)的理论为分析工具。本文随后通过“理论体系认知”和“建筑师群像解读”串联概念,层层解读。先梳理德勒兹的生命哲学线索,从其创造的哲学概念中提取“高原”、“游牧”、“根茎”、“生成”四个关键概念对其哲学做体系化认知。后从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三个层面将四个概念运用于建筑学,形成“群像”的建筑认知基础、建筑价值观:思考原则与思维图像、建筑创作逻辑四个层层递进的解读主题。本研究将获奖建筑师作为一个整体勾勒,形成“群像”,从中国大陆外部的国际视野剖析“群像”共同内涵,用德勒兹的方式提出了“碎镜”(Comminuted Mirror)的实践状态为结论。本文“见微知着”,透过国际建筑奖,呈现西方与中国前沿建筑价值的同构与共思,为当下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本土建筑学格局的总体把握提供一个由外及内的新视角,对研究未来中国建筑学如何在国际视野中形成自己的语境有一定借鉴价值。

魏倩[4](2017)在《社会化背景下的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文中提出在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极具现实意义。公众和学界一直在关注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实施,养老难题更是常年名列社会热点与民意诉求榜单的前列。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晚却发展趋势迅猛,但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尚且不足,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经验不足,当前设施存在着总量不足却利用率低、失能老人保障较低、民营企业发展受限、设施实施过程受阻等问题,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研究是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过程与社会化背景下的设施特征,并结合当前的设施规划方法与现状设施问题两个角度深入剖析设施在养老服务社会化背景下所面临的规划方法不完善、规划与实施脱节、为老资源不统筹、供给主体不协调、公众参与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从规划理念优化、城市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为老资源的统筹、规划体系的协同、设施空间布局优化和公众参与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改进策略。本文研究内容分为6章:第1章介绍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研究对象与范围进行界定,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国外实践研究,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确定本文研究思路并构建研究框架。第2章分析我国城市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过程,对其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趋势进行研判,归纳了养老服务社会化背景下的设施特征。第3章梳理当前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的基本方法,结合城市服务设施的现状问题,对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提出现状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在总量与利用率失衡、失能老人保障较低、民营设施发展受限、实施过程受阻四大问题;针对问题产生的社会化背景,从规划方法、资源统筹、供给主体、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深入解析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困境的缘由。第4章以问题为导向,从规划理念优化、养老体系的构建、为老资源的统筹、规划体系的协同、空间布局的优化、公众参与的设计等六个方面提出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方法的改进措施。第5章重点论述重庆江北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中应用的规划策略。第6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指出论文的不足与可优化的方向。

王颖[5](2015)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不仅成为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多重问题和危机。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其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中西部相当大一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保护实情。论文以云南省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国内以及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历程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在基十“历史实证”、“发生论”、“多维度视角”的原则下,从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现实情况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云南“三城四地”的典型案例,从多学科、多维度视角出发,采用“质性和量化”、“回访调研”、“实态研究”等评价研究方法,对街区在一段时期内(10年以上)的物质遗存状态、非物质遗存状态、管理机制状态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踏勘及社会实态调查工作,在各典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态”问题的表象上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使诸多历史街区取得保护成就、陷入保护困境的三大根源:经济利益、社会生活、管理体制根源;并由此提出“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及相应策略,冀以此来对云南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引导,探索构建共赢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

李安娜[6](2015)在《经济层面上的盛京都城持续性发展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大发展,许多城市利用其自身的文化资源发展经济,历史文化名城、名人故里、传统商业街区应运而生,然而以“文化”为招牌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凸显出对文化保护的忽视。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沈阳盛京都城,是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丰厚的历史文化是发展的根基,随着城区土地的开发、商业的大量引入,大量建筑遭到拆除,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岌岌可危,究其原因源自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本文以盛京都城为研究载体,经济层面上的思考为切入点,对其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与改造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达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上的平衡。本文在经济层面上研究盛京都城设计,并非是对经济学理论和公式的套用,而是依据遗产经济学中有关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思想,以及旧城更新中对开发的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分析,提出适宜盛京都城未来发展的策略。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就研究的背景、意义、使用的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框架做了基本的论述。第二章对影响盛京都城经济发展的各要素提取并分析,形成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城区土地开发、商业开发和旧城改造,以此经济分析展开对城市设计的思考——以空间容量为核心的城区土地控制;以商业功能为特色的城区空间组合;以“拆、改、建”为主体的城区建筑改造。第三章对建筑容量的概念及衡量标准、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和地下空间的利用展开研究,形成对盛京都城整体空间容量及城市设计的控制;第四章分别对盛京都城的商业业态、商业面积的饱和度及商业空间模式的经济分析,建构适合盛京都城商业空间的组合形式,即传统小商街的植入和复合型商业空间组合形式;第五章基于盛京都城的现状,提出其建筑“拆留”、“改”和“建”的原则,提出以开发模式为依托的盛京都城“拆留“策略。通过三个方面的分析与设计构思,以期应用于未来城市建设中,对城市的发展作出贡献。

张竞予[7](2014)在《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研究 ——基于文献核心词统计方法和个案的研究》文中认为“实验建筑师”作为国内建筑学界的一个特定语汇,产生于90年代末期,是指90年代末-20世纪初学界一批由于设计实践具有创新性而最早引起建筑界关注和讨论的建筑师的称谓,如张永和、崔恺、刘家琨、王澍等等。其思想具有批判性、边缘性、本土性的基本特征。中国实验建筑师这样一个有着鲜明自身特点的群体在世纪之初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对于国内建筑学界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显着的推动作用,但对国内实验建筑师群体的思想特征却较少深入理性地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实验建筑师的发表论文、建筑作品、采访口述资料等进行文献文本核心词条的提取及分类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总结实验建筑师群体的思想成分及的主要关注方向。本文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具体详实的、基于文献的统计分析过程,得出量化的统计结果,形成具有一定客观性与参考价值的结论。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并对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群体特征进行概述。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并总结中国实验建筑师的思想特征,从文献、作品以及言论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对统计结论进行汇总与分析。第四章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对都市实践、王澍、刘克成、华黎的建筑作品与思想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思想特征。论文在最后展望了我国实验建筑师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余媛[8](2007)在《住宅套型多功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住宅功能决定了居住者生活的舒适、方便、安全和卫生,是住宅使用价值所在。住宅的设计应注重创造多种功能的使用空间,在空间内细分各种功能,增加使用的各种可能性,满足不同人群类型的需求,提高住宅的舒适性、可用性,延长住宅的使用寿命。当前国家对住宅结构的政策调整,使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将成为住宅主要的发展对象,这种趋势非常符合中国现代家庭小型化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中小套型的设计及开发将增多,两房和三房居室将成为供给的主流产品。如何在面积限制的条件下使中小面积套型住宅设计也兼具舒适和多功用性,成为设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住户需求为切入点,提出对住宅多功用性的研究。回顾了国内外中小面积城市住宅的发展历史、套型空间的演变,研究了国内外住宅套型的相关实例和套型空间设计上的研究成果,为研究积累了有益的资料。然后又通过居住调查提出了一些观点,并论述了居住行为对居住套型的影响。通过研究提出住宅套型多功用的合理设计要点,希望能为广大专业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设计师及开发商可通过这种要点创造出更适合当前住宅用户使用习惯的套型,完善空间的多种使用功能,住户也可根据各自的家庭人口、居住需要、生活水平等实际情况对套型加以改造和调节。希望以此正确有效的引导设计市场对中小套型空间的合理设计,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李晓东,汪芳[9](2000)在《剑桥路37-40号住宅,新加坡》文中研究表明

二、剑桥路37-40号住宅,新加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剑桥路37-40号住宅,新加坡(论文提纲范文)

(1)全域旅游视角下吉林省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
        1.2.2 历史建筑保护与经济的飞速发展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相关概念
        1.4.1 研究内容
        1.4.2 相关概念
    1.5 国内外案例分析
        1.5.1 国外案例分析
        1.5.2 国内案例分析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吉林省历史建筑发展及全域旅游资源现状
    2.1 吉林省历史发展沿革
        2.1.1 古代历史发展沿革
        2.1.2 近代历史发展沿革
    2.2 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及历史建筑资源分布
        2.2.1 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2.2.2 全域旅游资源分析
        2.2.3 历史建筑资源分布
    2.3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2.3.1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
        2.3.2 历史建筑旅游资源孤立存在
        2.3.3 地理位置较差的历史建筑保护困难
        2.3.4 历史建筑保护经费数额庞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标准
    3.1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SWOT分析
        3.1.1 区位、资源、潜力的优势
        3.1.2 种类、气候、设施的劣势
        3.1.3 高铁、政策、市场的机会
        3.1.4 竞争、现状、差别的威胁
    3.2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3.2.1 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3.2.2 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3.2.3 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评价体系层次的设定
        3.2.4 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及分析
    3.3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3.3.1 优秀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
        3.3.2 良好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
        3.3.3 一般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省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策略
    4.1 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开发原则
        4.1.1 以历史建筑保护为基础的开发原则
        4.1.2 积极有效的政府主导原则
        4.1.3 发挥民众主观能动性原则
    4.2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策略
        4.2.1 确立吉林省全域旅游形象定位
        4.2.2 将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加入上层设计中
        4.2.3 建立历史建筑全域旅游网络基础数据库
        4.2.4 建立、对接在线信息服务系统
    4.3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空间网络的规划
        4.3.1 吉林省红色旅游路线
        4.3.2 西南古城遗址旅游路线
        4.3.3 南部汉唐时期遗址旅游路线
        4.3.4 吉林省中东铁路旅游路线
    4.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研究(184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材料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提篮桥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2.1 传统江南水乡渔村风貌
        2.1.1 明清至上海开埠前提篮桥地区的自然环境
        2.1.2 上海开埠以后自然环境的渐进变化
    2.2 不断变动的行政区划与区域范围
        2.2.1 提篮桥名称的由来
        2.2.2 提篮桥的历史地理沿革
第三章 提篮桥地区的城市空间与街道形态
    3.1 空间的城市化演变与特质形成
        3.1.1 水网道路构筑空间的宏观肌理
        3.1.2 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及方向
        3.1.3 城市空间的特质性要素
    3.2 具有多重意义的街道空间形态
        3.2.1 街道形态的总体演变
        3.2.2 主要街道的业种分布及其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提篮桥地区的建筑类型与室内陈设
    4.1 体现地区人居环境特征的建筑类型
        4.1.1 中西结合的传统里弄建筑
        4.1.2 教堂与监狱等特殊建筑
        4.1.3 其他特色建筑
    4.2 风格多样的建筑装饰
        4.2.1 里弄过街楼装饰
        4.2.2 建筑风格与构件装饰
        4.2.3 门窗样式与装饰
    4.3 优雅与窘迫交织的室内陈设
        4.3.1 普通市民居住的室内陈设
        4.3.2 犹太难民居住的室内陈设
        4.3.3 其他类型的室内设计
第五章 提篮桥地区的绿化景观与公共环境卫生
    5.1 渐进建设的绿化景观
        5.1.1 绿化景观的性质转变、建设时序与微观分区
        5.1.2 东西差异且零散断续的道路绿化与室外绿化
        5.1.3 犹太人的户外乐园:霍山公园与临时改建的屋顶花园
    5.2 提篮桥地区的公共环境卫生
        5.2.1 提篮桥的“双重角色”与“自西向东”拓展的环境卫生建设
        5.2.2 公共环境卫生的宣传、管理与举报
第六章 提篮桥地区的人居文化及其历史价值
    6.1 提篮桥地区的人居文化
        6.1.1 提篮桥人居文化的形成
        6.1.2 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
    6.2 提篮桥地区历史人居环境的价值
        6.2.1 历史人居环境的价值分析
        6.2.2 提篮桥地区历史人居环境的价值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2.1 从国际经验到共识
        7.2.2 从共识到现实
        7.2.3 从现实到行动
        7.2.4 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3)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WTO时代的起飞: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陆的建筑创作
    1.1.2 建筑学的发展趋势: 从一元秩序走向多元现实
    1.1.3 建筑理论的哲学趋向: 探求多元的本源
1.2 研究缘起: 中国建筑师开始受国际关注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视阈: 外部语境
    1.3.2 研究工具: 哲学借用
    1.3.3 研究策略: 以微知着
1.4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际获奖中国建筑师解读
    1.5.2 德勒兹哲学的建筑学应用
1.6 研究范围与方法
    1.6.1 研究范围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结构框架
本章参考文献 2 走出去——当代国际获奖中国建筑师群像
2.1 现象锁定: 当代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
    2.1.1 研究对象界定
    2.1.2 获奖线索与人物
2.2 国际奖呈现
    2.2.1 奖项总览
    2.2.2 奖项简介
    2.2.3 主要奖项解读
2.3 获奖建筑师呈现
    2.3.1 评审辞
    2.3.2 大事记
    2.3.3 统计表
2.4 “群像”作为一种研究视角
    2.4.1 隐含趋势: 从“个案”到“群体”
    2.4.2 学术价值: 作为建筑话语的建筑师“群像”
2.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3 看回来——哲学工具
3.1 研究路线与理论工具
    3.1.1 研究路线构建
    3.1.2 哲学工具引入
    3.1.3 哲学工具验证
3.2 德勒兹哲学的思想特征
    3.2.1 德勒兹简介
    3.2.2 概念的王者
3.3 德勒兹哲学的建筑学潜行
    3.3.1 建筑学的“多元”时期——德勒兹反对理性
    3.3.2 建筑学的“奇观”时期——德勒兹抵抗虚无
    3.3.3 建筑学的“纷繁”当下——德勒兹的生命哲学
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4 德勒兹哲学的体系化认知
4.1 德勒兹的生命哲学线索简述
4.2 “高原”(Plateaux) —在地的认识论
    4.2.1 超线性的时间观
    4.2.2 地质学的历史观
    4.2.3 潜在问题与解决之道
4.3 “游牧”(Nomadic)——此时此地,打开压抑的生命
    4.3.1 游牧思想
    4.3.2 游牧的内心价值
    4.3.3 无意识与“解域”( De-territorialization)——欲望生产的动力
4.4 “根茎”(Rhizome)——此时此地,关联自由的世界
    4.4.1 根茎思维
    4.4.2 生产力与“抽象机器”(Abstract Machine)——欲望生产的导管
4.5 “生成”(Becoming)——介入的行动论
    4.5.1 生成—他者
    4.5.2 生成的概念工具箱
4.6 本章小结: 一切皆是此刻——从“潜在”到“现实”
    4.6.1 打碎: 欲望与离散性
    4.6.2 重塑: 生命与传承性
本章参考文献 5 “群像”的建筑认知基础—“商原”(Plateaux)
5.1 建筑的时间存在——实体的历史
    5.1.1 重建非线性的建筑史观
    5.1.2 建筑是具有多重时空的整体
5.2 建筑的地域存在——时间的地层
    5.2.1 建筑的地域性: 三个时间地层
    5.2.2 建筑学的横断面: 地域主义
5.3 高原的文脉——潜在之域的现实化线索
    5.3.1 刘家琨的《高地》与德勒兹的“高原”
    5.3.2 建筑学: 潜在问题的现实化解决之道
    5.3.3 文脉: 连续的现实化线索
5.4 本章小结:“群像“断面
本章参考文献 6 “群像”的建筑价值观之一: 思考原则——“游牧”(Nomadic)
6.1 思想转向: 从“本质之思”到“问题之思”
    6.1.1 永恒的建筑: 追寻本质
    6.1.2 当前的建筑: 直面问题
6.2 建筑学的游牧精神
    6.2.1 “游牧精神”: 与国家形态建筑体系的对话和反叛
    6.2.2 “游牧民族”: 建筑师的独立与抵抗
    6.2.3 “游牧行动”: 建造的特殊与具体
6.3 将无意识写入建筑——“解域”
    6.3.1 建筑解域: 满足人类潜在诉求的创造
    6.3.2 解域无意识: 个体—事件
    6.3.3 碎片的建筑: 事件—空间
6.4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本章参考文献 7 “群像”的建筑价值观之二: 思维图像——“根茎”(Rhizome)
7.1 思维转向:由“纵向思维”到“横向思维”
    7.1.1 纵向思维: 风格之树
    7.1.2 横向思维: 对象之网
7.2 “建筑—世界”: 根茎式的认知框架
    7.2.1 网络化进程与根茎思维
    7.2.2 建筑的关系属性
    7.2.3 建筑: 人类的生活世界
7.3 自组织的建筑——“机器”
    7.3.1 建筑机器: 引发事物潜在联系的机制
    7.3.2 自组织机器: 差异—连接
    7.3.3 在场的建筑: 连接—建构
7.4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本章参考文献 8 “群像”的建筑创作逻辑——“生成”(Becoming)
8.1 建筑的生成
    8.1.1 追寻建筑本体
    8.1.2 建筑师的黑匣子
8.2 介入对象——“图解”(Diagrams)
    8.2.1 内容投射——建筑共同体的形成
    8.2.2 案例透视: 贝森·西村大院——自主共享的共同体
8.3 介入时间——“不合时宜”(Timeless)
    8.3.1 时空抽离——建筑旅程的开启
    8.3.2 案例透视: 南戴河海边图书馆——不合时宜的戏剧
8.4 介入空间——“褶子”(Fold)
    8.4.1 身心折叠——建筑物态的超越
    8.4.2 案例透视:哈尔滨大剧院——身与心的折叠
8.5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本章参考文献 9 结语
9.1 “碎镜”(Comminuted Mirror)
9.2 小结
9.3 主要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1: 十六位获奖建筑师事务所的理论与实践概览 附录2: 获奖中国建筑师评审辞 作者简历

(4)社会化背景下的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基本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设施类型的研究
        1.3.2 关于设施设计的研究
        1.3.3 关于设施规划对策的研究
        1.3.4 小结
    1.4 国外实践经验研究
        1.4.1 英国经验
        1.4.2 美国经验
        1.4.3 日本经验
        1.4.4 经验总结
    1.5 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发展趋势与特征解析
    2.1 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发展历程
        2.1.1 社会福利阶段(50年代-80年代)
        2.1.2 养老服务社会化初始阶段(90年代初-1999年)
        2.1.3 养老服务社会化加速阶段(2000-2012年)
        2.1.4 养老服务社会化主导阶段(2013至今)
        2.1.5 发展特征小结
    2.2 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趋势研判
        2.2.1 养老服务社会化顺应时代需求
        2.2.2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局面长期存在
        2.2.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更加重视
    2.3 社会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设施特征分析
        2.3.1 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为导向
        2.3.2 设施供给主体多元化
        2.3.3 设施开发运营模式多样化
    2.4 本章小结
3. 当前城市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方法与现状问题解析
    3.1 当前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基本规划方法
        3.1.1 现行标准解读
        3.1.2 现有规划编制体系评析
        3.1.3 现有规划控制体系与方法
    3.2 城市养老服务设施现状问题总结
        3.2.1 总量不足利用率低
        3.2.2 失能老人保障较低
        3.2.3 民营设施发展受限
        3.2.4 设施实施过程受阻
    3.3 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困境解析
        3.3.1 规划方法的不完善
        3.3.2 为老资源的不统筹
        3.3.3 供给主体的不协调
        3.3.4 公众参与的不健全
    3.4 本章小结
4. 社会化背景下城市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策略
    4.1 规划理念优化策略
        4.1.1 持续照顾理念
        4.1.2 福利多元理念
    4.2 养老体系构建策略
        4.2.1 养老服务格局的确定
        4.2.2 养老床位体系的确定
        4.2.3 设施类型体系及配置标准的确定
        4.2.4 设施建设标准的确定
        4.2.5 设施服务与入住评估标准的确定
    4.3 为老资源统筹策略
        4.3.1 养老与医疗资源的统筹
        4.3.2 社区层面多种为老资源的统筹
        4.3.3 养老服务设施与特定设施结合
        4.3.4 增加现有为老资源联系
    4.4 规划体系协同策略
        4.4.1 规划编制的纵向协同
        4.4.2 规划编制的横向协同
        4.4.3 设施专项规划为协同枢纽
    4.5 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4.5.1 区域差异化的布局
        4.5.2 闲置空间资源的利用
        4.5.3 功能复合式布局
    4.6 公众参与设计策略
        4.6.1 参与对象的角色确定
        4.6.2 公众参与模型设计
    4.7 本章小结
5. 重庆市江北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5.1 重庆市江北区概况
        5.1.1 地区概况
        5.1.2 江北区老龄化发展进程与趋势
        5.1.3 江北区养老服务设施发展问题与挑战
    5.2 江北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5.2.1 重庆市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5.2.2 设施床位控制体系
        5.2.3 设施类型的选择与配置要求
    5.3 规划体系的协同
        5.3.1 市级与区级专项规划协同
        5.3.2 与街道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协同
        5.3.3 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同
    5.4 为老资源的统筹
        5.4.1 医养结合
        5.4.2 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统筹
    5.5 设施空间布局规划
        5.5.1 差异化的空间供应策略
        5.5.2 存量空间利用策略
        5.5.3 设施空间复合布局策略
    5.6 经验总结与改进意见
6. 结语
    6.1 论文总结
        6.1.1 主要研究成果
        6.1.2 论文不足之处
    6.2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相关项目实践
    C 各地方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分级分类对比表

(5)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1 历史街区的概念及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云南典型历史街区的特性与共性特征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针对性
        1.2.3 云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正处于亟待导航的关键时期
        1.2.4 选择云南典型历史街区进行深入调研,并作实证评价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1.4 理论综述
        1.4.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1.4.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综述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1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2.2.1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2.2.2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的演变
        2.2.3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存在的问题
        2.2.3.1 街区内的物质遗存难以为继
        2.2.3.2 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存续危机
        2.2.3.3 小结
第三章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及存在问题
    3.1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历程
        3.1.1 开拓与初建——保护意识的初步建立
        3.1.2 拓展与探索——保护工作的开展
        3.1.3 成果与挑战——“旅游化”的普遍冲击
    3.2 云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现存问题
        3.2.1 经济落后地区的名城、名镇保护规划滞后,保护意识尚显薄弱
        3.2.2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物质遗存“建设性破坏”严重
        3.2.2.1 大拆大建,古城格局已然消失
        3.2.2.2 “过度开发”的误区,古城氛围不再
        3.2.2.3 旅游开发下历史建筑的“维修性破坏”
        3.2.3 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延续问题日益严重
        3.2.3.1 古镇“商业化”、“空心化”严重,本土文化面临侵蚀
        3.2.3.2 粗放式旅游开发模式导致古镇(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被同化”
    3.3 小结
第四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状况的实证评价研究体系
    4.1 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4.1.1 “历史实证”评价研究原则
        4.1.2 “发生论”的评价研究原则
        4.1.3 “多维度视角”评价研究原则
    4.2 实证评价研究方法
        4.2.1 典型案例的评价研究方法
        4.2.2 “质性”与“量化”结合的评价研究方法
        4.2.3 “回访调研”的评价研究方法
        4.2.4 “实态研究”的评价研究方法
    4.3 实证评价基本内容及要素
        4.3.1 历史街区物质遗存状态
        4.3.1.1 “点”
        4.3.1.2 “线”
        4.3.1.3 “面”
        4.3.2 历史街区非物质遗存状态
        4.3.2.1 传统文化状态
        4.3.2.2 社会生活状态
        4.3.3 历史衔区管理机制状态
    4.4 实证评价分析研究
    4.5 实证评价研究框架体系
第五章 实证评价研究
    5.1 腾冲和顺古镇
        5.1.1 古镇的历史沿革及自然人文特征
        5.1.2 古镇在近30年的功能演进历程
        5.1.3 实地调研现状
        5.1.3.1 尚属完整的社区结构
        5.1.3.2 经济结构的嬗变以及书馆文化的消失
        5.1.3.3 公司“整体开发”后的保护问题
        5.1.3.4 “裂变”的民居现状
        5.1.3.5 保护管理单位行政级别偏低,缺乏执法力度
        5.1.3.6 保护规划无法落实
        5.1.3.7 原住民问卷调查
        5.1.4 小结
    5.2 丽江大研古城
        5.2.1 大研古城自然环境特征
        5.2.2 大研古城的历史沿革及遗产价值
        5.2.3 解放后至今古城在丽江城市空间发展中的演进及发展历程
        5.2.4 古城保护规划的制定及概况
        5.2.5 实地调研现状
        5.2.5.1 处于良性“微循环”中的大研古城民居建筑群
        5.2.5.2 “商城”——古城的旅游商业化
        5.2.5.3 “空城”——古城的原住民“空心化”
        5.2.5.4 本土文化的多重割裂
        5.2.5.5 古城的生态环境危机
        5.2.5.6 强势管理部门的“强化”问题
        5.2.5.7 问卷调查
        5.2.6 小结
    5.3 丽江束河古镇
        5.3.1 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特征
        5.3.2 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演进历程
        5.3.3 调研现状
        5.3.3.1 “束河模式”的成就
        5.3.3.2 古镇“无缝扩容”的困惑
        5.3.3.3 古镇原住民居住空间的“就近置换”
        5.3.3.4 “田园牧歌”的消亡与生态环境危机
        5.3.3.5 错位的保护管理机制
        5.3.3.6 不均衡的经济运行机制
        5.3.3.7 问卷调查
        5.3.4 小结
    5.4 楚雄黑井乌镇
        5.4.1 自然与历史人文特征
        5.4.2 古镇保护与发展历程
        5.4.3 调研现状
        5.4.3.1 缓慢“非均质变异”的古镇物质空间环境
        5.4.3.2 古镇“力不从心“的更新与发展
        5.4.3.3 “被遗忘的”黑井盐文化
        5.4.3.4 “老龄化“+“空心化”
        5.4.3.5 原住民问卷调查
        5.4.4 小结
第六章 历史街区保护状况的综合评价及根源剖析
    6.1 历史街区的保护成就解析
        6.1.1 尚属完整的原住民社区结构
        6.1.1.1 经济收益导因
        6.1.1.2 物质空间导因
        6.1.1.3 功能控制导因
        6.1.1.4 乡梓情结导因
        6.1.2. 处于良性“微循环”下的古城物质空间遗存
        6.1.2.1 经济效益的激励与物质空间的保护构成了互助共赢的保护局面
        6.1.2.2 政府部门对物质空间保护管理的重视提高了保护的力度
        6.1.2.3 大研古城的物质空间保护为束河古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6.1.2.4 开发企业的推动作用
        6.1.2.5 丽江当地纳西族的文化自觉
        6.1.3 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延续
    6.2 街区保护成就的深层根源剖析
        6.2.1 经济利益根源
        6.2.2 社会生活根源
        6.2.3 管理体制根源
    6.3 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解析
        6.3.1 公地悲剧——以和顺古镇为例
        6.3.2 “旅游式路径依赖”——以丽江大研古城为例
        6.3.3 “理想田园”的异化——以束河古镇为例
        6.3.4 衰落中的无奈变异——以黑井古镇为例
    6.4 街区保护问题与困境的深层根源剖析
        6.4.1 经济利益根源
        6.4.2 社会生活根源
        6.4.2.1 社会公共资源根源
        6.4.2.2 生活舒适度根源
        6.4.2.3 生活文化根源
        6.4.3 管理体制根源
        6.4.3.1 “自上而下”的管治思维与“依赖市场”的缺位管理
        6.4.3.2 “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制度缺陷”
        6.4.3.3 “唯GDP”论的政府政绩评估
        6.4.3.4 居民的有限参与及弱势的公共干预
    6.5 小结
第七章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机制探讨
    7.1. 现行保护与发展机制的局限性
        7.1.1 决策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弊病重重
        7.1.2 “圈层隔离”状况明显
        7.1.3 “非均衡作用力场”明显
    7.2. 多元的网状保护与管理机制
        7.2.1 分权机制
        7.2.1.1 决策权
        7.2.1.2 旅游开发权
        7.2.1.3 规划参与权
        7.2.1.4 利益分配权
        7.2.1.5 监督权
        7.2.1.6 管制权
        7.2.2 分配机制
        7.2.2.1 补偿分配
        7.2.2.2 选择性激励分配
        7.2.3 运作机制
        7.2.3.1 政绩考核机制
        7.2.3.2 技术支持与引导机制
        7.2.3.3 监督与反馈机制
        7.2.3.4 原住民参与机制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后记

(6)经济层面上的盛京都城持续性发展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经济层面上研究盛京都城的缘由
        1.1.1 经济是道坎
        1.1.2 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意义
    1.2 盛京都城的相关研究文献及可借鉴的理论
        1.2.1 沈阳盛京都城保护与更新方面的研究
        1.2.2 遗产经济学的启示
        1.2.3 旧城开发的相关研究
    1.3 沈阳盛京都城的概况
        1.3.1 城市发展与历史沿革
        1.3.2 基本形态
        1.3.3 人文历史
    1.4 本文题目中相关内容阐释
        1.4.1 盛京都城城市设计概述
        1.4.2 盛京都城持续性发展的内涵
        1.4.3 经济层面上的研究内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框架结构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影响盛京都城城市设计的经济要素分析
    2.1 盛京都城的基本经济现状
        2.1.1 沈河区在沈阳市的经济地位
        2.1.2 盛京都城在沈河区的经济地位及作用
        2.1.3 盛京都城的经济问题
    2.2 影响盛京都城经济的各要素分析
        2.2.1 人口规模
        2.2.2 土地的使用
        2.2.3 城市开发
        2.2.4 城市交通
        2.2.5 基础设施
        2.2.6 城市环境
    2.3 关键影响因素的提取及在城市设计上的思考
        2.3.1 影响盛京都城经济的关键因素提取
        2.3.2 盛京都城设计在经济层面上的关键问题解析
第三章 以空间容量为核心的城区土地控制
    3.1 盛京都城城市空间容量及变化
        3.1.1 城市空间容量概念的提出
        3.1.2 盛京都城城市空间容量变化的诱导因素
        3.1.2.1 历史文化脉络的演变
        3.1.2.2 经济发展的诉求
        3.1.2.3 城市规划改造的需求
        3.1.3 盛京都城现状空间容量问题及经济思考
    3.2 建筑容积率的控制
        3.2.1 建筑容量的衡量标准——容积率的提出
        3.2.2 容积率的经济内涵
        3.2.3 盛京都城容积率确定的影响因素
        3.2.4 盛京都城容积率的测算与确定
        3.2.5 盛京都城建筑密度的控制
    3.3 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
        3.3.1 公园系统
        3.3.2 带型广场
        3.3.3 社区绿化
    3.4 地下空间的利用
        3.4.1 地下空间开放的讳避
        3.4.2 地上和地下空间的整体规划
        3.4.3 遗产保护与地下空间的设计
        3.4.4 小结
第四章 以商业功能为特色的城区空间组合
    4.1 盛京都城商业的表征
        4.1.1 传统商业文化特色
        4.1.2 传统商业空间肌理
    4.2 商业业态分析
        4.2.1 影响盛京都城商业业态的主要因素
        4.2.2 盛京都城商业业态现状及存在问题
        4.2.3 商业业态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4.2.4 商业业态对城市空间关系的影响
    4.3 商业面积饱和度研究
        4.3.1 商圈辐射理论
        4.3.2 商业容量与建设规模
        4.3.3 盛京都城合理化商业面积测算
    4.4 商业空间模式的经济分析
        4.4.1 两种商业空间模式——大商场和小商街
        4.4.2 盛京都城商业空间现状问题
        4.4.3 适合盛京都城发展的商业空间形式
    4.5 盛京都城商业空间组合形式的建构
        4.5.1 业态定位
        4.5.2 盛京都城小商街空间的植入
        4.5.3 盛京都城复合型商业空间组合的设计
        4.5.4 盛京都城既有商业建筑空间的整合
        4.5.5 小结
第五章 以“拆、改、建”为主体的城区建筑改造
    5.1 经济发展对盛京都城改造的影响
    5.2 旧城中“拆留”问题的矛盾性
        5.2.1 人口流动与产权的复杂性
        5.2.2 以地生财的城市经营观念
        5.2.3 利益分管下的动拆迁矛盾
    5.3 盛京都城建筑“拆留”原则
        5.3.1 原真性原则
        5.3.2 整体性原则
        5.3.3 优先性原则
        5.3.4 经济性原则
    5.4 盛京都城中“改”和“建”的原则
        5.4.1 建筑功能上的改造与再造
        5.4.2 建筑形态的改造与建设
        5.4.3 环境的整治与建设
    5.5 盛京都城“拆留”的策略
        5.5.1 可借鉴的“拆留”模式
        5.5.1.1 居住改善模式
        5.5.1.2 功能置换模式
        5.5.1.3 居住开发模式
        5.5.1.4 成片拆改留模式
        5.5.1.5 小结---保护开发,以“片”代“面”的拆建模式
        5.5.2 典型分析——帅府片区建筑的“拆留”分析
        5.5.2.1 以建筑质量为依据的拆留
        5.5.2.2 以建筑风貌为依据的拆留
        5.5.2.3 以建筑产权为依据的拆留
        5.5.2.4 小结——“拆留”分析
        5.5.3 典型分析——文庙片区的整合
        5.5.4 典型分析——故宫片区的整合
    5.6 盛京都城“新建”的策略
        5.6.1 功能置换,植入“新”元素
        5.6.2 化整为零,巧在整合
    5.7 小结——典型地段的拆建模式和商业空间形式的经济分析
        5.7.1 地块的选取
        5.7.2 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盛京都城住区容积率情况调研
附录二: 组织联合编队(本科生)区域调研说明
附录三: 盛京都城帅府片区建筑调查表
附录四: 盛京都城商业业态调研
附录五: 盛京都城商业业态种类及经营细分
附录六: 盛京都城建筑产权表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工程项目
致谢

(7)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研究 ——基于文献核心词统计方法和个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课题研究意义
        1.2.2 课题研究目标
    1.3 课题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课题研究方法
        1.5.2 课题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理论基础
        1.6.1 普遍性的建筑理论框架
        1.6.2 统计学与词条统计
第二章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群体特征概述
    2.1 中国实验建筑师概念界定
        2.1.1 根据起源定义
        2.1.2 根据特征定义
        2.1.3 根据时间定义
    2.2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社会特征概述
        2.2.1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群体概述
        2.2.2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群体的年龄层次
        2.2.3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教育背景
        2.2.4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实践执业形态
    2.3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概述
        2.3.1 中国当代实验建师思想发展历程
        2.3.2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的基本特征
        2.3.3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的意义
第三章 当代中国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的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与意义
        3.1.1 文献统计分析范围
        3.1.2 统计分析方法及过程
        3.1.3 文献统计分析的意义
        3.1.4 保证统计结论正确性的措施
    3.2 期刊文献统计
        3.2.1 期刊文献统计步骤及方法
        3.2.2 建筑师群体思想特征统计
        3.2.3 建筑师个人思想特征统计
        3.2.4 建筑师从业时间与思想特征的关联统计
    3.3 建筑作品统计
        3.3.1 建筑作品的选取与分析方法
        3.3.2 作品类别统计
        3.3.3 建筑作品总体思想特征统计
        3.3.4 建筑师个人创作思想特征统计
    3.4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总结
        3.4.1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的思想成分
        3.4.2 对于建筑热点问题的关注方向总结
        3.4.3 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建筑思想
第四章 个案分析:部分实验建筑师的探索活动
    4.1 个案分析建筑师选取原则
    4.2 公共空间与城市视角:都市实践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4.2.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分析
        4.2.2 建筑作品的分析与解读
        4.2.3 都市实践建筑思想解读
    4.3 传统的自然观:王澍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4.3.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4.3.2 建筑作品的统计与解读
        4.3.3 王澍建筑思想小结
    4.4 建造的美学:华黎的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4.4.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4.4.2 建筑作品的统计与解读
        4.4.3 华黎建筑思想小结
    4.5 遗产保护与地域传统:刘克成的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4.5.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4.5.2 建筑作品的统计与解读
        4.5.3 刘克成建筑思想小结
第五章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的启示与展望
    5.1 实验建筑思想的主要特征
    5.2 实验性探索的启示
    5.3 实验性探索发展趋势与方向
附录:统计文献范围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住宅套型多功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我国住房状况及需求现状
        1.1.3 国家政策的要求
        1.1.4 关于住宅、套型、户型多功用性及其他
        1.1.5 课题研究的现状
    1.2 住宅套型多功用性研究的必要性
        1.2.1 住宅市场化的需要
        1.2.2 住宅设计的需要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2 拟采取的方法和可行性研究
        1.3.3 研究框架
2 历程—现代住宅平面发展回顾
    2.1 我国现代城市住宅平面发展线索
        2.1.1 我国城市住宅发展影响因素
        2.1.2 我国城市住宅建设
        2.1.3 我国住宅套型的发展
    2.2 国外城市住宅平面发展历程
        2.2.1 日本城市住宅套型及发展
        2.2.2 韩国城市住宅套型及发展
        2.2.3 新加坡城市住宅套型及发展
    2.3 本章小结
3 寻求舒适性—多功用住宅的需求分析
    3.1 居住需求探讨
        3.1.1 居住需求
        3.1.2 家庭的生活行为与套型要求
        3.1.3 居住行为的变化
        3.1.4 2007年我国城市居住图像
    3.2 居住调研
    3.3 住宅套型设计
        3.3.1 影响套型发展的因素
        3.3.2 住宅设计的现状
        3.3.3 新形势下套型发展预测
    3.4 本章小结
4 探索舒适性——住宅套型多功用空间设计
    4.1 住宅基本空间探索与实践
        4.1.1 门厅(玄关)空间设计
        4.1.2 起居室空间设计
        4.1.3 卧室空间设计
        4.1.4 餐厨空间设计
        4.1.5 卫浴空间设计
    4.2 辅助功能空间设计
        4.2.1 洗衣间设计
        4.2.2 储藏空间设计
        4.2.3 阳台空间设计
    4.3 住宅细部设计
        4.3.1 空调机位设计
        4.3.2 多样阳台设计
        4.3.3 飘窗设计
    4.4 平面形式与陈设布置
        4.4.1 空间平面与陈设家电
        4.4.2 新家具对平面的影响
    4.5 住宅套型平面与节能
        4.5.1 套型平面对住宅节地的影响
        4.5.2 节能套型的布置
        4.5.3 套型平面对住宅热舒适度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住宅多功用空间设计实践
    5.1 住宅多功用平面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5.1.1 设计要点
        5.1.2 住宅多功用套型评价的内容
    5.2 套型实例
        5.2.1 多层两居室
        5.2.2 三居室
        5.2.3 多居室
        5.2.4 板式小高层、高层一居室
        5.2.5 点式高层一梯四户
        5.2.6 点式高层一梯六户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住宅套型调查问卷

四、剑桥路37-40号住宅,新加坡(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域旅游视角下吉林省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研究[D]. 王勃.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2]近代上海提篮桥地区人居环境研究(1843-1949)[D]. 吴文治. 上海大学, 2018(03)
  • [3]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D]. 李晅. 浙江大学, 2017(12)
  • [4]社会化背景下的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D]. 魏倩. 重庆大学, 2017(06)
  • [5]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施状况的研究与评价 ——以云南历史街区为例[D]. 王颖. 东南大学, 2015(08)
  • [6]经济层面上的盛京都城持续性发展设计研究[D]. 李安娜.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7)
  • [7]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研究 ——基于文献核心词统计方法和个案的研究[D]. 张竞予.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8]住宅套型多功用性研究[D]. 余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
  • [9]剑桥路37-40号住宅,新加坡[J]. 李晓东,汪芳. 世界建筑, 2000(01)

标签:;  ;  ;  ;  ;  

新加坡剑桥路 37-40 号住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